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的原因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康晟乾[1](2021)在《补阳还五汤配合药盐包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症状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配合药盐包治疗气虚血瘀证型腰椎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资料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期间骨科治疗患者,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60例患者,治疗随访过程中脱落2例,实际纳入58人,通过随机分组将病人分为两组,分别为中药结合常规治疗组以及单纯常规治疗组(即试验组采用补阳还五汤配合药盐包+营养神经、消炎镇痛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神经、消炎镇痛治疗)。对治疗前、治疗后1月、治疗后3月、治疗后6月的自身症状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评分(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对比,评价中药内服外用在治疗腰椎术后残余症状中的作用。结果:本研究实际纳入病例58例(男26例,女32例),试验组29例,对照组29例。年龄60.75(45~75)岁。收集数据后,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统计,研究结果如下:1.JOA评分:通过比较各时间点JOA评分发现,两组在治疗后1月、治疗后3月及治疗后6月JO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P<0.05),且试验组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经检验分析,各个时间点P值均<0.01。JOA评分治疗改善率可得治疗后1月、治疗后3月及治疗后6月试验组的JOA评分治疗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检验分析,各个时间点P值均<0.01。JOA末次随访疗效判定可得试验组人数总计29人,治愈人数总计2人,显效人数总计17人,有效人数总计10人,无效人数总计0人;对照组人数总计29人,治愈人数总计0人,显效人数总计9人,有效人数总计20人,无效人数总计0人;两组患者治愈人数总计2人,显效人数总计26人,有效人数总计30人,无效人数总计0人。试验组显效率为65.52%,对照组为31.03%,经检验分析,P值<0.01说明在恢复腰椎功能方面,应用中药内服外用联合常规西药优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且能更好地提高患者的中远期临床疗效。2.ODI评分:通过比较各时间点ODI评分发现,两组在治疗后1月、治疗后3月及治疗后6月OD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P<0.05),治疗后1月时,两组ODI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3月及治疗后6月时,试验组ODI评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治疗后中药内服外用结合西药治疗在改善患者腰腿疼痛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单纯应用西药。3.VAS评分:通过比较各时间点VAS评分发现,两组在治疗后1月、治疗后3月及治疗后6月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P<0.05),治疗后1月时,试验组VAS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治疗后1月时试验组VAS评分较对照组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说明中药内服外用结合西药治疗在缓解腰腿疼痛方面早期优于单纯应用西药。结论:应用补阳还五汤配合药盐包能够更好的治疗气虚血瘀证型腰椎术后残余症状,取得明显的临床疗效,对患者术后早期气虚血瘀状态进行纠正,有利于加速患者术后康复且对患者中远期康复及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彭涛[2](2021)在《针刀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观察、记录、分析小针刀结合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lumbar disc herniation)患者在接受经皮椎间孔镜(PTED,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术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疗效;2.探讨分析针刀联合身痛逐瘀汤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状的的效果以及机理,并为临床上治疗孔镜术后残余疼痛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论证。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江西省中医院脊柱骨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接受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后残余术后疼痛症状的住院患者60例。将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别分为三组:A组(针刀+中药组)20例,B组(针刀组)20例,以及C组(中药组)20例。三组患者在出现术后腰腿痛时,都给予常规补液、抗炎治疗;各组患者在原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不同的其他治疗方法:A组(针刀+中药组)予以针刀结合身痛逐瘀汤口服治疗;B组(针刀组)予以单纯针刀治疗;C组(中药组)采用单纯身痛逐瘀汤内服治疗。三组治疗皆为2周1疗程,并记录每一位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观察VAS评分、JOA评分,并对三组患者功能评价及总体疗效进行综合评价。所得数据使用SPSS25.0统计软件处理,校验标准a=0.05,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统计分析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情况后,P>0.05,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三组患者之间具有可比性。2.VAS评分:统计分析三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发现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4周时三组比较有明显差异,中药组及针刀组均低于针刀+中药组,并两两组间存在差异(P<0.05),说明针刀+中药组在疼痛改善方面明显优于针刀组及中药组;JOA评分:统计分析三组患者在治疗前JOA评分,得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而在治疗后4周时,统计分析三组患者的JOA评分P<0.05,有统计学意义,并两两组间存在差异(P<0.05)。说明针刀+中药组在症状、体征、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上效果更优。中医临床疗效:针刀+中药组共20例病例中临床痊愈10人,显效5人,有效4人,无效1人,改善率95.00%;治疗后针刀组患者临床痊愈6人,显效5人,有效3人,无效6人,改善率为70.00%;治疗后中药组患者临床痊愈5人,显效3人,有效5,无效7人,改善率65.00%。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三组治疗方法对于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效果。2.针刀治疗联合身痛逐瘀汤口服这一治疗方法在治疗孔镜术后残余症状的疗效显着,值得临床应用。
