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肝脏的基因治疗过程中重组腺病毒引起的肝炎

靶向肝脏的基因治疗过程中重组腺病毒引起的肝炎

一、以肝脏为靶器官的基因治疗时重组腺病毒引起的肝炎(论文文献综述)

宋一诺[1](2021)在《山东部分地区鸭源腺病毒分离鉴定及与鸡源腺病毒致病性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禽腺病毒(FAdV)属于腺病毒科禽腺病毒属,是一种无囊膜的双链DNA病毒。根据免疫原性差异,分为三个亚群,其中流行最广且研究最多的Ⅰ群腺病毒(FAdV-Ⅰ)分为5个属和12种血清型,包括种属A(血清1型)、种属B(血清5型)、种属C(血清型4、10)、种属D(血清型2、3、9、11)和种属E(血清型6、7、8a、8b)。目前我国80%的FAdV分离株与血清4型(FAdV-4)相关,FAdV-4是鸡心包积液综合征(HPS)的病原体,引起以心包积液和包涵体肝炎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疾病,自2015年首先在我国鸡群中爆发后,随后在鸭群中也报道感染FAdV-4,目前广为流行,常与鸭圆环病毒、鸭肝炎病毒、鸭坦布苏病毒等发生混合感染,严重威胁养鸭业健康发展。为调查山东地区鸭群中FAdV的流行状态,探究不同来源腺病毒对雏鸭的致病性,本研究对2019-2020年山东省中西部8个地区21个鸭场收集临床样品237份进行病原检测、分离鉴定,扩增分离毒株六邻体(Hexon)基因进行遗传进化和氨基酸位点突变分析,利用蚀斑试验和高通量测序纯化鸭源FAdV(命名为CHSD-2),分析其全基因组序列,并对鸭群腺病毒传染源进行初步溯源调查,在山东省多地种鸭场随机采集18批次93只1日龄雏鸭及鸭场防疫所用的鸡源卵黄抗体16份进行病原检测。随后对分离的鸭源FAdV-4与鸡源FAdV-4进行致病性比较研究,通过体内外感染试验,对病毒的增殖、炎性因子m RNA的表达水平、血清抗体水平、组织器官的损伤反应等进行系统研究。调查结果显示,237份样品中,有68份检测到FAdV,阳性检出率为28.69%;冬、夏季节FAdV阳性检出率较高。本研究共分离到16株鸭源FAdV,全部为FAdV-4;所有分离毒株均与鸡源FAdV-4高度同源,与参考毒株的Hexon蛋白氨基酸同源性为99.1%~99.9%,仅有个别氨基酸发生突变,分离毒株间的Hexon氨基酸同源性为98.6%~100%;纯化的分离毒株CHSD-2基因组全长为43724 bp,与鸡源FAdV-4参考毒株的全基因组核苷酸同源性为100%。FAdV的溯源调查结果显示,随机选取的山东地区种鸭场的93只1日龄雏鸭均未检测到FAdV,16份粗制鸡卵黄抗体中9份检测到FAdV,阳性率高达56.35%。在体外感染实验中通过荧光定量检测病毒载量,发现鸭源和鸡源FAdV-4均可在鸡肝癌细胞内大量复制且相差不大,而在鸡原代成纤维细胞、鸭原代肝细胞、鸭原代成纤维细胞内的增殖效率较低,但总体来说两株病毒在肝源细胞上的增殖能力强于成纤维细胞。体内感染实验表明,鸭源和鸡源FAdV-4通过肌肉注射感染抗体阴性雏鸭,鸡源FAdV-4感染组可引起雏鸭精神沉郁,两感染组均无死亡现象;剖检可见两感染组雏鸭有多少不等的淡黄色心包积液,肝脏呈土黄色,稍肿胀,未见坏死灶或出血点,鸡源FAdV-4感染组脾脏呈暗红色稍显肿大;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两感染组均可引起肝细胞颗粒变性及脂肪变性,大脑均可见脑组织充血,少量胶质细胞增生。鸭源FAdV-4感染组脾脏有部分淋巴细胞缺失,异嗜性粒细胞浸润;两感染组的脾脏、法氏囊、胸腺的免疫器官指数均以前期高于对照组,后期低于对照组为特点;利用荧光定量检测组织病毒载量,显示肝脏内病毒拷贝数明显高于其他组织,鸡源FAdV-4感染组于攻毒后第3天达到病毒载量峰值,鸭源FAdV-4感染组则在感染后第7天达到峰值,之后骤降;通过对两感染组雏鸭肝脏和心脏的免疫因子m RNA水平进行检测,发现两感染组的肝脏和心脏中IRF-1、IRF-7、IFN-βm RNA的表达水平相对于对照组均有下调,而两病毒在感染肝脏后第3-5d上调IFN-γ。在感染过程中,两感染组均未引起肝脏中炎症因子(IL-1β、IL-2、IL-6、IL-8)上调,反而在心脏中的炎症因子上调表达。通过对山东部分地区鸭源腺病毒的分离鉴定及与鸡源腺病毒体内外感染致病性比较研究显示,山东部分地区存在高比例的FAdV-4感染,且多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鸭群FAdV-4流行株与鸡群流行株高度同源,鸭群腺病毒传染源可能与带毒的鸡卵黄抗体的滥用密切相关。鸭源、鸡源FAdV-4主要侵害雏鸭肝脏,但不形成包涵体。在体外对鸡肝癌细胞具有较强的感染致病性,对鸡、鸭原代细胞的感染致病性较低。

赵燕珍[2](2019)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国中晚期肝细胞癌疗效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是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隐匿,症状不明显,临床确诊多为中晚期,因此失去了最佳手术治疗时机,对于不能手术的患者,其首选的治疗方案为肝动脉化疗栓塞。但临床发现TACE单一治疗后患者生存期未见明显改善,考虑与TACE术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过度表达有关。索拉非尼是一种多靶点、多酶抑制剂,具有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所以,对于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来说,TACE治疗中联合索拉非尼治疗是合理、可行的一种治疗方案。本研究旨在通过荟萃分析TACE联合索拉非尼疗效的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进一步的指导。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百度文库、PubMed数据库、Google Scholar、Springer Link、Cochrane等数据库,截止至2018年6月发表的有关TACE联合索拉非尼为观察组与TACE单一治疗为对照组的中国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对照试验。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1.0软件进行统计。结果本荟萃分析共纳入14篇相关临床研究,涉及1022例诊断明确的中国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荟萃分析显示,TACE联合索拉非尼明显改善了中国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短期及其长期生存情况。短期生存情况包括临床控制率提高(OR 1月后3.28,P=0.0005;OR 3月后2.30,P=0.010;OR 6月后4.12,P<0.00001),生存质量改善率提升(OR2.76,P=0.0001),VEGF水平下降(OR-1.99,P=0.002)和长期生存率包括6个月总生存率(OR 2.66,P=0.001)、1年总生存率(OR 3.31,P<0.00001)、3年总生存率(OR 4.33,P=0.0002)、5年总生存率(OR 3.28,P=0.003)及中位生存期均延长。结论1.对于中国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索拉非尼可以明显提高患者临床控制率、生存质量改善率、生存率及其中位生存期。2.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索拉非尼明显降低血清VEGF水平。3.对于中国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索拉非尼无论从短期反应还是从长期生存都明显优于单一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4.但由于本文纳入研究数量相对较少,可能影响本研究系统评价的结果的可信度。还需要更多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及长期随访来进一步证实。

