一、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势在必行(论文文献综述)
蔡春林[1](2019)在《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的空间效应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是中国开放型经济和对外贸易制度创新与改革的前沿地,在新一轮扩大对外开放中发挥贸易增长极制度变迁的极化集聚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是实现中国对外贸易和开放型经济突破,带动经济转型升级并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国际环境新变迁和国内环境新常态下,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在深入探索贸易增长极离岸功能与在岸自由贸易试验区实践上相辅相成,并通过区港一体化路径的制度变迁破除行政边界的屏蔽效应,促进中国全面开放空间格局的形成。本文在厘清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基本概念及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园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易混淆概念基础上,通过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确立增长极与点轴理论为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空间效应研究的最基础理论,并进一步延伸出克鲁格曼“区域—城市—国际贸易”三位一体理论、诺斯制度变迁理论、边界效应理论及港口与腹地关系理论等共同构成研究的理论框架。基于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的理论分析结论: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具有集聚和溢出的作用,并表现为创新和示范效应,规模效应,开放型经济空间结构优化效应,集聚经济效应等,文章进一步定性分析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的空间布局优化与集聚扩散作用,以佐证开放型市场经济中培育和发展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的重要性,并提供一定的事实解释。在理论分析和事实解释基础上,文章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对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的空间效应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内容包括空间集聚效应、溢出效应和绩效评价等。最后,文章对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研究结论进行总结,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的核心观点有:第一,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的空间布局优化具有时代同步性和空间递进性;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的集聚扩散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产业承接与产业升级、扩大对外开放和贸易增长极等方面;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空间优化布局中伴随着功能体系的演变与现代整合。第二,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促进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集聚水平,在空间时序上分别呈现为“倒U”型和“倒L”型;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与产业集聚表现为非线性关系,在空间尺度上展现为从“面”到“点”的不均衡空间格局特征。第三,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通过增长极与点轴开发功能强化地区城市间的经济联动性,带动了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所在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点”-“线”-“面”发展,具有显着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的空间溢出效应具有非对称性,非沿海地区和非港口城市的空间溢出效应要弱于沿海城市和港口城市,非省级行政边界城市的空间溢出效应与省级行政边界城市相当。第四,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的培育提升了经济增长绩效水平,对港口型地区的提升效果高于腹地型地区;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与扩大对外开放的良性互动自2013年开始改善效果明显,且呈现出“东高西低”和“南高北低”的空间非均衡协调效应。
张中禹[2](2018)在《新形势下中国保税区的转型研究 ——以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加快对外开放要求,我国政府参考国际上通用的自由贸易园区运营模式,经国务院批准,在沿海及内陆省份陆续建立数十个保税区。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便是其中之一,它在提振吉林省经济、打造吉林省对外开放窗口、增加整体创新能力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快速变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长春兴隆保税区的弊端逐步显露,较为突出的问题包括管理体制不健全、法律法规不完善且投资政策也有待改善等。长春市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经济与战略发展要地,拥有较发达的公路、铁路、航空运输条件,方便其与位于东北的三十余中等偏上的城市沟通往来,这就使其势必成为东北的进一步发展的顶梁柱。本文深入分析兴隆综合保税区的目前的形式,同时对国内外自由贸易园区的建设以及运营模式进行研究,力图能在国内新的对外开放形式下,找到适合转型升级的自由贸易园区的全新模式,使其能为吉林省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本文主要得到以下几点结论:第一,从外部环境、保税区内部需求、同类型自由贸易园区经验等方面来看,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转型为自由贸易园区的动力十足。外部形势方面,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东北地区改革进入关键期,国家东西部协同发展战略部署实施;内部要求方面,我国大部分保税区存在立法和定性不清晰,功能与协作受限问题;同类型自由贸易园区方面,国内的上海自贸区、天津自贸区,巴西的玛瑙斯自贸区、德国汉堡自由贸易区等都为兴隆综合保税区转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第二,结合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的具体功能定位、项目概况以及投资额等分析可知,兴隆保税区的转型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阻碍转型的顺利进行。通过构建评估模型,代入2014-2017年各项经济数据指标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以上观点。第三,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转型为自由贸易园区,首先应明确自身功能目标,在东北经济缺乏增长动力的大环境下,努力创新,寻找差异竞争和协同合作的机会,这些目标主要包括:成为全国重要物流枢纽、提高出口加工业附加值、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高端服务产业比重等。
