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国啤酒工业面临困境(论文文献综述)
董格宇[1](2021)在《富含β-苯乙醇的木薯啤酒及其代谢产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木薯作为三大薯类之一,营养价值丰富,是非洲等热带地区8亿多人的主粮和能量来源。由于现有木薯加工产品附加值低、产能过剩等原因,导致木薯产业发展缓慢,亟待开发木薯新用途,提高产品附加值,打破木薯产业发展困境。啤酒是世界上消耗量最大的酒精饮料,麦芽是啤酒的主要原料之一,但近些年受国际贸易影响,麦芽价格持续飙升,开发新的啤酒原料有利于啤酒产业良性发展。木薯价格远低于麦芽,探索木薯作为辅料用于啤酒酿制的可能性,研究其关键工艺、风味特性形成及其生化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经济价值,目前国内外尚未有系统的研究报道。由于木薯本身含有氢氰酸以及高淀粉含量,这些特性会给啤酒带来不良风味和对啤酒品质产生影响。在本项工作中,我们通过对原料配比、酵母优化和工艺改良等研究,研发了一套具有创新性的木薯啤酒酿造工艺,具体为:将木薯匀浆加热至50℃,保温10 min,然后加入180-200 U/g耐高温淀粉酶及0.5 g/kg氯化钙,继续加热至70℃,并保温30 min,然后加热至95℃,并保温30 min,然后继续加热煮沸,并持续10 min,得到木薯糊化液,再经糖化、过滤、煮沸、回旋沉淀、发酵得木薯啤酒。该工艺消除了木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酿造的成品木薯啤酒品质优良,啤酒中氢氰酸含量不足0.1 mg/kg,食品安全级更高。同时对木薯啤酒和小麦啤酒的理化指标、感官品评、风味物质、营养元素等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和比较。研究发现,与小麦啤酒相比,木薯啤酒营养均衡,风味协调,并且木薯啤酒中β-苯乙醇的含量比小麦啤酒中提高了86%,使其具有淡雅细腻的玫瑰香气。对β-苯乙醇合成的埃利希途径中关键酶以及编码关键酶的基因表达情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发现,在木薯啤酒发酵过程中,酿酒酵母中β-苯乙醇的埃利希途径中L-苯丙氨酸转氨酶、苯丙酮酸脱羧酶和苯乙醛脱氢酶的活性普遍高于小麦啤酒,编码L-苯丙氨酸转氨酶的基因aro9和编码苯丙酮酸脱羧酶的基因aro10表达水平在发酵后期显着上调,说明aro9和aro10是以L-苯丙氨酸为底物生成β-苯乙醇的埃利希途径中主要的调节基因。本研究不仅提供了一种木薯加工的新产品、新应用,同时也为进一步理解在食品工业中具有重要作用的β-苯乙醇的生物合成途径和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杜娟[2](2021)在《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流失问题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并购的迅速发展以及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也逐步由绿地投资向外资并购为主转变。在外资并购中,无论是对于我国企业还是外资企业,驰名商标均体现出巨大的价值及多元的功能,存在加强乃是特别的保护需求。我国企业引进外资的目的与外资进入我国市场的目的往往是不同的。我国企业希望通过引进外资带来先进的技术或是经营管理经验;外国投资者则是希望并购能够进一步帮助其拓展中国市场和销售渠道,或利用中国市场的成本优势拓展产能、延展产品生产线。如何在双方的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至关重要。首先,我国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流失的表现是动态的。在早期的外资并购中,由于国内企业对驰名商标潜在价值认识不足,涉及的驰名商标价值未得到公正评估、驰名商标被外方无偿使用、驰名商标受到外方排挤退出市场,以及驰名商标归属权丧失,成为了外资并购中我国企业驰名商标流失的主要情形。在经历了早期驰名商标流失的阵痛之后,我国企业已经意识到保护自身驰名商标的重要性,但是这种保护更主要集中于企业进行外资并购的准备阶段。在外资并购协议的签订阶段,如何科学设置我方驰名商标保护的有关条款至关重要。此外,在科学有效的并购协议签订之后,一旦外资企业不执行并购协议,合资企业经营运转不佳,最后致使我国驰名商标流失,是近年来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流失的新生情形。其次,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流失的背后,存在多方面的原因。第一,从宏观政策层面来说,我国利用外资产业结构政策对指导我国引进与利用外资、规范与管理外资的产业方向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导致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外商投资在我国享有“超国民待遇”的情况持续了较长一段时间。第二,无论是我国国内的反垄断法还是有关规制外商投资的立法,均有不足之处。就反垄断法而言,一方面,我国关于外资并购中涉及驰名商标反垄断审查的标准仍待完善;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商务部在否决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一案的理由之中,亦未提及避免我国驰名商标流失这一因素。就外资立法而言,《外商投资法》第二十二条明确了我国对于外国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第三十三条涉及在外资并购中的经营者集中问题,第三十五条正式引入了外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但是均是概括性的规定,缺乏系统性、可操作性的跟进规则,距离保证制度的有效运作和实施仍存在改进空间。第三,就我国目前缔结的双边投资条约而言,存在着知识产权利益衡平关照不足的现象,尤其体现在对于侵害我国企业知识产权利益的规制不足。第四,从企业层面来说,在商定并购协议条款的过程中,我国企业缺乏确立专门的驰名商标保护条款或是附件的意识。同时,我国企业存在未能通过尽职调查识别恶意收购,以及忽视对于己方驰名商标价值评估的情况。而跨国公司则往往通过低估中方商标价值,冷藏、淘汰或是淡化中方企业拥有的驰名商标,以及限制开发和独享的方式,削弱我国企业驰名商标的市场竞争力,致使这些驰名商标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被市场规则淘汰”。如果一份并购协议的条款可能致使我国企业驰名商标流失,那么至少从知识产权资源保护的视角来看,企业双方的利益未能达到平衡,即外国投资者与我国企业的利益处于失衡状态。再次,鉴于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流失表现与成因的复杂性,在解决该问题时需遵循以下导向。外资并购中的驰名商标保护自然有其重要性,在外资并购发展中驰名商标不断流失的情形下,更有着紧迫性。然而,这种保护也需有适度性。外资并购从本质上来说是企业之间进行交易的行为,企业自身的事务应当由企业自身决定。但是,涉及驰名商标的外资并购,不仅关乎我国企业自身利益,还会影响国家产业安全利益,甚至是消费者的利益。外资并购中的驰名商标流失,将会致使相关主体的利益受到影响,从而产生利益失衡的情形。因此,为了实现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相关主体的利益平衡,我国企业在进行外资并购时,应当充分调查外国投资者的并购动机,找寻相对公平正义内涵。一方面,利益与公平、正义价值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外资并购过程中,对于驰名商标如果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估,将会有助于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保护的“相对公平”。另一方面,在涉及驰名商标的外资并购中,无论是我国的国内法,还是我国与他国签订的双边投资条约,都应努力实现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利益平衡。最后,在借鉴域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我国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流失问题的建议。第一,尽管我国《反垄断法》中的企业合并控制规则已经有所改进,但在外资企业合并控制方面仍有改进空间。巴西经济保护和管理委员会在高露洁棕榄收购巴西科里诺斯一案中的审查决定,以及南非竞争法庭在雀巢收购辉瑞一案中的相关裁决,均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第二,明确外资并购中涉及驰名商标反垄断审查的标准。例如,反垄断审查应当明确,外资企业完成外资并购,是否会在获得我国驰名商标的情况下,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带来负面效应。第三,建立一个从产业政策制定部门和宏观经济部门负责维护、再到多部法律和产业政策法规共同作用的法律法规体系,发挥法律的整体合力。第四,从外资立法层面而言,我国目前的外资立法仍有细化完善的空间。一方面,外资立法应当引导规范外商投资方向,建立健全市场竞争机制。另一方面,外资立法宜引导规范外资并购行为,明确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标准。第五,区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合作战略上宜有所区别。完善我国已经签署或是正在谈判的双边投资条约,加强对于侵害我国企业知识产权利益行为的规制。第六,我国企业应当科学设置外资并购协议中的驰名商标保护条款,完善外资并购协议中关于驰名商标利用和保护的规定;通过尽职调查避开外国投资者恶意收购,正确分析外国投资者选择我国企业作为并购目标的真实目的,理性评价外国投资者;通过价值评估明确自身驰名商标价值,综合采用多种不同的评估方法,以求最终确定的评估价值能最大限度地接近被评估的驰名商标的真实投资价值。
孙彤彤[3](2021)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农业经营规模、技术进步程度、国际环境形势等条件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当前,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把握新的趋势和格局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关键,而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农业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均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美国的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美国农业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塑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强国,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确定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及分析框架,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为背景,综合评价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深入探讨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困境提出对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回顾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1)1860年至1945年是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美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农业半机械化(1860-1914年)与农业机械化(1915-1945年)阶段,美国农业完成了由手工到半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再到全面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简单机械化来维持。