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镇巴县生态灾害演变过程与治理措施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温利华[1](2020)在《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 ——以河北省邯郸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针对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问题,以3S技术、景观移窗法、模糊排序法、隶属度函数和地理探测器为分析手段,融合地形数据、气象数据、LUCC数据、景观格局数据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等多源数据,在“压力—状态—响应”(PSR)和“暴露—敏感—适应”(VSD)评估体系基础上进行改进和模型参数“本地化”处理,提出了适宜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评价的PSSR评估框架。从时空分异尺度对研究区的生态脆弱性进行综合评价,量化和可视化表达了研究区生态脆弱性等级划分;初步尝试了应用地理探测器,诊断生态系统脆弱性和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结合质性分析及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双重子系统自组织演化耦合规律,探索资源型城市演进过程和机制,旨在为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保护与恢复、可持续发展和经济转型复苏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成果如下:(1)邯郸并非是一座全域的资源型城市,采矿区分布集中在西部太行山区,以至于东部平原县的生态环境脆弱程度低于西部太行山区;伴随近年来华北地区干旱化的发展趋势,邯郸市年平均气温升高、年平均降水量下降、相对湿度降低,PM2.5浓度上升,气象环境因子综合作用反映了研究区生境质量下降,固有的自然属性导致邯郸市生态系统脆弱性潜藏危机。利用景观格局软件获取研究区的生态敏感度和生态恢复力指标,邯郸市生态敏感度程度和生态恢复力等级都呈现下降趋势。高敏感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太行山区的采矿区,低敏感区、非敏感区分布在东部平原区;生态恢复力呈下降趋势,且较弱恢复力(IV级)和弱恢复力(V级)扩散式蔓延显着。(2)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对PSSR评估体系四个维度的评价因子排序,结合隶属度函数综合评价研究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将邯郸市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划分微度脆弱性、轻度脆弱性、中度脆弱性、重度脆弱性、极度脆弱性五个等级。结果表明2000—2015年邯郸市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表现在微度、轻度脆弱区面积持续增加,年变化率分别为32.06km2/a和13.99km2/a,极度脆弱区面积呈现持续减小的趋势,年变化率为68.48km2/a。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变化速度大小排序为极度脆弱区>微度脆弱区>重度脆弱区>轻度脆弱区>中度脆弱区。(3)邯郸市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显示:从东部平原区向西部山区脆弱程度呈现加重趋势,有一定的垂直地带性特征。2000—2015年西部山区和邯郸市区脆弱性等级呈现显着减弱趋势,生态修复效果显着;东南部平原区脆弱性呈现轻微加重趋势,东北部平原区呈现轻度减弱趋势。生态脆弱性等级的转化关系分析有严重脆弱性等级向轻、微、中度转化的情况,也不乏微度、轻度向重度、极度转化的现象,脆弱性等级之间转入、转出关系十分复杂,数据总体显示生态意义的正向功能大于负向功能。2000—2015年生态脆弱性等级的重心在空间分布的典型特征是各等级重心的纬度数值越来越大,经度的数值越来越小,表现为从东南方向向西北方向的迁移路径,若是沿着这条主线采取相应等级的生态保护措施,将有助于在整体上改善研究区的生态环境。(4)基于地理探测器,将生态脆弱性指标与16个社会经济指标建立关联,探析2000—2015年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的空间异质性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人类发展需求、科技进步和农业生产之间的解释关系。15年来解释力q值对生态脆弱性影响的解释力正在向均衡化方向发展,解释力最强的六个因子差值呈现明显减小的趋势,解释力较强的因子不止局限在工业类因子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城镇化率、科技经费支出等因子对邯郸市生态脆弱性的解释力在提升,因子成分趋向于多元化。(5)利用风险探测器模型解释了邯郸市的生态脆弱性的演化机制,探测结果发现15年来邯郸市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已有成效,但经济发展仍旧依赖于第二产业,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加快优势产业优化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环保企业是邯郸市生态环境脆弱程度改善的关键。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对生态脆弱性呈正向关系,说明邯郸市在转型过程中尚未找到第三产业发展的生态位,立足文化资源优势发展优质第三产业是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途径。科技经费和人才指标对生态脆弱性的正向关系,表明科技创新、人才创新能力不足及科技经费保障机制缺失导致城市转型面临困境。邯郸市生态系统脆弱性逆向关系指向农业生产指标,说明农业对邯郸市生态脆弱性的改善有积极作用,因地制宜的农业产业布局,全方位推动了资源型城市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6)邯郸市社会经济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水平整体偏低,15年来处于勉强协调发展阶段,在空间格局上呈现中西部地区初级协调发展、东部濒临、轻度失调发展的格局,反映出区域的发展资源过于向西部矿区聚集,缺乏对东部地区的资源输出和政策倾斜。通过对邯郸城市发展的演变轨迹刻画和情景描绘,发现城市的演进经历了双重子系统低级协调发展阶段、经济优先发展阶段和社会经济系统改善、生态环境治理阶段三个阶段,在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国家政策干预与农户行为积极响应的共同驱动下社会和生态环境脆弱性正在朝着改善和优化的方向演变。文章最后针对邯郸市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优化第三产业、深耕三农产业链、加强生态修复和生态环境保护等五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本研究着重对生态脆弱性、生态效应与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关联性和耦合性进行了评估,揭示了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响应的演化机制,系统分析了资源型城市的人、地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约束关系,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规划提供了研究思路和实践经验。
何翔宇[2](2020)在《市域“三生”空间划定与优化调控研究 ——以鹤壁市为例》文中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利用格局成为区域协调发展和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如何构建科学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模式、准确定位“三生”空间功能成为市域国土空间可持续利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河南省鹤壁市作为实证研究对象,以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识别划定为研究的切入点,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基础上,开展国土空间优化调控利用相关研究。本文针对鹤壁市各区县开展“三生”空间功能水平评价,对市域国土“三生”空间功能格局分布特征进行空间异质性和相关性分析。对鹤壁市“三生”空间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评价鹤壁市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的承载等级和适宜程度。在“双评价”的基础上,对鹤壁市进行“三生”空间功能优化分区,为确定“三生”空间优势功能分布格局,引入标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NRCA)确定“三生”空间优势主导功能,在此基础上进行“三生”空间优化分区。研究表明“三生”空间利用受城镇化、经济发展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大于自然环境因素,“三生”空间利用的演化受到社会经济系统、自然资源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和人的作用的相互影响。通过对鹤壁市“三生”空间功能进行定量识别的实证研究,表明构建的“三生”空间功能分类体系可以较好的反映不同地类的功能类型,同时不同地类功能的划分与空间主导功能的识别结果基本一致。从空间异质性来看,生产功能高值区位于淇县和浚县,在空间分布上位于市域东南部,该区域土地利用以水浇地、旱地等农用地为主导,生活功能高值区分布在淇滨区、鹤山区和山城区,在空间格局上,该区域主要分布为鹤壁市老城区和新城区,由于连片发展而形成的带状区域,生态功能高值区分布在鹤山区和山城区,主要位于市域西部的山地丘陵地带,该区域多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从空间相关性来看,“三生”空间各功能呈现一定的空间集聚特征,可以通过全局自相关和局域自相关检验,不同功能集聚区在空间分布格局上具有较大差异。鹤壁市农业生产承载等级和适宜性程度均以高等级区域为主,高承载等级和适宜区面积分别占评价面积的89.39%和88.67%;鹤壁市城镇建设承载能力较高和高等级面积所占比例分别为36.38%和8.85%。鹤壁市国土空间适宜农业开发区域占比高,城镇建设开发以中度适宜为主。鹤壁市国土空间划分为7种国土空间功能区类型,根据各分区特征提出“三生”空间优化调控的格局重构模式,提出“三生”空间优化调控利用的政策建议,生产空间的农业用地应加大投入水平,生活空间城镇建设用地应提高利用效益,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生态空间的生态用地应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本文的创新主要是基于土地的多功能性,提出“三生”空间功能识别与划定的新视角和技术方法,构建“三生”空间功能识别与优化调控利用的实现路径;开展“三生”空间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将单要素集成确定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的承载等级,评价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等级;以优势功能为基础进行国土空间优化分区,提出了鹤壁市“三生”空间优化的分区方案和实现路径。该研究为具体的规划实践工作提供更好的决策和技术支撑,为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对提高区域国土空间治理的执行力和效能,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优化调控理论研究有所借鉴。
