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南地区经济型旅馆的空调选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科[1](2021)在《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文中认为碳排放是指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大量碳排放加剧气候变化,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威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是导致碳排放问题的主要诱因。目前全球主要通过碳排放量衡量各行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建筑业是主要碳排放行业之一,建筑业的低碳发展是引领我国低碳道路的周期引擎。目前针对建筑低碳设计研究已有相关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建筑的低碳化发展不够重视,低碳设计理念认识模糊,多通过相关技术的堆叠,注重相关低碳措施的应用,忽视了建筑低碳化的指标性效果。如何在建筑设计阶段基于相关碳排放量化指标真正实现公共建筑的低碳化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是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公共建筑之一,具有巨大的低碳潜力。本文基于地域性特征,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展开具体的低碳设计研究。首先梳理建筑低碳设计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的研究,总结落实建筑低碳设计的要素指标。其次落实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开发相应的建筑低碳设计辅助工具。进而从设计策略和技术措施两方面具体展开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最后通过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的应用验证研究的可行性与低碳设计效果。本研究主要成果有:明确了建筑的低碳化特征与低碳设计理念,建筑的低碳设计应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兼顾建筑各阶段,包含但不等同于节能设计;构建了以碳排放指标为效果导向的建筑低碳设计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低碳设计流程框架;建筑设计应着重考虑的低碳环节包括:建材的使用、能源的使用、植被的碳汇、建筑碳排放量的计算;完善了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分析方法,开发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工具(CEQE-PB HSCW);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提供了包含设计策略与技术措施的低碳设计指导;通过在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中采用可再生能源、被动式空间调节、主动式节约技术、绿植碳汇系统、绿色低碳建材和低碳施工等方面的具体设计措施17项,最终求得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情况,项目符合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45%的低碳目标,年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了61%。在进一步优化设计中,得出低碳化使用建材带来的减排贡献率可达67%。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设计优化,不仅需要通过运行阶段的节能与绿植固碳,同时要强调低碳化地使用建材。论文正文17.2万余字,图片202张,表格85幅。
刘家汝[2](2020)在《旅游业视角下桂北传统干栏民居的更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民族村寨历经岁月的洗礼,蕴藏着灿烂的文化遗产,在城市化现象冲击城市与村镇的当下,传统村落及民居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在此背景下,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村寨旅游为处于困境中的村落民居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桂北山区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富有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的干栏民居作为村寨居民生活的重要空间,也是村寨旅游活动开展的重要载体。随着当地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干栏民居也在发生着转型和适应性更新,但由于缺少科学合理的引导,大多数村寨仍处于盲目的探索之中。因而,更新传统干栏民居不仅是桂北产业转型发展的迫切诉求,对于地域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延续亦具有现实意义。研究从旅游业需求角度出发,探讨桂北传统干栏民居的更新设计方法,为干栏建筑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思路。首先通过文献搜集、实地走访,从桂北山区概况、当地旅游资源优势及旅游开发现状三方面归纳了桂北山区的旅游开发概况。其次根据调研测绘获取的材料,分别从聚落、民居的层面梳理了更新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通过与原型的对比研究,总结出旅游业影响下干栏民居的更新影响因子,即政府、旅游公司、游客、村民不同影响主体带来的问题,进而提出了适应旅游产业发展、注重延续地域文化、满足使用对象需求、合理运用材料技术、追求绿色持续发展的五大设计原则以及外部空间环境的有序规划、新旧材料结构的合理组织、空间设计组织的有机考量三大更新设计要点。最后在此理论基础之上,分别提出了干栏聚落在空间构成、旅游设施、土地利用规划、景观格局四个层面的更新设计方法;以及干栏民居在功能空间、内部结构、围护结构、细部装饰、建筑服务系统五个方面的更新设计方法。此外,考虑外来游客和原住民两个群体的诉求,对功能空间进行更新设计;并结合笔者参与的一个更新实践案例,探讨了功能空间使用模式的更新方法。希望通过探究桂北山区传统干栏民居适应当地旅游发展的更新模式,为其他地区聚落和民居的转型更新提供借鉴。
汤嘉[3](2020)在《苏州古城基于传统民居改造的民宿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旅游发展趋势向着享受型深度旅游方式转变,民宿这种住宿服务设施以其强地方体验性以及居家式温馨感的优势在我国各地繁荣发展。一些传统民居资源聚集地区,传统民居改造型民宿因其独特的优势大量涌现。作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苏州,古城内传统民居资源丰富,民宿业也不断发展,但是传统民居民宿化改造过程中暴露出了如特色不明、利用不佳、舒适性差等种种问题,制约着苏州古城民宿的发展。针对此问题,本文调研研究苏州古城传统民居特质以及当下苏州古城改造型民宿的特征及问题,探寻苏州古城传统民居改造民宿的设计策略。首先,通过文献综述,了解国内外民宿研究和传统民居改造研究现状,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并对苏州古城传统民居改造型民宿发展现状调研并与江南成熟地区对比,分析发展中的问题。其次,对苏州古城传统民居典型特征研究,归类出小、中、大典型传统民居类型,为提出具体改造策略提供依据。并从古城内现有的民宿中以小、中、大类型分别选取典型进行调研,综合分析结果,总结出苏州古城民宿存在本体保护不到位、缺乏特色、面积配比不合理、平面布置不合理、物理环境差等现状问题。最后,从更新改造总体原则、前期策划、空间设计、技术手段等方面总结苏州古城传统民居改造民宿策略,并做典型类型传统民居具体设计方式示例。期盼为日后苏州古城传统民居改造民宿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夏明杰[4](2020)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创异型”工作社区开放空间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基于GIS技术的“互联网+”新兴产业“创异型”工作社区融合发展模式研究—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例》的子课题,主要从生态层面对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互联网+”新兴产业“创异型”工作社区展开研究,并最终聚焦于具体的开放空间部分。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位于杭州城市西部两条生态带之间,连接着西湖、西溪湿地、和睦水乡湿地、南湖、青山湖等重要生态节点,拥有着杭州最为优越的生态资源。在改革开放以来,这里经历了城市自发发展与人为规划的两个阶段,不仅孕育了完整的“互联网+”创新生态,而且产生了大量丰富有趣且具备活力的空间,展现出了经济效益、社会和谐与生态保护共赢高度融合的发展模式。因此本文以“创异”两字来定义这里展现的“创新性”与“多样性”,以“创异型”工作社区指代该区域独特的“互联网+”新兴产业空间。过往产业空间(园区)的理论与实践主要关注生活、生产、服务等空间的组织,尚少有将生态纳入同等位置进行考量。但随着“互联网+”新兴产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生态由于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激发研发人群创新思维,缓解精神压力,或将在“互联网+”产业空间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本文选取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这一特质样本作为研究对象,从城市规划领域物质形态方面最能体现生态思想的开放空间作为研究切入点,结合定性定量的分析手段探讨研究开放空间与“创异型”工作社区两者间的关系。