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制甲醇制烯烃的进展

天然气制甲醇制烯烃的进展

一、天然气经甲醇制烯烃技术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赵志仝[1](2020)在《有机化工原料的低碳路线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和日益严重的气候变化推动了可再生资源的发展,开发以生物质和CO2为原料合成化学品的工艺成为热点,近些年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目前这些工艺路线存在产物收率低、生产成本高、反应效率低等问题,制约了其工业化进程。通过概念设计和工艺模拟建立这些工艺路线的生产模型,检验其技术可行性,进而通过技术经济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等方法探索其能源消耗、经济成本和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识别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从而为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提供参考,推动这些工艺路线的发展。基于此,本论文从技术、经济、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角度探索了以可再生资源生产有机化学品烯烃(乙烯和丙烯)、乙二醇、长链烷烃和环己烷类化学品的工业应用前景,为化学品的低碳发展提出了建议。在烯烃的评价中,论文通过结合文献调研和工艺模拟,设计并考察了烯烃的20种不同生产工艺的技术经济和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发现烯烃的可再生资源工艺路线具有碳减排潜力,但经济成本高于化石工艺路线。通过集成碳捕集与封存、调变原料价格、扩大生产规模等措施探索不同路线的节能减排潜力,并结合我国乙烯行业的历年发展趋势,探索我国实现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的方法,提出以年均1.1%的增长速率发展生物质制乙烯路线的方案。以生物质为原料生产乙二醇的工艺具有原料可再生、原子经济性高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目前该工艺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未有工业化装置。论文设计并建立了生物质基乙二醇的工艺生产模型和评价系统,通过工艺模拟、技术经济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探索生物质基乙二醇在技术、经济、能耗、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的潜在机遇,预判其工业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制约因素,以此针对性地提出5种改进措施并确定盈亏平衡点,包括提高乙二醇收率、提高预处理产物浓度、发展更高效的脱水技术、提高生物质的收集率、发展清洁高效的氢源等,最后通过情景分析考察了碳税对生物质基乙二醇的影响,为生物质基乙二醇的工业化放大提供技术方案。长链烷烃是柴油的主要组成部分。基于光催化脂肪酸脱羧制备长链烷烃的基础研究,论文设计了以大豆油脂肪酸为原料,经光催化反应制备柴油的生产工艺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生命周期评价,发现与石化柴油相比,该工艺目前没有实现节能减排的预期目标。为实现环境友好性,设置情景分析探索发电方式、量子效率、发光效率、溶剂与底物质量比等因素对环境效益的影响,确定目标值,为实现长链烷烃的清洁生产提供建议。1,4-环己烷二甲醇、1,4-环己烷二甲酸和1,2-环己烷二甲酸二乙酯是工业上常用的单体,设计了生物质生产三种化学品的工艺路线,结果表明生产过程中高的醇酸(溶剂与底物)比例和生物质预处理过程中高的溶剂消耗是造成三种化学品在生物质路线中环境影响高的主要因素,为下一步的实验改进指明方向。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品低碳评估,发现以可再生资源生产有机化学品的工艺路线目前发展迅速,但受限于技术现况和生产成本,甚至有些工艺的环境影响也高于传统的化石资源工艺,所以开发高效的反应过程、优化工艺条件和集成节能减排新技术是接下来的努力方向。

徐振刚[2](2020)在《中国现代煤化工近25年发展回顾·反思·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展现代煤化工是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充分发挥煤炭能源相对资源优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必要措施,是缓解石油和天然气供需矛盾的现实手段。中国现代煤化工发展始于20世纪末,贯穿"九五"至"十三五"共5个"五年计划"近25年。现代煤化工区别于传统煤化工,包括煤直接液化、煤气化、费托合成、大型煤制甲醇、甲醇制烯烃、甲醇制芳烃、煤制乙二醇、煤制天然气等。回顾了中国现代煤化工近25年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各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下开展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工作的时代特征;介绍了中国现代煤化工从实验室研究、工程化开发、工业化示范到产业化发展再到进一步升级完善的历史脉络。概述了中国现代煤化工的发展现状,梳理了近25年现代煤化工快速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包括煤化工核心技术、专用催化剂、关键设备等方面实现的重大突破。煤直接液化、煤气化、合成气费托合成、甲醇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工艺路线的核心技术与关键设备均已实现重大突破,技术水平总体上已位居世界前列,其中煤直接液化、甲醇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阐述了5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典型现代煤化工工业化示范项目,汇总了中国现代煤化工各主要技术方向已建成投运的工业化示范项目及产业规模。最后对近25年的快速发展历程进行了反思,总结了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所取得的宝贵经验和值得关注的工作要点。面对煤炭工业转型升级、煤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分析了中国现代煤化工仍然存在总体技术水平需进一步升级,主要产品档次需进一步提高,项目经济效益需进一步改善等主要问题与面临的产业核心竞争力需进一步提升的严峻挑战,据此指出了中国现代煤化工未来科技创新的技术方向及工作重点。现代煤化工科技创新的突破口应是煤化工高端差异化新产品的开发,特别是高性能、高附加值类新产品的开发,这也是煤化工行业的本质特征。

