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石炭纪和二叠纪植物群(论文文献综述)
李莹,王向东,胡科毅,黄兴,张水昌,张斌,祁玉平,陈吉涛,要乐[1](2021)在《中国石炭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年代地层表》中的石炭系包含密西西比亚系和宾夕法尼亚亚系,各分3统,共7个阶,是全球煤炭、油气等重要能源资源的富集层位。为了统一标准、提高对比精度,并服务于资源勘探开发,本文在详细归纳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对中国石炭纪地层区划、主要剖面的地层划分和对比进行了系统梳理;将中国的石炭系划分为4个地层大区,分别为准噶尔—兴安大区、塔里木—华北大区、羌塘—华南大区和西藏—滇西大区,又进一步将各地层大区划分为11个地层区,并列举了81条地层剖面。基于生物地层学和年代地层学的时间约束,详细厘定了中国石炭系不同地层分区之间的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框架。准噶尔—兴安大区石炭系以浊积岩和火山岩为主,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北—塔里木大区除塔里木北缘和华北台地西南部保存有深水沉积外,均为稳定的滨浅海沉积,其中华北分区缺乏密西西比亚系,宾夕法尼亚亚系为海陆交互相沉积,发育明显的海侵-海退序列;西藏—滇西大区为冈瓦纳大陆东北缘沉积区,密西西比亚系以陆棚碳酸盐岩或碎屑岩为主,宾夕法尼亚亚系则常常缺失;羌塘—华南大区石炭系序列最为完整,尤其华南地区,以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为主,化石丰富多样,是国际石炭系对比的重要标准。
邓珍珍,熊聪慧,黄璞,薛进庄[2](2021)在《中国晚泥盆世至早三叠世楔叶类植物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化石类群的分类单元多样性和形态多样性变化是生物宏演化的2个基本方面,而以往的研究对于后者的关注较少。晚古生代的楔叶类植物易于识别,化石记录丰富,但针对这一类群多样性演化的研究还较为缺乏。基于华北板块、华南板块晚泥盆世至早三叠世楔叶类植物属、种以及叶片形态编码数据库,对楔叶类植物宏演化历程进行详细研究。中国(华北板块和华南板块)楔叶类植物的属、种丰富度在晚古生代呈现出不稳定的持续增长,表现为晚泥盆世的初始兴盛、早石炭世杜内期至早二叠世萨克马尔期的缓慢上升、早二叠世萨克马尔期至晚二叠世吴家坪期的快速上升;晚二叠世长兴期,总体的属种多样性骤减;每百万年属种多样性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亦有明显降低。华南板块楔叶类植物的属种多样性总体上小于华北板块,达到峰值的时间为卡匹敦期—吴家坪期,而华北楔叶类植物的属级多样性在空谷期—沃德期达到峰值。中国楔叶类植物叶片的形态多样性的剧烈变化与属种丰富度并不同步,表现为法门期至韦宪期较小,在宾夕法尼亚亚纪达到峰值,随后稍微下降并在二叠纪的大部分时段保持平稳。在晚古生代的叶片形态演化过程中,楔叶类植物的叶面积由小变大、叶片由深裂至不裂、叶尖形状由分裂变为圆形或钝圆、叶轮中的叶从大小相等到大小不等并出现叶镶嵌,这可能与当时植物群落中林下层光照强度的变化有关。
