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流运算符的缺陷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赵为琦[1](2021)在《基于SoC的多点温度检测系统设计与验证》文中提出
朱蒙[2](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网络应用加密流量分类方法的研究和实现》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出于信息安全和用户隐私保护的考虑,全球互联网的加密流量比例已超九成,在提高网络安全性的同时也致使当前网络环境透明度降低、流量管控难度增加,加密网络流量分类识别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然而现有技术大都存在识别准确率低、计算复杂度高等问题,难以应用到当前网络环境中。因此如何快速准确地识别网络中不同应用程序产生的加密流量数据,从而优化网络资源配置,提高网络服务质量,是网络管理规划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网络中的加密流量分类识别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网络应用加密流量分类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流量分类系统。本文主要工作包括两方面。首先,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网络应用加密流量分类识别模型。该模型利用网络流量的空间、时间和统计特征来构造三维特征数据集,将流量数据“图像化”进行多维协同训练,使用深度层次化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直接学习原始流量中没有经过信息过滤的会话流量整体结构特征和数据包间的时序通信特征,从而实现加密流量的分类识别。其次,根据所提出的模型,本文设计并实现基于深度学习的网络应用加密流量分类系统,包括分类业务层中的分类模型训练更新模块和流量分类识别模块,以及数据采集层和基础服务层中向分类业务层提供服务支撑的流量获取模块、预处理模块、特征图像生成模块、可视化模块、特征学习模块。该系统在已标记的数据集上训练并保存最优模型,实现在线或离线识别网络中未知流量数据的应用类型。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在涵盖10种不同应用程序总计约12万个样本的数据集上获得了 97.33%的准确率。此外,在与相关文献进行对比时,在不引入额外时间和空间复杂度的前提下,此模型在所有指标上都有明显的性能提升,表现出良好的检测精度和分类性能。同时通过性能测试验证本系统具有良好的实时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能够灵活地适应网络环境变化或应用服务更新。
叶培楚[3](2021)在《带回环的双目视觉直接稀疏里程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视觉传感器的同时定位与环境重建(Visual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v-SLAM)是无人驾驶汽车、机器人、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设备实现智能化的重要组成模块。优秀的v-SLAM算法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同时可以构建较为稠密的三维环境地图,便于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后续的导航和路径规划。v-SLAM算法通过相机采集周围环境信息,构建数据关联信息,基于多组概率模型约束实现整体概率最大化,从而实现智能体在未知环境中的姿态估计以及环境场景点云重建。基于直接法的v-SLAM算法采用朴素的关键点提取方法,构建直接图像对齐问题,实现帧间图像光度误差最小化,完成智能体的状态估计问题。直接法v-SLAM因其速度快、定位精度高、重建环境地图稠密等优点,对机器人、无人驾驶等领域的智能体实现完全智能化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本文基于单目视觉直接稀疏里程计相关原理,针对其所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提出了基于双目视觉的直接稀疏里程计算法,与带回环的双目视觉直接稀疏里程计算法。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本文对相关经典的v-SLAM算法进行介绍,分析了现有方案中:基于特征点的v-SLAM算法以及近几年兴起的基于直接法的v-SLAM算法各自的优缺点,勾画出v-SLAM当前研究现状的大概轮廓。(2)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双目相机约束的直接稀疏里程计算法(Stereo Direct Sparse Odometry,S-DSO)。该算法通过引入双目视觉约束,采用归一化相关系数(Normalized Cross-Correlation,NCC)对双目图像梯度点的相似性分数进行度量并确定最优匹配点,并基于三角化原理计算关键点深度值,为v-SLAM系统提供深度信息,克服单目相机存在的尺度不确定性问题以及在大尺度环境下产生的尺度漂移问题。(3)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回环检测模块和双目相机约束的直接稀疏里程计算法(Loop Stereo Direct Sparse Odometry,L-S-DSO)。该算法通过对S-DSO中提取的点进行筛选,计算相关的描述符,并采用词袋模型对描述符进行压缩和表达,对每一个关键帧查找其和历史帧之间的数据关联关系,通过位置识别和几何约束进行筛选,从而建立更多的约束条件进行全局姿态图优化,消除S-DSO在大场景环境下长时间长距离运动产生的累积误差,实现更准确的状态估计。
高元照[4](2021)在《面向监管的大数据世系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数据是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塑造国家竞争力的战略制高点,对人民生活具有重大影响。然而,大数据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其面临的安全威胁也日益严重。近年来,大数据安全事件频发,大数据安全监管能力与其所处的重要地位不相适应。数据世系描述了数据的起源以及数据到达当前状态所经历的操作与处理过程,是实现数据安全监管的一种有效方法。然而,面向大数据与大数据系统的大规模、多样化、分布式和多用户等特点,将世系应用于大数据安全监管面临世系理论模型构建和世系追踪、融合、质量分析等技术挑战,亟待深入研究。本文围绕上述挑战性问题对面向监管的大数据世系关键技术展开研究,为大数据安全监管提供理论、技术与数据支撑。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如下:1.大数据系统广泛集成了多源异构数据并提供了多种数据存储与处理框架。为支持对多样化数据对象及其操作与处理过程的监管,首先需要构建能够有效表达多样化数据类型以及多样化数据存储与处理模式世系信息的大数据世系模型。针对现有世系模型难以应用于大数据场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监管的大数据世系模型(Big Data Provenance Model,BDPM)。首先,分析大数据的主要特点、典型大数据系统技术框架的组成结构与数据安全监管需求,归纳了大数据世系模型的构建需求。然后,采用子类细化和新关系定义等方式对当前被广泛应用的通用世系模型PROV-DM进行扩展构建了BDPM模型。该模型以有向无环图的方式表示世系信息,根据大数据的主要数据类型和大数据系统的主要组成细化世系节点类型、扩充世系关系类型以提升世系的表达能力与监管效能,同时具有可扩展性以适应不断演化的大数据系统。