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学好《中国文学史》(论文文献综述)
江婷[1](2021)在《吴汝纶德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指出:“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习近平强调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学校办学要始终牢记为党育人的初心,坚定为国育才的立场,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吴汝纶德育思想在其教育思想中始终占有核心地位,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中国进入了备受欺凌、任人宰割的时期。近代中国,无数有识之士走上救亡与启蒙、变革与革命的道路。处于清末时期的吴汝纶,让教育成为武器,通过学术的力量实现改变国家命运的目的,这一迫切心情,凸显出一代知识分子的使命与担当。通过教育改革来改变国家的现状,改变国民素质,以求达到兴国强国的目的。吴汝纶的一生都与教育息息相关,是晚清教育界举足轻重的人物,被誉为“中国近代教育探路者”、“晚清现代教育的拓荒者”、“制度化教育的开拓者”,是“兼通新旧,融合中西的人物”。吴汝纶的德育思想在不断的教育实践和持续的学习中逐渐丰富和成熟,是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吴汝纶希望通过改造国民性,达到“普国人而尽教之”“智开然后知德教”的目的以及培养出以“爱国心为主者”的现代人才,这是他投身教育事业的基本出发点和终极目标。他所提出的“合东西学问精粹陶冶而成”、“智开然后知德教”、“须以养成爱国心为主者”、“无体育则弱”等思想主张,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指导性。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学界开始重视研究吴汝纶的教育思想,也产出了一些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但是系统梳理、专题研究其德育思想的着作、论文较为欠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亟待加强。鉴于以上情况,尝试选取吴汝纶德育思想这一视角,系统梳理、深入研究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形成渊源、实践养成、主要内容和当代价值等,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内涵和价值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首先,详细介绍了吴汝纶先生的生平及其德育思想的形成,深入分析了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个人背景、理论渊源以及发展历程,认为其德育思想的形成既受救亡图存的社会大背景影响,也是吴汝纶主动继承和发展传统德育思想、主动学习和借鉴西方德育现代理论的产物,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形成过程主要分为萌发、形成、发展和成熟四阶段。其次,阐述了吴汝纶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其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原则及德育方法。归纳来看,吴汝纶的德育思想主要有“男儿当志在四方”、“德行第一”与“学为立身”相结合的德育目的,以“开民之愚而使之智”、“智开然后知德教”的大德育观,“普国人而尽教之”、“勉成国器”的人才培养目标,包括修身、齐家、治学、为官和社会等方面的德育内容。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过渡的开创性探索、培养现代人才的有益尝试等视角高度评价吴汝纶德育思想的重要历史贡献,完整呈现吴汝纶德育思想的理论体系,充分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统一、成才与成人的兼顾以及认识与实践的结合。最后,在全面论述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历史定位和局限性的基础上,阐述了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分析了吴汝纶德育思想在目标上、内容上、实践途径上的借鉴价值,并分析吴汝纶德育思想的现代转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对其转化路径进行探索。
张蓬[2](2021)在《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中国“新文学”与中学“国文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清末民国时期新式教育制度、白话文教科书新文学选文、新文学作品教学等方面的分析,发掘新文学在酝酿、发生、发展中与“国文教育”之间的互动影响。“新文学”借助教育制度奠定了国文教育中的“知识身份”,通过国文教科书编写加速了传播,影响了学生文学观念和审美趣味的形成,奠定了其经典地位,同时“新文学”也全面推动了国文教育改革,加快了国文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新文学”与中学“国文教育”之间的关系纷繁复杂,主要体现在教育改革、知识生产与传播、文学创作、经典形成等方面。为了清晰地呈现出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从“文学”“教育”的双视角,以国文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尤其是“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的经典形成,旨在通过以上分析促进当下文学教育中对“新文学”作品的正确认识和科学选择,为学生的文学修养培养等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本文共分五章,尝试从现存国文教育制度文件、发行量大且出版权威的代表性国文教科书等方面入手,进行细致的史料分析,探究中学“国文教育”与“新文学”之间在文学传播、知识生产、经典形成、文学创作等方面的互动关系。