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产聚苯乙烯聚合反应器在抚顺研制成功(论文文献综述)
全国石油化工信息总站[1](2016)在《技术动态》文中研究表明抚顺石化院重质油加氢转化技术获专利金奖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发明的"一种重质油及渣油加氢转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获得第十七届中国专利金奖。重、渣油加氢处理技术是将重质、劣质原料加工为轻质清洁燃料的关键技术,与其他重、渣油加工技术相比,具有产品质量好,原油资源利用充分等特点。针对渣油加氢处理中的技术难题,该院在大量基础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一种重质油及渣油加氢转化催化剂及其制
徐昊垠[2](2011)在《有机—无机复合载体气相聚乙烯催化剂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立足于有机-无机复合载体气相聚乙烯催化剂的研究,制备出以聚合物微球和MgCl2为载体的有机-无机复合载体气相聚乙烯催化剂,并将所得催化剂与以硅胶和MgCl2为载体的无机载体气相聚乙烯催化剂通过乙烯聚合研究进行比较。本研究通过悬浮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系统地考察了单体用量、引发剂、交联剂、分散剂和搅拌速度对微球粒径的影响。通过试验得到最佳的悬浮聚合条件为:单体苯乙烯用量为水相的20%、交联剂二乙烯基苯用量为单体质量分数的4%、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用量为单体用量的1%、聚合温度60℃、搅拌速度500rpm、反应时间24小时。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微球的形态、粒径和分散系数进行了表征,得出在此条件下合成的交联聚苯乙烯微球的形态良好且表面有微孔,分散性好。本研究用溶解析出的方法合成一种有机-无机复合载体气相聚乙烯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元素分析,测定它的钛、镁、氯含量;对催化剂及其载体进行了表征与分析;对催化剂进行了聚合评价和比较,考察了铝/钛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等对催化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有机-无机复合载体气相聚乙烯催化剂生产的聚乙烯颗粒形态良好,聚合产物堆积密度为0.312,细粉含量和无机灰分少,但聚合活性没有以硅胶和MgCl2为载体的气相聚乙烯催化剂的活性高。
刘伟[3](2010)在《聚丙烯卧式搅拌床若干反应工程问题的研究》文中认为聚丙烯卧式搅拌床反应器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气相本体法工艺之一。由于采用接近活塞流的卧式搅拌床反应器和高效催化剂,能够生产均聚物、无规共聚物和抗冲共聚物等多种性能优异的聚丙烯产品。然而,由于卧式搅拌床反应器独特的物料流动特性,致使装置不能高负荷操作,且结块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装置的“安、稳、长、满、优”。因此,有必要对卧式搅拌床反应器的搅拌特性、料位分布规律和流动特性进行深入研究,以深刻理解反应器的多相流动特征,继而优化操作,提高负荷,增加经济效益。同时,也为国产卧式搅拌聚合反应器的工艺设计和工程放大提供基础理论支持。本论文以气相法聚丙烯卧式搅拌床反应器工艺为背景,结合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通过考察卧式搅拌床反应器的搅拌功率、料位分布和流动特性等基本操作特性,建立了反应器搅拌功率和料面倾斜角的预测模型,获得了反应器的基本流动规律。在上述基础上,针对目前卧式反应器无法准确测定料位和结块的现状,利用声发射检测技术,提出了卧式搅拌床反应器料位和结块检测的新方法。