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阅读与自由式阅读

引导阅读与自由式阅读

一、指导性阅读与自由式阅读(论文文献综述)

张金廷,高娜[1](2021)在《基于关键能力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实现课外阅读课内化的途径》文中研究表明课外阅读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农村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种种限制,产生了课外阅读重视力度不足、效果不佳等众多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结合语文学习中读、思、写等关键能力的培养,提出"课外阅读课内化"的有效途径,以期为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提供借鉴。

陈超凡[2](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藏文抽取式机器阅读理解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逐渐转向自然语言理解的研究,机器阅读理解便在这个大背景下应运而生。机器阅读理解不仅仅是对文字的“感知”,更是对文字的“认知”。机器阅读理解任务要求机器理解上下文本信息后,准确地回答出相关的问题,其结果可以用来评估机器的阅读理解能力。通常情况下,该任务需要机器能够对文本中的单词进行词性标注和命名实体识别找出其中的实体信息,更深层的则是需要机器执行句法分析来理解文本中的语法结构或者进行指代消解来理解文本等。目前,机器阅读理解在中英文领域上已经取得了显着的成绩,但是针对藏文的研究却面临着诸多问题,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首先,藏文机器阅读理解任务缺乏大规模公开的、高质量的数据集;其次,采用纯人工构建的方式比较耗时,如何利用机器辅助生成问句成为尚待解决的问题;最后,传统的中英文机器阅读理解方法直接应用到藏文任务上,存在藏文信息遗漏,模型“理解能力”不足等问题。基于以上问题,本文针对藏文机器阅读理解任务展开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第一,本文构建了一个高质量的藏文机器阅读理解数据集TibetanQA(Tibetan Question Answering Dataset for Machine Reading Comprehension),该数据集涵盖了 12个领域的事实性知识和20,000条问答对。针对构建的数据集,本文从问题类型、逻辑推理、答案类型、段落长度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分析,并采用基于语言特征消融的方法对数据集进行评估。实验结果显示TibetanQA数据集在词语理解、语义构成、内部语境理解和前后关联等方面具有考察能力,可以用于评估模型对藏文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第二,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奖励机制的序列到序列藏文问句生成模型TQGR(Tibetan Question Generation based on Rewards)。为了解决问句生成中存在未登录词和低频词的问题,该模型采用了“生成-复制”机制和注意力机制相结合的方式去生成问句,同时引入“奖励机制”对生成的问句进行评分并反馈给生成器,优化问句的流畅度和上下文相关度。实验结果表明TQGR模型在ROUGE-L上达到了 38.54%,比传统的序列到序列模型效果提升了 11.41%。第三,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级注意力机制的藏文机器阅读理解模型Ti-Reader(Tibetan Reader)。首先,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藏文音节信息的词向量表示方法。其次,针对模型能力不足的问题,采用了一种多级注意力结构。在词级别引入注意力机制来提取文章中的关键词,在句子级别采用重读机制来获取文章中关键句子信息。同时引入自匹配机制对文章的信息进行再次地“阅读”,避免因问题和文章在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导致模型遗漏一些关键的信息。实验表明,在藏文数据集上Ti-Reader模型的F1值取得了77.4%的准确率,较基线系统最大提高了 14.0%。