第一章通过对清末民初教育制度演变的考察,论证了学制和教育宗旨的变迁为“新文学”进入“国文教育”提供了先决条件,“国语运动”作为“新文学”和“国文”的媒介、桥梁,以“国语统一”为共同目的,实现了“国语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双潮合一”,确立了“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的“知识身份”地位。第二章以国文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的传播为研究内容,阐述了新思想、新文化和新文学如何通过国文教科书进行传播。其中政府教育部门的权力、教科书编写者的个人兴味制约着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的筛选,也影响了新文学知识的生产。从1920年代“新文学”开始进入国文教科书,到1940年代战争背景下,“国定本”以党化教育的名义对新文学作品的排挤,再到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坚决选用新文学作品以反抗“国定本”的压制,都体现了国文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经典化形成的推动作用。第三章论述了新文学对国文教学改革的促进。从“问题教学法”、“道尔顿制”实验到“精读”“略读”法,新文学选文帮助国文教育加快了现代化进程。与此同时,新文学也促进了国文教育的作文教学改革,教科书中的新文学作品成为学生写作训练的范文,不仅促进了学生现代文体意识的形成,也使新文学的知识地位、知识形象在中学的作文教学中被强化,在这个过程中,新文学也得到了考试制度的官方认可,自身的知识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第四章分析了新文学作家的文学创作与国文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新文学作家倡导白话文,自主编写教材,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带去新文化、新思想。从教经历也为作家提供了创作素材,他们将自己的教育理想诉诸作品,同时也促进了新文学的发展。新文学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国文教育的改革、发展,加速了国文教育的现代化进程。第五章探讨了国文教育在现代文学作品经典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现代语文教科书中那些不可缺少的现代文学“经典篇目”,其“经久不衰”的原因除了作品本身的经典本质外,在经典形成的过程中,还有教育、政治等其他外部力量的参与,它们的共同作用形成了文学作品的“经典化”。对于“新文学”来说,“国文教育”是一个最佳的传播途径。清末以降的学制改革和教育宗旨演变为新文学进入国文教育领域提供了先决条件,国语运动作为新文学和国文教育的桥梁,以“国语统一”为共同目的,实现了新文学与国文教育的全面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新文学也借助国文教育这一途径,推行新文学、新文化、新思想,促进了现代文学审美观念及书写范式的形成。但是受到教育权力机制的约束和教育者个人视野及志趣的影响,国文教育对新文学存在着“限制性”选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新文学作品价值的认识。不过从最终的结果来看,二者之间的互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新文学促进了国文教学改革,引领了民国教育的新风尚,加速了其现代化进程。在二者互动的过程中,新文学选文培养了学生的现代文体意识,使新文学的知识地位、知识形象在国文教育中被强化,新文学知识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经典”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洪子诚[3](2020)在《红、黄、蓝:色彩的“政治学”——1958年“红色文学史”的编写》文中提出1958年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级学生集体编写的《中国文学史》,当时被称为"红色文学史",近二三十年来的学术史研究多有提及。作为当代中国一个重要的文化事件,"红色文学史"发生的社会政治背景,表达的政治、学术诉求,文学史编写依据的理念,作为群众性集体学术研究的组织、运行方式,以及它如何引发当代文学史编纂的某些争论(如以论带史、民间文学主流论、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斗争、"中间性作品"等),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当代中国知识生产与权力、主流意识形态建构以及社会政治潮流之间的关系。
丁伟[4](2020)在《黄人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人是近代诗坛上的杰出诗人,其诗作数量众多、风格多样,艺术价值也很高,尽管如此,学界关于黄诗的相关研究仍然不够系统深入,有待进一步挖掘。因此,本文试图对黄诗进行全面分析,将其置于文学史和所处时代的双重背景下追根溯源,探讨黄诗总体风貌的形成原因,并总结黄人的诗学观念。文章分为五部分。绪论部分简述黄人名号和成就,并就学界关于黄人及其着述、黄人文学思想和黄人诗词创作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作出概述。第一章为“黄人的生平”。第一节将黄人生平分为常熟和苏州两个阶段,对他的一生作出简要描画。对于黄人加入南社这一重要行动,相关研究还有待深入,故第二节以王永健先生的论述为切入点,考察黄人加入南社的时间及在南社的相关活动。第二章为“黄人诗歌的思想内容”。本章以现存诗歌为主要材料,归纳黄诗思想内容动态变化的四个分期,分别为“十岁至二次落第”期、“二次落第至甲午战败”期、“甲午战败至庚子事变”期和“庚子事变—逝世”期。在充分释读黄诗的基础上,分阶段揭示作者政治思想的动态变化、哲学思想的动摇与重建,认识黄人的爱情观念,并考察他借闺情、山水和游仙抒怀的深层原因。本章最后总结出作者思想上的几对矛盾:欲忏情却始终有情、欲入佛门却不入、欲出仕却不出,指出其思想上的最终归宿是学术和教育事业。第三章为“黄人诗歌的艺术风貌与渊源”。第一节主要论述黄人诗歌“尚真”和“重情”的艺术特点。第二节从内容和形式层面剖析黄诗奇肆诡丽的艺术特点。第三节论述黄诗“遍和诸家,和中有我”的独特风格。第四节以三部分探讨黄诗的渊源。第一部分概述黄人家学和自学对诗歌奇肆诡丽特点的影响。第二部分探讨常熟地域文化与黄诗“尚真”“重情”特点的紧密联系。第三部分简述南社时代风潮对黄诗“遍和诸家,和中有我”特点的熏染作用。第四章为“黄人的诗学观念”。本章将以黄人着《中国文学史》及其论诗诗为窗口,结合其诗歌创作倾向,深入研读有关材料,总结黄人“诗本天籁,出乎自然”“融通唐宋,力求开辟”和“奇正相济,以奇为变”的诗学观念,并探讨其文学批评史意义。
