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技下乡切莫流于形式(论文文献综述)
冯芳芳[1](2021)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 ——以南宁市X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民族文化经过几千年的磨炼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根和魂,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今年的疫情防控,中国人民表现出来的强大凝聚力正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如今新生一代的任务就是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使命,让民族文化精神薪火相传。梳理文献发现目前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较多,但是在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层面仍然不尽如人意。现阶段民族文化教育迫在眉睫,希望各教育界人士能把民族文化教育提上日程,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强调要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途径,也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个案研究法、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观察开展研究,以南宁市X小学为例,主要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解与实施、民族文化认知与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三个维度,探究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调查发现:X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不到位、教师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和能力不强、课程评价形式单一、民族文化资源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利用不足等主要问题。出现上述问题主要是因为教育行政部门监督指导不到位、课程资源开发缺少专业指导、教师民族文化知识理解不深入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民族文化教育相关理论为依据,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加强对课程性质和价值理解,充分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及独特的育人价值,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建设。二是提升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意识和能力,通过建立专兼职教师团队,加强教师能力培训,主要从更新教师观念,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加强教师民族文化知识深度内涵理解等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确保学校教师有能力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灵活组织综合实践活动。三是建立校本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评价体系,提出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结果综合化,并以学生发展为取向建立评价指标,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借鉴。四是开发建设民族文化资源库,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性质和理念出发,以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为目标,统筹兼顾,根据地区优势和学校特点,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并尝试设计民族文化资源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利用的方案,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实践素材。
欧阳润[2](2020)在《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文中指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关系遇到40年未有之复杂局面、毕业生人数逐渐增多等问题,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波动频繁,各类就业观念不断涌现,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就业价值观。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就业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和新观点,为大思政格局下做好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大思政”格局下,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就业教育的全过程,构建多元、多维、协同、系统的就业育人体系,选拔好、培育好青年大学生,增强思政育人实效,有助于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大格局,能够有效增强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对于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着力培养大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极大价值。本研究把“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互融互通”作为理论逻辑,对大思政和就业教育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作了界定,概述了国内外关于就业教育的相关理论,从理论视角和社会视角阐述了就业教育相关理论,重点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领导人有关就业教育的理论。把“培养大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价值逻辑,通过对双一流高校、省属高校、民办高校、大专高校等院校的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并选择了部分学工干部、就业指导老师、一线辅导员、校外导师、企业HR、大学生个体进行访谈,详细了解大思政格局下就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建议,重点了解分析不同区域、男女生就业价值观的倾向,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参考依据。以问卷调查及个体访谈的分析结果和笔者近20年的就业教育工作经验为现实基础,从社会、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家庭、大学生六个方面追根溯源,探究原因,主要为社会就业教育的复杂性因素、政府就业教育的不完善因素、高校就业教育的不到位因素、用人单位就业教育的不匹配因素、家庭就业教育的被动性因素、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非理性因素等问题,这也是本论文的现实逻辑。基于以上逻辑,本论文以构建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机制为基础,展开了对策研究:提出要构造社会、政府、用人单位、家庭、高校五位一体的引导场域,实施大学生自我教育、职业素养教育、职业规划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四元契合的就业教育方略,打造思政理论课程、就业指导课程、专业知识课程、人文素养课程四方协同的思政课堂,健全就业机制、激励机制、教师队伍建设三体联动的就业教育保障制度。
