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移动通信基站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方法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洲[1](2021)在《共享电力铁塔5G通信天线搭载方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相比4G信号,5G通信信号波长短、障碍物绕射能力差、损耗大,导致5G信号覆盖面积小,为保证信号质量,5G通信势必要加大基站密度,这就使本不丰富的站址资源更加紧缺。电力铁塔是国家电网公司的重要资源,且分布范围广泛,数量可观,具有与通信行业共建共享的巨大优势,因此通过电力铁塔共享搭载5G通信天线可以大大加快5G通信组网速度,缓解站址资源紧张的局面。共享电力铁塔作为新生事物,在发展中面临以下几个关键问题:1.如何针对共享电力铁塔提出系统性5G通信天线搭载方案;2.由于5G基站功耗巨大,需要配置大功率供电系统,如何解决偏远地区共享电力铁塔大功率供电并提高供电质量是一个重要难题。本文以共享电力铁塔为背景,提出共享电力铁塔5G通信天线搭载方案,并给出基站大功率供电方案。为得到5G通信天线搭载方案,首先,本文对电力铁塔各项参数进行分析,从其使用年限,覆冰情况,重要程度,特殊地形等角度给出了初步选取共享电力铁塔的要求;接着给出5G通信天线在电力铁塔上的三种搭载位置,分为塔顶、塔头和塔身,并以四种典型塔型实例,从防雷、电气安全距离、磁场强度要求三个角度,给出不同工况的天线搭载位置,即给出最大天线搭载高度;最后通过模拟计算5G 3.5GHz频段链路预算及传播模型,给出通信天线在不同搭载高度的信号传播范围,以此可根据通信需求得到天线在电力铁塔上最低搭载高度。本文基于现有取电方式的优缺点,提出一种共享电力铁塔大功率供电方案,即在共享电力铁塔距离市电很近时,直接引入220V/380V市电供电,并以蓄电池和超级电容构成的混合储能系统作为备用电源;当无法引入市电或引入市电成本较高时,应用开芯式电力变压器直接从共享电力铁塔高压输电线路取电,同时采用混合储能系统作为后备电源为基站供电。为了保障供电质量,针对混合储能系统,提出一种考虑通信设备负载特性的模型预测与PI结合的控制方法,并通过仿真与实验进行验证。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PI控制,本文所提控制方法在电压波动时响应迅速、抗扰性强,能够保障5G通信基站大功率供电质量。
张恩华[2](2021)在《地质灾害监测RTU的软件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泥石流灾害一旦爆发往往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给山区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我国山区地质条件复杂,泥石流灾害频发,依靠人工观测的传统手段无法进行全天候的有效监测。现有的泥石流预警装置对环境的适应性相对较差,测量参数也较为单一,相比国际上同类产品稳定性较低,野外恶劣工况下难以长期稳定工作。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可在野外保持长期工作,可远程全自动全天候监控泥石流信息的监测设备。本文设计的地质灾害监测远程终端单元RTU能够根据泥石流灾害的演变、发展及其形成形态,对泥石流易发地的气象、水文、声音等数据进行采集,并进行智能分析与决策。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完成RTU设备端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低功耗管理设计和传感器采集设计。为了使RTU长期工作在野外,本文从软件角度为RTU设计了低功耗管理模式,RTU系统可通过定时休眠唤醒以降低整体运行功耗。根据传感器信号输入类型分别对采集函数进行设计,针对不同传感器的工作特点设计不同的数据采集方式。(2)为了使RTU设备端采集数据发送至上位机,本文设计了基于4G通信和北斗短报文通信技术的双信道网络通信技术。其中北斗通信为辅助通信方式,4G通信作为RTU设备的主通信方式需要结合消息队列遥测协议MQTT,连接到阿里云平台来完成消息的发布和接收。(3)地灾RTU采集的数据最终会发送至上位机,当上位机采集到异常数据时系统需要自动发出预警。本文引入一种基于自编码器单分类学习的方法,对地灾RTU采集数据中的异常数据进行辨识。当发生泥石流灾害时,异常数据特征变化明显,系统将自动辨识出上报数据中的异常数据特征并发出预警信息。最后以汶川地区采集的降雨量信号和泥水位信号对自编码器算法进行仿真验证。本文最后利用搭建的RTU平台样机对RTU采集系统进行整体测试。首先对RTU设备端的低功耗模式进行测试。接着从传感器采集信号输入类型,以模拟量、开关量和RS485信号输入形式分别对各采集传感器进行测试。然后对RTU系统的双通道组网通信进行测试,通过对4G模块的测试,验证了整个采集系统的设计完整性和数据传输有效性。最后完成了异常数据状态的辨识测试,通过利用监测设备采集的降雨量数据对泥石流预警系统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自编码器算法可以更好的辨识出采集数据中的异常数据。
