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纯速眠新麻醉在动物实验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焦昆,卢静[1](2021)在《舒泰、速眠新Ⅱ和利多卡因复合麻醉在比格犬开颅手术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实验采用舒泰、速眠新Ⅱ全身麻醉并配合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方法,研究其在比格犬开颅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麻醉前15 min皮下注射阿托品(0.1 mg/kg),麻醉采用静脉注射舒泰(2 mg/kg),同时肌肉注射速眠新Ⅱ(0.02 m L/kg),术部皮下注射0.5%利多卡因溶液(0.1 m L/kg)。检测指标包括麻醉镇痛评分,麻醉前后动物心率、呼吸和体温变化。结果 1.利多卡因可以显着增加麻醉镇痛效果; 2.阿托品使犬心率显着增加; 3.复合麻醉方法对犬呼吸和体温有一定影响,但在正常范围内。结论此复合麻醉方法安全性较高及麻醉镇痛效果好,可以满足犬开颅手术对于麻醉效果的要求,但对犬的心率影响较大,因此对心率要求较高的实验需谨慎选择。
刘昕昕[2](2021)在《复方氯胺酮与速眠新Ⅱ对犬复合麻醉的效果探讨》文中指出复方氯胺酮与速眠新Ⅱ为动物麻醉临床上常用的注射型麻醉剂,但采用单一麻醉方法时均有一定的弊端。氯胺酮联用速眠新Ⅱ复合麻醉应用于非人灵长类动物,麻醉效果更强效、速效,麻醉苏醒期短,动物安全系数高,且对重要器官无永久性损伤,因此推断复方氯胺酮与速眠新Ⅱ复合麻醉应用于犬,同可以达到应用低剂量麻醉药物可得到延长麻醉维持时间,加强麻醉深度,增强麻醉、肌松、镇痛效果,提高麻醉安全性,降低麻醉风险性。故本试验麻醉方式采用复方氯胺酮联用速眠新Ⅱ静肌复合麻醉应用于犬,并采取不同的监护手段,包括生理性方法和机械性方法,对犬进行心肺监护、神经系统监护等,记录和统计分析试验犬的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理指标,通过观察生物反射评价疼痛等级、麻醉深度等,从多方面综合评估该麻醉方法的可行性,为小动物临床麻醉的使用方法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本试验的方法是选取25只健康青壮年犬,将其随机平均分为5组,第一组:复方氯胺酮组,静脉注射复方氯胺酮0.05 m L/kg;第二组:速眠新Ⅱ组,肌内注射8 mg/kg(0.08 m L/kg)速眠新Ⅱ;第三组:复合Ⅰ组,静脉注射复方氯胺酮0.025 m L/kg,且肌内注射2 mg/kg(0.02 m L/kg)速眠新Ⅱ;第四组:复合Ⅱ组,静脉注射复方氯胺酮0.025 m L/kg,且肌内注射4 mg/kg(0.04 m L/kg)速眠新Ⅱ;第五组:复合Ⅲ组,静脉注射复方氯胺酮0.025 m L/kg,且肌内注射6 mg/kg(0.06m L/kg)速眠新Ⅱ。各组麻醉时间与镇痛时间试验结果分别为:复方氯胺酮组58.92±1.63 min;40.77±8.25 min。速眠新Ⅱ组41.51±3.01 min;36.50±2.14 min。复合Ⅰ组29.00±3.21 min;25.66±1.34min。复合Ⅱ组40.17±2.28 min;36.30±4.10 min。速眠新Ⅱ组试验犬麻醉期呼吸频率(RR)和心率(HR)与麻醉前相比具有差异极显着性。复合Ⅲ组麻醉时间为61.75±8.25 min;41.22±6.13 min,试验犬麻醉后心率和体温(T)与麻醉前相比具有差异显着性。本试验中筛选出的最佳复合组为复合Ⅲ组,并将其麻醉方法与剂量,静脉注射复方氯胺酮0.025 m L/kg,且肌内注射6 mg/kg(0.06 m L/kg)速眠新Ⅱ应用于延边大学动物医院犬外科临床。经一年的临床验证,该麻醉方法良好的麻醉质量与效果得以验证,手术验证成功。并在春季30例外科病例中选取两例临床常发经典病例详细阐述,病例一、二,分别为膀胱结石和卵巢子宫绝育。综合分析,试验表明采用复方氯胺酮联用速眠新Ⅱ的复合麻醉方法于犬较单一麻醉方法复方氯胺酮或者速眠新Ⅱ的麻醉效果更强效、速效。在临床中,复合Ⅲ组的麻醉方法与剂量,静脉注射复方氯胺酮0.025 m L/kg,肌内注射6 mg/kg(0.06 m L/kg)速眠新Ⅱ,相较于其他组麻醉效果更优,安全性高、危险系数低等优势,可满足犬的临床麻醉的要求。因此,本试验应用复方氯胺酮联用速眠新Ⅱ的复合麻醉方法,麻醉剂量为最低安全剂量的一半,得到更佳的麻醉效果,麻醉维持时间延长,减少不良反应等优势。该麻醉剂量的应用对临床小动物麻醉用药剂量有进一步探索发展,为小动物麻醉临床用药提供了确切而科学的理论依据。
