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住宅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施工技术

民用住宅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施工技术

一、民用住宅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施工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李兆函[1](2021)在《地板直膨式多联机热泵系统供冷暖热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们对室内环境供暖供冷效果及舒适性要求的提高,地板辐射供冷、暖技术迅速发展。近几年较为先进的空气源直接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可以省略制冷剂与水的二次传热,相比于传统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传热效率。而空气源直接地板辐射供冷暖系统在此基础上,又大幅度提高了地板辐射系统的利用率,节约成本,一套系统可两季使用。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得越来越多的面积大、有多房间供冷暖需求的场所尝试地板辐射供冷暖系统,但是当前的地板辐射系统面临着管路过长,各房间冷暖效果差异较大等问题。本文提出地板直膨式多联机热泵供冷暖系统,借鉴多联机空调系统,将制冷剂管道分段,使各盘管多联,进入各房间,不仅可以在缓解管道长度限制,冬夏季节都使用,还可以减弱各房间冷暖效果差异。本文首先对使用地板直膨式多联机热泵系统的办公建筑中,同一层内以水平管程相差约为35m的两个房间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物理数学模型,并通过夏季供冷实验,对比实验数据和模拟的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准确可靠性,并进行了结露分析。再通过Airpak3.0对其房间冬、夏季节热泵标准情况下系统供冷暖时房间热舒适情况进行相关的数值模拟,并对比两个房间的差异性,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夏季管程较长的房间地板表面平均温度略高,冬季则略低,两个房间平均相差1℃左右,最大不超过2℃;2.夏季开启新风装置后,房间内空气湿度较低,室内温度会比空气的露点温度至少高出1℃,地板表面不存在结露风险;3.两个房间距地面0.1m处温度都高于20℃,夏季竖直温度梯度都为正值,冬季则为负值,距地面0.1m与1.7m处温差均小于3℃,各房间同等高度温差也小于2℃;4.夏季室内人员工作区域内风速均小于0.25m/s;5.夏季两个房间平均温度维持在23-26℃左右,冬季在22-24℃左右,较为舒适。6.夏季近地面处,风口下人员稍有不满意,但冬、夏季工作区域内温度场均匀,PMV﹑PPD均在标准范围内,两个房间差异性较小,舒适性均良好。最后使用费用年值法对地板直膨式多联机热泵系统的经济性作出分析,并与多联式空调供冷暖系统对比,发现地板直膨式多联机热泵系统更加经济,可以节约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

王琳[2](2021)在《基于直膨式毛细管供热的空气源热泵地板换热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不断加剧。与此同时,人们对舒适健康居住环境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为响应“节能减排”的国家号召和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究、新型节能供暖方式的推广等在我国的采暖领域具有极大的潜力。在目前的“清洁取暖”工作中,空气源热泵成为可替代燃煤等传统供热形式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在我国北方“煤改电”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基于制冷剂毛细管地板供热的空气源热泵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无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省去了制冷剂与热水的换热环节,系统整体简单,维护成本较低,也大大提升了系统性能。然而,目前对该新型系统的研究主要在实验室内开展,缺乏对其供热效果及系统运行特性的实测研究。本研究基于青岛市某小型游泳馆项目,通过现场实测和模拟的方法,开展基于制冷剂毛细管供热的空气源热泵地板换热特性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项目实际测试,制冷剂毛细管系统供热期间地板表面温度分布相对均匀,供热稳定阶段冷凝段温度较为恒定,在室内保持24℃、22℃时的平均冷凝温度分别为38.8℃和33.1℃,地板表面温度平均值为32.6℃和30.9℃。由于地板本身的蓄热特性,系统启动/停机时,地板表面温度在2~3h内呈缓慢上升或下降趋势。系统运行初始阶段,地表供热热流快速升高,之后增速减缓趋于稳定;24℃工况时稳定阶段供热量稳定在97W/m2~119W/m2范围内,22℃工况时稳定在89W/m2~101W/m2范围内。在白天24℃、22℃及夜间18℃设定工况下,室内空气温度均出现超出设定值的情况。机组在除霜过程中,由于地板末端特有的蓄热性能,室内温度无明显变化,有利于保持稳定的室内热环境。(2)对测试期间典型周及典型日的机组运行特性进行了分析。测试典型周期间,室外平均温度2.6℃,室内平均温度22.3℃,期间机组COP平均为2.97。机组运行稳定阶段平均COP,随着室内设定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同时也随室外温度的升高呈现升高趋势。24℃典型日稳定阶段COP在2.07与2.91之间;22℃工况时在2.15与3.9之间。两个典型日工况下,全天平均COP分别为3.38及3.5。与相近工况下采用热虹吸式散热器、对流型末端空气源热泵相比,22℃典型日工况下,本项目采用的制冷剂毛细管地板辐射系统COP分别提高了8.6%、16.6%,系统运行更为高效。(3)通过毛细管传热特性的仿真,对管间距、冷凝温度、地面敷设材料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管间距越小,地板表面温度及热流密度越大,温度分布均匀性越好;相同的冷凝温度及管间距条件下,地面装饰材料为石材时其地表温度最高,瓷砖次之,木地板最低。地面装饰材料的种类对供热地板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影响不显着。地板表面温度及热流密度随冷凝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冷凝温度对地面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影响较小,对地面平均热流密度的影响较大;室内温度不变条件下,冷凝温度每降低2℃,地面平均热流密度降低约10 W/m2。基于模拟分析,给出了冬季办公建筑常用的20℃设定工况、住宅采暖常用的18℃设定工况下不同管间距、面层材料、冷凝温度下的地板表面平均温度及传热量数据,可用于实际工程设计参考。综上,本文通过实验与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该制冷剂毛细管地板采暖系统的室内环境特性、机组运行特性、毛细管末端传热特性等,研究结果可为该新型空气源热泵供热末端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设计参考。