张媛媛[3](2018)在《Ad-HBV4.1在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中的复制情况及在BalB/C小鼠肝细胞中的表达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复制型HBV重组腺病毒Ad-HBV4.1在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中的复制情况及在Bal B/C小鼠肝细胞内的表达情况。方法用HBV4.1片段与重组腺病毒同源重组构建Ad-HBV4.1,测算Ad-HBV4.1的感染复数(MOI)。取MOI为100的Ad-HBV4.1感染HepG2细胞,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d-HBV4.1感染的HepG2细胞HBs Ag、HBcAg,采用Southern吸印杂交法检测细胞HBV DNA复制中间体HBV DNA复制中间体。取Bal B/C小鼠30,分为5组,每组6只。一组1 m L的Ad-HBV4.1(约108efu/m L)尾静脉普通注射,二组1 m L的Ad-HBV4.1腹腔注射。三组10μg的pHBV4.1片段用1.8 m L生理盐水稀释后,尾静脉高压58 s内完成注射。四、五组分别生理盐水1.8 m L尾静脉、腹腔注射。注射第3 d处死三组小鼠,注射第1、3、5 d处死其余各组小鼠,取出肝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HBcAg。结果 Ad-HBV4.1感染的HepG2胞质中存在HBcAg表达,阳性率达90%以上,HepG2细胞胞质中未见HBcAg表达。转染72 h时,HepG2细胞中未能检测到HBV DNA复制中间体;Ad-HBV4.1感染的HepG2细胞中存在HBV DNA复制中间体。第1、3 d时一组小鼠肝组织中未见HBcAg,第5 d小鼠肝组织中可见HBcAg;第3 d三组肝组织中可见HBcAg;各时段二、三、四组小鼠肝组织均未见HBcAg表达。结论 Ad-HBV4.1感染HepG2细胞成功建立HBV复制与表达的体外模型,感染效率达90%以上,可见HBs Ag、HBcAg及HBV DNA复制中间体表达。Ad-HBV4.1尾静脉注射Bal B/C小鼠肝组织存在HBV表达。

范传楠[4](2017)在《Periostin蛋白在结直肠癌肝转移微环境中的功能》文中提出结直肠癌肝转移是导致结直肠癌患者死亡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有文献报道Periostin(POSTN)蛋白可以加剧肝脏的纤维化,也有文献表明POSTN可以促进结直肠癌肝转移,但对该蛋白是否在肝转移微环境的重塑过程中行使功能则并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脾内注射的结直肠癌细胞在形成肝转移灶的过程中α-SMA、胶原蛋白Ⅰ、胶原蛋白Ⅲ和TGF-β1这些纤维化的标志物以及POSTN的表达量都发生了显着上调,表明结直肠癌细胞诱导了肝纤维化微环境的形成。我们还发现POSTN敲除小鼠形成肝转移灶和纤维化微环境的能力相比野生型小鼠显着减弱。随后我们用尾静脉注射腺病毒的方法在肝脏部位过表达POSTN,发现肝脏过表达POSTN可显着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肝转移。我们又进一步用腹腔注射CCl4的方法诱导了肝纤维化微环境,发现该微环境可以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在肝脏部位形成转移灶。然而在POSTN敲除小鼠中CC14诱导的肝脏纤维化程度明显弱于野生型小鼠,结直肠癌细胞在肝脏部位形成转移灶的能力也随之变弱。体外实验表明POSTN可以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表达TGF-β1,而TGF-β1则可以诱导肝脏星形细胞(HSC)POSTN表达量的上调,这种上调可能是部分通过TGF-β下游的Smad信号通路介导的。肿瘤细胞旁分泌的TGF-β1可能通过激活肝脏星形细胞活化为肌成纤维细胞,从而分泌更多的POSTN,最终促进纤维化微环境和大型转移癌的形成。总而言之,我们的结果表明了 POSTN和TGF-β1两种分泌因子介导了结直肠癌细胞和肝脏星形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促进了肝脏纤维化微环境的塑造和转移癌的形成。

池娟[5](2017)在《吡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胎球蛋白A的抑制作用》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吡格列酮(PGZ)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体外肝细胞模型胎球蛋白A(Fet A)转录和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油酸(OA)诱导Hep G2细胞建立NAFLD体外肝细胞模型,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观察其脂肪变性程度;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测定不同浓度OA培养后Hep G2细胞的Fet A的m RNA及蛋白含量。2.0.25m M OA诱导Hep G2细胞,并用25mM PGZ干预。分别用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B)测各组Fet A的m RNA及蛋白含量。具体分组如下:1空白对照组(Control):用DMSO预处理,OA浓度为0.00 m M,无PGZ干预;2阴性对照组(Control+PGZ):用DMSO预处理,OA浓度为0.00 m M,并用25mM PGZ干预;3阳性对照组(OA):用0.25m M OA预处理,无PGZ干预;4实验组(OA+PGZ):用0.25m M OA预处理,并用25mM PGZ干预。3.重组腺病毒转染PPAR-γ1 si RNA至Hep G2细胞使PPAR-γ沉默,再用25mM PGZ干预正常细胞及PPAR-γ1沉默的Hep G2细胞48小时,用WB检测各组PPAR-γ和Fet A的蛋白表达水平,具体分组如下:1空白对照组(Control):正常Hep G2细胞,未用25mM PGZ干预;2阳性对照组(Control+PGZ):正常Hep G2细胞,并用25mM PGZ干预;3阴性对照组(si RNA):PPAR-γ1沉默后的细胞,未用25mM PGZ干预;4实验组(si RNA+PGZ):PPAR-γ1沉默后的细胞,并用25mM PGZ干预。结果1.随OA浓度增加红染脂滴呈现递增趋势,OA成功诱导Hep G2细胞构建NAFLD体外肝细胞模型;随着OA浓度增加,Fet A的m RNA转录及蛋白表达呈现增加趋势,呈剂量依赖性,从0.15m M OA组开始各组Fet A的m RNA及蛋白水平与0.00m M O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分别比较Control组与Control+PGZ组、OA组与OA+PGZ组,有PGZ干预的Control+PGZ组及OA+PGZ组Fet A的m RNA转录及蛋白表达均较无PGZ干预组的Control组及OA组明显下降(P<0.05)。PGZ对无OA诱导脂肪变性的Hep G2细胞和有OA诱导的NAFLD体外肝细胞模型Fet A的m RNA转录的抑制率分别为89.47%、87.38%,相差2.09%,而对Fet A蛋白表达的抑制率分别为51.97%、67.82%,相差15.85%。3.Control+PGZ组PPAR-γ蛋白表达较Control组增多,Fet A蛋白表达较之减少;si RNA组PPAR-γ蛋白表达较Control组减少,Fet A蛋白表达较之增多;si RNA+PGZ组PPAR-γ蛋白表达较si RNA组增多,Fet A蛋白表达较之减少。结论1.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与OA浓度呈正相关;2.肝细胞转录及表达Fet A水平和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呈正相关;3.PGZ可显着抑制油酸诱导的体外NAFLD肝细胞模型的Fet A转录和表达;4.PPAR-γ1沉默后Fet A蛋白表达的升高可被PGZ逆转;5.PGZ可能通过激活PPAR-γ来抑制肝脏Fet A的合成从而治疗NAFLD。

