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蛋白质芯片将使新药开发更快、更便宜(论文文献综述)
赵玉婷[1](2018)在《灵敏便携的免疫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生物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生物标志物(biomarker)是一类用来标记正常生理学过程的生化指标,它可用来衡量有机体的健康状况。通过测量它可以判断某种疾病的发生和分型,监测疾病的严重程度,预测个体发生某种疾病的风险,筛查高危人群中某种疾病的发病概率或评价新药对疾病的有效性等。近年来,寻求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发展灵敏、快捷的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免疫传感器是生物敏感元件为抗体或抗原的生物传感器,它是将高灵敏的生物传感技术与高特异性的免疫分析相结合,用来检测抗原或抗体含量的方法。相对于其他检测技术,免疫传感器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样品不需要复杂的预处理等诸多优点,已发展为生物标志物最重要的检测手段。但是在目前,大多数免疫传感器的研究仍处于实验阶段,无法满足临床上低检出限、高稳定性以及实时快速检测的要求。因此,免疫传感器将朝着以下方向发展:(1)与新型纳米技术相结合,通过开发性能优异的纳米材料,增强其在复杂样品中的稳定性以及与生物分子的结合效率,从而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2)与试纸条或智能手机等新型检测平台相结合,来实现对生物标志物的现场快速检测。基于此,本论文首先制备了几种新型纳米材料,将其用于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来提高免疫传感器的灵敏度。然后,我们将纳米材料与便携式检测平台相结合,以期在保证免疫传感器高灵敏度的同时,实现生物标志物的现场快速检测。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构建了基于阳离子交换反应的荧光/电化学双模式免疫传感器用于癌胚抗原(CEA)的灵敏性检测本研究利用阳离子交换反应发展了一种荧光/电化学双模式免疫传感平台来准确且灵敏的检测生物标志物。在这里,我们选用一种广谱的癌症标志物—癌胚抗原(CEA)作为模型分析物。传感器的构建如下:首先将Fe304 NPs结合CEA捕获抗体(Ab1)形成Fe3O4-Ab1复合物,然后采用PAMAM作为交联剂,将 CNTs、CdSe NCs、Ab2 结合形成 CNTs-PAMAM-CdSe NCs-Ab2纳米探针。当有目标物CEA存在时,其首先被Fe3O4 NPs-Ab1捕获,然后再被CNTs-PAMAM-CdSe NCs-Ab2 免疫探针识别,最后形成 Fe3O4 NPs-Ab1-CEA-Ab2-CdSe NCs-PAMAM-CNTs。然后加入Ag+与CdSe NCs反应,释放出大量的Cd21,采用电化学方法直接检测Cd2+,或者加入Cd24敏感的荧光染料(Rhod-5N),通过荧光信号来检测。两种方法对于CE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 pg/mL~50 ng/mL和1 pg/mL~20 ng/mL,检出限分别低至1.7 pg/mL和0.25 pg/mL。由于阳离子交换反应能极大的放大检出信号,使本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同时两种信号输出还能弥补彼此的不足,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因此,该免疫传感器在生物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上展现了巨大的潜力。2、构建了基于PtSn NCs和Fe3O4 NPs协同催化效应的电化学/比色双模式免疫细胞传感器用于A549细胞的检测在本研究中,我们制备了一种具有超高催化活性的纳米复合物作为免疫分析的探针,用来准确且灵敏的检测肺癌细胞A549。纳米探针是通过将具有高能晶面的PtSn纳米晶体(PtSn NCs)组装到Fe3O4 NPs表面形成的Fe3O4-PtSn NPs纳米复合物。该纳米探针不仅具有优良的电催化活性,还展现了极佳的类酶活性,基于此,我们发展了一种电化学/比色双模式免疫传感器检测A549细胞。针对电化学检测,我们首先采用还原氧化石墨烯、Au NPs和透明质酸形成复合物(rGO/Au NPs/HA)修饰玻碳电极,通过HA与其受体(细胞表面糖蛋白CD 44)的相互作用来捕获A549细胞,然后采用CD 44蛋白的抗体(anti-CD 44)结合Fe3O4-PtSn NPs形成纳米探针(anti-CD 44/PtSn-Fe3O4)来特异性的识别电极上被捕获的目标物。通过Fe3O4-PtSn NPs催化底物产生的电信号来确定目标物的含量。针对比色检测,我们直接将不同浓度的A549细胞注入96孔板中,待细胞贴壁之后,加入探针anti-CD44/PtSn-Fe3O4孵化。然后加入底物TMB,根据颜色的变化来直观的判断细胞的含量,或者用酶标仪定量测量细胞浓度,该方法不仅容易实施而且结果稳定直观。由于PtSn NCs高的表面能,其本身就展现了高的催化活性,当PtSn NCs与Fe3O4 NPs组装后,两者还发挥了协同催化作用,因而该探针能显着地增强检测信号,使得两种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低至3个和8个细胞。因此,我们使用一种具有高催化活性的纳米探针发展了两种针对A549细胞的检测方法,两种方法均展现了高的灵敏度,且彼此之间能扬长避短,相互补充,增强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癌症的早期检测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3、构建了基于包埋葡萄糖的脂质体和便携式血糖仪的免疫传感器用于磷化蛋白phospho-P5315的检测本研究发展了一种便携、经济且应用广泛的新型便携式免疫传感器用于磷化蛋白phospho-p5315(15号位点发生磷酸化)的检测。首先,我们将phospho-p5315捕获抗体(Ab1)固定在Fe3O4磁珠上,形成Fe3O4-Ab1来捕获phospho-p5315,然后该复合物被检测抗体(Ab2)结合的脂质体(Ab2-GEL)所识别。最后加入Triton X-100破坏所捕获的脂质体膜,释放出包埋在脂质体中的葡萄糖分子,用商品化的血糖仪检测,其线性范围位于0.1~100 ng/mL,检出限可达50 pg/mL。本方法创新性的将目标物的含量对应转化为葡萄糖的含量,通过用商品化便携式的血糖仪检测葡萄糖的含量来实现目标物的检测,扩宽了血糖仪的使用范围。脂质体大的内腔可以包埋成千上万个葡萄糖分子,因而将脂质体作为信号分子载体极大的提高了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因此,本方法具有快速、低成本、便携式、高灵敏等诸多优点。此外,我们还可将该方法延伸至检测一系列非葡萄糖目标物,为生物标志物的便携式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4、构建了基于纳米酶和智能手机背景光感应平台的免疫传感器用于有机磷农药暴露后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本研究利用手机背景光传感器和免疫层析试纸条(ICTS)来检测有机磷农药暴露后的生物标志物—丁酰胆碱酯酶(BChE)。该检测通过同时测定有机磷农药暴露后BChE的总量和活性来实现。我们首先采用3D 打印技术设计了一个与智能手机配套的小装置,该装置安装有一个正好放置一根ICTS的小槽,在正对着ICTS检测线的上方安装一个LED灯。BChE总量是通过免疫夹心法来检测,具体而言,我们采用具有类酶活性的PtPd NPs作为探针,该探针能被定量的捕获在ICTS的检测线上,加入底物儿茶酚生成黑棕色产物,使LED灯发射过来的光强度减弱,该光强度的变化即可反映出BChE总量的变化。BChE的活性通过在试纸条的检测线上进行Ellman测试来实现。这种基于ICTS的背景光感应平台对于BChE的总量和活性分别在0.05~6.4 nM和0.1~6.4 nM范围内表现优良的线性关系。该方法由于具有卓越的便携性、极快的分析速度、低廉的分析成本和高的灵敏度,在临床诊断、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众多领域展现了极大的应用潜力。
