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肝、胆、肺、脑泡状棘球蚴病1例(论文文献综述)
魏丽,熊静,卿志灵[1](2021)在《MRI与MSCT对肝包虫病的诊断价值》文中提出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与多层螺旋CT(MSCT)对肝包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40例疑似肝包虫病患者(55个病灶)临床资料,均接受MRI及MSCT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点,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准,分析MRI及MSCT的诊断效能。结果手术病理结果证实30个为肝包虫病病灶,其中肝细粒棘球蚴病、肝泡状棘球蚴病病灶各20个、10个,25个非肝包虫病病灶中肝囊肿17个、肝癌5个、肝硬化性血管瘤3个;MRI下病灶呈类圆形、囊性,边缘清晰,其内信号均匀,呈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FLAIR低信号,囊壁厚度一致,内囊从外囊剥离破裂者可见"飘带征";MSCT可见病灶呈形态不规则、不均质的浸润性低密度影,伴高度钙化及更低密度的坏死区,平扫边界模糊,增强扫描病灶无明显强化,部分边缘及分隔轻度强化,但强化边界清晰,所有病灶伴不同程度钙化,出现小囊泡征、门脉受侵,肝外转移;MSCT诊断肝包虫病的灵敏度、准确度高于MRI(P<0.05),而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与MSCT对肝包虫病均有一定诊断价值,且MSCT的诊断价值更高,可提高诊断灵敏度、准确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李双鑫[2](2021)在《3D-ASL联合DKI成像在脑泡型包虫病的应用价值》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分析脑泡型包虫病(Cerebral alveolar echinococcosis,CAE)常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三维动脉自旋标记(Three dimensional-arterial spin labeling,3D-ASL)及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的成像特点,研究CAE的生物学特征及血流灌注特点,并将CAE与脑转移瘤(Brain metastases,BM)进行鉴别诊断,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所有病人均在3TMR检查仪(MAGNETOM Prisma,Siemens Healthcare,Erlangen,Germany)上进行常规MRI、DWI、DKI及3D-ASL成像。对24例经临床、病理或其它影像学检查手段诊断为CAE的患者,分析CAE病灶(共86个)的数量、大小、位置、水肿体积及水肿指数特点、囊泡个数以及MRI序列(DWI、DKI、3D-ASL)对病灶不同区域(实质、边缘、水肿)的诊断价值。分别测量CAE病灶不同区域的DKI参数(Kmean、Krad、Kax、Dmean、Drad、Dax及FA)值、ADC值和CBF值并与对侧正常脑组织平均值相比得到各参数标准化后的值,并比较CAE病灶体积与病灶周围水肿体积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囊泡个数与病灶体积之间的相关关系。分别测量24例CAE(共86个病灶)和16例BM(共69个病灶)两组病灶实质及水肿区的各标准化参数(nADC、nKmean、nDmean、nFA、nCBF)值。两组间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对于差异具有一定统计学研究意义的参数进行ROC曲线分析,评价各个参数鉴别脑泡型包虫病与脑转移瘤患者的效能。结果:24例CAE共86个病灶,病灶边缘区的Kmean、Krad、Kax、FA及CBF值高于病灶实质区、水肿区和正常区(P<0.001)。CAE病灶边缘区的Dmean、Drad及Dax值低于实质区、水肿区及对侧正常组织(P<0.01)。CAE病灶边缘区的ADC值低于实质区及水肿区(P<0.01)。CAE病灶实质区及水肿区的Kmean、Krad、Kax、ADC值高于对侧正常脑组织(P<0.001)。CAE病灶实质区和水肿区的Dmean、Drad、Dax、FA及CBF值低于对侧正常脑组织(P<0.05)。CAE病灶MRI平扫水肿体积及水肿指数统计值分别为(230.73±336.09)cm3、11.58±14.11。CAE病灶体积及水肿体积以及病灶内囊泡个数与病灶体积之间都存在正相关(r=0.855,P<0.001;r=0.639,P<0.001)。CAE和BM组病灶实质区n Kmean、n Dmean、nFA及nCBF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实质区n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E组和BM病灶水肿区nKmean、nDmean、nFA、nCBF及n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的结果分析表明两组病灶实质区n CBF值的敏感度和其特异性都比较高,曲线下的面积最大,水肿区的n Kmean值的敏感性和其特异性都比较高,曲线下的面积也比较大,以此作为评价这些参数对于鉴别CAE与BM的效能。