鉴于科创大走廊224平方公里的空间范围,文章首先借助GIS技术对大走廊内的开放空间进行分类整理,从分布特征上对开放空间进行初步解读。然后结合蒋村单元、未来科技城重点建设区域与青山湖科技城重点建设区域三处“创异型”工作社区案例,总结开放空间在“创异型”工作社区空间结构中扮演的角色。最后为了进一步揭示开放空间与“创异型”工作社区的关系,文章将基于大走廊的各类开放空间面积数据与区域企业规模、楼盘价格、酒店价格及数量等多类数据,利用统计学手段从区域企业活力、经济活力、社会活力等角度对两者在地理空间分布上的关联性进行探讨与论证。通过研究与分析显示:1)开放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西科创大走廊“创异型”工作社区的区位选择与空间组织。城西科创大走廊内的“互联网+”产业空间均选址于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区域,并临近高校园区,以城市公园作为区域绿芯,以交通绿轴作为产业发展动脉,通过河流、广场等要素组织单个地块内的空间布局。2)部分开放空间在某种意义上能够为“创异”空间提供创新动力,对“创异型”工作社区发展具有支撑作用。统计表明湿地面积、公园面积、广场面积与区域的“互联网+”企业规模人数、楼盘均价、酒店数量间展现出了显着的正向关系。故文章认为,开放空间既影响了“创异型”工作社区的选址与设计,更能够支撑“创异型”工作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是“互联网+”产业空间建设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谢凌峰[5](2019)在《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现代建筑创作比较研究(1950s-1970s)》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与重要支点,自古以来文化互动频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50-1970年代,虽然受到经济拮据、社会因素复杂多变和建筑技术还不发达等条件的限制,两地建筑师仍然创作了大量诚实朴素、感人至深的建筑作品,凸显了现代主义建筑地域化的探索,对其重新审视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立足于大量的实地调研,从文化商贸交往、华侨族群关联、气候地理相近等多层面,论析了岭南建筑和马来半岛建筑在1950-1970年代推进现代主义建筑地域化进程中的可比性,从而建立起共时性比较的研究框架,并在空间上分别以中国和东南亚作为宏观背景,同时聚焦在广州、新加坡与吉隆坡这三个现代建筑实践丰富的城市。本文研究目标在于通过比较研究,总结1950-1970年代两地现代建筑发展的历史经验,形成对新时代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支持,归纳两地建筑创作真实朴素的价值观与设计策略,形成对当代岭南建筑发展的启示。研究的核心内容在于借鉴建筑适应性理论,将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1950-1970年代现代建筑创作的比较从自然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和人文适应性这三个维度展开。在自然适应性维度,运用比较和归纳等研究方法,对两地在适应湿热气候、回应地理环境和运用本土资源这三方面的创作策略进行比较。总结了岭南建筑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环境理念,表现为重视平面布局的疏导通风、以借景使建筑内外环境紧密相联、自然元素与建筑环境融洽。马来半岛侧重于建筑空间主导自然环境,表现为塑造多层次空间,探索建筑外遮阳的艺术表现,利用阳光、植物等自然元素强化建筑的表现力。在社会适应性维度,比较研究从建筑类型发展、成本控制和创作机制三方面展开:在社会变革促进下,两地的文化建筑、集体住宅和宾馆建筑基于社会需求的满足体现各自的发展特色;在适应拮据经济方面,岭南建筑师从微观角度通过单体创作最大化控制造价,而马来半岛建筑师则从宏观层面采取模块化的类型设计来控制建设成本;在国家政策调控下,两地的国有设计机构都发挥了主导作用,岭南地区特色在于集体设计组长期持续的创作体制,而马来半岛的特色在于私人建筑师事务所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人文适应性维度,两地建筑创作基于文化多元的共性表现出各自特色:岭南地区强调生活尺度的人本主义理念,以岭南庭园空间表达民族文化意境,体现根植于世俗生活的文化和谐;马来半岛建筑则着重彰显新兴国家的独立自主精神,借助抽象提取符号形式来回应传统,并兼容表达多民族和多宗教的文化碰撞。综合前述,论文归纳了两地建筑创作的共同特征:以适应自然气候环境彰显建筑的地域特征,通过尊重现实需求的来表达社会的时代精神,并以多元文化价值的融合来体现对人文艺术的追求。同时,两地创作的共性和差异对当代岭南建筑发展在价值取向,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三方面都形成丰富的启示。
何格[6](2019)在《改革开放后中国旅馆建筑的本土化创作研究(1979-1999)》文中提出纵观我国近现代建筑发展,旅馆建筑对中国现代建筑的本土化创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发展需求的推动下,我国建设了大量的旅馆建筑,无论是在设计思想的转变,还是在建筑技术的突破上,旅馆建筑都是我国建筑创作最先发展的领域之一。其中在1979-1999年期间,旅馆建筑的本土化探索对当代中国建筑发展的影响尤为明显。论文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这一特定时期的旅馆建筑设计创作进行研究,并以此为切入点,归纳总结在特殊历史背景下,本土化创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机制和相应的设计策略,梳理中国当代建筑的本土化创作历程,为中国当代建筑本土化发展的理论体系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对今后的本土化创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不同阶段的时代背景会孕育出不同的本土化创作思想与方法,这些创作方式又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呈现出时间和空间上的共性特征。时代演变与思想理论在两个维度上相互影响、共同作用,论文以纵向时间和横向思想理论两个维度,分析中国当代旅馆建筑本土化的发展特性。在纵向时代演变上,根据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综合背景和建筑活动的基本因素,对特定阶段的旅馆建筑发展进行分期,系统地梳理中国当代旅馆建筑的发展脉络。第一个阶段是1979-1984年的初期探索阶段,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现代建筑风格逐渐得到认同与推广,建筑师在大量的旅馆建筑项目实践中,探索出众多新民族形式的表达方法,激发关于“形似”与“神似”的探讨。第二个阶段是1985-1991年的繁荣创作阶段,经过前期的沉淀,建筑文化开始受到普遍关注,建筑的本土化创作逐渐从关注形式转化为关注空间,通过建筑群体的空间组织、空间的序列变化以及建筑与环境的渗透关系,表达传统文化中的空间意识。第三个阶段是1992-1999年的多元发展阶段,经济体制的改变形成新的建筑设计市场,设计体制的多元化促进了建筑创作的多元化,不同的经营需求和设计理念带来不同的建筑风格。纵观三个发展阶段,旅馆建筑在本土化探索过程中所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全面,从单纯的建筑形式表达,到人的空间感受,再到与城市环境的关系处理,多角度体现本土化特征。在横向思想理论比较中,通过对每个理论的发展背景、时间范围、思想特征和具体案例深入分析,总结出不同思想理论的设计方法和实践意义。一是传统建筑的民族性继承,旨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民族形式表达方式,其传统风格主要体现在建筑的形式和空间上。二是因地制宜的地域性表达,强调文化的多样性,以现代化城市、岭南地区和西部地区为例,建筑设计结合当地的经济技术情况,融合自然环境,延续历史文脉,尊重民族习俗,体现地方民族文化传统。三是基于建筑本体的在地性探索,立足当代生活需求,结合日常生活,呼应环境关系,利用特定要素,反映出此时此地的建筑特性。三种思想理论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发展,在新的需求下,形成相互影响、各具特色的本土化创作方向。论文分析了大量的旅馆建筑案例,归纳总结出特定历史背景下本土化创作的时代特征和思想理论以及所对应的具体设计策略。在新时代的产业发展需求下,建筑本土化创作根据自身的功能需求,在本土化思想理论中寻找可与之对应的要素,结合当下时代背景,将传统的设计理念加以变化运用到新的本土化创作之中,为本土化探索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旅馆建筑创作中“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凸显本土地域文化特色的创作策略与手法,以及适应时代需求与服务目标的综合技术手段,使其成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建筑探索本土化发展道路的一个重要平台。在改革开放的前二十年里,旅馆建筑创作领域全面而多元的探索实践,为当前中国建筑创作的多元化、本土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本土化创作过程中思想与方法的转变,为拓展的旅馆建筑类型以及其他公共建筑类型的本土化探索指明了方向,确立了我国当代建筑本土化创作的发展道路。