研究结果对于卧式搅拌聚合反应器的安全生产、优化操作和工程放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论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四方面的研究工作:(1)通过系统考察卧式搅拌床反应器搅拌功率的影响因素,建立了搅拌功率准数的预测模型,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计算搅拌功率。并提出了工业搅拌电机的选型原则。选用叶片桨、T形桨和门桨三种桨叶形式,考察搅拌功率与加料系数、搅拌转速、底部循环气、物料性质以及搅拌桨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搅拌功率随着加料系数的增加而线性增加;搅拌功率与搅拌转速的一次方近似成正比;底部通入循环气后,搅拌功率的减小量不超过10%;搅拌功率与颗粒的堆密度和流动性能密切相关,且随着粉体流动性能的增加而减小。在此基础上,引入加料系数、速度准数和加料准数等无因次变量,结合粉料物性参数,建立了搅拌功率准数的预测模型。经工业数据检验,模型相对误差小于7%,故可用于聚丙烯卧式搅拌床反应器搅拌功率的预测,为搅拌电机的选取提供依据。(2)在系统考察卧式搅拌床反应器料位分布的基础上,提出了表征料位的概念——料面倾斜角,并建立了料面倾斜角的预测模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针对三种不同的桨叶形式,系统考察料位分布与加料系数、搅拌转速、粉体性质以及底部循环气气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加料系数、搅拌转速和粉体性质影响料位分布并决定料面倾斜角的大小。而底部通入循环气后,料位基本维持不变。进一步地,通过引入加料系数、速度准数、加料准数等无因次变量,建立了料面倾斜角的预测模型,其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不超过5%。(3)系统研究了卧式搅拌床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并采用多级全混釜串联模型和返混模型关联和模拟停留时间分布,深刻揭示流动特性。系统考察加料系数、搅拌转速和进出料速度等操作条件,颗粒流动性,桨叶形式对反应器停留时间的影响,并采用多级全混釜串联模型和返混模型对不同操作条件下卧式搅拌床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曲线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影响反应器流动特性的操作条件有加料系数、搅拌转速和进出料速度。颗粒的流动性也影响反应器内部的流动,其中,流动性差的物料更接近于平推流。相同操作条件下,门桨搅拌的返混最小,而叶片桨的返混最大。同时,以门桨搅拌为例,考察不同挡板倾斜角度对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加入挡板后,颗粒的平均停留时间增大。当挡板倾斜角度为18°时,物料的流动更接近平推流。(4)针对颗粒碰撞壁面产生的声发射信号,利用声发射检测技术,分别基于均方差分析和自回归功率谱对比,建立了卧式搅拌床反应器料位和结块在线检测的新方法。对于颗粒运动碰撞壁面产生的声发射信号,利用多点声发射检测技术,结合均方差分析,进行卧式反应器料位的测定,并在工业装置实现了实时在线检测。结果表明,声发射技术的料位检测误差不超过10%,并且能够检测出床层的高、低端料位分布。由此获得了一种简单快捷、非侵入式的料位实时测量新方法。结合自回归模型(AR模型),通过计算声发射信号的自回归功率谱,并与正常状态下谱图的对比和方差计算,实现了结块的准确预警和故障的实时诊断。实验室冷模装置和工业应用结果表明,声发射检测技术能够实现卧式搅拌床反应器内结块的在线检测。
