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时期哲学的新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罗骞[1](2019)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我国哲学学科的影响》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是国内最活跃也是成果最丰富的学术领域之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引进契合了我国思想解放的现实需要,对我国改革开放实践,尤其是对我国哲学学科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论域的积极影响在于,它促使了国内学者后形而上学世界观的形成、批判性哲学思维方式的塑造,并且提供了新兴哲学论题,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影响也有消极方面。我们应该在充分肯定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积极意义的同时,在批判性的反思中克服它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
邓妍[2](2019)在《汤一介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汤一介(1927-2014)是当代中国着名的学者、哲学史家和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领军人物,为中国哲学与文化的当代转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哲学之路并不平坦,经历了一个从“哲学工作者”到真正的“哲学问题思考者”的艰难转变。汤一介不仅对中国哲学有着精深独到的研究,对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也颇为熟悉与了解;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与海外学术界接触与交流的学者,他深知文化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必要性,故始终致力于中西方哲学和文化的对话与融合;他有着敏锐的哲学问题意识和极为深刻的反思精神,是思想转型时期的探索者,是推动传统哲学复苏的重要人物,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引领者。改革开放以来,汤一介的哲学研究始于哲学史方法论的突破。他从“哲学史是认识史”的观点出发,提倡以概念范畴研究法研究中国哲学。他首先从宏观上为传统哲学建构了一套概念范畴体系,展示了中国哲学作为一种认识史的演变过程及其内在逻辑,随后又在《郭象与魏晋玄学》中具体运用了这一研究方法,理清了玄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理路,深化了人们对郭象及整个玄学哲学体系的认知。概念范畴法促进了哲学研究学术化的恢复,也是中国哲学方法论创新的一次尝试,但其逻辑化特征与中国传统哲学非逻辑化思维方式存在一定差异。在此基础上,汤一介受到西方解释学的启发,将解释学方法与概念范畴法结合,重新研究郭象哲学,由此提出创建中国解释学的构想。从理论内涵看,汤一介提出的中国解释学包括梳理中国“解释问题”的传统、总结中国传统的“解释理论”、创建中国的“解释学”三个层次,但目前学界研究大多处于第一层次,甚至对中国解释学的合法性也存在争议。在以上方法论的影响下,汤一介就“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可能性”问题对传统哲学现代化展开了研究。他采取体系化的建构与阐释方式,以知识论和价值论合一的“真善美”问题为研究视角,并凸显了“天人”关系问题在传统哲学中的核心地位。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推导出“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三个基本命题,并分别阐释了其理论内涵,确立起传统哲学理论的基本框架。汤一介由三大基本命题又推导出普遍和谐观念、内在超越精神、内圣外王之道三套重要理论,完成了理论体系的建构和深化。汤一介建构的传统哲学理论体系不仅彻底摆脱了教条式马克思主义的负面影响,回归了传统文化的立场,而且从整体上凸显了传统哲学的核心精神和现代价值,但其局限性在于囿于理论体系的宏观性而难以继续深入。在思考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汤一介从传统哲学转向文化哲学的研究。对于如何面对传统文化的问题,处于“文化热”中的汤一介秉持客观中立的学术态度。他由此提出“文化演进合力论”,认为转型期中国文化需在激进主义、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三派力量的合力中才能实现发展,但他尤为注意保守主义的作用,体现了他的传统文化立场。在处理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关系问题上,汤一介以佛教中国化问题为鉴,提出了“文化双向选择论”,主张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之间相互开放、双向互动、实现融合。尽管这一理论面临着理论和现实的双重困境,但汤一介对冯契和张申府哲学的“两个接着讲”的强调可被视为对这一问题的回应。在如何面对西方文化的问题上,汤一介持“文化多元共存”的观点,以“新轴心时代”为其理论基础,对“和而不同”作出了文化学阐释,将之视为文化多元共存的理论原则。此外,汤一介还为跨文化对话提出了“负”的方法论及处理不同思想观念的具体方法。汤一介的文化哲学研究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同时注意吸纳传统文化作为思想资源,展示了他开放、多元、融合的文化价值取向。汤一介以“融‘中西古今’之学,创‘反本开新’之路”为哲学研究的使命,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学术精神坚持不懈地追求学术自由与独立,为转型期中国哲学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巩瑞波[3](2018)在《构建与超越:现代化中国方案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文中提出“现代化中国方案”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意义和普遍价值的系统的、科学的、开放的理论形态和行动方案的总称。现代化中国方案超越了西方的现代化理论和模式,为解释现代化提供了一种新话语,为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范式,打破了西方现代化的话语霸权,构建了发展中国家进入发达阶段的全新逻辑和实践范本,对当今世界走出现代化的认识误区,尤其对发展中国家走出现代化的实践困境具有重大的借鉴和启示意义,为解决人类发展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当然,现代化中国方案,也正在指导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中接受实践的检验,并不断进行理论的创新与发展。研究现代化中国方案必须理解世界现代化的历程和规律、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价值、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和构想、理解中国近代以来现代化的艰辛探索历程、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经验,理解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面临的时代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而明确现代化中国方案的理论基础、形成背景、主要内容,讲清楚现代化中国方案的世界意义。首先,现代化中国方案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呈现出内在奠基与外部反思相结合的特点。现代化中国方案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的,其思想源头是马克思关于不发达国家“未来景象”的设想和列宁的社会主义“大工业”思想,同时,现代化中国方案“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其最直接的理论支撑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其中包括毛泽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思想萌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理论体系,以“中国式”的现代化为基本内涵。