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纪之交的金秋盛会——“世界新闻传播100年”研讨会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陈秋旭[1](2021)在《1918年—1928年《泰东日报》宣传报道研究》文中认为《泰东日报》创办于大连,创刊于1908年11月3日,停刊于1945年10月,其在刊时间历经清末、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三个阶段,历时37年之久,与日本统治关东州的时间基本相始终。在1918年—1928年这十年间,该报的办报风格和政治倾向与之前后时期有明显的不同,这十年间《泰东日报》的报道,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反对国外势力在华侵略,反对国内军阀势力的统治,介绍国内外先进思潮,并声援大连民众的政治抗争。作为日系报纸,又身处被殖民统治下的大连,不仅记录了近代以来日本殖民统治者对大连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侵略史,同时敢于发声,彰显自己的政治主张,呈现出与其他同时期日系中文报纸不同的特点。《泰东日报》作为日系报纸,又身处被殖民统治下的大连,缘何在1918年—1928年间敢于彰显自己不同的政治主张?其政治主张在宣传报道中有哪些具体体现?循着这一思路,本文以长春市图书馆馆藏120卷《泰东日报》微缩胶片为文献史料,在通读全部报纸的基础上,重点截取1918年—1928年这十年间的宣传报道,采用历史学和新闻传播学相结合的方法,试图从《泰东日报》在这十年间所发生的转向入手,探究其发生转向的成因,并详细阐述《泰东日报》这十年间所发生的转向在具体报道中如何体现,由此分析此一时期《泰东日报》作为进步思想的宣传阵地,在当时中国历史进程中,尤其是对推动社会进步所产生的积极意义。本研究除绪论和结语部分之外,主体分为六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该论文的选题缘起,综述本问题的研究现状,归纳所使用的史料,介绍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考察和分析1918年—1928年《泰东日报》的转向。在系统梳理《泰东日报》并纵向比较该报37年的办报历程后,发掘出《泰东日报》在1918年—1928年间的特殊性,并从时代背景和报人思想两个层面入手,探究1918年—1928年《泰东日报》发生转向的成因。第二章至第六章,系统论述1918年—1928年《泰东日报》宣传报道发生转向并体现进步性的具体表现。其中:第二章,梳理并分析1918年—1928年《泰东日报》对国际时局及列强侵华行径的关注和报道。这一时期的《泰东日报》在金子平吉和傅立鱼的主持和影响下,虽身处东北地区,但一直关注国际和国内局势。面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泰东日报》敢于发声,及时报道国际时局,揭露英、美、日等列强的侵略行径和本质,并对日本在大连及东北地区的殖民统治行径予以报道。第三章,梳理并分析1918年—1928年《泰东日报》对军阀统治下国内时局的关注和报道。这一时期的《泰东日报》,对当时的国内局势进行连续报道,揭示了一个腐败低效、不受信任的政府形象,呈现出混乱动荡、日益凋敝的社会现状,并以社论、时评或者社会新闻报道的方式,对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进行报道,尤其是奉系军阀统治下东北民众的社会生活给予关注和同情。第四章,梳理并分析1918年—1928年《泰东日报》对世界革命及先进思潮的宣传和报道。此一时期,《泰东日报》以鲜明的民主革命立场,宣传以十月革命为代表的世界革命高潮;通过发表中国共产党人和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文章,以及一些介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文章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通过译介国外作品,介绍国外社会生活和进步文化。第五章,梳理并分析1918年—1928年《泰东日报》对国内革命及思想的宣传和报道。这一时期,《泰东日报》对中国近代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及其领导下的革命运动以及三民主义给予持续关注和报道,支持孙中山的政治主张,宣传三民主义;同时,关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重大事件,报道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关注中共早期活动,支持国民党左派反对蒋、汪统治的政治活动;批判旧思想,宣传新思想,培养爱国精神,抵制日本对大连民众的奴化教育。第六章,探讨1918年—1928年《泰东日报》对大连社会及民众的关注和报道。1918年—1928年间,大连爱国团体先后成立,《泰东日报》秉持鲜明的政治立场,与这些爱国团体相互呼应,支持并参与大连民众的政治抗争,向大连民众宣传进步思想和生活方式,同时高度重视实业的宣传和推广,对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寄予希望。结语部分,在全面梳理《泰东日报》在1918年—1928年间宣传报道中所彰显的理性与进步的基础上,与同时期的《盛京时报》和《顺天时报》报道内容加以比较,突出论述了这一时期《泰东日报》的特殊意义和作用,同时也提出这一时期《泰东日报》宣传报道的不足之处。
窦金启[2](2019)在《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文中认为在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中国要继续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创新内容形式和体制机制,拓展渠道平台,创新方法手段,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看出,从十六大期间开始提出的文化走出去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软实力体系建设的战略指导方针。而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影视产业,其也必然要以此为其发展依据,从而形成影视“走出去”布局。影视“走出去”其实是在文化“走出去”整体战略下形成的影视产业对外传播的体系,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对影视国际传播与交流的一种具有中国时代理论特色的理论。其既涉及硬性的影视产业“走出去”,也包含软性的影视文化“走出去”,但所有这些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实现文化的对外传播,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以此,向国际社会展示良好而积极的国家形象。其实,在新世纪初,我国的影视行业就开始不断探索“走出去”的方式和方法。本文采用面相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展开,以影视“走出去”为本体,通过对《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颁布以来到现阶段,我国的影视行业的“走出去”的理论形成,影视“走出去”构成内容的盘整与分析,影视个案及产品的调查与研究和影视“走出去”对我国国家形象体系构建的影响等几方面作为论述和研究的对象,梳理和盘整出我国影视“走出去”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分析得出影视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进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改进措施及方法。影视对外传播理论的不断创新是形成影视“走出去”的根本。本文的第一章,侧重探讨文化“走出去”战略与影视“走出去”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的优势特性。通过对十七大到十九大期间关于影视“走出去”的相关政策措施和影视工作指导意见的梳理,可以得出,影视“走出去”是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组成之一,是在其理论指导之下所形成的。并且在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发挥着其形象性、时效性和导向性的特征,进而对文化“走出去”产生积极的作用。本文第二、三章,以影视“走出去”的内容构成为研究对象,通过把影视“走出去”及对外影视体系中的主要构成内容—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这四种艺术形态,在新世纪“走出去”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盘整和梳理,进而得出:我国影视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虽然取得了成绩,但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发型和推广的方式和方法。影视“走出去”的另一个作用就是要配合国家外交方针及政策。本文第四章,以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基本方针为语境,分别从大国、周边、“一带一路”、以及中非“战略合作伙伴”这四个角度,对我国影视产业在这四种对外交往策略中的重点国家的“走出去”现状进行梳理,从而得出我国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同时,综合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关于提升我国影视产业整体“走出去”的可行性路径。无论是影视产业“走出去”,还是影视文化对外传播,其在实现经济目的的同时,最高级的目标是要实现我国国家形象的良好表达,树立积极的国家形象。所以,本文最后一部分就影视“走出去”对于国家形象构建体系的丰富和提升进行研究,并认为,影视“走出去”无论从内容还是方式上都已经成为塑造国家形象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所以,影视产业的对外发展在提升自身的品牌意识和影响力的同时,要自觉的肩负起对中华文化软实力体系建设和国家形象塑造的责任。
马蓉[3](2019)在《媒介变迁视域下甘肃省肃南县裕固族民族文化传播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快速发展,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自信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共同汇聚成中华文化的壮阔江海,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越来越凸显为一项十分紧迫的重大战略任务。裕固族是甘肃独有的一个少数民族。据史料记载,东迁一路的跌跌撞撞使裕固族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其他民族发生碰撞,互动,沟通和融合。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裕固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历史文化资料的保护。裕固族文化是典型的“堆叠”文化,其文化包含古代突厥文化,蒙古文化,汉藏文化等。丰富的“堆叠”文化底蕴,使裕固族文化传播的研究更有价值。由于口传心授的局限性,通过一定的媒介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是必然的。民族文化传播的沟通功能,是少数民族地区群体之间进行思想与感情传递和反馈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通过直接的物质联系来进行,但更多的是通过媒介来完成的。裕固族民族文化传播借助了口头民间故事文本、裕固语、裕固族民歌和舞蹈、宗教活动、仪式、大众媒体、网络等媒介。经历了口语传播、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的变迁发展,裕固族民族文化传播过程中以语言为媒介的传播传承了大量民族文化的口头文本,印刷媒介的出现,使口头文本中的民族文化记忆有了载体,以文字资料形式保存下来,电视媒介通过视听语言将民族文化更加具象的搬上荧屏进行传播,促进了人口较少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网络媒介凭借其特性丰富了传播形式,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带来了新机遇。从口头文本的传说故事到诗歌文字,从民族影视作品到歌舞盛会的视频资料,从“可视化”的裕固族风情节目播出到活泼可爱的裕固儿女表情包,媒介的参与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都保留和记录了一部分裕固族的文化遗产,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遗存形态有保护作用。本文通过田野调查、问卷调查、文本分析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裕固族在民族文化传播过程中肃南县当地裕固族文化类出版物失去市场面临转型,电视媒介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过程中占主导地位,促进了人口较少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播,网络媒介具有较大潜力,为裕固族文化的传播带来新机遇。根据以上研究发现结合传播学、新闻学、民族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证实前期策划中提出的观点及预设,从而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肃南县当地媒介发展及裕固族民族文化传播的良性策略:裕固族文化遗产数字化、“线上+线下”的互动传播、多种媒介的融合模式。进而为其它人口较少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集中人力和物力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存形态、依托旅游业合理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培养少数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加大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力。
