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说我们东嘎村的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马淑梅[1](2020)在《捏团的糌粑:超越边界的文化共享》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以甘肃南部、青藏高原边缘地带的甘南地区藏民族饮食糌粑为研究对象,运用民族学、饮食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糌粑进行分析研究。本文将以甘南藏族饮食文化被甘南各族群所共享并在各族关系中发挥纽带作用的糌粑为主线,全面对甘南饮食糌粑做出文化阐释,深入探讨糌粑成为甘南各族共享的饮食文化形成原因,甘南各族人民对糌粑的独特情怀建构,以及通过糌粑来探讨甘南各族群之间的融合。以藏族饮食糌粑为切入点透过糌粑,理解甘南饮食文化,赋予饮食、人、族群特定的意义。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首先介绍选题缘由,对与本选题有关的研究进行梳理;第二部分为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进行田野点的介绍;第二章主要介绍糌粑的原料,制作工艺,糌粑种类;第三章主要从食糌粑的主体、时间、场所来介绍糌粑的人文空间,从文献中梳理糌粑的历史记载,从口味传承、信仰传承、技艺传承三方面来介绍糌粑的文化延展。第四章,主要从文化传播、文化认同和文化共享来分析糌粑成为甘南各族共享文化的成因。第三部分为结语部分,是甘南各族食享糌粑文化的总结并思考甘南人以糌粑作为共享文化背后的成因以及塑造的情感记忆。
高玄[2](2019)在《民族聚落空间格局研究 ——以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新型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山地资源的开发建设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为地处自然条件特殊而复杂、自然经济模式封闭而单一、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民族地区提供了绝好发展时机。民族聚落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有着其特定的时空属性,需要我们加强对高原山地民族聚落研究,了解其空间格局,揭示人地关系,避免“建设性、开发性、旅游性”等多种形式的破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民族文化遗失。本文以山地环境丰富、民族性鲜明的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为例,运用GIS空间分析法、景观格局指数法、ENVI遥感影像解译法、K-means聚类等方法研究民族聚落空间格局,旨在为今后的规划建设、民族聚落保护与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聚落空间格局研究。从聚落地理状况、聚落点集聚特征、聚落规模、聚落形态四个方面研究隆阳区聚落水平空间格局;从用地规模、聚落规模、人口规模三个方面研究隆阳区聚落垂直空间格局。(2)民族聚落空间格局研究。在聚落空间格局研究的基础上,将聚落景观叠加在高原山地自然条件的影响下,从行政区划、地理状况、聚落规模、与(河流、道路、城镇)的空间位置关系这6个方面对不同民族聚落(白族、傣族、汉族、彝族、傈僳族)水平空间格局进行研究;从聚落规模、人口规模两个方面对不同民族聚落垂直空间格局进行研究;
谢络绎[3](2018)在《兄弟,抱一下——嘎热多吉与旦增曲央的现代农业梦》文中研究说明一黑夜过去,阳光在高山之巅绽开,山腰上缠绕的云带、草叶间微小的露珠和早起赶路的人们,全都清晰起来。这是2005年6月21日,藏历木鸡年5月14日,年轻的藏族小伙嘎热多吉与太阳同步,投身于这新鲜的一天。兴奋使他脸颊充血,黝黑的皮肤透着红光。他在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学习了四年,成绩优异,同学之间的感情也很好,只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连日来,在万般不舍中,同学们陆续离校,各自踏上了新的征
杨猛[4](2018)在《从离散到回归 ——伍金扎西人生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伍金扎西的一生以1945年、1986年、2006年为三个重要时间节点分为四段。1906年至1945年是生活在西藏察隅的农奴,1945年至1986年是离散到缅甸北部山区的自由山民,1986年至2006年是回归中国的“缅民”,2006年至2016年是获得国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伍金扎西的一生是从离散到回归的一生。围绕着伍金扎西的一生,对其人生史进行梳理,并对其从离散到回归的行动逻辑进行分析以后可以发现,同样发生在“Zomia”区域的伍金扎西老人的离散与回归的事实与詹姆士·斯科特“逃避国家”理论之间虽有部分耦合,但亦有冲突之处。伍金扎西的离散确有逃避统治的意味,但从田野调查资料来看,斯氏所言的“Zomia”山民系“主动逃避”一说却值得商榷。伍金扎西的回归则是对斯氏“逃避国家”理论的冲击。究其原因,斯氏并没有对“逃避国家”中的“国”之不同进行分析。山民并非生来与“国家”对立,“善治之国民自归”。
