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了大地的微笑——跨世纪的天门市土地管理局(论文文献综述)
刘慧[1](2014)在《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及教育研究 ——以南京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门历史悠久、关乎国计民生和人类生存的学科,地球科学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有着其显着的生存性需求和战略性地位,但是由于作为传统艰苦专业的特殊性,其日益增长的高素质人才需求与逐步降低的专业社会认可度之间的矛盾却在近些年愈演愈烈,主要体现在招生环节的人才吸引不力、培养环节的专业思想不稳定、就业环节的人才选留困境等。本文在呼吁更具自主性的招生政策和提升专业社会认可度同时,重点聚焦现行的招生和就业制度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实践环节,运用职业规划的教育理念,从职业兴趣引领、职业技能提升、职业价值观的树立等角度,对研究型大学地球科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历史演进、当前现状和职业价值观进行历史性、现实性的分析和研究,从职业规划的视角探索艰苦专业的人才培养支撑体系和教育体制,一方面帮助地球科学专业的大学生及早和有效开展职业规划并付诸行动,另一方面也为学科发展在现阶段的人才培养困境提供数据和信息,以期主管部门和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够更为贴近当代大学生特征和现实,为学科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后备人才。本研究以地球科学领域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及发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职业规划理论为研究理论框架,以不同时期的价值观演变作为研究背景,客观理解和认识当代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现状,探索地球科学专业领域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期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机制。本研究重点解决的问题在于:1、当前地球科学专业社会认知和认可度不高的历史性根源是什么,该如何客观理解?2、当前大学生对于地球科学领域的职业期望、职业价值观体现如何,职业规划教育可以从哪些方面更好的服务于人才培养工作?研究采用文献分析和历史研究相结合、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文献分析寻求艰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理论基础,以历史研究阐述学科的时代背景和战略意义;以问卷调查分析的量化研究探索艰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以对不同时期典型人物和当代大学生代表进行深度访谈的质性研究探索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规律和价值观要素的形成机制。对于专业的历史角度的理解和现实角度的质性、量化分析,都旨在为地球科学专业的大学生提供更具有专业特色和意义的职业规划教育和指导工作。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从学科发展的需要角度阐述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系统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对职业规划相关理论、地球科学学科相关概念进行了分析,对国内外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有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第二章从地质学专业的起源和历史发展、学科内涵的演进、我国地球科学学科的发展现状和战略地位等方面,分析和阐述学科发展对于人才综合技能、全局眼光、学科交叉能力等方面的素质需求。对应这样的需求,阐述当前我国学科发展存在的科研思维和质量、理论创新和交叉融合、高新技术与开发、人才质量、平台构建等方面的差距。学科的差距归根结底是人才的差距,本文就此提出职业规划教育对于优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第三章从个人发展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和促进的角度出发,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专业的30届校友毕业去向为数据支撑,分析建国以来地球科学专业人员职业发展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职业分布及变化规律、职业价值观呈现,发现研究型大学学生在本专业就业以及在基础科研方向就业的比例在逐年下降;基于典型人物访谈阐述地学人才的成才因素并从中获得“名人效应”对于专业兴趣引领的积极作用、应用地质学前景和地质学的自由职业市场分析等方面的启示。第四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发现地球科学专业研究型大学的学生对于专业的认可度堪忧,职业规划进展较为滞后,职业价值观呈务实和自我倾向,大学生专业认识、择业要素、职业期待、价值体现等诸多职业规划要素与学生个人属性呈显着相关性;第五章通过深入的学生访谈,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探索教育方式、成长环境、职业指导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表明提升地球科学专业的本专业就业率的根本途径在于加强学生的专业兴趣引领工作,社会实践的缺失成为阻碍大学生职业规划进程的重要因素,揭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尚未固化,需要更具有实效的教育手段的介入,激发大学生的积极价值观念。第六章在文献和历史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量化和质性研究的结果,针对地球科学专业职业规划指导教育机制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提出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开展科普创作来弘扬地学文化;通过新生导学、名师引领来提升专业兴趣;探索以实践为主导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思路;完善地学领域职业规划指导教育机制;以霍兰德职业兴趣六边形为蓝本,提出地球科学专业的职业世界六边形模型,用于开展更符合国情和贴近时代的职业规划指导;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职业规划理论的本土化两个方面阐述本次研究对于大学生教育的普遍意义。
贺辉[2](2013)在《新石器时代祭祀类遗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祭祀作为人们宗教信仰和崇拜观念在日常生活中一种重要的行为模式,是人类社会独具特色的文化构成因素之一。新石器时代在人类发展历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摆脱了漫长的旧石器时代后,人类社会在物质和精神领域都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以各种祭祀行为为代表的精神活动构成了人们精神生活的主体,呈现出丰富的崇拜观念和信仰层次,并与后世的宗教祭祀活动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而承载这一时期人类精神信仰世界的重要物质载体就是考古发现各类祭祀遗迹。本文主要通过对新石器时代祭祀遗迹的研究,来探寻史前人类的精神信仰体系,文章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对“祭祀”概念进行了定义,根据原始宗教的相关理论对祭祀的起源进行了探讨,然后对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的时间、空间范围进行了界定和说明,最后对新石器时代祭祀类遗迹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回顾,并略作评述。第二章对“祭坛类遗迹”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分布于全国的新石器时代的祭坛进行了考察,并利用相关研究方法对一些祭坛进行了考证。其次根据祭坛自身的形制特点,采用考古类型学方法对其进行了统一的分类研究。最后结合分类的研究成果,分区域对祭坛所呈现出来的信仰体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合研究,其中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祭坛进行了逐个重点研究。第三章为对“祭祀坑类遗迹”的研究。对祭祀坑在全国范围的分布进行考察并做了鉴别,对于一些不能确定性质的遗迹作“存疑”处理。根据祭祀坑的瘗埋现象和其与其他遗迹之间的关系展开了分类研究,在“独立性”和“关联性”两大类划分的基础之上又各自细分为若干小类。然后对第一大类相对独立性祭祀坑内诸小类的瘗埋现象的成因及其信仰体系分别进行了探讨,同时对存疑类祭祀坑也进行了分析。对第二大类关联性祭祀坑的祭祀对象进行了专题研究。第四章为对“地上建筑类遗迹”的研究。首先结合该类遗迹的分布状况对其祭祀性质进行了认定,然后根据遗迹相似的祭祀功能将其分为“祖庙”类、“殿堂”类和“神庙”类建筑三种类型,针对每一类别中的典型遗迹详细论述了对其定性的依据和祭祀内涵。第五章为对“其他类祭祀遗迹”的研究。主要是对一些无法归类或因数量太少不宜单独归类的祭祀遗迹进行研究,共分“石柱祭祀遗迹”、“祭祀场类遗迹”、“奠基祭祀遗迹”、“墓葬及墓地祭祀遗迹”、“居室葬的祭祀现象”、“龙形塑像遗迹”、“地面摆放的筒形器和套缸遗迹”等共7个小类,分别对每一类祭祀遗迹所呈现出的祭祀内涵进行了研究。第六章为“结语”。是对全文主要研究内容的总结,分别概括了新石器时代祭祀遗迹的总体特点和信仰系统的整体观,并对各地区内部祭祀遗迹和信仰体系的区域特征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后点出新石器时代祭祀遗迹与祭礼的起源,并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及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和方向。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为:新石器时代各种类型的祭祀遗迹整体上反映出较为多元的信仰对象,与这一时期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思想有密切关系。祭坛的祭祀对象主要为天地、太阳、山川等自然神和祖先、亲人、巫师等神格化的人,不同区域内的祭坛不仅在数量上有明显差异,而且在信仰体系上也各有侧重。祭祀坑因瘗埋现象和位置的不同而对应着不同的祭祀对象,相对独立的祭祀坑主要是用来祭祀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地母神、谷神等,关联性祭祀坑的祭祀对象则有着较为明确的指向性。地上祭祀性建筑分别呈现出对祖先神、太阳神崇拜的单纯宗教功能和兼具祭祀与议事复合功能的特点,不同功能类型的建筑有着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在其他类的祭祀遗迹中,奠基祭祀遗迹和墓葬及墓地中的祭祀遗迹在功能上和与之相对应的关联性祭祀坑基本一致;积石冢及西水坡M45主要体现了对巫师等神职人员的祭祀;居室葬反映出对祖先和凶死者的祭祀和禁忌;龙形塑像是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龙崇拜的见证;屈家岭文化的陶缸和套缸是独具特色的农业崇拜和祖先崇拜、生殖崇拜的象征。
