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医药工业杂志》《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第九届编辑委员会(1999年4月)(论文文献综述)
张家浩[1](2018)在《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的建构研究;第二部分是基于该体系以全国、天津市和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为案例对体系三个层级的信息采集、信息管理系统和BIM信息模型的建构、以及对相关的分析应用进行实践性研究。本研究是在我国目前工业遗产研究背景下,所进行的探索性研究,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国家层面的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机构和体系的建立。第一部分,首先,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充分总结国内外前人的相关研究,并对我国工业遗产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基于这些现实问题,提出建立“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的必要性。然后,对该体系进行了建构研究,体系包括“国家层级”、“城市层级”和“遗产本体层级”。现阶段“国家层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统筹全国各部门、机构、地区和学者成果,解读我国工业遗产研究全貌;“城市层级”的目的是为了制定标准化的“普查表”和相应的“普查信息管理系统”,为未来我国工业遗产专项普查做好准备;“遗产本体层级”的目的是为了对工业遗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全面信息采集与管理标准的建立,以及GIS、BIM技术在保护中的应用进行探索。第二部分,首先,依据“国家层级”对全国目前工业遗产的研究成果进行信息采集,收集了我国1537项工业遗产,为我国未来工业遗产普查提供第一手的基础资料;建立“全国工业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并对全国工业遗产的行政区、时空、行业、保护、再利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揭示我国工业遗产的整体面貌。然后,基于“城市层级”对天津市域范围工业遗产进行普查,并建立“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基于GIS技术对天津市工业遗产的基本情况、再利用潜力以及工业遗产廊道的规划进行了研究。再后,基于“遗产本体层级”,对北洋水师大沽船坞进行全面的信息采集,建立了“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信息管理系统”,并基于GIS技术对大沽船坞的历史格局演变、价值评估等进行研究,并进行了保护规划的编制。最后,基于“遗产本体层级”,由于遗产领域BIM技术处于起步阶段,且数据处理复杂;因此笔者先对其工作流程进行研究,然后基于BIM技术对轮机车间、甲坞和设备的信息采集与信息模型建构进行案例研究;并基于Revit软件、Revit SDK和C++语言开发了“建筑遗产修缮管理软件”,将其应用于轮机车间修缮设计的残损信息管理中。
杨宇洋[2](2017)在《中俄主要药品管理法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药品管理法规是一个国家为加强药品监督管理,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体用药安全,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用药的合法权益,制定的与药品管理监督相关的法规。在世界各国,药品管理法规是从事药品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的单位或者个人,必须遵守的基本法规。药品管理法规不仅与患者治疗、用药安全、民众的健康、医务人员的权限相关,与生产销售企业及研制单位的利益相关,还因为伴随着各种疾病药物治疗效果带来的公共卫生问题直接影响社会稳定。伴随着药品生产、销售而带来的经济效益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紧密相关联,是一个国家经济与社会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社会卫生保障体系的构成与完善状况、经济管理与监督机制建设及其变革情况,对于一个国家的法制建设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背景近年来在贯穿欧亚大陆、东联亚太经济圈与西进欧洲经济圈的“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发展中,俄罗斯具有重要地位。研究俄罗斯这一大国的主要药品管理法规,不仅为中国法制的完善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还可为中国中、西药品生产企业参与国际医药市场竞争提供重要法律支持,推动中国医药行业国际化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俄两国药品管理法规发展历程有三个关键的时间段:50年代,前苏联已经具备了比较完善的药品管理法规体系。中苏友好期间,中国的药品法规是在学习了前苏联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国情进一步修改。80年代后,中国改革开放后根据国际药品管理法规发展的趋势及中国医药行业、医药市场、制药工业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发展概况,开始不断自我完善,修改颁布了比较全面的药品管理法规。90年代,前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独立。俄罗斯药品管理法规在继承前苏联的基础上,接受国际药品管理法规的框架与原则,进一步健全和发展。研究内容本文正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其中重点阐述了俄罗斯联邦药品流通法规的发展历程、主要结构和特点,比较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与《俄罗斯联邦药品流通法》等主要药品管理法规的不同特点。鉴于俄罗斯传统医药发展概况以及中医药产品进入俄罗斯市场面临的困难与现存问题,本文还研究了俄罗斯药品及食品管理法规对传统医药产品规定与要求,重点选取了俄罗斯海关联盟《食品安全》技术法规有关传统医药的相关规定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入俄罗斯医药市场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根据对中俄两国药品(包括食品)法规的比较研究,本文对中国药品管理法规有待完善的趋势提出相关建议,并对中医药产品进一步打开俄罗斯市场提出意及建议。第一部分研究概述。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意义,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药品管理法规是从事药品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的单位或者个人,必须遵守的基本法规。伴随着各种疾病药物治疗效果带来的公共卫生问题直接影响社会稳定,伴随着药品生产、销售而带来的经济效益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紧密相关联。因而,近百年来世界各国均十分重视药品管理法规的制定,根据本国医药市场实际需求,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水平提高,不断对药品管理法规进行修订完善。对比分析中俄两国在医药卫生法规、特别是与传统医药学有关的法规等具体信息,可为对俄传统医药学合作,特别是中国中、西药品生产企业参与国际医药市场竞争提供重要法律支持,也可进一步发展巩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动中国医药行业国际化。第二部分论述了两国法规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构成体系特点,重点对比分析了中俄主要药品管理法规的差异。该部分选取了《俄罗斯联邦药品流通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进行比较研究,对比分析了法规中涉及的两国现行医药监管体制与药品市场、药品生产、药品批发、药品仓储、药品销售、药品标记以及法规执行特点等十二个方面的主体内容,对中俄两国主要药品管理法规作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明确阐述了主体规定的含义,以及对医药卫生事业和发展具有的指导意义。第三部分介绍了俄罗斯传统医药发展概状及俄药品(含食品)管理法规对传统医药产品规定与要求。当地的传统医药学治疗方法和传入的传统医药学的治疗方法两大类。随着俄罗斯全面转向市场经济,许多当地草药制成的药片经注册批准后在药店出售。但对传入产品,俄罗斯实行严格的医药许可证制度。中国传统医药产品进入俄罗斯市场必须注册申报许可证后通过合法途径才可进入俄罗斯市场。本部分论述了俄药品管理法规对传统医药相关的名词解释以及传统医药产品和食品的国家注册等规定与要求。第四部分对俄罗斯海关联盟《食品安全》技术法规中与传统医药学相关的内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涉及内容进行比较研究。俄罗斯海关联盟的《食品安全》技术法规对与传统医药产品的定义包括:生物活性添加剂、保健治疗型食品、预防性膳食食品、特殊食品和滋补性饮品等,按照食品标准进入俄罗斯市场的传统医药产品必须要符合俄罗斯海关联盟的《食品安全》技术法规各个章节要求的标准。传统医药产品进入俄罗斯市场往往涉及到特种食品的国家注册。特种食品的国家注册由海关联盟成员国的授权机构来受理。特种食品的国家注册是没有固定期限的。俄罗斯海关联盟的《食品安全》技术法规,为中国中药产品、保健品以保健食品的方式合法进入俄罗斯提供了途径。第五部分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俄罗斯传统医药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做了比较分析。概述了俄罗斯医药市场现状以及俄罗斯市场对中医药产品进入独联体和欧洲市场的影响。分析了中药品现阶段的出口障碍以及进入俄罗斯市场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倡议的时代背景,总结中俄两国药品(包括食品)法规的比较分析内容,对中国药品管理法规有待完善的趋势和内容提出相关建议,并对中医药产品进一步打开俄罗斯市场提出建设性意见。第六章结论。本部分就中俄药品管理法的主要内容差异进行了小结,提出中国药品管理法在药品信息发布、药品标记和进出口药品等多方面规定与之的差距和有待完善的方面。提示中国医药企业在俄罗斯进行药品注册和临床试验等步骤准备时,必须要认真了解和充分准备的信息。就法律及政策保障、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加大教育科研及宣传力度、加强部门间合作及行业标准的制定等有关两国政策保障问题提出建议。特别对中医药进入俄罗斯提出建设性建议。研究方法本文通过查阅俄罗斯代表性法规数据库、实地调研图书馆、翻译相关法规、咨询有关专家等方式和方法,尽可能比较全面地了解俄罗斯主要药品10部管理法规的基本信息,查阅了 1984年颁布的中国《药品管理法》、2001和2008年《中国药品管理法(修订版)》以及国务院颁布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全文(2015最新修正)、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17部与药品相关的行政法规。运用文献研究法,学习研究俄罗斯主要药品管理法规原文;学习研究主要药品食品法规有关译文和事件材料;学习研究主要法规体系标准;学习研究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的有关论着。同时开展实地调研,多次亲赴俄罗斯获取法律法规原文的第一手资料,与当地专家交流了解相关实例。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俄罗斯传统医药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做了比较分析。研究结论本文通过对俄罗斯主要药品管理法规进行大量翻译、归纳、整理、分析研究对比,首次系统分析了俄罗斯药品管理主要法规内容,明确了其政府药品管理的法律框架;首次通过分析比较中俄两国药品管理法规的差异,探讨了其构成体系、基本内容特点与可借鉴之处。根据俄罗斯药品管理法规现状,分析中国医药产品进入俄罗斯医药市场需要注意的问题,根据俄罗斯药品管理法规及俄罗斯海关联盟《食品安全》技术法规中对传统医药产品的规定,分析探讨了中医药产品进入俄罗斯市场的规范要求。《俄罗斯联邦药品流通法》在总结俄罗斯及前苏联药品流通管理领域相关法规的基础上,结合2000年后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国家有关药品管理法规的发展趋势,并根据俄罗斯现行医药监管体制与药品市场、药品生产、药品批发、药品仓储、药品销售的实际状况,对俄罗斯药品流通管理法规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与明确的规定。了解俄罗斯药品管理法规,可全面认识俄罗斯国家经济与社会医疗卫生保障体系,为我国医药科研单位、药品生产企业参与国际医药市场的合作与竞争,推动我国中西药品进入俄罗斯医药市场,提供重要法律支持。同时,也为我国法制的完善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提供有益参考。中国中医药产品,特别是中成药、中药保健品,要进入俄罗斯市场必须要符合俄罗斯相关法律规定。在中俄两国政治、经济交流与贸易往来日益密切的今天,了解研究俄罗斯主要药品管理法规,不仅符合中俄两国国家利益,也符合俄罗斯人民的健康需求,有利于两国领导人确立的战略伙伴关系的务实合作。
