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红楼梦》与《金瓶梅》情节设置的相关性(论文文献综述)
王莹雪[1](2021)在《巴金“激流三部曲”对《红楼梦》创作的继承与突破》文中提出巴金"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是其反封建的战斗宣言,与清代曹雪芹长篇小说《红楼梦》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某种程度上是20世纪初中国现实版的《红楼梦》。巴金从思想主题、结构设计、情节设置、人物塑造、斗争方式等诸多方面借鉴了《红楼梦》的创作,不仅形似"红楼",而且神亦似"红楼",可谓形神兼备。更为值得瞩目的是,"激流三部曲"一方面袭用《红楼梦》的创作手法;另一方面却站在时代的高度,实现了理想与实践的统一,这是对《红楼梦》的超越。
梁壮[2](2021)在《叙事、符号与知识 ——中医文化在明清白话小说中的表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题为“叙事、符号与知识——中医文化在明清白话小说中的表达”,意在通过叙事、符号与知识三个角度分析明清白话小说中的中医文化形式,全文分为绪论和五个章节。绪论主题为“中医文化的表达”,述明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中医文化的形成应存在两种基本形式:第一类形式是其他领域的文化现象对中医学产生影响,第二类是中医学体系与知识进入其他其他文化领域中造成影响。第二类过程的实质之一为中医内容的不同形式展现。中医文化内容则指文化理论、思想、观念与成果本身,而文化形式则指把这些思想内容加以呈现的表现形式。形式研究的一个简明思路是将文化作为文本。涉医文学是医学与文学两者互相需求、互相协助的结果,作为叙事性涉医文学,明清白话小说具有特殊价值:是中医文化总结期的见证、是中医文化的综合性平台、是贴近中医文化现实的语言表达方式。第一章为中医文化与明清白话小说的整体关系研究。明清白话小说涉医现象的繁荣说明不仅疾病无悬念地成为了文学对象,中医学和中医文化也广泛地渗透到了社会各阶层中,成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明清白话小说涉医文本有两个显着的特征:丰富但不集中、广泛但稍显重复。按照多寡详略和文章结构,可以将涉医文本分为单句式、组句式、段落式、章节式和跨章节式五类;按照所引医学内容的专业程度进行划分可以分为泛称疾病、指名论症、谈因辨机、拟构医方、书写医案五类。医学主题小说较少,有医者小说、医界小说、药物和药名小说三类。涉医文本的形成有继承和创新两种情况。文本的继承,主要是从或不同体裁或前代作品中直接改用;创新则是从积累的原始素材入手,进行素材的文学化和小说化。作者的医学背景与涉医文本风格,尤其是涉医深度有正相关关系。历史发展受到小说发展和医学发展两方面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历史发展脉络,可分为明初至明中叶、明后期至明末、清前期、清中后期、晚清五个阶段。不同类型的小说面对同样的涉医素材,会基于类型风格和读者期待风格进行类型化的处理。写入小说的中医文化内容丰富,有全面多样的疾病文化、众星拱月的诊疗文化、琳琅满目的医者文化等。第二章为明清白话小说中的疾病与医学叙事研究。小说继承了中医文化的叙事传统,一部分是史书中的医家传记,一部分则是医案记录。涉医小说在叙述方式和技巧方面值得探讨是叙事视角和叙事时间两个部分。视角有患者视角、亲属视角、医者视角和他者视角等。叙事空间上,以病床为核心的患者空间和辐射状的医者空间存在交叉,医者的身体空间对患者小空间形成了有效介入。疾病故事的线性结构可分为病前、病中、医疗、病后四个情节单元。一个成熟的涉医叙事模式,应包括:趋同的叙事功能、类似的叙事特征、叙事空间上和人物形象的接近等要素。模式的形成应经历开创、模仿、发展、最终成熟等过程,又会在内容、形式、主旨三个方向发生变异。叙事中的疾病发挥线索和隐喻两个功能;医者则承担帮助者、推动者、观察者和隐喻的功能。在叙事主题的表达上,疾病作为主人公的考验代表着困境主题,医疗直面生死,代表着拯救主题。《西游记》形成的谐趣化审美和《红楼梦》为先导的唯美主义风格代表着对中医文化审美的发扬。第三章为明清白话小说中的中医文化符号研究。文化符号学可以适用于中医文化研究之中。中医文化的符号化过程有自己的特色、脉诊的符号化是典型例子。小说中会进行进一步符号化,若没有可靠的事实依据或者受众共识,则容易失败。中医文化符号化的典型是药物。中药的符号化,可以获得次文本意义、文本意义、超文本意义三种层次的意义。具有文化意义的药物大多会在情节中发挥一定的叙事功能。这类文化符号化中药常常成为了所属功效类中药的标志性药物。鸦片类似的药物文化符号则有强烈的时代性,与时代主旋律共振,成为时代的共同文化记忆。如毒药、迷药、哑药、性药之类的特殊药物统称,亦取得了与具体药物一样的符号化程度。药名文化的核心要素是药名代码是否能被发现和理解,因此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可以用编码一解码理论来审视。白话散文中的药名文学是小说的新贡献。中医符号还可以进行临时符号化,也就是作为比喻的喻体;同时又进入了民间语言之中。第四章为明清白话小说中的中医知识表达。中医知识是在中医学理论发展和临床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也可以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中医术语为中医药学内用来表示中医药学相关概念的词语集合,对术语的运用是显性知识的特殊形式。小说以表达显性知识为主,才学小说是其典范。为了知识对接受者的顺利传达,作者往往选择做进一步解释,即对知识的评论。以知识的角度而言,中医医籍的固定体例属于一种特殊的程序化知识,小说家常对于这类中医文化形式知识的利用和表达进行仿拟。第五章为小说式表达的价值诠释和意义阐发。明清小说当然地属于明清社会在文化领域的投射,疾病与医学概莫能外,可分为具体知识的直接反映、社会关系的曲折反映、医学观念的隐含反映三种情况。中医文化可以放置到集体记忆理论之中,特定时期的医疗民俗有较强的仪式性和稳定性,是一类典型的文化记忆。叙事医学认为医疗过程具备叙事属性,普及中医叙事阅读,需要选择适合的阅读文本,应满足符合中医思维和观念、熟练运用中医语言、足够的叙事性和人文素养三个条件。明清通俗小说具有丰富的文本与多样的中医内容、丰富的叙事元素与医患视角、自然逼真的中医语言与浓厚的人文素养三个优势,具备成为中医阅读文本的条件。明清涉医小说的创作与阅读是一个完整的中医文化传播过程。将明清小说放置到传播学的框架之内可以考察小说形式对中医文化传播的积极影响和经验教训:应满足作为受传者的读者对易读性和可读性的平衡:作为媒介的小说有真实与虚构的裁量、事理情的融合、文学技巧的使用三个方面的经验:作为传播者,中医文化者应重视话语权把握,扮演好把门人的角色。