最后,根据提出的大数据世系建模需求,对BDPM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理论评估。结果表明,BDPM模型能够有效表达多样化、多层级、多粒度数据对象在大数据系统多种存储、处理或通信等组件共同作用下的完整流转演化过程。2.在大数据系统中,数据安全监管所需的世系信息通常涉及多个用户、应用与工作节点。当前,仅基于多日志分析的世系追踪方法具备获取完整表达数据对象在大数据系统中操作与处理过程所需世系信息的能力,但实际能够获取的世系信息受到日志固有信息的限制。该类方法的理论可行性,也即基于现有日志能够完整获取所需世系信息需要在构建世系生成方法之前进行证明。鉴于世系与日志类型的多样性以及数据操作与处理过程的复杂性,提出专门的可行性证明方法。首先,提出了世系完整性的形式化定义与证明方法。然后,针对基于Hadoop的大数据系统,为证明基于多日志分析的Hadoop世系追踪可行性,根据BDPM模型与Hadoop数据监管需求指定了所需获取的世系信息,在此基础上对21种Hadoop日志与一种操作系统级世系追踪工具Progger日志的内容进行了调查。最后,采用提出的世系完整性证明方法证明了对于给定的世系类型,基于上述日志能够完整获取所需世系信息,为进一步研究基于多日志分析的Hadoop世系生成方法进而促进数据安全监管建立了基础。3.针对多用户、多应用与分布式场景下基于多日志分析的大数据世系实时生成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辅助数据结构与多线程的多源异构日志联合分析方法。首先,选用了10种日志并采用各日志并行分析的方式获取Hadoop数据监管所需的世系信息。其次,构建了4种辅助数据结构与2种辅助文件并提出了4种子线程创建场景以提升日志分析效率并保障日志分析的正确性。然后,在上述日志分析架构下,提出了不同日志分析范畴内各类操作在不同操作执行模式、参数与结束状态,不同文件类型、大小与数量,以及不同类型的操作执行者等条件下的分析方法以及各日志分析进程的协同方法,并将一种基于世系不变量的Map Reduce任务工作者异常行为的检测方法融合到日志分析过程中。最后对所提方法的效率、正确性以及在异常检测上的有效性进行了实验评估。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日志分析速率高于日志记录的最高生成速率,通过正确设置在进行操作类型、对象等判断时所依赖的时间阈值,分析方法正确率能达到100%,可支持近实时的世系信息正确生成,为数据安全威胁快速发现与数据安全态势准确掌控提供有力数据支撑。提出的异常检测方法能够有效检测由Map Reduce任务工作者执行的异常操作。4.由于世系追踪环境与世系生成方法的复杂性,获取的世系信息在对数据状态演化过程的描述上难免存在冲突或矛盾,即存在不一致问题,影响世系的数据监管效用。针对在分布式、多日志场景下获取的世系数据的一致性检验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世系图查询与世系节点/关系有序序列分析的世系一致性检验方法。首先,基于BDPM模型,提出了一个有效世系图在结构与属性上应当满足的17条一致性规则。然后,以图数据库Neo4j作为世系存储基础,提出了两种基于世系图查询的检验方法。一种通过将世系一致性规则的违反表现转化为数据库查询条件,直接采用世系图查询对一致性规则进行检验。另一种则是在仅凭世系图查询难以准确检验世系数据是否违反一致性规则时,首先通过世系图查询将待检验的世系节点或关系输出为一个有序序列,然后利用序列记录的多维属性比较做进一步检验。在公开与人工生成世系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检测世系图在结构与属性上的不一致,方法执行效率较高,可扩展性良好,为世系监管效用的发挥提供了保障。
安成川[5](2019)在《基于车流到达模式的城市干线信号配时参数优化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智能化的交通信号配时参数优化对于提升城市道路交通管控水平,预防或减少不必要的交通运行效率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智能信号配时参数优化的重要内涵是实现数据驱动式的应用。传统的断面交通流检测手段受到检测范围和建设成本的制约,在车流到达信息获取、过饱和交通需求检测、信息完备性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对实现数据驱动式的信号配时参数优化形成了较大的阻碍。随着当前移动互联环境的日益成熟,车辆轨迹数据正在成为一类重要的交通流信息源,其在交通流时空信息采集、路网信息覆盖率等方面的优势,对于克服传统断面交通流检测手段的局限性,开发新的智能信号配时参数优化方法提供了机遇。鉴于此,面向当前我国城市道路多时段信号配时方案优化的实际需求,论文选取城市干线道路交通系统为研究对象,旨在利用当前我国城市道路采集的车辆轨迹数据,获取精细、准确的车流到达交通需求信息,支撑实现不同交通状况下数据驱动式的信号配时参数优化。论文研究围绕车辆轨迹数据特性分析、干线车流到达模式估计、非拥堵欠饱和与拥堵过饱和干线系统的信号配时参数优化四个方面开展,具体研究内容和成果总结如下。在车辆轨迹数据特性分析方面,论文重点考虑当前移动互联环境我国城市道路可获取的路口车辆号牌识别数据和车辆位置跟踪数据两类车辆轨迹数据源,旨在揭示实际数据的基本特性,为后续车流到达模式估计方法研究和验证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和现实依据。针对号牌识别数据,基于路段上下游交叉口号牌识别数据的匹配,分析了号牌匹配率在不同路段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针对号牌识别数据与实时信号相位数据参照时间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了号牌识别数据的时间漂移修正方法。针对车辆位置跟踪数据,考虑到当前不同数据来源平台尚未实现互联共享,以出租车采集的车辆位置跟踪数据为例,分析了不同时段出租车在整体交通流中的渗透率在不同路段的分布特征。在干线车流到达模式估计方面,论文将干线车流到达模式表征为历史同期时段内上游交叉口不同汇入流向到达流率在信号周期内的变化规律,以号牌识别数据为主,车辆位置跟踪数据为补充,提出了基于车辆轨迹数据的车道级到达流率估计方法,为干线信号配时参数优化提供精细、准确的到达交通需求信息。首先,根据城市道路间断交通流特性,采用分段泊松过程描述信号周期内到达流率的变化规律,基于号牌匹配车辆间提取的到达车辆数观测样本,推导了不同类型观测样本的似然函数表达形式,构建了车辆到达概率模型;其次,考虑车辆到达概率模型不连续且不可微的特点,采用基于MCMC的近似推断方法获取模型参数的后验估计样本,实现了到达流率均值及不确定的估计;最后,通过交通仿真实验和实际场景测试,分别对提出方法进行了验证和评估,分析了不同交通状况、不同号牌识别率、号牌识别设备缺失对于到达流率估计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出方法可以精准估计具有分段特征的到达流率,对于分段特征不明显的到达流率估计也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以准确估计不同交通状况下整个周期及周期内不同汇入流向的到达交通需求;对于存在号牌识别设备缺失的次要汇入流向,通过结合低渗透率车辆位置跟踪数据,可以显着提升设备缺失流向到达流率估计的准确性。在非拥堵欠饱和干线系统的信号配时参数优化方面,论文针对现有基于带宽最大化和延误最小化的相位差优化方法无法精细考虑实际车流到达过程的不足,基于干线车流到达模式估计获取的车辆到达信息,提出了基于相邻交叉口到达车辆轨迹重构的干线相位差优化方法。首先,基于车道级到达流率估计输出的周期连续流率信息,提取了离散车辆到达时刻序列;其次,针对Newell车辆跟驰模型参数时空解析度不足,未提供信号控制表达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模型,实现了相邻交叉口到达车辆行驶轨迹的精确重构,并构建了干线车道停车延误分析模型;再次,考虑干线双向交通流运行效率的权衡关系,构建了基于相邻交叉口的干线相位差优化模型和基于并行化遗传算法的优化求解方法,并针对离线式应用中存在的优化偏差问题,提出了周期性多次迭代优化的应用策略;最后,以实际道路为研究对象,考虑现实不完备数据采集环境、历史同期交通需求波动等条件,设计了交通仿真实验,对提出方法进行了验证与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Newell车辆跟驰模型可以准确重构干线车流的车辆行驶轨迹;相比传统非并行遗传算法,并行化遗传算法的求解速度提升了约15倍;针对每周一次的离线式相位差优化应用,测试干线经过2次(2周)迭代优化后,相位差优化方案逐步趋于稳定,优化偏差可以得到有效修正。