石朗俊[3](2020)在《江苏省援派教师西部支教工作管理研究 ——以H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时代,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必须着力解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和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众所周知,我国西部地区受自然条件、历史因素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较东部沿海地区明显滞后。东西部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是制约国家整体战略推进的结构性问题。为此,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提出要加大力度支持“三区”快速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党中央还为此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开展对口帮扶、对口支援和对口合作。西部地区的人民渴望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生活。脱贫攻坚,教育先行。所以,东西部地区政府之间加强基础教育的合作势在必行。江苏省临江沿海,经济繁荣,教育发达,文化昌盛,不仅注重本土教育工作,还积极推行对我们欠发达的西部地区教育的扶持。几十年来,江苏省结对国家级贫困县89个,涉及陕西、青海、云南、贵州、四川、新疆、西藏等省,根据受援地的需求,实施教育扶贫援助工作,对西部地区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研究中,笔者同时发现了在援派教师西部支教工作中存在重视支教工作管理的启动,轻视支教工作管理过程;强调支教团队人数,忽视支教工作素质;支教计划人数实施摊派,基层支援学校难以保证供应,支教非货币补偿机制落实不到位;缺乏西部支教工作管理的过程考核机制以及存在支教待遇差异较大的现象。基于以上有待完善或解决的现象,笔者通过对H县援派教师赴滇西北的宁蒗县支教为例,展开论题的论证、推演。该县西部支教工作曾经获得国务院“全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以此为例,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援派教师西部支教工作管理个案,详细阐述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具有较强的信度和效度。本人深知,论文在立意、布局谋篇、理论运用、材料整合及个案选取等方面尚有许多不足,但论文的内容、思路、观点毕竟基于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虑。因此,论文对于改进江苏省援派教师西部支教管理工作也许会有所裨益。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为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方法等;第二章:阐释论文相关的概念和相关的基础理论;第三章:论述江苏省援派教师西部支教工作的现状,包括政府援派教师西部支教的历史沿革、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援教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第四章:H县援派教师西部支教个案分析。结合自身经历,以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梳理、分析江苏省H县援派教师西部支教管理工作的效果;第五章:完善江苏省援派教师西部支教管理工作的建议;第六章:结论。江苏省援派教师西部支教管理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抓好统筹协调,强化支教执行力的监管,保障支教教师权益,做好支教损失补偿,并尝试多元化的开展支教工作,为我国西部教育扶贫工作稳步推进而努力。
余姝琼[4](2020)在《十八大以来社区党组织理论学习研究 ——以宜昌市四方堰社区为例》文中提出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十八大以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从重视理论学习着手。习近平多次强调补足精神之“钙”,不断丰富发展理论学习的内涵要求,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循序渐进开展党内理论教育活动,教育对象从少数到多数逐步拓展,将理论学习工作步步推进,层层深入。本文以一个城市基层社区“四方堰社区”作为个案观察的样本,通过对其十八大以来政治学习频率、内容、方式等进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试图廓清基层政治学习的状况、实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期寻找具有共性的经验教训。文章总体的思路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简述本篇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意义,并根据收集整理的资料、文献提炼出国内外学者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理论学习、思想建设等问题的研究现状,并对本文所使用研究方法、创新点进行描述。第二部分,主要阐述加强理论学习对于中国共产党建设的价值与意义,阐述建党以来各个时期的理论学习情况、当前理论学习的必要性以及中国共产党理论学习的内容。第三部分,以具体党组织四方堰社区为例,阐述四方堰社区如何将理论学习下沉,从而探寻社区党组织关于如何更好开展理论学习工作落根、落实。对其理论学习活动进行梳理,总结四方堰社区取得的成效以及突出特色,着重分析其学习教育活动存在问题及原因,为之后解决问题提供依据。第四部分,针对四方堰社区理论学习工作的突出特色和不足之处,总结其他社区、企业、党委、高校理论学习工作开展的经验,为社区党组织理论学习提供参考。本文在对中国共产党理论学习梳理的基础上,以四方堰社区的理论学习活动为例,从党员认识、学习阵地建设、学习机制建立三个方面提出加强社区党组织理论学习的思路。基于此构思的探讨,本文将补充和完善社区党建、社区治理相关理论的研究,同时为研究城乡社区提供新的学术视角。