洛佳男[3](2013)在《江汉油田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油气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然而油气的开采必然要占用大量土地,因此采用科学、高效的方法管理土地是十分必要的。江汉油田作为华中地区最大的油田企业,在21世纪初期即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土地管理工作,开发了江汉油田土地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采用C/S架构设计,数据保存在客户端中,属单机版软件,并需要安装使用。随着油田土地日益增多,油井分布越来越广泛,该系统已不能满足实际土地管理需要。因此,江汉油田决定在原有的单机版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基础之上,建设网络版“江汉油田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简化土地管理工作,共享土地信息数据、实现全油田土地信息的对称性。论文对江汉油田土地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在充分了解油田工作人员日常工作流程的基础上,运用软件工程思想,对系统需求、系统设计、系统实现和系统测试都予以明确和实施,并进行了系统运行后的效益分析。系统采用B/S三层架构设计,以.NET为开发平台,实现了江汉油田土地管理信息的网络化。在原有的江汉油田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功能之上,设计实现了油田对外付款工作流引擎。利用先进的GIS技术,实现了基于ArcGIS Server与Google Earth的宗地空间定位功能。采用移动通讯技术-Mobile,实现了企业内部网络下的移动办公功能。系统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了油田土地管理工作的安全性:一方面,从技术层面出发,将MD5加密、防止SQL攻击、电子签章集成到系统设计;一方面,从油田内控权限出发,将用户分为不同类型,拥有一定权限的用户只可以进行规定范围内的操作,任何用户都不能越权操作;最后,进行了后台系统的设计开发,对整个系统运行进行了有效管理。研究表明,系统可以满足江汉油田土地管理工作的需求,为江汉油田土地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系统在投入运营后可以产生可观的时间与经济效益,可以有效地推进油田土地管理工作的标准化、信息化与规范化,促进了土地的集约利用。
汪峰[4](2010)在《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研究 ——脉络梳理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探索》文中认为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在经济大开发的同时,城乡人居环境建设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这一时期也呈现出自然环境不断恶化、历史文化遗存遭到破坏和城乡地域文化特征丧失的问题。长江中游地区(指长江从宜昌至九江的流域范围)是我国国土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优越、同时自然生态还未严重退化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处于中游,极具发展潜力,其历史文化遗产是万里长江流域中的精华。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已开始呈现出环境承载力不堪重荷的迹象,需要加强规划控制和引导。在我国面积最大、经济和自然生态地位最重要的长江流域,根据发展的态势和生态环境特征分为三大段:上游、中游和下游。作者从本人的出生地和多年规划工作所在地形成的关注中心出发,鉴于上游(大西南)和下游(长三角)地域人居环境已有众多学者从事富有成果的研究,从本专业的角度选择,本文研究长江中游的人居景观问题。近两百年洪灾出现的频度和危害性迅速增长和加大,表明了长江中游城乡生态系统失衡逐渐加快。与此同时,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考察,长江中游人居景观丰富的地域历史文化如何传承和演进,在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如何保持自身的特色,也是规划建设实践中一项迫切的课题。论文通过对长江中游的历史和当(现)代人居景观的分析研究,从两湖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地域人居景观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中,总结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的文化特征。并结合长江中游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人文条件,分析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形成的原因。梳理人居景观源流,研究长江中游城乡景观形态与文化景观特征,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探索人居景观的保护和科学发展的新路径。论文主要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部分,对“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研究”这一课题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进行限定,简要介绍了文化景观的内涵与外延及其分类,对人居景观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提出了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内容。并根据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课题的创新点和研究框架,认为历史景观和当代景观的关系应是辨证统一的,是延续的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最后走向多姿多彩而又和谐统一的人居景观结构。第二部分,从纵向梳理了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的历史演进过程及面临的问题。阐述了自然地理背景是人居景观形成的基础,地域文化背景是人居景观形成的重要原因。第三部分,横向论述了长江中游人居景观自然及经济文化背景、文化区系特征,对保护发展现状进行剖析。即从文化的深层结构来考察其人居景观的特征,充分挖掘其价值内涵。第四部分,对长江中游人居景观体系进行架构和整合研究。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及各主要沿江城市人居景观,分别进行实证研究。第五部分,对长江中游人居景观文化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进行研究。提出了长江中游人居景观文化解码与整合途径,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路径。第六部分,对长江中游和谐人居景观体系进行研究。提出了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规划理念与方法以及创造人居景观地域特色的途径。第七部分,论文结论:构建和谐的人居景观——和谐社会的实体空间显现。
鞠慧雅[5](2008)在《城镇化背景下矿区土地整理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日益加剧,各项建设占用大量耕地,加上土地利用中浪费和破坏现象普遍,致使我国人地矛盾日益尖锐,逐步危及到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矿区土地整理成为实现矿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促进矿区资源、环境、人口以及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佳选择。我国1999年开始施行的《土地管理法》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土地整理”,把土地整理提升到法律高度,进一步强调了土地整理的重要性。然而,土地整理的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主要集中于农村土地和城市土地,以矿区土地作为研究对象的并不多见。在城镇化进程中,矿区土地整理作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农民收益的最重要手段,在有效缓解人地矛盾、解决土地利用问题及“三农问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逐渐展现出矿区土地整理的巨大潜力。本文立足于北京市门城采空区土地利用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在矿区土地整理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探讨。全文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研究,包括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二部分为第四至六章是实例研究。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回顾和总结了矿区土地整理和城镇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列举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章分析了城镇化过程中矿区土地整理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第三章在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支持下着重研究了矿区土地整理和城镇化的关系,并分析了矿区城镇化的现状,指出了矿区土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以门城采空区综合治理为例,在应用矿区土地整理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采空区综合治理的思路和步骤。第五章在第四章的基础上提出了城镇化过程中矿区土地整理的原则、建议和政策措施。第六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指出本文的工作成果和存在的不足。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理论方面,在城镇化和矿区土地整理的背景下,综合分析了矿区土地整理和城镇化的辩证关系;实践方面以北京市门头沟区门城采空区为例,提出了在城镇化背景下矿区土地整理的方法和对策建议,为今后矿区土地整理提供参考。