现代化中国方案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独特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结果,不照抄照搬任何发展模式,“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但是广泛吸收和借鉴了人类文明成果,特别是世界200多年现代化的有益经验,其中也包括西方现代化实践中反映的一些现代化的客观规律和合理因素。但是,现代化中国方案更多的是在对西方现代化反思和超越中构建的,反思了西方以工业化代替现代化的问题、反思了西方妄图以西化和资本主义化代替现代化的问题、反思了西方在全球化中的霸权问题以及逆全球化、反全球化思潮等。此外,现代中国方案“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但是延绵不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中国现代化深厚的文化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启蒙中为中国独立自主探索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文化自信,同时涵养了现代化的价值体系,奠定了文化软实力的传统根基。因此,在内在奠基与外部反思中,现代化中国方案的理论基础得以形成和发展。其次,现代化中国方案具有独特的形成背景,呈现出历史境遇与现实关照相映照的特征。从历史背景来说,中国现代化的起步是在外部冲击下启动的,是在西方列强殖民侵略中被动开始的,是一种外源型现代化,又称“外诱变迁”,而近代中国在“破坏性使命”与“建设性的使命”共同作用下探索现代化几乎都走向失败。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启,中国共产党用革命的方式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独立自主探索现代化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早期探索阶段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但也走了一些弯路,遭受了不少挫折,经历了从“仿苏超美”到“自主四化”的艰辛探索。改革开放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是现代化中国方案形成的直接实践来源,现代化中国方案的基本成型则是在中共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为标志。此外,现代化中国方案的形成具有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从国际来看,西方国家发展陷入纷争与迷思之中,世界众多发展中国家长期徘徊于“中等收入陷阱”,迫切希望寻求新的现代化方案。此外,人类面临诸多新的或旧的共同难题,客观上亟需有效的解决方案。从国内看,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全面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以及“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使命,预示着中国现代化的实践基础和时代背景发生了重大变化。可见,现代化中国方案是在历史境遇与现实关照相互作用下形成的。第三,现代化中国方案具有丰富的内容构成,呈现出价值选择与路径构建相统一的特征。现代化中国方案包含“为民务实”的目标体系、“唯物辩证”的理念体系、“全面系统”的战略体系和“互动衔接”的话语体系等基本内容。现代化中国方案以“为民务实”的目标体系,明确了“中国梦”是现代化维度的梦想,表征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现代化的价值选择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实践归宿;现代化中国方案以“唯物辩证”的理念体系,要求坚持创新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发展的价值标准、开放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共享发展的本质要求。现代化中国方案以“全面系统”的战略体系,要求迈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步,以“全面小康”奠定实践基础,用好“深化改革”的推进范式,掌握“依法治国”的治国重器,彰显“党的领导”这一最本质特征;现代化中国方案构建了“互动衔接”的现代化话语体系,实现了现代化的“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的呼应、“国家话语”与“大众话语”相衔接、“民族话语”与“国际话语”相联通,成为现代化中国方案得以成立和被各方认同的逻辑保证,为打破西方话语霸权提供了逻辑力量,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民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稳定性、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的科学性以及中国智慧、中国理论、中国方案的世界性。现代中国方案的内容体现了价值选择与路径构建相统一的特征。第四,现代化中国方案具有广泛的世界意义,呈现出模式超越与案例供给相照应的特征。现代化中国方案的形成不仅意味中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而且使得科学社会主义在世界东方重新焕发强大的实践活力,并且将推动“面向世界”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蓬勃发展。同时,现代化中国方案意味着中国现代化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打破了西方现代化话语垄断,超越了西方发展模式,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让世界更为期待的是,现代化中国方案呈现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立场、“人民主体”的根本价值理念、“稳定活力”的内在秩序、“开放包容”的对外交往观以及“绿色生态”的新型文明观等为解决人类发展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周丹[4](2018)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长期以来的研究课题。习近平就曾经在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突破,就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研究导向。没有群众基础,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就缺乏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以及生命力。因此,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属于大众的哲学。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采用一系列的措施,去教育、武装以及引领大众,使大众普遍掌握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多年来,许多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家为此做出了诸多方面的努力,探索出了许许多多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有效途径。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众可以随时随地借助日益普及的移动互联网终端轻松访问各种信息、咨询和服务。可以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提供了更大的可能,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更加地日常化、生活化以及形象化。然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带来了阅读以及思维的碎片化,加深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难度。目前大众化主体能力缺失,现有理论研究上对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特征的研究滞后,以及移动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条件不成熟,这些因素的存在更是给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带来了新的,可以说更为严峻挑战。