陈玮[4](2017)在《美英主流媒体呈现的西藏形象研究》文中指出大众传媒对于一个国家的形象塑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国和平崛起的道路上,炒作“西藏问题”是美英等西方媒体抹黑中国形象的常见手法之一。本文以代表美英主流媒体的《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为样本,共选取2001-2015年这十五年间两份报纸的涉藏报道610篇,通过对重要概念和理论的梳理、对数据和典型个案的实证分析,总结这两份报纸涉藏报道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深度解读西藏问题的框架建构及历史变迁。主要围绕以下两个核心问题展开研究:第一,新世纪以来美英主流媒体涉藏报道是否有固定的新闻报道框架?如果有,具体有哪些?第二,美英主流媒体涉藏报道呈现出了怎样的我国西藏形象?全文共有七章内容:第一章为导论,这一章中通过介绍研究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等内容,对本研究的总体框架进行了呈现。第二章为历史研究,对美英视阈下的我国形象的演变历程及我国西藏问题的历史由来进行了归纳研究,其中将我国国家形象的演变划分为六个阶段。第三章为本文的研究设计,包括样本选取原因、样本抽取方案、类目建构、研究路径图和信度检验结果等。其中,类目建构为本章的重要内容,本文在美国学者甘姆森提出框架理论的基础上,分别从新闻框架研究的材料选择层面和构建层面出发,构建出了一套有针对性、系统的“国际涉藏报道指标体系”。第四章和第五章为实证研究。第四章主要针对《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涉藏报道的特点和规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以2001-2015年两份报纸涉藏报道为核心,在框架理论和议程设置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内容分析法对《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涉藏国际报道进行了量化研究,总结两份报纸的报道规律。第五章中,综合运用框架分析、文本挖掘和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着重对《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涉藏报道中构建的中国西藏形象、达赖喇嘛形象以及我国媒体形象进行了归纳和概括。得出我国西藏在政治、经济、文化这三个方面的不同形象和特征。最后,在对策研究部分,本文先是对美英主流媒体涉藏报道对我国西藏形象塑造的影响和特点进行归纳,随后本文对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从意识形态、国家利益、商业利益、国际竞争、文化认同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解释,并在此基础上,本文最终有针对性地提出五条提升我国西藏形象的对策建议。
张娣[5](2017)在《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1958年至2015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着重讨论了近30年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电视环境下中国少儿文化的基本状况,讨论了在中国电视体制和规制下,中国少儿电视与中国少儿文化重构的关系,以及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后的繁荣与危机,讨论了产业化和新媒体为少儿电视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以"童年的绽放"为标题,在认真汲取波兹曼《童年的消逝》这一"儿童电视文化史"的经典之作的学术素养的同时,也依据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童年消逝"理论的普适性问题提出了讨论和修正。依据本文的研究,无论是就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文化环境而言,还是就电视这一媒介平台所承载的中国儿童的话语权、选择权而言,中国少儿电视文化在近30年中都得到了积极健康的发展,童年的"绽放"是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史的主流。全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除绪论外,正文共四章。第一章,简要梳理了中外少儿电视的历史。其基本材料和节点虽然来自《美国电视史》、《中外广播电视史》、《童年的消逝》等前人的着作,但在综合叙述的过程中,本文也尽可能地依据时代背景和技术发展,对不同时期少儿电视的特点进行归纳和提炼。其中,中国少儿电视"节目时代"、"频道时代"、"新媒体时代"三个阶段的划分等,是前人所未曾明确言及的。第二章,通过对中外电视体制、媒介产权、电视规制的对比,讨论并肯定了了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制度优势与道路优势。同时,依据学术界的分类研究和个人的理解,对新闻类、娱乐类、教育类、服务类等类型的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特征、制作方式、运营特点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第三章,讨论了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的背景、历程及意义。通过分析研究我国现阶段少儿电视呈现出的时代特征,阐释了"儿童本位"为出发点的中国少儿电视对中国少儿文化的曲折重构及贡献。认为与西方电视语境中的"童年消逝"最大的不同是,中国电视媒体兴起之后,对中国儿童的影响、对儿童本位的确立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文化传统中相对缺失的"儿童本位",包括儿童的选择权、自主权、话语权等等,都因电视这一媒介平台而渐次建构。第四章,讨论了我国少儿电视频道进入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特征,机遇与困境,探讨其所处的政策规制、市场竞争、受众需求、互联网冲击,以及人才制约等方面的问题,认为少儿电视的节目化、少儿电视频道以及少儿电视频道产业化,是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三大里程碑,也为中国少儿的健康成长,为他们的"童年绽放"搭建了最好的平台。同时以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化为案例,讨论了中国少儿频道产业化之路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提出少儿频道突破发展瓶颈的主要策略:内部架构的重建、节目品牌化的运作、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以及新媒体挑战下的媒体融合。下篇为《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年表》以"条目纪年"的方式,尽可能清晰地"复现"近60年(1958-2016年)中国少儿电视绽放与发展的真实历程。《年表》中除了极少量的内容直接采自《1955-1983中央电视台大事记》外,其余的条目均来自网络主题检索和近百种《年鉴》、《年报》类纸质资料的逐页翻检,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原始资料的首次辑录。这份《年表》也是一部微型的《中国少儿电视史》,多少可以填补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王晓星[6](2016)在《陶冷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世纪前半叶是中国美术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随着西方绘画的不断涌入,中国画在不断的蜕变和革新中艰难前行。由文人画为主体的一元绘画逐渐向新旧消长、中西杂糅的多元化方向发展,在相对开放的文化环境中获得了更为自由的生长空间,充分显示了画家创作思维的灵活性及绘画风格的选择性。这一时期对中国传统绘画进行改良、革新的拓荒者除黄宾虹、徐悲鸿、林风眠等大师以外,其他大部分均由于诸因素的影响而被长期湮灭,陶冷月便是其中之一。他作为中西绘画融合初期“创新型画家原型”的代表,以上世纪五十年代为界,先后经历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人生。本文以陶冷月绘画立足的文化视点和表现形式为中心,以个案研究的形式对其进行重新解读,以便透过这一典型例证更好的了解这一时期的艺术现象。笔者通过前期调研,在掌握大量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陶冷月的人生轨迹及艺术发展阶段进行具体的分期细化,以进一步明确各个时期、各个阶段不同的人生经历和艺术历程。结合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对其绘画理念的形成进行分析,进而在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对其主张做出全面阐释。将陶冷月艺术表现的范围、题材进行拓展,竭力从时间、空间等多个方面对其艺术类型、造型语言、艺术活动等展开全方位的论述。尤其针对他所涉足的“新中国画”领域,笔者将积极转变思路,利用与国内及日本相关画家绘画思想、技法风格等因素的对比,积极探寻他们之间的碰撞与交汇,从而形成新的观点和论证体系。对于目前研究中尚未触及或触及较少的写生手稿和摄影艺术,笔者将从其各自的艺术特点出发,通过写生、摄影、创作三者间关系的建构来予以把握。此外,结合陶冷月受教育的特殊背景及蔡元培美育思想等因素的影响,对其教育理念及教学实践进行剖析,以便为当代美术教育提供必要的借鉴和启示。通过整体把握和全面分析,以理性的视角对陶冷月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对其有生命力的积极因素予以充分肯定,对其过时的、僵死的因素进行重新审视和反思,以便为后人借鉴和创新提供正确的方向和着力点,并不断为评估自身未来的价值提供新的参照和坐标。本文通过对陶冷月个案的深入研究,对他所处的艺术生态环境进行如实的再现和还原,对其个体发展轨迹及群体发展脉络进行重新梳理。透过外在的表现和特征对其内在的、深层的因素进行触摸,以便更好的予以理解和消化,从而为民国美术史的完善提供必要的补充。不断在传统中探索,在借鉴中发现,在理性思维的指导下从新的高度、新的视域对其进行多维度、开创性的研究。与此同时,也能为当代广大学者的绘画学习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价值。