秦贺营[3](2020)在《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乡关系一直是我国城乡发展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我国的城乡发展经历了乡村支援城镇、城镇壮大发展、城乡协调统筹等阶段,每个阶段的转变都会给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国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不断投入,我国在城乡发展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城乡发展已经进入了城乡融合的新阶段。但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尤其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由于自然地貌以及历史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城乡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城乡经济产业布局、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还不够完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同时,城乡发展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而是协调融合、共享社会发展红利的过程。为此,国家也不断地致力于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和研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保障机制和政策体系,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等,进而有效地解决我国城乡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本文结合当前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背景通过对城乡一体化、城乡空间、空间模式等概念的界定,以及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实践案例的梳理借鉴,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进行阐明,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对略阳县城乡空间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水平进行解析和评价,总结出略阳县在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及城乡体系等空间层面的问题,明确了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重点。之后在生态化、集约化、均等化、动态化、地域化发展理念的引导下,从自然、产业、文化、交通和政策等方面明晰了城乡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城乡空间发展的内生驱动、外部推力和协同平台的动力机制,确定了略阳县“增长极核+脉络化+放射状”的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即增长极核集聚扩散、脉络化有机嵌入、放射状联动延伸,并提出生态空间管制、绿色产业推进、城乡空间开发、城乡设施建设、区域协作发展的规划策略,进而促进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发展。
叶善青[4](2020)在《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文中提出减贫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需长期面对的现实问题。2020年我国即将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作为还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世界人口最多的多民族发展中国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及相对贫困问题还将长期存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资源短缺约束加剧,我国的贫困和扶贫实践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传统的以制度改革、开发战略为主的扶贫成效开始放缓;过度的扶贫开发伴随着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凸显;现行标准下脱贫人口获得资源相对困难;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和疫病交织而导致的返贫现象增多;传统的“开发式扶贫”与近年的“精准扶贫”在基层实践中逐步呈现出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和丰富的物质生活需求对传统的开发扶贫、精准扶贫提出了更高要求等。以上这些都亟需我们寻求一条新的扶贫途径。顺应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本文在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理论和实证方法,将减贫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研究,提出应走因地制宜、低碳循环、持久效率、包容发展的精准生态扶贫新路,力求为处于脱贫攻坚决胜期的当下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我国如何推进扶贫事业提供一种新思路。论文立足于我国传统开发扶贫实践和2020年脱贫攻坚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剖析了我国开展精准生态扶贫的现实动因及具备的条件;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共性分析与特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证了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存在的交互影响关系;探析了生态贫困类型、成因、辨识方法以及精准生态扶贫的作用机理,揭示了生态贫困存在“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等四种主要类型,从新的角度为精准化识别扶贫对象提供了靶向引导,也为精准生态扶贫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论文在分析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现有探索成效和存在问题以及借鉴国外开展针对性生态减贫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精准生态扶贫的理论框架,设计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生态扶贫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并提出了基于资源禀赋开展针对性、差异化的生态扶贫措施建议,以为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协同开展减贫与生态保护服务。精准生态扶贫战略的提出,是现有精准扶贫实践和传统扶贫开发理论的发展,其现实依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生态贫困问题的存在,理论基础在于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价值取向在于创新包容低碳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是基于资源禀赋生态治贫发展,基本要求在于通过资本、劳动力、技术、制度等要素保障,协调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力量消除生态贫困地区人与生态环境不良关系,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同,根本目标在于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推动生态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享有美好生活。
耿中耀[5](2019)在《文化的演替与作物的盛衰 ——桄榔类物种式微的文化生态史研究》文中认为在民族学史上,学者们围绕着二元对立的学术思想展开的争论从未休止过。到了当代,学科内的学术思想分离更为凸显,理论的主张从对话走向对立,方法的选用从共同的标准走向各行其是,民族志的书写也在持续的批判与反思之中步入了“表述的危机”。于是,学者们又不得不对批判进行批判,对反思进行反思,再次呼吁坚持跨学科结合的研究思路,践行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随着“人类史”、“人新世”、“一万年尺度”等概念提出后,预示着宏大叙事的民族志书写再次回归。在这样的背景下,民族学家从微观与宏观的结合,共时态与历时态的兼顾,实践主体与结构系统的互动等角度入手,对“人类史”上作物的驯化、农业的起源、国家的诞生、饮食结构的改变与生态环境变迁的相互关系研究,极具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热带、亚热带地区桄榔类植物,仅是地球上的一类普通物种,但被人类驯化以后却由此而发生一个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其背后正是人类社会文化演替的集中体现。具体而言,在距今一万年前左右,人类开始不再完全依赖以采集野生植物和捕获野生动物为食的狩猎采集生计类型,转而选种有限的几个物种进行驯化,以此产出粮食。桄榔类植物,也在这一时期被驯化成了粮食作物。到了距今五千年左右,以桄榔类作物产出“主食”的农业生产体系得以成形,相关的人群还以此建构出独具特色的政治形态、经济行为、宗教信仰、艺术活动、饮食习俗等文化类型。纪元前后,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桄榔农业民族”开始进入了国家的统治,桄榔类作物由于得不到国家的接纳和认可,从而在与其它粮食作物的争地过程中一步步隐退,最终退出了相关民族的文化利用范围。基于此,文章以时间为线索,将桄榔类物种式微的过程分为前后相互连接的三个阶段:兴起于距今一万年左右,繁盛于五千年左右,隐退始于被纳入国家统辖之后。桄榔类作物的由盛转衰的过程,正好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的农业的起源、国家的发展、航海贸易的兴起等文化演替直接关联。对该类物种式微的三个阶段探讨,分别对应文章的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旨在分析和回应从第二章至第五章提出和面对的问题。第七章,则是立足于当代的生态建设和扶贫行动目标,提出桄榔类作物当代复兴的策略。通过对桄榔类物种追本溯源后,可以回应当前民族学中悬而未决的现实难题:其一,从长时段的时间序列中,以物种的盛衰为载体,澄清符号与象征的起源,及其背后权力和意义运行中相互制造的辩证关系,可望能够打通主/客体对立的“二元论”壁垒;其二,对物种盛衰过程的因果关系,作出能够被证实或证伪的解释,以此表明民族学的文化分析依然需要回归到“实证”研究的学科属性;其三、对桄榔类物种提出的当代复兴策略表明,民族学可以在当代的社会行动中贡献出学科的力量。文章的从大尺度的时空视角,检视桄榔类作物式微的历程及其原因与机制,并提出当代的复兴策略,不仅回应了当代民族学理论中争议的焦点,还期望能够对民族志的书写作出一些新的尝试,撰写出一种有新的“实验民族志”。
