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嵌入式智能体的数字化技术支持与服务系统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吴雅威[1](2021)在《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及服务能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作为决策咨询机构的智库,一直受到政府机构和决策者的高度重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与实施,更为智库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然而,由于缺少多源数据、智慧化技术手段和专业人才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智库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图书情报机构(以下简称图情机构)提供智慧数据服务以满足智库复杂需求。目前,大数据时代持续推动着图情机构服务模式发生重大变化,正在促使其由传统信息服务向智慧数据服务转型。因此,当前智库到底存在哪些智慧数据服务需求,图情机构面向智库需求应该采取何种智慧数据服务模式,以及如何提升智慧数据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已经成为目前图情机构亟需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数据管理理论、用户场景理论和质性研究理论等为基础,探讨了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服务模式、模式实现及服务能力评价体系问题。首先,分析并构建了智库的智慧数据服务需求及其模型,结合实际案例对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及其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面向智库需求的两类智慧数据服务模式,详细阐述了智慧数据服务模式的实现路径,并构建了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最终针对智慧数据服务模式与服务能力评价体系给予相应对策及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6个方面:(1)我国智库的智慧数据服务需求分析。主要通过混合式研究方法分析了智库的数据资源管理现状与问题、智慧数据服务需求以及需求驱动因素。明确了智库的两个主要需求:多源数据服务需求(包括多源数据采集与处理等)、创新发展环境服务需求(包括图情机构职能与服务及技术工具与人才等)。智库的数据需求、场景环境和应用过程的变化,对图情机构的智慧数据服务提出了更高期望与要求。本章为后文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服务模式、模式实现以及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奠定了需求基础和研究框架。(2)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及其特征。基于智库需求,通过文献调研、案例分析以及借鉴智慧数据服务相关实践经验,分析了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关键要素及其特征,阐述各要素在智慧数据服务中的定位和作用。明确了以图情机构、智慧数据、智能化技术方法、智慧化平台、服务环境为5大关键要素,以及服务场景化、技术智能化和数据多源化3大特征。引用生态系统及其相关发展理论构建模型来剖析服务主体、客体、环境间的能量流动及关系,最终以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通过分析其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过程及其服务要素与特征,验证前文所明确的关键要素,为后文研究奠定要素基础。(3)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基于智库需求,结合模式构建法提出了面向智库需求的两类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其一,个性化推荐模式,主要探讨图情机构通过感知智库需求,融合多源数据、专家智慧、智能技术及用户需求精准识别等资源与服务,通过智慧数据服务平台与新媒体技术,最终实现场景化、精准化与个性化推送;其二,嵌入式服务模式,主要探讨以图情机构为主体,通过分散、兼职和旋转门等途径嵌入智库内部及其活动过程,将智慧数据服务与智库的数据采集、综合处理、成果传播推广等环节相融合,精准定位智库需求,提供多源数据采集、融合处理、人才支持和影响力塑造等针对性服务。(4)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实现。根据智库需求和图情机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的具体内容与流程,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实现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智库的特征识别与需求确定;基于Data Commons的智慧数据服务平台构建;多源数据融合;智能化技术与工具融合与协同治理;基于专家系统的多源数据分析与应用;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场景化服务推荐,以此来实现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体现了智慧数据服务的新路径与新思想。(5)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以智库需求、智慧数据服务过程和智慧数据服务内容为评价依据,初步构建了包括多源数据、智能化技术与工具、智慧数据服务人员三个维度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再利用专家调查法、灰色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完成指标优化和赋权,以验证指标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可行性,最终确定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最终以天津社科院图书馆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论证服务能力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有效性、科学性和应用性,以此为图情机构提升智慧数据服务能力与质量提供适当参考。(6)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保障策略。以智慧数据服务要素、服务模式及服务能力评价为依据,考量涵盖智慧数据服务关键要素、优化智慧数据服务流程、改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等方面制定保障策略。智慧数据服务保障策略具有明显的层次化特征,涵盖政策保障、数据保障、技术保障与人才保障等层次。其中,政策保障涵盖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等;数据保障涵盖完善多源数据建设、融合、安全与开放保障机制等;技术保障涵盖完备智能化数据管理技术、方法与工具集体系构建等;人才保障涵盖智慧数据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等。通过构建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可以优化智库活动流程,提升智库的课题研究能力、决策支持服务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动力,还可保障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质量和水平,也为大数据时代下图情机构智慧数据服务研究体系提供理论启发与借鉴,拓展智慧数据服务的理论与应用范畴,推动智慧数据服务可持续性发展。此外,通过建立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可以评价图情机构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帮助其更清楚的认识优势与缺陷,根据评价体系优化服务流程,更好的服务智库。同时,为图情机构系统认知大数据时代下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实现路径提供参考,继而有效引导图情机构从智库需求感知到服务模式构建再到服务能力评价的流程化视角来看待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工作。
汪哲宇[2](2021)在《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文中提出为了应对以长期性、非传染性与难治愈性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的复杂护理需求,“慢病管理”——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卫生服务模式——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逐渐涌现并不断发展。协同护理是慢病管理区别于传统卫生服务模式的关键要素,其目标是为患者提供有组织性的协同化医疗服务。以移动健康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能够提升慢病管理的协同效率,帮助患者与护理提供者之间形成完整的闭环反馈,将循证知识与健康数据中蕴含的信息集成到管理过程之中,推动慢病管理逐渐从传统方式向全面的数字化方式过渡。虽然以慢性病照护模型为代表的慢病管理理论模型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且其有效性已经在多个国家得到了验证,但在当前我国的慢病管理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关键问题,导致以协同护理为核心的数字化慢病管理技术尚未得到有效应用。同时,数字化慢病管理领域的相关实施性研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这些关键问题,本论文系统性地研究了如何在我国的医疗场景下形成以协同护理为特征的数字化慢病管理关键方法,具体内容包括:(1)数字化慢病协同管理模型的构建与表达方法研究。针对我国慢病管理实践存在的管理角色分工不明确、缺乏数字化全流程决策支持等问题,使用路径的方式对通用性慢病管理方法进行明确可执行的表示,通过对高血压、糖尿病与慢阻肺三类常见慢病国内外指南的分析与归纳,提炼出了包含九类共通任务的通用性管理路径,并对数字化场景下各病种的具体路径进行了明确。