吕端振[5](2020)在《塑造现实与遭遇现实 ——张艺谋与贾樟柯现实题材电影比较》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电影开始回归个体意识,张艺谋的电影影像风格是在谢晋那一代基础上开拓现实情怀浓烈的电影疆域,贾樟柯的电影影像风格是一种客观冷静记录式的遭遇现实。中国电影鱼龙混杂,数量众多,叫好又叫座的电影少有出现,论文试图通过分析中国第五代代表人物张艺谋与第六代代表人物贾樟柯电影的异同,立足两者现实主义理念的不同,塑造现实和遭遇现实的比较,从代际划分、电影差异、电影视听元素差异等方面进行论述,寻找出精品电影少有出现的原因,并为以后电影的发展提供发展的契机。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概述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现状、研究的范围、研究的方法及创新点。第一部分介绍第五代导演和第六代导演的代际划分,通过代际划来展现第五代导演和第六代导演的艺术追求,总体把握代际划分的意义;第二部分是对张艺谋与贾樟柯现实主义电影背景的分析,对五六代导演传承关系,各自的电影资历等进行分类整理;第三部分从张艺谋与贾樟柯电影的视听元素出发,从符号学角度分析塑造现实与遭遇现实的差距,深入了解时代对于导演创作的影响;第四部分简单分析当今商业电影的发展趋势,通过张艺谋与贾樟柯的现实主义题材比较,分析当代电影发展的现状及弊端,当代电影发展出现了低俗化、媚俗化的倾向,商业电影近些年来腐蚀电影艺术的深度,电影开始变得华而不实,犬儒主义、被消费主义裹挟,包括剧本、镜头、表演、念白等方面都受到影响,佳作不多,好作品上线难,与观众媚俗方向上形成共谋,找寻张艺谋、贾樟柯现实题材电影对当代中国电影的启示。论文以第五代导演和第六代导演电影现实主义风格为切入点,找寻出各自电影所面临的机运和源自本身的艺术追求,当代电影发展应该第一具有现实主义情怀,追求真实,关注受压迫阶层、底层小人物、社会边缘人物,第二应该把个人际遇和人物命运与时代紧密结合,第三应该向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电影风格积极靠拢,第四需要立足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与海外文化的交流和学习,根据海内外受众不同文化需求来进行电影创作。坚守自己的艺术创作初衷,深度研究东方文化,立足时代要求,深入观众生活,合作融合,和平静默般的心态来书写中国故事,向世界观众展现中国式影像。
郭姝艳[6](2019)在《从话语分析视角探究《焦点访谈》的传播特点》文中研究表明《焦点访谈》作为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评论栏目,自1994年开播之日起,就开启了中国电视新闻评论的新时代,受到了来自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栏目不仅在舆论监督报道方面独树一帜,在重大主题活动报道、突发事件报道等方面也占据重要地位。二十多年来,伴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焦点访谈》也经历多次改版,逐渐形成了稳定的节目形态。由于媒介环境的变化,《焦点访谈》与最开始的节目相比较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在现今社会中,它又呈现出怎样的传播特点?为什么会发生这些方面的改变以及这些改变为栏目带来的利弊有哪些?笔者带着诸如此类的问题投入到对《焦点访谈》的分析之中。本文运用新闻话语分析的相关理论对《焦点访谈》展开解读,沿用梵·迪克的新闻话语分析理论,对《焦点访谈》节目的文本作宏观结构、微观结构等文本分析,然后对《焦点访谈》话语的传播特点进行分析,最后对节目发展中出现的瓶颈问题从话语分析的角度提出对策与建议。论文总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和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阐释,并说明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和难点创新点;第二部分,对论文的分析主体《焦点访谈》和主要理论做一个综述,包括话语分析、新闻话语分析和本文如何应用这些理论方法;第三部分,对《焦点访谈》的节目展开话语文本分析,从语义宏观结构、图式超结构、微观结构到修辞与风格,分析具体的节目样本以得出结论;第四部分,从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表达几方面分析节目话语的传播特点;第五部分,根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总结其遇到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提出笔者的建议。
钟贤哲[7](2018)在《全面从严治党条件下村级党组织功能发挥的机制建设研究 ——以湖北省J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三农”工作历来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的根基在农村,农村的基础在村一级。村级党组织是党的领导向农村最基层延伸的载体,是党在农村最基层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村级党组织功能发挥的机制建设,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功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进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对村级党组织功能发挥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如何在全面从严治党条件下,建设村级党组织功能发挥机制,推动村级党组织功能充分发挥,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课题。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坚持问题导向,运用组织学、社会学、心理学、人学、管理学等多学科视角,借鉴政治系统理论、政治学结构——功能理论、生态系统理论、西方政党理论,通过对湖北省J县村级党组织功能发挥状况的实地调查,剖析影响村级党组织功能发挥的原因,探寻其背后的机制,重点研究在全面从严治党条件下,应该建设什么样的村级党组织功能发挥机制以及如何建设等问题。本文界定了村级党组织功能。提出村级党组织功能是一个由政治功能,自身建设功能,领导功能,服务功能有机构成的整体系统。政治功能是根本功能。基本功能是根本功能的展开和实现形式,主要包括自身建设功能,领导功能,服务功能。在村级党组织整体功能系统中,政治功能是根本,是统领。自身建设功能是基础,是支撑,领导功能是核心,是保证。服务功能是手段,是途径。根本功能与基本功能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统一于村级党组织的政治实践之中。这一定位克服了既有功能定位研究中简单套用西方政党功能理论,忽视村级党组织个性等不足,也避免了以往功能定位研究中存在的层次不清,不同位阶的功能相互交叉、混淆的问题。为村级党组织功能发挥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向。本文构建了村级党组织功能发挥机制建设的系统框架。通过对湖北省J县进行长期的追踪调查,对村级党组织功能发挥的现实困境进行了考察,分析了影响功能发挥的障碍因素,主要是村级党组织自身建设弱化、外部环境变化、功能发挥动力不足等。提出了村级党组织作为一个行为系统,其功能发挥机制应是一个由自身建设机制,环境建设机制,系统动力机制紧密关联,相互作用,有机构成的整体性机制系统。分析了构成整体性机制系统的各个机制之间的逻辑关系和作用机理,并且较为系统地指出了机制建设的基本路径和方法,能够更好地回应村级党组织建设的现实关切。本文提出了构成村级党组织功能发挥整体机制的每一具体机制的构建原理和基本路径。在自设建设机制方面:指出任何政治体系的功能发挥都必须立基于体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村级党组织要严格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与时俱进地抓好自身建设。重点是完善党员队伍质量提升机制,创新领导班子建设机制,构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机制。在环境建设机制方面:指出任何组织的生存发展与功能发挥都必须依赖于与外部环境的良性互动。面对复杂动态的外部环境,村级党组织要建立控制和适应环境的机制,优化村级党组织所处的外部环境。重点是优化思想文化环境建设机制,党群良性互动机制,上级党组织和政府对村级党组织的制度性支持机制。在动力机制建设方面:指出村级党组织是一个行动系统,其功能发挥需要持久而强大的动力作支撑。动力既来自于村级党组织内部,也来自于村级党组织外部。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只有将二者关联起来,形成有机系统,才能形成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整体动力。建立村级党组织功能发挥系统性动力机制,要着力构建全面从严治党在村级落实的系统动力机制,优化村级党组织创先争优的系统动力机制,完善村级党组织功能发挥的绩效管理驱动机制。
