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管式武器气密制动装置力学特性分析与试验研究

枪管式武器气密制动装置力学特性分析与试验研究

一、筒式武器闭气制动装置力学特性分析及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马浩[1](2021)在《车载火炮弹药全自动装填系统设计》文中提出车载火炮因其重量轻、维护成本低、性价比高且具有良好的机动性等优点逐渐成为现代武器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国内车载火炮的弹药装填方式大多采用的是人工装填和半自动装填,导致火炮射击速度低且不利于作战人员安全等问题。本文以某中口径车载火炮为研究对象,根据火炮自动装填系统的需求和车载火炮自身的结构特点,对自动装填技术在车载火炮上的应用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车载火炮自动装填系统的结构设计、动力学仿真、控制系统方案设计。具体内容如下:(1)根据车载火炮弹药全自动装填系统的功能需求,确定全自动装填系统的组成。针对车载火炮自身结构特点,确定自动装填系统的总体布局。最后,通过分析自动装填系统的工作流程,设计出自动装填系统的工作时序,提出自动装填系统的总体方案。(2)参照现有的中口径榴弹炮弹道特性对模块化装药方法进行设计,根据模块化装药的特点和弹药储存、转运、输送入膛及补充的方式,对弹药仓、弹药选取机构、弹药协调器、输弹输药机以及各机构之间的衔接部分进行详细的设计计算,完成自动装填系统的结构设计。(3)运用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自动装填系统的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和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分析其各个分系统在进行自动装填工作时的动态特性和在火炮发射过程中的稳定性。(4)对自动装填系统中控制方案进行设计,并以弹仓为例采用经典PID控制方法设计弹仓电机的伺服控制系统。建立该三环伺服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分析该电动机在工作过程中电流曲线、转速曲线和转动角度曲线。研究表明,该弹药全自动装填系统在车载火炮上能够顺利完成该车载火炮的弹药自动装填动作并在火炮发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为将来车载火炮自动装填系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未来发展无人化车载火炮系统提供了技术基础。

丁宁[2](2021)在《单兵无后坐力炮有限空间发射尾喷流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单兵无后坐力炮作为一种步兵肩射筒式武器,具有质量小、机动性高、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等特点,能够在城市战、巷战、战壕战等战场上发挥独特的优势。但是它在发射时尾喷流场存在高强度的冲击波、高速后抛的密封堵片等危险发射特征,这有可能会对炮手、仪器设备、周围环境产生损害,严重影响了其在有限空间环境内的作战能力。本文围绕改善和提高单兵无后坐力炮有限空间发射能力展开研究,主要进行的工作内容如下:1、对单兵无后坐力炮在有限空间发射尾喷流场进行数值计算。使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并结合6DOF动网格技术,对单兵无后坐力炮在有限空间发射尾喷流场进行数值仿真计算,研究了密封堵片与火药燃气射流之间的相互作用特性,以及尾喷冲击波在有限空间中的发展规律。并与其在自由射场发射时的尾喷流场进行对比,分析了其在有限空间发射时尾喷流场的特点。2、对单兵无后坐力炮喷管尾部的密封堵片进行了设计研究。单兵无后坐力炮的密封堵片的设计是整个武器系统设计时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不仅作为尾喷的主要固体物,它的相关尺寸也直接影响破膜压力的大小。本文对单兵无后坐力炮喷管尾部的密封堵片进行了方案设计,研究了密封堵片的厚度(质量)、密封堵片的破膜压力对尾喷冲击波的影响以及对密封堵片运动速度的影响。3、对单兵无后坐力炮含液柱平衡体发射降低发射特征的机理展开深入研究。使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结合VOF两相流算法和6DOF动网格技术,建立单兵无后坐力炮气-液-固混合发射尾喷流场仿真模型。分析了燃气射流、液柱平衡体、密封堵片之间的相互作用特性,对其降低冲击波强度和密封堵片速度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讨论了不同液柱平衡体体积、密度对两相流流场特征参数的影响,以及对尾喷冲击波强度和密封堵片运动速度的影响。

辇红博[3](2021)在《炮膛自动清洗机器人系统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现代战争中火炮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对炮弹的发射精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维护炮膛身管的内部环境得到更多的重视。炮膛身管内的积碳不能得到彻底清除会引起内膛腐蚀甚至影响炮弹发射精度。由于炮管口径太小、身管过长,内部阴阳线凹凸槽构造造成膛内清洁困难。传统人力清洁炮膛身管费时费力,由于膛内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又加大了炮膛清洁机器人模型构建的难度,国内、外针对炮膛自动清洗机器人的设计资料并不丰富。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炮膛自动清洁机器人展开研究。本文首先通过建立炮膛自动清洁机器人三维模型完成了炮膛自动清洁机器人的结构设计,通过机械加工、3D打印等方式装配实验样机。针对管道机器人的运动特点,分别介绍四种常用变径机构的原理及各自优缺点,对他们进行力学特性分析,最终确定了采用弹簧预紧变径机构作为机身自适应调整机构。根据炮膛自动清洗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在Adams中分别进行变径机构运动学仿真分析以及轮壁接触良好时机器人运动分析和轮壁接触不良时机器人运动分析,验证了机身结构设计合理性和稳定性。针对炮膛自动清洗机器人的清洁液喷淋、清洗问题,本文从水射流的基本理论出发,考虑了喷孔内部结构对射流清洗特性的影响,并以圆柱型喷嘴内流道为基础,建立水射流喷孔模型并结合κ-ε湍流模型,分析喷头中不同参数的喷孔结构以及压力条件对水射流喷淋、清洗效果的影响。最终确定实验方案,测试在不同压力条件下喷头射流特性,对比数值模拟仿真结果进行分析,验证数值模拟仿真结果的合理性。最后,本文对主要工作及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颜芬[4](2020)在《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运动促进健康”是古今中外医学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代表了中西方两种风格迥异的身体锻炼模式,对二者的比较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以往研究中表现出来的某些认知偏差,为了更系统准确地揭示二者的异同,本文以“运动促进健康”为基础,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运动目标、运动方法和技术原理进行比较研究,并对二者在当代社会的沟通与结合进行思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运动促进健康”是人类共同的生存经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分别代表了中西方体育健身的两种典型形式。2.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历史发展各有其特征:(1)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直接奠基于中国传统医学之上,在历史发展中始终延续着传统的医学观念与锻炼方法。