褚姗姗[2](2015)在《基于高密度SNP芯片的大豆籽粒异黄酮含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异黄酮是高等植物的次级代谢产物,在食品、医药、美容、动物养殖业和农业中都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国际市场对异黄酮的需求正在逐年增加。由于大豆[Glycine Max(L.)Merr.]是异黄酮的主要来源,因此培育高异黄酮含量的专用型品种是大豆品质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然而大豆异黄酮属于多基因调控的复杂数量性状,极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基于表型选择的传统育种方式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高通量分子标记分型技术的出现及其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为我们了解调控大豆异黄酮合成的分子遗传机制提供了重要手段,同时为从分子水平改良大豆异黄酮含量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条件。为了探究大豆籽粒异黄酮生物合成的遗传基础,本研究设计并开发了一款覆盖大豆全基因组的高密度SNP芯片NJAU 355K SoySNP,并对367份大豆材料进行SNP基因分型,通过利用其中196份栽培大豆的SNP分型数据进行全基因组关联的方法在一年两点的环境下鉴定了与大豆籽粒异黄酮含量相关的SNPs位点,并进行了候选基因预测与初步功能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本研究设计的高密度SNP芯片NJAU 355K SoySNP包含355595个SNPs位点,覆盖了大豆整个基因组。该芯片在367份大豆材料(包括105份野生大豆和262份栽培大豆)的SNP分型检测结果表明经SNP质控过滤后的292053个SNP标记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并不均匀,39.47%的SNP定位于着丝粒区域,60.53%的SNPs定位于染色体臂区域。在这些SNPs中291962个SNP能够定位于染色体上,91个SNP定位在非锚定的序列片段上。其中定位在染色体上的SNP标记在大豆基因组中(975Mb)的平均SNP间距约为3.3kb,并且95.2%的SNP标记的间距在9kb以内,只有66个SNP标记间距在100kb以上。在291962个定位于染色体上的SNPs中,30.86%的SNP标记位于基因区域内。我们鉴定了 13444个非同义替代SNPs分布在11407个基因中,其中994个非同义替代SNPs导致了 977个基因的起始密码子变异、提前终止或延长转录。高质量的SNP标记覆盖了大豆基因组的37370个基因,占大豆总基因数的68.98%。此外有215657个SNPs的最小等位基因频率(MAF)大于10%。根据基因分型结果进行了群体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栽培大豆很可能起源于中国北部和中部区域,随后扩散至全国其它区域。人工选择信号的全基因组扫描分析检测到了 1128个基因分布在具有选择清除信号的区域中,并且这些基因主要与重要的驯化农艺性状相关。2.利用本研究开发的高密度SNP芯片在其中196份栽培大豆中的SNP分型数据,我们对大豆籽粒异黄酮含量性状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在本研究的自然群体中的异黄酮含量存在广泛的表型变异。其中黄豆苷类含量的最大变幅达173倍。虽然基因型效应、环境效应以及基因型和环境的互作效应均显着地影响异黄酮及其各组分的含量(P<0.001),但总异黄酮含量、大豆苷类含量、黄豆苷类含量和染料木苷类含量遗传率均比较高67.8%-83.8%,说明群体中异黄酮含量的大部分表型变异主要来源于遗传因素。大豆籽粒异黄酮总含量及其三个主要成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除了染料木苷类含量与黄豆苷类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不显着之外,其他各组分间含量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利用压缩混合线性模型(cMLM)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检测到43个显着关联的SNPs,共涉及到33个SNPs。南京点的表型关联到40个显着的SNPs,显着多于南通点的表型关联到的3个SNPs,而且两个地点环境的显着SNPs位点并不重合。这些SNPs位点分布在第5号、6号、11号和20号染色体上,并在11号和20号染色体上呈现成簇分布现象。检测到15个SNPs与异黄酮总含量显着关联,10个SNPs与大豆苷类含量显着关联,18个SNPs与黄豆苷类含量显着关联。其中与大豆苷类含量显着关联的10个SNPs与异黄酮总含量共关联。遗憾的是没有检测到与染料木苷类含量显着关联的SNPs位点。检测到的显着关联的SNPs位点的表型变异解释率的范围为10.54%-14.53%。对所关联到的SNPs衰减距离内的基因进行注释发现不存在已鉴定的异黄酮合成途径的结构基因,但存在许多不同类型的转录因子基因。仅存在一个显着关联的SNP位于基因区间内,该SNP与异黄酮总含量和大豆苷类含量共关联,位于GmMYB29转录因子基因的5’非翻译区,该基因与百脉根中鉴定的一个调控异黄酮合成的转录因子基因直系同源,暗示这个基因可能参与大豆异黄酮生物合成途径的调控。3.对GmMYB29转录因子基因的初步功能研究结果表明该基因定位于细胞核。在谷胱甘肽(GSH)和斜纹夜蛾虫诱导处理的叶片中,GmMYB29和异黄酮合成关键酶基因IFS2的诱导表达模式一致。在大豆不同的组织中,异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与GmMYB29和IFS2基因的表达密切相关。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的瞬时表达分析结果表明GmMYB29能够显着促进IFS2和CHS8启动子表达活性提高。IFS2的启动子系列片段截短分析表明IFS2启动子的-885和-1093之间的208bp区域包含启动子激活的必须元件,对该区域的顺式作用元件预测发现仅存在一个MYB结合元件MYBCORE,暗示着GmMYB29很可能是通过识别此顺式作用元件从而结合IFS2的启动子并驱动其表达。为了进一步验证GmMYB29在异黄酮合成中的作用,我们分别构建了GmMYB29的过表达载体和以GmMYB29为靶标的RNAi载体转化大豆毛状根。在过表达GmMYB29和沉默GmMYB29的转化毛状根中检测到总异黄酮的含量分别呈现升高和降低,虽然与对照相比异黄酮含量的变化不超过3.3倍,但均已达到显着水平,提供了它在调控异黄酮合成中的直接证据。
冯烨[3](2012)在《基于纳米技术的人类增强的哲学探索》文中提出人类增强是借助于技术手段来提高人的身体和心智能力的医学干预措施。随着信息技术、基因技术、神经科学与纳米技术等新兴科学技术的兴起,人类增强的手段更加丰富,范围更加扩大。但由于人类增强是对人身体进行的技术干预,由此也带来了世界范围内有关人类增强的讨论和反思。文章首先对人类增强的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分析疾病、健康、正常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了人类增强的内涵和特征,并从历史的视角,追溯了人类增强的渊源和动力,阐明人类增强在当代的彰显并非偶然。接着,探析了人类增强的主要技术途径和类型。其中,纳米技术由于其本身的特性而成为一种促能技术,易于与其它增强技术或途径相结合,在人类增强的主要类型和方式中占主导地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些探讨的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分析基于纳米技术的人类增强即纳米增强的的可能性,指出纳米药物、纳米植入物、纳米基因技术是纳米增强的主要可能方式,它们将会极大地提高正常的人的认知能力,增强人的体力,改善人的情绪和外貌、延长人的寿命;相应地,纳米增强将产生认知增强、体能增强、情貌增强和延年益寿四种主要类型的可能效果。然后,进一步探讨了纳米增强在社会伦理方面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纳米增强的研究和发展能够促进对人的健康与安全方面的研究、提高人的健康水平、延长人的寿命;纳米增强能够提高增强者的工作绩效以及其对自己权利和隐私的保护能力,有助于提高增强者的自主和尊严;纳米增强还有助于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平等与公正,以及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等。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纳米增强也是一把双刃剑。文章对纳米增强的社会和伦理消极影响进行了反思,分析了纳米增强可能引起的健康和安全风险、医学化与社会价值观的畸形、老龄化及其相关问题、平等与公正问题、自主与尊严问题等社会和伦理挑战。同时,文章从哲学人类学的视角,探讨了纳米增强可能对人的进化的干预程度、对人的身份的变更、甚至对传统的人的概念的转变产生的巨大影响及意义,指出纳米增强能够加快人的进化,但也可能改变人的身份、改变传统的人的范式。在对纳米增强的这些挑战进行哲学分析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纳米增强需要遵循的“底线原则”的两个要点。文章最后阐述了纳米增强底线原则的完整内容:(1)纳米增强首先要遵循生命伦理学的不伤害和有利原则、知情同意原则、公正原则等基本原则,(2)纳米增强不能突破人作为生物物种即人种的界限,不能改变传统的人的范式,并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大致的展望。