唐思轩[3](2021)在《基于阅读生态链视角的高校学生社交化阅读行为研究》文中认为全民阅读时代的到来,掀起了国人阅读的热潮。同时阅读信息工具的革新使得社交化阅读逐渐成为国民重要的阅读方式,而高校学生由于学习和适应能力较强成为了社交化阅读的主力军,因此高校学生的社交化阅读行为更受社会各界的关注。目前,针对社交化阅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的探讨与社交化阅读的启示对策分析,而鲜有对于社交化阅读行为的研究,阅读生态链理论从信息流动的角度对社交化阅读行为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因此,本研究基于阅读生态链的视角探讨了高校学生的社交化阅读行为,希望能够丰富对于该理论的研究,为之后社交化阅读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阐述本研究的背景、意义、内容和方法,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当前在社交化阅读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其次,介绍本研究所应用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包括信息行为理论和阅读学理论;再次,结合相关理论,构建社交化阅读一般过程和基于阅读生态链视角的社交化阅读过程,并对社交化阅读过程中信息的流动及信息节点之间的行为进行分析,确定五种社交化阅读行为,包括社交化阅读资源获取行为、社交化阅读认知行为、社交化阅读互动行为、社交化阅读共享行为和社交化阅读信息再生产行为;然后,通过用户访谈和问卷调查,对目标高校学生用户的社交化阅读行为进行调研,回收调研数据,结合性别和学历的交叉分析,分别对五种社交化阅读行为的方式、内容和平台选择进行探析,发现高校学生社交化阅读具有资源获取的自由化,阅读认知浅显化、碎片化,互动和共享个性化,信息再生产多样化,“依赖心理”和“跟风从众”的普遍化,社交化阅读行为性别的差异化等的行为特征,并从环境、平台、内容和个体四个角度对影响高校学生社交化阅读行为的因素进行总结;最后,基于阅读生态链的视角从调节阅读生态环境平衡,完善社交化阅读信息区域供给,优化阅读生态系统结构比例,提升社交化阅读信息的传递效率四个层面提出针对高校学生社交化阅读的发展策略,希望对引导高校学生用户健康阅读提供参考性建议。

郭亮[4](2020)在《如何提高初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文中提出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学效果会影响到课程的教学水平。要想确保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语文教师就应该充分掌握初中生的个性化发展特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延伸阅读的范围,这样才能提升初中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增强他们的阅读技巧。本文从三个方面出发,探讨了应该如何提高初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以期为语文教师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张继禹[5](2019)在《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文中认为2017版高中语文课标提出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语文教育越来越看到整本书阅读对提升学生语文技能和专业品格的重要性。但是作为一个新的课题,整个语文教育对于整本书阅读教学缺乏必要的的经验积累,目前尚没有一套完整的可实施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操作体系可供借鉴或实行,对于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缺乏预见性。人们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认识尚处于初级阶段,探索一套具有一定理论支撑,具备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十分必要。同时课标中的任务群5“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11“外国作家作品研习”提出让学生研习外国文学名着,培养学生开放的文化心态。以整本书阅读的形式开展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是课标的题中之义。外国文学作品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不光面临着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一般性问题,还面临着译本选择、跨文化理解、文本教学价值选择等诸多挑战。可以说相较于本国作品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外国文学作品整本书阅读教学面临的难题更多、实施的难度也更大,因而需要进行更多的思考与探索。由于外国文学作品整本书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理解多元文化、增进人文素养、以及中西合璧发展中国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先期的探索就更显必要。本文对于外国文学作品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论述。第一章主要论述外国文学作品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优势。分别从课标规定、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方法优化三个方面对外国文学作品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意义进行探讨。第二章结合调查问卷以及相关学者的研究,对外国文学作品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施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做了整理、分析。可能面临的问题包括师生对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热情不高、译本和文本教学价值等相关概念认识不足,还有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落后和阅读指导评价不恰当等问题。第三章结合外国文学作品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师生面临的的挑战,分别从加强整本书阅读概念认识、优化教学方式方法、增强跨文化理解、优化教学指导评价四个角度提出教学策略。本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对“外国文学作品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问题和策略研究,总结方法,建立一套具体可行的“外国文学作品整本书阅读教学”乃至“整本书阅读教学”体系,供一线师生进行参考,确保整本书阅读任务群落到实处。