王梦然[7](2019)在《旅游民宿服务质量评价及区域差异研究 ——以苏州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乡村旅游兴起,旅游民宿作为一种新型的非标住宿产品,因不同于以往酒店类标准住宿产品的风格,别具一格的住宿体验广受消费者的青睐。一些高级别旅游民宿的涌入,使其服务质量也逐渐成为了旅游住宿业和旅游研究关注的焦点。虽然国内外有关住宿业服务质量研究较多,但是就旅游民宿服务质量的研究少之又少,因此,为助力我国旅游民宿长远发展的愿景,提高旅游民宿整体服务质量,加强其评价标准的研究成为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故而本文从服务质量的角度出发,以苏州市作为研究案例,探索不同旅游民宿集聚区服务质量的水平差距及影响因素,具体行文结构如下:第一部分:首先对海内外旅游民宿的研究现状、发展现状进行概述;对旅游民宿和服务质量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和界定;对海内外有关旅游民宿、住宿业服务质量及空间差异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归纳分析。其次说明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并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以及研究内容进行概述。最后对服务体验理论、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理论、旅游者空间行为理论以及空间结构理论的内涵进行了阐释,指明了本文的研究方向。第二部分:在前文的研究基础上选定苏州市作为案例城市,并对苏州市旅游资源、旅游民宿数量、规格以及分布状况进行调查,对苏州市旅游民宿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评价,发现苏州市旅游民宿处在高速发展阶段,空间分布呈现“两区一圈一带”的集聚格局,接待规模不容小觑,发展潜力需要激发。但是整体发展仍呈现出特色不够鲜明、产品低水平重复、服务同质化、服务水平低、经营模式较传统等问题。第三部分:利用内容分析的方法构建旅游民宿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苏州市旅游民宿作为实证研究样本,网络评价文本为数据来源,对苏州市不同旅游民宿集聚区服务质量做对比分析,并发现区域差异化影响因素。第四部分:通过对苏州市各旅游民宿集聚区服务质量的差异化对比研究来探索适合各区域不同的发展策略与路径,从整体上提出了苏州市旅游民宿发展优化思路,具体从评价指标影响因子出发为民宿经营者提出发展对策,期望供相关政府部门及业内人士借鉴,争取为我国旅游民宿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林琳[8](2018)在《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广东省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我国最早开放的地区,同时广东省区域发展极不均衡。十九大提出“坚定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也指出我国“不平衡”发展问题在地区间和城乡间表现最为明显。粤西是发达省份的相对欠发达地区,因此在当代背景下,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与广泛的代表性。粤西地理位置不利、交通不便;村落的优势人口大量流失导致了地域文化逐渐丧失和社会组织的衰落;欠发达的经济发展也是粤西地区人居环境质量的主要制约因素;乡村景观也相对缺乏特色,导致旅游业发展较差。同时,在转型背景的影响下,根植于过去地方生态和文化背景下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正在走向趋同与异化。由于对传统聚落空间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缺乏正确认识,“建设性大破坏”日益严重,传统聚落的整体“空调效应”削弱,曾经统一而丰富的聚落空间形态转向机械和单调,居住景观倾向于城市化而丧失了乡村特征,缺乏交往活动场所导致村落公共空间功能及界面单一化,这些都说明了乡村聚落整体空间结构的当代发展已经脱离了生产生活实际。此外,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但如何改善人居环境缺乏具体实用的策略和方法指导,如何在当代转型背景下实现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聚落空间以及背后社会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迫切而严峻的问题。由于当代转型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提升存在着技术缺失,本研究以问题为导向,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旨在改善粤西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的普通乡村环境。本研究对村落进行客观的调查和理解,结合当代量化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其目的在于理解聚落空间本身演变的规律性特征的基础上,尤其与地方自然生态及人文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特征,探讨乡村聚落空间因地制宜的决策,从宏观到微观提出具体可操作的系统方法,这种方法侧重于乡村聚落既有格局、建筑及周边乡土景观的优化,是在既有空间格局基础上的批判继承,强调与聚落空间相关的多因素协调与统一。通过对系统方法的梳理,力图协调“传承”与“变革”之间的关系,注重环境提升方法策略的一致性、相关性和整体性,并实现乡村经济、自然和社会的平衡和充分发展。论文的研究从对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特征分析入手,证明聚落空间营造特征反映了其背后特定的社会组织和地理气候特征。然后总结传统聚落空间营建中的基本理念和主要策略。通过对当代乡村聚落空间转型过程的分析,明确乡村经济结构的变迁,生活方式的转变和交通方式的改进是影响当代聚落空间形态转变的三大因素,这些因素导致了粤西地区区域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同时,目前乡村聚落人居环境构成的合理性、乡村对传统性的存留、乡村对现代性的勾连以及乡村外部支援力的增强是环境提升的潜在优势。进一步研究推导出基于乡村聚落人居环境现状进行解析与重构的合理性。接下来以建筑学科的人居环境研究为主线,基于传统的可持续经验转化,本研究将乡村聚落人居环境分解为宏观区域聚落系统、中观聚落整体尺度、微观建筑单体尺度三个层级,结合大量案例与规划实践进行分析,对乡村聚落人居环境提升理论进行反思和总结。最后对环境提升的方法和策略从个案提升至一般规律。研究认为,乡村人居环境是空间秩序与使用功能的统一,传统民居及乡村景观符合当时当地的需求,其真正价值在于蕴含于营造智慧中的通用理念和原则,对于聚落空间的设计以全局角度来进行考虑,才能保证整个乡村聚落空间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从而保证聚落的各项功能圆满完成。当代乡村地域价值传承的关键,应当是继承场所回应现实的适应性机制,这与当代强调的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兼容的。传统聚落在营建、使用甚至消亡的过程中,通过综合的安排组织,使之具备低能耗、宜居并且可持续发展的特性,是当前环境提升需要继承的生态适应性机制;从生活出发,了解核心需求、面对现实状况、挖掘市场动力,给多元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创造宽容公平的环境,为村民提供足够自由的选择,是当前环境提升需要继承的文化适应性机制。对于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的任何因循创新和功能更迭,都应当嵌入和适应原有的乡村聚落空间的环境体系。鉴于当前经济社会背景已经开始从大规模物质建设逐渐转向综合社会治理,在乡村人居环境提升的具体过程中,有必要加强不同背景人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鼓励城乡各方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聚落空间的优化采取分阶段实施的措施,通过导向和示范项目引导带动,保持过程的灵活性和动态性,最终通过改善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促进粤西地区经济、生态、文化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陈勐[9](2018)在《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研究》文中提出南京是中国近代时期着名的政治型城市和消费型城市,针对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的研究对于全面反映近代南京社会、城市、建筑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史料研究为主、史论分析为辅,基于西风东渐、建筑类型发展以及商业区的改造与变迁等视点,系统的呈现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的现代化历程,包括:整体梳理、考证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发展的历史脉络,基于社会史、政治史等视角剖析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现代化发展的动因,关于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空间形式发展演绎的理论性分析与探讨等。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为背景,基于文献和图像史料讨论近代以前特别是明清南京的商业区布局与商业建筑类型。第二章至第五章基于时间线索展开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发展史的研究,分为晚清及民国初年(1860年代至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至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底至1945年)以及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时期(1945至1949年)。文章基于商业设施的现代化视角,讨论各时期内政府当局的商业区计划、商业设施建设以及商人阶层自主经营的商业建筑,并总结各时期商业建筑现代化发展的特征和原因。第六章为总结性章节,基于建筑类型演变的视角探讨以市房、街市、大型商场、百货公司为代表的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的空间形式特征,试图总结商业建筑发展的一般规律,并进而分析其背后的建筑技术、营建法规及形式理想等方面的原因。本文以年代和历史事件为纵向线索梳理建筑史实,论从史出、总结规律,以建筑类型的分类为横向线索讨论空间形式的演绎,是将建筑历史研究与社会变革视野相衔接的一种探索。
