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时期突发性群体冲突的表现(论文文献综述)
孙亦馨[1](2021)在《新时代人民内部矛盾处理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后文简称《正处》)的讲话中,毛泽东首次明确地、系统性地提出人民内部矛盾理论,对解决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各种复杂矛盾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改革开放后,党的历代领导集体根据形势的发展对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理论进行了进一步探索,用加快经济建设、加强法制建设、改进思想教育、提高网络治理能力等方式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积累了丰富经验。十八大以来,社会环境、政治形势、主要矛盾、外部条件等方面都发生着巨大变化,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时代特征,人民内部矛盾的内涵及其处理方法也具有了新的特点。通过分析反映新时代人民内部矛盾的典型案例,可以看出新时代人民内部矛盾具有关联性和聚合性增强、经济利益矛盾依然突出、民生矛盾呈上升趋势、权利意识觉醒与维权理性不足的矛盾凸显、网上网下相互作用使矛盾处理难度加大、新闻传媒对矛盾的影响扩大等特点。究其原因,除了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这一总根源外,还有国家治理存在短板的客观原因和社会心理冲突的主观原因。因此,我们不仅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深层次根源,还要从国家治理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发力,培育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降低因矛盾激化而出现恶性事件的频率,凝聚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强大合力。正确处理新时代人民内部矛盾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有利于维护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也有利于推动国家治理能力进一步提高。为了降低人民内部矛盾带来的消极影响,党和政府要积极探索处理新时代人民内部矛盾的长效机制,完善利益平衡机制化解矛盾根源,畅通民意表达机制缓和对立情绪,构建事前防控机制遏制矛盾萌芽,落实思想教育机制摸清思想动态,优化矛盾应对机制防止矛盾激化。
丁伟航[2](2020)在《区域共识的制度化 ——多案例比较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对区域制度和区域治理的研究在国际关系理论中一直都占有一席之地。区域作为沟通国家和全球的桥梁,这一桥梁的实质性作用是“建构”。而区域和国家、区域和全球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相互建构的。国家作为行动者通过国际互动建构区域性社会结构,区域性社会结构反过来也约束并建构着国家的利益和认同。区域可以理解为一种由观念建构的制度化结构。观念往往是行动的理由,而非行动的原因,由于存在这一理由,所以因果性因素才会产生具体的作用。如果没有这类“前提理由”,同样的“因素”就无法产生同样的因果性效应。因此,强调观念或共有观念在建构区域制度中的作用是本文的理论基础,研究区域共识的制度化是本文的核心。为研究区域共识的制度化,本文主要采用了以社会学为主体的建构主义方法,强调主体间性和社会事实等概念。此外,考虑到建构主义的理论局限,还借鉴了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历史比较制度分析等方法。为深入剖析这一过程,研究选取了危机管理、共同利益、国际协调和集体意向四个变量,并就这四个变量间的建构或因果关系进行了充分论证。其中,与“危机管理”相关的概念如“临界点、决定性事件、外部刺激、共同威胁与共同命运”等;“国际协调”一般包括“国际谈判、多边会议”等;与“集体意向”相关的概念如“主体间性、共有观念、集体承诺、集体理性与互信”等。基于这四个变量,本文提出以下假设:1.区域共识的制度化主要发生在由霍布斯无政府文化向洛克式无政府文化和康德式无政府文化转化的过程中,也可以理解为从“对抗性”共识走向“竞争性”或“合作性”共识,这一过程是国际实践与互动建构的结果。2.区域内各行为主体就某一问题达成合作的集体意向,才能进一步建构区域制度性事实。3.区域共识的制度化是指在区域国际社会中,各国基于共同利益和危机管理的需要,通过国际协调建构集体意向;在达成集体意向后,继续经国际协调建构为国际制度,国际协调贯穿整个制度化进程。4.区域共识的制度化,一般从小规模的成员国为代表的次区域共识开始,逐渐由核心扩散至边缘。或曰,次区域性国际制度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扩展为区域/跨区域性国际制度。为便于观察区域共识的制度化进程,以及四个变量在不同案例中的异同,我们在充分综述各类区域性/全球性国际制度案例的基础上,将依据“次区域–区域/跨区域–全球”分三个维度。首先,在“跨区域”扩展至“全球”这一维度,我们分别选取了“欧洲协调–国际联盟–联合国”和“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这两组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其次,在“次区域”扩展至“区域”这一维度,我们重点以“法德煤钢联营–西欧联盟–欧共体–欧洲联盟”这一典型的区域制度化进程为样本。第三,在“次区域”维度,分别选取了三个制度化空间较大的案例,即维谢格拉德集团,上合组织和“东盟+”制度群。这三个维度不仅用于验证研究变量和假设,还将为区域共识的制度化提供多种可能性。通过对变量的论证和案例的考察,得出结论如下:首先,区域共识的制度化之一般经验基本上是与研究假定一致的。其中,共同利益是区域共识形成与发展的前提;危机管理为区域共识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为制度化进程提供了机遇;国际协调是区域共识的形成与制度化之必要途径;集体意向是制度化的初始状态。若要实现制度化,各行为主体间必须先形成集体意向。其次,区域共识是区域社会在三种无政府文化(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和康德文化)间转换的产物,是国家互动建构的结果,是区域内国家间共有的观念结构;区域共识是国家间在相互依赖条件下形成的共识,并以此为基础推动区域共识的制度化。第三,关于区域共识的制度化,还有以下影响因素如区域大国、行为体的数目、功能外溢、相互依赖程度等。最后,区域层面比全球层面更容易达成共识,也更容易制度化。研究区域共识的制度化有助于丰富区域主义理论,有助于更好地保障“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过程中的国际制度建设,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制度化建设提供制度“接口”。
孔建华[3](2019)在《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行动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文中指出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大众化、普及化、全球化、智能化正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化为民族国家建设与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契机,也潜在地激化了社会矛盾,成为民众情绪宣泄的窗口。网络舆情的出现为公民寻求体制外的利益表达渠道提供了场所,同时也暴露了传统行政管理的缺陷,促使政府为适应现代化治理的需要进行改革创新。网络舆情治理已成为治国理政的题中之义。对网络舆情的治理既是网络空间治理的重要内容,又是信息化浪潮中我国的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重点研究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的行动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基于治理理论对诸多网络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及治理方式进行抽象分析和实证考察,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及问卷调查法,探索具有现实解释力与指导力的规律,形成网络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治理的一般路径、模型。全文主要内容如下:1.探讨网络舆情治理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基本问题,主要是对相关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与综述。从概念界定、构成要素、特征分析、类型划分、形成演变、影响效应、功能作用等方面总结归纳了网络舆情研究的基本视角。从论文年际变化、核心机构、高产作者、期刊分布、关键词分析及研究路径评析等角度,总体性呈现了国内网络舆情治理研究的基本样貌与分析进路。