李珍妮[3](2021)在《济源市农村住宅的室内热环境与节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世界各国面临着能源和环境的共同压力,各行各业都开始探索绿色节能的发展道路。有研究表明,我国建筑行业的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30%左右,十三五规划将建筑节能上升到国家高度。北方农村住宅由于量大面广,受地区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建筑节能工程推进较为缓慢,因能耗高、节能潜力巨大而成为全面实现建筑节能的突出短板。论文以河南省济源市农村住宅为研究对象,经过对当地农村住宅的深入调研,采用主观调查问卷、居民访谈和客观测试等方法,综合评价农村住宅室内热环境和能耗现状。调研发现该地区大多数农村住宅缺少保温隔热构造,冬季主要房间的平均温度低至4℃,夏季主要房间的平均温度高达29℃,确实存在夏热冬冷,室内热环境差,采暖制冷能耗高的问题。论文从问题出发,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结合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经济水平和主观感受等因素,主要从优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和改善夏季自然通风两方面对既有农宅提出节能改造措施,进而探索该地区新农宅的节能设计方案。论文最后利用斯维尔绿色节能系列软件进行模拟分析,对比分析新旧民居的室内自然通风、暖通负荷和热舒适比例,验证农宅改造和新民居设计方案的节能效果。

王恒[4](2021)在《空气源热泵辐射采暖系统热舒适性分析及运行优化》文中研究指明能源消耗日渐加剧,因地制宜选取合适的采暖方式,以较低能耗实现较高供暖舒适度,对供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空气源热泵辐射采暖系统作为一种舒适、清洁、高效的供暖方式在非集中供暖地区应用越来越广泛。空气源热泵地板辐射采暖系统运行过程中,室内舒适性和系统节能性是对立统一关系,在保证室内舒适度前提下,实现供暖系统低能耗运行亟待解决。采暖时室内舒适度受多因素影响,地板采暖平均供水温度对室内热舒适影响最大,而供水温度往往由热泵机组运行控制策略所决定。对地板采暖室内热舒适性进行分析,在保证室内舒适度前提下确合适定供水温度,从而实现室内舒适性和系统节能性相统一。基于地板辐射采暖传热过程,利用CFD模拟软件建立对应地板传热模型与房间采暖模型,研究不同供水温度对室内温度及热舒适性的影响,保证室内舒适度满足国家规范整体评价Ι级标准前提下,确定了舒适供水温度。依据上海地区室外环境工况,得到舒适供水温度随室外环境工况的变化规律。进一步研究不同围护结构参数对地板辐射采暖的影响,舒适供水温度随外墙传热系数和外墙面积增大而增大,指出对围护结构性能较差的建筑应进行节能改造。利用恒温恒湿实验室对选用5P雅克菲变频空气源热泵机组进行性能测试,在-4到12环境工况下,机组COP随着制取热水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出水温度每升高1,制热COP衰减3%左右,机组COP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而下降,环境温度每降低1,制热COP衰减1.5%左右。对比空气源热泵辐射采暖系统不同运行控制策略,提出依据室外温度改变供水温度的机组优化运行方案。对比优化方案和普通方案下采暖季的系统性能,发现相对于常规控制方案,优化控制方案既改善了供暖时室内热舒适性,又提高了系统性能,降低了运行费用。

汪婷婷[5](2020)在《装配式低温辐射供暖地板热工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低温辐射供暖在节能上展现出其独特优势,低温辐射地面供暖方式采用的热源是低品位热能。与此同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对低温辐射供暖技术要求更加严苛。本文立足于建筑节能和装配式辐射地板供暖技术相结合的思想,研究的是一种预制式低温辐射地板的构造及其热工性能。本文的预制地板基于一种保温、安装、装修、节能和安全的设计理念,是在传统地板中加隔热材料和供回水水管,供暖空间通过与地板的表面进行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来达到供暖的效果,使其满足室内人体舒适度。本文首先建立了装配式辐射预制地板供暖构造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对装配式辐射地板的整体及内部结构进行了剖析。运用ICEM/Fluent等商用软件,对装配式辐射供暖地板结构热工性能进行数值模拟,探究不同结构(管间距和管径)和不同供水工况(供水温度和供水速度)对装配式低温辐射供暖地板热工性能的影响,得出管间距为250mm或250mm、管径为25mm的模型热工性能较优,同时,为了使地板表面温度均匀化,对装配式辐射地板供暖构造进行探讨,分析不同导热层位置、不同导热层厚度对装配式辐射供暖地板热工特性的影响,最终得出在适当的位置通过增加导热层的厚度来使模块表面平均温度均匀性最优。本文的研究成果为装配式辐射地板的研究和创新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对装配式辐射供暖地板的设计、施工、评价等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为其模块化参数设计提供了参考,为工厂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并对装配式供暖地板的推广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倩[6](2020)在《京津冀地区超低能耗农宅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伴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准的普遍提高,农村地区居住建筑的能耗与日俱增,农村住宅的节能减排工作已在我国建筑节能工作中占据重要位置。京津冀地区在建筑节能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先后颁布了促进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和激励措施,并通过大量实际项目开展试点工程,在全国处于先行区域。因此,本文选择该地区覆盖面较广的农宅作为研究对象,对超低能耗农宅设计开展研究,研究成果对推进我国北方寒冷地区清洁供暖与节能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通过对当前京津冀农村地区的区域范围、气候条件、建筑特点与经济技术条件的全方位分析,并参考我国现有规范,设定了京津冀地区农宅超低能耗目标:即通过被动式设计策略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相较于现有农宅采暖与供冷综合节能75%。在此目标下,本文选取了京津冀农村地区类型最多的“U字形”三合院农宅为代表,在能耗模拟软件De ST中建立了模拟用基准农宅的模型。通过建筑气候模拟软件Climate Consultant对京津冀地区建筑气候适应性进行了定性分析,得到了适应该地区气候条件的建筑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De ST定量化模拟,确定了京津冀地区超低能耗农宅设计中各要素的最佳取值:在满足舒适性、经济性与节能性的条件下,农宅最佳朝向角度应取南偏东10°;外墙传热系数的最佳值为0.36W/(m2·K),屋面传热系数的最佳值为0.40W/(m2·K);窗户推荐采用双层普通玻璃塑钢窗,传热系数为2.7 W/(m2·K),南向可适当增大窗墙比,夏季采用深色内遮阳;附加阳光间宜采用双层普通玻璃塑钢窗,利用竹帘遮阳,夏季增加通风散热,当阳光间只作为集热蓄热构件时,进深600mm为宜,当阳光间兼具使用功能时,进深宜选取1200mm~1500mm。同时,本文对当前京津冀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种类与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提出了京津冀地区农宅适宜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并针对于单一技术的不足对各类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进行了系统集成分析。最后,结合研究成果进行了超低能耗农宅设计实践。能耗模拟结果表明:该超低能耗农宅对比现有农宅,本体节能率可达到61%;当采用太阳能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时,可实现农宅综合节能75%的超低能耗目标;当采用光伏-空气源热泵耦合供热系统后,农宅全年采暖供冷能耗的可再生能源替代率为100%,远远超越了农宅综合节能75%的超低能耗目标。研究成果对推动京津冀地区超低能耗农宅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数据和参考。

