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属氢化物-镍电池用隔膜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尹亮亮[1](2020)在《电极材料及装配方式对新能源汽车用镍氢动力电池性能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以及人类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新能源汽车以其低油耗、低排放的优点逐渐为人们所重视。但由于纯电动汽车技术还需继续发展完善,技术较为成熟的混合动力汽车(HEV)成为近中期发展的目标。镍氢电池作为混合动力汽车的首选动力电池,其性能的高低关乎着车辆的节油效果。为了提高镍氢电池的性能,本文进行通过改进负极基材和改进内部连接阻值来降低电极的内阻等途径改善电池性能。影响电池功率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电池内阻,电池内阻小的电池相对应的电池功率性能就好。电池内阻产生的一个因素就是电池内部集流体的连接(焊接)电阻。通过对极耳外观及焊接方式进行改进,通过设计不同样式(集流盘式和双极耳)及不同焊接方式(四焊点、六焊点、八焊点),增大焊接面积,从而降低电池内部的连接内阻,降低电池交流内阻和直流内阻,提升电池性能,主要是功率性能。对于本实验,通过测试对比,集流盘式极耳和六点焊接制成电池内阻有明显降低,功率性能最好。极板基材在电池内部既是活性物质载体,也是导电框架,通过对负极基材进行改进,设计不同孔径的冲孔镀镍钢带,钢带冲孔排列间距一致,冲孔孔隙率不同,对浆料涂覆效果有一定影响,测试基材样式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程度。经过对比试验,对于本实验,φ1.2mm孔径的钢带制成电池功率性能、低温性能以及自放电性能均优于φ1.0mm孔径钢带制成的电池。镍氢电池性能除了与电池装配工艺有关外,负极材料-贮氢合金的性能对电池性能也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AB5型贮氢合金La0.70Ce0.30Ni4.25+xCo0.35Mn0.55-xAl0.15中不同比例Mn元素的研究,x=0、0.1、0.2、0.3,通过对比实验测得,随Mn元素的减少,合金的晶格常数和晶胞体积逐渐减小,导致合金的放氢平台压力逐渐提高。合金的最大放电容量逐渐降低,高倍率放电和循环稳定性先提高后降低。为研究Mn元素被Ni元素替代后,对镍氢电池性能的影响程度,设计出两种La0.70Ce0.30Ni4.25+xCo0.35Mn0.55-xAl0.15(x=0和x=0.2)合金粉,并制备电池测试性能,x=0.2合金的功率性能、低温性能和循环寿命均优于x=0的电池。
柏冲[2](2018)在《金属—碘二次电池的构筑及其电化学性能》文中研究说明开发可再生能源以及完善能源存储系统将有助于缓解日趋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本文聚焦于几种有应用价值的金属-碘二次电池储能体系,从构筑高效载碘正极材料和理解材料结构、组分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两方面出发,在探究微观储能机制的基础上,设计具有低成本、安全性好和环境友好等特点的新型高能量密度金属-碘二次电池体系,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研究工作。在锌-碘二次电池体系研究方面,设计了基于水相电解质的锌-碘二次电池体系,较系统地研究了该电池体系的电化学性能。多孔活性碳布与碘复合显着提高正极的电化学性能和稳定性,结合抑制金属锌枝晶生长的水相电解质,获得放电容量高于理论容量的锌-碘二次电池。电池循环过程中的超电势、容量衰减率和自放电率均远远优于当前报道的金属-碘电池体系。结合电化学测试和Raman光谱测试,发现在纳米孔洞中碘的还原过程是由碘分子直接转变为碘离子的“一步”直接还原过程,不产生多碘化物中间产物,储能机制与有机相金属-碘电池显着不同。设计并制备了准固态锌-碘二次电池,并着重研究了其形变条件下的电化学性能。电池展现出高度可逆的循环性,经过不同角度的折叠形变和反复折叠后,电池仍保持90%的放电容量。有意义的是,电池体积能量密度远远高于之前报道的(准)固态金属-碘电池,为开发廉价、安全、环保的可穿戴储能器件提供了新思路。在铁-碘二次电池体系研究方面,制备了具有多级结构的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将其作为负载碘的电极材料,一方面其多级多孔结构显着抑制碘活性物质的“穿梭效应”,另一方面掺杂的氮原子显着提高碘活性物质的氧化还原速率。此外,发现抗坏血酸添加剂显着抑制铁负极枝晶生长。在此基础上,构筑的水系铁-碘二次电池表现出高放电容量和高功率密度,且具有电池材料成本低、安全性好、环境友好等特点。通过筛选优化与太阳能电池匹配的金属-碘氧化还原对,初步实现了利用太阳能电池在不同太阳光照强度下直接充电,在太阳能储存转化领域有诱人的应用前景。在镁-碘二次电池体系研究方面,选择可再生的廉价天然大分子β-环糊精负载碘活性物质。利用溶解饱和的设计,向电解质中加入β-环糊精添加剂以减缓碘活性物质的不利穿梭。所构筑的镁-碘电池表现出两组分别对应单质碘与多碘化物和多碘化物与碘离子之间的氧化还原行为的充放电平台,放电容量达150 mAh g-1,并可以稳定循环40次。β-环糊精作为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添加剂显着提高电池的容量和循环稳定性,为制备低成本、绿色友好的镁-碘电池提供了思路。
孙延伟,田晓光,周东辉[3](2012)在《动力电池的发展现状及应用》文中指出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使新能源车的发展重获生机,而新能源车发展的最大瓶颈是动力电源。本文介绍了动力电池的发展现状,论述了动力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分析了动力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各类动力电池将来的发展应用前景。
夏洋[4](2011)在《氢氧化镍电极的活化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电动汽车的发展,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则是目前技术最为成熟的电动汽车。作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最重要的配套动力化学电源,MH/Ni动力电池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随着MH/Ni动力电池产业化速度的不断加快,我们仍要不断提高MH/Ni动力电池的比容量、比功率、使用寿命等性能并降低电池的生产成本,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则强烈的依赖于MH/Ni动力电池应用性技术的基础研究。对MH/Ni动力电池正极活化过程的研究就属于这一范畴,针对氢氧化镍电极的活化机制,本论文在氢氧化镍材料活化过程本质的研究、活化速度较快的含Ni(Ⅲ)的氢氧化镍材料的研究、添加剂Co和CoO的氧化过程及其对氢氧化镍电极性能的影响、活化后的MH/Ni动力电池长时间搁置后的特性研究等方面开展了一些创新性的工作:1.