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建“发展性”教育办学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张帅[1](2021)在《江苏省中等体育运动学校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杨晓莹[2](2021)在《参与、互动、共享: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治理机制探寻》文中研究指明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在我国已有近二十年历程。最初也曾遭受了诸如“牛奶稀释”“赢者通吃”“同质化”“缺特色”等质疑并引起诸多争议和讨论。2017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改进管理模式,试行学区化管理,探索集团化办学,采取委托管理、强校带弱校、学校联盟、九年一贯制等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这表明基础教育阶段积极探索与不断深化集团化办学模式在国家政策层面得到认可。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指出要:“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教育治理的角度来看,集团化办学作为时代需求而生的办学形式,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权力让渡与学校自治力不足;优质教育资源输出单一,缺少资源造血动力机制以及合作与共享意识缺乏等等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已有基础教育集团作了大胆地尝试与探索,形成与积累了切实有效的治理经验,例如:多主体参与是学校管理走向治理的前提条件,互动协商是多主体协商下规则产生的基本方式,共享发展是通过知识的共享达成共识的过程等。这些治理经验围绕多主体参与、多元互动以及共同共享三个维度展开。为了更好的提炼与升华这些集团的治理经验,本研究从多主体参与、多元互动以及互通共享三个方面展开对基础教育集团治理的机制探寻。本研究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了解国内集团化办学与发展历史与现状、深入了解与剖析教育治理的内涵、从教育治理的视角梳理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中存在的问题;其次,进入不同地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育集团进行访谈调查研究,侧重于了解不同主体的参与治理、多元互动与共同共享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与想法等等;再次,采用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方法对访谈材料进行编码分析,进行本土化理论的建构;最后,采用案例分析法探寻基础教育集团治理的参与、互动与共享机制。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主要存在着牛奶稀释、同质化现象严重以及优质教育资源有限资源、资源分配不均衡以及造血机制缺乏等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教育集团的发展,但是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也促进了教育集团的发展,从教育治理的视角分析与了解到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发展动因在于权力让渡与学校自治力不足,治理结构有待完善;优质教育资源输出单一,资源共享模式有待改进;集团合作与共享意识缺乏,学校发展特色有待挖掘。(2)结合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办学实例,通过凝聚与提炼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治理的优秀案例的经验围绕多主体参与、多元互动、共通共享三个方面展开对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治理机制进行探寻,得出如下基本认识:第一,在探寻参与机制方面,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简政放权是激发学校自治活力以及多主体参与的重要前提,同时也需要学校领导简政赋权,让更多的主体参与学校治理;完善组织架构与规章制度,优化内部治理结构,为多主体参与治理提供制度保障;构建参与长效激励机制,内化参与原因;建立信息反馈与评价机制,提升参与效能。第二,在探寻互动机制方面,要提前多主体互动需要,根据互动需求合理安排互动活动,提升互动效率;开展对话与协商,在反复磋商中达成一致;学会换位思考,进而实现互动同频共振;根据互动需求、特点与风格等重要因素合理安排互动,提升互动的匹配度。第三,探寻共享机制方面,要充分利用闲置教育资源,尊重共享主体偏好;搭建共享共通平台,加速知识的流转与共享;推进共同组织文化的培育,增进主体间的相互信任感。(3)基于总结和反思,提出了对中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如何走向“善治”的前瞻式思考。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特点与发展方向,中国式的善治具有“以人为本”、“注重团队分工与合作”以及“无为而治的至高境界”的特征,而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要走向中国式善治需要基于核心素养立德树人,培养未来社会与教育需要的人才;构建完备的治理现代化制度体系与评价指标。
尚明瑞[3](202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文中认为“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旷日持久的国际人才竞争中,谁赢得了青年,就赢得了未来和希望。如何在西方中心主义甚嚣尘上的背景下,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逐渐成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借助现代集成创新的思想、理论、方法,从历史足迹中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可能,从时代境遇中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现实之需,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框架体系,按照“施教”与“受教”并存的逻辑理路,从七个方面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路径与保障措施。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可能性、具象性和目标性提供了理论支撑;贝塔朗菲的系统论、马可·伊恩斯蒂的集成创新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蓄思想以及教育学中的整体性教育理论等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集成创新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日渐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元素,为今后的进一步集成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诸如,基础理论支撑度不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识度不高、内容的“碎片化”、方法的协同性差等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内在动力。如同芯片集成一样,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诸多构成要素实现优化组合集成创新需要一个集成母版。“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背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脚踏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面向教育发展的美好未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集成创新最理想的集成载体。在此基础上,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过程和受教过程的逻辑进路,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框架体系。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全部要素,是集成创新的内容,涵盖了目标体系的集成创新、任务体系的集成创新、学科体系的集成创新、课程体系的集成创新、教学体系的集成创新、教学评价体系的集成创新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如何实现,就是要在继承创新的基础上,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倡导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的大思政、建立马克思主义大学科、依托现代信息化大数据、构建全国性思想政治教育大平台、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大环境、培育反映铸魂育人规律的大成果、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大目标。同时,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还需要有良好的保障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领导,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在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中的关键作用。要进一步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不断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的动力。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尝试性地把物理学科的“集成”概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概念做出理论界定,并进行了系统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的专业学术范畴,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空间,对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
