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验方治疗痤疮28例(论文文献综述)
王新路[1](2021)在《防风通圣散加减治疗风热壅盛型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比防风通圣散加减和丹参酮胶囊治疗风热壅盛型痤疮的临床效果,客观评价防风通圣散加减对风热壅盛型痤疮的治疗疗效,评估其安全性和远期疗效,完善中医诊治风热壅盛型痤疮的方法及思路。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的风热壅盛型痤疮患者,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病例,将符合研究标准的病例每一例按就诊顺序标号,分组方式采用不平衡指数最小分配原则,分为试验、对照组,每组数量均为40例。试验组口服防风通圣散加减中药配方颗粒治疗,日一剂,早晚分服;对照组口服丹参酮胶囊治疗,每次1g,日3次。每组疗程均为2周,每周复诊一次,观察皮损变化、症状体征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并进行记录,治疗2周后进行总记录,运用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在疗效上、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上的差异,客观评价防风通圣散加减治疗风热壅盛型痤疮的临床疗效。结果:(1)试验组及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相较治疗前,各项评分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均有效。(2)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皮损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均有疗效。(3)试验组总有效率是95.0%,对照组总有效率是80.0%;试验组总治愈率32.5%,对照组总治愈率20.0%,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有显着性差异(P<0.05),这说明在进行风热壅盛型痤疮的治疗期间,相比于丹参酮胶囊,防风通圣散加减的治疗效果要更好。(4)试验组及对照组的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5)试验组总有效受试者复发率5.26%,对照组总有效受试者复发率28.13%,两组复发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说明防风通圣散加减治疗风热壅盛型痤疮复发率更低,有更可观的远期疗效。结论:(1)使用防风通圣散加减进行风热壅盛型痤疮的治疗其疗效优于丹参酮胶囊;(2)使用防风通圣散加减进行风热壅盛型痤疮的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较好,无过多不良反应;(3)使用防风通圣散进行风热壅盛型痤疮的治疗表现出较低的皮损复发率,有可观的远期疗效。
窦豆[2](2021)在《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上篇:以《金匮要略》仲景薏苡四方(即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薏苡附子散、薏苡附子败酱散和《千金》苇茎汤)为出发点,考证澄清四方条文的原文原貌和仲景原意,梳理后世注家流变和传承脉络,从古今相关医案报道中总结薏苡四方的临床应用情况。下篇:以上篇为基础,分析薏苡四方所体现的治则治法、配伍选药及剂量制法等规律,结合仲景对湿邪及痈、痹的“病脉证治”认识,总结提炼仲景之薏苡仁运用经验,并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附篇: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效进行初步的现代诠释。研究方法:上篇:对薏苡四方进行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研究,具体方法包括:1.版本校勘:将邓珍本、吴迁本等进行对照,对于差异较大者,考证其正误,以期最大限度接近原貌。2.字义考证:借助上古汉语文献对仲景薏苡四方条文进行逐字训义,从训诂学角度考证回归仲景原意。3.疑难问题辨析:分析后世注家对仲景原文诠释的流变,以求溯流澄源,结合字义考证结果,对条文和方药相关问题进行析疑。4.医案整理分析:借助中华医典和中国知网等数字工具,系统收集薏苡四方相关古今医案,进行定量数据分析整理,体现循证医学思想。下篇:从继承、发展和后世应用论述仲景运用薏苡仁的方法和规律,具体方法包括:1.文献研究:通过查阅文献,搜集、整理仲景之前先民对薏苡的认识;整理后世本草及医案医话等着作中对仲景运用薏苡经验的传承发展。2.理论探讨:结合《黄帝内经》中对于湿邪、痹、痈的有关论述,分析仲景对水、湿、痰、饮、雾等邪气致病的认识以及痹、痈之“病脉证治”,总结提炼仲景对薏苡仁功效的发展及其运用薏苡仁之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方法为蛋白组学检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成果:上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麻杏苡甘汤剂量应以吴迁本为是,并非“轻剂”;本方证以湿邪致病为主,存在久聚寒凉的因素,而非“痹久化热”;全方散寒除湿,薏苡在方中起到祛湿除痹的关键作用,这蕴含着为仲景所独有、而后世却未能充分挖掘继承的治湿法,即“动以治静,下气祛湿”。2.薏苡附子散之“胸痹缓急”应理解为“(胸痹疼痛症状的)舒缓安适和紧切拘急”,即基于“缓”、“急(褊)”的本义“宽绰、窄紧”而直译。本病以湿邪痹阻心胸为核心,薏苡在其中具有下气祛湿除痹之功。本方为平素服用所设,而非急救之剂。3.薏苡附子败酱散所论之痈脓,属病久本湿标热之证,全方功效为清热除湿消痈,方中薏苡起到化湿消痈之用,附子为扶真阳以祛湿而非祛寒。方后“小便当下”并非误写,而是本方确能通利小便而消痈。薏苡附子败酱散在后世的解读中,逐渐被认为与大黄牡丹汤一祛寒湿、一治湿热,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方的应用。4.《千金》苇茎汤确属仲景原方,而非首创于《千金》;条文中之“烦满”指热郁而成的胸胁胀满,非情志症状;“胸中甲错”所述可能为心胸脏腑纹理之变化;“瓜”字在仲景时期专指果瓜中的甜瓜,故仲景之“瓜瓣”应为甜瓜子而非冬瓜子。注家对本方治疗湿热还是津亏存在争议,实际上湿热内壅即可形成津液疏布障碍,因而正适合使用既能利湿、又不温燥伤津的薏苡仁进行治疗。本方之变方、类方亦说明薏苡仁在方中发挥着祛湿、消痈、排脓的重要作用。5.由医案整理可知,仲景薏苡四方在后世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运用,适应症不断扩大,同时在传承中也出现了诸多发展变化,如以麻杏苡甘汤配伍大量清热利湿之品治疗湿热证、以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大附子用量治疗寒湿阳虚证等。下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截至仲景之前,人们对薏苡功效的认识已经包括:治疗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轻身省欲;胜瘴气;令人宜子。2.仲景对于湿邪为患的认识具有内在统一性:湿邪重浊、滞着不行,静而不动,寒湿闭阻而成痹、湿热壅滞则为痈。薏苡四方所治疗的风湿痹、胸痹、肠痈、肺痈之根本病机均不离湿邪为害。3.仲景将《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薏苡仁“下气”功效用于祛湿,将薏苡仁功效发挥为“下气祛湿,解痹消痈”,是其独有的发展和贡献,与后世之燥湿法有较大区别。仲景薏苡运用经验主要可概括为: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治疗湿邪闭阻壅滞之痹与痈脓,在配伍上突显了薏苡“凉体而温用”的特点,在治法上达到了“治实以补虚”的目的。4.仲景的薏苡仁运用经验在后世得到传承。一方面是本草着作中的体现:薏苡四方主治之肺痈、风湿、胸痹等疾病在后世本草着作中作为薏苡主治范围得到了传承保留。