孔得曦[3](2019)在《淮安市2018-2020年高铁沿线无线信号覆盖的规划》文中研究指明近十年来,我国公共交通飞速发展,其中国内主要交通线路已经基本被高速铁路贯穿覆盖。高铁运行速度远高于传统陆地交通运输工具,表现出高效快捷等方面的优势,因而开始成为长距离出行的首选。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带动下,各种移动智能终端开始不断出现,在乘坐高铁时用户可能需要通过这些设备进行移动办公或者娱乐休闲。如何进行高铁的移动网络覆盖、满足用户的无线网络使用需求,尤其是在铁塔公司成立后,如何通过一次站址规划,同时满足国内三家运营商的高铁移动网络覆盖需求,有必要进行先期分析和研究。本文介绍了LTE无线网络技术,在论述高铁无线网络规划基础上,重点对淮安地区的新建高铁线路移动通信网络覆盖进行了规划,主要内容如下:(1)从移动通信网络基本原理出发,对LTE技术主要特点、无线传播理论、LTE无线传播模型进行了讨论,并初步研究了无线网络规划的基本概念和流程。(2)从高铁无线专网覆盖的需求出发,对多普勒频移、信号切换等影响高铁移动网络信号覆盖的主要难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从算法校正、设备级联应对、天馈针对性布置、组网方式应对等各层级解决方案。(3)从淮安高铁无线网络覆盖目标出发,结合淮安政治、经济、社会等发展环境,淮安市高铁规划、建设现状,淮安市移动通信网络基本情况等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了高铁专网规划原则与建设策略。(4)铁塔公司统筹三家高铁专网覆盖,设计了高铁宏基站、室分、配套及传输规划方案,结合规划方案得出了相应投资计划。根据本次规划输出的建设计划,目前已建设落地部分站点,并计划于2019、2020年度完成全部站点建设。
高鹏程[4](2020)在《复杂环境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近场特性及其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对复杂环境下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近场特性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评价近场特性环境影响的方法,根据前期调查、资料查阅、相关专业监测及工作人员访问等收集的资料,同时对基站外场环境进行现状监测,在此基础上分析外场测试数据,再通过仿真天线模型得出相应数据进一步的比较模拟,从而为基站电磁辐射近场区评价提供技术依据。同时在对典型事例的研究中,得出了复杂环境下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的影响分析与评价方法,并提出电磁辐射环境评价和管理原则建议。现将本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概述如下:(1)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特性的理论分析。在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近场仿真分析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系统特点和移动通信基站天线近场辐射经验公式及环境特征自己构建了构建仿真计算。通过建立典型基站电磁环境的仿真模型,定量研究移动通信基站近场区电磁辐射的分布规律及与远场区电磁辐射特征的差异,得出了结论是只要测量位置在天线远场方向图主波束的半功率波束宽度内,就是种能保证远场公式推算出的功率密度值大于电磁仿真软件的近场辐射仿真值。(2)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的测试与验证。构建基站电磁辐射近场区测试系统,结合移动通信基站的特点建立天线近场区测试的模型,形成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对典型基站电磁环境进行实际测量,与理论模型的分析结果进行合理化比较,在通常情况中随着天线功率越强,计算场强越大,出现的超过阈值的点越多,这最终为基站的电磁辐射评价提供技术依据。(3)复杂环境下移动通信基站近场区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方法。研究基站近场区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方法,通过典型实例研究,天线近场区内功率密度采用远场区公式计算是保守和可行的。这将简化近场区计算方法,并提出基站建设的电磁辐射环境管理原则建议。
刘嘉盛[5](2019)在《LTE网络室内分布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由于目前室内无线覆盖相对薄弱,仅仅依靠室外宏基站的覆盖已经不能满足用户上网流量爆发式增长的通信需求。伴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大规模新建了大量的高层住宅、大型商业中心和写字楼。因此,通过建设室内分布式天线系统来解决室内信号覆盖问题已受到电信运营商的重视。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了室内分布式天线系统组网中使用的无源器件、天线、馈线、有源设备的功能用途、技术参数,为室内分布式天线系统组网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2)研究了LTE室内分布式天线系统的组网方式及其设计方案。(3)提出了室外宏基站和室内小基站综合覆盖人流密集区域的实施方案,解决了LTE网络室内、外覆盖问题,满足了用户覆盖需求和运营商的网络容量需求。(4)以一个新建写字楼进行室内分布式天线系统覆盖为案例,从工程建设项目的需求分析、组织设计、系统仿真、工程实施、设备开通入网、工程测试验收全流程进行了工程实践,达到了预期设计效果。