冯连芳[4](2006)在《丙烯聚合反应器与过程模型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聚合反应机理、聚合物体系以及聚合反应器操作的复杂性、耦合性和高度非线性,聚合反应过程状态和聚合物质量表征的关键参数(如聚合率、分子量等)在线测量的困难,聚合过程的系统设计、流程模拟与先进控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以严格反应机理和热力学状态方程为基础的全流程数学建模,成为当前国际主流发展方向。乙烯工业状况是一个国家工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而乙烯工业中最能体现科学技术水平的是聚烯烃技术。基于反应特性和过程特性的烯烃聚合过程模型化与优化命题涉及聚合物化学和反应动力学、多尺度聚合反应器模型化、聚合物结构性能和质量表征、大规模模型求解和优化计算、聚合反应过程控制等多方面的融合,交叉了高分子化学、聚合反应工程、高分子材料、过程系统工程多学科,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际应用都是目前急需解决、极有挑战性的前沿研究课题。论文在对聚烯烃工程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系统了解和认真把握的基础上,以代表性的丙烯液相本体聚合和气相聚合串联的工艺流程,从工业化聚合装置的角度对丙烯液相本体聚合反应器、丙烯气相聚合反应器进行了剖析;研究了丙烯聚合复杂体系的热力学物性计算模型及其参数确定方法;从烯烃聚合反应过程的催化机理和反应动力学入手,基于Ziegler-Natta催化聚合的多活性中心反应动力学对液相和气相多个反应器串联的工业丙烯聚合装置全流程动态建模;进行了反应器操作条件分析、动态特性分析、牌号过渡模拟,以及流程优化模拟。论文取得了以下的创新性研究结果:1、通过再参数化PC-SAFT状态方程,建立了丙烯液相本体和丙烯气相聚合反应体系中丙烯—氢气—聚丙烯体系各组分物性的计算方法。以经典文献数据为基准,分别得到了丙烯、氢气、聚丙烯纯组分的PC-SAFT方程的各3个模型参数,包括链段数m、链段直径σ、能量参数ε/kB以及丙烯—氢气、丙烯—聚丙烯相平衡的二元交互参数kij。采用本文修正参数的PC-SAFT状态方程计算氢气、丙烯、聚丙烯热力学性质的精度优于P-R方程、S-L方程和文献参数的PC-SAFT状态方程。2、综合分析Ziegler-Natta催化丙烯聚合反应机理,建立了适合工业装置建模的、简化的丙烯聚合基元反应组合,包括助催化剂活化、单体活化、链引发、链增长、向单体链转移、向氢气链转移、催化剂自失活反应,并确定了各基元反应的动力学常数及反应活化能的合理范围。依据高、低熔融指数两个不同牌号聚丙烯样品的分子量及分布分析,确认该催化体系的活性位为6个。动力学参数的敏感性分析表明,链增长速率常数和链失活速率常数对聚合率敏感、链转移常数和链增长速率对分子量敏感,为聚合过程建模指明了模型参数的修正策略。3、从流体混合的角度对搅拌釜式丙烯液相本体聚合反应器进行了工程剖析,明确反应器优化的原则是维持聚丙烯颗粒的悬浮、促进分子量调节剂氢气在聚合体系中的分散和传质、强化液态丙烯蒸发撤热和丙烯循环气在反应器内的分散以及夹套的传热。实验研究了Hypol工艺液相搅拌釜反应器的气液搅拌功率特性、气含率规律和气液搅拌传热特性,获得了一系列新型的实验关联式,可用于该类搅拌反应器的设计和优化。其中:平均气含率:εg=0.0393[PG+PA)/V]0.53Vs0.254通气状态搅拌功率特性:NPG=7.0NQ-0.0574Fr-0.233通气状态搅拌传热特性:Nu=0.675Hz0.236Pr0.33Vis0.14Hz=Re2.73+6.22×109(NQ-0.70Fr1.85)ReG4、以搅拌流化床丙烯气相聚合反应器为对象,对框式搅拌桨、双层锚式搅拌桨与多孔分布板、半锥帽分布板协同作用下的搅拌功率特性、流化特性、压力脉动进行研究,考察搅拌桨、气体分布板、粉粒直径、表观气速对流态化的影响规律,建立了临界流化速度、床层压降的关联式。Umf=0.083×((ρp-ρg)0.69)╱(μg0.38ρg0.29)×dp1.07△P=3.55×10-4L01.15(1-ε0)(ρp-ρg)搅拌转速提高,使床层压降△P与表观气速Ug特性曲线的转折点变平缓;完全流态化状态时,搅拌功率与粉粒直径、床层高度、分布板结构基本无关;床层压降与搅拌桨形式、搅拌转速无关。搅拌流化床中搅拌的作用在于防止颗粒的粘结、消除床层中的沟流、抑止床层中的节涌、稳定流态化、提高流化质量。5、搅拌流化床中,优化的搅拌桨叶应该有适当数目的水平叶片以抑制和破碎气泡、消除沟流,有一定数目的垂直叶片起刮壁作用,并且垂直叶片应避免一直从床层底部延伸到床层顶部防止诱导气泡短路。上下双锚式搅拌桨的流化质量优于框式搅拌桨,在搅拌的协同作用下导向型半锥帽分布器的流化质量优于多孔板分布器。明确了搅拌流化床反应器对不同粒径聚丙烯的适用性,提出粒径分布均匀化、增加床层高度、适当提高气速的优化策略不仅可以将Hypol气相流化床由粉末状聚丙烯转换成小球型颗粒聚丙烯的生产,而且能强化生产负荷、提高反应器的时空产率。