在此基础上,面向我国管理模式构建了路径驱动的数字化协同管理模型,并通过本体对模型中包含的结构化知识与具体路径中的医学决策知识进行了表达。(2)数字化背景下面向患者依从性增强的个性化管理方法研究。针对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问题与相关个性化管理研究的局限性,一方面,从移动健康应用的个性化需求分析入手,基于目标导向型设计方法中的用户建模过程,结合相关健康行为理论,提炼了面向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提升的用户模型,结合问卷与访谈结果识别出了三类患者虚拟角色与其对应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从人工智能技术的管理实践入手,基于本体与多种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了一种根据患者特征为其推荐相关文章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基于强化学习技术实现了一种在虚拟管理环境中根据患者与管理师状态给出干预建议的个性化管理策略生成方法。(3)数字化慢病闭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针对我国慢病管理信息化实践中存在的缺乏理论指导以及多病种集成性较低等问题,基于所构建的模型与个性化管理方法,设计并实现了包含智能服务引擎与客户端两大组件的数字化慢病闭环管理系统。智能服务引擎以通用性慢病管理路径本体为核心,能够通过多种类型的接口为系统提供数据存储与全场景决策支持服务;客户端中的医生工作平台基于共通性路径任务设计,能够辅助不同角色的医护人员执行具有时序性与闭环性的协同式管理;客户端中的患者移动终端基于所提炼的个性化需求与行为改变轮设计,能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自我管理支持,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依从性。所实现系统目前已在我国多个地区进行了实际的部署与应用。(4)面向数字化慢病管理的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针对数字化场景下管理系统评价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基于面向远程医疗的综合评估模型,提炼了包含评价角色、评价重点与评价角度三个维度的面向个体层面的数字化慢病管理评估模型,并依据该模型对所实现系统进行了不同证据水平的实践评价,包括基于系统真实数据的回顾性评价、面向慢阻肺患者的前后对比试验与面向高血压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结果表明,当前系统能够帮助医护人员与患者共同合作,开展医患之间高效互动的闭环式协同管理,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疾病控制情况、日常生活质量与疾病认知水平。总的来看,本论文所提出的路径驱动的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慢病管理实践与慢病管理领域相关研究中存在的多种问题,为数字化慢病管理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验证。
王张华[3](2020)在《基于人工智能的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人类社会的漫长历史来看,影响国家治理优良性和有效性的众多因素当中,科学技术总会占有一席之地,历史上历次的重大技术变革都或多或少会对各国国家治理的理念、价值、制度、方式等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当下,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驱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发生,对国家治理的变革性作用逐渐开始受到全球性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作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和应用的大国,我国陆续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战略性规划和顶层设计,突出了人工智能对提升国家治理优良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充分说明,加速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同国家治理的融合已经成为我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历程中,中国政府对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的采用和适应性改革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为我国公共管理的理论总结和话语体系建构提供了较为完整的“社会试验场”。面对百年来未有之历史机遇,摆在中国公共管理者面前的是必须从现实的真实世界出发,进行理论提炼和话语创新,充分汲取中西方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丰富营养,推动人工智能时代政府形态的构建,并探索出与之相适的新型政府治理模式。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本文将视角聚焦至政府治理中的人工智能应用问题,试图对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理论和实践议题展开分析,以求为加速人工智能同政府治理的融合进程提供助益,推动政府数字化、智能化和智慧化转型。全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指出探讨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迎合了时代变迁的整体境域,也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所必然面临的焦点议题;进一步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论证命题的合理性,阐明人工智能对政府治理模式的变革意义内嵌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之中,具有内在的规律性意义和革命性潜质,从技术自身的生产力本质和赋能“政府—社会”关系的价值维度论证命题的可行性,人工智能将会对政府治理的理念、工具、机制、方式和结构带来颠覆性的影响;最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从认识更新、技术治理、制度跟进和机制创新四个维度探讨了政府如何实现善用人工智能的行动策略。通过上述研究,研究概括了三个关键性的结论:一是人工智能将成为政府新一轮历史变革的关键力量。互联网、大数据、机器学习、精准算法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互联网的整体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数据出现井喷式爆发,使人工智能逐渐获得了与人类相匹敌的“智识”,在诸多方面展现出了超越和替代人类行为的能力,引发了政府治理新一轮的历史性变革。可以预见的是,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会更加深入广泛地嵌入政府治理的各个环节和领域,不仅会引发政府治理技术层面的变革,同时还会给传统政府治理的技术体系、价值目标、伦理结构乃至思维理念带来重要影响。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这种影响,相关部门必须积极研判和主动应对,以一种客观理性的态度审慎对之,正视其给政府治理所带来的影响。二是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遵循着内在的技术逻辑。从技术的种属来看,人工智能被视为是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阶段,虽然被贴上传统信息技术的标签,但是其对人类政府运行的冲击和影响仍然遵循着自身独特的技术逻辑,在探究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技术逻辑时必须兼顾人工智能技术的内在发展逻辑和治理结构影响两个层面。从技术的内在发展逻辑层面看,决定人工智能独特属性的是三大核心要素:数据、计算资源和算法,可概括为数据和算法两种驱动逻辑;从技术治理的结构影响层面看,人工智能所带来的结构化影响是区别于互联网、大数据所解决的信息“连接”和“数据”问题,汲取了互联网和大数据的精髓,三者共同构建了一个彼此交互、高度融合的整体生态,解决的是信息社会网络相互连接端对大数据内容主体的智能化处理问题。三是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遵循着以“善智”实现“善治”的逻辑进路。为回应人工智能技术“向善”与“为恶”的双重属性,全文所引入和进一步阐释的“善智”概念,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为发挥人工智能之于政府治理的重要作用提供了理论上可能进路。从“善智”和“善治”的关系出发,阐发了人工智能与政府治理之间何以遵循着以“善智”实现“善治”的内在逻辑,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以“善智”实现“善治”的有效路径。当然,由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其嵌入政府治理的过程仍然处于一种“进行时”状态,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尚未出现,几乎可以断定的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其对政府治理的影响势必会更为深刻和广泛,其方式也会更加多样和复杂。围绕研究的核心议题,全文主要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从人工智能技术“替代人”的社会属性以及由数据、算法和算力驱动的技术属性出发,将其从传统信息技术的种属中抽离出来,视其为一种全新的技术形态(智能技术)加以考量,并以此为切入探讨人工智能对政府治理可能的颠覆性影响;与大多数研究将其置于传统信息技术框架下展开所不同的是这样做有利于聚焦人工智能独特的技术属性(由数据、算力和算法共同驱动),由此揭示出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遵循着数据驱动、算法支配和智能融合的技术逻辑。