(2)1945年至2000年间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以后,美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社会结构,美国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更加明显,并实现了农业科学化,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升。(3)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新时代经济”。在此期间,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农业贸易迅速扩张并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外部市场需求来支撑。本文建立了包含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别对应竞争力结果、竞争力维度、竞争力来源三个层面。第一部分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方面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基于显示性指标的评价: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美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但有减弱趋势,其中植物产品比较优势最为突出,其次是活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及饮料等;从净出口情况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美国对农业进口依赖程度也很高,其中谷物产品、稻草秸秆及饲料具有较强净出口能力。基于解释性指标的评价:从建立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形成过程——结果”三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来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在18个观察对象中排名第一,其中,美国农业在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指标上表现最好,可以发现美国充足且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效地将美国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美国在农业适用技术和专利开发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这大幅提升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从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两个维度探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路径。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其更高产量所抵消,同时较低的内陆运输成本和装卸成本弥补了其较高的农场价格劣势,促使美国农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第二,美国在食品供应安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种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均较好,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专业化的农业营销方式促进美国农业差异化优势快速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部分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两方面讨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需求条件、农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辅助因素包括政府因素和历史机遇。通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获得由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健全的相关支持产业和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综合决定。然而,美国农业仍面临长期产能过剩、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相较于美国农业,中国农业尚面临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有许多不足、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困境及上述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现阶段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来实现。
江畔[4](2020)在《中东铁路工业遗产廊道解说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铁路遗产是区域性遗产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在我国铁路技术迅猛发展、铁路线路总长不断增长且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铁路遗产的“何去何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思考。中东铁路遗产是众多铁路遗产中较具代表性的一条。它历经了百年的岁月流转,见证了东北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兴衰荣辱,开启了区域近现代化的进程,是重要的历史与文化物证。尽管中东铁路仍保有基本的交通功能,但沿线的众多铁路遗产仍面临巨大的生存考验。为这些遗产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使得遗产能够更长久的留存于公众的视线中,成为业界重要的研究话题。鉴于铁路遗产的基本特征,对铁路遗产的保护需从整体角度出发,寻求既可以保全遗产,又可以有效的利用遗产,使其产生更大价值的途径。“遗产廊道”作为一种大尺度遗产保护方法,它是以资源整合的方式着手于遗产的整体保护与游憩开发,从而实现遗产保护与区域文化与经济复兴的双重目标。该方法适用于中东铁路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另外,公众参与已成为遗产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将遗产作为公众生活中的一部分,能够为遗产带来更广泛的公众关注,促使遗产保护行为由一项专业活动转变为公共的、常态化的行为。有公众参与的遗产保护是遗产得以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为了建立或促进遗产与公众之间关系的发展,可借助“解说”这个工具。“解说”是一个信息传递过程,是一个交流的过程,它具有解释说明的功能,且具备教育性和启发性。通过解说可强化公众对人与环境关系的关注,使得公众对遗产有基本的认知,对遗产价值有更深入的理解。因此,它可作为遗产保护公众化途径中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本研究以“解说”作为契入点,探讨中东铁路工业遗产的保护问题。研究建立在对中东铁路工业遗产历史与现状信息的全盘掌握之上。首先,对遗产解说的基本理论进行梳理,从传播学角度解析了解说与遗产保护、遗产旅游之间的根本性联系。其次,对线性遗产保护理论进行比较分析,论证遗产廊道方法的适用性。以系统规划思想为基础,将西方解说相关理论与实践经验、游憩学理论、体验理论等进行整合,形成一个适用于构建中东铁路工业遗产廊道解说体系的理论集合,并在理论探索中,寻找到了可用于解说系统规划的新方法——机会评价。然后,以“机会”的角度审视中东铁路工业遗产,提出了由“遗产可解说性、游憩机会和外界影响”构成的遗产解说机会识别框架,重点对遗产可解说性和游憩机会两方面展开探索。从历史背景、遗产特征和遗产价值三方面论证了中东铁路工业遗产的可解说性。从公众需求的角度,对游憩机会与解说机会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公众对于遗产解说的想法、态度等信息,应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影响遗产解说机会的24项机会要素,并量化了这些要素对遗产解说机会的影响程度,从而建立了解说机会评价模型。该模型不仅可以量化遗产的解说机会,并可以对遗产解说机会要素的作用规律进行阐释。最后,以遗产廊道的特征作为重要参考,搭建了“总体解说系统规划、城镇层级解说系统规划和遗产单元解说系统规划”三个层级的中东铁路工业遗产廊道解说体系。沿用解说机会评价的思路与方法,分别对各个层级解说系统规划的目标、内容与核心环节展开研究。其中,总体解说系统规划应以遗产廊道构建作为上层规划,其目的是更好的服务于遗产廊道,对廊道整体的解说情况进行全盘的把控与引导。城镇层级解说系统承担了“承上启下”的职责,其构建过程最为复杂,主要包括解说主题网络的架构、解说设施规划、解说体验规划以及解说机会谱构建四个方面,以实现服务于遗产廊道、服务于所在城镇、服务于城镇内遗产的系统目标。遗产单元解说系统是三者中最为具体的,它针对的解说对象明确,规划目标有针对性,可从解说主题确定、解说设施选型和解说项目设计三个方面展开。选择中东铁路的典型区段作为案例进行应用性研究,以论证该方法的可操作性。本研究以中东铁路工业遗产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通过构建合理的解说体系助力于遗产的整体保护与游憩开发,使得遗产廊道保护方法能够产生更大效益。研究对解说系统在遗产廊道中重要性进行了论证,强调了公众在遗产保护中的关键角色,明确了决定遗产可解说性的三个方面和影响遗产解说机会的要素,综合中东铁路工业遗产廊道的特征提出了适用于遗产廊道各个层级的解说系统规划途径。在区域性遗产得到广泛关注的今天,本研究提供了一条可用于大尺度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思路和可用于遗产廊道解说体系构建的途径,以期为相似类型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以及解说系统的规划提供借鉴与参考。