马得汶[5](2017)在《西北民族地区医疗过程中的疾病与文化 ——基于西宁市田野调查的医学人类学研究》文中提出论文以西宁市两家三甲医院为田野调查点,对文化在医疗过程中的参与和作用进行了研究。生物医学作为科学发展的产物,将疾病治疗视为生理性病变的诊疗过程。民族学、人类学研究关注文化与疾病治疗的关系。在不同地区、各种不同的地方性文化中,患者对疾病治疗的感受和经历,通常都存在几个基本环节,其中包括患者自己对疾病的认知、择医、医院和医生提供的治疗、患者及家属寻求的其他治疗办法、治疗物(医学药品和非医学药品)的文化属性、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及患者对疾痛的感受和叙事等。这些事项都是理解疾病与治疗的重要方面。生物医学及相关研究较少从患者医疗实践角度进行关注,而民族学、人类学对文化与疾病治疗的研究,却可以在此研究领域精耕细作,推进相关学科整体发展。本论文研究是在生物医学忽视医疗与文化关系的背景下,立足民族学人类学的理论方法而实施的科学探索。生物医学提供当前医疗的主流思路和方法,患者自身在医疗过程中的能动性、民族文化传承及宗教民俗与疾病治疗的关系,都很容易被掩蔽在受生物医学训练的、医生主导的诊疗环境中。突出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能动作用,揭示其文化传统在疾病治疗、健康维护中的参与和价值,有助于人们对疾病治疗与文化的关系形成一个整体的、更加客观的认识。跨学科、跨文化的理论视角,是研究的基本方法所在。论文使用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利用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医学等学科的理论视角,重点从医学人类学角度出发,讨论了在地方性环境中,文化在医疗过程中的参与和作用。在西宁市三甲医院展开的田野调查使用了开放式、半结构式和结构式访谈,通过调查者与患者、医生的面对面沟通,在医疗过程环境中获取一手资料作为研究基础。同时,通过临床观察、参与观察方法,对患者和医生的治疗实践进行记录。研究中使用调查问卷,了解被调查群体的整体情况。对于一些多发性慢性疾病的研究,还使用了“患者主位评估”等方法。医患话语分析也是研究中使用较多的方法。患者的话语是其心理和地方性文化最生动的反映。民族学人类学的个案分析方法也在研究中得到了充分运用。在进入田野前,笔者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学习阅读,为医院调查做准备。进入医疗机构后,首先是实地观察,熟悉调查环境。接着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访谈。调查前期,笔者对多民族患者、两家医院的医生进行开放式访谈,从患者和医生的话语中扑捉他们关注的事项,了解患者、医生的文化和治疗行为。这样,患者和医生的医疗实践中一些值得研究关注的事项就会逐渐清晰地浮现出来,如门诊环境中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疾病认知,藏族患者的择医,回族、撒拉族患者的医疗实践与宗教文化的联系,医患双方在医疗场域对各自需求的强调等等。通过门诊与临床观察、医患话语了解到这些事项后,接下来的研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和结构式访谈在医患群体中对这些事项进行了专题研究,从而更为高效和精准地收集案例资料。同时,在医生、患者群体中展开医患需求问卷调查,在藏族、回族、撒拉族患者中进行疾病治疗与民族文化调查。这些工作完成后,通过对案例进行分类整理和综合分析,最后形成对地方性文化与疾病治疗的整体性认识。论文作为田野调查的成果,是一部关于西北民族地区的医疗民族志。文化和疾病治疗及健康维护关系密切是论文的基本观点,重视文化在疾病治疗和健康维护中的作用是论文的基本主张。论文各章节通过对患者自己对疾病的认知、择医、医院和医生提供的治疗、患者及家属寻求的其他治疗办法、治疗物(医学药品和非医学药品)的文化属性、医生与患者的关系、患者对疾痛的感受和叙事等事项的具体研究,将人们对文化与疾病治疗关系的认识从感性层面上升到了理论层面——即能够使用民族学、人类学视角的医疗过程这一理论框架去全面系统地理解和阐释这一问题。研究成果是在医疗和健康领域对文化的作用和价值的新的审视。同时,在研究过程中,还针对患者需求、藏族患者择医、医患相互理解等问题发表了系列阶段性研究成果。对于医学人类学研究而言,论文的学术贡献及其启示意义在于:医疗过程中有医生主导的一面,也有患者能动的一面。研究强调患者主位视角的医疗实践,有助于人们更为深刻地理解医疗和健康,为全社会在医疗卫生事业中挖掘文化、重视文化、运用文化提供铺垫作用;对高血压、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主位视角研究,有助于医疗界和医生重视社会生活、心理因素对疾病诱发的作用,可以为患者和医生提供治疗参考;从供求对接障碍审视当前的医患关系紧张状态,是一个较为独特的视角,相关分析可以加深我们对医患关系一般性的认识。对藏族、回族、撒拉族民族文化对医患关系影响的分析是对医患关系研究领域的拓展,为认识民族地区医患关系的特殊性提供了启示。研究指出,文化调适是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疾痛叙事部分,研究不但记录患者对疾病的感受和表述,更注重医学人类学所一贯秉承的关怀和道德立意,为人类心灵提供文化滋养;研究突出患者主位视角,患者的治疗经历和疾病认知,就是从医疗角度对当地民族宗教文化的生动反映,因而对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研究和地方性医疗文化研究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研究推动了医学人类学视角的医患关系研究,对民生、政策调整都是一个详实的参考。论文第一章是对田野点的描述。内容包括医院社区的定义,两家医院的生态和运作,医院社区中医患群体的认知与心理特点。第二章考察了疾病认知环节中的社会文化因素。