李慧珍[10](2016)在《湖南当代村镇民宿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在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当下,人们的旅游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人们在看风景的同时还希望能体验到当地的民俗文化、产业文化及生活方式等,而以特色文化体验、家庭氛围为主要特点的民宿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求。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影响下,民宿业迅速发展。目前国内民宿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存在许多发展问题,亟须进行引导。然而,对于民宿发展模式的相关研究文献不足,尤其以民宿业主为引导对象的村镇民宿导控研究与实践基本属于空白。为此,本文以湖南当代村镇民宿的发展模式为研究对象,对国内外民宿发展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梳理分析。基于民宿发展成熟地区的发展经验与湖南当代村镇民宿的案例研究,提出适于湖南当代村镇民宿发展的设计导则,以期能推动村镇民宿的健康发展。本文共分为基础研究、案例研究及模式与导则研究三部分。第一部分,对国内外民宿产业的理论研究与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归纳出民宿发展成熟地区的发展经验,总结了我国大陆地区包括湖南地区的民宿发展现状及特点,指出我国大陆地区民宿发展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与以民宿业主为对象的相关引导。第二部分,以湖南当代村镇民宿发展的典型案例(大托村民宿、张谷英村民宿、南岳古镇民宿及凤凰古镇民宿)的实际调研为基础,对湖南当代村落与小镇民宿的发展模式、发展特点及问题分别进行了总结分析。第三部分,基于对湖南当代村落民宿及小镇民宿的发展问题总结,得出湖南当代村镇民宿的主要发展问题主要体现在接待设施(与建筑空间设计直接相关)、特色营造与经营管理方面,而其根本原因在于村镇民宿主要依靠业主个体的力量进行发展,缺乏引导和支持;然后,结合民宿发展成熟地区的发展经验与实地调研的案例研究,针对湖南当代村镇民宿的发展问题与发展模式进行了导则编制。本研究基于民宿发展成熟地区的发展经验与湖南当代村镇民宿的典型案例研究,探寻了以民宿业主为主要对象的湖南当代村镇民宿发展的设计导则,为我国村镇民宿的发展提供了思路与示范。
二、江南地区经济型旅馆的空调选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南地区经济型旅馆的空调选用(论文提纲范文)
(1)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低碳概念的兴起 |
1.1.2 建筑低碳发展的反思 |
1.1.3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 |
1.2 研究背景 |
1.2.1 气候变化问题与能源危机 |
1.2.2 建筑业发展与碳排放 |
1.2.3 低碳发展相关政策及法规 |
1.2.4 低碳理念的发展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1.3.1 低碳建筑 |
1.3.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 |
1.3.3 夏热冬冷地区——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
1.4 研究现状 |
1.4.1 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研究 |
1.4.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相关研究 |
1.4.3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环境影响特征及低碳措施研究 |
1.4.4 现状总结 |
1.5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建筑低碳化与设计理论 |
2.1 建筑低碳化发展的特征研究 |
2.1.1 地域性特征 |
2.1.2 外部性特征 |
2.1.3 经济性特征 |
2.1.4 全生命周期视角 |
2.1.5 指标化效果导向 |
2.2 建筑低碳设计概论 |
2.2.1 建筑设计的特征 |
2.2.2 设计阶段落实建筑低碳化 |
2.2.3 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方法 |
2.3 建筑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研究 |
2.3.1 相关评价体系概况 |
2.3.2 相关减碳指标比较研究 |
2.3.3 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关于减碳评价的建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 |
3.1 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方法 |
3.1.1 建筑碳排放量化的方法类型 |
3.1.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 |
3.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研究 |
3.2.1 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现状 |
3.2.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的确定与选用 |
3.3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建立 |
3.3.1 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清单数据的确立 |
3.3.2 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具体落实 |
3.3.3 建立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评测工具(CEQE-PB HSCW)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策略 |
4.1 提高场地空间利用效能 |
4.1.1 场地布局与空间体形优化 |
4.1.2 建筑空间隔热保温性能优化 |
4.2 降低建筑通风相关能耗 |
4.2.1 利用高大空间造型的通风策略 |
4.2.2 改善温度分层现象的通风策略 |
4.3 优化建筑采光遮阳策略 |
4.3.1 建筑自然采光优化 |
4.3.2 建筑遮阳设计优化 |
4.4 提高空间绿植碳汇作用 |
4.4.1 增加空间绿植量 |
4.4.2 提高绿植固碳效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技术措施 |
5.1 可再生能源利用 |
5.1.1 太阳能系统 |
5.1.2 清洁风能 |
5.1.3 热泵技术 |
5.1.4 建筑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利用 |
5.2 结构选材优化 |
5.2.1 建筑材料的低碳使用原则 |
5.2.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中相关建材的低碳优化 |
5.3 管理与使用方式优化 |
5.3.1 设计考虑低碳施工方式 |
5.3.2 设计预留智能管理接口 |
5.3.3 设计提高行为节能意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实证研究 |
6.1 项目概况 |
6.2 项目实施 |
6.2.1 确定项目2005 年碳排放量基准值 |
6.2.2 建筑低碳设计流程应用 |
6.2.3 参照建筑的建立 |
6.2.4 项目相关低碳设计关键措施 |
6.2.5 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与分析 |
6.3 项目优化 |
6.3.1 主要低碳优化策略 |
6.3.2 项目全生命期碳排放优化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对现状的启示 |
7.4 研究中的困难与不足 |
7.5 后续研究与展望 |
附录 |
附表A: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办公建筑、旅馆建筑、商场建筑) |
附表B:主要能源碳排放因子 |
附表C:主要建材碳排放因子 |
附表D:部分常用施工机械台班能源用量 |
附表E:各类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因子 |
附表F:部分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
附表G:全国各省市峰值日照时数查询表(部分夏热冬冷地区省市数据) |
附表H:全国五类太阳能资源分布区信息情况表 |
附表I:项目主要低碳设计策略减排信息表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致谢 |
(2)旅游业视角下桂北传统干栏民居的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对象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范围 |
1.1.4 研究对象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
1.2.1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和水平 |
1.2.3 综合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创新点 |
1.3.4 论文框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小结 |
第二章 桂北山区的旅游开发概况 |
2.1 桂北山区的概况 |
2.1.1 区位交通 |
2.1.2 产业经济 |