第二,针对人工智能“向善”与“为恶”双重面相所带来的争论,引入“善智”的概念,并从“价值—技术—应用”复合分析框架对其进行了重新解读,试图以此超越人工智能技术乐观与悲观的对立之争,为人工智能的开发和应用描绘一种最佳状态,并以“善智”与“善治”的关系为切入点,尝试在人工智能与政府治理之间找到联结点,为人工智能开发和应用与谋求良政善治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沈小雨[4](2020)在《面向物联制造车间的装备智能体构建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物联技术在制造车间中的广泛应用,车间中制造装备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这对制造装备间互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制造车间执行加工任务过程中,制造装备间并未实现互联互通,导致制造装备之间无法进行交流与协作。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结合物联制造技术理论,对物联制造环境下的装备智能体构建方法展开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通过对物联制造车间的特点进行分析,结合车间基本结构,对装备智能体构建进行相关描述。并提出装备智能体构建总体方案,设计了装备智能体基本架构,围绕该架构设计并构建了装备智能体的功能模型,包括适配层模型、交互决策层模型。根据装备智能体在车间交互的基本需求,构建物联制造车间通信网络。其次,通过对制造装备在物联环境下通讯现状分析,描述构建适配层的目的。并以车间中最复杂的制造装备——数控设备为研究对象,详细阐述适配层构建方法,设计了面向不同数控系统的适配层框架,包括控制层、监测层和文件传输层。同时为了兼容不同上层应用调用,设计适配层统一接口,并针对生产车间典型的FANUC和SIEMENS数控系统进行了适配层详细设计。通过对适配层的构建,为后续交互决策层研究奠定基础。然后,针对装备智能体在物联环境下的加工状态,分别定义其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和扰动状态下的交互模型。并设计交互信息流,明确装备智能体间交互信息的来源与内容。根据交互信息,构建装备智能体分析决策层。对装备自身动作信息、车间环境相关的加工任务信息分析,实现对装备动作的智能控制,并合理选择加工任务的功能。最后,设计并搭建物联制造试验平台,将装备智能体构建技术应用于试验平台的制造装备中。完成了物联环境下装备智能体制造装备集成以及软件系统开发。以此为基础分别设计对比实验、设备扰动实验,验证了装备智能体构建方法的可行性。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5](2016)在《中国交通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6》文中认为为了促进中国交通工程学科的发展,从交通流理论、交通规划、道路交通安全、交通控制与智能交通系统、交通管理、交通设计、交通服务设施与机电设施、地面公共交通、城市停车交通、交通大数据、交通评价11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交通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交通流理论方面综述了交通流基本图模型、微观交通流理论及仿真、中观交通流理论及仿真、宏观交通流理论、网络交通流理论;交通规划方面综述了交通与土地利用、交通与可持续发展、交通出行行为特征、交通调查方法、交通需求预测等;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综述了交通安全规划、设施安全、交通安全管理、交通行为、车辆主动安全、交通安全技术标准与规范等;交通控制与智能交通系统方面综述了交通信号控制、通道控制、交通控制与交通分配、车路协同系统、智能车辆系统等;交通管理方面综述了交通执法与秩序管理、交通系统管理、交通需求管理、非常态交通管理;交通设计方面综述了交通网络设计、节点交通设计、城市路段交通设计、公共汽车交通设计、交通语言设计等;地面公共交通方面综述了公交行业监管与服务评价、公交线网规划与优化、公交运营管理及智能化技术、新型公交系统;城市停车交通方面综述了停车需求、停车设施规划与设计、停车管理与政策、停车智能化与信息化;交通大数据方面综述了手机数据、公交IC卡、GPS轨迹及车牌识别、社交媒体数据在交通系统分析,特别是在个体出行行为特征中的研究;交通评价方面分析了交通建设项目社会经济影响评价、交通影响评价。
张金江[6](2009)在《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变电站设备信息集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变电站中各种设备大量增多,来自不同应用系统的信息也日益丰富。目前变电站设备的状态监测系统往往是由各个厂家针对特定的设备应用,按照自己的理解实现的。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目前变电站设备的状态监测系统存在信息难共享、难利用,不同厂家的装置不能互操作、互替换,装置本身可靠性不高、状态不可观测等突出问题,变电站设备的检修与维护成为电力企业面临的一个最大的挑战之一。本文结合IEC61850/IEC 61970系列标准,研究了多智能体平台结构、协作模式、通信模型等理论技术问题,并将其用于分析变电站一次设备状态监测、二次设备的远程维护、设备信息的一体化集成及模型协调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并实现了统一设备信息模型、统一通信接口体系的变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信息集成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可以及时、全面地了解变电站设备的运行状态,同时也可以方便地获取并综合利用来自其它应用系统的信息,对于提高变电站设备的健康状况评估的效率和准确性有重要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一、首先提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并介绍了相关背景;接着概要分析了IEC61850、IEC 61970等国际标准及研究应用现状,然后分析了多源信息融合、SOA、多智能体理论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目前研究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二、针对变电站信息集成中目前存在的严重的“信息孤岛”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合当前变电站发展特点的、兼容变电站遗留设备系统及IEC 61850标准设备的变电站信息集成方案,设计了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嵌入式变电站信息一体化平台,研究了基于多智能体技术与IEC 61850标准的系统平台的体系结构、通信机制、智能维护与配置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等问题。三、在总结变电站设备状态监测技术发展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中心级分层分布式变电站状态监测系统,并提出了基于多智能体联邦的设备状态监测系统架构,研究并设计了中心级设备状态监测系统架构的多智能体构成、协同工作模式等关键技术,这一系统架构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四、基于多智能体理论,提出了适用于分布式异构系统的基于XMLHTTP的智能体通信模型,并结合Web Services技术实现多智能体通信与协调设计了一种变电站智能设备远程诊断与维护系统,分析了设备状态远程监测及远程维护的关键技术,为变电站数字化、电网智能化形势下二次设备的维护提供了一条新的可行的解决思路。五、提出了IEC 61850与IEC 61970系列标准协调的变电站设备状态监测的信息系统架构,分析了变电站设备信息模型的构建、扩展及模型适配问题,设计并实现了支持统一信息模型、统一通信接口的设备状态监测集成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全面地收集变电站设备的各种状态信息,同时可以方便地与其它应用系统共享并综合利用。六、介绍了上述研究成果在华东某500kV变电站的综合应用情况:进行了基于IEC 61850/IEC 61970标准的变电站信息一体化平台试点应用,其中包括了信息一体化平台方案部署、基于IEC 61850标准的设备信息模型的构建与扩展、系统关键接口的实现以及主要应用软件界面设计等。
张金焕[7](2009)在《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制造装备自律控制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制造装备作为现代制造系统的关键基础单元,其性能的好坏决定着先进制造模式的成败。目前在制造过程规划、协调和协作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系统层面上,对于如何解决装备的异构性、装备间复杂的交互与协同、以及在可达的异构资源中寻求协作的能力等问题尚缺乏深入的研究;对于数字制造装备如何适应网络化数字制造环境的研究,大都停留在解决网络通信、远程操控和数据交换等问题上,很少关注底层数字制造装备对复杂动态制造环境的主动感知和自主适应等问题。本文利用嵌入式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和智能理论与技术,针对制造系统底层制造装备的自律控制理论与关键技术展开研究,以实现制造装备具有对制造环境的自主适应能力、对加工行为的自律控制能力、与异构制造设备的集成能力。本文开展的研究工作如下:(1)对制造装备自律控制的内涵进行了研究,从制造装备自律控制的概念、概念性系统模型和特征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说明;并通过分析网络化数字制造环境及其带来的制造装备自律控制的功能需求,研究了制造装备自律控制的功能;然后系统地从静态模型(层次结构和模块组成)和动态模型(工作流和信息流)两个角度详细分析了制造装备的自律控制。制造装备自律控制的内涵、功能和模型分析是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制造装备自律控制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开展的基础。(2)在研究闭环位置控制数学模型、加工轮廓运动控制中的误差分析和轮廓误差计算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利用一般运动轮廓误差计算模型不能实时计算出曲线轮廓误差的不足,结合实时轮廓误差补偿控制策略和模糊逻辑理论,研究了基于模糊逻辑理论和实时误差计算的轮廓自律控制策略。