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朱镕基会见孟议长(论文文献综述)
王静宜[1](2020)在《评价理论视角下国际关系文本汉译英中态度资源的再现 ——《中国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关系史》(第六章第3-5节)的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本翻译实践报告材料节选自贺双荣主编的《中国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关系史》一书中第六章(第3—5节)的内容,所选文本属于信息型文本,语言严谨准确,叙述性语言较多,尽管较少地带有个人感情色彩,但是该文中的态度资源还是较为充分的,这也是在翻译该文本时的重点和难点所在。那译者是否能够准确地将态度资源准确识别出来并对其进行准确的理解与翻译,则对该文本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译者应对该书的原文有着充分并深刻地理解,并将作者的态度资源准确地传达出来。译者根据评价理论视角下态度资源的分类,将态度资源分成了情感资源、判断资源和鉴赏资源。通过用态度资源所包含的情感资源、判断资源和鉴赏资源进行分类,采用相关的翻译理论和技巧对译文进行剖析与加工,力求达到较好的翻译效果,提高译文的可读性。通过本次翻译实践,笔者加深了对信息型文本的了解,并熟练掌握了与之相关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在对此次翻译实践进行总结反思后,希望为今后此类文本的翻译工作提供借鉴。
周霜[2](2019)在《中国与乌干达的政治交往(1962年至今)》文中研究指明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的举行,标志着中非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既重视与非洲多边关系的发展,也注重同非洲国家双边关系的推进。目前,急需系统梳理和审视中国与非洲国家间关系发展的现状、特点、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的方向。本文详细地梳理了中国与东非的一个小国——乌干达的政治交往情况,探讨两国政治交往的特点、成效、不足,并就如何保持中国和乌干达政治关系的良好发展态势,提出笔者的看法。本文综合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在吸收现有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回顾从中国和乌干达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中国和乌干达政治交往发展历程,以期对两国的政治交往有整体和宏观的把握;其次,分别从中国和乌干达首脑外交、行政机构交往、立法机构交往和政党交往的角度,对中国和乌干达政治交往的特点、成效、不足及应对作深入地分析;最后,期望通过前文的分析总结出中国和乌干达政治交往的经验与不足,并对两国未来的政治关系进行展望。回顾中国和乌干达政治关系发展历程,可以得出:首脑外交更加密切;行政机构的政治交往规格更高;立法机构的政治交往逐渐兴起;政党交往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当然,中国和乌干达的政治交往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两国在经济体量、国土面积、国际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就中国和乌干达首脑外交而言,中国方面有失信的行为,在以后的首脑交往中,中方要做到“真、实、亲、诚”;就中国和乌干达行政机构交往而言,西方认为中国宣传“中国模式”,两国在政治往来的过程中要避免受其影响;就中国和乌干达立法机构交往而言,交流不频繁、实质性合作少,今后可以多往来多合作多交流;就中国和乌干达政党交往而言,中国和乌干达政党交往的形式单一,在今后可以朝着机制化方向发展。
蒋欣欣[3](2018)在《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变迁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的框架分析(1949-2018)》文中认为已有研究认为,新闻媒体上的“第一夫人”新闻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第一夫人”的公共活动及其所展现的国家形象,也可以反映新闻媒体的建构方式和意图。本文采集《人民日报》1949-2018年关于中国“第一夫人”的新闻报道,以框架理论为研究方法论,以内容分析法为研究方法,从高、中、低三个层次对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及其变迁做了研究。