徐嵩[6](2019)在《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京津冀山地城镇处于北方气候地理环境,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水文和气候条件对区域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影响显着。内部环境方面,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山地城镇生态环境胁迫因子的数量和强度均有较大的变化,京津冀的山洪也相应地表现出特殊的致灾演变规律。由此可见,京津冀山地城镇是一个外部环境极其复杂,内部结构严重不稳,极易受山洪灾害影响的地区,这些不利因素导致京津冀山地城镇的山洪防灾减灾形势更加严峻,因此结合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进行山洪灾害防控是山地城镇规划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在多学科交叉视角下,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之间的耦合特点进行分析,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建构了一个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通过这一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并根据利用GIS等技术方法模拟得到的综合评价结果以及实地调研资料,从宏观和中微观层面分别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策略,以达到提高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的能力、建立与生态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目的。论文共八章,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第一部分为提出问题,对应第一到第三章的内容。这一部分通过对选题背景的分析,明确论文研究的意义、主要内容,将全文研究聚焦于山地城镇山洪与生态安全耦合特征及规划的应对方法上,找寻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空白与不足,从而明确研究的思路和方向。随后,在生态安全视角下,分析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山洪灾害的耦合特点,进一步明确研究区域山洪灾害的内外环境,并着重对京津冀山洪灾害致灾特性进行解析,为下文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理论奠定基础。(2)第二部分为模型建构,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首先,建构了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在研究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基础上,构建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进行生态-灾害的耦合研究,由此可识别山地城镇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随后,以京津冀山地城镇为实证对象,将第四章提出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应用到研究区——京津冀山地城镇中。运用极差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借助Arc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与提取处理,细分为“理想安全、较安全、临界安全、较不安全、很不安全”五个评判标准等级,构建京津冀山地城镇区域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总体来看,京津冀山地城镇全区域生态安全指数在0.3~0.5之间呈离散分布,生态安全状况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分区来看,京津冀北部山区生态安全状况相对较好,东部山区生态状况次之,西部山区生态安全水平最低,极易发生灾害且受到干扰后难于恢复。这一部分为后文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撑。(3)第三部分为规划策略,对应于后三章内容。第六章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在区域层面提出了针对京津冀山地城镇外部自然环境与区域城镇实体两方面的生态防灾规划策略。其中,在外部生态环境层面,结合京津冀山地城镇地域特点,构建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网络,并制定基于生态修复的洪灾防控策略,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破坏山洪灾害的孕育条件,增强生态韧性;在区域城镇实体空间层面,探讨了山地城镇化发展战略、防灾空间结构、城乡居民点承灾能力、产业空间生态布局以及区域支撑体系这五方面内容,结合生态防灾理念进行优化和设计,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群可持续发展空间的山洪防灾对策。第七章从区域层面延伸至山地城镇内部各空间要素,从城镇的中微观尺度的物质空间要素出发,在山洪灾害综合防控的视角下,根据山地各县区不同安全水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分析研究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空间发展、功能布局、道路系统以及工程技术方面的规划应对策略与生态化防灾设计。第八章是结论部分,对论文的主要结论与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研究做了展望。综上,本文从城乡规划的角度出发,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防控与生态安全展开结合研究,建构了适应京津冀山地城镇特点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并根据评价结果,针对不同水平的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从区域和城镇层面分别提出生态防灾的规划策略,为京津冀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维护生态安全的城乡规划方法研究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意义。
何江湖[7](2019)在《施秉白云岩喀斯特世界遗产地土壤侵蚀与生态安全调控》文中指出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具有极其重要的突出普遍价值(OUV),由于其脆弱的喀斯特生态环境以及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使土壤流失速率大于成土速率(容许土壤流失量),导致土壤侵蚀的发生。同时,来自人口、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综合压力,增加了遗产地生态安全的维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难度。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属于白云岩喀斯特,而现阶段关于白云岩喀斯特区的土壤侵蚀研究较为缺乏,现行的针对整个喀斯特地区提出的容许土壤流失量,对于白云岩区的土壤侵蚀和石漠化的评估与防治带来许多困难。故在施秉世界自然遗产地及缓冲区进行土壤侵蚀与生态安全评价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遗产地生态安全调控具有重要的现实理论意义。文章以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及缓冲区为研究区,通过文献分析,野外监测采样与实验分析,探讨人类活动对土壤养分的影响,计算遗产地及缓冲区成土速率,分析土壤侵蚀程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借助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综合遗产地及缓冲区社会经济、人口、环境、土壤侵蚀等要素评价其的生态安全状况,最终为遗产地及缓冲区生态安全调控提出对策。主要研究结论为:(1)白云岩灌木林地的土壤有机碳、全氮、水解氮、速效钾、pH值高于石灰岩灌木林地,石灰岩灌木林地的全钾、全磷、速效磷含量高于白云岩灌木林。水田、旱地、烤烟地、梨园四种土地利用方式中,上层土壤养分除钾元素外均大于下层,旱地和梨园变异相对较小,水田和烤烟地变异较大。缓冲区内各种土地利用方式中,白云岩灌木林地土壤质量最好,烤烟地质量最差;水田、旱地、烤烟地、梨园四类土地利用类型中,梨园的土壤质量最好。(2)遗产地的成土速率为32.94t/km2·a,其值小于我国现行的喀斯特地区土壤容许侵蚀量(50t/km2·a)。对成土速率的单独计算,为遗产地及缓冲区生态安全的调控指明了新方向:将水土流失速率控制在成土速率之下,同时控制土壤养分流失。(3)遗产地及缓冲区2017年土壤侵蚀面积为176.53km2,其中遗产地土壤侵蚀面积为61.33km2,占侵蚀总面积的34.7%。轻度、中度侵蚀是遗产地及缓冲区的主要侵蚀级别,强烈、极强烈侵蚀比例依次降低,剧烈侵蚀所占比例较小,表明遗产地及缓冲区生态环境状况比较好,土壤侵蚀情况较轻。因此,轻中度土壤侵蚀的治理对遗产地及缓冲区土壤侵蚀总量的减少具有重要意义。从空间分布看,遗产地缓冲区土壤侵蚀较遗产地严重,缓冲区和遗产地土壤侵蚀程度分布在轻度至强烈之间,遗产地北部石桥、龙井、塘头、茶园一带侵蚀较强烈。因此,对遗产地上游及整个缓冲区土壤侵蚀的治理对遗产地的生态安全维护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园地和有林地轻度侵蚀最严重,旱地强烈侵蚀最严重,灌木林和草地中度侵蚀最严重。表明人为耕种活动对土壤的破坏较严重,园地和有林地对于减轻轻度以上土壤侵蚀具有较为重要作用,灌木林和草地对于减轻中度以上土壤侵蚀具有较为显着作用。(4)基于施秉喀斯特自然遗产地及缓冲区的社会、经济及自然环境状况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其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德菲尔法构造综合判断矩阵,运用方根法由判断矩阵计算出被比较元素的相对权重,对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最后计算出遗产地及缓冲区生态安全度。结果表明:20102012年间生态安全度分别为0.477、0.430、0.551,表明生态安全水平较低,处于临界安全状态;20132016年间生态安全度分别为0.684、0.686、0.743、0.602,生态安全度有所提高,处于较安全状态。2010-2016年,总体上,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及缓冲区的生态安全水平呈现出不断好转的趋势。(5)根据遗产地及缓冲区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权重和生态安全现状,从增加植被覆盖度、污染物处理与控制、社会经济发展、遗产地保护、旅游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六个方面提出了生态调控措施。具体包括:调整土地利用类型、防止水土流失、植被修复、完善污染物处理设施、引导规范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行为、污染物监测、控制污染物排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挖掘民族文化特色、遗产地与缓冲区分区保护、建立专职机构、加快立法、旅游人才培养、加强科学研究。