特别是借助cite space等可视化分析软件,利用关键词、主题词等之间的关联,展现了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和主题相关性,并对既有研究的不足和后续研究的发力点进行了评析和展望。2.网络舆情治理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依据与分析框架。对舆情、舆论、网络舆情、网络舆论、舆情管理、舆情治理等几个核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界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它们的相互区别与联系;进而从网络舆情问题研究范式转化、治理理论的切入及网络舆情风险的演化机制等三个方面探讨当下网络舆情治理研究的理论依据;继而论述了工具—价值视角下的网络舆情管理、情境—过程视阈中的网络舆情治理、结构—功能框架下的网络舆情危机化解等三种分析框架在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实践中的具体运用。3.网络舆情的发生机理及表现特征。通过数据调查统计、典型个案描述,分析网络舆情的现状。网络舆情的形成是主观和客观、现实与心理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网络舆情形成的现实原因主要包括: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剧增,公共信任危机逐渐增强,西方价值观的渗透蔓延,网络言论控制措施失当,网络非理性表达占据优势。网民的集体无意识和群体认同则构成了网络舆情形成的主要心理动因。网络舆情具有个体同质性与群体共鸣性、观念个性化与媒体导向性、成因复杂化与价值多元化的突出特征。4.网络舆情治理中的行动逻辑。在具体分析国家面临的网络舆情形势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收集舆情信息的科学方式,网络舆情危机研判机制,应对网络舆情的基本规则。从实然和应然两种视角分析和论述了不同层级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行为模式选择及背后的深层逻辑。5.网络舆情治理中的现实困境。探讨的是网络舆情治理的制度环境、网络舆情治理中政府回应失灵的表征及根源。选择网络舆情治理系统工程中的关键一环——政府回应作为问题标靶,进行了深度解剖,以期找到治理的切口。政府部门管理的碎片化、网民权力意识多元化、网络舆情风险扩大化是网络舆情治理面临的新环境。回应不及时、回应效度及信度低、网络舆情生成前以堵为主、网络舆情生成中公关失效、网络舆情危机生成后转移视线等成为政府网络舆情管理行为失当的主要表征。在官僚体制内部,缺少网络舆情的研判能力,在信息收集与监控过程中缺位,回避舆论压力,采取冷处理,回应不及时。官僚制自身的缺陷、官僚体制的惯性、公务员的双重角色困境及自身业务能力和水平等不同程度上造成了政府在网络舆情回应中的行为失当与被动境地,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政府形象和公信力。究其根源,网络舆情治理中政府回应失灵,既有制度性的结构缘由,也有能动性因素。6.构建协同联动、综合治理的路径选择。强调网络舆情治理要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多方协同参与,推动政府、媒体、社会组织及公民共同联动。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政府依然非常重要,是网络舆情治理的主要角色。提出依然要强调政府作为元治理的角色地位,社会组织是网络舆情治理的辅助力量,新闻媒体是网络舆情治理的主要宣传者,社区组织承担着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的重任。从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提出实现当代中国网络舆情善治的可行性方略。
庞雪雅[4](2019)在《利益表达与体制性迟钝: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演化研究 ——以桃江四中肺结核事件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繁发生,而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的场所,更是容易发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地。处置不当还可能造成政社矛盾。因此如何深入分析和解读此类学校中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何演化已成为学界亟待深入探讨和研究的现实问题。而我国学术界对学校里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演化研究大多是按照不同的时间顺序进行分阶段分析的,有很大的片面性,并不能深入完整的剖析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整个演化过程。因此,本文企图在“利益表达与体制性迟钝”的这个解释框架下进行思考和分析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演化过程。在当前发生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府、学校、防控中心和学生、家长之间的博弈,是促使学校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扩大化的主要原因。在前期学生和家长基于自身归因的考量和自身维权意识不足,隐瞒病情,留下隐患,而学校和老师因体制性疏忽没有发现隐患的存在,这个时候开始埋下了群体事件的隐患;当隐患显露的时候,学生和家长有意识集体形成并进行利益诉求,表达了寻求经济补偿和继续学习方面的诉求,而学校和政府则为了回避责任进行隐瞒和推卸责任,这个时候群体冲突开始形成;学生和家长在表达利益诉求之后学校和政府方面给予的补偿往往不能满足他们的利益诉求,于是通过“闹大”的方式进行利益表达的升级,升级后的利益表达遭到了学校和政府更大规模的压制,这个时候群体冲突升级;“闹大”引起了上级政府的关注,“被迫式”的做出了回应,即通过经济补偿的方式、进行心理疏导的方式和相应的责任归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和家长的部分利益得到了满足,但是出于自身的弱组织性,集体解散,群体冲突终结。在这个过程中,双方之间的对抗都是基于利益表达和体制性迟钝交织在一起发挥作用的,最后往往会造成一种“双输”的困境。通过对桃江四中肺结核事件案例发展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演化过程往往是在利益表达和体制性迟钝双重作用交织影响下的结果。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开始的阶段归因意识和权利意识不足,再加上科层制的影响使得群体冲突风险的存在。其次是有意识的集体行动和求偿诉求和体制性迟钝下的避责式回应的对抗使得群体冲突不断扩大。再次是多元利益表达渠道下的“闹大”使得政府不得不回应,出于维护社会安定,基层政府等有关部门采取压制性措施对他们的“闹大”行为进行镇压,这个时候往往主体间的对抗,导致的群体冲突的升级。最后迫于网络舆情压力和上级政府的压力不得不正面做出回应,而在这个过程中因为部分利益的满足和弱组织化持久力不足,最后利益诉求表达趋于无声,这个时候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终结了。纵观整个过程,是在利益表达与体制性迟钝的对抗影响下才使得突发公共事件一步步发生、扩大、升级和结束的。
蔡文慧[5](2019)在《政治稳定视阈下网络话语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急剧转型期释放现实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矛盾的网络事件多发、突发。尤其是因为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在现实空间之外塑造了一个虚拟网络空间,网络技术赋予网民自由、平等的网络话语空间,网络事件日益受到众多关注和讨论。网络空间中的话语表达内容不仅呈现了众多现实问题,更对现实社会和政治稳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网络使用范围和网民规模迅速扩大的背景下,网络话语表达这种网络行为必需引起研究者更多的重视。政治稳定与网络话语表达有着内在关联,这是研究网络话语表达行为的逻辑前提。在中国的政策话语体系中,政治稳定是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具体来说,政治稳定包括政治参与、政府合法性、政治心理以及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等多个层面。网络话语表达作为网民政治参与的一种方式,是影响政治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网络话语表达作为一种情绪的排解方式和利益诉求的表达方式更是对政治稳定机制的一个补充。网络话语表达产生的网络话语权力挑战政府话语权,成为影响政府合法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网络话语表达的话语权力膨胀导致网络话语权失衡,影响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从政治稳定的视角研究网络话语表达,首要的工作是对网络话语表达有基本的把握,即考察网络话语表达的主体构成、网络话语表达的内容和网络话语表达的特点。通过对“见义勇为赵宇案”、“长春长生问题疫苗事件”和“千亿矿权案”三起典型的公共事件的考察,一般意义上的网络话语表达由网民、政府和媒体三个话语主体构成。