高丹丹[6](2016)在《Hyper IL-6和HGF双基因重组腺病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超级白细胞介素6(Hyper IL-6,HIL-6)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双基因重组腺病毒(Ad-HGF-HIL-6)与HIL-6或HGF重组腺病毒(Ad-HIL-6或Ad-HGF)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大鼠的治疗效果的比较。方法:分别构建Ad-HGF-HIL-6、Ad-HIL-6及Ad-HGF重组腺病毒。将ACLF大鼠随机分为:未感染(model)组、Ad0(不含目的基因的对照载体)组、Ad-HGF组、Ad-HIL-6组、Ad-HGF-HIL-6组。腺病毒组每只大鼠给予尾静脉注射相应的腺病毒,同时正常对照组和未感染模型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处理后24 h收集血清及肝组织进行生物化学、病理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Ad-HGF、Ad-HIL-6或Ad-HGF-HIL-6组与Ad0组比较,凝血酶原时间(PT)、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凋亡指数及Bax蛋白明显降低且肝组织病变减轻,Bcl-2蛋白和Ki67+的表达明显增高;Ad-HGF-HIL-6组的TNF-α水平较Ad-HIL-6组明显降低,其余各项变化均以Ad-HGF-HIL-6组更显着。结论:Ad-HGF-HIL-6比Ad-HGF或Ad-HIL-6对ACLF大鼠有更显着的治疗效果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邵丹[7](2015)在《多功能纳米粒子在肝癌诊治一体化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肝癌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以手术切除为基础、并辅助化疗、热疗等综合治疗部分改善了肝癌的治疗效果,但是肝癌患者的长期存活率仍然较低。由于大多数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病情隐匿、潜伏期长、肿瘤生长迅速导致早期诊断困难,而且治疗后的耐药、复发和转移成为了肝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早期精确诊断、提高药物的靶向性、降低治疗的毒副作用成为目前肝癌诊治的挑战。近年来,纳米技术的兴起为攻克临床上肝癌诊治的难题带来了新的机遇,而作为纳米技术和生物医学的结晶,纳米医学已成为当前最具有转化潜力的交叉学科之一。纳米药物载体是为纳米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其中无机纳米粒子作为纳米材料领域的后起之秀,以其独特的纳米结构和性能以及良好的稳定性、高产量、低成本等优势备受纳米医学工作者的关注。目前整合了诊断和治疗特点的多功能纳米平台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此类多功能无机纳米材料须具备以下三个特点:(1)通过多种分子影像学手段实现对肿瘤的早期精确诊断。(2)联合多种治疗手段协同治疗肿瘤,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副作用。(3)对药物的肿瘤靶向运输、释放和治疗效果进行实时示踪,指导并调整给药剂量,实现肿瘤的个体化治疗。基于无机纳米材料的上述优点,本博士论文紧绕改善肝癌诊治效果这一中心目标,针对临床肝癌诊治中早期诊断难、传统化疗毒性大、效果差以及基因治疗靶向性差三大挑战,分别以量子点和磁性介孔二氧化硅两种无机纳米粒子为基础,发展智能分子设计、纳米特性控制、靶向分子修饰等纳米药物技术,构筑高效、安全的多功能纳米平台,开发具有靶向肝癌的基因治疗和降低肝癌化疗毒副作用的新型纳米药物,揭示其选择性杀伤肝癌细胞的分子机制;利用分子影像学技术对药物在体内的运输和释放过程进行实时示踪,并对肝癌治疗效果与生物安全性进行系统性评价;终而实现肝癌的诊治一体化。本论文主要创新性研究成果概括如下:(1)为了实时示踪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我们成功的将量子点偶联TK基因,证实生物偶联既不影响量子点的发光特性,也不影响TK基因的生物学活性,实时示踪发现TK基因于转染24h进入胞核并表达TK蛋白,确定24h为GCV的最佳给予时间,并在体内外成功对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的抗肝癌效果进行监测,提示量子点可以作为示踪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的理想载体。(2)为了实现自杀基因的靶向肝癌治疗,我们成功构筑叶酸脂质体担载量子点自杀基因复合体(FL/QD-TK),证实其可在体外靶向和选择性杀伤叶酸受体高表达肝癌细胞,并可在体内外可视化示踪TK基因运输和治疗效果,同时具备了较好的生物安全性,提示FL/QD-TK作为一种潜在的高效低毒的纳米基因药物有望应用于肝癌的诊治一体化。(3)为了驾驭镉系量子点的生物毒性用于肝癌治疗,我们成功的制备出量子点脂质复合体(QD-LC),证实其可通过巨胞饮途径大量内吞进入肝癌细胞产生大量的ROS,通过线粒体依赖的Caspase凋亡途径选择性杀伤肝癌细胞。QD-LC还可抑制肝癌微小瘤灶的形成,并在实现肝癌荷瘤有效治疗的同时具备了较好的生物安全性,提示可利用镉系量子点内源性毒性实现肝癌的选择性治疗。(4)为了提高化疗药物治疗肝癌的有效性并降低毒副作用,我们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制备出粒径合适、形貌均一的Janus型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MSNs),担载化疗药物DOX得到的Janus型M-MSNs-DOX具备了外加磁场介导的作用,证实Janus型M-MSNs-DOX可在体内外实现选择性肝癌治疗的效果,并具备了较好生物安全性。我们还证实外加磁场可增强Janus型M-MSNs-DOX的肝癌细胞内吞作用和在肿瘤部位的富集,且不影响其生物安全性。最后我们在体内外成功实现了肝癌诊治一体化的目标,提示Janus型M-MSNs有望解决肝癌化疗靶向性差、毒副作用大的弊端,实现肝癌的诊治一体化。综上所述,本论文通过构筑多功能纳米诊治平台,对肝癌靶向自杀基因治疗的监测、利用纳米毒性选择性治疗肝癌以及实现高效低毒的肝癌化疗策略进行了系统而又深入的研究,不仅成功实现了肝癌的诊治一体化,也为早日实现肝癌的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