李政[8](2019)在《土地生态安全时空演变与情景模拟研究 ——以德阳市为例》文中提出土地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产资料,是社会发展的基石,也是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环境恶化,人地矛盾凸显,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开展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明确生态安全状态及其演变规律,进行情景模拟预测,并制定相应的调控措施已成为如何协调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关键问题。本文以德阳市为研究区域,将表征“人地相互关系”的PSR模型与反映土地系统内部自身环境状态的“活力-组织-弹性-功能”理论相结合,选取23个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基于相对熵理论的组合赋权法求取指标权重,利用综合指数法得到2005年、2010年与2015年的土地生态安全值,并探讨在格网与行政区域双重尺度下的时序变化规律,采用变化图谱法与ESDA空间探索分析法揭示其空间演变与空间集聚特征;借助IDRISI软件平台,通过综合多准则评估模型建立土地生态安全级别空间分布适宜性图集,CA-Markov模型开展2020年土地生态安全级别“维持现状型”、“经济发展优先型”与“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型”多情景模拟预测,并基于研究区实际与规划进行多情景状态的拟合,得到“综合型”空间格局;以提升土地生态安全水平为目标,区分土地生态安全调控区类型,分别制定解决措施。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德阳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整体良好,呈现波动下降的态势,时空演变特征显着。2005-2015年全市土地生态安全年平均值均大于0.5,处于良好级状态,但具有波动下降态势;空间分布呈现出“中部低、东西部高”,由中心地带向外围地区递减的“同心圆”状;图谱类型以稳定型与前期变化型为主,两者约占总面积的78.773%,后期变化不显着,级别较为稳定;级别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性逐渐减弱;从局部空间自相关来看,具有相关性的以高-高型集聚区和低-低型集聚区为主,前者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山地与西南部丘陵地带,后者主要分布在中部中心城镇区域,且范围由南向北逐渐缩减。(2)基于不同模拟规则得到的土地生态安全级别情景结果具有显着差异,拟合得到的“综合型”空间格局更能体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政策规划等的有机结合。“维持现状型”情景,遵循级别间自然转换的规律,2020年以良好级、安全级与临界级为主;“经济发展优先型”情景,侧重经济发展,土地生态安全整体水平下降,2020年安全级面积较2015年减少了597.660km2,敏感级与恶劣级面积增加显着,分别为297.132km2、202.045km2;“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型”情景,侧重环境恢复,土地生态安全整体水平上升,2020年安全级面积较2015年增加了429.559km2,恶劣级减少至119.456km2;“综合型”情景是自然规律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结合,一定程度上为决策者提供了最优选择,2020年安全水平整体较好,但较2015年出现降低的态势,其中安全级、良好级面积分别减少了190.414km2、19.450km2,临界级、敏感级与恶劣级面积分别增加了14.623km2、69.908km2、125.333km2。(3)针对不同的土地生态安全调控区,分别提出“重点治理”、“治理+监测”等生态保护工作策略与措施。一级区采取“监测”模式,稳中有升,强化生态补偿,发展生态农旅,促进经济发展;二级区采取“防范+监测”模式,适度治理,加强生态监测,提升植被覆盖度;三级区采取“治理+监测”模式,持续治理,坚持科学规划,实施强有力的耕地保护措施,稳定数量,提升质量;四级区采取“重点治理”模式,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增加生态用地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
彭哲,郭宇,郝仕龙,侯梅芳[9](2019)在《丹江口库区生态安全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调控措施》文中指出[目的]评价河南省淅川县是丹江口水库核心水源区生态安全状况,旨在为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功效长久发挥提出相应的调控措施。[方法]以淅川县各乡镇为评价单元,利用改进"PSR"模型、层次分析法和GIS技术,进行淅川县生态安全时空演变规律研究,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淅川县生态安全主要驱动因子。[结果](1)淅川县生态安全状况虽有波动但整体好转。与2000年相比,2015年中警和预警状态的乡镇各减少了3个,而较安全状态的乡镇增加为6个。(2)淅川县生态安全空间格局呈东北、西南等级较高,西北、东南等级较低的态势。(3)通过驱动力分析发现淅川县生态安全等级提升的主要原因为积极的环境治理响应。[结论]生态安全的良性转变需通过积极引导人类活动,多筹举措共同作用促进区域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张静[10](2018)在《陕南土地景观动态与生态风险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态风险评价是目前区域土地利用优化、资源管理和生态建设与修复等相关工作和决策制定的重要依据。随着城镇化的发展,陕南移民搬迁的实施以及山区自然环境的恶劣,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空间上呈现区域性特征。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通过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着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过程,也影响着区域生态系统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能力的大小,从而引起对生态环境产生危害或不利影响的可能性过程同时发生变化。本文以秦巴山区腹地-陕南为例,基于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和土壤数据,运用遥感解译法、GIS空间分析法、Fragstats景观格局指数法和多种数学模型等方法,从多时空、多维度、多角度,研究了陕南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和景观格局动态,测算了生产有机物量、固碳释氧量、土壤保持量、涵养水源量这四大生态服务功能物质量,并量化其价值量,综合土地景观生态风险、土壤碳储量和生态系统总价值量三个因子,运用熵权法评价了陕南综合生态风险,研究了多维度下陕南综合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具体结论如下:(1)1990~2015年间,陕南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年变化率为0.2403%,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单一动态度差异明显。其中,建设用地增加最显着;草地减少最显着。土地利用程度指数数量上呈上升趋势,空间上呈“中高周低,北低南高”。土地利用程度年变化率在2000~2005年较大,在2005~2010年较小。陕南土地利用转移动态度介于0.23%-10.01%,空间差异大。低地形位上耕地主要向建设用地转移,中低地形位上草地向耕地转移,中高地形位以上出现了草地、林地和耕地三者用地类型的角逐。其中,土地利用转移动态度最高的是秦岭南坡东段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秦岭南坡中西段及高山区土地转移最弱。(2)1990~2015年间,不同景观的斑块密度均呈现增加趋势。其中,耕地斑块密度最大,未利用地最小。2000年前后景观形状指数变化明显,2000以后不同景观类型聚集度和聚合度均呈下降趋势。整体上景观优势度指数下降,景观多样性指数增加,从而使景观的破碎性逐渐增强。垂直方向上,水域和建设用地向坡度较陡海拔较高的区域扩张,中高地形位上以林草地转移最显着,人类活动从低地形位逐渐向中高地形位扩张。从图谱类型来看,稳定型图谱“草地-草地-草地-草地”所占面积最大。从景观规模来看,随着地形位的增加,斑块密度呈现倒“U”型,斑块平均面积呈“U”型变化趋势,说明低地形位和高地形位景观规模较小。总之,土地景观与高程、地形位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与坡度相关性不明显。(3)陕南多年平均净初级生产力、固碳释氧量、土壤保持量、涵养水源量分别为 619.73gC·m-2·a-1 88.28 t·hm2、17.54t·hm2和 4800.81t hm2。1990~2015 年,这四种生态服务功能物质量呈现先减后增再降的趋势。空间上呈现平川盆地区低,山区高。地形上各类单位面积物质量均在坡度8°~15°和海拔1500~2000m处最高,总量在15°~25°和海拔500~1000m处最高。多年平均净初级生产力价值量、固碳释氧价值量、土壤保持价值量、涵养水源价值量分别为1436.67元/hm2、5260.19 元/hm2、5335.97 元/hm2 和 3283.54 元/hm2。1990~2015 年,单位面积各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高值区集中在秦岭和巴山山区县,低值区主要集中在各市市区及其周边,陕南东北部最低。此外,丘陵县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有退化现象,汉水源头县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有改善趋势。(4)1990~2015年,陕南单位面积综合价值量多年平均值为15318.6元/hm2。单位面积综合价值量变异系数多年平均值为33.34%。从行政区划来看,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大巴山东段和秦岭南坡中段,低值区主要集中在陕南东北部,即秦岭南坡东段。坡度15°~25°和海拔1000~1500m上综合价值总量为最大。从空间集聚来看,单位面积价值量的空间分布具有均质性,但这种空间相似值聚集的状态有所下降。(5)陕南土地景观生态风险强度指数多年平均值为0.1654。1990~2015年,土地景观生态风险强度指数呈现微降-持续增加的趋势。空间上呈现中间高,南北低的状态。山区县生态风险强度指数低,平川县生态风险强度指数高。1990~2015年,陕南综合生态风险强度多年平均值为0.6739,年变化呈降低趋势。空间上呈现中间高,南北低的倾向。从空间全局自相关来看,综合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具有均质性,呈现空间相似值之间的空间聚集,但这种空间相似值聚集的状态有所下降。同时,H-H型的高生态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坡耕地的丘陵区,L-L型主要分布在大于15°的坡度上。总之,1990~2015年,陕南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空间上有较大的差异性,平川盆地区受人类活动干扰作用强,景观规模小,生态环境质量下降,景观生态风险提高,未来要重视加强平川县的土地利用优化,提高其土地利用生态管理水平。