另一方面是在临床运用中的体现:既有经方派的继承发扬,如运用薏苡诸方治疗痈、痹等证;亦有温病学派的拓展运用,如创立三仁汤等,从理论和临床上丰富了对薏苡的功效认识及运用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薏苡仁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蛋白组学检测显示共有66种蛋白表达显着升高或降低。2.部分差异蛋白可能通过控制炎症反应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在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脓毒症、肝脓疡、急性阑尾炎等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作用,即体现薏苡仁“解痹消痈”的功能。3.部分差异蛋白可发挥调节血脂、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等作用,同时,本研究发现薏苡仁能够下调10种促癌基因和上调1种抑癌基因的表达。这三类疾病均与中医之水湿痰浊关系密切,对这些蛋白的调节可能为薏苡仁“下气祛湿”化浊功效之体现。结论:1.本研究基于薏苡四方的原文原意澄清及流变梳理,得出了部分与现有认识不完全相同的理解。这些理解来源于较为可靠的考据方法和翔实的文献证据,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仲景之原意。2.仲景基于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凉体温用、治实补虚等方法,运用薏苡仁治疗痹、痈等,属湿邪为患、闭阻壅滞之病证。这些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提炼总结,使得《金匮要略》中部分隐性知识得以显性化,有利于其更好地为临床所用。3.蛋白组学研究初步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进行了现代诠释,但本研究样本量小,仅为初步探索,后续还需更多研究进行验证。本研究的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1.纵横结合:上篇为纵向研究,即按照从上古汉语文献、历代注家到现代医案的脉络,从源至流,澄清仲景原意。下篇为横向研究,即探讨薏苡四方及其主治疾病之共性,挖掘其内在联系。纵向研究为横向研究之基础,而后者是前者的深入和延申。2.理论贯通:在《黄帝内经》关于湿邪、痹和痈的病理生理之经典理论指导下,探讨仲景对于痹和痈的“病脉证治”诊疗思路,使二者之理论相互贯通,深度阐发薏苡四方主治疾病规律和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3.古今融合:对于薏苡仁影响蛋白组学变化的分析,以结合中医理论为主,阐发其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关系,将中医理论与现代诠释有机融合,以期指导进一步的探索。
陈咪咪[3](2021)在《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究名老中医治疗痤疮的用药规律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收集整理名老中医医案,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挖掘出名老中医治疗痤疮的用药规律,并运用复杂系统熵聚类等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以发现其潜在的新方组合,为临床治疗痤疮提供新的指导意义。材料与方法:以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现刊专着为主,收集整理现代名老中医治疗痤疮的医案;并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中搜索近10年的发表于核心期刊的论文。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对名老中医治疗痤疮的用药进行分析,分别从药物频率、性味归经、药物剂量、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方面进行数据挖掘,以得出名老中医治疗痤疮的用药规律。结果:1.对163首处方进行分析,共涉及中药238味,其中前10味药分别为:黄芩、牡丹皮、连翘、甘草、赤芍、生地黄、丹参、蒲公英、当归、金银花。归经以肝、胃、心、肺经为主。性味以寒温为主。统计前10味药物常用剂量(除甘草)分别为:黄芩10g、牡丹皮10g、连翘15g、赤芍10g、生地黄15g、丹参15g、蒲公英30g、当归10g、金银花15g。2.通过组方规律分析得出常用药对为:(1)牡丹皮、赤芍;(2)牡丹皮、甘草;(3)黄芩、牡丹皮;(4)生地黄、牡丹皮;(5)赤芍、甘草;(6)黄芩、赤芍;(7)连翘,丹参;(8)黄芩,连翘;(9)黄芩,生地黄;(10)金银花、连翘。3.名老中医治疗痤疮的核心药物为:丹参、蒲公英、金银花、连翘、甘草、黄芩、牡丹皮、桑白皮、赤芍、生地黄。4.基于无监督熵层次聚类分析所得新方有:(1)荆芥、防风、乌梢蛇、蝉蜕;(2)白芍、熟地黄、茯苓、陈皮、焦山楂;(3)连翘、金银花、夏枯草、牡蛎、浙贝母;(4)茵陈、虎杖、丹参、荆芥、蝉蜕、白鲜皮;(5)熟地黄、山茱萸、知母、巴戟天;(6)栀子、黄芩、南沙参、枇杷叶、桑白皮;(7)败酱草、紫草、大青叶、僵蚕、姜黄;(8)枳壳、川芎、牡丹皮、厚朴、香附;(9)白扁豆、砂仁、鸡内金、芡实;(10)白扁豆、木香、鸡内金、芡实;(11)忍冬藤、重楼、射干、白花蛇舌草、天葵子;(12)忍冬藤、漏芦、龙骨、南沙参;(13)甘草、黄连、大黄、茵陈、北豆根;(14)昆布、枳实、紫苏、冬凌草;(15)没药、木香、鸡内金、乳香;(16)枳实、水牛角、艾叶、茯神;(17)合欢皮、刺蒺藜、首乌藤、百合;(18)柴胡、郁金、鱼腥草、白芍、香附。结论:1.现代名老中医多以清热药、活血化瘀药来治疗痤疮,清热药中又以清热凉血药居多,治疗符合痤疮发病的特点。2.研究发现,在治疗痤疮的药物中,四气以寒、温为主,五味以苦、甘为主,归经以肝、胃为主;治疗方剂多寒温并用而不伤正,并以清热凉血解毒为主,兼活血化瘀散结。3.通过对药物的关联规则及复杂系统熵聚类进行分析,可知其治疗多由枇杷清肺饮、清热解毒汤等化裁而来,并且根据其症状表现的不同可配伍具有软件散结、滋阴、行气止痛等功效的药物,灵活组方,以达标本同治。
詹杰[4](2021)在《基于文献的中医病势概念解析及病势辨证理论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旨在在厘清中医病势概念内涵,构建一种行之有效、切合临床实际的病势辨证方法,从而阐明中医病证在时空维度动态发展的共性规律,以解决当前病势概念尚不明晰、缺乏动态辨证的诊断方法等问题,从而丰富和完善中医诊断学的理论体系,促进中医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本论文主要分为五大部分,主要内容为以“病势”与“辨证”为立足点,在挖掘整理古今中医药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阐发病势概念的内涵,建立病势辨证的思路方法,凝练病势辨证的要点与纲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中医病势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归纳出病势的基本概念、相关概念、病势传变规律、辨病势的方法、有关治则等,发现关于病势的系统研究较少以及病势概念模糊欠清等问题,并为此指出可通过查阅相关古籍、辞书等,进行进一步的挖掘研究,进而提出构建病势辨证新体系的设想。第二部分以中华医典电子丛书为工具,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古代文献中记载有“病势”一词的条文的进行研究,梳理病势的概念、辨病势的方法以及有关治则等,发现古人对病势的概念尚无确切、统一的定义,且常将病势一词与病位、病性等其他医学术语混淆,据此指出可根据名词术语的定义原则,结合第一部分对当代有关期刊文献的述评,进一步地研究病势,界定病势的概念。第三部分通过考察当代中医统编教材、辞书等,结合第一、二部分的文献研究结果,考证病势的内涵,总结目前关于病势研究的问题,并运用文字学研究方法考辨“病”“势”之字形、字义,再参照中医药学名词术语的定义原则,界定病势的基本概念,阐明病势相关概念与其治则的关系,指出病势可为辨证要素的观点。第四部分探析“病势”与“辨证”的结合点,以时空观和恒动观为指导,在前文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阐发“病势辨证”的概念,创立病势辨证新方法,提出病势辨证的八个基本证型,即“逆、陷、散、郁”与“顺、变、缓、急”,并对其中每一证的定义、证候表现、证候分析等详加阐释。第五部分是以痤疮、周围性面瘫、血小板减少症及癌病医案各一则为例,示范病势辨证方法的临床运用,并例举名医验案数则以验证该理论的合理性,以期藉此促进该方法的的推广,提升中医临床的诊疗效果。综上所述,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与理论研究两种方法,初步阐明了病势的基本概念为:病势,指病变的趋势,主要包括疾病的发展趋势(如“病势为顺”)和疾病邪正斗争时所表现出的异常运动趋势(如“病势上逆”)两大方面,并构建了病势辨证方法的基本纲领,即“逆、陷、散、郁”与“顺、变、缓、急”八个基础证型。
