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制转轨中的区域传递机制》评介(论文文献综述)
曾小平[1](2011)在《美国社会信用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信用及信用秩序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基础之一,是经济交往的重要保证。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表明,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和信用制度能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交易效率。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的本质就体现为信用经济。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初级阶段,如何构筑适应我国现状和未来发展的社会信用体系已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比较成功的国家之一。研究美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对建设我国特色的社会信用体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本论文以美国为研究对象,在界定社会信用体系的概念、历史沿革、主要内容、发展模式及其选择的制度环境的基础上,梳理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思想、马克思信用体系理论及近现代西方信用体系理论,考察了美国社会信用体系的产生和发展,分析了美国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内容及其特点,与德、日比较了美国社会信用体系发展模式,在借鉴美国社会信用体系主要经验、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的基础上,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信用体系提出了政策建议。
邵洪选[2](2009)在《我国欠发达地区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区域性货币政策是重要的中观层面货币理论范畴,其传导效应逐渐成为困扰货币当局和理论界的重要课题。从金融经济特点上界定我国欠发达地区功能区域并分析其货币传导效应,可以作为全国统一货币政策在区域层面上传导的经典特例,把它纳入到系统范式上分析,可以揭开区域货币政策在区域传导的系统黑箱,理顺区域内部、区域之间、区域与全国之间的复杂传导关系。本文以区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核心,选取我国欠发达地区为分析对象,全面阐述区域货币政策传导的途径和过程。文中先分析我国欠发达地区货币政策传导的前提假设,再依据其金融经济属性逻辑判断最可能存在的传导渠道,并通过对应的货币理论构造区域货币政策的系统范式及三大关系的检验模型,在对样本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VAR计量方法对我国欠发达地区货币传导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欠发达地区货币政策传导存在非对称性的“双渠道”,即信贷渠道为主、利率渠道为辅的传导渠道;并且货币政策短期有效性明显,而长期有效性还不能够确定,但长期效应会被现金漏损效应削弱。在对实证结果进一步引申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完善我国区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出了建立切实可行的区域货币政策体系和综合政策调控协调机制的政策建议。
姚德文[3](2008)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制度分析 ——以上海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现代经济增长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但粗放型增长不是。转轨背景下的政治、经济等制度则解释了中国产业结构差异的相当一部分。产业结构变迁伴随技术升级,这始终是受人关注的领域,新制度经济学的引入,给了人们新的视角。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研究转入到了以市场调节产业结构的转道上来,政府弥补“市场失灵”的核心,在于转换行政和经济管理的职能,为产业发展塑造完善的财产制度、金融制度、人口流迁制度。一个不完善的市场体系制度将使之赢得增长而失去结构,或者赢得结构而失去增长。对上海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历史考察,以及对相关制度变量之间的关系的实证检验,支持上述结论,并可以解释上海服务业发展停滞不前的原因。论文第一章阐述了研究的意义、方法及目的。第二章总结了相关文献。第三章构建了一个引进制度因素分析产业结构的理论框架。第四章对钱纳里的人均GNP模型加以运用,测得2005年上海按户籍的人均GDP为8618美元(以2005年美元价格),按常住人口的人均GDP为6318美元,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但始终离市场调节产业的资源配置机制距离尚远。工业化没有市场规则的支撑,不可谓真正的工业化。第五章转入了制度分析,构造了以非国有工业产业值比重为代表的上海市场化指数和合成制度指数,后者的主成份是非国有工业产值比重。实证结果是,非国有工业经济比重变动率对人均GDP增长率短期是正向,而长期是负向的关系。它表明非国有经济只有量的提高,没有质的提高,处于反映较低人均GDP的产业层次中。分离了政府消费的合成指数后发现,人均GDP变动率是不含政府消费的合成指数变动率的格兰杰原因,反之不是;而含政府消费的合成指数变动率是人均GDP增长率的原因。含政府消费的合成制度指数与第二、第三产业成长期均衡关系,而非国有经济则没有关系。从绝对量来看,上海国有工业比重的下降有利于规模以上的工业产值增长,其绝对值弹性为0.6。采用樊纲的中国市场化指数后发现,上海市场化指数提高一个点,同使户籍人均GDP上升6060元,第二产业增长1%,而第三产业相反下降0.09%.这些结果说明上海市场体系制度不完善,非国有经济面临第三产业的很多限制,结合人均GNP模型认为,工业化基础不可持续,政府干预仍然过多。