结论:通过联合常规磁共振技术以及DWI、DKI及3D-ASL成像等技术,在一定分子水平下深入研究CAE病灶的周围边缘组织、水肿区域及囊泡的微观生物学特点,血脑屏障的损伤和破坏程度及其新生血管形成状态等情况,探究CAE病灶大小与周围水肿大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囊泡个数与其病灶体积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脑泡型包虫病的识别、确认边缘区域以及其病灶活性特征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途径。脑泡型包虫病病灶内部及周边的多发长T2信号小囊泡有助于与脑转移瘤鉴别,DWI、DKI联合3D-ASL的各定量参数对鉴别脑泡型包虫病与脑转移瘤有重要的价值。
陈锐[3](2021)在《肝泡型棘球蚴病肝外脏器转移临床预测模型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背景/目的:肝泡型棘球蚴病肝外脏器转移的出现是该病最具危害性的方面之一,也是患者因病致死的重要原因。若早期发现转移灶尚可通过多学科会诊后实行联合手术予以根治,但是早期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加之流行地区多为偏远地区,医疗设备与诊疗水平相对落后,极易造成误诊、漏诊。目前肝泡型棘球蚴病肝外脏器转移的机制尚未明确,相关危险因素也未完全确定。本研究通过分析肝泡型棘球蚴病肝外脏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肝泡型棘球蚴病肝外脏器转移的的危险因素并建立临床预测模型,进而实现对特定患者的个体化预测与风险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肝泡型棘球蚴病合并肝外脏器转移以及同期入院未合并肝外脏器转移住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间将2015年10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患者(311例)纳入训练集,将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患者(142例)纳入验证集。通过对训练集数据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的肝泡型棘球蚴病肝外脏器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临床预测模型并使用R语言绘制列线图对其进行可视化呈现。分别使用训练集与验证集肝泡型棘球蚴病患者的临床数据对临床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与外部验证,借助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与校准曲线对临床预测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进行评价。结果: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性别(OR=0.366,95%CI 0.213~0.628,P=0.000)、球蛋白(OR=2.270,95%CI 1.318~3.909,P=0.003)、肝内病灶侵犯肝后下腔静脉(OR=3.515,95%CI 2.042~6.051,P=0.000)肝内病灶侵犯肝静脉(OR=2.344,95%CI1.657~3.316,P=0.000)是肝泡型棘球蚴病肝外脏器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肝泡型棘球蚴病肝外脏器转移模型的公式:logit P=-0.216+1.257×肝内病灶侵犯肝后下腔静脉+0.852×肝内病灶侵犯肝静脉+0.820×球蛋白-1.406×性别。2.该临床预测模型内部验证与外部验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7与0.782,提示该模型对肝泡型棘球蚴病未并发肝外脏器转移与并发肝外脏器转移患者具有优秀的区分能力,分别绘制的校准曲线提示该模型预测概率与实际发生概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1.性别、球蛋白、肝内病灶侵犯肝后下腔静脉、肝内病灶侵犯肝静脉是肝泡型棘球蚴病肝外脏器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2.基于性别、球蛋白、肝内病灶侵犯肝后下腔静脉、肝内病灶侵犯肝静脉构建的临床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与校准度;3.截至目前为止,本研究构建的临床预测模型是评估肝泡型棘球蚴病并发肝外脏器转移风险、指导个体化治疗有效的参考工具,有望实现对相关患者的早期发现、诊断以及治疗,从而实现肝泡型棘球蚴病患者临床受益最大化。