(2)西方体育健身的发展也直接奠基于西方医学之上,近代西方医学的巨大变革使得西方体育健身在价值观念上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巨大转变,但在方法上则表现出一种历史延续性。(3)从近代开始,西方体育健身开始承载相应的民族和社会责任,相较起来,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从现代开始才逐步承担起推动国民健康的社会责任。3.在运动目标上,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根本目标一致,都是为了促进人类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健康;二者基于对身体的不同医学认知,在操作目标上则呈现出“补益精气”与“消耗能量”、“疏通经络”与“强化体能”两组有所差异的价值认知。4.在运动方法上,基于不同的操作目标,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在具体运动方法上差异显着。(1)在方法构成上,二者各有其方法系统,呈现出“内聚性”和“开放性”、“民族性”和“普遍性”两组对比状态。(2)在运动负荷上,二者都强调负荷适度的重要性,但在负荷大小上存在差异;对负荷的描述也呈现出“模糊”与“精确”两种形态。(3)二者在运动时空上的认知存在一些差异,但都倾向于根据人体与自然界之间的某种规律性关系来安排运动时空。5.在技术原理上,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调身”、“调息”、“调心”锻炼的功能认知与实际运用差异显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肢体、呼吸、意念的运用方法较之西方现代体育健身更加丰富且独特。(1)中国传统体育养生通过肢体、呼吸、意念的调节,对人体的经筋进行锻炼,对气息的出入和运行进行控制,以疏通经络、保养精气,并通过意念的自我引导寻求达到“三调合一”的稳态,从而实现身体功能的整体性自我修复。(2)西方现代体育健身通过一定的肢体活动对肌肉、呼吸形成某种机械性刺激,使机体的运动功能得到锻炼、身体成份得到平衡,最终对身体各系统的功能造成良性影响。6.在沟通方面,当前西方将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放在替代与补充医学的范畴内进行考察,态度有所保留;中国则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全盘接受,并倾向于将中国传统导引术和武术放在体育的范畴内进行考察。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科学化”成为二者沟通的重要问题。“科学化”是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沟通西方世界的一把钥匙,但当前单一的“科学化”研究也成为揭示其本质特征的一具枷锁。7.当前“整合医学”的流行和“自然医学”的发展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结合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背景,也预示了其良好的前景。二者的结合,一方面可以多角度地开发人体的生命功能,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现代人多方面的锻炼需求。

韩承冷[5](2020)在《臂式扭转型电磁主动悬架理论与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无人地面车辆在监视侦察、清障扫雷、巡逻作战等方面的巨大优势,已经得到世界各国认可并成为争相研制的“热点”武器。然而现有的无人地面车辆依然沿用传统的悬架形式,车体结构与悬架工况要求不匹配,导致车辆无法兼顾机动性和通过性,因此急需开发出一款颠覆现有悬架系统理念的新型悬架,以支撑起未来小型智能无人车在越野条件的下高机动对抗性作战需求。本文基于这一需要独创性的研发了一款适用于高机动轮腿式智能载具的,具备阻尼、刚度和车身高度的主动实时调节功能的臂式扭转型电磁主动悬架(In-Arm Torsional Electromagnetic Active Suspension,ITEAS)系统,并对ITEAS系统展开理论与试验的相关研究。首先,文章详细介绍了ITEAS系统的结构设计与功能设计并基于ITEAS系统设计了高机动轮腿式智能载具的三维模型。根据系统结构特点,基于拉格朗日方程研究ITEAS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推导了振动状态下ITEAS系统的数学表达式;分析车身高度调节子系统能量与介质传递方式,建立车身高度升降时ITEAS系统的多体动力学模型,为系统的仿真模型与控制策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其次,文章探明了ITEAS的三大核心子系统扭杆弹簧,叶片式减振器和车身高度调节系统工作机理。设计了具备高度调节功能的扭杆弹簧结构并计算扭转弹簧刚度,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了扭杆弹簧工作状态下的变形程度并校核花键端接触疲劳强度满足许用强度要求,讨论并验证了该结构参数下扭杆弹性功能的可靠;设计了两腔式叶片减振器的结构与密封方式,基于AMESim建立了减振器的液压仿真模型并研究减振器阻尼的调节方式,探明了叶片减振器的使用合理性;基于Matlab建立了车身高度调节系统的仿真模型,基于运算结果讨论了高度调节系统的控制稳定性等问题,验证了纵臂控制系统的可控稳定性问题。再次,文章基于AMESim建立了ITEAS系统的物理学仿真模型,分别研究了系统的悬架特性、车身高度调节和主动位移控制策略;设计并制造了ITEAS系统的试验样机,基于三管路油泵设计了叶片减振器泵油回路和阀系结构,基于MTS台架设计了试验方法,分别对减振器阻尼特性及调节效果、悬架静刚度特性、车身高度调节功能和正弦路面激励下的ITEAS系统悬架特性进行台架试验,分析研究试验结果,验证了ITEAS系统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最后,本文将仿真结果与台架试验结果比对分析,验证理论模型与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并分析验证了ITEAS系统悬架特性,车身高度调节和主动位移控制等主要功能的有效性。本文开展的相关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臂式类悬架系统并推导出了该系统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建立了该系统的仿真模型和主动位移控制策略并通过台架试验验证了动力学模型、仿真模型和控制策略的合理性,能够为后续对于臂式类悬架系统的控制策略研究以及基于ITEAS系统的载具动力学和协同控制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和参考,为其他臂式类悬架系统的研究提供方向引导。