代煜[6](2018)在《惠州移动TD-LTE无线网络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通信技术不断的发展,人们对通信和数据业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原本建设的3G网络已经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用户流量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针对当地的情况,更合理的规划和建设一张合理的4G网络,对当前的3G网络进行网络压力的分担,因此本文以惠州移动TD-LTE网络规划为基础,进行网络仿真和阶段性的网络建设的论证,讨论了惠州市TD-LTE网络规划的方案,对后期的无线网的优化和无线网的运行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的建议。本文首先介绍了本次研究的意义和目的,论述和分析4G无线网建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总结了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第二章,分析了TD-LTE技术和网络架构的主要技术特征,以及无线网架构和组网方式,对核心网架构也进行了论述。第三章分析了惠州市移动通信网络的网络现状、覆盖现状以及无线网语音业务的现状,并分析了数据业务的现状、无线网质量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第四章讨论了LTE网络建设思路及原则,对本次工程覆盖的人口和热点小区以及本次覆盖的目标进行了分析。本文的第五章是仿真部分,主要包括仿真参数、仿真结果和仿真分析三个部分。第六章提出了惠州无线网的建设方案,包括设备的选型,电源设备的配置方案,以及工程投资估算,最后进行了本次研究的总结。
江帆[7](2019)在《萍乡市LTE 800MHz基站建设的规划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数据流量的需求越来越高。为了应对不断增长的移动数据业务需求,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网络的频谱资源,在现有网络设备的基础上最小化投资,最快的建网,逐步顺利演进到VoLTE,国内外运营商面临的紧迫问题。首先,深入分析研究了中国电信LTE网络的现状。研究的内容包括目前国内三大运行商正在使用的网络频段,以及国外主要运营商正在使用的网络频段。其次,完成了LTE 800MHz无线网覆盖性能的优势分析。根据链路预算得出LTE 800MHz的覆盖范围是LTE 1.8GHz覆盖范围的四倍左右。说明了LTE800MHz对于中国电信快速推进4G网络农村全覆盖的重要性。然后,完成了LTE 800MHz基站的规划方案。并对重耕方案、LTE800MHz设备部署方案、业务模型和无线网络结构进行了研究。最后,完成了萍乡地区LTE 800MHz基站的规划设计方案。总结得出重耕800MHz网络不仅能够达到充分利用现有网络频谱资源的目的,还可以利用800MHz频段覆盖更广的优势,降低LTE网络建设的成本,达到快速推进萍乡农村地区4G网络覆盖的目的。
俞程玮[8](2019)在《5G终端宽覆盖4×4射频电路关键技术研究与验证》文中研究表明目前,5G商用化进程在不断推进,而5G终端芯片是5G商用化的关键之一。为完成5G终端基带芯片的设计,需要搭建原型平台进行验证。原型平台包括基带和射频两个部分。其中,大带宽、多通道、宽频率覆盖是射频电路的主要挑战。论文根据3GPP Release15标准,在2.6GHz5GHz频率范围内,对5G终端4×4射频电路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和验证。具体工作内容包括:第一,详细论证了超外差架构、零中频架构和低中频架构的性能,分析对比其优缺点。结合5G终端芯片的发展需求和5G终端射频电路的主要挑战,确定了射频电路采用混合架构。其中,接收电路采用超外差架构、发射电路采用零中频架构和超外差架构的设计方案。第二,根据3GPP R15标准,结合国内运营商入网需求,提炼出5G终端射频电路具体需求。然后,对射频电路的收发EVM、谐波抑制、邻道泄露抑制比、灵敏度、动态范围和噪声系数等关键指标进行详细分析。依据分析结果,设计射频电路架构,选取合适的射频器件,完成放大滤波单元、变频单元、时钟单元以及基带接口单元的详细设计。第三,搭建射频前端测试环境和系统测试环境。测试结果表明,在射频前端测试环境下,数据带宽为100MHz时,256QAM的发射EVM<3.5%、接收EVM<2%;在系统测试环境下,外场物理层下行峰值速率稳定在658.081Mbps,内场物理层下行峰值速率稳定在1.11Gbps。最后,根据实际测试结果,为下一步5G射频电路的设计提出建议。论文设计和实现了一种5G终端宽覆盖4×4射频电路,频率覆盖范围为2515MHz2675MHz、3300MHz3600MHz和4800MHz5000MHz,最大带宽100MHz,最大发射功率为23dBm/100MHz,三个频段均支持4发4收。