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甄瑜晴[1](2021)在《基于混改背景的董事会有效性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并且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国家要继续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成效,实现国有企业战略转型,将国有企业向公司化进行转型。由此,如何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完善公司内部治理制度成为混改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所以对混改背景下的企业董事会有效性影响因素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本文除了选择混合所有制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在影响因素的选择上,结合混改特征以董事会结构特征、独立性和行为与激励方面作为切入点,研究三个方面共七个影响因素对混合所有制企业董事会有效性的影响作用,并对其影响效果所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研究结果如下:在董事会结构特征的影响因素方面,混改企业中董事长与总经理由一人兼任更有利于董事会有效性的发挥。而在混改企业下设专业委员会数量上并不是越多越好,可能存在设置流于形式的问题,没有发挥多数量委员会的实际作用,而且过多数量委员会的设置对董事会有效性并没有产生正向的影响作用。在董事会独立性影响因素方面,考虑到混改的特殊性,本文除了选择典型的独立董事比例作为衡量董事会独立性的指标之一,还选择了独立董事背景的多样性和在独立董事中是否含有国有性质背景的独立董事作为衡量董事会独立性影响因素的另外两个指标。实证结果显示,混改背景企业独立董事比例的增加和具有国有性质背景独立董事的加入都对混改企业董事会有效性产生负向的影响。而独立董事背景的多样性对董事会有效性影响是正向的,即独立董事中所包含背景种类越多,越有利于提升混改企业董事会有效性。在董事会行为与激励影响因素方面,董事会会议次数对董事会有效性有显着的负向影响作用,但对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激励对董事会有效性影响是正向的。而且本文将样本企业根据实际控制人的股权性质进行分组以后,与本文所研究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后发现,实际控制人为国有背景的混改企业在独立董事比例方面与大样本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外,其他影响因素都与大样本结果相一致。
罗星伊[2](2021)在《独立董事特征对公司绩效的差异化影响 ——基于区域与所有制视角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公司的代理问题伴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而逐渐凸显,一股独大侵占小股东利益等问题都成为了公司治理中亟待解决的现象,而独立董事作为外部监督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这些公司治理矛盾问题,并且提升公司的整体经营运作效率。但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发展并不是很好,原因是独立董事制度本是适用于西方国家“一元制”的治理模式,而我国现有的治理模式下已经设立了具有监督作用的监事会,独立董事作为决策和监督的角色,在作用发挥和工作职能上存在很多重叠问题,导致分工不明,责任不清。国内外有很多学者对独立董事制度在公司治理上的一系列问题展开了诸多的研究探索,但是大多的学者都是采用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整体样本对公司绩效进行分析研究,其实在我国,所有制的不同对公司的各个方面都有十分明显的影响,独立董事制度作为公司治理的一部分,也会受到企业不同所有制的影响。其次,从整个大环境来看,区域因素是一个重要的影响点,南北方经济差异会导致南北方公司在公司治理和经营方面存在本质差异甚至截然不同,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都影响着独立董事作用的发挥,所以从不同所有制和区域的角度出发,研究公司性质和区域的不同是否影响独立董事的特征,进而影响公司绩效,是一个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研究结果也能有针对性的帮助我国独立董事制度进一步完善。因此本文将对独立董事特征进行更加细致化的研究,以期获得新的发现。本文通过研究国有、非国有上市公司的特点及公司治理差异,南北方在经济、文化、资源等区域上的差异,对独立董事特征和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梳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以2012-2017年深沪两市共1415家公司作为样本,将独立董事特征作为解释变量,其中包括个体特征和外部特征、行为等特征,样本模型被解释变量为资产收益率.并将样本企业按所有制分为:国企、非国企,区域分为:南方、北方两组进行分类研究,结果发现,所有制的不同,独立董事特征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具有明显差异,论证了不同所有制的公司治理结构差异会导致独立董事特征的不同,从而影响到公司的绩效。南北方的上市公司市场环境、发展背景和公司资源、公司文化、人员管理等也都直接影响到公司治理模式,北方的上市公司产业结构单一、行政化色彩较南方更浓,同时在制度方面更偏向保守化,人才流出问题严重,而南方在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下,市场开放程度高,技术创新性高,公司治理完善,上市公司本身的高管素质和公司治理水平都非常高,公司市场竞争力大导致公司要时刻对公司战略目标进行调整以及公司治理的优化,在完善的公司治理体系中独立董事作为外部董事,对于公司绩效上的作用会相对较小一些。论证研究说明两个区域的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特性对公司绩效的作用是有许多不同之处。从所有制和区域两个视角研究独立董事制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具有可研究性和创新性。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的意义,通过所有制和区域分类为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新的视角,能够为我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模式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曾卓然[3](2021)在《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 ——基于企业异质性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经济发展从高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时期,创新不仅是经济增长的核心推动力,而且是推动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高效动力源,更是引领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同时,十九届五中全会也将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动提升至重要地位。中国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并构建了一套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整体创新能力在近年来有了显着提升。但整体上存在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缺乏关键核心创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等问题,微观层面上存在“策略性创新”、“骗补式创新”等问题。在日趋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为应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等内外部环境的巨变,如何加强企业自主核心技术研发,提升企业创新质量,保持国家和企业竞争优势,这是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中的重大课题之一。为促进企业自主研发,提升企业创新质量,我国各级政府倾向于采用政府补贴方式,作为引导微观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主要路径,那么,政府补贴是否能有效激励和促进微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政府补贴对何种类型企业创新质量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未来政府补贴的重点与核心应在何处。这一系列问题都亟需解答。企业创新质量不仅依赖于企业内(外)制度环境,更依赖于其动态演变路径。从内部看,企业自身的治理水平是决定其创新质量的关键因素,从外部看,创新质量的主要受融资约束的影响。此外,企业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内部治理水平和融资约束水平有较大差异。因此,本文基于企业异质性的视角,从内部公司治理、外部融资约束和动态生命周期三个角度,研究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异质性影响。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缘起,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在国内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奠定了本文的研究方向,并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梳理与回顾,形成了支撑全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与逻辑起点。第二部分为机理分析和框架构建,即本文的第三章,首先通过剖析政府补贴的形式与作用,提炼出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机理,为正式探讨两者之间关系做好了理论铺垫和准备;其次,按照企业异质性视角选择的必要性→不同视角下的异质性影响机理→异质性视角下研究假设的逻辑,搭建了本文的整体分析框架,为第三部分的实证检验奠定了研究基础。第三部分为实证检验,包括第四、第五和第六章,分别从公司内部治理、外部融资约束、动态生命周期等角度展开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实证研究。在分析过程中,使用了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固定效应、泊松回归、门槛回归、chow检验等一系列计量方法,利用多个微观数据库进行匹配,对企业创新质量进行实证检验,对第三部分提的研究假设进行了充分论证。第四部分为结论与启示,即本文的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并根据研究结论得到了相应的政策启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一方面,政府补贴主要通过改变创新的成本收益比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以及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三个方面影响企业的创新决策和行为,促进企业创新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政府补贴通过影响企业自身的投融资行为、扭曲企业创新行为以及影响正常的创新激励机制三种方式,抑制企业创新质量的提升。此外,针对不同融资约束强度的企业,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还具有门槛效应,即存在非线性作用。