高欣[4](2020)在《PWI和18F-FDG PET/CT脑泡型包虫病边缘带生物学活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PWI成像技术的灌注特征以评价脑泡型包虫病(CAE)病灶主体及边缘带的血供机制及生物学活性,结果与PET-CT检查的SUVmax值对照,评价PWI在脑泡型包虫病变活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9月2020年1月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17例脑泡型包虫病患者,应用GE 3.0T Signa Hdx System磁共振设备对其均行常规脑MR增强扫描及磁共振灌注(PWI)检查,选取颅内多发病变共31个病灶。运用GE ADW4.4后处理工作站对脑泡型包虫病的PWI的定量指标进行分析,测定各感兴趣区(病变实质区、边缘区、水肿区及对侧相应正常区)的4个灌注参数指标: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10例CAE患者同期进行PET-CT检查,选取与灌注检查匹配的共16个病灶,比较PET-SUVmax值在病变各区域的差异,对CAE病灶边缘区rCBF、rCBV、MTT、TTP各参数指标与PET-SUVmax指标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包虫病灶边缘区与对照侧正常脑组织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的PWI指标和PET/CT的指标进一步作出脑泡型包虫病边缘带诊断的ROC曲线分析。结果:脑泡型包虫病变边缘区的rCBF、rCBV值升高,TTP值降低,与病变实质区相比,总体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CAE病灶各区域rCBF、rCBV值高低比较,显示边缘区>对侧正常区(或水肿区)>实质区,边缘区的rCBF、rCBV值最高,实质区的最低,结果显示病灶边缘区血供最丰富,中央实质区因大量坏死物质呈相对乏血供。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包虫病变边缘的TTP值与同区域的PET-SUVmax值存在负相关(r=-0.319,P<0.05),其余rCBF、rCBV、MTT指标与SUVmax值无明显相关性。得到rCBF、rCBV、SUVmax的ROC曲线分析表示,AUCrCBF=0.845(P<0.05),AUCrCBV=0.828(P<0.05),AUCSUVmax=0.856(P<0.05)。结论:PWI成像能通过反映泡球蚴病灶内部及边缘的血供灌注情况来评价病灶活性,其中病灶边缘带的TTP参数值与SUVmax值存在相关性,提示在没有条件进行PET/CT检查判断病变活性的情况下,有望将磁共振灌注成像作为一种较为实用的新技术推荐给临床应用。
尼玛,次旦旺久,陈雨琪,罗春兰[5](2019)在《肝泡型包虫病颅内播散的MRI表现》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肝泡型包虫病颅内播散的MRI特征,提高对该病的MRI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经我院病理证实的肝泡型包虫病合并颅内播散的泡型脑包虫病的MRI平扫及增强表现。结果 10例泡型脑包虫病均有原发肝脏泡型包虫病,同时合并肺内播散者7例;10例病变共检出47个病灶,其中颅内单发病灶2例(20%),多发病灶8例(80%);病变分布如下:6个(12.8%)病灶位于幕下,其中位于小脑半球者5个,位于脑干者1个;41个(87.2%)病灶位于幕上,其中顶叶17个,颞叶10个,额叶6个,枕叶8个。病变直径5mm~45mm,平均直径21mm。MRI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T1WI以稍高信号为主,T2WI以低信号为主,T2WI病变断面呈"多发囊泡状"高信号影,DWI图呈低信号,ADC图呈高信号,病灶周围可见较明显水肿信号环绕,增强后呈环形或花环样强化。结论颅内播散脑泡型棘球蚴多发生于幕上,MRI不仅能明确病变部位和形态特点,而且具有典型的信号特征,是诊断肝泡状棘球蚴病脑转移的安全可靠的方法之一。
蒲鹏,刘丽,陈增雄,代净[6](2019)在《泡状棘球蚴淋巴结转移的影像表现及病理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肝泡状棘球蚴病淋巴结转移的CT和MRI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肝泡状棘球蚴病淋巴结肿大的影像学、病理学和临床资料,观察记录淋巴结部位、数量、密度、信号特点并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 14例肝泡状棘球蚴病出现31枚淋巴结肿大,5枚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26枚淋巴结转移,其中2枚肉芽肿性淋巴结炎和24枚淋巴结呈完全凝固性坏死。5枚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增强后轻中度均匀强化;CT平扫呈等密度,T1WI和T2WI呈等信号。26枚淋巴结转移中,增强后24枚淋巴结不强化,2枚不均匀强化;CT平扫13枚呈稍低密度,10枚呈等密度,3枚呈高密度;MRI扫描18枚淋巴结T1WI呈稍低、T2WI稍高信号,8枚T1WI等、T2WI低信号。T2WI在7枚转移淋巴结内显示高信号小囊泡。10枚合并液化坏死。9枚可见砂粒、结节样钙化。结论泡状棘球蚴病淋巴结转移以淋巴结完全性凝固性坏死最多见,CT密度和MRI信号异常可提示转移,增强后不强化是淋巴结转移的可靠征象。