李远达[3](2020)在《“歇午”与“夜宴”:《红楼梦》微观时间设置的叙事潜能与文化意蕴》文中认为"歇午"与"夜宴"代表着《红楼梦》微观时间设置的两种特殊形态,它们既与传统社会作息时间背离,又难找到系统的古典养生知识作为支撑。然而,二者却是《红楼梦》中结构情节、塑造人物、渲染气氛的重要时间要素:歇午场景可以从睡与不睡、梦与不梦和看与被看等角度考察其对小说情节设置与人物呈现的影响;夜宴场景则可以从贵族作息与深夜欢宴的调试、长夜时空的宴饮氛围以及夜宴的特殊人物关系三方面探究其对小说时空的细化与氛围的营造。歇午与夜宴时空都不是《红楼梦》所首创,但它是这两类场景最好的继承与创新者。《红楼梦》发展了世情小说的微观时间设置,创造性地将家族作息、养生知识与人物情感结合在一起,从而营造出意蕴丰富的叙事场景,激发出"歇午"与"夜宴"强大的叙事潜能。
刘梦[4](2020)在《《红楼梦》听觉叙事的功能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红楼梦》的文学地位和研究价值为众多学者所肯定,学界相关的研究成果已十分丰富。但《红楼梦》拥有极为丰富的意蕴,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本文以《红楼梦》听觉叙事的功能为分析对象,从文本入手,以听觉叙事的相关理论为工具,从情节构建功能、人物塑造功能、主题强化功能三个方面重听《红楼梦》这部经典。论文分三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从两个方面出发对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和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做出分析。一方面从听觉叙事的理论建构和基于听觉叙事理论的文本分析两方面出发,对国内听觉叙事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另一方面,对《红楼梦》听觉叙事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第二部分是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是对《红楼梦》中的多重音景进行分析。首先对《红楼梦》中的“音景”进行定义。其次对音景进行分类,将其分为自然音景、社会音景和无声音景并概述其特点。最后,对三种音景的分布和构成进行初步分析。第二章是对《红楼梦》听觉叙事的情节构建功能进行分析。此章主要集中于对听觉叙事制造情节突转和悬念的功能分析。情节的突转是通过特殊的听觉感知方式以及突发性声响打断叙事形成,而情节的悬念则是由只闻其声、以声变时以及声音冲突三个叙事策略展现。第三章是对《红楼梦》听觉叙事的人物塑造功能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人物特性,通过独一性语音和标志性声响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其次分析人物情感,通过共听和独听两种听觉空间下的个体之思进行论述;最后分析人物之间的情感关系和伦理关系。第四章是对《红楼梦》听觉叙事中的主题强化功能进行分析。首先以悲喜之音的对比和闹静之音的对比来对家族挽歌的主题进行论述;其次,通过黛玉哭吟爱情悲歌和群芳默谱理想悲曲来对情难补天的主题进行论述。最后,通过方外之音构建精神空间和由听而悟的度脱人生对宗教超脱的主题进行论述.第三部分是结语部分,提出论文的结论,总结研究意义,同时分析研究的不足之处。
张敏[5](2020)在《试析明清世情小说的黑夜叙事》文中提出黑夜叙事为我国古代小说领域中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指的是古代小说时间叙事层面中的黑夜叙事。古代小说的时间设置问题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但是针对小说的“白天—黑夜”叙事角度,学者多将视野集中于古代小说的白日描写,黑夜叙事则不同程度地被忽略。实际上,在古代小说中,黑夜叙事作为时间叙事层面中常见的叙事领域,在小说的叙事结构、叙事作用、故事描绘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本文拟以明清时期世情小说的黑夜叙事为研究对象,采用横向与纵向的研究向度,以历史脉络为经,在历代小说叙事发展的背景下探讨明清世情小说黑夜叙事的形制与嬗变,以同时期同类型小说的黑夜叙事为纬,分别从叙事母题、叙事意象、叙事形态、叙事时间、叙事空间与叙事文化阐释六个方面探讨黑夜叙事在明清世情小说中的重要功用,由此窥探古代小说中的黑夜叙事的发展脉络与叙事模式。以此入手,本文可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依次介绍本文的研究现状、选题背景与意义以及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研究现状主要是对前人有关古代小说黑夜叙事倾向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与论述,探讨古代小说黑夜叙事研究层面的成果与不足。第一部分为明清世情小说黑夜叙事母题探究,共分为三节:第一节为“鬼怪”母题,探讨神异鬼怪母题小说中黑夜叙事的叙事模式与审美意蕴,主要从“鬼怪”母题小说黑夜叙事的发展嬗变与恐怖朦胧意蕴切入;第二节为“情爱”母题,探讨以“情爱”为主题小说的黑夜叙事写作手法与叙事作用,主要从叙事人物与黑夜故事对于情节发展作用进行探究;第三节为“梦境”母题,探讨以“梦境”为母题小说中黑夜叙事在全书结构中的位置与梦境的叙事作用,主要关注梦境的构造与黑夜叙事的衔接。