2.1.3 政策导向 |
2.2 桂北山区的旅游资源优势 |
2.2.1 自然资源 |
2.2.2 人文资源 |
2.2.3 地质资源 |
2.2.4 桂北山区旅游资源的评价 |
2.3 桂北山区的旅游开发现状 |
2.3.1 发展现状 |
2.3.2 基础设施 |
2.3.3 管理体制 |
2.3.4 经营模式 |
2.3.5 客源构成 |
小结 |
第三章 旅游业影响下的桂北干栏聚落及民居 |
3.1 桂北山区调研点的选取 |
3.2 桂北传统干栏民居的原型 |
3.2.1 桂北传统干栏民居的外部环境特点 |
3.2.2 桂北传统干栏民居的特点 |
3.3 旅游业影响下桂北干栏聚落及民居的现状 |
3.3.1 旅游业影响下的桂北干栏聚落 |
3.3.2 旅游业影响下的桂北干栏民居 |
3.4 旅游业影响下桂北干栏民居的更新因素 |
3.4.1 原住民影响因素 |
3.4.2 游客影响因素 |
3.4.3 政府与政策影响因素 |
3.4.4 旅游公司影响因素 |
3.5 旅游业视角下桂北传统干栏民居的更新原则 |
3.6 旅游业视角下桂北传统干栏民居的更新设计要点 |
3.6.1 外部空间环境的有序规划 |
3.6.2 新旧材料结构的合理组合 |
3.6.3 空间设计组织的有机考量 |
小结 |
第四章 旅游业视角下桂北传统干栏聚落的更新设计 |
4.1 聚落空间构成 |
4.1.1 区域 |
4.1.2 街巷道路 |
4.1.3 边界 |
4.1.4 标志物 |
4.1.5 节点 |
4.2 村寨旅游设施 |
4.2.1 基础设施 |
4.2.2 服务设施 |
4.3 土地利用规划 |
4.4 聚落景观格局 |
小结 |
第五章 旅游业视角下桂北传统干栏民居的更新设计 |
5.1 民居功能空间更新 |
5.1.1 生产空间 |
5.1.2 生活空间 |
5.1.3 辅助及交通空间 |
5.1.4 功能空间使用模式的分类及组织优化 |
5.2 民居内部结构更新 |
5.2.1 木结构的更新 |
5.2.2 新旧结构的结合 |
5.3 民居围护结构更新 |
5.4 民居细部装饰更新 |
5.5 建筑服务系统更新 |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村寨旅游开发情况调查表 |
附录二:村寨空间要素及旅游设施情况调查表 |
附录三:游客调查问卷 |
附录四:村民访谈主要涉及问题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论文发表 |
(3)苏州古城基于传统民居改造的民宿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 |
1.2.1 苏州古城 |
1.2.2 苏州古城传统民居 |
1.2.3 民宿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民宿研究现状 |
1.3.2 国外民宿研究现状 |
1.3.3 国内传统民居改造研究现状 |
1.3.4 国外传统民居改造研究现状 |
1.4 苏州古城传统民居改造民宿面临的机遇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江南地区及苏州古城传统民居改造型民宿概况 |
2.1 江南地区传统民居改造型民宿发展现状 |
2.1.1 “先规划,后发展”的嘉兴乌镇民宿 |
2.1.2 以徽文化吸引投资的黄山市黟县民宿 |
2.1.3 品牌化发展的西塘民宿 |
2.2 苏州古城传统民居改造型民宿的发展现状 |
2.2.1 苏州古城城市形态特点 |
2.2.2 苏州古城传统民居改造型民宿发展 |
2.2.3 苏州古城传统民居改造型民宿的数量、分布情况和规模 |
2.2.4 苏州古城传统民居改造型民宿的开发经营模式 |
2.3 和江南地区传统民居改造民宿较成熟地区对比和展现出的问题 |
2.3.1 苏州古城和江南地区传统民居改造型民宿较成熟地区对比 |
2.3.2 苏州古城传统民居改造型民宿发展中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苏州古城传统民居典型特征调研 |
3.1 苏州古城典型传统民居的整体布局特征 |
3.1.1 厅堂和庭院构成院落单元 |
3.1.2 院落单元沿纵向排列成路 |
3.1.3 落与落之间由备弄联系 |
3.2 苏州古城传统民居的单体结构特征 |
3.3 苏州古城传统民居的尺度特征 |
3.3.1 全宅开间尺度特征 |
3.3.2 “门厅类”单体尺度特征 |
3.3.3 “轿厅和内厅类”单体尺度特征 |
3.3.4 “正厅类”单体尺度特征 |
3.3.5 “楼厅类”单体尺度特征 |
3.4 苏州古城传统民居典型单体类型归纳 |
3.5 苏州古城传统民居的典型类型归纳 |
3.5.1 小型传统民居类 |
3.5.2 中型传统民居类 |
3.5.3 大型传统民居类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苏州古城传统民居改造型民宿典型案例调研及分析 |
4.1 小型传统民居改造民宿调研——沐心微民宿 |
4.1.1 民宿概况 |
4.1.2 平面布局 |
4.1.3 功能空间设计 |
4.1.4 设施设备情况 |
4.2 小型传统民居改造民宿调研——小眸园民宿 |
4.2.1 民宿概况 |
4.2.2 平面布局 |
4.2.3 功能空间设计 |
4.2.4 设施设备情况 |
4.3 中型传统民居改造民宿调研——三土居精品民宿 |
4.3.1 民宿概况 |
4.3.2 平面布局 |
4.3.3 功能空间设计 |
4.3.4 设施设备情况 |
4.4 大型传统民居改造民宿调研——花间堂·探花府 |
4.4.1 民宿概况 |
4.4.2 平面布局 |
4.4.3 功能空间设计 |
4.4.4 设施设备情况 |
4.5 苏州古城传统民居改造型民宿出现的问题 |
4.5.1 改造中对传统民居本体保护不到位 |
4.5.2 民宿设计缺乏特色和主题 |
4.5.3 面积配比不合理使得民宿特征不显 |
4.5.4 平面布置不合理 |
4.5.5 室内物理环境及设备问题解决不够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苏州古城传统民居改造型民宿设计策略 |
5.1 更新改造总体原则 |
5.1.1 安全性原则 |
5.1.2 原真性原则 |
5.1.3 可逆和可识别性原则 |
5.1.4 个性化原则 |
5.2 苏州古城传统民居改造民宿的前期策划 |
5.2.1 明确传统民居保护等级,差异化改造 |
5.2.2 准确判定传统民居价值 |
5.2.3 确立民宿主题 |
5.3 苏州古城传统民居改造民宿的空间设计 |
5.3.1 功能配置策略 |
5.3.2 客房空间设计 |
5.3.3 入口空间设计 |
5.3.4 餐厅厨房空间设计 |
5.3.5 休闲活动空间设计 |
5.3.6 庭院空间设计 |
5.3.7 室内设计 |
5.4 苏州古城传统民居改造民宿的技术手段 |
5.4.1 加强围护结构保温隔热 |
5.4.2 合理置入卫生间 |
5.4.3 选择有利于保护的结构体系加建 |
5.4.4 加强隔音设计 |
5.4.5 合理置入设备 |
5.5 典型类型传统民居的具体设计方式示例 |
5.5.1 小型传统民居改造民宿的具体组织设计 |
5.5.2 中型传统民居改造民宿的具体组织设计 |
5.5.3 大型传统民居改造民宿的具体组织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创异型”工作社区开放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科创空间建设 |
1.1.2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杭州城市发展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互联网+”新兴产业 |
1.2.2 科创空间 |
1.2.3 “创异型”工作社区 |
1.2.4 生态 |
1.2.5 开放空间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动态 |
1.3.1 国内外理论研究综述 |
1.3.2 国内外科创空间案例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框架 |
2 科创大走廊整体开放空间结构研究 |
2.1 科创大走廊科创产业现状分析 |
2.1.1 杭州创新型城市定位 |
2.1.2 杭州城市空间发展演变 |
2.1.3 杭州科创产业战略布局 |
2.1.4 科创大走廊交通结构现状 |
2.1.5 科创大走廊科创空间分布 |
2.2 科创大走廊生态资源现状分析 |
2.2.1 杭州森林资源 |
2.2.2 杭州水系资源 |
2.2.3 杭州耕地资源 |
2.2.4 杭州绿地系统格局 |
2.3 科创大走廊开放空间现状分析 |
2.3.1 科创大走廊整体概述 |
2.3.2 科创大走廊整体空间结构 |
2.3.3 科创大走廊开放空间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3 “创异型”工作社区开放空间研究 |
3.1 蒋村单元案例研究 |
3.1.1 区域概况 |
3.1.2 开放空间 |
3.1.3 空间结构 |
3.2 未来科技城重点建设区域案例研究 |
3.2.1 区域概况 |
3.2.2 开放空间 |
3.2.3 空间结构 |
3.3 青山湖科技城重点建设区域案例研究 |
3.3.1 区域概况 |
3.3.2 开放空间 |
3.3.3 空间结构 |
3.4 本章小结 |
4 科创大走廊开放空间定量分析 |
4.1 数据准备 |
4.1.1 数据选取标准 |
4.1.2 样本选取标准 |
4.1.3 数据分析理论 |
4.2 科创大走廊区域数据解读 |
4.2.1 整体数据描述 |
4.2.2 板块数据取样 |
4.3 科创大走廊数据统计分析 |
4.3.1 相关性分析 |
4.3.2 线性回归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语 |
5.1 总结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1.图索引 |
2.表索引 |
附录 |
附1.科创大走廊开放空间数据汇总 |
(1) 公园 |
(2) 广场 |
(3) 其它点状开放空间 |
(4) 绿道 |
(5) 滨水空间 |
(6) 高校园区 |
(7) 重要生态节点 |
附2.科创大走廊科创空间相关数据 |
(1) 科创企业数据 |
(2) 楼盘信息数据 |
(3) 酒店信息数据 |
作者简历 |
(5)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现代建筑创作比较研究(1950s-1970s)(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评析 |
1.2.1 关于岭南地区现代建筑创作的研究 |
1.2.2 关于马来半岛现代建筑创作的研究 |
1.2.3 相关研究评析 |
1.3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维度 |
1.3.1 建筑的适应性理论 |