利用改进的单颗粒微电极实验装置研究了氢氧化镍的活化过程,现场观察到单颗粒氢氧化镍在充放电过程中自身颜色的变化,结果表明当电化学还原反应进行完后,仍有一部分Ni(Ⅲ)存在于颗粒中。活化过程的研究表明循环伏安法可以有效的活化氢氧化镍颗粒,颗粒在活化过程中充电效率的变化表明在初始阶段,氢氧化镍主反应的活化速度大于副反应氧析出反应的活化速度,随后,主反应的活化速度和副反应的活化速度基本一致,主反应和副反应的竞争关系是活化过程的一个重要性质。通过对氢氧化镍归一化输出能力的分析,表明活化过程并没有改善颗粒的电化学反应速率。综合实验数据的分析后,我们提出了单颗粒氢氧化镍的活化模型,氢氧化镍材料活化过程的本质就是一层特殊的导电性更好的活性物质的形成过程。2.采用在碱液中用强氧化剂氧化氢氧化镍的方法合成了部分氧化的氢氧化镍。通过增加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可以增加氢氧化镍的氧化程度,高温条件可以加剧氧化反应的进行。强氧化剂改变了氢氧化镍颗粒的表面成分和形貌,含5%Ni(Ⅲ)的氢氧化镍的表面Co、Zn元素的含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含10%Ni(Ⅲ)的氢氧化镍的表面颗粒之间的接触不再紧密,含20%Ni(Ⅲ)的氢氧化镍表面已被强氧化剂严重破坏。部分氧化的氢氧化镍,由于其表面Ni(Ⅲ)的存在改善了材料的导电性,使得这些材料的活化速度在活化过程的初期都要比母体氢氧化镍的活化速度快,这进一步证实了我们提出的氢氧化镍材料的活化本质。由于强氧化剂对含10%Ni(Ⅲ)和含20%Ni(Ⅲ)的氢氧化镍表面的过度作用,使得这两种材料的循环性能很差。含5%Ni(Ⅲ)的氢氧化镍材料的电化学综合性能最好。3.研究了CoO和Co在50℃的浓碱中首次电化学氧化的过程,并详细分析了CoO和Co在电化学氧化过程中结构和形貌的变化,提出了钻的电化学氧化机理,探讨了CoO和Co作为正极的添加剂对MH/Ni电池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初始反应物为CoO时,氧化产物是Co304的单相,而当初始反应物为Co时,氧化产物则是CoOOH和C0304的两相混合物。CoO和Co的电化学氧化机理揭示了钴在电解液中的溶解性和消耗CoOOH的反应的动力学这两个因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反应产物C0304和CoOOH的量。Co的氧化产物CoOOH可以很好地连接泡沫镍集流体与氢氧化镍颗粒,进而增强MH/Ni电池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CoO的氧化产物C0304可以很好地在氢氧化镍颗粒与颗粒之间建立导电连接,提高正极对β-Ni(OH)2的利用率,进而增强MH/Ni电池的容量性能。因此,CoO和Co需要同时作为添加剂添加到MH/Ni电池的正极中。4.以搁置两年后的分别添加了CoO和添加了Co的电池作为研究对象,从正极板、电解液及隔膜的性质分析了经过长时间搁置后的电池的性能。搁置两年后两种电池的正极板仍保持其本来的电化学性能,表明通过第四章中的方法在电池高温化成过程中形成的钻导电网络能够长时间的稳定存在,并能够保持良好的导电性。搁置两年后的电池显示,添加CoO的正极板中活性物质堆积得很致密,而添加Co的正极板中活性物质堆积得很松散。添加CoO的正极板表面和正极活性物质表面钴元素的含量都要大于添加Co的电极的情况。由于负极合金的腐蚀而溶解进入电解液中的Al、Ce、La、Mn元素的浓度很低,不会对电池的性能产生影响。由于析氧副反应对添加Co的电池正极的影响强烈,导致其隔膜内填充入大量的正极活性物质颗粒,而添加CoO电池的隔膜内正极活性物质的数量较少。
金艳秋[5](2011)在《AB3型合金的制备与储氢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商品化的AB5型稀土基储氢合金虽具有易活化的特点,但受CaCu5型结构的限制,其实际放电容量难以接近理论值,并且高低温放电问题也迟迟未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MH/Ni电池的发展。而AB3型La-Mg-Ni体系储氢合金以其高容量、低成本的优势成为取代AB5型稀土基贮氢合金的最佳材料。本文报道了作者在AB3型储氢合金的制备和性质方面的研究进展。本研究采用感应熔炼与热处理相结合方法合成了La0.65Mg0..23Ni2.9Nd0.12Al0.1合金和La0.7Mg0.3Ni2.875Co0.525Mn0.1合金,通过对合金进行XRD、SEM分析确定晶体结构,研究了合金的最大放电容量、循环寿命、高倍率放电、自放电等电化学性能,对1123 K和1173 K热处理合金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比较,从整体结果来看,前者的电化学性能要好于后者,可能的原因是随着温度的升高,Mg严重挥发影响其性能。本文还对Mg以单质和合金的成分添加进行初步研究,最大放电容量表明Mg以Mg-Li合金的形式感应熔炼效果最好。XRD结果表明,合金经热处理后主要由(La, Mg)Ni3相和(La, Mg)2Ni7相构成。
杨建锋[6](2010)在《锌镍电池正极材料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制备、结构与性能》文中认为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Ni-Al LDHs)又称作Al掺杂稳定的α-Ni(OH)2,充放电时发生α(II)/γ(III)循环,晶格不会出现明显的膨胀或收缩,放电比容量和电压平台较高,可望代替β-Ni(OH)2用作锌镍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从而明显提高电池的比能量和循环寿命。Ni-Al LDHs常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得到的样品往往比表面积较小,粒度分布较宽,电化学性能有待提高。另外,Ni-Al LDHs的电子导电性很差,大倍率放电性能不理想,用作锌镍电池正极材料时与碱性复合电解液和Zn负极的匹配性也有待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化学共沉淀法制备Ni-Al LDHs的过程中主要因素对产物电性能的影响,应用喷涂技术对中间产物凝胶状沉淀进行了喷涂处理以改善产物的物理性能和电化学性能,制备出了Co、La共掺杂的Ni-Al LDHs样品,并研究了Ni-Al LDHs正极锌镍电池的电性能,得出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化学共沉淀法制备Ni-Al LDHs过程中主要因素条件对产物放电比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给定因素水平下影响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原料配比nNi2+: nAl3+、凝胶状沉淀的干燥处理温度、粉末研磨尺寸、体系反应温度、pH值和母液陈化时间,较佳的制备条件是原料配比nNi2+: nAl3+为85:15,反应温度为45℃,pH值为10.5,陈化时间为36h,干燥处理温度为140℃,粉末研磨尺寸为600目。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原料配比影响产物的晶型结构和结晶度,降低原料配比可提高产物的结晶度和放电电压平台。