患者自身对疾病的认知是民族学人类学视角的医疗过程的起始阶段。本章在简要回顾了西医、中医、民族医学疾病认知的基础上,指出患者主位疾病认知也是疾病认知的一个重要方面,接着结合甲状腺疾病,从社会生活、心理因素探讨了患者主位视角的疾病认知。第三章关注择医环节中文化因素。本章考察了民族文化对藏族患者择医的影响。很多藏族患者或其家属请活佛、阿克打卦,将活佛建议视为择医的重要依据。打卦择医的患者们在医院治疗期间的表现也会存在差异,这一部分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第四章、第五章探讨治疗环节中的文化因素。这两章分析了民族文化对疾病治疗的影响。第四章藏族文化对疾病治疗影响的研究因为是在藏族医疗文化氛围浓厚的Y藏医院做调查,所以分为医生的行为和患者的行为两部分。患者的行为又分为医生的治疗和患者在民族宗教文化中寻求治疗两个方面。藏药加持突出体现出了治疗物的文化属性。藏族文化对医患关系的影响也十分明显。第五章是从民族宗教文化视角对回族、撒拉族患者治疗实践的考察。回族、撒拉族患者普遍认为疾病和健康与宗教文化密切相关。患者采取的治疗方式是多元的,既有医学领域的寻医问药,也有民族文化领域的做都哇、吹都哇、举乜贴等,但是这些治疗实践都是行赛拜布,最终疾病能不能治愈,在患者看来都是真主的前定。回族、撒拉族患者强调举意的重要性,认为在治疗过程中不能因为病痛忘记真主,也不能将治愈归功于医生从而举伴真主。第六章是对医疗过程中的医患关系环节的探析。本章通过对多民族患者的访谈与观察,秉承马林诺夫斯基文化人类学研究对“需求”关注,分析了患者和医生需求的层次性和多元性,进而提出医患关系是医患双方基于供求形成的相互关系状态。这种双向供求关系在技术层面、心理层面、经济层面、沟通层面、角色层面、道德层面、管理服务层面都可能出现对接障碍,从而影响到医患关系和谐。和谐的医患关系离不开文化的调适作用和医患双方的相互理解。第七章是从疾痛叙事中探寻患者的内心世界和文化关怀的可能性。在回族、汉族、藏族等多民族疾痛叙事语境下,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共性问题:一是疾病是患者人生经历的一部分,通常都意味着一种苦痛,这是疾病的本质;二是身心是一个整体,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疾病治疗和健康十分重要,负面的思想以及强烈的贪欲追求也是制约疾病康复的重要因素;三是道德也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维护身心健康的一味药,医疗场域中因为患者及家属处于苦痛之中,所以道德认同是一种普遍共识。最后,论文从文化与疾病的密切关系、医患关系中文化的调适作用、传统医学理念的时代价值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总结。经过研究提出:首先,多元医疗是不容忽视的社会现实,对于多元医疗的理解,我们以往是从多种医疗方式并存的角度出发的。然而,从具体患者的疾病治疗经历这一视角中,同样也可以形成多元医疗。其次,民族宗教文化对患者心理和行动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例如藏族患者和回族、撒拉族患者对疾病的理解、择医、治疗等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再次,医生和患者的需求不能机械套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论文对此进行了更为具体的研究。医患双向供求关系中存在的对接障碍是分析和理解医患关系的较新视角,文化对这种对接障碍起着重要的调适作用。总之,论文研究说明:文化积极参与医疗过程,人的身心是一个整体,文化对疾病治疗和身心健康的作用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医学离不开文化,离不开人文关怀。疾病治疗不仅是一个生理性过程,也是一个文化参与过程。论文研究正是从患者医疗实践中,揭示了一个与生物医学完全不同的医疗面貌,由此推动医疗和健康事业从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进行更好地转变。
王刚[6](2016)在《黑狗张》文中指出花嘎人不喜欢白狗,也不喜欢花狗,黄狗,他们喜欢黑狗,尤其喜欢那种纯黑的狗,喜欢那种黑得像墨黑得发亮的狗。如果谁家有这样一匹黑狗,肯定会招来无数羡慕的眼光。在花嘎村,人们流传着一种传说,黑狗是驱邪之物,是正义的化身。据说,狗在生肖中被称为先锋,拥有阴阳眼,可以看见鬼,看见邪物。狗在夜间不会无缘无故地狂吠,狗狂吠,必定是狗看到了人看不见的东西,而狗看见了却可以全身而退,关键在于狗牙有慑邪之威
尹明[7](2015)在《云南云龙白族乡戏“吹吹腔”的田野调查与研究》文中提出学者对白族乡戏“吹吹腔”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归纳起来主要取得了以下成就:第一,从戏剧史的角度,对吹吹腔的源流进行了梳理。第二,从文化学的角度,对吹吹腔与宗教信仰、民众生活等事项的关联性进行了调查分析。第三,从艺术本体的角度,对吹吹腔的风格特征进行了研究。第四,从对策研究的角度,围绕吹吹腔的保护与发展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学界对吹吹腔的研究,为吹吹腔的历史特征、文化特征、艺术特征以及传承与保护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然而,我们也看到了进一步研究吹吹腔的必要性。首先,缺乏综合艺术研究的视角。研究者对从历史源流、剧本、音乐、面具等角度切入,呈现出碎片化的态势,尚未有意识地将戏曲艺术作为一门综合了音乐、文学、舞蹈、美术等艺术形式的艺术门类加以研究。尤其是剧本文学的研究,学界远不曾阐释出吹吹腔剧本具有的美学意蕴。其次,缺乏文化整体观。