任孟晓[7](2020)在《基于钒钛黑瓷太阳能供暖的北方新型农宅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农宅建筑是我国建筑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有近四成人口居住在农村,每年农村地区新建或翻新的农宅数量仍然可观。长久以来自发建造农宅的模式,使得农村风貌“千人一面”却又因无整体的规划而杂乱无章,非常不利于新农村的建设。北方冬季雾霾天气连续出现,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农村地区没有彻底改变燃煤的取暖方式。随着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加强,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的应用逐渐增多。自2017年国家出台相关推进北方清洁采暖工作的文件以来,太阳能供暖方式被越来越广泛采用了,但时至今日很多太阳能供暖农宅只停留在示范项目阶段,并没有在普通农户中推广开来,北方地区农宅高能耗高污染的取暖情况仍不容乐观。我国清洁供暖工作是重点推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清洁供暖,减少煤炭能耗,加快“煤改气”、“煤改电”等工作,结合北方清洁供暖规划要求及中国建筑节能发展研究情况,文章以北京、河北、山东等北方寒冷地区农宅为例展开研究。通过对北方寒冷地区部分农宅的实地调研及案例研究,发现现有农宅存在功能布置混乱、用能结构不合理、室内舒适性差等问题,遂提出了新型农宅设计的必要性,建立了北方新型农宅设计体系,包括新型农宅功能与造形设计、适宜结构体系设计、室内舒适性设计等三方面。对北方地区农宅来说,室内舒适性设计尤为重要,主要包括围护结构设计及冬季采暖设计两大方面,只有从根本上上改善农宅冬季用能结构,才能切实改善农宅室内舒适性。针对北方寒冷地区农宅冬季室内舒适性差的问题,该项研究可为农宅提供一种清洁高效的冬季供暖方式——钒钛黑瓷太阳能地板辐射供暖系统,该供暖系统可以有效提高新型农宅室内舒适性、降低能源消耗、改善环境污染等状况。新型农宅设计不仅要改变农宅冬季采暖用能结构,而且要有适宜的结构体系,本文列举了农宅的几种常用结构类型并对其进行比较得知,建筑造价的高低是影响农宅结构选型的重要因素,装配式空腔EPS模块混凝土结构因其造价低、建造速度快、室内舒适性高的特点,将在农村住宅建造中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文章基于对太阳能供暖新型农宅的综合研究,将常用的太阳能源端集热器及供暖末端的进行分类比较,总结了钒钛黑瓷太阳能地板供暖系统的优势:集热高效,经济节约;低温供暖,室温更舒适;空气流速低,室内更卫生;不易损坏,增强隔音性,装修无影响等,说明了该供暖系统适宜在农村应用且有很大的推广价值。通过Designbuilder软件模拟钒钛黑瓷太阳能地板辐射供暖用于农宅采暖,得出结论,在人们可承受的经济范围内,当采暖面积与集热面积为1:1时,室内温度为14℃左右,符合农宅室内舒适性要求。基于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建筑大学校内的一座装配式EPS空腔模块混凝土结构农宅实验房,搭建了钒钛黑瓷太阳能地板辐射供暖系统。本文详细介绍了实验房的建筑设计、围护结构及供暖设备情况,进行了为期一月的墙体温度及室内温湿度实验。得出结论,EPS空腔模块混凝土墙体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利于北方地区农宅室内舒适性情况改善;全部天气情况下室温12℃左右,相对湿度44%rH,基本满足农宅室内舒适性要求;晴朗天气时室温15℃左右,相对湿度38%rH,农宅室内舒适性较高。钒钛黑瓷太阳能独立供暖系统初期投资较高,8.4年可回收成本,几乎无后期运行费用,既利于节能环保又能降低采暖费用。综合整个采暖期来看,钒钛黑瓷太阳能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受太阳辐射情况影响较大,必须联合其他辅助供暖系统才能全天候确保采暖期农宅室内舒适性。综述所述,本文可为北方寒冷地区的新型农宅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为农宅提供一种清洁高效的冬季供暖方式。通过钒钛黑瓷太阳能集热系统与各供暖末端的供热情况分析比较,说明了钒钛黑瓷太阳能地板辐射供暖系统适用于北方寒冷地区农宅冬季供暖。通过装配式EPS空腔模块混凝土结构农宅实验房室内温湿度实验研究,佐证了应用钒钛黑瓷太阳能地板供暖系统的农宅室内舒适性较高,是值得在北方农村推广的一种采暖方式。

