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D-21舰载武器计划加速推进(论文文献综述)
张建强[1](2020)在《舰载激光通信视轴稳定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视轴稳定控制技术是激光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该控制技术目标实现激光通信端机之间建立收发链路并在长时间内高精度对准,是实现激光通信的前提条件。但是,在复杂海况环境下,舰载激光通信系统受海浪摇摆、船体运动导致的六自由度姿态扰动及系统内部非线性扰动的影响,激光视轴不能稳定于目标终端探测器靶面,导致激光通信技术不能成功实现。对于克服复杂海况环境和保证高精度视轴对准指标的双重要求,传统的控制策略已经不能满足激光通信视轴对准精度的设计需要,因此必须研究有效的现代控制方法建立激光通信视轴稳定控制系统实现视轴高精度控制。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以提高激光视轴的对准精度:其一,研究高精度伺服转台控制技术,该技术是实现视轴高精度跟踪控制的基础和保证。转台伺服控制器采用现代控制的设计思想,将力矩不均、摩擦力、系统参数摄动等非线性扰动统一归结为非线性因素进行理论研究,通过设计鲁棒性强的滑模控制算法实现对非线性扰动的整体抑制,进而保证对伺服转台的高精度控制。其二,研究海浪及舰船运动姿态扰动前馈补偿技术,该技术为姿态扰动一级隔离技术。本文分别分析海浪导致的船体艏摇、横摇、纵摇以及舰船前进、横漂、起伏运动对视轴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欧拉角解算方法建立姿态转移矩阵并数据解耦推算出六自由度姿态扰动视轴模型,最后通过前馈速度补偿控制实现视轴初级稳定。其三,研究高精度视轴稳定控制技术,该技术属于姿态扰动二级隔离技术,也是激光通信控制系统粗跟踪控制技术。该技术本质上为位置环控制技术,即将图像脱靶量及转台位置融合数据作为信息源,通过设计高精度控制器控制目标光斑始终处于探测器靶面中心,实现激光视轴高精度对准。其四,研究脱靶量数据滞后补偿技术,由于探测器光电转换时间,脱靶量滞后编码器数据,该问题会导致控制系统精度降低,视轴稳定性变差。为此,本文基于目标光斑运动模型及自适应卡尔曼预测滤波算法建立了共轴跟踪控制系统,该系统能有效估计脱靶量滞后数据,进一步提高了视轴对准精度和系统的稳定性。本文在研究中分别开展了高精度转台伺服控制实验、等效海况视轴初级稳定实验、高精度视轴稳定控制实验,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控制策略能有效隔离海浪姿态扰动及系统内部非线性扰动对视轴精度的影响,充分满足激光通信视轴对准精度指标要求,为后续激光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有力支撑。并且,实验结论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新型无抖振滑模控制算法、新型快速滑模控制算法、视轴姿态扰动模型、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的有效性。
赵丹玲[2](2019)在《基于异质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武器装备体系评估是武器装备论证的基础性工作之一,而体系贡献率评估研究已然成为武器装备体系评估的重要方面,其评估结果可以为后续武器装备体系结构设计与优化等工作提供定量化依据。目前,由于武器装备体系的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研究人员较难建立准确、通用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模型,评估结果也较难得到解释和验证。随着网络科学的发展,基于异质网络的方法可以很好地将武器装备体系进行形式化描述,也可以借助异质网络的一些评价指标衡量不同装备相互作用产生的涌现效果。本文以武器装备体系异质网络模型为基础,提出了面向作战任务的基于作战环的武器装备体系能力贡献率评估方法和面向作战过程的基于体系仿真的武器装备体系效能贡献率评估方法。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包括:(1)提出了基于异质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框架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研究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和通用的评估方法,异质网络是一种能够有效考虑武器装备体系包含不同功能的装备以及装备之间存在不同的交互关系的半结构化描述方法,基于异质网络模型对体系进行评价得到的结果具有语义信息。本文在分析武器装备体系及贡献率评估特点和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先是将武器装备体系抽象成异质网络模型,再分别从作战能力和作战效能两个视角评估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利用评估结果反馈调整评估模型。本文剖析了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问题,对贡献率的度量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异质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框架。(2)提出了基于异质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建模方法武器装备体系建模是通过合理的抽象,将体系中的组成元素以及元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形式化地表示出来,传统的武器装备体系网络化建模方法大多基于同质网络模型,认为装备体系中的节点和边是无差别的,并通过同质网络的一些指标对武器装备体系进行评估。显然,这种方式没有考虑到装备在作战中发挥的不同功能以及不同功能节点之间的复杂联系。本文首先引入异质网络模型,将武器装备体系抽象为异质网络中的要素,并应用网络属性和概念描述武器装备体系的特征。其次,根据武器装备在作战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分别构建侦察类、决策类、打击类装备的节点模型,分析各类装备的指标。然后,将装备之间不同的关联关系进行抽象,构建了目标侦察、信息传输、命令下达、目标打击等交互关系模型。最后,考虑时间因素,构建武器装备体系的动态模型,为装备体系的网络化仿真提供基础。(3)提出了面向作战任务的武器装备体系能力贡献率评估方法在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能力评估中,目前大多采用的方法是先构建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能力的层次结构指标体系,再选取合适的评估方法进行指标聚合,得到体系能力评估的综合值。现有的评估方法没能将装备指标和体系作战能力进行很好地映射,评估结果的解释性和可追溯性不强。为此,本文提出了面向作战任务的武器装备体系能力贡献率评估方法。首先,将作战任务分解成由相应的子体系支撑完成的不同阶段的子任务,分析子任务之间的约束关系得到任务约束网络,用领域映射矩阵DMM模型表示任务与能力以及能力与装备之间的映射关系。然后,基于武器装备体系异质网络模型,利用作战环的方法将不同功能装备节点的能力进行聚合,结合装备面向不同元任务时的作战能力以及任务约束网络,综合计算装备面向整个作战任务时的作战能力贡献率。