冯志峰[8](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许汉泽[9](2018)在《行政主导型扶贫治理研究 ——以武陵山区茶乡精准扶贫实践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不同于西方反贫困战略之中认为市场导向的经济增长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最主的方法,中国的扶贫实践之中首要强调的是国家行政力量的主导与政府的作用。“精准扶贫”正是在行政力量主导之下自上而下发起的一项综合性的扶贫治理运动,并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取得了瞩目的减贫效果。本文通过对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A贫困县茶乡精准扶贫政策执行的详细考察,深入研究了这种国家行政主导型扶贫治理模式的运行机制与实践逻辑。通过对于中国农村扶贫治理进行长时段历史的分析,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通过制度变革与经济增长减贫阶段、农村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治理阶段、“开发式扶贫”与“保护式扶贫”共同作用的综合性扶贫治理阶段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下的脱贫攻坚阶段。历史的逻辑突出了以下两条主线:第一,国家开始利用市场对贫困个体进行激励,进而提高其收入水平,但是随着经济滴漏效应(trickle-down)的减弱,贫困人口不能够在市场之中获得收益;第二,在行政方面,扶贫领域被纳入到了正式化的行政体系,国家也开始集中统一资源配置,但是完全依靠行政科层体制扶贫资源并不能够有效传递到贫困人口身上,出现了扶贫瞄准困境。面对扶贫领域的市场与行政的双重失灵,这就需要国家主导的精准扶贫政策出现。首先,对于行政科层本身,行政主导型扶贫治理表现出的是科层化与逆科层化的双重逻辑。第一,政府内部上层将行政问题政治化,在压力型体制之下压力层层传导将扶贫工作上升成为地方政府的中心任务;第二,对于政府中层来讲,采用地方部门负责人挂帅“高位推进”来打破科层制内部“条块”的界限,设立临时性攻坚指挥部门,动员科层内部各种力量投入到脱贫攻坚之中;第三,对于非正式化化的下层村级组织则采用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以及“第一书记”等形式嵌入进去,并推动村级组织与村干部的向行政科层化转型。其次,行政主导型扶贫治理表现在行政对于市场发挥的整合作用。行政整合市场是行政工具化的表达,其手段主要包括:第一,各级政府在目标责任制度的要求之下,采用“行政包干”的方式从主导产业的选择、典型产业的打造以及市场主体的组织等各方面进行干预;第二,在脱贫的行政压力之下建立了“利益捆绑、责任连带”的利益联结机制与“打包”发展和示范带动机制,有效地保证了贫困人口在市场中的获益;第三,再具体的经营主体选择上,加强对资本“内生—内向”型企业/合作社的扶植力度,产业扶贫的扶贫济困功能得到凸显。最后,作为一种资源分配的精准扶贫政策到了乡土社会落地之后容易出现社会治理困境。行政主导型扶贫治理在社会治理方面的困境主要体现在:第一,从宏观结构层面来讲,基层治理结构对于精准扶贫产生很大的影响,不合理、不稳定的基层治理消解了精准扶贫政策的实行效果;第二,从微观角度来看,自上而下输入的扶贫资源进入到村庄社会之后面临着分配难题,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使农民上访行为增多,地方政府遭遇治理困境;第三,完全依靠农民自主参与的民主化的决策形式又会在乡土逻辑的影响之下出现失效的结果。所以在精准管理的过程之中需要加强国家的主导与干预,在有效应对以上困境的同时最终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
王庆廷[10](2018)在《论司法对民意的分类回应》文中提出司法与民意的关系是一个老生常谈而又历久弥新的话题,实践层面未获圆满解决,学术层面亦有不少缺憾。既有研究不谓不丰,但容易陷入两个极端:一是“大词法学”的空洞——重理论分析轻实证考察、重宏大价值轻具体制度、重理想方案轻现实可行;二是“一案一议”的琐碎——在拘泥于描摹故事情节的同时,又喜欢跨越“线”的逻辑而直接将“点”的叙事上升为“面”的结论。之所以如此,问题症结就在于对民意的看法太过粗糙,尤其是缺少民意概念的语境分析和民意面相的学术分类。为走出“大词法学”的困境,无疑需要对民意概念进行司法语境下的准确界定,需要对民意面相进行独特有效的学术分类。通过对林林总总的民意概念进行梳理,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狭义层次的民意是指人民的意志;中义层次的民意是指公众的意愿;广义层次的民意是指部分人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可以将司法语境下的民意归属为广义层次的民意,并进一步细化界定为“部分无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就某一司法问题(主要是案件)表达的意见”。虽然既有研究中对民意的学术分类已有所涉猎,但要么分类标准比较单一,要么为分类而分类,多华而不实,分而无用。其实可以依据关注对象、表达内容、表现方式等综合标准,大致将民意分为直接民意和间接民意两大类别。其中,直接民意是指直接向司法机关表达的、针对个案处理的、诉求集中而明晰的民意。间接民意是指间接向司法机关表达的、不限于针对个案处理的、诉求分散而模糊的民意。最具代表性的直接民意是刑事个案中的联名信,最具代表性的间接民意是公共案件中的网络评论,作为民意的实践样态,可以对之进行类型化的实证考察,以真实反映和科学概括司法与民意的实然关系。通过对数十件刑事个案中联名信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以联名信为代表的直接民意的若干特点:涉及犯罪大多为自然犯,侵犯法益大多为人身权利;被告人以农村村民居多,大都属于草根阶层;签名者大都与当事人处于同一小型熟人社会,与之有“熟人关系”;联名信并非单纯的情感宣泄,而是具有一定的证据属性和逻辑理性;对联名信的回应态度与对应的案例效果呈现出较大程度的正相关态势;联名信的真实度较高,签名者大都知悉案情且表达真实意愿。通过对数十个公共案件的网络评论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以网络评论为代表的间接民意的若干特点:网络评论的要素往往包括发帖、转帖、评论、舆论;网络评论的起因是偶然当中有必然;网络评论的导向是被动当中有主动;网络评论的影响在案中案外交织,正面负面混杂;网络评论的缺陷主要表现为理性不足、知识欠缺和信息片面;网络评论的内容是全景式的描述和全方位的评论;网络舆论的监督一般通过网络→舆论→权力→法官的链条传递。通过前述的实证考察,可以看出司法与民意的关系呈现出两面性:一是正面的价值性,即民意对于司法有哪些价值层面的意义;二是负面的冲突性,即民意与司法之间发生冲突的原因有哪些。无论是直接民意,还是间接民意,都存在正面的价值性和负面的冲突性。但是为了论述的更深入,更有针对性,与直接民意和间接民意的分类相对应,同时基于两者的特点,在理论解析层面也有侧重:就直接民意而言,主要讨论正面的价值性;就间接民意而言,主要讨论负面的冲突性。在直接民意的正面价值性方面,大致可以从法治悖论的消解,历史文化的传承,法律的开门接纳,个案的有限弥散,以及比较法上的借鉴等层面予以论证。在间接民意的负面冲突性方面,大致可以归咎于职业思维与大众思维之间有差异,个案往往成为民众负面心绪的宣泄口,民意与法意之间时常存在分歧,官方信息缺失与民众想象力泛滥,调处司法和传媒关系的规范缺失,以及法律稳定性与民意流变性的区别等因素。司法对民意的回应并非天马行空的学术修辞,亦非骄纵任性的个人意愿,而是有学术理论的丰厚支撑,包括但不限于回应型司法、协商型正义、人民司法观、法的渊源论等司法理念。在此指导下,需要坚持柔性的、有限的、社会的司法观,对民意进行尊重但应审慎、积极但有限度、回应但依程序、互动但讲策略的回应。既要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权利,以增进与民意的对话;也要建立健全民意的收集、识别、引导、保障、吸纳、反馈等工作机制,以加强与民意的对接。尤其是针对直接民意和间接民意的特点,需要分别设计各有侧重的回应路径。其中,对于直接民意,主要是建构一套机制化的、可操作的回应模式。重在积极回应,主要是微观层面的构建。从纵向来看,需要把司法回应分为收集、甄别、考量和反馈等若干阶段;从横向来看,需要在每个阶段细化原则、形式、任务和流程等具体事项。对于间接民意,主要是建构一套整体的系统的机制性策略。重在能动应对,主要是中观层面的构建。总体而言,可以在两大层面展开:对内而言,要科学构建能动裁判体系,以拉近法意和民意的距离;对外而言,要积极参与公众舆论构建,以消解民意对法意的冲击。