该策略可根据轮廓误差绝对值的大小和加工轮廓曲率的变化自主地调整进给速度,并能实时计算出轮廓误差近似值;在轴闭环位置为二阶数学模型的两轴轮廓运动和轴位置控制为常规比例控制器的仿真实验条件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策略的有效性。(3)在分析资源共享相关理论的资源共享的概念模型、控制模式和层次的基础上,描述了网络化数字制造环境下数控装备资源的特性,研究了网络化数字制造环境下数控装备资源模型,即数控装备制造单元资源模型和基于数控装备制造单元的网络化制造资源模型;并研究了数控装备适应网络化数字制造环境的自律控制策略,即为实现数控装备资源共享的自主协作策略。该自主协作策略采用以加工任务为中心、任务驱动的协商机制;通过该自主协作策略,数控制造装备资源具有适应网络化数字制造环境自律控制的自主协作能力。(4)在数控装备自律控制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研究了以网络为数控系统支撑平台、以网络信息资源和数控资源共享为目的的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数控装备自律控制的关键技术,即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数控装备的网络通信技术、与网络化数字制造环境集成技术和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数控制造装备自律控制的体系结构。研究了基于XML的制造装备信息集成,给出了描述制造装备资源信息的XML Schema;并根据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制造装备自律控制体系结构的设计要求和设计模式,研究了两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制造装备自律控制体系结构,即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制造装备自律控制基本系统体系结构和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制造装备网络自律控制服务系统体系结构。(5)在前面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制造装备自律控制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制造装备自律控制基本系统体系结构和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制造装备网络自律控制服务系统体系结构,研究了相应的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数控装备自律控制策略的系统平台,即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数控装备自律控制基本系统和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数控装备网络自律控制服务系统,这包括系统平台的功能目标、软硬件架构及其关键技术等。
陶波[8](2007)在《分布式制造环境下嵌入式智能体的建模与实现》文中认为迄今为止,制造装备运行状态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实现仍以工业PC、I/O装置、数据采集卡以及设备控制网组成的自动化测量系统为主,易受装备物理结构、安装空间以及系统成本等因素的制约。嵌入式系统技术为解决这一难题开辟了新的途径。本论文将传感器、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以及嵌入式系统等领域的技术综合应用于工业设备终端设计,提出了嵌入式智能体、嵌入式智能信报系统等概念,为实现制造装备运行状态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提供一套嵌入式测量的新原理和新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有:提出了资源约束型嵌入式网络化智能传感器(即IP传感器)的设计模型,融入了虚拟外设以及嵌入式INTERNET等技术特征。论文系统介绍了IP传感器的设计原理、体系结构以及数据校正技术,分析了资源约束型嵌入式INTERNET设备的网络时延特性,给出了若干种改进网络时延性能的措施。不仅解决了工业现场网络传感器接口协议标准统一等问题,而且显着地降低了设计成本,为推动资源约束型网络化计算设备的设计与普及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提出了嵌入式智能体的概念,并将其用于传感器网络组织结构和对等通信建模,建立了一个具有自主决策以及协作特性的嵌入式网络化协同节点即EmAgent设计模型。论文系统介绍了EmAgent的结构模型及其工作原理,探讨了分布式网络环境下,EmAgent名字解析机制、设备资源描述方法,以及资源动态发现和调度策略。不仅解决了网络传感器之间的对等通信问题,而且极大简化了传感器网络组织结构的建模过程。融合智能报文和执行转移机制,建立了一个新的轻量级分布式协作实现平台,即嵌入式智能信报系统EmMessage。论文系统介绍了EmMessage概念、设计模型、安全机制以及实现技术。不仅解决了EmAgent之间的网络协作,提高了协作效率,而且为资源约束型EmAgent突破资源限制而解决复杂的任务提供了一种新的实现途径。提出了一种基于Rényi信息熵的设备状态特征提取的简约方法。基于统计矩-信息熵的等价性,推导了广义统计矩的解析表达式,并据此构造了一组新颖的无量纲特征量。与现有方法相比,该序列特征量具有提取简单、计算量小等优点,满足制造装备状态监测系统中资源约束型计算设备数据简约的需要。基于上述方法,实现了资源约束型EmAgent原型,开发了网络化的设备运行状态内嵌式在线监测平台软件ESN-DCBM。研究成果可广泛用于工业设备运行状态的网络化测量、传输和处理,已在嵌入式远程测控产品开发、大金空调设备性能远程监控系统、RFID封装设备内嵌式维护系统设计等方面获得成功应用,为实现制造装备和制造过程的网络化监测、现场设备信息与企业管理信息集成、提高制造装备运行可靠性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撑。
叶雷[9](2004)在《基于MAS体系的移动GIS集成服务研究》文中提出当代信息技术与移动通信网络的普及已大大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数字地球”与城市信息化的建设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掌握、认知周边环境成为可能,运用信息,尤其运用空间信息已不再是政府、企业、科研机构所享有的特权,以人为本,从管理模式到服务职能思路的转变,使每个人都有权要求在任一时间、任一地点充分享受技术创新给我们带来的方便,高科技更应该服务于公众、服务于社会。移动GIS集成服务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应用当代软件工程中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最新模式MAS体系,借助2G以上的移动通信机制,实现空间信息的4A服务。 本文以国家863项目“数字城市关键技术研究”招标子课题,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重大专项,“空间信息移动用户应用服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为实例,对基于MAS体系的移动GIS集成服务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讨,概括起来,论文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第一章通过文献综述、对比研究,从地理学新视角出发,重新认识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简要介绍了从地理信息系统走向地理信息服务的过程,及地理信息科学形成的基础,并提出了从移动GIS走向移动GIS集成服务的观点,引出移动GIS集成服务研究。 第二章在研究国内外移动GIS理论、方法、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移动GIS集成服务概念,并建立了以层次化、增量化为特点,以空间数据结构、空间分析方法、通信机制为移动GIS集成服务技术体系的基石,以Agent与MAS的组织结构为核心,通过标准、规范、协议建立保障的移动GIS集成服务技术体系,为移动GIS集成服务提供理论、方法与技术理论依据。 第三章体现出Agent、MAS体系理论以及AOSE理论是移动GIS集成服务体系的核心。本文在总结、梳理Agent、MAS以及AOSE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对Agent的认识观点与看法及如何应用Agent模型,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空间信息智能体结构,并基于混合式MAS体系结构,提出来构建基于MAS体系的移动GIS集成服务框架结构,力图将Agent理论、MAS体系与AOSE的方法引入移动GIS集成服务中来,在针对复杂系统建设的GIS软件工程理论与方法上寻求创新。 第四章从空间信息处理、空间信息服务与示范系统集成等三个方面,提出移动GIS集成服务实践中的系列关键技术,包括:面向多信息源的数据整合技术、海量空间信息数据快速检索及分层智能提取技术、基于城市路网结构的建筑物间最优路径算法、异种GIS平台间互基于MAS体系的移动Gls集成服务研究摘要操作、面向2.SG以上移动通信机制的GIS wAP Service、基于空间信息智能体与MAS体系的系统整体结构等。这些关键技术是本文在实践方面的工程经验与工程创新的总结。 第五章较全面地介绍了空间信息移动用户服务系统,展示了相关各项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并对研发工作从研究背景与实现目标、系统设计、功能及其实现等方面进行了简述。 第六章中总结了论文的创新点,并对目前尚未实现、仍需进一步研究的Grid与网格计算与移动GIS集成服务未来的结合进行了思考,并对移动GIS集成服务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通过这些研究,本文从理论、技术、方法、工程实践等方面较全面地描述了基于MAS体系的移动GIS集成服务,并通过关键技术研究、实例等体现在工程实践中已取得的丰硕成果,为移动GIS集成服务在4G以及4G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地理信息科学中针对复杂系统的GIS建设应用提供了理论与技术上的支持。
袁楚明,何岭松,张国辉,陈幼平,周祖德[10](2003)在《基于嵌入式智能体的数字化技术支持与服务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提出了嵌入式智能体的概念,介绍了基于嵌入式智能体的数字化技术支持与服务系统的结构,研究了嵌入式诊断维护智能体和数字化远程服务平台的实现方案和有关技术,并以华中数控设备为对象,给出了研究实例。