任春杨[3](2017)在《中国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优化研究 ——基于公共产品双重外溢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潮流不断深化,合作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我国在经历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也逐步认识到国际合作、区域合作的重要性,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区域、次区域贸易合作受到各国的广泛青睐,并展现出其蓬勃的发展潜力。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顺应了全球自由贸易区快速发展的态势,是我国与参与国际合作、区域合作的重要桥梁。同时,在“一带一路”战略发展背景下,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将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联系起来的重要纽带,也是促进新一轮经济发展、开展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平台。2013年9月,我国国内首个自由贸易区即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自由贸易区在投资制度改革方面,确立了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的外商投资准入制度、以政府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为特点的商事登记备案制度、以取消事前审批加强事中事后监督为核心的监管制度。中国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与国际经济贸易投资规则深度接轨,对未来我国其他自由贸易区外商投资制度的建立及实施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但目前中国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实施仍处于初期阶段,尚存在一系列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这也为本文中国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优化提供了研究空间。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相关理论为基础、以公共产品双重外溢为视角,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思路,以投资制度具有制度一般性的基本特征、投资制度优化应发挥制度的激励与约束效能、投资制度具有国际性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投资制度优化应发挥制度作为公共产品的双重外溢效应为研究的内生逻辑框架,综合运用理论分析、规范分析、比较分析、历史分析、文献分析、实证分析方法,对中国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的成效、问题以及绩效等进行详细分析,进而提出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优化的具体思路和对策建议。本文对中国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优化研究的主要创新尝试如下:一是以新制度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相关理论为基础构建中国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优化的逻辑框架。笔者提出,中国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优化的四大内生逻辑为:投资制度具有制度一般性的基本特征;投资制度优化应发挥制度的激励与约束效能;投资制度具有国际性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投资制度优化应有效发挥制度作为公共产品的双重外溢效应。二是以公共产品双重外溢效应为视角对中国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进行理论分析。以公共产品双重外溢效应为视角对中国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进行深入的理论剖析,笔者认为,中国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是具有国内和国际属性的公共产品,且投资制度的实施能够产生双重外溢效应。中国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实施的双重外溢效应主要体现为:正向的辐射效应和扩散效应;负向的挤出效应和回波效应。三是以实证分析方法对中国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实施的双重外溢效应进行定量验证。本文尝试通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中国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绩效进行定量研究。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实施三年多来,已在一定程度上开始显现其吸引投资的积极作用,但也给未实施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的地区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即中国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的实施产生了正、负双向的双重外溢效应。本文实证分析的结论也恰恰验证了笔者提出的中国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实施具有双重外溢效应的理论观点。本文的篇章结构与主要结论:第1章对中国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进行了详细说明,对自由贸易区及投资制度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总结,对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结构框架进行了系统介绍。第2章对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中国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优化的内生逻辑框架。第3章对中国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的历史演变阶段进行了总结划分,并对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现状和特点给予了详细阐述。同时,以投资制度供需和交易费用为分析框架,得出中国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的供求非均衡、制度安排交易费用仍需降低及制度继续优化势在必行的结论。第4章对中国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的外商投资准入制度进行深入的理论和实践分析。研究认为,自由贸易区外商投资准入制度改革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在负面清单的制定形式、投资内容和投资口径等方面仍存在需要完善的内容。同时,自由贸易区外商投资准入制度能够产生双重外溢效应,且自由贸易区外商投资准入制度改革存在路径依赖现象。第5章对中国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的商事登记备案制度进行深入的理论和实践分析。研究认为,商事登记备案制度的实施充分体现了政府行政审批理念由过度重视制度安全向重视制度效率的转变,商事登记备案制度的实施实现了政府行政审批的“一站式”服务,发挥了明显降低交易费用作用和激励效能。第6章对中国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进行深入的理论和实践分析。研究认为,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的核心是构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自控、社会监督“四位一体”的监管体系。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的实施发挥了制度的激励性和约束性效能。第7章对中国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认为,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实施已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其吸引投资的积极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制度的不断完善,长期来看,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的正外部效应会逐渐扩大,负外部效应会随着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地域均衡发展而逐渐收敛。第8章对中国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优化的思路和对策建议作出详细阐述。主要建议:审慎完善投资准入制度,加强负面清单的顶层设计;积极改善商事登记备案制度,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继续探索创新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提高监管的约束和激励效应。