二、科技下乡切莫流于形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技下乡切莫流于形式(论文提纲范文)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 ——以南宁市X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1.时代使然 |
2.现实需要 |
3.吾之反思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 |
2.有关民族文化教育的研究 |
3.有关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 |
(四)研究对象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五)概念界定 |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
2.课程资源开发 |
3.民族文化 |
4.民族文化资源 |
(六)理论基础 |
1.生活教育理论 |
2.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 |
一、X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基本情况概述 |
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介绍 |
2.调查设计 |
(二)调查结果 |
1.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解与实施的调查结果 |
2.关于民族文化认知与教育的调查结果 |
3.关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调查结果 |
二、X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一)存在的问题 |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不到位 |
2.教师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和能力不强 |
3.课程评价形式单一 |
4.民族文化资源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利用不足 |
(二)原因分析 |
1.教育行政部门监督指导不到位 |
2.课程资源开发缺少专业指导 |
3.教师民族文化知识理解不深入 |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
(一)加强对课程性质和价值理解 |
1.学校方面 |
2.教师方面 |
(二)提升教师课程资源开发意识与能力 |
1.意识方面 |
2.能力方面 |
(三)建立校本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评价体系 |
1.评价主体多元化 |
2.评价方式多样化 |
3.评价结果综合化 |
4.评价指标科学化 |
(四)开发建设民族文化资源库 |
1.民族服饰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例举 |
2.民族饮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例举 |
3.民族建筑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例举 |
4.民族节日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例举 |
5.民族歌舞戏剧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例举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0.2.3 研究述评 |
3.研究思路 |
4.研究方法 |
5.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1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 大思政的概念及内涵 |
1.1.1 大思政的内涵 |
1.1.2 大思政的基本特征 |
1.2 大学生就业教育及相关概念 |
1.2.1 就业概念 |
1.2.2 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内涵 |
1.2.3 大学生就业教育的特点 |
1.2.4 我国高校就业教育的历史进程 |
1.3 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关系 |
1.3.1 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互通性 |
1.3.2 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互融性 |
第2章 就业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就业教育相关的理论 |
2.1.1 劳动分工理论 |
2.1.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1.3 社会主义劳动就业理论 |
2.2 中共历代领导人有关就业教育的理论 |
2.2.1 毛泽东有关就业教育的思想 |
2.2.2 邓小平有关就业教育的理论 |
2.2.3 江泽民有关就业教育的重要论述 |
2.2.4 胡锦涛有关就业教育的重要论述 |
2.2.5 习近平有关就业教育的重要论述 |
2.3 就业教育的理论借鉴 |
2.3.1 职业选择匹配理论 |
2.3.2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
2.3.3 职业锚理论 |
2.3.4 其他相关的理论 |
2.4 实证分析的社会视角 |
2.4.1 双元结构理论 |
2.4.2 人力资本理论 |
2.4.3 择业动机理论 |
第3章 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
3.1 调查问卷的思路、设计与实施 |
3.1.1 调查问卷的基本思路与总体框架 |
3.1.2 调查问卷的总体安排 |
3.2 调查问卷的实施开展 |
3.3 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
3.3.1 样本结果分析 |
3.3.2 交叉性结果分析 |
第4章 大思政格局下就业教育存在问题的缘由分析 |
4.1 社会就业教育的复杂性因素 |
4.1.1 新就业形态对大学生就业教育带来新挑战 |
4.1.2 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对大学生就业教育带来新问题 |
4.1.3 西方不良思潮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冲击 |
4.1.4 封建传统腐朽文化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的侵袭 |
4.2 政府就业教育的不完善因素 |
4.2.1 政策引导有缺位 |
4.2.2 就业监管有缺失 |
4.2.3 信用体系不完善 |
4.2.4 大学生实习管理及激励机制不健全 |
4.3 高校就业教育的不到位因素 |