赵启全,简丽,贾蓓,黄文祥[8](2014)在《腺病毒载体在慢性肝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肝炎、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等慢性肝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但目前对慢性肝病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生物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理想的载体系统是决定生物治疗效率的重要因素。腺病毒载体由于其特有的优点在慢性肝病的基因治疗中受到重视。本文就腺病毒载体在慢性肝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国纪垒[9](2012)在《I群禽腺病毒山东株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鸡包含体肝炎(Inclusion body hepatitis, IBH)是由I群禽腺病毒(FowlAdenovirus-I,FAV-I)的某些血清型引起的以侵害肝脏为主并在肝细胞中形成核内包含体为特征的传染病。本病于1963年首次在美国发生,随后在世界各地相继出现。1976年我国台湾省首次发生本病,之后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本病的报道。山东省自1988年首次报道本病的发生以来,几乎每年都有该病的发生。禽腺病毒能够引起免疫抑制,造成机体对疫苗的免疫应答失败,给肉鸡养殖业带来严重的危害。国内已经分离到血清1型、血清2型和血清8型的FAV-I。为探明FAV-I在山东地区的血清型分布、感染情况及其致病性,本课题从山东省不同地区疑似包含体肝炎的商品肉鸡中进行FAV-I的分离,应用PCR方法对分离毒株hexon基因进行扩增;应用琼脂扩散试验(AGP)对分离毒株的血清型进行鉴定。结果在山东地区共分离到8株FAV-I。所有分离毒株均符合FAV-I的理化特性且均能扩增到特异的目的片段;8株FAV-I分离毒株可分为3个血清型,其中血清2型1株,血清8型4株,血清10型3株。选择1株血清10型FAV-I分离毒株通过皮下注射接种途径人工感染SPF雏鸡,同时设对照组。逐日观察鸡只的发病情况及症状;于感染后不同时间随机剖杀试验组和对照组鸡只,采集心脏、肝脏、肺脏和肠道等器官固定、切片、H.E.染色,观察各器官病理组织学变化,并进行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FAV-I接种后,引起雏鸡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嗜睡等症状;病理组织学变化以肝脏脂肪变性、肝脏组织结构紊乱、肝窦间出血和炎性细胞浸润并在肝细胞核内可见嗜碱性包含体为主;肠道内肠绒毛脱落;肺脏广泛性出血和炎性细胞浸润为特征; HGB、WBC、RBC、ALT、ALP、TP和BUN发生显着变化。将FAV-I不同血清型的参考毒株浓缩,经1‰的甲醛灭活36h后免疫清洁级新西兰白兔,高免血清经辛酸-硫酸铵法和葡聚糖G200柱纯化,制得第一抗体。以FITC标记的山羊抗兔IgG为第二抗体。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FAV-I间接免疫荧光(IFA)快速诊断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一抗的最佳稀释度为1:25,感作时间为4℃过夜,二抗的最佳工作浓度为1:200,感作时间为37℃1h,FAV-I特异性黄绿色荧光最清晰。应用建立的IFA对FAV-I人工感染雏鸡的各组织器官进行检测,肝脏、脾脏、肠道、肺脏均可检测到FAV-I,其中肝脏和肠道检出率最高,表明这两个器官是FAV-I的主要靶器官。研究表明本法用于FAV-I的诊断具有简单、快速、特异性强等特点,是对FAV-I进行检测和抗原定位的良好方法。

朱青[10](2011)在《胰高血糖素样肽-1及其类似物基因治疗糖尿病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报告基因是在动物模型中普遍使用的、一种可以标示目的基因转录活性的基因,包括荧光素酶、GFP等。但是,像荧光素酶那样虽然具有高灵敏度、但检测时必须裂解动物细胞或器官的报告基因,不适用于动物实验。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既可以方便检测、又无内源性表达的报告基因系统服务于将要开展的基因治疗研究。分泌性碱性磷酸酶SEAP不仅能够满足这个需要,且能在不破坏细胞的条件下对样品进行重复的检测。对实验动物而言,只用少量血液即可频繁、方便地进行目的基因的检测,对动物损伤极小但是目前普遍使用的用酶标仪检测SEAP吸光值的测试方法很难在两个样品之间比较目的基因表达效率差异,因此,亟需建立一个准确的定量方法去衡量SEAP的表达量。我们建立了一个使SEAP的吸光值与其表达真实值相对应的模型,并研究出了提高SEAP检测系统灵敏度的方法,使SEAP作为一个可量化的报告基因系统,用于细胞、组织或转基因动物实验中,更加准确地比较不同目的基因和同一目的基因之间的表达差异,为基因治疗研究实验提供了支持。方法:通过建立SEAP底物的标准曲线,做出将SEAP的吸光值与酶活力、蛋白质绝对值之间相互换算的公式,从酶动力常数、酶反应时间、不同量mRNA与酶吸光值之间对应关系等几个方面做了验证。结果:建立了在405nm波长处,SEAP的吸光值与酶活力之间相互换算的公式:y(酶活力)=0.1913*x(吸光值)-0.0028;酶活力和蛋白质绝对值之间相互换算的公式:1U(酶活力)=5.035g(蛋白质绝对量)。在细胞实验中做出了验证,并能够应用于小鼠活体实验中,并提出了提高SEAP检测系统灵敏度的方法,成功的进行了导入目的基因的不同方法的效率之间的比较,灵敏度达到10-5ng/ml。结论:使SEAP作为一个可量化的报告基因系统,从定性水平上升到定量水平,可用于细胞、组织或转基因动物实验中,为今后的实验提供支持。第二部分胰高血糖素样肽-1及其类似物对糖尿病基因治疗的研究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的糖尿病患病人数开始呈显着增长趋势。截止至2011年,最新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上的“中国糖尿病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达9.7%,糖尿病患病总人数已经达到9240万,位居世界前列;糖尿病前期的人数已近1.5亿,比例达15.5%。糖尿病的防治刻不容缓。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s-like peptide-1, GLP-1)作为胰高血糖素基因编码的一种胃肠激素,其最显着的功能是通过促进胰岛β细胞的功能再生和防止其凋亡,以明显改善糖尿病人的血糖水平。这对Ⅰ型和Ⅱ型糖尿病的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天然的GLP-1在体内会很快被DPP-IV (dipeptidyl protease IV, DPP-IV)降解。Eng等[4]于1992年从美国西南部的希拉毒蜥(Heloderma suspectum)唾液中分离到了短肽Exendin-4并发现它与GLP-1具有完全相同的功能,且对DPP-IV具有很高的耐受性。现在对于糖尿病的基因治疗一般以抗DPP-IV降解的GLP-1突变基因和类似物exendin-4为基础,通过载体介导,旨在体内达到持续高效的表达和延长半寿期的双重疗效。我们以STZ诱导的Ⅰ型糖尿病小鼠和高脂高糖高胆固醇饮食喂养的Ⅱ型糖尿病小鼠为模型,以电击法导入构建的GLP-1及其长效类似物exendin-4的载体来进行基因治疗的研究,意在探索一种更为有效的糖尿病基因治疗的方式和方法,为其最终能够应用于临床提供了支持。方法:1.GLP-1及其类似物在体外模型中的治疗研究构建了GLP-1-pSEAP、exendin-4-pSEAP及exendin-4-alb-pSEAP表达载体。选择用浓度45μg/ml的PA、诱导9天的条件来建立小鼠成肌细胞C2C12的胰岛素抵抗模型,研究了GLP-1及其类似物的表达载体对此模型的作用,并从细胞存活率、葡萄糖消耗量、细胞油脂含量等方面做了验证。2.GLP-1及其类似物在体内模型中的治疗研究:1)Ⅰ型糖尿病模型的治疗研究:选用150mg/kg STZ一次注射诱导的方式构建Ⅰ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先后对模型小鼠以注射30μgDNA、60V电击1次的方法导入exendin-4基因,进行了两次治疗研究,用Real-time PCR法验证了目的基因在小鼠体内的表达,并从空腹血糖、随机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血清甘油三酯、空腹胰岛素、胰腺组织免疫组化、体重等方面评价了基因治疗效果。2)Ⅱ型糖尿病模型的治疗研究:选用高脂高糖高胆固醇饮食喂养8周的的方式构建Ⅱ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对模型小鼠以注射30μgDNA、60V电击1次的方法导入exendin-4基因,进行了一次治疗研究,从空腹血糖、血清甘油三酯、空腹胰岛素、体重等方面评价了基因治疗效果。结果:1.体外实验结果表明,转染了GLP-1、exendin-4质粒的C2C12模型细胞相较于未经处理的模型细胞,细胞活力分别增长了50%和140%,葡萄糖利用率分别提高了80%和100%,细胞内TG含量分别下降了125%和200%。治疗后,模型细胞的各项指标与正常细胞没有显着差异。2.Ⅰ型糖尿病小鼠模型治疗结果表明,一次治疗后,实验组小鼠的糖耐量水平显着好转,空腹血糖从25 mmol/1下降到10 mmol/1以下,空腹胰岛素水平从13.02μIU/ml提高到22.97μIU/ml, TG值从2.23 mmol/1下降到1.05 mmol/1,体重增长了10%,约能维持正常水平20天左右。治疗12天时,免疫组化结果表明治疗组小鼠的胰岛能恢复到正常小鼠的1/3大小,但结构相对松散;Real-time PCR的结果表明此时exendin-4基因在治疗组小鼠的胰脏、肌肉、肝脏等器官中相较于正常小鼠约有120倍的表达水平。二次治疗后,实验组小鼠的空腹血糖从30 mmol/l下降到10mmol/l以下,空腹胰岛素水平从17.56μIU/ml提高到26.47/μIU/ml,TG值从2.76 mmol/l下降到1.05 mmol/l,体重增长了10%,约能维持正常水平35天左右。3.Ⅱ型糖尿病小鼠模型治疗结果表明,治疗后,实验组小鼠的空腹血糖从12.48 mmol/l下降到10 mmol/l以下,空腹胰岛素水平从29.82μIU/ml下降到17.97/μIU/ml,TG值从1.57 mmol/l下降到0.81 mmol/l,体重下降了约10%,约能维持正常水平40天左右。结论:通过Ⅰ型体内和Ⅱ型体内、体外模型的研究实验,证明此基因治疗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模型小鼠的空腹血糖水平,并改善模型动物的空腹胰岛素、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和糖耐量等检测指标,并为今后的糖尿病基因治疗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和新思路。