第二,股东治理、经理人治理和董事会治理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有明显差异。从股东治理来看,控股大股东比例增大,有助于对企业形成更有效的监督机制,降低企业代理成本,提高公司治理效率,促进公司价值提升。而公司股权结构过度集中,都可能增加公司代理成本,降低公司治理效率,降低公司价值。从经理人治理来看,高薪酬未必能降低企业代理成本,反而过高的管理者薪酬降低了公司价值,导致公司治理效率降低。从董事会治理来看,无论是独立董事人数占总董事人数的比例,还是独立董事是否与上市公司工作地点保持一致,对公司治理成本而言来说,并没起到额外的作用。第三,公司治理在我国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关系中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对于具有良好公司治理效率的企业而言,倾向于利用政府补贴从事实质性创新,政府补贴有助于促进企业实质性创新的提高,从而提高企业创新质量。对于低水平公司治理效率的企业而言,企业内部权利主体具有短视动机,倾向于利用政府补贴进行策略性创新,挤出高质量创新的产出,“低质量”创新增多,造成研发创新长期无效率,降低企业创新质量。第四,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质量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同时政府补贴在此过程中具有显着的正向调节作用,即企业所受到的融资约束强度越高,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的提升作用越明显。究其原因,本文认为融资约束越高的企业,其筹资能力相对较低,企业的研发投入将受到限制,而政府补贴则增加了企业研发投入。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融资约束程度较高时,企业的研发投入较低,其边际报酬较高,即此时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的提升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第五,融资约束视角下,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的调节作用受到企业所有制、生产效率、行业等因素的影响。从企业所有制异质性来看,政府补贴对国有和非国有企业的创新质量影响均起到正向调节作用,但相对于国有企业而言,非国有企业的调节系数不仅更显着,而且调节系数相对更大。从企业生产效率异质性来看,无论是高生产率企业还是低生产率企业,政府补贴的调节作用均显着为正,但对低生产率企业的调节作用更大。从企业行业异质性来看,相对非制造业企业,政府补贴对制造业企业创新质量的促进效应更强。第六,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创新质量与获取政府补贴强度有差异。从企业创新质量特征来看,成熟期企业创新质量最强,成长期次之,衰退期最弱;从获得的政府补贴强度来看,成熟期强度最高,衰退期次之,成长期最弱。即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的创新质量相对较高,成熟期和衰退期企业获得的政府补贴强度相对较高。第七,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政府补贴影响企业创新质量的效果具有显着差异性。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质量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政府补贴影响创新质量的效果存在差异性。具体而言,对于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来说,政府补贴对创新质量促进作用相对较大。然而对于衰退期的企业来说,政府补贴对其创新质量的影响相对较小。本文的创新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拓展了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影响的研究视角。现有研究对二者关系的论证并无一致性结论,本文认为企业的创新质量不仅受到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且与企业动态发展阶段息息相关。因此,本文以公司治理结构表征企业内部环境,以融资约束表征企业外部环境,以生命周期表征企业发展动态过程,把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相结合,把企业静态状况和动态变化相结合,内外联动,动静结合,系统分析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外部融资约束和生命周期视角下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丰富了现有企业异质性视角下政府补贴对创新质量影响的研究视域,拓展了该主题的相关研究。第二,丰富了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影响的分析框架。本文基于企业异质性特征,构建了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影响的分析框架,一是总结了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机理;二是厘清了公司治理、融资约束与生命周期三个细分框架下的异质性影响机理;三是提出了异质性分析框架下的研究假设,并通过多个微观数据库的匹配,对研究假设进行了论证。纵观现有文献,尚未有研究同时将公司治理结构、外部融资约束和动态生命周期纳入统一分析框架,本文的研究是对现有框架的细化与深入,是对现有文献的有益补充。第三,深化了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一是在公司治理视角下的分析中,从股东治理、经理人治理和董事会治理三个维度,运用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SFA)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检验了政府补贴对不同公司治理效率企业的异质性影响,同时创新性的采用泊松面板模型对实证研究结论进行了稳健性检验。二是融资约束视角下的分析中,运用面板门槛模型,识别了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的非线性影响,并采用多种测算融资约束水平的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三是在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分析中,采用Chow-Test的方法较为准确的识别了政府补贴对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差异,并采用替换被解释变量和随机抽取子样本的方法对实证结论进行了稳健性检验。通过上述实证研究,得到了很多新颖且重要的结论,为完善政府补贴制度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现实依据。
黄慧[4](2021)在《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勤勉义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新《证券法》大幅提高了证监会对独立董事的行政处罚力度,导致独立董事勤勉履职风险显着增加。2021年,证券资本市场已出现了独立董事未勤勉尽责而受到高额处罚的第一案。独立董事是具有双重特殊义务的董事,其勤勉义务内容理应有所不同。但我国《公司法》有关勤勉义务内容仅为原则性的表述,不可窥见独立董事勤勉尽责的外延及边界,司法适用也一直面临着挑战。在新《证券法》修改落下帷幕而《公司法》即将迎来第六次修改之际,完善独立董事勤勉义务,以便进一步填补制度真空、护航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健康发展,是公司法改革不可回避之任务。本文正文共四个章节,第一章为独立董事勤勉义务制度概述。从独立董事的特殊性开始引入,首先阐述独立董事制度沿革,通过独立董事与一般董事、监事会的差异比对,凸显出独立董事的特殊性。其次,探讨勤勉义务的特殊性,主要论述独立董事的角色与职责定位、专业背景以及明确勤勉义务的核心特征——勤勉判断标准。最后,梳理散落于不同层级的相关法规,指出当前立法精细化的缺失以及新法之下独立董事勤勉履职风险的变化。基于此,第二章为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勤勉义务问题剖析,本章主要内容基于实例考察,探索实践中针对独立董事未勤勉尽责的问责逻辑,并指出当前制度运行的三大阻碍。在第三章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勤勉义务之理论探讨中,阐述了独立董事勤勉义务来源需要追溯到信义义务理论,并对商法领域下不同主体间勤勉义务的差异化进行探讨,探究基于判例法产生的商业判断规则存在的制度价值。同时,分析违反勤勉义务的法律性质和民事责任。基于理论探讨,为勤勉义务内容的完善建议提供依据和指引。第四章为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勤勉义务之制度完善,本章主要涵盖独立董事勤勉义务内涵完善、合理谨慎独立董事标准设置以及勤勉履职保障规制内容。勤勉义务应当基于现实情况有所演变,合理界定独立董事阶段性、过程性的勤勉义务。基于立法设置的独立董事勤勉责任畸重及现实履职的矛盾落差,主张在有限与有为的尺度中,区分设置合理谨慎独立董事标准,在一般标准中嵌套特殊标准,并将实践中独立董事的“签字责任”当作是履职的“事实性要求”。最后提出关于独立董事勤勉履职的保障规制,以商业判断规则的事后审查为引领,设置独立董事勤勉履职的风险规避路径。综合来说,通过一一对应前文所涉问题,而提出上市公司治理架构下独立董事勤勉义务制度的完善建议。
王宇慧[5](2021)在《董事高管损害公司利益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公司治理结构不断优化,理论和实务界对董事高管损害公司利益的法律问题更加关注。近年来,董事高管损害公司利益的案件数量呈现上升趋势,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样本案例进行类型化分析,发现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董事高管违反受信义务损害公司利益判断标准不清晰及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制度供给不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对上述两项问题进行明确,并对其原因加以分析,试图为董事高管损害公司利益问题的解决提出积极完善建议。除绪论外,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董事高管损害公司利益现状统计分析。本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董事高管损害公司利益规制现状从受信义务和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两个角度进行的说明,以对本文所研究问题的相关规范进行全貌了解。第二部分是对实证案例的基础分析,包括选取标准的限定和统计案例初步展示两项。第二章:董事高管损害公司利益案例类型化分析。本章对董事高管损害公司利益案例进行类型化分析,主要存在董事高管违反受信义务损害公司利益判断标准不清晰和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制度供给不足两类。其中,董事高管违反受信义务损害公司利益的判断标准中可划分为董事高管违反勤勉义务的判断标准和董事高管违反忠实义务的判断标准,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运行情况又可划分为履行前置程序进入诉讼、豁免前置程序和股东起诉因前置程序履行被驳回三类。第三章:董事高管损害公司利益的既存问题及原因分析。对董事高管损害公司利益的既存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以类型划分为基础,在本章中将分别针对董事高管违反勤勉义务的判断标准、董事高管违反忠实义务的判断标准、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三项,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分别探究其在运行中的既存问题,在结合域外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尝试对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探讨。第四章:董事高管损害公司利益的规制建议。在对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释明和对问题存在原因加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更为具体的完善建议。在完善董事高管违反勤勉义务的判断标准方面,以确立董事高管违反勤勉义务判断标准的原则为出发点,进而明确董事高管违反勤勉义务的主客观判断标准,提出引入商业判断规则的制度构思;完善董事高管违反忠实义务的判断标准方面,在重述忠实义务基础关系的前提下,进一步强化董事高管违反忠实义务判断标准的制度供给,强调应加快构建董事高管违反忠实义务的责任体系。完善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豁免方面,在平衡自由与秩序价值的基础上,提出明确股东诉讼请求回复制度和强化监事会监督作用的具体建议。