陈书强[6](2019)在《如何提高初中语文经典阅读的有效性》文中指出初中语文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对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储备的提升有着显着的促进作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经典读物的有效阅读又可以再次地优化学生的文化储备。因此在现有的教学基础上,对初中文化教学中如何提高经典阅读的有效性进行探究。本文通过探讨初中语文经典阅读的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杨文,阎雪[7](2018)在《牵马到河边:家校合作培育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台湾着名脑神经科学专家洪兰教授认为:阅读会改变大脑,拥有阅读能力的孩子在学习上潜力更大。小学阶段是养成阅读习惯的关键期,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不仅需要学校教育,家庭也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阅读现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曾经看过一则报道:一位美国教育专家针对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的课外阅读现状进行研究,发现一个中国普通家庭和一个美国普通家庭为孩子提供阅读材料的经济能力大

张静[8](2017)在《数字化时代“概论”课阅读教学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阅读教学有益于增强大学生学习理论的理解或感悟,提高其知识掌握程度以及理论运用能力,因而是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一种重要实践活动。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这种实践活动在许多环节发生着重大改变,既有益于拓展高校阅读实践的渠道,又带来极为复杂的影响。数字化时代的阅读实践,需坚持"碎片化阅读"与"系统性阅读"的融合、"自由式阅读"与"指导性阅读"的并重、"信息式阅读"向"理解性阅读"的转化、"消遣式阅读"向"评价性阅读"的进阶,才能让阅读在时代转换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朱德华[9](2016)在《彝区“一类模式”高中生汉语阅读教学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文这门古老而又现代的学科,不论在什么国家什么民族,因其代表着一种国家民族的文化,所以阅读决定着语文教学的质量。而汉语在“一类模式”学生学习中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自己民族的母语可能是少数民族孩子继承自己文化的重要因素,那么汉语则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未来你谋生的手段,也是你祖国的母语。所以两者都一样的重要。而要学好汉语我们就得紧跟课改的脚步,从2001年开始至今也有10多年,我国中小学课改从未间断过,各种教材版本,各种教材教法,不管其它怎么改,我想最实际的还是迫切需要提升实践中的语文阅读教学来帮助语文教学的改革落实。本问卷针对“一类模式”高中生汉语阅读教学的调查研究,再加上对老师的访谈和对课堂作了些听课实录三种形式对喜德县的两所“一类模式”高中低年级学生和老师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了当地汉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度不高;汉语阅读教学中,学生缺乏主动性;高三教材运用模糊;“一类模式”阅读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价值观的培养;‘一类模式’学生汉语阅读习惯差,个体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存在差距;‘一类模式’汉语教师在阅读课上拓展的部分很少。”笔者也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对当地的汉语阅读教学做了全面的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改进策略:“教师需要双语教育,让抽象的文字通过母语的解释变得更简单易懂;提高‘一类模式’高中生汉语阅读效率和培养汉语阅读能力;拓展‘一类模式’高中生的课外汉语阅读指导;‘一类模式’高中生汉语阅读情感教学策略;‘一类模式’高中生汉语阅读有效的应用多媒体教学。”

杨治安[10](2015)在《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课外阅读活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课程改革涉及到教学的方方面面,开展课外阅读则是实施课改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内学习是语文学习的主阵地,但仅凭课内学习来提高语文水平还远远不够,还必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语文学习才会见效。开展课外阅读可以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还可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开展课外阅读有利于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使他们学得有趣,学得扎实,学得活泼。让他们在课外阅读中产生兴趣,改变学习态度,弥补他们课内学习的

二、指导性阅读与自由式阅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指导性阅读与自由式阅读(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关键能力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实现课外阅读课内化的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
    (一)农村教师、家长和学生对课外阅读重视程度不足
    (二)农村教师课外阅读指导能力不足
二、课外阅读课内化的具体策略
    (一)转变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观念
    (二)构建完善的课外阅读书目推荐体系
    (三)结合教学实际,细化“课外阅读课内化”安排
    (四)建立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
    (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结语