黄凌云,饶琴[4](2021)在《艺术特长教育的发展瓶颈及其突破——学校美育纵深推进的行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应试教育带来教育创新停滞的弊端,知识本位、学科本位影响学生素养全面发展的进程。美育则着重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更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更适合为高度现代化的未来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成为现代学校发展改革的突破口。艺术特色中学具有文化和艺术的双轨培养机制,也是美育的重要阵地。作为观察对象的南昌市实验中学,既有四十年艺术特色办学经验,也面临向美愿望、课程设计、系统构架与新时代的美育要求和学校教育目标不符等困境。为全面提升美育教学水平,学校以美的教育为出发点和目标,探索构建"美的教育"办学模式。该模式立足大美育思想,集合办学理念、管理机制、文化建设、课程设置和教育评价等内容,极大丰富学校办学思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改善学校文化生态,进而为艺术特色类学校的模式应用、共享、推广及评价提供借鉴与参考。
洪鸣源[5](2021)在《基于SWOT分析的泰国独立与下设孔子课堂发展策略比较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独立孔子课堂与孔子学院下设孔子课堂在泰国相继成立,孔子课堂数量越来越多。本文以泰国罗勇中学孔子课堂和海洋之星学校孔子课堂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实地考察、案例整理、负责人访谈以及学生、家长、老师的问卷调查,分析两所孔子课堂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继而为课堂发挥所长,克服困难提供策略。结合SWOT分析模型,本文认为:泰国两类孔子课堂既享有办学条件优越、教学资源丰富、上级政策支持的共同优势;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课程设置偏颇、教师分配不均、教材使用不合理、教学水平待提高、学习动机不强、活动组织不完善的劣势。面对全球疫情和上层职权变更的外部环境,两类孔子课堂既享有民众品牌信任、机构交流、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成立、上层机构职能分工更明确的同等机会;也面临生源质量水平难掌握、全球疫情冲击的共同威胁,以及独立孔子课堂管理幅度过大、下设孔子课堂自主性不强的个性威胁。结合SWOT分析理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第一,增长型策略:扩大品牌宣传、拓宽泰国汉语市场、拓宽中国合作市场;第二,扭转型策略:调整课程设置、优化教师结构、多元化分配教材、培养教学能力;第三,多种经营策略:完善规章制度、缩小独立课堂管理幅度、提高下设课堂自主性、探索线上教学;第四,防御型策略:强化学习动机、完善活动组织、重视学科竞赛、重塑中国认同感。本文不仅为所研究的两所孔子课堂,也为泰国所有孔子课堂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并旨在给全球孔子课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方桐清[6](2020)在《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研究》文中认为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但我国高职院校大都脱胎于职业大学、成人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办学历史只有四十年。高职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仍存在大学文化缺失、职业文化不强的客观现实,高等性、职业性都不够使得“类型”和“重要”双不显。文化育人弱化导致立德树人虚化,价值取向不明导致文化育人泛化。而现有研究成果零散,总体缺少基础框架,不足以指导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实践活动。课题通过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以江苏省15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为主要样本,对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及其实现进行了研究。高职教育要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必须实施文化育人,明确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高职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给予“5B定位”,蕴含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定位“基层职业性”;我国对高职给予“复姓定位”,蕴含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定位“高等职业性”。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具有“高等”文化共性,同时具有“职业性”个性价值追求。文化育人定位决定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性质,文化育人特性反映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面貌,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对文化育人定位、文化育人特性具有反作用。因此,文化育人定位和特性价值追求的向度即为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应然目标。从文化育人定位、文化育人特性的维度分析,其价值取向均有四个向度。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实现的应然路径是:以“职业性”特质人才为培养目标,走校企“双主体”文化育人之路,在合作中正视育人文化与企业文化价值目标的现实不融,规避企业文化中不利于人的道德、理性、真善美形成的文化因子,有效耦合育人文化与企业先进文化,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追求。我国职业教育的起步可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自此至改革开放前,我国职业教育及其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后,我国高职教育随经济建设中心的确立应运而生,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对技术精神的双压制、社会文化对育人文化的深融合、外来文化对高职文化的反思间性等影响,形成了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特质文化形态。以发展需要、发展规模、发展质量为评判标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具有递进式发展特征和递进式文化育人价值目标。从对文化育人的认识高度、重视程度和实践效度分析,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随递进式发展任务划分为随性、工具性、理性、特性四个发展阶段。四个阶段以经济与高职互动为演进动力,是“适应—调整—再适应”的演进过程。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虽然仍存在不少现实矛盾,但是从宏观上取得了重要成就,同时存在向度摇摆阻碍类型彰显之囧。从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实现的实践情况看,弱化并制约其彰显深度、广度和效度的主要问题包括:融入工业文化因素比较泛化、注入企业文化要素比较主观、培养优秀企业精神重视不够、关注文化间性存在盲目性碎片化。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多维因素复合的结果。影响其彰显的主要原因在于:文化育人自觉性不强、职业文化理解得不深、校企文化交融性不足、文化传播机制不完善、法律法规机制不健全。彰显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需要从内容、载体、路径、传播方式、文化环境等方面系统化推进。
张小梨[7](2020)在《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文中指出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百余年来的追求与梦想,也是今天我们汲汲以求的奋斗目标和时代主题。职业教育现代化作为国家整体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与作用十分重大。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国现代化走了一条不寻常的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道路,中国教育现代化裹挟在社会整体现代化浪潮中瞄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书写出浓墨重彩的篇章。职业教育因在教育整体系统中与经济社会直接而又紧密的关系,其现代化历程更具丰富、多彩与艰难,职业教育现代化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时代课题。研究职业教育现代化,有多种视角,多种核心议题,但是基于中国幅员广阔、发展模式与发展道路的复杂性,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无疑是透视现代化发展的的重要观察点。可以说,没有区域的率先职业教育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全国的职业教育现代化。我国区域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深圳因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已然成为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辉煌成就的缩影和体现,对深圳这一研究对象的选择无疑最具典型性和可借鉴性。改革开放40多年来,深圳肩负着时代的使命,深圳的教育现代化任重道远,一个原本典型的农村教育在深圳实现现代化伟大历程中走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作为教育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现代化又经历了怎样的一种变迁?本文在分析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城市特点,包括发展的动力、发展的速度、模式等发展道路、特色的基础上,以区域发展理论和现代化理论为分析的理论基础框架,综合运用历史的、调查的、比较的等研究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首先,“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从传统向现代的社会转型中,职业教育的作用和定位十分特殊。