陈雨露[5](2021)在《药用墨的古代文献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药用墨不仅具有书画的功能,更具有珍贵的药用价值,其入药的历史悠久,是独具东方特色的一味中药材。药用墨止血的作用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它还有许多其他的功效被人们忽略。基于此,本课题选择研究药用墨的古代文献,系统整理历代本草、方书以及其他相关文献中有关药用墨的论述,进行分析讨论,从墨的形成探讨其药用的发展历程,明确药用墨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为临床应用药用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中医文献学与现代统计学方法,以“墨”为关键词,以《中华医典》和《中医方剂大辞典》为文献主要来源,检索历代本草文献中有关药用墨的名称、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等相关内容,历代方书文献中含墨药方的相关记载,并参考制墨学文献的有关论述,其中天然墨或非制墨工艺制成的墨类不纳入检索范围,建立含墨药方的数据库,并总结药用墨的发展史,分析墨的药性及临床应用特点。结果(1)药用墨的名称及种类:历代文献中有289条关于药用墨的墨名的记载,其中京墨(123条)、香墨(108条)、松烟墨(25条)、金墨(12条)、松墨(5条)、川墨(4条)、徽墨(4条)、光墨(3条)、油烟墨(2条)、易墨(1条)、歙墨(1条)、松烟细墨(1条),共计11种药用墨的名称,而药用墨的种类可分为松烟墨和油烟墨2类。(2)药用墨的性味归经:历代有22条“墨性”的相关记载,其中认为药用墨“性温”者19条(86.4%),药用墨“性凉”者2条(9.1%),药用墨“性平”者1条(4.5%)。历代29条“墨味”的记载,均以“辛”味为主。清代黄宫绣《本草求真》最早提出药用墨的归经,清代共有3条关于药用墨归经的记载,归肝经3条、心经1条、肾经1条、肺经1条。(3)药用墨的功效和应用:现存最早记载药用墨功效的本草类文献是宋刘翰、马志等编着的《开宝本草》。从宋到清代共有32部本草类文献记载了药用墨的功效,按出现的频次以止诸血(31)、点物芒入目(23)、敛疮生肌(19)、行瘀(16)、解毒消肿(14)、镇惊定心(10)、利小便(3)等最为常见。最早应用药用墨在临床治疗的是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从魏晋至清代129部方书类文献中共收录450首含墨药方,包括27首用墨单方和423首含墨复方,这些含墨药方的主治病证范围涉及54种,最常见于血证(66首,14.6%)、风疾(56首,12.4%)、积聚(48首,10.6%)、产后病(45首,10.0%)、小儿惊风(40首,8.9%)、疮疡(33首7.3%)等。结论(1)我国人工制墨出现在西周至先秦时期,东晋才有关于以墨治病的记载,直到宋代,药用墨方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再经历金元的发展低谷后,明清时期药用墨又逐渐兴起。历代临床药用墨的种类有松烟墨、油烟墨两种,以松烟墨为主,所用药用墨以京墨和香墨居多。(2)药用墨“性温”是历代医家的普遍认识,本草类文献中还有关于药用墨“性凉”“性平”的记载,其立论可能与应用的疾病、所用的制墨原料和炮制方法有关。古代文献中关于药用墨的归经记载为心、肝、肺、肾经,药用墨在治疗心、肝、肺、肾的相关疾病中有一定作用。(3)药用墨的功效主要缘于制墨中所用的烟料、胶和添加的配料,其作用原理主要与墨中炭素和胶类的促凝血作用以及配料本身的功效有关。药用墨应用于临床主要缘于其“止血”的作用。除此之外,药用墨还具有行瘀、敛疮生肌、解毒消肿、清热镇惊的功效。古代临床中药用墨常用于血证、风疾、积聚、产后病、小儿惊风、疮疡等疾的治疗,根据药方中墨的用量情况来看,药用墨在治疗血证和疮疡类疾病中有突出作用。(4)以年远烟细的松烟墨入药是多数古代医家对药用墨的认识,但也有少量文献记载表明古人在临床治疗中使用过油烟墨,而现代有些中药材标准、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规定有用油烟制墨的情况,临床药用墨中也不乏桐油烟的使用。仅从油烟墨的结构来看,其已经达到入药的标准,但还需要更多药理研究加以佐证。
张旭[6](2020)在《EGFRIs皮疹模型的建立及“止痒平肤液”治疗EGFRIs皮疹机制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在临床中的应用越发广泛,目前已成为具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肺腺癌、KRAS野生型的晚期结直肠癌等的一线用药;在提高肿瘤治疗有效率、延长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较为明显的不良反应。就目前而言,皮疹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50%-100%,已成为影响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最主要的因素。在皮疹治疗上,目前西医治疗多以抗生素、激素等外用药为主,但作用效果不显着,停药后易反复;在中医治疗方面,多个研究证实,中医药的治疗效果较西医治疗更佳,且安全性较好。通过对皮疹患者临床表现进行总结,依据中医基本理论,结合临床经验,我们发明了纯中药外用制剂“止痒平肤液”。研究证实,该药物对皮疹有效率在90%以上,且安全性较好。目前已被纳入最新专家共识。但对于“止痒平肤液”的作用机制,目前尚未阐明,因此本研究将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动物实验,初步探索“止痒平肤液”可能的作用机制,为该药物的进一步应用提供更加完备的数据支持。目的:实验一:应用西妥昔单抗建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相关皮疹动物模型。实验二:应用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建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相关皮疹模型。实验三:初步探索“止痒平肤液”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相关皮疹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一:应用西妥昔单抗建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相关皮疹动物模型雌性SCID小鼠1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西妥昔单抗高剂量组、西妥昔单抗中剂量组、西妥昔单抗低剂量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空白组不做处理,西妥昔单抗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以80mmg/kg、40mg/kg、20mg/kg剂量予以西妥昔单抗注射液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组予以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按照每周一、周三、周五频次给药,共干预4周。实验结束后观察小鼠皮肤大体表现、皮肤病理表现。