(2)基于深度学习的藏文抽取式机器阅读理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本文的研究内容
        1.2.1 藏文机器阅读理解语料库的构建与评估
        1.2.2 基于奖励机制的序列到序列藏文问句生成
        1.2.3 基于多级注意力机制的藏文机器阅读理解
    1.3 本文的创新点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机器阅读理解数据集
        2.1.1 数据集的分类
        2.1.2 数据集的构建
    2.2 机器阅读理解问句生成技术
        2.2.1 基于启发式规则的方法
        2.2.2 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
    2.3 抽取式机器阅读理解
        2.3.1 通用模型结构
        2.3.2 预训练语言模型
        2.3.3 评估方法
        2.3.4 面临的挑战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藏文机器阅读理解语料库的构建及评估
    3.1 前言
    3.2 相关工作
    3.3 藏文机器阅读理解数据集TibetanQA的构建方法
        3.3.1 语料库的段落来源与收集
        3.3.2 数据清洗与问题收集
        3.3.3 语料库的答案校对与验证
    3.4 TibetanQA数据集的多维分析
        3.4.1 问题类型与逻辑推理分析
        3.4.2 答案类型分析
        3.4.3 语料库的段落长度分析
    3.5 TibetanQA数据集质量评估与验证
        3.5.1 基于语言特征消融的评估方法
        3.5.2 TibetanQA数据集质量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奖励机制的序列到序列藏文问句生成
    4.1 前言
    4.2 相关工作
    4.3 任务描述
    4.4 模型框架
    4.5 问句生成器
        4.5.1 输入端编码
        4.5.2 问题与答案交互
        4.5.3 问题解码
    4.6 奖励机制
        4.6.1 问题通顺度奖励
        4.6.2 问题相关性奖励
        4.6.3 模型训练
    4.7 实验设计与结果与分析
        4.7.1 语料设置
        4.7.2 评价指标
        4.7.3 参数设置
        4.7.4 模型实验结果与分析
        4.7.5 案例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多级注意力机制的藏文机器阅读理解
    5.1 前言
    5.2 相关工作
    5.3 方法介绍
        5.3.1 融入音节信息的藏文词向量表示
        5.3.2 基于多级注意力机制的文本和问句理解
        5.3.3 答案预测层
    5.4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5.4.1 数据集
        5.4.2 数据预处理
        5.4.3 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及软件着作权项目

(3)基于阅读生态链视角的高校学生社交化阅读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外有关社交化阅读研究现状
        1.4.2 国内外有关阅读生态的研究现状
        1.4.3 研究现状综述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阅读
        2.1.2 社交化阅读
        2.1.3 阅读生态
        2.1.4 阅读生态链
    2.2 理论基础分析
        2.2.1 信息行为理论
        2.2.2 阅读学理论
第3章 基于阅读生态链视角的社交化阅读过程构建
    3.1 社交化阅读的一般过程分析
    3.2 基于阅读生态链视角的社交化阅读过程分析
    3.3 基于阅读生态链视角社交化阅读行为类型的划分
第4章 高校学生社交化阅读行为调研设计
    4.1 高校学生社交化阅读行为调研方案设计与实施
        4.1.1 调研目的、对象及方法步骤
        4.1.2 用户访谈设计与实施
        4.1.3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4.2 调研结果统计分析
        4.2.1 高校学生用户社交化阅读行为调查样本数据统计
        4.2.2 高校学生社交化阅读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第5章 高校学生社交化阅读行为调查分析
    5.1 高校学生用户社交化阅读资源获取行为调查结果分析
        5.1.1 社交化阅读资源获取平台与信息收费态度分析
        5.1.2 社交化阅读资源获取方式与内容分析
    5.2 高校学生用户社交化阅读认知行为调查结果分析
        5.2.1 社交化阅读目的分析
        5.2.2 社交化阅读认知方式分析
    5.3 高校学生用户社交化阅读互动行为调查结果分析
        5.3.1 社交化阅读互动行为总体状况与平台分析
        5.3.2 社交化阅读互动方式与内容分析
    5.4 高校学生用户社交化阅读共享行为调查结果分析
        5.4.1 社交化阅读共享行为总体状况与平台分析
        5.4.2 社交化阅读共享方式与内容分析
    5.5 高校学生用户社交化阅读信息再生产行为调查结果分析
        5.5.1 社交化阅读信息再生产行为总体状况与平台分析
        5.5.2 社交化阅读信息再生产方式与内容分析
    5.6 社交化阅读影响因素及社交化阅读行为特征总结
        5.6.1 社交化阅读影响因素调查结果
        5.6.2 高校学生用户社交化阅读影响因素总结
        5.6.3 高校学生用户社交化阅读行为特征总结
第6章 基于阅读生态链视角的高校学生社交化阅读发展策略
    6.1 调节阅读生态环境平衡
        6.1.1 倡导优质、深度阅读,营造“书香社会”
        6.1.2 完善网络相关法律,优化网络阅读环境
    6.2 完善社交化阅读信息区域供给
        6.2.1 将阅读纳入课程,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
        6.2.2 创新信息资源服务,激发读者阅读积极性
    6.3 优化阅读生态系统结构比例
        6.3.1 加大信息审核力度,提高信息资源质量
        6.3.2 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建立定制化阅读圈
    6.4 提升社交化阅读信息的传递效率
        6.4.1 重视深度阅读,做好阅读规划
        6.4.2 强化辨别能力,提升信息素养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如何提高初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掌握初中生的个性化发展特点,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他们的阅读技巧
三、延伸阅读范围,提升学生的自主性探究能力