本文以辨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以及传播学理论等为理论依据,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跨学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阐释移动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目标、内容、条件入手,分析移动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在主体能力建设、理论体系、实施条件等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移动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实现路径。即通过在主体能力建设方面、在哲学理论研究方面以及在实施条件方面的路径实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学理基础,并为实现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梁超[5](2018)在《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民族院校的建构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发展,我国在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意识形态领域也受到了西方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和挑战。民族院校由于学生来源的复杂性,是西方敌对势力和民族分裂分子实施其思想渗透的重要场所,使得民族院校相对其他院校意识形态领域更为严峻复杂。主动加强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民族院校的建构工作,显得更为关键、迫切。本文拟从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相关概念着手,分别阐述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民族院校建构的内在要素,包括理论基础、内在构成和基本特征,同时分析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民族院校建构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和瓶颈,不断在坚持主导性、民族性、时代性、开放性和合力性原则基础上,推动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民族院校的理论建构、主体建构、方法建构和制度建构,进一步提升话语宣传的有效针对性,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民族院校的一元主导地位。
李天国[6](2018)在《信息时代面向中国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青年中的传播与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密不可分。相较于心智初开的少年儿童和行为基本稳定的中老年人,青年人大多已完成学术与政治启蒙,具备了向理论自觉进一步发展的基本条件,但信仰未坚、易受影响,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普及对象。迈入信息化、智能化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面临一系列挑战。这主要体现在理论对中国实践成就解释的乏力,对社会的一些负面现象难以提供解释或解决之道,因批判精神的缺失带来的教条化,在普及过程中的简单化、庸俗化,部分“纯学术”哲学研究刻意脱离实践,等等。青年群体是信息社会的原住民,他们显示出的时间利用“碎片化”、思想多元化、惯用“微语言”等区别于以往社会的独特特征,更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传播方式产生了明显冲突。实证调查显示,多数青年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了解仅停留在浅显层次,主动学习意识严重缺乏。此外,作为曾盛极一时的超级大国,苏联对中国的影响极大。苏联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建设的失败,是其日积月累失掉人心、导致解体的重要因素,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引以为戒。因此,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势在必行、意义重大。信息时代的来临,对面向中国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提出了新要求。包括如何更好地实现由革命性话语体系到建设性话语体系的转变;如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前提下,通过立足中国的实践实现理论术语的创新;如何处理好传统哲学语言与信息时代催生的网络语言的关系;如何迅速有效地运用信息时代新技术找到让青年易于接受的话语表达与传播方式。但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新媒体等信息技术的融合只处于初始甚至原始阶段,在系列化开发、形成贴近青年的新媒体产品方面还是空白,是研究的重要方向。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成功典范和伟大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和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立足于解决中国问题的宏大实践,进一步融合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优秀思想。其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实践中形成丰富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哲学思想体现出的理想主义、担当意识,展现的朴实无华的群众语言、飞扬文采,对青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对这些优秀哲学思想及其文风的深入分析,可以获得构建当下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的重要启示。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摆脱在青年中传播效果不佳的问题,获得更大发展,要着眼时代大背景,反思自身。面对诸多新的挑战,必须突显其价值维度,构建具有人文关怀、价值批判、变革世界功能的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新形态。与之匹配的话语体系,应根植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与反思精神,体现信息时代的理论进步,拥有贴近青年的传播方式。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应实事求是地阐释马克思本人作为革命先辈的人格魅力,使青年正确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由来;应照顾青年特点,基于青年群体的年龄、文化层次、生长环境、职业类别,对不同青年群体进行分类分众化的哲学素养提升教育;应根植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进一步促进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融合;应秉持理性的批判精神,摒弃教条主义、倡导学术革命,通过立足于实践的批判促进哲学不断进步;应重视、善于利用网络新媒体,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的严谨、理论的纯粹、经典的叙述,用青年人喜爱的方式方法传播开来;应重视家庭教育,改变错误家教观念模式,通过培养年轻父母的哲学思维,从源头上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承。力求通过这些努力,重塑信息时代面向中国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青年中发扬光大。