第二部分为明清世情小说黑夜叙事意象分析,主要涉及“月”“烛”“火”三个较为典型的黑夜意象,探讨这三个意象在黑夜叙事中的叙事功用与审美意蕴。第一节为“月”意象,主要从“月”意象的审美心境和原型象征解读“月”对小说意境和人物形象塑造所起的作用;第二节为“烛”意象,也可以称之为“灯”意象,是我国古代生活较为典型的照明意象,本节从灯烛的照明作用、象征意义、点明时间、塑造人物等角度切入,以期厘清照明意象在黑夜叙事中的作用;第三节为“火”意象,主要从“火”意象的象征性出发,探讨“火”意象在黑夜叙事中的审美意蕴与情节建构作用。第三部分为明清世情小说黑夜叙事形态分析,黑夜叙事形态举例较为典型的“夜宴”“夜行”“夜异”“夜谈”四种黑夜叙事形态,并分别从建构模式、叙事作用两个维度,探究不同黑夜叙事形态对于黑夜叙事的作用。第四部分为明清世情小说黑夜叙事时间探析,本部分从叙事时间角度出发,共列为三节:第一节为黑夜时间节点,主要关注点明黑夜时间的关键词,以此确立黑夜故事时间;第二节为黑夜叙事频率,从黑夜叙事的快慢与节奏中窥探黑夜叙事频率展现的叙事密度,从而进一步探究小说中黑夜叙事的密度变化;第三节为黑夜叙事时长,从故事时间、叙事时间二者之间的时长变化探求明清世情小说黑夜叙事的发展嬗变。第五部分为明清世情小说黑夜叙事空间探析,主要从空间叙事视角与叙事场景书写两方面切入。第一节黑夜空间叙事视角,从黑夜空间的全知、限制与综合视角详解空间多方面视角是如何呈现黑夜叙事空间的构建的。第二节黑夜空间场景书写,主要从场景的静态描写与不同场景的转换进一步分析黑夜叙事空间场景的布局与跳跃方式,从而有助于厘清空间建构对黑夜叙事的功用。第六部分为明清世情小说黑夜叙事文化阐释,从夜禁制度、视线遮蔽与文人写作倾向三方面论述黑夜叙事的叙事意蕴与文化成因。夜禁制度的施行,给予黑夜活动反常规的特性;而明清时期夜禁制度的废弛,使得明清时期夜间生活公共化成为可能,明清时期夜间居民活动增多,黑夜叙事逐渐成为文学中一个新兴的写作方向。第二节则从黑夜的视线遮蔽作用切入,黑夜的视线遮蔽作用可以为小说黑夜叙事营造私密空间,同时黑夜也可以创建视线盲区,从而产生一系列借助黑夜的视线盲区而产生的黑夜逃亡、暗杀等故事。第三节从文人写作角度探究明清世情小说的黑夜叙事现象,明清时期文人出现“宵灯夜话”趋势,为小说的黑夜叙事奠定了写作基础,服务情节需要也是文人选择黑夜叙事的重要原因,同时,不得不提及的是,读者作为小说的受众群体,多偏好夜间故事的审美期待,也极大地推动了文人黑夜叙事倾向这一现象的形成。最后部分为结语,对全文进行概括总结,并指出研究可以拓展的方向。
陈瑜[6](2019)在《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诗性特征》文中认为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诗性特征有目共睹,但对此问题的研究还有待深入。现有研究成果的研究对象往往较为集中,对文言小说诗性特征的讨论多于对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讨论,而对古代白话小说的讨论往往集中于四大名着及《金瓶梅》等羼入诗词较多的小说作品。但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诗性特征并非只呈现为诗体韵文对小说文体叙事的介入,其深层的影响乃在于诗体的思维习惯与运思模式对小说文体所产生的影响。本文以中国古代白话小说为研究对象,借助中国传统诗学评点与叙事学评点交叉的视角,尝试探讨中国古代白话小说诗性特征的形成与显现。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成熟之作往往呈现出语体的诗化、表现对象与审美精神的抒情化、叙事结构的意象化、隐喻性与象征性,以及意境营造的诗意性等特征。小说诗性特征的形成与作为中国文学母体的诗学传统对叙事学传统的渗透密切相关。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诗性特征,首先表现为诗体韵文对白话小说文本的羼入,对此白话小说的创作者做出了不同的选择。部分小说作者向我们展示了诗体韵文与白话小说文本融合的无限可能,而另一些作者对诗体韵文的摒弃则具有小说文体独立的意识。与此同时,在传统诗学的影响下,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表现对象与文体功能产生了诗学的转向,借小说以“言志”成为创作者与评点者的共识。白话小说作者开始在作品中高歌理想、沉潜生命,从而使中国古代白话小说作品呈现出纹理清晰的抒情质感。在白话小说的情感表达方面,创作者自觉取法于古典诗词优秀的抒情传统,“吟咏情性”与“诗可以怨”等经典诗学命题被借鉴、化用于白话小说的情感表达之中。而在叙事的运思上,源于诗学语境的意象论、言不尽意、意境说、回忆的诗学等表现方式与文本建构经验,也被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兼收并采。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在文体成熟过程中,对诗学传统的借鉴与学习既是诗学传统的思维惯性使然,更是小说创作者与评点者自觉、主动的吸纳,在对诗学传统的继承与解构的张力中,白话小说的文本建构走向成熟。
