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秋时代华夏集团每年受围次数的模型分析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杨凯[1](2017)在《薮内清及其中国天文学史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对中国科学技术史学界中的重要历史人物、日本最具代表性的科学史家薮内清进行了专门的人物研究。近现代日本的中国天文学史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学界中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发展阶段和存在形态,薮内清的研究成果又具有尤其重要的指标意义和引领作用。因此,本研究对于新历史时期,以及对此后天文学史研究的继续深入和发展,将是大有裨益的。本文旨在透过薮内及其中国天文学史研究,首先达到以下目标:梳理京都大学独具特色的中国天文学史学派的崛起历程,并且要追溯薮内的学术本源所在。该学派受惠于京都大学“中国学”学派所给予的新史观和新立场,力图更加客观地考察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起源,并利用天文历史年代学考证中国上古历史的真实性。新城新藏的先驱性工作,为后来的薮内清打下了基础,并启发薮内转向历法史研究。在历经波折后,薮内清成长为该学派的第二代核心。本文对战后以薮内为核心的京都大学中国天文学史研究群体的主要活动情况也进行了梳理。同时也将叙述薮内与同时代其他的研究者和团体间进行学术交流后,所做出的部分创新。另外,本文对薮内清及其学术团队的其他侧面也将有所介绍。本文在方法上,尝试从薮内清其人其事及其所在学派为切入点,剖析薮内学术思想的根源和基础。另外,本文将在薮内的历法史和天文算法的重新解读工作中,努力还原薮内的思想成熟历程。这一还原过程的要点:首先是梳理薮内在其几十年求学和工作生涯中,是如何具备了对中国古代天文学各方面都能够加以思考能力的这一成长历程;其次是探讨薮内当时对各个已有成说加以修正并新创的个人见解,在今日来看是否依旧合理。其次,本文设法还原、厘清薮内清是如何运用西方学术和数理分析方法对部分中国历法术文进行整理的这一研究过程。对这一过程的梳理,有利于发掘薮内的研究思路并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一些纰漏。在学术立场方面,薮内始终坚持以京都大学“中国学”派对中国独到的理解视野为依托,对中国传统天文历法进行了再解释,并且从各个方面努力对中国历法的社会和政治意义进行了发掘。本文除绪言之外,共分九章。第二至四章主要以作为学者的薮内清与其身处学派及其与研究对象的互动关系为论述中心;第五至八章则着眼于薮内清的中国天文学史研究成果,并对其主要成果进行评述;第九章是有关结论与展望。第二至三章以薮内清的学术渊源为中心,论述薮内之学问的来源、学术成长过程、研究工作的条件和氛围。京都大学中国学学派是日本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发源地和孕育母体,尤其是狩野直喜、内藤湖南与新城新藏是薮内研究的理论指导者和精神引领者。新城新藏素来有“东洋天文学史权威”之称,本文首先就对京都大学中国学与新城新藏的东洋天文学史进行了挖掘。从中可以发现薮内清的思想原点及其将东洋天文学史转换为中国天文学史乃至扩展至整个中国科学技术史领域的学术动机和理论根据。此外,通过对薮内清人生境遇、学习历程以及其如何在本学派和科技史学界中历经波折、逐步成熟的人生经历加以分析,可以了解薮内的学术积累和思想成熟过程。薮内的一生证明:优秀学者的培养与学术自由、良好工作氛围,就如两镜相映、难分彼此。另外,以薮内清与中国的互动关系为主要探讨内容,论述日本从近代军国主义猖獗、战后在废墟上重建、直至今日和平发展的历史背景下,薮内清与自己的研究对象之间复杂的关联和互动。军国主义时代,薮内所在学派的“中国学”研究成为了军国主义者手中一种宣扬侵略、鼓吹扩张、美化军国主义的工具。战后,在战时遭到胁迫的薮内主动进行了反省,转变了自己的学问宗旨。薮内从允许日本当局利用自己的研究来制造思想糟粕的沉默状态中觉醒过来,转而高举起以“维护中日和平、重新认识中国”为宗旨的研究观和学术观,对中国的态度也从麻木走向积极。总之,薮内清的学术观和中国观的转变历程,就是日本广大科学史学者从一个是非黑白完全颠倒的历史阶段走向一个致力于“重新认识中国”新阶段的缩影。因此,本文对于薮内的人生历程,重点选取了一些片段来加以阐述和分析,对这位学者的心路历程有所披露。第五至八章则主要论述了薮内清的中国历法史研究并对其结论进行了再检讨。尽管薮内使用了内藤湖南的中国史分期法,但从其论述的主要内容来看,中国的历法史被其实际分成了四个阶段、两个大时期:即起源、定型、发展、式微四个阶段和上升以及下降两个时期(与同时代的西方相比较)。通过对薮内所梳理之历法史进行分析,基本上可以确定,当时的薮内已经发掘出了“中国历法作为中国特有的政治、文化活动”——这一中国历法改革的特殊形态中之绝大部分内容。中西天文学有一定数量的共通性,但二者的风格迥异、走向不同。薮内清从两个路径切入这一比较研究中,首先是从二者源流和发展的比较中寻找二者的本质差异,以及为何会走上不同发展道路的原因;其次是薮内分析了印度天文学和伊斯兰天文学进入中国并被吸收融汇这一历史进程,进而阐释了明清之际东西天文学无法会通的原因。总之,薮内分析了中国天文历法从繁荣走向式微的路径,并且为后人提供了进行中国天文历法史研究的现代意义。薮内清的历法史研究,着力于对中国历法的社会意义之发掘,是对传统中国天文学研究路径的颠覆和重新开拓。