本研究所指的网络话语表达是网民的网络话语表达,因而其话语主体主要由普通网民和意见领袖构成。网络话语表达主要以司法类、执法类、食药类、消费维权类、教育权类、环境权类、吏治腐败类为话题和内容。网络话语表达呈现政治现实性、公共利益指向性和非理性特点。进而探讨网络话语表达发生的动因,主要有五个方面:首先,转型期社会矛盾是网络话语表达的内容涞源。转型期社会矛盾的聚焦点是网络话语的主要内容,是网络话语生成的刺激源。其次,主体诉求是网络话语表达的源动力。网络话语的主体诉求,如情绪宣泄和排解的心理诉求、利益表达诉求和社会政治参与诉求,这是网络话语表达的内在动力。再次,传统话语渠道梗阻催生网络话语表达。最后,网络赋权推动网络话语表达。网络赋予民众话语权为话语表达提供动力,网络为话语表达提供便利,网络的交互性刺激话语表达的欲望,网络的匿名性激发话语表达的热情。此外,网络赋权也存在一定的限度。网络的“去中心化”特点解构现实社会中的社会等级,消解现实社会权力,但是网络技术的去中心化不可能阻挡现实权力在网络空间的渗透:现实权力影响网络话语主体的层级结构,现实权力影响网络话语主体话语权的分配,现实权力影响网络话语主体的话语表达内容和形式。进一步探讨网络话语表达的内在生成机制、影响政治稳定的作用机制和对政治稳定的具体影响。网络话语表达的内在生成机制是偶发事件刺激集体记忆库存——唤醒记忆后关注偶发事件——提取记忆后展开话语表达——形成公共舆论强化集体记忆和网络话语表达。网络话语表达影响政治稳定的作用机制是偶发事件的发生——关注的开始——议题设置——网络表达——政府进入舆论场——事件平息。网络话语表达在议题设置、网络表达和政府进入舆论场这三个阶段对政治稳定产生影响。就积极影响来说,第一,作为情绪宣泄的网络话语是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安全阀。第二,作为民意表达的网络话语是政府了解民众诉求的主渠道。第三,网络话语反映的公民意识是维系政治稳定的心理层面。第四,网络话语改变话题议程促进社会政治制度完善。就消极影响来说,第一,网络话语表达容易导致非制度化参与,威胁政治稳定。网络话语产生广泛的社会动员,网络话语表达呈现群体极化效应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网络话语表达滋生和助长谣言。第二,网络话语挑战政府话语,削减政治合法性。网络话语会加剧政府话语公信力不足的危机,挑战政府话语主导和协调能力,挑战政府话语管理能力,导致政府话语整合的困境。第三,网络话语表达孕育不稳定的政治心理。第四,网络话语表达威胁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维护政治稳定,防范和化解网络话语表达带给政治稳定的风险,就要多措并举。首先,增强党和政府网络话语权。这就要党和政府利用新媒体平台主动发声,抢占舆论阵地,就要提升政府官员的基本素养,就要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和透明度,就要加强政府网上执政能力建设。其次,化解现实社会矛盾,强化政府职能,减少集体记忆库存。这就要消解我国民众的相对剥夺感心理以减少集体记忆存量,有效引导网络舆情事件以控制集体记忆的增量。最后,加强网络空间治理,营造良好的网络话语环境。通过建立健全网络空间立法、提升网络主体的素养和网络技术的创新这三个法律、自律和技术约束手段,促使网络话语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陈丹萍[6](2017)在《泉州市群体性劳资纠纷处置研究》文中认为泉州市是福建省“民营经济特区”,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群体性劳资纠纷频发,对构筑和谐劳动关系提出挑战。结合泉州市实际,迫切需要完善群体性劳资纠纷处置方式。本研究回顾了相关文献,界定了群体性劳资纠纷的相关概念。以拉塞尔·哈丁群体冲突观、劳权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为理论基石,通过文献查阅、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方法取得了泉州市群体性劳资纠纷处置现状的第一手资料,分析了该市群体性劳资纠纷处置取得的预防冲突、维护劳权、部门联动等方面的成效,存在的治标不治本、部门协调合作不力、劳动监察不到位、应急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亟需提升的主要问题,分析处置措施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愿景仍有距离的成因。研究界定了政府在群体性劳资纠纷处置中应扮演的角色,提出了完善泉州市群体性劳资纠纷处置的建议:政府在纠纷处置中应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指引,立足于服务,而不是掌舵;完善纠纷处置的体系构建,可以从事前、事中、事后研究视角,立足政府、企业、职工的主体层面,采取建立源头预防预警机制、事中应对处理机制、事后处置长效机制等多种完善措施,将对泉州市群体性劳资纠纷处置体系构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陈玉芳[7](2017)在《情景应对型高校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准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认为高校应急管理是整个社会危机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现代大学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高校社会安全突发事件频发,具有难以预见(随机性、离散性、小概率)、处置紧迫、危害严重和广泛影响等特点,对高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师生安全及社会稳定等造成不良影响。如何有效应对高校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已越来越引起高校管理人员及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以高校社会安全突发事件为研究对象,运用情景-应对理论,研究应急准备体系构建问题。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基础上,科学界定了高校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的内涵,分析其典型特征;应用情景理论构建高校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的整体理论模型、关键情景要素识别与提取理论模型、情景演化理论模型、应急准备体系理论模型;运用AHP法、熵权法、因子-主成分分析法,构建高校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关键情景要素识别和提取模型;通过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高校社会安全突发事件演化模型;最后,通过对已发生的多个高校社会安全突发事件进行回溯性案例研究,提出了情景应对型应急准备体系基本构成及高校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准备体系的构建策略。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第一,研究视角和思路的创新:以“情景”为视角,提出了高校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准备体系的理论模型和研究思路,并以致灾体、承灾体、抗灾体为主体,构建了情景-应对型高校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准备体系,相应提出了高校构建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准备体系的策略。第二,研究关键情景要素提取的方法与结果创新:利用致灾体、承灾体、抗灾体“三体”模式,构建了高校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关键情景要素提取模型,通过多种方法提取关键情景要素,结果发现关键情景要素相对集中在致灾体和承灾体。第三,研究多情景视角演化研判的模式创新:基于情景理论,深入分析了高校社会安全突发事件情景演化的内在机理;以某群体冲突为例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情景演化模型,对多情景演化路径进行算例仿真。相关研究成果为高校有效地进行情景-应对社会安全突发事件提供指导与借鉴。