郭正光[4](2012)在《两种高效研究泛素连接酶底物的新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泛素化是真核生物中最重要的翻译后修饰之一。泛素化过程除了参与蛋白酶体降解之外,还参与调节许多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内转运,DNA修复,信号传导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泛素化过程通过多步酶促级联反应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泛素连接酶(E3)决定了泛素化底物识别的特异性。然而多数E3的底物尚不清楚。鉴定这些底物是当前泛素化研究的主要难点。目前,多数底物的是在不同实验室用不同的方法逐一鉴定出来的,需要更好,更快,更经济的高通量方法鉴定E3底物。目前已经有几种高通量研究E3底物的方法,包括,1.利用蛋白质芯片作为底物高效筛选E3底物;2.体内(in vivo)非标记定量或SILAC (Stable Isotope Labeling by Amino Acid)标记定量质谱的方法;3.体内GPSP (Global Proteins Stability profiling)的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建立了与上述方法不同的两种较高通量鉴定泛素连接酶底物的新策略。许多E3特异性识别底物是通过他们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结构域实现的,在本论文的前一部分,我们建立了一套在蛋白质组水平上系统鉴定含蛋白质相互作用结构域的泛素连接酶底物的策略(见图1)。本策略通过筛选随机多肽文库鉴定蛋白质相互作用结构域的配体结合特性。通过构建了一系列人工底物(artificial degron),包括一个可以被泛素化的序列和一系列识别底物的序列用于体外泛素化实验。通过这一策略,除了底物之外还能鉴定到非底物调节蛋白。该策略还能鉴定到底物识别的详细机制,这对于药物的研发很有帮助。本课题中以LNX (Ligand of Numb protein X)家族E3(一组含有PDZ结构域的RING-type泛素连接酶)为例,来阐述和验证这一策略。我们鉴定到大量LNX1的潜在底物;在选出的9个候选底物中,8个在体外泛素化实验中被LNX1泛素化。在进一步的细胞内验证中,本研究验证出两个LNX1内源底物—-PBK和BCR。进一步实验证明LNX1催化PBK的泛素化和降解,抑制细胞增殖,促进阿霉素诱导的细胞死亡。我们还描述了LNX1识别底物的详细机制,即LNX1通过哪个PDZ结合底物。这一策略作为一个在蛋白质组水平上系统鉴定E3底物的有力工具,能够扩展到其他含有蛋白质相互作用结构域的泛素连接酶的研究。在本文的后一部分,我们建立了另一套较高通量鉴定E3底物的新策略(见图2)。该策略利用活噬菌体展示文库做为E3底物进行筛选。本研究以MDM2为例阐述和验证该策略。通过4次不同方法的筛选,本策略鉴定到MDM2的16个天然潜在底物和许多非天然潜在底物。有些底物可以在不同的实验中重复筛选到。在选出的12个候选底物中,10个在体外泛素化体系中被MDM2泛素化。在进一步的细胞内验证中,本实验验证出三个MDM2的新底物蛋白——DX42,TP53RK和RPL36a。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了MDM2促进TP53RK泛素化导致其被蛋白酶体的降解。在本策略中,除了多聚底物之外,还能鉴定到更多的MDM2单泛素化或寡聚泛素化底物。只要某一个E3适合体外泛素化系统,且不泛素化空噬菌体,这一策略就能够推广到该泛素连接酶底物的筛选中。
胡英斌[5](2010)在《人乳腺肿瘤酪氨酸磷酸化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及目的: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其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单纯的手术治疗不能显着提高其生存率。为了提高其治愈率,乳腺癌的综合治疗显得非常重要。近年来,科学家发现了HER-2基因在20%-30%的乳腺癌中存在明显扩增和过表达,并针对性的研究出来了赫赛汀(Herceptin)这种药物临床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乳腺癌其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基因及多途径改变的复杂过程,其癌变机制仍不是十分明确。本实验从酪氨酸磷酸化修饰入手,研究乳腺肿瘤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的表达差异。为研究乳腺癌发生,发展,治疗,检测及防治研究开辟新的思路。方法:本实验收集了20例乳腺癌恶性肿瘤和12例乳腺癌良性肿瘤的新鲜标本,采用酪氨酸磷酸化免疫富集的方法收集多肽,并用LTQ Orbitrap质谱仪进行鉴定分析,对可能有意义的差异表达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采用免疫印迹技术加以验证。并在四例乳腺癌细胞株进行培养,收集培养后的乳腺癌细胞进行差异酪氨酸磷酸化蛋白研究,比较人乳腺癌和癌株在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表达的差异,为乳腺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模型。结果:本实验对人乳腺肿瘤的研究中共找到了772种酪氨酸磷酸化差异性蛋白质,其中在恶性肿瘤中有581种磷酸化差异蛋白上调,良性肿瘤中有191种酪氨酸磷酸化蛋白上调。根据P<0.05,良恶性肿瘤中鉴别出来了116种酪氨酸磷酸化差异蛋白质。另外在恶性肿瘤中根据P<0.05中的P数值由低到高排列出来了51种差异化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发现了PKCD、DCP1、AXL在人乳腺癌中表达上调。IGFIR在人乳腺纤维瘤中表达上调。并应用免疫印迹法验证(Western Blotting) PKCD、CDCP1酪氨酸磷酸化等蛋白质。我们还选择了Cal-85-1、hcc-159、du-4475、MCF-7等四株乳腺癌细胞株进行培养,收获乳腺癌细胞进行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了Cal-85-1、hcc-1599、du-4475这三株乳腺癌株中PKCD、CDCP1表达上调,而MCF-7乳腺癌株中PKCD、CDCP1未见明显表达。并通过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对PKCD、CDCP1等加以验证。结论:1.收集了乳腺癌及乳腺纤维瘤组织,并培养了乳腺癌细胞株,裂解并富集了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为今后的乳腺癌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2.本次试验首次应用酪氨酸磷酸化免疫沉淀的方法富集了乳腺肿瘤及细胞株的酪氨酸磷酸化蛋白,初步探索了乳腺癌发生、发展和治疗,及预后检测的分子机制,为乳腺癌的诊断提供了新的肿瘤标志物。本实验避免了以往磷酸化蛋白质研究及肿瘤发病机制,进程及治疗等领域研究针对个别蛋白质的局限性。首次把酪氨酸磷酸化定量蛋白应用于乳腺癌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克服了普通双向凝胶电泳重复性差,动态范围小的缺点。并且建立新的定量比较蛋白质组学的技术路线,并掌握了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基本方法。3.筛选了多个乳腺肿瘤差异性磷酸化蛋白质,其中PKCD、CDCP1、AXL、IGF1R等在乳腺癌细胞中参与了各项生理过程,其中的一些为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潜在靶向药物,另一些能够作为肿瘤标志物对乳腺癌疾病的诊断和术后检测提供信息。4.在Cal-85-1、Hcc-159、Du-4475等细胞株中发现了与乳腺癌中表达量上调一致的PKCD、CDCP1等酪氨酸磷酸化差异蛋白质,这些细胞株能够为研究未来这些蛋白质功能和新药研发提供模型。本实验研究为未来乳腺癌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总之,本实验应用了新的半定量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的方法来研究乳腺癌。这种方法是灵敏的和可重复性的,用功能研究的方法去验证蛋白激酶活性和磷酸化底物。而这些蛋白激酶和磷酸化底物在已前的信号传导网络中没有报道过。另外,在本文中,酪氨酸蛋白激酶在人类多种癌症磷酸化组学分析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并且提供了功能筛选和酪氨酸激酶活性验证。这些新的发现极大的丰富了酪氨酸激酶的活性和下游信号传导网络的研究。