陈祥义[6](2020)在《中国上市公司监事会与公司业绩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监事会治理是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监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特别是监事会与公司业绩的关系,一直以来在学术界和产业界都存在着不同意见。监事会作用的发挥,不仅与监事会个体特征相关,具体包括监事的性别、年龄、学历、任期、专业、来源、薪酬、股权等,而且与监事会规模、监事会主席的特征密切相关。上市公司监事会与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以及监事会与独立董事的关系,有的专家认为监事会与独立董事彼此取代,有的专家认为相互促进。对于处罚与公司业绩的关系,定性的研究多,定量的分析少。本文采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从2007年至2017年,共计11年时间,以25776家上市公司为观测样本,对于监事会、独立董事、处罚等与公司业绩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多个有意义的结论。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首先,本文探究了中国上市公司监事会与公司业绩的关系,首次采用大样本数据对于中国上市公司监事会与公司业绩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认为监事会对于公司业绩的影响整体上是有效的,具体表现为:上市公司监事的薪酬、持股数量与公司业绩正相关且显着,具有博士等高学历的监事、具有财务、会计、经济、工程专业背景的监事、股东监事和外部监事等与公司业绩正相关且显着;监事会的规模与公司业绩正相关且显着;监事的平均年龄、性别与公司业绩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监事的任期与公司业绩呈U型相关。其次,本文对于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业绩的关系进行了论证,首次对于独立董事特征与上市公司业绩的关系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为:独立董事的高学历、薪酬、会计等专业背景,教授职称等对于公司业绩有正向影响且显着;独立董事的平均年龄对于公司业绩负向影响;独立董事任期与公司业绩呈现U型关系;独立董事的性别与公司业绩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独立董事的规模对于业绩的影响不稳定。实证结果认为独立董事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独立存在,单独发挥作用;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在公司治理中,可以并存,相互促进。再次,本文的论证方法有创新,在监事会、独立董事、公司处罚等与公司业绩关系的分析中,首次使用分位回归的论证模型,从分位结构中刻画了两者的关系,研究了在公司业绩处于不同分位点时,各因素对于公司业绩的影响,从而更加细致和全面地了解上述特征与公司业绩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分位回归是一种更稳健的回归方法,增加了研究结论的准确度和可信度。最后,本文首次对于中国上市公司监事会主席的特征与公司业绩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另外,本文对于上市公司受到监管处罚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了汇总分析,并首次对于处罚与公司业绩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公司受到处罚次数与业绩负相关并且显着。本文论证采用了多元回归分析、分位回归分析、LOGISTIC检验和自变量滞后一期的稳健性检验等回归分析和检验方法,保证了回归结果的稳健性和可靠性。本文对于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改进监事会制度建设,处理好监事会与独立董事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郭建军[7](2016)在《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法律规制》文中提出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是公司向其经营管理者以现金、非现金的方式支付的作为对方提供管理服务的对价(报酬或酬劳)。现代公司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治理结构下,存在市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作为公司代理人的管理者和作为公司所有者的股东之间存在利益冲突,以业绩薪酬为主要构成内容的现代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原本是作为一种降低这种代理成本、平衡双方利益的有效工具而出现。1但实践中,其自身却异化为复杂的代理成本之一。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高管薪酬迅速飙升的势头就在英美国家备受关注,而这也成为英国率先发动公司治理改革运动的直接导火线。相关调查显示,英美一些大型公众公司中高管的平均薪酬比普通员工高出30倍左右,这还不包括那些少数畸高的公司高管薪酬。2但是,在那一轮公司治理改革中,高管薪酬问题并未得到有效遏制,反而越发严重。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被暴露的高管薪酬以及高管们无畏的普遍表现彻底打破了人们能够接受的底线,特别是以金融行业为代表的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成为被众人广泛指责和质疑的对象。原本正准备实施输血方案的美国总统也公开抨击,称这些高管在进行“非常可耻”且“对股东毫不负责任”的行为。他同时宣布,得到政府资金救助的美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将受到上限约束,并开始加强了对这些公司的监管措施。3英国也采取了类似办法,2009年时任英国首相的布朗表示,推行金融改革的起点在于扫除金融业上市公司高管高薪的普遍现实。4一时间世界范围内社会公众对上市公司高管天价薪酬指责和舆论讨伐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我国,这一问题同样被推向了风口浪尖。5不仅金融类上市公司高管高薪引人注目,而且国有企业高管有着亦官亦商的双重角色,进一步造就了中国特色的“高管薪酬谜团”。2010年前后,新浪财经网向社会公众发起了“如何看待高管高薪”的网上社会问卷调查。6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公众普遍难以接受自己收入与高管薪酬的过大差距。面对愈来愈突出的社会矛盾和高管薪酬风波,我国也采取了限制最高薪酬的规制办法,但事实上,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没有从该项政策中获取预期效果。正如布莱恩R·柴芬斯所言,高管薪酬是一个比找到解决方法更易发现问题的话题。很多人包括股东、新闻界、政治家在内,都有理由批评现有体制产生的结果。7正是带着这一疑问笔者展开研究。首先,对高管薪酬构成和其理论基础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其次,推衍法律规制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原则和边界;最后,对法律规制高管薪酬的具体路径进行解释和构建。行文展开的逻辑也正是对三个问题的探讨与回答:一、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是否需要法律规制?二、法律规制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正当性和边界何在?三、法律规制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路径方法何在?全文共五章,各章内容简述如下:第一章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现实积弊。作为整篇文章的研究起点,本章首先厘定了上市公司“高管”的概念及范围。不仅包括《公司法》第216条第1款所指的公司管理人员,还包括那些直接介入公司经营管理的董事。其次,在梳理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基础理论的前提下,归纳了实践运作中对高管薪酬水平产生明显影响的内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公司经营和治理、高管个人情况、市场竞争需求和制度环境等。最后,透过一些典型案例和实证数据来挖掘高管薪酬背后所存在的现实积弊及其症结所在。为了降低股东与高管之间的代理成本并对高管投入的异质性生产要素给予必要回应,在高管薪酬中嵌入激励性机制已成为上市公司普遍实践。由此,整个高管薪酬制度的核心问题便是如何实现对高管的有效激励与约束。从实践来看,高管薪酬存在与公司绩效脱钩以及激励扭曲的现实积弊。这其中既有市场失灵的影响,也有程序安排的错位,还有实体制度的欠缺,那么这些问题可否由法律介入予以矫正?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法律又应当如何调整?第二章提出了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法律规制的基础及界限。基于高管薪酬的现实积弊和其产生原因,人们或许想要依赖法律规制的方法,但是法律介入公司与高管之间的私人合同是否正当?且法律介入的边界何在?这既是构建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法律制度体系的逻辑起点,同时也为法律规制上市公司的目的、原则搭建基础框架,进而成为设计法律规制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具体路径的理论支撑。研究认为,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传统的契约结构已被公共秩序化的特征所取代。法律能够适用于整个公司权利体系的基本样态是——通过法规或章程来赋予公司、经营者或内部任何机构以权力,让其为了实现全体股东利益而行使。8法律规制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实质上是公司自治动态调整的一种过程。其目的在于在实体层面构建合理、公平的激励机制,在程序层面寻找公正、透明的定价机制。但诚如有学者所言,对于高管薪酬的规范,法律规制是必要而且重要的,但显然不是万能的,基于激励策略和公司治理规范属性的局限,其作用的范围及其方式都是特定化的。9因此,法律在规制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过程中又应当坚持自治、公平和激励的原则,以此坚守在合理的边界之内。第三章调整高管薪酬的决策机制。决策主体和决策程序是高管薪酬决策机制的重要内容,而客观性和公正性又是保障高管薪酬合理的基础前提。