二、基于嵌入式智能体的数字化技术支持与服务系统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嵌入式智能体的数字化技术支持与服务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及服务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图情机构智慧化资源管理与服务转型 |
1.2.2 图情机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与服务体系 |
1.2.3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及其评价 |
1.2.4 评述与分析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智库 |
2.1.2 智慧服务 |
2.1.3 智慧数据服务 |
2.1.4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数据管理理论 |
2.2.2 扎根理论 |
2.2.3 用户场景理论 |
2.2.4 灰色系统理论 |
第3章 我国智库的智慧数据服务需求分析 |
3.1 基于问卷调查的智库数据资源管理分析 |
3.1.1 调查问卷设计 |
3.1.2 调查对象与数据收集 |
3.1.3 结果分析 |
3.2 基于扎根理论的智库服务需求分析 |
3.2.1 研究对象与数据收集 |
3.2.2 范畴编码与检验 |
3.2.3 模型构建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与特征 |
4.1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过程 |
4.1.1 智库活动过程分析 |
4.1.2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过程分析 |
4.2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 |
4.2.1 图情机构主体 |
4.2.2 智慧数据 |
4.2.3 智慧化技术工具与方法 |
4.2.4 智慧数据服务平台 |
4.2.5 智慧数据服务环境 |
4.2.6 智慧数据服务要素之间关系 |
4.3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特征 |
4.3.1 数据多源性 |
4.3.2 技术智能性 |
4.3.3 服务场景化 |
4.4 案例分析 |
4.4.1 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发展现状 |
4.4.2 南师大图书馆智慧数据服务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 |
5.1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概念和类型 |
5.1.1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的概念 |
5.1.2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的类型 |
5.2 面向智库需求的个性化推荐智慧数据服务模式 |
5.2.1 智库活动过程分析 |
5.2.2 智库需求感知 |
5.2.3 资源融合及服务集成 |
5.2.4 智能化推荐 |
5.2.5 案例分析 |
5.3 面向智库需求的嵌入式智慧数据服务模式 |
5.3.1 智库活动层 |
5.3.2 嵌入层 |
5.3.3 融合层 |
5.3.4 服务层 |
5.3.5 案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实现 |
6.1 智库特征识别与需求确定 |
6.1.1 智库特征识别 |
6.1.2 智库需求确定 |
6.2 基于Data Commons的智慧数据服务平台构建 |
6.2.1 Data Commons平台的概念和特点 |
6.2.2 Data Commons平台的目标与功能 |
6.2.3 Data Commons平台的架构设计 |
6.3 多源数据融合 |
6.3.1 多源数据融合架构 |
6.3.2 多源数据融合方法 |
6.4 智能化技术融合与协同治理 |
6.4.1 智能化技术融合与协同治理模式 |
6.4.2 基于协同治理的智能化技术融合过程 |
6.5 基于专家系统的智能情报分析 |
6.5.1 专家数据管理模块 |
6.5.2 专家在线咨询模块 |
6.5.3 专家智能推荐流程 |
6.6 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场景化服务推荐模型 |
6.6.1 场景化服务 |
6.6.2 场景化服务接受效用 |
6.6.3 场景化服务推荐模型 |
6.6.4 场景化服务推荐实验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 |
7.1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问题的提出 |
7.2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依据 |
7.3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与修正 |
7.4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指标的阐释 |
7.5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指标的优化与赋权 |
7.5.1 样本选择及问卷描述 |
7.5.2 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易获得性计算 |
7.5.3 评价指标优化 |
7.5.4 评价指标赋权 |
7.6 实证研究 |
7.6.1 研究方法 |
7.6.2 数据分析 |
7.6.3 结果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保障策略 |
8.1 政府政策保障方面 |
8.2 图书情报机构服务主体保障方面 |
8.2.1 强化服务意识并挖掘智库需求 |
8.2.2 优化图情机构的智慧数据服务架构 |
8.2.3 建立并完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 |
8.3 多源数据保障方面 |
8.3.1 加强智慧数据体系建设 |
8.3.2 建立一体化多源数据联动与反馈机制 |
8.4 智能化技术方法与工具保障方面 |
8.4.1 加强现代化数据技术的融合和应用 |
8.4.2 完善智慧数据服务平台功能和服务 |
8.5 智慧数据服务人才保障方面 |
8.5.1 完善我国图情机构学科馆员制度 |
8.5.2 提升智慧数据服务人员的创新服务能力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9.2.1 研究局限 |
9.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成果 |
致谢 |
(2)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清单和术语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慢病管理概述 |
1.1.1 慢病的定义与分类 |
1.1.2 慢病的全球化流行趋势 |
1.1.3 慢病管理的定义与基本要素 |
1.1.4 我国慢病流行趋势及管理现状 |
1.2 慢病管理领域研究综述 |
1.2.1 基于协同护理的慢病管理理论模型发展综述 |
1.2.2 基于CCM框架的慢病管理实施性研究综述 |
1.3 数字化慢病管理研究进展及应用实践 |
1.3.1 数字化背景下的慢病管理理论模型发展 |
1.3.2 数字化背景下的慢病管理实施性研究进展 |
1.3.3 数字化慢病管理国内外代表性应用实践 |
1.4 关键问题分析与论文研究内容 |
1.4.1 关键问题分析 |
1.4.2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路径驱动的数字化慢病协同管理模型构建与表达 |
2.1 路径驱动的数字化慢病协同管理模型构建 |
2.1.1 通用性慢病管理路径提炼与多病种实现 |
2.1.2 面向我国管理模式的数字化协同管理模型构建 |
2.2 基于本体的模型知识表达与验证 |
2.2.1 本体相关概念与构建方法 |
2.2.2 慢病协同管理模型基础本体构建 |
2.2.3 基于演绎推理的路径化决策支持 |
2.2.4 本体构建结果与技术性评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患者依从性增强的个性化管理方法研究 |
3.1 基于健康行为理论的患者个性化管理需求分析 |
3.1.1 移动健康应用设计方法概述 |
3.1.2 面向自我管理依从性增强的用户模型提炼 |
3.1.3 用户虚拟角色构建与需求识别 |
3.2 基于健康推荐系统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研究 |
3.2.1 健康推荐系统相关概念与研究进展 |
3.2.2 健康知识推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3.2.3 基于测试集的推荐系统评估 |
3.3 基于强化学习的个性化管理策略生成方法研究 |
3.3.1 强化学习相关理论与研究进展 |
3.3.2 策略生成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
3.3.3 基于虚拟环境的训练结果与模型评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字化慢病闭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面向全场景决策支持的智能化慢病服务引擎构建 |
4.1.1 以引擎为核心的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
4.1.2 基于多种软件框架的云端引擎实现 |
4.2 基于路径任务的医生协作工作平台设计与实现 |
4.2.1 路径任务驱动的协作工作平台功能设计 |
4.2.2 基于网页的协作工作平台功能实现 |
4.3 基于行为改变技术的患者移动终端设计与实现 |
4.3.1 行为改变轮驱动的干预功能设计 |
4.3.2 面向多平台的移动终端功能实现 |
4.3.3 面向患者依从性的移动终端试点性应用评价 |
4.4 系统部署与实际应用情况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数字化慢病管理的多维度评价体系研究 |
5.1 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多维度评价体系构建 |
5.1.1 慢病管理领域评价方法概述 |
5.1.2 面向个体层面的数字化慢病管理评估模型提炼 |
5.2 基于系统观察性数据的回顾性评价 |
5.2.1 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方法 |
5.2.2 回顾性评价结果总结 |
5.3 基于多层次临床试验的前瞻性评价 |
5.3.1 探究慢阻肺患者院外管理效果的前后对比试验 |