谭青乔[6](2009)在《亲和组合分组系统的研究及在蛋白组学中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细胞中含有成千上万种不同分子量、相对丰度、酸碱性和疏水性分布范围很宽的各种结构或功能蛋白,用现有仪器手段分析如此复杂的生物样品,就需要一个有效的方法分离、简化复杂的组织蛋白样品,提高质谱对蛋白的检出率。本论文开发了一套基于亲和层析的组合分组系统对组织样品进行简化分组,分组后分别进行trypsin蛋白酶消化和LC-MS/MS分析,分组后通过质谱分析能够鉴定出更多的蛋白信息。本论文开发出串联亲和与级联亲和两种亲和组合分组系统,并应用于大鼠肝细胞溶质和小鼠睾丸蛋白组学研究中。将不同的氨基酸、小肽或氨基化合物连接到Sepharose固相基质上构建了本实验室小分子化学配体库,这些亲和配体的结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蛋白-配体非键相互作用,从而能够特异亲和吸附不同的蛋白组。分析不同亲和配体的蛋白结合图谱,找出蛋白条带分布差异明显、吸附性能适中的亲和配体,如果这些差异亲和配体的吸附蛋白图谱的条带叠加能够覆盖原始样品电泳图谱的全蛋白谱,就可以作为亲和组合分组系统的备选配体。本论文筛选到的主要差异亲和配体为:A1-4、A6、A7-56、A8-54、A11-70、A15、A17-56、A25-35、A29-32和A84。大鼠肝细胞溶质组织匀浆蛋白(Fraction0)通过A7-56、A84、A11-70、A6、A29-32五柱串联亲和组合系统分配后得到5个吸附组分(Fraction1Fraction5)和1个流穿组分(Fraction6)。通过LC-MS/MS分析,Fraction0中鉴定出371个非冗余的可信蛋白组(1450个特异多肽),而6个串联亲和组分Fraction1Fraction6中分别鉴定出289、123、152、279、154和60个非冗余的可信蛋白组。统计合并剔除重复部分后,6个串联亲和分配亚组分中总共鉴定得到665个非冗余的可信蛋白组(2413个特异多肽),是串联亲和分组前蛋白鉴定数目的1.8倍。665个大鼠肝鉴定蛋白中,430个蛋白只出现在特异的某一组分中而不与其他组分重叠,比例高达64.7%,这充分展示了串联亲和分组系统中各亲和配体蛋白吸附特性的差异,通过这些差异配体的串联组合实现了复杂样品的简化分组。对鉴定蛋白的生物信息分析发现,串联亲和分组系统对各种极端特性蛋白都有较好的敏感性,665个鉴定蛋白中有61个极端尺寸蛋白(MW<10kD, or>100kD),14个极端等电点蛋白(pI<4.3, or>10),55个疏水蛋白(GRAVY正值)和41个膜蛋白。大鼠肝细胞溶质组分(F0)通过A15A8-54A11-70三级联亲和分组系统:第一级分配得到F1-1和F1-2两个组分,第二级得到F2-1F2-4四个组分,第三级得到F3-1F3-8八个组分。LC-MS/MS分析,F0中鉴定得到391个非冗余的可信蛋白组,F1-1和F1-2中鉴定出499个蛋白组(提高27.6%),F2-1F2-4中鉴定出616个蛋白组(相比第一级提高了23.4%),F3-1F3-8中鉴定出738个蛋白组(相比第二级提高了19.8%)。大鼠肝细胞溶质通过三级联亲和分组系统总共鉴定出859个非冗余的可信蛋白组,是未分组前鉴定蛋白数目的2.2倍。鉴定的859个大鼠肝蛋白中,有75个分子量<20kDa的蛋白,73个分子量>100kDa蛋白,72个疏水蛋白和49个膜蛋白。以成熟的A15A8-54A11-70三级联亲和分组系统对小鼠睾丸蛋白组学进行了研究,级联亲和分组后的8个组分中共鉴定得到1378个非冗余的可信蛋白组,是分组前鉴定蛋白数目的2.6倍,是文献报道的2-DE-MS方法鉴定的最大小鼠睾丸蛋白数目的2.7倍。1378个鉴定蛋白中,尺寸最小的是只有817Da的小肽,最大的高达630.35kDa,12个蛋白分子量<10kDa,169个蛋白分子量>100kDa,38个蛋白pI<4.5,51个蛋白pI>10,有93个疏水蛋白和81个膜蛋白,这都超出了现有小鼠睾丸蛋白组学研究中获得极端特性蛋白的极限。我们还对所有鉴定蛋白的亚细胞器定位和蛋白功能定义进行了归类分析,其中有310个蛋白(22.5%)亚细胞器定位信息未知,221个蛋白在Uniprot数据库没有GO分子功能定义,分析找出了16个与生精及精子发育相关的蛋白。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串联和级联两种亲和组合系统都能够快速实现对复杂组织样品的预分组,分组后大大提高了质谱分析的蛋白检出率。亲和组合分组系统相比2-DE和2D-LC分配方法具备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简单快速(可以节省至少2/3时间),亲和配体容易制备、稳定性好(耐酸、碱和高压处理),不需要特别高昂的设备,对不同组织样品可以采用标准化统一的分组系统,非常适于大规模蛋白组学研究。
唐海桦[7](2009)在《SELDI技术建立中药类肿瘤MDR逆转剂的快速筛选方法及4种中药逆转作用的体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优化SELDI飞行时间质谱蛋白质芯片技术的实验条件,建立比较稳定的技术平台。方法:采用CM-10、H4、IMAC-3-Cu三种蛋白质芯片,经表面加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的高通量技术对人口腔鳞癌(OSC)细胞株KB的蛋白质谱进行测定,筛选肿瘤细胞裂解液的最佳蛋白质芯片,摸索芯片最佳技术参数,评估该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果:三种芯片均可检测到数百个蛋白质,蛋白质芯片显示蛋白质峰质荷比(M/Z)主要在1000-30000范围内;蛋白质谱显示峰最多的是CM-10,其次为H4,IMAC-3-Cu较少。同一芯片蛋白质峰强度的变异系数(CV)值为0.058038,M/Z的CV值为0.000121;不同芯片间蛋白质峰强度的CV值为0.071305,M/Z的CV值为0.000152。结论:SELDI-TOF-MS蛋白质芯片技术重复性高、稳定性好,是比较理想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平台;CM-10是细胞蛋白质组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本课题今后采用的蛋白质芯片均为CM-10芯片;样品的质量控制和操作过程的标准化将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目的:应用表面加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结合CM-10芯片筛选人口腔鳞癌亲本耐药细胞株间差异性表达蛋白质。方法:甲基四唑蓝(MTT)法检测人口腔鳞癌敏感株KB和多药耐药株KBV200对6种化疗药物的IC50,确定相应耐药指数;分别提取KB及KBV200的细胞总蛋白,应用SELDI-TOF-MS技术检测两组样品细胞裂解液的蛋白质指纹图谱;采用Ciphergen Protein Software 3.2.0软件对两者采集的蛋白质峰进行比较,峰强度相差0.5倍以上者定义为差异蛋白质。结果:VCR诱导的人口腔鳞癌耐药细胞株KBV200对VCR具明显抗药性,耐药倍数为56.7,虽然对环磷酰胺、ara-C抗药性不明显,但是对ADM、DDP、5FU有交叉抗药性。在质荷比(M/Z) 2 000-50 000范围内,CM-10芯片在KB与KBV200间共捕获到18个差异蛋白质(P < 0.05),M/Z分别为2289,2546,3824,3997,4113,4941,4968,5149,5654,5971,6084,7272,7879,9961,10093,10289,10838,22703,其中上调表达14个,下调表达4个。结论:应用SELDI-TOF-MS方法能有效地从耐药细胞株KBV200中筛选出特异性的表达蛋白,从小分子蛋白质表达方面补充了人口腔鳞癌多通道多途径的耐药机制研究。目的:应用SELDI-TOF-MS方法筛选5种中药成分作用人口腔鳞癌耐药细胞株KBV200前后的差异性表达蛋白质。方法:MTT法检测KBV200对5种中药成分的IC10,确定非毒性剂量浓度。采用SELDI-TOF-MS技术结合CM-10芯片对药物作用前后的KBV200细胞总蛋白提取液进行蛋白质指纹图谱检测,采用Ciphergen Protein Software 3.2.0软件和Biomarker Wizard软件对两者采集的蛋白质峰进行比较,峰强度相差0.5倍以上者定义为差异蛋白质。结果:质荷比(M/Z) 2 000-50 000范围内,CM-10芯片在EGCG作用KBV200前后间共捕获13个差异蛋白质峰(P < 0.05),其中3997 Da,4941 Da,4968 Da,5971 Da,6084 Da这5个蛋白质峰在KB中表达含量较低,在KBV200中表达含量明显升高(P < 0.05),EGCG作用后其各自的表达含量明显降低(P < 0.05);大黄素作用KBV200前后间共捕获6个差异蛋白质峰(P < 0.05),其中5971 Da的蛋白质峰在KB中表达含量较低,在KBV200中表达含量明显升高(P < 0.05),大黄素作用后其表达含量明显降低(P < 0.05);两面针碱作用KBV200前后间共捕获7个差异蛋白质峰(P < 0.05),但并未发现在KB、药物作用前后的KBV200这三种细胞中同时发生变化的蛋白峰;板蓝根粗提物和岩黄连粗提物作用KBV200前后间并未捕获到差异蛋白质峰。结论:分子量2 000-50 000 Da范围内,与KB比对,发现EGCG和大黄素作用KBV200前后均捕获有差异蛋白质峰,这些差异性表达蛋白质可能与逆转KBV200耐药有关。75目的:初步分析4种中药成分逆转KBV200细胞株的体外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分别对4种中药成分进行体外细胞毒性试验和药物逆转耐药性浓度依赖性试验,分别测定其逆转倍数; Western blot法、免疫细胞化学(ICC)法分别检测了4种中药成分作用前后KBV200中耐药相关蛋白P-gp、LRP的量,GST-π、TOPO-Ⅱ的活性,以及肿瘤细胞调亡蛋白P53、Bcl-2/Bax比值的变化。结果: 0.7、1、1.4μg·mL-1的大黄素对KBV200毒增敏倍数分别为1.44、2.87、1.76倍;0.3、0.6、1.2μg·mL-1的两面针碱对KBV200毒增敏倍数分别为2.44、5.54、1.14倍;0.05、0.1、0.2μg·mL-1的板蓝根粗提物对KBV200毒增敏倍数分别为2.56、3.30、5.25倍;0.4、0.75、1.5μg·mL-1的岩黄连粗提物对KBV200毒增敏倍数分别为2.05、2.67、4.31倍;阳性对照剂VRP(5μg·mL-1)则为1.83倍。四种中药成分均能起细胞毒增敏作用,上调P53的表达,下调P-gp的表达(P < 0.05)(除两面针碱外);大黄素、板蓝根粗提物能下调LRP的表达量(P < 0.05);板蓝根粗提物还能降低GST-π的活性(P < 0.05);大黄素下调Bcl-2/Bax的比值,促进细胞凋亡,其余三种药物对Bcl-2/Bax的比值无太的影响;亲本耐药细胞间TOPO-Ⅱ的活性几乎无变化,但4种药物作用耐药细胞后TOPO-Ⅱ活性均不同程度上升。结论:四种中药成分体外均具有逆转人口腔鳞癌细胞KBV200多药耐药性的作用。大黄素逆转机制可能与下调P-gp、LRP表达,从而提高肿瘤细胞内药物的累积量;下调Bcl-2/Bax的比值,上调P53表达,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有关。两面针碱上调P53表达,可能与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有关。板蓝根粗提物逆转机制可能与下调P-gp、LRP表达,从而提高肿瘤细胞内药物的累积量;上调P53表达,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有关;同时还与降低GST-π的活性有关。岩黄连粗提物逆转机制可能与下调P-gp表达,从而提高肿瘤细胞内药物的累积量;上调P53表达,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有关。