莫东林[7](2018)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掌控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权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显明的意识形态特质,这就决定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服务。近代以来,以国、共两党为代表的中国政党,都对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进行过探索,既有宝贵经验,也留下了沉重教训,最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导向的话语权建设取得了主导地位。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因素的影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功能出现了淡化趋势,直接影响了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的巩固和发展。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立足国情、审时度势,在学术性与政治性、专业性与系统性、历史性与时代性、中国化与国际化的辩证统一中探寻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建设的践行路径,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意识形态斗争中谋得应有地位。
张收,张美玲[8](2017)在《论冯友兰哲学的新旧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个生活在新旧交替的历史时代的哲学家,冯友兰对新与旧的矛盾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冯友兰哲学的新旧观包括"旧瓶新酒"和"旧邦新命"两部分。通过阐述冯友兰哲学新旧观的丰富意蕴,揭示社会变迁、时代变革对文化思想的决定性作用,对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有深刻的启示。
刘君[9](2017)在《时代变迁与大庆精神演进 ——唯物史观视域的大庆精神》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由绪论、主体部分六章和结论构成。第一章绪论。主要阐释了研究大庆精神的学术动因与实践要求。当今时代,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在物质生活改善的同时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日益成为全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因此,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视域对大庆精神进行富于时代气息的诠释和研究既是一项迫切的理论任务,也是一项迫切的实践课题。第二章大庆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发展历程。大庆精神的集中体现为一般和特殊、内部与外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唯物史观成为研究大庆精神的新视角,原因在于唯物史观有助于阐明大庆精神诞生的历史方位、揭示大庆精神的内在逻辑结构、大庆精神的时代发展。第三章大庆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表现形式。大庆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主要内容有: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大庆精神的理性实践需处理好客观制约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博弈继承、发展与创新、科学发展观与大庆精神、可持续发展与二次创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大庆“二次创业”等关系。大庆精神始终伴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创新。大庆精神创新的现实路径主要是将大庆精神与企业文化、城市品格、产业形象和人生境界相结合。第四章大庆精神的时代变迁与当代价值。大庆精神的形成离不开民族精神的滋养,正是汲取了民族精神营养,大庆精神才得以形成和不断发展。因此,它的创新必须站在弘扬民族精神的高度来认识和实践。大庆精神的当代价值主要是政治价值-大国崛起与能源安全;经济价值-创造价值与创造意义;文化价值-文化自觉与文化创新;社会价值-社会与个人协调发展;人的价值-好人与能人的统一;管理价值-人本与人性化管理。第五章大庆精神的社会功能与主要社会功能整合。大庆精神具有很强的现实功能。大庆精神的现实功能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引导功能、示范功能、升华功能等五个方面的内容。这些现实功能的导向对于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对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第六章大庆精神的当代诠释。大庆精神的诠释要立足新时期民族精神整合与凝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高度。只有把大庆精神自觉纳入现阶段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才能更充分彰显其时代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构建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核心内容,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这需要在以人为本理念引领下发展和创新大庆精神。结论在时代变迁与文化转型中重塑大庆精神。创新大庆精神不仅是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更是搞好大庆油田“二次创业”的内在要求。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大庆精神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精神。
周来顺[10](2017)在《新时期哲学前沿课程建设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期哲学前沿课程建设是国内高校哲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哲学前沿课程建设现状出发,分析了新时期哲学授课内容与对象的新变化,并提出了新时期哲学前沿课程建设的对策。
二、新时期哲学的新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时期哲学的新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2)汤一介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难点 |
第一章 汤一介家学渊源与学思历程 |
第一节 家学渊源 |
第二节 早期知识积累与哲学启蒙 |
一、早年知识积累 |
二、早期哲学启蒙 |
第三节 北大时期的哲学探索 |
第四节 青年时期“哲学工作者”的转向 |
第五节 80年代以来的学术历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汤一介对哲学史方法论的探索与实践 |
第一节 概念范畴研究法的理论与实践 |
一、汤一介概念范畴研究法的思想背景:“哲学史是认识史” |
二、汤一介概念范畴研究法理论概述:“认识必然要使用概念和范畴”. |
(一)“概念”、“范畴”及其研究的理论溯源 |
(二)汤一介概念范畴研究法的内容和层次 |
三、实践一:建构中国传统哲学概念范畴体系 |
(一)汤一介的传统哲学概念范畴体系 |
(二)汤一介概念范畴体系的特点——与张岱年、葛荣晋、张立文的比较 |
(三)汤一介概念范畴体系的评价 |
四、实践二:《郭象与魏晋玄学》中的具体运用 |
(一)对玄学作概念范畴研究的原因 |
(二)理清玄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理路 |
(三)对郭象哲学理论体系的重新认知 |
(四)对玄学家研究方法演变认知的深化 |
五、汤一介概念范畴研究法的学术意义及局限性分析 |
(一)促进哲学研究学术化的恢复 |
(二)中国哲学方法论创新的尝试 |
(三)与传统哲学非逻辑化进路的不对称性问题 |
第二节 中国解释学的发掘与弘扬 |
一、从概念范畴研究法向解释学的转向:对郭象哲学方法的诠释学洞见. |
二、中国解释学的思想来源 |
三、中国解释学的理论内涵 |
(一)中国解释学理论内涵辨析 |
(二)层次一:梳理中国“解释问题”的传统 |
(三)层次二:总结中国传统的“解释理论” |
(四)层次三:创建中国的“解释学” |
四、中国解释学的合法性论争 |
第三节 汤一介哲学史方法论研究的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汤一介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阐释 |