李本健[3](2020)在《基于“益气活血”理论研究黄芪丹参“药对”对miR-223-5p在退变腰椎间盘表达及髓核细胞功能影响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研究益气活血经典“药对”黄芪丹参的主要组分黄芪甲苷及丹参酮IIA对microRNA-223-5p(miR-223-5p)在退变腰椎间盘表达及髓核细胞功能的影响。2.临床中观察黄芪丹参“药对”联合单侧椎板间扩大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实验研究(1)根据椎间盘退变磁共振Pfirrmann分级,术中收集退变程度为Ⅲ级和Ⅳ级的患者髓核组织样本纳入研究。按照纳入标准,共收集30例,分为Ⅲ级组和Ⅳ级组,每组各15例,qRT-PCR检测髓核组织中miR-223-5p的表达。比较mi R-223-5p在两组患者髓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2)取汇合度达到80%-90%的髓核细胞,使用转染试剂Lipofectamin 2000将 miR-223-5p mimics、miR-223-5p mimics control、miR-223-5p inhibi tor、miR-223-5p inhibitor control分别转染髓核细胞,并设置空白对照组,培养48h后qRT-PCR检测转染率。将上述转染成功的髓核细胞根据实验要求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干预和处理,总共分为以下6组:空白组、LPS(脂多糖)组、LPS+miR-223-5p mimics control 转染组(LPS+MC 组)、LPS+miR-223-5p mimics 转染组(LPS+Mim组)、LPS+inhibitor control 转染组(LPS+IC 组)、LPS+miR-223-5p inhibitor转染组(LPS+Inh组)。空白组中的髓核细胞只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观察而不做任何干预处理;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均用终浓度为10 μ g/ml的LPS刺激髓核细胞,LPS刺激并培养髓核细胞48h后,ELISA检测各组髓核细胞上清中IL-6、TNF-α、MMP-3、MMP-9的表达水平;qRT-PCR检测各组髓核细胞中IL-6、TNF-α、MMP-3、MMP-9、caspase-3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髓核细胞凋亡率。(3)取汇合度达到80%-90%的髓核细胞,将髓核细胞分成5组并给予不同处理:空白组:只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观察而不做任何干预处理;LPS干预组4组,均向细胞培养液中加入LPS,调整LPS的终浓度为10 μ g/ml,构建椎间盘退变模型,将LPS干预组依次命名为LPS干预1组、LPS干预2组、LPS干预3组、LPS干预4组。以上5组细胞培养48小时后,用于后续中药干预。中药干预:将上述LPS刺激后的髓核细胞根据实验要求的不同,总共分为以下5组:空白组:上述空白组髓核细胞继续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观察而不做任何干预处理;模型组(LPS组):将上述LPS干预1组的髓核细胞继续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观察而不做任何干预处理;LPS+低浓度组:向上述LPS干预2组的髓核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为40 μ g/ml黄芪甲苷+20 μ g/ml丹参酮ⅡA溶液培养髓核细胞;LPS+中浓度组:向上述LPS干预3组的髓核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为80 μ g/ml黄芪甲苷+40 μ g/ml丹参酮ⅡA溶液培养髓核细胞;LPS+高浓度组:向上述LPS干预4组的髓核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为120 μ g/ml黄芪甲苷+60 μ g/ml丹参酮ⅡA溶液培养髓核细胞。将上述5组细胞培养48h后,qRT-PCR检测miR-223-5p在各组髓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2.临床研究按照纳入标准选取2018年01月至2019年08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于我院行单侧腰椎椎板间扩大开窗髓核摘除术的患者共计7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中药组在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黄芪丹参汤剂加甲钴胺片治疗;对照组在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甲钴胺片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于术前、术后第3天(用药前),药物治疗后1月、3月、6月分别对两组患者依据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实验研究(1)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病例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发病节段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通过比较miR-223-5p在Pfirrmann分级Ⅲ级和Ⅳ级患者髓核组织中的表达,发现Ⅲ级组患者髓核组织中miR-223-5p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Ⅳ级组患者(P<0.05)。(2)qRT-PCR检测miR-223-5p在髓核细胞中的转染率显示:miR-223-5p mimics转染髓核细胞后miR-223-5p相对表达量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5);miR-223-5p inhibitor转染髓核细胞后miR-223-5p相对表达量较空白组明显降低(P<0.05);miR-223-5p mimics control 和 miR-223-5p inhibitor control 转染髓核细胞后miR-223-5p相对表达量与空白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细胞转染成功,可以用于后续实验。