其研究思路和方法融会贯通了历史和数理两种传统,并希望以此来还原中国天文历法的历史原型。在践行这一研究路径时,薮内注意到要避免以数理化方法单纯地解释历法。同时薮内也努力驾驭思想史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以防止出现喧宾夺主的情况。通过本文之梳理,可以发现:薮内的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有很多可取之处。最后,以薮内清的数理天文学研究为中心,展示其四项重要的研究成果:首先是薮内对中国古代的天体坐标系进行了考察,提出了“中国存在一种特殊坐标系”的观点。薮内还对古代星表进行了倒推和成立时代考证。其对中国的坐标转换计算也进行了解析。其次是薮内较早分析了隋唐历法中的日月运行位置计算法,并且揭示了中国古代定朔法计算模型。再者是薮内以中国的行星运动论变迁为切入点,对中国天文学是否有一种内在的、不为外人所知的行星运动理论的存在可能性进行了挖掘;最后是薮内以内插法为突破口,对中国古代天文算法进行了算法还原并赋予该算法以现代天文学意义。应该说,本文在梳理了上述薮内的研究成果后,发现薮内试图将中国古代的算法最终归宗于一种“科学的”非西方理论。但同时,在薮内笔下的该种理论又是一种可以与西方殊途同归的“科学”。薮内揭示了中国古代天文学中某些理论因素,与西方相对应的理论因素具有某种可比拟性。由此,其开拓了科学思想史的某种新进路。但其这一思路究竟是否可行,依旧需要有待来日加以验证。
魏晓芳[2](2013)在《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研究》文中指出三峡人居环境在历史的进程中经历了漫长的缓变和急剧的突变,与此同时,文化地理也随之变迁。三峡地区曾因壮丽的峡谷风光闻名于世,又因最大的水利工程令世人瞩目,然而在气势恢宏的背后,三峡人居环境却始终不尽如人意,文化环境的建设速度远远比不上物质空间的建设速度。不论是在有关三峡的学术研究中,亦或是城乡规划设计中,还是在实际的移民搬迁城镇建设中,文化都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文化之于地区发展的促进力量不仅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反而成为地域发展的阻碍。基于这种背景,在“”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引领下,论文希望通过研究,建立体系、梳理历史、探寻机制、提出对策,促使三峡地区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活力的新兴文化得以发展。论文在人居环境科学体系下,以“文化”为核心、文化变迁过程及规律为对象,以“古代—今日—未来”的时间线索与“面—线—点”的空间层次,以“基础研究—>现象研究—>规律研究—>对策研究——>实践研究”的逻辑思路,运用多学科的综合方法,通过梳理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历史脉络,揭示其地域扩展过程及规律,探讨其文化地理变迁机制,提出三峡人居环境的和谐文化发展对策,开展三峡地区不同空间层次的人居环境规划与建设实践,丰富三峡人居环境的研究领域,为三峡人居环境的规划与实施提供依据,从而全面提升三峡人居环境品质。在基础研究中,论文第二章尝试构建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文化地理研究的理论体系,解析三峡文化的组成。论文解析了人居环境语义下文化与文化地理,初步构建了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研究理论体系,并用类型学解析了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三峡地区文化的构成。在现象研究上,论文的第三、四章研究了三峡地区文化的兴起与发展,及主要文化形态的地域扩展过程。论文回顾了三峡文化的缘起;阐述了三峡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地理形成与发展过程;分析了三峡主要文化形态的历史地域扩展过程;总结了人居环境空间语境下三峡文化历史发展的特点。在规律研究中,论文的第五章进行了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地理变迁机制研究,阐述了人居环境建设的文化地理变迁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影响文化变迁的各级因素,并探寻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下的变迁规律、解析变迁机制;归纳并探讨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地理变迁模式。在对策研究上,论文第六章提出了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发展对策,即三峡地区文化地理区划与协调、文化生命周期的认知与调控、文化价值的评估与提升,从地域文化的空间和谐、时间可持续与保持先进性三个方面提出了三峡地区文化地理区划方法、文化生命周期调控方法与地域文化价值多维评估方法等理论与方法。最后,在实践研究中,论文第七章提出从物质空间规划到文化空间规划的技术思路,建立文化地理数据库、开展文化空间规划、构建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以实现三峡地区文化和谐、可持续与积极地发展;并通过不同人居环境空间层次的规划与建设案例来实践对策方法。