张鹏[4](2016)在《面向自贸区的保税区效力效率评价及突变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自由贸易区的一种过渡性区域—保税区,其转型升级势在必行。2013年9月,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2014年12月,国家又批准设立了广东、福建、天津三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当前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升级背景下,文章对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的演化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对保税区的演化效力进行评价;建立保税区演化效力评价指标体系;将熵权法与TOPSIS法结合,建立评价模型;对我国12个主要保税区的演化效力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天津保税区、大连保税区分别为演化效力评价的前三名。然后对保税区综合效率进行评价,分析效率评价的影响因素,建立综合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建立静态效率评价DEA模型和动态效率评价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我国12个主要保税区的综合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实证分析。静态评价中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天津保税区和张家港保税区分别为综合效率评价的前三名;动态评价中厦门象屿保税区的全要素生产效率最高,大连保税区、天津保税区、张家港保税区和宁波保税区的全要素生产效率并列第二名;技术进步因素导致动静态评价结果出现分歧,上海保税区在技术进步上出现了明显下滑,厦门保税区表现出了很好的技术进步趋势。最后对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的突变演化问题进行研究;将保税区自身演化效力和综合效率作为控制变量、外界因素作为随机变量、演化阶段作为状态变量,建立了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演化的尖点突变模型。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保税区主要处于A、B、D三个阶段,没有处于C阶段的保税区。模型的拟合结果验证了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的演化符合尖点突变机制,保税区的演化效力和综合效率共同决定其向自由贸易区演化的正则因子,演化效力决定分歧因子;A、B、C、D四个阶段的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突变可能性由大到小排序结果为D>A>C>B;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的突变是不可逆的;正则因子和分歧因子在分歧区域之外时,保税区的演化状态是均衡的。
李巧娟[5](2014)在《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发展的路径研究 ——以西安综合保税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由贸易区是一种特殊的海关监管区域,它是一个国家为了经济的发展,从而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然后运用一些特殊的经济方面的手段和政策,建立的与其他区域在地域上、区域不同的划分,与其他区域隔离开来。经济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地都在积极建立自由贸易区,我国目前有很多综合保税区,他们如何升级转型为自由贸易区各地都在积极研究。本文围绕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研究了自由贸易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模式有哪些制约因素,并得出一般规律,分析了综合保税区升级转型的方向,在此基础上以西安综合保税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西安在目前现状下建立自由贸易区的优势劣势,功能定位、路径的研究和相应的对策。第一章主要是绪论。主要从国内外世界自由贸易区发展的相关的理论、还有研究的现实状况开始,进行阐述,着重讲述世界自由贸易区的各种发展起来的各种模式,为下一步分析我国综合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以及研究的起点。第二章主要是对自由贸易区与我国综合保税区比较分析,得出我国综保区与世界自由贸易区在理论基础都是相同的,指出我国的综合保税区应向自由贸易区转型升级。第三第四章对西安建立自由贸易区进行了实证研究。说明西安综合保税区具有外向型经济的基础,产业聚集率良好,具有作为龙头申请西安自由贸易区的基础。并对升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时欣[6](2014)在《重庆保税区向自贸区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推进,国家、地区间在经济上相互依存程度越来越高。而保税区作为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前线,承担着吸收外资和引进技术的功能,应该不断调整发展以适应国际形势。与此同时,国内经济发展倒逼经济环境改革,对于保税区功能的要求不断提高,保税区不再只是出口加工仓库。此外,保税区由于自身定位以及体制上的瑕疵,亟待调整发展。由于外部环境的主观要求,以及内部制度的客观要求,保税区正面临转型。其中,内陆保税区作为保税区中较为特殊的一类,承担着带动中西部经济发展,使得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责任,对于转型升级要求更甚。自贸区作为现如今最有活力的经济区域形式,能给内陆城市带来更强大的活力,使得中西部更好、更快地发展。本文以重庆两江新区做为内陆保税区典型,从目标定位、监管体制、发展方向等方面分析,从而得出重庆两江新区出转型路径,希望对内陆保税区转型有所帮助。文章大体思路如下:由于尚无成功的内陆保税区的案例,所以首先第一部分介绍了国内外自贸区的理论研究,回顾了保税区相关的理论;其次,第二部分从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重庆保税区向自贸区发展的相关情况;第三部分则对比归纳了国外有代表性的自贸区——玛瑙斯自贸区的经验,借此得出符合我国情况的保税区转型路径;第四部分为本文的核心部分,主要讨论了重庆保税区转型的目标模式及路径思路;最后,第五部分,从重庆这个案例中总结出相关内陆保税区向自贸区发展的大致思路。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两个方面:第一,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转型为自贸区,应该发展出口加工、国际中转两大功能为主,以港口作业、商品展示、对外贸易、在岸金融等功能为辅,空港、水港、铁路港三港联动的自由贸易园区平台。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努力发展保税港区的国际中转,即物流运输功能。第二,内陆保税区向自贸区发展有着必然性,要通过不断调整改革,以适应外部环境、内部发展的要求,从而为我国内陆地区开放性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但这个过程是艰难的,只有即时调整,步步为营,才能取得转型的胜利。
沈雨[7](2014)在《新形势下中国保税区的转型研究 ——以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90年代,中国创建第一个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此后,保税区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13年10月我国已建成验收的综合保税区增至27个,这一数字尚不包括4个经审批的在建保税区,包括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区、出口加工贸易区、保税物流等在内,我国已经拥有110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它们为我国持续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保税区在吸引国内外投资、促进出口贸易、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国内就业等方面都起到了关键作用。我国加入WTO以后,在国际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的同时,我国国门也进一步向世界开放,然而我国保税区却面临着政策优势逐渐丧失的威胁。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国保税区有着诸多的先天不足之处,譬如没有统一的法律、管理杂乱、定位不清楚、功能单一、港区分离等,这些问题成为了保税区的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过渡背景和意义。然后对国外自由贸易区和中国保税区建设的经济理论、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综述。文章接着分析了我国外高桥保税区的具体情况,从优势和不足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方法对外高桥保税区进行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在关注传统要素如投资、工业产值等因素的同时,更加开放自由的贸易环境是新形势下我国保税区取得突破的关键。