常怀颖[6](2005)在《龙山时期至二里头早期的社会复杂化进程初探 ——以河南中、西、南部为观察中心》文中指出龙山时期至二里头早期阶段河南中、西、南部的考古学文化面貌复杂,多种考古学文化处于犬牙交错的分布态势之中。由于对不同文化分布区域内的临近遗址间的年代学早晚关系缺乏细致的梳理,因此这一问题在当前学术界尚存在争论。但同时,由于上述时空范围恰好处于社会复杂化的关键进程中的核心地区,对于文明的形成与扩张的理解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故而有必要重新加以整理和探讨。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本文基于对各遗址基本考古学材料的整理,以不同流域为区域划分依据,对龙山时期至二里头早期河南中、西、南部考古学文化的谱系与相互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梳理。经由地层关系所确定的各遗址自身年代学早晚关系确定相同地点不同时期文化面貌的差异与演进过程,并由此探讨不同考古学文化在各地区的势力消长过程。 由于本文的目的在于力图构建起以物质文化材料为外在反映的早期社会族群关系与认同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早期文明的扩张方式与扩张过程中,中心地区与文化边缘地带间文化、经济、信仰等相关问题的互动进行探讨,因此与传统考古学注重对于文化谱系的梳理方法已有一些区别。因此本文在方法的使用上以传统考古学分析方法为基础,侧重于人类学与社会学的阐释模式,从宏观角度看待文化样态转换背后的社会问题。 为了这一目的,本文经由年代学的考察,在大致获得能反映社会某种变革的阶段性的分期方案,作为对于社会结构和社会演进的纵向依据后,以陶器群为切入点,展开对社会问题的探讨。由于陶器的稳定样态风格可以理解为生活
王银凤[7](2005)在《转型期中国农民利益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转型期中国农民的经济利益问题进行了探讨,较为详细地论述了转型期中国农民利益实现的历史基础、现实状况、基础条件、制度安排和组织创新。本文共分五章。 在第一章中,通过对利益理论的梳理,揭示了农民利益的思想渊源,使我们能够较为清晰地了解农民利益思想和透视农民利益的方方面面。主体需要、社会关系和个体能力分别构成农民利益的自然基础、社会基础和重要条件。农民利益是个古老而新鲜的话题。源远流长的农民利益理论表明农民利益是一个古老的话题。然而,农民是社会变迁中的弱势群体,农民的利益并没有随经济的增长而同步提高,农民利益又成为一个必须引起重视和加以研究的新鲜话题。从经济学的角度考察农民,农民和其他主体一样是理性人。理性人的农民应将实现利益最大化作为生产的目标和准则。农民的利益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利益,本文主要探讨农民的经济利益。农民的经济利益就是指能为农民所拥有的用以满足农民需要的物质资料和劳务。这些物质资料和劳务中的一部分可以通过收入加以衡量,另一部分如土地并非收入所能反映。土地制度是国家赋予农民的一种福利,它不受个人收入多少的影响。本文中的农民特指农业生产者或劳动者,农民实现经济利益就是指农业生产者如何依托农业实现经济利益的提高。 在第二章中,通过对转型期我国农民利益的透视,揭示出无论在从上而下的集体化、合作化运动中,还是从下而上的家庭承包责任制、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中,农民的利益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从改革前后农民利益的比较中可以发现改革前在集体行动的集体至上原则下,农民生产者的意义只是局限在满足家庭和全体国民的基本消费需要,而不是追求真正的利润最大化。这种自上而下的利益实现方式使农民难以成为一个真正的理性主体,农民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利益。改革开放以来,在部分先富和个人优先的原则下,农民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生产者,因为农民拥有可以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如土地,又能够自己决定生产什么,当然,生产的成果也是在完成一个定额的上缴之后归为己有。农民可以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决定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但由于农业的生产成本较高和单个农民在市场经济中的不利地位,农民在增产的情形下收入增长较为缓慢。近年来,农民的绝对收入增长较快,但相对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和城乡生活费支出差距仍然较大。与此同时,农民利益也在国家“多取少予”和“鲜花只送佳人”的政策和制度安排下悄然流失。转型期我国农民利益的提高期待着农民自身力量的增强,国家特殊时期的政策安排使农民难以从根本上摆脱利益合法
张震龙[8](2005)在《“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选取“两湖”平原,即湖北省的江汉平原、湖南省的洞庭湖平原作为研究对象,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了“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本文紧紧抓住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这一主题,从区域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研究入手,分析和比较国内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先进经验,考察和分析了“两湖”平原开发的历史进程,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经济增长、产业集群、城市集群、中央商务区(CBD)、县域经济、投资环境、管理创新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索。在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外延与特征以及对“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模型,提出了“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中的产业集群、城市集群、CBD 以及县域经济发展策略,理清了“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中的投资环境建设、区域管理创新的思路。对“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的结构和运行机理进行分析,阐明了区位条件、基础设施、科技水平、区域环境等因素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影响。本文运用经济学的区位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和区域经济管理理论原理,深入分析“两湖”平原的经济地理特征、区位条件、发展现状和途径; 系统研究了“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区域管理制度创新、政策设计及其特点,实事求是地总结了“两湖”平原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经验和问题; 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对国外和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 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证明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推进区域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提升区域经济整体实力和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同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探讨了区域经济冲突对经济一体化的影响,阐明了经济增长、产业集群、城市集群、建设CBD、县域经济发展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互动关系。本文采用了“两湖”平原经济发展的大量数据,运用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建立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宏观经济发展模型。对“两湖”平原市和县(市)经济实力进行综合排名,并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深刻分析了“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其他区域的发展态势,提出了构建增长极、实施一体化发展、促进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
邓宏兵[9](2004)在《江汉湖群演化与湖区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强调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以获取区域持久的、稳定的发展能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生态的可持续性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考察历史时期区域环境变迁和演化的轨迹、揭示区域不可持续发展的原因、探寻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般规律意义重大。湖(泊)群与人类文明起源、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密切,探讨湖(泊)群地区发展的基本理论、通过湖(泊)群地区演化过程分析找出规律、提出湖(泊)群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有助于丰富湖(泊)群地区研究的内涵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范畴、指导湖(泊)群地区的合理开发,从更大范围上促进区域的全面发展。江汉湖群位于湖北省境内,是整个长江中下游淡水湖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质历史时期,江汉湖群经过了复杂的演化过程;在近代,江汉湖群演化又深深打上了人类的烙印。江汉湖群所在区一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经济发达地区,在我国空间经济布局上有重要地位。同时该地区又是我国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研究江汉湖群的历史演化和近代变迁,揭示江汉湖群演化过程和规律,剖析影响江汉湖群演化的因素与机制,探讨湖群演化与湖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联,有助于把握湖群演化的趋势、恢复和重建良好的生态环境,使江汉湖群区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全文共分五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研究的意义和研究区范围、研究目标、研究框架与技术线路、研究内容等问题。文章指出江汉湖群演化与湖区可持续发展研究可以丰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指导江汉湖区的发展,并为其他地区发展提供参考。运用RS/GIS手段,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准确界定了江汉湖群区的范围。