最后,针对评估模型计算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提出了几种算法用于求解装备体系的作战能力和装备对体系的能力贡献率。(4)提出了面向作战过程的武器装备体系效能评估方法在武器装备体系效能评估中,传统的方法是利用解析方程求解双方兵力情况或利用系统动力学等体系方法分析体系中不同指标的影响关系,评估过程较为简化,没有和实际的作战过程相结合。本文基于异质网络模型,提出武器装备体系网络仿真方法,根据仿真实验得到效能指标,后基于云模型对武器装备体系效能贡献率进行评估。首先,分析异质网络建模与基于Agent仿真建模之间的映射关系,构建武器装备实体的能力模型和行为模型,作为体系对抗仿真实验的基础。其次,面向作战过程,筹划作战活动方案并分析装备参与作战的流程,明确各装备在不同作战活动下的行为表现,提出基于OODA循环理论的武器装备体系对抗仿真实现方法和步骤。然后,根据仿真实验得到武器装备体系效能评估的指标,以作战时间、装备战损比、弹药消耗比和胜负结果作为评估指标,利用云模型方法对武器装备体系效能贡献率进行评估,最终发现以装备战损比和作战胜负结果作为标准评估效能贡献率得到的结果与能力贡献率评估结果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从而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栾添添[3](2018)在《舰载机出动过程模型与评估方法能力研究》文中指出弹射起飞舰载机出动架次能力决定航母的作战能力,因此对舰载机出动架次能力的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舰载机出动架次回收过程环节众多且结构复杂,目前仍缺乏对其过程整体建模和综合评估的研究。本文针对整体过程建模展开深入分析与评估,旨在为进一步提升舰载机出动架次能力提供理论指导。舰载机出动回收过程的整体建模是研究出动架次能力的基础。现有的基于排队论、Petri网络和马尔科夫链等建模方法一般只适用于出动回收某一环节的建模,而针对全过程建模时复杂且计算量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基于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建模法,对舰载机出动回收过程进行建模分析。根据“尼米兹”号航母高潮演习数据,归纳总结出舰载机出动回收过程的几个主要环节:飞行员作业、舰载机出动前准备、舰载机出动、舰载机回收、舰载机回收后检查调运、舰载机保障和舰载机维修。深入分析舰载机出动回收流程和SD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SD流图。针对出动回收作业环节的并行性和全过程的闭环性,利用SD建模法实现出动回收过程的整体建模,并对舰载机弹射器的可用度进行多种维修方式影响的研究。给出的SD建模法简明直观,可有效解决现有方法对复杂过程难以整体建模的问题。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和分析了舰载机出动架次的动态和静态过程。影响舰载机出动架次能力的因素不仅包括出动回收过程的相关因素,还包括配套资源的供应和调度因素。配套资源的及时供应和调度是保证舰载机保障和维修等作业能够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针对舰载机资源调度和供应过程的不确定性和供应可靠性等问题,首先运用考虑不确定性和延迟性的T-S模糊系统对调运过程进行建模,然后利用鲁棒策略对具有不确定因素的系统进行控制,在交叉规则组中构造离散分段函数,减少求解的数量并提高控制速度,减少调度系统达到渐近稳定的时间,进而削弱不确定性对系统的影响。通过仿真实验分析可得,设计的改进模糊鲁棒优化算法可确保资源调度过程的可靠和稳定。为了实现舰载机出动架次能力的综合评估,需要首先建立出动架次能力指标体系。而各个指标之间相互影响,呈现严重的非线性关系,且具有层次性、矛盾性和相关性等特点。因此,舰载机出动架次能力的综合评估是非常复杂。当制定作战计划时,需要从众多方案中选出最优计划,需要对方案进行快速准确评估。为此设计了三种评估方法:快速学习RBF神经网络、突变约简分步和非线性模糊物元评估方法。通过仿真实验分析表明,设计的评估方法适用于具有复杂性、层次性、矛盾性和相关性的舰载机出动能力综合评估,能够达到快速准确评估的目的。对三种评估结果利用差异性法进行综合,弥补单一评估结果的不足。最后,着重研究了如何提高舰载机出动架次的问题。通过分析舰载机出动架次的瓶颈因素,为提高舰载机出动架次提供理论借鉴。目前,现有文献通常只分析了舰载机出动架次的单一影响因素,而实际中影响因素具有相关性和约束性,因此需要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联合分析,从而得到更贴近实际的结果。为此,提出多因素联合分析法,通过分析各个因素的关联性,将相关性强的因素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并利用忽略死区和考虑转折的方式对数据进行拟合,从而使获得的瓶颈因素更可信,最后给出提高出动架次的建议。本文分别对弹射起飞舰载机出动回收整体建模方法进行分析,对配套资源调度与供应进行优化,对出动架次能力综合评估方法进行研究和对影响出动架次的瓶颈因素进行分析。详细介绍了SD建算法,并通过仿真实验与“尼米兹”高强度演习数据的对比,验证与分析了设计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给出的SD建模法更适合于复杂出动回收过程的建模;设计的改进模糊鲁棒优化调度算法能够实现快速稳定的调度供应;提出的出动架次能力综合评估法可实现快速准确地评估;运用多因素联合分析法能够准确获得出动架次的瓶颈因素。
宋开强[4](2014)在《基础研究与军事技术创新的互动机制 ——以美海军研究办公室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科学技术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基础研究与军事技术创新的关系也日益密切。军事技术发展的历史和世界军事强国的发展经验表明,基础研究不仅仅是军事技术创新的源头,而且贯穿于军事技术创新的全过程,依托基础研究进行军事技术创新成为高精尖武器的研发趋势。海军研究办公室作为美国资助和管理基础研究的军事机构,自1946年成立以来在推进基础研究与军事技术创新良性互动方面颇有成效,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培养了大量基础研究人才,研发了一批先进的军事技术。本文以海军研究办公室为案例,从基础科学、科研人才和科学仪器三要素出发,阐述了基础研究认知与应用的双重取向是现代基础研究与军事技术创新互动的逻辑基础,基础研究项目是带动基础研究与军事技术创新共同发展的具体载体。然而,由于认知取向与应用取向的差异,导致基础研究与军事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矛盾与不足,研究成果公开与军事技术保密的矛盾、基础研究长期性与技术创新时效性的矛盾,研究经费有限性与研究领域广泛性的矛盾限制了二者互动发展。为了克服互动机制内部矛盾,海军研究办公室以兼顾各方利益为原则,从科技政策、组织机构和项目管理三个方面,建立了推动基础研究与军事技术创新互动的有效路径。鉴于海军研究办公室的得失,立足我国基础研究与军事技术创新的现状,推动基础研究与军事技术创新有效互动,应以国防战略安全需求为导向,全面资助涵盖学科、人才和科学仪器“三位一体”的基础研究项目,坚持多方参与、军民融合的多元化发展道路。