相比现状初始方案,迭代优化后的相位差方案减少了测试干线直行流向加权总延误的13.7%18.6%。在拥堵过饱和干线系统的信号配时参数优化方面,论文针对既有方法假定路口各流向交通需求和转向比已知,普遍忽视拥堵状况下难以准确检测交通需求和转向比的问题,基于干线车流到达模式估计输出的到达交通需求及不同汇入流向到达交通需求间的关系,提出了基于关键交叉口保护的干线限流控制优化方法。首先,利用车道级到达流率估计获取的到达交通需求,结合车道饱和车头时距的提取,通过饱和度量化干线各车道拥堵程度,确定干线关键路口/车道;其次,利用不同汇入流向到达交通需求隐含的车道级OD关系,无需以转向比为输入,构建了限流控制分析模型,量化了限流控制在产生和传播过程中对干线交通需求分布的影响;再次,考虑离线式应用中限流控制执行时长的时效性约束,以关键路口车道饱和度与预设饱和度偏差最小为目标,构建了干线限流控制优化模型与优化求解算法;最后,以实际道路为研究对象,考虑现实不完备数据采集环境、拥堵状态演变的全过程等条件,设计了交通仿真实验,对提出方法进行了验证与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限流控制执行时长的增加,限流控制优化目标的实现难度也越大;提出方法可在不引起限流路口上游路段排队溢出、同时维持限流流向高输出流率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下游关键路口/车道的拥堵程度;限流控制前后,测试干线关键路口上游路段排队溢出时间减少了55%,在干线系统车辆总延误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显着减少了限流直行流向对向左转的车辆延误。
陈琪[6](2019)在《基于人脸识别的学员考勤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人脸识别技术就逐渐地在一些安防保卫和商业环境被应用起来,通过利用计算机与光学及声学等其他不同高科技的技术手段进行跨界的结合来完成生物特征识别,然后在利用人体脸部固有特征来完成一个人的人脸识别从而达到对个人身份的鉴定。作为生物识别技术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在进行考勤时,它在人群中的接受程度是非常的高的,因为它并不需要被测试者与测试仪器接触,而是人脸识别系统可以主动地获取信息并进行鉴定,在实际的现实生活中,可以被应用到不同的场合进行人脸图像信息识别和处理。所以,人脸识别系统已经成为了各个领域进行身份信息鉴定和识别的一个高效的工具。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对基于人脸识别的学员考勤系统设计与实现进行研究,包括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架构、培训机构行政信息化管理的业务流程的实现、人脸图像采集等功能的实现。本文的研究从国内外培训机构信息化的发展状况入手、对学员考勤系统在培训机构的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系统开发的相关技术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基于人脸识别的学员考勤系统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如考勤记录、行人脸识别设置等功能性需求。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确定了基于人脸识别的学员考勤系统的架构和功能结构,并完成了基于人脸识别的学员考勤系统的功能实现及测试。学员考勤系统在对于提升培训机构的经营和管理效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希望本文所研究的基于人脸识别的学员考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能够降低机构运营成本,并且提升工作效率,推动培训机构的信息化发展,并对相关课题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张小国,祝雪芬[7](2018)在《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C++教学实践与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析程序设计课程应培养的卓越工程师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能力,包括快速实现需求、敏捷定位bug、自主学习、良好交流等,提出在C++课程教育中贯彻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几点认识,如规范编程习惯、建立代码安全与可信计算理念、强化调试技巧、培养自学能力等。
刘沛[8](2018)在《TIM-3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前期工作已证实,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骨髓造血干细胞上高表达TIM-3,TIM3+干细胞具有高增殖、低分化、低凋亡的特点。本研究从细胞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及动物模型等方面进一步探讨TIM3+干细胞的恶性生物学特征,为早期识别MDS恶性克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自2016年7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新诊断的MDS患者44例及正常对照者17例。第一部分采用流式细胞术分选10例MDS初治患者骨髓中TIM3+干细胞(TIM3+CD34+CD38-Lin-细胞群)和TIM3-干细胞(TIM3-CD34+CD38-Lin-细胞群)及4例正常对照者骨髓中CD34+干细胞(CD34+CD38-Lin-细胞群),分别进行瑞氏染色、集落形成单位培养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了解TIM3+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第二部分流式检测15例MDS患者及8例正常对照骨髓中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CD33+Lin-HLADR-细胞群)上Gal-9的表达情况。流式分选8例MDS初治患者骨髓TIM3+干细胞、TIM3-干细胞和MDSC,分别加入TIM-3抑制剂和Gal-9抑制剂体外混合分组培养,检测TIM3+干细胞和TIM3-干细胞的凋亡情况,分析TIM-3/Gal-9通路在MDS患者TIM3+干细胞与MDSC间的作用。第三部分流式分选11例MDS初治患者骨髓的TIM3+干细胞、TIM3-干细胞和MDSC和5例正常对照者骨髓中CD34+干细胞,移植到32只NCG小鼠体内,10-12周后采集小鼠外周血和骨髓,流式检测人源性细胞分化情况,探索TIM3+干细胞在MDS的发病过程中作用。结果第一部分分选后的TIM3+干细胞和TIM3-干细胞的纯度均在90%以上。MDS患者TIM3+干细胞和TIM3-干细胞甩片后瑞氏染色高倍镜下观察细胞均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体积较小、胞核大、核仁明显、核染色质细致、胞浆呈浅蓝色不带颗粒、高核浆比,在形态上呈现为原始幼稚细胞样。集落形成单位(CFU)检测,观察到TIM3+干细胞、TIM3-干细胞和正常骨髓CD34+干细胞形成BFU-E数量平均值为(6 vs 11 vs 12)个、CFU-E数量平均值为(3 vs 6 vs 9)个、CFU-GM数量平均值为(5 vs 17 vs 23)个。