张彪[8](2008)在《创新技术采纳决策与扩散问题研究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谁拥有先进技术谁就拥有主动权,谁就有可能在经济上领先于其它国家。作为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源泉——科技创新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根本动力,这一点已经成为了共识。要想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改变现有的高耗能、低产出的生产水平,需要大力进行技术创新。作为广义技术创新的后续子过程——创新技术扩散是技术创新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一项创新技术只有借助扩散,它的潜在经济效益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企业作为智能体采纳创新技术是创新技术扩散的主要方式。是否采纳、何时采纳、优化选择采纳创新技术,是提高企业采纳创新技术成功率并进一步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较好的达到这一目标,重点分析影响创新技术扩散的动态因素,建立企业采纳创新技术多因素能量模型,综合运用反向传播学习算法、多智能体、蚁群算法等工具,研究竞争性创新技术扩散演化系统及互补性创新技术扩散演化系统的规律,对于更好的推广创新技术、快速提高企业竞争实力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创新技术采纳决策与扩散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针对创新技术扩散规律的复杂非线性特征和多样性要求,采用从理论到模型、仿真再到案例分析的研究思路,力求在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有所创新。首先提出了影响企业采纳创新技术的动态影响因素——称为企业动能的概念;其次在此基础上根据资源约束条件下效用函数优选算法建立企业优化采纳创新技术多因素能量模型;然后运用反向传播学习算法结合能量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克服了多个影响因素权重配置的问题,完善了企业采纳创新技术评价体系,有效解决了企业采纳创新技术中是否采纳、何时采纳的问题;最后通过虚拟企业生产技术选择采纳例证,为企业决策优化采纳提供了高效率的预测手段和分析方法。在给定多项竞争性创新技术扩散系统定义及假设的基础上,首先利用多智能体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将多智能体的建模理论与方法应用到竞争性创新技术扩散的分析当中,建立了多项竞争性创新技术扩散系统的动态演化模型;其次详细分析了在竞争性创新技术扩散系统中,当扩散速度等于或大于零时的系统平衡问题;然后通过大量的仿真实验,剖析了不同的企业多因素能量强度和竞争作用强度对扩散过程的影响;最后以通信技术的扩散为对象进行了案例分析,将动态演化模型、多智能体模型和实际数据进行了对比,对未来的手机用户扩散数量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验证了该动态演化模型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实用性,有利于企业根据竞争性创新技术扩散规律优选采纳决策、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在互补性创新技术扩散研究领域,首先分析群集智能研究中的蚁群算法(ACA)。发现两对相似因素:蚁群找到从巢穴到食物源的最短路径和企业成功采纳创新技术达到效用最大化,信息激素遗留浓度和企业成功采纳次数的累积。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进行了基于蚁群作用原理的创新技术采纳方案的详细设计。其次引入创新技术互补作用系数,建立了多项互补性创新技术扩散系统的动态演化模型。然后以上述原理与技术为基础,开发相应的软件支撑工具,进行仿真分析。最后以无线关联投影机为实例,利用相关的互补传输技术进行了案例分析,找出互补性创新技术中对扩散系统演化行为影响较大的关键技术。分析结果验证了该动态演化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便于企业根据互补性创新技术扩散规律优化采纳决策。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对生物芯片生产技术采纳及检测技术有效性选择应用实例进行总体优化设计,并开发相应的软件支撑工具,进行案例及仿真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理论、方法、模型的正确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楚云[9](2008)在《2030年前我国国防科技发展的外部环境研究》文中指出新世纪新阶段我军面临着更为重要和紧迫的任务,而制定合理的国防科技发展战略则成为影响未来我军战斗力的重要方面。本文对影响我国未来国防科技发展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外部环境逐一进行了分析和预测。政治环境方面,国际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不可阻挡,这一趋势给我国的国防科技发展同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经济环境方面,未来我国经济将保持快速发展势头,经济总量的持续上升将为国防科技发展提供更多的物质支持。军事环境方面,信息化时代到来引起的军事领域的革命,使得战争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它既是军事技术进步的结果,也反过来推动着军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国防科技发展,就要依据这一变化,加速创新,跨越发展,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科技环境方面,世界范围内信息、能源、材料、生物四大领域最新的科技革命成果,将极大地推进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并在使我国国防科技发展面临严峻环境的同时,为其提供良好的契机。
吴昊[10](2008)在《主动式核酸芯片的研究 ——新型主动式核酸芯片的建立及其DNA杂交动力学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芯片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按照其上所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有无外加场力的干预,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大类。被动式芯片是目前最普遍的生物芯片,但这类芯片存在如下缺点:生产和检测过程人为干扰因素多、难以标准化、生化反应条件和过程不可控、反应效率较低、检测结果重复性和准确性较差等。为了克服被动式生物芯片的各种不足,人们开发了多种主动式芯片。主动式生物芯片具有快速、高效、自动化和重复性好的特点,是构建芯片实验室、实现过程集成化的基本部件,已成为生物芯片技术研究的重点。核酸芯片的杂交动力学是核酸芯片研究中重要的方面之一,此类研究有助于优化芯片设计而得到更加可信的实验结果,使研究者可以建立更加稳定的实验系统,对于实验结果进行更加科学的分析。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主动式核酸芯片系统,该系统中引入了外力装置和控制系统,可调节反应速率,实现对NC膜上发生的杂交反应的控制。并且本课题从核酸杂交反应的基本原理出发,研究了在被动式条件下发生在NC膜表面的杂交反应的特点,建立了相应的杂交动力学模型。再在被动式核酸芯片杂交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本文又进一步研究了在主动式的条件下,核酸芯片杂交动力学模型的改变,分析了影响主动式芯片杂交速率的各种因素,特别是杂交液流速对杂交效率的影响,建立了基于NC膜的主动式芯片系统的杂交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快速、稳定等优点,能满足实际要求。该系统将有助于提高杂交反应的效率,改善芯片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和准确性。通过以上的工作,为该系统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二、蛋白质芯片将使新药开发更快、更便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蛋白质芯片将使新药开发更快、更便宜(论文提纲范文)