第六章考察了银行贷款与证券融资两种金融制度。发现,银行贷款率与第三产业比重之间不具有长期均衡关系,相互不是格兰杰原因。说明,银行贷款更多地投入到了制造业。股票融资率也不是第三产业比重增加的格兰杰原因,说明没有发挥出促进资源配置的作用,没有改变第三产业的效率。第七章分析了人口流迁制度与户籍制度,用截面数据检验了与人口有关的数据对户籍人均GDP与常住人口GDP的影响。人力资本存量、抚养比与人均资本存量对户籍人均GDP的弹性分别是0.95、0.7与0.68.人力资本弹性最大,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可以促进人均GDP提高。而按常住人均GDP计算的各项弹性变小。人口净迁移率有利于户籍人均GDP的上升,而不利于年末常住人均GDP的上升,城镇人口比重的弹性在两种情况下几乎不变,为0.01.第八章在区域范围内,检验了分权改革的收益和成本,特别是产业结构同构和重复建设。政府财政支出不是第三产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而是偏向于制造业发展。上海、江苏和浙江相比,上海除了金融服务业、租赁业和商务服务业、农业和采掘业,其它产业相似程度很高。一方面,上海制造业区域同构较严重,另一方面,在上海市政府决策下,金融服务业集中度提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逐步建立,上海的城市服务功能逐步完善。综上所述,上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决于在人均GDP已经超过5000美元前提下,政府职能转变,及市场规则、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安民[4](2007)在《乌鲁木齐都市圈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以核心城市带动的都市圈作为城市的集合体,其所具有的竞争力是单个城市无法比拟的。在二十一世纪都市圈以其整体竞争力、创新能力将成为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推动力。乌鲁木齐都市圈位于祖国西部绿洲地带,其核心城市乌鲁木齐是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该都市圈在新疆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从乌鲁木齐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和发展阶段入手,通过对其发展现状中的产业、城镇体系、生态环境、政策体制等方面协调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给予了简单分析。认为都市圈产业发展分工不明确导致各城市间产业同构问题较比严重,工业企业效益不高,企业管理经营水平低下;生产要素过度集中使得都市圈首位度偏高,城镇体系不够健全,工业化水平滞后于城市化发展水平;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都市圈大气污染较为严重,同时水资源短缺利用率不高;跨行政边界的管理机构缺乏使得要素的自由流动受到制约。这些问题将制约着乌鲁木齐都市圈的协调发展。为此通过对国内外发展较为成熟的都市圈的经验借鉴,针对乌鲁木齐都市圈在各方面存在的不协调性,为促进乌鲁木齐都市圈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及政策建议。
司正家[5](2003)在《《体制转轨中的区域传递机制》评介》文中研究指明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当今世界最引人瞩目的重大问题之一。由此引发区域经济成为当代国际经济学界最为热门的一个研究课题,任何一门学科总是产生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和需要,并随之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区域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自然也不例外。随着各国地区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区域经济学虽然发展很快,但相对于其他经济学科还是一门比较年轻的新兴学科,还不很成熟,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无疑大大推动了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与发展。在这样一个历史和理论的背景下,马海霞博士的学术专着《体制转轨中的区域传递机制》(以下简称:《传递机制》)的出版,在区域经济学的百花园中无疑又增添了一朵瑰丽的奇葩。它既丰富和促进了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又顺应和服务于西部大开发的需要,其理论和现实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黄新华[6](2002)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制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制度分析的角度看,经济体制是一个社会一定时期关于资源占有方式与资源配置方式的系统化的制度安排。计划经济体制最核心的制度安排是生产资料国家所有制,以指令性计划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新中国成立后,在学习和借鉴苏联经验的基础上,从1949年到1957年,逐步建立和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中国计划经济体制是由一系列互为条件、互相适应的制度安排构成的。这些制度安排存在明显的内在缺陷。正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内在缺陷导致的现实困境凸现的制度低效,使得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探索后的必然选择。从实质上说,纵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就是一个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的过程,就是制度创新和制度结构的变迁过程。作为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制度变迁之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制度变迁,既表现为正式制度安排的变迁,也表现为非正式制度安排的变迁。