同时观察到TIM3+干细胞形成的单个集落所包含的细胞数量也较TIM3-干细胞和正常骨髓CD34+干细胞少,且TIM3+干细胞部分细胞未形成集落。FISH检测染色体核型异常(-7)在一例MDS患者的TIM3+干细胞比例要高于TIM3-干细胞及常规骨髓细胞(30%vs20%vs 16%);异常核型(+8)在另一例MDS患者的TIM3+干细胞检测到的比例高于常规骨髓细胞,而在TIM3-干细胞中未能检出(5%vs 3%vs 0);异常核型(20q-)在TIM3+干细胞中可以检测出,常规骨髓细胞和TIM3-干细胞中均未检测出该异常核型(26.7%vs 0 vs 0);在正常对照者骨髓CD34+干细胞中均未检测到异常核型。第二部分我们前期工作已发现MDS患者骨髓MDSC数量增多、功能增强,并随着疾病危险程度增加和疾病进展而上升。MDS组的骨髓MDSC上Gal-9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62±0.64%vs 0.22±0.18%,P<0.05)。经流式分选后的MDS患者骨髓中MDSC的纯度在90%以上。未使用抑制剂的TIM3+干细胞和MDSC混合培养组TIM3+干细胞凋亡比例明显低于联合使用Gal-9和TIM-3两种抑制剂组及TIM3-干细胞和MDSC混合培养组[12.59(5.12,31.24)vs 42.54(29.41,58.39),65.86(24.44,99.43),P<0.05]。第三部分移植TIM3+干细胞和MDSC混合组hCD45表达率明显高于TIM3+干细胞组、TIM3-干细胞组及正常对照CD34+干细胞组(4.99±5.47%vs 0.65±0.22%,1.68±2.38%,0.55±0.40%,P<0.05)。移植TIM3+干细胞组hCD19表达率明显低于TIM3-干细胞组和正常对照CD34+干细胞组(8.68±9.34%vs27.46±18.06%,37.38±16.14%,P<0.01);移植TIM3+干细胞和MDSC混合组hCD19表达率明显低于TIM3-干细胞组及正常对照CD34+干细胞组(4.76±4.78%vs 27.46±18.06%,37.38±16.14%,P<0.05)。移植TIM3+干细胞组hCD33表达率明显低于TIM3-干细胞组(11.34±14.70%vs 22.45±8.73%,P<0.05),低于正常对照CD34+干细胞组(18.03±1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移植TIM3+干细胞和MDSC混合组hCD33表达率明显低于TIM3-干细胞组(5.07±5.29%vs 22.45±8.73%,P<0.05),低于正常对照CD34+干细胞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移植TIM3+干细胞组、TIM3-干细胞组、TIM3+干细胞和MDSC混合组及正常对照CD34+干细胞组hCD13表达率分别为(18.50±22.54)%、(6.11±5.26)%、(1.13±0.62)%及(14.33±0.69)%,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01,P=0.367)。移植TIM3+干细胞组、TIM3-干细胞组、TIM3+干细胞和MDSC混合细胞组hCD11b表达率分别为(1.02±1.44)%、(10.19±6.30)%和(8.07±3.70)%。结论(1)MDS患者的TIM3+干细胞与TIM3-干细胞从形态学上很难区分,但两者集落形成能力有明显区别,TIM3+干细胞中更早和更易发现染色体核型异常,故为不同类型的干细胞,TIM3+干细胞可能为较早发生核型异常的“恶性”干细胞。(2)MDS患者骨髓MDSC细胞膜上Gal-9的表达明显增高。TIM3+干细胞和MDSC混合培养组TIM3+干细胞凋亡比例明显低于TIM3-干细胞和MDSC混合培养组TIM3-干细胞凋亡比例,阻断TIM-3/Gal-9通路组TIM3+干细胞凋亡比例增高。阻断TIM-3/Gal-9通路可以抑制MDSC对TIM3+干细胞抗凋亡作用,为清除MDS患者恶性克隆提供新的试验靶点。(3)TIM3+干细胞和MDSC混合移植到NCG小鼠后,可检测到人源性细胞数量最多,在小鼠模型中MDSC可以促进TIM3+干细胞扩增。移植TIM3+干细胞组和TIM3+干细胞与MDSC混合组的人源性细胞,不能像移植TIM3-干细胞或正常对照CD34+干细胞一样进行正常的分化。推测TIM3+干细胞具有克隆性生长可能,而MDSC对其有促进作用。
廖文星[9](2018)在《无线多跳网络中网络基本属性及网络规划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各领域对于无线通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尽管传统的蜂窝无线通信技术已经迈入了 5G时代,无线局域网技术也经过了大量的技术革新,无线多跳网络技术仍然以其组网灵活、部署方便、成本低廉和扩展性强等优势,在众多应用领域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灾后应急通信、战场通信和环境监测等场景。同时,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无线多跳网络衍生出了大量应用指向型网络,如无线传感网、车载自组网和航空自组网等等,大大丰富了无线多跳网络的多样性。从无线多跳网路技术的诞生以来,研究者们就提出了大量的网络策略,如组网策略,接入策略等,以保障无线多跳网络的可用性。同时,对于网络基本属性,如网络连通性和节点移动性等,研究者们也提出了大量的研究模型。随着无线多跳网络技术的成熟,对网络性能的追求也随着提高,网络性能分析逐渐成为了研究热点。因此,目前针对无线多跳网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策略的设计、网络属性的研究和网络性能的分析这三方面,重点在于网络策略的设计上。为了提高无线多跳网络的性能,如时延、吞吐量、节点能耗和收敛时间等,目前大量的研究逐渐趋向于对现有网络策略的改进,引入了大量的优化算法。尽管在各个通信层面上,我们都有不同的网络技术支持,如应用层的数据融合和网络编码、网络层的路由机制、接入层的拓扑控制和功率控制等等,无线多跳网络的发展仍然面临着大量的问题。多跳带宽骤降问题、热节点问题、大规模组网稳定性问题和干扰碰撞问题等等,严重限制着无线多跳网络的实际应用,使得无线多跳了的发展越来越难以推进。其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大量的研究盲目追求网络性能的提升而在网络策略的设计上加入了大量复杂的优化算法,没有深入分析网络的基本属性,忽略了网络属性的指导意义,网络策略的设计没有针对性。无线多跳网络的网络属性决定了网络的可用性及稳定性,是网络策略提出的依据和设计的方向,同时也是进行网络性能分析的前提。任何形式的通信网络,无论是有线网络还是无线网络,蜂窝通信网还是无线多跳网络,其网络机制的设计和网络的规划部署都是在明确了网络基本特性的基础上进行的。然而,目前针对无线多跳网络属性的研究比较零散,没有成体系的研究成果。各网络属性之间的关联关系,网络属性对于网络规划的限制和对于网络策略设计的影响等方面都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基于网络属性的限制性而提出的新型网络架构也没有大的进展。以上的理论缺失是限制无线多跳网络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将着重研究无线多跳网络的网络基本属性,在明确无线多跳网络研究整体框架的基础上,对无线多跳网络的固有属性进行建模分析,分别研究网络连通性、路径可靠性和节点移动性等网络基本属性,从网络、链路和节点三个层面上全方位分析无线多跳网络的基本属性,建立一套完整的研究体系。通过分析各网络属性之间的关系,得到网络属性对于网络规划的限制,包括网络半径、节点密度和网络架构设计等,为无线多跳网络规划提供理论指导。最后,深入分析无线多跳网络基本属性带来的固有缺陷,针对网络基本属性对网络规划的限制性,提出一种新型的网络架构,同时为该网络架构设计一套节能机制,提升网络性能。按照上述的研究主线,本文主要包含以下几大部分的内容:1.网络基本属性建模研究无线多跳网络基本属性的研究是本文的核心所在,本部分主要完成了网络连通性、路径可靠性和节点移动性这三个网络基本属性的建模研究,提出无线多跳网络基本属性研究的框架。