周振文[5](2020)在《基于主题体验的企业博物馆建筑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博物馆开始走进大众视野,体验经济的到来、企业保存历史的需求、企业文化竞争的实体转变,加之国家政策对于民办博物馆的鼓励和支持,以及以企业博物馆为要素之一的工业旅游的推动,都从不同层面促进了中国企业博物馆的迅猛发展,然而,在建设热潮的背后,大量的企业博物馆无人问津、发展状况不尽如人意。在建筑设计领域,企业博物馆并未给予过多特别的关注,大多套用传统博物馆或是参考行业博物馆的设计模式。本文通过对企业博物馆国内外的发展现状的梳理以及案例研究发现企业博物馆现状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主题体验的缺失。继而根据企业博物馆的特质,将主题要素归纳为城市文化主题、生活记忆主题、产品外延主题和企业文化主题,并结合体验经济时代下设计理念的转变,总结企业博物馆主题体验具体方式,分为城市在地性体验、空间场所感体验、功能参与性体验和企业标识性体验,并结合企业博物馆建筑设计要素的特点,从馆城互动、流线引导、功能复合和空间营造四个方面建构具体的设计策略。文化在地性体验的馆城互动策略主要探讨了企业博物馆作为城市生活记忆的组成、工业旅游的元素以及城市文化场所与城市之间的互动;展陈空间体验的流线引导策略从路径设计、流线组织以及感官的调动方面阐述了企业博物馆特色的空间体验;强化参与体验的功能复合策略,则是通过空间的界面的消隐复合,以及体验、消费空间的穿插置入等,激发观众的互动参与的意愿;标识植入体验的空间营造策略从形态、色彩、材料等方面强化空间的企业标识性。文章最后结合笔者参与的企业博物馆建筑设计项目——泸州老窖酒文化博物馆的方案设计,阐述策略的具体运用。
姜玉莹[6](2020)在《基于价值判断与利益平衡的中小城市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工业遗存的转型与更新热潮逐渐兴起,大城市陆续出现了成功案例,而中小城市的更新实践相对较少,且鲜有成功。与大城市相比,中小城市工业遗存的发展状况、服务人群、开发方式等制约条件都因城市规模与综合发展能力的差异而具备不同的特点。因此,如何根据中小城市的地域条件与发展需求,因地制宜地对工业遗存进行合理的功能置换与空间激活,是工业遗存更新领域中值得探讨的问题。在中小城市,工业遗存更新既要注重保护工业文化,又要借助更新活动努力寻求经济发展、提高社会影响力。然而,在实践中,开发商往往受到利益的趋使,大量工业遗存难逃大拆大建的命运;另外,中小城市习惯盲目照搬大城市的更新模式,忽视使用者的经济能力与使用需求,导致更新结果的失败。为了平衡中小城市工业遗存在工业价值体现与利益追逐之间的矛盾,文章从价值判断与利益平衡两方面入手,构建适应中小城市的工业遗存更新策略。文章以中小城市的工业遗存为研究对象,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第二章阐述了中小城市工业遗存的特点,探寻适应中小城市工业遗存更新的价值判断与利益平衡方式;在价值判断方面,针对中小城市工业遗存更新存在的保护意识薄弱、缺少价值判断等问题,分析对比工业遗存价值评价方法,总结适应中小城市工业遗存的价值判断方法。利益平衡方面,通过对容积率、成本与收益以及主体参与方式、运营方式的对比分析,总结出合理的土地开发强度可以平衡空间品质与经济效益,成本与收益估算有助于空间优化,主体参与方式与运营方式的合理选择可以平衡多元主体利益,助力工业遗存可持续运营;在工业遗存更新的价值体现与利益驱使多重影响下,第五章基于中小城市工业遗存的特点和适应中小城市工业遗存的价值判断与利益平衡方式,从更新模式、规划设计、空间组织、文化发展、经营管理等方面提出中小城市工业遗存更新策略,并在第六章结合研究性设计验证策略的可行性。工业遗存更新从本质上看,是经济价值、空间价值、文化价值等多元价值互相博弈的过程,价值是否得到体现、利益是否得到平衡决定了更新结果的成败。文章旨在通过对中小城市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的总结,打造空间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的工业遗存生命体,并辐射带动周边,激活中小城市发展活力。
刘绍勇[7](2020)在《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品牌因其在市场营销与传播方面的优势,正在跨越商业与产品领域广泛应用于众多生产与服务领域,很多品牌都通过视觉识别设计系统来体现自身的理念和个性,一个品牌的颜值则从视觉形象识别开始。视觉识别设计系统是品牌形象最直观的视觉表达形式,作为最广泛的视觉语言,它涵盖了品牌每一个与受众接触点的设计,为品牌形象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更宽阔、更立体的空间。因此,视觉识别设计已为品牌战略的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它是展示品牌文化和传播品牌信息价值的最重要载体,在品牌形象塑造和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面对美学经济条件下的消费市场,品牌的视觉识别设计所要谋求的不再是“认识”而是“认知”、“认可”,在审美营销条件下,美学在设计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美学的作用提升了视觉识别设计的表现力、识别力,能够让品牌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与受众完全沟通交流,并因此最大限度的获得竞争力与传播力。构建一套完美有效的视觉识别系统已成为一个品牌增加附加值,并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近些年在我国,虽然视觉识别设计在社会实践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可喜的成绩,但对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研究则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积极倡导在营销与传播中进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从品牌与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关系层面看,品牌与设计美学的相关理论是研究基础,视觉识别是研究对象,而设计美学是研究的视角。何为视觉识别设计美?视觉识别设计美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创造视觉识别设计的美,以及视觉识别设计美的如何应用?如何提高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在品牌塑造和传播信息价值方面的作用等等,是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必须研究的命题。绪论部分是对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介绍,并对相关概念作进一步解析和说明;第二章在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框架搭建上,着重从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构成、视觉识别设计的审美属性及其美学价值方面进行阐述;第三章回溯了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主要梳理艺术风格流派对视觉识别设计的影响,视觉识别设计产生的历史渊源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视觉识别设计发展的演进因素;第四章主要从视觉识别设计的审美基础要素入手,分别阐述了图形、色彩和文字等设计要素美以及规范美的表达;第五章着重探讨了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应用,概括总结出视觉识别设计审美的判断依据,提炼出原创与多维表现传达的个性美、系统性与灵活应用构筑的整体美、持久性和多元文化呈现的时代美等三方面的创新观点,并列举设计案例进行具体论述和解读。结论与展望部分对本文研究所得的成果观点以及现实意义进行了总结,并对本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设想做出说明。本文是笔者基于自身20多年的设计实践积累与感悟出发,以视觉识别设计与美学的关系为切入点,全方位探究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生成机制,提出具有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价值的命题。希望能为视觉识别设计找寻新的设计方法和思路,为品牌形象建设及视觉识别设计带来新的思考。
张琳[8](2020)在《农村产业融合驱动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以平原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乡村振兴战略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继承、深化和发展。美丽乡村侧重于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发展为重点,首先强调是产业的现代化,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目标中,通过外在美化,内化改革,内外兼修、综合治理的方式,加快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振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我国乡村振兴尚处于起步阶段,全国各地都在试点,都借鉴国内外乡村建设发展的经验教训,结合地方实际,不断探索乡村振兴的路径和做法,目前各地存在对乡村振兴认识不充分、发展定位不明确、追求政绩盲目建设、农民参与不热情的问题。平原县是隶属于山东省德州市西北部的一个经济欠发达县。本文以平原县农村产业如何驱动乡村振兴为研究对象,对其他欠发达县域城市的农村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现实指导和借鉴意义,另也能促进平原县的乡村发展。本文运用文献对比、系统分析、案例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借鉴国内外乡村振兴的研究成果,对平原县开展乡村振兴的的镇村进行细致研究,及时掌握平原县乡村振兴中产业发展的最新情况。对龙门街道、桃园街道、恩城镇、王打卦镇等几个乡镇的产业发展示范点进行研究,针对城郊村、特色小镇、产业村、普通村不同种类村庄的不同发展路径进行分析和总结。其次,产业融合和发展可以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本文提出如何促进全县农村产业融合,对留住农村劳动力、解决空心化、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激发农民归属感和参与感,不再单纯依靠政府主导,对促进“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几个方面具有深远意义。本文通过借鉴日韩、欧美以及浙江安吉等特色发展经验,提炼和总结平原县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来推进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得到启发,总结发现问题和矛盾,提出下一步的发展方案和建议。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结合平原县制定的发展规划,从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包括土地制度、产权制度等)、加大资金投入、推动村庄治理现代化等方面着力,同时政府充分发挥宏观统筹作用,从乡村的定位布局规划、政策扶持措施、社会保障等方面着力,共同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深入推进。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平原县及其他县域城市农村产业发展驱动农村全面振兴提供参考,探索出适合当地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促进农业农村的全面发展。