但是如同任何经济体制的运行都需要支付成本一样,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导致的制度变迁是一个费用昂贵的过程,只有使制度变迁的成本保持在一定的限度内,才能使社会成员对改革给予持续的支持。改革以来20多年的制度变迁进程表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巨大成就,初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制度转型。但是迄今为止,并没有实现预期的改革目标,改革中仍然存在着不少的欠缺和问题,这些问题概括起来说,就是改革中存在明显的制度缺失。在制度缺失存在的情况下,要进一步推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必须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但是制度创新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21世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制度创新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在存在制度创新困难的条件下,要完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必须采取有效策略推进制度创新。通过制度创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与这一目标相联系的制度框架可以分解为四个方面:一是建立市场化的农村经济制度;二是构建有效率的微观经济制度;三是创建稳健的宏观经济制度:四是培育适应市场经济的非正式制度。
二、《体制转轨中的区域传递机制》评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体制转轨中的区域传递机制》评介(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社会信用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关于社会信用体系概念的研究 |
1.2.2 关于社会信用体系理论的研究 |
1.2.3 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国际比较的研究 |
1.2.4 关于对美国社会信用体系的研究 |
1.2.5 关于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
1.4.1 结构安排 |
1.4.2 各章主要内容 |
1.5 主要创新与有待深化的内容 |
1.5.1 主要创新 |
1.5.2 有待深化的内容 |
第2章 社会信用体系的一般分析 |
2.1 社会信用体系的概念界定 |
2.1.1 信用 |
2.1.2 社会信用体系 |
2.2 社会信用体系的起源与发展 |
2.2.1 易货与信用的萌芽 |
2.2.2 从借贷信用到契约信用 |
2.2.3 从契约信用到社会信用体系 |
2.3 社会信用体系的主要内容 |
2.3.1 个人信用体系 |
2.3.2 企业信用体系 |
2.3.3 政府信用体系 |
2.4 社会信用体系模式及其选择的制度基础 |
2.4.1 社会信用体系代表性模式 |
2.4.2 社会信用模式选择的制度基础 |
2.5 社会信用体系模式与制度匹配的实证分析 |
2.5.1 指标设计 |
2.5.2 数据收集与特征描述 |
2.5.3 研究方法 |
2.5.4 数据处理 |
2.5.5 研究结论 |
第3章 社会信用体系理论综述 |
3.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思想 |
3.2 马克思的信用体系理论 |
3.3 近代西方经济学的信用体系理论 |
3.3.1 信用媒介论 |
3.3.2 信用创造论 |
3.3.3 信用调节论 |
3.4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信用体系理论 |
3.4.1 制度经济学 |
3.4.2 信息经济学 |
3.4.3 博弈论与信用 |
第4章 美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历史考察 |
4.1 自然经济时期:社会信用体系的萌芽 |
4.2 货币经济时期:社会信用体系的发展 |
4.2.1 社会信用体系发展的背景 |
4.2.2 社会信用体系发展的特征 |
4.3 信用经济时期:社会信用体系的形成 |
4.3.1 社会信用体系形成的背景 |
4.3.2 社会信用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 |
第5章 美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内容与特点分析 |
5.1 征信系统 |
5.1.1 企业征信系统 |
5.1.2 消费者个人征信系统 |
5.2 信用服务系统 |
5.3 信用监管系统 |
5.4 信用保障与支持系统 |
5.4.1 相关法律体系 |
5.4.2 不良信用惩罚机制 |
5.4.3 信用教育与科研 |
5.5 美国社会信用体系的特点 |
5.5.1 信息公开的法制保障机制 |
5.5.2 对信用产品和评级结果的自觉而广泛的运用 |
5.5.3 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机制 |
5.5.4 征信服务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
5.5.5 市场主体较强的信用意识促进了信用管理体系的发展 |
第6章 美国社会信用体系模式与德、日比较分析 |
6.1 美国:私营信用体系模式 |
6.1.1 美国私营信用体系模式的主要特点 |
6.1.2 美国私营信用体系模式的优点 |
6.1.3 美国私营信用体系模式的缺点 |
6.2 德国:公共信用体系模式 |
6.2.1 德国公共信用体系模式的主要特点 |
6.2.2 德国公共信用体系模式的主要优点 |
6.2.3 德国公共信用体系模式的主要缺点 |
6.3 日本:混合信用体系模式 |
6.3.1 日本个人征信体系呈“三足鼎立” |
6.3.2 日本信用信息的保护 |
6.4 美德日社会信用体系模式比较 |
6.4.1 美、德、日三国信用体系的共同点 |
6.4.2 美、德、日三国信用体系的差别 |
第7章 美国社会信用体系对中国的启示 |
7.1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的产生与发展 |
7.1.1 中国传统信用的产生 |