谢勇[6](2020)在《电阻形状记忆合金与磁流变联合传动装置分析与设计》文中指出磁流变液与形状记忆合金都属于新型智能材料。其力学性能受外部因素(如热场或磁场等)进行连续控制。其突出的力学性能及其广阔的前景,促使了很多国内外学者对这两种材料及其应用器件进行了相关研究与分析。本文根据磁流变液在外部因素作用下产生的流变特性以及形状记忆合金在特定条件下的形状记忆效应,提出了电阻形状记忆合金与磁流变联合传动的方法,进行了关于该联合传动的传动机理、装置的传动结构、设计原理以及相关实验检测方法的探究,为研发出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运行可靠、易于自动控制、安全、环保、节能、使用寿命长的新型智能传动装置打下一定的基础,希望为推动形状记忆合金和磁流变液在传动工程领域的开发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介绍了形状记忆合金的热效应特性,介绍了磁流变液的组成和制备,磁流变效应机理,通过对磁流变液剪切屈服应力的研究,分析了影响剪切屈服应力的因素;探究了磁流变液粘度以及屈服应力随温度变化的关系。2)分析了电阻形状记忆合金与磁流变联合传动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推导了热效应下形状记忆合金驱动的磁流变液与滑块摩擦联合传动的转矩方程,建立了联合传动转矩与磁场强度、温度、转速、材料特性、结构尺寸等参数之间的关系式。3)介绍了磁流变液的工作方式,并基于剪切模式下推导了筒式和盘式磁流变液传递的转矩方程,同时对本装置中摩擦滑块辅助传动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数学模型,基于传动与制动联系,分析了制动装置制动的制动性能。4)基于电阻形状记忆合金与磁流变液联合传动装置的传动特点,分析了整个装置的传力性能,并推导了热效应下形状记忆合金驱动的磁流变液与滑块摩擦联合传动的转矩方程,建立了联合传动转矩与磁场强度、温度、转速、材料特性、结构尺寸等参数之间的关系式。5)基于联合传动的工作原理,对圆筒式和圆盘式磁流变传动部分以及电阻形状记忆合金弹簧辅助传动部分进行了设计与分析,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明确了励磁线圈分布方式对装置的影响。6)进行了电阻形状记忆合金弹簧驱动力实验,通过对比分析理论值与实验值的数据,验证本文建立的电阻形状记忆合金弹簧驱动力模型的正确性;同时验证了本文所选用的磁流变液的传力性能以及所建磁流变液传动部分转矩方程的正确程度。

王琪[7](2018)在《某动能破门弹复合材料发射筒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某复合材料发射筒基于“戴维斯”平衡抛射原理,实现微声、微光、微烟的微痕发射。弹丸发射时,前、后闭气活塞分别推动弹丸和平衡体向发射筒两端运动,活塞接触到变形环后被制动,留在发射筒内密闭火药燃气。在整个发射过程中,复合材料筒体要承受较大的瞬态燃气压力、轴向制动力以及弹-管接触碰撞力的综合作用,其动态响应是影响该武器系统性能的关键。以玻-碳纤维混杂缠绕成型的复合材料筒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复合材料发射筒进行结构分析、成型工艺及工艺参数设计和有限元显示动力学建模分析等过程,设计出满足指标要求的纤维缠绕树脂基复合材料发射筒,为后续同类型项目的研制提供理论指导和可行性方案。主要内容如下:(1)从组份材料、成型工艺等方面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复合材料的发展、应用现状,并对复合材料筒体的结构设计、强度校核分析等研究工作进行综述;(2)根据复合材料发射筒的技术指标和结构特点,结合复合材料强度理论,探明复合材料筒体的设计重点和关键技术,在充分理解动力部件、制动部件、弹丸平衡体设计思路的前提下,选取适合的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案,为后续设计分析工作做准备;(3)复合材料筒体是由金属预埋件和纤维缠绕层组成,而纤维缠绕层是由高强玻纤和碳纤两种增强材料混杂缠绕成型。通过对纤维缠绕成型的理论以及复合材料中组份材料的材料性能、力学性质和强度理论等知识进行研究,设计出合适的缠绕铺层方案和成型工艺参数。(4)复合材料筒体要承受瞬态高压火药燃气、轴向制动力和弹-管接触碰撞力的综合作用,其动态强度对保证发射安全性至关重要。利用ABAQUS有限元仿真分析软件,对武器系统的主要部件进行离散,并通过编写用户自定义动载荷子程序建立发射系统的显示动力学有限元模型,模拟弹丸的动态发射过程,对复合材料筒体内各铺层进行动态强度校核。将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有限元仿真的准确性。本课题的研究工作能为复合材料筒体的结构设计、成型工艺参数优化和结构强度校核提供理论指导,对优化复合材料结构的设计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郑晨超[8](2018)在《基于动网格的假雷流场数值模拟及制动性能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潜艇下潜深度的不断突破,实现大深度发射成为了水中武器发射系统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假海试验平台是支撑大深度水中兵器发射关键技术研究的重要基础试验设施,假雷接收装置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接收来自发射装置的试验用假雷,完成假雷制动过程。论文首次将CFD以及动网格技术应用于接收装置中假雷制动过程的研究,建立了适用于该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对接收管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同时探究了 DN600型接收装置试验参数的适用范围。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建立了假雷制动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构建非定常条件下粘性、不可压、二维两相流的接收装置内流场计算模型;根据对粘性流体力学和湍流理论的研究,选取合适的湍流模型,并同N-S方程构成封闭的方程组;通过应用动网格技术,模拟了假雷制动全过程;使用FLUENT软件对流场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获得了仿真过程中DN500型假雷接收装置的内流场情况、假雷速度等数值模拟结果。将数值模拟与实际试验过程的假雷速度变化曲线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精度与可靠性。(2)开展了 DN600型接收装置的初步设计。根据DN600型接收装置的技术要求,给出了接收装置的结构设计方案以及接收管结构参数。采用建立的数值模拟方法对新型DN600型接收装置的假雷制动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初步分析了该装置的制动性能以及制动过程中的流场特性。(3)研究接收管锥度与长度等因素对DN600型接收装置制动性能的影响,并据此开展结构参数优化分析。由接收管制动原理可知,接收管长度和锥度是对接收装置制动性能影响较大的两个因素。分别建立不同接收管长度和锥度的接收装置仿真模型,根据模拟结果并结合制动安全系数k的取值范围,选取更为合理的接收管尺寸。(4)进行了 DN600型接收装置的适用性分析。建立不同工况的接收装置仿真模型,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在保证接收管压力增量△p≤0.5MPa且制动性能良好的情况下,获得了假雷的最大发射速度35m/s以及二次发射最短时间间隔9.2s。

徐天文[9](2018)在《弹带与身管材料动摩擦系数测试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弹带与身管材料之间的摩擦过程对火炮寿命和射击精度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而动摩擦系数是描述摩擦过程的一个重要参数,通过实测方法得到动摩擦系数是目前最为迫切的途径,因此开展了弹带与身管材料动摩擦系数测试方法研究。根据弹带与身管材料动摩擦系数测试要求,提出了一种动摩擦系数测试方法。给出了动摩擦系数的测试原理,仿真分析了弹带与身管材料高速摩擦过程中摩擦力和正压力的特性,同时也探讨了其他因素对动摩擦系数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弹带与身管材料动摩擦系数测试装置的设计要求。设计了弹带与身管材料动摩擦系数测试装置,搭建了实验测试系统。弹带与身管材料动摩擦系数测试装置由弹道枪、滑动组件、摩擦力传感器、带有摩擦面的正压力传感器以及相应的采集设备组成。通过弹道枪高速驱动滑动组件到所需速度,滑动组件上的摩擦带挤进带有摩擦面的正压力传感器,并拉伸摩擦力传感器,正压力和摩擦力传感器分别输出正压力和摩擦力信号,实现了弹带材料与身管材料的高速摩擦及动摩擦系数的测量。分别基于弹性圆筒和厚壁圆筒的原理开展了动态应变式摩擦力和正压力传感器的设计,通过传感器材料的选取以及结构的优化设计,提高了传感器的频率响应范围,利用ANSYS软件对其静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动态应变式摩擦力传感器频响为3399Hz,正压力传感器频响为67KHz。基于弹带与身管材料动摩擦系数测试装置,仿真分析了初速为550m/s的摩擦过程,解释了高速摩擦现象,获得并分析了动态应变式摩擦力和正压力传感器的响应曲线,根据测量曲线计算出动摩擦系数,验证了弹带与身管材料动摩擦系数测试装置的性能。利用弹带与身管材料动摩擦系数测试装置测试分析了摩擦速度约为500m/s时的摩擦系数。针对弹带与身管材料高速摩擦环境恶劣,传感器响应信号干扰严重的问题,采用小波去噪方法对实测摩擦应变和正压应变信号进行了去噪处理。动摩擦系数测量结果表明,在摩擦速度约为500m/s时,动摩擦系数值为0.03。