研究发现:(1)中国官媒重视“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建构,其媒介形象变迁呈现两个主要特征。一是报道数量方面,呈现出“n”形、“N”形和“M”形特征,“M”形特征还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二是报道方式方面,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实现从“脸谱式”刻画到“生动式”呈现转变,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和中国政治发展新时代,彭丽媛的“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更为丰富、立体和生动。(2)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主要通过报道议题与报道框架表现。中国“第一夫人”独立参加公共活动时,其报道议程主要集中在社会公益和文化艺术等相关事务;此外,陪同性框架是建构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的主要框架,政策性框架、礼仪性框架和义务性框架居于次要位置。(3)彭丽媛时期媒介形象的框架在不变中有变,此阶段形成中国“第一夫人”热,媒介形象全面体现在“量”、“质”、“议题”、“框架”等角度。彭丽媛时期的“第一夫人”报道总量、年均报道量都达到历史最高值,将“第一夫人”作为报道主要对象的新闻报道占比远远高于其他“第一夫人”,此时期政治外交议题有所下降,社会公益和文化艺术议题大幅度提升,陪同性框架占比减少,义务性和礼仪性框架占比明显提升。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遵循了世界通行框架,但也突出了自己的政治风格和文化色彩。研究发现媒介形象所反映的“第一夫人”活跃程度与国家发展和政治运行有关,文化差异是导致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与他国同中有异的重要因素,个人魅力和时代背景促成了彭丽媛引发中国“第一夫人”热。研究认为要重视“第一夫人”在与最高领导人角色互补、提升国家软实力、对女性的示范等方面的作用,建议在塑造“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时将要根植于本土传统文化,也要做好跨文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要积极推进“‘第一夫人’外交”的制度化,给予“第一夫人”更多自主空间。
艾雅娜·马木尔汉[4](2017)在《《人民日报》涉哈萨克斯坦报道框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人民日报》涉外报道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对邻国的报道量,也随之增多。我国和哈萨克斯坦作为亚洲陆地邻国,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关键点,对彼此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都非常关注。我国和哈萨克斯坦一直都有着亲密友好的经济合作的关系,两国经济贸易往来的额度比重占到了我国和中亚的其他国家经济贸易总额的70%以上。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两国在人文领域的交流也是最密切的。因此,涉哈萨克斯坦报道承担着促进我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的政治互信、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使命。本研究以《人民日报》涉哈萨克斯坦报道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考察其进入21世纪以来(2000年1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这17年的报道框架特征。利用框架理论的三个分析取向,深入研究《人民日报》涉哈萨克斯坦报道框架:通过“框架清单”分析取向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新世纪图文结合的报道方式逐渐成为新闻界最受欢迎的“产品”,《人民日报》涉哈新闻配图的叙事功能性强,在读图时代更能激起读者的兴趣。通过“诠释包裹”分析取向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报道主题也由时政报道,扩展到对经济领域和人文艺术的报道。我国与哈萨克斯坦两国的外交关系日渐紧密,随之经济合作、文化交流也逐渐增多,《人民日报》的报道数量与日俱增,主要集中在两国领导人的会面和两国经济贸易合作的报道。