张雄华,黄兴,张孟,高璐,张克信[3](2021)在《中国石炭纪构造-地层区划与地层格架》文中提出中国石炭纪构造活跃,在华北地块、扬子地块、塔里木地块等稳定块体间存在着大量造山带,尤其存在着北天山洋、南天山洋、布青山—勉略洋、金沙江洋、甘孜—理塘洋等多个洋盆中的洋板块地层,大地构造分区极为复杂。传统的地层区划主要考虑稳定的地块区,按目前的地理格局来进行地层区划划分。本文通过大地构造单元与构造演化阶段相结合,借鉴目前国内经典的大地构造划分方案,对中国石炭纪构造-地层进行区划,共划分出阿尔泰—兴蒙地层大区、北准噶尔—西拉木伦地层大区、天山—北山地层大区、塔里木—阿拉善地层大区、华北地层大区、秦祁昆地层大区、扬子地层大区、华夏地层大区、北羌塘—三江地层大区、班公湖—怒江地层大区、印度地层大区等11个地层大区及若干地层区。其中阿尔泰—兴蒙地层大区位置相当于阿尔泰—兴蒙多岛弧盆系,发育洋板块地层及大量岛弧火山岩,分为阿尔泰地层区和兴安地层区;北准噶尔—西拉木伦地层大区位置相当于额尔齐斯—西拉木伦大洋盆,包括大量岛弧带地层及洋板块地层,分为北准噶尔地层区及西拉木伦地层区;天山—北山地层大区位置相当于天山—北山造山系,发育大量火山岩,分为南准噶尔地层区、北天山地层区、南天山地层区、伊犁地层区及额济纳—北山地层区;塔里木—阿拉善地层大区位置相当于塔里木陆块、塔东南—敦煌隆起及阿拉善地块,为稳定的滨浅海沉积,局部为海陆交互相沉积,分为塔里木地层区和阿拉善地层区;华北地层大区位置相当于华北陆块及贺兰山陆缘裂陷盆地,主要为稳定的海陆交互相地层,分为贺兰山地层区、华北地层区及华北地块北缘地层区,其中华北地层区缺乏密西西比亚纪地层;秦祁昆地层大区位置相当于秦祁昆造山系,分为祁连地层区、东昆仑—柴达木地层区、西昆仑地层区、秦岭地层区、南秦岭—苏鲁地层区;扬子地层大区位置相当于扬子陆块,分为盐源—丽江地层区、中上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区、湘浙赣地层区及滇黔桂地层区,主要为稳定的碳酸盐沉积,仅湘浙赣地层区见现有较多的海陆交互相沉积;华夏地层大区位置相当于武夷—云开造山系,分为粤闽地层区、粤南地层区、钦防地层区、琼北地层区、琼中南地层区及华夏地层区,除钦防地层区为一套深海—半深海硅泥质沉积外,其他地层区主要为滨浅海沉积及少量海陆交互相沉积;北羌塘—三江地层大区位置相当于北羌塘—三江多岛弧盆系,包括多个稳定的小型地块及其间的蛇绿混杂岩带,洋板块地层发育,分为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勉略地层区、金沙江—哀牢山地层区、中甸—昌都—思茅地层区、鲜水河—甘孜—理塘地层区、北羌塘地层区及甜水海地层区;班公湖—怒江地层大区位置相当于班公湖—双湖—怒江—孟连大洋盆,主要为洋板块地层;印度地层大区位置相当于印度大陆北部被动大陆边缘,以发育冈瓦纳大陆特有的古生物化石组合及冰成岩为特征,分为冈底斯地层区、北喜马拉雅地层区及保山地层区。简单介绍了各地层大区、地层区及部分地层分区内的岩石组合、古生物组合及地层序列。结合实例提出了中国石炭纪地层格架建立的原则,对各地层区系石炭系进行了系统的地层对比,建立了其地层对比关系。
张亚梅[4](2019)在《甘肃窑街和宝积山盆地窑街组侧羽叶及其在中国的时空分布》文中提出甘肃窑街盆地和宝积山盆地是典型的侏罗纪沉积盆地,因产有丰富的植物化石,是研究中侏罗世植物的理想地区。目前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对植物单个属种的系统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侧羽叶属的系统研究更是鲜有报道。同时侧羽叶属种间特征区别十分模糊,而且存在同物异名混用的情况。此外,侧羽叶属植物是组成中生代植物群的重要成员,分布广泛,具有重要的古地层和古气候学意义。因此本文基于对研究区侧羽叶属植物化石形态特征的研究,分析其分类学位置。