5.3.2 探究高血压患者院外管理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3)基于人工智能的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1 时代境遇之必然:人工智能时代的大幕初启 |
1.1.2 治理转型之诉求:面向智能时代的政府治理变革趋向 |
1.1.3 研究问题之提出:如何善用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 |
1.1.4 研究意义之阐发:描绘人工智能时代政府治理的智治图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回顾 |
1.2.2 国内研究回顾 |
1.2.3 研究现状评析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可能的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人工智能与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知识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认识人工智能:一项正在“挑战人”的新兴技术 |
2.1.2 政府治理模式:理念、结构和方式 |
2.2 典型范式 |
2.2.1 数字治理、数据治理、智能治理和智慧治理的具体释义 |
2.2.2 数字治理、数据治理、智能治理和智慧治理的关系辨析 |
2.3 理论源流 |
2.3.1 汲取新公共管理理论思想养分 |
2.3.2 审视技术治理理论的合理面向 |
2.3.3 数字治理理论催生的智慧政府 |
2.3.4 现代系统管理理论的理论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人工智能与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逻辑理路 |
3.1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内在逻辑 |
3.1.1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内在关联 |
3.1.2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客观基础 |
3.2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技术逻辑 |
3.2.1 以“数据”促“善治”的数据驱动逻辑 |
3.2.2 以“算法”谋“善治”的算法主导逻辑 |
3.2.3 从“链接”到“互嵌”的智能融合逻辑 |
3.3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价值逻辑 |
3.3.1 公平与公正——应确保公平公正对待所有人 |
3.3.2 安全与隐私——应确保安全可靠、尊重隐私 |
3.3.3 开放与包容——应实现开放参与、人人赋能 |
3.3.4 透明与责任——应实现易于理解、透明负责 |
3.4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目标逻辑 |
3.4.1 由传统扩张型政府走向收缩型政府 |
3.4.2 由传统封闭型政府走向开放型政府 |
3.4.3 由传统粗放型政府走向精细化政府 |
3.4.4 由传统电子化政府走向智能化政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运作机理 |
4.1 技术与结构的互动: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逻辑结构 |
4.1.1 技术的原始吸纳:治理绩效需求催生人工智能技术引入 |
4.1.2 技术与组织互构:人工智能技术驱动政府组织形态变革 |
4.1.3 政府的自我重塑:政府组织形态变革引致治理模式转型 |
4.2 渗透·传导·扩散: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微观机制 |
4.2.1 渗透:人工智能引致政府治理理念转变 |
4.2.2 传导:人工智能带来政府治理结构调整 |
4.2.3 扩散: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方式创新 |
4.3 理念·结构·方式: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具体维度 |
4.3.1 思维理念的更新:智慧治理成为政府治理的核心理念 |
4.3.2 治理结构的重塑:多元协同成为政府治理的关系结构 |
4.3.3 治理方式的转换:智能治理成为政府治理的行动特征 |
4.4 以“善智”促善治: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实现进路 |
4.4.1 “善智”引入之必要:人工智能“向善”与“为恶”的双重面相 |
4.4.2 “善智”之多维解读:基于“价值—技术—应用”复合分析框架 |
4.4.3 以“善智”实现善治: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逻辑关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实践审视 |
5.1 人工智能嵌入政府治理过程的客观挑战 |
5.1.1 人工智能场景下公共行政的责任困境 |
5.1.2 人工智能挑战公共管理者的传统角色 |
5.1.3 人工智能对传统公共行政文化的挑战 |
5.2 人工智能嵌入政府治理过程的技术风险 |
5.2.1 安全失序 |
5.2.2 公平丧失 |
5.2.3 隐私泄露 |
5.3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典型案例 |
5.3.1 智能化治理的中国场景:浙江、广东和上海实践 |
5.3.2 智能化治理的世界经验:美国、“英国—欧盟”和韩国 |
5.3.3 国内外智能化治理实践的实践反思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行动策略 |
6.1 认识更新:提升对人工智能嵌入政府治理的理性认知 |
6.1.1 意识层面:重视人工智能对人类政府运行的影响 |
6.1.2 知识层面:加强对人工智能相关理论的宣传讲解 |
6.1.3 行为层面:打造善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组织内文化 |
6.2 技术治理:构建确保人工智能向善的完备治理体系 |
6.2.1 技术治理行动者的协同:优化人工智能治理的主体生态 |
6.2.2 技术治理内容的全覆盖:聚焦人工智能治理的要素层次 |
6.2.3 技术适用情景的精准化:开发面向政府场景的人工智能 |
6.3 制度跟进:健全政府治理运用人工智能的制度规则 |
6.3.1 完善面向智能行政场景的制度法规 |
6.3.2 建立起部门间数据共享和互通规则 |
6.3.3 建构智能场景下技术责任应对体系 |
6.4 机制创新:完善人工智能嵌入政府治理的实践机制 |
6.4.1 建立起人工智能的专业机构和领导体系 |
6.4.2 建立起专业的人才管理制度和培养机制 |
6.4.3 建立完善的人工智能应用科学评估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语和展望 |
7.1 研究结语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工作情况 |
(4)面向物联制造车间的装备智能体构建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物联制造技术研究现状 |
1.2.2 智能制造装备研究现状 |
1.2.3 相关技术研究分析 |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结构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物联制造车间装备智能体构建总体方案设计 |
2.1 物联制造车间 |
2.1.1 物联制造车间特点 |
2.1.2 物联制造车间基本结构 |
2.2 装备智能体构建描述 |
2.3 装备智能体构建总体方案设计 |
2.3.1 装备智能体体系结构 |
2.3.2 装备智能体功能模块 |
2.3.3 总体方案模型设计 |
2.4 物联制造车间通信网络构建 |
2.4.1 工件信息传输 |
2.4.2 装备智能体间信息传递 |
2.4.3 通信数据格式定义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装备智能体适配层构建研究 |
3.1 适配层概述 |
3.1.1 适配层构建目的 |
3.1.2 数控系统概述 |
3.1.3 常见数控系统通信协议 |
3.2 适配层基本结构 |
3.3 基于桥接模式的适配层统一接口 |
3.3.1 统一接口设计模式 |
3.3.2 基于桥接模式的统一接口实现 |
3.4 数控系统适配层构建过程 |
3.4.1 基于SIEMENS数控系统的适配层构建 |
3.4.2 基于FANUC数控系统适配层构建 |
3.4.3 适配层的工作过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装备智能体交互决策层构建研究 |
4.1 交互决策层技术基础 |
4.1.1 交互决策层概述 |
4.1.2 基本交互模型 |
4.2 基于物联环境的交互模型设计 |
4.2.1 正常运行状态交互模型 |
4.2.2 扰动状态处理机制 |
4.3 装备智能体交互信息流设计 |
4.3.1 基于RFID技术的工件信息流 |
4.3.2 加工过程装备控制信息流 |
4.3.3 加工过程装备监测信息流 |
4.4 装备智能体分析决策层构建 |
4.4.1 装备动作信息分析决策 |
4.4.2 环境相关加工任务信息分析决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物联制造试验平台设计与实现 |
5.1 试验平台总体设计 |
5.1.1 平台制造装备介绍 |
5.1.2 平台制造装备集成 |
5.1.3 制造装备控制方案设计 |
5.2 平台软件系统设计 |
5.2.1 软件系统总体框架 |
5.2.2 开发环境搭建 |
5.2.3 平台软件系统程序设计 |
5.3 物联制造环境下装备智能体构建方法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变电站设备信息集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插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相关背景 |
1.1.1 面临的主要问题 |
1.1.2 解决以上问题的主要技术背景 |
1.2 变电站信息集成相关的国际标准 |
1.2.1 IEC 61850标准及其研究应用现状 |
1.2.2 IEC 61970系列标准及其研究应用现状 |
1.2.3 IEC 61850与IEC 61970的发展 |
1.3 信息集成理论及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1.3.1 信息融合理论 |
1.3.2 面向服务的架构(SOA) |
1.3.3 多智能体系统(MAS)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论文组织 |
1.4.1 本文的研究工作 |
1.4.2 参加的相关工程项目 |