7.1.2 鸦片战争前旧中国的信用制度 |
7.1.3 鸦片战争后旧中国的信用制度 |
7.1.4 新中国建立后的信用制度 |
7.1.5 当前中国的信用失范问题 |
7.2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制度条件与制度环境 |
7.2.1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道德基础 |
7.2.2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法制环境 |
7.2.3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宏观经济环境 |
7.2.4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金融环境 |
7.3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模式选择与发展对策 |
7.3.1 构建我国特色社会信用体系的模式选择 |
7.3.2 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措施 |
本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科研成果 |
致谢 |
(2)我国欠发达地区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问题的提出 |
0.1.1 研究区域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理论意义 |
0.1.2 研究区域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现实意义 |
0.1.3 欠发达地区案例 |
0.2 概念的界定与研究方法 |
0.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0.2.1.1 欠发达地区的确定 |
0.2.1.2 区域货币政策含义 |
0.2.2 研究的方法论 |
0.3 研究思路、内容安排与创新点 |
0.3.1 研究思路 |
0.3.1.1 从传导机制分析到传导效应分析延伸 |
0.3.1.2 从分析范式向系统范式转变 |
0.3.2 内容安排 |
0.3.3 创新之处及不足之处 |
1 相关文献综述 |
1.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主要理论及研究综述 |
1.1.1 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析 |
1.1.2 我国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的文献概览 |
1.2 有关区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的文献回顾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2.1 理论分析 |
1.2.2.2 研究概况 |
1.2.3 国内研究综述 |
1.2.3.1 理论分析 |
1.2.3.2 研究概况 |
1.3 本文研究的新视角 |
2 我国欠发达地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2.1 我国欠发达地区货币理论的假设前提 |
2.2 我国欠发达地区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逻辑判断 |
2.3 我国欠发达地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具体架构 |
2.3.1 我国欠发达地区货币政策的基本范畴 |
2.3.2 我国欠发达地区货币政策的系统范式 |
2.3.2.1 政策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 |
2.3.2.2 区域货币政策与其他区域经济政策之间的关系 |
2.3.2.3 区域货币政策与其他地区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 |
2.3.2.4 区域货币政策与全国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 |
2.4 我国欠发达地区货币政策传导效果检验模型 |
2.4.1 货币政策有效性检验 |
2.4.2 调整因子验证 |
2.4.3 传导途径比较验证 |
2.4.4 漏损效应检验 |
3 我国欠发达地区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实证研究 |
3.1 实证模型选取说明 |
3.2 样本分析 |
3.2.1 改革开放之前样本属性 |
3.2.2 1978 年至1993 年样本属性 |
3.2.3 1996 年至2006 年样本属性 |
3.3 变量选取说明与数据处理 |
3.4 实证研究 |
3.4.1 短期有效性实证分析 |
3.4.2 调整因子实证分析 |
3.4.3 传导途径比较检验 |
3.4.4 现金漏损检验 |
4 我国欠发达地区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思考及建议 |
4.1 我国欠发达地区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结论 |
4.2 关于完善我国区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建议 |
4.2.1 对区域货币政策的思考 |
4.2.2 启示与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附录B:数据说明 |
后记 |
(3)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制度分析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新问题 |
二、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因素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概念 |
一、产业结构、市场体制、城市功能与产业政策 |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容及标志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模型、结构及目的 |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将来的研究 |