张永刚,杨淑良[10](2017)在《有限空间筒式武器制动系统瞬态动力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中采用有限元方法对80 mm有限空间筒式武器制动系统发射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比较了10#钢、20#钢、35#钢不同材料变形环的吸能效果。结果表明变形环材料采用20#钢使系统碰撞作用时间最长,活塞移动距离最大,具有最强的吸收冲击能量能力,这样就使得系统的轴向拉力也最小。综合计算结果,变形环材料选择使用20#钢。最后对三种材料制造的变形环进行了实弹射击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仿真计算是正确可行的。

二、筒式武器闭气制动装置力学特性分析及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筒式武器闭气制动装置力学特性分析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车载火炮弹药全自动装填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目标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自动装填系统总体方案
    2.1 自动装填系统组成
        2.1.1 自动供弹系统
        2.1.2 自动供药系统
    2.2 自动装填系统工作过程
    2.3 自动装填系统时序设计
    2.4 本章小结
3 自动装填系统结构设计
    3.1 弹仓
        3.1.1 弹仓方案
        3.1.2 弹仓链轮的设计计算
        3.1.3 电机的机械特性与调节特性分析
        3.1.4 弹仓动力与传动系统计算分析
    3.2 链式推弹机
        3.2.1 单向链条设计
        3.2.2 推弹板
        3.2.3 链式推弹机动力与传动系统计算分析
    3.3 弹协调器
        3.3.1 弹协调器的组成
        3.3.2 弹协调器动力与传动系统计算分析
        3.3.3 弹协调器架有限元分析
    3.4 输弹机
        3.4.1 输弹机的组成
        3.4.2 输弹机动力与传动系统计算分析
    3.5 药仓
        3.5.1 发射药分析
        3.5.2 药仓方案
        3.5.3 取药原理
        3.5.4 选药原理
        3.5.5 药仓动力与传动系统计算分析
        3.5.6 连接环有限元分析
    3.6 药协调器
        3.6.1 挡药板
        3.6.2 药协调器动力与传动系统计算分析
    3.7 输药机
    3.8 本章小结
4 自动装填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
    4.1 虚拟样机技术
        4.1.1 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
        4.1.2 碰撞力模型
    4.2 弹仓动力学仿真分析
    4.3 取弹过程的动力学仿真分析
    4.4 药仓动力学仿真分析
        4.4.1 连接杆柔性化处理
        4.4.2 药仓及选药机构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4.5 药协调器动力学仿真分析
    4.6 输弹输药机动力学仿真分析
    4.7 自动装填系统在发射过程中的动力学仿真分析
        4.7.1 炮膛合力计算
        4.7.2 后坐运动计算
        4.7.3 自动装填系统在发射过程中的虚拟样机建模
        4.7.4 自动装填系统在发射过程中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4.8 本章小结
5 自动装填系统控制方案
    5.1 自动装填控制系统方案
    5.2 电机的控制方案及仿真分析
        5.2.1 直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5.2.2 PWM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5.2.3 PID控制器工作原理
        5.2.4 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转速环设计
        5.2.5 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电流环设计
        5.2.6 直流电机控制系统位置环设计
        5.2.7 直流电机伺服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及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单兵无后坐力炮有限空间发射尾喷流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单兵筒式武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平衡抛射式筒式武器
        1.2.2 后喷火药式单兵筒式武器
    1.3 燃气射流研究现状
        1.3.1 膛口流场研究现状
        1.3.2 炮尾流场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单兵无后坐力炮冲击波特性分析及数值求解方法
    2.1 引言
    2.2 冲击波形成机理
        2.2.1 喷管打开过程产生的冲击波
        2.2.2 弹丸运动产生的冲击波
        2.2.3 排气射流的准定常冲击波
        2.2.4 弹丸出炮口后产生的冲击波
        2.2.5 反射物引起的反射波
    2.3 冲击波的危害及相关标准
        2.3.1 冲击波的危害
        2.3.2 国内标准
    2.4 计算流体力学与数值理论方法
        2.4.1 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
        2.4.2 湍流模型
        2.4.3 动网格技术
        2.4.4 计算方法
    2.5 本章小结
3 单兵无后坐力炮有限空间发射尾喷流场数值仿真研究
    3.1 引言
    3.2 内弹道计算
        3.2.1 物理模型
        3.2.2 内弹道计算
    3.3 单兵无后坐力炮有限空间发射流场计算模型
        3.3.1 计算域建立
        3.3.2 网格划分
        3.3.3 边界条件
    3.4 仿真结果
        3.4.1 尾喷流场分析
        3.4.2 炮手点压强分析
    3.5 不同发射环境对尾喷流场的影响分析
        3.5.1 尾喷流场对比分析
        3.5.2 炮手点压强对比分析
        3.5.3 堵片运动速度对比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密封堵片参数对尾喷流场的影响研究
    4.1 引言
    4.2 密封堵片的设计
        4.2.1 材料的选取
        4.2.2 破膜压力设计
    4.3 堵片厚度对尾喷流场的影响
        4.3.1 堵片厚度对炮手点冲击波压强的影响
        4.3.2 堵片厚度对堵片速度的影响
    4.4 破膜压力对尾喷流场的影响
        4.4.1 破膜压力对炮手点冲击波压强的影响