陈显望[5](2020)在《文本细读在高中古代抒情散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人教版必修教材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所选录的几篇古代抒情散文,不仅语言形式极其优美而且还蕴含着无比丰富的人文精神。深入解读、发掘其中丰富的人文内涵,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但是由于这些文章都是文言文,鉴赏这些经典文本就存在一定的难度,而“文本细读”强调对文本进行细致入微、全面深刻地解读。在高中古代抒情散文的教学中引入文本细读这一方法,非常有利于深入解读这些经典散文。高中古代抒情散文作为一个独立的章节,所选的文章总的看来具有如下特点:其一是情感真挚而丰富;其二是喜欢应用典故,甚至有些文章通篇都是典故;其三是语言极具美感、节奏感,甚至可以看做是美文。针对这些特点,可以确定这些散文的阅读教学要点。具体包括:细读典故,读出典故中的丰富意蕴;细读情感,领悟作者思想感情;细读语言,学习语言艺术等几个方面。把文本细读应用于阅读教学中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要遵循整体性细读原则;其次,应该遵循重点性、有针对性原则;再次,应该遵循因体而异的细读原则;最后,还应该坚持多层次细读原则。把文本细读应用于高中古代抒情散文的阅读教学实践中大致具有如下策略:一、细读题目——进入文本的钥匙;二、细读文眼——了解文本的窗口;三、咬文嚼字——探究微言大义;四、细读典故——读出丰富意蕴;五、还原解读——切入文本矛盾;六、比较细读——在参照中细读。方法策略虽多,但在具体的文本中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合适的细读方法指导教学实践。
陈营营[6](2020)在《《孔雀东南飞》教学史研究》文中提出《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汉民族第一首保存完整的叙事长诗,明代文人王世贞誉之为“长诗之圣”,清代文人沈德潜赞其为“古今第一长诗”,近代学者俞平伯称之为“中国最伟大的叙事诗”。因诗歌内容的丰富与深刻,人物塑造的鲜明与立体,艺术手法的多元与成熟等价值备受学者的青睐重视,汉末至清朝以来对《孔雀东南飞》批评或赞许的文学性研究层出不穷。在20世纪“五四新思潮”与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孔雀东南飞》重新散发时代光芒,逐渐走进新知识分子视野中,走进语文教科书中,并被改编为戏剧、小说、戏曲、电视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真正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本文以《孔雀东南飞》教学史为研究对象,对《孔雀东南飞》文学接受与教学接受进行分析梳理,正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孔雀东南飞》面世以来汉末至清朝文人在诗集收录、批评赞扬、艺术评价、与近现代文学史教材评价和文人研究等方面的阅读情况进行纵向梳理。以期达到对诗歌内容全面深刻的认识。第二部分以1949年为节点,分为两个时期对《孔雀东南飞》的教材入选情况、教材助读系统及课后练习等内容进行横向梳理,并结合对应时期的教学纲要分析《孔雀东南飞》课堂教学的侧重点。第三部分统观《孔雀东南飞》阅读与教学史,探究对当下课堂教学的启示。一是阅读策略方面提出阅读诗歌文本、感悟爱情主题、文本加工创作的三点设想。二是教学设计方面提出把握教学目标、选择教学重点、运用教学方法的三点建议。三是提出古典叙事诗在课堂教学中的共性策略,以期能够在课堂实践中发挥作用。
温庆新[7](2020)在《20世纪初期中国文学史的“中国”想象》文中认为20世纪初期的中国文学史试图透过想象与建构的方式,将"中国"的国家形象以历代文学作品的书写史迹为切入口,采用"作为进步的历史"与"作为历史的记忆"等方式,以"中国"形象的国家化建构替代对历代文学作品的政教化评判,以便时人从中感知出一种具有强烈集体认同感的文化记忆,最终获得包含历史真实与塑造真实两重面孔的"中国"自立自强的历史图景。此举是通过有特殊针对性的选择,来建构彼时社会变革与政治变革所需的历史凭藉。故而,将民族富强、国家兴盛及教育启智的时代呼吁与文明进化视域下的"中国"想象相结合,成为20世纪初期中国文学史建构"中国"形象的"范式性例证"。
崔京宪[8](2020)在《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周作人与李光洙作为中韩两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生活在几乎相同的时代,有很多相同相似的经历。中韩两国同属于东亚文化圈,自近代以来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经历了相似的社会变迁与转型的历程。另外,在东亚内部,中韩两国同时遭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影响,又遭受日本侵略,韩国还被日本强行吞并。在这样的东亚国际环境中,尽管周作人、李光洙所属国家不同,然而两人的文化心理却有许多相同感受,在个人经历和文学思想上也有相似之处。因此,将两位文学家的文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即可以从中看出两位文学家成长的国情背景,也可以比较出两位文学家文学思想上的相同与不同,探讨他们文学思想的价值维度。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展开讨论。第一部分,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独特的人生经历,找到两人文学思想产生的根源。他们共同经历了传统社会的巨变,在西力东渐的时代背景,使他们的人生经历丰富而曲折,影响了他们文学道路的选择。周作人自小饱读中国传统诗书,受到了良好的中国国学等传统文化教育,他在江南水师学堂里还受到新式教育,接触过西方文学。其后又曾东渡日本留学,接触了大量日本文学以及西方文学,颇有心得收获。