董少明[9](2020)在《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历史演进及发展模式(1984-2018)》文中研究指明并购重组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从过去国有企业激发活力,实现扭亏为盈和发展壮大,到当下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并购重组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有必要从历史演进的大视角考察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演进的阶段性特征和历史规律,在历史演进的分析中重新认识当下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意义和作用,以更好的指导当下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改革实践。基于此,本论文尝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知识,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遵循“理论分析——历史演进——实证研究——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对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进行研究。论文首先梳理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相关文献、理论,从而奠定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之后,着重从历史演进的视角考察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发展的起步阶段(1984—1991)、转型阶段(1992-2002)和全面发展阶段(2003-2018),剖析各个阶段的背景、特点和成效;其次,论文对国有企业并购重组进行实证检验和绩效评价,总结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成绩,剖析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并进一步构建计量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绩效的影响因素;最后,论文借鉴域外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顶层设计,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原则、目标和模式,厘析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主体定位和政府作用,并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提升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绩效的对策建议,尤其要加强“顶层设计”,强调“法治企业”,构建完善的产权保护体系和破产清算体系,以及建立资本市场淘汰机制和建立稳定的失业保障体系。
刘源[10](2019)在《基于共生思想的青岛食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食品工业作为最贴近民生的工业门类,在青岛工业发展历程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青岛食品工业遗产不仅是城市兴衰发展的见证者,也是食品工业文化的承载者,对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目前青岛食品工业遗产正处于极为不利的局面,大量遗产面临着被拆迁破坏或闲置废弃的命运,对其保护与再利用的方法也多与城市相脱轨,合理保护与有效利用是青岛食品工业遗产正面临的急切诉求。虽然近年来对青岛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不断取得新的成果,但将工业遗产与城市、建筑、环境、文化、社会等方面综合考虑,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研究其保护与再利用的并不多见,而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恰恰需要用跨学科、多层次的视角去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尝试将多元综合的共生思想引入进来,将其综合性、系统性的特点充分融入到青岛食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研究中去,针对青岛食品工业遗产的现存问题提出共生策略。本文首先对研究背景与对象等进行了明确的阐述,对共生思想等概念做出了明确的界定,并通过列举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与案例,在认清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同时,总结其宝贵的经验与不足,为本研究提供具有重要意义的参考与借鉴,建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方法支撑。其次,本文根据各时期社会背景与发展现状等的不同,对德占时期以来青岛食品工业的发展脉络进行了合理划分与系统梳理。然后,本文视角由历史转为现实,通过对青岛食品工业遗产在遗产层面、建筑层面与道路层面的现状进行充分调研与整理,总结了在空间分布、风格风貌等五个方面的特征,进而得出历史文化价值、社会情感价值等七大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青岛食品工业遗产在共生上的不足之处,对共生思想与青岛食品工业遗产相结合的必要性加以肯定。最后,根据以上研究基础,提出城市、片区、建筑三个层面的青岛食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共生策略,并以青岛啤酒厂为实践案例,对所提共生策略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加以论证与应用。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充实并完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理论研究,为青岛乃至其它城市的食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实践项目提供具有一定价值的参考与借鉴。
二、德国啤酒工业面临困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德国啤酒工业面临困境(论文提纲范文)
(1)富含β-苯乙醇的木薯啤酒及其代谢产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木薯概述 |
1.1.1 木薯简介 |
1.1.2 木薯的营养价值与应用 |
1.1.3 木薯产业体系存在的问题 |
1.2 啤酒概述 |
1.2.1 啤酒的起源与发展 |
1.2.2 精酿啤酒的兴起 |
1.2.3 德式小麦啤酒 |
1.2.4 啤酒中的风味物质 |
1.3 β-苯乙醇概述 |
1.4 木薯啤酒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木薯啤酒酿造工艺的优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1 菌株 |
2.2.2 仪器 |
2.2.3 材料与试剂 |
2.2.4 培养基和配置试剂 |
2.3 德式小麦啤酒的酿造工艺 |
2.4 木薯啤酒工艺的优化 |
2.4.1 木薯啤酒糊化工艺的优化 |
2.4.2 木薯与麦芽投料比例的优化 |
2.4.3 啤酒酵母的选择 |
2.5 发酵液及成品啤酒的各项指标检测 |
2.5.1 氢氰酸的测定 |
2.5.2 发酵过程中酵母数量的测定 |
2.5.3 发酵液的外观糖度 |
2.5.4 成品啤酒中双乙酰含量的测定 |
2.5.5 成品啤酒的感官品评 |
2.5.6 成品啤酒中风味物质的测定 |
2.6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6.1 糊化后氢氰酸含量的变化 |
2.6.2 不同投料比的比较 |
2.6.3 三种酵母发酵性能及成品酒的比较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木薯啤酒和小麦啤酒的品质比较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菌株 |
3.2.2 仪器 |
3.2.3 试剂 |
3.2.4 培养基和配置试剂 |
3.3 试验方法 |
3.3.1 感官品评分析 |
3.3.2 理化指标检测 |
3.3.3 营养物质及风味物质检测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感官品评的比较 |
3.4.2 木薯啤酒与小麦啤酒理化指标比较 |
3.4.3 木薯啤酒与小麦啤酒营养及风味物质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β-苯乙醇代谢途径中关键酶和关键基因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菌株和试剂盒 |
4.2.2 主要试剂和培养基 |
4.2.3 主要仪器 |
4.3 试验方法 |
4.3.1 啤酒的发酵 |
4.3.2 β-苯乙醇合成途径中关键酶活性的测定 |
4.3.3 酿酒酵母总DNA的提取 |
4.3.4 引物设计及确定 |
4.3.5 酿酒酵母RNA的提取 |
4.3.6 cDNA的合成 |
4.3.7 Q-PCR分析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酶活性与β-苯乙醇含量的关系 |
4.4.2 引物的确定 |
4.4.3 RNA纯度的测定 |
4.4.4 基因转录水平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流失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三、研究方法、预期创新与难点 |
(一)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二)本文的创新点、难点 |
四、论文框架等内容 |
第一章 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流失问题的提出 |
一、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价值巨大且功能多元 |
(一)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的经济价值 |
(二)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的特殊功能 |
二、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流失的表现 |
(一)早期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的流失 |
(二)近期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的流失 |
第二章 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流失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宏观经济政策导向的影响 |
二、国内执法不力及法律规制不足 |
(一)反垄断执法不力 |
(二)外商投资法律中相关规制不足 |
三、投资条约中知识产权利益衡平关照不足 |
四、企业层面原因 |
(一)并购协议中驰名商标保护条款的设置不足 |
(二)外资并购中外国投资者与我国企业利益失衡 |
(三)外国投资者实施商标策略削弱驰名商标市场竞争力 |
(四)我国企业对驰名商标保护意识不足及保护手段不力 |
第三章 解决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流失问题的导向 |
一、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保护的适度性 |