杨震[5](2012)在《论后冷战时代的海权》文中研究表明间发展。战争的变化同样也对海权的范围产生了影响:冷战后世界海军力量对比的变化使战争集中在沿海地区;一体化联合作战对海军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其具备为联合部队提供战略海运、海上防御和对陆纵深打击能力。军事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进行引领的导弹技术的进步使海军对陆地纵深目标进行远程精确常规战略性打击成为可能。上述影响使海权的范围开始从远洋公海扩展至沿海地区并直抵大陆纵深。后冷战时代海权在规模范围的变化不但完成了理论探索,也进行了战争实践。从后冷战时代中国海权观念的变化来看,则是受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双重影响的。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地缘政治背景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海权的轴心地带由从前的大西洋转向太平洋。随着国家实力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海洋大国,与美国一起成为世界海权的两个主要角色。美国在中国发展海权的三个关键战略区域:台湾、南海和印度洋进行“岛链”封锁,已经成为中国发展海权的最大制约因素。中国的海权观念在冷战结束后得到了很大发展,经济海权观、战略海权观、复合海权观、合作海权观和海洋国土观构成了后冷战时代中国海权观的主体。冷战的结束使海权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科学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还在深化与发展。
刘娟[6](2010)在《美国海权战略的演进 ——兼论海权在美国大国战略中的实践与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美国海权的历史就是一部走向超级大国之路的历史。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了获取更多利益并在国际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已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的美国,在马汉等“海权论”者的大力推动下,通过大规模扩建海军、加强海外贸易等举措,奠定了海权大国的实力基础。与此同时,美国抓住海军实力逐步壮大的机遇,以美国为中心,由近及远,展开全球海权行动,在国家战略层面上全面推动由陆权大国向海权大国的战略转变。这包括通过建立海军基地、掌握巴拿马运河、排斥欧洲势力来控制加勒比海及中南美洲地区;通过占领菲律宾、吞并夏威夷、实现大舰队环球航行来取得太平洋的战略优势;通过积极干涉欧洲事务、建立大西洋舰队来实现大西洋的战略目标。通过这一系列战略的实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美国已经组建了与世界强国平起平坐的海上力量,将加勒比海变成了美国的“内陆海”,获得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优越的战略要地,掌握了两洋交通的钥匙,建立起了全球海洋战略体系的雏形。在20多年内,美国成功地完成了从传统内向的“大陆扩张”到新型外向的“海洋扩张”的转型。这是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后能够全面崛起为世界超级大国的起点和开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海洋战略家们一方面迅速扩大海军力量,确保后方海域,稳定太平洋海权态势;另一方面建立大西洋护航体系,保证美国远征欧陆,联合英法,重点打击德国,取得大战的胜利。战争不仅使得美国海权力量的急剧膨胀,还带来了世界海权的巨大变革。英国海洋强权下的世界和平时代一去不复返,美国在这次战争结束后便拥有了和英国并驾齐驱的海权力量,并成为大西洋地区和太平洋地区权力均衡的仲裁人。至此,美国已经由一个海权大国变成了一个海权强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一段时间内,美国海洋战略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但同时也是美国海洋战略持续、深入发展的又一个新时期。美国通过缔结条约削弱了曾经不可一世的英国世界海洋大帝国的地位,改变了英国独占鳌头统帅世界海洋的战略局面,使得美国享有和英国平等的海洋大国地位这一事实被正式认可。在随后的限制海军军备的年代里,美国突破了条约的限制保持了舰队的继续深入发展。而在经济萧条及其世界安全形势恶化的10年,美国通过不断调整、升级“橙色战争计划”,使得美国海洋战略得以不断克服对日本战略中的弱点,并始终保持着太平洋的优势战略地位。到二战爆发前夕,美国作为海权超级大国的雏形已经基本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海洋上,美国展开了潜艇战、两栖登陆战、太平洋岛屿争夺战、从海洋开辟第二战场及从海洋发起全面反攻等重要行动。这些作战行动都是二战进程中相当关键的步骤,也为二战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是导致了两大海权国家的没落——英国和日本。英日海权力量的衰落也促成了美国世界海洋霸权的建立。在参加二战后不到四年的时间内,美国的海上实力得到急剧的膨胀,海军人数增长了20倍,舰船数量增长60倍,舰队总吨位数增长6倍,海军飞行器增长24倍。二战结束之时,美国的海军力量已经遍布全球,并且完全具备了在全球任何地点采取主动攻势的战略的能力。可以说,此时美国已变成世界海洋的霸主,也成为历史上最大的海权国家。冷战的历史也是一部海权大国和陆权大国对抗的历史。在这期间,通过建立北大西洋共同体、东南亚条约组织、中央条约组织以及一系列的双边军事协定,美国建立起了从西太平洋,环绕东南亚、中东、地中海、西欧到大西洋的欧亚大陆包围圈。除了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广泛的联盟外,美国还通过各种手段来对抗陆权苏联。在大西洋地区,美国通过物资援助、军事援助或直接干涉等手段对于欧洲边缘地带的希腊、土耳其、地中海周围等地区和苏联展开全面争夺。为了建立起对太平洋地区全面封锁的岛链和防御线,美国积极支持和参与东北亚、东南亚地区一切形式的反共行动,大力加强在岛链上的有关国家或地区军事设施建设,扩建海空军基地,加速构建军事包围体系,以遏制共产主义势力在太平洋地区的膨胀。在印度洋,美国的战略是一方面趁英国战后退出印度洋之际迅速建立海权优势地位,另一方面要遏制苏联南下印度洋的波斯湾和阿拉伯海。整个冷战期间,美国海军还通过全球性的战略部署,与遍及全球的海上基地网体系相结合,基本上控制了世界各大海洋水域,也使得控制海洋、从海洋包围陆地的理念在美国进一步加强。苏联解体及冷战的结束,标志着在这场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斗争中,海权取胜,美国的海洋霸权地位得到巩固,并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进入90年代,一方面世界海权及其海洋发展状况出现了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对于海洋在经济上的开发利用有所加强;越来越多的国家卷入海洋之争,海权呈现多极化的趋势;海权争夺重点从海上航道之争转向岛屿之争;信息技术革命下现代海权中的高科技因子明显增加。另一方面,在冷战结束后的新环境中,美国仍然是一个维护自己全球利益的超级海权大国。美国海军始终掌控着科技上的优势,以“前沿存在”、“从海上出击”、“从海到陆”等战略思想为指导,在世界范围内打着“反恐怖主义”、“反独裁”、“反走私和贩毒”、“人道主义支援”的旗帜,充当世界警察,把广大国家作为“从海上出击”的打击对象。