文章第三部分以德国汉堡自由贸易港为例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并分析了国外先进自由贸易区对我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启示,以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促进我国保税区顺利向自由贸易区转型。因此,保税区向自贸区的转变并不仅仅是外部干预的结果,它同样也是保税区在发展过程中的内在要求。本文最后提出了对于我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政策性建议和功能性的建议。文章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就是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势在必行。中国要在世界经济的残酷竞争中要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融入世界市场的竞争,加快我国保税区的转型升级,在新一轮的世界贸易格局中占得先机,在适当的时机建立起有助于自身利益的自由贸易区。由于我国保税区的内部产业结构、地里区位、发展水平等因素各有不同,所以我国保税区的转型和发展要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因地制宜,确保我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的成功转型升级。
厉力,杨钧博[8](2013)在《保税区政策研究发展综述》文中研究说明自从我国于1990年6月批准在上海设立全国第一个保税区以来,国内学界对于保税区相关政策的研究发展迅速。本文力图从海关管理、外汇、商品检验检疫等方面对二十多年来保税区相关政策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与梳理,概括国内学界对于保税区政策研究的已有成果,并以此为基石,提出深化保税区政策发展的研究方向。
赵永勃[9](2012)在《自由贸易区的布局及空间效应研究 ——以大连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自由贸易区成为一个重要形式和发展趋势,伴随着世界自由贸易区的广泛兴起,中国已经把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提上日程;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在地理学、经济学、系统学等理论的指导下,探讨我国自由贸易区的发展问题,分析自由自由贸易区空间选址的影响因素,建立合理的自由贸易区的评价模型,以及自由贸易区的设立对于经济增长的效应、对腹地拉动的效应、以及对母城的贡献率的效应等,此项研究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与国际惯例快速接轨,并且完善我国自由贸易区的研究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根据区位理论、港口与腹地关系理论、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等理论,建立了自由贸易区的分析框架,系统总结了国内外自由贸易区分析与评价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为开展自由贸易区的布局和空间效应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论的支撑。第二,系统总结了自由贸易区的发展阶段、发展趋势、发展模式、发展规律,以及我国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政策和机制突破,部分地区建设自由贸易区的探索经验。自由贸易区出现了数量持续增长、功能趋向综合、管理不断加强、政策更加优惠、海关监管更加简化的趋势。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基础设施、优惠的政策是自由贸易区发展的基础条件。货物贸易和转口贸易是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产业,带动了港口物流业的发展。临港产业为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作用。产业的升级是保持长期竞争力的关键,现代服务业是自由贸易区的未来发展的引擎。第三,分析自由贸易区空间布局的影响因子,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外部环境、优惠政策、基础产业以及临港产业的发展是自由贸易区空间选址的影响因素。依据环境优越性、政策开放性、功能开发性、目标效用性,从投资状况、投资效益、成长性、经济规模四个大方面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的综合集成评价方法对保税区和长兴岛进行了评价。从投资状况、投资效益、成长性、经济规模四个大方面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模型,综合评价结果上看,在经济规模、投资效率、投资状况、成长性评价结果方面均有很大的增长,且每年的增长较为稳定,步入了一个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在大连保税区和长兴岛建立自由贸易区都是适宜的。第四,运用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方法,综合测度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所产生的空间效应,即:经济效益的时空差异,其投资活动、贸易活动、物流活动对母城经济影响,以及对腹地拉动作用的影响。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母城经济增长、贸易发展、收入提高以及产业结构优化都将发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保税区建立自由贸易区更合适宜,并且目前处于保税区向保税港区的过度阶段,并且已经申报保税港区的建设,这将对母城经济产生更大的影响。保税区的贸易功能对腹地港口群的拉动作用突出,而对腹地经济结构优化的拉动作用较弱,因而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应该更加重视对腹地开放度的拉动作用以及对腹地经济结构优化的拉动作用。保税区的物流功能对腹地经济总量拉动作用突出。长兴岛的贸易功能对腹地港口群的拉动作用突出,而对腹地经济结构优化的拉动作用较弱。
张炳水[10](2012)在《保税区转型及政府的管理与服务功能研究 ——以天津港保税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保税区是参照国际上自由贸易区的成功经验和通行做法,并结合我国国情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特殊经济区域。保税区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扩大对外贸易、连接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对保税区构成了挑战,以及由于保税区自身存在着弊端和问题,导致了保税区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制约,破解保税区发展的难题在于实现其向世界上通行的自由贸易区转型。本文对我国保税区与世界自由贸易区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保税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对转型的经济发展目标模式和管理体制目标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经过对天津港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得出了天津港保税区具备向自由贸易区转型条件的结论,区域的功能定位是发展以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为主、临港加工和现代服务为辅的综合功能。管理体制应设置成三层级政府主导型管理机构,更顺畅地实现对转型后的自由贸易区的管理,促进自由贸易区的运作。本文对保税区转型中政府的定位进行了分析阐述,提出了政府在保税区转型中发挥管理与服务功能的对策建议,政府要为保税区转型提供外部条件,推动保税区立法和进行管理体制的设定,解决保税区多头管理的体制问题。中央政府层面建立对全国保税区统一管理的政府机构,履行宏观管理职能;地方政府要建立统一效能的保税区管理机构,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保税区的转型和发展。
二、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势在必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势在必行(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的空间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国际环境新变迁 |
二、国内环境新挑战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核心概念解释与辨析 |
一、海关特殊监管区 |
二、概念辨析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自由贸易园区的积极效应和否定效应研究 |
二、关于自由贸易区的理论及模型研究 |
三、关于自由贸易区在促进经济一体化方面的研究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