孙梦茹[3](2021)在《舒泰与速眠新Ⅱ对家兔复合麻醉的效果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家兔是一种常用实验动物,被广泛的应用于生物医药研究与教学试验等各个领域,而麻醉是试验的重要环节,如何麻醉家兔并获得理想的麻醉效果是确保手术与试验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目前对家兔麻醉相关的研究较少,多数选用单一麻醉剂,这些麻醉药物在单独使用时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憾,为了避免单一麻醉剂的局限性以及剂量过大带来的毒副作用,研究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本试验选用舒泰与速眠新Ⅱ进行复合麻醉,为家兔的麻醉提供参考。本试验选取25只试验用家兔随机分为5组,3个试验组以及2个单一用药的对照组,每组5只,试验组分别为复合A组、复合B组、复合C组,对照组为舒泰组、速眠新Ⅱ组。复合A组:静脉注射2 mg/kg(0.04 mL/kg)的舒泰,肌肉注射4 mg/kg(0.04 mL/kg)的速眠新Ⅱ;复合B组:静脉注射2 mg/kg(0.04 mL/kg)的舒泰,肌肉注射6 mg/kg(0.06 mL/kg)的速眠新Ⅱ;复合C组:静脉注射2 mg/kg(0.04mL/kg)的舒泰,肌肉注射8 mg/kg(0.08 mL/kg)的速眠新Ⅱ;舒泰组:静脉注射5 mg/kg(0.1 mL/kg)的舒泰;速眠新Ⅱ组:肌肉注射20 mg/kg(0.2 mL/kg)的速眠新Ⅱ。给药后记录各组麻醉时间(诱导时间、维持时间、苏醒时间、麻醉总时间),以全部药物注射完毕作为0 min,监测记录0 min、5 min、10 min、20 min、30 min、40 min、50 min、60 min时家兔的的生理指标(心率、体温、呼吸、血氧饱和度)、生物反射活动(眼睑反射、角膜反射、肛门反射)和麻醉效果(镇静、镇痛、肌松),并通过家兔阑尾切除术、胃切开术、去势术、绝育术进行手术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舒泰与速眠新Ⅱ联合应用对家兔进行麻醉比单一用药效果更佳。按照舒泰2 mg/kg(0.04 mL/kg)静脉注射、速眠新Ⅱ6 mg/kg(0.06 mL/kg)肌肉注射时麻醉诱导迅速,麻醉期家兔肌肉松弛,对外界声音刺激无反应,有54.51±2.80 min的完全麻醉时间。麻醉过程中家兔的心率、体温、呼吸与血氧饱和度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但均在机体的耐受范围内。相较于其他复合组麻醉深度适宜,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度高。对该麻醉方案进行了手术验证,几组验证手术均顺利完成,家兔术后恢复良好,表明该麻醉方案镇静、镇痛和肌松效果良好,能够满足家兔临床试验的麻醉需要。
孙玉林,代飞燕,王宇[4](2020)在《速眠新Ⅱ与戊巴比妥钠、氯胺酮联合麻醉幼犬的临床应用》文中指出研究不同复合麻醉方法对幼犬的麻醉效果。实验设3组:A组,戊巴比妥钠(0.5 mL/kg)与速眠新Ⅱ(0.06 mL/kg)联合应用;B组,盐酸氯胺酮(0.02 mL/kg)与速眠新Ⅱ(0.06 mL/kg)联合给药;C组,速眠新Ⅱ(0.1 mL/kg)单独给药。麻醉后,观察动物麻醉维持时间、呼吸频率((Breathing rate,BR)、心率(Heart rate,HR)、术后苏醒情况。结果显示A、B、C 3组动物分别在用药后(8.2±2.0) min、(6.5±2.0) min、(12.3±3.0) min进入麻醉状态,麻醉维持时间分别为(142.7±8.0) min、(165.4±11.0) min、(114.3±19.0) min,术后苏醒时间分别为(43.2±6.0) min、(34.8±5.0) min、(62.4±8.0) min;在麻醉维持时间内,呼吸频率分别为(10.2±4.0)次/min、(17.5±3.0)次/min、(13.4±5.0)次/min,心率分别为(75.3±6.0)次/min、(83.1±7.0)次/min、(65.2±8.0)次/min。结论:速眠新Ⅱ与盐酸氯胺酮和戊巴比妥钠联合应用均能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其中速眠新Ⅱ联合氯胺酮麻醉安全性高且术后苏醒快,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刘海涛[5](2020)在《电针复合丙泊酚在公犬去势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公犬去势手术中,丙泊酚常被用作诱导麻醉药或维持麻醉药,但麻醉持续时间较短,单纯用于麻醉时需要不断增加剂量,大剂量注射可引起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针药复合麻醉可以有效减少麻醉药带来的副作用,更加的安全。本研究通过穴位筛选试验选择了公犬去势手术的最佳穴位处方,在不同麻醉方案下,对试验犬实施去势手术。按照不同麻醉方式分为5组:A组(单纯电针组)、B组(丙泊酚6 mg/kg+维持量1 mg/kg)、C组(电针+丙泊酚6 mg/kg+维持量1 mg/kg)、D组(电针+丙泊酚3 mg/kg+维持量1 mg)、E组(电针+丙泊酚6 mg/kg+维持量0.5 mg/kg)。