孙琦[7](2014)在《现代艺术语境中的室内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室内设计不仅是一种物质生产,更具有社会、文化和艺术方面的特质,正是这些特质使室内设计获得了越来越多无法预计的意义。本文拟将室内设计置于现代艺术的语境下进行系统研究,探求两者间的关联,并依据现代艺术的历史发展脉络,通过艺术与室内设计的美学共性研究、现代艺术的观念对室内空间形态影响的整体性研究、现代艺术对室内设计影响的个案研究以及典型研究,论证现代艺术运动对室内设计的影响以及两者的互相渗透关系。本文拟通过剖析这一典型的历史片断,提炼并推导出室内设计在艺术语境下的理论积淀成果,并通过具体史实案例的深入分析将理论成果与室内设计实践进行有效链接与转化,以确立本文研究的理论价值。现代艺术与室内设计的美学共性研究主要通过艺术家与设计师的设计思想、美学观念的整理与分析,确立了最具代表性的“抽象主义思潮”、“构想未来”、“研判性”、“新颖性”和“话语意识”五个美学共性,并逐一展开分析,重点就抽象主义思潮与话语意识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论证,为本文的研究确立了美学的起点。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切入室内空间形态发展这一核心领域,选取了“元素化思潮”与“同时性”两个典型的现代艺术观念,展开其对室内空间形态影响的整体性研究。这部分的研究填补了室内设计研究领域的一处空白。首先通过元素的绘画源流、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引入以及元素化思潮在室内设计中的演进,论证了元素化思潮对室内空间形态构成的影响。其次通过绘画的时空观以及室内设计的时空观的梳理,从室内空间的视看方式(观者角度)以及室内空间的组织方式(设计师角度)两个方面论证了基于同时性观念的现代艺术对室内设计空间形态的影响。基于艺术观念维度上对现代艺术影响下的室内设计空间形态的整体认知,并依据现代艺术思潮发展的时间轨迹,论文就现代艺术思潮对室内设计的影响展开个案的详细解读。重点论证了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风格派、纯粹主义、构成主义六大艺术思潮对于艺术思维的革新与拓展以及它们为现代室内设计提供的设计手法上的诸多启示,特别是艺术家的艺术手段中所暗含的类比于室内设计的构思理念与手法。具体而言,主要包括立体主义的绘画语法的确立与崭新的空间观念对室内设计的启示、以机械动感与物力论为纽带的未来主义实践、表现主义绘画与室内设计在哲学、团体与展览的组构范式以及“整体艺术”教学上的相似性以及表现主义在室内设计发展上所体现出来的前瞻性、风格派绘画技法与室内设计手法的对应性、纯粹主义绘画与室内设计在风格演变上的平行性以及构成主义在结构、材料、空间等方面为室内设计提供的方法。这部分的研究剖析了室内设计发展的内部与外部动因,较为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现代艺术语境下的室内设计发展状况。这部分的研究开拓了室内设计研究的新视野,即示范了以艺术为视野来研究室内设计的研究方法,既丰富了室内设计理论研究的现有成果,也确立了室内设计理论研究的方法论价值。最后本文选取包豪斯作为一个典型的案例研究,是在前文分化研究基础上的整合研究。重点论证了上述现代艺术思潮在包豪斯的更迭所导致的包豪斯教学与思想观念的转变。特别是包豪斯室内设计革新的研究在包豪斯的个案研究上具有开创意义,通过包豪斯室内设计的历程、室内设计教育和室内设计思想三个角度进行了包豪斯室内设计的专门研究,对以往将包豪斯建筑与室内设计等同起来,将包豪斯建筑灰白色、立方体的特质直接延展于包豪斯室内设计的长期误读进行了纠正,确立了包豪斯室内设计的革新价值。本文旨在通过室内设计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典型的历史时期的研究,在历史的研究中得到未来发展的启示,扭转室内设计的技术泛化现象,并使室内设计实现艺术性的还原。全文约145千字,140余幅图
孟德楷[8](2014)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百年中国:1900-2010》文中指出1900年至1923年,欧洲历史学家先后在西欧主要国家的首都组织了5次规模较大(每次千人左右)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istorical Sciences),分别为巴黎(1900年)、罗马(1903年)、柏林(1908年)、伦敦(1913年)、布鲁塞尔(1923年)。就是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第5届大会上,议决设立从属于“国联”(国际联盟,联合国的前身)的常规机构——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Historical Sciences),简称“国际史学会”,组织每五年一届的大会,并处理其他日常工作。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成立后,连续组织了第6届(奥斯陆,1928年)、第7届(华沙,1933年)、第8届(苏黎世,1938年)大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会没能正常举行。战后,国际史学会于1950年在巴黎召开了第9届大会,并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成员(总部设在洛桑,秘书处设在巴黎)。此后,大会每5年一届如期举办,每届参会的历史学家都在2000人左右。其中以第13届大会(莫斯科,1970年)规模最大(3305人参会)。前苏联齐赫文斯基院士曾参加过第11届至16届大会,他说:“历届历史科学大会都对世界政治形势极为敏感。举办大会的东道国也会对大会发生影响。例如1970年在莫斯科的第13届大会是以纪念列宁诞辰一百周年为标志的;而1975年在旧金山举行的第14届大会则突出美国建国200周年和美国经验。……第16届大会(1985年),联邦德国总统魏茨泽克在致辞时,突出的是‘德国统一’和‘全德意志精神’。”由此也可以看出大会的多元与包容。就大会主体而言,它在促进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意识形态的“相互理解”方面进行了人所周知的努力,并取得了及其显着的效果,它也因此而享有“史学奥林匹克”的盛誉。二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中国关系演变的历史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内容丰富而过程曲折的一幕内容。晚清学人对肇始于1900年的“万国史学大会”即有关注;民国年间,先是陈训慈、向达等青年学子,后是朱希祖、傅斯年、顾颉刚、袁同礼、姚从吾、刘崇鋐、蒋廷黻、胡适等史学中坚,以及蔡元培、罗家伦、梅贻琦、何炳松、王世杰等学、政两界的领袖,均以“主动的姿态”致力于中国史学组织的建设,以接轨国际;又均以“积极的姿态”致力于中国与国际历史学会,以及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互通;1938年抗战爆发的危难之际,中国政府排除诸难,在傅斯年、顾颉刚、蒋廷黻和胡适之间几经斟酌,指派胡适代表中国参会,并完成了中国加入国际历史学会的工作。1940年代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因“二战”而中断,但中国国内史学界仍关注并讨论以往历届“大会的主旨”和国际史学的趋势;1950至1970年代,中国与国际史学大会的官方联系虽然中断,但在中苏友好、中苏对立,以及东西方“冷战”的大格局下,中国史学界却并未中断对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尤其是苏联参会的关注;“文革”结束和1978年底中国改革开放格局的形成,以及胡乔木、刘大年、季羡林、戴逸、张椿年、张海鹏等一批学界领袖的扎实推动,最终完成了中国史学融入国际的进程:自1980年以来,中国史学会代表团参加了第15届,以及此后的历届大会,直至2010年,在阿姆斯特丹的第21届大会上,通过了第22届大会2015年在中国山东大学举办的议案。与其他国际组织不同,100多年来,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始终对中国、对中国史学界、对中国历史文化怀有真诚的敬重和热情的期待。1937年国际历史学会会长、剑桥大学教授田波烈访华期间,曾以“一生最伟大的时刻”期待中国加入国际历史学会;国际历史学会主席埃德曼、柯卡,秘书长阿维勒夫人等享誉国际的史学家都是中国融入大会的真诚推动者。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历史,就是中国与世界、中国史学与国际史学相互交融的历史,更是一部极具讨论价值的当代学术史。本文梳理了近百年来中国与大会相互交融的基本线索,讨论了其中的每一个重要节点,以及每一个节点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以图“回溯”或“复现”一段完备的历史。二本文在系统梳理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发展史实和中国与大会关系演变状况的基础之上,主要讨论了四方面的问题。第一,探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形成机制,研究其组织结构和学术范式的演变。国际学术组织是国际共同体,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是历史学家自己的国际组织,是全球史学家的学术共同体,享有“史学奥林匹克”的盛誉。第14届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主席埃德曼说:“今天,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已成为历史学科不可或缺的成分。”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折射了19世纪末以来世界历史的变迁和全球人文社会科学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嬗变。大会从一个纯粹西欧和美国学者参与的组织发展为一个全球性的组织,大会的范式也经历了新旧更替的巨变。在大会成立之初,支配史学家头脑的是历史主义思想,研究对象主要是民族国家的政治史,写作方法是叙事。今天参加大会的史学家讨论全球史,历史学日益社会科学化,历史分析成为主流的表达方式。第二,从国际学术界层面,研究作为学术共同体的中国史学组织的的演进情况。中国近代学术共同体制度是西方的舶来品。1905年,中国学人对“柏林史学大会”的宗旨及其组织就予以关注。1920年,“南高学派”的青年学生成立史地研究会,其首要的努力目标,就是推动组建中国史学会,以利于中国参与国际学术交流。1923年,青年学子向达译自《美国历史评论》长文《不鲁舍拉第五次万国史学大会》及“译者附志”,是由本文首次使用的一篇重要文献,在近代学术交流史和史学组织发展史中有重要地位。1929年,中国史学会筹建的动机同样缘于1928年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召开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具体刺激”。1980年,中国史学会恢复工作当年,就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了第15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1982年正式成为会员。此后,1995年和2010年两次提出申办大会。考察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中国关系的演变,有助于我们从中国历史学界参与国际交流层面上认知中国史学组织的自身演变过程和特点。第三,以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观照中国史学理论与方法的流变。晚清以降,中国遭遇“千年未有之变局”。西学东渐,中国本土的传统学问受到了最明显的冲击。相较于自然科学领域,历史学是中国传统固有之学问,中国发达的史学自有一套成熟的处理资料的方法和表达的形式,因此,史学方法的自我变革在时间上迟了一波。自民初至今,中国学人一直都密切关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选题和方法论方面的变化,自觉从国外的新方法中汲取灵感和启发,“以预世界之流”。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各大学创办的《史地学报》、《历史教育》、《史学消息》和《现代史学》等杂志,都积极报道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活动、相关的史学选题和学术方法等,自觉寻求方法论上的启示。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中国史学虽然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进行研究,但对苏联史学家历届参会的关注,也促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的思考;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史学家走出国门,眼界大开,治史理念和方法得以丰富。