许春华[3](2011)在《老子道论》文中认为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老子道论哲学植根于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文化场景,扬弃了“德”“礼”相互连接的价值体系,以积极的救世情怀、深刻的忧患意识,反思和批判了春秋战国之际的仁义观、忠信观、孝慈观、礼学观、鬼神观等,建构了道体观照下的人文精神思想体系。继承了具有淳朴特性的夏族文化、春秋时代天道观念中的自然主义倾向、楚国地域本土文化的自然性因素,形成了独特的自然主义价值取向。积极吸取了隐士群体以道抑尊、以德抗权,隐居放言、佯狂直议,现身隐德、以求其志,心态自然、守道不诎的道家精神,以史官特有的自然理性、社会理性、历史理性、人事理性即职业理性眼光审视上古三代“成败、福祸、得失、存亡之道”,以“天人合道”回答了“天人合一”的时代主题,实现了先秦时代“哲学的突破”,从而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哲学史上的“首席哲学家”。老子道论,它是一种哲学之“学”,而非“人君南面之术”。道体是存在本体与价值本体的统一体,以存在本体为纵坐标,以价值本体为横坐标,建构了自己独特的“道论”哲学思想体系。从纵坐标上说,道体是形而上的存在本体,所谓存在本体是说相对于形而下之“器”亦即具体存在的天地万物而言,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和“创造者”,道体与天地万物是一种“虚涵”的“创生”关系,老子强调道体与天地万物之先后是一种逻辑上的先后关系,而非时间上真实存在的先后关系,其落脚点是为了突出道体的始源性、本体性。“无”与“有”是形而中者,是处于同等此次的道体之双重属性,是架构在存在本体与天地万物之间的桥梁纽带,失去这两个形而中者,就无法准确把握存在本体与天地万物的关系。从横向上说,道体是形而上的价值本体,所谓价值本体就是指宇宙世界、自然世界、人伦社会的依据,为他们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提供一种价值原则,这就是自然、无为原则。众多的研究者、注释者之所以缺乏对自然、无为的准确理解,就在于他们没有将其置于价值本体视域之中加以理解:所谓自然;它既不是物理性的客观自然界及其规律,又不是纯粹精神性的境界形态。自然作为一种价值原则,是道性之呈现,它既指道体创造天地万物的自然而然的过程,也指天地万物之存在和发展状态而言,很少或不会受到外在力量的控制、干涉和影响。所谓无为,是道体的一种核心价值原则,其中蕴涵着许多具体的价值选择方式;“为”必须以“无为”为价值前提,必须遵循着“无为”的价值原则去进行行为选择;“无不为”则是一种效果和目的,是按照“无为”价值原则去“为”即行为选择的必然结果。这三者存在着一种前后或者说上下的逻辑关系,即“(道体)无为”——“为”——“无不为”的逻辑序列。价值本体与宇宙世界、自然世界、人伦社会之间也存在一种形而中者,这就是天道原则、地道原则、人道原则。天道原则包括“利而不害”原则、“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公平原则、“天地不仁”的平等原则、“功遂身退”原则;地道原则包括“柔弱胜强”、“居下安下”、“知雄守雌”原则;人道原则即以“无为”为核心的哲学概念集合,以“为无为”、“无事取天下”为原则。按照中国“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想传统,价值本体的自然、无为原则贯彻过程以“三宝”说为主线,以天道原则为逻辑起点,以地道原则为逻辑中介,以人道原则为逻辑归宿。人道原则进一步延伸出道论哲学的社会政治观、人生观和历史观,“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观点、“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的观点、对“愚民”“弃智”观点误读的澄清、“不以兵强”的战争观等等是社会政治观的必要组成部分;“返朴归真”的人性观、“知足常足”的生活观、“死而不亡”的死亡观、“虚其心,实其腹”的欲望观,理想主义的“小国寡民”观则成为人生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组成部分。道论哲学思想体系蕴涵着一种道性思维方式,“朴散则为器”即天地万物源于道性、体现道性、归本道性是其逻辑前提,其内涵是“以道观之”并上升至“玄同”层次,将天地万物涵纳于道体视域之下,“天人合道”整体思维、“直觉体道”诗性思维、“反者道之动”辩证思维、“正言若反”逆向思维成为道性思维方式的特点。道性思维方式是老子道论哲学独有的,它不仅涵盖、超越了物性思维方式,是对人性的呈现,更与黑格尔式的辩证法不同:从天地万物存在状态上来说,体现在同一主线与斗争主线的不同、和谐状态与对立状态的不同;从发展方式来说,体现在蕴涵式发展与否定式发展的不同、周行不殆与周而复始的不同;从切入点和落脚点来说,体现在虚涵创造与实体创造的不同、生活实践辩证法与思辨辩证法的不同。道论哲学提出了一种道心境界说,按照“致虚守静”、“为道日损”、“明道”、“观道”、“涤除玄鉴”等方式和途径进行内心修养和外在修为,其境界就能够不断升华,“微妙玄通”之“圣人”、“为道者”、“有道者”是道心境界的理想人格,“常德”、“玄德”成为道心境界的代称。