将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历程置于中国社会背景下分析,本研究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发展历程和区域化发展,研究分析职业教育在政策规范治理下的应然状态,分析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发展阶段水平和我国职业现代化区域化建设路径,从而为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实证研究提供支撑和依据。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还重点对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程做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总结概括出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回答了职业教育现代化与深圳经济社会的关系问题。即从与区域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到适度超前发展、科学发展、自主发展、跨越发展再到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其次,经过40多年的探索,深圳作为经济特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探索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模式,本研究将之概括为:工学结合的“宝安模式”;职普衔接的“中职电大直通车”模式;协同治理的“职教集团”模式;产学研用的“校企合作”模式。第三,论文从人的现代化、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以及信息化、国际化等方面描绘了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尤其重要的是揭示出这些目标实现的路径,如通过深圳城市精神的形成促进人的现代化;通过制度的创新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制度;通过产教深入融合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能力;通过学习借鉴促进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现代化、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和国际化等。最后,论文在结语部分总结概括出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经验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赵肖肖[8](2020)在《海南省普通高中特色办学制度研究》文中认为普通高中特色办学是当前我国普通高中改革与发展的新方向。2017年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的《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进一步提出“要使学校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吸引力进一步增强”。从普通高中特色办学的现实困境来看,亟待加强制度建设。本研究以海南省普通高中特色办学制度为研究对象,在对普通高中特色办学制度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继而剖析海南省普通高中特色办学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优化普通高中特色办学制度的建议。本研究分为以下部分:第一章,普通高中特色办学制度的理论探析。从必要性来看,普通高中特色办学制度建设能够提高政策的落实力度,是学校特色办学的基本保障;从重要性来看,普通高中特色办学制度建设有利于学校特色办学的实践探索、规范化及效率提升。概括来说,普通高中特色办学制度具有本土性、发展性和灵活性等基本特征。当前,我国普通高中特色办学主要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亟需具体操作性的制度设计,配套制度体系尚不健全,学校特色办学制度建设的意识不强等问题。第二章,海南省普通高中特色办学制度的现状分析。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海南省关于普通高中发展的相关政策背景为学校特色办学提供了一定的条件支持。海南省普通高中学校大多具有特色发展规划,但仍有对其不够重视,且存在认识差异的现象;学校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办学管理组织结构,但师资及学生管理效果较差,条件支持不足;学校课程管理较注重开设国家课程,特色课程体系开发还较为不足;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在不同学校之间特色不明显,没有显着性差异。不过,海南省农垦中学特色发展规划、文昌中学特色班级管理、华侨中学国际化等方面的办学制度较为出色。第三章,海南省普通高中特色办学制度困境及其成因。具体包括学校特色发展规划不完善、组织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备、课程管理制度不健全、教学管理制度不够灵活等方面的问题。总结其原因主要在于受政策环境的限制,特色办学制度导向不清晰;学校办学硬件与师资条件制约,经费投入等保障不足;学校管理组织者的认识层面欠缺,特色办学组织协调力度不够等。第四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普通高中特色办学制度体系的建议,首先要加强政策引领,国家应加强对普通高中特色办学的指导,地方政府要大力配合支持学校特色办学;其次是完善学校办学制度,应加强学校特色办学发展规划指导,健全学校特色办学管理组织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师资管理制度,完善学校课程教学管理体制机制;最后要健全保障机制,应确保普通高中特色办学政策的规范与到位,建立和完善普通高中特色办学质量监测体系。
向巧利[9](2020)在《中外合作办学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由于中外合作办学中境外优质教育资源的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办学实践中诸多出现“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剩”的现象,由此境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标准成为了学术界和实践界广泛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以中外合作办学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标准为研究问题,不仅能为中外双方高效合作办学、提升教育质量提供强理论指导,也能够为管理机构制定决策提供参考与建议。本研究基于系统论和标准学理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政策分析法、案例研究法以及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境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标准展开了深入研究。首先,系统分析了中外合作办学视野下优质教育资源的要素构成与功能,即文化资源、制度资源、物质资源、教师资源和特色资源,并具备稀缺性与相对性、不均衡性与溢出性、发展性与创新性等显着特征,进而发现中外合作办学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特殊诉求在于“引进的优质教育资源必须维护我国的教育主权、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促进中外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等。其次,通过进一步搜集与中外合作办学相关的政策文本,深入研究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标准的变迁逻辑,发现其标准存在目标定位略显笼统、层级建构缺乏系统性、内容要素亟待完善等问题。再次,结合研究型、应用型与职业技能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办学经验,总结出境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标准不仅要符合中方院校的发展定位、考虑中外合作办学的多样性、满足不同类教育资源间的协调性,更要满足实践办学的质量诉求等值得借鉴的经验。最后,运用标准构建与优化的原理,遵循构建标准的系统性原则、协调性原则与客观性原则,从标准的目标定位、标准层级与内容要素三方面一一完善中外合作办学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标准。目标定位上,引进标准应符合新时代国家角色的要求、着力提升中外合作办学的国际地位、切实保障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标准层级上,国家标准应符合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规定,院校标准应与院校的发展定位相契合,学科专业标准应兼顾量化与质量诉求;内容要素上,文化资源的引进应以文化自信与文化互鉴为导向,制度资源的引进以提升合作办学效率与办学质量为目的,物质资源的引进要平衡经济成本与办学利益最大化,教师资源的引进要参照跨境教育的师资标准,特色资源的引进要考虑中方院校的接受力。
张艳超[10](2019)在《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可持续发展观正在引领全球教育的前进方向,“全纳、公平、优质、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的核心发展理念。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如何创新办学模式,改善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办学空间,已成为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办学院校以及劳动力市场普遍关切的问题。本论文以生态系统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框架,探索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数学建模法、情景预测法和访谈法,研究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演变过程及综合发展水平;探讨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现实困境、办学空间及发展趋势;关注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改革发展路径。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演变是外部环境与办学群落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先后经历“一枝独秀”“双雄并举”“三足鼎立”等三个发展阶段,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群落整体发展处于生态失衡状态,不能有效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同时,我国不同地区人力资源存量、继续教育机会、继续教育资源的差距较大,导致办学群落区域发展处于非均衡状态,滞缓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推进步伐。