二、以肝脏为靶器官的基因治疗时重组腺病毒引起的肝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肝脏为靶器官的基因治疗时重组腺病毒引起的肝炎(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部分地区鸭源腺病毒分离鉴定及与鸡源腺病毒致病性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病原学
        1.1.1 分类学
        1.1.2 FAdV的病原结构
        1.1.3 FAdV的理化特性和培养特性
        1.1.4 FAdV的感染
    1.2 FAdV流行病学
    1.3 FAdV感染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1.3.1 临床症状
        1.3.2 剖检变化
        1.3.3 病理变化
    1.4 FAdV对宿主免疫系统的影响
    1.5 FAdV感染与机体炎性反应
    1.6 禽腺病毒病防控措施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仪器与试剂
    2.2 试剂配制
    2.3 山东部分鸭场FAdV病原分离鉴定
        2.3.1 病料
        2.3.2 病毒DNA/RNA提取
        2.3.3 FAdV及常见病毒检测
        2.3.4 系统进化分析及氨基酸位点分析
        2.3.5 鸭源FAdV全基因组测序
        2.3.6 鸭源FAdV传染源溯源调查
    2.4 腺病毒致病性比较
        2.4.1 鸭源FAdV纯化
        2.4.2 病毒TCID50 的测定
        2.4.3 细胞感染试验
        2.4.3.1 LMH细胞复苏
        2.4.3.2 LMH细胞传代
        2.4.3.3 LMH细胞冻存
        2.4.3.4 CEF、DEF、DEL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2.4.3.5 病毒在LMH、CM和 CF中感染增殖
        2.4.4 动物感染试验
        2.4.4.1 免疫器官指数测定
        2.4.4.2 常规石蜡切片方法
        2.4.4.3 荧光定量标准曲线的建立
        2.4.4.4 组织总RNA的提取
        2.4.4.5 RNA反转录及荧光定量检测
        2.4.4.6 免疫酶联吸附试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病原学调查结果
        3.1.1 2019-2020 年鸭群FAdV阳性检出率、分布地区及时间
        3.1.2 鸭群FAdV与其他病原的混合感染
        3.1.3 病毒分离及其遗传进化和氨基酸突变分析
        3.1.4 鸭群FAdV垂直传播及卵黄抗体污染
    3.2 鸡源、鸭源FAdV感染细胞增殖情况比较
        3.2.1 鸡源、鸭源FAdV在 LMH和 CEF细胞内增殖情况
        3.2.2 鸡源、鸭源FAdV在 DEF和 DEL细胞内增殖情况
    3.3 鸡源、鸭源FAdV感染雏鸭致病性比较
        3.3.1 鸡源、鸭源FAdV感染雏鸭的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变
        3.3.2 鸡源、鸭源FAdV感染雏鸭的肝脏、心脏及其他器官组织病理学变化
        3.3.3 鸡源、鸭源FAdV在感染雏鸭的肝脏、心脏、大脑中的增殖情况
        3.3.4 鸡源、鸭源FAdV感染雏鸭抗体效价测定结果
        3.3.5 免疫器官指数检测
        3.3.6 鸡源、鸭源FAdV感染雏鸭肝脏和心脏的免疫相关因子检测
        3.3.6.1 鸡源、鸭源FAdV感染雏鸭肝脏的免疫相关因子检测
        3.3.6.2 鸡源、鸭源FAdV感染雏鸭心脏的免疫相关因子检测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国中晚期肝细胞癌疗效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肝细胞癌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3)Ad-HBV4.1在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中的复制情况及在BalB/C小鼠肝细胞中的表达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细胞、试剂及仪器
    1.2 Ad-HBV4.1的构建及感染复数测算
    1.3 Ad-HBV4.1感染的Hep G2细胞复制情况观察
    1.4 Ad-HBV4.1在Bal B/C小鼠肝细胞内的表达情况观察
2 结果
    2.1 Ad-HBV4.1感染的Hep G2细胞复制情况
    2.2 Ad-HBV4.1在Bal B/C小鼠肝细胞内的表达情况
3 讨论