研究目标是探讨湖(泊)群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通过湖(泊)群地区演化过程分析找出规律、提出湖(泊)群地区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丰富湖(泊)群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范畴、为湖(泊)群地区的合理开发提供参考。研究框架与技术线路是,在环境变迁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指导下,探讨江汉湖群演化的过程与规律,科学评价江汉湖群区的资源,分析江汉湖群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探讨江汉湖区生态环境优化的对策,研究江汉湖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途径和基本方略。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论综述与研究进展、江汉湖群演化过程和规律、江汉湖区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典型地区案例分析。 第二章为理论综述与研究进展。首先阐述了环境变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历史背景和主要成果,揭示了二者的相互关系。然后探讨了湖群环境变迁与湖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与研究进展,考察了江汉湖群演化和湖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现状与问题。文章认为环境变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是国内外普遍关心的领域,指出环境变迁过程和规律的研究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认识、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应用研究是该领域的重点问题。环境变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极为密切,不能割裂二者之间的联系。环境变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两种动态过程,人类活动是环境变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互作用的纽带和中间环节,优化调控环境变迁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核心。湖(泊)群环境变迁与湖区可持续发展研究是环境变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对此十分重视。江汉湖群区研究的主要成果集中在以下方面:对江汉湖群和湖泊的综合研究、演化研究、对湖区环境地质与化学特征方面的研究、对湖群和湖泊地区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以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总的来讲,江汉湖群和湖泊地区研究成果众多,但多从某一侧面进行研究,把湖群和湖泊地区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是比较少的。 第三章为江汉湖群演化过程和规律。在探讨江汉湖群演化的地质背景与沉积证据的基础上,揭示了地质构造运动及地貌沉积与湖泊发育的关系,着重剖析了全新世江汉湖群的演化过程和规律,运用RS/Gls等方法对近50年来江汉湖群的演化进行了定量研究,分析了江汉湖群演化的原因与成因类型。文章认为地质基础及构造运动提供了江汉湖群发育的先决条件,气候变迁、海平面变化及人类活动促进了江汉湖群的演化,现代江汉湖群基本格局主要是全新世以来演变的结果。文章进一步指出:①在江汉平原地区,白至一第三纪发育了大量的咸水湖。②从新第三纪开始,江汉平原由内陆盆地盐湖沉积为主转变为外流盆地河湖沉积为主,淡水湖泊开始出现。③更新世特别是晚更新世以来的环境变迁对现代江汉湖群形成演化有重大影响。④现代江汉湖群是全新世以来湖群演变的产物,早全新世为湖群与湖泊兴起期,中全新世为湖群与湖泊的扩张期,晚全新世为湖群与湖泊演化的波动和衰退期。⑤江汉湖群演化及环境变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构造运动、气候及海平面变化、河网水系变化、烷田开发与围湖垦殖、水利工程、长江中上游生态环境建设等都直接作用于江汉湖群。地质历史时期湖群的演化受到构造运动与气候的影响作用巨大,全新世则气候因子占据主导地位,近现代变化(尤其是近五百年来的变化)主
侯石安[10](2004)在《中国财政农业投入政策研究》文中认为财政对农业的持续有效投入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采取的、旨在保护和发展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繁荣稳定的重要措施。 农业的特殊地位并非是由其经济效益决定的,而主要是由其社会效益决定的。正因为如此,在当今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尽管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很小,农业生产者很少,但仍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丝毫未放松对农业的支持。通过对农业的大量财政投入,增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收入水平,促进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达9亿多人,农户达2亿多户,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绝不可能撇开农村发展、农业稳定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加大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不仅是农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中国财政农业投入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上,长期存在着效率不高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投入的总量较少,导致效率提高较难;另一方面是由于投入结构和投入方式不合理,导致投入效果较差。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国财政农业投入政策的全面分析,特别是从理论和实证方面对财政农业投入力度、投入结构、投入效益进行分析,借鉴国外财政农业投入政策的成功经验,探讨中国财政农业投入政策的优化路径,以提升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支持效率。其基本内容有: 一、阐述了财政投入与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论述了农业是具有广泛外部性的产业,强调农业的发展特别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持。财政投入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亚当·斯密(Adam Smith)是第一个倡导经济增长的人,认为资本积累与资本投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主张政府优先对农业的投入;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s)乘数理论说明国民收入增加值是投资额的倍数,强调政府投入对促进国民收入和就业增加的重要贡献;“汉森—萨缪尔森”(Alvin Hansen,Paula Samuelson)模型反映了投资与经济波动的内在关系,认为经济波动的原因在于加速原理和乘数原理的共同作用;舒尔茨(Theodore W.Schultz)认为政府对农民的投资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强农业竞争力的必要条件,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在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农业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其重要性并不亚于现代工业部门。但农业又是经济效益不显着、比较利益偏低、风险性较大的产业,这就决定了农业是需要政府给予特别支持的产业。 摘要-.<sup><sup>...,..<sup><sup>.-<sup><sup><sup><sup>.<sup><sup>.<sup><sup><sup><sup><sup>.<sup><sup><sup><sup>.<sup><sup><sup>..晌. 二、揭示了中国财政农业投入政策的演变过程,归纳了现行财政农业投入的主要政策,分析了中国财政农业投入政策的缺陷。中国财政农业投入政策经历了五个阶段,每一阶段都与政府的农业发展政策和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本研究首次根据财政职能和农业财政政策的特点将中国财政农业投入政策分为生产性投入政策、公共性投入政策、农村社会发展投入政策、农业补贴政策和转移支付政策,并对每一政策的实施内容进行了分析概括。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行财政农业投入政策的缺陷。 三、计算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国财政农业投入的规模、力度和投入结构,结果表明: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投入力度较弱;投入结构中,生产性、事业性投入比重较大,公共性投入比重较小,尤其是对农业科技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 四、从理论和实证结合上分析了中国财政农业投入的规模效益、结构效益、功能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研究表明:财政农业投入规模对农业GDP增长有较明显促进作用;结构效益中,财政对农业基本建设的投入效果最显着,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和对农村救济的投入,经济效益不显着;功能效益方面,采用财政投入对农民收入增长贡献指标分析,结果为财政投入对农民收入增长作用不明显。社会效益方面,选取农村脱贫、农民就业、国家粮食安全为分析对象,发现财政投入对扶贫和促进农民就业的社会效益显着,对增加粮食产量和粮食供给量效果不明显。生态效益方面,选取财政对生态建设投入的主要项目作为分析对象,发现1998年之后国家利用国债资金增加对造林、退耕还林等项目的投入,效果日益显现出来;但由于灾害过于频繁、部分生态建设项目稳固性较差及其他原因,财政投入对治理水土流失的功效较差。 五、基于上述研究,借鉴国外财政农业投入政策运用的成功经验,提出中国财政农业投入政策需以提高农民收益水平、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保护生态环境和提升农业竞争力为目标,逐步扩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规模,提高财政农业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不断优化财政对农业投入结构,提高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效率;尽快建立农业灾害保障机制和地方财政农业积累投入机制;用好场叮O农业规则,优化财政对农业的补贴政策;建立财政农业投入的后评价制度,促进财政农业投入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制度化。