目前,美国海军已经遍布世界各地,并且已经控制了全球海洋战略要道或海区,并铺开了一张美国称霸全球的巨大网络。从这种发展趋势来看,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为维持其超级大国的地位并在世界范围内推行“美国式民主”,将仍然以海洋为依托,以海洋包围陆地为基本指导思想,并且美国海军在全世界范围内所扮演的世界警察角色的色彩也将会持续加强。总之,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中,美国海权发展的主旋律是在建立美洲稳固后方的基础上,对欧亚大陆展开包围、控制、干涉、征服,以实现主宰世界命运的超级大国梦想。历史上通过海上力量包围大陆,建立世界霸权,并企图主宰全世界人类命运的帝国最终都难逃灭亡或衰败的结局。人类有史是由形态各异多种文明、多种政治力量组成的一个大集体,这是历史发展的模式和规律,任何一种文明或者政治力量企图征服、吞灭其他文明或者其他力量的做法都是违反人类历史规律的,也必将自取灭亡。因此,美国依靠海权建立起来的超级大国,如果肆无忌惮地包围、遏制、干涉、侵略欧亚大陆,并企图主宰整个人类社会,总有一天也会自食其果。
潘文林[7](2010)在《21世纪的澎湃动力 从新型水面舰艇看舰用燃气轮机的发展》文中研究说明舰船动力装置的顶尖之作一、先进热力循环燃气轮机在新一代军舰上的应用20世纪80年代,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荷兰、西班牙、美国和加拿大发起了一项"北约90年代护卫舰替代计划"。由于各个参与国对计划的需求以及工作、成本分摊等方面产生意见分歧,加之美国不愿直接提供"宙斯盾"系统的相关技术,导致上述计划
潘镜芙[8](2009)在《近期水面舰艇的科技创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近年来各国的新型水面舰艇,以及近期与未来水面舰艇科技创新的主要方向。
马昆林,亢春梅[9](2009)在《国外机/舰载传感器的发展现状》文中指出机载传感器和舰载传感器在现代高技术军事装备信息化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介绍了国外机/舰载传感器的种类,综述了国外机/舰载传感器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和研究现状。
文超柱[10](2009)在《舰载燃气轮机间冷器的设计与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对成熟的航空发动机进行改型应用在非航空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燃气轮机舰用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舰载燃气轮机能够显着的提升战舰的动力性能。燃气轮机间冷回热循环(ICR-Intercooling Recuperated)是近年来竞相开展的燃气轮机先进循环方式之一,其突出的优点是不仅在设计工况下热效率高、功率大,而且克服了简单循环燃气轮机在低工况下经济性变差的弱点。在间冷回热(ICR)循环和间冷(IC)循环中,间冷器是对燃气轮机性能有重要影响的部件。板翅式换热器是舰载燃气轮机首选换热器形式。我国燃气轮机间冷器技术的发展起步较晚,对间冷器设计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因此,对舰载燃气轮机间冷器的设计和优化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就是对舰载燃气轮机间冷换热器设计技术进行研究。本文在对传统的板翅式换热器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分析基础上,建立了燃气轮机间冷换热器的设计步骤和方法,并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开发出了能辅助间冷换热器设计的程序,并利用该程序进行了某参数条件下燃气轮机间冷器的初步设计工作,得到了满足要求的间冷换热器设计方案,同时针对不同设计参数对换热器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借鉴了成熟机型WR-21燃气轮机间冷器的设计经验,对间冷器进行了初步的结构设计。最后,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间冷器的通道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并分析了计算区域内多个截面的温度、压力、速度、局部传热系数等参数的分布和变化趋势,考察了不同工况下间冷器的工作性能。本文的研究所得结论可为舰载燃气轮机间冷器的设计与优化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DD-21舰载武器计划加速推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D-21舰载武器计划加速推进(论文提纲范文)
(1)舰载激光通信视轴稳定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无线激光通信技术概述 |
1.1.2 舰载激光通信控制技术概述 |
1.2 研究现状 |
1.2.1 激光通信技术研究现状 |
1.2.2 舰载激光通信视轴稳定技术研究现状 |
1.3 激光通信视轴稳定关键技术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高精度转台伺服控制技术研究 |
2.1 引言 |
2.2 激光通信粗跟踪伺服转台模型辨识 |
2.2.1 系统频域特性测试方法 |
2.2.2 系统频域特性测试实验 |
2.2.3 系统模型辨识 |
2.3 经典控制技术研究 |
2.3.1 经典PID控制技术 |
2.3.2 频域校正补偿技术 |
2.4 滑模控制技术概述 |
2.4.1 滑模控制技术概述 |
2.4.2 滑模控制基本理论 |
2.5 新型趋近律算法的滑模控制技术 |
2.5.1 具有扰动估计的新型无抖振趋近律算法 |
2.5.2 新型无抖振滑模控制器稳定性证明 |
2.5.3 滑动模态仿真 |
2.6 基于新型滑模控制器的伺服控制技术研究 |
2.6.1 转速阶跃响应实验 |
2.6.2 正弦引导实验 |
2.6.3 频域特性测试实验 |
2.6.4 实验小结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船摇姿态视轴扰动初级隔离技术 |
3.1 引言 |
3.2 舰载环境下姿态扰动补偿技术概述 |
3.2.1 控制技术概述 |
3.2.2 控制技术要求 |
3.3 舰船运动分析及姿态扰动模型 |
3.3.1 舰船运动对视轴对准精度的影响 |
3.3.2 舰船前进运动 |
3.3.3 舰船横漂运动 |
3.3.4 舰船起伏运动 |
3.3.5 舰船运动对视轴脱靶量的影响 |
3.4 海浪摇摆动力学分析及姿态扰动模型 |
3.4.1 姿态动力学坐标系 |
3.4.2 姿态定义及姿态转移矩阵 |
3.4.3 舰船摇摆视轴扰动角度位置模型 |
3.4.4 舰船摇摆视轴扰动旋转角速度模型 |
3.5 视轴扰动仿真实验 |
3.5.1 视轴扰动角度模型仿真 |
3.5.2 视轴扰动旋转角速度仿真 |
3.5.3 基于姿态前馈补偿的视轴稳定仿真 |
3.6 基于六自由摇摆台的目标光斑跟踪实验 |
3.6.1 摇摆台单自由度旋转下目标跟踪实验 |
3.6.2 等效五级海况下目标跟踪实验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视轴稳定控制技术 |
4.1 引言 |
4.2 控制技术概述 |
4.2.1 控制技术概述 |
4.2.2 控制技术要求 |