杨雅光[8](2017)在《社会转型期网络群体冲突的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深入普及,使网络逐渐成为公众反应个体诉求、介入公共决策等的新兴手段,现实的社会矛盾往往通过网络而体现,公民的权利意识日益凸显,社会心态扭曲,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引发了新的社会矛盾,致使我国的网络冲突呈现出高发、频发和多发的状态,已经严重损害到地方政府的公信力。网络群体冲突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其一,中国社会舆论空前繁盛,网络成为公民表达的主要途径。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低门槛为公众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渠道,公民可以抒发己见,监督权力,建言献策等,并通过网上网下更为复杂的互动形式凝聚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和现实行动,已经成为普遍的观念和意识。其二,社会转型时期,公民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舆论载体的快速传播,都易使社会矛盾与摩擦层出不穷,进而导致网络群体冲突数量突飞猛进,影响力和范围不断扩大,各级政府部门面临着空前挑战。网络的快速发展扩宽及拓展了公民参与的途径与渠道,达到线上线下互连的互动参与,然而,现阶段网络群体冲突的整体治理机制呈现混乱及不可控制的局面,因此,加大抵御网络群体冲突的种种抗风险的能力,创新网络群体冲突的治理机制和制度规划,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具有不可比拟的推动作用。在分析了网络群体冲突各关键词的涵义、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当下热点案例进行过程分析,系统地阐述网络群体冲突从引发到升级,最终到非理性化的整体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对案例进行本质剖析,揭示了政府、媒体等在应对网络群体冲突时的诸多问题,提出针对社会转型期网络群体冲突的分级预警机制、信息发布、引导机制及协调联动机制的治理方向,进而提出当前处理网络群体冲突的应对策略:注重政府权威网站的维护、强化媒体职业规范、创新网络舆论的专业队伍建设、完善网络技术应用的保障体系、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等一系列手段方式的革新。网络群体冲突的治理不仅是政府部门的责任,同时也亟需社会各界、媒体、网民相结合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结果,才能真正抑制网络群体冲突的发生。
李鑫[9](2016)在《社会网络视角下群体性突发事件演化机理与控制研究》文中提出在新常态下,我国进入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类矛盾与问题凸显,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多发频发。经过长期努力,地方政府应急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何更深入地认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和演化规律,提高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已经成为应急管理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社会运动和集体行动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引入复杂系统科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和心理学等多领域的理论与方法,运用扎根理论、结构方程、博弈论、系统动力学等工具,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以社会网络分析为视角,深入研究近年来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典型案例,通过总结事件中的影响因素与演化规律,建立了群体性突发事件演化影响因素模型、演化机理模型与情景博弈模型,以深入分析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影响因素、演化机理与控制对策等问题,重点研究以下内容:(1)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社会网络特征。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主要特点出发,选取了多个典型案例,从演化空间的有限性、扩张性和虚实结合性、参与者类型、精英人物关系等方面来分析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社会网络特征,以论证采用社会网络分析视角的合理性;并初步确定社会网络在事件中作为信息、资源和关系载体的重要地位。(2)群体性突发事件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来研究相关文献,提炼出情绪变化、信息扩散、信任改变和识别判断这四个主要影响因素,据此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建立结构方程,将主要影响因素作为潜变量,将扎根理论中提炼出的15个因素作为观测变量与四个潜变量分别对应,从定量角度分析观测变量对潜变量的影响,以明确各因素作用的大小。(3)群体性突发事件演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及仿真研究。引入政府干预等变量,对主要影响因素做进一步具体化表述,分析社会网络中群体的生成以及其网络连接作用。基于复杂系统动力学的建模程序,针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演化机理进行了SD模型的构建。将重要影响因素分类归纳到媒体环境调节、人群行为演变与政府干预这三个子系统,建立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阐释。(4)群体性突发事件演化的演化博弈模型及仿真研究。采用博弈论方法,以维权型群体性突发事件为研究重点,建立弱势群体、强势群体与政府三方博弈模型,以抗争成本、收益、打压成本与政府责罚成本等因素为变量,分析不同情况下弱势群体和强势群体的策略选择,根据三方策略的各种可能提出了9种假设,设置了4种情景来建立演化博弈模型,从动态演化的角度设置参数,来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演化机理进行仿真。(5)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与控制对策。以前文对群体性突发事件演化机理的分析为基础,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将前馈控制、过程控制和恢复重建作为重点领域,并强调政府公信力建设和社会网络作用发挥,根据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周期性特征,提出了应急管理方面有针对性与可行性的控制对策。
谢美杰[10](2016)在《征地拆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边缘的用地和部分的农村用地需求增加,城镇地界不断扩大,而农村用地则不断缩减。日渐增多的征地拆迁活动打乱了原有的土地格局,对民众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征地拆迁的相关政策的不完善和一些基层政府在征用土地过程中行为的失范等因素,引发了一系列征地拆迁的群体性事件。征地拆迁类群体性事件具有组织性、涉及面广,破坏性强、影响力较大,持续时间长且易反复等特征,如果政府部门没有处理好征迁类群体性事件问题,则会促使民众与政府之间的矛盾加深,累积的官民矛盾将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社会冲突。当前我国征地拆迁的群体性事件增多,主要有征迁体系存在缺陷、政府处置机制失灵、政府主体行为失范、被征迁民众表达方式不当等原因,需要政府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及时采取如健全征迁制度体系、完善征迁机制、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农民素质等措施,从而有效避免社会矛盾冲突的发生,促进征迁工作顺利进行,实现社会稳定和谐。
二、新时期突发性群体冲突的表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时期突发性群体冲突的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人民内部矛盾处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二、学术界研究现状 |
(一)相关学术成果概况 |
(二)学界研究内容及观点 |
(三)目前学术界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三、主要内容与基本框架 |
(一)主要内容 |
(二)基本框架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一部分 党和国家领导人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探索与实践 |
一、建国初期毛泽东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探索与实践 |
(一)实事求是,正确区分两类矛盾 |
(二)有的放矢,恰当方法解决矛盾 |
(三)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 |
二、新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探索与实践 |
(一)邓小平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探索与实践 |
(二)江泽民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探索与实践 |
(三)胡锦涛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探索与实践 |
三、新时代习近平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探索与实践 |