张康夫[7](2019)在《《红楼梦》大观园主题绘画审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红楼梦》大观园主题绘画包括绣像、文中插画和系列绘画三部分,用视觉语言诠释了大观园的园林意象、别墅意象以及诗意栖息的人物意象。作品跨越清、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期,创作语境多样,绘画内涵丰富,审美风格鲜明,这是三代画家对《红楼梦》审美理想的价值认同和视觉体现,更是中国近现代审美文化观念发展和嬗变的见证,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该论文聚焦《红楼梦》大观园主题插画的审美表现,综合运用美术学、图像学、美学和文化学等相关理论,深入论证插画的图像审美表现和视觉艺术特征。文章首先系统分析大观园“天仙宝镜”与“文人园林”的整合造景规律,梳理大观园审美意象的建构逻辑、诗画一体特点以及幻美意境;其次深入研究《红楼梦》插画的审美表现,包括卷首绣像、回目插画、系列插画三部分。其中,绣像部分以程本、双清仙馆本和广百宋斋刊本为主,探寻绣像的序列结构、主题设置、艺术语言特征、图像学意义等,探索卷首插画审美表现由家庭主线回归金钗序列的内在规律,分析大观园之美与金钗之美内在的关联。回目插图以王钊、戴敦邦等四本回目插图为研究内容,透过插图视觉表现提炼大观园审美的整体意象,剖析人格化主题景观与女性化、诗化审美形象的融合规律,理出经典主题、经典形象的审美特征及突破。系列绘画研究以“金陵十二钗”审美形象创造为中心,系统研究《红楼梦》绘画人物仕女化、文人化审美形象生成和发展的支撑,凝练“金陵十二钗”整体审美意象涵育化成的规律。第三部分采用比较视角研究《红楼梦》插画与其他书籍插画异同之处,指出《红楼梦》文本审美理想与观众审美接受的相对固化促成了《红楼梦》插画的品格和诗化倾向,这是其区别于其它文学插画的根本原因。《红楼梦》大观园主题绘画既是对文本的视觉凝练和升华,又是画家在文本基础上的二次创造,并以鲜明的艺术形象、诗化审美的风格及独特的审美意境创造了中国文学插画的新高度。其在形、神、意、境等方面的创构经验和化合规律,对插画创作和工笔画创作都具有显着的借鉴价值。
张昊苏[8](2019)在《乾嘉文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运用罗宗强先生开创的文学思想史研究方法,对“乾嘉文学思想”展开专门研究,希望对乾嘉文学思潮、士人心态乃至时代风貌有所发明。本论文分为以下几部分:绪论。主要包括:对文学思想史研究方法的综述与反思,特别注意探讨在乾嘉文学思想研究中运用这一角度的学术价值。本论文在方法上对罗宗强范式的改良。对乾嘉文学思想研究情况的综述。本论文研究的范围、框架、思路。第一章,简要概括乾嘉时期的文化政策、思想学术史、文学活动等内容。本章勾勒的简要框架,是此下数章专题性论述的基本依据。第二章,主要探讨政治力量与文学思想的关系。乾嘉时代,特别是乾隆朝,以“稽古右文”为世所艳称,文化贡献不可抹杀;但社会也处在文字狱和“官学”的阴影之下,帝王专制对学术、思想、文学、心态均有压抑,使士人闭口钳舌。然而,即使是体制内的知识人、甚至是在官方性的写作中,也时刻(隐约)透露出与主流意识形态的疏离感。不遇之士则“变音”尤甚。第三章,主要讨论乾嘉考据学与文学思想的关系。区别于文人、学人合一的倾向,乾嘉以“朴学”为“主流”,考据学者对辞章多有贬斥。这一学术倾向投射到文学领域,则引起了学、文的分离,使创作倾向、批评理论均有相应的演化。这个时期大盛的义理考据辞章之讨论,代表了朴学家与理学家、辞章家的区隔,隐然成为数十年后文史哲“学术现代化”分科的理论资源。第四章,主要讨论追求个性解放与艺术精致的文学思想倾向。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家,都必有其创作的追求。乾嘉时代固然有讲求规范的创作理论,但文人所接受的主流思潮则是发扬性灵,彰显才情。更具体地说,这些观念直接地接续了晚明的传统,包括士人(主要是江南)的生活方式、文学创作心态和思想观念等,均成为晚明的延续,并在某些问题上走的更远。第五章,主要讨论叙事文学展现的文学思想命题。乾嘉时期同时是叙事文学的高峰,“六大名着”独占其二,其他小说也各有优长。故这里单独立章,探讨叙事文学在乾嘉时期对文学思想的特殊贡献。创作中出现的“自传性”现象、文体兼容的“集大成”现象及文言叙事文学的文体新变,均证明这一时期叙事文学创作思想上的特殊性。
王伟[9](2019)在《清代侠义公案小说宴饮场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侠义公案小说是“侠义”和“公案”两种小说类型合流的成果,经鲁迅、吴小如等先生提出,得学界认同而确立下来。侠义小说和公案小说多产生于清代中后期,是一种兼具“侠义”与“公案”元素的小说类型。由于活动于故事中的人物多是侠客,由此小说中的宴饮场景也具备了独特性。本文即以涉及“宴饮场景”的侠义公案小说作为研究对象,以较为经典的侠义公案小说《施公案》、《三侠五义》、《儿女英雄传》、《绿牡丹》、《永庆升平》、《圣朝鼎盛万年青》(《乾隆南巡记》)、《七剑十三侠》等作为研究文本,在合理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深入探讨。除绪论外,全文从以下五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首先通过对“宴席”、“宴会”、“饮馔”和“宴饮”之间的比较对宴饮概念进行界定,之后梳理学者对于中国古代小说中“场景”的界定与研究,在刘勇强先生界定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即场景需具备主观性与文化意蕴;最后对比宴饮场景较多的世情小说,分析侠义公案小说中的宴饮描写的基本特点,二者差异主要集中在饮食、宴饮规格、描写侧重点等方面。第二部分着眼于宴饮场所中的私人场所一类,私人场所不同于家庭场所,其囊括范围更广;之后根据宴饮目的和性质的差异,将宴饮分为人情交际、庆贺赏功和亲情团圆三种类型;最后论述私人场所宴饮的叙事功能,作为一种“静态性”的事件,其多作为一种“展示”的工具以及辅助的讽刺功能等。第三部分与第二部分相对,论及公共场所的宴饮故事。首先依据服务类型的不同将宴饮场所进行分类并概括其基本特点;之后总结宴饮故事的类型,分为行侠除恶,询问、偶得信息,萍聚、结拜和偶遇横祸四类,并分析每种故事类型的特点;最后论述公共场所宴饮的叙事功能,表现功能体现为交际、交换等,结构功能体现为引入、结束故事,提供侠客表演“舞台”,连接不同叙事空间和各色人物等。第四部分将宴饮中与侠客群体最为密切的元素——酒独立出来。首先分析小说中酒的物质形态,从酒类、酒器、酒仪等方面与历史语境中的酒进行比较分析;其次论述饮酒场景对于人物塑造的重要性;之后分析酒在故事情节中的功用,其作为一种催化因素激励人物,有时也起到阻抑的反作用;最后聚焦于具有贯穿连缀作用的酒及酒器等,其作为“主题物”,对于情节发展、文本结构、主题表达等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五部分从宏观的侠文化角度分析宴饮和侠客的关系。第一节从宴饮对于侠客的重要性层面展开,论及侠客对于奇特食物的接受、绿林群体食噬侠客的心肝等方面展开;第二节以历时性侠义公案小说中的宴饮为坐标,论述明清侠义公案小说中宴饮的“世俗化”,即小说中的侠客打破了与市井百姓之间的垒障,真正与世俗之人无异。