网络连通性方面,采用统计参数模型分析网络中任意节点存在多跳路径的概率,研究多跳路径的存在性问题,并以其衡量网络的连通程度;路径可靠性方面,采用马尔科夫链模型对给定多跳路径的路由发现过程进行建模,研究任意节点找到多跳路由的成功率,并以该成功率衡量给定多跳路径的可靠程度;节点移动性方面,研究给定多跳路径的稳定持续时间,并以其评价网络的拓扑动态变化程度,同时对比该路径的稳定持续时间和路由发现时间,定义时间差参数,并用于衡量网络中给定多跳路径的持续稳定程度。本部分针对无线多跳网络的两个最基本特征——无线和多跳,从网络中存在一条无线多跳路径的概率,到成功找到这条无线多跳路径的概率,再到找到这条多跳路径后能够持续稳定的时间这三个角度全方面地分析网络基本属性,为后续网络属性研究提供了一个参考框架。2.网络属性对网络规划的限制性研究本部分主要完成了网络基本属性对网络规划中网络半径设计、节点密度设计和网络框架设计等方面的限制性分析。基于网络基本属性建模研究部分的理论结果,得到各个网络属性衡量指标的闭式解。通过对比仿真和理论结果,分析网络基本属性对网络半径、节点密度和网络架构设计的限制性。网络规划设计是无线多跳网络实用化的最后一步,本部分网络规划设计的限制性研究将为无线多跳网络的实际部署提供理论指导。3.新型网络架构设计本部分主要完成了基于软件定义的无线传感网网络架构设计。考虑到无线多跳网络路径可靠性的限制,针对低移动性和高连通概率的无线传感网,本部分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无线传感网网络架构——软件定义无线传感网。该网络架构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利用软件定义思想的灵活性、可管理性和兼容性等优势,采用集中控制,数控分离的机制避免或弱化无线传感网中多跳路径可靠性的限制,提高组网成功率和网络稳定性。本部分从网络结构、节点能力、链路特点和业务需求等方面深入分析无线传感网和软件定义架构下有线网络的共性及差异性,设计软件定义无线传感网网络架构和协议流程,并通过实际平台测试该网络架构与传统无线传感网的性能差异。4.基于新型网络架构的节能算法设计本部分主要完成了软件定义无线传感网架构下的节能算法设计。基于上一部分设计的软件定义无线传感网架构,本部分设计了一种基于多能量空间的节能算法。网络中的节点依据其剩余能量,分配一个对应的能量空间。本部分遵循高能量空间节点保护低能量空间节点的原则,设计了一套数据转发规则,通过控制器节点实现相应的算法逻辑,并生成流表转发规则,下发给对应节点。最后通过仿真对比传统节能算法和本部分算法的优劣。
柳来星[10](2016)在《上下文感知的智慧城市空间信息服务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rT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有力的推动了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随着IT技术进入到普适计算时代,数字城市进入到了智慧城市时代,Web GIS进入了到了普适GIS时代,地理信息服务进入到了智能地理信息服务时代。智能地理信息服务能够感知用户的周围环境,根据模型来推理,从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执行地理空间任务。当前的地理信息服务集中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传递任何消息给任何人,简单的称为4A服务,而智能地理信息服务提高4A服务到4R服务,即智能地理信息服务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提供正确的信息给正确的人,简称4R服务。智能地理信息服务将会使得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发现和集成更加便利,并能够自动组合各种地理信息服务以提供增值的产品。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与物联网相结合的产物,智慧城市是利用传感器构成城市物联网,获取城市中各种物体中的信息,并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实现各种信息的融合。通过智慧城市,可以实现城市的智慧管理及服务。智慧城市的挑战之一是构建可智能感知的、泛在化的空间信息服务,这就要求空间信息服务能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上下文环境。本文称之为上下文感知的地理信息服务,此种服务是智能地理信息服务的实现。上下文感知的空间信息服务如何表达,上下文感知的空间信息服务如何发现和组合成为一个挑战性的问题。文本围绕上下文感知的空间信息服务的关键技术,针对上述问题,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构建了智慧城市的地理上下文本体。智慧城市中的地理上下文信息是任何刻画城市情景的信息,参考普适计算、城市计算、语用Web等方面研究中所建立的上下文模型,本文提出的地理上下文模型有七大类分别为空间维度,时间维度,社会维度,环境维度,技术维度,用户维度,任务维度等。其中空间维度是地理上下文的特有特征,包括位置、空间对象等。用户维度包含身份信息、职业信息、社会信息、偏好信息。环境维度包含天气、温度、湿度,污染、环境安全等。技术维度包含硬件、软件、数据、人机交互、信息技术安全等。社会维度主要包括文化(语言和习俗及规范)、社会资源、社会机构等。2)对上下文感知的空间信息服务进行了语义表达。本文使用地理上下文扩展OWL-S本体,表达上下文感知的空间信息服务(OWL-SGC)。OWL-SGC本体使用OWL-GCt本体使其具有感知地理上下文的能力。具体扩展就是建立OWL-S中的Service对象和OWL-GCt 中 GeoContext对象的关系。上下文感知空间信息服务需要对地理上下文的改变作出响应。OWL-SGC扩展OWL-S中的原子过程(AtomicProcess)使其前提条件和结果能够感知上下文的变化。为了表达外部地理上下文的前提条件和结果,OWL-SGC增加两个元素,地理上下文前提条件(GeoContextPrecondition)和地理上下文结果(GeoContextEffect)。地理上下文信息也可以作为输入输出的值,那么需要建立输入和输出与上下文之间的值的对应关系,增加了上下文绑定(GeoContextBinding)。3)上下文感知的空间信息服务的匹配。本文根据上下文感知的空间信息服务匹配的语义表达,提出了一个上下文感知的空间信息服务匹配框架,该框架是一个多层的匹配框架,涉及到的匹配对象有输入,输出,服务前提条件,服务效果,地理上下文前提条件,地理上下文效果。4)上下文感知的空间信息服务的组合。服务组合使用智能规划方法,先将OWL-S扩展模型转换为PDDL(Planning Domain Definition Language),再使用语义相似性技术,对PDDL的问题和领域文件进行增强,然后将PDDL文件输入满足PDDL规范的智能规划器进行规划,最后将规划结果转换为WS-BPEL(Web Services Business Process Execution Language)工作流语言,并将其输入到工作流引擎上运行。
二、C++流运算符的缺陷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流运算符的缺陷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深度学习的网络应用加密流量分类方法的研究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研究内容 |
1.2.1 研究内容 |
1.2.2 课题创新点 |
1.3 论文组织与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
2.1 网络流量分类技术综述 |
2.1.1 基于通信模式的加密流量分类技术 |
2.1.2 基于机器学习的加密流量分类技术 |
2.1.3 基于深度学习的加密流量分类技术 |
2.2 常用的深度学习算法概述 |
2.3 典型加密流量分类特征及性能概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网络应用加密流量分类 |
3.1 问题描述 |
3.2 基于三维特征学习的多维协同训练 |
3.3 网络流量精细化分类模型 |
3.3.1 模型架构 |
3.3.2 模型流程 |