作为政党报纸,采用了平衡报道的方法,对国际社会和牵涉中国的国际新闻也加以重视。通过“话语分析”取向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进入21世纪之后,在新形势的背景下,《人民日报》为吸引更多的读者,使人们更加关注我国和周边国家的动态,不断提高新闻话语的叙述水平,构建新闻事实。研究发现,《人民日报》涉哈萨克斯坦报道以两国政要、政局报道为主,平衡报道居多,本文在区别分类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涉哈萨克斯坦报道应当改进的地方,并提出:合理构建框架,实现媒体互利共赢;丰富涉外报道主题,帮助受众形成多维视角;提高话语表达能力,多渠道建构形象。为涉外报道发挥更好的传播功能提供借鉴。
胡尔西旦·阿尔肯[5](2016)在《新世纪中国土耳其双边关系发展探析》文中提出中国和土耳其都是亚欧大陆上的重要国家,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起点和重要枢纽,共同促进着地区繁荣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自1971年建交以来,中土两国不断深化互信,推动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各领域的合作深入推进。新世纪以来中土双边关系总体上发展良好,在经济方面,中土经贸合作不断加强;在政治方面,两国高层频繁往来;在安全方面,双方深入推进在反恐等问题的合作。目前,中国已成为土耳其第十八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土耳其也成为了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伙伴国家。但是中国和土耳其的双边关系存在一些问题,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分析和总结新世纪中国和土耳其双边关系中的发展历程、特点、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影响以及双边关系的前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着重分析土耳其正义与发展党执政以来中国土耳其双边关系的发展历程,分别阐明2009年新疆的“7·5”事件前后中土关系转变以及两国在政治、经贸、安全、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第二部分重点剖析中土关系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中土双边关系的主导性因素。第三部分探究中国土耳其双边关系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及对策思考,为推进双边关系发展提供对策建议。中国土耳其两国双边关系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中国、土耳其两国自身的发展,还有利于地区的繁荣和稳定。中国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不断奋斗,而土耳其也在为“建国百年计划”的目标不断努力。两国将在“互相尊重、合作共赢”的基础上,携手推动中土战略合作关系取得更大的进展。
洪金梅[6](2014)在《《人民日报》对三任总理的形象呈现研究 ——基于常态与非常态的考察》文中提出国家领导人在一个国家中占据着领导地位,其一言一行都是国家形象的重要体现,举手投足都会引发国内外舆论的关注,由此,国家领导人形象的呈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国特殊的政治制度和传播体制决定了国内其他媒体在报道国家领导人方面不具优势,《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特殊的政治地位决定了《人民日报》毫无疑问是总理形象呈现的绝佳平台。在大多数人的观念当中,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必然是主流价值观的一个重要呈现载体,人们对媒体关于国家领导人的报道有一个宏观层面的概念,但涉及到具体问题的微观层面,却没有进一步的探究,或是忽视了这一层面。国家领导人媒介形象呈现的重要性促使媒体在报道时必须要深思熟虑,采用了何种报道方式、使用什么语言写作都会影响呈现出来的媒介形象。本文基于常态、非常态两个维度,对《人民日报》关于三任总理的形象呈现进行研究,分析、比较、提炼、总结《人民日报》对三任总理报道的理路、方式方法,并对比研究报道中的共性和差异。通过对样本的深入研究,发现:常态下《人民日报》关于总理形象的呈现方式主要表现在:一、特殊时期重点呈现,二、重要版面占领舆论高地,三、“仪式化”的信息传送三个方面:非常态下《人民日报》关于总理形象的呈现方式主要表现在:一、细节描写提升报道生命力,二、运用图片的视觉冲击力直击人心两个大方面。与此同时,对比研究常态和非常态下《人民日报》关于三任总理的报道,得出:一、常态和非常态维度下呈现的总理形象不同,常态下,更多的是体现总理去个人化的“代言人”形象;非常态下,则表现为回归个体的“另面总理”形象。二、常态和非常态维度下呈现总理的框架不同,从体裁的运用情况、表述的方式、细节的处理上进行了分析。最后,论文结合前文对《人民日报》关于总理形象呈现的具体分析以及当下多样化传播渠道的现状,由点及面,试图探讨主流媒体呈现领导人形象问题。从报道理念上:重视领导人的品牌魅力形象呈现;技术运用上:新媒体全方位呈现领导人形象;报道内容上:“三贴近”从情感上拉近距离这三个方面提出笔者的一些拙见。