论文作为5G终端芯片验证平台的组成部分,为开展5G终端芯片的验证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为5G终端射频电路的集成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晨[9](2019)在《高效率线性Doherty功率放大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日新月异,势头迅猛且毫无减缓的趋势。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越加需要具有更高数据吞吐量和更低功耗的通信系统,这为无线发射机的设计者们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射频功率放大器(PA)是无线通信发射机的关键模块,它的性能指标严重影响着整个通信系统的效率和线性度。为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现今的无线通信系统在带宽和载波数量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然而,射频PA的记忆效应使设计具有宽瞬时带宽的高功率放大器变得非常困难。除了带宽问题之外,诸如CDMA-2000,宽带码分多址(WCDMA),正交频分复用(OFDM)等无线通信系统的瞬时发射功率很大且变化快速,造成射频信号功率具有高峰均比(PAPR)。因此,用于通信系统的基站PA必须满足足够高的线性度以放大高PAPR的调制信号。为了满足线性要求,PA通常偏置在A类或AB类工作状态模式下,并且必须在峰值输出功率大量回退下工作,而回退时的效率是基站PA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此外,通信系统的尺寸和成本都在降低,其冷却系统也变得愈加简单小巧,因此效率增强技术变得非常重要。宽瞬时带宽的高效率和高线性度的PA设计已成为热点问题。本文研究了不同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并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射频PA的研究进展和成果,总结了高效率、高线性度射频PA的设计难点,详细分析了记忆效应的来源以及它对PA线性度的影响。为了提升PA的效率、提高线性度,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双偏置网络结构,设计了一款Doherty PA,并通过完整的理论推导证明了其可行性,另外还采用新型合路器降低阻抗变换比,以及利用3dB耦合器替代传统Doherty功率放大器中的功分器。为了验证其实际可行性,本文采用CREE半导体公司的GaN HEMT功放管CGH40010F,Rogers4350B板材,设计了一款工作在5G低频段(3.4-3.6 GHz)的Doherty功率放大器。其中,主放大器工作在AB类,直流偏置为Vds=28 V,Vgs=-2.75 V;辅放大器工作在C类,直流偏置为Vds=28 V,Vgs=-6 V。经过实物测试,本文设计的Doherty PA的饱和输出功率为43-44 dBm,饱和漏极效率超过70%,功率回退6 dB处的效率在51%-55%,功率回退8dB处效率高于43%。加入数字预失真后,在平均输出功率达到42.5 dBm时的邻近信道泄露比低于-46.5 dBc,对比当前国内外功放指标,效果良好。
周树文,赵旭[10](2018)在《面向下一代通信基站电源及配套的容量配置与计算》文中提出移动通信,为了满足各个不同通信连接的实际负荷量,往往是需要能够结合更多的容量计算,选择最为接近使用目的的配置方案。为了提高移动通信基站电源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考虑到第五代的通讯基站,其电源容量的要求可能更高,因此一定要考虑到无线通信网络基站电源这一重要部分在整体基站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性,科学的选择能够影响到电源系统的可靠计算方法,从而为下一个时间段移动通信基站的实际应用做出积极的努力。
二、移动通信基站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方法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移动通信基站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方法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共享电力铁塔5G通信天线搭载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典型电力铁塔5G通信天线搭载方案 |
2.1 电力铁塔选取 |
2.2 天线搭载位置选取 |
2.2.1 典型塔型电力铁塔分析 |
2.2.2 共享电力铁塔的防雷 |
2.2.3 电气安全距离分析 |
2.2.4 磁场强度分析 |
2.3 天线最小搭载高度 |
2.3.1 5G3.5GHz频段链路预算 |
2.3.2 5G传播模型计算 |
2.4 天线加挂及布置方式 |
2.5 搭载方案 |
2.6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共享电力铁塔大功率供电方案 |
3.1 输电线路在线取电方法 |
3.2 传统基站电源配置方案 |
3.3 5G通信基站的大功率取电方案 |
3.4 混合储能系统控制策略 |
3.4.1 混合储能系统的PI控制方法 |