(一)树立人民中心意识,抓好基层矛盾化解 |
(二)铁腕反腐持续发力,解决党群干群矛盾 |
(三)提高网络治理能力,营造清朗网络环境 |
第二部分 新时代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阐释及突出表现 |
一、新时代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阐释 |
(一)“新时代”的界定及时代背景 |
(二)新时代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内涵 |
二、新时代人民内部矛盾的突出表现 |
(一)基于劳资关系的人民内部矛盾 |
(二)基于干群关系的人民内部矛盾 |
(三)基于司法公正的人民内部矛盾 |
(四)基于医患关系的人民内部矛盾 |
(五)基于网络舆情的人民内部矛盾 |
(六)基于环境问题的人民内部矛盾 |
第三部分 新时代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特点及产生原因 |
一、新时代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特点 |
(一)人民内部矛盾关联性、聚合性增强 |
(二)经济利益矛盾依然突出 |
(三)民生矛盾呈上升趋势 |
(四)权利意识觉醒与维权理性不足之间的矛盾凸显 |
(五)网上网下相互作用增加矛盾处理难度 |
(六)新闻传媒对人民内部矛盾的影响扩大 |
二、新时代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 |
(一)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
(二)国家治理存在短板 |
(三)社会心理问题凸显 |
第四部分 正确处理新时代人民内部矛盾的必要性与着力点 |
一、正确处理新时代人民内部矛盾的必要性 |
(一)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
(二)维护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
(三)推动国家治理能力进一步提高 |
二、正确处理新时代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着力点 |
(一)贯彻落实重大战略举措 |
(二)改善国家治理 |
(三)培养健康社会心态 |
第五部分 建立正确处理新时代人民内部矛盾的长效机制 |
一、完善利益平衡机制,化解矛盾根源 |
(一)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
(二)健全利益补偿机制 |
二、畅通民意表达机制,缓和对立情绪 |
(一)规范信访工作机制 |
(二)巩固诉求表达机制 |
三、筑牢事前防控机制,遏制矛盾萌芽 |
(一)改进矛盾排查预警机制 |
(二)构建网络舆情分析机制 |
四、落实思想教育机制,摸清思想动态 |
(一)实施思想动态分析机制 |
(二)贯彻思想教育引导机制 |
五、优化矛盾应对机制,谨防矛盾激化 |
(一)整合矛盾纠纷联动调解机制 |
(二)严格责任落实与追究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区域共识的制度化 ——多案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渊源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概念阐释与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的研究 |
二、区域主义理论的研究 |
三、区域共识制度化的变量综述与选择 |
四、区域共识制度化的案例综述与选择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分析思路 |
一、概念诠释与描述性推论 |
二、比较案例分析与因果推论 |
三、过程追踪与历史制度分析 |
第一章 区域共识的形成 |
第一节 共识的内涵 |
一、观念与共享观念 |
二、意向与集体意向 |
三、语言与共同承诺 |
四、认同与集体认同 |
第二节 共识的建构 |
一、利益与共识 |
二、危机与共识 |
三、交往与共识 |
第三节 区域共识的建构 |
一、共同利益与区域共识 |
二、危机管理与区域共识 |
三、国际互动与区域共识 |
第二章 区域共识的制度化:一般规律 |
第一节 制度与制度化 |
一、制度的构成 |
二、制度化动因 |
第二节 国际制度及其制度化 |
一、国际安全共识的制度化 |
二、国际经济共识的制度化 |
三、国际环境共识的制度化 |
第三节 区域制度及其制度化 |
一、制度化:动态的社会实践过程 |
二、区域共识的制度化变量与假设 |
第三章 区域共识的制度化:主要变量 |
第一节 共同利益 |
一、利益协调需要制度保障 |
二、共同利益促进制度合作 |
三、利益扩大推动再制度化 |
第二节 危机管理 |
一、危机化解需要制度安排 |
二、危机管理依靠制度协调 |
三、危机管理迫使制度合作 |
第三节 国际协调 |
一、国际协调奠定制度基础 |
二、国际协调促进制度合作 |
三、国际协调推进制度建设 |
第四节 集体意向 |
一、集体意向决定集体行动 |
二、集体意向建构社会实在 |
三、集体意向建构制度事实 |
第四章 国际共识的制度化案例:全球与区域 |
第一节 全球性国际共识的制度化:从跨区域到全球 |
一、国际安全“共识”:从欧洲协调、国际联盟到联合国 |
二、国际经济“共识”:从七国集团到二十国集团 |
第二节 区域性国际共识的制度化:从次区域到区域 |
一、西欧联合:从思想理念到煤钢共同体 |
二、欧洲联合:从“三大共同体”到欧盟的成立 |
第三节 全球和区域共识制度化的关系 |
第五章 国际共识的制度化案例:次区域与区域 |
第一节 “维谢格拉德集团”共识的制度化 |
一、危机管理:东欧剧变推动中欧制度合作 |
二、共同利益:集体安全需要中欧制度安排 |
三、国际协调:维谢格拉德会晤与“V4+N”会晤机制 |
四、集体意向:共同加入欧盟与加强中欧身份 |
五、维谢格拉德共识的制度化思考 |
第二节 “上合组织”共识的制度化 |
一、危机管理:反恐国际合作启动共识的制度化 |
二、共同利益:能源与安全利益奠定制度化基础 |
三、国际协调:从“双边”上海峰会到“多边”杜尚别会晤 |
四、集体意向:《上合宣言》与《打击三股势力公约》 |
五、上合组织共识的制度化思考 |
第三节 “东盟+”共识的制度化 |
一、危机管理:内忧外患推动共识的制度化 |
二、共同利益:利益范围扩大助力制度合作 |
三、国际协调:从邦胜聚会到东亚峰会 |
四、集体意向:从《东盟宣言》到《东盟宪章》 |
五、“东盟+”区域共识的制度化思考 |
第四节 区域共识制度化的“接口”:“扩员”与“+N”模式 |
结论 |
一、区域共识制度化的一般经验 |
二、区域共识制度化的理论限定与局限 |
三、区域共识制度化的其他变量与假定 |
四、中国等新兴国家引领的区域共识制度化 |
英文参考文献 |
中文参考文献 |
(3)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行动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提出 |
(二)选题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网络舆情治理的基础理论述略 |
(二)国内外网络舆情研究的基本视角述评 |
(三)网络舆情治理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展现与进路分析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一)研究思路和结构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三)数据来源 |
四、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概念界定、理论依据与分析框架 |
一、概念界定 |
(一)舆情与舆论 |
(二)网络舆论与网络舆情 |
(三)舆情管理与舆情治理 |
二、理论依据 |
(一)网络舆情研究范式的转化 |
(二)治理理论如何嵌入网络舆情治理 |
(三)网络舆情的风险生成与内在逻辑 |
三、分析框架 |
(一)工具—价值视角下的网络舆情管理 |
(二)情境—过程视阈中的网络舆情治理 |
(三)结构—功能框架下的网络舆情危机化解 |
第二章 网络舆情的现状、形成与特征 |
一、网络舆情的现状 |
(一)网络舆情的数据调查及统计分析 |
(二)网络舆情典型案例分析 |
二、网络舆情的形成 |
(一)网络舆情形成的因素分析 |
(二)网络舆情形成的现实原因 |
(三)网络舆情形成的心理动因 |
三、网络舆情的特征 |
(一)个体同质性与群体共鸣性 |
(二)观念个性化与媒体导向性 |
(三)成因复杂性与价值多元化 |
第三章 网络舆情治理中的行动逻辑 |
一、网络舆情引致的形势与挑战 |
(一)网络舆情影响司法审判 |
(二)网络舆情演变为群体性危机 |
(三)网络舆情催生出不稳定因素 |
二、政府对网络舆情信息与危机的分析研判 |
(一)政府收集舆情信息的主要方式 |
(二)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研判机制 |
(三)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基本规则 |
三、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行为模式 |
(一)中央层面的控制方式:前瞻性把控 |
(二)地方政府的干预行为:主动型化解 |
(三)基层政府的规避之策:顶压式回应 |
第四章 网络舆情治理中的现实困境 |
一、网络舆情治理的制度环境 |
(一)政府部门管理碎片化 |
(二)网民权利意识多元化 |
(三)网络舆情风险扩大化 |
二、网络舆情治理中的政府回应行为失范 |
(一)网络舆情发生前:以堵为主 |
(二)网络舆情发生中:公关失效 |