韩雪[8](2020)在《供热事故工况建筑室内冷却规律及热储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集中供热系统的应用规模不断扩大以及有相当比例的老旧供热管网超期服役,供热系统出现事故的可能性不断增长。大型供热系统发生事故时,停止供热或供热不足将导致建筑室内温度下降,影响热用户的生活质量,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与社会后果。建筑热储备性能是在供热事故工况下利用建筑热容量抵抗室内气温降低的能力,研究如何提高建筑热储备性能及其对供热系统可靠性指标的影响,是从供热需求侧探究提高供热系统可靠性的关键环节和新思路。本研究采用理论分析、现场实测以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对供热事故工况建筑物室内温度半经验半理论计算式进行实测验证、提出适于供热规划阶段预测事故工况建筑物室内温度的修正计算式并利用数值试验进行准确性验证、确定建筑热储备性能的关键影响因素敏感度排序并提出有效改进技术措施、建立不同气候分区限额供热系数、事故修复时间限值及最佳建筑热储备系数的取值区间。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包括:(1)对国外学者建立的供热事故工况建筑物室温半经验半理论计算式中的几个关键复杂参数建立通用计算方法。包括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出用于建筑总失热量计算的单位温差热损失计算式、建立建筑物总热容量的计算方法并开发出计算程序、针对目前缺乏的散热设备热容量计算新建对流和辐射等类型散热设备的热容量计算方法。(2)实测验证供热事故工况的建筑物室温计算式,并提出适用于供热规划阶段预测不同气候分区事故工况建筑物室温的修正计算式。首先,通过寒冷A区三种类型散热设备停止供暖工况实测,验证了停止供暖工况建筑物室温计算式的准确性;然后,针对该计算式中发生事故时室外温度参数的不可预测性缺陷,提出五种修正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以当地最冷月平均温度代替发生事故时室外温度的相对偏差最小;最后,为了克服实测验证的局限性,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供热事故工况建筑物冷却过程数值模型,在严寒A区、B区、C区以及寒冷A区、B区条件下,进行散热器停止供暖工况及限额供热工况的数值试验,验证了供热事故工况室温修正计算式的准确性。该修正计算式可实现在供热规划阶段对不同气候分区事故工况建筑物室温下降规律进行预测的新功能。(3)确定建筑热储备性能的关键影响因素敏感度排序,提出提升建筑热储备性能的有效技术措施。利用已建立的供热事故工况建筑物冷却过程数值模型,构建不同建筑热工性能,模拟分析得到供热事故工况建筑物冷却影响因素的敏感度排序为:单位温差热损失L>散热设备热容量Cs>室外空气温度tmin,m>外围护结构热容量Cw,提出以降低建筑物的单位温差热损失为主,并以增大建筑物总热容量为辅的具体提升建筑热储备性能的技术措施。(4)完善我国不同气候分区下供热事故工况限额供热系数及事故修复时间限值的规定。根据现有不同建筑节能水平,通过模拟计算得到目前我国东北、华北供热地区建筑热储备系数χ范围为5090h,在此条件下,计算得到限额供热系数取值区间为:严寒地区0.51<β<0.71,寒冷地区0.31<β<0.58;计算确定了我国严寒地区的最佳建筑热储备系数为8090h,相应的供热事故修复时间限值τmax可设定为58h,寒冷地区的最佳建筑热储备系数为7090h,相应的供热事故修复时间限值τmax可设定为56h。研究结果比现行规范中规定的事故修复时间限值τmax=54h进行了更详细的划分,对建立完善我国建筑热储备系数指标、设定合理的供热事故限额供热系数和事故修复时间限值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常诗琪[9](2020)在《双通道踢脚线散热器采暖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供暖的需求推动建筑供暖系统末端朝着高效、节能和舒适的方向发展。踢脚线散热器由于其轻薄、美观和优质的采暖效果,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散热器将装饰踢脚线与散热器融为一体,解决了传统散热器占用空间、美观性差等问题。现有的踢脚线散热器产品多为单一通道,热媒由一端进入,与散热器热交换后从另一端流出,导致面板前后温度不均匀。本文所研究的双通道踢脚线散热器,通水管道同侧上进下出,对散热器面板温度起到了较好的均衡作用。本文对双通道踢脚线散热器的结构组成进行研究,并对散热器进行热工性能实验。通过FLUENT软件对双通道踢脚线散热器建立三维传热模型,进行数值计算,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对散热器传热模型进行验证,证明模型的准确性,并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对散热器表面温度分布情况以及换热能力进行分析,主要得到如下结论:1、随着过余温度△T的增加,散热器的散热量随之增大,模拟与实验测试散热量相对差值小于8%;2、170mm高度散热器的散热量比120mm高度散热器的散热量提升27.1%;3、对双通道踢脚线散热器进行变工况模拟,所研究的散热器的复合传热系数为9.7?13.9W/m2℃。为了研究现有采暖方式的室内采暖环境,采用现场实测和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普通散热器、地板辐射采暖、双通道踢脚线散热器三种采暖方式的室内典型截面的温度分布、1~10μm颗粒物浓度分布和以PMV-PPD为指标的热舒适程度。结果表明,双通道踢脚线散热器和地板辐射采暖的室内温度分布比较均匀,外墙附近区域冷辐射对踢脚线散热器采暖房间温度场影响最小。双通道踢脚线散热器采暖时室内人员活动区域的颗粒物浓度最低,0.3米高度1~3μm粒径颗粒物计数浓度是地板辐射采暖的60%,有效减少地面扬尘,室内卫生环境更优。双通道踢脚线散热器采暖室内舒适程度优于普通散热器采暖,人员不满意率较低。

李云飞[10](2019)在《夏热冬冷地区装配式陶板地暖节能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能源环境问题日趋成为约束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建筑采暖作为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大户,是落实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领域之一。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由于绿色环保、舒适性高等优点在建筑采暖中被广泛应用。目前,建筑采暖中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施工多采用埋管式湿式施工,热媒介多以热水或电为主,国内外对其舒适性、节能性和经济性进行了相当多的研究,是一种比较成熟的采暖方式。本文基于传统的低温辐射采暖系统的优点,对采暖系统进行改进和分析,提出装配式陶板地暖系统新式采暖结构。介绍了装配式陶板地暖系统,通过建立陶板辐射传热热阻节点模型,并分析其传热过程;建立板层传热控制方程和地板上、下表面热平衡方程,分析夹层空气和室内空气流动模型及其传热理论模型;并在此理论基础上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陶板表面温度分布规律,分析空气槽对陶板表面温度的影响,不同空气槽形状,空气槽距离陶板板面距离;分析装配式陶板地暖施工过程中空气夹层对热流量的影响,以及施工材料的选取对热流量的影响;此外,研究了采用装配式陶板地暖系统供暖房间的热舒适性,主要结论如下:1)空气槽形状对板层结构温度场有影响,但影响程度很小;空气槽形状对陶板表面温度分布和流过陶板的热流量较大影响,且方形空气槽的效果最好,其温度在板面的分布范围为28.85℃29.63℃,流过板面热流量10.47W。2)空气槽上表面与陶板表面距离的改变会引起板层结构温度场的变化,其数值越小,温度在陶板表面的分布波动越大,相应的会阻碍热量向上传递,引起温度波动的距离临界值约4mm,空气槽上表面与陶板表面距离大于4mm时,温度波动不明显。3)不同的支架层材料在板层结构下表面的温度分布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温度沿板层结构下表面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常见的支架层材料中无机保温砂浆温度曲线最低点的温度最低,约29.42℃。考虑到装配式陶板地暖系统是空气夹层、支架层材料交错布置,所以建议采用无机保温砂浆作为支架层材料。4)不同保温层材料在板层结构下表面温度分布情况基本重合,常见的保温层材料对板层结构下表面温度分布的影响程度基本相同,其影响层度远小于支架层材料对板层结构下表面温度的影响。5)采用装配式陶板地暖系统供暖的房间其室内状态稳定后,室内空气流速范围00.21m/s,远小于国家标准给出的推荐值0.3m/s。室内空气温度由地面随着房间高度递减,在地面周围处温度最高,范围约为29℃30℃;人体中心处温度场数值范围24.05℃27.06℃,符合热舒适条件中室内空气温度要求;人体头部与脚底之间垂直空气温度差值约1.65℃2.97℃,符合局部热舒适度中垂直空气温差要求;地面温度值范围25.37℃27.03℃,符合冷热地板等要求。人体常驻区底部发热电缆间距对供暖室内温度场有影响,但影响程度很小;对供暖房间垂直高度方向的流速大小没有影响。综上所述,装配式陶板地暖系统供暖形式是比较舒适的。