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即将来临,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将逐步进入“融合统一”的发展阶段。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目前,我国31个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演化形成三个发展方阵,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快速变化和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推进而发生演变。结合生态学规律可知,解决供需矛盾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直接动力,教育政策主导下的异发演替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演变的主要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追求的办学目标,新时期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主要改革任务是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改善环境、优化结构。综合分析,本文提出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建议:一是提升各省(区、市)办学自主权,采取区域推进方式进行差异化改革,第一方阵重点探索教育引领创新,拓展办学发展空间,第二方阵重点聚焦教育质量保障,提升院校办学水平,第三方阵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改善现有办学生态;二是明确系统整体办学生态位,生源输入环节建立基于师生比的规模生态位,办学群落优化结构生态位和质量生态位,资源输出环节形成基于多维评价的效益生态位;三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可持续发展模型,不断提升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构建“发展性”教育办学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构建“发展性”教育办学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2)参与、互动、共享: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治理机制探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研究主题相关文献的量化分析 |
(二)国内外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主题 |
(三)国内外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治理机制研究 |
(四)国内外研究评析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研究目的与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步骤 |
四、研究的信效度分析 |
(一)研究信度 |
(二)研究效度 |
(三)研究的理论饱和度 |
五、研究伦理 |
第二章 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历史考察 |
一、我国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产生与发展 |
(一)我国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产生与形成背景 |
(二)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几种模式 |
(三)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中的问题探究 |
二、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演变与动因分析 |
(一)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演变轨迹 |
(二)教育治理视角下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演变原因分析 |
第三章 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治理框架 |
一、基础教育集团化治理的经验与意义 |
(一)基本经验 |
(二)意义追寻 |
二、集团化办学治理的基本框架、类型分析及其理论阐释 |
(一)基本框架 |
(二)类型分析 |
(三)理论阐释 |
三、参与、互动、共享:基础教育集团治理机制的三维度 |
(一)在逻辑发生学上有一定的先后顺序 |
(二)在运作机理上存在内部勾连与联系 |
(三)三种机制拥有共同的目标与方向 |
第四章 参与机制:多方主体介入集团治理 |
一、探寻参与机制的学理依据 |
(一)参与治理实质是权力转移的过程 |
(二)参与是民主深化的重要途径 |
(三)制度与行为规范有效维持参与秩序 |
二、参与机制运行特征与策略 |
(一)多主体的赋权增能 |
(二)多渠道的民主参与 |
(三)问题产生及时干预 |
三、民主管理:基础教育集团化治理的参与机制探寻 |
(一)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简政放权,激化学校自治活力 |
(二)完善组织架构与规章制度,优化内部治理结构 |
(三)构建长效奖励激励机制,内化参与动机 |
(四)建立信息反馈与评价机制,提升参与效能 |
第五章 互动机制:多方主体在协商中形成规则 |
一、探寻互动机制的学理依据 |
(一)个人意志与环境因果影响互动行为 |
(二)建立在平等之上的对话与协商 |
(三)产生共同利益达成的互动效应 |
(四)共情与理解是互动的根本原则 |
二、互动机制运行特征与策略 |
(一)明确互动需求 |
(二)平等对话与交流 |
(三)尝试理解与包容 |
三、协商立序:基础教育集团化治理的互动机制探 |
(一)实现按需匹配,调动互动积极性 |
(二)开展对话与协商,反复磋商达成一致 |
(三)学会换位思考,实现互动同频共振 |
(四)合理安排互动,形成互动秩序 |
第六章 共享机制:从资源共享走向价值共识 |
一、探寻共享机制的学理依据 |
(一)共享涉及使用权的让渡与转移 |
(二)共享对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
(三)依托共享平台与途径进行共享 |
(四)基于信任实现互利互惠的共享 |
二、共享机制运行特征与策略 |
(一)借助平台进行资源共享 |
(二)制定共享规则与规范 |
(三)加强主体间的信任与信念感 |
三、共识达成:基础教育集团化治理的共享机制探寻 |
(一)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尊重共享主体偏好 |
(二)搭建共享共通平台,加速知识的流转与共享 |
(三)加强规章制度建设,规范共享行为与秩序 |
(四)推进共同组织文化培育,增进主体间的信任 |
结语:从治理走向善治 |
一、总结与反思 |
(一)三种机制的运作特征与机理 |
(二)三种机制探索的可生长空间 |
二、发展与展望 |
(一)中国式善治内涵与特征 |
(二)走向中国式善治的路径 |
三、本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H教育联盟章程 |
附录二:集团理事长访谈提纲 |
附录三:校长访谈提纲 |
附录四: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四: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五:家长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校期间所获科研成果 |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由来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核心概念与主要内容 |
(一)论文研究的核心概念 |
(二)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五、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思想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 |
(一)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
(二)关于社会发展学说 |
(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
二、贝塔朗菲的系统论思想 |
(一)世界的系统性构成 |
(二)系统的功能和要素构成 |
(三)系统论思想的启迪 |
三、马可﹒伊恩斯蒂的技术集成理论 |
(一)关于“技术集成”概念的提出 |
(二)集成创新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模式 |
(三)集成创新理论的启示 |
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蓄思想 |
(一)兼容并蓄的哲学传统 |
(二)有容乃大的君子人格 |
(三)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 |
(四)兼容并蓄思想的启示 |
五、教育学中的整体性教育理论 |
(一)世界的整体性构成 |
(二)整体性理论的形成发展 |
(三)整体性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
(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作用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历史前提 |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回顾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初步探索阶段(1949年-1965年)——思政教育格局初建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曲折前进阶段(1966年-1978年)——片面强调阶级斗争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78年-1997年)——全国各地积极探索 |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范提高阶段(1998年-2012年)——国家层面规范协调 |
(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集成创新成为可能 |
二、思想政治教育成就为集成创新提供可能 |
(一)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成为集成创新的基本内核 |
(二)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成为集成创新的技术手段 |