干燥处理温度影响产物的结晶度和层板间H2O分子的嵌入量,升高干燥处理温度可提高产物的电化学活性、放电比容量和电极放电电压平台。粉末研磨尺寸影响产物的粒度分布和平均粒径,降低研磨尺寸可提高产物的电化学活性和放电比容量。2.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Ni-Al LDHs的过程中,采用喷涂技术对中间产物凝胶状沉淀进行处理。与常规方法相比,得到的粉末样品有较窄的粒度分布和较高的结晶度,比表面积由6.8m2/g提高到14.1m2/g,电极反应可逆性较好,有更高的电化学活性、放电比容量和电极循环稳定性。以0.5C倍率进行充放电时,样品的最高放电比容量和平均放电比容量分别达到347.5mAh/g和337.9mAh/g,循环1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5.4%。3.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出了Co、La共掺杂的Ni-Al LDHs。样品颗粒呈松散的球形或类球形,平均粒径在5μm以下,比表面积高达132.5m2/g。层板间嵌入有较多的H2O分子和CO32-、NO3-杂质阴离子,并与金属阳离子或OH-形成较强的配位作用,从而提高了层状结构的稳定性,充放电循环100周后材料的晶型结构仍为α相。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样品电极反应的可逆性好,质子扩散系数D0达到5.7×10-9cm2/s。充放电结果表明,样品电化学活性高,1C倍率充放电时平均比容量达到311.5mAh/g,电极循环稳定性好,有较低的充电电压和较高的放电电压平台,高放电倍率下表现更突出。按相同方法制备的Co掺杂样品颗粒呈不规则角块状,比表面积仅为5.4m2/g,而且粒度分布宽,电化学活性低,电极反应可逆性差,放电电压平台和循环稳定性均不理想。La掺杂样品的物理性能和电化学活性等与Co、La共掺杂样品接近,但放电比容量明显偏低。4.将喷涂处理制备的Ni-Al LDHs样品用作正极活性材料制备锌镍实验电池,并研究了其充放电循环性能。结果表明,实验电池的平均放电比容量达到308.6mAh/g(以正极活性物质的质量计算),明显高于球形β-Ni(OH)2正极锌镍实验电池,而且1C倍率下电池的放电中值电压比后者约高出57mV。实验电池放电倍率增大至5C后电压平台下降较明显,但中值电压仍可达1.60V以上。实验电池的循环性能受电解液的影响较大,采用7mol/L KOH电解液时循环40次后放电容量呈快速下降趋势且波动明显,采用3.2mol/L KOH+1.8mol/L K2CO3+1.8mol/L KF复合电解液时电池循环性能得到显着改善,12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在90%以上。但采用复合电解液时实验电池的充放电性能略有下降,其原因是电荷转移步骤的阻抗增大,阳极氧化和阴极还原时更容易极化,电极可逆性变差。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负极活性物质ZnO的溶解对实验电池的放电容量、循环寿命以及充放电性能影响均较明显,采用复合电解液时ZnO的溶解得到了有效抑制,因而电池的循环寿命得到显着提高。
商国云[7](2010)在《稀土—镁—镍基贮氢合金自放电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进一步改善新型R–Mg–Ni基(R = RE, Ca, Y)AB3型贮氢合金的自放电性能,研究元素影响规律,通过感应熔炼方法分别制备了Nd0.88Mg0.12Ni3.1+xAl0.20(x = 0.00, 0.10, 0.20, 0.30)和(LaxNdy)0.9Mg0.10Ni3.09- Mn0.12Co0.60Al0.13 (x/y = 5, 4, 3, 2, 1)贮氢合金。采用XRD和FESEM-EDS表征了贮存前后合金电极结构和表面形貌变化。测定了合金电极的电化学P–C–T曲线和Tafel极化曲线,研究了金属氢化物的热力学稳定性和合金电极的抗腐蚀能力,讨论了合金电极自放电的机理。XRD分析表明贮氢合金Nd0.88Mg0.12Ni3.1+xAl0.20 (x = 0.00, 0.10, 0.20, 0.30)由NdNi5相,Nd2Ni7相和少量的NdNi2相组成。随着Ni含量的增加,合金电极的荷电保持率先从22.5%(x = 0.00)增大到82.1%(x = 0.20),而后降低到33.2% (x = 0.30)。P–C–T测试表明金属氢化物的稳定性先增加后降低。合金电极开路贮存28 d后,XRD和FESEM-EDS分析表明,合金颗粒表面形成了Mg(OH)2和Nd(OH)3。Tafel极化测试得到,随着Ni含量的增加,腐蚀电流Icorr先从564.9 mA/g(x = 0.00)降低到368.1 mA/g(x = 0.20),而后升高到503.5 mA/g(x = 0.30),即当Ni含量为0.20时,合金电极在碱性电解质中具有较好的抗腐蚀能力。贮氢合金(LaxNdy)0.9Mg0.10Ni3.09Mn0.12Co0.60Al0.13 (x/y = 5, 4, 3, 2, 1)具有LaNi5、La2Ni7和LaNi3组成的多相结构。随着Nd替代La量的增加,金属氢化物的稳定性先增加后减小,合金电极的荷电保持率先从78.0%(x/y = 5)增大到80.8%(x/y = 4),而后又减小到71.1%(x/y = 1)。
汪继强,刘彦龙[8](2009)在《我国化学与物理电源产业与技术20年发展总体评述与前景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热烈庆祝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成立20周年之际,按照理事会的决议,协会秘书处组织了行业各个电池专业领域中的一批专家对我国化学与物理电源20年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并对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予以评述与展望。在当前化学与物理电源技术与产业发展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与挑战之际,协会组织这项工作,无疑是对促进我国电池行业快速发展有重要意义的一件大事。本文作为这些回顾文章中的一篇,将着重介绍我国化学与物理电源20年来的技术发展进程,特别是对新技术发展与新兴产业市场发展态势以及对未来发展的评述与展望。对每个专业20年来的发展与变化,则可进一步阅读相关部分的介绍。
高学峰,张文宽[9](2009)在《我国镉镍与氢镍电池20年发展概述》文中研究说明一、概述镉镍蓄电池自1900年问世以来,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百年来系列品种逐渐增多,产量逐年扩大,性能不断提高,应用领域更加广泛。它具有寿命长,耐过充过放,高低温性能好,能以超高倍率(30~40C)放电,维护方便等特点。