3.4.2 混合储能系统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
3.4.3 混合储能系统的模型预测与PI结合控制方法 |
3.5 仿真和实验 |
3.5.1 仿真验证 |
3.5.2 实验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地质灾害监测RTU的软件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主要任务和关键点 |
第二章 泥石流预警设备总体方案设计 |
2.1 地灾RTU的主要功能 |
2.2 总体方案设计 |
2.3 软件系统总体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设备端RTU的软件设计 |
3.1 软件设计思想 |
3.2 低功耗管理设计 |
3.3 工作状态划分 |
3.4 传感器采集设计 |
3.4.1 开关量信号采集 |
3.4.2 模拟量信号采集 |
3.4.3 RS485 传感器信号接收 |
3.5 状态迁移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4G和北斗卫星通信技术的组网设计 |
4.1 通信单元设计 |
4.1.1 基于北斗卫星通信系统的设计 |
4.1.2 基于4G移动通信网络的设计 |
4.1.3 双信道网络组网设计 |
4.2 网络传输设计 |
4.2.1 MQTT的实现方式 |
4.2.2 连接到MQTT协议 |
4.2.3 MQTT数据发布与订阅 |
4.2.4 MQTT移植到状态机 |
4.3 数据应用管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自编码器的异常数据监测方法设计 |
5.1 机器学习概述 |
5.2 单分类学习 |
5.3 自编码器原理介绍 |
5.4 基于自编码器的单分类学习方法实现地灾数据异常状态辨识 |
5.4.1 数据预处理 |
5.4.2 模型的建立 |
5.4.3 模型的实现 |
5.5 地灾监测数据特征异常波形辨识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整体测试性能及分析 |
6.1 实验平台搭建 |
6.2 低功耗测试 |
6.3 传感器采集测试 |
6.3.1 模拟量采集 |
6.3.2 开关量信号采集 |
6.3.3 RS485 接口采集 |
6.4 双通道组网通信测试 |
6.4.1 北斗通信测试 |
6.4.2 4G通信测试 |
6.5 采集数据异常状态辨识测试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3)淮安市2018-2020年高铁沿线无线信号覆盖的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高铁LTE及面临的挑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LTE技术与网络规划概述 |
2.1 LTE系统概述 |
2.2 LTE系统的主要特点 |
2.2.1 OFDM技术 |
2.2.2 网络架构扁平化 |
2.2.3 MIMO技术 |
2.3 LTE无线传播模型的选择及校正原理 |
2.3.1 无线传播模型 |
2.3.2 LTE模型选择 |
2.4 LTE无线网络规划 |
2.4.1 概念 |
2.4.2 基本流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铁场景下无线信道的研究 |
3.1 基本概念 |
3.2 高速环境无线传输性能因素分析 |
3.3 高铁移动网络信号覆盖难题 |
3.3.1 多普勒频移 |
3.3.2 小区切换和重选 |
3.4 高速铁路覆盖解决方案 |
3.4.1 自适应频偏校正算法 |
3.4.2 单信号蜂窝多RRU级联技术 |
3.4.3 车厢内覆盖 |
3.4.4 车载直放站方案 |
3.4.5 高铁组网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铁专网规划原则 |
4.1 高铁现状情况 |
4.1.1 已开通项目清单 |
4.1.2 规划及在建项目清单 |
4.2 淮安市高铁项目整体情况 |
4.3 运营商无线网络情况分析 |
4.3.1 整体情况 |
4.4 规划原则 |
4.4.1 规划方法 |
4.4.2 高铁专网规划原则 |
4.5 高速铁路建设策略 |
4.5.1 宏站建设策略 |
4.5.2 室分建设策略 |
4.5.3 高铁配套建设策略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淮安高铁规划方案 |
5.1 宏基站规划方案 |
5.1.1 高铁沿线存量基站现状 |
5.1.2 新规划站点 |
5.2 室分站点规划方案 |
5.2.1 单路传统室内分布系统 |
5.2.2 双路传统室内分布系统 |
5.2.3 皮基站建设方案 |
5.3 投资规划 |
5.3.1 宏基站投资规划 |
5.3.2 室分站投资规划 |
5.4 规划成果落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复杂环境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近场特性及其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电磁辐射环境影响研究 |
1.2.2 国内电磁辐射环境影响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仿真建模 |
2.1 天线基本理论和参考天线 |