(三)便捷有效的教学平台成为集成创新的交互载体 |
(四)不断巩固的意识形态提供集成创新的理论自信 |
(五)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提供集成创新的实现路径 |
(六)日趋完善的学科体系提供集成创新的专业支持 |
(七)软硬件的改善为集成创新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
三、思政教育基本经验为集成创新提供遵循 |
(一)坚持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 |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
(三)坚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
(四)坚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五)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与时俱进 |
(六)坚持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现实之需 |
一、基础理论不强、学科发展受限 |
(一)基础理论发展不充分 |
(二)学科体系架构不健全 |
(三)学科的专业性不强、实操性不够 |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识度不高 |
(一)莫衷一是的教育理念 |
(二)理念缺失所造成的影响 |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化较差 |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表述不统一 |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强 |
四、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协同性较差 |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断拓展 |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 |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优化成为提高吸引力需要 |
五、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平台融合度不够 |
(一)数字信息技术发展方兴未艾 |
(二)与现代技术融合尚处在探索阶段 |
(三)信息过载对主流信息的遮蔽 |
(四)现代教育技术冲击传统教学优势 |
(五)与现代技术高度融合成未来之需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框架 |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面板 |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母版”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鲜亮底色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领导力量 |
(四)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文化根基 |
(五)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价值导向 |
(六)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外部条件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要素构成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内在逻辑 |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起点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主线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支点 |
(四)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归宿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主要内容 |
一、目标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目标及其作用 |
(二)教育目标及其异化问题 |
(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集成优化 |
二、任务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任务及其作用 |
(二)教育的根本任务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
(四)任务体系的细化明确 |
三、组织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组织及其结构 |
(二)教育行政管理组织的架构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组织 |
(四)组织体系的创新管理 |
四、学科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学科的内涵与作用 |
(二)“马学科”的领航功能 |
(三)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
(四)“马学科”的创新发展 |
五、课程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课程体系 |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集成创新 |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体系集成创新 |
六、教学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教学体系集成创新原则 |
(二)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 |
(三)教学场域的情景构建 |
(四)教学内容的取舍整合 |
(五)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 |
(六)教学效果的考核反馈 |
七、评价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种类繁多的教育教学评价 |
(二)不当评价造成的影响与危害 |
(三)教育教学评价的规范与整合 |
第六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路径选择 |
一、提升认识高度,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协同发力的大格局 |
(一)格局的内涵与价值 |
(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大格局的内在逻辑 |
(三)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的内容构成 |
二、扩大育人广度,建立从理论到实践的全员育人大思政 |
(一)科学认识“大思政”的意蕴与特征 |
(二)认真贯彻落实十大育人体系 |
三、夯实学科体系,建设马克思主义引领的社会科学体系 |
(一)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 |
(二)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 |
四、依托现代科技,培育信息化条件下的精准育人大数据 |
(一)学习信息思维转变思想观念 |
(二)依托数据资源丰富内容 |
(三)借助信息技术革新方法 |
五、净化社会风气,营造有利于高校学生健康成长大环境 |
(一)顺应时代潮流,坚定政治方向 |
(二)优化社会环境,形成育人合力 |
(三)开展学风校风建设,美化学校育人环境 |
(四)弘扬优良家教家风,建构和谐成长环境 |
六、强化使命担当,实现教育强国和自由全面发展大目标 |
(一)坚定做到“两个维护” |
(二)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保障体系 |
一、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领导 |
(一)百年辉煌造就中国共产党卓越的领导才能 |
(二)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群众的教育和动员 |
(三)中国共产党有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经验 |
(四)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
二、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关键作用 |
(一)保证教育者先受教育 |
(二)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作用 |
(三)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 |
三、进一步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 |
(一)进一步加大高校经费投入,强化经费投入的育人导向 |
(二)加大专项发展资金支持,改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物质装备 |
(三)加大科研项目资金扶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水平 |
(四)加大师资培养资金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 |
(五)加大红色研学资金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社会认知能力 |
(六)积极筹措社会资金,给予思政课教师一定的专项补贴 |
四、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 |
(一)明确管理责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监督管理水平 |
(二)严抓专项检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
(三)深化重点督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
(四)强化整改责任,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 |
结语: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需要久久为功 |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连续性的施教过程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是个复杂的渐进过程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化推进 |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定有美好的前程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艺术特长教育的发展瓶颈及其突破——学校美育纵深推进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艺术特长为发展主线下的学校困境 |