裴磊[10](2008)在《镍氢电池电化学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研究了高温贮存环境、合金粉、电解液以及隔膜对镍氢电池性能的影响。在本文第一章绪论中,主要陈述了镍氢电池目前国内外的发展情况、镍氢电池的主要构成部分以及材料的发展状况、电池组成部件对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本文第二章研究了镍氢电池(带电量为100%)在高温60℃的贮存环境下,其电压和内阻随贮存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高温60℃的存贮环境下,镍氢电池的电压随着贮存时间的增长而下降,在20d内,从1.34V左右下降到1.0V以下,说明电池在高温环境下贮存的自放电速度远大于常温环境下的自放电速度。内阻随着贮存时间的增长而增大,15d后内阻增长几乎呈直线上升趋势且超过50mΩ。本文第三章研究了不同钴含量的合金粉以及注液量对镍氢电池放电容量、内阻、过充性能和大电流(4A)放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金粉的钴含量对内阻的影响不大,钴含量为6.0%合金粉的1C放电容量要好于钴含量为5.5%合金粉,但其过充性能和大电流放电性能却低于钴含量为5.5%合金粉;随着注液量的增加,放电容量、内阻、过充性能和大电流(4A)放电性能均有所提高。但注液量过高,过充性能会有所下降。本文第四章研究了不同电解液配方对镍氢电池前期、末期自放电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温度下不同电解液配方制作成的电池的容量保持率。试验结果表明,随着NaOH密度的增大,镍氢电池容量保持率有增加趋势,且前期容量保持率比后期高。在低温条件下,电解液中NaOH密度的增大对容量保持率不利,即自放电较大;高温条件下,电解液中NaOH密度的增大对容量保持率有利,即自放电较小。本文第五章研究了不同隔膜及极组上部加碎隔膜对镍氢电池前期、末期、IEC自放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隔膜对镍氢电池前期、末期、IEC自放电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在极组上部加隔膜也对电池前期、末期、IEC自放电性能有很大的改善。
二、金属氢化物-镍电池用隔膜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属氢化物-镍电池用隔膜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电极材料及装配方式对新能源汽车用镍氢动力电池性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新能源汽车政策 |
1.1.1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的必然选择 |
1.1.2 新能源汽车分类及发展前景 |
1.1.3 动力电池的发展概况 |
1.2 镍氢电池的发展概况及前景 |
1.2.1 化学电源的发展 |
1.2.2 镍氢电池简介 |
1.2.3 镍氢电池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
1.2.4 镍氢电池的工作原理 |
1.2.5 镍氢电池的主要性能参数 |
1.2.6 贮氢材料的发展及制备工艺 |
1.2.7 混合动力汽车用镍氢动力电池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2 极耳样式与焊接方式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2.1 极耳样式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2.1.1 电池制作 |
2.1.2 电池的功率性能 |
2.1.3 电池的自放电性能 |
2.1.4 电池的低温放电性能 |
2.1.5 电池的循环寿命 |
2.1.6 小结 |
2.2 焊接方式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2.2.1 电池制作 |
2.2.2 电池的功率性能 |
2.2.3 电池的自放电性能 |
2.2.4 电池的低温放电性能 |
2.2.5 电池的循环寿命 |
2.2.6 小结 |
3 负极基材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3.1 基材选择 |
3.2 冲孔镀镍钢带设计及极板制作 |
3.2.1 钢带冲孔设计 |
3.2.2 负极板设计制作 |
3.3 电池制作 |
3.4 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3.4.1 电池的功率性能 |
3.4.2 电池的低温性能 |
3.4.3 电池的自放电性能 |
3.4.4 小结 |
4 贮氢材料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4.1 Mn含量对贮氢合金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4.1.1 合金的制备与测试 |
4.1.2 合金的相结构分析 |
4.1.3 合金的PCT特性 |
4.1.4 合金的活化及放电容量 |
4.1.5 合金的倍率性能 |
4.1.6 合金的循环稳定性 |
4.1.7 小结 |
4.2 Mn元素被Ni替代后对电池电性能的影响 |
4.2.1 合金粉制作 |
4.2.2 电池的制作 |
4.2.3 电池的功率性能 |
4.2.4 电池的自放电性能 |
4.2.5 电池的低温放电性能 |
4.2.6 电池的循环寿命 |
4.2.7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2)金属—碘二次电池的构筑及其电化学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金属-碘二次电池概述 |
1.3 金属-碘二次电池面临的问题 |
1.4 金属-碘二次电池的研究现状 |
1.4.1 锂-碘二次电池 |
1.4.2 镁-碘二次电池 |
1.4.3 锌-碘二次电池 |
1.5 论文选题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水系高性能锌-碘二次电池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设备 |
2.2.3 材料制备 |
2.2.4 材料表征 |
2.2.5 电化学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材料表征 |
2.3.2 电化学性能 |
2.3.3 “一步”反应储能机制 |
2.3.4 锌-碘电池的循环性能及应用潜力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凝胶电解质的柔性锌-碘二次电池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设备 |
3.2.3 材料制备 |
3.2.4 材料表征 |
3.2.5 电化学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材料表征 |
3.3.2 电池电化学性能 |
3.3.3 形变条件下的电化学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系铁-碘二次电池的制备及其太阳能电池直接充电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设备 |
4.2.3 材料制备 |
4.2.4 材料表征 |
4.2.5 电化学表征 |