外国史学流派和方法通过各种途径输入中国并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力,其中最集中的途径还是史学大会。参加历次大会的中国学者中都有人记录和分析了史学大会的情况,其中最集中的则又是对国际史学理论和方法进展的报道。第四,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关系史是在微观层面上研究全球化历程的极佳个案。从起源上说,国际史学大会本身就是全球化进程在历史学的学术研究和学术组织层面的反映。就演进来看,大会起初是一个欧美性质的组织,其成分和议题不断扩张,中国加入和申办的经历本身就是全球化进程的一个个案情况,值得从全球史入手解读。中国对大会的期待和参与当然有着自己的民族诉求。作为历史大国,中国学者们除学习国外同行之外,更要展示自身的追求和取得的成绩,以期在世界讲坛上获得应有的话语表达。而史学又总是以这样那样的方式昭示着国家的兴衰,因而中国与史学大会的关联,又成为近百年来几代学人念兹在兹的“邦国大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国成为战胜国,首次跻身近代大国之列,这也成为中国以大国身份加入国际史学大会的直接动机;1938年,傅斯年在阐释中国参加大会的动因时,更是明言:“此会系‘国联’所主持,是一郑重国际学术会议,未可轻视。且其中包括近代外交史、远东史,此皆日本人指鹿为马,混淆视听之处,吾国不可略也。”这也说明,只有融入国际,才可以真正扞卫中国的权益。1980年之后,中国再度以“和平大国崛起”的姿态成为国际历史学会会员国,及至2010年在阿姆斯特丹大会上成功申办了2015年大会,成为100多年来,大会第一次在亚洲国家举行的东道主,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关系掀开了新的一页。这是继中国成功主办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之后,将在中国举办的又一次国际盛会。主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对中国文化发展具有世界性的战略意义,是中国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文化节点。
史友宽[9](2013)在《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实践考察与理念探索》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际社会在全球化和民族化两个看似对立的方向上不断前行,文化作为人类存在的标志在传播学的意义上被广泛探讨。关注体育现象的学者们则试图对大量的既有事件进行文化学和传播学意义上的双重考察。这种考察绝大部分围绕“本国的或者在世界范围内开展较好的项目”深入前行,而对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宏观研究略显薄弱,对不同历史时期传播理念的梳理有待加强。本研究通过对近400年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时代辨析,提炼规律,找出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实施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研究运用历史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沿着“提出问题——实践考察——理念创设——实践指导”的思路逐步展开。研究认为:(1)体育文化国际传播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体育文化传播力与国家综合实力呈正相关;成功的体育文化国际传播都是主动调适自己以适应外部环境的结果。强有力的推动者能够促进体育文化国际传播;体育文化国际传播有必要充分利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不断的创新是体育文化国际传播成功的关键因素。(2)17世纪英国体育文化国际传播整体上处于自然传播的状态;18世纪由于世界格局的变迁,主动的、积极的文化传播策略成为时代特点;19世纪最后30年,美国借助于经济和宗教的力量将体育文化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20世纪中叶以后世界体育文化国际传播开始朝着文化的思路转移。(3)中国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时代特征表现为:经济发展为体育文化国际传播奠定坚实基础;国家文化战略为体育国际传播确立方向;时代的创新诉求为体育文化国际传播提出挑战。(4)从少林功夫和太极拳文化国际传播的案例中可以看出,中国体育文化国际传播正经历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变过程,不同的项目类别表现出各具特色的传播模式。(5)建立在中国、世界和体育3个维度的坚实基础上,有必要提出体育文化多元共享理念。就中国而言,提出体育文化多元共享有着自身的传统和气度;对于世界而言,能够对多元文化和共享文化达成共识;就体育学科而言,其动物性和文化性的双重基因,为多元共享奠定了学科基础。研究建议:(1)中国体育文化国际传播进行理念更新,必须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抛开沉重的历史包袱,担当大国的时代责任,树立多元共享的国际理念。(2)不同运动项目的国际传播所面临的情况不同,策略亦应有别。(3)不同传播主体,责任不同。对于政府机关应定位好“为”与“不为”,对于社会团体要切实抓好“人”与“事”,对于单位传播要科学定位“点、线、面”,对于个体传播既要通过外部管理来监管传播者行为,又要从个体内部提高传播者素养。(4)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无需刻意强调技或道,应确立“分而为二、合而为一”的基本思想。(5)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在文化圈层上的路径选择应该首先是东亚文化圈、印度文化圈和北大西洋文化圈,其次是东欧文化圈、拉美文化圈和非洲文化圈,最后是中东文化圈。
伍顺比[10](2013)在《历史·现状·策略 ——我国西部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闻传播学教育是新闻传播事业发展与新闻传播学研究的产物。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事业,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重新焕发了生机。我国高校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恢复新闻教育,1997年新闻传播学升格为一级学科,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形成了以北京、上海、武汉为重镇,辐射全国的新闻传播教育格局,总体注重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融合,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的融合,为中国传媒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造力的新闻与传播专业人才。总的来说,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还处于对欧美发达国家的模仿阶段和本土化的探索阶段,缺乏深植于中国传媒现实与文化传统的中国化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模式。随着全球化、媒介化、数字化对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产生的深刻影响:一方面,媒介融合时代的来临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改变,对新闻传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着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瓶颈,尤其是优秀的、具有实战能力的新闻传播人才极度缺乏。而西部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更面临着历史不长、师资匮乏、特色不突出、同质化的尴尬。在西部大开发和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西部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如何突出重围,彰显地域特色,探讨适合自身发展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策略,成为亟需解决的课题。本研究从教育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视域,对近百年来我国及西部地区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了梳理。将西部地区新闻传播教育置于整个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探讨各个时期西部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特点及变化,分析导致变化的时代背景、地域因素、教育观念、现实掣肘等主客观原因。本研究以新闻传播学国家级“质量工程”为切入点,分析西部与中东部新闻传播学科的整体发展状况和差距,寻找西部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策略与未来走向。同时,论文运用比较研究法与个案研究法,对美国、英国、港台地区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进行探讨,旨在通过对其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的借鉴,为我国西部新闻传播教育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源。文章针对西部新闻传播教育价值定位模糊的现状,认为应该强化通识教育,突出新闻职业道德教育,突显实践育人理念。结合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西部地域特色,提出了“开放·融合·实践”的西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新路径。
二、世纪之交的金秋盛会——“世界新闻传播100年”研讨会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纪之交的金秋盛会——“世界新闻传播100年”研讨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1918年—1928年《泰东日报》宣传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史料及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1918 年—1928 年《泰东日报》的转向 |
第一节 《泰东日报》的创办、发展及转向 |
一、《泰东日报》的创办及发展历程 |
二、1918 年—1928 年《泰东日报》所发生的转向 |
第二节 1918 年—1928 年《泰东日报》转向的成因 |
一、《泰东日报》办报环境的变迁 |
二、1918 年—1928 年《泰东日报》的报人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泰东日报》对国际时局及列强侵华行径的关注和报道 |
第一节 报道国际时局并揭露列强侵华行径 |
一、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时局 |
二、揭露英、美等国对中国主权的侵略 |
三、报道和揭露日本对中国的民族歧视 |
四、报道和揭露列强对中国民众爱国斗争的镇压和迫害 |
第二节 揭露日本在大连及东北的殖民统治 |
一、报道日本殖民统治下大连金融等其他社会现象 |
二、报道日本殖民统治下大连的卫生防疫事业 |
三、揭露日本在大连地区的奴化教育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泰东日报》对军阀统治下国内时局的关注和报道 |
第一节 揭露皖系军阀统治下的社会现状 |
一、反对皖系军阀时期复辟帝制 |
二、揭露皖系军阀举债卖国、出卖主权 |
三、谴责皖系军阀官僚阶层的腐败统治 |
四、揭露皖系军阀统治下的社会生活 |
第二节 揭露直系军阀时期的腐败统治 |
一、揭露曹锟贿选丑闻 |
二、揭露直系军阀时期军阀统治的本质 |
三、揭露直系军阀的专制独裁 |
四、报道直系军阀统治下的社会生活 |
第三节 揭露和抨击奉系军阀对东北地区的统治 |
一、揭露张作霖奉系军阀统治的真实面目 |
二、批判奉系军阀官场和官员的腐败现象 |
三、报道张作霖奉系军阀统治下东北民众的社会生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泰东日报》对国外革命及先进思潮的宣传和报道 |