二、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相关主体利益平衡的实现 |
三、外资并购中商标权保护的基本逻辑 |
(一)并购准备阶段 |
(二)并购执行阶段 |
(三)并购整合阶段 |
第四章 解决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流失问题的路径 |
一、域外经验对我国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流失应对的启示 |
(一)美国经验对我国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流失应对的启示 |
(二)欧盟国家经验对我国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流失应对的启示 |
(三)其他国家经验对我国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流失应对的启示 |
二、反垄断法和外资立法层面 |
(一)反垄断立法的完善与执法的加强 |
(二)外商投资立法的完善 |
三、投资条约中知识产权利益的再平衡 |
四、企业层面 |
(一)外资并购协议驰名商标保护条款的科学设置 |
(二)我国企业通过尽职调查避开外国投资者恶意收购 |
(三)我国企业通过价值评估明确自身驰名商标价值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研究 |
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
1.2.3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
1.2.4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
1.2.5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6 关于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
1.2.7 研究述评 |
1.3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文章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产业的内涵 |
2.1.2 农业的内涵 |
2.1.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1.4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竞争优势理论 |
2.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
2.3.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
2.3.2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
2.3.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2.3.4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 |
3.1 农业机械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860-1945 年) |
3.1.1 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大发展 |
3.1.2 农业半机械化与农业基本机械化的实现 |
3.1.3 以简单机械化维持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2 农业现代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945-2000 年) |
3.2.1 家庭农场成为美国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主体 |
3.2.2 农业机械化全面进步与农业科学化的实现 |
3.2.3 以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3 新时代经济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2000 年以后) |
3.3.1 新世纪以来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 |
3.3.2 农业贸易迅速扩张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 |
3.3.3 以外部市场需求支撑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
4.1 基于显示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1.1 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
4.2 基于解释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4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
4.2.5 样本与数据来源 |
4.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分析 |
5.1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分析 |
5.1.1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总体变化 |
5.1.2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
5.1.3 美国农业成本优势分析——以大豆和玉米为例 |
5.1.4 一个案例:美国与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分析 |
5.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分析 |
5.2.1 以农业质量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2 以农业安全保障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3 以农业专业化营销获取差异化优势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 |
6.1 生产要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1.1 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美国农业提供竞争基础 |
6.1.2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提高美国农业生产效率 |
6.1.3 技术创新是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
6.2 需求条件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2.1 国内需求助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快速形成 |
6.2.2 国际需求驱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
6.2.3 新兴市场促使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得以维持 |
6.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3.1 种子培育体系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
6.3.2 农产品加工业使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强化 |
6.3.3 冷链物流业促进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扩张 |
6.4 农业经营主体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4.1 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经营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
6.4.2 独资经营是美国农场类型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
6.4.3 专业化农场经营创造和保持美国农业竞争优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影响因素分析 |
7.1 政府因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1.1 美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
7.1.2 美国农业资源支持政策 |
7.1.3 美国农业出口市场计划 |
7.1.4 美国农业信贷和税收政策 |
7.1.5 美国农业保险补贴机制 |
7.2 历史机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2.1 西进运动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
7.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速 |
7.2.3 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
7.2.4 世界人口暴增使美国农业继续蓬勃发展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
8.1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 |
8.1.1 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
8.1.2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
8.1.3 强势的相关支持产业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
8.1.4 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
8.2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教训 |
8.2.1 长期产能过剩易使美国爆发农业经济危机 |
8.2.2 农业企业垄断使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 |
8.2.3 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
8.3 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困境 |
8.3.1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
8.3.2 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 |
8.3.3 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 |
8.3.4 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 |
8.4 对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
8.4.1 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
8.4.2 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 |