4.3.1 就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 |
4.3.2 思政教育与就业教育融合不紧密 |
4.3.3 就业教育理念稍显滞后 |
4.3.4 就业教育保障体系弱化 |
4.4 用人单位就业教育的不匹配因素 |
4.4.1 选才标准与学生的职业能力匹配度还需提升 |
4.4.2 用人标准存在歧视的现象 |
4.5 家庭就业教育的被动性因素 |
4.5.1 影响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 |
4.5.2 参与就业教育主动性不够 |
4.6 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非理性因素 |
4.6.1 责任意识 |
4.6.2 就业观念 |
4.6.3 就业适应 |
4.6.4 就业态度 |
第5章 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对策研究 |
5.1 构建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机制 |
5.1.1 总体目标 |
5.1.2 工作原则 |
5.1.3 育人模式 |
5.1.4 实施内容 |
5.2 构造“五位一体”的引导场域 |
5.2.1 社会要营造良好氛围 |
5.2.2 政府要完善服务体系 |
5.2.3 高校要创新育人方式 |
5.2.4 用人单位要健全公平机制 |
5.2.5 家庭要构建和谐环境 |
5.3 实施大学生“四元契合”的就业教育方略 |
5.3.1 大学生自我教育 |
5.3.2 职业素养教育 |
5.3.3 职业规划教育 |
5.3.4 社会实践教育 |
5.4 打造“四方协同”的课堂思政 |
5.4.1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入作用 |
5.4.2 加强专业知识的课程思政教育 |
5.4.3 加强人文素养课程的引导元素 |
5.4.4 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就业教育课程思政体系 |
5.5 健全“三体联动”的就业教育保障制度 |
5.5.1 优化就业机制保障 |
5.5.2 优化激励就业机制 |
5.5.3 优化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关于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江苏省援派教师西部支教工作管理研究 ——以H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3 对国内相关研究的评价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与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阐述 |
2.1.1 对口支援 |
2.1.2 教育扶贫工程 |
2.1.3 支教工作管理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政府规制理论 |
3 江苏省援派教师西部支教工作管理的发展 |
3.1 江苏省援派教师西部支教工作管理的历史沿革 |
3.2 政府援派教师西部支教工作管理的法规文件 |
3.3 江苏省援派教师西部支教工作管理的现状 |
3.3.1 重视支教工作管理的启动,轻视支教工作管理的过程 |
3.3.2 强调支教团队的人数,忽视支教教师的素质 |
3.3.3 支教计划人数实施摊派,基层支援学校难以保证供应 |
3.3.4 支教非货币补偿机制落实不到位 |
3.3.5 缺乏西部支教工作管理的过程考核机制 |
3.3.6 存在支教待遇差异较大的现象 |
4 H县援派教师西部支教工作管理个案分析 |
4.1 H县援派教师西部支教工作管理的基本情况 |
4.2 H县援派教师赴宁蒗支教工作管理的做法 |
4.2.1 援派教师宁蒗支教工作管理的缘起 |
4.2.2 H县援派教师宁蒗支教工作管理的历程 |
4.2.3 H县援派教师宁蒗支教工作管理的最新版合作实践 |
4.3 H县援派教师西部支教工作管理存在的问题 |
4.3.1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支援学校协调不顺畅 |
4.3.2 基层支援学校不愿派出优秀、更多教师支教 |
4.3.3 两地政府签订教育合作协议,部分条款执行不到位 |
4.3.4 支教工作管理中跟踪监管不到位 |
4.3.5 同为支教教师,支教区域不同,待遇差异大 |
4.4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4.1 现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缺陷 |
4.4.2 基层支援学校政治意识不强 |
4.4.3 两地政府基情把握不准 |
4.4.4 支教管理机制不完善 |
5 完善江苏省援派教师西部支教工作管理的建议 |
5.1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支教社会环境 |
5.2 加强宏观调控,解决内需和外援的矛盾 |
5.3 明确支教工作管理具体流程、执行的速度和效度 |
5.4 建立支教政策执行力的监管机制 |
5.5 实施有效的责任追究制度 |
5.6 强化支教工作管理调研,形成支教管理范式 |
5.7 借鉴外省经验,尝试支教工作管理多元化模式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十八大以来社区党组织理论学习研究 ——以宜昌市四方堰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理论学习的价值与内容 |
第一节 理论学习对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价值 |
一、提升党员自身修养的内在要求 |
二、提高执政党思想建设的必要途径 |
三、增强党执政本领的必然要求 |
第二节 重视理论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理论联系实际 |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学习制度的形成与完善 |
三、改革开放时期:学风教育的重视 |
四、新时代: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建设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理论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一、应对国际环境变化 |
二、面临社会问题锐化 |
三、面对党员队伍风险 |
第四节 执政党理论学习的内容 |
一、党的基本理论 |
二、优秀传统文化 |
三、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
四、典型案例认识教育 |
第二章 一个例证:四方堰社区党组织理论学习实例分析 |
第一节 理论学习在四方堰社区的下沉 |
一、社区治理助推理论学习深入 |
二、理论学习融入社区文化之中 |
三、社区团体协助理论学习落实 |
第二节 四方堰社区学习活动数据分析 |
一、社区学习活动的频率 |
二、社区理论学习的内容 |
三、社区理论学习的方式 |
第二节 四方堰社区学习活动的成效 |
一、理论学习活动取得的成绩 |
二、社区理论学习的突出特色 |
第三节 社区理论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学习重视程度不够 |
二、学习形式有待拓展 |
三、学习机制有待完善 |
第三章 新时代社区党组织理论学习的思考 |
第一节 提升党员主动学习意识 |
一、设立党员示范岗 |
二、划分党员责任区 |
第二节 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理论学习阵地 |
一、学习与社区实际相结合 |
二、线上线下学习相融合 |
三、不同学习主体相联合 |
第三节 建立健全理论学习长效机制 |
一、实行党员理论学习积分制 |
二、采取党员学习轨迹化考核制 |
三、推出组合式自行选择机制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塑造现实与遭遇现实 ——张艺谋与贾樟柯现实题材电影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五、六代导演的代际划分 |