归国后成为五四时期新文学的代表人物,因其提倡“人的文学”以及发表大量优美的散文而成名。后服务于日伪政权,留下历史污点,晚景悲凉,在贫寒和凄苦中渡过余生。李光洙从小在家跟父亲学习古汉文,也在私塾堂学习相关内容。因他个人身体病弱、家境贫困及父母的早亡,使他较早懂得了人生贫苦重病及死亡的意义。他曾两次到日本留学,这为他奠定了作为一位作家的文化基础。“情的文学”成为其文学的基本思想,因发表大量启蒙性与大众性的文学作品而成名。后期他走向亲日附逆之路,给人生留下了历史污点。时代影响下形成的人生经历与文学思想是两位文学家之间的重要可比性之一,这些共同的可比性是我们研究比较两位文学家的重要前提之一。第二部分,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在文学思想上的认识以及影响。两人分别都是本国现代文学思想的先驱之一。他们都很熟悉传统文化之中的古典文学,同时,他们又对传统文化之中的封建思想大加排斥,因此,在他们的文学思想中具有明显的反封建思想。他们又都深受西方和日本的哲学家、文学家思想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他们自己的文学思想。值得一谈的是,他们在各自国家传播和介绍新文学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可以通过相关作品体会到他们文学思想上的闪光之处。“人的文学”是周作人文学思想的核心,在他文学里面充满了人道主义以及尊重“人”的“个性”的思想。“情的文学”是李光洙理想主义启蒙文学思想的重要构成内容,通过崇尚个性解放与独立人格的理想主义思想来体现真善美的文学价值主张。第三部分,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的博爱与人道主义文学思想。他们都非常赞赏基督教的博爱、献身精神。尽管两人在具体内容的认知上略有差别,但在对基督教精神方面的认识大体相同。体现在以平等、博爱、人道主义等观念在文学思想上的运用。第四部分,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的个人的文学与民族的文学思想。他们文学的不同特质表现在个人主义与民族主义文学思想上。周作人在自己园地里的文学,表现出明显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李光洙的民族园地以民族改造为标识的文学,表现出了鲜明的民族主义价值取向。为此采用对比式、反比式的研究方法来比较周作人的个人主义文学思想与李光洙的民族主义文学思想。第五部分,主要讨论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的价值维度。主要围绕着作者与时代、文学与时代维度,文学与社会维度,作家内在的艺术表现维度等方面进行讨论,并以此来展开其文学价值维度的发现与认识。巨变的时代催生出了新的文学命题,这是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新的文学形式与新的文学思想。正是由于他们捷足先登,抓住时代主题,从而使他们在各自国家的新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及新文学的先驱者。他们都以不同的文学形式来表现文学内在的艺术价值。周作人的文学代表为散文,李光洙的文学代表为小说,都展现了文言一致,新文体,国语的民族式样,创作上的融合性与独创性。虽然在文学形式上风格不同,但是在文学思想上却有着相似的内在文学价值。以上所介绍的五大部分的内容,通过比较研究方法中之平行研究方法中的相同相异、互补互衬、相反相成等比较特点来展开讨论,站在更加广阔的东亚甚至全球的视野中去评价、论述作家与时代、文学与时代、文学与社会、作家与文学艺术内在表现等文学价值维度,解读两位卓越的文学家及其文学的价值。
陈豪[9](2020)在《民国的本土派知识人 ——论钱基博(1887-1937)》文中提出近代中国面临着西潮的冲击,以救国为己任的知识分子们走上了寻求富强的道路。然而,在新潮汹涌而来的中国社会中,却能见到一群反对西化,提倡国粹的知识分子,本文要考察的钱基博就是这之中的一份子。本文以钱基博为研究对象,着力于研究钱基博从1887年到1937年的经历,重点梳理他在这五十年间的言论、学术观念以及人际网络,试图展现出这一时期,他作为一个本土派知识人的精神面貌,并考察这五十年间,钱基博是如何由一个趋新士绅而走向一个提倡保存国粹的“保守主义者”。为了更好地分析钱基博这样的人,本文将其视作是一位“本土派知识人”,试图考察他是如何应对近代以来的思潮以及周边环境的变化对他所产生的影响。由此本文将钱基博的经历主要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将钱基博置于渐渐趋新的近代无锡之中,讨论钱基博作为一个地方上的读书人是如何经历地方上的知识转型以及随后到来的辛亥革命,而在此之后,他又是如何因应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带来的影响。第二部分主要考察钱基博1923年由无锡来到上海之后的具体经历与实践,讨论他对于这种地域环境变化的感受,及其在圣约翰大学与光华大学这两所风格迥异的大学的教学经历。上述经历也成为了他在30年代的上海如此强调国学教育的原因。对钱基博而言,地域环境的确在形塑他的性格与思想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地域环境的改变,也意味着他的周遭生活环境与人际网络的变化,这也势必对于钱基博对于当时国势的思考以及国学的认识产生影响。
史振婷[10](2020)在《泰国四色菊皇家大学汉语教育专业《中国文学》课程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泰汉语教学一直是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阵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相较全面完整的教学体系。泰国汉语教学的教学目的各不相同,学习模式、方式以及课型也就不尽相同。笔者所在的实习单位——四色菊皇家大学教育学院汉语教育专业则是作为一个师范类专业,系统性地教授汉语知识及中国文化,目的是为泰国提供更多的本土汉语老师。在笔者实习的过程中,所教的课程《中国文学》引发了笔者的思考,该课程本该成为学生了解中国及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成为一名汉语教师,然而,该课程目前却存在以下问题:一、教师缺乏完整的教学计划。由于该门课程由中国志愿者老师负责,中国志愿者老师具有很大的流动性,所以缺乏一套完整的、可行性高的教学计划;二、没有注重文学全貌,更注重详细地讲解《中国文学》的局部内容;三、教学方法刻板,内容艰深,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四、大部分学生认为将汉语本体学好即可,没必要学习《中国文学》。