研究创新本研究基于长时间序列和多空间尺度,分析陕南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的时空动态和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借用复合地形因子地形位,深入研究其在垂直方向上的景观动态和生态系统服务过程,并在综合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中引入了生态系统服务综合价值量和土壤碳储量,将复杂的生态系统格局与过程和综合生态风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具体创新点如下:(1)研究内容突出地形特征。陕南地处秦巴,拥有典型的垂直景观。本文不仅运用简单地形因子高程和坡度,还运用复合地形因子地形位系统性地研究了不同地形位上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的时空动态,以及生态系统服务物质量的地形特征和在高程上的连续变化。基于以上研究,对地形上综合生态风险的局部空间自相关进行了统计,有利于突破以行政区划为单元或以土地利用类型为单元的水平方向上生态环境治理,从而强化垂直方向上的生态空间管制。(2)生态风险评价指标引入土壤碳储量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突出了风险评价的暴露表征和货币化的生态终点。生态系统服务综合价值比单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更能凸显生态系统服务的综合效应,也能提升地理学研究的综合思维。研究成果有利于生态系统服务优化和生态风险后续管理措施制定的统筹兼顾,也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了理论支撑。(3)从微观到宏观的多维动态分析。不仅从微观尺度的像元,还从中宏观的土地利用类型、地形和行政区划的多视角研究了陕南土地景观的动态与生态风险的变化,研究时段为1990-2015年,多维时空动态的系统分析有利于掌握区域土地利用与生态风险的格局与过程,为未来耦合性研究和驱动机制分析奠定了基础。
二、镇巴县生态灾害演变过程与治理措施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镇巴县生态灾害演变过程与治理措施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 ——以河北省邯郸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资源型城市概念界定 |
1.2.2 资源型城市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3 生态脆弱性研究 |
1.2.3.1 生态脆弱性的内涵 |
1.2.3.2 生态脆弱性研究进展 |
1.2.3.3 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 |
1.2.4 资源型城市脆弱性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标 |
1.5 技术路线 |
1.6 特色和创新 |
2.研究区概况 |
2.1 区位特征 |
2.2 自然环境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候特征 |
2.2.3 水系 |
2.2.4 地层岩性 |
2.2.5 土壤 |
2.2.6 植被 |
2.2.7 淡水资源 |
2.2.8 矿产资源 |
2.3 社会经济 |
2.3.1 产业布局 |
2.3.2 文化资源 |
2.4 生态环境存在的现实问题 |
2.4.1 矿产资源过渡开发 |
2.4.2 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
2.4.3 大气环境污染严重 |
2.4.4 生态环境恶化 |
2.4.5 水资源承载力低 |
3.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2 研究方法 |
3.2.1 FAHP模型综合评价 |
3.2.2 移动窗口法 |
3.2.2.1 移动窗口法的原理 |
3.2.2.2 移动窗口大小选择 |
3.2.2.3 景观格局指数选择 |
4.邯郸市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 |
4.1 PSSR框架模型 |
4.2 邯郸市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
4.3 评价因子释义 |
4.4 基于FHAP模型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4.1 构建递级层次结构模型 |
4.4.2 构建AHP两两判断矩阵 |
4.4.3 建立三角模糊数判断矩阵 |
4.4.4 构建综合模糊判断矩阵 |
4.4.5 初始权重的计算 |
4.4.6 归一化处理初始权重 |
4.5 模糊综合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5.邯郸市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异研究 |
5.1 邯郸市自然压力空间分布研究 |
5.1.1 邯郸市地形空间分布研究 |
5.1.2 邯郸市气象时空分布研究 |
5.2 邯郸市自然状态指数时空分异研究 |
5.2.1 植被覆盖时空分异研究 |
5.2.2 土地利用时空分异研究 |
5.3 邯郸市生态敏感度时空分异研究 |
5.4 邯郸市生态恢复力时空分异研究 |
5.5 邯郸市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与分析 |
5.5.1 邯郸市生态脆弱性的时间变化分析 |
5.5.1.1 时间系列分析 |
5.5.1.2 等级变化速率 |
5.5.2 邯郸市生态脆弱性的空间变化 |
5.5.2.1 转移矩阵 |
5.5.2.2 重心变化 |
5.5.2.3 生态脆弱性分县统计 |
5.6 本章小结 |
6.生态脆弱性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6.1 地理探测器原理 |
6.2 数据预处理 |
6.3 探测结果 |
6.3.1 分异及因子探测 |
6.3.2 交互作用探测 |
6.3.3 风险探测 |
6.3.4 生态探测 |
6.4 本章小结 |
7.资源型城市系统自组织演化及对策分析 |
7.1 城市自组织演化与耦合模型 |
7.1.1 耦合关系 |
7.1.2 指标体系说明 |
7.1.3 演化规律模型 |
7.2 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演变 |
7.2.1 系统发展指数 |
7.2.2 耦合协调度的变化特征 |
7.2.3 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空间格局 |
7.3 基于质性分析的情景界定 |
7.3.1 阶段1:两系统低级协调的情景 |
7.3.2 阶段2:经济优先的情景 |
7.3.3 阶段3:社会经济系统改善、生态环境治理的情景 |
7.4 邯郸市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对策建议 |
7.4.1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7.4.2 承接京津的产业转移 |
7.4.3 优化第三产业 |
7.4.4 深耕三农产业链 |
7.4.5 加强生态修复和生态环境保护 |
7.5 本章小结 |
8.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2)市域“三生”空间划定与优化调控研究 ——以鹤壁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背景 |
1.1.2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现实背景 |
1.1.3 实施全域空间管控的政策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评述 |
1.3.1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研究进展 |
1.3.2 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模式研究进展 |
1.3.3 “三生”空间识别划定研究进展 |
1.3.4 国土空间优化调控配置研究进展 |
1.3.5 研究进展总体评述 |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国土空间规划 |
2.1.2 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 |
2.1.3 “三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
2.1.4 空间功能识别 |
2.1.5 空间优化调控 |
2.2 理论基础 |
2.2.1 空间结构理论 |
2.2.2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2.2.3 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 |
2.2.4 地域分工理论 |
2.2.5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
2.2.6 人地关系系统协调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三生”空间利用影响因素与演化分析 |
3.1 “三生”空间优化调控的目标与测度标准 |
3.1.1 “三生”空间利用总量 |
3.1.2 “三生”空间利用功能 |
3.1.3 “三生”空间利用结构 |
3.1.4 “三生”空间利用形态 |
3.1.5 “三生”空间利用效益 |
3.2 “三生”空间利用研究基本框架 |
3.2.1 理论分析 |
3.2.2 量化方法 |
3.2.3 实证分析 |
3.2.4 模拟优化 |
3.3 “三生”空间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定性分析 |
3.3.2 定量分析 |
3.4 “三生”空间利用的演化机理 |
3.4.1 “三生”空间利用影响机理综合分析 |
3.4.2 土地投入水平与“三生”空间利用演化 |
3.4.3 城镇化和工业化对“三生”空间利用演化分析 |
3.5 “三生”空间利用演化的实证分析 |
3.5.1 研究区概况 |
3.5.2 鹤壁市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鹤壁市“三生”空间功能识别与划定 |
4.1 “三生”空间利用分类体系 |
4.1.1 分类依据 |
4.1.2 分类原则 |
4.1.3 “三生”空间功能分类体系划分 |
4.2 “三生”空间利用功能识别划定方法 |
4.2.1 基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三生”空间功能初步识别 |
4.2.2 “三生”空间功能定量识别方法 |
4.2.3 “三生”空间功能组合模式 |
4.2.4 “三生”空间主导功能识别方法 |
4.3 “三生”空间利用功能识别与划定的实证研究 |
4.3.1 数据来源 |
4.3.2 功能价值量计算方法 |
4.3.3 “三生”空间功能识别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鹤壁市“三生”空间格局分析 |
5.1 “三生”空间格局分析框架 |
5.2 “三生”空间格局分析方法 |
5.3 “三生”功能空间异质性分析 |
5.3.1 “三生”空间功能评价 |
5.3.2 生产功能格局特征分析 |
5.3.3 生活功能格局特征分析 |
5.3.4 生态功能格局特征分析 |
5.4 “三生”功能空间相关性分析 |
5.4.1 生产功能空间自相关分析 |
5.4.2 生活功能空间自相关分析 |
5.4.3 生态功能空间自相关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三生”空间“双评价”实证研究 |
6.1 评价原则与方法 |
6.1.1 评价原则 |
6.1.2 评价方法 |
6.2 资源环境本底特征评价 |
6.2.1 土地资源 |
6.2.2 水资源 |
6.2.3 环境评价 |
6.2.4 生态评价 |
6.2.5 灾害评价 |
6.3 农业生产承载等级及适宜程度评价 |
6.3.1 农业生产承载等级评价 |
6.3.2 农业生产适宜程度评价 |
6.4 城镇建设承载等级及适宜程度评价 |
6.4.1 城镇建设承载等级评价 |
6.4.2 城镇建设适宜程度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双评价”的“三生”空间优化与实现路径 |