洪永裕[3](2012)在《台湾中草药生技产业技术进步之经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全球经济衰退、工业污染、水资源缺乏、温室效应、粮食危机、环境保护等问题,促成生物科技萌芽;农业发展迟滞、少子化、人口老化、慢性疾病盛行、医疗支出增加、化学合成新药瑞减、处方药缺少植物药等问题,与低碳经济、消费行为、全民健保、预防医学、人类基本需求、饮食习惯等演化趋势,促成中草药生物科技蓬勃;另外世界卫生组织WHO亦推动传统暨替代医学,而且台湾的库兹涅茨曲线亦已进入关键拐点,在盘整中有上升趋势,而加快中医药产业链技术进步亦是有效缩小分配不均的方法之一;尤其传统农业结合中医与现代生物科技成为知识农业,是小农国家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因此农业生技策略性产业之一的中草药生技产业突出。然而台湾最高行政部门财经咨询小组于2009年12月第18次会议中,却指出行政部门近三十年策略性推动生技产业,但中草药需求及产业发展仍然迟滞。基于一般产业技术进步之经济分析均着重市场面及供给技术面之配合探讨,而农作物加工产业是中医药产业链的关键产业,其原料及产品变动可反映上游农业供给及下游医药市场需求趋势,故为厘清台湾中草药生技产业供需、关键子产业及要素、具发展前景的产品及技术等问题,我们首先就市场需求面,探讨消费者、产品及要素价格、投资等趋势。其次根据市场经济中的供给、需求与市场均衡,以及人们行为法则中的供给(需求)法则之物品供给量(需求量)与其价格间,成同向(反向)变动关系,而且总体经济学或个体经济学均强调技术进步主控经济成长,故再建立平减二次方程式之利润函数模型,估算台湾中草药生技产业之要素需求链及四大子产业之要素产出贡献及效益、供给价格弹性、要素需求价格弹性、技术效率之进步倾向等,并透过台湾中草药生技产业之要素结构、技术效率、市场价格等变动,来了解供需失衡及生产要素之变化,探讨整体中草药生技产业及关键要素之发展方向及策略。经实证分析后,本研究主要发现有三点:第一点、实证分析之回归模型调整拟合优度Adjusted R Square达0.909~0.984时,可提高解释度,确保结论一致性及不偏差。第二点、经由产业之供给及要素需求函数估计结果中最大相关估计系数的组合,可得出产业之要素需求链,揭露各要素相互关连性并凸显产品结构及影响产出的因果。第三点、经由产业之供给及要素需求函数估计结果中净利贡献、供给贡献、需求变动趋势等估计值的比对,可得出产业之主要素投入及产出变动状态,揭露主要素投入效率并凸显营销、研发、生产等营运缺失。总结实证分析结论后,具体发展建议如下:就市场而言,根据消费、投资、产品需求、要素需求等趋势推估,中草药生技产品应朝具价格低廉优势及保健功能的植物药材食品发展。就供给及技术而言,根据要素需求链之推估,中草药生技产业整体获利之影响主因是益生菌保健食品供给过多,故保健食品产业应多用植物药材,少用葡萄糖。另外根据净利及供给之产出贡献及效益、供给及要素需求价格弹性、技术效率之进步倾向等推估,为避免四大子产业沦为微利代工业,短期需引用外来技术,长期则提升研发效率及投入,开发自主技术,四大子产业之具体发展建议如下:一、台湾中草药生技产业之关键子产业一保健食品产业首先应发挥生产投入的替代用途多、生产成本变动之敏感性低、要素边际生产力高、要素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低、要素配置效率高、产品开发期短等优势,多用植物药材并提升投入效率,少用葡萄糖,而且推动自动化、教育训练等提升药品人工投入技术之策略,其次,营销策略应针对需求价格弹性小的产品,采取涨价策略增加获利,最后转型生产植物药材保健食品,并进一步结合中医理论及临床纪录,寻求增进全民健康的疗程规划,调整产品配方,突出疗效,藉以改善其近似净利规模贡献位居次小值、供给变动趋势位居次小值、技术变动趋势位居次小值、植物药材之净利产出贡献位居最小值等劣势。二、传统食品产业应多用营销及植物药材少用食品人工,尤其营销,需针对需求价格弹性大的产品,采取降价策略增加需求。三、生技新药产业应推动自动化、教育训练等提升药品人工投入技术之策略,少用葡萄糖及化工原料。意即与既有具后段商业量产经济规模的国际大药厂策略联盟,转型为仅从事前段生技新药研发的专业群体。四、传统制药产业具规模经济,应多用植物药材,少用药品人工、化工原料、葡萄糖等,尤其占成本大宗的药品人工颇具改善空间。如今面对全球发展中草药生技产业着重研发投入及技术进步、美国大药厂的资本优势、FDA垄断单方药市场等环境,考虑台湾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研发落后、技术进步迟滞等条件。台湾中草药生技产业整体发展策略之建议如下:一、短期先以保健食品产业结合农业及中医理论,寻求增进全民健康的疗程规划,多样少量生产复方中药食品,发挥范畴经济优势,培植成熟之市场需求。二、长期则委由传统食品产业大批量生产,发挥规模经济优势,造就与西方主流医学并行的传统中医药,并培植由上游植物药材的生技农业、中游加工量产的保健食品及传统食品产业、下游医疗体系等具传统中医特色的中医药生技产业链。本文仅针对台湾中草药生技产业进行技术效率及产业经济分析,期望藉由下游加工产业的植物药材需求,促使上游农业结合生物科技,转型种植医疗用途之高经济作物-植物药材,推动高新农业发展。更希望配合两岸搭桥项目,推动农业及中草药生技产业成长,促进人民健康,并使两岸企业合作,布局全球。
张嵘[4](2012)在《药剂学专家——张汝华教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张汝华,1926年4月出生于山东省安邱县。1950年毕业于齐鲁大学药学系,同年到沈阳药学院(现为沈阳药科大学)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先后任药剂教研室主任、药学系副主任、院制剂研究所所长等职。曾担任的社会职务有国家新药研究与开发常务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医药管理局高校制药类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医药管理局制药中间体、药用辅料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学
余依婷[5](2011)在《台湾中药科技发展史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台湾自古以来就不是中药的主要生产地区、大多数中药资源须仰赖进口提供。自明清以降,带有中国传统医药理论的大陆进口中药材,再加上台湾本地民间草药的使用经验,二者共存并用,成为台湾中草药的在地文化特色。十九世纪末,清王朝因战败将台湾割让与日本之后,殖民地政府有计划地引入西式医学教育及建立公共卫生体系,民间则延续中国中医药与台湾民间草药的传统,但也开始学习流传到台湾的日本汉方医学临床经验。台湾光复、日本战败、国民政府迁台之后,众多的大陆菁英及传统中医药人士来台,受过西方科学思潮洗礼的科学家与西医师,及满腹经纶的名中医,同时主导着台湾中医药体系的发展。1960年代初期,台湾在中药本地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以“中药科学化”为基础,导入了以西药制剂为基础而开发的中药科技,开发了具有高度创意的“中药浓缩制剂”,自此奠定了台湾中医药产业朝向中药科技高度发展的现代化主轴,台湾与中国大陆的中医药体系开始往不同的方向演进。对台湾自1949年起迄今的中药科学化发展历史进行系统性探讨,可以填补我国中医药发展历史的研究空白,建立台岛地区中医药科学体系发展架构之研究骨干,对海峡两岸及国际有关传统医药发展战略提供借鉴经验与学术支撑。因此,研究台湾的中药科学技术发展进程,具有历史性及科技前瞻性的现实意义。研究方法本论文采用历史研究方法,即对台湾社会中医药历史发展过程的相关资料进行发掘、收集、调研、整理、描述、分析、归纳的综合系统方法,以时间顺序、以医学事件、以着名人物着作及学术成就等为切入点,对自明清以来台湾医药早期情况、日据时代及至1949年国民政府迁台迄今影响台湾中药科学发展进程的重大事件人物进行研究。具体包括:文献回溯分析:围绕台湾中药科学化发展历程,进行文献资料的查询收集,发掘整理,归纳分析,探讨台湾中药科学发展的学术内涵及社会背景,而资料的来源除图书报刊杂志外,更应该重视人物访谈及田野调查的记录。公文征集归类:主要针对政府公报、法令规章、会议论文、报刊杂志等关于中药科学化及中药科技的相关文献进行搜集整理。个案剖析探究:针对产业体系(顺天堂、胜昌制药等二家成功发展中药科学化制剂的标竿企业),行政体系(卫生署、药政处、中医药委员会、药物食品检验局、药物食品管理局)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个案进行分析,以了解其对台湾中药科学化的重大影响。口述历史及专家访谈:针对台湾中医药产业相关人士进行访谈,包括专家、学者、研究人员、卫生行政人士、教育工作者、产业工作者等,以求全面汇整台湾中药科学化的有关情势,并深入了解发展中药科技发展之解决方案。本论文研究采用的参考文献包括数据库资料,来源主要有台湾近代医疗文物数据库系统、台湾政府公报信息网、全国法规数据库、中医药信息网。研究结果遵循上述研究方法,在占有大量史料基础上,形成本论文的正文三个部份与附录六个专篇。论文正文“台湾中药科技发展史研究”,重点针对台湾中药科学技术发展的代表人物及事件进行记述。从日据时期到二十世纪底,台湾的中药科学化从局限于实验室的学术研究,成为医学界可具体接受的中医药处方新观念,并发展成为可于临床医疗使用的中药浓缩制剂。奠定台湾中药科学化发展基础的科研者以杜聪明、颜焜荧、许鸿源为主要代表人物。第一部份台湾历史背景之回顾及医药资料收集整理,以中医药人力变迁之统计,检视台岛地区医药历史的沿革。从传教士医疗进入台湾起,台湾民众接触到西医技术及西药治疗,开始期望医药现代化。日本殖民政权把当代国际卫生观念及医学研究思想带入台湾,建立西医学校,台湾人可在本地或到日本接受科学的研究训练,培养出一批批具有现代化思潮的西医药科研菁英。反观国民政府及日本政府对中医药均采取漠视或逐步淘汰的旁观态度,中医药行业只能朝向卖药或民间行医发展,中医药教育只靠父子或师徒相传,中医药科研无法建立学术及研究的体制化基础。第二部份奠定台湾中药科学化发展的先行者,找出开展台湾中药科学化的探索力量。①台湾中药科学化发展的先行者杜聪明。开台第一位医学博士杜聪明,于日据时期在台湾倡导汉医药研究思想,选定台湾本土药用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倡议于台大医院及高雄医学院附设医院设立汉医治疗门诊,坚持于西化制度的台大医学院及高雄医学院亲自主讲中西医学史略及中医药学评论,导入伤寒论、本草学、针灸学成为西医教育一环,在“中西医学一元化”的理念下,撒下了“中药科学化”台湾生根萌芽的种子。②台湾中药科学化的开创者颜焜荧。如果说张仲景《伤寒论》开创了中医临床治疗进入汤剂的新纪元,那么颜焜荧对中药浓缩制剂制定产制流程与质量标准的作为,可算是开创了中医临床治疗进入科学化制剂的里程碑。颜焜荧为日本京都大学药学博士,开发日本长仓制药第一款汉方新处方“人蔘当勺散”取得药证审批。首先开发出台湾第一个“中药科学化中药浓缩制剂产品原型,协助转移至顺天堂药厂。率先制定及统一中药浓缩制剂质量指标。创立“颜氏汉方理论”,以台北医学院为基地教育出最多中药科研人材。台湾中药科学化研究的泰斗颜焜荧是唯一在台湾二度荣获政府壹等奖励之中医药科学家。③许鸿源创立顺天堂药厂,并担任台湾省卫生试验所副所长及卫生署药政处第一任处长、卫生署药物食品审议委员会主任委员,在中国文化学院指导药用植物研究,始终强调中药研发检验技术的重要性,以“免煎易服、药效确实”宣传中药浓缩制剂,打响顺天堂制药厂“科学中药”,透过其创立的台湾必安研究所及美国汉方医药研究所检验数据证实科学中药质量,许鸿源实为台湾中药科学化的实践者。第三部份中药科学化在台湾发展及其影响,说明中药科学化对台湾中药制造产业的影响,并解释台湾中药浓缩制剂的演进、质量评估及检验方法的开发、临床试验及新药开发等中药科技技术发展过程。①台湾区制药公会主任委员李沐勋先生发展中药浓缩制剂之主要贡献—导入日本汉方GMP观念于台湾,推动中药GMP产业训练。主持《订定中药标准方》研究计划,成为日后《台湾传统药典(中华中药典)》公告《中药基准方200方》之基础。