其中A组以电针频率为2,强度为1,疏密波,电针诱导麻醉20min,再持续电针麻醉30 min;B组无电针诱导麻醉;C、D、E组电针诱导穴位处方、频率、强度、时间等同A组。对麻醉过程中试验犬呼吸频率、心率、脉搏、平均动脉压、痛阈值、生物反射评分、镇痛效果评分、镇静效果评分、肌肉松弛效果评分,初始剂量和维持剂量丙泊酚的麻醉维持时间、维持剂量丙泊酚的重复次数、术前及术后30 min的生化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探讨电针复合丙泊酚在公犬去势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以及对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1)公犬去势手术穴位筛选试验中,电针麻醉以百会-尾根为穴位处方时,试验犬在受到模拟疼痛刺激时,生理指标起伏较小,镇痛效果较好。(2)电针复合丙泊酚麻醉试验中,C、D、E组与B组比较:在30 min时B组心率、脉搏显着降低(P<0.05);在20min、25 min、30 min时C、D、E组生物反射评分显着降低(P<0.05),提示各种反射活动较弱,镇痛效果较好;C组6mg/kg初始剂量丙泊酚麻醉维持时间延长,与B、D、E组相比较差异性显着(P<0.05);B组1 mg/kg丙泊酚维持剂量与E组0.5 mg/kg丙泊酚维持剂量麻醉维持时间相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3)A组血清生化指标在麻醉前后变化幅度最小,B、C、D、E组的手术后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或降低,其中B组术后CREA监测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性显着(P<0.05),电针复合丙泊酚麻醉减轻了丙泊酚麻醉或手术对于血液生化指标CREA的影响。结论:以百会-尾根为电针麻醉穴位处方,电针复合丙泊酚麻醉可安全顺利进行公犬去势手术,对犬生理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麻醉效果较单纯丙泊酚好,同时减少了麻醉或手术对血液生化指标CREA的影响。
马林凤[6](2020)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因子治疗犬烧伤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建立犬全层皮肤烧烫伤模型,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因子治疗犬全层皮肤烧伤的疗效,为其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1.试验选用12只健康中华田园犬,随机分成3个组,每组4只。A组:试验犬使用固体汽油烧伤;B组:试验犬95℃水烫伤;C组:试验犬纸片浸酒精烧伤。造模后记录死亡数、观察试验犬烧伤部位的外观表现,并对烧伤后的全层皮肤取样,制作病理切片。根据造模后三组的死亡率、外观表现、切痂后皮下表现和病理组织学观察,对比统计三种烧伤造模方法在犬全层皮肤烧烫伤造模中的优劣。确定最适合犬全层皮肤烧伤的造模方法。2.试验选用24只造模犬,随机分为3个组(n=8),分别为单纯造模组(A组):造模后使用生理盐水治疗;磺胺嘧啶银治疗组(B组):造模后使用磺胺嘧啶银软膏涂抹治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因子治疗组(C组):造模后使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因子治疗;各试验组于治疗后每天对烧伤情况进行观察记录临床情况;另选8只非造模健康犬做空白对照组(D组)。四组于治疗后0、1、2、5、7、14、21天,使用ELISA试剂盒测定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治疗后第0、7、14、21天测量愈合面积以及病理组织HE、Masson染色镜检观察。得到数据用SPSS22.0版本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造模期间A组死亡率25%、B组死亡率0%、C组死亡率0%。表观指标:造模后观察A组和C组造模部位的皮肤受热面积不均匀,轻度表现红肿并有黄白色浆液渗出(Ⅰ度烧伤),较严重部位为出现点状灰黄色坏死灶(深Ⅱ度烧伤)。严重部分为黑色干痂(Ⅲ度烧伤)。B组受热程度均一,随造模时间延长烧伤程度加深,5秒与10秒时皮肤轻度表现为微黄至深黄色皮肤红肿,弹性减弱皮肤损伤(浅Ⅱ度烧伤)。15秒与20秒时皮肤弹性完全消失,烧伤部位病变表现为一致的干性坏死,皮肤面积显着缩小,外有结痂覆盖(深Ⅱ度烧伤)。病理指标:A组和C组烧伤造模后显微镜观察发现两组病理表现接近,5s、10s时同一处取样皮肤观察到部分皮肤表皮细胞排列不整、其余部分表现为皮肤各层结构变性坏死。