这其中,决策主体又为重中之重,对高管薪酬法律关系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分配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法律规制的重心在于高管薪酬决策主体的选任以及高管薪酬决策主体与决策对象的利益隔离。而各国市场环境的发展变迁及公司组织结构的差异又导致高管薪酬决策权的配置各有不同,法律所要保障或约束的主体也在不断变化。在公司形态发展的早期,其组织结构充满人合性的特征,高管薪酬一般由股东直接决定,股东之间的信任和司法的宽容可以维持家族企业的运作效率。后来,在家族企业演变为股权分散的公众公司过程中,高管薪酬决策权也随着公司权力重心的转移为董事所享有。当然,基于各国公司治理传统结构的不同,权力配置的结构也不尽相同。但是基于董事与高管的身份重合或董事被高管所俘获,高管自定薪酬的可能越来越大。因此,现阶段高管薪酬决策权向股东回归的迹象愈加明显。以英国为首确立的“Say on pay”规则导入了股权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制约高管薪酬的效果,也因此被美国、欧盟逐渐借鉴。但我国目前立法在这方面暂时还没有体现,因此本章最后对我国高管薪酬整体决策机制进行反思评析,从建立决策主体利益隔离机制、国企高管薪酬的分类监管、引入股东投票建议权和增加“落日条款”四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第四章改进高管薪酬信息披露监管机制。于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而言,无论高管个人的能力、努力及其对公司的贡献是否与其所得薪酬相匹配,还是薪酬决策者们是否尽职尽责的制定薪酬方案,都不能自说自话,而应当由投资者和社会民众进行衡量判断。因此,真实、完整、及时的信息披露是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行使监督权的保障性工具。但实践表明,在各国高管薪酬信息披露制度运行的背后,高管薪酬的飙升未见回落之势,故而人们对于高管薪酬信息披露制度的功能产生质疑。因此,本章以辩证分析信息披露的制度功能为基础,指出其作用于高管薪酬的方式是间接的。同时,通过对美国和德国高管薪酬信息披露监管的比较考察,指出集中型、多样化的信息披露模式已是大势所趋。并且,在我国即将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监管背景下,加强包括薪酬信息在内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更具重要意义。因此,针对我国目前信息披露分散单一、薪酬结构披露不充分、薪酬决策程序缺乏透明度以及瑕疵披露民事责任缺失的四大问题,笔者分别给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包括优化信息披露方式、拓展业绩薪酬披露内容、提高薪酬委员会薪酬决策透明度,构建高管隐性收入信息披露机制。第五章完善高管薪酬司法救济机制。无论是加强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决策机制的控制,还是提高高管薪酬的透明度,这些都属于事前规制的方法,不能杜绝妨害股东利益的高管薪酬安排出现。法谚有云:“无救济则无权利”。因此,以司法救济的方式实现对股东权利的保护,最终落实相关主体的责任承担,是保障股东权益的重要方式,也是解决高管薪酬问题的最后通道。现有的制度资源和理论积淀已经为高管薪酬的司法救济提供了较为可行的路径:股东可以就高管薪酬的不利安排提起派生诉讼,法院通过对相关法律条文的解读以及商业判断规则的应用,逐步形成审查高管薪酬安排是否侵害股东权益的判断标准,并进一步通过司法裁判的形式明晰具体案件中的高管薪酬安排是否合理,是否损害了股东利益,相关主体如何承担责任等问题。在构建和完善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司法救济体系的过程中,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在司法实践中的经验值得借鉴,而我国在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监管问题中进行的有益探索亦能够提供宝贵的中国经验。
杨植堂[8](2013)在《独立董事与其监督绩效的实证分析 ——基于关联方恶性占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自2001年我国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引入独立董事以来,该制度已经历了12年的发展,其内涵不断得以丰富和完善,已能够较好的行使监督职能,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叶康涛等,2007)。但在独立董事制度得以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同时,“花瓶董事”、“独立董事难独立”等负面评价也屡见不鲜。在《首份中国独董调查报告:独董生存现状》中,董颖等(2004)通过调查发现,独立董事在董事会表决中很少发表独立意见,也很少提出与大股东不一致的意见,事实上独立董事并没有发挥真正的监督作用。因此,通过对独立董事制度发展历程的回顾,分析其监督作用是否得以发挥,发挥程度如何以及今后的发展和改进方向等,已成为国内研究者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致力于对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进行探讨。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数据收集难度大,有些变量无法量化等原因,要对独立董事所有监督行为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和评估是不现实的。在我国“一股独大”的特殊股权结构下,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利用其优势地位,通过关联交易、操控市场、资金往来等手段侵占上市公司资产,严重侵害上市公司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针对这种侵害行为,《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中都指出,保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是独立董事的主要职责,独立董事要对可能影响中小股东利益的一切事项进行监督。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使对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进行量化研究成为可能。基于此,本文以关联方恶性占用上市公司资产为切入点,从独立董事能否抑制关联方占款的角度分析独立董事的监督绩效。在选择关联方恶性占用上市公司资产的衡量指标时,本文选择了上市公司应收关联方其他应收款当期增加额。这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第一,与应收账款相比,其他应收款更能体现关联方对上市公司的恶性占资;第二,与存量相比,增量与独立董事监督行为之间的联系更直接。本文的写作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对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目的,研究方法等内容进行简要阐述。说明在现阶段对独立董事监督绩效的研究对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具有深远的意义。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该部分主要厘清了独立董事制度的相关理论:两权分离理论说明了在所有权和控制权产生分离后,独立董事的介入可以解决董事会监管职能缺失的问题;委托代理理论阐述了公司治理中之所以需要独立董事,是因为存在内部人控制问题及股东董事侵害中小股东利益问题;不完全契约主要阐述了在公司治理中引入独立董事是为了解决契约的不完全性和传统治理结构在处理不完全契约时的缺陷;人力资本理论则主要阐述了独立董事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它的引入会极大的促进上市公司的发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上市公司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在之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同也存在诸多不足,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以关联方占款增加额为切入点,对制造业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进行探讨。第三部分为模型构建。在这个部分中,本文对解释变量及被解释变量选择的考虑因素进行了解释说明,最终选择了关联方占款增加额作为被解释变量,独立董事人数和独立董事比例作为解释变量,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选择了国有控股、第二至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资产负债率及资产规模作为控制变量。在提出研究假设之后分别对独立董事比例与关联方占款增加额之间和独立董事人数与关联方占款增加额之间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第四部分为实证分析。在此部分中,本文主要采用了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及方差分析等方法,对第三部分建立的模型进行实证检验。通过该部分的分析发现,相关分析中虽然没有发现独立董事比例与关联方占款增加额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但是在控制了外部影响因素后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通过方差分析也发现随着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比例的增加,关联方占款增加额显着下降。在这部分的最后,还对该实证研究结果的经济意义进行了解释说明。第五部分为结论及展望。在这部分中,首先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了概括:第一,在制造业上市公司中,独立董事比例与关联方占款增加额显着负相关,独立董事比例的提高能显着减少关联方恶性占款增加额。因此从关联方恶性占资视角来看,独立董事的监督绩效是显着的,独立董事制度有效。第二,在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变量中,与独立董事人数相比,独立董事比例更能体现董事会的独立性。第三,债权人利用借款附带条款增加了大股东及关联方恶性占用资金的难度,因此,随着资产负债率的提高,公司关联方占款增加额显着减少。最后,还针对这些结论提出了政策建议,并对本文的研究局限和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简要阐述。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角度比较新颖。与前人采用公司绩效指标检验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的研究不同,本文通过对独立董事能否抑制关联方占款额增加的研究,从关联方占资视角解释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使研究更直接,更有效。第二,变量选取比较合理。本文研究关联方恶性占资时,选择了应收关联方其他应收款增量作为被解释变量。其他应收款比应收账款更干净,更合理;用增量更能体现《指导意见》中新发生的关联交易须经独立董事认可的规定。本文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样本量小。本文仅选取了2010年至2011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中的197个样本,可能会对回归结果产生一定影响。第二,研究角度较为单一。本文仅从关联方恶性占资视角考察了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因此得到的结论仅能从侧面反映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