(5)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整本书阅读教学优势分析
    第一节 外国文学作品整本书阅读教学充分体现课标新要求
        一、符合课标新的理念
        二、契合课标新的规定
    第二节 外国文学作品整本书阅读教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达成
        二、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目标达成
        三、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标达成
    第三节 外国文学作品整本书阅读教学有利于教学方法的优化
        一、讲授教学法的优化
        二、自主学习教学法的优化
        三、启发式教学法的优化
第二章 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整本书阅读教学调查及面临的挑战
    第一节 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调查分析
        一、调查问卷设计
        二、教师调查分析
        三、学生调查分析
    第二节 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整本书阅读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应试教育影响的挑战
        二、跨文化理解力薄弱的挑战
        三、整本书阅读经验匮乏的挑战
第三章 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第一节 强化概念认知,科学选择文本
        一、查阅资料,试读辨别最优译本
        二、比较阅读,充分利用教材篇章
        三、以生为本,优化文本教学价值
    第二节 强化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
        一、创新教学手段,打破时空限制
        二、改进教学方法,活化教学内容
    第三节 拓展文学文化知识,增强跨文化理解能力
        一、夯实文学理论基础,提高文本鉴赏能力
        二、读前借助影视书籍,补充必要文化知识
        三、读后引入名家解读,增加文本解读深度
    第四节 强化阅读指导与评价,确保阅读教学质量
        一、加强阅读精细指导,确保阅读教学质量提升
        二、建立完善评价机制,精确反馈引导阅读教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个人简历

(6)如何提高初中语文经典阅读的有效性(论文提纲范文)

1. 开发阅读资源, 为经典阅读提供条件
2. 加强对课本内容的解读, 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3. 探索高效的经典阅读的方法
4. 从读想记论四个角度出发, 提高经典阅读的有效性
结束语:

(8)数字化时代“概论”课阅读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字化时代大学生的阅读现状与特征分析
    (一) 阅读介质的数字化
    (二) 阅读工具的便利化
    (三) 阅读空间的自主化
    (四) 阅读分享的公共化
二、大学生数字化阅读对“概论”课阅读教学的影响
    (一) 阅读娱乐性的登场导致阅读目的正当性的消解
    (二) 阅读主动性的弱化导致能动思维的缺位
    (三) 阅读连贯性的缺乏导致逻辑判断能力的下降
    (四) 阅读理解性的偏离导致深层阅读的缺失
三、“概论”课引导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的方法选择
    (一) 碎片化阅读与系统性阅读的融合
    (二) 自由式阅读与指导性阅读的并重
    (三) 信息式阅读向理解性阅读的转化
    (四) 消遣式阅读向评价性阅读的进阶