(一)学生美感素养发展差异与向美愿望的不匹配 |
(二)课程设置单一模式与新时代美感培育需求不匹配 |
(三)重技艺培训、轻系统提升的办学思想的缺陷 |
二、美育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突破:从小美育到大美育 |
(一)人本思想与美育理念的融合成为教育发展共识 |
(二)美育实践的多角度研究和突破 |
三、南昌市实验中学的大美育实施的设计、路径与实践 |
(一)三大举措助力特色学校教育改革 |
(二)四个维度的实践路径设计 |
1. 以“立美”为魂,构建科学合理、师生乐见的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及其逻辑体系。 |
2. 通过立美、审美,对现行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学校立美课程体系。 |
3. 构建美的德育范式,研制美的德育体系。 |
4. 开发构建一套“美的教育评价”体系,便于督导“美的教育”过程,测评“美的教育”效益,以评促改,引领师生成长。 |
四、结语 |
(5)基于SWOT分析的泰国独立与下设孔子课堂发展策略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选题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孔子课堂相关研究 |
1.2.2 泰国华文教育研究 |
1.2.3 汉语教学理论研究 |
1.2.4 SWOT理论应用研究 |
1.3 研究范围及资料来源 |
1.4 理论依据 |
1.5 研究方法 |
1.5.1 调查法和访谈法 |
1.5.2 比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 |
1.5.3 SWOT分析法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罗勇中学和海洋之星学校孔子课堂教学模式比较 |
2.1 两所孔子课堂现状 |
2.1.1 罗勇中学孔子课堂 |
2.1.2 海洋之星学校孔子课堂 |
2.2 两所孔子课堂教学情况比较 |
2.2.1 课程设置 |
2.2.2 教师情况 |
2.2.3 教材使用 |
2.2.4 教法情况 |
2.3 两所孔子课堂汉语推广活动比较 |
2.3.1 活动数量及举办情况 |
2.3.2 活动案例比较分析 |
第3章 罗勇中学和海洋之星学校孔子课堂问卷调查与访谈结果比较分析 |
3.1 学生问卷设计与调查结果比较 |
3.1.1 学生基本情况 |
3.1.2 汉语学习动机 |
3.1.3 孔子课堂学习体验 |
3.2 家长问卷设计与调查结果比较 |
3.2.1 对孩子学习中文的态度 |
3.2.2 选择孔子课堂的原因 |
3.2.3 对课堂教学方面的看法 |
3.3 负责人访谈比较 |
3.3.1 办学背景条件 |
3.3.2 独立模式与下设模式的区别 |
3.3.3 课堂内部教学情况 |
3.3.4 课堂发展期望 |
第4章 基于SWOT模型的两类孔子课堂教学和发展现状 |
4.1 优势分析 |
4.1.1 办学条件优越 |
4.1.2 教学资源丰富 |
4.1.3 上级政策支持 |
4.2 劣势分析 |
4.2.1 课程设置不足 |
4.2.2 教师分配不足 |
4.2.3 教材选用不足 |
4.2.4 教学水平不足 |
4.2.5 学生动机不足 |
4.2.6 活动方面不足 |
4.3 机会分析 |
4.3.1 民众良好的品牌信任 |
4.3.2 机构频繁的交往互动 |
4.3.3 基金会多元化的筹资渠道 |
4.3.4 上层机构崭新的职能分工 |
4.4 威胁分析 |
4.4.1 生源质量水平难掌控 |
4.4.2 独立模式管理幅度过大 |
4.4.3 下设模式自主发展性不强 |
4.4.4 课堂中文教育受疫情冲击 |
第5章 基于SWOT分析理论的孔子课堂发展优化策略 |
5.1 SO策略——增长型策略,利用优势和机会最大限度发展 |
5.1.1 通过孔子学院进行品牌协同和宣传 |
5.1.2 通过华人商会组织拓宽泰国市场 |
5.1.3 通过中文教育基金会拓宽中国市场 |
5.2 WO策略——扭转型策略,利用机会调整策略克服劣势 |
5.2.1 调整知识课和技能课比例 |
5.2.2 优化本土和中国教师结构 |
5.2.3 多元化选用和搭配教材 |
5.2.4 针对性培养和提高教学能力 |
5.3 ST策略——多种经营策略,利用优势调整策略回避威胁 |
5.3.1 完善制度优化生源质量 |
5.3.2 缩小独立课堂管理幅度 |
5.3.3 增强下设课堂自主发展性 |
5.3.4 探索孔子课堂线上教学 |
5.4 WT策略——防御型策略,收缩合并从思想内部推进 |
5.4.1 强化汉语学习动机 |
5.4.2 完善中文活动组织 |
5.4.3 重视汉语学科竞赛 |
5.4.4 重塑中华民族认同感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文活动案例 |
附录2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3 :学生调查问卷(泰语版) |
附录4 :家长调查问卷 |
附录5 :家长调查问卷(泰语版) |
附录6 :负责人访谈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6)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2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理论分析 |
2.1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要义诠释 |
2.2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理论基础 |
2.3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类型定位 |
2.4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向度目标 |
2.5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实现的应然路径 |
3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历史回顾 |
3.1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渊源 |
3.2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发展阶段 |
3.3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宏观成就和向度之囧 |
4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现状考察 |
4.1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文化形态 |
4.2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 |
4.3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主要问题 |
5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问题归因 |
5.1 文化育人自觉性不强 |
5.2 职业文化理解得不深 |
5.3 校企文化交融性不足 |
5.4 文化传播机制不完善 |
5.5 法律法规机制不健全 |
6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彰显策略 |
6.1 凝练职业精神标签彰显文化育人价值取向核心精神 |
6.2 打造职业文化载体增强文化育人价值取向显示度 |
6.3 促进校企文化有效交流打通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彰显路径 |
6.4 建立职业文化高效传播机制推进文化育人价值取向深化 |
6.5 优化文化育人环境浓厚文化育人价值取向氛围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梳理 |
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梳理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核心概念解析 |
一、职业教育及其特征 |
二、职业教育现代化及其特性 |
三、深圳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实施方案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实施方案 |
第二章 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区域发展理论与职业教育 |
一、区域发展理论及深圳“国际性城市”的探索 |
二、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
第二节 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理论 |
一、现代化的理论与深圳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
二、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
第三节 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分析框架 |
一、宏观层面:体制机制的建设 |
二、中观层面:职教文化的建构 |
三、微观方面:产教融合的深化 |
第三章 国家整体视野中的职业教育现代化历程 |
第一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阶段 |
一、调整结构扩张式发展阶段(1978 年至1990 年) |
二、调整规模稳健式发展阶段(1991 年至1999 年) |
三、转型改革内涵式发展阶段(2000 年至2009 年) |
四、创新驱动质量提升发展阶段(2010 年至今) |
第二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突出特点 |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要素逐步形成 |
二、职业教育规模和结构更加合理 |
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显着增强 |
四、职业教育法制机制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
第三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区域化发展 |
一、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经济社会现代化为基础 |
二、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职业教育信息化为推进手段 |
三、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职业教育本土性为特色亮点 |
第四章 区域视野中的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历程 |
第一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探索 |
一、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适度超前 |