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四色菊皇家大学汉语教育专业大三学生为教学对象,采用文献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对学生的访谈,提出展示文学史全貌、理解为先、注重实用性等教学原则。在内容的安排上,笔者注重《中国文学》的全貌展示,同时遵循主线梳理,择其代表的原则,根据每个时间段文学所反映的时代特点,为学生选择一两部代表作品进行展示。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笔者不再拘泥于文学课必须记忆背诵的模式,而是注重对主旨精神的理解并与有趣的学习过程相结合,针对泰国学生动手能力强,能歌善舞等特点,带领学生读诗配画,做文学人物模型,表演着名文学作品等等,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最后,通过教学案例的展示和教学效果的评估与反馈,为《中国文学》课程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和新思路。
二、怎样学好《中国文学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怎样学好《中国文学史》(论文提纲范文)
(1)吴汝纶德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依据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
2.1.2 德育思想与教育思想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德育理论 |
2.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德育理论 |
3 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背景 |
3.1 吴汝纶生平简介 |
3.1.1 年少好学 早着文名 |
3.1.2 登入仕途 学贯中西 |
3.1.3 致力教育着述办学 |
3.2 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3.2.1 晚清的历史环境 |
3.2.2 晚清的政治及教育环境 |
3.3 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个人背景 |
3.3.1 家庭条件—教育世家下的“古文大家” |
3.3.2 为官环境—幕府中的“关键人物” |
3.3.3 交友情况—与严复关系密切 |
3.4 桐城派与吴汝纶德育思想 |
3.4.1 桐城派概况 |
3.4.2 桐城派对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和发展历程 |
4.1 理论渊源 |
4.1.1 传统道德思想的渐化 |
4.1.2 吴氏家族家风的滋养 |
4.1.3 独特桐城文化的濡染 |
4.1.4 西方近代思想的启迪 |
4.2 发展历程 |
4.2.1 客居幕府时期吴汝纶德育思想的萌发 |
4.2.2 改革书院时期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形成 |
4.2.3 考察日本时期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发展 |
4.2.4 创办学堂时期吴汝纶德育思想的成熟 |
4.3 吴汝纶对近代德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4.3.1 中国近代德育思想的演变历程 |
4.3.2 一个开明的旧人物:吴汝纶的双重身份 |
4.3.3 吴汝纶对近代德育思想理论的主要思考与实践 |
4.3.4 吴汝纶对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过渡的开创性探索 |
4.4 本章小结 |
5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实践养成 |
5.1 聘请名师,振兴地方教育 |
5.1.1 裁并义学整顿书院 |
5.1.2 振兴书院筹措经费 |
5.1.3 聘请名师开启风气 |
5.2 主讲莲池书院,创办东西文学堂 |
5.2.1 率先开办东、西文学堂 |
5.2.2 自筹经费购买新书 |
5.2.3 广交中西名士培养文化氛围 |
5.2.4 莲池俊秀影响后世 |
5.3 赴日考察学务,着《东游丛录》 |
5.3.1 实地观摩日本各级各类学校 |
5.3.2 赴日听教育专题讲座与介绍 |
5.3.3 接触日本政治界、教育界官员和学者 |
5.3.4 《东游丛录》中所涉及的教育问题 |
5.3.5 吴汝纶赴日考察的作用 |
5.4 心系桑梓教育,创办桐城学堂 |
5.4.1 创办动因及经过:“欲救此厄,必在培才” |
5.4.2 办学指导思想:“只今学术当全变,安得东西并一堂” |
5.4.3 课程设置方式:“合东西学问精粹陶冶而成” |
5.4.4 师资选聘原则:“西师难请,东师易聘” |
5.4.5 学堂管理体系:“各有职司,无相侵越” |
5.5 本章小结 |
6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6.1 德育目标:勉成国器 |
6.2 德育内容 |
6.2.1 修身 |
6.2.2 齐家 |
6.2.3 治学 |
6.2.4 为官 |
6.2.5 社会 |
6.3 德育原则 |
6.3.1 循序渐进:“读书不必过急” |
6.3.2 因材施教:“学当择性之所近” |
6.3.3 言行一致:“自行其言” |
6.4 德育方法 |
6.4.1 传统与现代统一的方法:兼通新旧 融合中西 |
6.4.2 成人与成才兼顾的方法:德行为重 而艺次之 |
6.4.3 认识与实践结合的方法:躬亲实践 考察学制 |
6.5 本章小结 |
7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
7.1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历史定位和局限性 |
7.1.1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历史定位 |
7.1.2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局限性 |
7.2 吴汝纶德育思想目标上的借鉴价值 |