②中药制造厂在研发制造中药浓缩制剂的时候,必须参考《中药基准方200方》,影响中药厂对配方、包装、制造、申请全民健康保险费用给付等策略,连带地也会影响产业界的科研开发意愿。③以“中药科学化”方式制造中药浓缩制剂的中药厂,由顺天药厂及胜昌制药在上世纪60年代为首创。截至2011年1月1日,台湾实施中药GMP的中药厂将近120家,浓缩制剂中药厂将近50家,仍然是以顺天堂集团及胜昌制药的中药科研实力最为突出,为台湾生技医药产业的中药制造标竿典范。笔者认为上述研究结果具有以下价值:①开创中医药临床体系的临床决策新流程,②新科技的传播在于说服大众的过程,③台湾的中药科学化将处于动态的演进。在完成学位论文过程中,笔者积累1949年迄今的资料,汇编成为论文的第二部份“台湾中药科技发展进程及史料汇编”作为附录。分成六个专篇讨论①现代化科学标准管理中药制造,②以中药为基础的新药开发,③与中药管理有关的政府机构,④中药管理的有关法规,⑤中药科研之重大计划及主要机构,⑥台湾中药制造产业的发展。具体说明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食品药物管理局、中央健康保险局与全民健保、国立中国医药研究所等单位与推动台湾中药科学化之关连性。中药科学化产品个案说明包括第一张中药新药药品许可证“寿美降脂一号胶囊(卫署药制字第047152号,2005年9月30日核可)”,及第一张植物新药药品许可证“怀特血宝PG2黄耆多醣注射剂(卫署药制字第054853号,2010年6月24日核可)。研究结论台湾中药科技发展史是当代中医药学史的组成部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台湾自1949年国民政府迁徙迄今医药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台湾医药学界为努力发展中药科学技术所采用的模式及所取得成就。本论文以此为题材进行研究,其创新点:一是从史料汇集的层面,系统性记录台湾中药科学化的历史进展,资料具有原创性及“存史”价值。二是对台湾中药科学化具有奠基贡献的杜聪明、颜焜荧、许鸿源等三人之学思历程及科研经验进行研究。三是总结台湾中药科学化理念与实质学术内涵,其与中药制品质量管理标准、与临床试验的演进新药开发、与台湾中药制药GMP、与中药基准方二百方颁布相关。台湾同样也肩负着对全球传播交流中医药文化的重责大任,以中药科学技术手段所创造的实体产品,正是利用现代科学语言帮助国际友人理解中医药传统文化内涵的一大助力。深入研究中医药这个属于全人类共同所有的丰富宝藏,考察台湾推动中药科学化及发展中药科技的历程,共同探索中医药,传承中医药,将是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大融合的必然。
宫正[6](2011)在《新中国中医方针政策的历史考察》文中研究表明中医是人类医学史上的一朵奇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为中华民族的生命健康和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科学对中国的影响日益加深,甚至出现了将科学视为评价万物的唯一标准,科学主义抬头。在这种情况下,中医的理论基础和思维方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从晚清以来就有了歧视中医的社会思潮,中医在民国时期面临了被官方废止的危机。新中国成立后,中医政策也经历了戏剧性的变化。新世纪以来,对中医的争论并未结束,中医发展现状依然堪忧。如何正确认识中医,如何制定合理的中医政策来推动中医事业发展就成为中国政府必须关注的问题。本文旨在对新中国中医方针政策的变迁进行历史分析,以有助于当今中医事业的健康发展。文章由序言、正文五章和结束语组成。序言首先概括了中医具有的三个价值,即:中医在历史和现实中为保障中华民族的生命健康和繁衍兴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医以其显着的特色为人类生命科学的探索乃至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中医对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意义重大。然后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即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制定更加合理的中医政策推动中医事业的健康发展。序言部分还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现状、本文的几个概念界定、研究思路以及创新之处。第一章是新中国中医方针政策的历史渊源。主要论述了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中医事业。第一节重点介绍中医在晚清以来面临的重重危机,这种危机来自两面,一方面是来自思想界的轻视和歧视,另一方面是来自民国政府当局的限制。本节还对中医近代以来受到歧视和限制,面临危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二节主要介绍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医工作,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在医疗工作中广泛使用中医药,重视中医药。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在中医工作中形成了初步的中医政策,对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医政策的制定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第二章是“中医科学化”政策的实践。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医科学化”政策的制定过程,并对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其次介绍了“中医科学化”政策的具体展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中医进修和中医科研。然后对“中医科学化”政策从整体上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一方面看到制定该政策的历史必然性和积极意义,另一方面也分析了该政策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错误。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在医学界,包括卫生部门的个别领导还存在着歧视中医的错误思想。第二是在中医进修过程中只注重让中医学习西医课程,而忽视了对中医学术的学习,这就导致了中医西医化的倾向。第三是在对中医的执业和考试管理制度中采取了一系列脱离实际的规定,加剧了中医事业的危机。第三章是中医政策的大转折。本章首先分析了中医政策实现大转折的经过,即中央决策层发现问题,卫生部门初步调整,政治批判根本转折三个步骤。然后论述了在中医政策实现转折后,在实践中予以贯彻落实的具体内容,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一、“西医学习中医”工作的开展。二、中医研究院的成立。三、中医教育工作的加强,其主要表现为中医学院的创办和中医带徒工作的加强。第四章是“中西医结合”方针的制定和实施。首先介绍了“中西医结合”方针提出和形成的过程,并分析了“中西医结合”工作中出现的“左”的偏差。还有“中西医结合”中存在的中医西医化的倾向。然后重点介绍了中医工作在“文革”期间的概况,一方面“文革”给中医工作带来了消极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中医工作特殊性,在“文革”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再次介绍了“中西医结合”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第五章是“中西医并重”方针的形成和发展。本章首先论述了新时期中医政策的发展过程,并认为逐渐注重中医自身特色是新时期中医政策的一个显着标志。接下来又分析了新时期中医工作中体现的三个特点:注重法制建设;紧密联系改革开放;更加注重中医科研工作。再次,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新时期以来中医事业取得成绩和面临的挑战。在结束语中,论述了对新中国中医政策变迁进行考察后获得的启示和思考。启示主要有四点:一、要正确处理政治和学术的关系;二、全面认识科学,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三、制定政策要实事求是,依据具体国情。四、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最后又根据历史经验教训,提出了关于当前中医政策的两点思考。一是要注重中医人才的培养,二是要加大对中医文化的宣传。
陈青青[7](2009)在《福建省中药材产业现状与发展战略》文中研究表明福建省中药材资源丰富,分布广,种类多,发展中药材生产的历史悠久,拥有着的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潜力巨大。近年来,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下,我省加快了中药材产业发展步伐,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制约我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瓶颈。中药材产业是中药产业发展的基础,如果不对我省中药材资源的现状进行科学可靠的评价,进而据此制定出可持续发展的中药材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措施,对中药产业而言无异于沙中筑塔,徒劳无功。因此,福建省需要对本省的资源情况掌握最翔实的调查数据与产业研究政策,这对推动福建中药材产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通过实地勘查与对相关部门的数据分析,详细阐述了福建省中药材的发展历史、资源与分布状况、中草药产业发展目标与意义。在此基础上,作者剖析了制约福建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如中药材中农药及重金属含量超标、原料质量问题突出、野生资源保护不力、GAP建设规模不大、产品销售渠道单一、科学技术应用落后、造假掺假屡禁不止、龙头企业带动不力、GAP建设积极性不高、市场运作不到位等。据此作者结合福建省的省情,提出了编制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加强品种资源保护和选育、科学布局优势区域、努力提升中药材质量、加强药材示范基地培育、加强加工技术研究开发、出台药材生产优惠政策、强化技术开发与人才培养、完善组织及信息服务系统、加强国内外药材产业合作、加强药材行业监督管理、开发动物中草药保健饲料等几项解决措施,并提出建设“海西”医药产业园、福建特色中药材资源圃、特色药材示范基地和扶持急需的应用技术研究等几个重大中药材项目。