        4.4.2 破膜压力对堵片速度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气-液-固混合发射尾喷流场数值仿真研究
    5.1 引言
    5.2 数理模型
        5.2.1 基本假设
        5.2.2 数学模型
        5.2.3 计算域划分与边界条件
    5.3 仿真结果
        5.3.1 尾喷流场分析
    5.4 液柱密度对尾喷流场的影响
        5.4.1 尾喷流场对比分析
        5.4.2 炮手点压强对比分析
        5.4.3 堵片运动速度对比分析
    5.5 液柱体积对尾喷流场的影响
        5.5.1 尾喷流场分析
        5.5.2 炮手点压强对比分析
        5.5.3 堵片运动速度对比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
    6.2 创新点
    6.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炮膛自动清洗机器人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炮管清洗技术概况
        1.2.2 国内外管道机器人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炮膛自动清洗机器人系统的总体方案
    2.1 炮膛自动清洗机器人的系统组成原理
    2.2 炮膛清洗机器人清洁液清洗、喷淋系统
    2.3 擦洗作业基本工作过程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炮膛自动清洗机器人运动特性分析
    3.1 炮膛自动清洗机器人变径机构组成
    3.2 炮膛自动清洗机器人变径机构力学分析
        3.2.1 作业姿态与封闭力的关系
        3.2.2 弹簧产生的封闭力计算
        3.2.3 炮膛自动清洗机器人拖动力的计算
    3.3 炮膛自动清洗机器人运动学仿真分析
        3.3.1 变径机构运动学分析
        3.3.2 炮膛自动清洗机器人管内运动特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射流清洗方法研究
    4.1 清洗原理及喷头结构
    4.2 水射流清洗基本理论
        4.2.1 水射流分类
        4.2.2 水射流流动状态
        4.2.3 水射流结构组成
        4.2.4 水射流冲击力
    4.3 喷孔工作原理
        4.3.1 喷孔的流道模型
        4.3.2 影响射流清洗效果的几个因素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射流清洗湍流数值计算及实验研究
    5.1 数值计算流程
    5.2 基于Fluent的喷孔流场计算模型以及求解方法确定
        5.2.1 Fluent求解器模型的选择
        5.2.2 水射流喷孔湍流数值计算模型建立
        5.2.3 计算区域网格划分
    5.3 流场的数值计算方法
        5.3.1 压力速度耦合计算方法
        5.3.2 流场边界条件设置
    5.4 流场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5.4.1 入口直径对清洗性能影响
        5.4.2 入口收缩角对清洗性能影响
        5.4.3 直线段长度对清洗性能影响
        5.4.4 出口扩张角对清洗性能影响
        5.4.5 压力对清洗性能影响
        5.4.6 喷孔射流流量与射程分析
    5.5 喷淋实验研究
        5.5.1 实验装置
        5.5.2 实验方案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缘起
        (一)普遍的社会议题
        (二)比较视野的确立
        二、研究意义
        (一)学科建设意义
        (二)健康战略意义
        (三)文化推广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研究
        (一)国内研究
        (二)国外研究
        二、关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研究
        (一)国内研究
        (二)国外研究
        三、关于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
        (一)国内研究
        (二)国外研究
        四、思考与启示
        (一)对以往研究的思考
        (二)对当前研究的启示
    第三节 基础概念辨析
        一、“中国”与“西方”
        (一)“中西比较”的基础
        (二)“中西比较”的传统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相关概念
        (一)“健身”与“体育健身”
        (二)“西方体育健身”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相关概念
        (一)“养生”与“体育养生”
        (二)“气功”与“导引”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中国体育健身”
        四、概念种属关系分析
        (一)概念之间的种属关系
        (二)概念种属关系图
    第四节 理论基础与比较逻辑
        一、理论基础
        (一)跨文化研究范式
        (二)相关问题的理论解析
        二、比较逻辑
    第五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内容
        (一)比较逻辑的建构
        (二)比较对象的历史溯源
        (三)比较的具体展开
        (四)比较落脚点的思考
    第六节 研究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创新点
        (一)拓展了关于西方体育健身的相关认知
        (二)建构了不同于以往的比较逻辑框架
        (三)形成了基于问题的系统化比较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二)专家访谈法
        (三)历史分析法
        (四)比较研究法
第二章 历史溯源
    第一节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历史溯源
        一、先秦时期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一)先民的生存经验
        (二)普遍的养生关注
        二、两汉至五代时期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一)系统化归纳与专门化发展
        (二)理论的丰富与深化
        (三)方法的丰富与成熟
        三、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一)医学对导引术的持续重视
        (二)导引养生理论与方法的持续发展
        (三)中国传统武术的养生归向
        四、近现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
        (一)近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
        (二)现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
    第二节 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历史溯源
        一、古希腊的体育健身