胡建举[3](2020)在《煤制烯烃中碳排放结合炼厂富氢干气的重整利用及其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前,环境问题成为了全人类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而由此带来的高碳排放等能源环境问题也在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我国特有的富煤少油贫气的能源结构意味着需要把煤作为能源利用的重点。煤化工过程存在的一个缺点就是会产生较高的碳排放,而煤制烯烃工艺作为煤化工过程的主要代表,势必会承担巨大的减排压力。站在企业角度,为了减排对已有工艺进行大幅度改造不太现实,而将其转化为高价值的产品,可以在缓解减排压力的同时增加企业效益。煤制烯烃工艺高碳排放的主要原因是,富碳少氢的原料煤经过气化产生的合成气必须先经水煤气变换单元进行组分调整才能满足后续生产要求,而在组分调整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为了研究煤制烯烃工艺的低碳发展路线,本文以我国神华包头大型煤制烯烃项目为参考对象,提出了一条集成了甲烷三重整单元的煤和富氢炼厂干气联供制烯烃的新工艺过程。随后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新工艺各单元进行建模和模拟,并对模拟取得的结果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找出新工艺的优势和不足,为以后煤化工行业工艺的优化和改造提供理论参考。通过对本文提出的富氢炼厂干气辅助煤制烯烃新工艺的模拟,找出了适合新工艺的干气/煤进料规模比和水煤气变换单元的规模;通过技术经济分析可以发现,相比原工艺,新工艺能够减少34%的碳排放,能效提高了 10.5%左右,产品成本增加了 14.8%。虽然新工艺的成本有所增加,但考虑到未来严格的碳排放要求,新工艺仍具有较大的潜在优势。

周永贤[4](2020)在《烯烃中含氧化合物深度净化用吸附剂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乙烯、丙烯等烯烃主要来源为石脑油裂解和煤化工的甲醇转化(MTO、MTP等),但都存在微量的含氧化合物杂质,在烯烃聚合反应前通常采用分子筛吸附剂进行深度净化。随着聚合材料不断高端化、功能化,聚合催化剂不断推陈出新,对烯烃纯度提出了更高要求。Na X分子筛膜、EMT分子筛膜具有高脱除效率与精度、低传质阻力、高分子筛利用率及低热效应等优点,作为新型净化烯烃含氧化合物的材料,具有巨大潜在价值。然而,低成本、高结晶度的纯EMT分子筛的制备,以及结构完整的Na X分子筛膜和EMT分子筛膜的制备,是影响其产业化进程重要影响因素。本文结合XRD、SEM、BET等表征手段,研究了Na X分子筛膜、EMT分子筛及EMT分子筛膜的制备方法,采用动态吸附实验,评价了其深度吸附净化微量含氧化合物的性能。通过原位红外光谱对含氧化合物脱除机理进行研究,用GCMC方法进行微观吸附模拟。采用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表面改性与真空预涂覆溶胶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结构完整的Na X分子筛膜。在APTES浓度为46 g/L时,得到了厚度为5~6μm的密实、连续、均匀且无孔和裂纹的Na X分子筛膜,能将微量二甲醚、甲醇和丙醛含氧化合物杂质深度脱除至1 ppm以下。与颗粒状Na X分子筛相比,Na X分子筛膜展现出更好的深度净化性能,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与良好的结构稳定性。采用蒸汽晶化法和微波-水热晶化法(即两步法)均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制备得到纯相、高结晶度的EMT分子筛。采用两步法合成,在80℃微波晶化45 min,50℃水热晶化18 h条件下,制得相对结晶度102%的纯的EMT分子筛。EMT分子筛对甲醇和丙醛展现出强的深度净化性能,且结构稳定好、使用寿命长。采用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改性与真空预涂覆溶胶相结合的技术,制备得到厚度为5~6μm的密实、连续、均匀且无裂纹的EMT分子筛膜。与颗粒状EMT分子筛相比,EMT分子筛膜具有更好的微量甲醇和丙醛深度净化性能,良好的结构稳定性,较长的使用寿命。原位红外谱图表明,Na X、EMT分子筛主要通过杂质自身氧中的孤电子对与分子筛骨架中的阳离子Na+间相互作用的吸附过程来脱除二甲醚、甲醇或丙醛的。在脱除甲醇时,还存在着甲醇中的O-H键与晶格氧间的相互作用。GCMC模拟表明,单组分体系中,EMT分子筛对甲醇和丙醛的吸附容量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加,吸附量顺序:丙醛>甲醇>>乙烯。双组分体系中,EMT分子筛对甲醇和丙醛的吸附量均远大于对乙烯的吸附量,甲醇和丙醛对乙烯的选择性吸附系数分别为318和383。甲醇-丙醛双组分体系中,对丙醛的吸附量大于对甲醇的吸附量,丙醛和甲醇的吸附能峰值分别向高吸附能和低吸附能方向偏移,丙醛在EMT分子筛上更容易被吸附脱除。