研究老子道论哲学思想体系,会使我们更加切准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发展脉络,更加凸显老子道论哲学本体论的“中国特色”,更进一步批判地吸取道家文化传统,这无论在中国哲学学术价值、思想价值上,还是在文化传统、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层面上,都有其深远的理论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赵彦昌[4](2004)在《春秋国际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际法,是现代国际社会通用的一个名词,旧称“万国法”或“万国公法”,按照其字义所表示,意味着国家间的法律,具体来说就是,“主要指调整国家之间的关系的有拘束力的原则、规则、规章和制度的总体。在古代,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并没有使用“国际法”一词来表达。自从1789年边沁在其着名的《道德和立法原则》一书中首次使用“international law”(后被译成汉语“国际法”)来称呼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后,“国际法”这一名称才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春秋国际法,也就是春秋时期的盛行于各诸侯国之间的具有拘束力的原则、规则、规章和制度的总体。对于我国春秋时期是否存在国际法,自来说法不一,我们认为:春秋时期虽然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国际法,但是存在古代国际法;春秋时期的国际法虽然并不完善,但是却已经具备国际法的雏形,或者说已经处于萌芽状态,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才没有发展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国际法。本文除前言外另分六章对春秋国际法的问题进行具体的阐述。在前言,我们介绍自上个世纪初以来中外学者研究春秋国际法的现状,指出他们研究的优点与不足,我们认为研究春秋国际法要实事求是,既不能盲目自大,坚持认为春秋国际法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国际法;也不能推行民族虚无主义,认为春秋时期根本无国际法之存在,盲目崇外!所以我们应该立足于春秋时期的史实,对前人的科研成果进行整理、分析,自觉,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导,客观的研究春秋国际法。第一章:论春秋时期存在国际法:严格的讲,中国古代国际法应该开始于春秋,虽然直到战国犹存,但是也已经日薄西山。这是因为,虽然宾客之礼着于西周,但是交拜之居却定于春秋。奥地利学者阿·菲得罗斯认为国际法产生有四个前提条件:其一是众多的国家,其二是国家主权,其三是国际间的往来,其四是共同的法律原则。我们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出发,对这四点进行严密的考证,得出结论:春秋时期的社会情况完全符合这四个条件。其次,我们详细的阐述了春秋国际法的渊源:国际公约、国际惯例、西周旧制、国际礼仪以及国内立法。第二章:春秋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国际法基本原则,是指那些被各国公认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适用于国际法各个领域的、构成国际法的基础的法律原则。”主要有:第一、主权相对平等原则:因为西周实行分封制,虽至春秋已经势微,但是周天子依然是天下的共主,况且还时时有霸主的出<WP=67>现,主权虽大体平等,但是霸主享有特权。第二、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原则;领土主权表现在春秋时代是指诸侯国对其领土享有最高权利,不容许任何国家侵犯或占有其领土,同时对诸侯国内的一切人和物享有排他的管辖权!“我疆我理”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秦晋“淆之战”体现的就极为明显,秦欲公郑国,未经晋的允许,悍然假道,严重侵犯了晋国的领土主权,终于引起晋国的不满,爆发了“淆之战”,导致秦国全军覆没。但是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这也是春秋国际法特殊性之所在。第三、互不干涉内政原则:这一点和主权平等是联系在一起的,各诸侯国国君独立处理内政,不受外来干预,但是时有例外发生,霸主也就是“诸侯长”时常利用特权干涉小国内政,这也是春秋国际法的特殊性之一;第四、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春秋善解纷,贵远怨,而恶以兵戎相见。”(《史记·鲁世家》)国家不仅有权要求与其存有分歧或争端的国家以和平方式解决它们之间的争端,并且还有权选择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具体方法。春秋时代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有二:政治方法和法律方法。政治方法有谈判与协商、斡旋与调停;法律方法主要有仲裁和司法解决;第五、条约必须遵守原则:缔结条约是为了在国际法主体之间创立、改变或者废除某种权利、义务关系。若条约是合法缔结的,在条约生效后,有关缔约方就必须遵守条约的有关规定,这就是春秋时期国际法的条约必须遵守原则。