王宁,李萍,印弘,罗春海,席一斌[7](2018)在《泡型脑包虫病的MRI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泡型脑包虫病的MRI表现特征,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泡型脑包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MRI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MRI显示2例为单发病灶,6例为多发病灶;其中7例病灶均位于幕上脑实质内,1例病灶脑内弥漫分布,且大多分布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病灶在T1WI呈蜂窝状或类圆形等、略高信号,T2WI呈明显低信号,其内信号不均,见多发小囊泡状高信号影。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环形强化,内无明显强化,壁厚薄较均匀,表面欠光滑。病灶周围见明显不规则水肿。结论泡型脑包虫病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加深对本病MRI表现的认识,可提高诊断符合率,为术前明确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依巴努·阿不都热合曼[8](2018)在《基于磁共振多技术评价肝泡状棘球蚴病影像特征和演变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分析继发性肝泡状棘球蚴病(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HAE)动物模型及肝泡状棘球蚴病患者常规磁共振影像特点、体素内不相关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T1 mapping定量磁共振技术的成像特点,并与病理学对照,探讨HAE不同时期磁共振成像的动态演变规律及与病理演变的关系,并探讨功能磁共振成像及定量磁共振成像在评价此病活性中的价值。方法:收集自2011年1月至2016年5月来我院首次就诊经手术或综合影像学诊断为肝泡状棘球蚴病患者54例,分析HAE常规磁共振成像特点,比较Kodama分型、病灶最大径、病灶周边区域囊泡、弥散序列上病灶周边区域高信号带与临床PNM分期之间的相关关系,同期收集21例HAE患者行IVIM DWI及T1 mapping序列检查,选取病灶实性区域、囊变区域、周边区域、背景肝脏作为感兴趣区,测量IVIM各参数及T1值,同时对其中18例经手术切除的标本测定其病灶周边区域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计数,比较不同区域IVIM各参数及T1值,并分析IVIM各参数值及T1值与MVD之间的相关关系。另一方面,本课题采用开腹直视下肝内注射泡球蚴混悬液的方法制备继发性大鼠肝泡状棘球蚴病动物模型,接种后第9周对大鼠进行超声筛查,接种后第10周、18周、32周随机从不同实验组中抽取15只大鼠进行磁共振扫描,包括常规磁共振序列、IVIM-DWI及T1 mapping序列检查,检查结束后随机处死每组10只大鼠,留取实验标本,进行常规HE染色、Masson染色及MVD计数。结果:根据Kodama分型将肝泡状棘球蚴病患者病灶分为5型,Kodama 1型(2.63%,2/76),Kodama 2型(18.42%,14/76),Kodama 3型(51.32%,39/76),Kodama 4型(26.32%,20/76),Kodama 5型(1.32%,1/76)。本研究中22.37%(17/76)病灶为P1期,7.89%(6/76)病灶为P2期,60.53%(46/76)病灶为P3期,9.21%(7/76)病灶为P4期;44.74%(34/76)为N1期;18.42%(14/76)病灶为M1期。30.26%(23/76)HAE病灶周围可见囊泡。47.37%(36/76)病灶周围在DWI序列上可见宽窄不一的高信号带。据统计学分析发现,Kodama分型与病灶最大径无相关性(r=0.243,P=0.697),P分期与病灶最大径呈正相关(r=0.516,P<0.000),N分期与病灶最大径亦呈正相关(r=0.754,P<0.000),M分期与病灶最大径之间没有相关性(r=0.214,P=0.063)。HAE病变周围囊泡与临床PNM分期无相关关系。弥散序列上肝泡状棘球蚴病周围高信号带与P分期(r=0.601,P=0.045)及M分期(r=0.314,P=0.033)呈正相关,与N分期无相关性(r=0.325,P=0.093)。