        (一)古希腊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二)希波克拉底的体育健身观念
        二、古罗马的体育健身
        (一)古罗马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二)盖伦的体育健身观念
        三、中世纪的西方体育健身
        (一)中世纪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二)阿维森纳的体育健身观念
        四、西方近代体育健身的发展
        (一)西方近代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二)西方近代体育健身的医学转向
        五、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发展
        (一)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二)西方现代医学对体育健身的关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运动目标比较
    第一节 根本目标比较
        一、中西方“健康观”的趋同性
        (一)中国传统医学的“全面健康观”
        (二)西方现代医学的“全面健康观”
        二、中西方根本目标的一致性
        (一)生理目标的一致性
        (二)心理目标的一致性
        (三)社会目标的一致性
    第二节 操作目标比较
        一、“补精气”与“耗能量”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补益气血”的重视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消耗能量”的重视
        二、“通经络”与“强体能”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通”的重视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强”的重视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运动方法比较
    第一节 方法构成比较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方法
        (一)导引
        (二)武术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基本方法
        (一)专门锻炼方法
        (二)体育运动锻炼方法
        三、中西方方法构成比较
        (一)“内聚性”与“开放性”的对比
        (二)“民族性”与“普遍性”的对比
    第二节 运动负荷比较
        一、中西方对“负荷适度”的共同重视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负荷适度”的强调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负荷适度”的强调
        二、中西方对“运动负荷”的差异认知
        (一)“形劳不倦”与“超量恢复”
        (二)“模糊”与“精确”
    第三节 运动时空比较
        一、中西方“运动时域”比较
        (一)中西方对“自然节律”的共同遵守
        (二)中西方对“运动时域”的差异认知
        二、中西方“运动空间”比较
        (一)中西方对“自然环境”的共同重视
        (二)中西方对“运动空间”的差异认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技术原理比较
    第一节 “调身”技术原理比较
        一、中西方对“肢体”锻炼的不同认知
        (一)传统中医对“肢体”锻炼的认知
        (二)现代西医对“肢体”锻炼的认知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身”技术原理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身”技术构成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身”技术原理
        三、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身”技术原理
        (一)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身”技术构成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身”技术原理
        四、中西方“调身”技术原理比较
        (一)中西方“调身”技术的差异性及其原理阐释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调身”技术原理的现代科学阐释
    第二节 “调息”技术原理比较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息”技术原理
        (一)中国传统医学对“呼吸”的认知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息”技术构成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息”技术原理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息”技术原理
        (一)西方现代医学对“呼吸”的认知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呼吸”形式
        (三)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息”技术原理
        三、中西方“调息”技术原理比较
        (一)中西方“调息”技术的差异性及其原理阐释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调息”技术原理的现代科学阐释
    第三节 “调心”技术原理比较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心”技术原理
        (一)中国传统医学对“心”的认知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心”技术构成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心”技术原理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心”活动
        (一)西方现代医学对“心”的认知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意识”活动
        三、中西方“调心”技术原理比较
        (一)中西方“调心”技术的差异性及其原理阐释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调心”技术原理的现代科学阐释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沟通与结合
    第一节 沟通现状及其反思
        一、西方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认知
        (一)西方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认知历史
        (二)西方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态度
        二、中国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认知
        (一)中国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认知历史