刘长敏,张敏[7](2014)在《新型大国关系构建与中美首脑外交》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以来,中美双方一直在探索新型大国关系的相处之道,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战略诉求意图明显。特别在首脑外交领域,双方的互动积极有效,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新特点:两国首脑间访问走向常规化;首脑会晤形式多样化并逐渐制度化;首脑间致电通话内容深入化;首脑间交流层次更加多元化。中美首脑外交全面展开,不仅有力地促进了两国关系正常发展,而且也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奠定了重要基础。其理论意义在于,中美首脑外交发展,可以为破解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相互防范和冲突的历史难题提供新的范式;现实意义在于,两国首脑的外交形式更加多样,逐渐形成交流机制,有助于中美增加战略互信,及时化解各种矛盾,推动地区性事务和全球问题的解决。
刘宝全,刘欣[8](2012)在《中韩建交二十年大事记》文中研究指明1992年8月24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钱其琛同韩国外务部长官李相玉在北京签署建交联合公报。中韩两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8月27日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开馆。9月27~30日应杨尚昆主席邀请,卢泰愚总统访华,28日与杨尚昆主席举行首次首脑会谈。发表中韩八项共同宣言。
玛莉雅[9](2012)在《冷战以来格鲁吉亚与中国双边关系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格鲁吉亚与中国的关系有悠久历史。第一次,古老的丝绸之路连接这两个远方的国家。格鲁吉亚与中国官方的关系从1991年格鲁吉亚独立之后开始。两国建交以来,双方发展很顺利。两国互相尊重领土完整,反对恐怖主义,按照国际法原则一起建立民主和友好的关系。但是格鲁吉亚和中国有很多差别。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它的经济很发达。格鲁吉亚的面积小,经济也不稳定,两国的发展水平是不齐平的。格鲁吉亚与中国之间的距离也是问题。由于距离,实现巨大的政治或者经济项目比较困难。虽然距离和其他问题两国格鲁吉亚和中国很努力更加强友谊关系。本论文包括导言,共有4个部分的内容,具体内容如下:导言主要对本研究的选题意义,格鲁吉亚与中国双边的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理论与方法等进行了简要阐述。第一部分考察和分析格鲁吉亚与中国政治关系。首先,分析两国之间的政治关系历史,其次,分析中国在格鲁吉亚与俄罗斯战争的角色,两个国家元首的访问。第二部分是格鲁吉亚与中国经济关系。首先,分析两国的经济贸易关系发展历史,其次,分析格中经济协议。第三部分是格鲁吉亚与中国安全关系。首先,分析格鲁吉亚与上海合作组织、中亚的关系。其次,考察格中军事关系。第四部分分析格中文化关系。主要分析两国的文化关系的历史,从古老的丝绸之路开始到今天。最后的部分是结束语,对全文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