吴昊[10](2018)在《现代性的因缘 ——《红楼梦》在日编译本接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发展的最高峰,其思想价值在于具有初步启蒙精神的人文现代性。主人公的哲思、女性意识、悲剧意蕴都寄予了作者对礼教制度和象征秩序的质疑和委婉批判,表现出对婚恋自由、信仰自由的向往,其核心是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亦即本研究所言的《红楼梦》的现代性。这是中国自身文化传统土壤里生发出的“现代性”,代表着文学对时代走向、社会变革的感知与回应。另一方面,处于近现代文学语境下的日本翻译界,如何接受与理解、重组与表现《红楼梦》的现代性是本研究所关注的文化现象。亦即本研究“现代性”的第二重含义,通过译本观察近现代日本文化语境对红楼“现代性”的表象与特征。从中可窥见中国文学在日的接受特征与近现代日本眼中的中国形象。在此意义上看,编译本由于改编上译者主体性发挥大,是面对非专业群众的普及性大众文学,因而,较之全译本更能显现日本接受的民族特点、时代风潮、审美意识。本论文通过追踪编译的生成、流通、接受环节,以期得出编译本对《红楼梦》现代性接受的嬗变路线图。按照日本近现代史分期和实际出版情况,本论文将编译本体系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段:二战前草创期(1916-1931)、战败初期发展期(1945-1950)、战后经济发展成熟期(1950-1972)、后现代转型期(2000-至今)。各历史阶段代表性译本依次显现日本主义—存在主义—唯美主义—消费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意味。绝大多数编译的主调是幽艳颓废的才子佳人悲剧,而原着具有思想深度与社会广度的部分,如主人公的生命感悟、女性群像的自觉意识、贾府人际关系与社会现实(包括官府讼诉、佃户经济、僧尼青楼)的内容大部分被删,使编译成为“去历史化”之后的红楼故事。整体而言,日本浪漫主义是《红楼梦》的接受“小传统”,《源氏物语》作为常见的比拟对等物出现,可见日本诗学传统的自我映像(self-image)影响力之深远。大多数编译以“色空观”宿命论作为主旨思想,其背后是赏玩主义式的、男性式的审美凝视。客观地说,《红楼梦》的“现代性”元素一直处于抑制状态。同时,日本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界对《红楼梦》的定评却逐渐趋向于认同“现代性”,与面对一般大众的编译本形成反差。再扩大地看,近现代的日本文学文化整体,从文艺理论到创作实践都积极吸收西方人文现代性精神,人与家庭、社会的矛盾与抗争是近现代日本文学常见的主题。在人的主体意识得以彰显的现代日本文化背景下,《红楼梦》的现代性却在大众传播领域百年间基本隐而不现。历史总在反复,从中可见日本文化界现代性的复杂与问题所在。作为少数特例,战后初期编译本曾借宝玉之口提出“作为人”的质问和思索,带有战后派存在主义写法的影子。另一例是当下日本文学多元化语境中,华裔女作家首次以女性视角关照社会问题的编译本。这本带有批判现实主义意味的、张扬自由与平等的改编本,以新时期的话语映现了原着的启蒙现代性主旨。作为编译本系统内的“熵”,这两部少数派改编提示了“色空观”为主流的红楼改编思路应顺应时代做出调整,以扭转与时代脱节的弊病。编译本质上说是以日本社会的需求为主体、对原着有目的的过滤与嫁接的产物。百年间作为“他者”的《红楼梦》在编译本中衍生出一系列中国的虚像,其本质是中国故事的现代性与现代日本文化架构之间的交锋与交融。
二、浅谈《红楼梦》与《金瓶梅》情节设置的相关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红楼梦》与《金瓶梅》情节设置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1)巴金“激流三部曲”对《红楼梦》创作的继承与突破(论文提纲范文)
一、“激流三部曲”对《红楼梦》的继承 |
(一)家庭题材的相仿 |
(二)家国同构模式 |
(三)民主思想相袭 |
(四)情节设置的相似 |
1.丫鬟跳井,反抗婚姻 |
2.贪色嫖妓,荒淫嬉戏 |
3.日久生情,表兄妹情深 |
(五)人物形象的相近 |
1.鸣凤与晴雯、鸳鸯等人 |
2.梅表姐与林黛玉 |
3.惠表妹与迎春 |
4.高淑英与探春 |
5.张蕴华与薛宝钗 |
6.高淑华与史湘云 |
7.淑贞与惜春 |
(六)艺术手法的相似 |
1.谐音手法的沿用 |
2.“影子”理论的仿用 |
3.反讽手法的使用 |
二、“激流三部曲”对《红楼梦》的突破 |
(一)反封建礼教更加彻底 |
(二)反封建思想的表达更为强烈而直接 |
(三)封建家庭日常生活更具现实性 |
(四)主人公自我意识更加强烈 |
三、巴金模仿《红楼梦》的原因 |
四、结语 |
(2)叙事、符号与知识 ——中医文化在明清白话小说中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绪论 中医文化的表达 |
第一节 中医文化的表达 |
一、中医文化的定义与形成 |
二、中医文化的主要形式:文本 |
三、中医文化的文本:从文学文本到明清小说 |
第二节 研究结构、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医文化与明清白话小说的整体关系 |
第一节 承载中医文化的明清白话小说 |
一、明清白话小说涉医现象的繁荣 |
二、涉医文本的特征和分类 |
三、医学主题小说 |
第二节 涉医文本的生成 |
一、文本的继承和创新 |
二、作者与文本 |
三、文本的时代性与类型化 |
第三节 写入明清小说的中医文化 |
一、全面多样的疾病文化 |
二、众星拱月的诊疗文化 |
三、琳琅满目的医者文化 |
第二章 明清白话小说中的疾病与医学叙事 |
第一节 叙述形式的基本特征 |
一、中医文化的叙事传统 |
二、叙事视角与叙事时间 |
三、涉医情节的叙事空间 |