二、为了大地的微笑——跨世纪的天门市土地管理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了大地的微笑——跨世纪的天门市土地管理局(论文提纲范文)
(1)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及教育研究 ——以南京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源起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概念界定 |
二、相关理论背景 |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一、国外职业生涯教育现状 |
二、国内职业生涯教育及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职业规划教育研究的启示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力求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地球科学学科发展背景及人才需求 |
一、地质学的起源与发展背景 |
二、现代地球科学学科内涵发展历程 |
三、我国地球科学学科的发展与战略地位 |
四、我国地球科学学科发展现状 |
五、学科发展需求对于地学人才职业规划教育的启示 |
第三章 建国后我国地球科学专业人员职业生涯发展演变---基于数据统计和典型生涯人物访谈的研究 |
第一节 地球科学学科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地球科学专业毕业生职业分布——以南京大学为例 |
第三节 建国后地球科学专业人员就业价值观的演变 |
一、建国初期:一元化的传统职业价值观 |
(一) 建国初期地球科学人才的社会价值观 |
(二) 典型生涯人物分析——中国科学院院士W院士 |
二、改革开放后:务实求真的现实主义价值观 |
(一) 改革开放后的地球科学人才的社会价值观 |
(二) 典型生涯人物分析—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S教授 |
三、新世纪以来:个体幸福最大化的后现代价值观 |
(一) 后现代价值观体现 |
(二) 典型生涯人物分析—地质学家、自由职业者B先生 |
第四节 数据分析和启示 |
一、就业市场不断扩大和专业社会认可度之间的矛盾分析 |
二、典型人物职业生涯发展对于职业规划教育的启示 |
(一) 名人效应在专业兴趣引领中的作用 |
(二) 应用地质学的职业前景 |
(三) 地质学领域的自由职业市场分析 |
(四) 地球科学人才的成才因素分析 |
第四章 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分析——基于调查的数据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调查工作设计 |
第二节 调查数据分析 |
一、地球科学专业社会认可度分析 |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进展分析 |
三、职业期待 |
四、职业价值观分析 |
五、农村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各要素对比分析 |
第三节 小结 |
一、综合性大学地球科学专业学生专业认可度堪忧 |
二、职业规划进展不尽如人意 |
三、职业价值观呈现自我倾向和务实趋势 |
四、大学生职业规划要素随个人属性呈现差异性 |
第五章 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分析——基于访谈的质性研究 |
第一节 大学生职业规划个案访谈 |
一、A同学 立志科研,取法乎上 |
二、B同学 心系小家,胸怀大家 |
三、C同学 酷爱文学,取道地学 |
四、D同学 步步紧扣,精心规划 |
五、E同学 日行三省,孜孜以求 |
六、F校友 勇于挑战,敢于担当 |
七、X&Y校友 比翼双飞,各司其职 |
第二节 个案分析对于职业规划教育的启示 |
一、专业的内在吸引构成职业选择的根本动力 |
二、社会实践缺乏成为职业规划滞后的广泛因素 |
三、中美比较视角的启示 |
四、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深层次体现 |
第六章 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特点及教育机制探索 |
第一节 地球科学专业职业规划教育特点(实证总结) |
第二节 提升艰苦专业社会认知度和美誉度 |
一、弘扬地学文化 |
二、专业兴趣培养 |
三、行业就业政策的鼓与呼 |
第三节 地球科学领域的霍兰德职业世界探索模式 |
一、霍兰德职业兴趣角度的职业世界探索分析 |
二、职业世界六边形模型在职业规划指导中的应用 |
第四节 开展以实践为核心的职业价值观教育 |
一、职业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教育的根本 |
二、价值追求是个人发展的需要 |
三、职业市场均衡发展有赖于职业价值观教育 |
四、以实践为核心的职业价值观教育途径 |
第五节 构建全方位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 |
一、确保组织机构人力保障 |
二、职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 |
三、完善职业规划课程体系 |
四、全员参与职业规划教育 |
五、全程开展职业规划指导 |
六、建立就业实习评估机制 |
七、关注特殊人群职业辅导 |
第六节 地球科学专业职业规划教育对于高等教育的普遍意义 |
一、价值观教育的时代性和紧迫需求 |
二、职业规划教育的中国本土化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地质学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近30年校友职业分布 |
附录4 图表目录 |
致谢 |
(2)新石器时代祭祀类遗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祭祀的概念与起源 |
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及界定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研究对象的时间、空间范围的相关概念的说明 |
一、“新石器时代”及相关概念的提出 |
二、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的特征和标志 |
三、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年代跨度与分期 |
四、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分区 |
五、新石器时代祭祀类遗迹的分区 |
第五节 新石器时代祭祀遗迹研究现状回顾及评述 |
一、综合研究 |
二、专题研究 |
三、个案研究 |
四、其他研究 |
五、相关评述 |
第二章 祭坛类遗迹 |
第一节 分布考察 |
一、北方地区 |
二、黄河上游地区 |
三、黄河中游地区 |
四、长江中游地区 |
五、长江下游地区 |
第二节 分类研究 |
一、甲类 石坛 |
二、乙类土石混合坛 |
三、丙类土坛 |
第三节 信仰体系研究 |
一、祭坛的基本功能及其它 |
二、北方地区祭坛的信仰体系 |
三、黄河流域祭坛的信仰体系 |
四、长江中游祭坛的信仰体系 |
五、环太湖流域祭坛群的信仰体系 |
六、长江下游其他祭坛的信仰体系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祭祀坑类遗迹 |
第一节 分布考察 |
一、北方地区 |
二、黄河上游地区 |
三、黄河中游地区 |
四、黄河下游地区 |
五、长江中游地区 |
六、长江下游地区 |
第二节 分类研究 |
一、甲类独立性祭祀坑 |
二、乙类关联性祭祀坑 |
第三节 瘗埋现象和祭祀对象研究 |
一、兽祭坑中家畜种类多寡现象分析 |
二、农业崇拜—从磁山遗址祭祀坑群现象谈起 |
三、相对独立的人祭坑和兽祭坑与地母神信仰 |
四、存疑类祭祀坑瘗埋现象辨析 |
五、器物祭祀坑内的瘗埋现象 |
六、关联性祭祀坑专题研究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地上建筑类遗迹 |
第一节 分布考察 |
一、北方地区 |
二、黄河上游地区 |
三、黄河中游地区 |
四、长江中游地区 |
五、长江下游地区 |
第二节 分类及祭祀功能剖析 |
一、“宗庙”类建筑—以女神庙为中心 |
二、“殿堂”类建筑—以大地湾F901为中心 |
三、“神庙”类建筑—以高庙遗址祭祀建筑为中心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五章 其他类祭祀遗迹 |
第一节 石柱祭祀遗迹 |
一、遗迹现象 |
二、分析研究 |
第二节 祭祀场类遗迹 |
一、遗迹考察 |
二、分析研究 |
第三节 奠基祭祀类遗迹 |
一、分布考察 |
二、相关分析和研究 |
第四节 墓葬及墓地祭祀遗迹 |
一、北方地区的石圈墓和积石冢 |
二、西水坡M45及蚌塑图案的祭祀内涵 |
三、其他墓葬和墓地祭祀遗迹 |
第五节 居室葬的祭祀现象 |
一、居室葬遗迹 |
二、相关分析和研究 |
第六节 龙形塑像遗迹 |
一、发掘所见的龙塑遗迹 |
二、祭祀内涵探析 |
第七节 地面摆放的筒形器和套缸遗迹 |
一、遗迹考察 |
二、相关分析 |
第八节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祭祀遗迹总体的特点及演变 |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祭祀遗迹信仰体系总体观 |
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祭祀遗迹的区域特色和信仰体系特点 |
第四节 新石器时代祭祀遗迹与祭礼起源 |
第五节 存在问题及其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江汉油田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框架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 小结 |
2 基本原理与关键技术 |
2.1 基本原理 |
2.1.1 江汉油田土地管理模式 |
2.1.2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 |
2.2 关键技术 |
2.2.1 工作流与办公自动化 |
2.2.3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 |
2.2.4 .NET Mobile移动技术 |
2.3 小结 |
3 江汉油田LMIS需求分析 |
3.1 江汉油田土地管理现状 |
3.2 近年江汉油田土地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
3.3 系统功能需求 |
3.4 小结 |
4 江汉油田LMIS系统设计 |
4.1 系统概要设计 |
4.1.1 系统架构设计 |
4.1.2 系统运行环境 |
4.1.3 开发工具 |
4.1.4 系统部署图 |
4.2 系统功能设计 |
4.2.1 系统前台功能设计 |
4.2.2 系统后台管理功能设计 |
4.3 数据库设计(E-R) |
4.3.1 Model类库实体与数据表设计 |
4.3.2 空间数据库-ArcSDE |
4.4 工作流引擎设计 |
4.5 安全性设计 |
4.5.1 电子签章 |
4.5.2 MD5用户密码加密技术 |
4.5.3 SQL注入攻击 |
4.5.4 IFrame页面结构安全性设计 |
4.6 小结 |
5 系统实现与运行 |
5.1 互操作界面 |
5.2 系统架构的实现 |
5.3 对外付款审核功能的实现 |
5.3.1 费用审核 |
5.3.2 审核单与电子签章 |
5.4 宗地入库功能的实现 |
5.4.1 自动入库 |