4.2.6 光电化学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N-HPC/I_2 结构表征 |
4.3.2 铁-碘电池电化学性能表征 |
4.3.3 铁-碘电池的储能机制 |
4.3.4 太阳能直接充电储能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β-环糊精载碘的镁-碘二次电池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设备 |
5.2.3 材料制备 |
5.2.4 化学滴定法确定β-CD/I_2 复合物中碘含量 |
5.2.5 材料表征 |
5.2.6 电化学表征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材料表征 |
5.3.2 镁-碘电池电化学性能 |
5.3.3 β-CD添加剂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5.3.4 充放电状态下电极的表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动力电池的发展现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铅酸电池 |
2 金属氢化物-镍电池 |
3 超级电容器 |
4 锂离子电池 |
5 金属空气电池 |
6 结束语 |
(4)氢氧化镍电极的活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MH/Ni电池的工作原理 |
§1.3 MH/Ni动力电池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4 MH/Ni动力电池性能改善的措施 |
§1.5 氢氧化镍电极的研究进展 |
§1.5.1 氢氧化镍电极的发展概述 |
§1.5.2 氢氧化镍材料的品型和结构 |
§1.5.3 氢氧化镍电极的工作原理 |
§1.5.4 氢氧化镍的微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关系 |
§1.5.5 氢氧化镍电极的添加剂 |
§1.6 微电极技术及其应用 |
§1.6.1 粉末微电极方法及其应用 |
§1.6.2 碳纤维-单颗粒微电极方法及其应用 |
§1.6.3 金属微盘电极-单颗粒方法及其应用 |
§1.6.4 固定式单颗粒微电极方法及其应用 |
§1.6.5 光学显微镜现场观测单颗粒活性物质的电化学行为 |
§1.7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单颗粒技术研究氢氧化镍材料的活化过程 |
§2.1 引言 |
§2.2 实验 |
§2.2.1 分离商业化的氢氧化镍样品 |
§2.2.2 氢氧化镍-碳纤维微电极的制作 |
§2.2.3 实验装置 |
§2.2.4 循环伏安测试 |
§2.2.5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 |
§2.2.6 恒电压充电、恒电流放电测试 |
§2.2.7 氢氧化镍及活化后材料的电导率的测试 |
§2.2.8 光学显微镜观测 |
§2.2.9 氢氧化镍样品的结构表征 |
§2.2.10 氢氧化镍样品的形貌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商业化球形氢氧化镍的结构及成分 |
§2.3.2 分离商业化球形氢氧化镍的结果 |
§2.3.3 光学显微镜现场观测单颗粒活性物质的电化学行为 |
§2.3.4 单颗粒氢氧化镍的循环伏安研究 |
§2.3.5 单颗粒氢氧化镍的充电效率 |
§2.3.6 单颗粒氢氧化镍的恒电流充放电性能测试 |
§2.3.7 材料的归一化输出能力分析 |
§2.3.8 氢氧化镍活化前后的电子电导率 |
§2.3.9 氢氧化镍的活化模型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含Ni(Ⅲ)的氢氧化镍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实验器材和试剂 |
§3.2.2 含Ni(Ⅲ)的氢氧化镍的合成 |
§3.2.3 氢氧化镍中Ni(Ⅲ)含量的测定 |
§3.2.4 含Ni(Ⅲ)的氢氧化镍电子电导率的测量 |
§3.2.5 含Ni(Ⅲ)的氢氧化镍微电极的制作 |
§3.2.6 微电极的循环伏安测试 |
§3.2.7 含Ni(Ⅲ)的氢氧化镍电池的制作和测试 |
§3.2.8 含Ni(Ⅲ)的氢氧化镍样品的结构表征 |
§3.2.9 含Ni(Ⅲ)的氢氧化镍样品的形貌表征 |
§3.2.10 含Ni(Ⅲ)的氢氧化镍的表面成分检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反应条件对含Ni(Ⅲ)的氢氧化镍产物的影响 |
§3.3.2 氧化剂K_2S_2O_8部分氧化氢氧化镍对球形氢氧化镍结构的影响 |
§3.3.3 氧化剂K_2S_2O_8部分氧化氢氧化镍对球形氢氧化镍表面成分的影响 |
§3.3.4 氧化剂K_2S_2O_8部分氧化氢氧化镍对球形氢氧化镍表面形貌的影响 |
§3.3.5 部分氧化的氢氧化镍的电子电导率 |
§3.3.6 部分氧化的氢氧化镍的单颗粒循环伏安研究 |
§3.3.7 含不同比例Ni(Ⅲ)的氢氧化镍的充放电性能比较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添加剂Co和CoO的氧化过程及其对氢氧化镍电极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金属Co与CoO在常温和高温条件下的循环伏安测试 |
§4.2.2 MH/Ni动力电池的制作和测试 |
§4.2.3 制作钴基正极-MH电池 |
§4.2.4 CoO和Co及其氧化产物的结构表征 |
§4.2.5 CoO和Co及其氧化产物的形貌测试 |
§4.2.6 钴在浓碱中的结构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金属Co与CoO在常温和高温条件下的线性电势扫描(LSV)研究 |
§4.3.2 添加CoO的电池和添加Co的电池的电化学性质 |
§4.3.3 钴基正极-MH电池的电化学氧化过程 |
§4.3.4 电化学氧化过程中Co和CoO的结构变化过程 |
§4.3.5 电解液中钻的复合物 |
§4.3.6 钻材料的形貌 |
§4.3.7 钴的电化学氧化机理 |
§4.3.8 氢氧化镍电极中的两种导电网络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活化后的MH/Ni动力电池长时间搁置后的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 |
§5.2.1 研究的实验电池 |
§5.2.2 电池的拆解和处理 |
§5.2.3 正极板、正极活性物质和隔膜的物理性质表征 |
§5.2.3.1 SEM形貌分析 |
§5.2.3.2 XRD结构表征 |
§5.2.4 正极板、正极活性物质、隔膜和电解液的成分分析 |
§5.2.5 两种电池正极板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搁置两年后的电池的正极板的电化学性能 |
§5.3.2 搁置两年后正极板及活性物质的物理性质 |
§5.3.3 搁置两年后隔膜的物理性质 |