一、关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建立问题研究 |
二、对海关特殊监管区整合、转型、创新问题研究 |
三、关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
四、关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向自由贸易园区转型研究 |
五、关于中国自贸试验区开放度与开放成效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非均衡增长与增长极理念的运用 |
一、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与增长极理论的运用 |
二、点轴开发理论与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布局 |
三、对本文研究的应用 |
第二节 克鲁格曼“国际贸易—城市—区域”三位一体理论的运用 |
一、贸易自由化条件下的产业转移与扩散问题 |
二、贸易自由化条件下的区域集聚力问题 |
三、对本文研究的应用 |
第三节 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与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运用 |
一、强制性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 |
二、对本文研究的应用 |
第四节 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与边界效应理论的运用 |
一、中介效应与屏蔽效应理论 |
二、对本文研究的应用 |
第五节 港口和腹地关系理论的运用 |
一、经济地理学视角的港口-腹地经济发展 |
二、运输经济学视角的港口-腹地经济发展 |
三、城市经济学视角下的港口-腹地经济发展 |
四、港口区位论视角下的港口-腹地经济发展 |
五、对本文研究的应用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的空间布局优化与集聚扩散作用 |
第一节 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的空间布局优化 |
一、时代同步性的空间布局优化 |
二、空间递进性的空间布局优化 |
第二节 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空间布局中的集聚扩散作用 |
一、海关特殊监管区的设立促进产业承接与产业升级 |
二、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培育扩大对外开放 |
三、海关特殊监管区发挥贸易增长极作用 |
第三节 海关特殊监管区空间优化布局中的功能整合 |
一、海关特殊监管区空间优化布局的功能演变 |
二、海关特殊监管区空间优化布局的功能现代整合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的空间集聚效应研究 |
第一节 实证研究设计 |
一、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
二、空间权重矩阵选择与估计方法解释 |
第二节 指标选择和变量描述性统计 |
一、指标选择 |
二、变量描述性统计与数据来源 |
第三节 变量的相关检验 |
一、面板单位根检验 |
二、共线性检验 |
三、空间相关性检验 |
四、产业集聚时序检验 |
第四节 产业空间集聚效应的实证分析 |
一、第二产业空间集聚效应 |
二、第三产业空间集聚效应 |
第五节 空间集聚的非线性效应检验 |
一、理论模型的构建 |
二、线性检验与剩余非线性检验 |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
第一节 实证研究设计 |
第二节 指标选择和数据描述 |
一、指标选择 |
二、数据描述性统计 |
第三节 相关性检验 |
一、共线性检验 |
二、空间相关性检验 |
第四节 空间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
一、全样本估计结果 |
二、分区域检验结果 |
三、稳健性检验 |
第五节 空间溢出效应的非对称性检验 |
一、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
二、非对称性实证结果分析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的绩效评价 |
第一节 实证研究设计 |
一、PSM方法应用分析 |
二、PSM分析过程 |
第二节 指标选择和数据描述 |
一、指标选择 |
二、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性统计 |
三、变量差异性检验 |
第三节 PSM绩效评价 |
一、全样本绩效评价 |
二、港口型地区绩效评价 |
三、腹地型地区绩效评价 |
第四节 耦合协调检验 |
一、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
二、实证结果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2)新形势下中国保税区的转型研究 ——以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小结 |
1.4 研究目的与方法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基本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保税区的内涵及特点 |
2.1.2 自由贸易园区的内涵及特点 |
2.2 保税区和自由贸易园区的对比分析 |
2.2.1 保税区和自由贸易园区的相同点 |
2.2.2 保税区和自由贸易园区的不同点 |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制度创新理论 |
2.3.2 区域增长极理论 |
2.3.3 经济转型理论 |
第3章 我国保税区转型发展的新形势 |
3.1 保税区外部环境的新形势 |
3.1.1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
3.1.2 国内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
3.1.3 东西部协同发展的战略部署 |
3.2 保税区内部因素无法满足新要求 |
3.2.1 立法与定性不清晰 |
3.2.2 功能与协作受限 |
3.3 国内外自由贸易园区发展经验与借鉴 |
3.3.1 上海自由贸易园区 |
3.3.2 天津自由贸易园区 |
3.3.3 巴西玛瑙斯自由贸易园区 |
3.3.4 德国汉堡自由贸易园区 |
第4章 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转型分析 |
4.1 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的发展概况 |
4.2 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
4.3 转型的可行性分析 |
4.4 转型存在问题分析 |
4.5 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转型绩效评估 |
4.5.1 指标体系构建 |
4.5.2 数据来源 |
4.5.3 主成分分析 |
4.5.4 评价结果分析 |
第5章 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转型的对策分析 |
5.1 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转型的功能目标 |
5.1.1 成为全国重要物流枢纽 |
5.1.2 提高出口加工业附加值 |
5.1.3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5.1.4 加大高端服务产业比重 |
5.2 对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转型的具体政策建议 |
5.2.1 健全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转型的法律法规体系 |
5.2.2 全面加快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管理体制的改革 |
5.2.3 整合区位发展的优势加强东北三省的区区联动 |
5.2.4 及时制定适应保税区转型配套政策和制度设计 |
5.2.5 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优化研究 ——基于公共产品双重外溢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自由贸易区基础理论研究综述 |
1.2.2 自由贸易区发展研究综述 |
1.2.3 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研究综述 |
1.2.4 文献综述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结构框架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
2.1.1 消费需求理论 |
2.1.2 社会发展理论 |
2.2 制度变迁理论 |
2.2.1 制度变迁的动因 |
2.2.2 制度的均衡与非均衡 |
2.2.3 制度变迁过程 |
2.3 交易费用理论 |
2.3.1 交易费用 |
2.3.2 交易费用产生的原因 |
2.3.3 交易费用与制度安排的关系 |
2.4 公共产品理论 |
2.4.1 公共产品 |
2.4.2 私人产品的供求均衡 |
2.4.3 公共产品的供求均衡 |