(三)网络舆情发生后:转移视线 |
三、网络舆情治理中政府回应失灵的主要表征 |
(一)舆情研判不足 |
(二)信息监控缺位 |
(三)回应方式被动 |
四、网络舆情治理中政府回应失灵的根源所在 |
(一)制度性根源 |
(二)能动性因素 |
第五章 构建协同联动、综合治理的路径选择 |
一、网络舆情治理的纵向体系与合力构建 |
(一)中央层面 |
(二)地方政府 |
(三)基层政府 |
二、加强与新闻媒体沟通互动 |
(一)提升网络宣传平台的引导能力 |
(二)建立政府与媒体的双向沟通机制 |
(三)提升信息宣传的适时性和真实性 |
三、注重吸纳社会组织协同参与 |
(一)吸纳社会组织嵌入舆情治理 |
(二)培育社会组织参与舆情治理 |
(三)提升社会组织舆情治理能力 |
四、引导基层群众进行社区自治 |
(一)加强网络舆情法律宣传 |
(二)拓宽网络舆情疏导渠道 |
(三)创新网络舆情引导方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利益表达与体制性迟钝: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演化研究 ——以桃江四中肺结核事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二、国外文献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分析框架 |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可能的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桃江四中肺结核事件 |
第一节 案例的选择 |
一、选择缘由 |
二、桃江四中肺结核事件 |
第二节 桃江四中肺结核事件发展始终 |
一、第一个病例的出现 |
二、多起病例被集中发现 |
三、事件发酵下的升级 |
四、事件结果 |
第二章 沉默的个体和机构的忽视 |
第一节 个体的沉默:桃江四中肺结核事件中学生和家长的利益表达缺失 |
一、归因认知偏差 |
二、权利意识不足 |
第二节 机构的体制性忽视:桃江县防控中心和桃江四中的忽视 |
一、僵化的科层制 |
二、行政惰性 |
第三节 群体性冲突风险的形成 |
一、预警的失效 |
二、隐患的堆积 |
第三章 有意识集体的形成和“避责式”应对 |
第一节 有意识集体的形成:桃江四中肺结核事件集体利益诉求的行为表达 |
一、集体行动 |
二、求偿诉求 |
第二节 桃江四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权力主体“避责式应对” |
一、回避责任 |
二、推卸责任 |
第三节 群体冲突的扩大 |
一、集体抗争 |
二.矛盾升级下的冲突扩大 |
第四章 集体利益的诉求“升级”和压制性应对 |
第一节 桃江四中肺结核事件中学生和家长的诉求“升级” |
一、多元利益表达渠道下的“闹大” |
二、集体行为诉求“升级”:高考加分的提出 |
第二节 桃江四中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压制性应对 |
一、消息压制 |
二、阻止上访 |
第三节 群体冲突升级 |
一、“闹大扩散”意识下的维权 |
二、“搞定管控”思维下的对抗 |
第五章 “被迫式”回应与集体行动的弱化 |
第一节 “被迫式”回应 |
一、舆情压力下的回应 |
二、上级政府压力下的回应 |
第二节 利益诉求的部分满足与集体行动的弱化 |
一、弱组织化下持久力不足 |
二、集体行动的解散 |
第三节 群体冲突的终结 |
一、医疗救助下的部分利益满足 |
二、心理辅导下心理怨恨情绪纾解 |
三、追责下危机事件的平息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5)政治稳定视阈下网络话语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
二、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三、理论分析工具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概念释义:政治稳定与网络话语表达 |
第一节 网络话语表达的概念体系 |
一、话语的概念与话语政治 |
二、网络话语 |
三、网络话语表达与传统话语表达的辨析 |
第二节 政治稳定的概念与理论 |
一、政治稳定的概念 |
二、影响政治稳定的核心要素 |
第三节 网络话语表达与政治稳定的相关性 |
一、网络话语表达与政治参与 |
二、网络话语表达与政治心理 |
三、网络话语表达与政治合法性 |
四、网络话语表达与意识形态安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现象考察:政治稳定视角下网络话语表达现象 |
第一节 网络话语表达的主体 |
一、三个公共事件的观察 |
二、网络话语表达的主体 |
第二节 网络话语表达的内容 |
一、司法类 |
二、执法类 |
三、食药类 |
四、消费维权类 |
五、环境权类 |
六、教育权类 |
七、吏治腐败类 |
第三节 网络话语表达的特点 |
一、网络话语表达的政治现实性 |
二、网络话语表达有公共利益指向性 |
三、网络话语表达的交互性 |
四、网络话语表达的情绪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深层透视:网络话语表达的现实动因 |
第一节 转型期社会主要矛盾是网络话语的内容涞源 |
一、社会矛盾聚焦点是网络话语的主要内容 |
二、转型期社会矛盾是网络话语生成的刺激源 |
第二节 主体诉求是网络话语表达的源动力 |
一、心理诉求:情绪排解和宣泄 |
二、利益表达诉求 |
三、参与诉求 |
第三节 传统话语渠道梗阻催生网络话语表达 |
一、传统利益表达渠道梗阻催生网络话语表达新渠道 |
二、政治情绪排解需要网络话语表达的路径 |
三、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需要网络话语表达方式 |
第四节 网络赋权推动网络话语表达 |
一、网络赋予民众话语权为话语表达提供动力 |
二、网络为话语表达提供便利 |
三、网络的交互性刺激话语表达欲望 |
四、网络的匿名性激发话语表达的热情 |
第五节 网络赋权的限度分析 |
一、现实权力影响网络话语主体的层级结构 |
二、现实权力影响网络主体话语权的分布 |
三、现实权力影响网络话语主体的话语表达内容和形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机理分析:网络话语表达对政治稳定的影响 |
第一节 网络话语表达的内在机制 |
一、偶发事件刺激集体记忆库存 |
二、唤醒记忆后关注偶发事件 |
三、提取记忆后展开话语表达 |
四、形成公共舆论强化集体记忆 |
第二节 网络话语表达影响政治稳定的作用机制 |
一、偶发事件的发生 |
二、关注的开始 |
三、议题设置 |
四、网络表达:话语与行动 |
五、政府主体进入舆论场 |
第三节 网络话语表达对政治稳定的影响 |
一、网络话语表达对政治稳定积极影响 |
二、网络话语表达对政治稳定的消极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通往政治稳定之路:网络话语表达的治理 |
第一节 强化政府基本职能减少集体记忆库存 |
一、消解我国民众的“相对剥夺感”心理 |
二、有效引导网络舆情事件以控制集体记忆增量 |
第二节 健全网络空间立法维护良好的话语秩序 |
一、健全网络空间立法,维护良好的话语秩序 |
二、严格实施现有法律以提升网络话语空间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
第三节 提高网络主体素养营造良好的网络话语环境 |
一、提高普通网民的个人素养 |
二、提高网络意见领袖的个人素养 |
三、提升网络运营商的素养 |
第四节 政府要掌握话语权增强合法性认同 |
一、话语技术层面:利用新媒体平台主动发声,抢占话语阵地 |
二、话语主体层面:提高政府官员的基本素质 |
三、话语管理层面: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与透明的程度 |
四、话语权涞源:增强政府网上执政能力建设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
(一)网络话语表达是现实空间与网络空间交互的结果 |
(二)网络话语表达是网络赋权与现实权力博弈的结果 |
(三)维护政治稳定需要网络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 |
二、可能拓展的其他研究 |
(一)网络赋权的代际分布 |
(二)网络舆情事件对政治心理的影响 |
(三)境外话语渗透对政治稳定的影响 |
(四)研究方法的补充和完善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
致谢 |
(6)泉州市群体性劳资纠纷处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
第五节 论文结构安排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群体性劳资纠纷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劳资纠纷 |
二、群体性事件 |
三、群体性劳资纠纷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拉塞尔·哈丁的群体冲突观 |
二、劳权理论 |
三、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群体性劳资纠纷处置特征分析 |
第一节 我国群体性劳资纠纷处置特征分析 |
一、立法与法律实施之间的关系失衡 |
二、政府、企业、职工方利益失衡 |
三、事前、事中、事后应对措施重视程度失衡 |
第二节 泉州市群体性劳资纠纷特征分析 |
一、欠薪是引发群体性劳资纠纷的主要诱因 |
二、集中发生在建筑行业及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 |