7.1 双评价与空间优化的理论框架 |
7.1.1 理论内涵 |
7.1.2 “三生”空间功能格局评价模型 |
7.1.3 “三生”空间优化分区方法 |
7.2 优化分区方案 |
7.2.1 优化分区原则 |
7.2.2 功能优化分区 |
7.2.3 “三生”空间功能优化分区特征 |
7.3 “三生”空间优化实现路径 |
7.3.1 “三生”空间格局优化 |
7.3.2 “三生”空间优化对策 |
7.4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8.3.1 研究不足 |
8.3.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博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3)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研究及借鉴 |
2.1 核心概念阐述 |
2.1.1 城乡一体化 |
2.1.2 城乡空间 |
2.1.3 空间模式 |
2.2 相关文献梳理 |
2.2.1 城乡一体化理论演变 |
2.2.2 城乡空间结构的发展演变 |
2.2.3 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 |
2.2.4 对本研究的启示 |
2.3 相关案例借鉴 |
2.3.1 国外山区发展相关案例借鉴 |
2.3.2 国内山区发展相关案例借鉴 |
2.3.3 对本研究的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3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综合研判 |
3.1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解析 |
3.1.1 陕南秦巴山区城乡发展现状 |
3.1.2 陕甘川交界区域城乡发展现状 |
3.1.3 略阳县城乡发展现状 |
3.2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空间发展评价 |
3.2.1 评价内容 |
3.2.2 指标选取原则 |
3.2.3 指标体系构建 |
3.2.4 评价方法确定 |
3.2.5 评价结果分析 |
3.3 略阳县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经济空间:区域联动发展弱、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
3.3.2 社会空间:城乡收入差距大、公服设施配套不足 |
3.3.3 文化空间:文化发展水平低、文化元素融合度弱 |
3.3.4 生态空间:生态脆弱性明显、生态效益转化率低 |
3.3.5 城乡体系:城镇结构性不强、城乡关联有待完善 |
3.4 本章小结 |
4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分析 |
4.1 空间模式构建的核心理念 |
4.1.1 生态化发展理念 |
4.1.2 集约化发展理念 |
4.1.3 均等化发展理念 |
4.1.4 动态化发展理念 |
4.1.5 地域化发展理念 |
4.2 空间模式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自然因素 |
4.2.2 产业因素 |
4.2.3 文化因素 |
4.2.4 交通因素 |
4.2.5 政策因素 |
4.3 空间模式构建的动力机制分析 |
4.3.1 内生驱动 |
4.3.2 外部推力 |
4.3.3 协同平台 |
4.4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构建 |
4.4.1 城乡空间要素的提取 |
4.4.2 城乡空间模式的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5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空间规划策略 |
5.1 生态空间管制策略 |
5.1.1 科学划定生态红线 |
5.1.2 合理划分空间管制 |
5.1.3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
5.2 绿色产业推进策略 |
5.2.1 农业特色化发展 |
5.2.2 工业绿色化发展 |
5.2.3 文旅融合化推进 |
5.3 城乡空间开发策略 |
5.3.1 加强城区联动发展 |
5.3.2 强化城镇承接带动 |
5.3.3 激活乡村内生活力 |
5.4 城乡设施系统建设 |
5.4.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5.4.2 优化城乡交通体系 |
5.4.3 搭建城乡共享平台 |
5.5 区域协作发展策略 |
5.5.1 加快区域交通建设 |
5.5.2 融入秦巴全域旅游 |
5.5.3 周边区域联动发展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致谢 |
(4)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结构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结构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贫困 |
二、减贫 |
三、生态贫困 |
四、精准生态扶贫 |
第二节 主要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理论 |
三、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第二章 精准生态扶贫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脱贫攻坚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
一、经济发展任务要求持续推进扶贫事业 |
二、经济增速放缓带来开发扶贫投入压力 |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要求深度贫困区脱贫加劲 |
四、社会结构分化需加大贫困群体的社会保障 |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传统开发扶贫方略的升级方向 |
一、弥补传统开发扶贫的不足 |
二、具备创新包容低碳发展新特质 |
三、优化现有扶贫模式和体系 |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需要 |
一、两者密切相关且具内在协同性 |
二、助推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三、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
四、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
第四节 精准生态扶贫已具备实施条件和机遇 |
一、生态扶贫战略理念日渐清晰 |
二、生态扶贫政策调整日趋到位 |
三、生态扶贫实施环境日臻完善 |
四、生态发展与生态减贫已成为国际共识 |
第三章 我国生态贫困的现实与理论考察 |
第一节 贫困状况与生态环境条件 |
一、当前我国贫困状况 |
二、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状况 |
第二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理论阐释 |
一、环境脆弱引发生态贫困论 |
二、生态贫困导致生态环境脆弱论 |
三、生态贫困和生态环境脆弱交互影响论 |
第三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实证分析 |
一、表现及特征比较 |
二、空间分布考察 |
三、耦合度评价 |
四、数据验证 |
第四节 生态贫困类型的划分 |
一、划分原则 |
二、划分依据 |
三、主要类型辨识 |
第五节 生态贫困主要类型的形成原因 |
一、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成因 |
二、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成因 |
三、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成因 |
四、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成因 |
第四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与实践探索 |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 |
一、生态环境内生变量化优化了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目标 |
二、绿色投入产出动力机制的构建驱动了生态经济增长 |
三、扶贫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进程及成效 |
一、实践进展情况 |
二、典型实践案例 |
三、现有实践成效 |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障碍 |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依然存在矛盾 |
二、产业资本增值和产业项目选择不能满足需求 |
三、市场要素、社会及贫困群体人力资本作用不足 |
四、生态贫困基本情况不精准 |
五、生态扶贫资源配置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
第五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国际经验启示 |
第一节 相关国家针对性生态扶贫举措 |
一、针对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 |
二、针对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 |
三、针对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 |
四、针对制度缺失性致贫型 |
第二节 国际针对性生态扶贫的基本经验 |
一、高效利用生态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
二、保障生态贫困人口发展权益 |
三、注重市场减贫与社会减贫作用 |
四、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 |
第三节 国际经验对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的启示 |
一、精准生态扶贫成效获得应立足资源禀赋选择适宜模式 |
二、精准生态扶贫动力激发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
三、精准生态扶贫区域协调要有统一的资源配置管理机构 |
四、精准生态扶贫有序实施重在制度的健全与保障 |
第六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战略导向 |
第一节 坚持生态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
一、促进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良性互动 |
二、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布局 |
三、坚持生态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相衔接 |
第二节 立足资源禀赋发展与因人施策相结合 |
一、基于区域禀赋因地制宜发展 |
二、因应家庭差异分类帮扶 |
三、区分贫困个体不同施策 |
第三节 发挥市场机制与社会多方力量作用 |
一、突出发挥市场作用 |
二、培育社会力量参与 |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四节 完善生态扶贫制度设计和治理体系建设 |
一、优化顶层制度设计 |
二、科学搭建治理体系 |
三、创新精准运行机制 |
第七章 推进精准生态扶贫的措施建议 |