二、民用住宅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施工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用住宅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地板直膨式多联机热泵系统供冷暖热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地板辐射系统发展现状
        1.2.1 地板辐射供暖系统
        1.2.2 地板辐射供冷暖系统
        1.2.3 热泵地板辐射系统
    1.3 地板直膨式多联机热泵系统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国内研究进展
        1.4.2 国外研究进展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创新点
第2章 室内热舒适性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过程
    2.1 求解地板表面温度
    2.2 物理模型
    2.3 数学模型
    2.4 网格划分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地板直膨式多联机热泵系统夏季供冷实验
    3.1 实验研究
        3.1.1 实验系统
        3.1.2 室内参数的测量
    3.2 测量数据及分析
        3.2.1 模拟与实验结果对照
        3.2.2 实验测量结果及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冬、夏季节室内热舒适性数值模拟分析
    4.1 软件介绍
    4.2 夏季模拟
        4.2.1 边界条件及相关的参数设置
        4.2.2 模拟结果及分析
    4.3 冬季模拟
        4.3.1 边界条件及相关参数设置
        4.3.2 模拟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经济性分析
    5.1 地板直膨式多联机热泵系统经济性分析
        5.1.1 经济性评价方法的选择
        5.1.2 初投资计算
        5.1.3 年运行费用计算
        5.1.4 地板直膨式多联机热泵系统折算费用线值及费用年值
    5.2 多联式空调供冷暖系统
        5.2.1 初投资计算
        5.2.2 年运行费用计算
        5.2.3 多联式空调系统费用现值及费用年值计算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基于直膨式毛细管供热的空气源热泵地板换热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直膨式空气源热泵供暖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直膨式毛细管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理论基础
    2.1 直膨式毛细管供热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原理及特点
    2.2 毛细管地板辐射采暖传热原理
        2.2.1 传热机理分析
        2.2.2 热舒适评价指标
    2.3 传热影响因素分析
    2.4 理论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直膨式毛细管地板辐射采暖系统运行实验研究
    3.1 实验平台
        3.1.1 建筑基本概况
        3.1.2 实验系统概况
    3.2 测试方法
        3.2.1 辐射地板表面温度
        3.2.2 辐射地板热流密度
        3.2.3 室内外空气温度测点布置
        3.2.4 非辐射表面温度
        3.2.5 地板过热段及恒温段温度测量
        3.2.6 机组参数测量
    3.3 实验时间安排
    3.4 实验仪器及误差分析
        3.4.1 实验仪器
        3.4.2 误差分析
    3.5 典型周实验数据的分析
        3.5.1 室内外环境参数
        3.5.2 地板辐射表面温度分布
        3.5.3 建筑动态负荷模拟及机组COP的计算
    3.6 典型日实验数据的分析
        3.6.1 室内空气温度
        3.6.2 实测地板热流量
        3.6.3 机组换热量的计算
        3.6.4 机组运行特性分析
        3.6.5 机组COP的计算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毛细管辐射末端换热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4.1 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4.1.1 地面结构层物理模型
        4.1.2 地面结构层数学模型
    4.2 模型设置
        4.2.1 网格划分
        4.2.2 边界条件及物性参数
    4.3 模拟结果验证
        4.3.1 过热段模拟
        4.3.2 恒温段模拟
    4.4 毛细管地板辐射传热特性研究
        4.4.1 管间距的影响
        4.4.2 面层材料的影响
        4.4.3 冷凝温度的影响
        4.4.4 保温层厚度的影响
    4.5 毛细管地板采暖换热量结果
    4.6 针对现有系统的运行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致谢

(3)济源市农村住宅的室内热环境与节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问题及方法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研究述评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济源市农村住宅建设与能源利用现状
    2.1 济源市基本概况
    2.2 济源市既有农村住宅建造体系
    2.3 济源市既有农宅改造现状
    2.4 案例地选择
    2.5 农村地区能源利用现状
    2.6 济源市农村住宅室内光热环境与能耗现状主观问卷调查
        2.6.1 调研内容
        2.6.2 调研过程
        2.6.3 问卷数据统计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济源市农村住宅的室内热环境现状测试
    3.1 济源市农村住宅夏季室内热环境测试
        3.1.1 测试方案
        3.1.2 农村住宅夏季室内热环境测试现状
        3.1.3 不同民居同一空间的室内热环境对比
        3.1.4 夏季室内热环境现状评价
    3.2 济源市农村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
        3.2.1 冬季测试调研方案
        3.2.2 不同围护结构农村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现状
        3.2.3 不同改造类型农村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现状
        3.2.4 冬季室内热环境现状评价
    3.3 分析原因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济源市既有农村住宅的节能改造设计
    4.1 济源市既有农村住宅的节能检查
    4.2 济源市既有农村住宅的节能改造原则
    4.3 济源市既有农村住宅的节能改造设计
        4.3.1 济源市既有农村住宅外围护结构的节能改造设计
        4.3.2 济源市既有农村住宅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
    4.4 改造成本
    4.5 节能改造前后传统民居的暖通负荷对比
        4.5.1 传统民居的暖通负荷
        4.5.2 传统民居节能改造后的暖通负荷
        4.5.3 传统阳光间民居节能改造后的暖通负荷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济源市新建农村住宅设计方案及软件模拟
    5.1 建筑节能技术在农村的认知现状
        5.1.1 农村住宅未采用节能建筑设计标准的原因
        5.1.2 拓宽农村地区建筑节能技术的推广渠道
    5.2 济源市新建农村住宅设计方案及节能检查
        5.2.1 济源市新建农村住宅建筑设计要求
        5.2.2 被动式建筑节能设计
        5.2.3 提高农村住宅的能源利用率
        5.2.4 济源市新建农村住宅设计方案节能检查
    5.3 新旧农村住宅暖通负荷对比
        5.3.1 新建民居热负荷
        5.3.2 新建民居冷负荷
        5.3.3 各类农村住宅暖通负荷对比
    5.4 新旧农村住宅室内热舒适对比分析
        5.4.1 传统民居的室内热舒适计算
        5.4.2 新建农村住宅的室内热舒适计算
        5.4.3 新旧民居的室内热舒适对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竞赛
附录 B:图片索引
附录 C:调查问卷
附录 D:内扰设置