但是诸侯长却因为利益关系而时常破坏盟约。第三章:春秋国际法的主体:国际法主体是指具有独立参加国际关系并直接承受国际法上权利和义务的能力的集合体。也就是说,在国际关系上,国家与国际组织都是国际法的主体 ,因为只有这二者才具有完全的资格承担国际权利与义务,只有国家才是国际法制订的参与者,也只有国家才能国际司法程序。春秋时期国家的种类有两种;一是独立国,而是附属国(不同于附庸)。涉及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权利有:独立权、平等权、自保权、管辖权;义务有:守约义务、道德义务、司法义务。国际组织,是由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符合国际法的协议而创立的一种国家联盟或国家联合体,其宗旨是依靠成员国家间的合作来谋求符合共同利益的目标,其形式是以国际关系的发展为基础的,他是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际组织体现在春秋时代则具体体现为“盟”或“盟会”,主要用于军事或政治目的各种同盟。第四章:春秋时期的外交:外交关系是指国家之间在外交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关系。外交是国家为了实现其对外政策,由国家外交机关进
乔国良[5](2000)在《春秋时代华夏集团每年受围次数的模型分析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春秋》统计资料为样本 ,建立并检验了描写春秋时代华夏集团受围情况的数学模型 ,依据模型探讨了围城战频繁发生的主因 ,推论了“历史的复原”和“史学的积累”的可能性
二、春秋时代华夏集团每年受围次数的模型分析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春秋时代华夏集团每年受围次数的模型分析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薮内清及其中国天文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件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回顾 |
第三节 方法与思路 |
一 从更立体的人物研究视角来审视薮内清 |
二 研究的关键和难点 |
三 研究思路 |
四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薮内清的学术渊源 |
第一节 日本的汉学、东洋学与中国学 |
一 “中国学”的思想来源 |
二 汉学、中国学与东洋学 |
第二节 京都的“中国学”学派 |
一 “中国学”研究机构的创立 |
二 “中国学”研究机构的学风 |
第三节 中国天文学史研究的诞生 |
一 学科诞生的背景 |
二 新城新藏所开拓的进路 |
第三章 薮内清的学术生涯 |
第一节 战前的青葱岁月 |
一 早年的求学阶段(1906-1929) |
二 学术研究第一阶段:中国天文学史领域的积累和研究阶段(1929~1945) |
第二节 战后的全面研究 |
一 学术研究第二阶段:主持对中国科技史的全面研究(1945~1969) |
二 学术研究第三阶段:成熟和整理时期 |
第三节 薮内清与中国 |
一 生活中的薮内清 |
二 薮内清的中国缘 |
三 薮内清的中国认知 |
第四章 薮内清的殷历和汉历研究 |
第一节 对上古历法的看法 |
一 关于殷历的争论 |
二 修正新城新藏的观点 |
第二节 对汉历的研究 |
一 《历术甲子篇》与《太初历》辨疑 |
二 《三统历》之制历背景和讨论 |
三 探讨音律学和《世经》 |
第五章 薮内清的汉唐历法改革研究 |
第一节 对隋唐历法改革的再检讨 |
一 探讨中国分裂时代的历法:以魏晋南北朝历法为例 |
二 薮内清的隋代历法改革探析 |
三 关于唐代历法改革的辨析 |
第二节 对中国的天文机构和天文学家 |
一 薮内清对中国天文机构规制的研究 |
二 天文学家和机构管理探析:以唐宋为例 |
第六章 薮内清的中国古代天文计算研究 |
第一节 薮内清的中国古代天文观测和天文坐标系研究 |
一 关于中国的坐标系和天体观测的讨论 |
二 薮内清的汉代和宋代星表研究 |
第二节 薮内清的中国古代天体理论与推步方法的研究 |
一 薮内清的日月运动推算研究 |
二 薮内清的理论整理和算法挖掘 |
第七章 薮内清对中国天文学外来影响的探讨 |
第一节 薮内清的印度天文学研究 |
一 探讨西来的印度历法及其影响 |
二 关于西来占星术对中国影响之讨论 |
第二节 薮内清的伊斯兰天文学研究 |
一 关于伊斯兰天文学家的讨论 |
二 伊斯兰的天文书籍、星表和观测法 |
三 薮内清的伊斯兰历术研究 |
第八章 薮内清的中国天文历法“发展极限”论 |
第一节 对“中国科学传统”的检视 |
一 儒学笼罩下的“科学传统” |
二 中国的数理传统:薮内清的中国数学史观点 |
第二节 中国天文学式微原因的探讨 |
一 中国古代天文学存在发展局限 |
二 日本对中西天文学的取舍 |
三 中国对西方天文学“不顺遂”的学习 |
第九章 结语和后续研究规划 |
第一节 结语 |
一 薮内清及其时代 |
二 薮内清的学术创新 |
第二节 后续研究规划 |
一 下一步计划 |
二 思考 |
附录一.薮内清博士年表 |
附录二.薮内清博士主要着作目录 |
附录三.薮内清博士主要论文目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的学术成绩 |
致谢 |
(2)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索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定位 |