LPS干预髓核细胞后,ELISA检测显示:LPS组中IL-6、TNF-α、MMP-3、MMP-9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LPS+Mim组中IL-6、TNF-α、MMP-3、MMP-9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LPS组(P<0.05);LPS+Inh组中IL-6、TNF-α、MMP-3、MMP-9 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 LPS 组(P<0.05);LPS+MC 组和 LPS+IC组中IL-6、TNF-α、MMP-3、MMP-9的表达水平与LPS组无明显差异(P>0.05)。qRT-PCR检测显示:LPS组中IL-6、TNF-α、MMP-3、MMP-9、caspase-3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LPS+Mim 组中 IL-6、TNF-α、MMP-3、MMP-9、caspase-3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LPS组(P<0.05);LPS+Inh组中IL-6、TNF-α、MMP-3、MMP-9、caspase-3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LPS组(P<0.05);LPS+MC组和LPS+IC组中IL-6、TNF-α、MMP-3、MMP-9、caspase-3的相对表达量与LPS组无明显差异(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髓核细胞凋亡率显示:LPS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LPS+Mim组中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LPS组(P<0.05);LPS+lnh组中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LPS组(P<0.05);LPS+MC组和LPS+IC组中细胞凋亡率与LPS组无明显差异(P>0.05)。(3)黄芪甲苷及丹参酮ⅡA干预髓核细胞后,qRT-PCR检测显示:模型组(LPS组)中miR-223-5p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LPS+低浓度组、LPS+中浓度组、LPS+高浓度组中miR-223-5p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模型组(P<0.05);与LPS+低浓度组相比,LPS+中浓度组、LPS+高浓度组中miR-223-5p的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LPS+中浓度组相比,LPS+高浓度组中miR-223-5p的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2.临床研究(1)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病例术前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病程、发病节段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术后第3天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的VAS评分、ODI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术后第3天(用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ODI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ODI评分与药物治疗前(术后第3天)组内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VAS评分比较,药物治疗1月后,中药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3月后、治疗6月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间ODI评分比较,药物治疗1月后、治疗3月后,中药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月后,两组患者OD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miR-223-5p在退变椎间盘髓核组织中的表达可能与椎间盘退变程度有关,退变程度越重,miR-223-5p在髓核组织中表达越低。2.miR-223-5p的高表达能够抑制髓核细胞炎症反应,减轻髓核细胞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抑制髓核细胞的凋亡,从而减缓椎间盘退变,miR-223-5p低表达则作用相反。3.黄芪丹参的主要组分黄芪甲苷及丹参酮ⅡA能够促进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中miR-223-5p的表达,且低浓度促进效果最好,随药物浓度的升高,促进效果逐渐减弱;结合前两步结论可得,通过促进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中miR-223-5p的表达可以抑制髓核细胞炎症反应,减轻髓核细胞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抑制髓核细胞的凋亡,来影响髓核细胞功能,从而减缓椎间盘退变。4.单侧椎板间扩大开窗髓核摘除术可以明显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促进功能恢复。5.术后给予中药黄芪丹参汤剂治疗后,在短期内能进一步缓解术后腰背部及下肢残余痛、促进功能恢复。6.“益气活血”理论在促进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单侧椎板间扩大开窗髓核摘除术的患者术后恢复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苏嘉[4](2019)在《健翔理筋推拿治疗腰椎间盘摘除术后腰腿痛的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观察,探讨在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残余腰腿痛中应用健翔理筋推拿治疗对VAS疼痛评分、JOA评分以及ODI功能评分的影响,通过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的比较,为中医理筋推拿疗法在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残余腰腿痛康复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自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期间,我们对选取的68名诊断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残余腰腿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康复治疗。