15s和20s,皮肤结构观察表皮层全层坏死缺损、真皮层细胞变性、毛囊皮脂腺消失,少部分皮肤表现真皮胶原纤维排列紊乱、空泡大量形成部分附属结构结构不清。B组烫伤5秒后可见表皮全层凝固坏死或表皮层脱落,真皮层水肿,10秒后皮肤表皮真皮结构不清,15秒和20秒造模后全层皮肤结构模糊(全层烧伤)。切痂时皮下表现:A组、C组在10秒、15秒、20秒造模后切除烧伤皮肤时发现造模皮肤处肌肉红肿、出血;B组20秒时出现肌肉受损。综上得出:A组与C组时受热面积无法控制,导致造模后皮肤烧伤面积不固定,烧伤程度不均一,B组无此反应。制作犬全层皮肤烧伤模型,95℃水15秒烫伤造模效果最佳。2.在治疗期间A组死亡率为37.5%,B组死亡率12.5%,C组无死亡,D无死亡;创面外观变化:治疗后7天,单纯造模组(A组)严重的化脓。磺胺嘧啶银治疗组(B组)创面红肿,黄色渗出物凝结为痂皮。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因子治疗组(C组)残留面积缩小,可见有肉芽组织填充创缘。治疗14天时,A组创口皱缩较严重。B组创面干燥,开始部分脱痂。C组创面脱痂后,创面愈合完整,愈后皮肤组织红白相间。治疗21d后,A组创面未完成上皮化。B组创口愈合率91%,C组创口愈合率100%;A组愈合期(34.7000±6.53241)d、B组为(29.2000±1.92304)d、C组为[(19.7300±2.23402)]d,C组愈合期显着低于A、B组(P<0.01)。治疗第2天开始C组TNF-α含量持续下降,第5天C组TNF-α含量显着低于A组、B组(P<0.01),第14天,C组TNF-α含量接近空白对照组(D组)。三组试验犬治疗第1天开始测定C-反应蛋白(CRP),三组CRP水平无差异,在治疗期第2天A、B、C组CRP水平开始下降,C组与A、B组之间相比差异极显着(p<0.01)。第7天C组CRP水平接近D组;病理组织HE、Masson染色观察,7d镜检C组毛细血管丰富,大量胶原纤维向创口靠近,创面由上到下有分层趋势。B组毛细血管较少,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少量成纤维细胞增生。A组组织坏死严重,皮肤分层不明显且没有上皮化趋势。14d后C组创口收敛完整且出现上皮化,内有幼稚分泌腺组织出现。B组创面组织出现上皮化,血管分布不广泛。A组成纤维细胞大量出现,创面修复出现上皮化。治疗21d后,A组为瘢痕修复。B组创面生长情况较差,皮肤附属器不发达。C组创口已全部愈合,表皮、真皮以及附属器趋于正常皮肤。结论:1.应用95℃水15s烫伤能成功建立犬全层皮肤烧伤模型。2.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因子治疗犬全层皮肤烧伤,优于磺胺嘧啶银治疗组。
金千惠[7](2020)在《纳秒脉冲非热消融肝癌微创手术中不同麻醉方式安全性的比较》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与目的纳秒脉冲是一种利用高压超短脉冲释放能量损毁肿瘤的新型非热局部介入肿瘤消融手段,临床操作要求与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等技术类似,在麻醉状态下,经超声或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等医学影像手段引导下经皮穿刺、定位消融范围、消融治疗、术后随访等。与目前广泛应用的热消融技术不同,纳秒脉冲是一种非热电消融,应用高功率电场(万伏以上)和短时间(纳秒级别)的高能超短脉冲导致细胞膜不可逆电穿孔消融肿瘤。高压电脉冲在有效损毁肿瘤的同时,高频高能电刺激有可能存在潜在的引发心律失常和肌肉抽搐的风险,因此麻醉中需要重点监测心脏安全和减少肌肉抽搐等问题。前期尚无这方面的临床基础研究,本文通过兔VX2原位肝癌模型,模拟临床消融的开腹和超声引导两种常用手术入路,研究吸入和静脉注射两种不同麻醉方式下进行纳秒脉冲电消融的临床安全性。材料和方法将28只VX2肝癌荷瘤兔随机分成开腹操作+10%水合氯醛麻醉,开腹操作+速眠新Ⅱ+10%水合氯醛+异氟烷麻醉,B超引导穿刺+速眠新Ⅱ+10%水合氯醛+异氟烷麻醉,B超引导穿刺+速眠新Ⅱ+10%水合氯醛+异氟烷+阿替卡因麻醉4组,每组7只。每组给予电场强度为15k V/cm、20 k V/cm、25k V/cm纳秒脉冲各500个,手术前15分钟至治疗后10分钟监测心率、心律、呼吸频率,记录术中体动、手术时间、复苏时间、麻醉相关并发症及生存时间。结果在开腹进行治疗时,速眠新Ⅱ联合10%水合氯醛和异氟烷麻醉效果优于单纯10%水合氯醛麻醉。在B超引导经皮穿刺下行纳秒脉冲治疗肝癌时,进针前用阿替卡因行局部麻醉对控制呼吸频率有明显优势。结论纳秒脉冲消融肝癌对麻醉要求较高,初步证实了静脉复合吸入麻醉在纳秒脉冲治疗肝癌中的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基础。