1.3.2 建筑的地域性理论 |
1.3.3 比较研究的维度 |
1.4 研究范畴与对象 |
1.4.1 地理范畴 |
1.4.2 时间范畴 |
1.4.3 研究对象 |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可比性分析 |
2.1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自然地理条件相似 |
2.1.1 气候环境炎热和潮湿 |
2.1.2 自然地貌以起伏丘陵为主 |
2.1.3 水系资源丰富且滨海岸线长 |
2.1.4 繁茂的生态植被四季常绿 |
2.2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社会发展动因比较 |
2.2.1 海上丝绸之路带动两地经贸互动 |
2.2.2 两次大战期间的两地现代建筑发展 |
2.2.3 自主独立后逐步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
2.3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文化背景要素分析 |
2.3.1 海洋文化背景下多元文化交汇融合 |
2.3.2 华人华侨联系形成共同的文化基因 |
2.3.3 两地建筑文化互有深厚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自然适应性的两地现代建筑创作比较 |
3.1 适应湿热气候的两地设计策略比较 |
3.1.1 两地建筑气候适应性探索的理论渊源 |
3.1.2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适应气候的共同方法 |
3.1.3 岭南地区:重视空间布局的通透畅通 |
3.1.4 马来半岛:探索立体遮阳的多样变化 |
3.2 回应地理环境的两地创作策略比较 |
3.2.1 两地建筑创作对地形与地貌的尊重 |
3.2.2 岭南地区:以借景统筹室内外环境 |
3.2.3 马来半岛:塑造多层次的环境空间 |
3.2.4 两地建筑与场地环境的空间关系比较 |
3.3 本土自然资源在两地创作中的运用比较 |
3.3.1 组合地方材料:融入室外环境与室内点缀装饰 |
3.3.2 利用强烈阳光:活跃室内空间与塑造建筑形体 |
3.3.3 两地水景的运用:静水映衬建筑与动水活跃氛围 |
3.3.4 繁茂植物的运用:绿植衬托建筑与立体绿化融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社会适应性的两地现代建筑创作比较 |
4.1 社会变革促进下两地建筑重点类型发展比较 |
4.1.1 新兴国家的自强意识促成文化建筑的兴起 |
4.1.2 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推进集体住宅的发展 |
4.1.3 经济增长与对外交流使宾馆建筑初现繁荣 |
4.2 特定经济条件下两地建筑成本控制策略比较 |
4.2.1 两地建筑师共同的理性实用主义精神 |
4.2.2 岭南地区:最大化节省单体造价以适应短缺经济 |
4.2.3 马来半岛:采用标准化类型设计以降低建设成本 |
4.2.4 两地建筑成本控制策略的差异分析 |
4.3 国家政策调控下两地建筑创作机制比较 |
4.3.1 两地国有设计机构发挥主导作用 |
4.3.2 岭南地区:集体设计组为特定项目而持续创作 |
4.3.3 马来半岛:私人建筑师事务所逐步扩大影响力 |
4.3.4 两地创作机制比较的启发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人文适应性的两地现代建筑创作比较 |
5.1 建筑创作中对现代主义和城市精神的发扬 |
5.1.1 两地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共同表现 |
5.1.2 岭南地区:基于生活尺度的人本主义理念 |
5.1.3 马来半岛:追求纪念空间的英雄主义情怀 |
5.1.4 两地现代建筑新地域特色的差异分析 |
5.2 建筑创作中对民族风格与族群意识的表达 |
5.2.1 在建筑创作中表达民族性的共同趋势 |
5.2.2 岭南地区:以庭园空间表达民族文化意境 |
5.2.3 马来半岛:借助符号象征表达民族独立性 |
5.3 建筑创作中对特定价值与信仰文化的融合 |
5.3.1 两地创作对多元文化价值的融合 |
5.3.2 岭南地区:根植于世俗生活的文化和谐 |
5.3.3 马来半岛:多民族和多宗教的文化兼容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适应自然气候环境的地域特征彰显 |
6.1.2 尊重社会现实需求的时代精神表达 |
6.1.3 融合多元文化价值的人文艺术追求 |
6.2 启示 |
6.2.1 回归真实朴素的现代主义价值取向 |
6.2.2 构建根植于岭南本土的创作理论体系 |
6.2.3 理性回应环境的创作实践方法 |
6.3 创新点 |
6.4 研究展望 |
附录1 马来半岛1950-1970年代表建筑作品概录 |
附录2 岭南地区1950-1970年代表建筑作品概录 |
附录3 马来半岛1950-1970年代建筑典型遮阳做法 |
附录4 岭南地区1950-1970年代建筑典型遮阳做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改革开放后中国旅馆建筑的本土化创作研究(1979-199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提出问题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时间界定 |
1.2.3 空间界定 |
1.3 研究现状 |
1.3.1 中国现代建筑史的研究现状 |
1.3.2 旅馆建筑设计的研究现状 |
1.3.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
1.4.2 研究方法 |
2 中国当代旅馆建筑的发展基础 |
2.1 新式旅馆建筑的起源 |
2.1.1 近现代旅馆建筑发展概述 |
2.1.2 西式旅馆的引进 |
2.1.3 新式旅馆的探索 |
2.2 改革开放后旅馆建筑的发展背景 |
2.2.1 社会背景 |
2.2.2 建筑本体 |
2.2.3 综合分期 |
2.3 当代旅馆建筑的发展维度 |
2.3.1 纵向时间维度 |
2.3.2 横向思想理论维度 |
2.4 小结 |
3 中国当代早期旅馆建筑的时代演变 |
3.1 当代早期旅馆建筑的时间架构 |
3.2 改革开放初期的积极探索(1979-1984) |
3.2.1 民族形式的再反思 |
3.2.2 旅馆建筑的现代性与民族性 |
3.2.3 新民族形式的表达方式 |
3.3 当代建筑文化的崛起(1985-1991) |
3.3.1 全面提倡繁荣建筑创作 |
3.3.2 旅馆建筑的文化表现 |
3.3.3 建筑文化的表现方法 |
3.4 世纪之交的反思与创新(1992-1999) |
3.4.1 南巡讲话后的市场转型 |
3.4.2 旅馆建筑的思想创新 |
3.4.3 多元取向的发展特征 |
3.5 小结 |
4 中国当代早期旅馆建筑的本土化创作思想 |
4.1 当代早期旅馆建筑的理论架构 |
4.2 传统建筑的民族性继承 |
4.2.1 建筑形式的延续性 |
4.2.2 建筑空间的传统性 |
4.3 因地制宜的地域性表达 |
4.3.1 现代化城市的建筑特征 |
4.3.2 岭南文化下的现代庭园建筑 |
4.3.3 西部地区的地方建筑特色 |
4.4 基于建筑本体的在地性探索 |
4.4.1 回归建筑本体的思考 |
4.4.2 旅馆建筑在地性体现 |
4.5 小结 |
5 中国当代建筑本土化创作的发展前景 |
5.1 早期探索的突破性和局限性 |
5.2 新时代本土化创作的转变 |
5.2.1 旅馆建筑拓展下的本土化应用 |
5.2.2 建筑本土化思想与方法的衍生 |
5.3 小结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附表1:论文相关旅馆建筑汇总表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7)旅游民宿服务质量评价及区域差异研究 ——以苏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旅游民宿发展概述 |
1.1.1 海外发展概述 |
1.1.2 国内发展概述 |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1 民宿相关概念辨析 |
1.2.2 服务质量概念界定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旅游民宿研究综述 |
1.3.2 住宿业服务质量研究综述 |
1.3.4 研究综述小结 |
第2章 选题依据及研究路线 |
2.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2.1.1 选题背景 |
2.1.2 研究意义 |
2.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2.1 研究方法 |
2.2.2 技术路线 |
2.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2.4 理论基础 |
2.4.1 服务体验理论 |
2.4.2 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理论 |
2.4.3 空间结构理论 |
第3章 苏州市旅游民宿发展概况 |
3.1 旅游住宿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
3.1.1 入境客源住宿需求持续上涨 |
3.1.2 住宿业接待能力亟待提升 |
3.2 苏州市旅游民宿发展分析及评价 |
3.2.1 发展阶段分析 |
3.2.2 数量规模状况 |
3.2.3 空间分布状况 |
3.3 旅游民宿服务质量的问题 |
3.3.1 发展阶段较初级特色不够鲜明 |
3.3.2 产品低水平重复服务同质化 |
3.3.3 缺乏专业人才服务水平较低 |
3.3.4 市场监管不够发展现状无序 |
3.3.5 经营模式较传统 |
第4章 旅游民宿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
4.1 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的选取 |
4.1.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4.1.2 指标选取的依据 |
4.2 服务质量评价要素的选取 |
4.2.1 评价要素选取的依据 |
4.2.2 评价要素的确定 |
4.3 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确立 |
4.4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1 打分准则 |
4.4.2 指标权重的计算 |
4.5 指标权重结果分析 |