1.1.4 研究意义 |
1.2 主要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关于文化及文化变迁的研究 |
1.3.2 人类聚居与人居环境相关研究 |
1.3.3 关于三峡文化地理以及人居环境的相关研究综述 |
1.3.4 大河流域水利建设与文化变迁的经验与教训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2 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文化地理研究的理论体系构建 |
2.1 人居环境语义下的文化与文化地理 |
2.1.1 文化的释义 |
2.1.2 文化地理的释义 |
2.1.3 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2.2 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变迁研究体系构建 |
2.2.1 文化地理在人居环境学科中的地位与作用 |
2.2.2 人居环境理论与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研究对象 |
2.2.3 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研究方法 |
2.2.4 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变迁研究框架 |
2.3 三峡人居环境体系下文化的组成——类型学解析 |
2.3.1 不同分类方式的文化组成 |
2.3.2 物质文化:被人文化的人景观与底蕴深厚的人工产物 |
2.3.3 非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 |
2.4 本章小结 |
3 三峡地区文化的兴起与发展研究 |
3.1 三峡文化的缘起 |
3.1.1 长江三峡的形成:地理变迁,沧海桑田 |
3.1.2 三峡文化源起的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 |
3.1.3 三峡文化源起的早期人类活动 |
3.2 三峡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地理形成与发展过程 |
3.2.1 史前文化:考古学的发现——人类始祖 |
3.2.2 先秦文化:治水神话、“夔子国”、“诸巫”部落出现 |
3.2.3 秦汉文化:灭巴楚、置郡县、开道路、移民众 |
3.2.4 魏、晋、南北朝文化:战火不断、移民众多、物产丰富 |
3.2.5 隋唐宋文化:分区分级行政管理、移民带来人口增长、文化经济迅速发展 |
3.2.6 元明清代文化:战事火不断,“湖广填四川” |
3.2.7 近、现代文化:“陪都”使得文化主力通过三峡西迁 |
3.2.8 当代文化:三峡工程、百万大移民、新城镇建设 |
3.3 人居环境空间语境下三峡文化历史发展的特点 |
3.3.1 三峡文化历史的悠久性 |
3.3.2 三峡文化积淀的多样性 |
3.3.3 文化空间扩展的复杂性 |
3.4 本章小结 |
4 三峡文化的地域扩展过程研究 |
4.1 地理环境对三峡文化形态的影响显着 |
4.1.1 三峡地区人地关系的特点 |
4.1.2 三峡地区文化受到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影响显着 |
4.1.3 文化与环境的适应状况 |
4.2 三峡文化地域扩展因子分析 |
4.2.1 交通方式的进步 |
4.2.2 通讯方式的改变 |
4.3 三峡地区主要文化形态的地域扩展过程分析 |
半山—> 山顶'>4.3.1 农耕文化:河谷—> 半山—> 山顶 |
交融 <—东'>4.3.2 巴楚文化:西—> 交融 <—东 |
村落—> 城镇'>4.3.3 巫鬼文化:山里—> 村落—> 城镇 |
陆(山路)—>空(立体现代交通)'>4.3.5 交通文化:水(水路)—>陆(山路)—>空(立体现代交通) |
自种养、屋里酿'>4.3.6 饮食文化:地里挖、山里采、水里捕—> 自种养、屋里酿 |
4.4 本章小结 |
5 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机制研究 |
5.1 人居环境建设的文化地理变迁的基本理论 |
5.1.1 文化变迁的概念理解 |
5.1.2 文化变迁的类型 |
5.1.3 三峡地区人居环境建设文化地理变迁的特殊性 |
5.2 影响文化变迁的因素分析 |
5.2.1 外部因素:自然、社会、经济、科技 |
5.2.2 内部因素:人类认知、文化自身 |
5.3 三峡文化变迁的力学分析 |
5.3.1 动力:牵引力 |
5.3.2 阻力:约束力 |
5.4 文化的传承方式及载体的变迁 |
5.4.1 静态传承及其载体变迁 |
5.4.2 动态传承及其载体变迁 |
5.4.3 文化传承方式的发展趋势 |
5.5 各种因素与力相互作用下的变迁机制 |
5.5.1 时间、空间多维审视:三峡地区文化地理的时空间衰减机制 |
5.5.2 三峡地区文化变迁的机制:普遍机制+地域机制 |
5.6 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地理变迁模式探讨 |
5.6.1 三峡古代人居环境建设的文化地理变迁模式 |
5.6.2 三峡当代人居环境建设的文化地理变迁模式 |
5.7 本章小结 |