黄笠[9](2012)在《历史与现状:中国上市银行董事会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公司治理历来为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与重点,在我国,自开始国有企业机制改革以来,关于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已经在各个学科中全面展开。既有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大多偏重于公司整体治理而较少从董事会治理层面来展开论述。实际上,伴随着现代公司的不断壮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愈明显,两权分离下的授权经营模式使得公司治理中存在的多数冲突实际上主要在董事会里产生。不管是董事会与股东,董事会与监事会、经理层及其他利害关系人,还是董事会自身内部的权利安排,都是公司治理结构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因而,有必要在公司治理结构的大框架内,重视董事会作为公司内部权利冲突的中心和“主战场”地位,从而更为深入细致地考察其治理结构与运作制约。与公司治理结构着重强调公司内部权力的架构与制衡不同,目前的董事会治理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董事会运行的基础元素以及董事会的实际运行状态的考察,以基础元素的筛选合理与否以及运行情况优劣作为评价董事会治理绩效的标准。在上市公司中,银行占有特殊地位。截止到2010年,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已达16家,原有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已全部完成股份制改革并成功上市。有关资料显示,工商银行以超过1600亿的总利润位居全部上市公司之首,建设银行也突破千亿元利润大关,紧随工商银行之后。2010年前三季,16家银行的盈利总和为5248亿元,同期沪深A股总盈利为12071亿元,银行业占了43%。2009年,16家上市银行的盈利总和为5075亿元,同期沪深A股总盈利为11784亿元,银行股占了43%。。16家上市银行自上市以来总共融资12202亿元,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股市是一个银行股市,似乎并不牵强。商业银行的自身特点决定了银行治理存在着与其他企业显着的差异性,在目前企业的融资模式依旧以银行为主及存在广大存款人的形势下,商业银行的外部性决定了其任何举动均会引来广泛的社会影响,任何关于治理结构的转换优化策略必然慎之又慎。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探讨完善商业银行的董事会治理就显得尤为必要。在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与实践中,新世纪以来兴起了关于“最佳实践模式”的广泛讨论,围绕着是否存在所谓的最佳模式以及其他模式如何向最佳模式演进的问题,从经济学界到法学界倾注了大量的心力,学者们通过比较研究对世界范围内的公司治理模式进行全方面的细致考察和研究,比较不同国家治理模式的异同,总结良好经验,探寻发展轨迹和路径。各主要国家的公司治理结构制度安排的现状和特点,都源于其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股权结构状况、政治法律制度等社会条件。这些不同模式的公司治理结构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也暴露了一定的问题和漏洞。为此各国都在学习他国的成功经验,根据本国国情完善和发展自身制度。具体到商业银行的治理模式,同样存在着不同的价值倾向与实践选择,模式的优劣之争以及不同模式之间的相互协调。在面对可资借鉴的国际经验时,如何认识他人,认清自我、取他人所长为己所用,使优秀外来制度内化并有效运行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有其独特的历史演进过程以及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这种独特性必然会反映在治理模式之上,如何借鉴国际先进的治理经验,同时兼顾我国的国情及公司治理的特殊性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学术课题。实践经验支撑理论研究,反过来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而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董事会治理的实际状况却显得扑朔迷离,学界的大量精力集中于基础理论辨析与移植,却很少有从实践的维度展开研究。笔者认为,应在实证数据地分析中,准确地把握现时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实际状况,以较为完善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为基础,依据研究目的,选取参照元素,量化具体数据,从董事会的运行基础和实际运行状况两方面出发,在一定方法论的指导下针对现时突出问题以及至为重要却隐而不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此外,以往的研究往往从单个的治理案例出发,从策略分析开始延伸到不同情况下的具体变通情形,而缺少对整体结构的观照。因此,应当在考虑了治理环境和制度约束之后,依据具体情况选取研究治理对策组合的方法。本文从两权分离、委托代理及公司社会责任和相关利益人理论探讨出发,分析了商业银行董事会治理问题存在和发展趋向的理论基础,从纵向历史角度对早期金融机构包括山西票号、近代民营银行中的公司治理元素进行了分析和考量,以期为完善我国现代公司治理机制提供历史的借鉴经验。分析比较了当前世界范围内金融组织的主要公司治理模式在治理结构、内部制衡、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不同的取向和特征,提出了制度引进时需要关注的点,并利用上市银行作为公众公司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所反映出来的各种信息,通过对16家上市商业银行在董事会的构成基础和董事会的实际运行状况的横向对比考察,真实地反映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在治理结构上的异同点,最后运用契约理论下的“委托一代理”分析范式,观察在“机会主义行为”的不同表现情形,探究治理策略的可能结果、走向和强度上的同质与差异性,依据元素互补的既定假设,在动态的体系中分析具体的代理问题,从而为我国上市银行董事会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马戎[10](2010)在《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公司治理中的现状和制度建构》文中研究指明自2001年中国证监会颁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始,独立董事制度正式在我国内地运作已将近十年了。作为一项以政府为主导移植入我国内地的制度,独立董事制度从无到有,从政策性引入到立法上确立,它对我国公司治理的影响逐渐增强。本文首先从独立董事制度的肇始入手,介绍它在美、英等国家的实践状况,并及它逐步向大陆法系国家渗透的情况。进而阐述因我国公司内部治理问题频仍发生,独立董事制度遂受到管理层重视而被移植入我国。作为外来新生事物,独立董事制度须与我国内地公司治理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发挥其价值,然而在独立董事制度本土化过程中,暴露出了诸多问题,没有达到该制度设立的初衷。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独立董事制度的构建入手,力求完善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独立董事制度法律架构体系,为独立董事制度本土化提供法律性建议。
二、关于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混改背景的董事会有效性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混合所有制改革文献综述 |
1.2.2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董事会有效性之间关系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4.1 技术路线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董事会有效性基本含义与特征 |
2.1.1 董事会有效性的基本含义 |
2.1.2 董事会有效性特征 |
2.2 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资源依赖理论 |
2.2.3 现代管家理论 |
2.3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董事会有效性影响的理论分析 |
2.3.1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角度 |
2.3.2 基于资源依赖理论角度 |
2.3.3 基于现代管家理论角度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董事会有效性影响因素分析 |
3.1 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董事会结构对董事会有效性影响分析 |
3.1.1 董事长与总经理兼任情况的影响分析 |
3.1.2 董事会下设专业委员会的影响分析 |
3.2 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董事会独立性对董事会有效性影响分析 |
3.2.1 独立董事比例的影响分析 |
3.2.2 独立董事背景的影响分析 |
3.3 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董事会行为与激励对董事会有效性影响分析 |
3.3.1 董事会会议次数的影响分析 |
3.3.2 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激励的影响分析 |
第四章 实证研究设计与结果 |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1.1 样本选取 |
4.1.2 数据来源 |
4.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
4.2.1 模型构建 |
4.2.2 被解释变量选择 |
4.2.3 解释变量选择 |
4.2.4 控制变量选择 |
4.3 实证研究设计与实证结果 |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2 变量间相关性检验分析 |
4.4 多元回归模型结果 |
第五章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
5.1 混改背景企业董事会结构对董事会有效性影响实证结果分析 |
5.1.1 董事长与总经理兼任情况的实证影响分析 |
5.1.2 董事会专业委员会的实证影响分析 |
5.2 混改背景企业董事会独立性对董事会有效性影响实证结果分析 |
5.2.1 独立董事比例的实证影响分析 |
5.2.2 独立董事背景的实证影响分析 |
5.3 混改背景企业董事会行为与激励对董事会有效性影响实证结果分析 |
5.3.1 董事会会议次数的实证影响分析 |
5.3.2 高管薪酬激励的实证影响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6.3.1 研究不足 |
6.3.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独立董事特征对公司绩效的差异化影响 ——基于区域与所有制视角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相关理论 |
2.3 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公司治理模式比较分析 |
2.4 上市公司区域划分及区域差异对独立董事制度的影响分析 |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1 独立董事外部特征与公司绩效 |
3.2 独立董事个体特征与公司绩效 |
3.3 独立董事行为特征与公司绩效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2 变量定义 |