即尚未将吹吹腔戏曲与白族宗教信仰、政治生活、民族认同与性别关系等文化事项之间的关系进行整体研究。再次,文化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的缺失。在调查过程,已有的研究很少采用文化人类学深入访谈、参与观察以及主位、客位、深描等方法,使得调查难以全景、深入地反映吹吹腔戏曲在白族民间生活中的地位。论文指出,白族乡戏吹吹腔的研究,应该采用戏剧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视角,从扎实的田野调查法出发,对吹吹腔的历史记忆、当代复兴、艺术表演、传承困境进行深描,从而揭示出吹吹腔与社会、历史、文化、政治、审美诸事项的关联。从戏剧人类学的角度,对云龙白族乡戏“吹吹腔”进行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理论上,可以拓展传统民族民间戏曲的研究方法,促进戏剧人类学的学科发展;现实方面,既可以为传统民族民间戏曲的传承与保护提供参考,又可以为和谐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在云龙县范围内,选取6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吹吹腔剧团,采用文化人类学深度访谈与参与观察的田野作业方法,以文化整体观和文化持有者的内部视界,对各田野点吹吹腔戏曲演出的历史、现状进行深入调查。以格尔兹提出的“深描”方法,对吹吹腔戏曲演出的历史、场地、目的、意义、程式、效用等进行全景式勾勒。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从历史文献、口头传说和艺人口述史的角度,追溯了云龙白族吹吹腔的源流与历史变迁。第二章,从艺术本体出发,描述吹吹腔与祭祀仪式、音乐的关系,以及吹吹腔的角色扮演技巧和剧本的收集、整理、创作活动。云龙县各剧团的吹吹腔表演,都有相应的戏台祭祀仪式。吹吹腔艺人对吹吹腔与京剧、滇剧、川剧在音乐方面的差异有清楚的认识,在唱腔、器乐方面形成了自成一体的民间分类体系。民间艺人对剧本的创作与整理,也是吹吹腔表演艺术的一部分,创作、整理剧本的艺人同时也是演员,他们将对剧本的理解运用于演出活动中,形成了剧本解读和演出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三章,从国家历史文化变迁与民间艺术传统的盛衰关系中,探寻云龙吹吹腔在当代的复兴历程,着重在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近35年来的复兴。第四章,结合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云龙吹吹腔传承所面临的复杂问题进行条分缕析。吹吹腔的传承困境,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缺乏足够的资金;其次是传承人和观众的培养面临困难。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第一,从历史传统的角度来看,吹吹腔艺术具有浓郁的宗教属性,主要体现于戏神信仰、戏曲表演、演出目的以及建台、踩台、服饰等事项中,还体现在和演出活动相关的其他本土宗教信仰之中。第二,无论在历史上还是现在的农村,吹吹腔都不曾成为商业戏曲,而是和节日中的宗教祭祀、娱乐活动交融一体。吹吹腔这样一种非商业化的民间乡戏,具有其独特的功能和意义。吹吹腔对当地民众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心理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并促进了当地民众道德观念的形成。第三,吹吹腔三十多年来的复兴,由多种力量推动而成。国家文艺政策从反对、压制吹吹腔到提倡、支持吹吹腔的转变,是吹吹腔复兴进程中至关重要的外力。民间艺人自觉传承吹吹腔的精神和行动,是吹吹腔复兴的内力。吹吹腔复兴的力量还来自于媒体和学术界。第四,吹吹腔的保护和传承可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不随意篡改吹吹腔的表演体系,在尊重传统,学习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传统剧目和现代剧目一视同仁;提供较为充裕的资金,扶持每一个剧团,使经费分配制度尽量合理化,将经费用于戏台、戏服、道具的更新和发放传承人补贴;加强剧团组织建设,正确处理好剧团和老体协的关系;成立吹吹腔传习所或举办县级吹吹腔培训班,以老艺人开堂授课的方式,加紧保护吹吹腔;对老艺人的优秀剧目表演要领进行数字化保护;对剧本、脸谱、传统服饰、道具等进行搜集、整理和研究;在各剧团推广吹吹腔进校园的活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法律知识的普及和实施,明确民间艺人的责、权、利,让传承活动有法可依。
张学万,韩国彦[8](2014)在《“名数的改写”(上)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文中研究说明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68页。教材简析:"名数的改写"是"生活中的小数"的教学内容之一。学习这部分内容,需要综合运用计算单位和单位间的进率、小数的性质、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等知识。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等知识。现在选4名同学参加学校的体操队,要根据身高把他们