实验二: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建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相关皮疹BN大鼠模型雌性BN大鼠1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卵清蛋白组、吉非替尼组、厄洛替尼组。空白组不做处理;卵清蛋白组予以卵清蛋白溶液1mg/只剂量灌胃;吉非替尼组予以吉非替尼溶液37.5mg/kg剂量灌胃;厄洛替尼组予以厄洛替尼溶液23.5mg/kg剂量灌胃;给药频次为日1次,连续给药45天。实验结束后观察小鼠皮肤大体表现、皮肤病理学表现。应用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TNF-α、IL-6等炎性因子的表达。实验三:中药“止痒平肤液”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相关皮疹机制的实验研究雌性BN大鼠27只,在大鼠尾部进行标号。随机分为空白组和吉非替尼组。空白组不予干预;吉非替尼组予以吉非替尼溶液灌胃,剂量为37.5mg/kg,日1次,连续给药21天。第21天灌胃结束后,吉非替尼组大鼠再次进行分组,随机分为吉非替尼单药组、吉非替尼+外用“止痒平肤液”组、吉非替尼+外用生理盐水组6只。从第22天开始,除空白组外各组小鼠继续予以吉非替尼37.5mg/kg灌胃,日1次;吉非替尼+外用“止痒平肤液”组在此基础上外用中药“止痒平肤液”,用量1.4mml/只,日1次;吉非替尼+外用生理盐水组外用生理盐水,用量1.4ml/只,日1次;连续给药7天。观察大鼠皮肤形态学变化、皮肤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TNF-α、IL-6等炎性因子的变化。结果:实验一:西妥昔单抗腹腔注射后,SCID小鼠未出现典型的皮疹、结痂表现;皮肤病理未显示出明显的炎症表现。实验二:吉非替尼组大鼠皮肤可见明显的皮疹、结痂、渗出等表现,且皮肤HE染色可见大量的炎症细胞浸润、角化不全、棘层松解、表皮增厚等表现;空白组、卵清蛋白组、厄洛替尼组大鼠皮肤形态学观察及病理切片未见明显的炎症表现。在IgE、TNF-α浓度方面,各组间均未见明显差异(P=0.061,P=0.057);而在IL-6方面,吉非替尼组较空白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而厄洛替尼组较空白组未见明显差异(P=0.910)。实验三:应用“止痒平肤液”1周后可明显减轻大鼠皮肤炎症程度,有效率方面较外用生理盐水有明显提高(88.89%0VS16.67%),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血清学指标方面,吉非替尼单药组TNF-α、IL-6水平较空白组均有明显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吉非替尼+外用“止痒平肤液”组TNF-α、IL-6水平较均较吉非替尼单药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2);吉非替尼+外用“止痒平肤液”组TNF-α、IL-6水平较空白组未见明显提高,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9,P=0.165)。吉非替尼+外用生理盐水组TNF-α指标较空白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较吉非替尼单药组未见明显升高(P=0.210);IL-6水平较吉非替尼单药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较空白组比未见明显升高(P=0.064)。结论:1、应用西妥昔单抗不能在SCID小鼠中建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相关皮疹模型。2、应用吉非替尼可以在BN大鼠中建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相关皮疹模型;应用厄洛替尼不能在BN大鼠中诱发皮疹。3、中药“止痒平肤液”可以减轻大鼠背部皮肤的炎症反应,其可能是通过下调血液中TNF-α、IL-6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来发挥作用。
杨凯[7](2020)在《内服除湿消痤汤治疗湿热蕴结型痤疮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除湿消痤汤和异维A酸软胶囊治疗湿热蕴结型痤疮的临床效果,客观评价除湿消痤汤对湿热蕴结型痤疮的疗效,评估其安全性和远期疗效,完善中医治疗湿热蕴结型痤疮的思路。方法: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此时间段内来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湿热型痤疮患者当中,收集合乎纳入标准的60例病例,每一例按就诊顺序与一个随机编号相对应,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例随机分入治疗组或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治疗组给予除湿消痤汤中药配方颗粒口服,日一剂,早晚分服;对照组给予异维A酸软胶囊口服,每次25mg,日二次,随餐服;每组疗程均为4周。两组患者治疗前和开始治疗后每周进行一次复诊,并及时记录患者皮损、症状体征变化以及发生的与服用药物有关不良反应,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两组中有效受试者,比较两组的复发率。结果:(1)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各项评分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均有效。(2)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0.0%,对照组总有效率是90.0%;治疗组总治愈率43.3%,对照组总治愈率36.7%,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痤疮皮损效果相当。(3)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证候积分、总积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除湿消痤汤治疗中医湿热蕴结型证候疗效优于异维A酸软胶囊。(4)两组患者用药期间,治疗组中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中1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均采取措施后症状缓解并继续接受治疗,两组在安全性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组总有效受试者复发率7.41%,对照组总有效受试者复发率29.63%,两组复发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1)除湿消痤汤和异维A酸软胶囊治疗湿热蕴结型痤疮,均有效且疗效相当;(2)除湿消痤汤改善中医湿热蕴结证候优于异维A酸软胶囊;(3)除湿消痤汤治疗湿热蕴结型痤疮不良反应少,治疗安全有效;(4)除湿消痤汤治疗湿热蕴结型痤疮皮损复发率低,有更好的远期疗效。