第一节 宣传以十月革命为代表的世界革命高潮 |
一、宣传俄国十月革命 |
二、支持中俄(苏)恢复邦交 |
三、记录当时世界革命高潮 |
四、报道日本国内革命及朝鲜独立运动 |
第二节 对马克思列宁主义进行客观的介绍 |
一、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 |
二、对列宁的高度评价 |
第三节 对国外社会生活及文化的介绍和报道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泰东日报》对国内革命及思想的报道和宣传 |
第一节 对孙中山及其三民主义的关注 |
一、支持孙中山的政治主张,宣传三民主义 |
二、关注孙中山动态,报道纪念孙中山的活动 |
第二节 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重大事件的关注和报道 |
一、报道国内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 |
二、关注中共早期活动,对李大钊等人进行报道 |
三、报道国民党左派反对蒋、汪统治的政治活动 |
第三节 对新思想的宣传和报道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泰东日报》对大连社会及民众的关注和报道 |
第一节 《泰东日报》对大连爱国团体的关注与报道 |
一、傅立鱼组织创办的大连中华青年会 |
二、大连中华工学会和印刷职工联合会的相继成立 |
第二节 关注并支持大连民众的政治抗争 |
一、关注大连民众疾苦 |
二、支持大连民众进行政治抗争 |
第三节 对大连民众社会生活及方式的重视和宣传 |
一、对实业的重视和推广 |
二、关注并报道各项社会活动 |
三、批判旧思想,宣传健康、文明、上进的生活方式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依据 |
二、相关概念的厘清和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原则及方法 |
五、研究意义及创新 |
第一章 影视“走出去”的文化理论支撑 |
第一节 文化“走出去”语境下的影视对外传播 |
一、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形成 |
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指导意义 |
三、文化“走出去”的方式 |
四、影视对外传播结合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时代理论成果 |
第二节 影视“走出去”的特征及其影响 |
一、影视“走出去”的媒介特性 |
二、中国影视“走出去”的影响力分析 |
三、制约影视“走出去”影响力的因素 |
第三节 影视“走出去”在时代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
一、影视艺术具有天生的文化责任 |
二、影视媒介影响文化认同 |
三、影视产品转变价值取向 |
第二章 影视“走出去”内容形态及问题分析(上) |
第一节 映像东方--国产电影“走出去”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利好的电影“走出去”政策 |
二、国产电影海外推广与传播内容 |
三、国产电影“走出去”的影响力及问题分析 |
第二节 剧领天下--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现状与问题分析 |
一、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的环境 |
二、国产电视剧海外推广与发行内容 |
三、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的问题分析 |
第三章 影视“走出去”内容形态及问题分析(下) |
第一节 纪录中国--纪录片“走出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国产纪录片及其“走出去”环境 |
二、国产纪录片“走出去”的路径及内容 |
三、国产纪录片“走出去”所面临的问题 |
第二节 多彩世界--国产动画片“走出去”及问题分析 |
一、国产动画“走出去”的环境及利好政策 |
二、国产动画片的海外销售与发行 |
三、国产动画片的国际合作分析 |
第四章 影视“走出去”在外交语境中的个案分析与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影视在欧美大国“走出去”影响力的提升 |
一、美国 |
二、法国 |
三、俄罗斯 |
第二节 中国影视在周边国家“走出去”影响力的扩大 |
一、越南 |
二、蒙古 |
三、印度 |
第三节 深耕“一带一路”的中国影视“走出去” |
一、匈牙利 |
二、泰国 |
三、埃及 |
第四节 中国影视在非洲主流国家“走出去”得到巩固和发展 |
一、中国影视业在非洲发展概况 |
二、中国影视作品在非洲传播的优势 |
三、中国影视在非洲传播的问题分析 |
第五节 中国影视“走出去”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
一、多途径调控生产要素,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 |
二、主抓影视节目内容,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
三、多元化传播渠道,建设基础化数字平台 |
四、完善对外影视人才培养建构 |
五、建立良性的监督反馈机制 |
第五章 影视“走出去”的国家形象研究 |
第一节 文化形象与影视媒介 |
一、文化形象与国家形象塑造 |
二、西方映像中的中国形象 |
三、影视“走出去”的国家形象生成 |
第二节 影视媒介塑造国家形象的规律 |
一、对外宣传让位于国际传播 |
二、不断拓展对外传播平台 |
三、持续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
四、影视创作要保持文化自觉 |
第三节 影视创作表达国家形象的问题与不足 |
一、文本创作方面,缺乏思想力量 |
二、作品表达方面,缺乏视觉感染力 |
三、推广发行方面,缺乏民族基础层面的统筹 |
四、学术研究方面,缺乏正确的指引和批评 |
五、文化消费方面,缺乏民族意识引导的力量 |
第四节 影视“走出去”塑造国家形象的方式与原则 |
一、影视媒介对于国家形象传播的优势 |
二、影视作品塑造国家形象的手段 |
三、其他的影视文化形式与国家形象塑造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 |
附录B 《中国电视剧(网络剧)出口联盟倡议书》 |
附录C 《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
附录D 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获奖作品目录 |
附录E 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获奖名单一览 |
附录F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奖评优单元优胜作品 |
附表G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监制的对外影视节目一览 |
附录H 三大欧洲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电影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媒介变迁视域下甘肃省肃南县裕固族民族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媒介变迁的研究综述 |
1.2.2 媒介变迁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研究综述 |
1.2.3 媒介变迁与裕固族民族文化传播的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分析法 |
1.3.2 田野调查法 |
1.3.3 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 |
1.4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裕固族民族文化传播的背景 |
2.1 裕固族民族文化的基本情况 |
2.2 裕固族民族文化的传播形式 |
第3章 裕固族民族文化传播的发展现状 |
3.1 口语传播对裕固族民族文化的传承 |
3.2 地方性刊物《牧笛》中民族文化记忆的整合 |
3.3 电视媒介在裕固族民族文化传播中占主导地位 |
3.3.1 肃南县电视台裕固族文化类栏目《民族之窗》 |
3.3.2 裕固族文化类节目内容的分析 |
3.4 网络媒介对裕固族民族文化的传播 |
3.4.1 传播意识的增强:地方公众号“肃南文化”的推广 |
3.4.2 主流媒体助力民族文化传播:人民网中裕固族报道分析 |
3.4.3 网络媒介在裕固族民族文化传播中具有较大潜力 |
第4章 裕固族民族文化传播的困境 |
4.1 民族文化记忆的口传心授存在局限性 |
4.2 裕固族文化类刊物失去市场面临转型 |
4.3 裕固族民族文化类电视节目形式单一 |
4.4 裕固族民族文化传播受到地域性的限制 |
第5章 研究发现与思考 |
5.1 裕固族民族文化传播的发展方向 |
5.1.1 裕固族文化遗产数字化 |
5.1.2 “线上+线下”的互动传播 |
5.1.3 多种媒介的融合模式 |
5.2 人口较少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启迪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美英主流媒体呈现的西藏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文献综述 |
1.2.1 涉华国际报道研究综述 |
1.2.2 涉藏国际报道研究综述 |
1.3 重要概念厘定 |
1.4 理论基础 |
1.5 研究问题 |
1.6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7 主要创新点 |
1.8 研究方法 |
1.8.1 内容分析 |
1.8.2 框架分析 |
1.8.3 个案分析 |
1.8.4 文本挖掘 |
第2章 美英视阈下的中国形象演变及西藏问题由来 |
2.1 美英视阈下的中国形象演变 |
2.1.1 18 世纪前的传说:远东帝国的神话 |
2.1.2 鸦片战争的后遗症:充满血泪史的东亚病夫 |
2.1.3 革命与保守的对撞:西方价值观的追随者 |
2.1.4 铁幕下的无奈:被妖魔化的初生新政权 |
2.1.5 外交破冰:中西方的蜜月期里的合作伙伴 |
2.1.6 重启意识形态之争:后冷战时期的竞争对手 |
2.2 西藏问题由来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样本选取原因 |
3.2 样本抽取方案 |
3.3 类目建构——国际涉藏报道指标体系构建 |
3.3.1 材料选择层面 |
3.3.2 材料构建层面 |
3.4 本文研究路径图 |
3.5 信度检验 |
第4章 《纽约时报》、《泰晤士报》涉藏报道框架分析 |
4.1 《纽约时报》、《泰晤士报》涉藏报道的数据统计及分析 |
4.1.1 《纽约时报》涉藏报道概述 |
4.1.2 《泰晤士报》涉藏报道概述 |
4.1.3 《纽约时报》、《泰晤士报》涉藏报道特征 |
4.2 针对不同类型涉藏报道的框架分析 |
4.2.1 不同类别涉藏报道的数据统计与概述 |
4.2.2 政治类涉藏报道的框架分析 |
4.2.3 宗教类涉藏报道的框架分析 |
4.2.4 社会类涉藏报道的框架分析 |
4.2.5 经济类涉藏报道的框架分析 |
第5章 《纽约时报》、《泰晤士报》涉藏报道框架与西藏形象研究 |
5.1 《纽约时报》、《泰晤士报》中的西藏形象呈现 |
5.1.1 政治形象:受到残酷的“殖民化统治”,缺乏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 |
5.1.2 经济形象:地区发展落后,无法享受经济发展成果 |
5.1.3 文化形象:传统文化传承受阻,缺乏宗教自由 |
5.2 典型事件中的西藏形象构建 |
5.2.1 “3·14”事件中的西藏形象 |
5.2.2 北京奥运会事件中的西藏形象 |
5.3 不同主体在西藏形象构建中的支撑作用 |
5.3.1 基于文本挖掘的达赖喇嘛形象研究 |
5.3.2 基于文本挖掘的我国媒体形象研究 |
第6章 提升西藏形象的对策研究 |
6.1 美英主流媒体涉藏报道存在的问题 |
6.1.1 负面“刻板印象”显着,有妖魔化倾向 |
6.1.2 报道失真,肆意美化达赖形象 |
6.1.3 政治化倾向明显,缺乏文化和社会关怀 |
6.2 美英主流媒体“妖魔化”西藏的原因 |
6.2.1 意识形态影响判断 |
6.2.2 国家利益影响立场 |
6.2.3 过度追求商业利益 |
6.2.4 中国国力增强带来危机 |
6.2.5 文化认同造成刻板成见 |
6.3 提升西藏形象的对策建议 |
6.3.1 变被动为主动,从“他塑”到“自塑” |
6.3.2 堵不如疏,理性对待国际报道 |
6.3.3 开阔视野,打造多语种、全媒体国际传播体系 |
6.3.4 团结民间力量,实行本土化、差异化传播策略 |
6.3.5 重点打造西藏文化形象,将西藏形象去政治化 |