8.4.3 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8.4.4 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中东铁路工业遗产廊道解说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遗产保护的国际发展趋势 |
1.1.2 我国铁路遗产的发展困境 |
1.1.3 中东铁路遗产的现存问题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简析 |
1.4 相关概念阐释 |
1.4.1 中东铁路工业遗产廊道 |
1.4.2 遗产解说 |
1.4.3 解说系统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技术路线 |
第2章 遗产廊道解说体系构建的研究基础 |
2.1 解说的传播学释义 |
2.1.1 信息的流动 |
2.1.2 解说与遗产保护 |
2.1.3 解说与遗产旅游 |
2.2 遗产廊道构建的理论基础 |
2.2.1 线性遗产的保护理论 |
2.2.2 资源整合与资源依赖 |
2.2.3 铁路遗产的保护开发 |
2.2.4 遗产廊道的系统构成 |
2.3 遗产廊道解说体系构建的理论框架 |
2.3.1 美国国家公园解说体系 |
2.3.2 系统规划思想 |
2.3.3 游憩体验理论 |
2.3.4 游憩机会谱理论的拓延 |
2.3.5 机会识别、评价与开发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东铁路工业遗产的可解说性分析 |
3.1 中东铁路工业遗产的历史背景 |
3.1.1 多方势力角逐下的殖民经历 |
3.1.2 沿线城镇的迅速崛起 |
3.1.3 工业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
3.2 中东铁路工业遗产的特征 |
3.2.1 空间特征 |
3.2.2 功能构成 |
3.2.3 文化景观特征 |
3.3 中东铁路工业遗产的价值 |
3.3.1 整体价值 |
3.3.2 价值构成 |
3.3.3 价值阐释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东铁路工业遗产解说机会的识别与评价 |
4.1 机会识别的基本框架 |
4.1.1 可解说性 |
4.1.2 游憩机会 |
4.1.3 外界影响 |
4.2 公众需求视角下的解说机会要素调查 |
4.2.1 初步选择 |
4.2.2 问卷调查 |
4.2.3 统计分析 |
4.3 公众需求视角下解说机会要素分析 |
4.3.1 主成分分析法 |
4.3.2 机会要素构成 |
4.3.3 机会要素阐释 |
4.4 解说机会评价模型的构建 |
4.4.1 要素权重计算 |
4.4.2 机会要素分析 |
4.4.3 评价模型解读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东铁路工业遗产廊道解说系统规划 |
5.1 解说体系的构成 |
5.1.1 目标体系 |
5.1.2 内容体系 |
5.2 解说系统总体规划 |
5.2.1 规划目标与原则 |
5.2.2 主题框架搭建 |
5.2.3 重要节点选择 |
5.2.4 游憩线路规划 |
5.3 城镇层级解说系统规划 |
5.3.1 规划目标与原则 |
5.3.2 解说主题规划 |
5.3.3 解说设施规划 |
5.3.4 解说体验规划 |
5.3.5 解说机会谱构建 |
5.4 遗产单元解说系统规划 |
5.4.1 规划目标与原则 |
5.4.2 解说主题确定 |
5.4.3 解说设施选型 |
5.4.4 解说项目设计 |
5.5 本章小节 |
第6章 中东铁路工业遗产廊道哈尔滨段解说系统规划 |
6.1 中东铁路哈尔滨段现状条件分析 |
6.1.1 遗产资源调查 |
6.1.2 遗产现状特征 |
6.1.3 解说条件分析 |
6.2 解说系统规划目标 |
6.3 解说节点规划 |
6.3.1 城镇节点选择 |
6.3.2 街区节点划定 |
6.3.3 遗产单元组合 |
6.4 解说主题规划 |
6.5 解说设施规划 |
6.6 解说线路规划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基于主题体验的企业博物馆建筑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企业博物馆的建设热潮 |
1.2.2 企业博物馆面临的挑战 |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3.1 研究对象定义 |
1.3.2 研究范围界定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现状综述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6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企业博物馆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2.1 企业博物馆的发展与特点 |
2.1.1 国外企业博物馆的发展及特点 |
2.1.2 我国企业博物馆的兴起及现状 |
2.2 企业博物馆的案例研究 |
2.2.1 案例的选取与要素分析 |
2.2.2 国外企业博物馆案例研究 |
2.2.3 国内企业博物馆案例研究 |
2.3 企业博物馆现存的主要问题分析 |
2.3.1 同质化的个性缺失 |
2.3.2 复制化的设计模式 |
2.3.3 固有局限下的体验匮乏 |
2.4 企业博物馆发展困境的设计反思 |
2.4.1 企业博物馆特质主题的设计导向 |
2.4.2 体验经济时代下的体验需求转变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企业博物馆设计的组成要素特点 |
3.1 选址的城市记忆性 |
3.1.1 企业旧址的历史记忆 |
3.1.2 城市场所的生活记忆 |
3.2 功能分区的弱化性 |
3.2.1 功能组成及配比 |
3.2.2 展陈区的个性化 |
3.2.3 功能区的多义化 |
3.3 观展流线的多样性 |
3.3.1 观展流线的组织 |
3.3.2 生产流线的引导 |
3.3.3 体验空间的置入 |
3.4 建筑形态的企业性 |
3.4.1 表达企业理念 |
3.4.2 体现产品主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企业博物馆设计的主题体验特点 |
4.1 企业博物馆的主题内涵 |
4.1.1 地域身份性 |
4.1.2 不可复制性 |
4.1.3 生活记忆性 |
4.2 企业博物馆设计的主题要素分类 |
4.2.1 在地性——城市文化主题 |
4.2.2 场景化——生活记忆主题 |
4.2.3 参与性——产品外延主题 |
4.2.4 标识性——企业文化主题 |
4.3 体验经济时代下的设计理念转变 |
4.3.1 体验的需求转变 |
4.3.2 体验的参与转变 |
4.4 企业博物馆设计的主题体验方式 |
4.4.1 城市在地性体验 |
4.4.2 空间场所感体验 |
4.4.3 功能参与性体验 |
4.4.4 企业标识性体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主题体验的建筑设计策略 |
5.1 文化在地体验的馆城互动策略 |
5.1.1 城市生活记忆的组成 |
5.1.2 工业旅游的城市元素 |
5.1.3 开放的城市文化场所 |
5.2 展陈空间体验的流线引导策略 |
5.2.1 主题路径引导 |
5.2.2 生产流线引导 |
5.2.3 感官体验引导 |
5.3 强化参与体验的功能复合策略 |
5.3.1 空间界面的消隐复合 |
5.3.2 体验参与的空间穿插 |
5.3.3 休闲消费空间的置入 |
5.3.4 空间可视的体验激发 |
5.4 标识植入体验的空间营造策略 |
5.4.1 建筑形态的主题塑造 |
5.4.2 色彩场景的主题标识 |
5.4.3 建筑构件的主题符号 |
5.4.4 质感肌理的主题联想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企业博物馆建筑设计实践——以泸州老窖酒文化博物馆为例 |
6.1 项目概况 |
6.1.1 项目简介 |
6.2 项目特质分析 |
6.2.1 城市风貌特质 |
6.2.2 历史文化特质 |
6.2.3 基地现状特质 |
6.2.4 项目目标特质 |
6.3 设计策略运用 |
6.3.1 城市文化广场的主题外延 |
6.3.2 酒城街巷体验的路径引导 |
6.3.3 企业文化体验的空间强化 |
6.3.4 工艺生产细节的材质隐喻 |
6.4 本章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国企业博物馆名录(不完全统计) |
附录2 国外企业博物馆名录(不完全统计) |
附录3 企业博物馆面积配比分析 |
致谢 |
附件 |
(6)基于价值判断与利益平衡的中小城市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转型推动工业遗存更新 |
1.1.2 工业遗存更新中价值体现与利益追求失衡 |
1.1.3 中小城市工业遗存更新趋势明显 |
1.2 研究综述 |
1.2.1 工业遗存更新研究 |
1.2.2 中小城市的工业遗存更新研究 |
1.2.3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体系的研究 |
1.2.4 有关工业遗存在经济追逐与价值体现的研究 |
1.2.5 与工业遗存更新相关的土地开发强度及其指标的研究 |
1.2.6 研究简评 |
1.3 范围界定与概念辨析 |
1.3.1 中小城市 |
1.3.2 工业遗存与工业遗产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中小城市工业遗存的价值判断与利益平衡方式 |
2.1 中小城市工业遗存的特点 |
2.1.1 保护意识薄弱,缺少价值判断与身份认定 |
2.1.2 再开发以增量、逐利为主,工业遗存遭到建设性破坏 |
2.1.3 资本吸引力较弱,更新活动难以展开 |
2.1.4 私自改建众多,城市风貌遭到破坏 |
2.2 适应中小城市的价值判断方式 |
2.2.1 场地现状调研判断基地更新价值 |
2.2.2 工业遗存价值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
2.2.3 适应中小城市工业遗存的价值评价流程 |
2.3 适应中小城市工业遗存更新的利益平衡方式 |
2.3.1 控制土地开发强度平衡空间形态与经济价值 |
2.3.2 估算成本与收益进一步平衡场地容量与空间质量 |
2.3.3 选择主体参与方式平衡多元主体利益分配 |
2.3.4 选择运营方式助力项目可持续运营 |
2.4 工业遗存更新案例介绍 |
2.4.1 陶溪川?CHINA坊 |
2.4.2 深圳罗湖区金威啤酒厂更新 |
2.5 小结 |
第3章 中小城市工业遗存更新策略 |
3.1 多元利益平衡的更新改造策略 |
3.1.1 创新更新模式,提升工业遗存多元价值 |
3.1.2 “弹性”用地性质复合以推动经济发展 |
3.2 合理定位功能与容量的规划设计策略 |
3.2.1 合理定位园区功能,实现新旧交融 |
3.2.2 控制容积率,平衡空间价值与利益 |
3.3 增量到提质的空间组织策略 |
3.3.1 明确保护范围,保留工业价值 |
3.3.2 采用弹性设计方式,打造可持续园区 |
3.4 传承工业文脉的文化发展策略 |
3.4.1 建筑功能复合,体现工业价值 |
3.4.2 设计因地制宜,缓解当代与历史的矛盾 |
3.5 激发市场活力的经营管理策略 |
3.5.1 建立多元合作,缓解矛盾并推动发展 |
3.5.2 建立资金策略,弥补利益损失 |
3.6 小结 |
第4章 研究性设计 |
4.1 项目概况 |
4.1.1 城市背景 |
4.1.2 发展概况 |
4.2 场地研究 |
4.2.1 区位分析 |
4.2.2 业态分析 |
4.2.3 交通分析 |
4.2.4 建筑现状分析 |
4.3 更新策略 |
4.3.1 规划设计策略 |
4.3.2 空间组织策略 |
4.3.3 文化发展策略 |
4.3.4 更新模式策略 |
4.3.5 运营管理策略 |
4.4 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探索适量提质的规划策略是平衡多元利益的有效手段 |
5.1.2 明确工业遗存保护范围是体现工业价值的前提 |
5.1.3 弹性设计方式是园区可持续运营的保证 |
5.1.4 创新型更新与因地制宜是工业文化的传承动力 |