纪汉亮[5](2019)在《天然气经甲醇制烯烃技术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天然气经甲醇制烯烃的意义,重点论述了天然气经甲醇制烯烃的技术进展,并对天然气经甲醇制烯烃几种新技术的经济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天然气经甲醇制烯烃不仅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而且在经济上也比石脑油制烯烃更有竞争能力。

李冰阳[6](2018)在《天然气间接转化的技术经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2005-2016年我国天然气消费保持高速增长,天然气主要用作工业燃料、城市燃气、发电和化工。我国天然气化工发展晚于国外,主要靠引进技术,目前天然气能够生产合成氨、甲醇、液体燃料等多种产品。间接转化是天然气化工的主要途径,间接转化是天然气先转化为合成气,合成气再转化为其他化工产品的过程。间接转化的主要产品可以分为三类:氢气及合成氨、甲醇及其衍生物、费托合成产品。本文选取制氢气、烯烃(天然气经甲醇制烯烃)、合成油三种产品的过程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技术经济分析明确了各技术的工艺特点,选取了最佳工艺路线;成本分析表明,天然气间接转化生产氢气、烯烃、合成油过程,天然气费用占成本的主要部分,气价每升高0.1元/m3,单位成本分别增加439元/t、248.2元/t、224元/t,制氢和烯烃项目获得至少10%的投资回报所能承受的最高气价分别是1.66元/m3、1.87元/m3;敏感性分析表明,天然气价格和产品价格是影响项目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对于制氢项目和烯烃项目,产品价格对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大于天然气价格的影响;盈亏平衡分析表明,相同天然气价下,天然气制氢项目对开工率的要求高于烯烃项目。天然气与替代原料竞争力对比结果显示,天然气转化合成气、制氢、制烯烃、制合成油技术在多个方面优于以煤为原料的过程;天然气价格为1.34元/m3,原煤205元/t时,天然气制合成气,天然气制烯烃,天然气制合成油成本竞争力低于以煤为原料的过程,天然气制氢成本竞争力强于煤制氢;原油价格在51美元/桶时,天然气制合成油项目成本竞争力远低于传统炼油项目。

刘毅飞[7](2017)在《现代煤化工烯烃路线竞争力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煤化工是指以煤为主要原料,生产多种清洁燃料和基础化工原料的煤炭加工转化产业,具体包括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和煤制乙二醇等。发展现代煤化工不仅是国家能源战略技术储备和产能储备的需要,而且是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煤制烯烃在现今技术条件下即煤经甲醇制烯烃,指的是先以煤炭为原料合成甲醇,然后再用甲醇制取乙烯、丙烯等烯烃的技术;整个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煤的气化、合成气制甲醇与甲醇制取低碳烯烃三大部分。作为现代煤化工的重要路线之一,煤制烯烃在过去的6年中经历了迅猛的发展,产能从2010年的60万t/年飙升至1083万t/年(包含甲醇制烯烃,下同),其中乙烯产能406万t/年,丙烯产能677万t/年,分别占到全国总产能的17%和24.3%,煤基烯烃已成为我国烯烃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煤制烯烃项目的实地调研,结合企业财务报告,计算得出在煤炭价格为290元/t时,煤基烯烃产品单位成本为5276元,与原油价格47美元/桶时石油制烯烃的成本相当,煤炭(标煤)价格每上升100元,煤制烯烃成本上升540元/t。根据金碚的因果关系模型和波特钻石模型对煤制烯烃路线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从竞争结果来看,煤制烯烃路线的竞争力强于其他现代煤化工路线,但弱于石油制烯烃;煤制烯烃路线的主要竞争优势集中在于国内丰富的煤炭资源、有竞争力且稳定可控的成本和先进稳定的技术三方面;其竞争劣势为较大的投资强度、水资源的短缺和较高的碳排放。此外还面临着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未来产能继续快速扩张而导致产能过剩等危险。因此,我国煤制烯烃产业未来的发展应侧重于现有项目的升级示范,包括新一代技术的开发与现有技术的优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力度,特别是要降低煤基烯烃的水耗和碳排放;同时烯烃产品要向高端化、差异化发展,避免低端、通用产品的同质竞争。