并通过统计中国侧羽叶属植物化石的时空分布记录,结合现生苏铁属形态特征,分析了侧羽叶属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及其演化过程,得出以下结论:(1)分别对采自甘肃窑街盆地和宝积山盆地中侏罗统窑街组地层中的化石标本进行系统描述,发现该类标本与本内苏铁目侧羽叶属(Pterophyllum)最为相似,并与本内苏铁目相关属的特征对比分析,确认当前化石标本应归为Pterophyllum。通过当前化石标本与Pterophyllum相似种类的比较,进一步明确产自甘肃窑街盆地和宝积山盆地的化石标本分别为亚等形侧羽叶(Pterophyllum subaequale)、紧密侧羽叶(Pterophyllum propinquum)。(2)对Pterophyllum77种植物化石时空分布进行研究发现,从晚石炭世到晚二叠世,侧羽叶属主要分布于我国昆仑山—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总体呈向南推移的趋势,分布范围逐渐扩大;早中三叠世,本属消失,直至晚三叠世重新出现,分布广泛,植物多样性极为丰富,且南北方分异明显;从早侏罗世到早白垩世,侧羽叶属总体呈向北推移趋势,分布范围逐渐缩小,到早白垩世几乎全部分布在东北地区,仅在湖北有少量残存。(3)侧羽叶属植物是温暖潮湿气候的指示分子,在地质历史时期不仅在热带、亚热带有分布,在温带也大量出现,甚至比在热带、亚热带更加繁盛,其时空分布特征表明该类植物与古气候有很好的响应关系。认为该属时空分布模式除了受古气候影响外,同时还与当时的古地理和古构造综合效应密切相关。(4)基于C2-K1侧羽叶属植物化石的特征,认为侧羽叶属植物形态演化总体上呈不断发展的趋势,且在晚三叠世和中侏罗世达到其发展的繁盛时期,植物体增大,羽叶、裂片更为发育,形态多样,大小多变,基部具柄,且柄上具毛,脉间规则分布一排点痕。晚侏罗世短暂呈现出早期形态特征,但到早白垩世,其羽轴顶端一对裂片呈“V”字张开,且裂片表面再次发育有不规则的星点,植物体发育良好,随后开始衰败并消失。(5)基于侧羽叶属形态特征与现生苏铁属进行比较,认为侧羽叶属与现生苏铁属羽叶、裂叶形态最为相似,且都具柄。但现生苏铁属中脉显着,基部小羽叶变成刺状,与侧羽叶属植物形态明显不同。
王向东,胡科毅,郄文昆,盛青怡,陈波,林巍,要乐,王秋来,祁玉平,陈吉涛,廖卓庭,宋俊俊[5](2019)在《中国石炭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文中指出石炭纪共持续了60Myr,在地质年代表上起始于358.9Ma,结束于298.9Ma.按国际标准石炭系包含2个亚系6个统7个阶,其中3个阶的全球界线层型已经确立,包括杜内阶、维宪阶和巴什基尔阶; 4个阶的全球界线层型尚没有确立,分别是谢尔普霍夫阶、莫斯科阶、卡西莫夫阶和格舍尔阶.本文基于华南的材料,运用以生物地层学为基础的多重地层划分和对比方法,建立了中国石炭纪年代地层框架.通过高精度的生物地层学研究工作,中国的石炭纪地层中可识别出牙形刺化石带37个,有孔虫(包括?类)化石带24个,菊石动物化石带13个,腕足动物化石带10个,四射珊瑚化石带10个.通过这些化石带确立的生物地层格架,建立中国区域性的石炭系年代地层框架(包括2个亚系4个统8个阶),可以与全球其他地区的区域性年代地层框架进行精确对比.同时,中国在石炭纪化学地层、层序地层、旋回地层、事件地层等研究方向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可以和全球进行良好对比.中国石炭纪地层工作在未来的推进,应加强海洋浅水相与深水相、海相与陆相地层的对比;加强旋回地层的高分辨率天文年代标尺研究;加强石炭纪古环境和古气候研究,包括反映不同古环境指标的锶同位素、氧同位素的研究,以及保存的植物化石气孔指数的研究等.