第7章 结论与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5)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二、相关概念阐释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研究资料、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上篇 |
第一章 国内外儿童电视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国外少儿电视发展史 |
一、"节目时代"的国外少儿电视 |
二、"频道时代"国外少儿电视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一个时期:节目时代(1958-1999) |
一、中国少儿电视分期的界定依据 |
二、"节目时代"少儿电视发展脉络 |
三、丰富、突破与交流: "节目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特征 |
第三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二个时期:频道时代(1999-2008) |
一、国内少儿频道成立之必然 |
二、中国少儿电视"频道时代"的开启 |
三、少儿电视频道的"绽放" |
四、精品节目与产业化: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特征 |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三个时期:新媒体时代(2008年至今) |
一、新媒体时代的少儿电视 |
二、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 |
第二章 阳光与净土: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分类研究 |
第一节 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发展的道路自信 |
一、世界三大电视体制概述 |
二、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体制的文化选择与自信 |
三、关于中国电视体制优劣的争议与结论 |
第二节 不能污染的净土: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 |
一、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法律保护 |
二、中国少儿电视保护规制的实践 |
三、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地位与作用 |
四、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分类 |
第三节 少儿新闻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新闻面面观 |
二、少儿新闻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锵锵校园行》节目为例 |
三、《锵锵校园行》与《新闻袋袋裤》节目比较研究 |
第四节 少儿娱乐类节目研究及功能研究 |
一、少儿娱乐类节目的发展与作用 |
二、少儿娱乐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非常小孩》节目为例 |
三、《非常小孩》与《快乐大巴》节目比较研究 |
第五节 少儿教育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教育类节目发展探究 |
二、少儿教育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成长关注》节目为例 |
三、《成长关注》与《幼儿缘》节目比较研究 |
第六节 少儿服务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服务类电视节目兴起与发展 |
二、少儿服务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辣妈驾到》节目为例 |
三、《辣妈驾到》与《非童小可》节目比较研究 |
第三章 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绽放与中国少儿文化的重构 |
第一节 少儿频道的建立与"频道时代"的到来 |
一、余培侠与中国少儿频道的建立 |
二、"频道时代"建立的政策因素与各地少儿频道的建立 |
第二节 少儿频道的时代特征 |
一、少儿频道的"公益性" |
二、"四级少儿频道"体制 |
三、动漫播出平台与动漫产业 |
四、传播平台更是教育平台 |
第三节 频道时代中国儿童文化的重构 |
一、儿童的缺失与"儿童本位"的艰难初现 |
二、电视媒介实践中儿童权利的初步体现与成人权威的瓦解 |
三、电视是儿童产生"自我认知"的助推器,赋予儿童更丰富的娱乐权与参与权 |
四、频道时代电视媒介对儿童本位的确认 |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困境、机遇与未来 |
第一节 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困境的深度分析:外部困境与内部因素 |
一、政策环境:扶持与限制 |
二、受众限制与发展道路的迷失 |
三、来自内部的制约因素 |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少儿电视的危机与机遇 |
一、中国新媒体发展概况 |
二、新媒体发展的影响 |
三、新媒体发展对少儿的隐忧 |
第三节 产业化——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被动与主动 |
一、中国电视产业化概述 |
二、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曲折历程:理念的分歧与政策、体制的波动 |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四个维度 |
一、产业化的基石:少儿频道内部架构的重建 |
二、产业化途径:少儿频道的品牌化发展 |
三、产业化创新:少儿频道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 |
四、产业化前沿:少儿频道的媒体融合 |
第五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案例讨论:山东少儿频道 |
一、山东少儿频道的产业化概况 |
二、山东少儿频道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 |
三、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与创新之一"品牌活动与儿童剧" |
四、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二:儿童教育产业 |
五、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三:亲子服务产业 |
六、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四:云端上的产业战略 |
七、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五:全面的电子商务产业 |
下篇 |
1. 《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
2. 《山东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陶冷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4 本论文的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7 未尽事宜 |
1.8 相关说明 |
第二章 陶冷月的生平分期及从艺历程 |
2.1 陶冷月的生平分期 |
2.2 陶冷月的从艺历程 |
第三章 陶冷月的绘画理论与形成 |
3.1 时代激变下的美术革命 |
3.2 美术活动的区域性及主张的差异性 |
3.2.1 绘画三大流派的区域性特点 |
3.2.2 美术界的激烈论争及多样化趋势 |
3.3 陶冷月的绘画主张 |
第四章 陶冷月的艺术成就 |
4.1 悉守国粹——对传统风格绘画的固守与坚持 |
4.1.1 师承的整理及风格的形成 |
4.1.2 章法的经营与笔墨的修为 |
4.1.3 设色的特点与突破 |
4.1.4 画材的选择与使用 |
4.2 特采欧风——对西方绘画的学习与研究 |
4.2.1 学习西画的背景及条件 |
4.2.2 西画的不同形式及艺术特征 |
4.2.3 西画的“中国式”表现 |
4.3 融合町畦——独树一帜的新中国画 |
4.3.1 中西绘画融合的思想转变 |
4.3.2 新中国画的命名 |
4.3.3 新中国画的风格特征及评论辨析 |
4.3.4 新中国画的多维度思考和深层剖析 |
4.4 写生手稿与摄影艺术 |
4.4.1 写生手稿中的线性表现 |
4.4.2 摄影照片的审美特征及其重要价值 |
4.4.3 写生手稿与摄影艺术在绘画创作中的运用与建构 |
4.5 陶冷月绘画艺术的审美精神 |
4.5.1 缘情畅神的审美特征 |
4.5.2 对真、善、美的追求 |
4.5.3 传统风神与时代感的体现 |
4.6 冷月润格及相关艺术活动 |
4.6.1 冷月润格 |
4.6.2 相关艺术活动 |
第五章 陶冷月美术教育理念的形成及教学实践 |
5.1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美术教育模式及其流变 |
5.1.1 中国传统师徒相传的教育模式向新式美术教育模式的转型 |
5.1.2 画会社团的教育模式及师范学校美术教育的建立 |
5.2 陶冷月美术教育思想形成的关捩 |
5.2.1 学堂的教育背景及其影响 |
5.2.2 蔡元培美育思想及其美术教育实践的影响 |
5.2.3 陶冷月的美术教育思想及指导原则 |
5.3 陶冷月美术教育的具体实践 |
5.3.1 陶冷月与冷月画室 |
5.3.2 陶冷月与南京美术专门学校 |
5.3.3 陶冷月与暨南大学 |
5.3.4 陶冷月与中山大学画学研究会 |
第六章 陶冷月的人生反思及启示 |
6.1 陶冷月人生变化的理性分析 |
6.1.1 人生发展直至鼎盛的内外原因 |
6.1.2 人生沉寂乃至低谷的潜在因素 |
6.1.3 人生复苏以至回转的直接条件 |
6.2 对当代绘画及教学的启示 |
6.2.1 对当代绘画创作的启示 |
6.2.2 对当代美术教育的启示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附录 |
附录 1:陶冷月研究各阶段资料统计表 |
附录 2:1926 年10月 20 日陶冷月作品及售价目录 |
附录 3:1993 年-2014 年陶冷月真品成交一览表 |
附录 4:中日相关画家年代对比图 |
附录 5:有时间记载的陶冷月印件统计一览表 |
附录 6:座谈会及访谈笔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现代艺术语境中的室内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综述 |
1.1.1 选题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1.3 相关名词 |
1.2 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理论与文献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关于本文的研究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2 现代艺术与室内设计的美学共性研究 |
2.1 抽象主义思潮 |
2.1.1 抽象主义的概念 |
2.1.2 抽象主义思潮的背景 |
2.1.3 抽象主义的发展脉络 |
2.1.4 抽象主义思潮的阵营及其观念 |
2.2 构想未来 |
2.2.1 艺术家的未来意识 |
2.2.2 建筑师与艺术家的共识 |
2.3 研判性 |
2.3.1 艺术作为研究的观念 |
2.3.2 室内设计的研判观念 |
2.4 新颖性 |
2.4.1 新颖的概念 |
2.4.2 艺术与建筑的新精神 |
2.5 话语意识 |
2.5.1 艺术话语建构的源流与现状 |
2.5.2 话语的形态 |
2.5.3 艺术话语的发展 |
2.6 小结 |
3 现代艺术观念对室内空间形态影响的整体性研究 |
3.1 从绘画元素到空间的形态构成 |
3.1.1 元素化思潮的源流:从布朗到加代 |
3.1.2 元素化思潮的演进 |
3.2 从绘画的同时性到室内空间的视看与组织 |
3.2.1 时空观念的提出 |
3.2.2 绘画中的时空观念 |
3.2.3 室内设计中的时空观念 |
3.2.4 从绘画的同时性到室内空间中的时空观 |
3.3 小结 |
4 立体主义绘画对室内设计的启示 |
4.1 立体主义的语法奇观 |
4.1.1 形式的关注 |
4.1.2 色彩的独立 |
4.2 棱角分明的几何形式 |
4.3 崭新的空间观念 |
4.4 立体主义的转向 |
4.5 小结 |
5 以机械动感与物力论为纽带的未来主义 |
5.1 未来主义的创立 |
5.2 机械动感与物力论(dynamism)观念 |