第一节 问题意识:“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可能性” |
第二节 传统哲学理论研究的新视角:“真善美”问题 |
一、“真善美”问题的理论溯源 |
二、汤一介对“真善美”问题的价值论认知 |
三、“真善美”视角下“天”、“人”概念的凸显及其问题 |
第三节 传统哲学理论框架的建构:三个“合一”命题的推演与阐释 |
一、从“天”、“人”概念到三个“合一”命题的理论推演 |
二、三个“合一”命题的理论阐释 |
(一)“天人合一”的概念分析、易学诠释与价值阐发 |
(二)“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论分析 |
(三)“情景合一”的美学分析 |
三、由三个“合一”命题看传统哲学的特点 |
第四节 传统哲学理论体系的深化:三套核心理论的价值阐发与论争 |
一、宇宙人生论:“普遍和谐观念” |
(一)“普遍和谐观念”对现代天人关系的启发 |
(二)“普遍和谐观念”的泛道德化倾向 |
二、境界修养论:“内在超越精神” |
(一)汤一介对儒释道“内在超越精神”的全面阐发 |
(二)“内在超越精神”的中西之争 |
三、政治教化论:“内圣外王之道” |
(一)对“内圣开出新外王”的质疑 |
(二)“内圣”与“外王”关系新论 |
第五节 对汤一介传统哲学理论体系的评价 |
一、传统哲学现代价值的凸显 |
二、传统哲学理论体系的宏观性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汤一介的文化哲学理论 |
第一节 文化演进合力论 |
一、“文化热”的理论背景 |
二、汤一介的文化立场:走出“中西古今”之争,融会“中西古今”之学 |
三、理论主旨:激进、自由、保守主义的“文化合力” |
四、文化学视野下的反思 |
第二节 文化双向选择论 |
一、问题意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 |
二、核心要旨:文化开放与融合 |
三、理论与现实的双重困境 |
(一)理论困境: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融合的理论可能性 |
(二)现实困境:双向选择前景的两种“提法” |
四、哲学例证:冯契与张申府哲学的两个“接着讲” |
第三节 文化多元共存论 |
一、对文明冲突论的驳斥:儒家的“仁学”与道家的“道论” |
二、理论基础:“新轴心时代” |
(一)“新轴心时代”的成立依据与理论特点 |
(二)质疑与诘问:“新轴心时代”之说的合法性问题 |
三、理论原则:“和而不同”的文化学阐释 |
四、跨文化对话方法论探讨 |
(一)“负的方法”论对跨文化对话边界的论说 |
(二)跨文化对话中处理不同思想观念的方法 |
第四节 汤一介文化哲学理论的特点 |
一、文化哲学的现实关怀 |
二、传统文化思想资源的发掘 |
三、开放、多元、融合的文化价值取向 |
本章小结 |
结语 汤一介哲学思想简评 |
一、哲学使命——融“中西古今”之学,创“反本开新”之路 |
二、致思特征——“在非有非无之间” |
三、思想价值——“自由即创造力” |
四、人生境界——“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
附录一 :汤一介先生学术年表 |
附录二 :汤一介思想研究文献及索引 |
附录三: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
攻博期间(2015.9-2019.6)主要科研成果及学术活动 |
致谢 |
(3)构建与超越:现代化中国方案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及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现代化 |
1.5.2 现代化中国方案 |
第2章 内在奠基与外部反思相结合: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奠基作用 |
2.1.1 对不发达国家“未来景象”的设想 |
2.1.2 早期社会主义探索中的“大工业”思想 |
2.1.3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思想萌芽 |
2.1.4 “中国式”现代化论断的提出与发展 |
2.2 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反思与借鉴 |
2.2.1 “工业化”与现代化关系辨析 |
2.2.2 现代化并非“西化”或“资本主义化” |
2.2.3 “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关联性 |
2.2.4 西方发展进程中反映的现代化规律 |
2.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启蒙 |
2.3.1 提供独立自主探索的“文化自信” |
2.3.2 涵养引领现代化的核心价值体系 |
2.3.3 奠定“文化软实力”的传统根基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历史境遇与现实关照相映照:形成背景 |
3.1 独特的现代化历史境遇 |
3.1.1 “破坏性使命”下近代中国的历史遭遇 |
3.1.2 从“仿苏超美”到“自主四化”的早期探索 |
3.1.3 改革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 |
3.2 复杂的世界现代化形势 |
3.2.1 发达国家地区陷入发展的“纷争”与“迷思” |
3.2.2 发展中国家在“中等收入陷阱”中徘徊 |
3.3 特殊的现代化国情背景 |
3.3.1 “新常态”下潜在的发展风险 |
3.3.2 矛盾转化之后的“时代呼声” |
3.3.3 “全面小康”的攻坚任务 |
3.3.4 新时代“强起来”的历史使命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价值选择与路径构建相统一:核心内容 |
4.1 “为民务实”的现代化目标体系 |
4.1.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鲜明指向 |
4.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 |
4.1.3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实践归宿 |
4.2 “唯物辩证”的现代化理念体系 |
4.2.1 “创新”提供第一动力 |
4.2.2 “协调”明确内在要求 |
4.2.3 “绿色”确立价值标准 |
4.2.4 “开放”标注必由之路 |
4.2.5 “共享”彰显本质要求 |
4.3 “全面系统”的现代化战略体系 |
4.3.1 奠定“全面小康”的实践基础 |
4.3.2 坚持“深化改革”的推进方式 |
4.3.3 厉行“依法治国”之治国重器 |
4.3.4 构建“从严治党”的政治主体 |
4.4 “互动衔接”的现代化话语体系 |
4.4.1 “国家话语”与“大众话语”相衔接 |
4.4.2 “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相呼应 |
4.4.3 “民族话语”与“国际话语”相连通 |
本章小结 |
第5章 模式超越与案例供给相照应:世界意义 |
5.1 推动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发展 |
5.1.1 释放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活力 |
5.1.2 发展“面向世界”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 |
5.2 构建世界现代化的全新范本 |
5.2.1 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超越意义 |
5.2.2 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提供全新选择 |
5.3 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
5.3.1 坚守“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立场 |
5.3.2 凸显“人民主体”的根本价值理念 |
5.3.3 构建“活力稳定”的内在社会秩序 |
5.3.4 奉行“开放包容”的对外交往观念 |
5.3.5 坚持“绿色生态”的新型文明形态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和致谢 |
(4)移动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现有研究的不足及研究设想 |
1.3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重点、难点 |
1.3.2 研究创新点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存在的问题及拟解决措施 |
1.5.1 存在的问题 |
1.5.2 拟解决措施 |
2 核心概念界定 |
2.1 移动互联网时代 |
2.1.1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含义 |