第二章 制度与产业结构关系的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外产业结构理论及其发展 |
一、产业结构理论的产生及源渊 |
二、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 |
三、日本产业结构理论及其发展 |
四、马克思的产业结构理论 |
第二节 我国产业结构理论及其发展 |
一、改革开放前的研究概况(1949-1978) |
二、过渡时期的研究概况(1979-1984) |
三、新范式下的研究概况(1985年以来) |
第三节 经济学中的制度分析方法 |
一、制度分析方法概述 |
二、制度经济学的发展脉络及方法论 |
三、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分析理论 |
第四节 制度影响产业结构变迁的理论 |
一、国外研究制度对产业结构影响的理论和观点 |
二、国内学者研究制度对产业结构影响的理论和观点 |
第五节 简要评介 |
第三章 构建制度视角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 |
第一节 制度的内涵与外延 |
第二节 产业结构变动模型 |
第三节 经济体制变迁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
一、放权让利阶段 |
二、增量改革阶段 |
三、整体改革阶段 |
第四节 产业政策与上海产业结构的演进 |
一、产业政策的含义及作用 |
二、计划体制下的上海产业结构 |
三、市场体制下的上海产业结构 |
第五节 城市功能与上海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
一、城市功能的含义及特征 |
二、近代上海城市功能的发展 |
三、建国后上海城市功能的转换及原因 |
第六节 制度对产业结构影响的理论分析 |
一、一般分析 |
二、具体制度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机制分析 |
三、不同制度对产业结构的协同影响机制分析 |
第七节 制度视角分析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模型 |
第四章 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 |
第一节 产业结构现状及实证检验 |
一、积累过程 |
二、资源配置过程 |
三、人口流迁过程 |
第二节 基于钱纳里人均GDP模型的工业化阶段实证 |
一、工业化与服务化阶段之争 |
二、经济结构转变时期划分,工业化一般特征和中国、上海的实证 |
第三节 结论 |
第四节 附录 |
一、数据选取 |
二、变量的定义 |
三、资本积累过程 |
四、人口配置过程 |
五、模型说明 |
六、数据附录 |
第五章 财产制度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第一节 财产制度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
第二节 非国有产权与资源再配置效应 |
第三节 实证检验 |
一、非国有工业产值比重的上升与人均GDP增长实证检验 |
二、合成制度指数与人均GDP增长 |
三、非国有经济、制度指数与第三产业的发展 |
四、国有经济比重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效率影响的计量分析 |
五、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 |
第四节 结论 |
第五节 数据附录 |
第六章 金融制度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第一节 上海金融制度的发展过程 |
第二节 金融服务业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机制 |
一、金融制度形成的影响因素 |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金融要素 |
第三节 两类典型的金融制度 |
一、银行主导性金融制度 |
二、市场主导型金融制度 |
第四节 两类金融制度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证检验 |
一、对银行主导型金融制度的检验 |
二、市场主导型金融制度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证检验 |
第五节 结论 |
第六节 数据附录 |
第七章 人口流迁制度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第一节 中国与上海人口发展回顾 |
一、人口总量的发展 |
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
三、人口发展与人口城镇化相联系 |
四、劳动力流动迁移的情况和特征 |
五、上海人口的发展 |
第二节 户籍制度的变迁 |
一、户籍制度的历史渊源 |
二、上海的城市户籍管理 |
三、上海的人口规模与分布 |
第三节 市场化进程与人口流迁 |
一、人口流迁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
二、刘易斯转折点与劳动力市场规制的重建 |
三、就业与产值增长的背离 |
四、人口流迁、产业结构与增长的实证检验 |
第四节 结论 |
第五节 数据附录 |
第八章 政府分权制度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第一节 分权改革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
一、分权改革的由来、阶段及特点 |
二、分权改革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理论模型 |
三、分权改革的得失 |
第二节 政府财政支出影响第三产业发展的实证 |
第三节 长三角区域产业同构问题的实证检验 |
一、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分析 |
二、基于相似系数的分析 |
三、基于区位商的分析 |
第四节 结论 |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简要结论 |
第二节 可供参考的建议 |
一、将非国有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机结合 |
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
三、完善人口流迁制度,促进劳动力在产业间的优化配置 |