第一节 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坚持“三生融合”,厚植生态资本 |
二、发展科技新能源产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
三、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四、推进劳动力转移,多举措提供就业机会 |
第二节 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 |
二、探索生态资源的价值转换渠道 |
三、优先发展生态服务业 |
四、深化发展现代化农业 |
五、积极发展特色禀赋产业 |
第三节 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全面推进废旧资源再生利用 |
二、发展资源互补或替代的产业 |
三、推进生态复建工程 |
四、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
五、加快新城镇、新农村建设 |
第四节 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
二、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
三、完善精准生态扶贫模式 |
四、健全财税金融支持政策 |
五、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文化的演替与作物的盛衰 ——桄榔类物种式微的文化生态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与预设 |
第二节 概念界定及时空范畴 |
一、“桄榔”的界定 |
二、本研究的时空范畴 |
第三节 桄榔相关的前期研究 |
一、关于史前桄榔类植物的研究 |
二、关于历史时期内桄榔类作物演替的研究 |
三、桄榔类作物的民族志研究 |
四、当代开发价值的研究 |
第四节 田野点选择 |
第二章 学理回顾:文化视角下的物种研究 |
第一节 结构、象征与符号:结构主义 |
一、结构主义与“烹饪三角” |
二、《利未记》的可憎之物 |
第二节 生态、适应与功能:文化生态学 |
一、印度圣牛的唯物论 |
二、生态系统与猪 |
第三节 历史、权力与意义:政治经济学与实践论 |
一、实践论:以家畜与牛肉为研究对象 |
二、政治经济学派笔下的作物 |
第四节 本文的思路、方法与应用 |
一、当代的争论 |
二、本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三、民族学的应用与贫困问题 |
第三章 作物起源与狩猎采集者的桄榔利用 |
第一节 生物属性利用与文化属性利用 |
一、生物属性的利用 |
二、文化属性的利用 |
第二节 狩猎采集者的桄榔利用 |
一、丰裕与匮乏 |
二、最早的桄榔文化遗址 |
三、采集桄榔的“机会主义”者 |
第三节 桄榔类作物的起源 |
一、作物起源的神话 |
二、驯化的起源 |
三、驯化的操作规程 |
第四章 桄榔农业及其生产实践 |
第一节 采集食物与生产食物 |
一、野生与栽培 |
二、采集食物与生产食物 |
第二节 早期桄榔食物生产实践 |
一、采伐与收获 |
二、加工与利用 |
三、栽培与管护 |
第三节 桄榔农业的起源及其文化圈 |
一、桄榔农业的认定 |
二、桄榔农业文化的起源 |
三、桄榔农业文化圈 |
第五章 作物的扩张与桄榔的隐退 |
第一节 纪元前后的几个世纪 |
一、旱作农业的推广 |
二、东南亚的早期国家与农业 |
三、桄榔类主粮作物延续 |
第二节 从桄榔类作物向稻类作物的过渡 |
一、“不敢食谷”的国王 |
二、水稻的国家作物地位确立 |
三、桄榔类作物主粮地位的跌落 |
第三节 西方殖民扩张与作物 |
一、水稻的资本化 |
二、沦为救荒之物的桄榔 |
第六章 桄榔类作物盛衰的动因及机制 |
第一节 桄榔农业起源的动力 |
第二节 桄榔农业民族及其政权 |
一、政权的出现及其动力 |
二、桄榔农业民族的政治形态 |
三、作物的力量 |
第三节 桄榔农业衰落的原因 |
一、主因认定 |
二、国家作物的特征 |
三、主粮政策的正负效应辨析 |
第七章 当代的复兴 |
第一节 粮食安全的维护 |
第二节 多样性利用 |
第三节 生态维护价值 |
结论与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1:桄榔类植物生长环境调查报告 |
附录2:各族乡民对桄榔类植物的认知与利用 |
附录3:沧源勐来乡董棕群落伴生植物物种(简表) |
附录4:个旧斗卡房镇棉花山董棕林伴生动物名录(简表) |
附录5:附图 |
(6)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快速城镇化的社会背景 |
1.1.2 气候变化的环境背景 |
1.1.3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 |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2.1 本研究界定的范围 |
1.2.2 山地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1 灾害学相关理论 |
2.1.2 城市安全理论 |
2.1.3 环境地学基础理论 |
2.2 国内外生态安全与山洪防灾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动态 |
2.2.2 国内研究动态 |
2.2.3 相关研究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生态安全视角下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 |
3.1 北方山地生态安全与灾害背景 |
3.1.1 北方山地城镇的分布 |
3.1.2 地形地质条件 |
3.1.3 山地气候特征 |
3.1.4 生态环境与安全格局特征 |
3.1.5 社会与城镇发展现状 |
3.1.6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山洪灾情 |
3.2 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分析 |
3.2.1 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的耦合特点 |
3.2.2 生态安全视角下的山洪致灾特性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探析 |
4.1 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建构 |
4.1.1 生态思维的价值内涵 |
4.1.2 生态防灾规划概念 |
4.1.3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框架 |
4.2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原则及价值取向 |
4.2.1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 |
4.2.2 生态防灾规划基本原则 |
4.2.3 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的价值取向 |
4.3 基于山洪灾害的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方法 |
4.3.1 综合评价原则 |
4.3.2 综合评价方法 |
4.4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
4.4.1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原理 |
4.4.2 山洪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
4.4.3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5 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
4.5.1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 |
4.5.2 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及权重确定 |
4.5.3 生态安全评判标准 |
4.6 小结 |
第5章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格局实证研究 |
5.1 研究区概况 |
5.1.1 地理区位情况 |
5.1.2 山地环境现状 |
5.1.3 山地环境问题 |
5.2 京津冀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
5.2.1 山洪致灾因子的危险性评价 |
5.2.2 山洪孕灾环境的连锁性评价 |
5.2.3 山洪灾害群承灾体的易损性评价 |
5.2.4 山洪灾害风险耦合评价与分析 |
5.2.5 山洪灾害风险区划分析 |
5.3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
5.3.1 生态安全格局综合评价 |
5.3.2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因子提取 |
5.3.3 结果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区域规划视角下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洪灾防控 |
6.1 基于山地城镇外部生态环境保护的洪灾防控策略 |
6.1.1 基于山洪防控的区域生态安全网络规划设计 |
6.1.2 基于安全保障的区域层面山地生态修复 |
6.2 基于区域层面的城镇可持续发展空间山洪防控对策 |
6.2.1 基于可持续城镇化的洪灾防控规划 |
6.2.2 基于区域协同的生态防灾空间结构 |
6.2.3 基于山洪承灾能力的城乡居民点体系规划 |
6.2.4 基于山洪灾害缓减的产业空间生态布局 |
6.2.5 应对山洪灾害的区域支撑体系规划 |
6.3 小结 |
第7章 京津冀山地城镇内部空间生态防灾规划策略 |
7.1 空间发展的生态控制指引 |
7.1.1 基于生态安全考量的空间发展 |
7.1.2 基于防灾安全的山地城镇平面形态 |
7.2 功能布局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
7.2.1 基于空间适灾的功能区生态防灾布局 |
7.2.2 基于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模式 |
7.3 道路系统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
7.3.1 保障道路系统灾时畅通 |
7.3.2 减小道路对生态系统的干扰 |
7.4 工程技术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
7.4.1 山洪防洪工程技术的生态适应性 |
7.4.2 竖向规划设计的生态防灾要点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山洪灾害风险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 B: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 C:调研村镇列表 |
附录 D:续表6-12京津冀山地村镇空间形态图谱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施秉白云岩喀斯特世界遗产地土壤侵蚀与生态安全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土壤侵蚀研究 |
1.3.2 生态安全研究 |
1.3.3 研究区已有研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案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1 社会人口情况 |
2.2.2 地方经济情况 |
2.3 遗产地及缓冲区保护与发展现状 |
2.3.1 保护历史 |
2.3.2 保护与发展措施 |
2.3.3 旅游基本情况 |
第3章 施秉喀斯特世界遗产地及缓冲区土壤侵蚀 |
3.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 |
3.1.1 样品采集与数据处理 |