二、张艺谋与贾樟柯电影的现实主义取向差异 |
(一)第五代与第六代电影的传承关系 |
(二)张艺谋和贾樟柯的电影资历比较 |
1.大相径庭的生命体验 |
2.截然不同的学习经历 |
(三)张艺谋与贾樟柯现实题材电影的差异 |
1.张艺谋与贾樟柯电影思想的差异 |
2.张艺谋与贾樟柯电影写实风格的差异 |
三、张艺谋与贾樟柯电影视听语言的差异 |
(一)张艺谋宏大叙事理念下的电影语言 |
1.营造意境的镜头艺术 |
2.声音元素的表现 |
3.浓郁夸张的色彩艺术 |
4.民族性文化元素运用 |
(二)贾樟柯碎片化叙事理念下的电影语言 |
1.返朴的镜头风格 |
2.原始生命力的长镜头 |
3.小人物的声音形象 |
4 电影影像声音的现代性 |
四、张艺谋和贾樟柯电影比较研究对当代中国电影创作的启发 |
(一)当代中国电影发展现状及弊端 |
(二)张艺谋、贾樟柯现实题材电影对当代中国电影创作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6)从话语分析视角探究《焦点访谈》的传播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的意义 |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 |
1.2.2 选题的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关于《焦点访谈》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关于话语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研究设想 |
1.4.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3 论文的研究设想 |
1.5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及预期成果 |
1.5.1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1.5.2 论文预期成果 |
第2章 论文分析主体及主要理论综述 |
2.1 《焦点访谈》栏目综述 |
2.2 话语分析理论综述 |
2.2.1 话语分析的缘起及发展 |
2.2.2 新闻话语分析 |
2.2.3 梵·迪克的新闻话语分析理论及其在本文中的应用 |
第3章 《焦点访谈》话语文本分析 |
3.1 《焦点访谈》的语义宏观结构—呈现层层推导的命题层级 |
3.2 《焦点访谈》新闻图式—与故事化图式相契合 |
3.2.1 标题和导语—故事图式的总括 |
3.2.2 主要事件和背景—故事图式的冲突 |
3.2.3 评论—故事图式的结尾 |
3.3 《焦点访谈》微观结构—呈现事实与发表评论的局部一致 |
3.3.1 呈现事实—《焦点访谈》的主要事件、新闻背景、采访调查 |
3.3.2 发表评论—《焦点访谈》的标题、主持人口播、记者访谈 |
3.3.3 呈现事实与发表评论的局部一致 |
3.4 《焦点访谈》措辞风格与修辞策略:观点的多样化表达 |
3.4.1 措辞风格—大众化口语化风格明显 |
3.4.2 修辞策略—善用修辞加强传播效果 |
第4章 《焦点访谈》的传播特点 |
4.1 话语主体—“传播者本位意识”强 |
4.1.1 “传播者本位意识”的含义 |
4.1.2 《焦点访谈》话语主体“传播者本位意识”的表现 |
4.2 话语内容—大量体现政府话语 |
4.2.1 宣传解析党和国家在各领域的政策 |
4.2.2 积极引导舆论传达官方态度 |
4.3 话语表达—“多元化”与“一元化”并存 |
4.3.1 《焦点访谈》话语表达“多元化”特征 |
4.3.2 《焦点访谈》话语表达“一元化”特征 |
第5章 《焦点访谈》的发展瓶颈及对策 |
5.1 宏观结构:由“三段式”向“多段式”发展 |
5.2 新闻图式:优化《焦点访谈》的故事化图式 |
5.3 “传播者本位意识”向“受众本位意识”转变 |
5.3.1 “受众本位意识”的含义 |
5.3.2 促进《焦点访谈》向“受众本位意识”转变 |
5.3.3 “传播者本位”与“受众本位”之间保持平衡 |
5.4 话语表达注重思辨性和多元化 |
5.4.1 选题与评论皆要注重思辨性 |
5.4.2 运用多种手段促进多元化表达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Ⅰ |
附录Ⅱ |
(7)全面从严治党条件下村级党组织功能发挥的机制建设研究 ——以湖北省J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1.4.1 功能内涵界定有创新 |
1.4.2 构建了村级党组织功能发挥机制建设的系统框架 |
1.4.3 提出了复合式自治是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 |
1.5 样本概况与选择理由 |
1.5.1 样本概况 |
1.5.2 选择理由 第2章 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机制建设的理论基础 |
2.1 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理论逻辑 |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建党管党治党学说 |
2.1.2 毛泽东建党管党治党思想 |
2.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党治党理论 |
2.2 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理论创新 |
2.2.1 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刻内涵 |
2.2.2 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价值 |
2.2.3 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方略 |
2.3 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基层指向 |
2.3.1 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是自身建设应有之义 |
2.3.2 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是客观现实的迫切需要 |
2.3.3 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基本路径 第3章 村级党组织功能发挥机制建设的基本理路 |
3.1 村级党组织功能定位的学理分析 |
3.1.1 村级党组织功能定位的方法论 |
3.1.2 政党组织的功能结构分析 |
3.1.3 村级党组织功能定位 |
3.2 村级党组织功能发挥的现实困境 |
3.2.1 自身建设问题影响了功能发挥 |
3.2.2 外部环境变化影响了功能发挥 |
3.2.3 系统动力不足影响了功能发挥 |
3.3 村级党组织功能发挥机制建设的总体构想 |
3.3.1 正确认识机制的重要作用 |
3.3.2 从整体上把握功能发挥的机制建设 第4章 创新村级党组织自身建设机制 |
4.1 完善党员队伍质量提升机制 |
4.1.1 建立发展党员质量保证机制 |
4.1.2 构建党员角色管理长效机制 |
4.1.3 完善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 |
4.2 创新领导班子建设机制 |
4.2.1 改进领导班子选配机制 |
4.2.2 创新领导班子教育机制 |
4.2.3 深化领导班子管理机制 |
4.2.4 优化后备力量储备机制 |
4.3 构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机制 |
4.3.1 创新党性建设机制 |
4.3.2 建立党内政治生活质量保证机制 |
4.3.3 强化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机制 第5章 优化村级党组织环境建设机制 |
5.1 优化思想文化环境建设机制 |
5.1.1 优化思想文化“大环境”建设机制 |
5.1.2 优化思想文化“小环境”建设机制 |
5.2 构建党群良性互动机制 |