周煜,郭芸,杨海林,浮耀坤[6](2017)在《中国晚古生代栉羊齿属Pecopteris的多样性及地质地理分布》文中指出栉羊齿属Pecopteris植物普遍被认为是真蕨纲、观音坐莲目、莲座蕨科植物,中国晚古生代除冈瓦纳植物区之外,华夏植物区、安加拉植物区以及欧美植物区广泛分布着该属植物。中国晚古生代栉羊齿属Pecopteris植物共计49种,其多样性及时空分布在我国南、北方存在明显区别:华北地区,该属在早石炭世出现,多样性及分布范围在晚石炭世进一步增加,并在早二叠世分布范围达到顶峰,中二叠世多样性达到最高而产地数量降低,晚二叠世多样性及产地数量急剧衰退;华南地区,早二叠世开始出现该属,经过中二叠世发展多样性和产地数量在晚二叠世达到顶峰。且栉羊齿属在晚古生代时期的地质地理分布与古气候、古环境及古构造存在一定的耦合关系。
周煜[7](2017)在《滇东富源地区晚二叠世栉羊齿属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滇东地区的二叠纪地层连续且分布广泛,动植物化石丰富,研究历史悠久,主要集中于植物群整体讨论与对比方面,而有关其植物学性质、演化意义的深入探讨及植物繁殖器官等方面研究较少,对栉羊齿属的系统研究更是鲜有报道。本文系统研究了富源地区晚二叠世栉羊齿属Pecopteris的营养羽片和繁殖羽片的化石标本,栉羊齿属共87块标本,裸羽片标本56块鉴定出11个种,实羽片31块鉴定出4个种,系统描述了富源地区Pecopteris的形态特征,并对属种特征进行详细的比较与讨论。文中还对中国晚古生代栉羊齿属的多样性及时空分布进行了系统阐述,大致的分布情况为:早石炭世到晚二叠世栉羊齿属在中国的分布范围逐渐扩大,晚二叠世达到最大;多样性也呈上升趋势,晚二叠世达到顶峰。栉羊齿属的起源与发展在我国南、北方存在明显的区别,北方早石炭世栉羊齿属开始出现,随后逐渐增加,繁盛于早二叠世,中二叠世开始呈衰减的趋势;南方早二叠世才开始有少量栉羊齿属分子的分布,随后快速辐射到南方大部分地区,晚二叠世时南方栉羊齿属最为繁盛。对比古地理、古气候及古构造认为与栉羊齿属的多样性及时空分布存在耦合关系。
李海锋[8](2014)在《李星学与中国现代古生物学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李星学(1917-2010),是享誉国际的地质古生物学家,中国古植物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非常注重古植物学和陆相地层学的理论基础研究,许多着作被誉为中国乃至东亚相关学科领域的奠基之作,为中国现代古生物学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以李星学和中国现代古生物学发展为题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其学习和研究经历,还可充分认识到中国古生物学发展背景和历史轨迹,对中国古生物地质研究、科普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新中国成立后,以生物化石为研究对象的古生物学发展迅猛,成绩斐然。李星学从1942年考入重庆北碚中央地质调查所开始,致力于地质古生物研究有65年,共发表了140多篇论文和出版了11部专着,其中10多部着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中科院重大成果奖和科技进步奖等。他研究的古植物学内容主要包括华夏植物群、大羽羊齿类植物、中国华北石炭和二叠纪地层划分与对比、东亚晚古生代煤系、中国东北白垩纪植物群等。其经典之作《《华北月门沟群植物化石》是一部概述华夏植物群分布情况的专着,获得国内外学术同行的高度评价,还荣获了中国科学院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李星学成功地将古植物学知识广泛应用于陆相地层学研究上,成为中国古生代陆相地层学领航者;他还在古生物学分支领域有所突破,如在古植物地理学中的植物群划分方案曾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并为南京猿人研究做了多方面工作。李星学为促进中国地质古生物知识的普及和教育事业发展,积极地撰写科普着作,培养了11名研究生和大批青年学生、进修人员。他多次出访国外,与国外同行进行广泛的接触、交流与合作。李星学曾任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和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理事长,还长期担任《古生物学报》主编,为学报成为国内外着名期刊作出贡献。李星学的成功不仅得益于良好的社会环境,更是他个人对理想的追求、后天的勤奋努力与国家现代科学事业发展相结合的结果。
刘金城[9](2014)在《松辽盆地及周边地区石炭二叠纪岩相古地理研究》文中指出本文运用地层学、古生物学、地史学和沉积古地理学对松辽盆地及周边地区石炭—二叠纪地层进行多重地层划分和综合研究,以露头研究和1:20万区域地质图为基础,结合盆地内探井和地震资料对盆地内的石炭—二叠系进行综合研究,包括地层序列、岩性组合、地层厚度等。对研究区单井和露头进行沉积相划分,然后通过联井对比,分析研究区沉积相横向展布。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岩相古地理的分析研究和编图。通过以上研究,指出石炭纪属于浅海环境,由北往南海水加深;早二叠世东北地块与华北板块碰撞挤压、抬升、未接受沉积或遭受剥蚀;而中-晚二叠世转入坳陷盆地阶段,为滨浅海、河流相和湖泊相沉积环境。