2.5 中国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优化研究的内生逻辑 |
2.5.1 投资制度具有制度一般性的基本特征 |
2.5.2 投资制度优化应发挥制度的激励与约束效能 |
2.5.3 投资制度具有国际性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 |
2.5.4 投资制度优化应有效发挥制度作为公共产品的双重外溢效应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演变及现状分析 |
3.1 中国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演变阶段 |
3.1.1 第一阶段:1978~1991 年 |
3.1.2 第二阶段:1992~1999 年 |
3.1.3 第三阶段:2000~2012 年 |
3.1.4 第四阶段:2013 年至今 |
3.2 中国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现状及特点 |
3.2.1 中国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现状 |
3.2.2 中国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特点 |
3.3 中国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的供需及非均衡分析 |
3.3.1 投资制度需求及影响因素 |
3.3.2 投资制度供给及影响因素 |
3.3.3 投资制度的非均衡分析 |
3.4 进一步分析:中国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的交易费用构成 |
3.4.1 投资交易主体契约人属性分析 |
3.4.2 投资制度的交易费用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Ⅰ:外商投资准入制度分析 |
4.1 中国自由贸易区外商投资准入制度现状 |
4.1.1 外商投资准入制度改革内容 |
4.1.2 外商投资准入制度改革成效 |
4.2 中国自由贸易区外商投资准入制度现存问题 |
4.3 中国自由贸易区外商投资准入制度的外溢效应及其配置效率分析 |
4.3.1 外商投资准入制度的正、负外部效应 |
4.3.2 外商投资准入制度外溢的正外部效应的配置效率 |
4.3.3 外商投资准入制度外溢的负外部效应的配置效率 |
4.4 进一步分析:中国自由贸易区外商投资准入制度路径依赖 |
4.5 中国自由贸易区外商投资准入制度评述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Ⅱ:商事登记备案制度分析 |
5.1 中国自由贸易区商事登记备案制度现状 |
5.1.1 商事登记备案制度改革内容 |
5.1.2 商事登记备案制度改革成效 |
5.2 中国自由贸易区商事登记备案制度现存问题 |
5.3 中国自由贸易区商事登记备案制度的交易费用分析 |
5.3.1 商事登记备案制度总量交易费用模型 |
5.3.2 商事登记备案制度交易费用的构成 |
5.3.3 降低商事登记备案制度交易费用的思考 |
5.4 进一步分析:中国自由贸易区商事登记备案制度的安全与效率选择 |
5.4.1 商事登记备案制度的安全价值 |
5.4.2 商事登记备案制度的效率价值 |
5.5 中国自由贸易区商事登记备案制度评述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Ⅲ: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分析 |
6.1 中国自由贸易区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现状 |
6.1.1 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改革内容 |
6.1.2 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改革成效 |
6.2 中国自由贸易区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现存问题 |
6.3 中国自由贸易区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的博弈分析 |
6.3.1 博弈分析方法 |
6.3.2 博弈模型构建 |
6.3.3 博弈结果分析 |
6.4 进一步分析:中国自由贸易区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的激励性与约束性选择 |
6.4.1 制度激励性与约束性功能内涵分析 |
6.4.2 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的激励性与约束性分析 |
6.5 中国自由贸易区事中事后监管制度评述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绩效实证分析 |
7.1 实证分析说明 |
7.1.1 研究视角说明 |
7.1.2 样本选择说明 |
7.2 视角一——基于有参数的-T统计量检验和非参数的MANN-WHITNEY检验 |
7.2.1 指标选择 |
7.2.2 研究方法 |
7.2.3 检验结果 |
7.3 视角二——基于双重差分方法(DID)的实证分析 |
7.3.1 研究方法 |
7.3.2 模型设定 |
7.3.3 检验结果 |
7.4 视角三——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的实证分析 |
7.4.1 研究方法 |
7.4.2 检验结果 |
7.5 实证分析结论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中国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优化思路及对策建议 |
8.1 国外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及国际经济贸易投资规则调整 |
8.1.1 国外自由贸易区外商投资准入制度 |
8.1.2 国外自由贸易区商事登记备案制度 |
8.1.3 国外自由贸易区事中事后监管制度 |
8.1.4 国际经济贸易投资新规则 |
8.2 国外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及国际经济贸易投资规则调整对我国的启示 |
8.2.1 国外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8.2.2 国际经济贸易投资规则调整对我国的启示 |
8.3 中国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优化思路 |
8.3.1 投资制度优化原则 |
8.3.2 投资制度优化目标 |
8.3.3 投资制度优化重点 |
8.4 中国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优化的对策建议 |
8.4.1 外商投资准入制度优化的对策建议 |
8.4.2 商事登记备案制度优化的对策建议 |
8.4.3 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优化的对策建议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4)面向自贸区的保税区效力效率评价及突变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保税区相关研究综述 |
1.2.2 自由贸易区相关研究综述 |
1.2.3 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相关研究综述 |
1.2.4 文献总结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 |
2.1 自由贸易区相关理论 |
2.1.1 自由贸易区的概念体系 |
2.1.2 自由贸易区的功能定位 |
2.1.3 国内外主要自由贸易区 |
2.2 保税区相关理论 |
2.2.1 保税区的概念及内涵 |
2.2.2 保税区的功能定位 |
2.2.3 我国保税区发展阶段 |
2.2.4 保税区发展的目标模式 |
2.3 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演化理论 |
2.3.1 保税区演化效力 |
2.3.2 保税区综合效率 |
2.3.3 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演化的阶段 |
2.3.4 突变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向自由贸易区的保税区演化效力评价 |
3.1 问题提出 |
3.2 保税区演化效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3.2.1 演化效力的影响因素 |
3.2.2 演化效力评价指标 |
3.3 熵权TOPSIS模型建立 |
3.4 保税区演化效力评价实证分析 |
3.4.1 数据准备 |
3.4.2 演化效力评价 |
3.4.3 演化效力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自由贸易区的保税区综合效率评价 |
4.1 问题提出 |
4.2 保税区综合效率评价指标建立 |
4.2.1 综合效率评价影响因素 |
4.2.2 综合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
4.3 DEA评价模型建立 |
4.3.1 DEA模型 |
4.3.2 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概述 |
4.4 保税区综合效率评价实证分析 |
4.4.1 数据准备 |
4.4.2 基于DEA模型的保税区效率评价 |