5.2.1 构建畅通的输入机制 |
5.2.2 完善科学的决策机制 |
5.2.3 创新村级党组织领导的输出机制 |
5.2.4 建立以群众评价为主的反馈机制 |
5.3 建立上级党和政府对村级党组织的制度性支持机制 |
5.3.1 建立城乡平等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支持机制 |
5.3.2 强化对村级党组织工作运行的制度支持机制 |
5.3.3 构建村级党组织基本保障的制度支持机制 第6章 建立村级党组织功能发挥系统动力机制 |
6.1 构建全面从严治党在村级党组织落实的系统动力机制 |
6.1.1 强化全面从严治党的内部动力机制 |
6.1.2 建立全面从严治党的外部动力机制 |
6.2 优化创先争优的系统动力机制 |
6.2.1 构建横向联动机制 |
6.2.2 改进纵向动力机制 |
6.2.3 强化联动长效机制 |
6.3 完善功能发挥绩效管理驱动机制 |
6.3.1 建立功能发挥绩效评价体系 |
6.3.2 实施功能发挥绩效考核评价 |
6.3.3 创新功能发挥绩效干预机制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8)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
(一)现实问题聚焦 |
(二)问题研究意义 |
(三)问题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
后记 |
(9)行政主导型扶贫治理研究 ——以武陵山区茶乡精准扶贫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主要的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2.3 概念界定 |
1.2.4 分析框架 |
1.3 研究方法和资料说明 |
1.4 论文具体章节构成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述评 |
2.1 在治理研究之中找回国家 |
2.2 关于中国国家治理的研究 |
2.3 关于中国扶贫治理的研究 |
2.4 关于精准扶贫政策的研究 |
2.5 对于当前研究的总结评析 |
第三章: 历史视野下的中国农村扶贫治理及其转型 |
3.1 贫困的贫困研究:一段被忽略的扶贫史 |
3.2 制度变革与经济增长背景下发展式扶贫(1978-1985):不是为了扶贫的减贫阶段 |
3.3 农村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治理阶段(1986—2000):从扶贫救济到扶贫开发 |
3.4 综合性扶贫治理阶段(2001—2011):“开发式扶贫”与“保护式扶贫”共同作用 |
3.5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下的脱贫攻坚阶段(2012—2020):从扶贫瞄准到“精准扶贫” |
3.6 小结 |
第四章: 政治突破官僚:精准扶贫的科层与逆科层化逻辑 |
4.1 精准扶贫对科层体系的重构 |
4.1.1 县级扶贫机构的设置与组织现状 |
4.1.2 乡镇扶贫机构的设置与组织现状 |
4.1.3 贫困村扶贫机构的设置与运行机制 |
4.1.4 扶贫任务压力的下村级工作行政化 |
4.2 政治突破行政在精准扶贫中的表现 |
4.2.1 扶贫工作队的构成以及运作 |
4.2.2 地方政府行政统筹能力提升 |
4.3 技术治理遭遇乡土逻辑 |
4.3.1 “精准扶贫”的地方实践过程及其困境 |
4.3.2 “精准扶贫”实践与政策表达背离的乡土逻辑 |
4.4 精准扶贫与基层党建的耦合 |
4.4.1 茶乡案例:精准扶贫与基层党建的耦合机制 |
4.4.2 耦合性治理:比较视野中的“政治一行政”关系 |
4.5 进一步讨论 |
第五章: 行政整合市场:产业扶贫、合作社与精准帮扶 |
5.1 产业扶贫的谱系:历史脉络与概念分析 |
5.2 地方政府主导打造扶贫产业的实践逻辑 |
5.2.1 “再造历史”与产业包装 |
5.2.2 “典型产业”的选择与打造 |
5.2.3 产业扶贫中的行政包干制 |
5.2.4 目标责任下利益联结机制建立 |
5.2.5 “打包”发展与示范带动机制 |
5.3 产业扶贫几种模式的比较分析 |
5.3.1 产业扶贫的微观组织模式 |
5.3.2 合作社带动贫困户脱贫的限度 |
5.3.3 合作社参与扶贫治理的政治逻辑 |
5.3.4 产业帮扶过程中扶贫功能的凸显 |
5.4 行政工具化表达:对市场与资本的双重规制 |
第六章: 行政治理社会:精准管理、分配政治与地方政府治理困境 |
6.1 作为国家资源分配的“精准扶贫” |
6.2 治理消解扶贫:基层治理对于精准扶贫的影响 |
6.3 资源输入下的农民上访与地方政府被困的治理 |
6.3.1 扶贫政策执行本身所引发的上访 |
6.3.2 扶贫资源分配不均而引发的上访 |
6.3.3 历史遗留事件问题化而进行上访 |
6.3.4 贫困话语的自我建构而进行上访 |
6.4 精准管理过程中的动态调整与村民评议 |
6.4.1 上级督查与动态调整的背景 |
6.4.2 脱贫攻坚中的突出问题整改 |
6.4.3 精准识别“回头看”与村民评议 |
6.5 资源输入下的分配政治与道德农民的理性化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研究的主要发现和结论 |
7.2 精准扶贫与国家治理能力提升 |
7.3 扶贫治理与反贫困的中国经验 |
7.4 论文不足与延展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流程图 |
附录2 驻村帮扶单位及驻村工作队责任考核表 |
个人简历 |
(10)论司法对民意的分类回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第一章 研究基点:民意的语境分析与学术分类 |
一、民意的语境分析 |
二、民意的学术分类 |
第二章 实证考察:司法与民意关系的样本统计分析 |
一、直接民意:以刑事个案中的联名信为考察样本 |
二、间接民意:以公共案件的网络评论为考察样本 |
第三章 理论解析:司法与民意关系的两面性之辩 |
一、正面价值性:直接民意的意义解读 |
二、负面冲突性:间接民意的博弈考量 |
第四章 制度构建:司法回应民意的策略、路径和程序 |
一、司法回应的宏观理念 |
二、司法与民意互动的总体架构 |
三、直接民意:积极回应的机制与程序 |
四、间接民意:能动应对的策略与路径 |
结语 司法与民意的漫漫征途 |
附件一:关于联名信的统计资料 |
附件二:关于司法与民意互动的指导性文件(建议稿)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科技下乡切莫流于形式(论文参考文献)
-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 ——以南宁市X小学为例[D]. 冯芳芳.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2]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D]. 欧阳润. 南昌大学, 2020(02)
- [3]江苏省援派教师西部支教工作管理研究 ——以H县为例[D]. 石朗俊. 东华大学, 2020(01)
- [4]十八大以来社区党组织理论学习研究 ——以宜昌市四方堰社区为例[D]. 余姝琼. 三峡大学, 2020(07)
- [5]塑造现实与遭遇现实 ——张艺谋与贾樟柯现实题材电影比较[D]. 吕端振.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6]从话语分析视角探究《焦点访谈》的传播特点[D]. 郭姝艳.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7]全面从严治党条件下村级党组织功能发挥的机制建设研究 ——以湖北省J县为例[D]. 钟贤哲.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8]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9]行政主导型扶贫治理研究 ——以武陵山区茶乡精准扶贫实践为例[D]. 许汉泽.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
- [10]论司法对民意的分类回应[D]. 王庆廷. 苏州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