第二节 叙事结构与叙事模式的形成 |
一、涉医故事的结构特点 |
二、涉医叙事模式的要素 |
三、模式的形成和变异 |
第三节 为叙事服务的疾病与医者 |
一、疾病在叙事中的作用 |
二、医者形象的叙事功能 |
三、历史名医文化的叙事演绎 |
第四节 涉医主题与审美的呈现 |
一、疾病与困境主题: 主人公的考验 |
二、医疗与拯救主题: 直面生老病死的中医学 |
三、中医文化的审美取向 |
第三章 明清白话小说中的中医文化符号 |
第一节 中医文化符号的概念 |
一、符号与文化符号学 |
二、中医文化的符号化 |
第二节 药物与药名:中医符号的典型例证 |
一、符号化的中药 |
二、特殊药物的符号化 |
三、药名文化 |
第三节 其他中医符号现象 |
一、作为喻体的中医药文化 |
二、民间语言中的中医药 |
第四章 明清白话小说中的中医知识表达 |
第一节 中医知识 |
一、中医知识与分类 |
二、术语与中医术语 |
第二节 小说语境下的中医知识呈现 |
一、知识的显性表达 |
二、对知识的评论 |
三、对中医形式知识的仿拟 |
第五章 小说式表达的价值诠释 |
第一节 社会医疗与小说 |
一、社会的投射: 小说的医学史研究 |
二、社会关系和医疗观念的反映 |
三、民俗: 中医文化的集体记忆 |
第二节 作为叙事医学的文本 |
一、叙事医学与叙事阅读 |
二、作为中医叙事阅读文本的小说 |
第三节 中医文化传播与明清小说 |
一、受传者与反馈:读者导向 |
二、媒介的使用: 明清小说的创作经验 |
三、身为传播者: 中医文化话语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红楼梦》听觉叙事的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缘起:国内听觉叙事研究 |
1.1.1 听觉叙事理论建构 |
1.1.1.1 对听觉文化相关概念的研究 |
1.1.1.2 国内叙事理论的建构研究 |
1.1.2 基于听觉叙事理论的文本分析 |
1.2 《红楼梦》听觉叙事研究综述 |
第一章 《红楼梦》的多重音景 |
1.1 丰富传神的自然音景 |
1.1.1 天象之声构成的音景 |
1.1.2 天象之声为喻构成的音景 |
1.1.3 动物之声构成的音景 |
1.2 喧嚣繁杂的社会音景 |
1.2.1 人声构成的音景 |
1.2.2 器物之声构成的音景 |
1.2.3 异声构成的音景 |
1.3 空纳万境的无声音景 |
1.3.1 人声缄默构成的音景 |
1.3.2 对话空白构成的音景 |
第二章 《红楼梦》听觉叙事的情节建构功能 |
2.1 化声为力,突转情节 |
2.1.1 以听觉的特殊感知方式转换情节 |
2.1.1.1 插入灵听,转换情节 |
2.1.1.2 设置偷听,转换情节 |
2.1.2 突发性声响转换情节 |
2.2 以声设疑,制造悬念 |
2.2.1 只闻其声,制造悬念 |
2.2.2 以声变时,制造悬念 |
2.2.2.1 时序变形制造悬念 |
2.2.2.2 时长变形制造悬念 |
2.2.3 声音冲突制造悬念 |
2.2.3.1 听觉社区间的声音冲突制造悬念 |
2.2.3.2 声音节奏的冲突制造悬念 |
第三章 《红楼梦》听觉叙事的人物塑造功能 |
3.1 以声绘形,表征人物特性 |
3.1.1 独一性语音成为个体标识 |
3.1.1.1 独一性语音呈现生命状态 |
3.1.1.2 独一性语音揭示个体身份 |
3.1.2 标志性声响塑造典型形象 |
3.2 建构听觉空间,传达人物情感 |
3.2.1 共听空间展现个体之思 |
3.2.1.1 共听空间下的情感聚焦 |
3.2.1.2 共听空间中的一音多听 |
3.2.2 独听空间展现个体之思 |
3.3 以耳代目,展现人物关系 |
3.3.1 以听与被听的位置关系呈现伦理关系 |
3.3.2 以听觉聚焦展现情感关系 |
第四章 《红楼梦》听觉叙事的主题深化功能 |
4.1 以声对比,唱响家族挽歌 |
4.1.1 悲、喜之音对比现衰势 |
4.1.2 闹、静之音对比展败景 |
4.2 以声写恨,弹奏末世悲音 |
4.2.1 黛玉哭吟爱情悲歌 |
4.2.2 群芳默谱理想悲曲 |
4.3 借声悟道,度脱迷惘人生 |
4.3.1 方外之音构建精神空间 |
4.3.2 由听而悟度脱人生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试析明清世情小说的黑夜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现状及意义 |
0.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明清世情小说黑夜叙事母题探究 |
1.1 母题 |
1.1.1 “母题”概念阐释 |
1.1.2 母题特点 |
1.2 “鬼怪”母题 |
1.2.1 黑夜鬼怪母题叙事模式 |
1.2.2 黑夜鬼怪母题叙事特征 |
1.2.3 黑夜鬼怪母题创作意蕴 |
1.3 “情爱”母题 |
1.3.1 黑夜情爱母题叙事模式 |
1.3.2 黑夜情爱母题叙事特征 |
1.3.3 黑夜情爱母题创作意蕴 |
1.4 “梦境”母题 |
1.4.1 黑夜梦境母题叙事模式 |
1.4.2 黑夜梦境母题叙事特征 |
1.4.3 黑夜梦境母题创作意蕴 |
2 明清世情小说黑夜叙事意象分析 |
2.1 小说意象 |
2.2 “月”意象 |
2.2.1 月意象类别 |
2.2.2 月象征意蕴 |
2.3 “灯”“烛”意象 |
2.3.1 灯烛意象类别 |
2.3.2 灯烛象征意义 |
2.4 “火”意象 |
2.4.1 火意象类别 |
2.4.2 火意象作用 |
3 明清世情小说黑夜叙事形态分析 |
3.1 叙事形态 |
3.2 夜宴 |
3.2.1 建构模式 |
3.2.2 叙事作用 |
3.3 夜行 |
3.3.1 建构模式 |
3.3.2 叙事作用 |
3.4 夜异 |
3.4.1 建构模式 |
3.4.2 叙事作用 |
3.5 夜谈 |
3.5.1 建构模式 |
3.5.2 叙事作用 |
4 明清世情小说黑夜叙事时间探析 |
4.1 黑夜时间节点 |
4.1.1 黑夜时间词语类别 |
4.1.2 黑夜时间词语特点 |
4.1.3 黑夜时间节点作用 |
4.2 黑夜叙事频率 |
4.2.1 黑夜叙事频率分类 |
4.2.2 黑夜叙事频率特点 |
4.2.3 黑夜叙事频率作用 |
4.3 黑夜叙事时长 |