4.3 建立模型 |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 |
5.2 相关性分析 |
5.3 回归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 ——基于企业异质性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政府补贴 |
1.2.2 创新质量 |
1.2.3 企业异质性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关于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相关研究 |
1.3.2 关于公司治理、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 |
1.3.3 关于融资约束、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 |
1.3.4 关于生命周期、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 |
1.3.5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5.1 本文的创新 |
1.5.2 研究的不足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政府补贴相关理论 |
2.1.1 市场失灵理论 |
2.1.2 外部性理论 |
2.1.3 公共产品理论 |
2.1.4 技术进步理论 |
2.2 企业创新相关理论 |
2.2.1 企业技术创新理论 |
2.2.2 企业制度创新理论 |
2.2.3 企业管理创新理论 |
2.3 公司治理相关理论 |
2.3.1 委托代理理论 |
2.3.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4 融资约束相关理论 |
2.4.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4.2 优序融资理论 |
2.5 生命周期相关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3 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基于企业异质性视角的分析框架和研究假设 |
3.1 政府补贴的形式与作用 |
3.1.1 政府补贴的形式 |
3.1.2 政府补贴的作用 |
3.2 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机理 |
3.2.1 促进效应 |
3.2.2 抑制效应 |
3.2.3 非线性效应 |
3.3 企业同质性与异质性 |
3.3.1 企业的同质性假设 |
3.3.2 企业的异质性假设 |
3.4 企业异质性视角选取 |
3.4.1 视角选取一:公司治理视角 |
3.4.2 视角选取二:融资约束视角 |
3.4.3 视角选取三:生命周期视角 |
3.5 分析框架及研究假设 |
3.5.1 分析框架一:公司治理视角下的异质性影响与研究假设 |
3.5.2 分析框架二:融资约束视角下的异质性影响与研究假设 |
3.5.3 分析框架三: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异质性影响与研究假设 |
3.6 本章小结 |
4 公司治理视角下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 |
4.1 公司治理效率的测算 |
4.1.1 公司治理效率测算的思路 |
4.1.2 公司治理效率的方法及数据 |
4.1.3 测算结果解析 |
4.2 实证研究设计 |
4.2.1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4.2.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4.3.1 基准回归分析 |
4.3.2 调节效应分析 |
4.3.3 基于研发投入渠道的机制检验 |
4.3.4 稳健性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5 融资约束视角下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影响研究 |
5.1 实证研究设计 |
5.1.1 计量模型构建 |
5.1.2 变量选择 |
5.1.3 数据说明 |
5.2 实证结果分析 |
5.2.1 基准估计结果 |
5.2.2 异质性估计 |
5.2.3 稳健性检验 |
5.3 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影响的门槛效应分析 |
5.3.1 门槛值检验 |
5.3.2 门槛模型估计 |
5.3.3 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6 生命周期视角下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影响研究 |
6.1 实证研究设计 |
6.1.1 计量模型设定 |
6.1.2 数据来源 |
6.1.3 变量说明 |
6.2 实证结果分析 |
6.2.1 统计性描述 |
6.2.2 全样本回归结果分析 |
6.2.3 基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异质性检验 |
6.3 稳健性检验 |
6.3.1 替换被解释变量 |
6.3.2 随机抽取子样本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启示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启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勤勉义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研究法 |
3.2 实证研究法 |
4 论文结构 |
5 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勤勉义务制度概述 |
1.1 独立董事的特殊性 |
1.1.1 独立董事制度沿革 |
1.1.2 独立董事与监事之差异 |
1.1.3 独立董事与一般董事之差异 |
1.2 独立董事勤勉义务的特殊性 |
1.2.1 独立董事角色与职责定位分析 |
1.2.2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专业背景分析 |
1.2.3 独立董事勤勉义务的核心特征 |
1.3 我国独立董事勤勉义务的立法现状 |
1.3.1 立法现状与不足 |
1.3.2 新《证券法》下独立董事勤勉履职风险畸重 |
小结 |
第二章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勤勉义务问题剖析 |
2.1 我国独立董事勤勉履职实例考察 |
2.1.1 证监会行政处罚之推演逻辑 |
2.1.2 法院司法裁判之路径思考 |
2.2 独立董事勤勉义务制度运行阻碍 |
2.2.1 勤勉义务内涵存在解释困境 |
2.2.2 勤勉判断“签字论”之不合理性 |
2.2.3 立法逻辑与现实履职之矛盾 |
小结 |
第三章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勤勉义务的理论探讨 |
3.1 勤勉义务理论溯源 |
3.1.1 信义义务的追溯 |
3.1.2 差异化勤勉义务的再探讨 |
3.2 商业判断规则理论探索 |
3.2.1 勤勉义务与商业判断规则 |
3.2.2 商业判断规则的制度价值 |
3.3 独立董事未勤勉尽职责任探源 |
3.3.1 独立董事法律责任性质 |
3.3.2 独立董事民事责任分析 |
小结 |
第四章 独立董事勤勉义务的制度完善 |
4.1 独立董事勤勉义务内涵完善 |
4.1.1 过程性勤勉义务 |
4.1.2 信息披露监督义务 |
4.1.3 合理信赖的法定化 |
4.2 合理谨慎独立董事标准设置 |
4.2.1 一般标准与特殊标准 |
4.2.2 履职约束体系之构建 |
4.3 独立董事勤勉履职的保障规制 |
4.3.1 商业判断规则的制度路径选择 |
4.3.2 独立董事勤勉履职之风险规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董事高管损害公司利益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关于受信义务的理论研究 |
(二)关于自我交易的理论研究 |
(三)关于篡夺公司机会的理论研究 |
(四)关于竞业禁止的理论研究 |
(五)关于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的理论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一)规范分析法 |
(二)比较分析法 |
(三)实证分析法 |
四、论文框架 |
第一章 董事高管损害公司利益立法和司法现状问题概述 |
一、董事高管损害公司利益立法规制现状 |
(一)关于董事高管承担受信义务的立法规制现状 |
1.公司利益 |
2.董事高管 |
3.受信义务 |
(二)关于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的立法规制现状 |
二、董事高管损害公司利益司法案例统计 |
(一)样本选取的基本要求 |
(二)样本的初步统计 |
三、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董事高管损害公司利益案例实证及类型化分析 |
一、董事高管违反受信义务损害公司利益的判断标准 |
(一)董事高管违反勤勉义务的判断标准 |
1.单纯客观标准 |
2.主客观相结合 |
(二)董事高管违反忠实义务的判断标准 |
1.违法自我交易 |
2.篡夺公司机会 |
3.违反竞业禁止 |
二、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运行情况 |
(一)履行前置程序进入诉讼 |
(二)豁免前置程序 |
(三)股东起诉因前置程序履行被驳回 |
三、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董事高管损害公司利益既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董事高管违反受信义务判断标准既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董事高管违反勤勉义务判断标准既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1.董事高管违反勤勉义务判断标准的既存问题 |
2.董事高管违反勤勉义务判断标准既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二)董事高管违反忠实义务判断标准既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1.董事高管违反忠实义务判断标准的既存问题 |
2.董事高管违反忠实义务判断标准既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二、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既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的既存问题 |
1.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形式化 |
2.监事会执行力不足 |
(二)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既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1.书面请求与回复制度供给不足 |
2.监事会独立性差 |
三、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董事高管损害公司利益的规制建议 |
一、完善董事高管违反受信义务判断标准的建议 |
(一)完善董事高管违反勤勉义务判断标准的建议 |
1.确立董事高管违反勤勉义务判断标准的原则 |
2.细化董事高管违反勤勉义务主客观标准立法规范 |
3.商业判断规则的引入 |
(二)完善董事高管违反忠实义务判断标准的建议 |
1.重述忠实义务基础关系 |
2.强化董事高管违反忠实义务判断标准制度供给 |
3.构建董事高管违反忠实义务的责任体系 |
二、完善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的具体建议 |
(一)平衡自由与秩序价值 |
(二)明确股东诉讼请求回复制度 |
(三)强化监事会的监督作用 |