(4)空气源热泵辐射采暖系统热舒适性分析及运行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空气源热泵辐射供暖及热舒适国内外研究
        1.2.1 地板辐射供暖研究现状
        1.2.2 室内热舒适研究现状
        1.2.3 供暖系统运行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流程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地板辐射采暖模型的建立
    2.1 空气源热泵辐射供暖系统简介
    2.2 地板传热模型建立
        2.2.1 地板传热的物理模型
        2.2.2 地板辐射供暖数学模型
    2.3 采暖暖房间模型建立
        2.3.1 采暖房间物理模型
        2.3.2 采暖房间数学模型
    2.4 评价指标
        2.4.1 室内热舒适的评价指标
        2.4.2 系统性能评价指标
    2.5 本章小结
3.地板辐射采暖室内热舒适性模拟分析
    3.1 地板传热数值模拟及分析
        3.1.1 参数设置
        3.1.2 模拟结果分析
    3.2 采暖房间数值模拟及分析
        3.2.1 Airpak软件介绍
        3.2.2 网格划分
        3.2.3 边界条件及参数设置
        3.2.4 模型验证
        3.2.5 不同供水温度下室内热舒适性分析
        3.2.6 不同室外温度下室内舒适性分析
    3.3 不同围护结构参数对辐射采暖效果的影响
        3.3.1 不同外墙传热系数对辐射采暖效果的影响
        3.3.2 不同外墙面数对辐射采暖效果的影响
        3.3.3 不同参数对舒适供水温度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空气源热泵机组性能测试
    4.1 实验设备及测试方法
        4.1.1 恒温恒湿实验室简介
        4.1.2 实验设备及参数
        4.1.3 测试方法
    4.2 测试工况下的机组性能
    4.3 实验误差分析
    4.4 本章小结
5.空气源热泵辐射采暖系统运行优化及节能性分析
    5.1 不同控制策略的对比
    5.2 系统运行优化方案的提出
    5.3 优化方案控制下的系统节能性分析
        5.3.1 空气源热泵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模型建立
        5.3.2 优化方案的节能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装配式低温辐射供暖地板热工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我国供暖能耗
        1.1.2 装配式低温辐射供暖地板优势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装配式建筑研究现状
        1.2.2 辐射供暖地面传热过程研究
        1.2.3 地板供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装配式低温辐射供暖地板系统构造及传热机理
    2.1 低温辐射供暖地板的合理构造形式
    2.2 辐射供暖地板系统的组成及运行机制
    2.3 装配式低温辐射地板的整体换热机理
    2.4 装配式低温辐射地板的换热分析
        2.4.1 供水与管道内壁的换热分析
        2.4.2 供水管道与混凝土的换热分析
        2.4.3 装配式辐射地板与供暖室内的换热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装配式低温辐射地板的数值模拟分析
    3.1 CFD模拟软件简介
    3.2 装配式低温辐射地板的数值模拟方法
        3.2.1 物理模型
        3.2.2 假设条件
        3.2.3 控制方程
        3.2.4 边界条件
        3.2.5 网格划分
    3.3 装配式低温辐射供暖地板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
        3.3.1 装配式低温辐射供暖地板表面温度分布规律
        3.3.2 装配式低温辐射供暖地板结构布置对其热特性的影响分析
        3.3.3 装配式辐射供暖地板供水工况对其热特性的影响分析
        (1)供水温度对其热特性的影响
        (2)供水速度对其热特性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装配式辐射供暖地板的优化
    4.1 供暖地板的优化因素分析及其优化
        4.1.1 影响地板供暖的主要因素
        4.1.2 装配式辐射供暖地板的优化方案设计
        4.1.2.1 优化的方案
        4.1.2.2 优化后的模型布置图
    4.2 装配式辐射供暖地板优化结果分析与讨论
        4.2.1 不同导热层位置对装配式辐射供暖地板热特性的影响分析
        4.2.2 不同导热层厚度对装配式辐射供暖地板热特性的影响分析
        4.2.3 不同管间距对装配式辐射供暖地板热特性的影响分析
        4.2.4 不同管径对装配式辐射供暖地板热特性的影响分析
        4.2.5 不同供水温度对装配式辐射供暖地板热特性的影响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京津冀地区超低能耗农宅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2.1 有关“京津冀地区农宅”的界定
        1.2.2 有关“超低能耗建筑”的界定
        1.2.3 京津冀地区超低能耗农宅设计评价指标的确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 国内外超低能耗建筑研究
        1.3.2 国内外农村住宅节能研究
        1.3.3 小结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京津冀地区农宅现状分析与典型农宅模型建立
    2.1 京津冀地区农宅现状分析
        2.1.1 京津冀地区农宅建筑现状分析
        2.1.2 京津冀地区农宅用能现状分析
    2.2 典型农宅模型建立
        2.2.1 典型农宅选取
        2.2.2 农宅能耗模拟软件选择
        2.2.3 农宅围护结构参数设置
        2.2.4 农宅运行参数设置
        2.2.5 农宅初始能耗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京津冀地区农宅能耗影响因素分析与超低能耗设计研究
    3.1 基于Climate Consultant的京津冀地区建筑气候适应性分析
        3.1.1 气候分析工具及舒适模型选择
        3.1.2 京津冀地区气候条件分析
        3.1.3 京津冀地区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分析
    3.2 京津冀地区农宅能耗影响因素分析
        3.2.1 农宅朝向对采暖制冷能耗的影响
        3.2.2 外窗与窗墙比对采暖制冷能耗的影响
        3.2.3 外墙对采暖制冷能耗的影响
        3.2.4 屋顶对采暖制冷能耗的影响
        3.2.5 遮阳对采暖制冷能耗的影响
        3.2.6 附加阳光间对采暖制冷能耗的影响
    3.3 农宅节能效益分析
        3.3.1 农宅本体节能性分析
        3.3.2 农宅节能经济性评价
    3.4 本章小结
        3.4.1 京津冀地区超低能耗农宅设计指导原则
        3.4.2 京津冀地区超低能耗农宅围护结构推荐做法
第4章 京津冀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遴选
    4.1 概述
    4.2 京津冀地区可再生能源种类与利用现状分析
        4.2.1 太阳能
        4.2.2 生物质能
    4.3 京津冀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适用技术
        4.3.1 太阳能利用技术
        4.3.2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
    4.4 京津冀地区农宅可再生能源互补利用技术
        4.4.1 太阳能—生物质能采暖系统
        4.4.2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采暖系统
        4.4.3 光伏发电—空气源热泵采暖系统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京津冀地区超低能耗农宅设计实践
    5.1 设计说明
        5.1.1 农宅设计思路
        5.1.2 农宅平面设计
        5.1.3 剖面与立面设计
    5.2 超低能耗农宅能耗模拟
    5.3 超低能耗农宅节能效益分析
    5.4 超低能耗农宅可再生能源潜力计算
        5.4.1 太阳能地板辐射采暖系统计算
        5.4.2 光伏-空气源热泵耦合供热系统计算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基于钒钛黑瓷太阳能供暖的北方新型农宅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内容及目的
    1.3 国内外农宅设计研究进展
        1.3.1 国外农宅设计研究
        1.3.2 国内农宅设计研究
        1.3.3 北方农宅实例研究
    1.4 国内外太阳能供暖应用于农宅的研究进展
        1.4.1 国内外太阳能供暖在农宅中的应用研究
        1.4.2 国内外钒钛黑瓷太阳板在农宅中的应用研究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新型农宅设计研究
    2.1 新型农宅设计的必要性
    2.2 新型农宅定义
    2.3 新型农宅设计体系建立原则
    2.4 新型农宅设计体系
        2.4.1 新型农宅功能与造形设计
        2.4.2 适宜结构体系设计
        2.4.3 农宅舒适性设计
    2.5 新型农宅冬季采暖用能研究
        2.5.0 农村特有的用能结构成因
        2.5.1 北方典型省市农村采暖用能情况
        2.5.2 新型农宅采暖用能设计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钒钛黑瓷太阳能供暖在新型农宅中的应用研究
    3.1 太阳能常用源端集热器与供暖末端类别及性能比较
        3.1.1 太阳能常用源端集热器
        3.1.2 太阳能常用供暖末端
    3.2 钒钛黑瓷太阳能供暖系统研究
        3.2.1 钒钛黑瓷太阳能地板供暖系统的基本性能
        3.2.2 钒钛黑瓷太阳板与新型农宅一体化研究
        3.2.3 钒钛黑瓷太阳能集热系统与不同供暖末端的供热情况分析比较
    3.3 钒钛黑瓷太阳能农宅室内舒适性模拟研究
        3.3.1 建立模型
        3.3.2 模拟方案确定
        3.3.3 模拟结果数据分析及结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钒钛黑瓷太阳能供暖的装配式农宅实验房实验分析研究
    4.1 装配式农宅实验房建筑设计基本情况
    4.2 装配式农宅实验房围护结构与供暖设备情况
        4.2.1 围护结构
        4.2.2 供暖设施情况
    4.3 实验准备工作
        4.3.1 测试仪器介绍
        4.3.2 实验内容
        4.3.3 实验工况
    4.4 装配式农宅实验房室内舒适性实验分析
        4.4.1 墙体的保温情况
        4.4.2 室内温湿度情况
        4.4.3 室内舒适性分析
    4.5 钒钛黑瓷太阳能地板辐射供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4.5.1 存在问题
        4.5.2 该供暖模式与其他农宅常用供暖形式的联合应用研究
        4.5.3 各联合供暖方式分析比较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的不足
    5.3 推广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情况