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配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上采用健翔理筋推拿治疗干预;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康复治疗;通过两周的随访观察记录,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JOA评分以及ODI功能评分来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68例患者均获得了完整的两周随访,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前2组的VAS疼痛评分、JOA评分、ODI评分、实验室检查及夜间疼痛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两周的治疗后结果显示:1.VAS疼痛评分比较分析: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为3.21±1.39分,优于对照组的4.74±0.9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2.JOA评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JOA评分比较,治疗后观察组JOA评分为13.94±1.61分,优于对照组的12.06±1.0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1)3.ODI评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ODI评分比较,治疗后观察组ODI评分为17.32±5.25分,优于对照组的27.03士3.9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4.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18%,对照组为88.24%。2组临床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79,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辨证施治,将健翔理筋推拿手法引入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残余腰腿的康复治疗中,通过随访发现,对比采取常规康复治疗,其能更好缓解腰部疼痛,改善神经功能、腰部ODI功能评分及疗效,治疗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张文武,姚晓光,申勇[5](2014)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二次手术原因和处理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脊柱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手术治疗已成为非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治疗手段,亦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然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术后常有各种并发症甚至手术失败的情况发生[1-2]。从多年临床实践中可以看出,术后大多数患者能取得满意的疗效,但也有部分患者因为术后效果不佳而需要再次手术。笔者就腰椎间盘突出症二次手术原因及其处理措施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提高对二次手术原因的认识,加强对其预防和处理能力,同时提
杨智贤,彭小忠,武振国,韦涵渝,雷成刚[6](2012)在《我国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我国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原因、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进行综述:腰椎手术后FBSS的发生不容忽视,医源性因素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药物、针灸、推拿、穿刺及再手术治疗等均有一定疗效,术前明确诊断、术中术式的正确选择以及术后综合康复均可有效预防FBSS的发生。
许鸿智,陈博来[7](2011)在《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脊柱外科的发展,腰椎手术病例日益增多,手术失败的发生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1981年Burton等[1]首次提出"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FBSS)"这一概念,其广义上泛指在行椎板切除术或椎间盘摘除术后,患者仍有腰部、臀部或下肢的顽固性疼痛或其他不适症状;狭义上则指多次手术术后症状没有任何改善。国外现将腰椎术后患者症状未改善或症状复发统称为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2]。国内对于此概念尚未有统一的定义,现
秦杰,李振宇,秦毅,秦德芳[8](2011)在《下腰椎手术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再手术治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下腰椎手术失败的原因,探讨再次治疗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下腰椎首次手术失败的原因,并对再次手术疗效进行评价。结果:首次手术时,术式不当2例,减压不足2例,脊柱感染2例,脊柱失稳5例,人工髓核脱出2例,椎弓根钉松动1例,手术失败导致原有症状加重并出现马尾神经损伤症状1例。再次手术后,参考改良Macnab法进行疗效评价,优4例,良9例,可1例,差1例,疗效优良率为86.7%。结论:选择合适术式、术中彻底减压、必要时加用内固定融合术是减少下腰椎首次手术失败的有效手段,再次手术最好施行内固定融合术。
张泽云,阮汝清,阮天,周晶,孙玲[9](2009)在《腰椎间盘手术失败的国内近况及其讨论》文中认为
舒旭,尉建杰,樊景博,唐瑞,赵德来[10](2007)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文中研究说明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的原因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的原因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补阳还五汤配合药盐包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症状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术后残余症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1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制探讨 |