7.2.1 改造国民性,促进个人之全面发展 |
7.2.2 挣脱传统枷锁,实现个人之人生价值 |
7.2.3 改革教育,实现国家之兴盛富强 |
7.3 吴汝纶德育思想内容上的借鉴价值 |
7.3.1 强化文化认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7.3.2 注重培养爱国心,树立爱国精神 |
7.3.3 引导生活态度,审视人生意义 |
7.4 吴汝纶德育思想实践途径上的借鉴价值 |
7.4.1 通过改革莲池书院,兼容中西文化 |
7.4.2 通过赴日考察学习,促进教育近代化 |
7.4.3 通过创办新式学堂,改革传统教育模式 |
7.5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现代转化 |
7.5.1 吴汝纶德育思想现代转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7.5.2 吴汝纶德育思想现代转化的理论支撑 |
7.5.3 吴汝纶德育思想现代转化的路径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 |
二、期刊 |
三、学位论文 |
四、外文着作、译着、论文及期刊 |
附录一:吴汝纶年谱 |
附录二:吴氏家训(摘录) |
附录三:论及吴汝纶及其着述的着作 |
附录四:吴汝纶诠释、点勘、评注的经书、史书、诗集等 |
附录五:学堂章程 |
附录六: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参与项目及获奖情况 |
(2)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知识身份”的确立 |
第一节 晚清至“五四”教育制度变迁中的“文学”演变 |
一、晚清学制改革对“文学教育”的奠基 |
二、民初教育改革对“文学教育”地位的确定 |
三、“五四”时期教育制度改革对“文学教育”的强化 |
第二节 新文学与国文教育“联姻” |
一、“言文一致”的必然结果 |
二、文学教育改革的需要 |
三、“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的利益共谋 |
第二章 新文学以国文教科书为媒介的传播 |
第一节 1920 年代国文教科书新文学兴味的体现 |
一、《白话文范》的“新思潮”倾向 |
二、《初中国语文读本》的新文学经典倾向 |
三、《初级国语读本》的“新文学理念”倾向 |
四、编者个人因素对新文学选文编排的影响 |
第二节 1930 年代国文教科书“文学教育”观的转变 |
一、“新思潮”的延续与深化 |
二、“文艺性”的强调与凸显 |
三、从“文学”到“文章” |
第三节 1940 年代国文教科书中新文学的“遮蔽”与“反抗” |
一、“国定本”对“新文学”的有意遮蔽 |
二、《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对“新文学”的坚持 |
三、国文教科书新文学选文特征 |
第三章 新文学对国文教育改革的推动 |
第一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阅读教学改革 |
一、“人生问题”选文引发“问题教学法” |
二、艺术性选文引发“道尔顿制”教学实验 |
三、新文学教育引发“精读”“略读”改革 |
第二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国文写作教学改革 |
一、语体文作文观的形成 |
二、写作教学内容的明确 |
三、写作指导方法的转变 |
第三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国文考试改革 |
一、考核方式的改变 |
二、考核内容的改变 |
第四章 新文学家教育思想、创作与国文教育的相互影响 |
第一节 新文学家教育思想对国文教育的影响 |
一、周氏兄弟的“儿童本位”思想 |
二、叶圣陶与朱自清的国文教育观 |
第二节 国文从教经历对新文学创作的影响 |
一、以学生为假想读者群的“范文式”创作 |
二、以抒发个人教育理想为目的的创作 |
三、从教经历影响在作家写作风格中的体现 |
第三节 新文学中的“教育书写” |
一、以“教育批判”为主题的创作 |
二、以“儿童为本”的创作 |
三、为教育助力的新文学读物编辑 |
第五章 国文教育视野下现代文学经典的形成与反思 |
第一节 新文学作品在国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化”历程 |
一、散文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
二、小说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
三、新诗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
四、戏剧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
第二节 新文学作品在国文教科书中的“经典”成因 |
一、符合选文标准 |
二、具有教学价值 |
三、文化斗争需要 |
四、自我经典化努力 |
第三节 国文教育对新文学“经典”产生的影响 |
一、节选对原作解读的影响 |
二、删改对原作解读的影响 |
三、教学阐释对原作的影响 |
四、教育及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本文参考的中学国文教科书及新文学选文篇目 |
后记 |
(4)黄人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黄人及其着述 |
二、黄人文学思想 |
三、黄人诗词创作 |
第一章 黄人的生平 |
第一节 黄人生平述略 |
一、常熟阶段(1866-1891) |
二、苏州阶段(1892-1913) |
第二节 黄人与南社问题考略 |
第二章 黄人诗歌的思想内容 |
第一节 十岁至二次落第:博学清狂与浪漫多情 |
第二节 二次落第至甲午战败:狂士不遇与忏悔质疑 |
第三节 甲午战败至庚子事变:忧国忧民与忠信道义 |
第四节 庚子事变至逝世:推崇革命与学术教育 |
第三章 黄人诗歌的艺术风貌与渊源 |
第一节 第一深情在率真 |
第二节 诗胆怒张奇气溢 |
第三节 遍和诸家,和中有我 |
第四节 黄诗的艺术渊源 |
第四章 黄人的诗学观念 |
第一节 诗本天籁,出乎自然 |
第二节 融通唐宋,力求开辟 |
第三节 奇正相济,以奇为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文本细读在高中古代抒情散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人教版必修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高中古代抒情散文教学的重要性 |