2.1.1 天线辐射基本理论 |
2.1.2 基站天线各项参数指标 |
2.2 电磁仿真分析环境 |
2.2.1 仿真软件CST |
2.2.2 仿真软件FEKO |
2.3 近场测试方案 |
2.3.1 测试方法 |
2.3.2 测试系统及被测对象 |
第3章 外场测试 |
3.1 第一次外场测试 |
3.1.1 测试环境 |
3.1.2 测试场景 |
3.1.3 测试结果 |
3.2 第二次外场测试 |
3.2.1 测试环境 |
3.2.2 测试场景 |
3.2.3 测试结果 |
3.3 外场测试讨论 |
3.3.1 场景一数据分析与讨论 |
3.3.2 场景二数据分析与讨论 |
第4章 电磁环境近场仿真分析 |
4.1 天线仿真模型验证 |
4.1.1 模型验证目的 |
4.1.2 天线ODV-065R15B(900MHz65°)模型验证 |
4.1.3 天线ODV-065R17K-G(2GHz65°)模型验证 |
4.2 天线近场变化规律理论分析 |
4.2.1 理论分析目的 |
4.2.2 ODV-065R15B900MHz波束宽度65°基站天线变化分析 |
4.2.3 ODV-065R17K-G2GHz波束宽度65°基站天线变化分析 |
4.2.4 理论分析结论 |
4.3 场景仿真 |
4.3.1 场景仿真目的 |
4.3.2 场景一 |
4.3.3 场景二 |
4.3.4 场景研究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改进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研究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LTE网络室内分布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LTE网络关键技术 |
2.1 LTE网络概述 |
2.2 LTE网络构成 |
2.3 关键技术 |
2.3.1 正交频分多址OFDMA技术 |
2.3.2 多天线MIMO技术 |
2.3.3 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技术 |
2.3.4 干扰抑制ICIC技术 |
第三章 LTE室内分布式天线系统工程建设原则 |
3.1 室内分布式天线系统建设方式 |
3.1.1 新建分布系统 |
3.1.2 改造分布系统 |
3.1.3 天线设置要求 |
3.1.4 共建共享原则 |
3.2 室内分布式天线系统建设类别 |
3.2.1 无源室内分布式天线系统 |
3.2.2 有源室内分布式天线系统 |
3.2.3 室内光纤分布系统 |
3.2.4 泄漏电缆分布系统 |
3.3 分布式室内天线系统设备的应用 |
3.3.1 馈线应用原则 |
3.3.2 天线应用原则 |
3.3.3 器件应用原则 |
3.3.4 数字直放站的应用原则 |
3.4 配套线缆布放原则 |
3.4.1 GPS天线布放原则 |
3.4.2 馈线布放原则 |
3.4.3 电源线布放原则 |
第四章 LTE网络分布式室内天线系统设计 |
4.1 分布式室内天线系统设计依据 |
4.2 分布式室内天线系统设计指标 |
4.3 LTE网络覆盖设计要求 |
4.3.1 三层覆盖方式 |
4.3.2 室外宏基站覆盖室内 |
4.3.3 室内深度覆盖 |
4.4 LTE网络信号源选型 |
4.4.1 中兴设备 |
4.4.2 爱立信设备 |
4.4.3 信号源功率设计 |
4.5 室内分布式天线系统天线布放设计 |
4.5.1 覆盖指标要求 |
4.5.2 分场景布放原则 |
4.5.3 多系统合路设计 |
4.5.4 传输损耗设计 |
4.5.5 天线口功率设计 |
4.5.6 切换区域设计 |
4.6 网络系统参数设计 |
4.6.1 TA规划设计 |
4.6.2 PCI规划 |
4.6.3 无线网络同步 |
第五章 分布式室内天线系统实施案例 |
5.1 某高档商住楼工程概述 |
5.1.1 无线网络勘察情况 |
5.2 设计规划 |
5.3 站点基本指标 |
5.3.1 话务模型 |
5.3.2 覆盖模型测算 |
5.3.3 信号源规划 |
5.3.4 材料清单 |
5.3.5 投资估算 |
5.4 分布系统覆盖设计 |
5.4.1 平面图及系统图设计 |
5.4.2 系统仿真 |
5.5 工程测试 |
第六章 小基站室内外立体覆盖的工程实现 |
6.1 小基站的介绍 |
6.2 新设备室内室外结合覆盖工程实践 |
6.2.1 工程覆盖情况 |
6.2.2 QCELL小基站分布式室内天线系统建设方案 |
6.2.3 新型室外小基站IMACRO建设方案 |
6.2.4 开通运行情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惠州移动TD-LTE无线网络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TD-LTE技术与网络架构 |
2.1 网络技术特征 |
2.2 无线网架构 |
2.2.1 无线网组成 |
2.2.2 组网方式 |
2.3 核心网架构 |
2.3.1 网络架构 |
2.3.2 主要网元功能 |
2.3.3 我省网络架构设置 |
2.3.4 网元设置地点和覆盖区域 |
第三章 无线网络现状分析 |
3.1 网络覆盖现状 |
3.1.1 GSM网络现状 |
3.1.2 TD-SCDMA网络现状 |
3.1.3 TD-LTE网络覆盖现状 |
3.2 现网话音业务现状 |
3.3 现网数据业务现状 |
3.3.1 数据流量分布 |
3.3.2 GSM室外热点小区分布 |
3.3.3 GSM室内热点小区分布 |
3.4 无线网质量现状 |
3.5 无线网发展趋势 |