胡徐腾[8](2016)在《天然气制乙烯技术进展及经济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当前几种主要的天然气制乙烯技术新进展,包括天然气经甲醇制乙烯、费-托合成制乙烯、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技术进展及应用情况,并对这几种工艺进行了技术经济评价,结论认为:天然气制乙烯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主要取决于天然气原料供应的有效保障及其价格是否合理,在天然气供应充足、价格合理的条件下,天然气经甲醇制乙烯工艺将会得到较快发展,而费-托合成制乙烯、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技术目前尚未达到成熟应用阶段,需要持续加大研发力度,争取早日实现工业化应用。

项东[9](2016)在《煤制烯烃过程技术经济分析与生命周期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乙烯和丙烯为代表的烯烃是重要的平台化学品,其产能规模是衡量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烯烃生产原料主要有石脑油和天然气,世界石油储量越来越少,发展非石油路线烯烃生产技术迫在眉睫。中国是一个富煤、贫油和少气的国家,大型煤制烯烃项目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采用了DMTO技术,是全球较早成功商业化运营的煤制烯烃工业化装置。目前中国煤经甲醇制烯烃和甲醇制烯烃已有约1000万吨烯烃产能投入商业化运行,煤制烯烃技术有望成为烯烃生产的一项重要的替代路线。然而,未来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波动对煤制烯烃项目有多大冲击?煤路线的产品成本成为项目决策的关键所在,不同情景下煤和石油制烯烃技术经济比较就显得尤为重要,环境影响的研究和定量化的评价也非常匮乏。为此,本文对煤制烯烃主要技术进行调研,并从中选取一条较为典型的工艺路线作为案例研究。将其全流程主要过程单元建立相应的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技术经济评价,并将其与石油制烯烃、天然气经甲醇制烯烃、焦炉气经甲醇制烯烃和外购甲醇制烯烃进行比较分析。本文发现在工艺技术性能方面,煤经甲醇制烯烃工艺路线的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高。在当前原料价格下,煤经甲醇制烯烃路线的单位烯烃产品成本比石油制烯烃高9%左右,而在2012年高油价时期,煤经甲醇制烯烃成本仅为石油制烯烃的70%。通过进一步研究分析得到煤经甲醇制烯烃具有竞争力下的煤价和油价的关系,为企业决策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煤经甲醇制烯烃工艺技术和公用工程都还有很大的技术改进和集成优化的空间,装置规模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煤经甲醇制烯烃二氧化碳排放严重的问题,本文设计了具有CCS的煤经甲醇制烯烃过程模型。增加了CCS的煤经甲醇制烯烃路线可大幅降低CO2排放,但随着二氧化碳捕集率的提高,电耗显着增加,减排成本与当前国际碳税基本持平。本研究建立了烯烃生产过程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和成本评价模型。环境性能方面,煤经甲醇制烯烃的空气污染物排放严重,尤其是CO2和PM排放。从内部成本角度看,在当前原料价格下,替代石油路线中煤经甲醇制烯烃产品成本最低,焦炉气经甲醇制烯烃成本分别比煤经甲醇制烯烃高12%左右,因国内天然气价格较高使得天然气制烯烃成本显着高于其他烯烃生产路线。而煤经甲醇制烯烃由环境惩罚所造成的外部成本高,使其生命周期成本为石油制烯烃的1.4倍。针对煤经甲醇制烯烃路线高能耗高排放的问题,开发应用具有适度二氧化碳捕集的煤经甲醇制烯烃过程,煤与天然气或焦炉气联供制烯烃过程,有望推进富碳原料和富氢原料元素互补和能量集成的过程创新,实现CO2和PM减排,同时提高能量资源利用效率。升级现有的煤粉碎与除尘设备,可减少固体颗粒物环境治理成本,提高其生命周期经济性能。本研究建立了烯烃生产过程的生命周期水耗模型,分析发现煤经甲醇制烯烃和焦炉气经甲醇制烯烃水耗高,而外购甲醇制烯烃发生在中国的水耗仅为煤经甲醇制烯烃的17%左右,但其生命周期水耗为煤经甲醇制烯烃的62%左右。中国的煤经甲醇制烯烃水耗高而又主要分布在北方缺水的区域。针对这一困境,本文提出3条产业发展建议:(1)调整水价体系调动煤制烯烃企业的节水节能的积极性;(2)在富煤富气区域提倡煤气联供烯烃工艺;(3)在沿海区域适度增加进口甲醇制烯烃的产能充分利用便利的交通和海外较廉价的甲醇资源。

葛庆杰[10](2016)在《第六章 合成气化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6.1前言随着社会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已成为关乎人类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两大课题。目前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仍以化石能源为主,社会发展和环境安全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愈演愈烈,因此,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的清洁利用和可再生清洁能