4.3 速度闭环等效模型 |
4.4 位置环控制器算法设计及证明 |
4.4.1 控制系统数学定义 |
4.4.2 新型快速无抖振滑模控制器 |
4.4.3 扰动估计算法收敛性证明 |
4.4.4 趋近律稳定性证明 |
4.5 仿真技术 |
4.5.1 趋近运动仿真分析 |
4.5.2 新型滑模控制算法参数通用整定方法 |
4.5.3 受扰系统滑模控制算法性能仿真 |
4.6 等效海况环境下的激光视轴对准粗跟踪实验 |
4.6.1 实验方案概述 |
4.6.2 等效海况下视轴稳定控制实验 |
4.6.3 等效海况下动态目标跟踪实验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脱靶量数据滞后补偿技术 |
5.1 引言 |
5.2 脱靶量数据滞后的原因及其影响分析 |
5.2.1 脱靶量数据滞后原因分析 |
5.2.2 脱靶量数据滞后对控制系统的影响分析 |
5.3 脱靶量时滞补偿技术 |
5.3.1 数据滞后补偿技术概述 |
5.3.2 激光通信脱靶量滞后补偿控制方案 |
5.4 目标光斑运动模型 |
5.5 预测滤波算法研究 |
5.5.1 预测滤波算法研究进展 |
5.5.2 自适应卡尔曼算法研究 |
5.6 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器算法仿真 |
5.6.1 阶跃响应仿真曲线 |
5.6.2 正弦引导跟踪仿真曲线 |
5.6.3 频域特性测试仿真曲线 |
5.7 舰载激光通信视轴稳定脱靶量滞后补偿实验 |
5.7.1 脱靶量滞后时间周期测量实验 |
5.7.2 脱靶量数据滞后补偿实验 |
5.7.3 视轴高精度稳定控制实验 |
5.7.4 系统抗扰动能力测试实验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研究内容总结 |
6.2 本文创新点总结 |
6.3 课题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基于异质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武器装备体系建模与描述方法研究 |
1.2.2 复杂网络与异质网络研究 |
1.2.3 武器装备体系能力/效能评估方法研究 |
1.2.4 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研究 |
1.2.5 研究现状总结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创新点 |
1.3.3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基于异质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研究框架 |
2.1 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的基本概念 |
2.1.1 武器装备体系 |
2.1.2 武器装备体系建模与描述 |
2.1.3 武器装备体系评估 |
2.2 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问题分析 |
2.2.1 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的概念与内涵 |
2.2.2 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度量方式分析 |
2.2.3 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问题剖析 |
2.3 基于异质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框架设计 |
2.3.1 基于异质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理论方法 |
2.3.2 基于异质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异质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建模方法 |
3.1 基于异质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建模与描述 |
3.1.1 异质网络模型 |
3.1.2 基于异质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描述模型 |
3.2 武器装备体系网络节点建模 |
3.3 武器装备体系网络交互关系建模 |
3.3.1 目标侦察交互关系建模 |
3.3.2 信息传输交互关系建模 |
3.3.3 命令下达交互关系建模 |
3.3.4 目标打击交互关系建模 |
3.4 基于异质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动态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作战任务的武器装备体系能力贡献率静态评估 |
4.1 任务分解与装备映射分析 |
4.1.1 任务约束结构分析与任务分解 |
4.1.2 任务与能力的映射分析及能力需求描述 |
4.1.3 能力和装备的映射分析与建模 |
4.2 面向任务的武器装备体系能力贡献率评估模型 |
4.2.1 基于作战环的武器装备体系任务满足度评估 |
4.2.2 面向任务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任务满足度评估 |
4.2.3 武器装备体系能力贡献率评估 |
4.3 面向任务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求解算法 |
4.3.1 基于作战环的元任务满足度的求解算法 |
4.3.2 面向任务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任务满足度评估算法 |
4.3.3 面向任务的武器装备体系能力贡献率评估算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作战过程的武器装备体系效能贡献率动态评估 |
5.1 基于异质网络的多Agent对抗仿真模型 |
5.1.1 基于异质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对抗仿真框架 |
5.1.2 武器装备实体的能力模型分析 |
5.1.3 武器装备实体的行为建模分析 |
5.2 面向过程的武器装备体系对抗仿真研究 |
5.2.1 作战活动方案筹划 |
5.2.2 装备作战过程分析 |
5.2.3 武器装备体系仿真实现方法 |
5.3 基于云模型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 |
5.3.1 武器装备体系效能评估指标分析 |
5.3.2 基于云模型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方法 |
5.3.3 基于云模型的武器装备体系效能贡献率综合评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应用研究 |
6.1 作战想定 |
6.1.1 背景想定 |
6.1.2 装备体系描述 |
6.1.3 作战想定描述 |
6.2 面向海上联合作战场景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 |
6.2.1 任务描述和任务分解 |
6.2.2 武器装备体系的任务满足度评估 |
6.2.3 武器装备体系的能力贡献率评估 |
6.3 面向海上联合作战过程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 |