三、群体性劳资纠纷的处置成本高 |
四、出现有组织的“恶意讨薪”新情况 |
五、产生经济社会负面效应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泉州市群体性劳资纠纷处置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泉州市群体性劳资纠纷处置现状 |
一、调查样本与分布 |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泉州市群体性劳资纠纷处置的成效、存在问题及成因 |
一、泉州市群体性劳资纠纷处置的成效 |
二、泉州市群体性劳资纠纷处置存在的问题 |
三、泉州市群体性劳资纠纷处置问题原因探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完善泉州市群体性劳资纠纷处置的建议 |
第一节 政府在群体性劳资纠纷处置中应扮演的角色 |
一、服务于职工 |
二、构筑和谐稳定的协调劳动关系机制 |
三、重视劳权胜过重视企业家精神 |
四、思考要具有前瞻性,行动要具有协调性 |
五、承认协调劳动关系责任更显重要 |
六、服务,而不是掌舵 |
七、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效率 |
第二节 泉州群体性劳资纠纷处置体系构建 |
一、建立源头预防预警机制 |
二、建立事中应对处理机制 |
三、建立事后处置长效机制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研究主要结论 |
一、群体性劳资纠纷处置应突出理性、劳权、新公共服务理念 |
二、群体性劳资纠纷利益相关者对纠纷处置的愿景很期待 |
三、群体性劳资纠纷处置体系构建可着眼于政府、企业和职工方三个维度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问卷调查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情景应对型高校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准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高校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研究 |
2.1.1 突发事件与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研究 |
2.1.2 高校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研究 |
2.1.3 高校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
2.2 情景理论研究 |
2.2.1 情景研究 |
2.2.2 情景演化研究 |
2.2.3 “情景-应对”研究 |
2.3 应急准备体系研究 |
2.3.1 应急准备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
2.3.2 应急准备体系的构成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情景视角的高校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准备体系理论模型构建 |
3.1 高校社会安全突发事件与应急准备体系研究 |
3.1.1 高校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的情景研究 |
3.1.2 高校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体系研究 |
3.1.3 情景与应急准备体系关系研究 |
3.2 理论模型构建 |
3.2.1 情景视角的整体理论模型设计 |
3.2.2 关键情景要素识别与提取的理论模型设计 |
3.2.3 情景演化的理论模型设计 |
3.2.4 应急准备体系的理论模型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校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关键情景要素提取研究 |
4.1 情景要素识别研究 |
4.1.1 情景的结构化描述 |
4.1.2 情景要素的识别 |
4.2 关键情景要素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
4.2.1 关键情景要素的提取 |
4.2.2 关键情景要素提取的态势分析 |
4.2.3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4.2.4 指标体系构建 |
4.3 关键情景要素提取模型构建研究 |
4.3.1 AHP-熵权模型构建 |
4.3.2 因子-主成分分析模型构建 |
4.4 实证研究 |
4.4.1 数据收集 |
4.4.2 基于AHP-熵权法实证研究 |
4.4.3 基于因子-主成分法实证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校社会安全突发事件情景演化研究 |
5.1 情景演化机理研究 |
5.1.1 情景演化的动力 |
5.1.2 情景演化的方式 |
5.2 情景演化模型设计 |
5.2.1 系统动力学方法及其适用性分析 |
5.2.2 系统动力学建模 |
5.3 算例研究 |
5.3.1 仿真数值准备及函数定义 |
5.3.2 仿真过程与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校社会安全突发事件案例研究及应急准备体系构建 |
6.1 案例研究 |
6.1.1 X市高校涉外群体性事件 |
6.1.2 Y市学生游行事件 |
6.1.3 案例分析小结 |
6.2 高校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准备体系构建 |
6.2.1 应急准备体系基本构成 |
6.2.2 情景视角高校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准备体系的构建策略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致谢 |
(8)社会转型期网络群体冲突的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3.3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社会转型期网络群体冲突的内涵及特点 |
2.1 社会转型期网络群体冲突的基本内涵 |
2.1.1 社会转型期 |
2.1.2 网络群体 |
2.1.3 群体冲突 |
2.1.4 网络群体冲突 |
2.2 社会转型期网络群体冲突的特点 |
2.2.1 冲突群体的极化性 |
2.2.2 事态扩散的急剧性 |
2.2.3 参与人员的多元性 |
2.2.4 行为方式的失范性 |
2.2.5 政府回应的相对滞后性 |
2.2.6 网络信息的不完全性 |
第3章 社会转型期网络群体冲突的影响因子和过程分析 |
3.1 典型事例分析 |
3.1.1 “魏则西事件” |
3.1.2 “雷洋事件” |
3.2 社会转型期网络群体冲突的影响因子 |
3.2.1 转型期的社会宏观语境 |
3.2.2 新媒介开放互动性增强 |
3.2.3 政府信息公开的不对称性 |
3.2.4 社会治理机制的不完善 |
3.2.5 网民心理情绪的失衡 |
3.3 社会转型期网络群体冲突的过程分析 |
3.3.1 初期酝酿阶段 |
3.3.2 传播扩散阶段 |
3.3.3 网络舆论集中爆发阶段 |
3.3.4 平息善后阶段 |
第4章 社会转型期网络群体冲突的治理路径 |
4.1 社会转型期网络群体冲突的治理机制 |
4.1.1 健全网络群体冲突的分级预警机制 |
4.1.2 完善网络舆情的信息发布机制 |
4.1.3 加强网络舆论的引导机制 |
4.1.4 搭建网络群体冲突的协调联动机制 |
4.2 社会转型期网络群体冲突的治理对策 |
4.2.1 注重政府权威网站的维护,加强回应的及时性 |
4.2.2 强化媒体职业规范,营造健康的社会舆论场所 |
4.2.3 创新网络舆论的专业队伍建设,加强网络民意表达的疏导 |
4.2.4 完善网络技术应用的保障体系,合理约束公民的上网规范 |
4.2.5 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增强网络道德自律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9)社会网络视角下群体性突发事件演化机理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内容结构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群体性突发事件演化与控制问题的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与辨析 |
2.1.1 社会运动、集体行动与群体性事件 |
2.1.2 群体性突发事件 |
2.2 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理论基础 |
2.2.1 应急管理理论 |
2.2.2 价值累加理论 |
2.2.3 信任理论 |
2.2.4 社会风险与控制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社会网络特征 |
3.1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 |
3.1.1 典型案例选择与概述 |
3.1.2 近年来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新变化 |
3.1.3 典型案例所揭示的突出问题 |
3.1.4 采用社会网络研究视角的原因 |
3.2 事件演化空间的社会网络特征 |