三、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上市公司监事会与公司业绩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标、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三、实证模型、变量选取和论证步骤 |
(一)实证模型 |
(二)变量选取 |
(三)论证步骤 |
四、本文研究逻辑和文章结构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六、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公司治理机制、监事会治理与公司业绩 |
(一)公司治理机制 |
(二)监事会治理 |
二、监事会个体特征与公司业绩 |
(一)监事的性别 |
(二)监事的学历 |
(三)监事的年龄 |
(四)监事的任期 |
(五)监事的来源 |
(六)监事的专业 |
(七)监事的薪酬 |
(八)监事的股权 |
三、监事会规模、监事会主席特征与公司业绩 |
(一)监事会的规模 |
(二)监事会主席特征与公司业绩 |
四、公司处罚与公司业绩 |
五、独立董事特征与公司业绩 |
(一)独立董事的性别 |
(二)独立董事的学历 |
(三)独立董事的年龄 |
(四)独立董事的专业 |
(五)独立董事的任期 |
(六)独立董事的薪酬 |
(七)独立董事的来源 |
(八)独立董事的股权 |
(九)独立董事的规模 |
六、监事会与独立董事的关系 |
(一)分别存在的观点 |
(二)相互促进的观点 |
(三)相互取代的观点 |
七、公司业绩 |
八、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监事会个体特征与公司业绩:性别、学历、年龄 |
一、研究假设 |
二、监事会个体特征的汇总依据、选取范围和选取原则 |
(一)监事会个体特征的数据汇总依据 |
(二)监事会个体特征样本数据的选取范围 |
(三)监事会个体特征数据选取原则 |
三、监事会个体特征描述性统计分析 |
(一)监事的性别 |
(二)监事的学历 |
(三)监事的年龄 |
四、多元回归分析及稳健性检验 |
(一)变量确定 |
(二)多元回归分析和稳健性检验 |
五、本章小结 |
(一)公司监事性别 |
(二)公司监事学历 |
(三)公司监事年龄 |
六、本章附录 |
第四章 监事会个体特征与公司业绩:任期、来源、专业 |
一、研究假设 |
二、监事会个体特征样本数据的汇总依据和选取办法 |
(一)监事任期汇总依据和处理原则 |
(二)公司监事来源的汇总依据和选取办法 |
(三)公司监事专业背景的汇总依据和选取的办法 |
三、监事会个体特征样本数据选取范围和指标选取原则 |
(一)数据来源和样本数据的选取范围 |
(二)选取原则 |
四、监事会个体特征数据统计性描述分析和回归论证结果 |
(一)监事会个体特征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多元回归分析 |
五、本章小结 |
(一)公司监事任期 |
(二)公司监事来源 |
(三)公司监事专业 |
六、本章附录 |
第五章 监事会个体特征与公司业绩:薪酬、股权 |
一、研究假设 |
二、样本数据的汇总和获取办法 |
(一)监事薪酬汇总和选取的办法 |
(二)监事股权激励汇总和选取的办法 |
三、样本数据来源和指标选取原则 |
(一)数据来源和选取范围 |
(二)选取原则 |
四、监事会个体特征描述性统计分析 |
(一)监事薪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关于监事的股权激励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五、监事会个体特征的回归分析和稳健性检验 |
(一)变量确定 |
(二)回归分析 |
(三)稳健性检验 |
六、本章小结 |
(一)公司监事薪酬 |
(二)公司监事股权激励 |
七、本章附录 |
第六章 监事会主席特征、监事会规模与公司业绩 |
一、研究假设 |
二、样本数据汇总原则和选取办法 |
(一)样本数据指标汇总原则 |
(二)指标选取 |
三、数据汇总统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回归检验结果 |
(一)监事会主席特征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多元回归与分位回归 |
四、本章小结 |
(一)监事会主席性别 |
(二)监事会主席来源 |
(三)监事会主席学历 |
(四)监事会主席年龄 |
(五)监事会主席专业 |
(六)监事会主席薪酬 |
(七)监事会主席任期 |
(八)监事会主席持股 |
(九)监事会规模 |
第七章 处罚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
一、研究假设 |
二、数据来源、指标选取和数据汇总 |
(一)数据来源和选取 |
(二)数据汇总的统计说明 |
三、处罚数据统计性描述分析 |
四、公司处罚次数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及稳健性检验 |
(一)处罚次数的多元回归分析 |
(二)公司受到处罚的稳健性检验 |
五、本章小结 |
(一)公司处罚种类的汇总分析与业绩的关系 |
(二)公司处罚、监事会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
六、本章附录 |
第八章 监事会与独立董事:彼此取代、相互促进 |
一、研究假设 |
二、独立董事特征数据来源、指标选取、统计说明 |
(一)数据来源 |
(二)指标选取 |
(三)统计说明 |
三、独立董事特征描述性统计分析 |
(一)独立董事性别 |
(二)独立董事规模 |
(三)独立董事学历 |
(四)独立董事年龄 |
(五)独立董事专业 |
(六)独立董事薪酬 |
(七)独立董事任期 |
四、独立董事特征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及稳健性检验 |
(一)独立董事性别的回归分析和Logistic稳健检验 |
(二)独立董事的规模人数回归分析和Logistic稳健检验 |
(三)独立董事学历回归分析和Logistic稳健检验 |
(四)独立董事年龄的回归分析和Logistic稳健检验 |
(五)独立董事的专业背景回归分析和Logistic稳健检验 |
(六)独立董事薪酬回归分析和Logistic稳健检验 |
(七)独立董事任期回归分析和Logistic稳健检验 |
五、本章小结 |
(一)公司独立董事性别 |
(二)公司独立董事规模 |
(三)公司独立董事学历 |
(四)公司独立董事年龄 |
(五)公司独立董事专业 |
(六)公司独立董事薪酬 |
(七)公司独立董事任期 |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
一、本文结论 |
二、本文建议 |
参考文献 |
本文附录 |
一、因变量描述性统计表 |
二、基本每股收益描述性统计分析 |
三、净资产收益率描述性统计分析 |
四、总资产收益率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五、托宾Q值描述性统计分析 |
后记 |
(7)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法律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情况和文献综述 |
(二)国内研究情况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 |
第一章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现实积弊 |
第一节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制度的基础理论 |
一、上市公司“高管”概念的内涵及外延 |
二、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基础理论综述 |
第二节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 |
一、内在影响因素 |
二、外部影响因素 |
第三节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面临的现实问题 |
一、高管薪酬水平结构性失衡 |
二、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脱钩 |
三、高管薪酬激励扭曲 |
四、高管薪酬现实积弊的成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法律规制的基础及边界 |
第一节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法律规制的正当性 |
一、契约理论与公司自治 |
二、对公司契约理论的反思 |
三、利益相关者与共同体理论 |
四、走出私人秩序的公司治理 |
五、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法律何为? |
第二节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法律规制的原则 |
一、自治原则 |
二、公平原则 |
三、激励原则 |
第三节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法律规制的边界 |
一、激励策略的局限性 |
二、基于公司治理规范属性的局限性 |
三、立法者机会主义的可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决策机制 |
第一节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决策主体 |
一、监事会作为高管薪酬的决策主体:德国模式 |
二、薪酬委员会作为高管薪酬的决策主体:英美模式 |
三、股东薪酬建议权的引入:发展趋势 |
四、总结性分析 |
第二节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决策原则 |
一、合适性原则 |
二、持续发展原则 |
三、薪酬变更原则 |
第三节 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决策机制的反思与建议 |
一、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决策机制的现行规范及问题 |
二、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决策机制的改进建议 |
第四章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信息披露监管机制 |
第一节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信息披露功能的辩证分析 |
一、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信息披露制度的价值本源 |
二、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信息披露制度的外部效应 |
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信息披露制度的功能定位 |
第二节 域外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信息披露监管 |
一、美国高管薪酬信息披露监管 |
二、德国高管薪酬信息披露监管 |
三、总结分析 |
第三节 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信息披露的分析及建议 |
一、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信息披露的规范体系 |
二、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信息披露的具体内容 |
三、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
四、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信息披露监管的建议 |
第五章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司法规制 |
第一节 司法规制的形式:股东派生诉讼 |
一、股东派生诉讼的来源及价值 |
二、股东派生诉讼的基本样态 |
三、股东派生诉讼对高管薪酬问题的介入 |
第二节 司法规制的实现:审查标准的选择 |
一、高管薪酬司法审查标准的域外实践 |
二、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问题的司法审查标准 |
第三节 司法规制的效果:诉讼利益分配与法律责任的承担 |
一、诉讼利益的分配 |
二、董事赔偿责任与董事问责机制 |