5.3 未来主义的绘画思想和技法 |
5.3.1 未来主义的绘画思想 |
5.3.2 未来主义绘画技法的来源 |
5.3.3 未来主义的绘画题材 |
5.4 动态雕塑的尝试 |
5.4.1 开放形态 |
5.4.2 运动线与空间主义 |
5.5 未来主义的建筑实践 |
5.5.1 未来主义的建筑理论 |
5.5.2 圣·埃利亚的建筑方案 |
5.5.3 未来主义建筑对后世的影响 |
5.6 未来主义艺术对建筑的启示 |
5.6.1 绘画层面上 |
5.6.2 雕塑层面上 |
5.6.3 马里内蒂对于建筑的诸多建议 |
5.7 小结 |
6 表现主义绘画与空间的融合与并行 |
6.1 表现主义的概念界定 |
6.2 表现主义:从绘画走向室内空间 |
6.2.1 哲学背景的相似性 |
6.2.2 画家与建筑师的结盟成为表现主义团体与展览的一种组构范式 |
6.2.3 美术、工艺与建筑的“整体艺术”教学 |
6.2.4 表现主义绘画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
6.3 表现主义在室内设计发展中的突出价值 |
6.3.1 室内设计发展的创新路径 |
6.3.2 表现功能主义的转向与发展 |
6.3.3 表现主义中的“有机性”观念 |
6.4 小结 |
7 风格派绘画技法与室内设计手法的对应性研究 |
7.1 蒙德里安与新造型主义 |
7.2 范·杜斯堡:从新造型主义到要素主义 |
7.3 风格派绘画技法与室内设计手法的对应性研究 |
7.3.1 风格派绘画技法转换为室内设计的技术语汇 |
7.3.2 荷兰风格派主体的室内设计案例 |
7.4 荷兰风格派与赖特的问题 |
7.5 小结 |
8 纯粹主义与勒·柯布西耶室内设计风格的平行发展 |
8.1 柯布西耶关于绘画的意义 |
8.2 艺术家身份的坚持 |
8.3 绘画与建筑室内的平行发展 |
8.3.1 纯粹主义时期 |
8.3.2 纯粹主义之后自然物的引入 |
8.3.3. 战后的综合艺术 |
8.4 小结 |
9 构成主义观念在室内设计中的转换 |
9.1 俄国构成主义的渊源 |
9.1.1 立体主义与未来主义 |
9.1.2 辐射主义运动 |
9.1.3 至上主义 |
9.2 构成观念,室内过程 |
9.2.1 构成主义对结构的理解 |
9.2.2 对材料的开发 |
9.2.3 对空间的研究 |
9.2.4 对艺术的界定以及社会凝聚所概念的提出 |
9.2.5 构成主义的国际影响 |
9.3 小结 |
10 汇聚:包豪斯的室内设计革新 |
10.1 抽象艺术的试验工场 |
10.1.1 形式大师的革新观念 |
10.1.2 早期表现主义的狂澜 |
10.1.3 构成主义的转向 |
10.1.4 风格派:一段传奇 |
10.2 抽象主义思潮下的包豪斯室内设计革新 |
10.2.1 包豪斯室内设计历程 |
10.2.2 室内设计,教育实验的一次整合 |
10.2.3 新住宅思想:翻开室内设计的新篇章 |
10.3 小结 |
11 结论 |
11.1 本文结论 |
11.2 启示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8)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百年中国:1900-2010(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CONTENTS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题解 |
二、学术史 |
三、问题与方法,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演进历程 |
一、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创始背景 |
二、早期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
(一) 1898年海牙:发端 |
(二) 1900年巴黎:独立大会 |
(三) 1903年罗马:常设性组织的标志 |
(四) 1908年柏林:办会争议和成就 |
(五) 1913年伦敦:盛况及意义 |
三、一战后的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与大会 |
(一) 1923年布鲁塞尔大会:“胜利者的聚会” |
(二) 1926年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的成立 |
(三) 奥斯陆、华沙和苏黎世大会 |
四、冷战时期:政治与方法论的争议 |
(一) 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的制度改革 |
(二) 冷战时期的政治对话和分歧 |
(三) 方法论讨论 |
五、全球化时代的全球性史学会 |
(一) 冷战结束之前的全球史 |
(二) 1995年以来的大会与全球史 |
(三) 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的全球化努力 |
第二章 民国早期:中国学界对“万国史学大会”的积极姿态 |
一、国学根底与国际视野:南高史地研究会与《史地学报》 |
(一) 南高史地研究会成立的背景 |
(二)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创办与南高史地研究会的活动 |
(三) 《史地学报》的学术抱负及其对国外史学的关注 |
二、对接国际:陈训慈论中国史学组织的早期建设 |
(一) 陈训慈其人及其西史视野 |
(二) 陈训慈对西方史学家组织的引介和对中国史学会建设的初步思考 |
(三) 推动中国史学走向世界 |
(四) 近代科学语境中的史地学会建设 |
三、陈训慈、向达与“不鲁舍拉第五届万国史学大会” |
(一) 《史地学报》首次提到伦敦国际史学大会 |
(二) 陈训慈对第5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报道 |
(三) 向达发表评述第5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译文 |
(四) 向达译文传达的大会信息 |
四、第6届国际史学大会在中国的反响 |
(一) 从《史地学报》到《史学杂志》 |
(二) 陈训慈对第6届国际史学大会的评介 |
(三) 刺激与回应:朱希祖筹建中国史学会 |
第三章 20世纪30年代:中国参加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
一、国际历史学会会长田波烈来华:过程与反响 |
(一) 田波烈来华与中国学人的响应 |
(二) 顾颉刚、陶希圣与田波烈的会谈 |
(三) “最伟大的时刻”:田波烈的期待与傅斯年、何炳松的参与 |
(四) 相关媒体报道的搜集与分析 |
二、学界立场和政界态度:中国加入国际史学会的合力 |
(一) 傅斯年、王世杰的努力 |
(二) 蔡元培与中研院的态度 |
(三) 傅斯年的坚持与中国参会代表(胡适)的选定 |
三、中国代表胡适与第八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
(一) 会前的准备:傅斯年与胡适之间的联络 |
(二) 胡适的参会论文:中国史研究的新进展 |
(三) 胡适的参会过程:中国登上国际史学舞台 |
第四章 1940-1980年:失联与回归 |
一、官方联系中断后中国史学界与大会的关联 |
(一) 关注大会主旨:1940年代相关状况与分析 |
(二) 冷战思维:1950—1970年代相关状况的梳理与分析 |
二、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官方联系的恢复 |
(一) 国际史学界的呼唤与中国史学界走向开放 |
(二) 中国组建第15届大会代表团和参会筹备 |
三、参加第15届大会与成为正式会员国 |
(一) 参加第15届大会的意义与影响 |
(二) 中国正式加入国际史学会 |
第五章 1985年:中国与第16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
一、两个显着变化 |
二、以积极的姿态参会 |
三、大会对中国的持续影响 |
第六章 1990年代:波折中不断密切的交流与合作 |
一、中国学者参与马德里和蒙特利尔大会的历程 |
(一) 代表团的构成及其特点 |
(二) 中国学者的大会学术交流活动 |
二、中国首次申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及其受挫 |
(一) 关于中国申办国际大会的原因分析 |
(二) 申办国际史学大会的过程与节点 |
(三) 中国首次申办失利原因分析 |
三、1990年代中国学者对大会的观察与思考 |
(一) 对会议代表性观点的介绍与评论 |
(二) 对西方学者研究方法与特点的思考 |
(三) 关于中国史学发展的建议 |
第七章 历史性突破:2000年以来的中国与国际史学大会 |
一、中国积极参与新世纪的三次大会 |
(一) 新世纪中国史学家代表团的构成及其特点 |
(二) 中国史学家参与深度的提升 |
(三) 新世纪中国学者对大会的积极观察与思考 |
二、2010年:成功申办2015年第22届大会 |
(一) 中国申办国际史学大会的再次酝酿 |
(二) 中国再次申办的筹备历程 |
(三) 2010年阿姆斯特丹:中国成功获得第22届大会的承办权 |
(四) 中国申办成功的原因及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实践考察与理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由来 |
1.1.1 关于运动项目国际传播的思考 |
1.1.2 关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思考 |
1.2 选题背景 |
1.2.1 国际背景:国际体育事业发展出现新动向 |
1.2.2 国内背景:中国发展需要繁荣民族文化,也需要搭建国际舞台 |
1.2.3 学科背景:体育事业发展面临新课题,国际传播是其中重要一环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文献综述 |
1.3.2 国外文献综述 |
1.3.3 前人研究的贡献与局限 |
1.4 基本概念 |
1.4.1 体育 |
1.4.2 文化 |
1.4.3 体育文化 |
1.4.4 国际传播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1.6.1 历史学研究方法 |
1.6.2 人类学研究方法 |
1.6.3 社会学研究方法 |
2 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规律和启示 |
2.1 运动项目国际传播的总体状况 |
2.1.1 运动项目的产生 |
2.1.2 运动项目国际传播的过程 |
2.1.3 运动项目国际传播的动力 |
2.2 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例证 |
2.2.1 板球文化国际传播的实践 |
2.2.2 篮球文化国际传播的实践 |
2.2.3 棒球文化国际传播的实践 |
2.2.4 跆拳道文化国际传播的实践 |
2.3 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规律 |
2.3.1 体育文化国际传播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
2.3.2 体育文化传播力与国家综合实力呈正相关 |
2.3.3 成功的体育文化国际传播都是主动调适自己以适应外部环境的结果 |
2.4 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启示 |
2.4.1 强有力的推动者能够促进体育文化国际传播 |
2.4.2 体育文化国际传播应充分利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 |
2.4.3 不断创新是体育文化国际传播成功的关键因素 |
2.5 小结 |
3 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时代特征 |
3.1 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时代变迁 |
3.1.1 英国的崛起及英国体育文化在 17 世纪的传播特征 |
3.1.2 英国的鼎盛及英国体育文化在 18-19 世纪的传播特征 |
3.1.3 美国的崛起及 19 世纪最后 30 年的美国体育文化 |
3.1.4 美国的鼎盛及美国体育文化国际传播 |
3.1.5 美国对资本主义世界的控制及其文化政策 |
3.2 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时代诉求 |
3.2.1 文化问题成为时代新课题为体育文化国际传播提供了空间提出了方向 |
3.2.2 全球化与民族化的摩擦为体育文化国际传播提供了动力也提出了挑战 |
3.2.3 传播方式的革新为体育文化国际传播提供了支撑也提出了要求 |
3.3 小结 |
4 中国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状况和时代特征 |
4.1 中国体育文化的内容 |
4.1.1 现代体育文化 |
4.1.2 传统体育文化 |
4.2 中国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状况 |
4.2.1 现代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状况 |