2.1.2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点 |
2.2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
2.2.1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内涵 |
2.2.2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实质 |
2.2.3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特征 |
2.3 移动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
2.3.1 移动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目标 |
2.3.2 移动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内容 |
2.3.3 移动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条件 |
3 移动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现状 |
3.1 移动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成就 |
3.1.1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趋向日常化 |
3.1.2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趋向生活化 |
3.1.3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趋向形象化 |
3.2 移动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存在的问题 |
3.2.1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目标偏离 |
3.2.2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内容不全 |
3.2.3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效果不佳 |
4 移动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问题产生的原因 |
4.1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理论研究滞后 |
4.1.1 理论研究的力度不够 |
4.1.2 理论体系不够完善 |
4.1.3 理论研究未能与时俱进 |
4.2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主体能力不强 |
4.2.1 理论工作者的专业素养缺乏 |
4.2.2 大众因宣传教育重视不够对哲学的认知不深 |
4.3 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条件不成熟 |
4.3.1 现行机制难以满足大众化的需求 |
4.3.2 网络安全建设有待加强 |
4.3.3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力度弱 |
4.3.4 缺乏有效的大众化平台 |
5 移动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实现路径 |
5.1 深化移动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理论研究 |
5.1.1 深入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学术研究 |
5.1.2 建立健全的理论体系 |
5.1.3 丰富理论研究的时代特征 |
5.2 加强移动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主体能力建设 |
5.2.1 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理论工作者的培养 |
5.2.2 重视大众内化哲学能力的提升 |
5.3 改善移动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条件 |
5.3.1 完善移动互联网信息传播机制 |
5.3.2 加强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安全建设 |
5.3.3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技术支撑 |
5.3.4 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新平台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民族院校的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逻辑分析法 |
三、综合研究法 |
第五节 研究框架 |
一、逻辑思路 |
二、篇章安排 |
三、创新之处 |
四、重点难点 |
第一章 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相关概念阐述 |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概念厘清 |
一、西方理论系谱中的“意识形态”概念 |
二、我国学界视阈中的“意识形态”概念 |
第二节 话语及其话语体系 |
一、话语的特征、功能和类型 |
二、话语体系的特征、功能和类型 |
第三节 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理论内涵 |
一、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基本概念 |
二、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本质特征 |
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主要功能 |
第二章 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民族院校的建构要素 |
第一节 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民族院校建构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论述 |
二、列宁关于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论述 |
三、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关于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论述 |
第二节 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民族院校建构的内在构成 |
一、话语主体 |
二、话语对象 |
三、话语内容 |
四、话语特点 |
五、话语载体 |
第三节 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民族院校建构的基本特征 |
一、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民族院校建构的特殊性 |
二、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民族院校建构的价值性 |
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民族院校建构的功能性 |
第三章 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民族院校的建构境遇 |
第一节 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民族院校的建构机遇 |
一、全球文化交融:为民族院校话语创新营造了新氛围 |
二、社会转型发展:为民族院校话语建构制造了新契机 |
三、网络信息时代:为民族院校话语传播提供了新平台 |
第二节 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民族院校的建构挑战 |
一、在全球化背景下:话语多元化、复杂化带来的挑战 |
二、在网络化背景下:话语虚拟化、娱乐化带来的挑战 |
三、在市场化背景下:话语世俗化、功利化带来的挑战 |
第三节 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民族院校的建构瓶颈 |
一、话语主体责任缺失:导致话语权威受到冲击 |
二、话语内容创新不足:导致话语主旨空洞古板 |
三、话语渠道作用不强:导致话语宣传效果不佳 |
第四章 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民族院校的建构路径 |