赫英福[10](2007)在《北京西山晚石炭世中期—晚二叠世早期植物古生态与古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区包括北京市灰峪和军庄两个地区,本文研究的化石主要产自于太原组至石盒子组。作者于2005—2007年先后赴北京西山军庄和灰峪地区采集化石,共采集鉴定化石200余块,室内鉴定12属13种,实地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由于剖面部分被破坏,本文作者在系统采集剖面化石的基础之上,又结合了前人的研究结果,统计共有植物化石32属76种,对太原组至石盒子组地层中的古植物化石进行了较为详细和系统的研究。北京西山植物群以真蕨纲和种子蕨纲最为繁盛,占植物群种数的46.1%,其次为楔叶纲,占30.3%,石松纲植物居于第三位,为11.8%;其次为科达纲,苏铁纲,银杏纲,松柏纲等。经研究,确定北京西山植物群属种成分和总体面貌属于华夏植物群,发现了大量的华夏植物群的特征分子:Lepidodendron posthumii,L. incertum,L. oculus-felis,Neuropteris ovata,Emplectopteris triangularis,Lobatannularia sinensis,Fascipteris Halle等,其基本面貌与华夏植物群华北亚区面貌基本一致。对本区晚石炭世中期至晚二叠世早期植物群的特征、组合带进行了论述,将本区植物群与国内外13个同期植物群进行了对比。在系统研究植物群的基础之上,作者对植物群的古生态和古气候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植物化石的埋藏类型,划分了四个植物群落:滨海湖泊沼泽植物群落、滨海冲积平原植物群落、山前平原河湖沼泽植物群落、内陆河湖植物群落,论证了各植物群落的特征,推断北京西山地区晚石炭世中期—晚二叠世早期的气候为湿润、温暖的热带、亚热带气候。对本区建立了4个植物组合带:Linopteris brongniartii-Paripteris kaipi-ngiana组合、Neuropteris ovata-Lepidodendron posthumii组合、Emplectopteris triangular-ris-Lobatannularia sinensis-Sphenophyllum thonii组合、Lobatannularia ensifolia-Fascipteris halle组合。本文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华夏植物群华北亚区内的十个植物化石产地进行了区域划分和对比,根据其统计分类结果,发现华北亚区内部呈东西向展布。与李星学(1995)所划分的华夏植物群有所差异,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通过结果的对比与研究,寻找其中的异同,判断差异产生的原因,希望利用一些定量分析手段,对植物地理分区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二、中国石炭纪和二叠纪植物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石炭纪和二叠纪植物群(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石炭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石炭纪年代地层划分标准 |
2 中国石炭纪生物带 |
3 中国石炭纪地层区划、代表剖面和划分对比 |
3.1 准噶尔—兴安大区(I) |
3.1.1 准噶尔区(I1) |
3.1.2 内蒙古—吉林区(I2) |
3.1.3 兴安区(I3) |
3.2 塔里木—华北大区(II) |
3.2.1 塔里木区(II1) |
3.2.2 祁连—贺兰山区(II2) |
3.2.3 华北区(II3) |
3.3 羌塘—华南大区(III) |
3.3.1 羌塘—横断山区(III1) |
3.3.2 华南区(III2) |
3.4 西藏—滇西大区(IV) |
3.4.1 冈底斯区(IV1) |
3.4.2 藏南区(IV2) |
3.4.3 滇西区(IV3) |
4 讨论和结论 |
(2)中国晚泥盆世至早三叠世楔叶类植物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古地理概况与地层划分 |
2.1 古地理概况 |
2.2 地层划分 |
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1 数据统计 |
3.2 分类单元多样性分析 |
3.3 叶片形态多样性分析 |
4 结果 |
4.1 楔叶类植物的分类单元多样性演化 |
4.1.1 属种丰富度变化 |
4.1.2 灭绝、新生和更替 |
4.1.3 楔叶目和木贼目种级多样性变化 |
4.2 楔叶类植物的叶片形态多样性演化 |
4.2.1 叶片形态空间 |