董国锋[8](2009)在《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标准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种规范性文件。标准化是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中医药标准化在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加强中医药依法行政,加快中医药走向世界,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中医药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在探索发展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其中,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本身就存在亟需标准和规范的问题。现行中医药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很不完善,目前中医药标准化法治建设还很薄弱。因此,中医药标准化要真正切实、很好地发挥作用,其在理论和现实上都需要解决上述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能为解决这些突出问题,提供重要的思路、方法、途径和对策。[研究目的]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为保证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各个方面和环节的健康发展和运行提供法学支撑,以保证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在中医药事业的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发挥的基础性技术支撑作用得以顺利有效实现。[研究方法]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的是法学研究方法。法学研究方法有三个层次,即:(1)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唯物辩证法。(2)一般科学研究方法:①社会调查方法;②历史考察方法;③比较分析方法;④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方法等。(3)法学自身的研究方法:①价值分析方法;②法律解释方法;③逻辑推理方法④法规汇编、法典编篡方法;⑤语义分析方法。此外,法学研究时,还积极借鉴其他具体科学研究方法,比如,生物学方法、心理学方法、物理学方法、文献检索法等等。[研究结论]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1)中医药标准化理论体系正处在构建中,亟待完善;(2)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和中药标准化工作不是同步开展的,我国中药标准化工作比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开展的要早一些,也一直走在中医标准化工作的前面。目前,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还处在发展阶段,中药标准化工作已进入全面发展提高阶段:(3)中医国际标准化活动与中药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开展也不是同步的,与中医国际标准化活动相比,中药国际标准化活动进展的要缓慢一些。目前,中医国际标准化工作整体水平还较低,还只是处在发展阶段初期;中药国际标准化活动还只是处在中药材的国际标准创制阶段;(4)我国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中确实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既有实体问题,也有程序问题,这些实体和程序问题的存在是法学支撑作用得以发挥的现实基础和依据;(5)以法学维度研究中医药标准化问题对解决我国目前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大有作为。法的方法、法的价值、法的作用、法的运行和法的体系对解决中医药标准化问题提供了法学支撑,为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解决给予了法学应对;(6)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使用价值,问题研究前沿,思维角度独特,创新性强。[研究价值和意义]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如下:(1)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对解决中医药标准化问题具有重要支撑作用;(2)对更好地保障中医药预防治疗保健养生水平的提高、保障中医药科技创新和学术水平的提高、保障中医药管理水平的提高、保障中医药产业发展、规范中医药市场秩序、保障中医药国际贸易发展、提高中医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保障中医药现代化的顺利进行等方面具有积极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3)对加强中医药管理、临床、科研、教育和产业诸方面的标准化建设都具有促进和支撑作用;(4)对构建中医药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中医药标准化法治建设具有现实和理论意义。[创新点]本文的创新点如下:(1)首次以法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研究了中医药标准化现状、问题和问题的法学应对;(2)首次对国内、国际中医药标准化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3)对构建中医药标准化理论体系做了一些创造性的探索;(4)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中医药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的多项实质性建议。
王广平[9](2009)在《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具有上千年历史的传统中医药学,是中国人民卫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医学体系不可或缺的诊疗技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提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中医药学作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知识体系,逐渐被世界各地人们所了解或接受。中医药行业由中医服务业和中药产业组成,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相应地拆分为中医服务贸易发展模式和中药产业发展模式。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战略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从“中药现代化”的技术创新到中药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中药产业现代化在提高产品质量和规模化发展方面成效显着;但是对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推动的效果并不明显,因而需要用新的创新思维和技术经济的方法,对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中药产业国际化是指利用全球科技和医药学资源,推进中药产业知识化、信息化和全球化,实现世界范围的资源配置,并进入国际医药保健主流市场。从狭义角度来看,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就是中成药以药品身份进入欧美发达国家医药主流市场,实现中药产业经济的持续增长。如何推进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进程,是困扰中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关键性问题。10多年的中药产业现代化理论发展与具体实践,对国际化进程贡献程度仍显不够,因而国内业界和学术界提出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和“知识创新”的发展思路,成为近来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主流思想。基于国内外中药产业发展的研究成果和中药产业现代化的具体实践,采用创建中国现代管理学派的分析框架:洋为中用、古为今用、近为今用、综合集成,借鉴霍尔(A.D.Hall)三维空间模型结构的思维方法,遵循钱学森院士提出的“科学—技术—工程—产业”一体化进程的科学技术发展模式,本研究提出中药产业经济系统三维空间发展模型:学科体系结构/专业维、中药产业发展进程/时间维和产业链/逻辑维,以深入分析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中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基于大量文献综合研究,对国内外传统医学发展背景和状况进行分析和比较,采用里程碑事件分析法得出:明末清初(1582~1724)第一次“西学东渐”之前,中国传统中医药并不落后于其它世界医学体系,而且很先进。接着,利用调查问卷实证分析的方法,对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反映出当前国内业界对中药产业现代化和国际化影响因素的认知程度。再者,基于中药产业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逻辑关系,将中药产业国际化定义为现代化过程的国际互动,对中药产业现代化水平分析与评价,显示了中药产业现代化水平在逐步提升;将国际化战略作为中药产业发展目标,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以出口交货值为产出指标,结果显示了中药工业的技术有效性明显低于其它几个高技术产业;基于实证分析和现代化进程评价的基础之上,提出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评价应该兼顾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中药产业参与国际传统医学交流合作、传统中医药对世界各国的影响力等方面。随后,对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中影响因素的深层次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不足的现象源自于中药产业学科体系结构中技术科学层次的缺失,建立和完善适合于中药产业发展的技术科学体系,尤其是构建临床应用标准,是中药产业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的重中之重。最后,基于文献研究(古为中用)、实证分析、现代化水平评价(近为今用)和学科体系结构(洋为中用)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基于“综合集成”系统思想的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思路与方法,即“中药产业经济系统三维空间发展模型”,并探索了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几个重点问题,包括国际化发展的基本原则、与针灸协同发展和基于知识管理等。在结论和展望部分,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研究的创新之处,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展望。本研究采用多学科、多角度的思路与方法,借鉴钱学森院士提出的系统科学体系的方法,提出了中药产业的技术科学学科体系;将分析与研究过程纳入到中国现代管理学派的分析框架之中;进行了“中药产业经济系统三维空间发展模型”的探讨。本研究成果将促进21世纪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并使其获得对外贸易竞争优势,造福于世界各地居民。