周智刚,段志刚,王宏,龚南南,刘杰,陈兴龙,卓艳,周引,张婷,陈永昌[8](2019)在《非人灵长类个性化麻醉方案的探讨》文中认为目的比较氯胺酮、舒泰、速眠新Ⅱ、戊巴比妥钠等4种全身麻醉药或其组合对非人灵长类的麻醉效果,探寻能替代或者减少氯胺酮使用的个性化麻醉方案。方法以单独使用氯胺酮麻醉的方案作为对照,另设单独使用舒泰、氯胺酮复合速眠新Ⅱ、舒泰复合速眠新Ⅱ和戊巴比妥钠复合速眠新Ⅱ等麻醉4个实验组,每组选取5只食蟹猴进行实验,记录麻醉后的心率、体温、血氧饱和度、以及麻醉诱导时间和维持时间,以比较各方案的麻醉效果。结果与单独使用氯胺酮麻醉比较,其他四种麻醉方案在心率、体温、血氧饱和度和麻醉诱导时间上均无显着性差异,不同方案麻醉维持时间分布在30~200 min之间。在非人灵长类的全身麻醉中,舒泰可以很好地替代氯胺酮;氯胺酮复合速眠新Ⅱ麻醉可取得较长的麻醉维持时间,并减少氯胺酮的使用量;舒泰与速眠新Ⅱ联用、戊巴比妥钠与速眠新Ⅱ联用的方案也可替代氯胺酮,且麻醉维持时间较长。结论在一定的麻醉时间内,联合用药可以降低氯胺酮的使用量,不同麻醉方案灵活运用可满足不同实验对麻醉维持时间的需求。
郎佳宝[9](2019)在《舒泰与速眠新Ⅱ对绵羊复合麻醉的效果探讨及应用》文中指出舒泰与速眠新Ⅱ作为目前兽医临床上常用的麻醉药,单独使用时有其各自的优缺点。有报道显示,将这两种麻醉药复合应用于犬可以得到更好的麻醉、镇痛及肌松效果,还可以减少用药量及其各自的不良反应。但将其应用于羊的相关试验却未见报道。因此本试验将舒泰与速眠新配合,采用静肌复合麻醉的方法对羊进行麻醉,并在麻醉过程中监测其呼吸、心率、体温、血氧饱和度及疼痛反应等各项生理指标,将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为羊的临床麻醉提供参考。本次试验选取9只健康的成年绵羊,将这9只绵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3只,分别为复合A组、复合B组及复合C组。其中复合A组为静脉注射1 mg/kg(0.02 mL/kg)舒泰、肌肉注射0.5 mg/kg(0.005 mL/kg)速眠新Ⅱ,复合B组为静脉注射1mg/kg(0.02mL/kg)舒泰、肌肉注射1mg/kg(0.01mL/kg)速眠新Ⅱ,复合C组为静脉注射1 mg/kg(0.02 mL/kg)舒泰、肌肉注射2 mg/kg(0.02 mL/kg)速眠新Ⅱ。结果显示复合A组、复合B组和复合C组的镇痛时间分别为19.00±2.65 min、52.67±1.53 min和60.00±12.12 min;麻醉后与麻醉前相比,复合A组呼吸频率及心率均无显着性差异;复合B组血氧饱和度无显着性差异,呼吸频率及心率均在麻醉前期呈显着性差异;复合C组呼吸频率呈显着性差异,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在麻醉10 min呈显着性差异;复合A组、B组及C组体温均在麻醉50 min后呈显着性差异。试验结果表明舒泰与速眠新Ⅱ复合应用于羊可以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按照舒泰1 mg/kg(0.02 mL/kg)静脉注射、速眠新Ⅱ1 mg/kg(0.01 mL/kg)肌肉注射的剂量进行麻醉时,可以达到52.67±1.53 min的完全麻醉时间,相较于其他剂量组有更好的麻醉效果,可以满足临床手术的要求。临床应用方面,将复合B组的麻醉剂量应用在了绒山羊股骨滑车骨膜破坏动物模型中,结果表明此种麻醉剂量具有很好的镇痛效果,术后绒山羊苏醒良好,能够满足羊临床手术的麻醉要求。
曹春艳,康宁,严笠,胡正云,申志惠,肖苒[10](2015)在《引入地西泮对速眠新复合氯胺酮麻醉效果的改进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改进速眠新单纯与复合麻醉方法的不足,观察引入地西泮对速眠新复合盐酸氯胺酮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成年实验家兔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肌肉注射速眠新(0.3 m L/kg),B组肌肉注射速眠新复合盐酸氯胺酮混合液(0.3 m L/kg),C组肌肉注射速眠新复合盐酸氯胺酮混合液(0.3 m L/kg),并静注地西泮注射液(1.5 m L/kg),对比三组的麻醉效果、麻醉显效时间、初次麻醉维持时间、总麻醉药用量及总手术时间。结果 C组麻醉显效时间明显短于A、B组(P<0.01);初次麻醉维持时间C组长于A、B组(P<0.01);总麻醉药用量C组明显少于A、B组(P<0.01);C组总的手术时间少于A、B两组(P<0.01);C组的麻醉效果优于A、B组(P<0.01)。结论采用速眠新、盐酸氯胺酮联合地西泮复合麻醉明显提高了麻醉效果,是适于家兔敏感手术部位及手术时间较长的动物实验的理想麻醉方法。
二、单纯速眠新麻醉在动物实验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单纯速眠新麻醉在动物实验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舒泰、速眠新Ⅱ和利多卡因复合麻醉在比格犬开颅手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药品: |