4.3.1 黑夜叙事时长类别 |
4.3.2 黑夜叙事时长特点 |
5 明清世情小说黑夜叙事空间探析 |
5.1 黑夜空间叙事视角 |
5.1.1 全知视角 |
5.1.2 限知视角 |
5.1.3 综合视角 |
5.2 黑夜空间场景书写 |
5.2.1 黑夜空间场景描写 |
5.2.2 黑夜空间场景转换 |
6 明清世情小说黑夜叙事意蕴探究 |
6.1 夜禁制度废弛 |
6.1.1 夜禁制度的确立到废弛 |
6.1.2 明清时期夜生活的体现 |
6.1.3 黑夜活动的反常规特征 |
6.2 视线遮蔽作用 |
6.2.1 搭建私密空间 |
6.2.2 创建视线盲区 |
6.2.3 营造审美意蕴 |
6.3 文人写作倾向 |
6.3.1 文人“宵灯夜话”趋势 |
6.3.2 服务情节设置 |
6.3.3 受众审美期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6)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诗性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中国古代白话小说诗性特征的学理思辨 |
第一节 “诗性”辨析 |
第二节 小说的“诗化”与“诗性” |
第三节 从“诗化”到“诗性” |
第二章 语体的诗性:白话小说羼入诗词现象再思考 |
第一节 唐传奇羼入诗体的开创之功 |
第二节 具有过渡意义的宋元文言小说 |
第三节 话本小说诗词的场域表演性及其影响 |
第四节 文学生态与章回小说羼入诗词的选择 |
第三章 功能的诗性:白话小说文体功能的诗学转向 |
第一节 “娱目”到“娱情”:白话小说娱乐功能的诗化 |
第二节 “劝善”到“讽谏”:白话小说教化功能的“诗教”回归 |
第三节 言志:文体功能的诗学拓展 |
第四章 抒情的诗性:白话小说的情感表达 |
第一节 从“吟咏情性”到“性情说” |
第二节 “发愤着书”说的情感动机 |
第五章 叙事的诗性:白话小说的文本建构 |
第一节 意象叙事与叙事意象 |
第二节 “言不尽意”的文本追求 |
第三节 场景构建:“一切景语皆情语” |
第四节 回忆诗学:时空交错与情节淡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红楼梦》大观园主题绘画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6 关键概念分析 |
1.7 创新价值 |
第2章 《红楼梦》大观园的审美意象 |
2.1 大观园的“花园意象” |
2.1.1 整体“花园意象” |
2.1.2 时空链接逻辑 |
2.1.3 “悲”与“幻灭” |
2.2 诗意小筑的审美特征 |
2.2.1 人景合一的庭院设计 |
2.2.2 形神鲜活的意象塑造 |
2.3 青春乐园审美意象 |
2.3.1 青春乐园的逻辑支撑 |
2.3.2 纯真柔美的青春意象 |
2.4 双峰对峙审美典型 |
2.4.1 纤弱灵秀的诗化之美 |
2.4.2 稳重含蓄的比德之美 |
2.4.3 “兼美”与“完美” |
小结 |
第3章 《红楼梦》卷首插图的审美特征 |
3.1 概述 |
3.2 程本系统《红楼梦》绣像 |
3.2.1 程甲本《红楼梦》绣像结构 |
3.2.2 程甲本《红楼梦》绣像的图像学特征 |
3.2.3 程甲本《红楼梦绣像》的文化价值 |
3.2.4 程甲本《红楼梦绣像》的审美价值 |
3.2.5 程甲本《红楼梦绣像》的审美局限 |
3.2.6 程本《红楼梦》绣像系统及影响 |
3.3 “双清仙馆系”《红楼梦》绣像 |
3.3.1 概述 |
3.3.2 以“情”为主题的小像序列 |
3.3.3 “双清仙馆系”绣像的审美特征 |
3.3.4 “双清仙馆系”《红楼梦》绣像的审美评价 |
3.3.5 “双清仙馆系”《红楼梦》绣像的影响 |
3.4 石印《红楼梦》卷首插画 |
3.4.1 《增评补图石头记》卷首插画 |
3.4.2《增评补像全图金玉缘》卷首插画 |
小结 |
第4章 《红楼梦》插图的审美特征 |
4.1 概述 |
4.2 回目插图中的审美意象 |
4.2.1 王钊插图中的大观园园林意象 |
4.2.2 《增评补图石头记》插画中的林黛玉意象 |
4.2.3 戴敦邦插图中的情感渲染 |
4.2.4 戴敦邦插图的审美价值 |
4.3 《红楼梦》系列插图的审美特征 |
4.3.1 综述 |
4.3.2 程十发《红楼梦》插画 |
4.3.3 戴敦邦《红楼梦》系列插画 |
4.3.4 刘旦宅《红楼梦》插图 |
小结 |
第5章 《红楼梦》大观园主题系列工笔画的审美特征 |
5.1 概论 |
5.2 改、费《红楼梦》系列工笔画 |
5.2.1 改琦《红楼梦》系列插画 |
5.2.2 费丹旭《红楼梦》系列插画 |
5.2.3 “改费模式” |
5.3 王墀《红楼梦》插画 |
5.3.1 白描仕女画 |
5.3.2 工笔淡彩绘画 |
5.4 清朝宫廷画家《红楼梦》系列绘画 |
5.4.1 焦秉贞 |
5.4.2 冷枚 |
5.5 清朝《红楼梦》仕女画的审美评价 |
5.6 现当代《红楼梦》系列工笔仕女画 |
5.6.1 京派 |
5.6.2 海派 |
小结 |
第6章 比较视野下《红楼梦》绘画 |
6.1 概述 |
6.2《红楼梦》绘画创作主题比较 |
6.2.1 叙事主题比较 |
6.2.2 闺阁主题比较 |
6.2.3 才情主题比较 |
6.3 《红楼梦》插画与其它插画的比较 |
6.3.1 与《西厢记》插画比较 |
6.3.2 与《金瓶梅》插图比较 |
6.4《红楼梦》绘画与雍正书房“十二美人”的比较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乾嘉文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上、文学思想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
一、文学思想史研究综述 |
二、何为“文学”?何为“文学思想”?——立足于清代文学的考察 |
三、何以“文学思想史”? |
中:乾嘉文学思想研究综述 |
一、乾嘉文学与文学思想史料略述 |
二、乾嘉时期文学史、思想史、学术史研究综述 |
下:范围、框架、思路 |
一、关于“乾嘉” |
二、论文的基本框架与主要思路 |
第一章 乾嘉文学思想展开的背景 |
第一节 乾嘉历史与文化政策 |