孙长青[10](2009)在《长江三角洲制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的世界正处在一个相互依存、相互渗透、联系紧密、交流频繁的时代。要素流动,经济跨国,贸易往来,科研合作,技术转移,政治对话,文化融合,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表现出集聚整合的大趋势。经济全球化是这个大趋势中一个主要的、显着的表现形式,对其它趋势产生着重大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创新的范式也开始从线性模式向网络模式转变。这样的转变已经深刻的影响到了制药产业的创新活动,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现代生物技术被应用到新药研发之后,全球制药产业价值链参与者之间关系的网络化趋势变得更加明显。随着世界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制药产业巨大的市场和高利润,制药产业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争相发展的重点产业领域。制药产业作为一个典型的技术驱动型产业,创新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药物开发主要还处于低水平复制和仿制阶段,制药产业创新水平仍然落后。与此同时,由于看好中国医药市场的发展潜力以及廉价的医药创新资源,外资研发开始大举进入我国,对我国的“本土研发”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如何推动我国制药产业从这种内外交困的境地中实现突破,提高制药产业的创新水平,提升制药产业的竞争力,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制药产业最大的聚集区,该区域内已出现了若干初级阶段的制药产业集群。本文从制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角度出发,以长三角地区制药产业集群为出发点,探索如何促进目前在国内相对较为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制药产业率先实现形成成熟的制药产业集群,并通过相关举措推动长三角地区制药产业集群间的协同创新,以提高该地区制药产业的创新水平,进而带动我国整个制药产业创新能力的升级。本文共分8章。第1章为绪论,重点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第2章为相关理论的梳理。第3章是对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博弈分析,运用博弈论方法建立了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博弈模型,对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过程中的相关环节进行了博弈分析。第4章则运用网络组织理论探讨了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机制以及实现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理论路径。第5章分析了制药产业研发特征以及制药产业全球价值链的变动,以及全球及我国制药产业的发展态势等制药产业的相关产业背景。在此基础上,在第6章,对长三角制药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初步形成了长三角地区制药产业协同创新水平分析的思路,然后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对长三角大型制药企业的分支机构网络以及创新活动网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目前长三角地区制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中存在的问题。第7章在前面各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长三角制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若干对策建议。第8章为本文的基本结论及对未来进一步进行研究的展望。
二、《中国医药工业杂志》《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第九届编辑委员会(1999年4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医药工业杂志》《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第九届编辑委员会(1999年4月)(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国工业遗产的整体情况仍未可知 |
1.1.2 城市化高速发展与工业遗产保护的矛盾 |
1.1.3 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研究的缺失 |
1.2 研究对象 |
1.2.1 中国工业遗产 |
1.2.2 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 |
1.3 国内外既往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综述 |
1.3.2 国内综述 |
1.3.3 既往研究的经验与问题 |
1.4 研究问题及解决途径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7 研究创新及未尽事宜 |
1.7.1 研究创新之处 |
1.7.2 研究未尽事宜 |
第二章 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 |
2.1 体系结构总述 |
2.1.1 体系建立依据 |
2.1.2 体系的总体结构 |
2.1.3 体系应用技术介绍 |
2.1.4 对我国未来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工作实施的讨论 |
2.2 国家层级标准研究 |
2.2.1 信息采集标准 |
2.2.2 信息管理系统标准 |
2.3 城市层级标准研究 |
2.3.1 信息采集标准 |
2.3.2 信息管理系统标准 |
2.4 遗产本体层级标准研究 |
2.4.1 信息采集标准 |
2.4.2 信息管理系统标准 |
2.4.3 信息模型标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家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全国工业遗产为例 |
3.1 全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的实施 |
3.1.1 信息采集标准 |
3.1.2 信息采集的实施及成果 |
3.2 “全国工业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
3.2.1 全国工业遗产GIS数据库建构 |
3.2.2 全国工业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
3.3 基于GIS的我国工业遗产现状分析研究 |
3.3.1 全国工业遗产总体情况分析研究 |
3.3.2 我国行政区层面的工业遗产分布研究 |
3.3.3 基于我国工业发展史的时空分布研究 |
3.3.4 基于行业类型的空间分布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为例 |
4.1 天津市工业遗产普查的实施 |
4.2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
4.2.1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GIS数据库建构 |
4.2.2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文件数据库建构 |
4.2.3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建构 |
4.3 基于GIS的天津工业遗产分析及廊道规划研究 |
4.3.1 天津工业遗产总体分析研究 |
4.3.2 天津工业遗产廊道规划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遗产本体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为例 |
5.1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信息采集的实施 |
5.1.1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简介 |
5.1.2 信息采集的实施 |
5.2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产本体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
5.2.1 GIS数据库框架建构 |
5.2.2 文件数据库的建构 |
5.2.3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产本体信息管理系统的建构 |
5.3 GIS在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保护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
5.3.1 基于时态GIS的大沽船坞历史沿革探究 |
5.3.2 基于GIS技术的价值评估研究 |
5.3.3 GIS技术指导下的保护规划编制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遗产本体层级BIM信息模型建构及应用研究--轮机车间、甲坞及设备为例 |
6.1 工业遗产领域BIM技术工作流程研究 |
6.2 轮机车间、甲坞及设备的信息采集与处理 |
6.3 BIM信息模型建构研究 |
6.3.1 轮机车间BIM信息模型的建构研究 |
6.3.2 甲坞BIM信息模型的建构研究 |
6.3.3 BIM在工业设备遗产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
6.4 建筑遗产修缮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
6.4.1 Revit自带功能在工业遗产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与弊端 |
6.4.2 建筑遗产修缮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 |
6.4.3 轮机车间残损信息管理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未来展望 |
7.1 本研究内容总结 |
7.2 本研究未来发展方向展望 |
参考文献 |
本人学术成果 |
鸣谢 |
附录A 中国工业遗产名录(笔者编制,截至2018年6月1 日) |
附录B 国内外工业(文化)遗产普查表汇编 |
附录B-1《世界遗产名录》遗产申报材料 |
附录B-2 英国IRIS调查表 |
附录B-3 美国HABS调查表 |
附录B-4 美国HAER调查表 |
附录B-5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 |
附录B-6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消失文物登记表 |
附录B-7 北京工业遗产普查表 |
附录B-8 上海工业遗产普查表 |
附录B-9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表 |
附录B-10 济南工业遗产普查表 |
附录B-11 南京工业遗产普查表 |
附录C 中国工业遗产普查表(笔者编制) |
附录C-1《中国工业遗产普查表(2018 年试行版)》 |
附录C-2 普查表填写规范 |
(1)封面 |
(2)基本信息 |
(3)生产工业流程 |
(4)重要建构筑物遗产 |
(5)重要设备遗产 |
(6)测绘图 |
(7)照片 |
(8)参考文献和其他信息 |
附录C-3 中国工业遗产编号索引 |
附录C-4 《中国工业遗产行业名称及代码表(2018 版)》 |
附录D 工业遗产本体层级信息采集表(笔者编制) |
附录D-1 《工业遗产历史环境调查表》 |
附录D-2 《工业建构筑物残损信息调查表》 |
附录D-3 《工业遗产设备信息调查表》 |
附录D-4 《三维激光扫描站位记录表》 |
附录D-5 《工业遗产本体层级文献资料登记表》 |
附录D-6 《生产工艺流程登记表》 |
附录E 工业遗产相关行业类型列表翻译及整理 |
附录E-1 英国IRIS工业遗产普查表附录I工业行业类型 |
附录E-2 1936 年中华民国《实业部月刊》工业分类[105] |
附录E-3 1982 年版《中国统计年鉴》中工业分类 |
附录E-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3-1984》 |
附录F 各层级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框架标准(笔者编制) |
附录F-1 国家层级GIS数据库框架 |
附录F-2 城市层级GIS数据库框架 |
附录F-3 遗产本体层级GIS数据库框架 |
附录F-4 遗产本体层级文件数据库框架 |
附录G 工业遗产BIM信息模型标准化族库(笔者编制) |
附录H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保护规划成果展示(笔者参与) |
附录J 轮机车间主要残存信息汇总(笔者编制) |
(2)中俄主要药品管理法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我国对国际药品管理法的研究概况 |
2. 我国对俄罗斯主要药品管理法的研究概况 |
前言 |
1. 研究概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中俄药品管理法比较研究 |
2.1 中俄药品管理法立法进展回顾 |
2.2 中俄药品管理法立法的重要阶段 |
2.3 中俄药品管理法的主要内容 |
2.4 中俄药品管理法构成体系 |
2.5 中俄药品管理法的主要差异 |
3. 俄传统医药发展概状及俄药品管理法在传统医药中的运用情况 |
3.1 俄罗斯传统医药发展概况 |
3.2 俄罗斯市场中的传统医药产品概况 |
3.3 俄罗斯药品管理法对传统医药产品的规定 |
3.4 俄罗斯食品法规对中医药产品进入的要求 |
4. 俄罗斯食品法规所涉及的传统医药内容 |
4.1 基本概念及定义 |
4.2 俄罗斯关于传统医药的食品安全相关法规 |
4.3 俄罗斯《食品安全》法对传统医药的规定 |
4.4 传统医药产品进入俄罗斯所涉及的特种食品国家注册 |