(4)Periostin蛋白在结直肠癌肝转移微环境中的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结直肠癌
        1.1 结直肠癌概述
        1.2 结直肠癌的发生
        1.3 结直肠癌的分子亚型
        1.4 结直肠癌的临床分期
    2. 肿瘤转移
        2.1 概述
        2.2 肿瘤转移的普遍步骤
        2.3 肿瘤的原位侵袭和靶向转移
    3. 结直肠癌的转移
        3.1 概述
        3.2 研究结直肠癌转移的小鼠模型
    4. 转移微环境
        4.1 概述
        4.2 肝转移微环境
        4.3 肝脏星形细胞与纤维化微环境
    5. POSTN蛋白与肿瘤微环境
        5.1 POSTN蛋白
        5.2 POSTN和肿瘤微环境的关系
        5.3 POSTN与结直肠癌
    6.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分子克隆
        2.2 RNA相关实验
        2.3 蛋白相关实验
        2.4 细胞相关实验
        2.5 小鼠体内相关实验
        2.6 组织水平实验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1. 结直肠癌细胞促进肝脏纤维化微环境的形成并诱导POSTN的表达
    2. POSTN敲除后减弱结直肠癌细胞的定植性生长能力
    3. 过表达POSTN增强结直肠癌细胞的定植性生长能力
    4. 人为诱导的纤维化微环境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定植性生长
    5. POSTN在体外促进结直肠癌的增殖并可能受到TGF-β1的调控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吡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胎球蛋白A的抑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6)Hyper IL-6和HGF双基因重组腺病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学习和会议