1.4.3 本文的组织结构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基于多智能体的变电站信息一体化平台研究 |
2.1 引言 |
2.2 传统的变电站信息集成模式及主要问题 |
2.3 基于变电站信息一体化平台的信息集成方案 |
2.3.1 变电站信息集成总体方案的提出 |
2.3.2 基于安全分区的一体化平台的IEC 61850标准实现策略 |
2.4 基于多智能体的变电站信息一体化平台设计 |
2.4.1 多智能体系统理论的通用模型 |
2.4.2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智能体硬件体系结构 |
2.4.3 变电站信息一体化平台的软件体系结构 |
2.4.4 基于多智能体的变电站站信息一体化平台交互模型 |
2.4.5 基于发布/订阅机制的目录促进器实现 |
2.4.6 基于多智能体的工程配置与维护软件 |
2.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基于多智能体的变电站一次设备状态监测系统研究 |
3.1 引言 |
3.2 在线监测技术的发展 |
3.2.1 孤立监测单元模式 |
3.2.2 独立站控系统模式 |
3.2.3 状态监测中心模式 |
3.3 分层分布式的变电站设备在线监测系统 |
3.3.1 分层分布式的变电站设备在线监测架构 |
3.3.2 变电站级状态监测系统的结构 |
3.3.3 中心级状态监测系统的结构 |
3.3.4 系统采用多智能体协作的目的 |
3.4 基于多智能体的中心级状态监测集成平台设计 |
3.4.1 多智体协作模式分析 |
3.4.2 智能体联邦的协作模型 |
3.4.3 智能体联邦中的通信机制 |
3.4.4 中心级状态监测系统的智能体构成与分布 |
3.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基于多智能体与Web Services的二次设备远程维护系统研究 |
4.1 引言 |
4.2 分布式异构智能体的通信模型 |
4.2.1 智能体平台的构成 |
4.2.2 分布式异构智能体的通信模型 |
4.3 基于MAS与Web Services协同的系统总体架构 |
4.3.1 智能体平台的MTP选取 |
4.3.2 基于XMLHTTP的智能体平台通信模型 |
4.3.3 基于MAS与Web Services协同的系统结构 |
4.4 系统设计及关键技术实现 |
4.4.1 变电站智能设备远程维护系统的Agent协作 |
4.4.2 变电站Web Server |
4.4.3 中心Web Services应用服务器 |
4.4.4 基于Web浏览器的用户界面 |
4.4.5 系统工作流程 |
4.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IEC 61850/61970标准的信息模型协调研究 |
5.1 引言 |
5.2 变电站设备状态监测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 |
5.2.1 变电站中不同厂商的状态监测装置不具有互操作性和可替换性 |
5.2.2 在线监测装置本身的可靠性不高 |
5.2.3 状态监测信息难共享,难利用 |
5.3 变电站设备信息构成及全景状态监测 |
5.3.1 变电站设备信息构成 |
5.3.2 变电站设备信息的时间与空间属性 |
5.3.3 基于IEC 61850/61970标准的全景变电站设备状态监测 |
5.4 基于IEC 61850变电站设备信息模型构建及扩展 |
5.4.1 IEC 61850标准的设备信息模型 |
5.4.2 基于IEC 61850的设备信息模型构建及扩展 |
5.5 IEC 61970的设备信息模型的扩展及其与IEC 61850模型的协调 |
5.5.1 IEC 61970的设备信息模型的扩展及与IEC 61850模型的协调 |
5.5.2 设备信息统一编码规则 |
5.5.3 IEC 61850与61970的信息模型适配 |
5.5.4 统一信息模型的变电站设备状态监测平台接口 |
5.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变电站设备状态监测系统与信息集成技术应用 |
6.1 引言 |
6.2 变电站一体化化平台部署方案 |
6.2.1 基于变电站信息一体化平台的设备状态监测模式 |
6.2.2 基于分层分布式的变电站状态监测系统方案 |
6.2.3 变电站信息一体化平台的硬件配置 |
6.2.4 应用软件的总体结构 |
6.3 变电站设备信息模型的构建 |
6.3.1 基于IEC 61850的变电站设备信息模型构建流程 |
6.3.2 IEC 61850的变电站设备信息模型 |
6.3.3 基于IEC 61850的变电站设备信息模型扩展 |
6.4 系统关键接口实现 |
6.4.1 IEC 61850的模型信息接口实现 |
6.4.2 Web Services的维护接口实现 |
6.5 变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检修系统界面展现 |
6.5.1 变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检修维护一体化界面 |
6.5.2 二次设备的状态的监控与配置维护界面 |
6.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下一步的工作展望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7)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制造装备自律控制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来源 |
1.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制造装备开放式控制体系结构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制造装备自律控制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结构组织 |
第2章 制造装备自律控制的内涵与分析 |
2.1 制造装备自律控制的内涵 |
2.1.1 制造装备自律控制的概念 |
2.1.2 制造装备自律控制的概念模型 |
2.1.3 制造装备自律控制的特征 |
2.2 制造装备自律控制的功能分析 |
2.2.1 网络化数字制造环境及其特性 |
2.2.2 网络化数字制造环境下制造装备自律控制的功能分析 |
2.2.3 制造装备自律控制的功能要求 |
2.3 制造装备自律控制的模型分析 |
2.3.1 制造装备自律控制的静态模型分析 |
2.3.2 制造装备自律控制的动态模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制造装备的运动轮廓自律控制策略研究 |
3.1 闭环位置控制的数学模型 |
3.2 轮廓运动控制中的误差分析 |
3.2.1 轮廓运动控制中的误差来源 |
3.2.2 单轴跟踪误差分析 |
3.2.3 轮廓误差分析 |
3.2.4 单轴跟踪误差与轮廓误差间的关系 |
3.3 运动轮廓误差计算模型 |
3.3.1 二轴运动轮廓误差计算模型 |
3.3.2 多轴运动的轮廓误差计算模型 |
3.4 加工运动中的实时轮廓自律控制策略 |
3.4.1 实时轮廓误差补偿控制方法介绍 |
3.4.2 基于模糊逻辑和实时误差计算的轮廓自律控制策略 |
3.4.3 仿真实验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网络化数字制造环境下装备资源共享的自主协作策略研究 |
4.1 资源共享的相关理论 |
4.1.1 资源共享的概念模型 |
4.1.2 资源共享的控制模式 |
4.1.3 资源共享的层次 |
4.2 网络化数字制造环境下数控装备资源特性及其模型 |
4.2.1 网络化数字制造环境下数控装备资源特性 |
4.2.2 网络化数字制造环境下数控装备资源模型 |
4.3 网络化数字制造环境下数控装备的自主协作策略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制造装备自律控制的关键技术研究 |
5.1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数控装备网络通信技术 |
5.2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数控装备与网络化数字制造环境的集成技术 |
5.2.1 基于XML的信息集成技术 |
5.2.2 与异构制造装备的集成技术 |
5.2.3 系统集成技术 |
5.3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制造装备自律控制的体系结构 |
5.3.1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制造装备自律控制体系结构的设计要求 |
5.3.2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制造装备自律控制体系结构的设计模式 |
5.3.3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制造装备自律控制系统体系结构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数控装备自律控制策略的系统平台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
6.1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数控装备自律控制的基本系统平台 |
6.1.1 系统平台的具体系统结构 |
6.1.2 系统平台的软硬件关键技术 |
6.2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数控装备网络自律控制服务系统平台 |
6.2.1 系统平台的具体系统结构 |
6.2.2 系统平台的软硬件关键技术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工作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7.2 下一步的主要工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8)分布式制造环境下嵌入式智能体的建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论文研究背景及立题 |
1.2.1 论文研究背景 |
1.2.2 课题的提出 |
1.3 相关研究国内外发展概述 |
1.3.1 分布式制造环境下的CBM 技术 |
1.3.2 分布式智能传感器网络技术 |
1.3.3 嵌入式技术在制造装备CBM 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组织结构 |
2 嵌入式网络化智能传感器 |
2.1 前言 |
2.2 基于IEEE 1451 标准的网络化智能传感器 |
2.2.1 IEEE 1451 标准概述 |
2.2.2 关于IEEE 1451 标准的讨论 |
2.2.3 IP 传感器概念及其基本属性 |
2.3 IP 传感器结构模型 |
2.3.1 IP 传感器总体结构 |
2.3.2 双向缓存传感器接口 |
2.4 IP 传感器的数据校正 |