3.2.1 相对有限性与空间特征 |
3.2.2 扩张性与虚实结合特征 |
3.2.3 传递性与衍生次生特征 |
3.3 事件参与者的社会网络特征 |
3.3.1 群体分类中体现的嵌入性特征 |
3.3.2 精英人物关系的版块化特征 |
3.3.3 参与者行为的连接性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群体性突发事件演化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
4.1 基于扎根理论的事件影响因素分析 |
4.1.1 扎根理论及其应用 |
4.1.2 扎根理论分析过程 |
4.2 问卷调查与基本结论 |
4.2.1 问卷设计与修改 |
4.2.2 调研与样本概况 |
4.2.3 问卷分析的初步结论 |
4.3 基于结构方程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影响因素分析 |
4.3.1 结构方程基本思想及其应用 |
4.3.2 群体性突发事件影响因素模型的建立 |
4.3.3 模型调试与分析结果 |
4.3.4 群体性突发事件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社会网络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演化机理 |
5.1 群体性突发事件社会网络中群体的生成 |
5.1.1 无尺度网络对社会网络生成的影响 |
5.1.2 弱联系和强联系对社会网络生成的影响 |
5.1.3 多智能体网络对社会网络生成的影响 |
5.2 群体性突发事件社会网络链接的作用 |
5.2.1 感知、决策与行为 |
5.2.2 通信与合作 |
5.2.3 群体互惠性 |
5.2.4 社会资本与动员 |
5.3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群体事件演化分析 |
5.3.1 对群体性突发事件演化机理的研究 |
5.3.2 系统动力学及其建模 |
5.3.3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复杂系统特性 |
5.3.4 社会网络视角下事件演化的系统分析 |
5.3.5 社会网络视角下事件演化的SD模型 |
5.3.6 社会网络视角下事件演化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 |
5.3.7 具有复杂系统特征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演化机理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群体性突发事件参与主体及演化博弈分析 |
6.1 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主要类型 |
6.1.1 维权型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代表性 |
6.1.2 维权型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演化博弈特征 |
6.2 群体性突发事件演化博弈模型的构建 |
6.2.1 演化博弈的基本原理 |
6.2.2 群体性突发事件演化博弈模型的支付矩阵构建 |
6.2.3 群体性突发事件演化博弈模型的复制者动态方程 |
6.2.4 群体性突发事件演化博弈模型分析 |
6.3 群体性突发事件演化博弈模型数值仿真 |
6.3.1 弱势群体维权所需支付的成本 |
6.3.2 强势集团对抗弱势群体的额外成本分析 |
6.3.3 仿真结果的比较 |
6.4 演化博弈分析的启示 |
6.4.1 维权型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演化机理 |
6.4.2 事件不同时期的应急管理重点 |
6.4.3 信任等因素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与控制 |
7.1 明确应急管理与控制的基本原则 |
7.2 优化群体性突发事件控制流程 |
7.2.1 把握前馈控制时机和重点 |
7.2.2 提高过程控制效率和力度 |
7.2.3 重视社会网络识别与区分 |
7.3 促进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常态化 |
7.3.1 畅通利益表达与沟通渠道 |
7.3.2 贯彻政府问责制 |
7.3.3 积极推进政务公开 |
7.3.4 及时进行社会修复 |
7.4 完善应急管理支持体系 |
7.4.1 修订应急管理法规体系 |
7.4.2 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
7.4.3 重视管理科技支撑体系 |
7.4.4 提高公众识别判断能力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10)征地拆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简要评述 |
第三节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文章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征地拆迁类群体性事件的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征地拆迁群体性事件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征地拆迁 |
二、群体性事件 |
三、征地拆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
第二节 征地拆迁类群体性事件的类型 |
一、和谐有序型 |
二、无序对抗型 |
第三节 征地拆迁群体性事件的理论分析 |
一、社会冲突理论 |
二、社会治理理论 |
第二章 征地拆迁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及影响 |
第一节 征地拆迁群体性事件的案例分析 |
一、昆明晋宁县征地群体性事件概述 |
二、晋宁县征地群体性事件分析 |
第二节 征地拆迁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及影响 |
一、征地拆迁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
二、征地拆迁群体性事件的影响 |
第三章 征地拆迁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成因 |
第一节 制度体系存在缺陷 |
一、征地拆迁政策不合理 |
二、征地拆迁法律不健全 |
三、土地征迁程序不合理 |
第二节 处置机制局部失灵 |
一、分配机制不合理 |
二、诉求机制不完善 |
三、监督机制不健全 |
第三节 政府部门自身不足 |
一、政府角色偏差 |
二、应对方式失当 |
三、人员素质不高 |
第四节 被征迁人表达方式失当 |
一、传统观念束缚 |
二、知识水平限制 |
第四章 征地拆迁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治理对策 |
第一节 健全征地拆迁制度体系 |
一、依法制定征地拆迁政策 |
二、完善征地拆迁法律法规 |
三、严格规范征迁程序 |
第二节 完善征迁机制建设 |
一、依法分配各方利益 |
二、拓宽法治诉求渠道 |
三、完善法治监督机制 |
第三节 治理主体行为的法治化建设 |
一、严格依法行政 |
二、强化法治思维 |
三、提高工作能力 |
第四节 提升农民素质 |
一、转变传统观念 |
二、提升知识水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新时期突发性群体冲突的表现(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人民内部矛盾处理问题研究[D]. 孙亦馨. 齐鲁工业大学, 2021(02)
- [2]区域共识的制度化 ——多案例比较研究[D]. 丁伟航.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7)
- [3]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行动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D]. 孔建华. 吉林大学, 2019(02)
- [4]利益表达与体制性迟钝: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演化研究 ——以桃江四中肺结核事件为例[D]. 庞雪雅.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3)
- [5]政治稳定视阈下网络话语表达研究[D]. 蔡文慧.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6]泉州市群体性劳资纠纷处置研究[D]. 陈丹萍. 华侨大学, 2017(12)
- [7]情景应对型高校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准备体系构建研究[D]. 陈玉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02)
- [8]社会转型期网络群体冲突的治理研究[D]. 杨雅光. 武汉理工大学, 2017(02)
- [9]社会网络视角下群体性突发事件演化机理与控制研究[D]. 李鑫. 燕山大学, 2016(05)
- [10]征地拆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治理研究[D]. 谢美杰.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