(7)多功能纳米粒子在肝癌诊治一体化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肝癌的诊治现状
    1.3 基于纳米平台的肿瘤诊治一体化
    1.4 选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1.5 参考文献
第2章 量子点标记自杀基因靶向治疗肝癌的体内外研究
    2.1 引言
        2.1.1 肝癌的自杀基因治疗
        2.1.1.1 自杀基因治疗的分类及原理
        2.1.1.2 HSV-TK 自杀基因治疗的应用
        2.1.1.3 自杀基因治疗肝癌的挑战
        2.1.2 量子点的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2.1.2.1 量子点的性质、修饰和标记
        2.1.2.2 量子点示踪基因的运输和表达
        2.1.2.3 量子点在诊治一体化的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2.1.3 叶酸脂质体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2.1.3.1 叶酸受体的分布和性质
        2.1.3.2 叶酸脂质体的特性和靶向策略
        2.1.3.3 叶酸脂质体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2.1.4 肝癌自杀基因治疗中当前尚未解决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2.1.5 本部分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创新性
        2.1.5.1 研究目的
        2.1.5.2 研究内容
        2.1.5.3 创新性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1.1 主要药品和试剂
        2.2.1.2 仪器
        2.2.1.3 试剂配制
        2.2.2 实验方法
        2.2.2.1 CdTe/CdS 核壳 QD 的合成
        2.2.2.2 JM109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2.2.3 HSV-TK 质粒的转化与提取
        2.2.2.4 QD-TK 的偶联
        2.2.2.5 FL/QD-TK 的制备
        2.2.2.6 QD-TK 和 FL/QD-TK 的表征
        2.2.2.7 细胞培养
        2.2.2.8 分组给药和细胞活性检测
        2.2.2.8.1 细胞转染
        2.2.2.8.2 CdTe/CdS 核壳量子点细胞毒性的分组和给药
        2.2.2.8.3 CdTe/CdS QD-TK 联合 GCV 抗肿瘤的分组和给药
        2.2.2.8.4 近红外量子点细胞毒性的分组和给药
        2.2.2.8.5 近红外 QD-TK 联合 GCV 抗肿瘤的分组和给药
        2.2.2.8.6 FL/QD-TK 细胞毒性的分组和给药
        2.2.2.8.7 FL/QD-TK 联合 GCV 抗肝癌的分组和给药
        2.2.2.8.8 MTT 法检测细胞活性
        2.2.2.9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内吞和治疗效果
        2.2.2.9.1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 QD-TK 细胞内吞
        2.2.2.9.2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 FL/QD-TK 内吞
        2.2.2.9.3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 QD-TK 联合 GCV 抗肿瘤作用
        2.2.2.10 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细胞凋亡率
        2.2.2.11 Western Blot 法分析 TK 蛋白表达
        2.2.2.12 动物饲养和裸鼠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的构建
        2.2.2.12.1 动物饲养
        2.2.2.12.2 BALB/c 裸小鼠人肝癌皮下荷瘤模型的建立
        2.2.2.13 HepG2 微小瘤灶形成实验
        2.2.2.14 Bel-7402 荷瘤裸鼠活体成像及生物分布检测
        2.2.2.15 Bel-7402 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分组和给药
        2.2.2.16 Bel-7402 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分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评价
        2.2.2.16.1 Bel-7402 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分组治疗效果
        2.2.2.16.2 Bel-7402 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安全性评价
        2.2.2.17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CdTe/CdS QD-TK 的合成和表征
        2.3.2 CdTe/CdS QD-TK 的细胞毒性研究
        2.3.3 CdTe/CdS QD-TK 联合 GCV 对 Hela 细胞的杀伤作用研究
        2.3.4 细胞水平监测 CdTe/CdS QD-TK 对 Hela 细胞的杀伤作用
        2.3.5 近红外 QD-TK 的合成、表征和细胞毒性
        2.3.6 近红外 QD-TK 的细胞分布和表达研究
        2.3.7 细胞水平评价和监测近红外 QD-TK 联合 GCV 抗肝癌作用
        2.3.8 整体水平监测和评价近红外 QD-TK 联合 GCV 抗肝癌作用
        2.3.9 FL/QD-TK 的合成和表征
        2.3.10 FL/QD-TK 的细胞毒性作用检测
        2.3.11 FL/QD-TK 的肝癌细胞靶向性研究
        2.3.12 FL/QD-TK 联合 GCV 选择性杀伤肝癌细胞的研究
        2.3.13 FL/QD-TK 体内肝癌靶向成像和生物分布研究
        2.3.14 FL/QD-TK 联合 GCV 体内靶向抗肝癌作用和生物安全性研究
    2.4 本章小结
    2.5 参考文献
第2章 量子点脂质复合体选择性治疗肝癌的体内外研究
    3.1 引言
        3.1.1 镉系量子点与生物系统的相互作用
        3.1.1.1 镉系量子点的暴露途径
        3.1.1.2 镉系量子点的生物分布、代谢、排泄过程
        3.1.1.3 镉系量子点的细胞内吞和分布
        3.1.2 镉系量子点的生物毒性和分子机制
        3.1.2.1 镉系量子点的细胞毒性
        3.1.2.2 镉系量子点的体内毒性
        3.1.2.3 镉系量子点的毒性机制
        3.1.2.4 展望和小结
        3.1.3 利用纳米粒子内源毒性治疗肿瘤
        3.1.3.1 肿瘤细胞——微环境的同与不同
        3.1.3.2 纳米粒子——打破肿瘤微环境平衡
        3.1.3.3 以毒攻毒——肿瘤治疗的新策略
        3.1.4 利用量子点选择性治疗肝癌当前尚未解决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3.1.5 本部分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创新性
        3.1.5.1 研究目的
        3.1.5.2 研究内容
        3.1.5.3 创新性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1.1 主要药品和试剂
        3.2.1.2 仪器
        3.2.1.3 试剂配制
        3.2.2 实验方法
        3.2.2.1 QD-LC 的合成和表征
        3.2.2.2 细胞培养
        3.2.2.3 分组给药和细胞活性检测
        3.2.2.4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内吞
        3.2.2.5 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细胞内吞
        3.2.2.6 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细胞凋亡率
        3.2.2.7 ELISA 定量检测 ROS 水平
        3.2.2.8 Western Blot 法分析蛋白表达
        3.2.2.9 动物饲养和小鼠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的构建
        3.2.2.9.1 动物饲养
        3.2.2.9.2 ICR 小鼠肝癌 H22 皮下荷瘤模型的建立
        3.2.2.10 H22 微小瘤灶形成实验
        3.2.2.11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研究 QD-LC 在 H22 皮下移植瘤重分布研究
        3.2.2.12 H22 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分组和给药
        3.2.2.13 H22 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分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评价
        3.2.2.13.1 H22 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分组治疗效果
        3.2.2.13.2 H22 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安全性评价
        3.2.2.14 统计学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QD-LC 的合成和表征
        3.3.2 QD-LC 的细胞毒性作用研究
        3.3.3 QD-LC 对细胞的内吞作用和机制研究
        3.3.4 QD-LC 对杀伤肝癌细胞机制研究
        3.3.5 QD-LC 对微小瘤灶生长影响的研究
        3.3.6 QD-LC 对小鼠肝癌 H22 皮下移植瘤的治疗作用研究
        3.3.7 QD-LC 治疗小鼠肝癌 H22 皮下移植瘤的安全性评估
    3.4 本章小结
    3.5 参考文献
第4章 磁性介孔二氧化硅在肝癌诊治一体化中的应用
    4.1 引言
        4.1.1 M-MSNs 的分类和合成
        4.1.1.1 核壳 M-MSNs
        4.1.1.2 空心 M-MSNs
        4.1.1.3 卫星 M-MSNs
        4.1.1.4 沉积 M-MSNs
        4.1.2 M-MSNs 与成像
        4.1.2.1 M-MSNs 与核磁共振 T1 加权成像
        4.1.2.2 M-MSNs 与核磁共振 T2 加权成像
        4.1.2.3 M-MSNs 与多模式成像
        4.1.3 M-MSNs 与治疗
        4.1.3.1 M-MSNs 用于磁靶向输送药物
        4.1.3.2 M-MSNs 用于可控释放药物
        4.1.3.2.1 基于磁核的 M-MSNs 磁热响应性释药
        4.1.3.2.2 基于介孔表面功能化的 pH、酶、氧化还原响应性释药
        4.1.3.2.3 基于 M-MSN 外表面的质子泵响应释药
        4.1.3.3 M-MSNs 用于磁热治疗
        4.1.3.4 M-MSNS 用于诊治一体化
        4.1.4 Janus 型 M-MSNs
        4.1.4.1 Janus 型纳米粒子
        4.1.4.2 Janus 型 M-MSNs
        4.1.5 肝癌化疗中当前尚未解决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4.1.6 本部分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创新性
        4.1.6.1 研究目的
        4.1.6.2 研究内容
        4.1.6.3 创新性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1.1 主要药品和试剂
        4.2.1.2 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2.2.1 Fe3O4纳米粒子的合成
        4.2.2.1.1 Fe3O4纳米粒子的合成原理
        4.2.2.1.2 Fe3O4纳米粒子的合成步骤
        4.2.2.2 Janus 型 M-MSNs 的合成
        4.2.2.2.1 Janus 型 M-MSNs 的合成原理
        4.2.2.2.2 Janus 型 M-MSNs 的合成步骤
        4.2.2.3 FITC 标记的 Janus 型 M-MSNs 的合成达
        4.2.2.4 羧基化的 JANUS 型 M-MSNS 的合成
        4.2.2.5 PEG 化的 Janus 型 M-MSNs 的合成
        4.2.2.6 药物吸附、释放和浓度测定
        4.2.2.6.1 DOX 吸附实验
        4.2.2.6.2 DOX 释放试验
        4.2.2.6.3 DOX 浓度测定
        4.2.2.6.4 DOX 与 M-MSNs-PEG 作用测定
        4.2.2.7 Janus 型 M-MSNs-DOX 表征
        4.2.2.8 细胞培养
        4.2.2.9 分组给药和细胞活性检测
        4.2.2.9.1 M-MSNS 的分组和给药
        4.2.2.9.2 M-MSNs-DOX 的分组和给药
        4.2.2.9.3 SRB 法检测细胞活性
        4.2.2.10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内吞和药物释放
        4.2.2.10.1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内吞
        4.2.2.10.2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 DOX 释放
        4.2.2.11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吞和药物释放
        4.2.2.11.1 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细胞内吞
        4.2.2.11.2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吞机制
        4.2.2.11.3 流式细胞术检测定量 DOX 的释放
        4.2.2.12 普鲁士蓝染色法检测细胞内吞
        4.2.2.13 生物透射电镜研究细胞内吞
        4.2.2.14 动物饲养和小鼠肝癌模型的构建
        4.2.2.14.1 动物饲养
        4.2.2.14.2 BALB/c 裸小鼠人肝癌 HepG2 皮下荷瘤模型的建立
        4.2.2.14.3 ICR 小鼠肝癌 H22 原位荷瘤模型的建立
        4.2.2.15 小鼠肝癌核磁共振成像
        4.2.2.16 小鼠肝癌模型的分组和给药
        4.2.2.16.1 BALB/c 裸小鼠肝癌 HepG2 皮下荷瘤模型的分组和给药
        4.2.2.16.2 ICR 小鼠肝癌 H22 原位荷瘤模型的分组和给药
        4.2.2.17 小鼠肝癌模型治疗效果的评价
        4.2.2.17.1 BALB/c 裸小鼠肝癌 HepG2 皮下荷瘤模型治疗效果的评价
        4.2.2.17.2 ICR 小鼠肝癌 H22 原位荷瘤模型治疗效果的评价
        4.2.2.18 BALB/c 裸小鼠肝癌 HepG2 皮下荷瘤模型安全性评价
        4.2.2.19 BALB/c 裸小鼠肝癌 HepG2 皮下荷瘤模型的生物分布检测
        4.2.2.19.1 普鲁士蓝染色法检测组织脏器铁分布
        4.2.2.19.2 ICP-OES 检测组织脏器铁含量
        4.2.2.19.3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 M-MSN-FITC 组织脏器分布
        4.2.2.19.4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 DOX 组织脏器分布
        4.2.2.20 M-MSN-DOX 溶血性评价
        4.2.2.21 统计学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形貌 M-MSNs 的生物分布和溶血性研究
        4.3.2 M-MSNs-PEG 的合成与表征
        4.3.3 M-MSNs-PEG 的细胞毒性作用检测
        4.3.4 M-MSNs-PEG 的细胞内吞作用检测和机制研究
        4.3.5 磁场增强 M-MSNs-PEG 的细胞内吞研究
        4.3.6 M-MSNs-PEG 的载药和释药研究
        4.3.7 磁场增加 M-MSNS-DOX 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
        4.3.8 M-MSNs-DOX 增强肝癌体内 MR 成像效果研究
        4.3.9 磁场增强 M-MSNs-DOX 治疗裸鼠肝癌皮下移植瘤的效果研究
        4.3.10 M-MSNs-DOX 治疗肝癌皮下移植瘤的安全性评价和生物分布研究
        4.3.11 磁场增强 M-MSNs-DOX 治疗小鼠原位肝癌的效果和药物分布研究
    4.4 本章小结
    4.5 参考文献
第5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不足之处
    5.3 研究展望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学期间主要承担和参与的项目
    在学期间获得的专利
    在学期间获得的奖励
    在学期间参加的会议和活动
致谢