§5.4 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AB3型合金的制备与储氢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储氢合金电极 |
1.2.1 储氢合金的特性 |
1.2.2 储氢合金的分类 |
1.2.3 储氢合金的结构 |
1.2.4 储氢合金的电化学储氢原理 |
1.2.5 储氢合金的评价 |
1.2.6 MH-Ni电池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原料、仪器及实验过程 |
2.1 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 |
2.1.1 实验原材料 |
2.1.2 实验主要仪器及设备 |
2.1.3 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 |
2.2 晶体结构的确定 |
2.2.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2.3.1 电池组装 |
2.3.2 AB_3型储氢合金性能测试 |
第三章 La_(0.65)Nd_(0.12)Mg_(0.23)Ni_(2.9)Al_(0.1)合金样品的相结构与电化学性能 |
3.1 La_(0.65)Nd_(0.12)Mg_(0.23)Ni_(2.9)Al_(0.1)合金(1号样)的相结构 |
3.1.1 La_(0.65)Nd_(0.12)Mg_(0.23)Ni_(2.9)Al_(0.1)合金的XRD分析 |
3.1.2 La_(0.65)Nd_(0.12)Mg_(0.23)Ni_(2.9)Al_(0.1)合金的SEM分析 |
3.2 La_(0.65)Nd_(0.12)Mg_(0.23)Ni_(2.9)Al_(0.1)合金(1号样)的电化学性能 |
3.2.1 V-t曲线 |
3.2.2 活化性能和最大放电容量 |
3.2.3 倍率放电性能 |
3.2.4 荷电性能 |
3.2.5 循环稳定性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La_(0.7)Mg_(0.3)Ni_(2.875)Co_(0.525)Mn_(0.1)合金样品的相结构与电化学性能 |
4. La_(0.7)Mg_(0.3)Ni_(2.875)Co_(0.525)Mn_(0.1)合金(2号样)的相结构 |
4.1.1 La_(0.7)Mg_(0.3)Ni_(2.875)Co_(0.525)Mn_(0.1)合金的XRD分析 |
4.1.2 La_(0.7)Mg_(0.3)Ni_(2.875)Co_(0.525)Mn_(0.1)合金的SEM分析 |
4.2 La_(0.7)Mg_(0.3)Ni_(2.875)Co_(0.525)Mn_(0.1)合金(2号样)的电化学性能 |
4.2.1 V-t曲线 |
4.2.2 活化性能和最大放电容量 |
4.2.3 倍率放电性能 |
4.2.4 荷电性能 |
4.2.5 循环稳定性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今后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6)锌镍电池正极材料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制备、结构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锌镍电池简介 |
1.2.1 锌镍电池的发展简史 |
1.2.2 锌镍电池的工作原理 |
1.2.3 锌镍电池的分类 |
1.2.4 锌镍电池的制造方法 |
1.2.5 锌镍电池的性能特点 |
1.2.6 锌镍电池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1 层状双氢氧化物正极材料的提出 |
1.3.2 层状双氢氧化物的结构特征 |
1.3.3 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化学组成 |
1.3.4 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
1.3.5 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的突出优点 |
1.3.6 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的研究现状 |
1.3.7 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目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
1.4.1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2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3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制备条件的正交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材料及仪器 |
2.2.2 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制备 |
2.2.3 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制备的正交试验设计 |
2.2.4 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充放电性能测试 |
2.2.5 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的晶态结构分析 |
2.2.6 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的粒度分析 |
2.2.7 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的热重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制备条件的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2.3.2 原料配比对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2.3.3 干燥温度对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2.3.4 研磨尺寸对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喷涂处理对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结构与电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材料和仪器 |
3.2.2 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合成及喷涂处理 |
3.2.3 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的晶态结构分析 |
3.2.4 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微观形貌分析 |