(8)供热事故工况建筑室内冷却规律及热储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建筑热储备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1.2.2 建筑物室内空气温度的计算方法
        1.2.3 供热可靠性的评价指标分析
        1.2.4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1.3.1 主要的研究内容
        1.3.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2 供热事故工况建筑物室温降低规律的理论基础分析
    2.1 供热事故工况建筑物冷却过程的数理模型
    2.2 建筑物失热量的计算方法
        2.2.1 建筑耗热量指标计算法
        2.2.2 单位温差热损失计算法
    2.3 建筑物总热容量的计算方法及程序开发
        2.3.1 外围护结构热容量的计算
        2.3.2 内围护结构热容量的计算
        2.3.3 家具和空气热容量的计算
        2.3.4 散热设备热容量计算方法的提出
        2.3.5 建筑物总热容量计算及程序开发
    2.4 供热事故工况建筑物室内温度计算式的推导
        2.4.1 建筑物的热储备系数
        2.4.2 限额供热工况室温的计算
        2.4.3 停止供热工况室温的计算
        2.4.4 事故允许延续时间与热用户室温降低的关系式
        2.4.5 限额供热系数与热用户室温降低的关系式
    2.5 验证事故工况建筑物室温降低规律的必要性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供热事故工况建筑物室温降低规律的实测验证
    3.1 测试方案的设计
        3.1.1 基于事故工况建筑物室温降低影响因素的实验方案设计
        3.1.2 测试对象的选择及其热工参数
    3.2 测试仪器及测点布置
        3.2.1 测试仪器及标定
        3.2.2 测点布置
        3.2.3 测试工况及实施
    3.3 停止供热工况室温降低规律测试结果分析
        3.3.1 建筑物室温降低实测规律分析
        3.3.2 建筑物室温降低规律的实测与计算结果对比
    3.4 供热事故工况建筑物室温计算式的修正
        3.4.1 供热事故工况建筑物室温计算式修正方法的提出
        3.4.2 供热事故工况室温修正计算式的验证分析
    3.5 建筑物室温降低规律实测验证的局限性及解决途径
    3.6 本章小结
4 供热事故工况建筑物室温降低规律的数值试验验证
    4.1 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概述
    4.2 供热事故工况建筑物冷却过程数值模型
        4.2.1 物理模型
        4.2.2 传热类型及控制方程
        4.2.3 定解条件的设置
        4.2.4 网格划分
    4.3 停止供热工况建筑物冷却过程数值模型的验证
        4.3.1 室内空气温度模拟与实测对比
        4.3.2 外围护结构表面温度模拟与实测对比
        4.3.3 散热设备表面温度模拟与实测对比
    4.4 供热事故工况建筑物室温降低规律的数值试验验证
        4.4.1 停止供热工况建筑物室温修正式的数值试验验证
        4.4.2 限额供热工况建筑物室温修正式的数值试验验证
    4.5 本章小结
5 供热事故工况建筑物冷却影响因素敏感度分析
    5.1 外围护结构热容量对房间降温速率的影响
    5.2 散热设备热容量对房间降温速率的影响
    5.3 单位温差热损失对房间降温速率的影响
    5.4 室外空气温度对房间降温速率的影响
    5.5 房间降温速率影响因素的敏感度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建筑热储备性能对供热可靠性指标的影响
    6.1 建筑热储备性能指标取值区间
    6.2 对限额供热系数限值的影响
    6.3 对事故修复时间限值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主要符号表
附录B 建筑围护结构蓄热量计算程序
致谢