3.4 实验与分析 |
3.4.1 实验数据集及环境 |
3.4.2 分类性能评价指标 |
3.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 与现有相关文献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络应用加密流量分类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需求分析 |
4.2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4.3 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
4.3.1 流量获取模块设计 |
4.3.2 预处理模块设计 |
4.3.3 特征图像生成模块设计 |
4.3.4 可视化模块 |
4.3.5 特征学习模块 |
4.3.6 分类模型训练更新模块 |
4.3.7 流量分类识别模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试结果及分析 |
5.1 测试环境介绍 |
5.2 测试用例设计 |
5.3 测试结果及分析 |
5.4 系统性能测试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带回环的双目视觉直接稀疏里程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视觉SLAM研究现状 |
1.3 本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知识 |
2.1 李群与李代数优化 |
2.1.1 流形 |
2.1.2 李群与李代数 |
2.1.3 李群与李代数上的导数 |
2.2 双目立体匹配 |
2.2.1 双目相机成像模型 |
2.2.2 双目图像立体匹配 |
2.3 窗口优化 |
2.3.1 图优化 |
2.3.2 边缘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带回环的双目视觉直接稀疏里程计 |
3.1 双目视觉直接稀疏里程计 |
3.1.1 算法流程 |
3.1.2 关键点检测 |
3.1.3 光度误差模型 |
3.1.4 深度滤波器 |
3.2 带回环的双目视觉直接稀疏里程计 |
3.2.1 算法流程 |
3.2.2 特征点构建 |
3.2.3 词袋模型 |
3.2.4 回环检测 |
3.2.5 全局位姿图优化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1 数据集 |
4.2 评价标准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1 室外场景KITTI |
4.3.2 室内场景EuRoC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 |
致谢 |
(4)面向监管的大数据世系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数据世系定义 |
1.2.2 世系模型研究现状 |
1.2.3 世系追踪方法研究现状 |
1.2.4 世系质量分析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面向监管的大数据世系模型 |
2.1 引言 |
2.2 大数据世系模型构建需求 |
2.2.1 大数据与大数据系统技术框架 |
2.2.2 世系模型构建需求 |
2.3 BDPM模型 |
2.3.1 世系节点 |
2.3.2 世系关系 |
2.3.3 世系图定义与分析 |
2.4 世系模型评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多日志分析的大数据世系追踪可行性证明 |
3.1 引言 |
3.2 世系完整性证明方法 |
3.2.1 世系完整性定义 |
3.2.2 完整性证明过程 |
3.3 世系信息指定 |
3.4 Hadoop与 Progger日志调查结果 |
3.4.1 Hadoop日志调查结果 |
3.4.2 Progger日志调查结果 |
3.5 世系完整性证明 |
3.5.1 HDFSFile相关的世系类型 |
3.5.2 作业/任务相关的世系类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大数据世系生成的多源异构日志联合分析方法 |
4.1 引言 |
4.2 选用日志与分析范畴划分 |
4.3 辅助数据结构与文件 |
4.3.1 HDFSFile哈希表 |
4.3.2 HDFSFile数据块与层级关系文件 |
4.3.3 已分析记录链表 |
4.3.4 HTA-Log与 JNN-Log链表 |
4.3.5 Container进程文件 |
4.3.6 作业哈希表 |
4.4 子线程创建场景 |
4.5 Edit Log分析 |
4.5.1 文件夹创建 |
4.5.2 文件创建 |
4.6 HA-Log分析 |
4.6.1 分析对象识别 |
4.6.2 操作类型判断 |
4.6.3 文件操作分析 |
4.7 Yarn日志分析 |
4.8 P-Log分析 |
4.8.1 SYS_MKDIR |
4.8.2 SYS_CREATE |
4.8.3 SYS_OPEN |
4.8.4 SYS_UNLINK 与 SYS_RMDIR |
4.8.5 SYS_LSTAT |
4.8.6 SYS_CLOSE |
4.8.7 SYS_CHMOD |
4.8.8 SYS_WAIT4与SYS_KILL |
4.8.9 其它类型系统调用 |
4.9 世系生成框架 |
4.9.1 整体框架 |
4.9.2 日志采集与传输 |
4.9.3 日志分析 |
4.9.4 世系存储 |
4.10 实验与分析 |
4.10.1 实验设置 |
4.10.2 分析方法效率评估 |
4.10.3 分析方法正确性评估 |
4.10.4 Container异常行为检测有效性评估 |
4.11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数据世系一致性检验方法 |
5.1 引言 |
5.2 问题描述 |
5.3 世系一致性规则 |
5.3.1 结构一致性规则 |
5.3.2 属性一致性规则 |
5.4 一致性检验方法 |
5.4.1 基本一致性检验方法 |
5.4.2 组合一致性检验方法 |
5.5 实验与分析 |
5.5.1 实验设置 |
5.5.2 检验方法有效性评估 |
5.5.3 检验方法效率评估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5)基于车流到达模式的城市干线信号配时参数优化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概述 |
2.2 干线车流到达信息检测与估计 |
2.3 干线交通流分析模型 |
2.4 干线信号配时参数优化模型与求解算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车辆轨迹数据特性分析 |
3.1 概述 |
3.2 车辆轨迹数据采集与描述 |
3.3 相邻交叉口号牌识别数据的匹配率分析 |
3.4 号牌识别数据的时间漂移修正 |
3.5 车辆位置跟踪数据的渗透率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车辆轨迹数据的车道级到达流率估计 |
4.1 概述 |
4.2 到达流率估计问题的描述 |
4.3 基于分段泊松过程的车辆到达概率模型 |
4.3.1 模型假设与参数定义 |
4.3.2 基于到达车辆数观测样本的似然函数 |
4.3.3 到达车辆数观测样本的提取方法 |
4.4 基于MCMC近似推断的到达流率均值及不确定性估计 |
4.4.1 贝叶斯推断的基本原理 |
4.4.2 基于MH算法的MCMC近似推断 |
4.4.3 基于后验样本的到达流率均值及不确定估计 |
4.4.4 模型拟合优度评估方法 |
4.5 基于交通仿真的方法验证与分析 |
4.5.1 交通仿真测试场景构建 |
4.5.2 交通仿真测试实验设计 |
4.5.3 不同交通状况下的到达流率估计性能评估 |
4.5.4 不同号牌识别率对到达流率估计的影响分析 |
4.5.5 号牌识别设备缺失对到达流率估计的影响分析 |
4.6 实例分析与性能评估 |
4.6.1 测试路口描述 |
4.6.2 到达流率估计与性能评估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非拥堵状况下的干线信号配时参数优化 |