(1)灵敏便携的免疫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生物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生物标志物 |
1.1.1生物标志物在临床上的应用 |
1.1.2 生物标志物的常见检测方法 |
1.2 免疫传感器 |
1.2.1 免疫分析 |
1.2.2 免疫传感器的原理及分类 |
1.2.3 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 |
1.2.4 比色免疫传感器 |
1.2.5 荧光免疫传感器 |
1.2.6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
1.2.7 免疫传感器的优势和发展方向 |
1.3 便携式免疫传感器在生物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 |
1.3.1 便携式检测生物标志物的意义 |
1.3.2 几种常见的便携式检测平台 |
1.4 立题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阳离子交换反应的荧光和电化学双模式免疫传感器用于癌胚抗原的灵敏性检测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和材料 |
2.2.2 Fe_3O_4 NPs与捕获抗体(Ab_1)结合 |
2.2.3 合成羧基化的CdSe NCs(CdSe-COOH) |
2.2.4 制备免疫传感探针(CNTs-PAMAM-CdSe NCs-Ab_2) |
2.2.5 免疫分析及检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纳米材料的表征 |
2.3.2 实验条件的优化 |
2.3.3 双模式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PtSn NCs和Fe_3O_4 NPs协同催化效应的电化学和比色双模式免疫细胞传感器用于肺癌细胞A549的检测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制备rGO/Au NPs复合物 |
3.2.3 合成anti-CD44/ PtSn-Fe_3O_4纳米探针 |
3.2.4 细胞培养 |
3.2.5 电化学测试 |
3.2.6 比色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电极修饰材料的表征 |
3.3.2 纳米探针的表征 |
3.3.3 纳米探针的电催化活性分析 |
3.3.4 实验条件的优化 |
3.3.5 电化学传感器检测A549细胞 |
3.3.6 比色传感器检测A549细胞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包埋葡萄糖的脂质体和便携式血糖仪的免疫传感器用于磷化蛋白phospho-p53的检测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和材料 |
4.2.2 制备包埋葡萄糖的脂质体(GEL) |
4.2.3 制备Ab_2-GEL |
4.2.4 制备Ab_1-Fe_3O_4 |
4.2.5 检测目标分析物phospho-p53~(15)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脂质体的表征 |
4.3.2 免疫反应的验证及优化 |
4.3.3 定量检测phospho-p53~(15)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纳米酶和手机背景光感应平台的免疫传感器用于有机磷农药的检测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材料和试剂 |
5.2.2 制备PtPd NPs- BChE MAb |
5.2.3 制备ICTS |
5.2.4 设计基于智能手机ALS的装置 |
5.2.5 制备OP-BChE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基于智能手机ALS装置的检测原理 |
5.3.2 ICTS分析的原理 |
5.3.3 表征PtPd NPs和PtPd NPs-BChE MAb |
5.3.4 优化分析条件 |
5.3.5 分析性能 |
5.3.6 检测实际样品中OP-BChE的含量 |
5.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基于高密度SNP芯片的大豆籽粒异黄酮含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SNP芯片及其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
1.1 简述基因芯片 |
1.2 SNP及其特点 |
1.3 高通量SNP分型的检测方法 |
1.4 SNP芯片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进展 |
第二章 关联分析的原理及应用 |
2.1 关联分析的原理 |
2.2 关联分析的优点 |
2.3 实施关联分析的方法 |
2.4 关联分析在作物研究中的应用 |
第三章 大豆异黄酮的研究进展 |
3.1 大豆异黄酮概述 |
3.2 大豆异黄酮的生理功能 |
3.2.1 大豆异黄酮在人体中的功能 |
3.2.2 异黄酮在植物中的生理功能 |
3.3 大豆异黄酮的生物合成途径 |
3.4 大豆异黄酮的遗传统计学研究 |
3.5 大豆异黄酮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
3.5.1 结构基因的研究 |
3.5.2 调控异黄酮转录因子的研究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
第四章 SNP芯片的开发及大豆种质资源的遗传解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Affymetrix芯片的设计 |
4.1.2 SNP分型 |
4.1.3 大豆材料和表型数据收集 |
4.1.4 多态性参数计算 |
4.1.5 群体结构分析 |
4.1.6 系统发育分析 |
4.1.7 全基因组人工选择信号的检测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NJAU 355K SoySNP芯片的开发 |
4.2.2 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4.2.3 群体结构分析及野生和栽培大豆的生态区域和粒重分布模式分析 |
4.2.4 全基因组人工选择信号的鉴定 |
4.3 讨论 |
第五章 大豆籽粒异黄酮含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与田间试验设计 |
5.1.2 异黄酮含量测定与数据分析 |
5.1.3 基因分型和质量控制 |
5.1.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大豆籽粒异黄酮含量的表型变异 |
5.2.2 大豆籽粒总异黄酮及其主要组分含量间的相关分析 |
5.2.3 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5.3 讨论 |
第六章 候选基因GMMYB29的功能初步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植物材料及处理 |
6.1.2 菌株与载体 |
6.1.3 主要试剂 |
6.1.4 基因表达水平的测定 |
6.1.5 组织异黄酮提取 |
6.1.6 亚细胞定位 |
6.1.7 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构建 |
6.1.8 农杆菌介导的大豆毛状根转化系统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基因的序列分析 |
6.2.2 亚细胞定位 |
6.2.3 诱导表达分析 |
6.2.4 组织表达分析与异黄酮类物质的积累 |
6.2.5 GmMYB29调控异黄酮合成关键基因启动子的瞬时表达活性分析 |
6.2.6 发根农杆菌介导的大豆毛状根遗传转化 |
6.3 讨论 |
全文结论 |
本研究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与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基于纳米技术的人类增强的哲学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的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人类增强的探讨 |