4.4.3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保税区效率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的突变演化研究 |
5.1 问题提出 |
5.2 尖点突变模型 |
5.3 保税区突变演化实证分析 |
5.3.1 数据准备 |
5.3.2 控制变量计算 |
5.3.3 尖点突变模型拟合 |
5.3.4 保税区尖点突变的规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发展的路径研究 ——以西安综合保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国外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模式 |
1.3.1 决定因素及类型 |
1.3.2 功能定位 |
1.4 研究的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
1.4.1 研究的目标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本文研究的特色与解决实际问题 |
1.5 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2 我国保税区发展的现状及向自贸区转型的可行性分析 |
2.1 我国保税区发展的现状 |
2.1.1 中国保税区发展的历程 |
2.1.2 我国保税区与世界自由贸易区的比较分析 |
2.2 我国保税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1 立法体系和规章制度不健全 |
2.2.2 投资和监管成本较高 |
2.2.3 出现多头管理,政策不连贯 |
2.2.4 申报主体多 |
2.2.5 中转业务发展较慢 |
2.2.6 部分业务受限 |
2.2.7 缺少可持续发展的财力支持 |
2.3 我国保税区转型的可行性 |
2.3.1 转型的必要性 |
2.3.2 转型的可能性 |
2.4 我国保税区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实践 |
2.4.1 区港联动的试点 |
2.4.2 从“区港联动”至“保税港区” |
2.4.3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 |
2.4.4 各种转型路径的优缺点 |
3 西安综合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必要性和基础条件分析 |
3.1 西安综合保税区概况 |
3.1.1 区位和交通条件优势 |
3.1.2 区域功能和发展现状 |
3.1.3 组织管理 |
3.2 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必要性 |
3.2.1 战略优势 |
3.2.2 位置优势 |
3.2.3 陆港优势 |
3.3 西安综合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现实基础 |
3.3.1 西安综合保税区聚集程度的测算 |
3.3.2 外贸乘数测算: |
3.3.3 西安综合保税区发展水平的评价 |
3.4 西安综合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优劣势分析 |
3.4.1 西安建立自由贸易区的优势和制约因素 |
3.4.2 西安国际港务转型自由贸易区的条件分析 |
4 西安综合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功能定位、路径和保障措施 |
4.1 关于西安综合保税区不同功能定位的优劣势分析 |
4.2 西安自由贸易区的功能定位 |
4.2.1 功能定位的分析 |
4.2.2 西安自由贸易区的功能定位 |
4.2.3 核心功能区域 |
4.2.4 周边配套产业功能 |
4.2.5 配套服务功能 |
4.3 西安综合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路径 |
4.3.1 路径一:发挥国际中转效用 |
4.3.2 路径二:加快国际采购业务 |
4.3.3 路径三:发挥国际配送能力 |
4.3.4 三种路径的结论 |
4.4 推进西安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保障措施 |
4.4.1 抓紧时间申请自由贸易区 |
4.4.2 提升所在区域的战略地位 |
4.4.3 积极研究并通过相关部门审核西安自由贸易区的规划,编织一张蓝图 |
4.4.4 加快保税仓库、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
4.4.6 加快信息化的建设 |
4.4.7 加强政策立法和运作模式的创新 |
5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重庆保税区向自贸区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框架及方法 |
2 我国保税区与世界自贸区相关概述 |
2.1 我国保税区定义 |
2.2 世界自贸区定义 |
2.3 我国保税区与世界自贸区的共同点 |
2.4 我国保税区与自贸区的不同点 |
3 我国保税区转型为自贸区的必要性研究 |
3.1 保税区外部环境的要求 |
3.1.1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
3.1.2 国内深化改革的要求 |
3.1.3 东西部协同发展的要求 |
3.2 保税区内部发展的要求 |
3.2.1 先天考虑不足 |
3.2.2 后天瓶颈制约 |
4 重庆自贸区建立可行性分析 |
4.1 分析思路 |
4.2 巴西玛瑙斯自贸区的研究 |
4.2.1 玛瑙斯先天条件 |
4.2.2 玛瑙斯发展经历 |
4.2.3 玛瑙斯启示 |
4.3 重庆保税区建立情况概述 |
4.4 重庆保税区现有优势 |
4.4.1 硬件优势 |
4.4.2 软件优势 |
4.4.3 反馈优势 |
4.5 重庆保税区存在问题 |
4.5.1 我国保税区普遍问题 |
4.5.2 重庆保税区个别问题 |
5 重庆保税区转型目标 |
5.1 功能模式探究 |
5.1.1 当前功能模式 |
5.1.2 目标功能模式 |
5.2 管理体制探究 |
5.2.1 当前管理体制 |
5.2.2 目标管理体制 |
6 重庆保税区转型思路 |
6.1 重庆保税区转型功能发展 |
6.2 重庆保税区转型管理调整 |
6.2.1 建立健全法律体系 |
6.2.2 完善监管制度 |
6.2.3 调整产业结构 |
6.2.4 发展多式联运协作 |
6.2.5 加大力度发展川渝经济区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新形势下中国保税区的转型研究 ——以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3 文章的主要研究方法 |
1.4 文章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2.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概况分析 |
2.1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优势分析 |
2.1.1 贸易便捷程度高 |
2.1.2 强大的投资吸引力 |
2.1.3 拥有完善的综合贸易平台 |
2.1.4 具有突出的经济效益 |
2.1.5 综合配套设施完善 |
2.2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不足之处 |
2.2.1 保税区缺乏统一的立法 |
2.2.2 宏观管理部门不明确的问题 |
2.2.3 出口退税的问题 |
2.2.4 海关监管与通关效率的问题 |
2.2.5 金融和服务等功能不完善的问题 |
2.2.6 基础设施和信息化技术尚有不足 |
2.3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主成分分析及因子分析 |
2.3.1 主成分分析 |
2.3.2 因子分析 |
3. 国际一流自由贸易区的成功之道——德国汉堡自由贸易区 |
3.1 德国汉堡自由贸易区的成功因素 |
3.1.1 拥有巨大的政策优惠吸引力 |
3.1.2 拥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和国际局势的推动 |
3.1.3 经营权责明确,灵活性强 |
3.1.4 信息化提升港口竞争力 |
3.1.5 以先进的物流系统支持跨国公司全球发展 |
3.2 德国汉堡的成功经验对我国保税区转型的启示 |
4. 我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功能和政策建议 |
4.1 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的功能转型 |
4.1.1 仓储功能的改进 |
4.1.2 出口加工功能升级 |
4.1.3 展示交易功能的转型 |
4.1.4 国际物流功能的改善 |
4.1.5 完善金融服务功能 |
4.2 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的政策转型 |
4.2.1 出口退税政策 |
4.2.2 海关监管政策 |
4.2.3 商检政策 |
4.2.4 外汇政策 |
4.2.5 适时启动离岸金融业务 |
4.2.6 立法保障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保税区政策研究发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保税区相关政策研究概况 |
(一) 综述文献来源及时间范围概述 |
1、文献选择范围说明 |
2、文献来源及时间范围 |
(二) 综述文献结构分析 |
(三) 保税区国内研究现状 |
二、保税区政策研究主要观点和研究成果 |