IVIM DWI序列对大鼠肝泡状棘球蚴病模型进行动态扫描及图像后处理后发现:HAE病灶区、病灶周边区、背景肝脏在各个时期(第10周,第18周,第32周)D值及f值均有统计学差异,D*值在病灶区和周边区没有统计学差异,而背景肝脏的D*值大于病灶和周边区;周边区f值在HAE发生发展各个时期均有统计学差异并且此区域f值与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D值在不同时间点上略有差异,早期D值略高于晚期,D*值在各个时期无统计学差异;IVIM DWI序列对HAE患者进行扫描及图像后处理后发现:D值除在背景肝脏与周边区域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他区域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f值除在实性区域与囊变区域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他各个区域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D*值除在囊变区域与周边区域有统计学差异外,其他各个区域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T1 mapping序列对大鼠肝泡状棘球蚴病模型进行动态扫描及图像后处理后发现:各个区域之间的T1值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但是不同时期(第10周,第18周,第32周)的T1值无统计学差异。T1 mapping序列对HAE患者进行扫描及图像后处理后发现:除实性区域与周边区域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他区域T1值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肝泡状棘球蚴病病灶周边区域的血流状态与病灶内部及背景肝脏不同,IVIM DWI序列衍生出的f值可以很好地反应病变周边区域血流状态;2)肝泡状棘球蚴病各个区域弥散状态不同,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病灶周边区域的D值可能可以反映局部的纤维化状态;3)IVIM DWI序列在反映HAE病灶病理生理改变上优于定量磁共振序列T1 mapping。
徐硕,祝玉芬,康云辉,崔豹,杜昱平[9](2017)在《磁共振诊断脑泡型包虫病1例》文中研究说明患者女,42岁,有长期牧区生活史。因头痛、恶心、呕吐4个月,时有癫样发作就诊。有明确肝包虫病病史。行颅脑磁共振平扫及增强扫描,右侧顶部可见两处类圆形T1WI序列等信号,T2WI序列明显低信号影,内可见多个点状稍高信号影,T2-FLAIR序列为明显低信号影,周围可见大片状高信号水肿区,病变边界清楚;增强扫描示病变呈环状强化,最大病灶2.0cm×1.7cm,顶部大脑镰轻度向左侧移位,右侧侧脑室体部受压、变窄,信号如常;外院CT平扫右侧顶叶脑实质内可见两处结节状稍高密度影,其内可见多发点状更高密度影,周围伴大片状低密度水肿,中线结构轻度左侧移位,右侧侧脑室轻度受压。影像学诊断为脑包虫病(脑泡型包虫病)。
毛俊月[10](2016)在《MRS对脑泡型包虫病和脑结核瘤诊断价值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应用MRS观察脑泡型包虫病和脑结核瘤的代谢变化特点,并初步探讨MRS对脑泡型包虫病和脑结核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诊断为脑泡型包虫病12例和脑结核瘤10例,观察两组疾病常规MRI表现和MRS各代谢物波峰变化。采用Graph Pad Prism5软件比较分析两组疾病Lip峰阳性率的差异和Cho/Cr、NAA/Cr、Cho/NAA之间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疾病常规MRI均可表现为颅内小结节或团块样肿物,增强后呈结节状或不规则环形强化,灶周可见水肿带。(2)脑泡型包虫病组NAA、Cho、Cr峰均显着降低,9例出现Lip峰。与对侧正常区域比较,NAA/Cr明显下降,Cho/NAA和Cho/Cr轻度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脑结核瘤组中NAA、Cr峰均不同程度的下降,8例Cho峰升高,6例出现Lip峰。与对侧正常区域比较,NAA/Cr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o/Cr、Cho/NAA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疾病间Lip峰阳性率、NAA/Cr和Cho/NAA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ho/Cr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泡型包虫病和脑结核瘤具有各自的MRS特点,但对于诊断及鉴别诊断两者,Cho/Cr值的比较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二、肝、胆、肺、脑泡状棘球蚴病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肝、胆、肺、脑泡状棘球蚴病1例(论文提纲范文)
(1)MRI与MSCT对肝包虫病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MRI检查 |
1.2.2 MSCT检查 |
1.2.3 图片分析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手术病理结果 |
2.2 影像学表现 |
2.2.1 MRI影像学表现 |
2.2.2 MSCT影像学表现 |
2.3 MRI与MSCT的诊断价值比较 |
3 讨论 |
(2)3D-ASL联合DKI成像在脑泡型包虫病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引言 |