萧长啸[10](2010)在《中哈民间交流中的哈萨克人》文中提出哈萨克斯坦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邻邦。它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和快速发展的经济为世界关注。近年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关系在曲折中不断发展。如何推动中哈关系朝着持续稳定的方向发展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山水相连,两国有近1700公里的公共边境线。“丝绸之路”这条古老的贸易商道,把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从历史上就联系在一起了。哈萨克人虽然分属于中、哈两个不同的国家,但他们却有着共同的起源、相同的文化。本文就是以中国哈萨克人为突破口,从中哈民间交流的角度,以中哈文化交流为根基,研究中国哈萨克人在中哈民间交流中的作用,试图找到一条新的促进中哈关系持续稳定发展的新途径。第一部分“跨越边界的交流”,说明两地区的哈萨克人既有共性也有特性,应当相互学习为各自所在国家的经济发展做贡献。第二部分“中哈交流:冷热不均的难题”,讲述中哈关系发展过程中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说明中哈民间交流将有助于破解中哈交流冷热不均的难题。第三部分“哈萨克人与中哈民间交流:阻力还是动力”,本节从中哈民间交流成果中得出中国哈萨克人会成为推动中哈关系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朱镕基会见孟议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朱镕基会见孟议长(论文提纲范文)
(1)评价理论视角下国际关系文本汉译英中态度资源的再现 ——《中国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关系史》(第六章第3-5节)的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任务描述 |
1.1 任务简介 |
1.2 文本分析 |
1.2.1 文本外因素分析 |
1.2.2 文本内因素分析 第2章 翻译过程描述 |
2.1 译前准备 |
2.1.1 翻译文本的选择 |
2.1.2 翻译辅助工具的选择 |
2.2 翻译计划 |
2.3 翻译过程 |
2.4 译后事项 |
2.4.1 自我审校 |
2.4.2 他人审校 第3章 案例分析 |
3.1 情感资源 |
3.1.1 积极类情感资源 |
3.1.2 消极类情感资源 |
3.2 问题类型二:判断资源 |
3.2.1 赞扬类判定资源 |
3.2.2 批评类判断资源 |
3.3 问题类型三:鉴赏资源 |
3.3.1 肯定类鉴赏资源 |
3.3.2 否定类鉴赏资源 第4章 翻译实践总结 |
4.1 翻译中的难点和翻译策略 |
4.2 翻译中的不足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1:原文与译文 致谢 |
(2)中国与乌干达的政治交往(1962年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成果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 |
五、相关概念阐释 |
第一章 中国与乌干达政治交往的历程回顾 |
第一节 中国-乌干达建交初期的政治关系(1962-1971年) |
第二节 中国-乌干达政治关系趋冷时期(1971-1986年) |
第三节 中国-乌干达政治关系回暖时期(1986-2000年) |
第四节 中非合作论坛下的中国-乌干达政治关系(2000年至今) |
第二章 首脑外交:中国-乌干达政治交往的领航 |
第一节 中国-乌干达首脑外交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中国-乌干达首脑外交的特点及作用 |
一、中国-乌干达首脑外交的特点 |
二、中国-乌干达首脑外交的作用 |
第三节 中国-乌干达首脑外交的局限与应对 |
一、中国-乌干达首脑外交的局限 |
二、应对之策 |
第三章 行政机构交往:中国-乌干达政治交往的主体 |
第一节 中国-乌干达行政机构交往的基本情况 |
一、中国-乌干达中央行政机构交往的基本情况 |
二、中国-乌干达职业外交的基本情况 |
三、中国-乌干达地方政府交往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中国-乌干达行政机构交往的特点及作用 |
一、中国-乌干达行政机构交往的特点 |
二、中国-乌干达行政机构交往的作用 |
第三节 中国-乌干达行政机构交往的不足与应对 |
一、中国-乌干达行政机构交往的不足 |
二、应对之策 |
第四章 立法机构交往:中国-乌干达政治交往的动力 |
第一节 中国-乌干达立法机构交往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中国-乌干达立法机构交往的特点及作用 |
一、中国-乌干达立法机构交往的特点 |
二、中国-乌干达立法机构交往的作用 |
第三节 中国-乌干达立法机构交往的局限与应对 |
一、中国-乌干达立法机构交往的局限 |
二、应对之策 |
第五章 政党交往:中国-乌干达政治交往的重要补充 |
第一节 中国-乌干达政党交往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中国-乌干达的政党交往的特点和作用 |
一、中国和乌干达政党交往的特点 |
二、中国-乌干达的政党交往的成效 |