4.5 传统中药及保健品(食品)进入俄罗斯需说明的问题 |
5. 中医药进入俄罗斯的战略意义及现状分析 |
5.1 俄罗斯药品市场概况 |
5.2 发展俄罗斯市场对中医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战略作用 |
5.3 中医药在俄罗斯发展优势分析 |
5.4 中医药产品出口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
5.5 主要思考及建议 |
6. 结论 |
6.1 比较研究的结论 |
6.2 完善政策的建议 |
6.3 中医药进入俄罗斯的建议 |
6.4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一 俄罗斯联邦药品流通法 |
附录二 俄罗斯海关联盟的《食品安全》技术法规 |
(3)台湾中草药生技产业技术进步之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背景 |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目的 |
一、 市场需求面向 |
二、 供给面向 |
一、 研究问题 |
二、 研究目的 |
三、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论文架构与研究限制 |
一、 研究样本数方面的限制 |
二、 研究设计及取样的限制 |
第四节 名词定义 |
一、 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 |
二、 生产要素 |
三、 生物科技的定义 |
四、 中草药的定义 |
五、 中草药生物科技产业的定义 |
六、 保健食品的定义 |
第五节 中草药生技产业背景分析 |
一、 全球生物科技的兴起 |
二、 全球中草药生物科技的兴起 |
三、 全球中草药保健食品盛行 |
四、 全球中草药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现况 |
第六节 台湾农业兴衰与库兹涅茨曲线验证 |
第七节 台湾中草药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现况 |
第二章 文献探讨与研究方法 |
第一节 技术变动分析之文献探讨 |
第二节 科技产业经济分析之文献探讨 |
第三节 经济预测法 |
第四节 技术变动估计法 |
第五节 估计模型推导 |
第六节 数据范围与种类 |
第七节 数据源与处理 |
第三章 台湾制药产业之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中草药产品与要素之市场需求 |
第二节 台湾生技新药产业实证分析 |
一、 回归检定 |
二、 估计结果 |
三、 生产要素需求链 |
四、 产出贡献 |
五、 供需价格弹性 |
六、 技术效率之进步倾向 |
第三节 台湾传统制药产业实证分析 |
一、 回归检定 |
二、 估计结果 |
三、 生产要素需求关连 |
四、 产出贡献 |
五、 供给与要素需求价格弹性 |
六、 技术效率之进步倾向 |
第四章 台湾食品产业之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台湾保健食品产业实证分析 |
一、 回归检定 |
二、 估计结果 |
三、 生产要素需求链 |
四、 产出贡献 |
五、 供给与要素需求价格弹性 |
六、 技术效率之进步倾向 |
第二节 台湾传统食品产业实证分析 |
一、 回归检定 |
二、 估计结果 |
三、 生产要素需求链 |
四、 产出贡献 |
五、 供给与要素需求价格弹性 |
六、 技术效率之进步倾向 |
第三节 台湾中草药生技产业实证分析 |
一、 回归检定 |
二、 估计结果 |
三、 生产要素需求链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生技新药产业实证分析之结论 |
一、 生产要素需求链 |
二、 投入效益 |
三、 供给与要素需求价格弹性 |
四、 技术效率之进步倾向 |
五、 结论 |
一、 供给面向 |
二、 要素需求面向 |
三、 技术面向 |
第二节 传统制药产业实证分析之结论 |
一、 生产要素需求链 |
二、 投入效益 |
三、 供给与要素需求价格弹性 |
四、 技术效率之进步倾向 |
五、 结论 |
一、 供给面向 |
二、 要素需求面向 |
三、 技术面向 |
第三节 保健食品产业实证分析之结论 |
一、 生产要素需求链 |
二、 投入效益 |
三、 供给与要素需求价格弹性 |
四、 技术效率之进步倾向 |
五、 结论 |
一、 供给面向 |
二、 要素需求面向 |
三、 技术面向 |
第四节 传统食品产业实证分析之结论 |
一、 生产要素需求链 |
二、 投入效益 |
三、 供给与要素需求价格弹性 |
四、 技术效率之进步倾向 |
五、 结论 |
一、 供给面向 |
二、 要素需求面向 |
三、 技术面向 |
第五节 台湾中草药生技产业实证分析之结论 |
第六节 台湾中草药生技产业之关键子产业 |
一、 供给面向:详表5-9供给结论汇总 |
二、 要素需求面向:详表5-10要素需求结论汇总 |
三、 技术面向:详表5-11技术结论汇总 |
四、 优点 |
五、 劣点 |
六、 优点 |
七、 劣点 |
第七节 建议 |
一、 市场面 |
二、 供给技术面 |
第八节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一、 中文文献 |
重点文献 |
经济分析文献 |
其他文献 |
二、 论文集 |
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
农业经济研讨会论文集 |
生物科技研讨会论文集 |
其他研讨会论文集 |
三、 产业研究 |
财团法人生物技术开发中心,ITIS计划 |
台湾经济研究院生物科技产业研究中心 |
其他产业研究 |
四、 网站 |
国际行政部门或研究组织 |
台湾行政部门或研究组织 |
专利组织 |
民间组织 |
私人企业及其它 |
五、 英文文献 |
附录 |
一、 全球中草药生技产业背景相关图表 |
二、 台湾农业政策演进 |
三、 近期台湾农业政策及目标 |
四、 台湾中草药生物科技产业推动历程 |
五、 台湾中草药生技产业之重点政策 |
六、 台湾中草药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现况相关图表 |
七、 台湾中草药生技产业之供需价格弹性及技术效率之进步倾向估计值 |
(5)台湾中药科技发展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台湾历史背景之回顾及医药资料收集整理(1653-1970年) |
一、荷兰、明郑成功父子、清朝统领台湾的时期 |
二、传教士医疗进入台湾开启现代化医疗体系 |
三、日据时期台湾的医药卫生 |
(一) 以生物学原理殖民台湾的日本帝国医学主张 |
(二) 在日本近代西化医学思潮下所培育的台湾本土菁英 |
四、日据时期的中医药管理 |
(一) 日据时期与汉医汉药有关的管理法令 |
(二) 日据时期与中医药有关的医事人员 |
五、台湾光复后的医药环境 |
(一) 医事团体 |
(二) 药商管理 |
六、中药科学化在台湾发展之滥觞 |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奠定台湾中药科技发展先行者:杜聪明、颜焜荧、许鸿源 |
一、启蒙中药科学化的思潮:杜聪明—台湾医学之父 |
(一) 生平传记 |
(二) 学术贡献 |
二、开创中药科学化的时代:颜焜荧—台湾中药科学化的泰斗 |
(一) 人生阅历 |
(二) 学术成就 |
三、实践中药科学化的商品:许鸿源—顺天堂药厂创办人 |
(一) 生平传记 |
(二) 成就与贡献 |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中药科学化在台湾发展及其影响 |
一、"中药科学化"理念的探讨 |
(一) 中药科学化与中药产业质控品管标准结合 |
(二) 中药科学化与临床试验的演进、新药开发相关 |
(三) 中药科学化与传统中医药发展的关系 |
二、台湾中药浓缩制剂与中药制药GMP的演进关系 |
(一) 中药浓缩制剂的起源与管理 |
(二) 台湾中药制药GMP的演进 |
三、台湾中药制剂、中药材质量管理及中药新药开发 |
(一) 中药制剂以TLC薄层层析检验法确认成份 |
(二) 中药材质量以HPLC高效液相层析法定量指标成份 |
(三) 中药新药的开发 |
四、台湾中药科学化的标杆企业:顺天堂药厂、胜昌制药 |
(一) 顺天堂药厂(集团) |
(二) 胜昌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三) 台湾中药标竿企业对中药科学化的贡献 |
五、台湾中药基准方二百方 |
(一) 订定中药标准方计划 |
(二) 公告二百个中药基准方 |
(三) 中药基准方对台湾中药制造业之影响 |
六、中药科学化与"科学—技术—社会"(Science,Technology and Science)的探讨 |
(一) 社会及时代需求对推进方向的影响 |
(二) 学者专家个人的学思主张及科研态度 |
(三) 中药科研的体系建立及知识传递 |
(四) 中药科学化发展历程的考察 |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图 |
图录一 |
图录二 |
图录三 |
图录四 |
图录五 |
图录六 |
图录七 |
图录八 |
图录九 |
图录十 |
图录十一 |
图录十二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
(6)新中国中医方针政策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研究现状 |
二、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中国中医政策的渊源 |
一、民国时期中医面临的危机 |
(一) 歧视中医的社会思潮 |
(二) 民国政府对于中医事业的限制和歧视 |
(三) 中医面临危机的根源分析 |
二、中共民主革命时期的中医工作概况 |
(一) 根据地时期对中医的运用 |
(二) 中共民主革命时期中医政策的初步探索 |
(三) 中共民主革命时期中医政策的影响 |
第二章 “中医科学化”政策的实践 |
一、“中医科学化”政策的形成过程 |
(一) “中医科学化”的历史渊源 |
(二) “中医科学化”政策形成的过程 |
(三) “中医科学化”政策形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二、“中医科学化”政策的实施 |
(一) 中医进修工作的开展 |
(二) 中医科研工作开展 |
三、对“中医科学化”政策的分析 |
(一) 建国初期实行中医科学化的历史必然性 |
(二) 中医科学化政策的积极意义 |
(三) 中医科学化政策实施中的偏差 |
第三章 中医政策的大转折 |
一、中医政策重大转折的实现 |
(一) 中央领导层对中医工作中的错误提出批评 |
(二) 卫生部开始纠偏,中医政策的初步调整 |
(三) 批判贺诚、王斌与中医政策的根本转折 |
二、中医工作的全面开展 |
(一) “西医学习中医”工作的实施 |
(二) 中医研究院的成立 |
(三) 中医教育工作的加强 |
第四章 “中西医结合”方针的制定和实施 |
一、“中西医结合”方针的提出 |
二、“文革”中的中医工作 |
三、“中西医结合”的重大成就—以针刺麻醉和青蒿素为例 |
第五章 “中西医并重”方针的形成和发展 |
一、新时期中医政策的制定和发展 |
二、新时期中医工作的特点 |
(一) 注重法制建设 |
(二) 紧密结合改革开放的新形势 |
(三) 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 |
三、对新时期中医事业的评价 |
(一) 中医事业的成绩 |
(二) 中医事业面临的挑战 |
结束语:新中国中医政策变迁的启示和思考 |
一、坚持百家争鸣,正确处理政治和科学研究的关系 |
二、全面认识科学,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
三、实事求是,制定政策要依据具体国情 |
四、固本培元,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
五、关于当前中医政策的两点思考 |
(一) 做好中医人才培养工作 |
(二) 扩大中医文化的影响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
(7)福建省中药材产业现状与发展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发展中药材具有重要意义 |
1.1 发展中药材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大方向 |
1.2 发展中药材业者的经济效益显着 |
1.3 发展中药材产业凸显福建特色 |
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2.1 福建省中药材的历史渊源 |
2.2 福建省的中药材资源与分布 |
2.3 福建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
2.4 福建中药材生产存在的问题 |
2.5 福建中药材产业发展措施 |
3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福建省中药材历史渊源 |
1 建国前中药材应用历史概况 |