4.5.1 指标层评价 |
4.5.2 要素层评价 |
第5章 苏州市旅游民宿服务质量区域差异分析 |
5.1 内容分析体系的构建 |
5.2 评分标准 |
5.3 区域差异分析 |
5.3.1 综合总体质量评价 |
5.3.2 经营特色质量评价 |
5.3.3 交互质量评价 |
5.3.4 物理环境质量评价 |
5.3.5 结果质量评价 |
5.4 区域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
5.4.1 顶端效应 |
5.4.2 恶性集聚竞争效应 |
5.4.3 资源禀赋不均效应 |
5.4.4 交通通达度效应 |
第6章 旅游民宿服务质量提升对策及展望 |
6.1 整体提升思路 |
6.1.1 周庄旅游民宿集聚区 |
6.1.2 中心城区旅游民宿集聚圈 |
6.1.3 同里旅游民宿集聚区 |
6.1.4 西山-太湖旅游民宿延伸带 |
6.2 具体提升思路 |
6.2.1 综合总体质量的提升 |
6.2.2 经营特色质量的提升 |
6.2.3 交互质量的提升 |
6.2.4 物理环境质量的提升 |
6.2.5 结果质量的提升 |
6.3 研究结论 |
6.4 研究不足及展望 |
6.4.1 优化评价体系 |
6.4.2 扩大研究范围 |
6.4.3 拓展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发达省份相对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发展需要指引 |
1.1.2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发展面临抉择 |
1.1.3 建设性大破坏背景下需要乡村适宜发展的途径 |
1.1.4 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发展的特殊性 |
1.2 研究对象、尺度及视角选择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尺度 |
1.2.3 研究视角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3 总结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方法、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1.6 基础调查研究概况 |
1.6.1 主要研究地域范围 |
1.6.2 聚落样本选择原则 |
1.6.3 聚落样本调查概况 |
1.6.4 其他资料来源 |
第二章 粤西传统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特征分析 |
2.1 聚落形成的背景 |
2.1.1 自然背景 |
2.1.2 社会背景 |
2.2 乡村聚落整体空间形态构成 |
2.2.1 聚落选址分布及外环境特征 |
2.2.2 村域环境要素构成 |
2.2.3 聚落空间肌理构成 |
2.3 以渐进演化形成的乡村聚落地域化特征 |
2.3.1 民系与聚落 |
2.3.2 聚落空间特征与社会组织 |
2.4 传统乡村聚落空间营建的可持续理念 |
2.4.1 适应气候融合环境 |
2.4.2 强调功能整体统筹 |
2.4.3 就地取材节约能源 |
2.4.4 兼容并蓄开放多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环境问题认知与解读 |
3.1 当代乡村聚落空间转型过程及阶段特征 |
3.1.1 自然经济时期(1949 年以前) |
3.1.2 土地改革与人民公社化时期(1949-1978) |
3.1.3 农村经济加速发展时期(1978-1993) |
3.1.4 农村经济放缓及调整期(1993-2003) |
3.1.5 农村经济发展新时期(2003 至今) |
3.1.6 阶段总结 |
3.2 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当代主要因素 |
3.2.1 经济结构的变迁 |
3.2.2 生活模式的转变 |
3.2.3 交通组织的完善 |
3.4 粤西区域现实问题 |
3.4.1 地理位置无优势、交通不太便利 |
3.4.2 经济发展缓慢、资金有限 |
3.4.3 地处边缘,民系错综复杂,弱势文化遗存面临丧失 |
3.4.4 乡村景观相对缺乏特色、旅游性弱 |
3.5 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整体环境提升的潜在优势 |
3.5.1 乡村既有资源 |
3.5.2 乡村传统性的存留及自觉再造 |
3.5.3 乡村与现代性的勾连及融合 |
3.5.4 乡村外部支援力度的增强 |
3.6 解决思路:基于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现状进行解析与重构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当代粤西区域城乡系统的整体提升 |
4.1 区域城乡整体发展演进模式分析 |
4.1.1 “城——镇——村”的区域聚落系统历史溯源 |
4.1.2 村镇聚合——自下而上推进城乡转型 |
4.1.3 城镇辐射——自上而下推进城乡转型 |
4.1.4 城中村——乡村性在城市的延续 |
4.2 从极化到扁平化——未来城乡空间格局新趋势 |
4.3 城镇化背景下聚落空心化与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效率分析 |
4.4 城乡互补协调发展 |
4.4.1 梳理村镇空间体系,明确乡村合理定位 |
4.4.2 确保对乡村资源的良性利用 |
4.4.3 探索多样性的乡村发展路径 |
4.5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目标 |
4.5.1 综合发展治理 |
4.5.2 保持“山水—田园—村落”的地域化生态格局 |
4.5.3 以农村居民点社区为核心,恢复社区活力 |
4.6 实现多重目标的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整治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的环境提升 |
5.1 传统聚落整体空间形态结构特征解读 |
5.1.1 聚落空间形态结构的同质化特征 |
5.1.2 聚落空间形态结构的异质化倾向 |
5.2 聚落形态结构转变模式分类分析 |
5.2.1 突变式模式 |
5.2.2 多核心分散扩张式模式 |
5.2.3 衰退式模式 |
5.2.4 异址新旧村独立并行式模式 |
5.2.5 模式总结与对比 |
5.3 聚落尺度下的量化模拟分析 |
5.3.1 量化分析工具介绍 |
5.3.2 聚落组成模式的气候适应性 |
5.3.3 聚落整体形态比较 |
5.3.4 新旧组团形态对比 |
5.3.5 量化模拟分析总结 |
5.4 聚落空间特征分析与优化策略 |
5.4.1 演化过程:传统自组织动态过程转向他组织规划模式 |
5.4.2 聚落空间组织逻辑:逐渐失去对传统格局的遵循 |
5.4.3 优化策略 |
5.5 聚落空间环境提升模式 |
5.5.1 聚落改建模式 |
5.5.2 聚落扩展模式 |
5.5.3 聚落重建模式 |
5.6 街巷空间环境提升 |
5.6.1 传统街巷空间结构及功能 |
5.6.2 当代街巷空间环境提升面临的问题 |
5.6.3 街巷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
5.7 村域边界空间环境提升 |
5.7.1 村域边界结构及功能 |
5.7.2 当代村域边界空间环境面临的问题 |
5.7.3 村域边界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建筑空间环境提升 |
6.1 居住建筑的原型、现型与转型 |
6.1.1 宅院的基本原型——三间两廊 |
6.1.2 传统民居模块组合平面拓展模式 |
6.1.3 当代民居增殖与异化模式 |
6.1.4 两种模式的对比分析 |
6.2 乡村聚落其他功能类型建筑 |
6.2.1 公共建筑 |
6.2.2 防御建筑 |
6.2.3 生产建筑 |
6.3 各类建筑的存续 |
6.4 乡村建筑风貌特征 |
6.4.1 建造材料特征 |
6.4.2 装饰细节特征 |
6.5 建筑外围护结构气候适应性量化分析 |
6.5.1 屋顶日照强度模拟 |
6.5.2 外墙遮阳效果模拟 |
6.6 建筑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
6.6.1 主要原则 |
6.6.2 传统建筑修缮及更新改造实践 |
6.6.3 村镇公共建筑新建 |
6.6.4 当代住宅建筑改造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可持续发展的乡村空间环境提升路径措施总结 |
7.1 乡村地域性的消解 |
7.2 乡村地域价值再认识 |
7.2.1 绝对价值:先天的原生态价值 |
7.2.2 相对价值:当代城镇体系中的交互性价值 |
7.2 乡村地域价值的当代传承 |
7.2.1 关键:传承场所回应现实的适应性机制 |
7.2.2 传统聚落生态价值传承 |
7.2.3 传统聚落文化价值传承 |
7.3 功能与空间整合的实施路径 |
7.3.1 功能与空间秩序 |
7.3.2 区域宏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
7.3.3 聚落中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
7.3.4 聚落微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
7.4 乡村聚落空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
7.4.1 促进基于新乡村共同体社区的形成 |
7.4.2 分阶段实施,以点带面促进聚落整体提升 |
7.4.3 过程保留弹性、动态完善 |
7.5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主要结论 |
研究的创新点 |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致谢 |
(9)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1.3 研究的创新性 |
0.2 已有相关研究述要 |
0.3 关于本文研究的一些说明 |
0.3.1“南京近代”在本文中的含义 |
0.3.2 相关概念解释 |
0.3.3 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近代以前南京的商业区布局与商业建筑 |
1.1 南京城史地特征与商业区布局 |
1.1.1 城市格局与商业区分布 |
1.1.2 城南水系与商业街市布局 |
1.2 商业街市与小型临街商业建筑:南京传统商业空间的两种原型 |
1.2.1 传统商业街市 |