4.2.2 形态多样性与物种丰富度变化 |
4.2.3 楔叶目和木贼目的形态空间 |
5 讨论 |
5.1 中国晚古生代楔叶类植物的起源、辐射与衰退 |
5.2 叶片形态多样性的演化及动力初探 |
6 结论 |
(4)甘肃窑街和宝积山盆地窑街组侧羽叶及其在中国的时空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3 研究区概况 |
3.1 研究区地理概况 |
3.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4 侧羽叶属Pterophyllum的系统古植物学 |
4.1 侧羽叶属属名讨论 |
4.2 窑街亚等形侧羽叶形态特征 |
4.3 宝积山紧密侧羽叶形态特征 |
5 侧羽叶属时空分布及与古气候、古地理、古构造的关系 |
5.1 侧羽叶属时空分布 |
5.2 侧羽叶属分布与古气候、古地理、古构造的关系 |
6 侧羽叶属Pterophyllum植物形态演化 |
6.1 侧羽叶属Pterophyllum化石植物的演化 |
6.2 与现生苏铁属植物的比较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中国石炭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石炭纪年代地层研究简史 |
2.1 国际石炭纪年代地层框架的建立 |
2.2 中国石炭纪年代地层划分沿革 |
3 中国石炭纪综合地层框架 |
3.1 生物地层格架 |
3.1.1 牙形刺 |
3.1.2 有孔虫 |
3.1.3 菊石 |
3.1.4 腕足类 |
3.1.5 四射珊瑚 |
3.1.6 中国区域性年代地层的生物地层格架 |
3.2 层序地层和旋回地层 |
3.3 事件地层及生物礁的演替 |
3.4 碳同位素地层 |
3.5 牙形刺氧同位素地层 |
3.6 锶同位素地层 |
4 中国石炭系各岩石地层大区的对比 |
5 国际石炭系未确定阶的标志化石及候选层型 |
6 总结和讨论 |
(6)中国晚古生代栉羊齿属Pecopteris的多样性及地质地理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地质地理分布 |
(7)滇东富源地区晚二叠世栉羊齿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材料及研究方法 |
1.3 论文实际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地层描述 |
2.1 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 |
2.2 研究区晚二叠世地层概况 |
2.2.1 富源地区晚二叠世地层 |
2.2.2 宣威组概况 |
2.3 区域地质背景及古地理概况 |
2.4 研究区晚二叠世植物群基本面貌及主要特征 |
2.4.1 研究区晚二叠世植物群基本面貌 |
2.4.2 研究区晚二叠世植物群主要特征 |
第三章 滇东晚二叠世栉羊齿属形态学研究 |
3.1 栉羊齿属裸羽片及生殖器官研究概况 |
3.1.1 栉羊齿属裸羽片研究概况 |
3.1.2 孢粉学研究概况 |
3.2 富源地区栉羊齿属裸羽片形态学特征 |
3.3 富源地区栉羊齿属实羽片形态学特征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晚古生代栉羊齿属的多样性及时空分布 |
4.1 晚古生代栉羊齿属的多样性及时空分布 |
4.1.1 栉羊齿属分布多样性 |
4.1.2 栉羊齿时空分布 |
4.2 栉羊齿分布与古环境、古地理的耦合关系 |
4.3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图版 |
附录 |
(8)李星学与中国现代古生物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研究动态概述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生平活动与学术渊源 |
第一节 生平活动 |
一、中小学时代 |
二、大学时代 |
三、在重庆北碚中央地质调查所 |
四、在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 |
五、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
第二节 学术渊源 |
一、地质科学理想的萌芽 |
二、恩师朱森的指引 |
三、地质调查所众位大师的引领 |
第二章 李星学与古生物科学研究 |
第一节 古植物学研究 |
一、晚古生代植物研究 |
二、中生代植物研究 |
三、古植物综合研究 |
第二节 古生物陆相地层学研究 |
一、晚古生代陆相地层研究 |
二、其他陆相地层研究 |
第三节 其他古生物学分支研究 |
一、古植物地理学研究 |
二、南京猿人研究 |
第三章 李星学与古生物教学、科普工作 |
第一节 教学工作 |
一、培养古生物学研究生 |
二、社会培训和高校教学 |
第二节 科普工作 |
第四章 李星学的学术交流与学报工作 |
第一节 国内外学术交流 |
一、国内学术交流 |
二、国际学术交流 |
第二节 《古生物学报》主编工作 |
一、学报创刊背景与内容设置 |
二、工作情况和思想指导 |