(二)教、学高中古代抒情散文的难度 |
(三)文本细读的优势 |
二、选题的现实意义及创新之处 |
(一)选题的现实意义 |
(二)选题的创新之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综述 |
(一)关于文本细读教学理论的研究综述 |
(二)关于抒情散文教学的研究综述 |
(三)关于高中古代抒情散文教学中文本细读的研究综述 |
第一章 “文本细读”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节 “文本细读”的概念 |
一、英美新批评视野下的文本细读 |
二、我国关于文本细读的理念 |
第二节 语文阅读教学背景下的“文本细读” |
一、语文阅读教学背景下的“文本细读”概述 |
二、语文阅读教学背景下“文本细读”的原则 |
第二章 高中语文古代抒情散文的特点及教学要点 |
第一节 散文及抒情散文概述 |
一、散文概述 |
二、抒情散文概述 |
第二节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古代抒情散文的特点 |
一、好用典故 |
二、语言极具韵律美、节奏美 |
三、文体具有多样性 |
四、颇具浪漫色彩和奇特的想象 |
第三节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古代抒情散文的教学要点 |
一、细读创作手法 |
二、细读语言,品味节奏美、韵律美 |
三、细读语言,体会文章饱满的感情 |
第三章 高中语文古代抒情散文文本细读的教学策略 |
第一节 细读题目——进入文本的钥匙 |
一、“题目”概述 |
二、细读题目的重要性 |
三、细读题目的方法 |
第二节 细读文眼——理清文章主旨 |
一、“文眼”及其重要性 |
二、细读文眼的方法 |
第三节 咬文嚼字——探求微言大义 |
一、咬文嚼字及其意义 |
二、咬文嚼字的内容 |
三、如何有效地咬文嚼字 |
第四节 细读典故——品味丰富意蕴 |
一、典故概述 |
二、细读文中典故的必要性 |
三、细读典故的方法 |
第五节 还原解读——切入文本矛盾 |
一、还原法概述 |
二、文本细读之还原法的具体应用 |
第六节 比较阅读——在参照中细读 |
一、比较阅读概述 |
二、比较阅读的方法 |
第四章 文本细读视域下的高中古代抒情散文阅读教学设计案例 |
第一节 《归去来兮辞》文本细读教学设计 |
一、《归去来兮辞》教学目标之确定 |
二、《归去来兮辞》的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策略及课时安排 |
三、《归去来兮辞》的教学实施过程 |
第二节 案例评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孔雀东南飞》教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孔雀东南飞》文学接受史 |
第一节 19世纪末之前《孔雀东南飞》文本接受史 |
一、历代文人对《孔雀东南飞》的评价 |
二、《孔雀东南飞》诗文集收录情况 |
第二节 20世纪初至今的《孔雀东南飞》文学接受史 |
一、经典文学史教材中的《孔雀东南飞》 |
二、《孔雀东南飞》研究与接受 |
第二章 百年来《孔雀东南飞》中学语文教学史(1921-2020) |
第一节 1921年——1949年间课堂接受中的《孔雀东南飞》 |
一、民国时期课程标准及教科书编辑概述 |
二、《孔雀东南飞》选文概况及习题比较 |
第二节 1949——2020课堂接受中的《孔雀东南飞》 |
一、新中国时期课程标准与教材编辑概述 |
二、《孔雀东南飞》选文概况及习题比较 |
第三章 《孔雀东南飞》教学史对当下语文教学的借鉴意义 |
第一节 《孔雀东南飞》文本阅读策略 |
一、引领学生阅读诗歌文本 |
二、引导学生感悟爱情主题 |
三、引发学生文本加工创作 |
第二节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启示 |
一、依据语文核心素养,准确设定教学目标 |
二、依据叙事文体特征,准确选择教学重点 |
三、依据学生学习规律,合理运用教学方法 |
第三节 《孔雀东南飞》对古典诗歌教学的启发 |
一、《孔雀东南飞》经典课例分析 |
二、高中语文古典叙事诗教学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20世纪初期中国文学史的“中国”想象(论文提纲范文)
一20世纪初期中国文学史想象“中国”的意图与方式 |
(一)黄人《中国文学史》:“作为进步的历史” |
(二)林传甲《中国文学史》:“作为历史的记忆” |
二20世纪初期中国文学史想象“中国”的影响因素与呈现面孔 |
(一)以教育为事业与林传甲《中国文学史》的“中国”想象 |
(二)“上救国策”经历与黄人《中国文学史》的“中国”想象 |
三余论 |
(8)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2.1 周作人文学思想研究现状 |
1.2.2 李光洙文学思想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 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
第2章 人生经历与文学道路 |
2.1 不同国情背景与人生经历 |
2.1.1 早年经历与文学萌芽 |
2.1.2 留学经历与文学创作 |
2.2 文学思想的取向与转折 |
2.2.1 时代弄潮儿与落伍者 |
2.2.2 命运安排与文学转折 |
2.3 文学人生的非凡经历 |
2.3.1 相似的文学人生 |
2.3.2 相异的文学人生 |
第3章 人的文学与情的文学 |
3.1 人道与启蒙的文学思想 |
3.1.1 “人的文学”思想 |
3.1.2 “情的文学”思想 |
3.1.3 “人”与“情”文学的融通 |
3.2 理想主义文学与新文明的憧憬 |
3.2.1 理想主义文学的传播与介绍 |
3.2.2 构建“人的生活”的理想文学 |
3.2.3 向往“新文明生活”的文学表现 |
3.3 人的文学与情的文学的异同与呼应 |
3.3.1 东亚新文学上的互补互衬 |
3.3.2 新文明理想的相同相异 |
第4章 博爱的文学与人道的文学 |
4.1 “博爱”精神与人道思想的体认 |
4.1.1 基督教的认识路径及体认 |
4.1.2 寻找“自己信仰”的文学追求 |
4.2 “博爱”精神与人道思想的文学表现 |
4.2.1 文学与宗教的关联 |
4.2.2 《圣经》文学的借鉴 |
4.3 博爱与人道文学的相似与异同 |
4.3.1 博爱与人道文学的相同相似 |
4.3.2 博爱与人道文学的相背相异 |
第5章 个人文学与民族文学 |
5.1 个人与民族相纠葛的文学 |