        (二)中国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基本态度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科学化”反思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科学化”的研究共识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科学化”的必要性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科学化”的局限性
    第二节 结合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一、结合的可行性
        (一)医学发展的方向——整合医学
        (二)医学发展的出路——自然医学
        二、结合的必要性
        (一)对人体生命功能的多角度关注
        (二)对现代人类需求的多方面考量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臂式扭转型电磁主动悬架理论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扭杆弹簧
    1.4 叶片减振器
    1.5 车身高度调节
    1.6 本文组织结构及研究内容
第2章 ITEAS系统结构设计与数学模型
    2.1 ITEAS结构
        2.1.1 ITEAS系统结构设计
        2.1.2 ITEAS系统功能原理
        2.1.3 高机动轮腿式智能载具
    2.2 ITEAS系统的数学模型
        2.2.1 动力学方程研究方法
        2.2.2 悬架系统动力学模型
        2.2.3 高度调节动力学模型
    2.3 小结
第3章 ITEAS系统核心零部件研究
    3.1 扭杆弹簧
        3.1.1 扭杆弹簧悬架特点
        3.1.2 扭转刚度的理论计算
        3.1.3 扭杆弹簧结构强度分析
        3.1.4 花键端接触强度分析
        3.1.5 扭转刚度的确定
    3.2 叶片减振器
        3.2.1 减振器结构与密封设计
        3.2.2 叶片减振器液压模型
        3.2.3 液压模型仿真与分析
    3.3 车身高度调节系统
        3.3.1 直流电机调速特性
        3.3.2 电机负载模型
    3.4 小结
第4章 ITEAS系统仿真研究
    4.1 悬架特性研究
        4.1.1 ITEAS系统悬架特性评价指标
        4.1.2 ITEAS系统悬架特性仿真
    4.2 车身高度调节研究
        4.2.1 高度调节悬架
        4.2.2 ITEAS系统高度调节模型
    4.3 位移控制研究
        4.3.1 悬架的主动位移控制
        4.3.2 ITEAS系统控制策略
    4.4 小结
第5章 ITEAS系统台架试验
    5.1 叶片减振器油路设计
    5.2 台架试验
    5.3 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6)电阻形状记忆合金与磁流变联合传动装置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来源及意义
    1.2 磁流变液的研究现状
        1.2.1 磁流变液的特点
        1.2.2 磁流变液的应用
    1.3 形状记忆合金的研究现状
        1.3.1 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的特点
        1.3.2 形状记忆合金的应用
    1.4 磁流变液与形状记忆合金的联合传动应用与研究现状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形状记忆合金与磁流变液材料特性
    2.1 引言
    2.2 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特性分析
        2.2.1 形状记忆合金的本构模型
        2.2.2 超弹性效应的特点
        2.2.3 形状记忆效应的特点
    2.3 磁流变液的特性分析
        2.3.1 磁流变液的成分
        2.3.2 磁流变液的制备过程
        2.3.3 磁流变效应机理
        2.3.4 磁流变液屈服应力分析
        2.3.5 磁流变液宏观本构模型
        2.3.6 温度对磁流变液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电阻形状记忆合金与磁流变联合传动理论分析
    3.1 引言
    3.2 联合传动的工作原理
    3.3 形状记忆合金辅助传动弹簧分析
    3.4 磁流变液传动分析
        3.4.1 磁流变液传动模型
        3.4.2 圆筒式磁流变液传动分析
        3.4.3 圆盘式磁流变液传动分析
    3.5 摩擦滑块传动分析
    3.6 电阻形状记忆合金与磁流变联合传动转矩分析
    3.7 制动装置制动性能分析
    3.8 本章小结
4 电阻形状记忆合金与磁流变联合传动装置设计
    4.1 引言
    4.2 联合传动装置结构设计
    4.3 磁流变液传动部分几何尺寸设计
    4.4 形状记忆合金驱动位移弹簧与压力弹簧设计
        4.4.1 驱动位移弹簧设计
        4.4.2 电阻形状记忆合金压力弹簧设计
    4.5 圆筒式磁流变液磁路设计和分析
    4.6 传动装置有限元分析
        4.6.1 电流密度与装置材料选取
        4.6.2 有限元分析
        4.6.3 线圈分布方式对磁路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5 电阻形状记忆合金弹簧与筒式磁流变液传动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电阻形状记忆合金弹簧力学性能实验
    5.3 圆筒式磁流变液传动装置性能实验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7)某动能破门弹复合材料发射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复合材料的发展
        1.2.1 增强纤维
        1.2.2 树脂基体
        1.2.3 成型工艺
    1.3 复合材料发射筒
    1.4 复合材料筒体设计研究现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复合材料发射筒结构设计
    2.1 工作原理
    2.2 设计要求
    2.3 论证分析
    2.4 结构设计
    2.5 铺层设计
        2.5.1 缠绕平衡方程
        2.5.2 纤维缠绕层数
        2.5.3 纤维缠绕厚度
    2.6 本章小结
3 复合材料筒体有限元分析
    3.1 概述
    3.2 有限元法基本理论
        3.2.1 形函数和位移函数
        3.2.2 单元应变和单元应力
        3.2.3 单元刚度矩阵
    3.3 有限元建模流程及要求
    3.4 复合材料发射筒有限元模型
        3.4.1 建模与网格划分
        3.4.2 材料属性
        3.4.3 边界条件与约束关系
        3.4.4 载荷施加
    3.5 发射过程仿真计算
        3.5.1 弹丸/平衡体动态位置
        3.5.2 变形环塑性变形
        3.5.3 复合材料筒体应力及应变
    3.6 本章小结
4 复合材料发射筒工艺设计
    4.1 缠绕工艺简介
    4.2 缠绕模具设计
        4.2.1 模具材料选择
        4.2.2 模具强度、刚度计算
        4.2.3 模具结构方案
    4.3 缠绕线型设计
    4.4 工艺参数设计
        4.4.1 纤维处理
        4.4.2 树脂体系
        4.4.3 含胶量