5.1.5 多元合作是缓解价值与经济矛盾的最佳方式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来源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7)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及意义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 研究进路及方法 |
1.4 概念辨析 |
1.4.1 品牌形象 |
1.4.2 视觉识别设计 |
1.4.3 区别与联系 |
第2章 视觉识别设计美学框架 |
2.1 视觉识别设计美学构成 |
2.1.1 学科归属及定义 |
2.1.2 理论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
2.1.3 历史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
2.1.4 实践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
2.2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属性 |
2.2.1 信息传达的功能美 |
2.2.2 感知效应的形式美 |
2.2.3 媒介感官的体验美 |
2.3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价值 |
2.3.1 经营价值 |
2.3.2 消费价值 |
2.3.3 传播价值 |
第3章 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与演进 |
3.1 艺术流派与设计风格的变迁 |
3.1.1 现代艺术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
3.1.2 国际主义平面设计 |
3.1.3 纽约平面设计派 |
3.1.4 后现代主义风格 |
3.2 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渊源 |
3.2.1 欧美视觉识别设计史述 |
3.2.2 日本CI设计模式的形成 |
3.2.3 中国视觉识别设计历史与现状 |
3.3 视觉识别设计的演进要素 |
3.3.1 技术进步与媒介变革 |
3.3.2 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 |
3.3.3 风格与审美观念更迭 |
第4章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基础要素 |
4.1 视觉识别设计的开发 |
4.1.1 视觉识别设计目的 |
4.1.2 品牌形象与视觉识别构成 |
4.1.3 设计概念的设定 |
4.2 视觉识别设计的要素美 |
4.2.1 图形的视觉语言美 |
4.2.2 色彩的情感认知美 |
4.2.3 文字的视觉表征美 |
4.3 视觉识别设计的规范美 |
4.3.1 形态缜密与多样美 |
4.3.2 要素组合秩序之美 |
4.3.3 标准化应用与管理 |
第5章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判断基准 |
5.1 原创性与多维表现传达个性美 |
5.1.1 追求创新精神 |
5.1.2 差异化的体现 |
5.1.3 多维视觉表达 |
5.2 系统性与灵活应用构筑整体美 |
5.2.1 系统构成的整体性 |
5.2.2 系统化思维与整体设计 |
5.2.3 适用性的表达 |
5.2.4 灵活应用与多样统一 |
5.3 持久性与多元文化体现时代美 |
5.3.1 时尚性与持久性 |
5.3.2 设计提升与更新 |
5.3.3 多元文化的交融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农村产业融合驱动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以平原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2 评论与总结 |
1.3 研究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农村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 |
2.1 农村产业融合与乡村振兴的内涵 |
2.1.1 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 |
2.1.2 乡村振兴的内涵 |
2.1.3 农村产业融合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
2.2 农村产业融合驱动乡村振兴的理论概述 |
2.2.1 产业融合理论 |
2.2.2 区域产业理论 |
2.2.3 农村产业集群论 |
第3章 农村产业融合驱动乡村振兴的路径分析 |
3.1 农村产业融合驱动乡村振兴的路径 |
3.1.1 融合延伸发展 |
3.1.2 要素整合发展 |
3.1.3 组合渗透发展 |
3.2 农村产业融合驱动乡村振兴的效用 |
3.3 结论 |
第4章 平原县农村产业融合驱动乡村振兴的路径分析 |
4.1 发展背景 |
4.2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 |
4.3 农村产业融合驱动乡村振兴的路径分析案例 |
4.3.1 “新六产”产城融合 |
4.3.2 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 |
4.3.3 特色小镇 |
4.4 结论 |
第5章 平原县农村产业融合驱动乡村振兴的建议路径及措施 |
5.1 国内外农村产业融合驱动乡村振兴的经验借鉴 |
5.2 平原县农村产业融合驱动乡村振兴的建议路径 |
5.3 农村产业融合驱动乡村振兴的建议措施 |
5.3.1 构建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振兴格局 |
5.3.2 完善乡村振兴的战略机制 |
5.3.3 促进乡村振兴的资源要素流动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历史演进及发展模式(1984-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范畴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基本概述 |
一、研究范畴界定 |
二、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动因分析 |
三、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类型 |
第二节 企业并购重组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资本流动与资本集中理论 |
二、现代西方企业重组理论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第二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之历史演进:起步阶段(1984-1991) |
第一节 起步阶段并购重组的背景 |
一、现实背景——国有企业普遍亏损 |
二、理论背景——对“两权分离”的认识突破 |
第二节 起步阶段并购重组的特点 |
一、企业兼并的目标转向自觉优化经济结构 |
二、交易的自发性与政府干预并存 |
三、兼并方式以承担债务式和出资购买式为主 |
四、局部产权交易市场开始兴起 |
第三节 起步阶段并购重组的地方探索 |
一、成都并购重组的特色和成效 |
二、武汉并购重组的特色和成效 |
三、保定并购重组的特色和成效 |
第三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之历史演进:转型阶段(1992-2002) |
第一节 转型阶段并购重组的背景 |
一、中国经济制度环境的变迁 |
二、企业重组受到政府高度重视 |
三、各类市场体系的建立 |
四、国企脱困和国企改革任务 |
第二节 转型阶段并购重组的特点 |
一、产权市场普遍兴起 |
二、企业并购的规模逐步扩大 |
三、政府积极参与引导 |
四、上市公司并购成为热点 |
五、部分中国企业开始参与跨国并购 |
六、外商并购国有企业成为新景观 |
第三节 转型阶段的并购重组成效 |
一、国企成功脱困 |
二、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三、利用国内国外资本市场 |
第四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之历史演进:全面发展阶段(2003-2018) |
第一节 全面发展阶段并购重组的背景 |
一、中国融入全球化经济发展 |
二、鼓励混合所有制发展 |
三、法律法规逐步健全 |
第二节 全面发展阶段并购重组的特点 |
一、战略并购成为企业并购的重点 |
二、国企大型跨国企业的出现 |
三、以横向整合与纵向整合为主 |
第三节 全面发展阶段并购重组取得的成效 |
一、国企各项经济指标增长迅速 |
二、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 |
三、国有企业治理规范化 |
第五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制度演进:绩效、问题与成因 |
第一节 国企并购重组取得的辉煌成绩 |
一、优化了产业布局,提升了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
二、提高了资产证券化率,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
三、盘活了国有资产,提升了国有企业经营绩效 |
第二节 国企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 |
一、并购重组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
二、并购支付方式和融资渠道单一 |
三、盲目规模扩张与多元化转型并存 |
四、标的公司资产质量差导致并购效率低下 |
五、并购双方缺乏深层次整合 |
六、海外并购重组困难重重 |
第三节 国企并购重组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
一、企业并购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
二、政府“缺位”和“越位”现象并存 |
三、中介机构和资本市场尚不发达 |
四、企业自身条件缺乏 |
第六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国有企业并购下政府与国企高管的行为动机分析 |
二、国企高管行为影响并购绩效的研究假设 |
第二节 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
一、变量选择 |
二、数据来源 |
第三节 数据描述性分析 |
一、主要变量统计描述 |
二、变量趋势分析 |
第四节 计量模型设定 |
一、实证基本模型设定 |
二、面板数据模型 |
第五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面板数据模型形式检验 |
二、计量模型估计及结果分析 |
第七章 域外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企业并购重组的经验借鉴 |
一、美国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
二、美国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经验借鉴 |
第二节 日本企业并购重组经验借鉴 |
一、日本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
二、日本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经验借鉴 |
第三节 法德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经验借鉴 |
一、法德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
二、法德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经验借鉴 |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经验及教训 |