四、强化政府在市场转型中的作用,进一步转换政府职能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4)乌鲁木齐都市圈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乌鲁木齐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及其形成条件分析 |
1.1 都市圈的涵义、本质与特征 |
1.2 乌鲁木齐都市圈空间范围的界定 |
1.3 乌鲁木齐都市圈形成条件分析 |
2. 乌鲁木齐都市圈发展现状 |
2.1 乌鲁木齐都市圈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向中期过渡发展阶段 |
2.2 乌鲁木齐都市圈产业发展现状 |
2.3 乌鲁木齐都市圈城市化发展现状 |
2.4 乌鲁木齐都市圈生态环境现状 |
2.5 乌鲁木齐都市圈制度环境现状 |
3. 乌鲁木齐都市圈协调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都市圈协调发展的内涵 |
3.2 乌鲁木齐都市圈产业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3 乌鲁木齐都市圈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4 乌鲁木齐都市圈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5 乌鲁木齐都市圈制度协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 国内外成熟都市圈建设经验及启示 |
4.1 国外成熟都市圈对乌鲁木齐都市圈协调发展的启示 |
4.2 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发展及启示 |
5. 促进乌鲁木齐都市圈协调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
5.1 产业方面协调 |
5.2 城市化发展协调 |
5.3 生态环境协调 |
5.4 体制政策方面协调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制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绪 论 |
一、 选题意义与研究综述 |
二、 研究方法与基本假设 |
三、 研究主线与框架结构 |
四、 分析结论与观点概述 |
第一章 制度安排:关于经济体制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作为分析前提的制度理论 |
一、 制度的定义与内涵 |
二、 制度的构成与功能 |
第二节 作为制度安排的经济体制 |
一、 什么是经济体制 |
二、 经济体制的制度要素分析 |
三、 经济体制的功能分析 |
第二章 制度低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经典作家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与实践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特征的设想 |
二、 列宁、斯大林的计划经济体制思想与实践 |
第二节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制度安排 |
一、 国家所有制的产权制度 |
二、 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 |
三、 计划生产的企业制度 |
四、 计划配置的就业制度 |
五、 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 |
六、 集中统一的金融制度 |
七、 统收统支的财政制度 |
八、 国家统制型的对外贸易制度 |
第三节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内在缺陷 |
一、 计划经济体制难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
二、 计划经济体制无法实现供求平衡 |
三、 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存在信息难题 |
四、 计划经济体制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
五、 计划经济体制缺乏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机制 |
第三章 制度变迁: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演进分析 |
第一节 关于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 |
一、 制度变迁的动因:外部利润内在化 |
二、 制度变迁的过程:制度不均衡趋向制度均衡 |
三、 制度变迁的方式: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 |
四、 制度变迁的轨迹:路径依赖 |
五、 制度变迁的作用:决定经济增长 |
第二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制度变迁的特征 |
一、 制度变迁需求的内生性 |
二、 制度变迁供给的滞后性 |
三、 制度变迁目标的动态性 |
四、 制度变迁过程的渐进性 |
五、 制度变迁轨迹的路径依赖性 |
六、 从单项制度变迁向制度结构变迁演进 |
七、 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 |
八、 宏观经济制度变迁与微观经济制度变迁同步进行 |
第三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制度变迁的内容 |
一、 农村经济制度的变迁 |
二、 城市经济制度的变迁 |
三、 宏观经济制度的变迁 |
四、 非正式制度安排的变迁 |
第四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制度变迁的成本 |
一、 制度变迁成本的理论分析 |
二、 渐进改革下的制度变迁成本的特征 |
三、 降低制度变迁成本的路径选择 |
第四章 制度转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分析 |
第一节 制度转型理论的基本内容 |
一、 制度转型的本质要点 |
二、 制度转型中政府的作用 |
三、 制度转型的方式 |
四、 制度转型理论评析 |