4.2.2 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状况 |
4.3 中国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时代特征 |
4.3.1 经济发展为体育文化国际传播奠定坚实基础 |
4.3.2 国家文化战略为体育国际传播确立方向 |
4.3.3 时代的创新诉求为体育文化国际传播提出挑战 |
4.4 小结 |
5 少林功夫国际传播历程及表现特征研究 |
5.1 少林功夫国际传播的历程分析 |
5.1.1 少林功夫国际传播起点辨析 |
5.1.2 少林功夫现代国际传播历程的阶段特征 |
5.2 少林功夫现代国际传播方式分析 |
5.2.1 官方传播 |
5.2.2 常驻院和寺僧的直接传播 |
5.2.3 下院及海外中心传播 |
5.2.4 学校传播 |
5.2.5 文化作品传播 |
5.2.6 其他传播方式 |
5.3 少林功夫国际传播的内容 |
5.3.1 禅武一如 |
5.3.2 少林功夫国际传播过程中对禅武一如的表达 |
5.4 少林功夫国际传播的建议 |
5.4.1 拓展教育渠道,注重人才培养 |
5.4.2 明确推进区域,确立传播战略 |
5.4.3 瞄准目标群体,实现重点突破 |
5.4.4 寻求国家扶持,谋求高层介入 |
5.4.5 开展学术研究,提高传播效率 |
5.5 小结 |
6 太极拳国际传播历程及表现特征研究 |
6.1 太极拳国际传播的历程分析 |
6.1.1 民国时期太极拳的国际传播 |
6.1.2 建国初期太极拳的国际传播 |
6.1.3 改革开放以来太极拳的国际传播 |
6.2 太极拳国际传播方式分析 |
6.2.1 官方传播 |
6.2.2 朝圣地传播 |
6.2.3 拳师传播 |
6.2.4 学校传播 |
6.2.5 文化作品传播 |
6.2.6 其他活动传播 |
6.3 太极拳国际传播的内容 |
6.3.1 拳道合一 |
6.3.2 太极拳国际传播过程中对“拳道合一”的表达 |
6.4 太极拳国际传播的建议 |
6.4.1 积沙成丘,树立太极拳发展集团化意识 |
6.4.2 深根固本,加大太极拳文化源环境建设 |
6.4.3 资源整合,加强文化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
6.5 小结 |
7 现代中国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理念创设 |
7.1 体育文化多元共享的理论基础 |
7.1.1 为什么可以由我们提出 |
7.1.2 世界何以能够接受 |
7.1.3 为何由体育学科提出 |
7.2 体育文化多元共享的概念构建 |
7.2.1 体育 |
7.2.2 文化 |
7.2.3 体育文化 |
7.2.4 体育文化多元共享 |
7.3 体育文化多元共享面临的挑战 |
7.3.1 宏观环境方面的挑战 |
7.3.2 中国自身方面的挑战 |
7.3.3 体育发展方面的挑战 |
7.4 小结 |
8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若干问题研究 |
8.1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主体研究 |
8.1.1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主体的辨析 |
8.1.2 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主体的建议 |
8.2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内容研究 |
8.2.1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容构成 |
8.2.2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内容选择 |
8.3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渠道研究 |
8.3.1 大众传播渠道 |
8.3.2 组织传播渠道 |
8.3.3 人际传播渠道 |
8.4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对象研究 |
8.4.1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区域选择 |
8.4.2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群体选择 |
8.5 小结 |
9 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 |
9.2 建议 |
9.3 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访谈提纲 |
附录 B 访谈记录(部分) |
附录 C 调研日记(部分)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历史·现状·策略 ——我国西部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内外新闻传播教育研究 |
(二) 西部地区新闻传播教育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范围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对象及范围 |
四、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框架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我国及西部地区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
一、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
(一) 建国前我国新闻教育的历史 |
(二) 建国后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 |
(三) 新时期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特征 |
二、西部地区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
(一) 建国前西部地区新闻教育的滥觞 |
(二) 建国后西部地区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 |
第二章 西部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
一、西部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审视 |
(一) 西部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现状 |
(二) 西部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特点 |
(三) 西部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不足 |
二、西部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调查研究 |
(一) 调查的基本情况 |
(二) 调查统计结果分析 |
(三) 新闻传播专业培养方案分析 |
(四) 西部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中外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比较与启示 |
一、美国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
(一) 美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 |
(二) 美国“密苏里法”新闻教育模式 |
二、英国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
(一) 英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 |
(二) 英国新闻传播教育现状与特点 |
三、港台地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
(一) 香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
(二) 台湾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
四、对我国西部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启示 |
(一) 开放办学的理念 |
(二) 融合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 |
(三) 教学方法多样,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
(四) 改革教师聘任和评价标准 |
(五) 完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
第四章 西部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价值取向的建构 |
一、新闻传播教育价值取向的内涵及辨析 |
(一) 价值与价值取向的内涵 |
(二) 新闻传播教育价值取向辨析 |
二、强化通识教育的理念 |
(一) 通识教育的定义及内涵 |
(二) 新闻传播专业通识教育的目的 |
三、突出新闻职业道德教育 |
(一) 新闻职业的特征 |
(二) 新闻道德失范现象 |
(三) 加强新闻职业道德教育 |
四、突显实践育人的价值 |
(一) 实践育人理念的内涵 |
(二) 高等新闻教育中实践教育的重要性 |
第五章 西部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策略 |
一、西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原则与基本思路 |
(一) 西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特殊需求 |
(二) 西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原则 |
(三) 西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
二、西部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路径 |
(一) 开放教学体系,拓展西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式 |
(二) 融合各种资源,丰富西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资源 |
(三) 强化实践教学,提升西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质量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
四、世纪之交的金秋盛会——“世界新闻传播100年”研讨会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1918年—1928年《泰东日报》宣传报道研究[D]. 陈秋旭.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2]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D]. 窦金启.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3]媒介变迁视域下甘肃省肃南县裕固族民族文化传播研究[D]. 马蓉.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4]美英主流媒体呈现的西藏形象研究[D]. 陈玮.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9)
- [5]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D]. 张娣. 山东大学, 2017(08)
- [6]陶冷月研究[D]. 王晓星. 天津大学, 2016(12)
- [7]现代艺术语境中的室内设计研究[D]. 孙琦. 南京林业大学, 2014(04)
- [8]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百年中国:1900-2010[D]. 孟德楷. 山东大学, 2014(11)
- [9]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实践考察与理念探索[D]. 史友宽. 河南大学, 2013(01)
- [10]历史·现状·策略 ——我国西部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研究[D]. 伍顺比. 西南大学,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