1.2.2 关于纳米技术的反思 |
1.2.3 关于以纳米技术为基础的人类增强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2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 |
1.4 本文主要创新点 |
2 人类增强的界定、动因与技术基础 |
2.1 人类增强概念的界定 |
2.1.1 人类增强的内涵 |
2.1.2 人类增强的特征 |
2.2 人类增强的历史动因 |
2.2.1 人类增强的历史渊源 |
2.2.2 人类增强的驱动因素 |
2.3 人类增强的技术基础与类型 |
2.3.1 人类增强的主要技术途径 |
2.3.2 人类增强的主要类型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纳米技术的人类增强的可能性 |
3.1 基于纳米技术的人类增强的理论基础 |
3.1.1 纳米技术的内涵 |
3.1.2 纳米技术的中介性特征 |
3.2 基于纳米技术的人类增强的可能方式 |
3.2.1 利用纳米药物进行的人类增强 |
3.2.2 利用纳米植入物进行的人类增强 |
3.2.3 利用纳米基因技术进行的人类增强 |
3.3 基于纳米技术的人类增强的可能效果 |
3.3.1 增强人的认知能力——认知增强 |
3.3.2 改善人的心理情感和外貌——情貌增强 |
3.3.3 提高人的体能——体能增强 |
3.3.4 延长人的寿命——延年益寿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纳米技术的人类增强的社会与伦理后果 |
4.1 纳米技术的不确定性特征 |
4.2 纳米增强的社会和伦理正效应 |
4.2.1 纳米增强的社会与伦理直接效应 |
4.2.2 纳米增强的社会与伦理溢出效应 |
4.3 纳米增强的社会和伦理挑战 |
4.3.1 健康与安全风险 |
4.3.2 医学化与社会价值观的畸形 |
4.3.3 老龄化及其相关问题 |
4.3.4 平等与公正问题 |
4.3.5 自主与尊严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纳米技术的人类增强的哲学人类学探寻 |
5.1 纳米增强与人的进化 |
5.1.1 纳米增强的“进化” |
5.1.2 对纳米增强“进化”的反思 |
5.2 纳米增强与人的身份 |
5.2.1 人的身份 |
5.2.2 纳米增强对人的身份的影响及意义 |
5.3 本章小结 |
6 总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两种高效研究泛素连接酶底物的新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引言 |
1.1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简介 |
1.1.1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简介 |
1.1.2 泛素连接酶简介 |
1.2 研究E3底物的方法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部分 利用泛素连接酶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结构域高效筛选底物 |
第一章 前言 |
1.1 PDZ结构域简介 |
1.2 LNX家族简介 |
1.3 技术策略 |
第二章 LNX蛋白家族PDZ结构域结合特性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3.1 自激活检测 |
2.3.2 应用高效验证筛选体系研究LNX家族PDZ结构域的结合特性 |
2.4 章节讨论 |
第三章 在体外泛素化体系中鉴定LNX1的潜在底物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LNX及其截断体表达 |
3.3.2 人工底物表达和纯化结果 |
3.3.3 体外泛素化反应结果 |
3.4 章节讨论 |
第四章 细胞内验证LNX1的天然底物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PBK是LNX1的天然底物 |
4.3.2 BCR是LNX1的天然底物 |
4.3.3 GAS2L2可能不是LNX1的天然底物 |
4.3.4 小结 |
第五章 LNX家族PDZ结构域相互作用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LNX家族PDZ-PDZ相互作用的研究 |
5.3.2 LNX1PDZ-PDZ相互作用对LNX1可能的调节机制 |
第六章 LNX1功能分析 |
6.1 前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方法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1 LNX1泛素化降解PBK的生理学意义 |
6.3.2 GO分析配体功能 |
6.3.3 配体之间功能相关性分析 |
6.4 章节讨论 |
第七章 讨论 |
7.1 本策略的优点及局限性 |
7.2 本策略的推广性 |
第三部分 利用活噬菌体文库作为底物筛选泛素连接酶的底物 |
第一章 前言 |
1.1 噬菌体展示系统简介 |
1.2 泛素连接酶MDM2的简介 |
1.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利用获噬菌体文库作为底物筛选MDM2的底物 |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实验结果 |
2.2.1 MDM2适用于本筛选体系 |
2.2.2 利用噬菌体展示系统筛选MDM2底物 |
2.2.3 筛选结果总结分析 |
2.3 章节讨论 |
第三章 MDM2潜在底物的验证 |
3.1 前言 |
3.1.1 体外验证 |
3.1.2 细胞内验证 |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体外泛素化实验验证的结果 |
3.3.2 体内泛素化实验验证的结果 |
3.3.3 小结 |
第四章 讨论 |
4.1 本策略的优点和局限性 |
4.2 本策略的推广性 |
4.3 两部分策略之间的比较 |
综述:丝氨酸水解酶HtrA2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图索引 |
表格索引 |
个人简历 |
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5)人乳腺肿瘤酪氨酸磷酸化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乳腺肿瘤的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纯化和质谱分析 |
1.1 引言 |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1.4 质谱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1.5 统计分析 |
1.6 结果 |
1.7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第二章 人乳腺肿瘤磷酸化差异蛋白质的WB验证 |
2.1 引言 |
2.2 样本 |
2.3 设备和试剂 |
2.4 常用溶液及缓冲液 |
2.5 蛋白质组样品蛋白质定量 |
2.6 方法 |
2.7 结果 |
2.8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第三章 乳腺癌细胞株磷酸化蛋白质质谱鉴定和WB验证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3 细胞株的培养 |
3.4 磷酸肽的提取过程和质谱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3.5 乳腺癌株的免疫印迹技术方法 |
3.6 统计学方法 |
3.7 结果 |
3.8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及论文情况 |
致谢 |
(6)亲和组合分组系统的研究及在蛋白组学中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综述 |
1.1 蛋白组学研究 |
1.1.1 基于质谱的蛋白组学 |
1.1.2 基于基因学方法的蛋白组学研究 |
1.1.3 基于芯片的蛋白组学 |
1.2 亲和吸附系统 |
1.2.1 亲和吸附原理 |
1.2.2 亲和介质的构建 |
1.3 亲和吸附系统在蛋白组学中的应用 |
1.3.1 亲和层析剔除高丰度蛋白 |
1.3.2 亲和吸附系统在蛋白后修饰研究中的应用 |
1.3.3 亲和层析在蛋白复合物特性研究中的应用 |
1.3.4 亲和吸附系统在定量蛋白组学中的应用 |
第二章 亲和配体蛋白吸附效应评价及串联亲和组合系统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主要试剂及溶液配制 |
2.2.3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亲和介质的合成 |
2.3.2 组织样品制备 |
2.3.3 蛋白浓度测定 |
2.3.4 亲和配体蛋白吸附效应的评价 |
2.3.5 串联亲和分组 |
2.3.6 Trypsin消化 |
2.3.7 LC-MS/MS分析 |
2.3.8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亲和配体库的构建 |