(一) 建立健全保税区法律体系, 促进全国统一的保税区立法 |
(二) 借鉴国际成熟管理机制, 完善保税区管理体制 |
(三) 海关监管方面 |
1、“一线放开”与“二线管住” |
2、区港一体, 简化监管手续 |
3、海关监管改革应当推动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努力 |
(四) 外汇管理方面[21] |
1、鼓励保税区放开手脚, 大胆创新 |
2、加强风险防范, 弥补政策漏洞 |
3、尝试有条件地放宽离岸金融业务 |
(五) 税收政策方面 |
1、出口退税政策不完善 |
2、税收优惠政策不完备 |
(六) 商品检验检疫方面 |
1、保税区检验检疫监管模式的产生与发展 |
(七) 现阶段保税区检验检疫监管模式 |
(八) 目前保税区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存在的不足 |
1、内容不够全面 |
2、区内企业在区间流转货物的检验检疫手续繁杂 |
3、保税区进口分装食品缺少源头监管的法律依据 |
三、研究评述与发展趋势 |
(一) 国内研究评述 |
1、紧跟政策调整, 顺应改革潮流 |
2、“便利监管”与“有效监管”是保税区政策研究的主旋律 |
3、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跨学科色彩浓厚 |
4、重视国内外对比, 吸收国外先进管理经验 |
(二) 保税区政策研究的发展趋势 |
1、倡导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整合以及其向自由贸易区的转型研究成为政策研究的主要趋势 |
2、保税区政策研究将会从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得到拓展 |
(9)自由贸易区的布局及空间效应研究 ——以大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的基本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理论基础 |
2.1 自由贸易区的相关研究进展 |
2.1.1 自由贸易区的国外研究进展 |
2.1.2 自由贸易区的国内研究进展 |
2.1.3 案例区的相关研究 |
2.1.4 国内外研究的总体评价 |
2.2 自由贸易区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1 自由贸易区的产生和发展理论 |
2.2.2 区位理论 |
2.2.3 港口和腹地关系理论 |
2.2.4 对外贸易的乘数理论 |
3 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分析 |
3.1 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
3.1.1 自由贸易区发展历程 |
3.1.2 自由贸易区的类型及模式分析 |
3.1.3 自由贸易区发展现状 |
3.2 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规律分析 |
3.3 我国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政策和机制突破 |
3.3.1 国内保税港区与自由贸易区政策和机制比较 |
3.3.2 国内保税港区与自由贸易区差异 |
3.3.3 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制度突破 |
3.4 我国部分地区建设自由贸易区的探索 |
4 大连自由贸易区的布局分析 |
4.1 自由贸易区空间选址的影响因素 |
4.2 自由贸易区的模型构建 |
4.2.1 评价因子分析 |
4.2.2 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3 评价指标的处理及分析 |
4.2.4 评价值的计算 |
4.3 大连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 |
4.3.1 大连建设自由贸易区的条件分析 |
4.3.2 保税区建设工贸结合型自由贸易区的条件分析 |
4.3.3 长兴岛建设综合型自由贸易区综合分析 |
4.4 工贸结合型自由贸易区综合评价 |
4.4.1 资料来源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4.2 数据标准化 |
4.4.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4 综合评价的计算 |
4.4.5 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
4.5 综合型自由贸易区的综合评价 |
4.5.1 资料来源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5.2 数据标准化 |
4.5.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5.4 综合评价的计算 |
4.5.5 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
5 大连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空间效应分析 |
5.1 经济效益的时空比较分析 |
5.2 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母城的贡献率分析 |
5.2.1 投资活动对母城经济增长的影响 |
5.2.2 贸易活动对母城经济增长的影响 |
5.2.3 物流活动对母城经济增长的影响 |
5.3 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腹地的拉动作用 |
5.3.1 自由贸易区对腹地拉动的总体分析 |
5.3.2 经济腹地的范围界定 |
5.3.3 对腹地拉动作用的测度原理 |
5.3.4 因子选取 |
5.3.5 灰色关联度概述 |
5.3.6 灰色关联度方法测算 |
6 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基本结论 |
6.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10)保税区转型及政府的管理与服务功能研究 ——以天津港保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的方法及结构 |
(四) 主要创新之处 |
一、我国特殊监管经济区域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分析 |
(一) 特殊经济区域与特殊监管经济区域的界定 |
(二) 公共管理职能概述 |
(三) 我国特殊监管经济区域政府管理体制与公共管理职能分析 |
二、我国保税区与世界自由贸易区的比较 |
(一) 世界自由贸易区发展概述 |
(二) 我国保税区的发展历程 |
(三) 我国保税区与世界自由贸易区的分析比较 |
(四) 我国保税区的发展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
三、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分析 |
(一) 我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趋势分析 |
(二) 天津港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三) 天津港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目标模式选择 |
四、保税区转型中政府定位和发挥管理与服务功能的对策建议 |
(一) 保税区转型中的政府定位 |
(二) 保税区转型中政府发挥管理与服务功能的对策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势在必行(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的空间效应研究[D]. 蔡春林.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7)
- [2]新形势下中国保税区的转型研究 ——以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为例[D]. 张中禹. 吉林大学, 2018(01)
- [3]中国自由贸易区投资制度优化研究 ——基于公共产品双重外溢视角[D]. 任春杨. 吉林大学, 2017(09)
- [4]面向自贸区的保税区效力效率评价及突变演化研究[D]. 张鹏. 大连海事大学, 2016(05)
- [5]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发展的路径研究 ——以西安综合保税区为例[D]. 李巧娟. 西安科技大学, 2014(02)
- [6]重庆保税区向自贸区转型研究[D]. 时欣. 西南财经大学, 2014(02)
- [7]新形势下中国保税区的转型研究 ——以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为例[D]. 沈雨. 西南财经大学, 2014(02)
- [8]保税区政策研究发展综述[J]. 厉力,杨钧博.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3(03)
- [9]自由贸易区的布局及空间效应研究 ——以大连为例[D]. 赵永勃. 辽宁师范大学, 2012(08)
- [10]保税区转型及政府的管理与服务功能研究 ——以天津港保税区为例[D]. 张炳水. 天津师范大学, 2012(02)
标签:自由贸易区论文; 中国海关论文;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论文; 保税区论文; 经济转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