二、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协同发展 |
三、社会需求催生职业培训、技能培训 |
第二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体系构建 |
一、构建职业教育现代化结构体系 |
二、构建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质量体系 |
三、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程的特点 |
第三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品牌的打造 |
一、打造职业教育的“深圳质量” |
二、打造深圳高等职业教育品牌 |
三、打造面向市场的成人教育品牌 |
第四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形成 |
一、职业教育国际化在借鉴、创新、超越中实现 |
二、职业教育法治化建设在特区立法优势中体现 |
三、职业教育区域化发展在开放性发展中凸显 |
第五章 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分析 |
第一节 多层次推进工学结合的“宝安模式” |
一、产业发展情况 |
二、“宝安模式”内容 |
三、“宝安模式”成效 |
第二节 职普衔接的“中职电大直通车”模式 |
一、职业教育基本情况 |
二、“中职电大直通车”内容 |
三、“中职电大直通车”成效 |
第三节 协同治理的“职教集团”模式 |
一、“职教集团”背景 |
二、“职教集团”特点 |
三、“职教集团”成效 |
第四节 产学研用的“校企合作”模式 |
一、“校企合作”现状 |
二、“校企合作”内容 |
三、“校企合作”成效 |
第六章 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及实现路径 |
第一节 以城市精神促进人的现代化 |
一、深圳城市精神的内涵 |
二、强化思想引领的价值 |
三、强化道德规范的作用 |
四、职业素养人才的培养 |
第二节 以制度创新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 |
一、完善职业教育法律制度 |
二、完善职业教育布局和专业结构 |
三、完善地方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
四、完善校地合作办学机制 |
第三节 以产教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 |
一、强化产教的深度融合力度 |
二、加大产教合作的制度建设 |
三、推动职业教育集群化发展 |
四、促进职教集团全面发展 |
第四节 以学习借鉴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 |
一、深化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现代化建设 |
二、加速推进职业教育的信息化 |
三、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建设 |
结语: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经验与问题 |
一、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 |
二、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经验 |
三、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深入推进存在的问题 |
四、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海南省普通高中特色办学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普通高中“同质化”发展现象严重 |
(二)普通高中需要特色化发展 |
(三)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办学需要制度建设 |
二、概念界定 |
(一)普通高中 |
(二)特色办学 |
(三)办学制度 |
三、研究综述 |
(一)普通高中特色办学的理论研究 |
(二)普通高中特色办学实践探索的研究 |
(三)普通高中特色办学存在问题的研究 |
(四)已有研究述评 |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五、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普通高中特色办学制度的理论探析 |
一、普通高中特色办学制度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
(一)普通高中特色办学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
(二)普通高中特色办学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
二、普通高中特色办学制度的基本特征 |
(一)本土性 |
(二)发展性 |
(三)灵活性 |
三、普通高中特色办学制度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 |
(一)政策只是顶层设计,亟需可操作性建议 |
(二)配套制度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
(三)学校缺乏特色办学制度建设的意识 |
第二章 海南省普通高中特色办学制度的现状分析 |
一、海南省普通高中学校情况及其特色办学政策背景 |
(一)普通高中学校分布情况 |
(二)普通高中特色办学政策背景 |
二、海南省普通高中特色办学制度调查结果分析 |
(一)普通高中学校特色发展规划分析 |
(二)普通高中学校组织管理制度分析 |
(三)普通高中学校课程管理制度分析 |
(四)普通高中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分析 |
(五)海南省普通高中特色办学制度的差异分析 |
(六)海南省普通高中特色办学制度的相关分析 |
三、海南省普通高中学校特色办学制度案例分析 |
(一)海南省农垦中学特色发展规划 |
(二)文昌中学特色班级管理 |
(三)海南华侨中学国际化特色办学 |
第三章 海南省普通高中特色办学制度建设的困境与归因 |
一、学校特色发展规划不完善 |
(一)部分学校缺乏特色发展规划意识 |
(二)学校特色发展规划指向性不强 |
二、学校组织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备 |
(一)学校管理组织不适合特色办学目标 |
(二)特色办学师资队伍管理制度不健全 |
(三)学生管理过于刻板化 |
(四)特色办学经费投入不足 |
三、学校课程管理制度不健全 |
(一)特色课程开发不充分 |
(二)特色课程评价机制不完善 |
四、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不够灵活 |
(一)选课走班制较为落后 |
(二)教学评价过多关注于学生成绩 |
第四章 优化海南省普通高中特色办学制度的建议 |
一、加强政策引领 |
(一)国家加强对普通高中特色办学的指导 |
(二)地方政府大力配合支持学校特色办学 |
二、完善学校办学制度 |
(一)加强学校特色办学发展规划指导 |
(二)健全学校特色办学管理组织机制 |
(三)深化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制度 |
(四)完善学校课程教学管理体制机制 |
三、健全保障机制 |
(一)确保普通高中特色办学政策的规范与到位 |
(二)建立和完善普通高中特色办学质量监测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中外合作办学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世纪以来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迅速 |
1.1.2 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面临严峻挑战 |
1.1.3 中外合作办学中境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备受关注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中外合作办学 |
1.3.2 优质教育资源 |
1.3.3 标准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中外合作办学视野下的优质教育资源观研究 |
1.4.2 中外合作办学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目的研究 |
1.4.3 中外合作办学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原则研究 |
1.4.4 中外合作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的影响因素研究 |
1.4.5 研究述评 |
1.5 理论基础 |
1.5.1 系统论 |
1.5.2 标准构建的原理 |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中外合作办学视野下优质教育资源的内涵与诉求 |
2.1 优质教育资源的构成要素与功能 |
2.1.1 文化资源 |
2.1.2 制度资源 |
2.1.3 物质资源 |
2.1.4 教师资源 |
2.1.5 特色资源 |
2.2 优质教育资源的特征 |
2.2.1 稀缺性与相对性 |
2.2.2 不均衡性与溢出性 |
2.2.3 发展性与创新性 |
2.3 中外合作办学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特殊诉求 |
2.3.1 维护我国独立自主的教育主权 |
2.3.2 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
2.3.3 促进中外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 |
第3章 中外合作办学中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标准的发展历程与现存问题 |
3.1 中外合作办学中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标准的历史回顾 |
3.1.1 摸索发展阶段(1993~2003 年):以“国内急需”为引进标准 |
3.1.2 快速发展阶段(2004~2015 年):以“三分之一”为引进标准 |
3.1.3 稳步发展阶段(2016~至今):以“兼顾数量与质量”为引进标准 |
3.2 中外合作办学中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标准的变迁逻辑 |
3.2.1 国家角色主导引进标准的变迁 |
3.2.2 工具主义引导引进标准的变迁 |
3.3 中外合作办学中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标准的现存问题 |
3.3.1 引进标准的目标定位略显笼统 |
3.3.2 引进标准的层级建构缺乏系统性 |
3.3.3 引进标准的内容要素亟待完善 |
第4章 中外合作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案例分析 |
4.1 研究型大学中外合作办学:以西交利物浦大学为例 |
4.1.1 摈弃科层管理模式,采用扁平化网络结构管理模式 |
4.1.2 突破全英文教学的表象,引进国际化学术英语教学体系 |
4.1.3 配合研究型办学定位,配备高质量的师资与生源 |
4.1.4 全方位中西融合式办学,凸显和谐管理理念 |