(9)双通道踢脚线散热器采暖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散热器采暖研究现状
        1.2.1 散热器采暖历史及发展现状
        1.2.2 采暖散热器原理及常见散热器特点
        1.2.3 散热器采暖研究现状
    1.3 地板辐射采暖研究现状
        1.3.1 地板辐射采暖历史及发展现状
        1.3.2 地板辐射采暖原理及特点
        1.3.3 地板辐射采暖研究现状
    1.4 踢脚线散热器采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4.1 踢脚线散热器采暖的历史及发展
        1.4.2 踢脚线散热器研究现状
        1.4.3 研究存在的问题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双通道踢脚线散热器构建及热工性能实验研究
    2.1 双通道踢脚线散热器的构建
        2.1.1 双通道踢脚线散热器结构
        2.1.2 双通道踢脚线散热器的优点
        2.1.3 双通道踢脚线传热过程分析
    2.2 双通道踢脚线散热器热工性能实验
        2.2.1 实验装置与原理
        2.2.2 测试方法
    2.3 双通道踢脚线散热器热工性能实验结果
        2.3.1 散热器的基本信息与测试实验数据
        2.3.2 双通道踢脚线散热器热工性能实验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通道踢脚线散热器的数值模拟研究
    3.1 数值模拟的过程的建立
        3.1.1 CFD模拟软件的简介
        3.1.2 散热器数学模型的建立
        3.1.3 散热器几何模型的建立与网格划分
        3.1.4 模拟边界条件与及求解方法设置
        3.1.5 网格独立性验证
    3.2 双通道踢脚线散热器模拟结果及误差分析
        3.2.1 模拟结果
        3.2.2 误差分析
    3.3 双通道踢脚线散热器表面温度场分析
    3.4 双通道踢脚线散热器散热量计算
    3.5 供热能力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种采暖方式下室内采暖环境的实验研究
    4.1 实验目的
    4.2 测试对象及实验条件
        4.2.1 测试房间相关建筑参数
        4.2.2 采暖系统介绍
        4.2.3 实验仪器
    4.3 三种采暖方式下温度场实验
        4.3.1 实验方法
        4.3.2 测试结果与分析
    4.4 三种采暖方式下颗粒物浓度分析比较
        4.4.1 室内颗粒物来源
        4.4.2 实验方法
        4.4.3 测试结果与分析
    4.5 三种采暖方式下舒适程度分析比较
        4.5.1 热舒适理论分析
        4.5.2 三种采暖方式热舒适指标参数
        4.5.3 计算结果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双通道踢脚线散热器复合传热系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夏热冬冷地区装配式陶板地暖节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辐射换热采暖系统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辐射采暖系统国内外发展概况
        1.2.2 辐射采暖系统板层结构传热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辐射采暖热环境及舒适度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CFD数值模拟简介
    1.4 本文研究目的
    1.5 本文研究内容
2 装配式陶板地暖采暖系统简介及热工分析
    2.1 装配式陶板地暖采暖系统简介
        2.1.1 预制式陶板
        2.1.2 铝合金线架
        2.1.3 定位支座
        2.1.4 定位支架
    2.2 装配式陶板地暖采暖系统板层结构
        2.2.1 板层结构概述
        2.2.2 板层结构传热过程分析
    2.3 装配式陶板地暖采暖系统施工工艺
        2.3.1 施工工艺流程
        2.3.2 发热电缆铺设方式
    2.4 装配式陶板地暖采暖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2.5 本章小结
3 装配式陶板地暖采暖系统结构数值模拟
    3.1 装配式陶板地暖采暖系统结构数值模拟理论
        3.1.1 CFD基本控制方程
        3.1.2 计算区域与控制方程离散化
        3.1.3 算法分析与收敛性判断标准
    3.2 板层结构物理模型
    3.3 板层结构数学模型
        3.3.1 板层结构导热微分方程
        3.3.2 边界条件
        3.3.3 空气槽内流态的确定
    3.4 计算结果分析
        3.4.1 板层结构数值模拟温度云图
        3.4.2 不同形状的空气槽对陶板表面对流换热的影响
        3.4.3 空气槽上表面与陶板表面距离对板层对流换热的影响
        3.4.4 支架层材料的选择对板层结构失热量的影响
        3.4.5 保温层材料对板层结构下表面温度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采用装配式陶板地暖系统采暖房间室内热环境的数值模拟
    4.1 采用装配式陶板地暖系统采暖房间的物理模型建立
    4.2 采用装配式陶板地暖系统供暖房间数学模型建立
        4.2.1 室内流体控制方程
        4.2.2 辐射传热方程
        4.2.3 边界条件
    4.3 室内热环境分析
        4.3.1 室内温度场分析
        4.3.2 室内空气速度流场分析
        4.3.3 发热电缆间距对室内流场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
附录 B:常用建筑材料热物理性能计算参数
附录 C:大气压力(p=1.01325×10~5 p_a)下干空气的热物理性质

四、民用住宅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施工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板直膨式多联机热泵系统供冷暖热性能研究[D]. 李兆函.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直膨式毛细管供热的空气源热泵地板换热特性研究[D]. 王琳. 青岛理工大学, 2021
  • [3]济源市农村住宅的室内热环境与节能研究[D]. 李珍妮.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4]空气源热泵辐射采暖系统热舒适性分析及运行优化[D]. 王恒. 中原工学院, 2021
  • [5]装配式低温辐射供暖地板热工性能研究[D]. 汪婷婷.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3)
  • [6]京津冀地区超低能耗农宅设计研究[D]. 马倩. 天津大学, 2020(02)
  • [7]基于钒钛黑瓷太阳能供暖的北方新型农宅设计研究[D]. 任孟晓.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2)
  • [8]供热事故工况建筑室内冷却规律及热储备性能研究[D]. 韩雪.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9]双通道踢脚线散热器采暖性能的研究[D]. 常诗琪.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10]夏热冬冷地区装配式陶板地暖节能优化研究[D]. 李云飞.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民用住宅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施工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