5.1 概述 |
5.2 基于相邻交叉口到达车辆轨迹重构的干线相位差优化 |
5.2.1 基于Newell车辆跟驰模型的到达车辆轨迹重构 |
5.2.2 基于车辆行驶轨迹的干线车道停车延误分析模型 |
5.2.3 基于相邻交叉口的干线相位差优化模型 |
5.2.4 基于并行化遗传算法的优化求解 |
5.2.5 离线式干线相位差优化的应用策略 |
5.3 干线相位差优化方法的仿真验证与效果评估 |
5.3.1 交通仿真测试场景构建 |
5.3.2 交通仿真测试实验设计 |
5.3.3 到达流率估计与模型参数设置 |
5.3.4 并行化遗传算法的求解结果 |
5.3.5 一次优化后的结果分析 |
5.3.6 多次迭代优化的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拥堵状况下的干线信号配时参数优化 |
6.1 概述 |
6.2 基于关键路口保护的干线限流控制优化 |
6.2.1 基于饱和度的车道拥堵程度量化 |
6.2.2 基于车道级OD关系的限流控制分析模型 |
6.2.3 基于最大车辆排队长度的限流控制时效性约束 |
6.2.4 基于目标饱和度偏差的干线限流控制优化模型 |
6.2.5 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求解 |
6.3 干线限流控制优化方法的仿真验证与效果评估 |
6.3.1 交通仿真测试场景构建 |
6.3.2 交通仿真测试实验设计 |
6.3.3 车道平均到达车辆数估计结果 |
6.3.4 干线车道饱和度计算结果 |
6.3.5 干线限流控制绿时优化结果 |
6.3.6 限流控制优化的效果评估 |
6.3.7 非均质路段限流控制的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成果与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非拥堵场景测试干线上行方向各车道到达流率估计结果 |
附录 Ⅱ 非拥堵场景测试干线下行方向各车道到达流率估计结果 |
附录 Ⅲ 拥堵场景测试干线上行方向各车道到达流率估计结果 |
附录 Ⅳ 拥堵场景测试干线下行方向各车道到达流率估计结果 |
作者简介 |
(6)基于人脸识别的学员考勤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人脸识别技术的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人脸识别技术基础 |
2.1 人脸识别技术 |
2.2 基于Haar-like的 AdaBoost的人脸检测算法 |
2.2.1 Haar-like特征值 |
2.2.2 Harr特征与积分图 |
2.2.3 基于AdaBoost的人脸检测算法 |
2.3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人脸识别深度学习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人脸识别考勤系统的需求分析 |
3.1 业务需求分析 |
3.2 功能需求分析 |
3.2.1 基础功能 |
3.2.2 学员班级设置 |
3.2.3 人脸图像采集 |
3.2.4 人脸识别设置 |
3.2.5 考勤记录 |
3.2.6 休假记录 |
3.2.7 查询统计 |
3.2.8 后台设置 |
3.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脸识别考勤系统设计 |
4.1 系统总体架构 |
4.1.1 网络架构 |
4.1.2 软件架构 |
4.2 数据库设计 |
4.3 系统功能设计 |
4.3.1 基础功能 |
4.3.2 学员班级设置 |
4.3.3 人脸图像采集 |
4.3.4 人脸识别设置 |
4.3.5 考勤记录 |
4.3.6 休假记录 |
4.3.7 查询统计 |
4.3.8 后台设置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人脸识别考勤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
5.1 系统开发环境 |
5.2 系统功能实现 |
5.2.1 系统界面设计 |
5.2.2 人脸检测与识别在本系统中的实现 |
5.3 系统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C++教学实践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程序设计语言教学的卓越工程师思维与能力要求分析 |
2 贯彻卓越工程师计划的C++教学实践 |
2.1 理清概念, 应用导向但不纠缠于细枝末节 |
2.2 规范编程, 身体力行潜移默化 |
2.3 健全思维, 传递逻辑完备与计算可信概念 |
2.4 强化调试, 弄清静态逻辑和动态变化 |
2.5 授之以渔, 培养快速自学能力 |
2.6 精心设计, 循序渐进安排课后作业 |
3 结语 |
(8)TIM-3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MDS患者TIM3+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1.1.3 研究方法 |
1.2 结果 |
1.2.1 流式分选后细胞纯度 |
1.2.2 瑞氏染色显微镜下形态 |
1.2.3 集落形成单位(CFU)检测结果 |
1.2.4 FISH检测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二、MDSC对MDS患者TIM3+干细胞凋亡的作用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1.3 研究方法 |
2.1.4 统计学分析 |
2.2 结果 |
2.2.1 MDS患者MDSC上Gal-9表达增高 |
2.2.2 流式分选后MDSC纯度 |
2.2.3 分组混合培养TIM3+/TIM3-干细胞凋亡比例不同 |
2.3 讨论 |
2.4 小结 |
三、通过NCG小鼠模型探究TIM3+和TIM3-干细胞特性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3.1.3 研究方法 |
3.1.4 统计学分析 |
3.2 结果 |
3.2.1 NCG小鼠注射情况 |
3.2.2 TIM3+干细胞、TIM3-干细胞、MDSC及CD34+干细胞移植到NCG小鼠后流式检测结果 |
3.2.3 NCG小鼠的长期植入结果统计学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综述 统免疫学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无线多跳网络中网络基本属性及网络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无线多跳网络综述 |
1.1.1 无线多跳网络定义及分类 |
1.1.2 无线多跳网络特性 |
1.1.3 无线多跳网络发展前景 |
1.1.4 无线多跳网络的网络策略 |
1.2 网络基本属性的重要意义及研究现状 |
1.2.1 无线多跳网络基本属性研究意义 |
1.2.2 无线多跳网络基本属性研究现状 |
1.3 网络规划的内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无线多跳网络基本属性建模研究 |
2.1 引言 |
2.2 无线多跳网络属性概述 |
2.3 网络连通性建模研究 |
2.3.1 网络连通性定义及衡量指标 |
2.3.2 影响网络连通性的主要因素 |
2.3.3 网络连通性的研究模型 |
2.4 路径可靠性建模研究 |
2.4.1 路径可靠性定义及衡量指标 |
2.4.2 影响路径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
2.4.3 无线多跳网络路由发现模型和信道模型 |
2.4.4 路径可靠性的研究模型 |
2.5 节点移动性建模研究 |
2.5.1 节点移动性定义及衡量指标 |
2.5.2 影响节点移动性的主要因素 |
2.5.3 节点移动性的研究模型 |
2.6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网络基本属性对网络规划的限制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仿真参数设置 |