李婉溶[8](2020)在《旺肤草本抑菌凝胶对肺胃热盛证玫瑰痤疮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影响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探究旺肤草本抑菌凝胶对肺胃热盛证玫瑰痤疮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的作用及其临床有效性、安全性,评估患者远期复发率,并探讨旺肤草本抑菌凝胶的作用机理,为中药外用制剂治疗玫瑰痤疮在提高有效率,缩短疗程及降低远期复发率等方面提供更多的思路与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符合玫瑰痤疮(肺胃热盛证)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纳入对象,完成中药导入期后,经临床评分病情属于中级的患者予以入组,共选取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经过1周洗脱期后,试验组外用旺肤草本抑菌凝胶,于温水洁面后使用,每次0.8-1g,均匀涂抹于面部,早晚各一次;对照组外用薇诺娜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于温水洁面后使用,每次0.8-1g,均匀涂抹于面部,早晚各一次。疗程共8周,分别于治疗第2周、4周、6周、8周后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总积分及皮肤含水量、红色素含量等指标的变化,最后进行不良反应统计。结果:本试验有效受试者共57例,其中试验组28例,对照组29例;两组在治疗前、各疗程间皮损积分和自我感觉评分方面无差异,治疗8周后疗效有差异(P<0.05);试验组显效率53.57%,对照组显效率24.14%,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草本抑菌凝胶对玫瑰痤疮患者皮损情况有明显改善作用;在各疗程间两组皮肤含水量、红色素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8周总疗程后,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过程中57例受试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后1月随访中试验组复发率为5.26%,对照组复发率25%;治疗后3月随访中试验组复发率为5.26%,对照组复发率41.67%,两组数据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旺肤草本抑菌凝胶治疗玫瑰痤疮(肺胃热盛证)疗效肯定,可有效提高患者皮肤含水量,促进皮肤屏障修复,无明显不良反应,经济简便且易于接受。从远期疗效来看,旺肤草本抑菌凝胶能有效控制患者远期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旺肤草本抑菌凝胶治疗玫瑰痤疮(肺胃热盛型)发挥了中医药的外治特色,值得研究推广。
宋晨晨[9](2020)在《探讨“芪银三两三”改善吉非替尼诱导皮疹的机制》文中提出背景与目的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常规的手段有手术、化疗以及放疗,自上世纪90年代第一个分子靶向药物赫赛汀问世,分子靶向药物已经在临床成功应用超过20年,目前已经成为肿瘤治疗中的常规选择和一线治疗用药。肿瘤分子靶向药是通过利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的分子生物学差异,通过采取相关的技术干预手段,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促使肿瘤细胞的快速死亡的临床有效药物。通过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的治疗,恶性肿瘤的死亡率明显降低,总体生存率显着提高。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类药物(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hibitors,EGFRIs)是常见的肿瘤分子靶向药,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种癌症当中如肺癌、头颈部癌、鼻咽癌等。随着EGFRIs类靶向药的广泛使用,该类靶向药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如皮疹、腹泻、间质性肺炎、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等问题日益显现出来。皮疹是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患病率超过60%。EGFRIs类靶向药所引起的皮疹的严重程度与其抗肿瘤效果呈正相关性,但因为副作用而中断靶向药物的治疗又会影响肿瘤患者的生存状况,因此寻找能够改善或治疗EGFRIs类靶向药所引起的皮疹药物,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根据皮疹的发病情况以及严重程度,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局部及全身的系统治疗,通过涂抹凡士林或者激素类软膏,或者服用抗生素类药物和抗组胺类药进行治疗。然而对患者皮疹改善情况十分有限。近年来,中医药治疗EGFRIs类靶向药所引起的皮疹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中药传统验方“芪银三两三”以中医“和法”为指导,“益气和血、清热解毒”为治则,已经被证实治疗相关皮疹具有很好地临床疗效,有效率高达90%。但是,该方作用的机制尚不清楚,为了进一步研究“芪银三两三”治疗皮疹的分子机制,特展开相关基础实验研究。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实验一:中药验方“芪银三两三”对于吉非替尼诱导的皮疹动物模型皮肤屏障功能的研究。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手段,对比中药验方治疗前后,模型动物表皮中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情况以及水通道蛋白的表达情况。实验二:中药验方“芪银三两三”对吉非替尼诱导的皮疹动物模型皮肤炎性反应的研究。通过使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技术手段,检验中药验方是否影响模型动物表皮中巨噬细胞的极化,以及对肥大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促炎因子TREM-1的影响。实验三:中药验方“芪银三两三”对吉非替尼诱导的皮疹动物模型抗菌肽数量的影响。利用RT-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比中药验方治疗前后模型动物皮肤中抗菌肽CAMP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数量变化。实验结果实验一:通过对比中药治疗前后角质形成细胞分化的特异性蛋白和水通道蛋白阳性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中药验方“芪银三两三”能够增加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能力,增加角蛋白10的含量,同时增加水通道蛋白3的表达。实验二:通过对比中药治疗前后相关免疫细胞及促炎因子分泌的情况,结果表明,中药验方“芪银三两三”能够降低促炎的M1型巨噬细胞的表达,上调抗炎的M2型巨噬细胞的数量,减少相关巨噬细胞、肥大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的浸润和TREM-1炎性因子的含量。实验三:通过对比中药治疗前后皮肤中抗菌肽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含量,结果表明,中药验方“芪银三两三”可以降低抗菌肽的mRNA和蛋白水平,缓解由于抗菌肽过表达引起的机体过度防御。结论中药验方“芪银三两三”以“益气和血、清热解毒”为治则,可以提高皮疹模型大鼠的皮肤屏障功能、抑制模型大鼠皮肤的炎性损伤、降低抗菌肽的表达水平,对于吉非替尼造成的皮疹反应具有很好的干预效果。