第四章 TD-LTE网络建设思路及原则 |
4.1 四网协同原则 |
4.2 四网协同发展策略 |
4.3 协同分析原则 |
4.4 协同规划原则 |
4.5 协同建设原则 |
4.6 覆盖规划相关标准划分 |
4.6.1 覆盖区域类型划分标准 |
4.6.2 数据业务热点小区划分标准 |
4.6.3 面积覆盖率、人口覆盖率等指标标准 |
4.7 本期工程覆盖目标 |
4.8 频率使用和容量配置原则 |
4.8.1 频率使用原则 |
4.8.2 频率组网原则 |
4.8.3 子帧配置原则 |
4.8.4 容量配置原则 |
4.9 室外站点规划原则 |
4.9.1 室外覆盖指标要求 |
4.9.2 干扰排查和规避 |
4.9.3 网络结构分析 |
4.10 室内站点规划原则 |
4.10.1 覆盖指标要求 |
4.10.2 物业点选择原则 |
4.10.3 室分单双路选择原则 |
4.11 天线及美化外罩选择原则 |
4.11.1 天线选择原则 |
4.11.2 美化外罩选择原则 |
4.12 网间干扰协调 |
4.12.1 系统隔离度 |
4.12.2 天线隔离距离 |
4.12.3 加装滤波器 |
4.12.4 其他方法 |
4.12.5 基站同步 |
4.13 基站传输需求 |
第五章 无线网络规划仿真 |
5.1 仿真参数 |
5.1.1 电子地图 |
5.1.2 传播模型 |
5.1.3 天线参数设置 |
5.1.4 基本参数设置 |
5.2 仿真结果 |
5.2.1 主城区仿真结果 |
5.2.2 一般城区仿真结果 |
5.2.3 县城城区仿真结果 |
5.3 仿真分析 |
第六章 无线网建设方案 |
6.1 无线网建设方案 |
6.1.1 宏基站建设方案 |
6.1.2 室内覆盖建设方案 |
6.2 设备选型 |
6.2.1 eNodeB设备 |
6.2.2 天线设备 |
6.2.3 电源设备配置方案 |
6.3 投资估算说明 |
6.3.1 无线网投资估算 |
6.3.2 配套项目投资估算 |
6.4 投资估算汇总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萍乡市LTE 800MHz基站建设的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2章 LTE800MHz无线网络 |
2.1 目前国内运营商频谱现状 |
2.2 800MHz与1.8GHz覆盖性能对比与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LTE800MHz基站规划设计 |
3.1 LTE800MHz频率重耕 |
3.1.1 频率规划 |
3.1.2 频率重耕 |
3.2 LTE800MHz设备部署 |
3.3 业务模型 |
3.4 LTE800MHz无线网络结构 |
3.5 无线网基础设计指标取定 |
3.6 链路预算 |
3.6.1 链路预算方法 |
3.6.2 无线传播模型 |
3.6.3 LTE800MHz链路预算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萍乡地区LTE800MHz基站规划设计方案 |
4.1 地区概况 |
4.2 现状分析 |
4.2.1 CDMA室外站规模现状 |
4.2.2 LTE室外站规模现状 |
4.3 业务需求分析 |
4.4 用户数预测分析 |
4.5 建设方案 |
4.5.1 站址设置原则 |
4.5.2 解决覆盖主要技术手段 |
4.5.3 天馈实施方案 |
4.5.4 电源系统建设方案 |
4.5.5 GPS设置 |
4.5.6 承载网需求及方案 |
4.6 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5G终端宽覆盖4×4射频电路关键技术研究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工作与贡献 |
1.3 论文结构与安排 |
第二章 5G终端射频电路关键技术及研究现状 |
2.1 引言 |
2.2 5G终端射频电路关键技术 |
2.2.1 5G NR技术 |
2.2.2 空口成形技术 |
2.2.3 新型无线技术 |
2.3 5G终端射频电路研究现状 |
2.3.1 测试现状 |
2.3.2 测试结果 |
2.4 射频电路常用架构 |
2.4.1 超外差接收机 |
2.4.2 零中频接收机 |
2.4.3 低中频接收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5G终端射频电路需求与分析 |
3.1 引言 |
3.2 应用场景与需求 |
3.2.1 应用场景 |
3.2.2 总体需求 |
3.3 射频电路指标分析 |
3.3.1 发射通道指标分析 |
3.3.2 接收通道指标分析 |
3.3.3 时钟单元指标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5G终端射频电路方案设计与实现 |
4.1 引言 |
4.2 射频电路总体设计 |
4.3 放大滤波单元详细设计 |
4.3.1 2.6GHz/3.5GHz发射通道详细设计 |
4.3.2 2.6GHz/3.5GHz接收通道详细设计 |
4.3.3 4.9GHz发射通道详细设计 |
4.3.4 4.9GHz接收通道详细设计 |
4.4 变频单元详细设计 |
4.5 时钟单元详细设计 |
4.6 基带接口单元详细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5G终端射频电路测试与验证 |
5.1 引言 |
5.2 射频前端测试 |
5.2.1 环境搭建 |
5.2.2 发射性能测试与分析 |
5.2.3 接收性能测试与分析 |