6.3.1 想定补充与规则分析 |
6.3.2 基于动态对抗仿真模型的武器装备体系效能指标分析 |
6.3.3 武器装备体系效能贡献率评估结果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下一步研究工作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A 体系对抗仿真中形成的作战环 |
附录 B 体系对抗仿真产生的效能指标 |
(3)舰载机出动过程模型与评估方法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舰载机出动架次能力因素分析 |
1.3 舰载机出动过程建模评估综述 |
1.3.1 舰载机出动过程建模研究进展 |
1.3.2 舰载机出动过程评估研究进展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2章 舰载机出动过程流程模型研究 |
2.1 引言 |
2.2 舰载机出动架次逻辑关系分析 |
2.2.1 飞行员作业流程 |
2.2.2 舰载机出动流程 |
2.2.3 舰载机保障流程 |
2.2.4 舰载机维修流程 |
2.2.5 舰载机出动整体流程 |
2.3 舰载机出动架次SD因果关系构建 |
2.3.1 飞行员作业 |
2.3.2 舰载机出动 |
2.3.3 舰载机保障 |
2.3.4 舰载机维修 |
2.4 基于三种维修方式的弹射器模型 |
2.4.1 弹射器可用度模型 |
2.4.2 影响因素的分析 |
2.4.3 仿真结果的分析 |
2.5 舰载机出动架次的流图设计 |
2.5.1 舰载机保障作业流图 |
2.5.2 出动架次的整体流图 |
2.5.3 出动架次仿真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舰载机资源调度优化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舰载机资源调度过程描述 |
3.2.1 弹药调度过程 |
3.2.2 备件调度过程 |
3.3 基于T-S鲁棒策略的弹药调度方法 |
3.3.1 具有不确定性T-S鲁棒方法 |
3.3.2 弹药调度仿真结果分析 |
3.4 基于模糊鲁棒策略的备件调度方法 |
3.4.1 具有延迟性的模糊鲁棒方法 |
3.4.2 备件调度仿真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舰载机出动能力综合评估方法 |
4.1 引言 |
4.2 舰载机出动能力体系构建 |
4.2.1 架次率能力 |
4.2.2 可用度能力 |
4.2.3 任务完成能力 |
4.2.4 保障和弹射回收能力 |
4.3 舰载机出动能力综合评估方法 |
4.3.1 快速学习RBF评估方法 |
4.3.2 突变约简分步评估方法 |
4.3.3 非线性物元的评估方法 |
4.3.4 差异性综合评估方法 |
4.4 舰载机出动能力综合评估仿真 |
4.4.1 快速学习RBF评估仿真 |
4.4.2 突变约简分步评估仿真 |
4.4.3 非线性物元评估仿真 |
4.4.4 差异性综合评估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舰载机出动过程仿真 |
5.1 引言 |
5.2 舰载机出动架次影响因素分析 |
5.3 尼米兹号航母演习仿真对比验证 |
5.4 舰载机出动架次瓶颈因素确定 |
5.4.1 出动架次单因素变量仿真 |
5.4.2 出动架次多因素联合仿真 |
5.5 舰载机出动架次提升仿真 |
5.5.1 舰载机出动架次提高仿真 |
5.5.2 舰载机出动架次提高改进方向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基础研究与军事技术创新的互动机制 ——以美海军研究办公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4 概念界定 |
1.4.1 基础研究 |
1.4.2 军事技术创新 |
1.4.3 互动机制 |
第二章 基础研究与军事技术创新关系的历史演变 |
2.1 基础研究与古代兵器创新:独立发展 |
2.1.1 以直觉思辨为主要特征的“古代基础研究” |
2.1.2 以经验技术为主导的古代兵器进化之路 |
2.1.3 以独立发展为最终结果的逻辑必然 |
2.2 基础研究与近代火器创新:相互联系 |
2.2.1 近代火器创新需求为基础研究提供了研究方向 |
2.2.2 基础研究为近代火器的改进提供了理论指导 |
2.2.3 基础研究与近代军事技术创新相互联系的内在原因 |
2.3 基础研究与现代武器创新:融合互促 |
2.3.1 基础研究为现代武器创新提供理论支撑 |
2.3.2 现代武器创新需求带动了基础研究发展 |
2.3.3 基础研究与现代军事技术创新融合互促的因素 |
第三章 海军研究办公室推进基础研究与军事技术创新互动的表现形式 |
3.1 基础研究推进军事技术创新 |
3.1.1 基础科学突破导致军事技术创新 |
3.1.2 科学仪器孕育军事技术创新 |
3.1.3 科技帅才支撑军事技术创新 |
3.2 军事技术创新带动基础研究 |
3.2.1 带动基础科学发展 |
3.2.2 加快科学仪器更新 |
3.2.3 培养基础研究人才 |
3.3 基础研究与军事技术创新互动的内在逻辑与纽带 |
3.3.1 互动内在逻辑:基于知识生产新模式的基础研究 |
3.3.2 互动联接纽带:具有双重取向的基础研究项目 |
第四章 制约海军研究办公室推动基础研究与军事技术创新互动的矛盾 |
4.1 研究成果公开性与军事安全保密性的矛盾 |
4.1.1 自由研究的“黄金四年” |
4.1.2 军事安全的保密枷锁 |
4.1.3 科学全球化下的影响 |
4.2 基础研究长期性与技术创新时效性的矛盾 |
4.2.1 落后现实需求的军事技术创新 |
4.2.2 过于注重短期的时效性 |
4.2.3 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失衡发展 |
4.3 研究经费有限性与研究领域广泛性的矛盾 |
4.3.1 逐渐紧缩的研究资金 |
4.3.2 不断增加的资助学科 |
4.3.3 跨学科研究的现实选择 |
第五章 海军研究办公室促进基础研究与军事技术创新互动的有效途径 |
5.1. 以均衡利益为基本原则的政策保障 |
5.1.1“一个战略、三个计划”的基本框架 |
5.1.2“自上而下、多方参与”的制定路径 |
5.1.3“重视基础,兼顾应用”的经费规划 |
5.2 以军民融合为主要特征的组织管理 |
5.2.1“应时而生、顺势而变”的机构调整 |
5.2.2“地方主导、军民互补”的研究机构 |
5.2.3“军方统领,军民共管”的管理体系 |
5.3 以管理项目为根本途径的具体落实 |
5.3.1 项目申请 |
5.3.2 项目执行与结题 |
5.3.3 项目评估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结论与启示一:把握二者良性互动的本质基础,以国防安全战略需求开展跨学科基础研究 |
结论与启示二:完善“三位一体”的互动要素,依托基础研究项目推动二者互动发展 |
结论与启示三:认清二者互动机制的内在矛盾,坚持多方参与的军民融合发展道路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5)论后冷战时代的海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
一、研究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必要性 |
二、海权的概念解析 |
三、后冷战时代海权面临的战略转型 |
四、后冷战时代海权的战略构架 |
五、后冷战时代海权之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文献的回顾 |
一、国外研究概况 |