第三节 中国-乌干达的政党交往的不足和应对 |
一、中国-乌干达政党交往的不足 |
二、应对之策 |
结论: 中国-乌干达政治交往的经验、不足及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变迁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的框架分析(1949-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2 理论述评与研究命题 |
2.1 “第一夫人”与国家形象 |
2.2 媒体与政治人物形象构建 |
2.3 “第一夫人”的报道框架与议程 |
2.4 中国政治文化环境与“第一夫人”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论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对象与样本获取 |
3.4 编码规则 |
3.4.1 高层次编码规则 |
3.4.2 中层次编码规则 |
3.4.3 低层次编码规则 |
3.5 研究过程与分析工具 |
4 高层次研究结果 |
4.1 “第一夫人”报道数量呈现“N”“N”和“M”特征 |
4.2 “第一夫人”报道主要对象 |
4.2.1 横向:报道主要对象“是‘第一夫人’”占比较低 |
4.2.2 纵向:“第一夫人”单独报道比例呈总体上升趋势 |
5 中层次研究结果 |
5.1 “第一夫人”报道议题 |
5.1.1 横向:报道议题主要集中在政治外交领域 |
5.1.2 纵向:彭丽媛时期所有报道议题比例均高于其他时期 |
5.2 “第一夫人”报道框架 |
5.2.1 横向:陪同性框架在报道框架中占主导地位 |
5.2.2 纵向:彭丽媛时期义务性和礼仪性框架占比明显提升 |
5.3 报道主要对象、报道议题、报道框架的交叉分析 |
6 低层次研究结果 |
6.1 报道高频词分析 |
6.1.1 主要运用陪同性框架建构“第一夫人”媒介形象 |
6.1.2 陪同性框架在政治外交议题中具有差异化表现 |
6.1.3 陪同性框架在王光美时期有四种特殊表现形式 |
6.2 中心词社会网络分析 |
6.2.1 中国“第一夫人”单独参与社会公益和文化艺术活动 |
6.2.2 “第一夫人”依附于最高领导人开展独立活动 |
6.2.3 “第一夫人”独立参与的活动带有女性符号特性 |
7 研究结论与讨论 |
7.1 研究结论 |
7.1.1 中国官媒历来重视“第一夫人”媒介形象建构 |
7.1.2 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的呈现逐步“生动化” |
7.1.3 中国“第一夫人”独立承担社会公益和文化艺术事务 |
7.1.4 陪同性框架是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的主框架 |
7.1.5 彭丽媛时期形成中国“‘第一夫人’热” |
7.2 研究讨论 |
7.2.1 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建构的政治因素 |
7.2.2 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建构的文化因素 |
7.2.3 新时代“‘第一夫人’热”的个人和时代因素 |
7.3 研究启示与建议 |
7.3.1 研究启示 |
7.3.2 研究建议 |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新中国历任国家主席和夫人* |
C.《人民日报》中国“第一夫人”报道样本及编码 |
(4)《人民日报》涉哈萨克斯坦报道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设计 |
(三)研究创新之处及价值 |
(四)研究综述 |
一、《人民日报》涉哈萨克斯坦报道概述 |
(一)《人民日报》涉哈萨克斯坦报道的界定 |
(二)涉哈萨克斯坦报道框架的分析取向 |
(三)《人民日报》涉哈萨克斯坦报道定量分析 |
二、“框架清单”分析取向下的《人民日报》涉哈萨克斯坦报道 |
(一)标题 |
1.标题词语的选择 |
2.标题结构的选择 |
(二)消息源 |
(三)新闻配图 |
1.“高层/互访”主题图片 |
2.“文化/交流”主题图片 |
(四)“框架清单”分析取向下的涉哈萨克斯坦报道特点 |
三、“诠释包裹”分析取向下的《人民日报》涉哈萨克斯坦报道 |
(一)时政主题-奠定友好国家关系 |
(二)经济主题-促进互利共赢合作 |
(三)文化主题-提高文化沟通能力 |
(四)“诠释包裹”分析取向下的涉哈萨克斯坦报道特点 |
四、“话语分析”取向下的《人民日报》涉哈萨克斯坦报道 |
(一)“话语分析”取向下的类目解读 |
(二)“话语分析”取向下的涉哈萨克斯坦报道特点 |
1.注重话语的综合运用,正确舆论引导 |
2.结合历史描述,突出报道主题 |
3.重视成就报道,满足信息需求 |
五、《人民日报》涉哈萨克斯坦报道思考 |
(一)合理构建框架,实现媒体互利共赢 |
(二)丰富涉外报道主题,帮助受众形成多维视角 |