2.4.1 数据校正引擎 |
2.4.2 工程数据的量纲表达 |
2.5 资源约束型网络设备时延分析及改进策略 |
2.5.1 IP 传感器网络时延分析 |
2.5.2 IP 传感器网络时延的改进策略 |
2.6 本章小结 |
3 嵌入式智能体的概念及建模 |
3.1 前言 |
3.2 EmAgent 概念及基本特性 |
3.2.1 智能体以及多智能体系统 |
3.2.2 Holon 与Holarchy |
3.2.3 EmAgent 概念 |
3.2.4 EmAgent 的基本属性 |
3.3 EmAgent 结构模型 |
3.3.1 EmAgent 总体结构 |
3.3.2 类传感器抽象设备接口 |
3.3.3 EmAgent 软体模型 |
3.3.4 EmAgent 状态转移机制 |
3.3.5 EmAgent 执行体系 |
3.4 EmAgent 名字空间结构及其解析机制 |
3.4.1 互联网名字空间结构及其解析服务 |
3.4.2 EmAgent 名字空间结构及其解析过程 |
3.5 EmAgent 设备描述表 |
3.5.1 设备描述表概述 |
3.5.2 EmAgent 设备描述表 |
3.5.3 基于XML 的EmAgent 设备描述方法 |
3.6 EmAgent 资源动态发现机制及调度策略 |
3.6.1 主体资源动态发现概述 |
3.6.2 基于中间主体的资源发现机制 |
3.6.3 基于友元主体的资源发现机制 |
3.6.4 基于能力表的EmAgent 资源动态发现机制 |
3.7 本章小结 |
4 嵌入式智能体的协作及其实现 |
4.1 前言 |
4.2 EmMessage 及其执行转移机制 |
4.2.1 远程调用 |
4.2.2 执行转移 |
4.2.3 EmMessage 概念 |
4.3 EmMessage 设计模型 |
4.3.1 EmMessage 应用支撑体系结构 |
4.3.2 EmMessage 数据结构 |
4.3.3 EmMessage 基站结构模型 |
4.4 EmMessage 安全机制 |
4.4.1 服务签名机制 |
4.4.2 认证管理制度 |
4.5 EmAgent 协同访问机制及其实现 |
4.5.1 π演算方法概述 |
4.5.2 基于EmMessage 的EmAgent 协作 |
4.5.3 EmAgent 协同任务实现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 Rényi 熵的嵌入式数据简约方法 |
5.1 前言 |
5.2 统计矩方法及其应用 |
5.3 广义统计矩及其特征量构造方法 |
5.3.1 Rényi 信息熵 |
5.3.2 广义统计矩 |
5.3.3 名义值的计算 |
5.4 广义矩的有效性验证及分析 |
5.4.1 仿真分析与验证 |
5.4.2 物理实验验证 |
5.5 广义矩的优劣性比较与筛选 |
5.5.1 抗脉冲噪声干扰的鲁棒性 |
5.5.2 对早期损伤故障的敏感性 |
5.5.3 受机器转速和负载变化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6 内嵌式视情维护系统开发及应用实例 |
6.1 EmAgent 原型验证 |
6.2 ESN-DCBM 软件系统开发 |
6.2.1 ESN-DCBM 软件系统结构 |
6.2.2 ESN-DCBM 系统模块及运行实例 |
6.3 研究成果应用实例 |
6.3.1 应用一:ETM2000 嵌入式远程测控系列产品 |
6.3.2 应用二:大金空调设备性能远程监控系统 |
6.3.3 应用三:RFID 封装设备内嵌式维护系统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工作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其它研究成果 |
附录3 英文缩写及中文名词对照表 |
(9)基于MAS体系的移动GIS集成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地理学新视角与地理信息系统 |
1.2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阶段 |
1.3 从地理信息系统走向地理信息服务 |
1.4 从移动GIS到移动GIS集成服务 |
1.5 论文研究内容及其组成 |
第二章 移动GIS集成服务技术基础 |
2.1 移动GIS集成服务的相关概念 |
2.1.1 移动计算、移动计算机环境、移动GIS |
2.1.2 移动GIS集成服务 |
2.1.3 移动终端 |
2.1.4 嵌入式系统 |
2.1.5 实时与GIS协同 |
2.2 移动GIS集成服务的技术体系 |
2.3 移动GIS集成服务的空间数据结构 |
2.3.1 空间数据的内涵与外延 |
2.3.2 空间数据的特点 |
2.3.3 空间数据的组织 |
2.4 移动GIS集成服务的空间分析 |
2.4.1 基本图形量算 |
2.4.2 包含分析 |
2.4.3 直线段求交 |
2.4.4 空间叠置分析 |
2.4.5 网络分析 |
2.5 移动GIS集成服务的通信机制 |
2.5.1 现代移动通信的发展阶段 |
2.5.2 移动通信原理 |
2.5.3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组网系统 |
2.5.4 中国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 |
2.5.5 探讨移动GIS集成服务通信机制的实现 |
2.6 移动GIS集成服务的标准、规范与协议 |
2.6.1 地理信息分层简化提取规范 |
2.6.2 基于TCP/IP的命令菜单方式互操作通讯规范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GENT与MAS体系理论分析 |
3.1 从AGENT的产生到AGENT-ORIENTED软件工程 |
3.1.1 Agent综述 |
3.1.2 Agent的特征 |
3.1.3 软件Agent |
3.1.4 基于Agent的系统 |
3.1.5 Agent与对象 |
3.1.6 面向Agent软件工程中的通用模式 |
3.1.7 小结 |
3.2 MAS体系的定义 |
3.2.1 多Agent理论 |
3.2.2 MAS的体系结构 |
3.3 MAS体系应用中的需求分析 |
3.3.1 面向Agent需求分析的讨论 |
3.3.2 MAS体系结构中的需求 |
3.4 MAS体系与移动GIS集成服务 |
3.4.1 智能体理论模型 |
3.4.2 智能体结构的一般模型 |
3.4.3 AUML |
3.4.4 一种空间信息智能体结构 |
3.4.5 基于MAS体系的移动GIS集成服务结构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移动GIS集成服务实践中的关键技术与实现 |
4.1 移动GIS集成服务实践中的空间信息处理 |
4.1.1 面向多信息源的数据整合集成技术 |
4.1.2 海量空间信息数据快速检索及分层智能提取技术 |
4.1.3 基于城市路网结构的建筑物间最优路径检索通用算法 |
4.1.4 异种GIS平台间互操作理论、算法、技术、原型 |
4.2 移动GIS集成服务实践中的空间信息服务 |
4.2.1 面向多通讯方式的空间信息服务 |
4.2.2 面向多终端的应用集成服务 |
4.2.3 面向2.5G以上移动通信机制的GIS WAP Service |
4.3 空间信息移动用户应用服务示范系统集成 |
4.3.1 基于空间信息智能体与MAS的系统整体结构 |
4.3.2 示范系统逻辑结构 |
4.3.3 示范系统功能间的协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空间信息移动用户应用服务示范系统建设 |
5.1 研究背景与实现目标 |
5.1.1 空间信息移动服务应用技术将是新世纪作为行业和地方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项基础性技术 |
5.1.2 上海有必要率先解决空间信息移动用户应用服务系统关键技术 |
5.1.3 建立数字化、移动性和互连网结合的公众空间信息服务系统将是保证上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之一 |
5.1.4 课题研究目标 |
5.2 系统设计 |
5.2.1 系统设计原则 |
5.2.2 空间信息移动用户应用服务系统的建设方法 |
5.2.3 示范系统软硬件配置 |
5.3 系统功能及其实现 |
5.3.1 示范系统 |
5.3.2 空间信息简化提取 |
5.3.3 空间信息应用 |
5.3.4 系统通信 |
5.3.5 系统管理 |
5.3.6 系统自身管理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对GIS大规模应用集成应用服务进一步的思考:GRID与海量空间信息处理中的科学计算 |
6.3 应用前景展望 |
附录 |
后记 |
(10)基于嵌入式智能体的数字化技术支持与服务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数字化服务系统的总体结构 |
2 嵌入式诊断维护智能体的实现技术 |
2.1 硬件、软件平台选择 |
2.2 设备远程控制、监测与诊断技术 |
2.3 黑匣子与设备运行档案数据库技术 |
3 数字化远程服务支撑平台的实现 |
4 研究实例 |
四、基于嵌入式智能体的数字化技术支持与服务系统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及服务能力评价研究[D]. 吴雅威. 吉林大学, 2021(01)
- [2]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D]. 汪哲宇. 浙江大学, 2021(01)
- [3]基于人工智能的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研究[D]. 王张华. 湘潭大学, 2020(10)
- [4]面向物联制造车间的装备智能体构建方法研究[D]. 沈小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5]中国交通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6[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6(06)
- [6]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变电站设备信息集成研究[D]. 张金江. 浙江大学, 2009(04)
- [7]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制造装备自律控制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D]. 张金焕. 武汉理工大学, 2009(01)
- [8]分布式制造环境下嵌入式智能体的建模与实现[D]. 陶波.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5)
- [9]基于MAS体系的移动GIS集成服务研究[D]. 叶雷.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
- [10]基于嵌入式智能体的数字化技术支持与服务系统研究[J]. 袁楚明,何岭松,张国辉,陈幼平,周祖德. 中国机械工程, 20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