        4.4.4 缠绕张力
        4.4.5 缠绕速度
        4.4.6 固化参数
    4.5 相关试验结果
        4.5.1 静态承压试验
        4.5.2 轴向拉伸试验
        4.5.3 发射试验
    4.6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基于动网格的假雷流场数值模拟及制动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假雷接收装置简介
        1.2.2 CFD技术的发展
        1.2.3 动网格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1.3 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1.4 研究内容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2 假雷制动过程数值模拟方法的建立
    2.1 FLUENT概述
    2.2 DN500型接收装置假雷制动过程数值模拟
        2.2.1 模型简化
        2.2.2 网格划分
        2.2.3 湍流模型
        2.2.4 流场控制方程
        2.2.5 离散算法
        2.2.6 动网格技术的实现
    2.3 仿真计算
    2.4 仿真结果分析与验证
        2.4.1 流场分布特点
        2.4.2 试验验证与误差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DN600型接收装置初步设计与假雷制动过程数值模拟
    3.1 DN600型接收装置设计要求
    3.2 DN600型接收装置初步设计
        3.2.1 整体结构设计
        3.2.2 接收管尺寸参数设计
    3.3 假雷制动过程数值模拟
        3.3.1 仿真模型
        3.3.2 网格划分
        3.3.3 仿真计算
        3.3.4 仿真结果与制动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DN600型接收管结构参数对制动性能的影响及其优化分析
    4.1 接收管制动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4.2 接收管长度对制动性能的影响及其优化分析
        4.2.1 仿真模型
        4.2.2 网格划分
        4.2.3 仿真计算
        4.2.4 仿真结果分析
    4.3 接收装置锥度对制动性能的影响及其优化分析
        4.3.1 仿真模型
        4.3.2 网格划分
        4.3.3 仿真计算
        4.3.4 仿真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DN600型接收装置适用性分析
    5.1 DN600型接收装置制动性能
    5.2 DN600型接收装置可支持的假雷最大发射速度
    5.3 DN600型接收装置可支持的假雷二次发射最短时间间隔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9)弹带与身管材料动摩擦系数测试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高速动摩擦系数测试方法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高速动摩擦过程驱动装置研究现状
        1.2.2 动摩擦系数测量传感器研究现状
    1.3 弹带与身管材料动摩擦系数测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4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2 弹带与身管材料动摩擦系数测试原理及要求
    2.1 弹带与身管材料动摩擦系数测试原理
    2.2 弹带与身管材料摩擦力和正压力特性分析
    2.3 动摩擦系数其他影响因素特性分析
        2.3.1 相对滑动速度的影响
        2.3.2 温度的影响
        2.3.3 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2.4 弹带与身管材料动摩擦系数测试装置设计要求
        2.4.1 设计准则
        2.4.2 性能指标和要求
    2.5 本章小结
3 弹带与身管材料动摩擦系数测试装置设计
    3.1 动摩擦系数测试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3.1.1 系统组成
        3.1.2 系统功能
    3.2 速度发生系统设计
    3.3 动摩擦系数测试系统设计
        3.3.1 应变片的测量原理与选型
        3.3.2 动态应变式摩擦力传感器设计
        3.3.3 动态应变式正压力传感器设计
    3.4 测速系统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弹带与身管材料摩擦过程有限元模拟
    4.1 弹带与身管材料动摩擦系数测试装置有限元模型
        4.1.1 有限元模型
        4.1.2 材料模型
        4.1.3 接触算法及摩擦系数
        4.1.4 载荷及边界条件
    4.2 测试装置数值计算与结果分析
    4.3 动摩擦系数的计算方法及测试装置的性能验证
    4.4 本章小结
5 弹带与身管材料动摩擦系数测试实验及信号处理
    5.1 弹带与身管材料动摩擦系数测试实验
    5.2 弹带与身管材料动摩擦系数测试信号处理
    5.3 动摩擦系数计算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有限空间筒式武器制动系统瞬态动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制动系统瞬态动力学仿真分析
    1.1 制动系统有限元建模
    1.2 计算结果及分析
        1.2.1 结构变形的动态显示
        1.2.2 变形环的应力分布动态显示
        1.2.3 能量耗散过程
        1.2.4 速度变化过程
        1.2.5 活塞位移过程
        1.2.6 轴向力变化过程
    1.3 不同材料变形环的优化选择
2 不同材料变形环的变形吸能试验研究
3 结论

四、筒式武器闭气制动装置力学特性分析及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车载火炮弹药全自动装填系统设计[D]. 马浩. 中北大学, 2021(09)
  • [2]单兵无后坐力炮有限空间发射尾喷流场研究[D]. 丁宁. 中北大学, 2021(09)
  • [3]炮膛自动清洗机器人系统研究[D]. 辇红博. 沈阳理工大学, 2021(01)
  • [4]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D]. 颜芬. 武汉体育学院, 2020(08)
  • [5]臂式扭转型电磁主动悬架理论与试验研究[D]. 韩承冷.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6]电阻形状记忆合金与磁流变联合传动装置分析与设计[D]. 谢勇. 重庆理工大学, 2020(08)
  • [7]某动能破门弹复合材料发射筒的研究[D]. 王琪. 南京理工大学, 2018(04)
  • [8]基于动网格的假雷流场数值模拟及制动性能分析[D]. 郑晨超. 浙江大学, 2018(01)
  • [9]弹带与身管材料动摩擦系数测试方法研究[D]. 徐天文. 南京理工大学, 2018(01)
  • [10]有限空间筒式武器制动系统瞬态动力学分析[J]. 张永刚,杨淑良.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7(03)

标签:;  ;  ;  ;  ;  

枪管式武器气密制动装置力学特性分析与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