龚房芳[9](2012)在《嗨,我是来自多嘎村的小兔》文中指出那是一只粉红色的兔子,就在我每天买菜必经的路口,她总是笑眯眯地对路过的人说:"嗨,你好,我是来自多嘎村的小兔。"她的话没有让人们的匆匆脚步慢下来,有的人边跟她擦肩而过,边嘟囔一句:"多嘎村?多嘎村在哪里呢?"其实那个人,我敢说他问这句话时,根本没打算听到回答。因为他都没抬眼看那个粉红色的兔子一下。兔子却热情地回答说:"多嘎村就在山的那边,很美……"她没
桑吉东智[10](2012)在《乡民与戏剧:西藏的阿吉拉姆及其艺人研究》文中提出西藏传统戏剧阿吉拉姆自诞生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追溯其源头直至前佛教时期的民间信仰和仪式活动。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作为与乡民的生活世界息息相关的艺术实践,阿吉拉姆既承载了西藏乡土社会的文化记忆,也承载了乡民社会所经历的宗教、文化、历史的演变和遭遇。虽然以往的大多数研究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阿吉拉姆的诸艺术现象上,但其艺术之外的意义和价值更值得研究者注目。本文以时间为轴线,阿吉拉姆与其实践主体乡民的关系为语境,根据笔者对西藏日喀则地区仁布县仁布乡江嘎尔群宗村江嘎尔瓦和拉萨市堆龙德庆县古荣乡那噶村那嘎拉姆两个阿吉拉姆的团体以及以拉萨为中心的阿吉拉姆演出活动的实地跟踪调查为依据,试图从乡民生活和生命中的阿吉拉姆为观察视角,揭示阿吉拉姆在西藏民间得以传承至今的动力和意义。另外,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阿吉拉姆专业、业余分化、研究界的话语方式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对民间阿吉拉姆的影响,反观以往的研究,试着以总结过去的态度提出研究西藏民间艺术的新思路。论文由导论、四章正文和结论组成,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导论部分主要从笔者与藏族民间戏剧的缘分出发,提出选题的原由、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态的以及由此反思以往研究并提出本篇论文的价值所在,然后是本篇论文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的介绍。第一章主要是对田野调查过程的梳理,以田野空间和田野时间为区分,田野空间主要介绍笔者田野调查的地域和环境;田野时间主要以进入调查的时间为起点,将笔者在几个调查点之间往返走动的时间为序,叙述田野中的点滴经历,这部分内容主要以笔者的田野日志为主,其目的是想通过对田野中的人和事的描述,试图从一位研究者的视角观察目前西藏乡村的生活常态以及人在其中的精神状态,尤其想作为阿吉拉姆实践主体的“拉姆瓦”(阿吉拉姆的表演者)在表演之外的生活常态。这章既是笔者对田野经历的梳理,也是对整篇论文语境的铺垫。第二章是对阿吉拉姆起源到诞生的论述。在以往的研究中,关于阿吉拉姆的起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结这些归结起来就是民间艺术起源说和宗教艺术起源说两种。然而,由于研究者过于从一些具体事项来探讨起源过程,因此总有一种隔靴搔痒、不达本质的感觉。为此,笔者在文中以阿吉拉姆开场表演中的典型人物形象以及相关的符号作为切入点对阿吉拉姆的起源进行了初步探讨,同时论述了阿吉拉姆鼻祖汤东杰布以这些典型形象和符号为载体,以“旧瓶换新酒”的办法把佛教故事融入其中,促使阿吉拉姆诞生的。第三章是从阿吉拉姆的三段式结构模式中的中间段“雄”(gzhung)作为核心,以藏传佛教佛教“后弘期”佛经翻译和佛本故事等文学体裁的藏译及本土化为背景,来探讨阿吉拉姆从仪式化表演到戏剧艺术表演的演变和发展。尤其从17世纪中以来,由于民间阿吉拉姆团体与官方的互动。特别是以“雪顿”(zho ston)为契机的阿吉拉姆表演活动更使其艺术化过程不断加速。第四章是以五十年代西藏历史巨变作为节点,论述阿吉拉姆记忆实践主体在新的历史语境中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乡民艺术团体所作出的反应。新西藏的历史机遇,为传统的阿吉拉姆注入全新的血液,使其有了全新的、专业化的发展机遇,至此历史上的阿吉拉姆团体分化为专业、业余两种。专业团体以新西藏的历史叙事为己任,成为“国家剧场”的组成部分。而业余的阿吉拉姆团体依然作为乡民生活世界的组成部分绵延于民间。由于笔者关注的是乡民的艺术实践,因此对专业界的论述只作为背景来论述,故未作深入研究。而将业余的、任在乡民社会中的阿吉拉姆的历史机遇和挑战作为重点,结合新西藏历史上的各个时期及历史事实作为背景,通过四位艺人的不同经历来探讨民间阿吉拉姆团体和艺人们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结语既是对整篇论文的总结,同时也是本研究的最终的落脚点。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以往研究话语形式的反思,也是对未来阿吉拉姆研究界提倡“他者眼光”、将本土知识体系和分类模式作为研究资本的期许。第二部分是关于对阿吉拉姆传承的一些思考,我们将它视为很多人所谓的“活化石”呢?还是以它在民间传承至今的内在逻辑作为传承方式的一种希望所在?现代戏剧的标准是不是最终的评判标准?对此表达了笔者所思所想。第三部分是笔者通过对西藏阿吉拉姆及其艺人的研究过程,了解到关于研究者在研究西藏民间艺术时需要思考的一种思路和观念上的认识,即由“吉兆”(rten ’brel)和“妄想”(rnam rtog)构成的观念形态,这样的观念形态促成了西藏民间艺术表演的总体形态和价值取向,虽然其中也不乏其他的价值最求,但是这样一种观念形态相对稳定而普遍,几乎以一种“结构”的性质支撑着西藏的民间艺术表演,值得研究者思考。