第1章 常规MRI结合DWI、DKI及 3D-ASL技术在脑泡型包虫病的应用价值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及基本情况 |
1.1.2 研究对象纳入和排除标准 |
1.1.3 MR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 |
1.1.4 图像分析 |
1.1.5 图像后处理 |
1.1.6 统计分析 |
1.2 结果 |
1.2.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
1.2.2 CAE病灶常规影像学表现 |
1.2.3 CAE病灶体积与水肿体积以及囊泡与病灶体积的相关性分析 |
1.2.4 CAE病灶DWI、DKI及3D-ASL结果 |
1.3 讨论 |
1.3.1 脑泡型包虫病概述 |
1.3.2 脑泡型包虫病的病理 |
1.3.3 CAE病灶不同区域DWI表现及特点 |
1.3.4 CAE病灶不同区域DKI表现及特点 |
1.3.5 CAE病灶不同区域3D-ASL表现及特点 |
1.3.6 CAE病灶周围水肿的特点 |
1.3.7 CAE病灶体积与水肿体积、囊泡个数的相关性分析 |
1.3.8 本章小结 |
第2章 DWI、DKI联合3D-ASL在脑泡型包虫病与脑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MR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 |
2.1.3 图像分析及后处理 |
2.1.4 统计学方法 |
2.2 结果 |
2.2.1 CAE和BM组一般资料 |
2.2.2 CAE和BM病灶影像表现 |
2.2.3 CAE组和BM组病灶实质区各标准化参数结果 |
2.2.4 CAE组和BM组病灶水肿区各标准化参数结果 |
2.2.5 CAE组和BM组病灶各标准化参数ROC曲线结果分析 |
2.3 讨论 |
2.3.1 概述 |
2.3.2 CAE和BM组病灶体积与水肿体积之间的相关性 |
2.3.3 各参数对CAE和BM的鉴别诊断及诊断效能 |
2.3.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全文结论 |
3.1 研究结论 |
3.2 临床意义 |
3.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录 多模态影像技术在脑泡型包虫病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3)肝泡型棘球蚴病肝外脏器转移临床预测模型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临床资料收集 |
2.2.2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训练集与验证集入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
3.2 HAE肝外脏器转移基于训练集危险因素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3 HAE肝外脏器转移基于训练集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4 HAE肝外脏器转移临床预测模型的建立与列线图的绘制 |
3.5 HAE肝外脏器转移临床预测模型的验证与评价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录 综述 泡型棘球蚴病新型诊断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4)PWI和18F-FDG PET/CT脑泡型包虫病边缘带生物学活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内容 |
1.1 研究对象 |
1.2 资料的纳入及排除标准 |
2 检查方法 |
2.1 磁共振检查方法 |
2.2 ~(18)F-FDG PET/CT检查方法 |
3 质量控制 |
3.1 PWI研究中的质量控制 |
3.2 ~(18)F-FDG PET/CT研究中的质量控制 |
3.3 偏倚的控制 |
4 图像后处理及分析 |
4.1 图像后处理 |
4.2 统计学分析 |
5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5)肝泡型包虫病颅内播散的MRI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检查方法 |
1.3 图像分析 |
2 结果 |
2.1 病灶分布情况 |
2.2 MRI表现 |
3 讨论 |
4 鉴别诊断 |
(6)泡状棘球蚴淋巴结转移的影像表现及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检查方法 |
1.3 图像处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肝泡状棘球蚴病灶分布和淋巴结病理组织学特征 |
2.2 反应性淋巴结增生部位和影像表现 |
2.3 淋巴结转移部位、数量、大小和形态 |
2.4 转移淋巴结的影像表现 |
2.5 淋巴结强化方式的比较 |
3 讨论 |
3.1 转移淋巴结病理表现 |
3.2 转移淋巴结分布 |
3.3 淋巴结转移的CT和MRI表现 |
3.4 鉴别诊断 |
(7)泡型脑包虫病的MRI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1.一般资料 |