1.2.2 小型临街商业建筑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晚清及民国初年南京的商业街市与商业建筑(晚清~1927) |
2.1 概述:晚清至民国初年南京的商业区与商业街市 |
2.1.1 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商业区的变迁 |
2.1.2 商业街市与小型临街商业建筑的发展特征 |
2.2 下关开埠与商埠现代化 |
2.2.1 下关地区的历史沿革与商业位势 |
2.2.2 下关的商业街市与新商业建筑类型 |
2.2.3 西风东渐的建筑形式:外廊样式 |
2.2.4 小结 |
2.3 清末新政与南洋劝业会 |
2.3.1 南洋劝业会的背景 |
2.3.2 南洋劝业会的缘起与筹备 |
2.3.3 端方的现代化理想与劝业会场的布局与空间 |
2.3.4 南洋劝业会的现代化空间体验 |
2.3.5 聚珍赛奇:南洋劝业会的展品与陈赛 |
2.3.6 南洋劝业会与南京城市改造及城市近代化 |
2.3.7 小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新商业区计划、旧城商业街区改造及商业设施建设(1927-1937) |
3.1 概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京的商业概况及商业设施建设 |
3.1.1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京社会与商业概况 |
3.1.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城市商业街区及商业设施发展概况 |
3.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新商业区计划 |
3.2.1 《首都计划》前的商业区计划 |
3.2.2 《首都计划》关于商业区与商业设施的计划 |
3.2.3 《首都计划》后关于工商业区的计划 |
3.3 新商业区的开辟与旧城商业街道的改造 |
3.3.1 新街口银行及商业区规划及建设 |
3.3.2 旧城商业街道的改造 |
3.4 国货运动与南京的现代化商业设施(1927 年~1937 年) |
3.4.1 国货运动的背景及其发展 |
3.4.2 国货陈列馆:宣传国货的大本营 |
3.4.3 国货公司:政府导向的国货事业 |
3.4.4 中央商场:抗战前“南京唯一之大规模商场”(1934 年~1936 年) |
3.5 社会改良类商业设施:大型菜场的建设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日占时期南京商业设施的改造与建设(1937-1945) |
4.1 背景:日军对南京城市商业设施的破坏 |
4.2 概述:日占时期南京城市商业概况与商业设施建设 |
4.2.1 日占时期南京社会及商业概况 |
4.2.2 日占时期南京的商业设施建设与发展概况 |
4.3 日本人创办的商业设施 |
4.3.1“日人街”的划定 |
4.3.2 日本连锁型百货商店的出现 |
4.3.3 日本商人的市房改造与建设 |
4.4 当局的商业设施改造与建设 |
4.4.1 1938至1940年间的菜场、市房与简易市场的改造与建设 |
4.4.2 1940年以后的市房建设 |
4.5 中国商人创办的集中型商业设施 |
4.5.1 内街式集中型商业设施:商场 |
4.5.2 简易的集中型商业设施:市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商业设施的发展(1945~1949) |
5.1 概述: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城市商业概况与商业设施 |
5.1.1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社会与商业概况 |
5.1.2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城市商业区及商业设施发展概况 |
5.2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商业街区的改良与建设 |
5.2.1 既有商业区的改良计划 |
5.2.2 市区的北拓:中山北路沿线建设 |
5.3 国货运动与南京的现代化商业设施(1945 年~1949 年) |
5.3.1 国货运动的背景 |
5.3.2 中央商场的改造与扩建(1945 年~1946 年) |
5.3.3 国货公司的复业与续办 |
5.3.4 国货展览会的创办 |
5.4 当局主办的大型商业设施 |
5.4.1 下关热河路商场及菜场(1946 年~1947 年) |
5.4.2 八府塘菜场(1946 年~1947 年) |
5.5 商人创办的大型商场和市房 |
5.5.1 商办的大型商业设施 |
5.5.2 市房的营建与改造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空间形式发展特征探析 |
6.1 南京近代传统商业街市与小型临街商业建筑空间的现代化演绎 |
6.1.1 传统商业街市的空间形式演绎及特征 |
6.1.2 传统小型临街商业建筑的空间形式演绎及特征 |
6.2 南京近代市房建筑的空间形式特征 |
6.2.1 市房的建筑类型及其特征 |
6.2.2 市房店面的商业元素 |
6.3 南京近代大型商场建筑的空间形式特征 |
6.3.1 大型商场的发展沿革 |
6.3.2 大型商场的建筑空间形式探析 |
6.4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空间形式发展的原因探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启示 |
(一)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发展的历史轨迹综述 |
(二)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的现代化发展特征 |
(三) 认识和启示 |
结语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论文附录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10)湖南当代村镇民宿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体验型旅游的兴起 |
1.1.2 民宿发展缺乏规范化管理与引导,问题丛生 |
1.1.3 湖南当代村镇民宿发展迅速,亟待引导 |
1.2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
1.2.1 概念界定 |
1.2.2 研究范围与选址 |
1.3 既往研究 |
1.3.1 国外民宿的相关研究 |
1.3.2 国内民宿的相关研究 |
1.3.3 对湖南地区民宿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国内外民宿产业发展现状 |
2.1 发展成熟地区的民宿产业发展现状 |
2.1.1 发展概况 |
2.1.2 发展经验 |
2.2 我国大陆地区民宿产业发展现状 |
2.2.1 我国大陆地区民宿产业发展概况 |
2.2.2 湖南地区民宿产业发展概况 |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湖南当代村落民宿发展现状研究 |
3.1 花瑶大托村民宿案例研究 |
3.1.1 发展背景 |
3.1.2 接待设施 |
3.1.3 文化体验与主题特色 |
3.1.4 经营管理与服务水平 |
3.2 张谷英村民宿案例研究 |
3.2.1 发展背景 |
3.2.2 接待设施 |
3.2.3 文化体验与主题特色 |
3.2.4 经营管理与服务水平 |
3.3 湖南村落民宿的发展特点与问题 |
3.3.1 发展特点 |
3.3.2 发展问题 第4章 湖南当代小镇民宿发展现状研究 |
4.1 南岳景区民宿案例研究 |
4.1.1 发展背景 |
4.1.2 接待设施 |
4.1.3 文化体验与主题特色 |
4.1.4 经营管理与服务水平 |
4.2 凤凰古镇民宿案例研究 |
4.2.1 发展背景 |
4.2.2 基础接待设施情况 |
4.2.3 文化体验与主题特色 |
4.2.4 经营管理与服务水平 |
4.3 湖南当代小镇民宿的发展特点与问题 |
4.3.1 发展特点 |
4.3.2 发展问题 第5章 模式总结与导则编制 |
5.1 湖南当代村镇民宿的发展问题 |
5.2 湖南当代村镇民宿发展设计导则 |
5.2.1 基本要求 |
5.2.2 接待设施 |
5.2.3 特色营造 |
5.2.4 经营管理 |
5.3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目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学术会议情况) 附录C (花瑶大托村民宿调研资料整理) 附录D (张谷英村民宿调研资料整理) 附录E (南岳古镇民宿调研资料整理) 附录F (凤凰古镇民宿调研资料整理) 致谢 |
四、江南地区经济型旅馆的空调选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D]. 刘科. 东南大学, 2021
- [2]旅游业视角下桂北传统干栏民居的更新研究[D]. 刘家汝. 广西大学, 2020(02)
- [3]苏州古城基于传统民居改造的民宿设计研究[D]. 汤嘉. 苏州科技大学, 2020(08)
- [4]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创异型”工作社区开放空间研究[D]. 夏明杰. 浙江大学, 2020(02)
- [5]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现代建筑创作比较研究(1950s-1970s)[D]. 谢凌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6]改革开放后中国旅馆建筑的本土化创作研究(1979-1999)[D]. 何格. 重庆大学, 2019(01)
- [7]旅游民宿服务质量评价及区域差异研究 ——以苏州市为例[D]. 王梦然.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8]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D]. 林琳.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 [9]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研究[D]. 陈勐. 东南大学, 2018(05)
- [10]湖南当代村镇民宿发展模式研究[D]. 李慧珍. 湖南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