花千[10](2020)在《验方四白祛痤汤加减治疗湿瘀阻滞型痤疮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通过理论研究和临床疗效观察,探讨验方四白祛痤汤加减治疗湿瘀阻滞型痤疮的临床疗效,为本方治疗痤疮提供临床依据。方法:观察病例选取是从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到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中医科门诊就诊的患者,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用口服四白祛痤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用口服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疗程均为6周。分别记录治疗前后两组的GAGS、中医症状积分、DLQI评分并进行比较。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前两组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疾病严重程度分级)、GAG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DLQI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6周后,两组的疗效观察指标进行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评分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的疗效观察指标组内治疗后和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的评分改善优于治疗前。3.治疗6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8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62.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对湿瘀阻滞型痤疮治疗有明显效果;2.两组间通过GAGS量表、中医证候评分表和生活质量量表进行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二、验方治疗痤疮28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验方治疗痤疮28例(论文提纲范文)
(1)防风通圣散加减治疗风热壅盛型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样本量估算 |
1.3 一般资料 |
1.4 病例选择 |
2.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
2.5 医学伦理学要求 |
2.6 统计分析方法 |
3.研究结果 |
3.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
3.2 基线比较 |
3.3 临床观察结果 |
3.4 不良反应比较 |
3.5 脱落及剔除病例 |
3.6 随访两组皮损复发对比 |
讨论 |
1.对风热壅盛型痤疮的认识 |
2.防风通圣散加减分析 |
2.1 组方依据 |
2.2 现代药理研究 |
3.病例特点分析 |
3.1 性别比例 |
3.2 年龄结构 |
3.3 病程长短 |
3.4 治疗结果分析 |
4.预防与调护 |
5.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
综述 痤疮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金匮要略》薏苡四方研究述评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上篇:《金匮要略》薏苡四方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第一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方法 |
1 版本校勘,明确仲景原文 |
2 字义考证,回归仲景原意 |
3 针对疑难问题,梳理注家观点 |
4 整理医案,分析后世应用传承与流变 |
第二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意义 |
第三节 麻杏苡甘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四节 薏苡附子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五节 薏苡附子败酱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六节 《千金》苇茎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七节 上篇总结 |
1 薏苡四方文献考证结果汇总 |
2 薏苡四方传承流变的综合分析 |
第二章 下篇: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 |
第一节 东汉时期之前的先民对薏苡的认识 |
1 薏苡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种植情况 |
2 夏商时期薏苡崇拜及其遗留影响 |
3 截至东汉时期对薏苡药用价值的认识 |
4 小结 |
第二节 仲景运用薏苡仁临床经验及其对薏苡仁药用功能的发展 |
1 仲景对《金匮要略》薏苡四方所治疾病的认识 |
2 仲景对薏苡仁药用功能认识的发展 |
3 仲景运用薏苡仁的具体经验 |
第三节 后世对于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
1 后世本草着作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
2 后世医案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
第四节 下篇总结 |
第三章 附篇:基于蛋白组学的薏苡仁功效现代诠释初探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1 蛋白组学研究介绍 |
2 蛋白组学与中医药 |
3 技术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1 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
2 生物信息分析 |
第四节 讨论和结论 |
1 对差异蛋白功能的解读及其与薏苡仁功效的关系分析 |
2 薏苡仁调节上述蛋白的成分基础分析 |
3 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工作展望 |
4 本研究的结论 |
第五节 附篇总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M现代医案来源目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究名老中医治疗痤疮的用药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中医药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4)基于文献的中医病势概念解析及病势辨证理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综述中医病势理论的研究现状 |
1 病势的概念 |
2 病势传变的规律 |
3 病势的辨识 |
4 病势的有关治则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中医病势的古代文献研究 |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1 收集文献 |
1.2 校对文献 |
1.3 整理文献 |
2 研究结果 |
2.1 病势的概念 |
2.2 病势的辨识 |
2.3 病势的有关治则 |
3 小结 |
第三部分 中医病势概念解析 |
1 古今病势概念的考证 |
1.1 古代文献中的“病势” |
1.2 当代教材中的“病势” |
1.3 辞书中的病势 |
1.4 小结 |
2 关于病势概念的讨论 |
2.1 对病势基本概念的内涵见解不一 |
2.2 病势相关治则的内涵尚待厘清 |
2.3 “病势”是否为辨证的要素 |
3 “病势”字义解及概念界定 |
3.1 “病”字义解 |
3.2 “势”字义解 |
3.3 “病势”概念的界定 |
4 结语 |
4.1 病势的基本概念 |
4.2 病势相关治则的具体内涵 |
4.3 病势是辨证的要素 |
第四部分 病势辨证研究辑要 |
1 “病势辨证”的概念 |
1.1 “病势”的概念 |
1.2 “辨证”的概念 |
1.3 “病势辨证”的概念 |
2 病势辨证纲领的提出 |
2.1 逆陷散郁辨证 |
2.2 顺变缓急辨证 |
3 病势辨证诸证之间的内在联系 |
3.1 “逆陷、散郁”之间的联系 |
3.2 “顺变、缓急”之间的联系 |
4 病势辨证诸证与八纲的关系 |
4.1 “逆陷、散郁”与八纲的关系 |
4.2 “缓急、顺变”与八纲的关系 |
第五部分 病势辨证运用举隅 |
1 病势辨证临床运用举例 |