(8)腺病毒载体在慢性肝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腺病毒载体
2腺病毒载体在慢性肝病生物治疗中的研究应用
    2.1腺病毒中和抗体的流行性调查
    2.2腺病毒载体在肝炎生物治疗中的应用
    2.3重组腺病毒的构建用于肝硬化大鼠的研究
    2.4腺病毒载体在肝癌生物治疗中的研究应用
3 结语

(9)I群禽腺病毒山东株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病原学
        1.1.1 病原分类
        1.1.2 形态学和理化特性
        1.1.3 基因组结构
        1.1.4 蛋白及其功能
        1.1.5 病毒复制
        1.1.6 血凝性
        1.1.7 致瘤性
        1.1.8 腺病毒载体
    1.2 I 群禽腺病毒的流行病学与致病性
    1.3 I 群禽腺病毒感染的诊断
        1.3.1 病理组织学诊断
        1.3.2 病毒分离
        1.3.3 血清学诊断技术
        1.3.4 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
    1.4 I 群禽腺病毒感染的防制
        1.4.1 I 群禽腺病毒油乳剂灭活苗的研制
        1.4.2 I 群禽腺病毒 DNA 疫苗的研制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1.1 病料及 SPF 鸡胚
        2.1.2 毒株和实验动物
        2.1.3 阳性、阴性血清
        2.1.4 试剂与仪器
        2.1.5 试验所需配制溶液
        2.1.6 引物
    2.2 方法
        2.2.1 FAV-I不同血清型参考毒株抗血清的制备
        2.2.2 FAV-I的分离与鉴定
        2.2.3 FAV-I 分离株的致病性研究
        2.2.4 FAV-I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3 结果
    3.1 FAV-I 不同血清型参考毒株抗血清的制备
        3.1.1 FAV-I 不同血清型参考毒株的增殖
        3.1.2 病毒灭活时间的确定
        3.1.3 抗体效价的测定
    3.2 FAV-I 的分离与鉴定
        3.2.1 病毒分离及鸡胚病变观察
        3.2.2 分离毒株的凝集特性
        3.2.3 分离毒株的理化特性
        3.2.4 PCR 扩增结果
        3.2.5 序列比较分析
        3.2.6 分离毒株间 hexon 基因序列分析
        3.2.7 分离株血清型鉴定结果
        3.2.8 动物回归试验结果
    3.3 I 群禽腺病毒山东分离株的致病性研究
        3.3.1 症状
        3.3.2 眼观病变:
        3.3.3 病理组织学变化
        3.3.4 IFA 对 FAV-I 抗原定位的检测结果
        3.3.5 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检测结果
    3.4 I 群禽腺病毒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3.4.1 第一抗体的检测结果
        3.4.2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和优化
        3.4.3 特异性试验
        3.4.4 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对人工感染 FAV-I 发病及死亡鸡各组织器官的检测
4 讨论
    4.1 I 群禽腺病毒的分离鉴定及 hexon 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4.2 I 群禽腺病毒山东分离株的致病性研究
    4.3 I 群禽腺病毒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胰高血糖素样肽-1及其类似物基因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糖尿病及其分类
    2.GL-P1及其类似物
    3.糖尿病与基因治疗
第一部分 标准化SEAP报告基因系统的建立
    第一节 SEAP酶活力定义标准的建立
        材料和方法
        方法
        结果
    第二节 SEAP酶活力定义标准的应用
        材料和方法
        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GLP-1及其类似物对糖尿病治疗研究的初探
    第一节 GLP-1及其类似物exendin-4基因治疗载体的构建及检测
        材料和方法
        方法
        结果
    第二节 胰岛素抵抗小鼠肌细胞模型的建立
        材料和方法
        方法
        结果
    第三节 GLP-1及其类似物对成肌细胞株胰岛素抵抗模型的作用研究
        材料和方法
        方法
        结果
    第四节 GLP-1及其类似物在T1DM模型中的治疗研究
        材料和方法
        实验动物
        方法
        结果
    第五节 GLP-1及其类似物在T2DM模型中的治疗研究
        材料和方法
        实验动物
        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和获奖情况

四、以肝脏为靶器官的基因治疗时重组腺病毒引起的肝炎(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部分地区鸭源腺病毒分离鉴定及与鸡源腺病毒致病性比较研究[D]. 宋一诺.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国中晚期肝细胞癌疗效的Meta分析[D]. 赵燕珍. 新乡医学院, 2019(02)
  • [3]Ad-HBV4.1在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中的复制情况及在BalB/C小鼠肝细胞中的表达观察[J]. 张媛媛. 山东医药, 2018(31)
  • [4]Periostin蛋白在结直肠癌肝转移微环境中的功能[D]. 范传楠. 厦门大学, 2017(07)
  • [5]吡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胎球蛋白A的抑制作用[D]. 池娟. 福建医科大学, 2017(07)
  • [6]Hyper IL-6和HGF双基因重组腺病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的实验研究[D]. 高丹丹. 重庆医科大学, 2016(02)
  • [7]多功能纳米粒子在肝癌诊治一体化中的应用研究[D]. 邵丹. 吉林大学, 2015(08)
  • [8]腺病毒载体在慢性肝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赵启全,简丽,贾蓓,黄文祥. 传染病信息, 2014(02)
  • [9]I群禽腺病毒山东株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研究[D]. 国纪垒. 山东农业大学, 2012(02)
  • [10]胰高血糖素样肽-1及其类似物基因治疗糖尿病的研究[D]. 朱青. 复旦大学, 2011(01)

标签:;  ;  ;  ;  ;  

靶向肝脏的基因治疗过程中重组腺病毒引起的肝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