第一节 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民族院校的建构原则 |
一、坚持“主导性”原则,突出话语政治性 |
二、坚持“民族性”原则,突出话语人本性 |
三、坚持“时代性”原则,突出话语创新性 |
四、坚持“开放性”原则,突出话语包容性 |
五、坚持“合力性”原则,突出话语科学性 |
第二节 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民族院校的建构策略 |
一、理论建构:完善意识形态话语理论内容 |
二、主体建构:加强意识形态话语队伍建设 |
三、方法建构:拓展意识形态话语传播途径 |
四、制度建构:优化意识形态话语宣传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信息时代面向中国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青年中的发展 |
第一节 基本理论 |
一、何谓“青年” |
二、为什么“面向青年”而非其他 |
三、话语体系及功能演变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历程 |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的最初形态 |
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与丰富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基本特点 |
第三节 对青年群体的影响 |
一、重视青年的逻辑起点 |
二、青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追求的鼎盛时期 |
三、理论界是影响青年群体的重要阵地 |
四、国民教育体系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主渠道 |
第四节 致敬经典——毛泽东哲学文风构建特色与赏析 |
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 |
二、毛泽东哲学文风的特点 |
三、对当下文风话风的启示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的困境 |
第一节 与青年渐行渐远:趋于边缘化的窘境 |
一、理论对中国当代实践成就解释的乏力 |
二、对社会一些负面现象难以提供解释或解决之道 |
三、因批判精神的缺失带来的教条化问题 |
四、普及过程中的简单化、庸俗化 |
五、刻意追求所谓“纯学术”哲学导致脱离实践 |
第二节 不只是大众——对执政党的考验 |
一、文风折射党风政风学风 |
二、提高领导干部哲学思维能力任重道远 |
三、传统理论宣传方式方法面临挑战 |
四、话语软实力影响中国国际竞争力 |
第三节 前苏联青年话语体系溃败的前车之鉴 |
一、学术政治化窒息了哲学的发展 |
二、机械的教育模式使青年思想陷入困境 |
三、苏共自我全面否定招致雪崩式溃败 |
第三章 信息时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的新要求 |
第一节 大变革时代——信息社会的到来 |
一、对信息社会发展中几对矛盾的反思 |
二、对“虚拟”实践的现实拷问 |
三、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时代发展 |
第二节 信息时代青年的基本特征 |
一、基础教育普及和需求多样化使价值观念趋于多元 |
二、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生理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
三、社会转型下社会参与家庭融入呈现异质性主体性 |
四、高度依赖网络重构学习工作生活理念方式 |
第三节 当代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知、认同状况 |
一、呈现“高度认可”与“认知浅显”两面性 |
二、情感认同理性认同有待强化 |
三、对创新话语体系的启示 |
第四节 当代青年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缺失的主要原因 |
一、大背景之变:激荡的社会变革 |
二、主渠道之弊:传统的教育模式 |
三、小气候之弱:缺失的家庭功能 |
四、成长期之惑:青年身心特点的影响 |
第四章 重塑贴近中国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的理论思考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要适应新时代要求 |
一、实现革命性话语体系到建设性话语体系的转变 |
二、推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术语的创新 |
三、处理好传统哲学语言与网络语言的关系 |
四、构建让青年易于接受的话语表达与传播方式 |
第二节 价值论转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选择 |
一、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要义 |
二、价值哲学对传统哲学的扬弃 |
三、影响青年群体价值取向的主要因素 |
第三节 信息时代贴近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构建方向 |
一、哲学形象的亲切感 |
二、传播方式的具像化 |
三、时间利用的碎片式 |
四、网络空间的广泛性 |
五、学习过程的参与感 |
第四节 用价值哲学方法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 |
一、再叙革命先辈魅力 |
二、必须照顾青年特点 |
三、既探寻真理,更扣问心灵 |
四、呼唤理性的批判精神 |
五、发挥网络新媒体的魔力 |
六、重视家庭教育的引领作用 |
第五章 重塑贴近中国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依托“青马工程”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实践 |
一、用新媒体推动话语体系由“教育式”向“影响式”转变 |
二、正确处理创新实践中理论严肃性与语言娱乐化的关系 |
三、在实践中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对青年的影响 |
第二节 面向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影响力的模型构建 |
一、模型的确定 |
二、相关说明 |
第三节 向习近平学习文风话风 |
一、凝心聚魂:高度重视话语体系建设 |
二、精神标识:形成与构建方式 |
三、根植人民:话语体系的鲜明特色 |
结语 青年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赢得未来 |
参考文献 |
附录 实证调查所用问卷 |
后记与致谢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7)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哲学社会科学相关问题概述 |
第一节 近代哲学社会科学的诞生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观的形成 |
第三节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特质 |
第二章 近代以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的探索历程——以国、共两党为例 |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建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的经验教训 |
一、国民党对文化战线的“清剿” |
二、国民党唯心哲学的炮制 |
三、国民党党化教育的推行 |
四、三民主义意识形态自身的缺陷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的探索历程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的兴起与博弈 |
二、新中国成立十七年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的确立与失衡 |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的重构与繁荣 |
第三章 当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中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
第一节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面临的国际挑战 |
一、全球化场域下西方政治及学术话语的渗透 |
二、信息化背景下西方网络意识形态话语的侵蚀 |
第二节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面临的国内困境 |