5.2.4 时钟性能测试与分析 |
5.3 系统测试 |
5.3.1 环境搭建 |
5.3.2 内场吞吐量测试 |
5.3.3 外场吞吐量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本文贡献 |
6.2 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9)高效率线性Doherty功率放大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安排 |
第2章 射频功率放大器基本理论 |
2.1 功率放大器主要性能指标 |
2.1.1 频带 |
2.1.2 效率 |
2.1.3 增益与输出功率 |
2.1.4 线性度 |
2.1.5 稳定性 |
2.2 散射参数 |
2.3 功率放大器的效率增强技术 |
2.3.1 包络消除和恢复 |
2.3.2 包络跟踪技术 |
2.3.3 异相合成技术 |
2.4 Doherty功率放大器原理 |
2.4.1 传统Doherty功率放大器基本结构 |
2.4.2 传统Doherty功放工作原理 |
2.4.3 Doherty功放工作状态及效率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射频功率放大器中的非线性影响及其线性化技术 |
3.1 通信系统中的信号模型 |
3.2 功率放大器中的非线性 |
3.3 记忆效应 |
3.4 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技术 |
3.4.1 功率回退技术 |
3.4.2 负反馈线性化技术 |
3.4.3 前馈线性化技术 |
3.4.4 预失真技术 |
3.5 新型双偏置结构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3.4-3.6 GHz Doherty功率放大电路设计 |
4.1 A设计指标要求 |
4.2 晶体管和介质板材的选择 |
4.2.1 晶体管的选择 |
4.2.2 介质板材的选择 |
4.3 高效率线性Doherty功率放大电路设计过程 |
4.3.1 直流扫描分析 |
4.3.2 偏置电路的设计 |
4.3.3 3dB定向耦合器的设计 |
4.3.4 输入输出阻抗匹配电路的设计 |
4.3.5 负载调制网络的设计 |
4.3.6 原理图和版图的联合仿真 |
4.4 版图联合仿真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Doherty功率放大器的实物测试与性能分析 |
5.1 功率放大器的组装 |
5.2 性能测试与结果分析 |
5.2.1 Doherty PA的效率与增益测试 |
5.2.2 ACLR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面向下一代通信基站电源及配套的容量配置与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一、下一代通信基站电源概述 |
二、下一代通信电源配套容量配置计算方法 |
2.1按照设备的额定负荷计算直流电源的系统容量 |
2.2按照设备实际运行负荷计算直流电源系统容量 |
三、与4G及以前相同和不同之处 |
1、相同之处。 |
2、不同之处。 |
四、移动通信基站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方法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共享电力铁塔5G通信天线搭载方案研究[D]. 张洲.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2]地质灾害监测RTU的软件设计与实现[D]. 张恩华.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淮安市2018-2020年高铁沿线无线信号覆盖的规划[D]. 孔得曦.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3)
- [4]复杂环境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近场特性及其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D]. 高鹏程.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5]LTE网络室内分布系统设计与实现[D]. 刘嘉盛.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
- [6]惠州移动TD-LTE无线网络规划研究[D]. 代煜.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2)
- [7]萍乡市LTE 800MHz基站建设的规划设计[D]. 江帆. 南昌大学, 2019(02)
- [8]5G终端宽覆盖4×4射频电路关键技术研究与验证[D]. 俞程玮.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9]高效率线性Doherty功率放大器研究[D]. 李晨.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10]面向下一代通信基站电源及配套的容量配置与计算[J]. 周树文,赵旭. 中国新通信, 2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