6 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建设的规划对策研究 |
6.1 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愿景与实现思路 |
6.1.1 和谐文化——文化区划 |
6.1.2 可持续文化——文化生命周期 |
6.1.3 积极文化——文化价值 |
6.2 空间和谐:三峡地区的文化地理区划与协调 |
6.2.1 文化区的划分 |
6.2.2 三峡地区在中国文化区中的位置 |
6.2.3 三峡文化区内亚文化区的划分 |
6.2.4 文化区划与人居环境规划的协同 |
6.3 时间可持续:文化生命周期的认知与调控 |
6.3.1 生命周期理论的及其在人居环境领域应用的可能性 |
6.3.2 文化生命说 |
6.3.3 文化生命阶段的判别与调控 |
6.3.4 文化生命周期与人居环境规划生命周期的协同 |
6.4 保持先进性:文化价值的评估与提升 |
6.4.1 文化价值评估的作用 |
6.4.2 文化价值评估体系的构建 |
6.4.3 文化价值评估与人居环境规划的协同 |
6.5 本章小结 |
7 从物质空间规划到文化空间规划——三峡地区人居环境规划案例与实践 |
7.1 文化对地区发展的重要性与传统空间规划文化性的缺失 |
7.1.1 文化对地区发展的重要性 |
7.1.2 传统空间规划文化性的缺失 |
7.2 从物质空间规划到文化空间规划的方法探讨 |
7.2.1 建立文化地理数据库,形成三峡地区文化地理图谱 |
7.2.2 开展文化空间规划,提升物质环境的文化功能 |
7.2.3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们文化需求 |
7.3 三峡地区人居环境规划的实践与案例 |
7.3.1 注重空间和谐与城乡统筹的城市(镇\乡)总体规划案例与实践 |
7.3.2 重在保护与发展的三峡历史文化古镇人居环境规划实践 |
7.3.3 基于文化体验的三峡地区现代居住形态规划设计实践 |
7.3.4 突出文化符号的建筑形态设计实践 |
7.4 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
7.4.1 三峡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
7.4.2 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
7.4.3 地域文化与全球化的关系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文化”是人居环境科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8.1.2 三峡地区文化地理变迁史反映地区的人居环境变迁 |
8.1.3 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地理变迁机制是一种混合机制 |
8.1.4 提出实现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目标及其实现对策 |
8.2 创新点、难点与主要贡献 |
8.2.1 创新点:梳理过程、揭示机制;归纳模式;提出路径 |
8.2.2 难点:数据之难,方法之难 |
8.2.3 主要贡献:厘清关系、发现规律;梳理过程、提出对策 |
8.3 不足与展望 |
8.3.1 不足之处:综述不全、方法不新、数据不够 |
8.3.2 后续研究展望:构建文化图谱,跟踪文化变迁,研究品质提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C. 地方文化资料收集(节选) |
(3)老子道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道之“前哲学形态” |
1、《诗经》之道论 |
2、《尚书》之道论 |
3、《左传》《国语》之道论 |
4、道之涵义归类 |
二、老子道论的突破及其体现 |
1、“轴心时代”与“哲学的突破” |
2、老子道论哲学突破的体现 |
三、老子其书版本与“道论”说溯源 |
1、老子其书版本 |
2、“道论”说溯源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与本体诠释法相结合 |
2、“了解之同情”方法 |
3、比较研究方法 |
第1章 “德”与“礼”及其人文精神——老子道论体系的思想文化渊源之一 |
1.1 老子道论思想文化渊源的坐标体系 |
1.1.1 思想文化渊源 |
1.1.2 思想文化坐标体系 |
1.2 “德”与“礼”之价值体系 |
1.2.1 “德”的形成及其特点 |
1.2.2 “礼”的形成及其特点 |
1.2.3 人文精神的滥觞 |
第2章 自然主义价值取向——老子道论体系的思想文化渊源之二 |
2.1 夏族文化的质朴性 |
2.1.1 夏族生活习俗 |
2.1.2 夏族文化的特质 |
2.2 春秋时代思想文化的自然主义倾向 |
2.2.1 殷商时代宗教观之自然主义倾向 |
2.2.2 春秋时代天道观之自然主义倾向 |
2.3 楚国文化对老子道论思想的影响 |
2.3.1 南北文化不同论 |
2.3.2 道家思想的地域性 |
2.3.3 楚国风俗与价值观念的影响 |
第3章 史官文化与道家精神——老子道论体系的思想文化渊源之三 |
3.1 隐士思想主旨与道家精神 |
3.1.1 隐士群落及其类型 |
3.1.2 隐士思想主旨 |
3.2 史官文化及其意义 |
3.2.1 史官文化的产生 |
3.2.2 春秋时代史官文化的变化 |
3.3 史官文化的理性方法 |
3.3.1 史官的职业条件 |
3.3.2 理性化——史官职业特点 |
3.4 史官理性方法对老子的影响 |