1.1 病势辨证在痤疮诊疗中的运用 |
1.1.1 痤疮的病势特征——以“郁”为核心 |
1.1.2 医案举隅——从郁论治痤疮——郁者散之 |
1.1.3 小结 |
1.2 病势辨证在周围性面瘫诊疗中的运用 |
1.2.1 周围性面瘫的病势特征 |
1.2.2 医案举隅——从逆证、急证论治周围性面瘫——潜阳息风、甘味缓急 |
1.2.3 小结 |
1.3 病势辨证在血小板减少症中的运用 |
1.3.1 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势特征 |
1.3.2 医案举隅——从散郁错杂论治血小板减少症——散者收之、郁者散之 |
1.3.3 小结 |
1.4 病势辨证在癌病中的运用 |
1.4.1 癌病的病势特征 |
1.4.2 医案举隅——从郁证、变证论治癌病——郁者散之、甚者从之 |
1.4.3 小结 |
2 名医医案验证 |
2.1 崩漏案 |
2.1.1 医案原文 |
2.1.2 医案评析 |
2.2 中风案 |
2.2.1 医案原文 |
2.2.2 医案评析 |
2.3 郁病案 |
2.3.1 医案原文 |
2.3.2 医案评析 |
2.4 哮病案 |
2.4.1 医案原文 |
2.4.2 医案评析 |
结论 |
创新点及价值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古籍中“病势”条文一览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药用墨的古代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部分:药用墨的本草文献记载与含墨方剂应用概况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资料 |
1.2 关键词 |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4 文献整理与分析 |
2 药用墨的本草类文献研究结果统计与分析 |
2.1 本草文献中药用墨的性味分析 |
2.2 本草文献中药用墨的归经分析 |
2.3 本草文献中药用墨的功效分析 |
2.4 本草文献中药用墨的烟料分析 |
2.5 本草文献中药用墨的毒性分析 |
3 含墨药方的研究结果统计与分析 |
3.1 魏晋时期(220-420 年) |
3.2 唐代(618-907 年) |
3.3 两宋时期(960-1279 年) |
3.4 金元时期(1115-1368 年) |
3.5 明代(1368-1644 年) |
3.6 清代(1644-1912 年) |
第2部分:讨论与分析 |
1 墨的起源与发展 |
1.1 墨的发展历程 |
1.2 制墨原料 |
1.3 制墨工艺 |
1.4 小结 |
2 本草与方书文献中药用墨名归类 |
2.1 京墨 |
2.2 香墨 |
2.3 松墨、松烟墨、松烟细墨 |
2.4 金墨 |
2.5 川墨 |
2.6 徽墨、歙墨 |
2.7 光墨 |
2.8 油烟墨 |
2.9 易墨 |
2.10 小结 |
3 药用墨性温凉之辨 |
3.1 药用墨“性温”考 |
3.2 药用墨“性凉”的立论与争议 |
3.3 小结 |
4 药用墨的归经之辨 |
4.1 入心经 |
4.2 入肝经 |
4.3 入肾经 |
4.4 入肺经 |
4.5 小结 |
5 药用墨的古今功效对比分析 |
5.1 止诸血 |
5.2 敛疮生肌 |
5.3 行瘀 |
5.4 解毒消肿 |
5.5 镇惊定心 |
5.6 清热 |
5.7 其他功效 |
5.8 小结 |
6 药用墨的主治病证分析 |
6.1 药用墨治血证的分析 |
6.2 药用墨治风疾的分析 |
6.3 药用墨治积聚的分析 |
6.4 药用墨治产后病的分析 |
6.5 药用墨治小儿惊风的分析 |
6.6 药用墨治疮疡的分析 |
6.7 小结 |
7 药用墨的作用原理分析 |
7.1 古人“红见黑则止”之说 |
7.2 现代中医学解释 |
7.3 小结 |
8 油烟墨入药考辨 |
8.1 油烟不可入药说 |
8.2 油烟墨入药之说 |
8.3 小结 |
9 药用墨的现代应用前景分析 |
结语 |
1 对药用墨种类和名称的认识 |
2 对药用墨性味归经的整体认识 |
3 对药用墨功效和主治病证的认识 |
4 对药用墨发展的整体认识 |
5 本研究的价值 |
5.1 对药用墨发展历程的分析 |
5.2 对制墨原料和工艺的分析 |
5.3 对药用墨性温凉问题进行分析 |
5.4 对药用墨归经问题的分析 |
5.5 对药用墨功效和主治病证进行分析 |
5.6 对油烟墨入药的考辨 |
6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综述 墨的药理作用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攻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参加课题研究情况 |
(6)EGFRIs皮疹模型的建立及“止痒平肤液”治疗EGFRIs皮疹机制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EGFRIs相关皮疹的西医研究 |
1.1 EGFRIs相关皮疹的发生机制 |
1.2 EGFRIs相关皮疹的西医治疗 |
2. EGFRIs相关皮疹的中医认识 |
2.1 EGFRIs相关皮疹的病因病机 |
2.2 EGFRIs相关皮疹的中医治疗 |
2.3 中药“止痒平肤液” |
3. EGFRIs相关皮疹动物模型的建立 |
3.1 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
3.2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应用西妥昔单抗建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相关皮疹动物模型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药品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 |
2.2 监测指标 |
3.实验结果 |
3.1 小鼠皮肤形态学变化 |
3.2 小鼠背部皮肤HE染色结果 |
4 结论 |
5. 讨论 |
实验二: 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建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相关皮疹BN大鼠模型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药品 |
1.3 试剂 |
1.4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方式 |
2.2 监测指标及方法 |
2.3 数据统计 |
3. 实验结果 |
3.1 大鼠形态学表现 |
3.2 皮肤组织HE染色结果 |
3.3 ELISA结果 |
4. 结论 |
5. 讨论 |
实验三: 中药“止痒平肤液”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相关皮疹机制的实验研究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药品 |
1.3 试剂 |
1.4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 |
2.2 给药方法 |
2.3 监测指标 |
2.4 统计学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中药“止痒平肤液”可降低大鼠皮疹的MASCC严重程度分级 |
3.2 中药“止痒平肤液”能降低皮肤炎症状态评分,减轻皮肤的炎症反应 |
3.3 皮肤形态学观察 |
3.4 大鼠背部皮肤组织HE染色 |
3.5 用药前后血液中TNF-α、IL-6因子水平 |
4. 结论 |
5.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内服除湿消痤汤治疗湿热蕴结型痤疮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临床试验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样本量估算 |
1.3 一般资料 |
1.4 病例选择 |
2.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临床评价评分标准及疗效判定标准 |
2.5 安全性判定标准 |
2.6 医学伦理学要求 |
2.7 统计分析方法 |
2.8 技术路线图 |