二、天然气经甲醇制烯烃技术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然气经甲醇制烯烃技术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有机化工原料的低碳路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2.1 烯烃
        1.2.2 乙二醇
        1.2.3 长链烷烃
        1.2.4 环己烷类化学品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2 方法与模型
    2.1 引言
    2.2 工艺过程模拟
    2.3 技术经济分析
        2.3.1 投资
        2.3.2 总生产成本
    2.4 生命周期评价
    2.5 本章小结
3 烯烃生产的低碳评价
    3.1 引言
    3.2 烯烃不同生产工艺的模型
        3.2.1 蒸汽裂解
        3.2.2 丙烷脱氢
        3.2.3 催化热裂解和深度催化裂化
        3.2.4 甲醇制烯烃/甲醇制丙烯
        3.2.5 甲烷氧化偶联
        3.2.6 费托合成制烯烃
        3.2.7 乙醇脱水制乙烯
    3.3 烯烃不同生产工艺的技术经济分析
        3.3.1 基础参数及假设
        3.3.2 乙烯不同生产工艺的总生产成本
        3.3.3 规模对总生产成本的影响
        3.3.4 原料价格对总生产成本的影响
    3.4 烯烃不同生产工艺的生命周期评价
        3.4.1 系统边界及数据来源
        3.4.2 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
        3.4.3 生命周期CO_2排放随年份的变化
        3.4.4 生命周期CO_2排放前景展望
    3.5 本章小结
4 乙二醇生产的低碳评价
    4.1 引言
    4.2 生物质乙二醇的工艺模型
        4.2.1 原料供应系统
        4.2.2 原料预处理单元
        4.2.3 反应单元
        4.2.4 产物分离单元
        4.2.5 废水处理单元
        4.2.6 公用工程单元
    4.3 技术经济分析
    4.4 生命周期评价
    4.5 结果与讨论
        4.5.1 生物质乙二醇的模型结果
        4.5.2 生物质乙二醇的技术经济和环境影响结果
        4.5.3 乙二醇收率对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影响
        4.5.4 不同氢源对生物质乙二醇的影响
        4.5.5 预处理产物浓度对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影响
        4.5.6 芒草收集率对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影响
        4.5.7 碳税
    4.6 本章小结
5 其他化学品的低碳评价
    5.1 引言
    5.2 光催化大豆油制长链烷烃的生命周期评价
        5.2.1 大豆油脂肪酸生产长链烷烃的工艺模型及流程设计
        5.2.2 生命周期评价
        5.2.3 情景分析
    5.3 环己烷类化学品的生命周期评价
        5.3.1 环己烷类化学品的生产模型
        5.3.2 生命周期评价
    5.4 有机化学品行业的低碳路线建议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摘要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基础能源的生命周期一次化石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2)中国现代煤化工近25年发展回顾·反思·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煤化工发展历程
    1.1“九五”期间,梳理实验室成果,开始试验验证
    1.2“十五”期间,转入工程化开发,开始中间试验
    1.3“十一五”期间,转入产业化开发,开始工业示范
    1.4“十二五”期间,转入商业化开发,开始升级示范
    1.5“十三五”期间,转入企业化运营,继续升级示范
2 煤化工核心技术
    2.1 煤气化技术
    2.2 煤直接液化技术
    2.3 煤间接液化
    2.4 煤制烯烃技术
    2.5 煤制乙二醇技术
    2.6 煤制芳烃技术
3 煤化工专用催化剂
    3.1 煤直接液化催化剂
    3.2 费托合成催化剂
    3.3 甲醇制烯烃(MTO)催化剂
    3.4 煤制乙二醇系列催化剂
4 煤化工关键设备
    4.1 大型煤气化炉设备
    4.2 煤直接液化反应器
    4.3 煤间接液化反应器
    4.4 大型空分设备及压缩机组
    4.5 特种泵设备
5 煤化工工业化示范和升级示范典型项目
    5.1 世界上首个煤直接液化工业化示范项目
    5.2 世界上首个煤制烯烃(DMTO)工业化示范项目
    5.3 世界上单厂生产规模最大的煤间接液化制油工业化升级示范项目
    5.4 世界上单厂生产规模最大的煤制烯烃(SMTO)工业化升级示范项目
6 煤化工产业规模
    6.1 煤制油(包括直接液化、间接液化、煤油共炼)
    6.2 煤制烯烃(包括煤制烯烃和甲醇制烯烃的MTO与MTP)
    6.3 煤制乙二醇(包括其他气源制CO和H2)
    6.4 煤制天然气
7 现代煤化工发展回顾与思考
    7.1 技术研发与经费投入
    7.2 中间试验与工程示范
    7.3 项目准备与工程建设
    7.4 企业运营与精细管理
    7.5 行业规范与专业管理
    7.6 政策引导与宏观调控
    7.7 发展质量与科技创新
8 现代煤化工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8.1 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8.2 研究重点及方向