三、工作成果 |
第五章 李星学的学术思想与历史贡献 |
第一节 学术思想 |
一、追根究底的辩证思想 |
二、勇于探索的求实思想 |
三、注重方法创新与实用性思想 |
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想 |
第二节 历史贡献 |
一、留下大量具有实用价值的专业着作 |
二、应用古植物学知识于地层研究成果显着 |
三、提高中国古生物学的国际学术地位 |
四、培养大批古生物学科研人才 |
五、促进地质古生物知识和科学教育普及 |
第三节 成功因素分析 |
一、主观因素 |
二、社会环境因素 |
三、优良的学术风格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松辽盆地及周边地区石炭二叠纪岩相古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课题来源及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工作量统计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区域演化特征 |
第3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1 地层区划及特征 |
3.2 分区岩石地层清理 |
3.3 松辽盆地石炭-二叠系分布及划分 |
3.4 地层多重划分与对比 |
3.5 编图单元确定 |
第4章 沉积特征及演化 |
4.1 主要岩石类型 |
4.2 沉积环境分析 |
4.3 沉积演化规律 |
第5章 石炭-二叠纪岩相古地理 |
5.1 早石炭世岩相古地理 |
5.2 晚石炭世岩相古地理 |
5.3 中二叠世-晚二叠世岩相古地理 |
第6章 主要成果及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北京西山晚石炭世中期—晚二叠世早期植物古生态与古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
1.3 研究的方法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北京西山地质研究概况 |
2.2 地层剖面概述 |
3. 植物化石属种描述 |
4. 植物群特征 |
4.1 植物群的组成特征 |
4.2 植物群的性质 |
5. 植物群的组合划分及其地质时代 |
5.1 晚石炭世中期短网羊齿—开平偶脉羊齿组合 |
5.2 晚石炭世晚期斜方鳞木—卵脉羊齿组合 |
5.3 早二叠世三角织羊齿—中国瓣轮叶—畸楔叶组合 |
5.4 晚二叠世早期剑瓣轮叶—弧束羊齿组合 |
6. 与国内外同期植物群对比 |
6.1 与国内同期植物群的对比 |
6.2 与国外同期植物群的对比 |
7. 植物群的古生态和古气候 |
7.1 植物生态学的研究简史和现状 |
7.2 植物化石埋藏学分析 |
7.3 植物群落划分和特征 |
7.4 古生态和古气候其它标志 |
8. 植物地理区划 |
8.1 聚类过程 |
8.2 结果的讨论与比较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其说明 |
四、中国石炭纪和二叠纪植物群(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石炭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J]. 李莹,王向东,胡科毅,黄兴,张水昌,张斌,祁玉平,陈吉涛,要乐. 地层学杂志, 2021
- [2]中国晚泥盆世至早三叠世楔叶类植物多样性研究[J]. 邓珍珍,熊聪慧,黄璞,薛进庄. 古地理学报, 2021(03)
- [3]中国石炭纪构造-地层区划与地层格架[J]. 张雄华,黄兴,张孟,高璐,张克信. 地学前缘, 2021(05)
- [4]甘肃窑街和宝积山盆地窑街组侧羽叶及其在中国的时空分布[D]. 张亚梅.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5]中国石炭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J]. 王向东,胡科毅,郄文昆,盛青怡,陈波,林巍,要乐,王秋来,祁玉平,陈吉涛,廖卓庭,宋俊俊.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01)
- [6]中国晚古生代栉羊齿属Pecopteris的多样性及地质地理分布[J]. 周煜,郭芸,杨海林,浮耀坤. 矿产与地质, 2017(06)
- [7]滇东富源地区晚二叠世栉羊齿属研究[D]. 周煜. 昆明理工大学, 2017(12)
- [8]李星学与中国现代古生物学发展研究[D]. 李海锋.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5)
- [9]松辽盆地及周边地区石炭二叠纪岩相古地理研究[D]. 刘金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5)
- [10]北京西山晚石炭世中期—晚二叠世早期植物古生态与古地理研究[D]. 赫英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