3.4.1 老子的史官职业论 |
3.4.2 隐士批判意识与史官理性精神 |
第4章 存在本体——形上道论之一 |
4.1 存在本体之形上道论 |
4.1.1 道体的界定及其困境 |
4.1.2 道体的界定及问题 |
4.1.3 道论哲学形上学的特质 |
4.2 无与有:道体属性 |
4.2.1 道体的双重属性 |
4.2.2 对老子本义的还原 |
4.2.3 第40 章简本的佐证 |
4.2.4 诠释与文本的契合 |
4.3 道体与万物的关系 |
4.3.1 虚涵:道体与万物关系的关键词 |
4.3.2 对“生”的阐释 |
4.3.3 道体与一、二、三的关系 |
第5章 价值本体——形上道论之二 |
5.1 道体——存在本体与价值本体的统一 |
5.1.1 二者统一的可能性 |
5.1.2 二者统一的(文本资源)现实性 |
5.1.3 “尊道贵德”——道与德的关系 |
5.2 “自然”与“无为”:价值本体原则 |
5.2.1 “自然”——道体价值原则之一 |
5.2.2 “无为”——道体价值原则之二 |
5.2.3 “自然”与“无为”的关系 |
5.3 价值本体的层次 |
5.3.1 价值本体层次的文本资源 |
5.3.2 价值本体层次的思想支撑 |
第6章 天道 · 地道 · 人道 |
6.1 天道原则 |
6.1.1 “利而不害” |
6.1.2 “损有余而补不足” |
6.1.3 “不仁”与“无亲” |
6.1.4 “功遂身退” |
6.2 雌柔处下——地道原则 |
6.2.1 “柔弱胜强” |
6.2.2 “居下安下” |
6.2.3 “知雄守雌” |
6.3 无为而为——人道原则 |
6.3.1 人道思想的双重向度 |
6.3.2 “侯王”之哲学 |
6.3.3 无为哲学概念簇 |
6.3.4 “为无为”与“无事取天下” |
6.4 天道、地道与人道的相通性 |
6.4.1 天道、地道与人道相通的基础 |
6.4.2 “三宝”新论 |
第7章 人道再论——道式社会政治观、历史观、人生观 |
7.1 无为而为的社会政治观 |
7.1.1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
7.1.2 “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 |
7.1.3 “愚民”与“弃智”思想解析 |
7.1.4 “不以兵强”的战争观 |
7.2 理想主义的历史观 |
7.2.1 “小国寡民” |
7.2.2 对第80 章的解读 |
7.2.3 老子历史观评析 |
7.3 自然而然的人生观 |
7.3.1 “返朴归真”的人性观 |
7.3.2 “知足常足”的生活观 |
7.3.3 “死而不亡”的死亡观 |
7.3.4 “虚其心,实其腹”的欲望观 |
第8章 道性思维与道心境界 |
8.1 道性思维 |
8.1.1 道性思维的内涵 |
8.1.2 道性思维的特点 |
8.1.3 道性思维方式与物性思维方式 |
8.1.4 实践的辩证法与思辨的辩证法 |
8.2 道心境界 |
8.2.1 “为道者”的外在体征 |
8.2.2 修养途径与方式 |
8.2.3 道心境界的层次 |
第9章 救世主旨与人文精神 |
9.1 救世主旨——诸子百家的时代诉求 |
9.1.1 颠覆时代——社会政治秩序的衰朽 |
9.1.2 崩溃时代——社会文化秩序的转向 |
9.1.3 拯救时代——诸子百家的时代主题 |
9.2 老子思想的人文精神 |
9.2.1 仁义观 |
9.2.2 孝慈观 |
9.2.3 礼学观 |
9.2.4 鬼神观 |
结语——老子道论思想主旨与研究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成果 |
(4)春秋国际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前 言 |
第一章 论春秋时期存在国际法 |
第一节 春秋时期存在国际法的依据 |
第二节 春秋国际法的渊源 |
第二章 春秋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
第三章 春秋国际法的主体 |
第一节 春秋国际法的主要主体——国家 |
第二节 春秋国际法的特殊主体——盟会(国际组织) |
第四章 春秋时期的外交 |
第一节 春秋时期的外交人员 |
第二节 春秋时期的使节 |
第三节 春秋时期处理外交关系的准则 |
第五章 春秋时期的国际争端及其解决 |
第一节 强制解决国际争端 |
第二节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
第三节 诉诸于战争 |
第六章 结 论 |
第一节 春秋国际法的特点 |
第二节 春秋国际法的现代价值及其影响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四、春秋时代华夏集团每年受围次数的模型分析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薮内清及其中国天文学史研究[D]. 杨凯.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6)
- [2]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研究[D]. 魏晓芳. 重庆大学, 2013(02)
- [3]老子道论[D]. 许春华. 河北大学, 2011(09)
- [4]春秋国际法研究[D]. 赵彦昌. 吉林大学, 2004(04)
- [5]春秋时代华夏集团每年受围次数的模型分析报告[J]. 乔国良. 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