3.研究结果 |
3.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
3.2 基线比较 |
3.3 临床观察结果 |
3.4 两组安全等级对比 |
3.5 脱落病例 |
3.6 随访两组皮损复发对比 |
4.讨论 |
4.1 中医对痤疮的认识与治疗 |
4.2 对湿热蕴结型痤疮的认识 |
4.3 立题依据 |
4.4 组方依据 |
4.5 除湿消痤汤治疗痤疮的现代药理研究 |
4.6 异维A酸软胶囊 |
4.7 病例特点分析 |
4.8 治疗结果分析 |
4.9 预防与调护 |
4.10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病例观察评分表 |
附件2 病例证候评分表 |
附件3 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旺肤草本抑菌凝胶对肺胃热盛证玫瑰痤疮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影响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临床资料 |
3 研究设计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 一般资料 |
2 基线比较 |
3 疗效比较 |
4 随访情况 |
5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古代中医对玫瑰痤疮辨治的认识 |
2 现代中医辨治玫瑰痤疮的进展 |
3 现代医学对玫瑰痤疮的认识 |
4 旺肤草本抑菌凝胶的组方依据及药理学分析 |
5 薇诺娜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作用分析 |
6 旺肤草本抑菌凝胶的治疗作用及远期复发率分析 |
第四部分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临床治疗效果图 |
附录B 病例报告表 |
附录C 随访观察表 |
附录D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综述 玫瑰痤疮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9)探讨“芪银三两三”改善吉非替尼诱导皮疹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上篇 综述 |
综述一 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类药物及其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
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简介 |
2 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类药物 |
3 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类药物引起的皮疹不良反应 |
4 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类药物引起的其他不良反应 |
5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所致皮疹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1 皮肤屏障作用的破坏 |
2 炎症反应的产生 |
3 皮肤中抗菌肽数量的改变 |
4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基于中医“和法”的“芪银三两三”治疗EGFRIs诱导的相关皮疹的研究 |
1 中药验方“芪银三两三”组方原则 |
2 “芪银三两三”的临床使用 |
3 其他医家治疗EGFRIs诱导的相关皮疹 |
4 参考文献 |
下篇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中药验方“芪银三两三”对皮疹模型大鼠皮肤屏障功能的作用 |
前言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实验结果讨论 |
4 小结 |
5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中药验方“芪银三两三”对于皮疹模型大鼠皮肤中免疫细胞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实验结果讨论 |
4 小结 |
5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中药验方“芪银三两三”对于皮疹模型大鼠皮肤中抗菌肽功能的影响 |
前言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实验结果讨论 |
4 小结 |
5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验方四白祛痤汤加减治疗湿瘀阻滞型痤疮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1章 理论研究 |
1.1 中医学关于痤疮病名概述 |
1.2 中医学关于痤疮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西医关于痤疮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 |
第2章 临床研究 |
2.1 病例来源 |
2.2 病例诊断标准 |
2.3 病例选取标准 |
2.4 研究方法 |
2.5 研究结果 |
第3章 讨论 |
3.1 湿瘀阻滞证型的分析 |
3.2 组方分析 |
3.3 观察指标选择依据 |
3.4 对照组药物选择的依据 |
3.5 研究结果分析 |
3.6 问题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发表论文、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
致谢 |
四、验方治疗痤疮28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防风通圣散加减治疗风热壅盛型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D]. 王新路.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D]. 窦豆.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3]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究名老中医治疗痤疮的用药规律分析[D]. 陈咪咪.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
- [4]基于文献的中医病势概念解析及病势辨证理论的研究[D]. 詹杰.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药用墨的古代文献研究[D]. 陈雨露.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EGFRIs皮疹模型的建立及“止痒平肤液”治疗EGFRIs皮疹机制的实验研究[D]. 张旭.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内服除湿消痤汤治疗湿热蕴结型痤疮的临床研究[D]. 杨凯.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8]旺肤草本抑菌凝胶对肺胃热盛证玫瑰痤疮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影响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李婉溶.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9]探讨“芪银三两三”改善吉非替尼诱导皮疹的机制[D]. 宋晨晨.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验方四白祛痤汤加减治疗湿瘀阻滞型痤疮的临床研究[D]. 花千.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