1.1.3 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术前准备: |
1.2.2 麻醉: |
1.2.3 麻醉监测: |
1.2.4 术后处理: |
1.2.5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比格犬基础数据 |
2.2 复合麻醉效果 |
2.3 麻醉前后比格犬心率变化 |
2.4 首次麻醉维持时间及心率监测 |
2.5 麻醉期间比格犬体温及呼吸频次变化 |
2讨论 |
(2)复方氯胺酮与速眠新Ⅱ对犬复合麻醉的效果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麻醉的概述 |
1.1 麻醉的概念 |
1.2 麻醉的发展史 |
1.3 动物麻醉的分类 |
2 复合麻醉 |
2.1 复合麻醉的发展 |
2.2 动物临床常用的复合麻醉 |
3 复方氯胺酮概述 |
4 速眠新Ⅱ概述 |
5 麻醉前后风险评估 |
5.1 病史 |
5.2 患病动物临床体征 |
5.3 患病动物临床检查 |
5.4 患病动物实验室检查 |
6 麻醉监护及意义 |
6.1 神经系统监护 |
6.2 心肺监护 |
7 试验目的及意义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试验动物 |
1.2 试验仪器 |
1.3 试验药品 |
2 方法 |
2.1 试验动物分组 |
2.2 试验准备 |
2.3 试验方法 |
2.4 试验监测指标 |
3 复方氯胺酮与速眠新Ⅱ复合麻醉手术验证试验 |
3.1 病例一犬膀胱结石 |
3.2 病例二母犬绝育 |
4 数据处理方法 |
结果 |
1 各组间诱导、镇痛和麻醉时间的比较 |
2 临床生理指标的监测结果 |
2.1 试验犬呼吸的监测结果 |
2.2 试验犬心率的监测结果 |
2.3 试验犬体温的监测结果 |
2.4 试验犬血氧饱和度的监测结果 |
3 手术验证试验结果 |
3.1 临床手术过程 |
3.2 临床应用麻醉效果分析 |
讨论 |
1 复方氯胺酮与速眠新Ⅱ复合麻醉对犬呼吸系统的影响 |
1.1 对呼吸频率的影响 |
1.2 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
2 复方氯胺酮与速眠新Ⅱ复合麻醉对犬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
3 复方氯胺酮与速眠新Ⅱ复合麻醉对犬体温的影响 |
4 麻醉效果比较 |
5 单一麻醉方法的不足 |
6 复合麻醉方法的优势 |
7 临床中复合麻醉的的应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作者简介) |
附录 B(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3)舒泰与速眠新Ⅱ对家兔复合麻醉的效果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动物麻醉概述 |
1.1 动物全身麻醉 |
1.2 动物复合麻醉 |
2 家兔的应用及麻醉研究现状 |
2.1 家兔的应用 |
2.2 家兔麻醉研究现状 |
3 麻醉监测及意义 |
3.1 麻醉时期的监测 |
3.2 临床生理指标的监测 |
4 试验用麻醉药 |
4.1 舒泰 |
4.2 速眠新Ⅱ |
4.3 舒泰与速眠新Ⅱ复合应用情况 |
5 试验目的及意义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试验动物 |
1.2 试验仪器 |
1.3 试验药品 |
2 方法 |
2.1 试验分组 |
2.2 试验前准备 |
2.3 试验方法 |
2.4 麻醉监测 |
3 数据分析 |
4 手术验证试验 |
4.1 家兔阑尾切除术 |
4.2 家兔胃切开术 |
4.3 家兔去势术 |
4.4 家兔绝育术 |
结果 |
1 麻醉时间监测结果 |
2 临床生理指标监测结果 |
2.1 心率、体温、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监测结果 |
2.2 反射活动监测结果 |
2.3 麻醉效果监测结果 |
3 手术验证结果 |
讨论 |
1 舒泰与速眠新Ⅱ复合麻醉对麻醉时期的影响 |
2 舒泰与速眠新Ⅱ复合麻醉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
3 舒泰与速眠新Ⅱ复合麻醉对体温的影响 |
4 舒泰与速眠新Ⅱ复合麻醉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
5 麻醉效果比较分析 |
6 临床应用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速眠新Ⅱ与戊巴比妥钠、氯胺酮联合麻醉幼犬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动物及分组 |
1.2 试验材料及设备 |