1.1 福建中药材的利用 |
1.2 福建中药材的管理与流通 |
1.3 福建中药材进出口贸易 |
1.4 福建的着名中成药 |
1.5 福建的医学专家与医书 |
2 建国后中药材产业发展历程 |
2.1 组织机构 |
2.2 产业规划 |
2.3 药材管理 |
2.4 药材推广 |
2.5 药材企业 |
2.6 药业效益 |
2.7 药材进出口 |
2.8 闽台合作 |
2.9 着作教材 |
2.10 科技教育 |
第三章 福建省的中药材资源与分布 |
1 福建省中药材资源 |
1.1 福建区域内中药材分类 |
1.1.1 根据中药材的入药部位分类 |
1.1.2 根据中药材的药性分类 |
1.2 福建省的本地地道药材 |
2 福建中药材的地理分布 |
2.1 水平方向分布特征 |
2.2 垂直方向分布特征 |
3 福建省中药材资源普查情况 |
第四章 福建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
1 福建中药材品种概况 |
1.1 野生转家种 |
1.2 引种与驯化 |
2 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
3 中药材经济效益显着 |
4 科教平台基本形成 |
5 先进技术推动发展 |
6 GAP 基地建设情况 |
7 产业发展不断深化 |
8 闽台港澳合作优势凸显 |
第五章 福建发展中药材产业目标、意义 |
1 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目标 |
1.1 要实现中药材产业现代化 |
1.2 要确保中药材可持续发展 |
1.3 要保障原药质量稳定可控 |
1.3.1 实施各类产品质量认证 |
1.3.2 建立良种繁育体系 |
1.4 要加强科技研发平台建设 |
1.5 要发展各种产业化组织形式 |
2 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意义 |
2.1 利于化解化学药物副作用及耐药性的影响 |
2.2 利于人和动物疾病的防治 |
2.3 利于增加出口和提高农民收入 |
2.4 利于中药材资源的保护 |
2.5 利于传播福建中药材文化 |
2.6 利于闽台药业发展和优势互补 |
第六章 福建中药材产业存在的问题 |
1 中药材中农药重金属含量超标 |
1.1 农药残留严重 |
1.2 重金属含量超标 |
2 原料质量问题突出 |
2.1 原料药材种植栽培技术低 |
2.2 品种改良工作滞后 |
2.3 其他 |
3 野生资源保护不力 |
4 GAP 建设积极性不高 |
5 GAP 建设规模不大 |
6 产品销售渠道单一 |
7 科学技术应用落后 |
7.1 科研经费有限 |
7.2 科研人员数量少 |
7.3 科研手段与水平不高 |
8 造假掺假屡禁不止 |
9 龙头企业带动不力 |
10 市场运作不到位 |
第七章 福建中药材产业发展对策与思考 |
1 编制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
2 加强品种资源保护和选育 |
2.1 建立种质基因库 |
2.2 建设中药资源保护圃 |
2.3 加强良种选育与繁育 |
2.4 重视原产地保护 |
2.5 有规划地开发利用 |
3 科学布局优势区域 |
4 努力提升中药材质量 |
4.1 实行“三品”认证 |
4.2 推进标准体系建设 |
4.3 其他 |
5 加强药材示范基地培育 |
6 加强加工技术研究开发 |
7 出台药材生产优惠政策 |
8 强化技术开发与人才培养 |
8.1 加强先进技术开发 |
8.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9 完善组织、信息服务系统 |
9.1 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
9.2 建立中药材相关协会 |
9.3 设立信息咨询中心 |
9.4 创建公共科技服务平台 |
9.5 创建销售服务平台 |
10 加强国内外药材产业合作 |
11 加强药材行业监督管理 |
11.1 种植过程中的监督管理 |
11.2 中药知识产权监督管理 |
12 开发动物中草药保健饲料 |
13 建议重点发展的中药材项目 |
参考文献 |
附件1 福建 53 家单位被批准为第二批良好农业规范(GAP)试点项目 |
附件2 中药材 GAP 示范基地建设企业名单 |
附件3 福建省部分中药材图片 |
致谢 |
(8)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法律、法制、法治、法学 |
1.1 法律 |
1.2 法制 |
1.3 法治 |
1.3.1 法治的概念和含义 |
1.3.2 法治的基本要求 |
1.3.3 当代中国法治方略的提出和确立 |
1.4 法律、法制和法治之间的关系 |
1.4.1 法律和法制的联系和区别 |
1.4.2 法制和法治的联系和区别 |
1.5 法学 |
1.5.1 法学的概念 |
1.5.2 法学的研究对象 |
1.5.3 法学的特征 |
1.5.4 法学的思维 |
1.5.5 法学研究方法 |
1.6 法学与法律、法制、法治三者之间的关系 |
1.6.1 法学与法律、法制、法治三者之间的区别 |
1.6.2 法学与法律、法制、法治三者之间的联系 |
第2章 标准和标准化 |
2.1 标准 |
2.1.1 标准的基本概念 |
2.1.2 标准的基本特征 |
2.1.3 标准体制 |
2.2 标准化 |
2.2.1 标准化的概念和对象 |
2.2.2 标准化的基本特征 |
2.2.3 标准化发展史 |
2.2.4 标准化的目的与作用 |
2.2.5 标准化的哲学基础 |
2.2.6 标准化原理和形式 |
2.2.7 标准化方法 |
2.2.8 标准化组织和机构 |
2.3 标准与标准化的关系 |
2.4 标准和法律的关系 |
2.4.1 标准与技术法规的关系 |
2.4.2 强制性标准的属性分析 |
2.4.3 我国标准体系的构建 |
第3章 中医药标准和标准化 |
3.1 中医药标准 |
3.1.1 中医药特色和优势 |
3.1.2 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 |
3.1.3 中医药标准的基本概念 |
3.1.4 中医药标准的特征 |
3.1.5 中医药标准体制 |
3.2 中医药标准化 |
3.2.1 中医药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和对象 |
3.2.2 中医药标准化的基本特征 |
3.2.3 中医药标准化发展简史 |
3.2.4 中医药标准化的背景 |
3.2.5 中医药标准化组织和机构 |
第4章 中医药标准化问题法学研究的背景 |
4.1 中医药标准化的重要性 |
4.2 中医药标准化的必要性 |
4.2.1 中医药标准化是中医药事业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
4.2.2 中医药标准化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
4.2.3 中医药标准化是中医药国际化的客观要求 |
4.3 中医药标准化的可行性 |
4.3.1 对中医药标准化建设的一些认识误区解析 |
4.3.2 中医药标准化可行性的表现 |
4.4 中医药标准化问题法学研究的必要性 |
4.4.1 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存在是中医药标准化问题法学研究的客观基础 |
4.4.2 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是中医药标准化法治建设的需要 |
第5章 国内中医药标准化状况 |
5.1 国内中医标准化状况 |
5.1.1 国内中医标准化概况 |
5.1.2 国内中医标准化的具体状况(国内中医标准的运行状况) |
5.2 国内中药标准化状况 |
5.2.1 国内中药标准化概况 |
5.2.2 国内中药标准化的具体状况(国内中药标准的运行状况) |
第6章 国际中医药标准化状况 |
6.1 国际中医标准化状况 |
6.1.1 世界卫生组织中医标准化 |
6.1.2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的中医标准化 |
6.1.3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标准化 |
6.1.4 香港中医标准化 |
6.1.5 澳门中医标准化 |
6.1.6 台湾中医标准化 |
6.1.7 日本中医标准化 |
6.1.8 韩国中医标准化 |
6.1.9 其他国家中医标准化 |
6.2 国际中药标准化状况 |
6.2.1 世界卫生组织中药标准化 |
6.2.2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标准化 |
6.2.3 欧盟中药标准化 |
6.2.4 香港中药标准化 |
6.2.5 澳门中药标准化 |
6.2.6 台湾中药标准化 |
6.2.7 日本中药标准化 |
6.2.8 韩国中药标准化 |
6.2.9 其他国家中药标准化 |
第7章 我国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7.1 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7.1.1 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概述 |
7.1.2 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述 |
7.2 我国中药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7.2.1 我国中药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概述 |
7.2.2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存在的问题 |
第8章 我国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法学支撑 |
8.1 法学方法论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支撑 |
8.1.1 法学方法论 |
8.1.2 法学方法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支撑作用 |
8.2 法的价值追求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支撑 |
8.2.1 法的价值 |
8.2.2 法的价值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意义 |
8.3 法的作用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支撑 |
8.3.1 法的作用 |
8.3.2 法的作用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强力支撑 |
8.4 法的运行机制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支撑 |
8.4.1 法的运行 |
8.4.2 法的运行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动态支撑 |
8.5 法的体系架构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支撑 |
8.5.1 法的体系架构 |
8.5.2 法的体系架构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静态支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9)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国内中医药发展背景 |
1.1.2 国际传统医学发展背景 |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的数据来源和调研过程 |
1.3.1 研究的数据来源 |
1.3.2 研究的调研过程 |
1.4 本项研究的来源 |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中药产业国际化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中药概念的界定 |
2.1.2 中药产业的定义 |
2.1.3 中药产业现代化与国际化的概念 |
2.2 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研究状况 |
2.2.1 国外对中医药发展的研究现状 |
2.2.2 国内对中医药发展的研究现状 |
2.2.3 中药产业国际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
2.2.4 中药产业发展的研究趋势 |
2.3 中药产业的发展历程 |
2.3.1 古代医药业的发展回顾 |
2.3.2 近代中药产业的发展回顾 |
2.4 世界整体医学体系概述 |
2.4.1 印度传统医学 |
2.4.2 希腊医学与埃及医学 |
2.4.3 中国传统中医药学的交流史 |
2.5 国外天然药物市场发展概况 |
2.6 相关理论基础概述 |
2.6.1 系统理论 |