5.4.2 人工录入 |
5.4.3 宗地Excel表导入 |
5.5 地籍管理部分功能的实现 |
5.5.1 宗地历史追踪 |
5.5.2 土地处置 |
5.5.3 宗地位置信息显示 |
5.6 统计报表与图形辅助分析 |
5.8 系统效益分析 |
5.9 小结 |
结论 |
1 结论 |
2 进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研究 ——脉络梳理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图表目录 |
1 导论 |
1.1 关于选题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1.4 本课题的主要创新点 |
1.1.5 重要概念界定 |
1.1.6 研究范围 |
1.1.7 研究内容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1.3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及研究框架 |
2 长江中游地域人居景观历史演进 |
2.1 早期聚居景观 |
2.1.1 原始聚居文化 |
2.1.2 两湖平原城镇聚落的发展 |
2.1.3 历史渊源与地域文化 |
2.1.4 聚落类型 |
2.1.5 聚落形态与结构 |
2.1.6 聚落组成要素 |
2.2 历史时期开发建设概况 |
2.2.1 两湖地区江河湖泊演变 |
2.2.2 江汉平原垸田大开发 |
2.2.3 洞庭湖地区垸田大开发 |
2.2.4 鄱阳湖历史演变及其开发 |
2.2.5 荆江与洞庭湖关系演变 |
2.3 历史时期建设成果与生态环境演化趋势 |
2.3.1 历史时期人居景观建设成果 |
2.3.2 生态环境演化趋势 |
2.3.3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演进规律 |
2.4 本章小结 |
3 长江中游城乡人居景观现状与发展分析 |
3.1 长江中游概况 |
3.1.1 长江流域自然背景 |
3.1.2 长江中游概况 |
3.2 山水景观大系 |
3.2.1 水景观概览 |
3.2.2 山景观概览 |
3.3 人居景观文化区系特征 |
3.3.1 语言区系特征 |
3.3.2 宗教区系特征 |
3.3.3 民俗区系特征 |
3.3.4 人居景观文化区系特征 |
3.4 传统村镇山水人居景观 |
3.4.1 地理环境与聚落分布 |
3.4.2 婺源民居及环境特点 |
3.4.3 张谷英村形成及特点 |
3.4.4 通山民居环境及特点 |
3.5 城镇景观物质空间特征 |
3.5.1 主要城市概览 |
3.5.2 街道景观特征 |
3.5.3 滨水景观 |
3.5.4 广场景观特征 |
3.5.5 历史遗存 |
3.5.6 名楼景观 |
3.6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建设问题分析与研究的基本思路 |
3.6.1 问题分析 |
3.6.2 研究的基本思路 |
3.7 本章小结 |
4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系统架构与整合 |
4.1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系统架构 |
4.1.1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建设面临的挑战 |
4.1.2 区域自然景观网络结构——山水骨架,生态为核 |
4.1.3 区域城镇人居景观网络——一带三圈:都市文明,层次互补 |
4.1.4 区域乡村人居景观网络——传统之旅,文化之魂 |
4.2 武汉都市圈人居景观体系 |
4.2.1 武汉都市圈 |
4.2.2 特大城市武汉:“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
4.2.3 大中型城市:黄冈、鄂州、黄石 |
4.3 长株潭城市群人居景观体系 |
4.3.1 长株潭城市群概况 |
4.3.2 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特点 |
4.3.3 长株潭新区规划建设 |
4.3.4 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区的空间结构框架 |
4.4 昌九景城市群人居景观体系 |
4.4.1 江西省准城市群构想:群雄逐鹿 |
4.4.2 江西省城市群形成过程及其动力机制分析 |
4.4.3 昌九景城市群人居景观系统发展战略 |
4.5 洞庭湖、鄱阳湖湖口城市人居景观分析与整合 |
4.5.1 岳阳——环洞庭湖中心城市 |
4.5.2 九江——昌九工业走廊鄱阳湖湖口中心城市 |
4.6 三国古战场历史文化名城人居景观特征 |
4.6.1 宜昌:三国古战场、现代水利枢纽城市 |
4.6.2 荆州:“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4.7 本章小结 |
5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文化生态保护 |
5.1 文化对城乡人居景观规划建设的影响 |
5.1.1 文学艺术与景观规划 |
5.1.2 宗教建筑与城镇特色 |
5.1.3 民俗景观与城镇形态 |
5.2 文化与城乡人居景观规划建设的互动 |
5.2.1 人居景观建设的人文关照 |
5.2.2 文化与城乡人居景观规划的互动 |
5.3 人居景观文化解码与整合途径 |
5.3.1 文化解码与转译 |
5.3.2 人居景观文化整合途径 |
5.4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
5.4.1 传统城市与现状城市格局 |
5.4.2 文化古迹的保护与利用 |
5.4.3 荆州历史文化保护案例 |
5.4.4 历史文化的解码与再生:以荆州市九龙渊公园为例 |
5.5 地域景观多样性建设 |
5.5.1 生物的多样性与城市景观的多样性 |
5.5.2 保持景观与文化的多样性措施 |
5.5.3 人居景观生态控制与文化引导 |
5.6 生态环境保护利用 |
5.6.1 生态环境保护利用 |
5.6.2 区域生态空间管治 |
5.7 本章小结 |
6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规划理念与方法 |
6.1 价值观念演进 |
6.1.1 环境概念辨析 |
6.1.2 价值观念演进 |
6.2 和谐人居景观体系架构 |
6.2.1 和谐社会与和谐人居景观 |
6.2.2 和谐人居景观体系架构 |
6.3 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规划理念 |
6.3.1 适应性发展——自组织与他组织 |
6.3.2 建设控制论——规划干预与协调 |
6.3.3 科学保护观——遗产继承与发展 |
6.3.4 效率与公平——包容性增长与发展 |
6.3.5 不确定性与稳定性并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图景 |
6.4 人居景观三层次规划要点与措施 |
6.4.1 宏观层次——省际区域协调整合:宏观调控、整体联动 |
6.4.2 中观层次——省域城市整合:各显其能、彰显特色 |
6.4.3 微观层次——城市内部整合:以人为本,生态宜居 |
6.5 地域景观空间形态塑造 |
6.5.1 标志性的节点景观 |
6.5.2 主导型的轴线景观 |
6.5.3 强化型的面域景观 |
6.6 地域景观特色塑造手法 |
6.6.1 外科手术式——拼贴与缝合 |
6.6.2 中医国术式——针灸与植入 |
6.6.3 化学反应式——触媒与催化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城镇化背景下矿区土地整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对土地整理与城镇化问题研究 |
1.3.2 国内对土地整理与城镇化问题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论文研究方法 |
1.4.3 本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2 矿区土地整理及城镇化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土地整理 |
2.1.2 土地复垦 |
2.1.3 矿区土地整理 |
2.1.4 矿区土地整理与土地复垦的关系 |
2.1.5 城镇化 |
2.2 矿区土地整理的特点、目的、任务 |
2.2.1 矿区土地整理的特点 |
2.2.2 城镇化背景下矿区土地整理的目的 |
2.2.3 城镇化背景下矿区土地整理的任务 |
2.3 矿区土地整理和城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 |
2.3.1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
2.3.2 生态学理论 |
2.3.3 人地共生理论 |
2.3.4 土地优化配置理论 |
3 城镇化进程中矿区土地整理分析 |
3.1 矿区土地整理与城镇化的关系 |
3.1.1 矿区土地整理是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基础 |
3.1.2 加快城镇化建设有利于推动矿区土地整理的步伐 |
3.2 城镇化进程中矿区土地整理存在的问题 |
3.2.1 工矿企业用地权属不清 |
3.2.2 复垦资金来源不足,复垦责权利不明确 |
3.2.3 技术水平落后,农业复垦研究较少 |
3.2.4 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导致土地整理成本过高 |
4 门城采空区城镇化过程中矿区土地整理的实例分析 |
4.1 门城采空区的基本情况 |
4.2 门城采空区影响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因素 |
4.2.1 采空区经济基础薄弱 |
4.2.2 采空区地质灾害缺乏系统有效的勘查治理 |
4.2.3 采空区基础设施落后 |
4.2.4 采空区社会构成复杂,弱势群体聚集 |
4.3 通过矿区土地整理综合治理采空区的基本思路 |
4.3.1 对门城采空区的基本功能进行定位 |
4.3.2 多层次多角度制定门城采空区的规划方案 |
4.3.3 详细制定门城采空区的治理目标与实施步骤 |
4.4 居民安置方案选择 |
4.4.1 方案一:货币补偿 |
4.4.2 方案二:就地安置 |
4.4.3 方案选择 |
5 城镇化过程中矿区土地整理的原则和建议措施 |
5.1 矿区土地整理原则 |
5.1.1 因地制宜原则 |
5.1.2 分步实施原则 |
5.1.3 综合效益原则 |
5.2 矿区土地整理的实施建议 |
5.2.1 矿区土地整理要结合城镇规划 |
5.2.2 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多元化的农村土地市场 |
5.2.3 加强土地登记和地籍管理工作 |
5.2.4 加大资金扶持,扩大融资渠道 |
5.2.5 加大科技开发,充分利用采矿废弃物 |
5.3 采空区综合治理的政策措施 |
5.3.1 成立专门机构,理顺管理体制 |
5.3.2 申请国家项目,进行灾害治理 |
5.3.3 开展科技实验,确定示范工程 |
5.3.4 基础设施先行,改善基本条件 |
5.3.5 加大资金扶持,扩大融资渠道 |
6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发表论文 |
(6)龙山时期至二里头早期的社会复杂化进程初探 ——以河南中、西、南部为观察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节 缘起 |
第二节 时空范围的界定 |
第三节 地貌条件与气候、环境 |
第四节 自然资源与生业方式 |
第五节 田野资料与研究现状 |
第六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一章 龙山时期的豫西、豫中与豫南 |
第一节 考古学文化谱系与区划原则 |
第二节 伊洛——郑州区典型遗址分析 |
第三节 伊洛上游地区典型遗址分析 |
第四节 豫中地区典型遗址分析 |
第五节 豫西南地区典型遗址分析 |
第六节 豫东南地区典型遗址分析 |
第七节 小结 |
第二章 二里头早期的豫西、豫中与豫南 |
第一节 二里头文化早期遗存的推定 |
第二节 伊洛——郑州区典型遗址分析 |