3.2.5 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的比表面积测试 |
3.2.6 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的粒度分析 |
3.2.7 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电极的循环伏安测试 |
3.2.8 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电极的电化学阻抗测试 |
3.2.9 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充放电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喷涂处理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循环性能 |
3.3.2 喷涂处理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充放电性能 |
3.3.3 喷涂处理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电极的可逆性 |
3.3.4 喷涂处理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电极的电化学阻抗 |
3.3.5 喷涂处理对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晶体结构的影响 |
3.3.6 喷涂处理对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微观形貌的影响 |
3.3.7 喷涂处理对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粒度分布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Co、La 共掺杂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的结构与电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材料和仪器 |
4.2.2 Co、La 共掺杂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制备 |
4.2.3 Co、La 共掺杂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的结构表征 |
4.2.4 Co、La 共掺杂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微观形貌分析 |
4.2.5 Co、La 共掺杂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的比表面积测定 |
4.2.6 Co、La 共掺杂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4.2.7 Co、La 共掺杂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的热重分析 |
4.2.8 Co、La 共掺杂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电极的循环伏安测试 |
4.2.9 Co、La 共掺杂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电极的电化学阻抗测试 |
4.2.10 Co、La 共掺杂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充放电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Co、La 共掺杂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循环性能 |
4.3.2 Co、La 共掺杂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充放电性能 |
4.3.3 Co、La 共掺杂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电极的可逆性 |
4.3.4 Co、La 共掺杂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的质子扩散系数 |
4.3.5 Co、La 共掺杂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电极的电化学阻抗 |
4.3.6 Co、La 共掺杂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的结构特征 |
4.3.7 Co、La 共掺杂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化学组成 |
4.3.8 Co、La 共掺杂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微观形貌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正极锌镍电池的电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材料及仪器 |
5.2.2 锌镍实验电池正极的制备 |
5.2.3 锌镍实验电池负极的制备 |
5.2.4 锌镍实验电池的组装及充放电性能测试 |
5.2.5 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粉末微电极的循环伏安测试 |
5.2.6 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粉末微电极的电化学阻抗测试 |
5.2.7 锌负极的循环伏安测试 |
5.2.8 锌片电极的极化曲线测试 |
5.2.9 锌片电极的电化学阻抗测试 |
5.2.10 电极和活性物质的微观形貌观察 |
5.2.11 锌电极的析气量测定 |
5.2.12 负极活性物质 ZnO 溶解度的测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正极锌镍电池的循环性能 |
5.3.2 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正极锌镍电池的充放电性能 |
5.3.3 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正极锌镍电池的倍率性能 |
5.3.4 复合电解液对锌镍电池循环性能的影响 |
5.3.5 复合电解液对锌镍电池充放电性能的影响 |
5.3.6 复合电解液对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正极性能的影响 |
5.3.7 复合电解液对锌负极性能的影响 |
5.3.8 负极活性物质 ZnO 溶解对锌镍电池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论文 |
致谢 |
附件 |
(7)稀土—镁—镍基贮氢合金自放电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和研究目的 |