一、发展中国家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
二、发展中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教训 |
第八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原则、目标与模式 |
第一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时代特征 |
一、通过调整结构来优化供给侧的重组方式 |
二、在重组中解决亏损企业与多余的产能 |
三、并购重组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步进行 |
第二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原则 |
一、最大限度地释放和激发国有企业竞争力 |
二、在国企并购重组中推进国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三、在国企并购重组中促进产能的优化配置 |
第三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目标导向 |
一、促进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
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 |
三、服务“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 |
第四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模式 |
一、横向重组模式 |
二、纵向重组模式 |
三、混合重组模式 |
四、策略联盟重组模式 |
第九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主体定位与政府作用 |
第一节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主体分析 |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不宜作为国企并购重组的主体 |
二、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凸显优势 |
三、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 |
第二节 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作用 |
一、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正面效应 |
二、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负面效应 |
第三节 政府在国企并购重组中的角色定位 |
一、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政策引导者 |
二、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宏观调控者 |
三、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信息中介者 |
四、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服务者 |
五、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具体监督者 |
第四节 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制度创新 |
一、保持国有资产管理权的独立性 |
二、完善法律制度 |
三、营造公平竞争的并购重组环境 |
四、制定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战略规划和指导政策 |
第十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指导思想 |
一、深化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顶层设计 |
二、强化并购重组的理念共识 |
三、明确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指导思想与基本要求 |
第二节 强调“法治企业”,突出国企总法律顾问作用 |
一、全面打造法治企业 |
二、深化国有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建设 |
第三节 构建完善的产权保护体系及破产清算体系 |
一、建立健全产权保护体系 |
二、构建破产清算体系 |
第四节 建立资本市场淘汰机制 |
一、加快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
二、完善资本市场退市制度 |
三、健全资本市场推动并购重组的作用机制 |
第五节 建立稳定的失业保障体系 |
一、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发挥社会托底作用 |
二、加大失业救助力度,维护社会稳定 |
三、完善再就业服务保障机制,促进再就业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基于共生思想的青岛食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对象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范围与对象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工业遗产与工业建筑遗产的概念 |
1.2.2 食品工业与食品工业遗产的概念 |
1.2.3 共生思想的概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综述 |
1.4.2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综述 |
1.4.3 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的共生现象评述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创新点与框架 |
1.6.1 研究创新点 |
1.6.2 研究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青岛食品工业的发展脉络 |
2.1 阶段一:食品工业缘起期(1897-1914) |
2.1.1 现代化交通体系的建设 |
2.1.2 德资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 |
2.1.3 民族资本食品工业的初现 |
2.2 第二阶段:食品工业发展期(1914-1922) |
2.2.1 日资食品工业的大量涌入 |
2.2.2 民族资本食品工业的曲折发展 |
2.3 第三阶段:食品工业兴盛期(1922-1938) |
2.3.1 食品工业发展格局的成熟 |
2.3.2 民族资本食品工业的兴盛 |
2.4 第四阶段:食品工业停滞期(1938-1949) |
2.4.1 日资食品工业的军事色彩 |
2.4.2 民族资本食品工业的夭折 |
2.5 第五阶段:食品工业新时期(1949-至今) |
2.5.1 食品工业的恢复与发展 |
2.5.2 食品工业技术水平的革新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青岛食品工业遗产的现状概况与共生分析 |
3.1 青岛食品工业遗产的现状 |
3.1.1 工业遗产厂区现状 |
3.1.2 工业建筑遗产现状 |
3.1.3 周边道路交通现状 |
3.2 青岛食品工业遗产的特征 |
3.2.1 空间分布特征 |
3.2.2 风格风貌特征 |
3.2.3 功能类型特征 |
3.2.4 构造技术特征 |
3.2.5 工艺流程特征 |
3.3 青岛食品工业遗产的价值 |
3.4 青岛食品工业遗产的共生分析 |
3.4.1 青岛食品工业遗产面临的困境 |
3.4.2 共生思想对青岛食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必要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青岛食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共生策略 |
4.1 城市层面的共生策略 |
4.1.1 顺应青岛城市发展方向 |
4.1.2 塑造青岛食品文化品牌 |
4.1.3 构建食品工业遗产廊道 |
4.1.4 发展青岛食品文化产业 |
4.2 片区层面的共生策略 |
4.2.1 协调片区功能布局需求 |
4.2.2 完善片区道路交通系统 |
4.2.3 营造片区工业遗产氛围 |
4.2.4 改善片区公共绿化空间 |
4.3 建筑层面的共生策略 |
4.3.1 注重遗产的原真性保护 |
4.3.2 充分体现食品工业元素 |
4.3.3 合理协调利用新旧材料 |
4.3.4 采用绿色化的技术手段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青岛食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共生策略的实践——以青岛啤酒厂为例 |
5.1 青岛啤酒厂概况 |
5.1.1 青岛啤酒厂的历史变迁 |
5.1.2 青岛啤酒厂工业遗产的现状 |
5.2 青岛啤酒厂现状的共生分析 |
5.2.1 城市布局层面 |
5.2.2 片区需求层面 |
5.2.3 自身特点层面 |
5.3 青岛啤酒厂工业遗产共生策略的实践 |
5.3.1 顺应城市发展定位 |
5.3.2 协调片区功能需求 |
5.3.3 改善建筑空间环境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与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德国啤酒工业面临困境(论文参考文献)
- [1]富含β-苯乙醇的木薯啤酒及其代谢产物研究[D]. 董格宇. 齐鲁工业大学, 2021(10)
- [2]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流失问题研究[D]. 杜娟. 吉林大学, 2021(01)
- [3]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彤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4]中东铁路工业遗产廊道解说体系构建研究[D]. 江畔.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5]基于主题体验的企业博物馆建筑设计策略研究[D]. 周振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基于价值判断与利益平衡的中小城市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D]. 姜玉莹.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0)
- [7]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D]. 刘绍勇. 吉林大学, 2020(08)
- [8]农村产业融合驱动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以平原县为例[D]. 张琳. 山东大学, 2020(11)
- [9]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历史演进及发展模式(1984-2018)[D]. 董少明.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0)
- [10]基于共生思想的青岛食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D]. 刘源.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