第三节 豫中典型遗址分析 |
第四节 豫西南典型遗址分析 |
第五节 豫东南典型遗址分析 |
第六节 小结 |
第三章 互动与整合:以陶器群为观察中心 |
第一节 典型陶器形制演变与区系类型 |
第二节 郑洛地区陶器群的变迁 |
第三节 伊洛上游地区龙山陶器群的变迁 |
第四节 豫西南地区陶器群的变迁 |
第五节 豫中地区陶器群的变迁 |
第六节 豫东南地区陶器群的变迁 |
第七节 小结 |
第四章 社会复杂化中的遗迹记录 |
第一节 房屋建筑 |
第二节 墓葬 |
第三节 城址与中心聚落 |
第四节 分化与确立 |
第五章 变革的动与静:个案的考察 |
第一节 以伊洛一郑州到汝颖区的炊器变化为观察中心 |
第二节 十里铺 M3、M5 |
第三节 王湾 H79、H166与王城岗H760 |
第四节 黄楝树 F5 |
第五节 王城岗城址与二里头宫城 |
第六节 龙山时期石质生产工具考察 |
第七节 小结 |
第六章 月映万川:社会复杂化的表象(代结论) |
第一节 滚动的雪球 |
第二节 整合与被整合 |
余论:异乡传说——思想史的命题 |
第一节 出土文献的蛛丝马迹 |
第二节 正史的记载 |
第三节 诸子的传颂 |
第四节 古地理书的描述 |
第五节 《史记·夏本纪》的整合 |
第六节 史记叙述体系的再思考 |
第七节 缺环的论证——方法论的瓶颈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学术成果简介 |
声明 |
后记 |
(7)转型期中国农民利益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a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的背景和动机 |
二、论述的要点 |
三、章节关系 |
四、基本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农民利益论及其思想渊源 |
第一节 义利之辩与利益范畴的源起 |
一、孰重孰轻:源自中古的义利之争 |
二、孰优孰劣:众说纷纭的利益范畴 |
三、孰是孰非:形形色色的利益观 |
第二节 经济利益的方方面面 |
一、自然基础:经济利益形成中的主体需要 |
二、社会基础:经济利益形成中的社会关系 |
三、重要条件:经济利益形成中的个体能力 |
第三节 农民利益是古老而新鲜的话题 |
一、弱势群体:社会变迁中的农民 |
二、利益载体:理性人与理性的农民 |
三、理论沿革:源远流长的农民利益思想 |
第二章 转型期中国农民利益问题透视 |
第一节 计划经济时期集体行动的集体至上逻辑 |
一、产权制度:集体所有、集体经营 |
二、组织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路径分析 |
三、分配方式:横向的平均主义和纵向的分成制的分配方式相结合 |
第二节 市场经济时期部分先富的个人优先原则 |
一、产权制度:集体所有、分散经营 |
二、组织形式: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绩效分析 |
三、分配方式:“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余下自己的” |
第三节 当前中国农民利益状况的实践问题概述 |
一、增长中的贫困:农民收入的绝对增长与相对增长 |
二、多取少予:我国农民利益的合法化流失困境 |
三、鲜花只送佳人:农民利益合法化流失的制度成因 |
第三章 农民利益实现的基础条件 |
第一节 二元结构下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
一、“古典的传统”:刘易斯--拉尼斯--费二元经济模型 |
二、新古典方法:乔根森对刘易斯--拉尼斯--费模型的继承与修正 |
三、政策性结论:农业生产力对经济协调和实现农民利益的重要性 |
第二节 中国农业生产力的状况与目标 |
一、小农经济:现阶段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最直观表述 |
二、现代农业:中国农业发展的长远目标 |
三、和谐社会:农业发展的终极目的 |
第三节 中国农业生产中的资本投入和技术进步 |
一、物质资本:对产出的贡献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人力资本:对产出的贡献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技术进步:对产出的贡献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章 农民利益实现的农地制度安排 |
第一节 土地制度对农民权益的侵害 |
一、症结所在:所有权主体的多重性 |
二、尴尬结局:使用权的短周期和农民对土地不能拥有相应处分权 |
三、逆向淘汰:农民的理性选择与无奈 |
第二节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改进与完善 |
一、争论中坚持:对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进的可能性 |
二、摸索中改革:土地流转与土地市场化 |
三、试验中示范:“反租倒包”与“承租反包” |
第三节 征地制度对农民权益的侵害与补偿 |
一、利益流失:征地制度对农民权益的侵害 |
二、利益补偿:补偿的法律依据和经济标准 |
三、利益保障:补偿之外的就业安置与社会保障 |
第五章 农民利益实现的根本途径 |
第一节 农业市场化 |
一、现象描述:“丰收悖论”与农业市场化 |
二、趋势判断:农产品贸易自由化 |
三、组织创新:降低交易费用,推进农业市场化 |
第二节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理论与实践 |
一、理论缘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理论与原则 |
二、发达国家:美国和日本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
三、发展中国家:印度和泰国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
第三节 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绩效判断 |
一、第三次改革:合作经济组织是中国农民的理性选择 |
二、发展模式: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演进与形式 |
三、取水悖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绩效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课题的提出 |
1.2 研究课题的文献评述 |
1.3 研究课题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 |
1.4 小结 |
2 “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区域经济发展的区位理论 |
2.2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2.3 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理论 |
2.4 区域经济管理理论 |
2.5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理论 |
2.6 经济区域划分的理论和方法 |
2.7 小结 |
3 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与借鉴 |
3.1 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基本框架 |
3.2 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历程 |
3.3 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借鉴意义 |
3.4 小结 |
4 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及三大区域发展模式 |
4.1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述评 |
4.2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
4.3 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
4.4 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模式 |
4.5 小结 |
5 “两湖”平原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
5.1 “两湖”平原经济区的合理性分析 |
5.2 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概述 |
5.3 “两湖”平原经济增长的主要特点 |
5.4 “两湖”平原经济结构变动 |
5.5 “两湖”平原投资结构与经济运行效益 |
5.6 “两湖”平原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
5.7 “两湖”平原经济区增长极构想 |
5.8 小结 |
6 “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中的产业集群分析 |
6.1 产业集群的理论分析 |
6.2 “两湖”平原产业集群的条件与环境 |
6.3 “两湖”平原产业集群的基本思路 |
6.4 “两湖”平原产业集群的重点领域 |
6.5 加快“两湖”平原产业集群的政策导向 |
6.6 小结 |
7 “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中的县域经济分析 |
7.1 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指数分析 |
7.2 “两湖”平原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
7.3 “两湖”平原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7.4 “两湖”平原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
7.5 小结 |
8 “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中的城市集群分析 |
8.1 “两湖”平原经济区城市集群的依据 |
8.2 “两湖”平原城市群发展现状分析 |
8.3 “两湖”平原经济区城市集群对策 |
8.4 小结 |
9 “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中的CBD 建设 |
9.1 现代CBD 及其基本特征 |
9.2 国内外CBD 建设现状 |
9.3 “两湖”平原建设现代CBD 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9.4 “两湖”平原区域性CBD 位置的合理选择 |
9.5 “两湖”平原区域性CBD 的总体定位 |
9.6 建设“两湖”平原区域性CBD 的措施 |
9.7 小结 |
10 “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中的投资环境分析 |
10.1 投资环境的构成要素 |
10.2 中国外商投资的区域分布变化及原因 |
10.3 “两湖”平原投资环境评估 |
10.4 优化“两湖”平原投资环境的对策 |
10.5 小结 |
11 “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中的区域管理创新 |
11.1 发达国家区域经济管理的经验及其借鉴 |
11.2 中国中央-地方权限划分与区域管理模式 |
11.3 “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中的区域经济冲突与制度创新 |
11.4 小结 |
12 “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中的宏观经济发展模型 |