2.4.2 亲和配体蛋白吸附效应评价 |
2.4.3 串联亲和分组系统的建立 |
2.4.4 串联亲和分组各组分LC-MS/MS分析 |
2.4.5 串联亲和分组系统的总体评价 |
2.4.6 鉴定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4.7 串联亲和组合系统中各亲和配体结构差异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级联亲和分组系统的研究及在蛋白组学中应用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主要试剂及溶液配制 |
3.2.3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组织样品制备 |
3.3.2 蛋白浓度测定 |
3.3.3 级联亲和分组 |
3.3.4 Trypsin消化 |
3.3.5 LC-MS/MS分析 |
3.3.6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级联亲和分组方案确定 |
3.4.2 大鼠肝细胞溶质级联亲和分组样LC-MS/MS分析 |
3.4.3 大鼠肝细胞溶质级联亲和分组效果分析 |
3.4.4 大鼠肝细胞溶质级联亲和分组系统鉴定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4.5 小鼠睾丸级联亲和分组电泳结果分析 |
3.4.6 小鼠睾丸三级联亲和分配各组分LC-MS/MS分析 |
3.4.7 小鼠睾丸匀浆级联亲和分组效果分析 |
3.4.8 鉴定的小鼠睾丸组织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7)SELDI技术建立中药类肿瘤MDR逆转剂的快速筛选方法及4种中药逆转作用的体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英文缩略语表及中英文对照 |
前言 |
第一部分 应用 SELDI-TOF-MS 蛋白质芯片技术建立中药类肿瘤逆转剂快速筛选方法的初探 |
第一节 SELDI-TOF-MS 蛋白质芯片技术实验条件的优化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SELDI-TOF-MS 蛋白质芯片技术检测人口腔鳞癌亲本耐药细胞株间蛋白质的差异表达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5 种中药成分作用人口腔鳞癌耐药细胞株前后差异性表达蛋白的筛选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4 种中药成分逆转 KBV200 细胞株体外机制的初步分析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及待解决的问题 |
综述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目录 |
(8)创新技术采纳决策与扩散问题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 创新技术扩散理论发展概述 |
1.4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2 创新技术采纳决策与扩散问题研究进展 |
2.1 创新技术扩散理论研究进展综述 |
2.2 创新技术采纳决策问题研究 |
2.3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思路 |
2.4 小结 |
3 基于反向传播算法的创新技术采纳多因素能量模型 |
3.1 引言 |
3.2 优化采纳创新技术的过程 |
3.3 优化采纳多因素能量模型 |
3.4 企业决策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及各指标经济含义 |
3.5 基于反向传播算法的优化决策及计算机实现 |
3.6 虚拟企业生产技术采纳案例分析 |
3.7 小结 |
4 基于多智能体的竞争性创新技术扩散 |
4.1 引言 |
4.2 竞争性创新技术扩散的动力学模型建模 |
4.3 智能体(AGENT)与多智能体系统 |
4.4 多智能体仿真方法与技术 |
4.5 竞争性创新技术多智能体仿真模型 |
4.6 仿真实验和敏感性分析 |
4.7 案例分析 |
4.8 小结 |
5 基于蚁群作用原理的互补性创新技术扩散 |
5.1 引言 |
5.2 基于蚁群作用原理的创新技术扩散研究 |
5.3 两个互补性创新技术扩散系统演化模型 |
5.4 多项互补性创新技术扩散系统演化模型 |
5.5 计算机仿真分析 |
5.6 小结 |
6 应用实例 |
6.1 引言 |
6.2 生物芯片生产及检测技术总体方案设计 |
6.3 基于反向传播算法的生物芯片生产技术采纳决策方案设计 |
6.4 多项竞争性生物芯片检测技术优化方案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7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9)2030年前我国国防科技发展的外部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国际政治环境 |
2.1 我国面临国际政治环境的前景分析 |
2.2 国际政治环境变化对我国国防科技发展的影响 |
第三章 军事环境 |
3.1 战争形态的转变 |
3.2 我军军事变革的进程 |
第四章 科技环境 |
4.1 世界科学技术整体发展态势 |
4.2 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走向、态势 |
4.3 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的互动与结合 |
第五章 经济环境 |
5.1 国内经济环境演变 |
5.2 国际经济环境变迁 |
5.3 经济环境变化对我国国防科技发展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10)主动式核酸芯片的研究 ——新型主动式核酸芯片的建立及其DNA杂交动力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回顾 |
正文 |
第一部分 主动式核酸芯片的设计 |
1 芯片部分的设计 |
1.1 片基的选择与处理 |
1.2 探针的固定 |
2 标记系统的建立及杂交 |
3 芯片外力施加装置的设计 |
3.1 系统构成 |
3.2 工作原理 |
4 结果 |
5 讨论 |
第二部分 主动式核酸芯片DNA杂交模型 |
1 被动式核酸芯片杂交模型 |
1.1 固液界面杂交的机制 |
1.2 液相运输理论 |
1.3 表层相液体动力学 |
1.4 芯片杂交动力学模型分析 |
1.5 被动式芯片杂交动力学模型 |
1.6 被动式芯片杂交动力学模型指数拟合转换 |
2 硝酸纤维素膜微结构特点及固液界面分子动力学 |
2.1 硝酸纤维素膜微结构特点 |
2.2 NC膜表面分子动力学 |
3 基于NC膜的主动式核酸芯片DNA杂交模型 |
3.1 压力作用下直接杂交的动力学 |
3.2 压力作用下间接杂交的动力学 |
3.3 主动式芯片杂交动力学模型 |
4 主动式核酸芯片杂交效率与杂交液流动速度的关系 |
5 讨论 |
5.1 主动式核酸芯片的优点 |
5.2 主动式核酸芯片DNA杂交动力学模型总结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蛋白质芯片将使新药开发更快、更便宜(论文参考文献)
- [1]灵敏便携的免疫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生物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D]. 赵玉婷.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2]基于高密度SNP芯片的大豆籽粒异黄酮含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D]. 褚姗姗.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1)
- [3]基于纳米技术的人类增强的哲学探索[D]. 冯烨. 大连理工大学, 2012(10)
- [4]两种高效研究泛素连接酶底物的新策略[D]. 郭正光.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2(12)
- [5]人乳腺肿瘤酪氨酸磷酸化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 胡英斌. 中南大学, 2010(11)
- [6]亲和组合分组系统的研究及在蛋白组学中应用[D]. 谭青乔. 上海交通大学, 2009(04)
- [7]SELDI技术建立中药类肿瘤MDR逆转剂的快速筛选方法及4种中药逆转作用的体外研究[D]. 唐海桦. 广西医科大学, 2009(10)
- [8]创新技术采纳决策与扩散问题研究及应用[D]. 张彪.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5)
- [9]2030年前我国国防科技发展的外部环境研究[D]. 楚云.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8(05)
- [10]主动式核酸芯片的研究 ——新型主动式核酸芯片的建立及其DNA杂交动力学的研究[D]. 吴昊. 第四军医大学,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