4.2 应用型大学中外合作办学:以浙江科技学院中德工程师学院为例 |
4.2.1 突破传统课程教学体系的弊端,采纳德国模块化教学体系 |
4.2.2 配合应用型办学定位,引进工程专业双师型师资 |
4.2.3 引入德国的专业认证体系,保障应用型人才的质量 |
4.2.4 突破中德教育理念壁垒,协调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
4.3 职业技能型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以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啤酒学院为例 |
4.3.1 学习德国双元制职教办学模式,凸显产教融合 |
4.3.2 采纳德国工商行会的考核标准,保障高质量办学 |
4.3.3 创办啤酒酿造刊物,加强中德双方专业技术交流 |
4.4 关于优化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标准的经验与启示 |
4.4.1 引进标准应与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定位一致 |
4.4.2 引进标准应考虑中外合作办学的多样性 |
4.4.3 引进标准应兼顾各类教育资源之间的协调性 |
4.4.4 引进标准应高度重视办学机构的质量诉求 |
第5章 中外合作办学中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标准的优化 |
5.1 阐明构建引进标准的原则 |
5.1.1 客观性原则 |
5.1.2 系统性原则 |
5.1.3 协调性原则 |
5.2 明确引进标准的目标 |
5.2.1 符合新时代国家角色的要求 |
5.2.2 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地位 |
5.2.3 保障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 |
5.3 完善引进标准的层级 |
5.3.1 国家标准:符合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规定 |
5.3.2 院校标准:与院校的发展定位相契合 |
5.3.3 学科专业标准:兼顾量化标准与质量诉求 |
5.4 充实引进标准的内容要素 |
5.4.1 文化资源:坚守文化自信与文化互鉴的立场引进 |
5.4.2 制度资源:以提升办学效率与办学质量为标准引进 |
5.4.3 物质资源:以平衡经济成本与办学利益最大化为标准引进 |
5.4.4 教师资源:以高校基本办学条件和跨境教育的师资标准引进 |
5.4.5 特色资源:以中外合作办学中方院校的接受力为标准引进 |
第6章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附录A:关于中外合作办学引进教育资源的访谈提纲 |
(10)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第1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2节 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一、研究问题 |
二、概念界定 |
第3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 |
二、国内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 |
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述评 |
第4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特色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特色 |
第5节 研究思路及论文架构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
第1节 生态系统理论 |
一、生态系统概述及其特征 |
二、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特点 |
三、生态系统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2节 资源依赖理论 |
一、资源依赖理论概述 |
二、生态系统的资源依赖关系 |
三、资源依赖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3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及溯源 |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4节 系统构成及生态分析框架 |
一、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构成 |
二、系统构成要素的“生物学”隐喻 |
三、生态分析框架 |
第3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演变的生态分析 |
第1节 办学群落构成及子系统发展历程 |
一、成人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
二、自考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
三、网络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
第2节 成人本专科教育:“一枝独秀”演变分析 |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
第3节 成人、自考本专科教育:“双雄并举”演变分析 |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
第4节 成人、自考、网络本专科教育:“三足鼎立”演变分析 |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
第4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的现实发展困境 |
第1节 办学群落整体发展处于生态失衡状态 |
一、院校之间互斥竞争为主,缺少互利共生 |
二、质量优先的K对策发展模式难以形成 |
三、办学生态位模糊,人才培养质量低下 |
第2节 办学群落区域发展处于非均衡状态 |
一、各省(区、市)人力资源存量差距较大 |
二、各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机会差距较大 |
三、各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资源供给差距较大 |
第5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空间及发展趋势 |
第1节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区域发展水平分析 |
一、31个省(区、市)综合发展水平测量 |
二、31个省(区、市)的三个发展方阵划分 |
第2节 国内外环境生态因子发展变化分析 |
一、国际环境生态因子 |
二、国内环境生态因子 |
第3节 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预测分析 |
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作用及贡献率分析 |
二、基于毛入学率指标的高等教育普及化预测 |
第4节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趋势透视 |
一、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空间所受影响 |
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生态演变规律 |
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未来发展趋势判断 |
第6章 促进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建议 |
第1节 采取区域推进方式进行差异化改革 |
一、第一方阵:重点探索教育引领创新,拓展办学发展空间 |
二、第二方阵:重点聚焦教育质量保障,提升院校办学水平 |
三、第三方阵: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改善现有办学生态 |
第2节 明确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办学生态位 |
一、生源输入:建立基于师生比的规模生态位 |
二、办学群落:优化结构生态位和质量生态位 |
三、资源输出:形成基于多维评价的效益生态位 |
第3节 实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 |
一、办学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 |
二、办学群落:应用可持续发展模型 |
三、办学行动: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针对成人学习者的访谈提纲 |
附录二:针对继续教育主管部门的访谈提纲 |
附录三:针对院校继续教育管理者的访谈提纲 |
附录四:针对院校继续教育教师的访谈提纲 |
附录五:针对函授站点(学习中心)的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构建“发展性”教育办学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苏省中等体育运动学校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 张帅.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参与、互动、共享: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治理机制探寻[D]. 杨晓莹.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1)
-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D]. 尚明瑞. 兰州大学, 2021(09)
- [4]艺术特长教育的发展瓶颈及其突破——学校美育纵深推进的行动研究[J]. 黄凌云,饶琴. 教育学术月刊, 2021(02)
- [5]基于SWOT分析的泰国独立与下设孔子课堂发展策略比较研究[D]. 洪鸣源. 浙江科技学院, 2021(03)
- [6]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研究[D]. 方桐清.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7]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D]. 张小梨. 天津大学, 2020(01)
- [8]海南省普通高中特色办学制度研究[D]. 赵肖肖. 海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中外合作办学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标准研究[D]. 向巧利.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10]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 张艳超.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