12.1 “两湖”平原经济结构特征分析 |
12.2 “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型 |
12.4 “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方案的比较 |
12.5 “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选择 |
12.6 “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型变量与方程 |
12.7 小结 |
结论 |
注释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学术活动 |
(9)江汉湖群演化与湖区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设计 |
第二章 理论综述与研究进展 |
第一节 环境变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述评 |
一、 环境变迁研究概述 |
二、 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概述 |
三、 环境变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第二节 湖群环境变迁与湖区可持续发展研究述评 |
第三节 江汉湖群演化与湖区可持续发展研究述评 |
第三章 江汉湖群演化过程和规律 |
第一节 江汉湖群演化的地质背景与沉积证据 |
一、 第三纪以前的地质构造发育与地貌沉积 |
二、 第四纪以来的地质构造发育与地貌沉积 |
三、 构造发育及地貌沉积与湖泊发育关联分析 |
第二节 全新世江汉湖群的演化 |
一、 早全新世(距今10000-7500年)湖群环境变迁与湖泊兴起 |
二、 中全新世(距今7500-3000年)湖群环境变迁与湖泊扩张 |
三、 晚全新世(距今3000年)以来湖群环境变迁与湖泊演化 |
第三节 近50多年来江汉湖群演化定量分析 |
一、 信息源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结果 |
第四节 江汉湖群演化的原因与成因类型 |
一、 影响江汉湖群演化的原因 |
二、 江汉湖泊成因类型 |
第四章 江汉湖区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第一节 江汉湖群演化与湖区资源环境发展的内在关联 |
一、 江汉湖群演化与湖区资源 |
二、 江汉湖群演化与湖区环境 |
三、 江汉湖群演化-湖区资源环境-湖区发展互动机理 |
第二节 江汉湖区资源开发与利用 |
一、 江汉湖区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 |
二、 江汉湖区湖泊资源开发与利用 |
第三节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
一、 洪涝灾害 |
二、 湖泊水体污染与富营养化 |
三、 泥沙淤积和沼泽化 |
四、 血吸虫疫病 |
第四节 湖区PRED系统优化调控与可持续发展 |
一、 湖区PRED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探讨 |
二、 江汉湖区PRED系统优化调控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
第五章 典型地区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武汉市城市湖泊演化发展与开发利用和保护 |
一、 武汉市自然地理背景与河流湖泊现状 |
二、 武汉市城市湖泊演化 |
三、 武汉市城市湖泊主要环境问题 |
四、 武汉市城市湖泊永续利用与综合治理 |
第二节 汉江中下游湖泊-流域地区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 |
一、 研究区概况与问题提出的背景 |
二、 湖泊-流域地区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诠释 |
三、 湖泊-流域地区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域外借鉴 |
四、 汉江中下游湖泊-流域地区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构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中国财政农业投入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三、 研究基本框架 |
第二章 政府财政投入与农业发展理论 |
第一节 政府财政投入与经济发展理论 |
一、 亚当.斯密促进国民财富增长理论 |
二、 凯恩斯的乘数理论 |
三、 乘数-加速数模型 |
四、 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促进经济增长理论 |
第二节 政府财政投入与农业发展 |
一、 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
二、 农业发展特别需要政府的财政投入 |
第三章 中国财政农业投入政策评价 |
第一节 中国财政农业投入政策的演变过程 |
一、 财政农业投入政策的初始阶段(1950-1962年) |
二、 财政农业投入政策的弱化阶段(1963-1977年) |
三、 财政农业投入政策的结构性调整阶段(1978-1985年) |
四、 财政农业投入政策的整固阶段(1986-1995年) |
五、 财政农业投入政策的强化阶段(1996-2001年) |
第二节 中国现行财政农业投入政策 |
一、 生产性投入政策 |
二、 公共性投入政策 |
三、 农村社会发展投入政策 |
四、 农业补贴政策 |
五、 转移支付政策 |
第三节 中国财政农业投入政策的缺陷 |
一、 财政对农业投入力度有限,影响财政职能作用的发挥 |
二、 财政农业投入资金高度分散,对资金的配置功能不强 |
三、 地方财政对农业预算职能弱化,过分依赖中央财政对农业的投入 |
四、 缺乏系统完善的财政农业投入项目决策的前期评估管理制度和实施过程中的监督约束机制,以及项目完成后的后评价工作 |
五、 财政农业投入对象排斥非公有制经济,公平性欠缺,透明度不够 |
六、 财政对农村扶贫投入政策实施效果较差 |
七、 财政对农业的补贴机制不够完善,补贴效果较差 |
第四章 中国财政农业投入规模、力度与结构分析 |
第一节 中国财政农业投入的规模 |
一、 不同时期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规模 |
二、 不同时期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规模 |
第二节 中国财政农业投入的力度分析 |
一、 财政农业投入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率 |
二、 财政农业投入规模占农业总产值的比率 |
三、 不同时期国家财政对农业的边际投入 |
第三节 中国财政农业投入结构 |
一、 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部门事业费 |
二、 农业基本建设支出 |
三、 科技三项费用 |
四、 农村救济费 |
五、 其他支出 |
第五章 中国财政农业投入效益分析 |
第一节 财政农业投入效益的分析方法 |
一、 生产函数法 |
二、 模糊数学法 |
三、 方法比较法 |
四、 目标评价法 |
五、 综合指数法 |
六、 指标分析法 |
第二节 财政农业投入的经济效益分析 |
一、 经济效益分析方法的选定 |
二、 财政农业投入的规模效益 |
三、 财政农业投入的结构效益分析 |
四、 财政农业投入的功能效益分析 |
第三节 财政农业投入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评价 |
一、 财政农业投入的社会效益评价 |
二、 财政投入的生态效益评价 |
第六章 国外财政农业投入政策及其启示 |
第一节 国外财政农业投入政策的目标与模式 |
一、 国外财政农业投入政策的目标 |
二、 国外财政农业投入政策的模式 |
第二节 国外财政农业投入政策的启示 |
一、 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是政府支持与保护农业的一项重要政策 |
二、 对农业基本建设的投入是稳定农业生产的关键 |
三、 财政对农业教育、农业科学研究、农技推广应用的投入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
四、 对农业灾害的补贴和政府的农业保险支持政策是保障农业生产稳定的有效途径 |
五、 重视对农产品的出口补贴,减轻国内农产品过剩压力,稳定国内农产品价格水平 |
六、 建立健全有关政府农业支持政策法规,使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政策建立在法律基础上,成为一项相对稳定的、持久的政策 |
第七章 中国财政农业投入的目标选择与政策取向 |
第一节 中国财政农业投入的目标选择 |
一、 提高农民收益水平目标 |
二、 粮食安全目标 |
三、 农业科技进步目标 |
四、 生态环境目标 |
五、 提升农业竞争力目标 |
第二节 中国财政农业投入的政策取向 |
一、 扩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规模,提高财政农业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 |
二、 优化财政对农业投入结构,提高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效率 |
三、 支持建立农业灾害保障机制,促进农业保险业的发展 |
四、 建立地方财政农业积累投入机制,强化地方财政对农业的投入 |
五、 用好WTO农业规则,优化财政对农业的补贴政策 |
六、 建立财政农业投入的后评价制度,促进财政农业投入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制度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为了大地的微笑——跨世纪的天门市土地管理局(论文参考文献)
- [1]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及教育研究 ——以南京大学为例[D]. 刘慧. 南京大学, 2014(05)
- [2]新石器时代祭祀类遗迹研究[D]. 贺辉. 南京大学, 2013(05)
- [3]江汉油田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洛佳男.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7)
- [4]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研究 ——脉络梳理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探索[D]. 汪峰. 重庆大学, 2010(07)
- [5]城镇化背景下矿区土地整理问题研究[D]. 鞠慧雅.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8)
- [6]龙山时期至二里头早期的社会复杂化进程初探 ——以河南中、西、南部为观察中心[D]. 常怀颖. 四川大学, 2005(02)
- [7]转型期中国农民利益论[D]. 王银凤. 复旦大学, 2005(07)
- [8]“两湖”平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D]. 张震龙. 华中科技大学, 2005(05)
- [9]江汉湖群演化与湖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 邓宏兵.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
- [10]中国财政农业投入政策研究[D]. 侯石安. 华中农业大学,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