(3)煤制烯烃中碳排放结合炼厂富氢干气的重整利用及其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气候环境
        1.1.2 烯烃产业现状
    1.2 煤制烯烃技术发展现状
    1.3 碳排放资源化利用现状
        1.3.1 CO_2常见化学利用途径
        1.3.2 CO_2与甲烷重整制合成气
    1.4 炼厂干气简述
        1.4.1 炼厂干气组成
        1.4.2 炼厂干气的直接利用现状
        1.4.3 炼厂干气分离技术
    1.5 煤气化联供转化基础
    1.6 Aspen plus软件简述
        1.6.1 Aspen plus软件功能特点
        1.6.2 Aspen plus软件在化工过程模拟中的应用
    1.7 研究思路及内容
第2章 建模模拟方法及技术经济评价方法
    2.1 建模模拟方法
    2.2 技术经济评价方法
        2.2.1 碳元素利用率
        2.2.2 能量效率
        2.2.3 总投资估算
        2.2.4 生产成本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炼厂富氢干气辅助煤制烯烃工艺
    3.1 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简介
    3.2 炼厂干气性质比较及组成分析
    3.3 炼厂富氢干气辅助煤制烯烃工艺
        3.3.1 煤气化单元
        3.3.2 水煤气变换单元
        3.3.3 酸性气体脱除单元
        3.3.4 甲烷三重整单元
        3.3.5 甲醇合成单元
        3.3.6 烯烃合成单元
    3.4 新工艺技术参数分析
        3.4.1 干气/煤进料比的确定
        3.4.2 水煤气变换规模
    3.5 新工艺全流程模拟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联供新工艺技术经济分析评价
    4.1 能量效率分析
    4.2 经济性能分析
        4.2.1 投资估算分析
        4.2.2 成本分析
        4.2.3 碳税对工艺成本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烯烃中含氧化合物深度净化用吸附剂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烯烃净化工艺研究
        1.2.1 洗涤法
        1.2.2 精馏法
        1.2.3 吸附法
    1.3 吸附剂研究进展
        1.3.1 Na X型分子筛吸附剂
        1.3.2 EMT分子筛吸附剂
    1.4 分子筛膜工艺研究
    1.5 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试剂、原料及设备
    2.2 样品制备
        2.2.1 Na X分子筛膜的制备
        2.2.2 EMT分子筛的制备
        2.2.3 EMT分子筛膜的制备
    2.3 样品表征
    2.4 净化评价实验
    2.5 原位红外吸附
第3章 NaX分子筛膜制备及净化性能研究
    3.1 APTES改性对NaX分子筛膜的影响
    3.2 APTES浓度对NaX分子筛膜的影响
    3.3 水热晶化次数对NaX分子筛膜的影响
    3.4 NaX分子筛膜形成机理
    3.5 NaX分子筛膜的净化性能研究
        3.5.1 N_2体系中的净化性能
        3.5.2 C_2H_4体系中的净化性能
    3.6 NaX分子筛对含氧化合物净化机理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EMT分子筛制备及净化性能研究
    4.1 模板剂法制备EMT分子筛
        4.1.1 水热晶化法制备EMT分子筛
        4.1.2 蒸汽晶化法制备EMT分子筛
    4.2 PDADMAC辅助法制备EMT分子筛
        4.2.1 PDADMAC法制备EMT分子筛
        4.2.2 PDADMAC/18-冠醚-6 混合模板剂法制备EMT分子筛
    4.3 无模板剂法制备EMT分子筛
        4.3.1 晶化方式对EMT分子筛制备的影响
        4.3.2 晶种用量对EMT分子筛制备的影响
        4.3.3 晶化时间对EMT分子筛制备的影响
        4.3.4 晶化温度对EMT分子筛制备的影响
    4.4 EMT分子筛的净化性能研究
        4.4.1 N_2体系中的净化性能
        4.4.2 C_2H_2体系中的净化性能
        4.4.3 制备方法对EMT分子筛净化性能的影响
    4.5 EMT分子筛对含氧化合物净化机理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EMT分子筛膜制备及净化性能研究
    5.1 EMT分子筛膜的形貌与结构
    5.2 EMT分子筛膜的净化性能研究
        5.2.1 N_2体系中的净化性能
        5.2.2 C_2H_4体系中的净化性能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EMT分子筛对含氧化合物的吸附模拟
    6.1 模拟方法
    6.2 单组分模拟结果
        6.2.1 探针分子甲醇在EMT分子筛上的吸附
        6.2.2 探针分子丙醛在EMT分子筛上的吸附
        6.2.3 探针分子分别在EMT分子筛上的吸附
    6.3 双组分模拟结果
        6.3.1 甲醇-乙烯双组分在EMT分子筛上的竞争性吸附
        6.3.2 丙醛-乙烯双组分在EMT分子筛上的竞争性吸附
        6.3.3 甲醇-丙醛双组分在EMT分子筛上的竞争性吸附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创新点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天然气经甲醇制烯烃技术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天然气经甲醇制烯烃的技术进展
    1.1 UOP/Hydro公司经甲醇制烯烃工艺技术
    1.2 Lurgi公司经甲醇制丙烯工艺技术
    1.3 Exxon Mobil公司经甲醇制烯烃工艺技术
    1.4 裂化-甲醇制烯烃相结合的工艺技术
    1.5 中国天然气经甲醇制烯烃工艺技术的研发
2 天然气经甲醇制烯烃技术的经济性分析
3 结束语