第二节 乾嘉时期的思想史、学术史概况 |
第三节 乾嘉文学概述(上):流派概述(附理论批评) |
第四节 乾嘉文学概述(下):历时性考察 |
第二章 政治压抑下的文学主潮 |
第一节 御制文学、科举制度、台阁文艺 |
第二节 官方修书与文体正变 |
第三节 盛世中的变音 |
第三章 朴学背景下的创作转向 |
第一节 “学人”与“文人”、“考据”与“辞章”之争 |
第二节 从推重学养到逞才炫博 |
第四章 个性解放与艺术的精致 |
第一节 晚明的潜流 |
第二节 两种精致化追求的离合 |
第三节 女性观念与女性文学的变化 |
第五章 叙事文学中的文学思想新貌 |
第一节 自寓、自况向自传性的进发 |
第二节 集大成与雅文学化 |
第三节 文言叙事文学的体制创新 |
结语:何以乾嘉? |
参考文献 |
(9)清代侠义公案小说宴饮场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对象与研究现状 |
0.2 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
1 清代侠义公案小说中的宴饮场景述要 |
1.1 “宴饮”和“场景”的界定 |
1.2 宴饮描写的基本特点 |
2 私人场所的宴饮场景及功能 |
2.1 “私人场所”与故事类型 |
2.1.1 人情交际宴 |
2.1.2 庆贺赏功宴 |
2.1.3 亲情团圆宴 |
2.2 宴饮的叙事功能 |
3 公共场所的宴饮场景及功能 |
3.1 宴饮场所分类及基本特点 |
3.1.1 主营宴饮类 |
3.1.2 兼及宴饮类 |
3.2 故事类型及特征 |
3.2.1 行侠除恶类 |
3.2.2 询问、偶得信息类 |
3.2.3 萍聚、结拜类 |
3.2.4 偶遇横祸类 |
3.3 宴饮的叙事功能 |
3.3.1 表现功能 |
3.3.2 结构功能 |
4 宴饮场景中酒的功用 |
4.1 酒的物质形态 |
4.2 酒与人物塑造 |
4.3 酒与情节设置 |
4.3.1 酒的催化作用 |
4.3.2 酒的阻抑作用 |
4.4 酒作为主题物的呈现与意义 |
5 侠文化映照下的宴饮书写 |
5.1 宴饮之于侠 |
5.2 侠客宴饮的世俗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现代性的因缘 ——《红楼梦》在日编译本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要旨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对象划定 |
第二节 先行研究成果与现状反思 |
第三节 研究视角与方法论 |
第四节 研究框架与设置 |
第一章 日本《红楼梦》早期接受土壤与思想资源 |
第一节 文本早期传入过程与接受渠道 |
第二节 早期《红楼梦》接受思想定调 |
第二章 草创期:国粹主义者的“支那蔑视” |
第一节 时代背景与编译本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太宰卫门版基本情况梳理 |
第三节 代表译本分析:一个国粹主义者眼中的《红楼梦》 |
第四节 编译本与国译本、主流接受思想之关系 |
第五节 大众文学语境内的编译本传播 |
第六节 小结 |
第三章 发展期:存在主义式的翻案改写 |
第一节 发展期编译本整体情况与时代思潮 |
第二节 代表译本分析:战后迷惘期的存在主义式的《红楼梦》改写 |
第三节 大众文学语境内的编译本传播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成熟期:耽美主义理论的阈限 |
第一节 成熟期编译本整体情况与时代思潮 |
第二节 代表译本分析之一:唯美主义式的解读尝试 |
第三节 代表译本分析之二:女性问题 |
第四节 编译本与全译本、主流接受思想之关系 |
第五节 大众文学语境内的编译本传播 |
第六节 小结 |
第五章 转型期:消费主义场域中的竞争话语 |
第一节 转型期编译本整体情况与时代思潮 |
第二节 代表译本分析之一:形而上的理想主义 |
第三节 代表译本分析之二:形而下的群丑狂欢 |
第四节 编译本与全译本、主流接受思想之关系 |
第五节 大众文学语境内的编译本传播 |
第六节 小结 |
第六章 现代性的因缘 |
第一节 再探《红楼梦》的现代性与编译本的现代化 |
第二节 浪漫主义诗学传统与编译本的“现代性”映现 |
第三节 日本区域内的《红楼梦》与“世界文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各时期代表编译本对话原文 |
附录二:引用文学史日语原文摘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浅谈《红楼梦》与《金瓶梅》情节设置的相关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巴金“激流三部曲”对《红楼梦》创作的继承与突破[J]. 王莹雪. 黑河学院学报, 2021(09)
- [2]叙事、符号与知识 ——中医文化在明清白话小说中的表达[D]. 梁壮.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歇午”与“夜宴”:《红楼梦》微观时间设置的叙事潜能与文化意蕴[J]. 李远达. 红楼梦学刊, 2020(05)
- [4]《红楼梦》听觉叙事的功能分析[D]. 刘梦.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6)
- [5]试析明清世情小说的黑夜叙事[D]. 张敏. 辽宁大学, 2020(01)
- [6]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诗性特征[D]. 陈瑜. 福建师范大学, 2019
- [7]《红楼梦》大观园主题绘画审美研究[D]. 张康夫. 天津大学, 2019(06)
- [8]乾嘉文学思想研究[D]. 张昊苏. 南开大学, 2019(05)
- [9]清代侠义公案小说宴饮场景研究[D]. 王伟. 辽宁大学, 2019(01)
- [10]现代性的因缘 ——《红楼梦》在日编译本接受研究[D]. 吴昊.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