一、非主流话语的干扰 |
二、话语表达的误区 |
三、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够健全 |
四、学术评价机制的失效 |
第四章 新时代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的新导向 |
第一节 学术性与政治性的统一 |
第二节 专业性与系统性的统一 |
第三节 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
第四节 中国化与国际化的统一 |
第五章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建构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加强马克思主义学术体系建设 |
第二节 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政治意识培育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引领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建设的践行机制 |
一、信仰驱动机制 |
二、思想交锋机制 |
三、实践检验机制 |
四、民众转化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发表学术论文 |
参与课题项目 |
所获奖励 |
(8)论冯友兰哲学的新旧观(论文提纲范文)
一、旧瓶新酒 |
(一) 旧瓶装新酒 |
(二) 旧瓶破而新瓶代兴 |
二、旧邦新命 |
(一) “旧邦新命”——中国历史发展现阶段的概括 |
(二) “阐旧邦以辅新命”——冯友兰学术活动的方向 |
(三) “旧邦新命”——贯通中国哲学传统与现代的桥梁 |
三、对“新旧观”的评价 |
(9)时代变迁与大庆精神演进 ——唯物史观视域的大庆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提出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根据 |
二、对相关研究成果的清理与总结 |
三、本论文主要研究方法 |
四、论文创新之处 |
五、论文研究难点 |
注释 |
第二章 大庆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发展历程 |
一、唯物史观释义 |
(一)唯物史观在历史问题中面临的挑战 |
(二)当代中国对唯物史观的理解与把握 |
二、大庆精神诞生的历史方位 |
(一)社会历史发展三形态,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未来理想社会 |
(二)人的历史发展三阶段,人的依赖-物的依赖-自由个性 |
(三)社会心理三大样态,权力本位-金钱本位-能力本位 |
(四)资源配置三大模式,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知识经济 |
三、大庆精神的内在逻辑结构 |
(一)认识世界与认识人自己 |
(二)改造世界与改变人自身 |
(三)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认识人和改变人 |
(四)在做人与做事的统一中理解和把握大庆精神 |
四、大庆精神的时代发展 |
(一)大庆精神的一脉相承特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
(二)大庆精神的与时俱进特征,自强不息、开拓创新 |
(三)大庆精神的返本开新特征,自主创新、永不停息 |
(四)大庆精神的顶天立地特征,为国分忧、为民造福 |
注释 |
第三章 大庆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表现形式 |
一、大庆精神的基本内涵 |
(一)基本内涵中的爱国精神 |
(二)基本内涵中的创业精神 |
(三)基本内涵中的求实精神 |
(四)基本内涵中的奉献精神 |
二、大庆精神的理性实践 |
(一)客观制约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博弈 |
(二)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 |
(三)科学发展观与大庆精神 |
(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大庆的二次创业 |
(五)国有企业的历史责任 |
三、大庆精神创新的基本路径 |
(一)大庆精神与企业文化相结合 |
(二)大庆精神与城市文化相结合 |
(三)大庆精神与人生境界相结合 |
注释 |
第四章 大庆精神的时代变迁与当代价值 |
一、大庆精神的时代变迁 |
(一)大庆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结合 |
(二)大庆精神的历史传承与时代拓展 |
二、大庆精神的当代价值 |
(一)大庆精神的政治价值 |
(二)大庆精神的经济价值 |
(三)大庆精神的文化价值 |
(四)大庆精神的社会价值 |
(五)大庆精神的人的价值 |
(六)大庆精神的管理价值 |
三、大庆精神的表现形式 |
(一)铁人的奋斗精神是革命加拼命 |
(二)三老四严的科学精神是实干加巧干 |
(三)创业、创新与创效的精神 |
(四)大庆精神在企业文化与城市精神中的作用 |
注释 |
第五章 大庆精神的社会功能与主要社会功能整合 |
一、大庆精神的社会功能 |
(一)大庆精神的凝聚功能 |
(二)大庆精神的激励功能 |
(三)大庆精神的引导功能 |
(四)大庆精神的示范功能 |
(五)大庆精神的升华功能 |
二、大庆精神的主要社会功能整合 |
(一)整合凝聚有序发展的必要性 |
(二)加强整合与凝聚的关键是思维方式转变 |
(三)增强整合力和凝聚力的现实路径 |
注释 |
第六章 大庆精神的当代诠释 |
一、确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
(一)反对教条主义和指导思想上的多元化 |
(二)科学认识意识形态领域中的规律 |
(三)自觉提高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创新能力 |
二、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一)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大意义的认识 |
(二)勇于和善于回答各种理论和实际问题,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
三、新中国意识形态建设回顾与反思 |
(一)新时期民族精神的整合与凝聚 |
(二)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 |
(三)在以人为本理念引领下发展和创新大庆精神 |
注释 |
结论 在时代变迁与文化转型中重塑大庆精神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10)新时期哲学前沿课程建设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哲学前沿课程建设现状 |
(一)对哲学前沿问题的把握不够 |
(二)对教学方法与实践的探索重视不足 |
(三)教学内容缺少特色 |
二、哲学授课内容与对象的新变化 |
三、哲学前沿课程建设的对策 |
四、新时期哲学的新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我国哲学学科的影响[J]. 罗骞. 社会科学辑刊, 2019(04)
- [2]汤一介哲学思想研究[D]. 邓妍. 武汉大学, 2019(08)
- [3]构建与超越:现代化中国方案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视角[D]. 巩瑞波. 吉林大学, 2018(04)
- [4]移动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D]. 周丹. 重庆师范大学, 2018(12)
- [5]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民族院校的建构研究[D]. 梁超. 广西民族大学, 2018(01)
- [6]信息时代面向中国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D]. 李天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8(03)
- [7]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研究[D]. 莫东林. 厦门大学, 2018(07)
- [8]论冯友兰哲学的新旧观[J]. 张收,张美玲.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06)
- [9]时代变迁与大庆精神演进 ——唯物史观视域的大庆精神[D]. 刘君.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 [10]新时期哲学前沿课程建设探索[J]. 周来顺.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