(6)天然气间接转化的技术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天然气市场
        1.1.1 世界天然气市场
        1.1.2 中国天然气市场
    1.2 天然气化工技术现状
        1.2.1 概述
        1.2.2 天然气制合成气
        1.2.3 天然气制氢
        1.2.4 天然气制甲醇
        1.2.5 天然气制低碳烯烃
        1.2.6 天然气制合成油
        1.2.7 天然气制乙二醇
    1.3 天然气化工(间接转化)的技术经济分析
        1.3.1 天然气制氢的技术经济分析
        1.3.2 天然气经甲醇制烯烃技术经济分析
        1.3.3 天然气制合成油的技术经济分析
    1.4 技术经济分析方法
        1.4.1 典型技术指标
        1.4.2 建设投资估算
        1.4.3 成本费用估算
        1.4.4 盈利能力分析
        1.4.5 不确定性分析
第2章 天然气转化制合成气的技术经济研究
    2.1 不同天然气制合成气工艺对比
        2.1.1 天然气制合成气技术对比
        2.1.2 天然气制合成气的经济对比
    2.2 天然气制合成气的成本分析
    2.3 天然气制合成气工艺竞争力分析
        2.3.1 天然气制合成气和煤制合成气的技术对比
        2.3.2 天然气制合成气的成本竞争力
    2.4 天然气制合成气技术进展
    2.5 小结
第3章 天然气制氢技术经济分析
    3.1 制氢产业现状
    3.2 天然气制氢工艺及成本分析
    3.3 不确定性分析
        3.3.1 敏感性分析
        3.3.2 盈亏平衡分析
    3.4 天然气制氢竞争力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天然气经甲醇制烯烃技术经济分析
    4.1 天然气经甲醇制烯烃产业现状
    4.2 天然气经甲醇制烯烃工艺及成本分析
    4.3 不确定性分析
        4.3.1 敏感性分析
        4.3.2 盈亏平衡分析
    4.4 天然气经甲醇制烯烃竞争力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天然气制合成油技术经济分析
    5.1 天然气制合成油产业现状
    5.2 天然气制合成油工艺及成本分析
    5.3 天然气制合成油竞争力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7)现代煤化工烯烃路线竞争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创新点
    1.3 研究内容
    1.4 项目依托
        1.4.1 实际工作量
第2章 煤制烯烃技术
    2.1 煤气化
    2.2 甲醇合成
    2.3 甲醇制烯烃
        2.3.1 UOP/Hydro公司MTO技术
        2.3.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DMTO技术
        2.3.3 中石化上海石化研究院S-MTO技术
        2.3.4 Lurgi公司MTP技术
        2.3.5 清华大学FMTP技术
第3章 我国烯烃产业分析
    3.1 乙烯供应
        3.1.1 石油路线
        3.1.2 煤(甲醇)路线
    3.2 乙烯消费
        3.2.1 聚乙烯
        3.2.2 乙二醇
    3.3 丙烯供应
        3.3.1 石油路线
        3.3.2 煤(甲醇)路线
        3.3.3 丙烷脱氢路线
        3.3.4 混合烷烃脱氢路线
    3.4 丙烯消费
        3.4.1 聚丙烯
第4章 煤制烯烃成本分析
    4.1 成本及构成分析
    4.2 成本变化与预测
第5章 煤制烯烃竞争力分析
    5.1 分析模型
        5.1.1 因果关系模型
        5.1.2 波特钻石模型
    5.2 竞争力的实现
    5.3 竞争实力
        5.3.1 技术
        5.3.2 成本
        5.3.3 利润
    5.4 竞争潜力
        5.4.1 资源潜力
        5.4.2 市场潜力
        5.4.3 相关支持产业
        5.4.4 政府
        5.4.5 机会
    5.5 SWOT分析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煤制烯烃过程技术经济分析与生命周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烯烃产业现状
    1.2 煤制烯烃技术评述
        1.2.1 煤气化技术
        1.2.2 甲醇合成技术
        1.2.3 甲醇制烯烃技术
        1.2.4 费托合成烯烃技术
    1.3 煤制烯烃研究现状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研究方案和内容
第二章 煤制烯烃过程建模和模拟
    2.1 空分单元
    2.2 煤预处理和气化单元
    2.3 水煤气变换单元
    2.4 酸性气体净化单元
    2.5 甲醇合成单元
    2.6 甲醇制烯烃单元
    2.7 费托合成烯烃单元
    2.8 小结
第三章 煤制烯烃技术经济分析
    3.1 化工技术经济研究方法
    3.2 化工技术经济分析要素
    3.3 煤经甲醇制烯烃分析
        3.3.1 流程分析
        3.3.2 技术性能分析
        3.3.3 经济性能比较
    3.4 煤基费托合成烯烃分析
        3.4.1 煤基费托合成烯烃流程合成
        3.4.2 烯烃选择性对煤基费托合成烯烃的影响
        3.4.3 二氧化碳选择性对煤基费托合成烯烃的影响
    3.5 碳税对产品成本的影响
    3.6 数据来源及论证
    3.7 小结
第四章 煤经甲醇制烯烃减排分析
    4.1 二氧化碳捕集、运输和封存过程
    4.2 二氧化碳捕集率和减排成本
    4.3 技术性能分析
    4.4 经济性能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和成本分析
    5.1 生命周期评价概况
    5.2 生命周期评价模型
        5.2.1 生命周期边界和功能单位
        5.2.2 生命周期污染物排放数据来源及计算模型
        5.2.3 生命周期成本计算
    5.3 生命周期清单
    5.4 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5.5 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5.6 小结
第六章 生命周期水资源消耗分析
    6.1 生命周期水耗数据来源及计算模型
    6.2 烯烃生产过程的水耗分析
    6.3 解决煤经甲醇制烯烃高耗水的路径选择
        6.3.1 政策导向促进煤经甲醇制烯烃企业节水
        6.3.2 在沿海区域适度增建外购甲醇制烯烃
        6.3.3 煤经甲醇制烯烃企业内部节水方案
        6.3.4 调节南北区域优势资源
    6.4 替代路线制烯烃水耗情景分析
    6.5 小结和建议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Ⅳ-2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10)第六章 合成气化学(论文提纲范文)