(三)提高话语表达能力,多渠道建构形象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5)新世纪中国土耳其双边关系发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由来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和研究局限性 |
1、研究方法 |
2、特色和创新之处 |
3、研究局限性 |
4、文章的结构 |
一、新世纪中国土耳其双边关系发展历程 |
(一)“蜜月期”(2002年——2009年) |
1、双边高层互访频繁 政治互信加深 |
2、经贸合作顺利拓展 |
3、军事安全领域内合作有序开展 |
4、人文教育交流与合作逐步推开 |
(二)短暂的“低谷期”(2009年7月——2010年10月) |
1、干涉中国内政导致双边关系降温 |
2、影响及原因 |
(三)恢复与快速发展期(2010年10月至今) |
1、恢复期 |
2、“一带一路”助力中土关系步入新阶段 |
二、中土关系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中土双边关系的主导性因素 |
(一)双边关系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1、经贸关系不均衡性成为瓶颈 |
2、政治关系整体向好,不和谐因素仍存 |
3、西方因素制约军事安全深入推动 |
4、文化、科技等领域仍以官方倡导、支持为主 |
(二)影响双边关系的主导性因素 |
1、中国土耳其国家发展战略为双边关系发展“保驾护航” |
2、美国因素 |
3、涉疆因素 |
三、新世纪中土双边关系发展产生的影响及对策思考 |
(一)双边关系发展的影响 |
1、有利于中国加快向西开放 |
2、有利于土耳其国家建设 |
3、有利于地区繁荣发展及热点问题解决 |
(二)对双边关系发展的对策思考 |
1、继续提升双方的政治互信 |
2、借“一带一路”战略推动双方多领域合作 |
3、加强双方的民间交往 打牢互信基础 |
4、加深双方在地区、国际问题上的相互理解与支持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6)《人民日报》对三任总理的形象呈现研究 ——基于常态与非常态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来源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目的与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常态下:《人民日报》对总理的呈现 |
第一节 概念界定及类目建构 |
一、常态与非常态的概念 |
二、样本类目的建构 |
第二节 《人民日报》与领导人形象的关系 |
一、作为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 |
二、领导人形象的重要性 |
三、《人民日报》与领导人形象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人民日报》关于总理的报道 |
一、数量分布 |
二、主题分布 |
三、版面分布 |
四、图片、体裁分布 |
五、篇幅分布 |
第四节 《人民日报》关于总理形象的呈现方式 |
一、特殊时期重点呈现 |
二、重要版面占领舆论高地 |
三、“仪式化”的信息传送 |
第三章 非常态下:《人民日报》对总理的呈现 |
第一节 样本的选择及类目建构 |
一、样本的选择 |
二、类目建构 |
第二节 《人民日报》关于总理的报道 |
一、版面分布 |
二、体裁分布 |
三、图片分布 |
四、篇幅分布 |
第三节 《人民日报》关于总理形象的呈现方式 |
一、细节描写提升报道生命力 |
二、运用图片的视觉冲击力直击人心 |
第四章 《人民日报》对总理形象呈现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呈现了什么样的总理形象? |
一、常态下:去个人化的“代言人”形象 |
二、非常态下:回归个体的“另面总理”形象 |
第二节 总理形象呈现的框架 |
一、常态下:政策叙事框架 |
二、非常态下:大众叙事框架 |
第五章 反观与阐释:主流媒体关于领导人形象呈现的探讨 |
第一节 报道理念上:重视领导人的品牌魅力形象呈现 |
第二节 技术运用上:新媒体全方位呈现领导人形象 |
第三节 报道呈现上:“三贴近”从情感上拉近距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新型大国关系构建与中美首脑外交(论文提纲范文)
中美首脑外交的概念界定 |
新世纪中美首脑外交概况及特点 |
中美首脑外交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 |
(8)中韩建交二十年大事记(论文提纲范文)
1992年 |
1993年 |
1994年 |
1995年 |
1996年 |
1997年 |
1998年 |