2 现代医学对腰椎术后残余症状发病机制探讨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补阳还五汤药理及治疗腰椎术后残余症状的研究进展 |
1 补阳还五汤现代药理研究 |
2 补阳还五汤在骨伤科的临床应用研究 |
3 补阳还五汤治疗腰椎术后残余症状的应用研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资料 |
1 一般情况 |
2 分组情况 |
3 诊断标准 |
方法 |
1 术前准备 |
2 手术方法 |
3 术后治疗 |
4 分组方法 |
5 分组治疗 |
6 观察指标 |
7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一般情况比较 |
2 治疗前资料比较 |
3 JOA评分结果 |
4 ODI评分结果 |
5 VAS评分结果 |
讨论 |
1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症状 |
2 补阳还五汤配合药盐包治疗特点 |
3 研究方法的分析 |
4 研究结果的分析 |
5 临床观察治疗心得体会 |
结语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1 不足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JOA评分 |
附录2 ODI评分 |
附录3 VAS评分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针刀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历史回顾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病例剔除和脱落标准 |
1.6 剔除和脱落病例的处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来源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3 结果 |
3.1 VAS评分 |
3.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 |
3.3 中医临床疗效比较 |
3.4 不良反应情况及处理 |
4 讨论 |
4.1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
4.2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上的认识 |
4.3 PTED术后残余疼痛 |
4.4 针刀治疗PTED术后残余痛的研究 |
4.5 身痛逐瘀汤对PTED术后残余痛的研究 |
4.6 研究结果分析 |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3)基于“益气活血”理论研究黄芪丹参“药对”对miR-223-5p在退变腰椎间盘表达及髓核细胞功能影响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实验研究 |
(一)miR-223-5p在退变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分析 |
(二)上调或下调miR-223-5p的表达对髓核细胞炎症反应、细胞外基质及凋亡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分析 |
(三)中药黄芪丹参中主要组分黄芪甲苷及丹参酮ⅡA对髓核细胞中miR-223-5p表达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分析 |
讨论 |
1 miRNA的作用机制 |
2 miR-223的功能及表达 |
3 miRNA在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 |
3.1 miRNA对炎症反应的影响 |
3.2 miRNA对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 |
3.3 miRNA对髓核细胞凋亡的影响 |
4 基于“益气活血”理论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的认识及研究 |
5 黄芪丹参及其活性成分黄芪甲苷、丹参酮ⅡA的作用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选择 |
1.2 研究方法 |
1.3 临床疗效评价指标 |
1.4 安全性指标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一般情况分析 |
2.2 手术结果 |
2.3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VAS评分比较 |
2.4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ODI评分比较 |
2.5 安全性分析 |
讨论 |
1 西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
1.1 发病机制 |
1.2 临床表现 |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
1.4 开窗式髓核摘除术的疗效分析 |
1.5 开窗式髓核摘除术后常见不适及原因 |
2 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术后康复的认识 |
2.1 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
2.2 中医学对腰椎术后的认识 |
3 促进腰椎术后恢复的治疗方法 |
3.1 康复治疗 |
3.2 西药治疗 |
3.3 中医内治法 |
3.4 中医外治法 |
4 治法药物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典型病例 |
致谢 |
发表论文 |
(4)健翔理筋推拿治疗腰椎间盘摘除术后腰腿痛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传统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一、古代医家对于本病的认识 |
二、现代中医的认识与发展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一、发病原因 |
二、发病机制 |
第三节 腰椎间盘摘除术后腰腿痛的治疗 |
一、中医中药的治疗 |
二、注射疗法 |
三、手术治疗 |
四、康复治疗 |
五、药物治疗 |
第四节 总结与展望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临床资料 |
一、病例来源 |
二、腰椎间盘摘除术后腰腿痛的诊断标准[74]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一般资料 |
二、治疗方法 |
三、观察指标 |
四、数据收集整理及统计学分析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疼痛评分对比 |
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JOA评分对比 |
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ODI评分对比 |
四、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
第三章 讨论 |