二、说说我们东嘎村的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说说我们东嘎村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捏团的糌粑:超越边界的文化共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田野点概况 |
第一节 田野点介绍 |
第二节 甘南糌粑:共享食俗文化 |
第二章 糌粑构成与类型 |
第一节 糌粑物质成分 |
第二节 糌粑生产工艺 |
第三章 糌粑文化空间与展演 |
第一节 糌粑人文空间 |
第二节 糌粑文化展演 |
第四章 糌粑文化传播、认同与共享 |
第一节 糌粑文化传播 |
第二节 糌粑文化认同 |
第三节 糌粑文化共享 |
结语“捏团”的糌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民族聚落空间格局研究 ——以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的必要性 |
1.1.2 研究的紧迫性 |
1.2 文献综述 |
1.2.1 相关概念 |
1.2.2 国内外聚落研究进展 |
1.2.3 聚落空间格局文献综述 |
1.2.4 民族聚落空间格局文献综述 |
1.2.5 综述小结 |
1.3 研究内容 |
1.3.1 隆阳区聚落空间格局研究 |
1.3.2 隆阳区民族聚落空间格局研究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1.5.1 理论意义 |
1.5.2 现实意义 |
1.6 研究方法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基础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区位条件 |
2.1.2 自然概况 |
2.1.3 社会经济概况 |
2.2 研究区域选择的原因 |
2.3 基础数据处理 |
2.3.1 数据来源 |
2.3.2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隆阳区聚落空间格局研究 |
3.1 隆阳区聚落水平空间格局分析 |
3.1.1 聚落地理状况分析 |
3.1.2 聚落的空间位置关系 |
3.1.3 聚落规模特征分析 |
3.1.4 聚落形态特征分析 |
3.2 隆阳区聚落垂直空间格局分析 |
3.2.1 海拔分级 |
3.2.2 用地规模分析 |
3.2.3 聚落规模垂直分异分析 |
3.2.4 聚落人口规模垂直分异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隆阳区民族聚落空间格局研究 |
4.1 隆阳区民族聚落水平空间格局分析 |
4.1.1 民族聚落地理状况及行政区位分析 |
4.1.2 民族聚落规模分布特征分析 |
4.1.3 民族聚落与河流的空间位置关系分析 |
4.1.4 民族聚落与道路的空间位置关系分析 |
4.1.5 民族聚落与城镇的空间位置关系分析 |
4.2 隆阳区民族聚落垂直空间格局分析 |
4.2.1 民族聚落规模垂直分异分析 |
4.2.2 民族聚落人口规模垂直分异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兄弟,抱一下——嘎热多吉与旦增曲央的现代农业梦(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4)从离散到回归 ——伍金扎西人生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拟解决的核心问题 |
三、学术史回顾 |
(一)离散与回归 |
(二)人生史 |
(三)对斯科特“逃避国家”理论的相关讨论 |
四、田野过程、资料获取及研究方法 |
(一)西托拉卡村 |
(二)田野过程及资料获取 |
(三)研究方法 |
五、文本呈现中的“多音位”尝试 |
第一章 出身 |
第一节 生于乱世 |
一、察隅 |
二、乱世 |
三、长子 |
第二节 身为农奴 |
一、乌拉差役 |
二、税 |
第二章 离散缅甸 |
第一节 逃避统治 |
一、向往囊塔贵 |
二、逃离 |
三、缅甸故乡人 |
第二节 早期生活 |
一、“无政府”状态 |
二、婚姻 |
三、生计 |
四、为父 |
第三节 生活好转 |
一、劳动力充足 |
二、当村长 |
三、分家 |
第四节 周围的人 |
一、族群 |
二、语言、风俗 |
三、无国家性 |
第五节 与中国的交集 |
一、贸易 |
二、宣传册与广播 |
三、留宿勘界人 |
四、力普拉卡的界碑 |
五、儿子洛松救人 |
小结:离散选择与反国家性 |
一、黑暗的农奴制度和残酷的阶级压迫 |
二、历史转折时期短暂的社会动荡 |
三、向往“Zomia”深山里的平权社会 |
四、牵强的反国家性 |
第三章 回归故土 |
第一节 回归过程 |
一、1984年回乡探亲 |
二、1986年回归故土 |
第二节 “缅民” |
一、安家西托拉卡 |
二、“缅民”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
一、获得国籍 |
二、孙子的驾照 |
三、地位的转变 |
四、西托之舞 |
小结:回归选择与斯科特谎言 |
一、思乡之情 |
二、故乡巨变 |
三、家国召唤 |
四、斯科特谎言 |
五、未被区分的“国家” |
第四章 活在新时代 |
第一节 生计变迁 |
一、表现 |
二、原因 |
三、影响 |
第二节 西托拉卡的年 |
一、备年货 |
二、抓阄坐庄 |
三、大扫除 |
四、杀猪 |
五、丢旧和古突 |
六、除夕 |
七、春节 |
八、做客 |
九、运动会 |
十、挂经幡 |
第三节 婚礼仪式 |
一、现场的布置 |
二、拦门酒 |
三、敬酒 |
四、正式开始 |
五、婚宴 |
六、最后一波 |
第四节 孙子的新房 |
一、选址及样式 |
二、装饰 |
三、院落 |
第五节 浴火西天 |
一、晚年 |
二、浴火西天 |
小结:善治之国民自归 |
结论 |