3.3 网络半径限制性研究 |
3.3.1 网络连通性与网络半径 |
3.3.2 路径可靠性与网络半径 |
3.3.3 节点移动性与网络半径 |
3.4 节点密度限制性研究 |
3.4.1 网络连通性与节点密度 |
3.4.2 路径可靠性与节点密度 |
3.5 网络架构设计限制性研究 |
3.6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基于软件定义思想的新型网络架构设计 |
4.1 引言 |
4.2 软件定义思想应用于无线传感网的可行性和限制性 |
4.2.1 无线传感网概述 |
4.2.2 软件定义网络概述 |
4.2.3 软件定义无线传感网可行性和限制性 |
4.3 软件定义无线传感网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设计原则 |
4.4 软件定义无线传感网协议流程 |
4.4.1 拓扑模块 |
4.4.2 控制器模块 |
4.4.3 安全信道模块 |
4.4.4 流表模块 |
4.5 基于软件定义的无线传感网平台设计和实现 |
4.5.1 系统设计实现 |
4.5.2 实测性能对比 |
4.6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基于能量空间的传感器网络节能算法设计 |
5.1 引言 |
5.2 无线传感网节能算法概述 |
5.3 基于能量空间的节能算法流程设计 |
5.3.1 相关假设、定义和符号说明 |
5.3.2 基于能量空间的节能算法设计 |
5.3.3 能量空间节能原理 |
5.4 仿真参数设计 |
5.5 节能效果分析 |
5.5.1 能量均衡能力 |
5.5.2 网络寿命 |
5.5.3 能量消耗速率 |
5.5.4 能量使用效率 |
5.6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对照表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上下文感知的智慧城市空间信息服务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 |
1.1.2 从Web GIS到普适GIS |
1.1.3 从地理信息服务到智能空间信息服务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上下文本体建模 |
1.2.2 上下文感知的空间信息服务表达 |
1.2.3 上下文感知的空间信息服务发现 |
1.2.4 上下文感知的空间信息服务组合 |
1.3 研究目标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上下文感知和语义空间信息服务 |
2.1 上下文感知计算 |
2.1.1 上下文的定义 |
2.1.2 上下文分类 |
2.1.3 上下文建模方法 |
2.1.4 上下文感知 |
2.2 语义WEB服务 |
2.2.1 本体 |
2.2.1.1 本体的概念 |
2.2.1.2 本体的分类 |
2.2.1.3 本体的表达语言 |
2.2.2 语义Web |
2.2.3 语义Web服务 |
2.2.3.1 OWL-S |
2.2.3.2 WSMO |
2.2.3.3 SAWSDL |
2.3 WEB服务发现 |
2.3.1 Web服务发现的模式 |
2.3.2 Web服务发现方法 |
2.3.2.1 基于语法的Web服务发现方法 |
2.3.2.2 基于语义的Web服务发现方法 |
2.4 服务组合 |
2.4.1 基于业务流程的服务组合方法 |
2.4.2 基于服务匹配的服务组合方法 |
2.4.3 基于省能规划的服务组合方法 |
2.4.4 基于自动机的服务组合方法 |
2.4.5 基于案例推理的服务组合方法 |
2.5 智慧城市空间信息服务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下文感知的智慧城市空间信息服务的表达 |
3.1 上下文感知的空间信息服务 |
3.2 智慧城市中的地理上下文本体 |
3.2.1 本体构建方法 |
3.2.2 地理上下文本体模型 |
3.2.2.1 地理上下文上层本体模型 |
3.2.2.2 空间因素 |
3.2.2.3 时间因素 |
3.2.2.4 用户因素 |
3.2.2.5 环境因素 |
3.2.2.6 技术因素 |
3.2.2.7 任务因素 |
3.2.2.8 社会因素 |
3.2.2.9 地理上下文下层本体模型 |
3.2.3 地理上下文本体的OWL表示 |
3.3 上下文感知的空间信息服务的语义模型 |
3.3.1 OWL-S的扩展 |
3.3.2 实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下文感知的空间信息服务的匹配 |
4.1 引言 |
4.2 上下文感知的空间信息服务语义匹配机制 |
4.3 上下文感知的空间信息服务匹配的基本概念 |
4.3.1 概念的语义关系 |
4.3.2 语义距离 |
4.3.3 相似度函数 |
4.4 上下文感知的空间信息服务语义匹配 |
4.4.1 签名匹配 |
4.4.1.1 输入匹配 |
4.4.1.2 输出匹配 |
4.4.1.3 签名匹配 |
4.4.2 上下文感知的空间信息服务规范匹配 |
4.4.2.1 实体表达式匹配 |
4.4.2.2 关系表达式匹配 |
4.4.2.3 数据表达式匹配 |
4.4.2.4 复合表达式的匹配 |
4.4.3 上下文感知的空间信息服务匹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下文感知的智慧城市空间信息服务组合 |
5.1 智能规划与PDDL |
5.2 上下文感知的空间信息服务组合方法和流程 |
5.2.1 上下文感知的空间信息服务组合流程 |
5.2.2 OWL-SGC转换为PDDL |
5.2.3 语义增强 |
5.3 应用场景 |
5.3.1 实例一 |
5.3.2 实例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上下文感知的空间信息服务实验系统 |
6.1 引言 |
6.2 原型设计 |
6.2.1 系统总体设计 |
6.2.2 系统开发运行环境 |
6.3 原型实现 |
6.3.1 上下文感知的空间信息服务的构建 |
6.3.2 上下文感知的空间信息服务的匹配 |
6.3.3 上下文感知的空间信息服务组合 |
6.3.4 上下文感知的地理信息服务的运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C++流运算符的缺陷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SoC的多点温度检测系统设计与验证[D]. 赵为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2]基于深度学习的网络应用加密流量分类方法的研究和实现[D]. 朱蒙.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带回环的双目视觉直接稀疏里程计研究[D]. 叶培楚.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 [4]面向监管的大数据世系关键技术研究[D]. 高元照.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5]基于车流到达模式的城市干线信号配时参数优化方法[D]. 安成川. 东南大学, 2019
- [6]基于人脸识别的学员考勤系统设计与实现[D]. 陈琪. 电子科技大学, 2019(12)
- [7]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C++教学实践与建议[J]. 张小国,祝雪芬. 计算机教育, 2018(10)
- [8]TIM-3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D]. 刘沛. 天津医科大学, 2018(01)
- [9]无线多跳网络中网络基本属性及网络规划研究[D]. 廖文星. 北京邮电大学, 2018(09)
- [10]上下文感知的智慧城市空间信息服务关键技术研究[D]. 柳来星. 武汉大学,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