1.3 术前麻醉处理 |
1.4 观察指标 |
1.4.1 显效时间(诱导期) |
1.4.2 维持时间(麻醉期) |
1.4.3 苏醒期 |
1.4.4 生理指标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麻醉方法的显效、维持及苏醒时间 |
2.2 麻醉期间幼犬的生理指标变化 |
3 讨论 |
4 结论 |
(5)电针复合丙泊酚在公犬去势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 |
文献综述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试验动物 |
1.1.2 主要试验药品和耗材 |
1.1.3 主要试验仪器和设备 |
1.2 试验方法 |
1.2.1 公犬去势手术穴位筛选试验 |
1.2.2 电针复合丙泊酚麻醉试验 |
1.3 数据统计 |
2 结果 |
2.1 犬去势手术穴位筛选试验结果 |
2.1.1 电针麻醉过程中疼痛刺激时犬体温的变化 |
2.1.2 电针麻醉过程中疼痛刺激时犬心率的变化 |
2.1.3 电针麻醉过程中疼痛刺激时犬呼吸频率的变化 |
2.1.4 电针麻醉过程中疼痛刺激时犬脉搏的变化 |
2.1.5 电针麻醉过程中疼痛刺激时犬平均动脉压的变化 |
2.1.6 电针麻醉过程中疼痛刺激时犬镇痛效果评分 |
2.1.7 电针麻醉过程中疼痛刺激时犬痛阈值的变化 |
2.2 电针复合丙泊酚麻醉试验结果 |
2.2.1 电针复合丙泊酚麻醉过程中体温监测的结果 |
2.2.2 电针复合丙泊酚麻醉过程中心率监测的结果 |
2.2.3 电针复合丙泊酚麻醉过程中呼吸频率监测的结果 |
2.2.4 电针复合丙泊酚麻醉过程中平均动脉压监测的结果 |
2.2.5 电针复合丙泊酚麻醉过程中脉搏监测的结果 |
2.2.6 电针复合丙泊酚麻醉过程中痛阈监测的结果 |
2.2.7 电针复合丙泊酚麻醉过程中生物反射评分监测的结果 |
2.2.8 初始剂量丙泊酚麻醉维持时间监测的结果 |
2.2.9 维持剂量丙泊酚麻醉时间监测的结果 |
2.2.10 维持剂量丙泊酚重复次数监测的结果 |
2.2.11 电针复合丙泊酚麻醉过程中血清生化指标监测的结果 |
3 讨论 |
3.1 犬去势手术穴位选用分析 |
3.2 电针复合丙泊酚麻醉的效果 |
3.3 电针复合丙泊酚麻醉对犬生理指标的影响 |
3.4 电针复合丙泊酚麻醉对犬生化功能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穴位筛选试验中相关图表 |
附录B 电针复合丙泊酚麻醉试验相关图表 |
作者简介 |
(6)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因子治疗犬烧伤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动物烧伤的原因 |
1.2 动物烧伤的临床症状 |
1.3 动物烧伤的临床诊断 |
1.4 动物烧伤的治疗 |
1.5 动物烧伤治疗的展望 |
第2章 引言 |
第3章 犬全层皮肤烧伤模型的建立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3 试验结果 |
3.4 分析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因子治疗犬全层皮肤烧伤的效果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3 试验结果 |
4.4 分析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英文缩略词表 |
致谢 |
(7)纳秒脉冲非热消融肝癌微创手术中不同麻醉方式安全性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缩略词 |
1 引言 |
1.1 肝细胞肝癌现状 |
1.2 纳秒脉冲介绍 |
1.3 纳秒脉冲的优势 |
1.4 纳秒脉冲参数与抗肿瘤作用 |
1.5 纳秒脉冲消融的麻醉要求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动物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药品 |
2.4 实验方法 |
2.5 观察指标 |
2.6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肿瘤大小 |
3.2 麻醉效果比较 |
3.3 不同麻醉方式对兔子的心电图影响 |
3.4 不同麻醉方式对兔子呼吸频率影响 |
3.5 麻醉方式对兔子体动的影响 |
3.6 麻醉方式对手术时间及复苏时间的影响 |
3.7 纳秒脉冲消融术后存活时间 |
3.8 麻醉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肝癌局部消融介入治疗的安全性评价及不同麻醉方式的比较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8)非人灵长类个性化麻醉方案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试剂与仪器 |