1.2 MH/NI 电池的发展概况 |
1.3 MH/NI 电池 |
1.3.1 MH/Ni 电池的工作原理 |
1.3.2 MH/Ni 电池的结构 |
1.3.3 MH/Ni 电池的自放电 |
1.4 贮氢材料和贮氢电极合金 |
1.4.1 贮氢材料的基本性质与分类 |
1.4.2 贮氢电极合金的基本性质与研究开发现状 |
1.4.3 AB_5 型贮氢合金 |
1.4.4 AB_2 型Laves 相贮氢合金 |
1.4.5 A_2B 型贮氢合金 |
1.4.6 AB_3 型贮氢合金 |
1.5 改善MH/NI 电池自放电性能的途径 |
1.5.1 贮氢电极 |
1.5.2 正极 |
1.5.3 隔膜 |
1.5.4 电解液 |
1.5.5 化成方式的影响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设备和材料 |
2.2 贮氢合金的制备 |
2.3 合金的化学组成与相结构分析 |
2.4 合金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
2.5 合金电化学性能和动力学性能的测试方法 |
第3章 NI 含量对ND_(0.88)MG_(0.12)NI_(3.10+X)AL_(0.20)贮氢合金自放电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合金的相结构 |
3.3 合金的荷电保持率 |
3.4 电极的表面氧化 |
3.5 TAFEL 极化 |
3.6 合金的热力学性能 |
3.7 合金的电化学性能 |
3.7.1 活化性能与最大放电容量 |
3.7.2 循环寿命 |
3.8 循环伏安特性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LA/ND 比对(LA_XND_Y)_(0.9)MG_(0.10)NI_(3.09)MN_(0.12)CO_(0.60)AL_(0.13)贮氢合金自放电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合金的相结构 |
4.3 合金电极的荷电保持率 |
4.4 合金电极表面的氧化 |
4.5 合金电极的热力学性能 |
4.6 合金的TAFEL 极化曲线 |
4.7 合金的电化学性能 |
4.7.1 活化性能与最大放电容量 |
4.7.2 循环寿命 |
4.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镍氢电池电化学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镍氢电池概述 |
1.1.1 镍氢电池的发展概况 |
1.1.2 镍氢电池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
1.2 镍氢电池组成材料的发展状况 |
1.2.1 镍电极材料的发展 |
1.2.2 金属氢化物电极材料的发展 |
1.2.3 镍氢电池辅助材料的发展 |
1.3 镍氢电池制作工艺和制作设备介绍 |
1.3.1 镍氢电池制作工艺 |
1.3.2 镍氢电池制作和检测设备 |
1.4 本文符号说明 |
1.5 本论文的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60℃高温存贮环境下镍氢电池电压和内阻的变化 |
2.1 前言 |
2.2 实验 |
2.2.1 实验电池制作 |
2.2.2 实验电池预充电、高温陈化及化成 |
2.2.3 实验电池的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高温贮存对电池H、I档电压的影响 |
2.3.2 高温贮存对电池H、I档内阻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电解液配方对镍氢电池自放电性能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实验 |
3.2.1 实验电池制作 |
3.2.2 实验电池预充电、高温陈化及化成 |
3.2.3 实验电池的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电解液配方对前期自放电的影响 |
3.3.2 电解液配方对末期自放电性能的影响 |
3.3.3 电解液配方对不同温度下自放电性能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合金粉和注液量对镍氢电池性能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实验 |
4.2.1 实验电池制作 |
4.2.2 实验电池预充电、高温陈化及化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对容量分布影响 |
4.3.2 对内阻的影响 |
4.3.3 对过充性能的影响 |
4.3.4 对大电流(4A)放电容量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隔膜对镍氢电池自放电性能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实验 |
5.2.1 实验电池制作 |
5.2.2 实验电池预充电、高温陈化及化成 |
5.2.3 实验电池的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隔膜对前期自放电性能的影响 |
5.3.2 隔膜对末期自放电性能的影响 |
5.3.3 隔膜对IEC自放电性能的影响 |
5.3.4 隔膜综合性能的评价 |
5.4 小结 |
结论 |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金属氢化物-镍电池用隔膜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电极材料及装配方式对新能源汽车用镍氢动力电池性能影响研究[D]. 尹亮亮.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1)
- [2]金属—碘二次电池的构筑及其电化学性能[D]. 柏冲. 天津大学, 2018(06)
- [3]动力电池的发展现状及应用[J]. 孙延伟,田晓光,周东辉. 价值工程, 2012(14)
- [4]氢氧化镍电极的活化机制研究[D]. 夏洋. 武汉大学, 2011(05)
- [5]AB3型合金的制备与储氢性能研究[D]. 金艳秋. 长春理工大学, 2011(04)
- [6]锌镍电池正极材料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制备、结构与性能[D]. 杨建锋.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5)
- [7]稀土—镁—镍基贮氢合金自放电性能的研究[D]. 商国云. 燕山大学, 2010(08)
- [8]我国化学与物理电源产业与技术20年发展总体评述与前景展望[A]. 汪继强,刘彦龙. 中国电池行业二十年发展历程, 2009
- [9]我国镉镍与氢镍电池20年发展概述[A]. 高学峰,张文宽. 中国电池行业二十年发展历程, 2009
- [10]镍氢电池电化学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D]. 裴磊. 广东工业大学,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