5.1.1 “为个人”与“为民族”的文学 |
5.1.2 “个人”与“民族”的文学表现 |
5.2 “宽容”与“平常”的文学 |
5.2.1 “个人自由”与“民族改造” |
5.2.2 超然性与平常性的文学表现 |
5.3 文学个人取向与民族取向的对比 |
5.3.1 个人文学与民族文学的相生相克 |
5.3.2 宽容文学与平常文学的相反相成 |
第6章 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的价值维度 |
6.1 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的时代维度 |
6.1.1 时代催生新文学命题 |
6.1.2 时代塑造新文学先驱 |
6.2 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的社会维度 |
6.2.1 文学反映社会风貌 |
6.2.2 文学担当社会启蒙功能 |
6.3 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的内在价值维度 |
6.3.1 新文体与国语表达的民族式样 |
6.3.2 文学艺术表现的融合性与独特性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9)民国的本土派知识人 ——论钱基博(1887-193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一章 趋新的地方青年:钱基博的早年经历(1887—1910) |
一、近代的无锡与地方知识转型 |
二、钱基博的家庭环境与教育 |
三、废科举后的无锡社会与钱基博 |
第二章 转型与调适:近代无锡地方网络中的钱基博(1911—1924) |
一、文与武:辛亥革命前后钱基博的选择 |
二、新文化大风下的地方精英 |
(一)钱基博与无锡地方的“文白之争” |
(二)钱基博的办报事业 |
第三章 大都市中的“保守派”(1924—1937) |
一、从小镇到都市:钱基博入上海的经过 |
(一)“传统”与“洋化”:五四时期的无锡与上海 |
(二)钱基博在上海的人际网络 |
二、后五四时期的钱基博与大学教育 |
(一)洋化与反洋化:钱基博与圣约翰大学的离校风波 |
(二)建新制:钱基博在光华大学的改革 |
(三)大学教育与三民主义:钱基博与国民党的矛盾纠葛 |
第四章 、另一条“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脉络:一个本土派知识人的心路历程 |
一、“天下主义”与“乡土主义”:钱基博与晚清启蒙者们的异同 |
二、钱基博与五四的新旧各派的关系 |
三、由“新”返“旧”:钱基博的国学论及其实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钱基博大事简表(1887—1937) |
后记 |
(10)泰国四色菊皇家大学汉语教育专业《中国文学》课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四色菊皇家大学汉语教育专业《中国文学》课程现状调查 |
第一节 泰国国内《中国文学》课程开设情况调查 |
第二节 四色菊皇家大学汉语教育专业《中国文学》课程调查 |
第三节 汉语教育专业《中国文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四色菊皇家大学汉语教育专业《中国文学》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原则 |
第一节 《中国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 |
第二节 《中国文学》课程的教学原则 |
第三章 四色菊皇家大学汉语教育专业《中国文学》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
第一节 《中国文学》课程教学内容结构设计 |
第二节 《中国文学》课程概述部分内容设计 |
第三节 《中国文学》课程作家作品的具体选择 |
第四节 《中国文学》课程核心词汇选择 |
第四章 四色菊皇家大学汉语教育专业《中国文学》课程教学方法设计 |
第一节 《中国文学》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 |
第二节 《中国文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具体介绍 |
第五章 四色菊皇家大学汉语教育专业《中国文学》课程教学案例与评估 |
第一节 《中国文学》课程教学案例 |
第二节 《中国文学》课程教学案例总结与反思 |
第三节 《中国文学》课程教学案例教学效果分析 |
第四节 《中国文学》课程教学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关雎》课堂测验 |
致谢 |
四、怎样学好《中国文学史》(论文参考文献)
- [1]吴汝纶德育思想研究[D]. 江婷.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1)
- [2]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D]. 张蓬.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红、黄、蓝:色彩的“政治学”——1958年“红色文学史”的编写[J]. 洪子诚. 文艺研究, 2020(11)
- [4]黄人诗歌研究[D]. 丁伟. 山东大学, 2020(10)
- [5]文本细读在高中古代抒情散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人教版必修教材为例[D]. 陈显望.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6]《孔雀东南飞》教学史研究[D]. 陈营营. 河南大学, 2020(02)
- [7]20世纪初期中国文学史的“中国”想象[J]. 温庆新.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
- [8]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比较研究[D]. 崔京宪. 辽宁大学, 2020(01)
- [9]民国的本土派知识人 ——论钱基博(1887-1937)[D]. 陈豪.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10]泰国四色菊皇家大学汉语教育专业《中国文学》课程设计[D]. 史振婷. 兰州大学,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