1999年 |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9)冷战以来格鲁吉亚与中国双边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言 |
1. 选题意义 |
2. 研究现状 |
3. 理论与方法 |
1. 冷战以来格鲁吉亚与中国政治关系 |
1.1 格鲁吉亚简介 |
1.2 格鲁吉亚与中国外交关系发展进程 |
1.2.1 大国与小国外交,中国与格鲁吉亚的例子 |
1.2.2 格中外交关系进程 |
1.2.3 格中未来外交关系展望 |
1.3 中国在格鲁吉亚与俄罗斯战争的角色 |
1.3.1 格俄战争简介 |
1.3.2 中国和世界反应 |
1.3.3 按国际关系理论分析格俄战争 |
1.3.4 俄罗斯的硬实力 |
1.3.5 格俄战争与欧盟、北约因素 |
1.4 两国元首的互访 |
1.4.1 爱德华谢瓦尔德纳泽与江泽民 |
1.4.2 米哈伊尔萨卡什维利与胡锦涛 |
2. 格鲁吉亚与中国经济关系 |
2.1 格鲁吉亚和中国经济发展简介 |
2.2 格鲁吉亚与中国贸易发展的进程 |
2.2.1 1993-2003 |
2.2.2 2003-2012 |
2.3 格鲁吉亚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协议 |
2.3.1 格中贸易协议 |
2.3.2 格中经济关系发展进程 |
2.3.3 格鲁吉亚的投资环境 |
3. 格鲁吉亚与中国安全关系 |
3.1 格鲁吉亚与上海合作组织关系 |
3.1.1 格鲁吉亚安全问题 |
3.1.2 格俄冲突与上海合作组织 |
3.2 格鲁吉亚与中亚关系 |
3.2.1 里海地区能源因素 |
3.2.2 中国与中亚 |
3.3 格中军事关系 |
4. 格鲁吉亚与中国文化关系 |
4.1 格鲁吉亚与中国文化交流“丝绸之路” |
4.1.1 格中双边文化关系的起源 |
4.1.2 格中文化关系发展进程 |
4.2 2010年世博会和格鲁吉亚 |
4.2.1 格鲁吉亚馆 |
4.2.2 格中旅游关系 |
4.3 教育合作“亚非学院” |
4.4 “孔子学院”与中国形象 |
4.4.1 格鲁吉亚孔子学院 |
4.4.2 孔子学院-中国的软实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哈民间交流中的哈萨克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4 主要创新点 |
2 跨越边界的交流 |
2.1 自然联系 |
2.2 人文脉络 |
2.3 人文差异 |
2.4 “回归”与“困惑” |
2.5 中哈文化交流 |
3 中哈交流:冷热不均的难题 |
3.1 中哈睦邻友好关系 |
3.2 中哈战略伙伴关系 |
3.3 前景展望 |
4 哈萨克人与中哈民间交流: 阻力还是动力 |
4.1 中哈民间交流的阻力 |
4.2 中哈民间交流的文化动力 |
4.3 霍尔果斯边境自由贸易区 |
4.4 中哈民间交流的成果 |
4.5 哈萨克人:中哈民间交流的重要动力 |
结语 |
附录:中哈外交大事年表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四、朱镕基会见孟议长(论文参考文献)
- [1]评价理论视角下国际关系文本汉译英中态度资源的再现 ——《中国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关系史》(第六章第3-5节)的翻译实践报告[D]. 王静宜.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6)
- [2]中国与乌干达的政治交往(1962年至今)[D]. 周霜. 云南大学, 2019(03)
- [3]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变迁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的框架分析(1949-2018)[D]. 蒋欣欣. 重庆大学, 2018(04)
- [4]《人民日报》涉哈萨克斯坦报道框架研究[D]. 艾雅娜·马木尔汉. 新疆大学, 2017(01)
- [5]新世纪中国土耳其双边关系发展探析[D]. 胡尔西旦·阿尔肯. 新疆大学, 2016(12)
- [6]《人民日报》对三任总理的形象呈现研究 ——基于常态与非常态的考察[D]. 洪金梅. 安徽大学, 2014(08)
- [7]新型大国关系构建与中美首脑外交[J]. 刘长敏,张敏.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4(02)
- [8]中韩建交二十年大事记[J]. 刘宝全,刘欣. 当代韩国, 2012(03)
- [9]冷战以来格鲁吉亚与中国双边关系分析[D]. 玛莉雅.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0)
- [10]中哈民间交流中的哈萨克人[D]. 萧长啸. 新疆师范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