6. 1 前言
6. 2 合成气中枢[3]
    6. 2. 1 合成气中枢的概念
    6. 2. 2 合成气中枢的催化技术
6. 3 合成气制造
    6. 3. 1 煤气化制合成气
    6. 3. 2 天然气( 含煤层气、页岩气等) 制合成气
        6. 3. 2. 1 甲烷水蒸汽重整制合成气
        6. 3. 2. 2 甲烷- CO2重整制合成气
        6. 3. 2. 3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
    6. 3. 3 生物质气化制合成气
        6.3.3.1生物质气化基本原理和气化过程
        6. 3. 3. 2 生物质气化过程研究现状
        6. 3. 3. 3 未来生物质气化技术的研究方向
6. 4 合成气转化利用
    6. 4. 1 合成气转化利用概述
    6. 4. 2 合成气转化制含氧化合物
        6. 4. 2. 1 甲醇
        6. 4. 2. 2 二甲醚
        6. 4. 2. 3 乙醇
        6. 4. 2. 4 低碳醇
        6. 4. 2. 5 乙二醇
    6. 4. 3 合成气转化制烃燃料
        6. 4. 3. 1 合成气直接转化制烃燃料
        6.4.3.2合成气间接转化制烃燃料
    6. 4. 4 合成气转化制低碳烯烃
        6. 4. 4. 1 合成气直接转化制低碳烯烃
        6. 4. 4. 2 合成气间接转化制低碳烯烃
6. 5 结论和展望

四、天然气经甲醇制烯烃技术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有机化工原料的低碳路线分析[D]. 赵志仝. 大连理工大学, 2020
  • [2]中国现代煤化工近25年发展回顾·反思·展望[J]. 徐振刚. 煤炭科学技术, 2020(08)
  • [3]煤制烯烃中碳排放结合炼厂富氢干气的重整利用及其评价[D]. 胡建举.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4]烯烃中含氧化合物深度净化用吸附剂制备及性能研究[D]. 周永贤. 天津大学, 2020(01)
  • [5]天然气经甲醇制烯烃技术进展[J]. 纪汉亮. 炼油与化工, 2019(04)
  • [6]天然气间接转化的技术经济分析[D]. 李冰阳.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7]现代煤化工烯烃路线竞争力分析[D]. 刘毅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2)
  • [8]天然气制乙烯技术进展及经济性分析[J]. 胡徐腾. 化工进展, 2016(06)
  • [9]煤制烯烃过程技术经济分析与生命周期评价[D]. 项东.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10]第六章 合成气化学[J]. 葛庆杰. 工业催化, 2016(03)

标签:;  ;  ;  ;  ;  

天然气制甲醇制烯烃的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