3.1.2 结果与分析 |
3.1.3 讨论 |
3.2 白云岩喀斯特地区的成土速率 |
3.2.1 流量测定 |
3.2.2 水样采集及分析测试 |
3.2.3 流域成土速率计算 |
3.3 遗产地及缓冲区土壤侵蚀特征 |
3.3.1 技术路线 |
3.3.2 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
3.3.3 坡度信息提取 |
3.3.4 植被覆盖度信息提取 |
3.3.5 基岩裸露率信息提取 |
3.3.6 土壤侵蚀分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遗产地及缓冲区生态安全评价 |
4.1 评价指标构建 |
4.1.1 指标选取原则 |
4.1.2 评价指标的确定 |
4.2 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与分析 |
4.2.1 构造层次分析结构模型 |
4.2.2 层次分析法步骤 |
4.2.3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4.2.4 总权重结果 |
4.3 生态安全评价 |
4.3.1 生态安全度的判决及分析 |
4.3.2 指标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
4.3.3 生态安全度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施秉世界自然遗产地及缓冲区生态安全调控 |
5.1 生态安全调控对策制定思路 |
5.2 生态安全调控对策 |
5.2.1 增加植被覆盖度 |
5.2.2 污染物处理与控制 |
5.2.3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
5.2.4 遗产地及缓冲区保护 |
5.2.5 旅游人才培养 |
5.2.6 科学研究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
附录1 |
附录2 |
(8)土地生态安全时空演变与情景模拟研究 ——以德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研究进展综述 |
1.3.1 土地生态安全内涵进展研究 |
1.3.2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进展研究 |
1.3.3 土地生态安全预测研究 |
1.3.4 土地生态安全研究评述 |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2 研究区与数据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2.1.2 自然条件 |
2.1.3 社会经济条件 |
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数据预处理 |
3 土地生态安全时空演变研究 |
3.1 土地生态安全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3.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 指标数据库 |
3.2.1 压力系统指标数据 |
3.2.2 状态系统指标数据 |
3.2.3 响应系统指标数据 |
3.3 指标标准化处理 |
3.4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4.1 层次分析法 |
3.4.2 熵权法 |
3.4.3 基于相对熵理论的组合赋权法 |
3.5 土地生态安全值与级别的确定 |
3.5.1 土地生态安全值的确定 |
3.5.2 级别的确定 |
3.6 土地生态安全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3.6.1 土地生态安全时序变化特征分析 |
3.6.2 土地生态安全空间演变特征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土地生态安全情景模拟研究 |
4.1 情景模式设计总体思路 |
4.1.1 “维持现状型”情景 |
4.1.2 “经济发展优先型”情景 |
4.1.3 “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型”情景 |
4.1.4 “综合型”方案情景 |
4.2 情景模拟模型原理概述 |
4.2.1 元胞自动机 |
4.2.2 马尔科夫链 |
4.2.3 CA-Markov模型 |
4.3 情景模拟模型的建立 |
4.3.1 元胞自动机的组成 |
4.3.2 预测年份的确定 |
4.3.3 Markov转移矩阵的生成 |
4.3.4 适宜性图集的制作 |
4.4 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
4.4.1 德阳市2015 年土地生态安全级别模拟 |
4.4.2 Kappa指数的计算 |
4.5 不同情景模拟与综合方案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5 调控区域类型划定与措施研究 |
5.1 调控区域类型的划定 |
5.2 调控措施 |
5.2.1 一级区域“监测” |
5.2.2 二级区域“防范+监测” |
5.2.3 三级区域“治理+监测” |
5.2.4 四级区域“重点治理” |
5.3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项目 |
(9)丹江口库区生态安全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调控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及方法模型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数据来源 |
1.3 方法模型 |
1.3.1 PSR模型法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
1.3.2 层次分析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态安全时空动态分析 |
2.1.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2.1.2 生态安全等级的划分 |
2.1.3 时间演变分析 |
2.1.4 空间演变分析 |
2.2 驱动力分析 |
2.2.1 主成分分析 |
2.2.2 调控措施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3.1 结论 |
3.2 讨论 |
(10)陕南土地景观动态与生态风险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动态 |
1.2.1 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生态风险评价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3 存在的问题分析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案 |
1.4.2 技术路线 |
1.5 数据来源与处理 |
1.5.1 数据来源 |
1.5.2 数据处理 |
第2章 陕南区域概况 |
2.1 陕南区域位置及行政范围 |
2.2 陕南自然环境概况 |
2.2.1 地质与地貌 |
2.2.2 气候与水文 |
2.2.3 植被与土壤 |
2.3 生态功能区划 |
2.4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章 陕南土地利用覆被与景观格局时空动态 |
3.1 土地类型数量结构 |
3.1.1 研究方法 |
3.1.2 结果与分析 |
3.2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 |
3.2.1 研究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3 土地利用转移特征 |
3.3.1 研究方法 |
3.3.2 结果与分析 |
3.4 景观格局时空动态 |
3.4.1 景观格局指数 |
3.4.2 景观格局结果分析 |
3.5 土地利用景观的地形特征 |
3.5.1 研究方法 |
3.5.2 结果与分析 |
第4章 生态系统服务物质量测算及变化分析 |
4.1 植被覆盖时空特征分析 |
4.1.1 研究方法 |
4.1.2 结果与分析 |
4.2 净第一性生产力物质量测评 |
4.2.1 测评模型与技术路线 |
4.2.2 结果与分析 |
4.3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测评 |
4.3.1 研究方法 |
4.3.2 结果与分析 |
4.4 固碳释氧物质量测评 |
4.4.1 固碳释氧物质量测算模型 |
4.4.2 结果与分析 |
4.5 土壤保持物质量测评 |
4.5.1 测评模型与技术路线 |
4.5.2 结果与分析 |
4.6 保水物质量测评 |
4.6.1 模型构建与技术路线 |
4.6.2 结果与分析 |
第5章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测算及变化分析 |
5.1 生产有机物价值测评与结果分析 |
5.1.1 生产有机物价值测评模型 |
5.1.2 结果与分析 |
5.2 固碳释氧价值量测评与变化分析 |
5.2.1 固碳释氧价值量测算模型 |
5.2.2 结果与分析 |
5.3 土壤保持价值测评与变化分析 |
5.3.1 土壤保持价值测评模型 |
5.3.2 结果与分析 |
5.4 保水价值量的测算与分析 |
5.4.1 保水价值测评模型 |
5.4.2 结果与分析 |
第6章 生态系统服务综合价值量时空特征分析 |
6.1 生态系统服务综合价值量测评与时空动态分析 |
6.1.1 生态系统服务综合价值量测评模型 |
6.1.2 生态系统服务综合价值量时空动态分析 |
6.1.3 各生态系统服务的贡献率 |
6.2 生态系统综合价值量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
6.2.1 研究方法 |
6.2.2 结果与分析 |
第7章 生态风险综合评价 |
7.1 土地景观生态风险 |
7.1.1 土地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 |
7.1.2 结果与分析 |
7.2 生态服务价值风险指数 |
7.3 土壤碳储量风险指数 |
7.4 综合生态风险评价 |
7.4.1 指标体系构建 |
7.4.2 综合生态风险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四、镇巴县生态灾害演变过程与治理措施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 ——以河北省邯郸市为例[D]. 温利华.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1)
- [2]市域“三生”空间划定与优化调控研究 ——以鹤壁市为例[D]. 何翔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3]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秦贺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D]. 叶善青.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5]文化的演替与作物的盛衰 ——桄榔类物种式微的文化生态史研究[D]. 耿中耀. 吉首大学, 2019(02)
- [6]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D]. 徐嵩. 天津大学, 2019
- [7]施秉白云岩喀斯特世界遗产地土壤侵蚀与生态安全调控[D]. 何江湖. 贵州师范大学, 2019
- [8]土地生态安全时空演变与情景模拟研究 ——以德阳市为例[D]. 李政.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1)
- [9]丹江口库区生态安全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调控措施[J]. 彭哲,郭宇,郝仕龙,侯梅芳. 水土保持通报, 2019(01)
- [10]陕南土地景观动态与生态风险变化研究[D]. 张静.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