二、国内研究概况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四节 本文的结构安排 |
注释 |
第一章 海权论的诞生与发展及其反思 |
第一节 马汉海权论的产生及其评述 |
一、马汉海权论的产生 |
二、马汉海权论的内容及影响 |
三、对马汉海权论的评述 |
第二节 科贝特海洋战略论的产生及其评述 |
一、海洋战略论的产生 |
二、科贝特海洋战略论的内容及影响 |
三、对科贝特海洋战略论的评述 |
第三节 戈尔什科夫国家海上威力论及其评述 |
一、国家海上威力论的产生 |
二、国家海上威力论的内容及影响 |
三、对国家海上威力论的评述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发展演进 |
第一节 海权在后冷战时代发展演进的背景 |
一、国际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
二、经济全球化 |
三、新军事变革 |
第二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内涵 |
一、后冷战时代海权的要素 |
二、后冷战时代海权的构成 |
第三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观念 |
一、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国际观 |
二、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军事观 |
三、后冷战时代海权的海洋观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技术形态 |
第一节 人类社会的技术形态及战争形态演进 |
一、人类社会的技术形态演进 |
二、人类战争的技术形态 |
第二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技术形态的理论探索 |
一、战法思想 |
二、军事技术 |
三、编制体制 |
四、途径目标 |
第三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技术形态的战争实践 |
一、指挥、控制与通信 |
二、海上打击 |
三、后勤保障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规模范围 |
第一节 后冷战时代的战争 |
一、后冷时代战争的主要形式 |
二、后冷时代战争的作战模式 |
三、后冷时代战争的战场空间 |
第二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规模 |
一、后冷战时代的战争对海权规模的影响 |
二、对后冷战时代海权规模的理论探索 |
三、后冷战时代海权规模的战争实践 |
第三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范围 |
一、后冷战时代的战争及军事形势对海权范围的影响 |
二、后冷战时代海权范围的理论探索 |
三、后冷战时代海权范围的战争实践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后冷战时代海权对中国海权思想的影响 |
第一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地缘政治背景 |
一、后冷战时代地缘政治的轴心 |
二、中国实力的快速发展 |
第二节 后冷战时代中国的海权辩论 |
一、无足轻重的海权 |
二、辅助性海权 |
三、主导性海权 |
第三节 后冷战时代中国发展海权的最大制约 |
一、台湾问题 |
二、南海问题 |
三、印度洋问题 |
第四节 后冷战时代中国海权观念的发展 |
一、经济海权观 |
二、战略海权观 |
三、复合海权观 |
四、合作海权观 |
五、海洋国土观 |
六、中国海权观念的发展与航空母舰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一、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内涵 |
二、后冷战时代海权技术形态的进化 |
三、后冷战时代海权规模范围的拓展 |
四、地缘政治背景的变迁及中国海权观念的发展 |
第二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进一步讨论 |
一、海洋法的演进 |
二、科学技术的进步 |
三、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 |
四、全球化进程的发展 |
第三节 政策含义 |
一、培育海权意识 |
二、制定海洋战略 |
三、推进海军转型 |
四、发展海洋经济 |
五、继续加强海洋法研究与建设 |
六、增强海洋科技实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美国海权战略的演进 ——兼论海权在美国大国战略中的实践与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的主题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本文的创新与研究计划 |
第一章 美国海权战略的确立与海权大国地位的初步形成(19世纪末20 世纪初) |
第一节 美国海权战略确立的历史背景与"海权"理论的创立 |
一、海权战略确立的历史背景与海权理论的出现 |
二、海权理论的指导意义 |
第二节 美国海权战略及其力量的形成 |
一、加快以战列舰的建造为主要内容的海军建设 |
二、新技术与海军建设 |
三、政治管理体制的变革和海军队伍的壮大 |
第三节 控制美洲海域,走向两大洋 |
一、对加勒比海及南美洲海域的控制 |
二、太平洋优势战略的形成 |
三、插手欧洲事务与大西洋舰队的建立 |
第二章 美国海权力量的增长与海权强国地位的确认(第一次世界大战及两战期间) |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美国的海权战略 |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美国海权战略的酝酿 |
二、美国海洋战略利益与从严守中立到积极备战的转变 |
三、"稳定后方,进军前方"与战时海权战略的全面展开 |
第二节 战争的胜利与美国海权强国地位的确认 |
一、战争胜利的海权因素分析及其启示 |
二、一战后世界海洋新秩序与美国海权强国地位的确认 |
第三节 两战期间美国海权力量的持续增长 |
一、突破条约限制与海权力量的变相扩展 |
二、以远东太平洋地区的海权利益为核心、对美洲海域实现"软"控制 |
三、30年代世界新形势与两洋战争设想 |
第三章 两洋战争与世界海权霸主的诞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
第一节 二战全面爆发与美国海权战略的积极应对 |
一、西半球中立区的建立与"猎犬计划"战略的出台 |
二、壮大大西洋舰队,组织护航 |
三、拓展中立区,控制战略要地 |
四、"西半球共同防御计划"与护航体系的完善 |
五、石油禁运、"珍珠港"事件与美国步入战争 |
第二节 美国参战后海权战略的全面展开 |
一、大西洋战场的潜艇战和两栖登陆战 |
二、太平洋海权争夺战 |
第三节 战争的胜利与世界海洋霸主的诞生 |
第四章 美苏海陆对抗与美国海权霸主地位的巩固(冷战期间) |
第一节 美国海权对抗陆权的理论基石与遏制战略的出台 |
一、麦金德的陆权理论 |
二、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带"理论 |
三、美苏对抗与凯南的"遏制"战略的出台 |
第二节 美国从海洋包围欧亚大陆与全面遏制 |
一、北大西洋到地中海——弧形边缘地带的争夺与控制 |
二、通过岛链和防御线形成对亚太地区的包围 |
三、扼守印度洋,进一步渗透波斯湾和中东地区 |
第三节 美国海军建设的新战略思维 |