2.检查方法 |
结果 |
1.MRI表现 |
2.病理结果 |
讨论 |
1.临床与病理 |
2.泡型脑包虫病的MRI表现 |
3.鉴别诊断 |
(8)基于磁共振多技术评价肝泡状棘球蚴病影像特征和演变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肝脏泡状棘球蚴病的磁共振特点及分型和临床分期的关系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资料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 磁共振扫描方法及参数 |
1.4 HE染色 |
1.5 CD34染色标本制备及微血管密度计数 |
1.6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体素内不相关运动弥散加权成像揭示泡球蚴影像演变规律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动物实验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 临床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肝泡状棘球蚴病定量磁共振成像技术T1mapping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动物实验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 临床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影像学技术在泡状棘球蚴病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9)磁共振诊断脑泡型包虫病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报告 |
2 讨论 |
(10)MRS对脑泡型包虫病和脑结核瘤诊断价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病例选取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临床资料 |
2.3 MR扫描与图像采集 |
2.3.1 扫描设备 |
2.3.2 扫描方法 |
2.3.3 扫描参数 |
2.4 图像后处理 |
2.5 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脑泡型包虫病和脑结核瘤的常规MRI表现 |
3.2 脑泡型包虫病的1H-MRS表现 |
3.3 脑结核瘤的1H-MRS表现 |
3.4 两组疾病间1H-MRS表现的比较 |
3.4.1 两组疾病间Lip峰阳性率的比较 |
3.4.2 两组疾病间病灶区1H-MRS代谢物的比较 |
3.4.3 两组疾病间正常区1H-MRS代谢物的比较 |
第4章 讨论 |
4.1 脑泡型包虫病和脑结核瘤的病理基础与MRI表现 |
4.2 MRS在脑泡型包虫病和脑结核瘤诊断中的应用 |
4.3 MRS在脑泡型包虫病和脑结核瘤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
4.4 不足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肝、胆、肺、脑泡状棘球蚴病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MRI与MSCT对肝包虫病的诊断价值[J]. 魏丽,熊静,卿志灵.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11)
- [2]3D-ASL联合DKI成像在脑泡型包虫病的应用价值[D]. 李双鑫. 青海大学, 2021(01)
- [3]肝泡型棘球蚴病肝外脏器转移临床预测模型的构建[D]. 陈锐. 青海大学, 2021(01)
- [4]PWI和18F-FDG PET/CT脑泡型包虫病边缘带生物学活性分析[D]. 高欣.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5]肝泡型包虫病颅内播散的MRI表现[J]. 尼玛,次旦旺久,陈雨琪,罗春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71)
- [6]泡状棘球蚴淋巴结转移的影像表现及病理分析[J]. 蒲鹏,刘丽,陈增雄,代净.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9(05)
- [7]泡型脑包虫病的MRI特征分析[J]. 王宁,李萍,印弘,罗春海,席一斌.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8(03)
- [8]基于磁共振多技术评价肝泡状棘球蚴病影像特征和演变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 依巴努·阿不都热合曼. 新疆医科大学, 2018(12)
- [9]磁共振诊断脑泡型包虫病1例[J]. 徐硕,祝玉芬,康云辉,崔豹,杜昱平. 人民军医, 2017(10)
- [10]MRS对脑泡型包虫病和脑结核瘤诊断价值的研究[D]. 毛俊月. 青海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