附录 :回归“缅民”家庭档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西北民族地区医疗过程中的疾病与文化 ——基于西宁市田野调查的医学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选题及其意义 |
二、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综述 |
第一章 医院社区的生态和运作 |
第一节 医院社区的定义:文化交织的多元社区 |
一、进入田野点 |
二、地方传统与多元文化 |
三、医院社区中多元文化与观念的交汇 |
第二节 X医院的生态与运作 |
一、X医院的院内布局 |
二、X医院的周边环境 |
三、X医院的特点与运作 |
第三节 Y藏医院的生态与运作 |
一、Y藏医院的院内布局 |
二、Y藏医院的周边环境 |
三、Y藏医院的特点与运作 |
第四节 医院社区中医患群体的认知与心态 |
一、患者及家属的心态 |
二、医护人员的心态 |
三、地方宗教文化对医患群体认知和心态的影响 |
第二章 文化与疾病认知:甲状腺疾病的多民族患者考察 |
第一节 文化与疾病认知 |
一、文化与西医的疾病认知 |
二、文化与中医的疾病认知 |
三、文化与民族医学的疾病认知 |
四、患者主位视角的疾病认知 |
第二节 患者主位视角:甲状腺疾病的门诊研究 |
一、甲状腺疾病 |
二、患者访谈 |
三、甲状腺疾病的患者主位视角疾病认知 |
第三节 社会生活、心理因素与患者主位视角的疾病认知 |
一、患者自我评估 |
二、疾病完全由社会生活、心理因素诱发的事例 |
三、疾病部分由社会生活、心理因素诱发的事例 |
第三章 藏族患者择医中的文化因素探析 |
第一节 宗教信仰因素对藏族患者择医的影响 |
一、择医 |
二、择医的本质是决策 |
三、宗教信仰与藏族患者的择医 |
第二节 医生和患者对打卦择医的看法 |
一、医生对打卦择医的看法 |
二、患者对打卦择医的看法 |
第三节 藏族患者打卦择医的差异表现 |
一、患者的内心矛盾 |
二、患者决策最终依从打卦结果 |
三、患者决策最终服从医生建议 |
第四章 治疗中的民族宗教文化与医患实践:藏族的事例 |
第一节 Y藏医院医生的做法 |
一、医生们的“早课” |
二、藏医特色治疗方法与民族文化 |
三、晚上熏香查房 |
第二节 患者及家属的做法 |
一、患者及家属在医院治疗时的做法 |
二、患者及家属在家乡的做法 |
三、急重症患者的“多点同步治疗” |
第三节 藏药制作与宗教信仰 |
一、制药的文化程序:药物加持 |
二、加持者的境界与药效 |
三、藏药制作期间的性别与性禁忌 |
第四节 藏族民族文化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
一、藏医治疗方式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
二、文化对患者观念的作用及其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
三、藏族医德文化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
第五章 宗教文化视角下患者疾病治疗的认知与实践:回族、撒拉族的事例 |
第一节 患者观点:疾病、健康与宗教文化密切相关 |
一、患者对疾病的理解与宗教文化相关联 |
二、礼拜和大小净对疾病预防及健康益处很大 |
三、举意和托靠非常重要 |
第二节 赛拜布:患者实践的多元性 |
一、寻医问药 |
二、做都哇、吹都哇和举乜贴 |
三、其他做法 |
第三节 多元归于一元:治愈与否都是真主的定然和拨派 |
一、医生的作用 |
二、认真行赛拜布 |
三、疾病治愈与否都是真主的拨派和定然 |
第六章 医患关系的多民族患者访谈与观察 |
第一节 患者的多元需求 |
一、患者的根本需求 |
二、患者的重要需求 |
三、患者的衍生需求 |
第二节 医生的多元需求 |
一、医生的根本需求 |
二、医生的重要需求 |
三、医生的衍生需求 |
第三节 医患供求关系中的对接障碍 |
一、技术、心理和经济层面的对接障碍 |
二、沟通和角色层面的对接障碍 |
三、道德和管理服务层面的对接障碍 |
第四节 医患相互理解的重要性 |
一、从认知看医患之间的相互理解 |
二、从诊疗情境看医患之间的相互理解 |
三、从医院管理制度看医患之间的相互理解 |
第七章 多民族语境下的疾痛叙事 |
第一节 疾痛与人生 |
一、作为苦痛的疾病:回族M阿姨的故事 |
二、曾经年轻的岁月:汉族M阿姨的病榻叙事 |
三、疾病的本质是苦难 |
第二节 七分精神三分病 |
一、心病难医:叛逆期的回族小姑娘 |
二、身不由己:一位土族教师的疾病 |
三、瘾好与疾病:要做“英雄”不要做“狗熊” |
第三节 道德也是一味药 |
一、孝亲:渴望孝顺的回族夫妇 |
二、齐家:一位打嗝的妻子 |
三、重德:医疗场域中的道德认同 |
结语 |
一、文化与疾病治疗关系的再思考 |
二、医患关系中文化调适的学术及实践价值 |
三、健康、医疗与文化研究的学术意义与时代贡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云南云龙白族乡戏“吹吹腔”的田野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学术史述评 |
四、研究的思路 |
五、田野点概况 |
第一章 吹吹腔的源流与历史变迁 |
第一节 历史文献 |
第二节 口头传说 |
第三节 艺人生活史 |
第二章 吹吹腔的表演艺术 |
第一节 戏台祭祀与音乐 |
第二节 角色扮演 |
第三节 剧本的创作与整理 |
第三章 吹吹腔的当代复兴 |
第一节 吹吹腔艺人的坚守 |
第二节 吹吹腔剧团的复兴 |
第三节 吹吹腔与和谐农村建设 |
第四章 吹吹腔的传承困境与对策 |
第一节 吹吹腔的传承困境 |
第二节 吹吹腔的传承对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名数的改写”(上)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创设情境, 引入主题 |