第二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制度转型的表现 |
一、 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
二、 初步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
三、 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控体系 |
四、 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经济格局 |
第三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制度转型的原因 |
一、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奠定了制度转型的基础 |
二、 渐进改革策略的实施促进了制度转型的实现 |
三、 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推动的结合加快了制度转型的进程 |
四、 强制性改革与诱致性改革的结合确保了制度转型的完成 |
五、 政府作用的有效发挥缩短了制度转型的过程 |
六、 改革的意识形态提供了制度转型的思想保证 |
第五章 制度缺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足分析 |
第一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制度缺失的原因分析 |
一、 制度供给滞后导致制度缺失 |
二、 制度需求不足导致制度缺失 |
三、 路径依赖导致制度缺失 |
四、 制度刚性导致制度缺失 |
五、 制度博弈导致制度缺失 |
第二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制度缺失的现实表现 |
一、 市场制度发育不成熟 |
二、 法律制度有待完善 |
三、 产权制度不健全 |
四、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不到位 |
五、 政府制度改革滞后 |
六、 非正式制度构建尚未完成 |
第三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制度缺失的绩效损失 |
一、 失业问题凸现造成绩效损失 |
二、 财富分配不公造成绩效损失 |
三、 国有资产流失造成绩效损失 |
第六章 制度创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分析 |
第一节 制度创新的经济学理论 |
一、 制度创新的需求和供给 |
二、 政治企业家与制度创新 |
三、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 |
四、 国家的制度创新职能 |
五、 制度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第二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制度创新的必要性 |
一、 制度绩效递减决定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 |
二、 经济发展中的制度障碍决定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 |
三、 增量改革的局限性决定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 |
第三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制度创新面临的困难 |
一、 制度创新供给者的供给不力 |
二、 制度需求者的需求动力不足 |
三、 技术创新迟缓 |
四、 非正式制度的隐性制约 |
第四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制度创新的推进策略 |
一、 坚持市场化的制度创新方向 |
二、 进一步发挥国家的制度创新职能 |
三、 着力于体制内制度创新 |
四、 强化技术创新激发制度创新 |
五、 构建支持制度创新的意识形态 |
第七章 制度框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分析 |
第一节 建立市场化的农村经济制度 |
一、 重构农地产权制度 |
二、 规范农村税费制度 |
三、 创新农村组织制度 |
四、 重塑农村就业制度 |
五、 构造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
第二节 构建有效率的微观经济制度 |
一、 变革民营企业制度 |
二、 完善三资企业制度 |
三、 重组乡镇企业制度 |
四、 改造集体企业制度 |
五、 创新国有企业制度 |
第三节 创建稳健的宏观经济制度 |
一、 完善指导性的计划制度 |
二、 建立多元化的投资制度 |
三、 构建规范的公共财政制度 |
四、 构造市场化的金融制度 |
五、 建立开放型的对外贸易制度 |
六、 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
第四节 培育适应市场经济的非正式制度 |
一、 非正式制度存在的合理性 |
二、 非正式制度对市场秩序建立的影响 |
三、 确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的非正式制度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 记 |
四、《体制转轨中的区域传递机制》评介(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社会信用体系研究[D]. 曾小平. 吉林大学, 2011(05)
- [2]我国欠发达地区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研究[D]. 邵洪选. 兰州商学院, 2009(04)
- [3]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制度分析 ——以上海为例[D]. 姚德文. 复旦大学, 2008(08)
- [4]乌鲁木齐都市圈协调发展研究[D]. 安民. 新疆师范大学, 2007(04)
- [5]《体制转轨中的区域传递机制》评介[J]. 司正家.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4)
- [6]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制度分析[D]. 黄新华. 厦门大学,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