(9)彝区“一类模式”高中生汉语阅读教学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缘由
    1.2 选题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关键概念
        2.1.1 一类模式
        2.1.2 阅读
        2.1.3 阅读教学
    2.2 “一类模式”高中生汉语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2.2.1 “一类模式”高中生汉语阅读教学的国内研究
        2.2.2 一类模式”高中生汉语阅读教学的国外研究
3 调查研究设计
    3.1 调查研究目的
    3.2 调查研究的思路
    3.3 调查方式和过程
        3.3.1 文献资料研读法
        3.3.2 课堂观察方式法
        3.3.3 师生调查问卷方式法
        3.3.4 教师访谈方式法
    3.4 调查对象
    3.5 调查的伦理问题
4 “一类模式”高中生汉语阅读教学的整体现状
    4.1 问卷解析结果
    4.2 “一类模式”汉语阅读的常态课观察结果
    4.3 访谈解析结果
    4.4 “一类模式”汉语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4.4.1 教师忽视对学生的关爱
        4.4.2 学生课堂主动性差
        4.4.3 多媒体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
        4.4.4 “一类模式”汉语教师对教材的研究不够
        4.4.5 “一类模式”阅读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4.4.6 “一类模式”学生汉语阅读习惯差,个体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存在差距
        4.4.7 “一类模式”汉语教师在阅读课上拓展的部分很少
5 “一类模式”汉语阅读教学的问题策略
    5.1 提高“一类模式”高中生汉语阅读效率和培养汉语阅读能力
        5.1.1 提高“一类模式”高中生汉语阅读效率
        5.1.2 培养“一类模式”高中生汉语阅读能力
    5.2 拓展“一类模式”高中生的课外汉语阅读
        5.2.1 “一类模式”高中生自由式汉语课外阅读指导
        5.2.2 “一类模式”高中生半自由式汉语课外阅读指导
        5.2.3 “一类模式”高中生规定式课外阅读指导
    5.3 “一类模式”高中生汉语阅读情感感悟策略
        5.3.1 “一类模式”高中生汉语阅读教学情感激发策略
        5.3.2 “一类模式”高中生汉语阅读情感诱导策略
        5.3.3 “一类模式”高中生汉语阅读情感体验策略
        5.3.4 “一类模式”高中生汉语阅读情感渗透策略
    5.4 “一类模式”高中生汉语阅读有效的应用多媒体教学
        5.4.1 利用多媒体教学吸引学生开发自我
        5.4.2 利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
        5.4.3 利用多媒体教学创作双语教育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课外阅读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一、把课外阅读作为课内学习的有效延伸
二、以评比交流促进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

四、指导性阅读与自由式阅读(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关键能力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实现课外阅读课内化的途径[J]. 张金廷,高娜.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 2021(06)
  • [2]基于深度学习的藏文抽取式机器阅读理解研究[D]. 陈超凡.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3]基于阅读生态链视角的高校学生社交化阅读行为研究[D]. 唐思轩.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4]如何提高初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 郭亮. 课程教育研究, 2020(13)
  • [5]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D]. 张继禹. 沈阳师范大学, 2019(08)
  • [6]如何提高初中语文经典阅读的有效性[A]. 陈书强. 教师教育论坛(第一辑), 2019
  • [7]牵马到河边:家校合作培育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J]. 杨文,阎雪. 少年儿童研究, 2018(07)
  • [8]数字化时代“概论”课阅读教学实践研究[J]. 张静. 教育观察, 2017(19)
  • [9]彝区“一类模式”高中生汉语阅读教学调查研究[D]. 朱德华. 四川师范大学, 2016(05)
  • [10]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课外阅读活动[J]. 杨治安. 语文天地, 2015(24)

标签:;  ;  ;  ;  ;  

引导阅读与自由式阅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