1.2 方法 |
1.2.1 分组 |
1.2.2 给药及监测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各实验方案对食蟹猴体温、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
2.2 各实验方案诱导期和麻醉期的比较 |
2.3 一岁以下食蟹猴婴幼猴的麻醉方案 |
3 讨论 |
(9)舒泰与速眠新Ⅱ对绵羊复合麻醉的效果探讨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动物全身麻醉的概述 |
1.1 吸入全身麻醉 |
1.2 静脉全身麻醉 |
1.3 全身复合麻醉 |
2 羊的全身麻醉研究现状 |
3 动物麻醉监测及意义 |
3.1 麻醉深度的监测 |
3.2 临床生理指标的监测 |
4 舒泰的概述 |
5 速眠新Ⅱ的概述 |
6 实验目的及意义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试验动物 |
1.2 试验器材 |
1.3 试验药品 |
2 方法 |
2.1 试验分组 |
2.2 试验准备及麻醉方法 |
2.3 试验监测指标 |
3 数据分析 |
4 临床应用 |
4.1 绒山羊股骨滑车骨膜破坏动物模型的建立 |
4.2 动物模型的分组与准备 |
4.3 术式 |
4.4 建模麻醉效果观察 |
结果 |
1 镇痛、麻醉与苏醒时间的监测结果 |
2 临床生理指标的监测结果 |
2.1 试验羊呼吸的监测结果 |
2.2 试验羊心率的监测结果 |
2.3 试验羊体温的监测结果 |
2.4 试验羊血氧饱和度的监测结果 |
3 临床应用结果 |
3.1 临床手术的过程 |
3.2 临床应用的麻醉效果分析 |
讨论 |
1 舒泰与速眠新Ⅱ复合对羊呼吸系统的影响 |
1.1 对呼吸频率的影响 |
1.2 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
2 舒泰与速眠新Ⅱ复合对羊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
3 舒泰与速眠新Ⅱ复合对羊体温的影响 |
4 麻醉效果比较 |
5 临床应用麻醉效果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作者简介)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10)引入地西泮对速眠新复合氯胺酮麻醉效果的改进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 1 药物及配制 |
1. 2 实验动物的选择 |
1. 3 麻醉方法及用量 |
1. 4 观察指标 |
1. 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 1 麻醉时间 |
2. 2 麻醉效果 |
3 讨论 |
四、单纯速眠新麻醉在动物实验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舒泰、速眠新Ⅱ和利多卡因复合麻醉在比格犬开颅手术中的应用[J]. 焦昆,卢静. 实验动物科学, 2021(05)
- [2]复方氯胺酮与速眠新Ⅱ对犬复合麻醉的效果探讨[D]. 刘昕昕. 延边大学, 2021(02)
- [3]舒泰与速眠新Ⅱ对家兔复合麻醉的效果研究与应用[D]. 孙梦茹. 延边大学, 2021(02)
- [4]速眠新Ⅱ与戊巴比妥钠、氯胺酮联合麻醉幼犬的临床应用[J]. 孙玉林,代飞燕,王宇.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20(06)
- [5]电针复合丙泊酚在公犬去势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D]. 刘海涛.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6]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因子治疗犬烧伤的临床研究[D]. 马林凤. 西南大学, 2020(01)
- [7]纳秒脉冲非热消融肝癌微创手术中不同麻醉方式安全性的比较[D]. 金千惠. 浙江大学, 2020(02)
- [8]非人灵长类个性化麻醉方案的探讨[J]. 周智刚,段志刚,王宏,龚南南,刘杰,陈兴龙,卓艳,周引,张婷,陈永昌.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19(04)
- [9]舒泰与速眠新Ⅱ对绵羊复合麻醉的效果探讨及应用[D]. 郎佳宝. 延边大学, 2019(01)
- [10]引入地西泮对速眠新复合氯胺酮麻醉效果的改进观察[J]. 曹春艳,康宁,严笠,胡正云,申志惠,肖苒.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