二、启发诱导, 大胆尝试 |
三、分析结论, 总结规律 |
四、多重练习, 巩固深化 |
1. 基本练习。 |
2. 课堂练习。 |
3. 解决问题。 |
(10)乡民与戏剧:西藏的阿吉拉姆及其艺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田野点地图与照片 |
中文摘要 |
藏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南木特(rnam thar)—我的美丽乡愁 |
二、第一次田野到选择民族学 |
三、后“集成”时代阿吉拉姆研究再出发 |
第二节 相关研究动态 |
一、研究回顾 |
二、对以往研究的反思 |
第三节 理论视角 |
一、仪式、艺术、生活与“阿吉拉姆”的传承 |
二、“民间仪式”、“国家仪式”与阿吉拉姆的发展 |
第四节:研究方法 |
一、参与观察 |
二、文本阐释 |
三、口述史 |
第一章 田野时空 |
第一节、行走在卫藏的乡村:田野空间 |
一、那嘎村:那嘎拉姆所在地 |
二、江嘎尔群宗村:江嘎尔瓦的故乡 |
三、拉萨周边:“阿吉拉姆”演出的活跃区 |
第二节、从夏初到秋末:田野时间 |
一、2011年7月至9月:那嘎村 |
二、2011年7月至8月末:江嘎尔群宗村 |
三、2011年7月至2011年10月中:拉萨及周边 |
第三节、小结 |
第二章 仪式歌舞与戏剧实践:阿吉拉姆的诞生 |
第一节、从“温巴顿”(rngon pa’don)说起 |
一、“温巴顿”表演及内容 |
二、“温巴顿”表演中的一些早期符号 |
第二节、仪式歌舞与白色面具:“温巴”面具原型的讨论 |
一、“温巴”面具(rngon b'i'bag)解释的两种分歧 |
二、“阿热瓦”(a ra ba):仪式性歌舞中的白胡子老人 |
三、从“阿热瓦”(a ra ba)到“温巴”:仪式剧中的白胡子猎人 |
第三节、桥与戏:汤顿杰布(thang stong rgyal pa)与戏剧实践 |
一、疯狂者的造桥 |
二、从猎人到渔夫:汤顿杰布的戏剧实践 |
第四节、小结 |
一、仪式与戏剧:从仪式歌舞到阿吉拉姆 |
二、乡民眼中的“温巴顿” |
第三章 从仪式到艺术:以“雄”(gzhung)为核心的阿吉拉姆 |
第一节、佛经翻译与戏剧文学 |
一、无名的剧作者 |
二、“雄”(gzhung)从何而来 |
第二节、藏鲁与卫鲁:阿吉拉姆的风格 |
一、藏鲁(gtsang lugs) |
二、卫鲁(dbus lugs) |
第三节、阿吉拉姆与雪顿(zho ston) |
一、江嘎尔瓦的雪顿之路 |
二、雪顿的时空坐标 |
第四节、乡民生活中的阿吉拉姆 |
一、岁时节庆与阿吉拉姆 |
二、巡回演出 |
第五节、小结 |
第四章 在广场与舞台之间:机遇与挑战中的阿吉拉姆 |
第一节、民间仪式与国家仪式:阿吉拉姆的“专业”和“业余”分野 |
一、“风和日暖花重开”:西藏自治区藏剧团成立始末 |
二、“来肖”(las zhor)拉姆 |
第二节、人间剧场:拉姆瓦的人生与人生中的阿吉拉姆 |
一、最后的“赛钦巴” |
二、背着手唱“囊达” |
三、从那嘎村到罗布林卡 |
四、新一代的“拉姆瓦” |
第三节、非遗展演:在消亡与复兴的边缘 |
一、作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阿吉拉姆 |
二、阿吉拉姆团体的新格局 |
三、非遗过程中的阿吉拉姆 |
第四节、小结 |
结语 乡民与戏剧:再论阿吉拉姆的研究 |
一、从“拉姆”到“藏戏”:关于研究话语的反思 |
二、“活”的还是“化石”:关于阿吉拉姆的传承模式 |
三、乡民与戏剧:在吉兆(rten’brel)与妄想(rnam rtog)之间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2010年全区民间藏戏队情况统计表 |
二、2011年全区藏戏队补报表 |
三、江嘎尔群宗村房名与门牌号 |
四、江嘎尔瓦的成员名单及其家户的房名 |
五、仁布乡、江嘎尔群宗村委、江嘎尔瓦三方协议 |
六、堆龙德庆县马乡措麦拉姆简介 |
七、本文中藏文拉丁文转写参照系统 |
八、2011年中国拉萨雪顿节活动日程安排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四、说说我们东嘎村的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捏团的糌粑:超越边界的文化共享[D]. 马淑梅. 北方民族大学, 2020(12)
- [2]民族聚落空间格局研究 ——以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为例[D]. 高玄. 云南大学, 2019(03)
- [3]兄弟,抱一下——嘎热多吉与旦增曲央的现代农业梦[J]. 谢络绎. 西藏文学, 2018(06)
- [4]从离散到回归 ——伍金扎西人生史研究[D]. 杨猛. 广西民族大学, 2018(01)
- [5]西北民族地区医疗过程中的疾病与文化 ——基于西宁市田野调查的医学人类学研究[D]. 马得汶. 兰州大学, 2017(12)
- [6]黑狗张[J]. 王刚. 厦门文学, 2016(07)
- [7]云南云龙白族乡戏“吹吹腔”的田野调查与研究[D]. 尹明. 云南大学, 2015(12)
- [8]“名数的改写”(上)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J]. 张学万,韩国彦.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14(03)
- [9]嗨,我是来自多嘎村的小兔[J]. 龚房芳. 雪花, 2012(06)
- [10]乡民与戏剧:西藏的阿吉拉姆及其艺人研究[D]. 桑吉东智.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