三、声誉机制及其责任承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独立董事与其监督绩效的实证分析 ——基于关联方恶性占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创新 |
1.4 研究不足 |
1.5 研究安排与框架 |
2. 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 |
2.1 独立董事制度的理论基础 |
2.1.1 两权分离理论 |
2.1.2 委托代理理论 |
2.1.3 不完全契约理论 |
2.1.4 人力资本理论 |
2.2 研究现状 |
2.2.1 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研究现状 |
2.2.2 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现状 |
2.2.3 独立董事制度与关联方占资关系研究现状 |
2.2.4 独立董事制度的其他研究 |
2.2.5 对过往研究的总结和思考 |
3. 模型构建 |
3.1 变量定义及研究假设 |
3.1.1 被解释变量 |
3.1.2 解释变量 |
3.1.3 控制变量 |
3.2 构建模型 |
3.2.1 关联方占款增量与独立董事比例回归模型 |
3.2.2 关联方占款增量与独立董事人数回归模型 |
4. 实证分析 |
4.1 样本及描述性统计 |
4.2 相关分析 |
4.3 回归分析 |
4.3.1 关联方占款与独立董事比例 |
4.3.2 关联方占款与独立董事人数 |
4.4 方差分析 |
4.4.1 关联方占款增量基于独立董事比例的方差分析 |
4.4.2 关联方占款增量基于独立董事人数的方差分析 |
4.5 实证结论及解释 |
4.5.1 相关分析结论及解释 |
4.5.2 方差分析结论及解释 |
5.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明确独立董事的职权范围 |
5.2.2 增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
5.2.3 提高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构成比例 |
5.3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9)历史与现状:中国上市银行董事会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1、研究的背景 |
2、我国上市银行的现状概述 |
3、问题意识 |
二、研究动机和学术价值 |
三、文献梳理 |
1、公司治理在我国的源起 |
2、商业银行治理研究现状 |
2.1 商业银行的特殊性 |
2.2 董事会治理的研究现状 |
四、研究的思路 |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 |
1、本文的研究方法 |
2、本文的主要创新 |
第一章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治理 |
一、公司治理与董事会治理 |
1、公司治理 |
1.1 公司治理的含义 |
1.2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治理相关理论 |
1.2.1 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理论 |
1.2.2 委托代理理论 |
1.2.3 公司社会责任理论及公司利益相关者理论 |
2、董事会治理相关概念 |
2.1 董事会治理概述 |
2.2 董事会职能与董事会组成形态 |
2.3 董事会总体构成与运作机制 |
2.3.1 董事会规模 |
2.3.2 内外部董事比例 |
2.3.3 独立董事 |
2.3.4 董事会运行机制 |
二、商业银行治理与董事会治理 |
1、商业银行治理 |
1.1 商业银行治理含义 |
1.2 商业银行治理的特殊性 |
2、商业银行董事会治理 |
小结 |
第二章 早期金融机构中的相关治理 |
一、山西票号中的公司治理元素 |
1、山西票号的产生与发展 |
2、山西票号的治理元素分析 |
2.1 股份合伙制的出资 |
2.2 高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
2.3 “诚信为本”、“以义制利”的经营理念 |
2.4 规范一体的管理特色 |
3、山西票号治理元素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启示 |
4、山西票号的股份制度的狭隘性 |
4.1 股权制度建立目的的狭隘 |
4.2 票号两权分离的局限性 |
4.3 总经理决策制下的利己动机 |
二、近代私营银行的内部治理分析 |
1、中国近代私营银行的发展历程 |
2、中国近代私营股份制银行的组织形式 |
3、中国近代私营银行的治理结构 |
4、近代私营银行治理机制的突出特点及启示 |
4.1 股权结构的集中性 |
4.2 高级管理层的交叉与兼任 |
三、建国后对商业银行行政体制的构建和改革 |
1、中国“大一统”金融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
2、经济计划体制下金融体制的基本特征 |
3、专业银行的恢复和改革进程 |
小结 |
第三章 国际银行董事会治理实践 |
一、国际银行董事会治理概述 |
1、OECD关于董事会治理的基本原则 |
2、巴塞尔委员会银行公司治理体系 |
二、现行银行董事会治理的主要模式 |
1、美英市场导向型模式 |
2、德日组织控制型模式 |
2.1 德日模式概况 |
2.2 德日的再区分 |
3、东南亚家族型模式 |
4、其他模式 |
三、国际银行董事会治理模式的比较与发展 |
1、两大模式的不同点 |
1.1 治理结构不同 |
1.2 内部制衡不同 |
1.3 激励约束不同 |
1.3.1 激励机制 |
1.3.2 约束机制 |
1.4 管理控制不同 |
2、国际银行董事会治理实践的发展 |
2.1 美国金融改革法案 |
2.1.1 金融改革法案的主要内容 |
2.1.2 金融改革法案的影响 |
3、未来董事会制度的演进趋势 |
3.1 完美模式是否存在? |
3.2 推进——迈向完美? |
3.3 比较的意义 |
四、国际上先进董事会制度建设的良好经验 |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上市银行董事会治理发展现状 |
一、我国银行业对董事会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
二、我国上市银行董事会内部运行现状 |
1、董事会运行基础 |
1.1 董事会规模 |
1.2 董事会结构 |
1.2.1 三分天下 |
1.2.2 双职分设 |
1.2.3 集体作用 |
1.3 独立董事制度 |
1.4 专门委员会 |
1.4.1 专门委员会设置 |
1.4.2 专门委员会会议 |
2、董事会运行过程 |
2.1 董事会会议 |
2.2 董事会文化 |
2.3 监事会运行 |
三、我国上市银行董事会外部运行环境 |
1、股权结构现状 |
1.1 国有控股股东 |
1.2 上市银行股权分布状况分析 |
2、外部监管 |
2.1 银行业监管 |
2.2 政府监管 |
2.3 证券市场监管 |
2.4 新巴塞尔协议与银行治理监管 |
3、交易市场 |
3.1 资本市场 |
3.2 银行家市场 |
4、法律约束 |
四、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机制 |
1、公司治理评价概述 |
2、董事会治理评价指标 |
五、上市银行的效率掣肘 |
1、政府影响 |
2、股权董事 |
3、党委会和董事会 |
小结 |
第五章 上市银行董事会治理对策研究 |
一、公司治理分析工具 |
1、规制型与治理型策略 |
1.1 规制型策略 |
1.2 治理型策略 |
二、上市商业银行的结构与规范侧重 |
1、监管视野下的结构特征 |
2、结构特征下的对策选择倾向 |
三、代理问题的具体分析 |
1、股东与经营者 |
1.1 中国背景下的权利冲突 |
1. 2、冲突下移 |
1. 3、倾斜的治理策略 |
2、控股与非控股股东 |
2.1 董事会治理途径 |
2.2 冲突治理的导向 |
2.3 非控股股东再区分 |
2.4 标准与诉讼 |
3、股东与非股东利益相关者 |
3.1 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 |
3.2 利益相关者——非治理途径 |
四、关于可能对策的思考 |
1、静态策略机制 |
1.1 董事会内部结构的完善 |
1.1.1 建立科学的选聘机制 |
1.1.2 确保董事会适度规模 |
1.1.3 优化董事会成员结构 |
1.1.4 确保董事会的独立性 |
1.1.5 完善相关委员会 |
1.1.6 提高会议的决策效率 |
1.1.7 强化银行董事的责任 |
1.1.8 强化董事会的社会责任 |
1-1.9加强对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约束 |
2、动态策略机制 |
2.1 完善对董事会及董事的科学评估机制 |
2.1.1 董事会自我评估 |
2.1.2 董事会外部评价 |
2.1.3 规范党委会和董事会的关系 |
2.2 董事会文化建设策略 |
3、外部市场的关注 |
3.1 加强资本市场建设与完善信息传导 |
3.2 促进代理人竞争市场的建立 |
五、未被关注的治理结构 |
1、中国银行董事会治理的实质状况 |
1.1 实际秩序的再思考 |
1.2 转换成本——上市银行的独特性 |
2、治理效益的关注 |
2.1 经济繁荣时期的忽视 |
2.2 股东缺位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公司治理中的现状和制度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引言 第一章 |
独立董事制度概述 一、独立董事法律含义界定 二、公司治理的两大模式与独立董事制度的形成 三、独立董事制度在英美法系国家的实践 四、独立董事制度对大陆法系国家的渗透传播 第二章 |
独立董事制度移植入我国的背景和立法实践 一、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实践 二、独立董事制度移植入我国内地的背景 三、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内地的立法实践 第三章 |
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内地公司治理中的实践现状 一、独立董事制度实施后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分析 二、独立董事制度在实践中暴露缺陷之分析 三、独立董事制度立法缺陷之分析 第四章 |
独立董事制度本土化构建之完善 一、建立独立董事制度顺畅实施的运作机制 二、解决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在公司监管中的冲突 三、健全独立董事制度立法和各项配套法规 四、设立独立董事独立实施职责的保障机制 五、建立权责对等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
四、关于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混改背景的董事会有效性影响因素研究[D]. 甄瑜晴.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2]独立董事特征对公司绩效的差异化影响 ——基于区域与所有制视角的实证研究[D]. 罗星伊. 山东大学, 2021(02)
- [3]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 ——基于企业异质性的视角[D]. 曾卓然. 四川大学, 2021(12)
- [4]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勤勉义务研究[D]. 黄慧. 兰州大学, 2021(02)
- [5]董事高管损害公司利益法律问题研究[D]. 王宇慧. 兰州大学, 2021(02)
- [6]中国上市公司监事会与公司业绩的关系研究[D]. 陈祥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7]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法律规制[D]. 郭建军. 西南政法大学, 2016(10)
- [8]独立董事与其监督绩效的实证分析 ——基于关联方恶性占资视角[D]. 杨植堂.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5)
- [9]历史与现状:中国上市银行董事会治理研究[D]. 黄笠. 南京大学, 2012(10)
- [10]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公司治理中的现状和制度建构[D]. 马戎. 吉林大学,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