2.6.2 技术经济学的理论 |
2.6.3 现代化发展理论 |
2.6.4 创建管理科学中国学派的理论 |
2.6.5 其他理论 |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药产业国际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3.1 模型的构建与假设基础 |
3.1.1 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不足的文献分析 |
3.1.2 国际化进程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构建 |
3.1.3 中药产业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及假设 |
3.2 调查问卷设计 |
3.2.1 调查问卷设计前的专家访谈 |
3.2.2 调查问卷设计的指导思想 |
3.2.3 调查问卷变量的测量量表 |
3.3 调查问卷的收集与整理 |
3.3.1 调查问卷的收集 |
3.3.2 调查问卷样本的基本情况 |
3.3.3 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3.4 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1 用药习惯和文化因素分析 |
3.4.2 中医基础理论因素分析 |
3.4.3 中医诊断技术因素分析 |
3.4.4 中药基础理论因素分析 |
3.4.5 中药制造和生产影响因素分析 |
3.4.6 中药产业化状况因素分析 |
3.4.7 国家经济实力因素分析 |
3.4.8 针灸业与其它策略的分析 |
3.5 测量模型与验证性因子分析 |
3.5.1 验证性因子分析概述 |
3.5.2 用药习惯与文化影响因素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3.5.3 中医药基础理论影响因素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3.5.4 中药产业现状影响因素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3.5.5 国家经济和针灸业影响因素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3.5.6 中药产业国际化影响因素的整体验证性因子分析 |
3.6 理论模型的假设支持 |
3.6.1 模型研究的整体情况 |
3.6.2 论模式的假设检验 |
3.7 结果与讨论 |
3.7.1 调查范围与设计的科学性 |
3.7.2 调查研究的结果与讨论 |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药产业现代化的分析与评价 |
4.1 中药产业现代化的政策理论与实践 |
4.1.1 中药产业现代化与国际化 |
4.1.2 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历史阶段与成果 |
4.1.3 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国家政策和规划 |
4.1.4 中药产业现代化的理论与评价方法概述 |
4.2 中药产业经济现代化的时序分析 |
4.2.1 中药产业现代化时序分析方法 |
4.2.2 经济效率1995~2007时序分析 |
4.2.3 经济结构1998~2008时序分析 |
4.3 中药产业现代化的截面分析 |
4.3.1 中药产业现代化截面分析方法 |
4.3.2 2007年中药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经济现代化截面 |
4.3.3 2001年中药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经济现代化截面 |
4.3.4 1995年中药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经济现代化截面 |
4.4 中药产业现代化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评价 |
4.4.1 中药产业现代化评价的原理 |
4.4.2 中药产业经典和综合现代化的评价方法 |
4.4.3 中药产业第二次经济现代化的水平评价 |
4.4.4 中药产业现代化的其它评价方法 |
4.5 中药产业对外贸易发展的效果评价 |
4.5.1 中药产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中药进出口状况 |
4.5.2 基于国际化发展目标的中药产业进出口评价 |
4.6 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指标构建思路 |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与中药知识体系结构 |
5.1 基于整体论的中药产业知识体系概述 |
5.1.1 中医药知识与知识挖掘 |
5.1.2 中药科技的学科体系结构 |
5.2 中药产业发展的技术科学分析 |
5.2.1 传统中医药学的哲学层次 |
5.2.2 中医药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
5.2.3 中药产业的技术科学层次 |
5.2.4 中药产业生产/工程技术方面 |
5.3 基于基础科学层次的中药应用设计与建立 |
5.3.1 中药应用机制的设计与建立 |
5.3.2 中药临床应用机制的验证 |
5.4 基于基础科学层次的中药临床标准化问题 |
5.4.1 技术标准与国际化发展 |
5.4.2 中药产品应用标准化战略的概述 |
5.4.3 中医药基础理论的标准化问题 |
5.4.4 中药饮片临床使用的标准化问题 |
5.4.5 中成药的临床使用标准化问题 |
5.4.6 中药制剂临床使用的其它问题 |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知识管理的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思路 |
6.1 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系统思想 |
6.1.1 中药产业经济系统的结构 |
6.1.2 中药产业经济系统的复杂性问题 |
6.1.3 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的几种途径分析 |
6.2 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6.2.1 疗效第一的原则 |
6.2.2 继承与创新的原则 |
6.2.3 知识产权保护原则 |
6.3 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与针灸业协同发展机制 |
6.3.1 针灸在国际医疗服务市场的发展状况 |
6.3.2 中药产业与针灸业协同发展的可行性 |
6.4 基于知识管理的国际化发展思路 |
6.4.1 中药国际贸易活动的博弈分析 |
6.4.2 中药国际贸易与中药产业经济增长 |
6.4.3 基于信息管理的中药产业知识管理 |
6.4.4 基于知识传播的中药产业国际化 |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
附表1 东亚传统医学史年表 |
附表2 中国传统医药学与西方医药学史年表 |
附表3 中外医药学交流史 |
附录4 测验变量的协方差矩阵 |
附表5 中药产业国际化影响因素相关性矩阵 |
附录6 "中药产业国际化"开放式问卷 |
附录7 "中药产业国际化"访谈提纲 |
附录8 "中药产业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分析"的调查问卷 |
附表9 基于发达国家现代化发展的中药产业第二次经济现代化评价指标值表 |
附表10 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中药产业第二次经济现代化评价指标值表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 致谢 |
(10)长江三角洲制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分析 |
2.1 产业集群概念及类型划分 |
2.2 产业集群成长阶段理论 |
2.3 全球价值链理论 |
2.4 创新系统理论 |
2.5 协同理论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 |
小结 |
第三章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博弈分析 |
3.1 博弈理论的基本概念 |
3.2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势博弈分析 |
3.3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交流博弈 |
3.4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演化博弈分析 |
3.5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相关均衡 |
小结 |
第四章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制与理论路径 |
4.1 网络组织相关概念 |
4.2 基于知识互动的组织间创新联系研究 |
4.3 网络间创新联系模式研究 |
4.4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制 |
4.5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理论路径 |
小结 |
第五章 长三角地区制药产业发展的相关产业背景 |
5.1 制药产业界定与研发特征 |
5.2 从层级到协同——制药产业全球价值链的变化 |
5.3 制药产业发展态势 |
小结 |
第六章 长三角制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现状及问题 |
6.1 长三角地区制药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
6.2 长三角地区制药产业集群内协同创新现状及问题 |
6.3 长三角地区制药产业集群间协同创新现状及问题 |
第七章 长三角制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对策与建议 |
7.1 明确长三角制药产业协同创新的发展目标和布局导向 |
7.2 确定产业技术发展蓝图 |
7.3 找点、通线、拓面——推动集群协同创新向纵深发展 |
第八章 基本结论与展望 |
附录 |
1. 我国医药制造业的行业分类及主要产品 |
2. 两省一市医药类专业技术平台建设情况 |
3. 长三角医药类两院院士名单 |
4. 长三角重要制药企业分支机构情况 |
5. 长三角主要制药企业简介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四、《中国医药工业杂志》《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第九届编辑委员会(1999年4月)(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D]. 张家浩. 天津大学, 2018(06)
- [2]中俄主要药品管理法规比较研究[D]. 杨宇洋.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7(02)
- [3]台湾中草药生技产业技术进步之经济分析[D]. 洪永裕.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4]药剂学专家——张汝华教授[J]. 张嵘. 食品与药品, 2012(03)
- [5]台湾中药科技发展史研究[D]. 余依婷.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09)
- [6]新中国中医方针政策的历史考察[D]. 宫正.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7]福建省中药材产业现状与发展战略[D]. 陈青青. 福建农林大学, 2009(02)
- [8]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D]. 董国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0)
- [9]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发展研究[D]. 王广平. 暨南大学, 2009(09)
- [10]长江三角洲制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研究[D]. 孙长青. 华东师范大学,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