一、二战后美国海军发展的挑战与海军的新战略思维 |
二、美苏对抗下的美国国家大战略与海军战略的积极变化 |
第四节 美国海上军事力量在遏制战略中的实践与作用 |
一、美国海军在对抗、包围苏联中的作用 |
二、80年代美国重建世界海洋绝对优势战略 |
第五章 冷战后时代美国海洋霸权战略的新变化 |
第一节 冷战后世界海权争夺的新特点 |
一、对于海洋经济的开发、利用明显加强 |
二、海上争夺转向以岛屿、海洋战略区和海洋资源为主 |
三、海权争夺呈现多极化趋势 |
四、现代海权的高科技特点 |
第二节 美国新的全球海洋霸权战略的形成 |
一、始终领跑世界海洋开发和利用 |
二、海军部新战略的形成、完善与海军的新发展 |
第三节 美国"从海上出击"战略的全球实施 |
一、中东地区 |
二、巴尔干半岛 |
三、中亚地区 |
四、其他地区 |
综论 |
一、海权战略与美国的超级大国之路 |
二、美国海权战略成功的原因分析 |
三、美国海权战略中的海权与陆权、制空权的关系 |
四、美国海权战略对我国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8)近期水面舰艇的科技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 各国近年发展的新型水面舰艇 |
1.1 驱逐舰、护卫舰 |
1.2 航空母舰、两栖攻击舰 |
2 近期与未来水面舰艇科技的发展 |
2.1 新船型的发展 |
2.2 综合隐身技术 |
2.3 模块化设计技术 |
2.4 模拟仿真技术 |
2.5 作战系统信息化 |
2.6 武器精确制导化 |
2.7 无人化技术 |
2.8 综合全电力推进系统 |
2.9 网络化、自动化、电气化 |
(9)国外机/舰载传感器的发展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机/舰载传感器的种类 |
1.1 目标识别机/舰载传感器 |
1.2 机/舰内外环境控制和测量传感器 |
2 机/舰载传感器的应用 |
2.1 主要用途 |
2.2 应用领域 |
1) 在航天领域中的应用 |
2) 在航空领域中的应用 |
3) 在舰艇中的应用 |
4) 在C3I探测系统中的应用 |
3 国外机/舰载传感器与系统的研制现状 |
3.1 机/舰载传感器 |
3.2 多传感器系统 |
3.3 机载石英传感器系统 |
3.4 光纤机/舰载传感器系统 |
3.5 MEMS机/舰载传感器 |
4 结束语 |
(10)舰载燃气轮机间冷器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间冷回热循环的结构 |
1.2.1 简单循环 |
1.2.2 间冷循环 |
1.2.3 回热循环 |
1.2.4 间冷回热循环 |
1.3 间冷回热技术的发展状况 |
1.4 本文的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二章 板翅式换热器的进展 |
2.1 换热器的发展简述 |
2.1.1 换热器的分类 |
2.1.2 换热器的发展 |
2.1.3 换热器设计的基本要求 |
2.2 板翅式换热器的结构 |
2.2.1 翅片 |
2.2.2 导流片和封条 |
2.2.3 隔板和盖板 |
2.2.4 封头和接管 |
2.3 板翅式换热器的工作特点 |
2.3.1 板翅式换热器的主要优点 |
2.3.2 板翅式换热器的主要缺点 |
2.4 板翅式换热器的设计理论 |
2.4.1 表面特性及选择 |
2.4.2 传热和流动分析 |
2.4.3 结构设计 |
2.4.4 换热器的设计程序的开发 |
2.5 板翅式换热器的技术发展趋势 |
2.5.1 新型耐更高压力和耐更高温的板翅式换热器的开发 |
2.5.2 真空钎焊工艺的推广和改进以及新制造工艺的研究 |
2.5.3 传热、流动及防结垢研究 |
2.5.4 设计方法的改进 |
2.5.5 拓宽应用领域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燃气轮机间冷器参数的设计计算 |
3.1 间冷器材质的选择:铜镍合金 |
3.2 设计性计算的主要过程和求解步骤 |
3.3 舰载燃气轮机间冷器参数的设计计算 |
3.3.1 间冷器的设计性能要求 |
3.3.2 初步计算过程 |
3.3.3 计算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舰载燃气轮机间冷器设计程序的开发与应用实例 |
4.1 程序运行流程图 |
4.2 程序界面 |
4.3 程序的基本特点 |
4.4 几个算例 |
4.4.1 内径变化,外径保持不变的算例 |
4.4.2 内径不变,外径发生变化的算例 |
4.4.3 调整翅片厚度的算例 |
4.4.4 调整翅片间距的算例 |
4.4.5 调整板间距的算例 |
4.4.6 算例小结:一组较符合设计要求的舰载燃气轮机间冷器参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舰载燃气轮机间冷器的结构设计 |
5.1 间冷器结构设计要求 |
5.2 国外成熟燃气轮机间冷器结构设计方案经验借鉴 |
5.3 间冷器结构设计方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舰载燃气轮机间冷器传热与流动的 CFD 模拟 |
6.1 舰载燃气轮机间冷器设计程序的计算结果 |
6.2 CFD 数值模拟计算 |
6.2.1 物理模型及网格 |
6.2.2 控制方程组 |
6.2.3 网格的划分 |
6.2.4 边界条件 |
6.2.5 计算结果及分析 |
6.3 舰载燃气轮机间冷器的变工况性能分析 |
6.3.1 给定部分负荷下进口参数 |
6.3.2 CFD 数值模拟与舰载燃气轮机间冷器设计程序结果的比较 |
6.3.3 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进一步工作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符号说明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致谢 |
四、DD-21舰载武器计划加速推进(论文参考文献)
- [1]舰载激光通信视轴稳定控制技术研究[D]. 张建强.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0(08)
- [2]基于异质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方法研究[D]. 赵丹玲.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
- [3]舰载机出动过程模型与评估方法能力研究[D]. 栾添添.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03)
- [4]基础研究与军事技术创新的互动机制 ——以美海军研究办公室为例[D]. 宋开强.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4(03)
- [5]论后冷战时代的海权[D]. 杨震. 复旦大学, 2012(02)
- [6]美国海权战略的演进 ——兼论海权在美国大国战略中的实践与作用[D]. 刘娟. 武汉大学, 2010(05)
- [7]21世纪的澎湃动力 从新型水面舰艇看舰用燃气轮机的发展[J]. 潘文林. 舰载武器, 2010(02)
- [8]近期水面舰艇的科技创新[J]. 潘镜芙. 上海造船, 2009(03)
- [9]国外机/舰载传感器的发展现状[J]. 马昆林,亢春梅.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09(05)
- [10]舰载燃气轮机间冷器的设计与研究[D]. 文超柱. 上海交通大学, 2009(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