第一节 腰椎间盘摘除术后腰腿痛的诊疗现状 |
第二节 腰椎间盘摘除术后腰腿痛的中医辨证论治 |
第三节 健翔理筋推拿的治疗特点 |
第四节 研究结论 |
一、健翔理筋推拿治疗起效的关键因素 |
二、健翔理筋推拿的疗效评定 |
第四章 归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
(5)腰椎间盘突出症二次手术原因和处理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腰椎间盘突出症二次手术的原因及预防策略 |
1. 1 定位错误 |
1. 2 漏诊、多间隙或极外侧椎间盘突出遗漏 |
1. 3 初次手术方式选择不当 |
1. 4 原位处理不当或椎间盘突出复发 |
1. 5 神经根管减压不彻底 |
1. 6 术前腰椎失稳未处理或术后出现腰椎不稳 |
1. 7 椎管内血肿形成 |
1. 8 内固定失败及椎间融合器后移 |
2 二次手术处理 |
2. 1 手术时机及适应证 |
2. 2 手术目的( 想要解决的问题) |
2. 3 再手术方式的选择 |
3 结语 |
(6)我国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流行病学特征 |
2 发病原因 |
2.1 术前因素 |
2.2 手术因素 |
2.2.1 定位错误 |
2.2.2 手术方式不当 |
2.2.3 神经根损伤 |
2.3 术后因素 |
2.3.1 椎管狭窄 |
2.3.2 椎间盘突出复发以及邻近椎间盘突出 |
2.3.3 疤痕形成 |
2.3.4 感染 |
2.3.5 内固定失效 |
2.4 其他因素 |
3 FBSS的诊断 |
4 FBSS的治疗 |
4.1 非手术治疗 |
4.1.1 药物治疗 |
4.1.2 针灸治疗 |
4.1.3 推拿治疗 |
4.1.4 穿刺类治疗 |
4.1.5 其他疗法 |
4.2 再手术治疗 |
5 FBSS的预防 |
(7)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流行病学概述 |
2 病因 |
2.1 医源性因素 |
2.1.1 术前诊断失误或未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
2.1.2 间隙定位错误 |
2.1.3 手术方式选择不当 |
2.1.4 病变组织摘除不彻底 |
2.1.5 减压不彻底 |
2.1.6 术中误伤神经根和马尾神经 |
2.1.7 椎间隙感染 |
2.2 非医源性因素 |
2.2.1 椎间盘再突出 |
2.2.2 继发性腰椎不稳 |
2.2.3 继发性腰椎管狭窄 |
2.2.4 硬膜外瘢痕形成 |
2.3 其他因素 |
3 诊断 |
3.1 病史 |
3.2 体格检查 |
3.3 辅助检查 |
4 治疗 |
5 预防 |
6 讨论 |
(8)下腰椎手术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再手术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首次手术方式选择 |
1.3 首次手术失败及再次手术方式选择 |
1.4 疗效评价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术式不当 |
3.2 减压不足 |
3.3 脊柱感染 |
3.4 脊柱失稳 |
3.5 人工髓核脱出 |
3.6 椎弓根钉松动 |
(9)腰椎间盘手术失败的国内近况及其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 腰椎间盘手术失败的国内近况 |
2 腰椎间盘手术失败的原因统计与分析 |
3 手术失败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
4 腰椎手术失败的预防 |
4.1 病例的选择 |
4.2 突出髓核定位要确实 |
4.3 明确有无合并症 |
4.4 选择和拟定正确的手术方案 |
4.5 手术操作 |
5 腰椎间盘手术失败的治疗 |
5.1 再次手术的指征 |
5.2 再次手术方法的选择 |
(10)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的原因分析及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理 |
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
3 手术失败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
3.1 术前诊断失误或未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
3.2 间隙定位错误 |
3.3 手术方式选择不当 |
3.4 病变组织摘除不彻底 |
3.5 减压不彻底 |
3.6 术中误伤神经根和马尾神经 |
3.7 术后血肿压迫或马尾神经粘连 |
3.8 椎间隙感染 |
3.9 术后功能锻炼不当 |
四、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的原因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补阳还五汤配合药盐包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症状的疗效观察[D]. 康晟乾.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2]针刀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疗效观察[D]. 彭涛.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基于“益气活血”理论研究黄芪丹参“药对”对miR-223-5p在退变腰椎间盘表达及髓核细胞功能影响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 李本健.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健翔理筋推拿治疗腰椎间盘摘除术后腰腿痛的疗效研究[D]. 苏嘉.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5]腰椎间盘突出症二次手术原因和处理的研究进展[J]. 张文武,姚晓光,申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4(05)
- [6]我国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现状[J]. 杨智贤,彭小忠,武振国,韦涵渝,雷成刚.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2(06)
- [7]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J]. 许鸿智,陈博来.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1(07)
- [8]下腰椎手术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再手术治疗[J]. 秦杰,李振宇,秦毅,秦德芳.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1(04)
- [9]腰椎间盘手术失败的国内近况及其讨论[J]. 张泽云,阮汝清,阮天,周晶,孙玲. 实用骨科杂志, 2009(06)
- [10]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 舒旭,尉建杰,樊景博,唐瑞,赵德来. 中医正骨,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