6、分析工业化丙烯聚合流程,以各反应器聚丙烯生成量为考核标准建立了基于单活性位反应动力学的全流程稳态模型,以聚合物的分子尺度质量指标——分子量及其分布为目标建立了基于多活性位反应动力学的全流程稳态和动态模型,并采用工业装置操作数据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模拟分析并阐明了反应器操作条件,如反应温度、反应器液位、气相氢气浓度、进料流量,对聚合率、聚合物分子量等过程状态量的影响规律;考察了脉冲扰动、过程阶跃、测量噪声作用下的丙烯聚合反应过程的动态特性,为过程的优化控制提供定量依据;提出并模拟验证了氢气的气液传质行为影响丙烯液相本体聚合反应过程的动态特性的新观点;对牌号过渡过程的模拟表明所建立的全流程动态模型有很好的适应性。7、应用所建立的全流程稳态和动态模型,对丙烯聚合流程组合的优化进行了模拟研究,提出了“液相+气相”和“液相+气相+气相”的优化流程,确定了相应的优化操作条件,可以大幅度提高聚合反应装置的时空产率。对生产宽分子量分布聚丙烯的可能性进行了模拟分析,表明液气两釜串联流程最适合生产宽的分子量分布的聚丙烯。
王文清[5](2004)在《聚苯乙烯工业装置的建模与优化》文中指出在聚合装置的生产过程中,建立一个既能反映聚合反应机理又能紧密结合装置运行的工程特性、以整体聚合装置为研究对象的数学模型,不仅有助于掌握装置运行过程的内在规律,更重要的这是装置生产优化、提高经济效益的理论基础。由于聚合反应体系本身的复杂性和装置工程特性的综合性,决定了聚合过程模型化尤其是与工业装置紧密结合的聚合过程模型化既是聚合反应工程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又是一个难题。 本文以聚苯乙烯工业装置为研究对象,在深入剖析苯乙烯本体聚合生产过程的基础上,分别采用了机理建模法和应用Aspen软件的方法,对工业装置进行了全流程的聚合反应过程建模和优化研究;引入了聚合过程的软测量数据模型的方法,建立了聚苯乙烯聚合过程变量和质量变量之间的主元多项式非线性偏最小二乘软测量(Nonlinear PLS)模型。完成的主要工作有: 1、在反应机理建模方面,从聚合反应机理的角度出发,对预聚合和后聚合反应过程,采用显式微分方程组的形式建立起描述预聚合和后聚合反应过程的机理模型,以MatLab软件为平台对过程进行模拟。确定了聚合反应机理和模型参数;分别采用工业装置采集的数据和专利商的设计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模型计算的转化率、平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与工业数据较好地吻合。 2、在Aspen的Polymer Plus软件环境中,建立了聚苯乙烯生产过程模型。选用RCSTR和RPFR两种标准模块组建“装置”,预聚阶段采用两个CSTR,后聚阶段每个塔式反应器均用(CSTR+PFR+CSTR+PFR+CSTR)标准模块;对模型的动力学常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通过工业生产数据确定了反应速率常数;与工业数据对比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工业聚合过程;采用机理模型,以Polymer Plus软件平台对聚合过程的全流程的模拟结果优于MatLab。 3、对工业装置本体连续聚合过程进行了分析。应用已建立的稳态模型对操作参数(反应温度、进料流量、进料配比)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在Dynamic Plus环境中建立相应的动态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可靠性,为分析装置的动态特性打好了基 ·11·前往大字博士字位论又一留二二二二二韶留二二=二盆二二础;应用动态模型对聚合过程的响应进行分析。 4、对装置的非定常态过程进行分析,模拟了生产装置的操作极限状态和装置事故状态的特性。在生产装置的操作极限状态下,解决了生产中最为关心的装置最大产能问题和现有装置产品的最高分子量问题,并对高分子量产品生产方案进行了探讨;在事故状态下,分析了包括热媒终止、进料切换为苯乙烯和回收单体几种特殊的情况的特性。 5、确定了主要过程变量(反应器温度、进料配比等)和质量变量(树脂的熔融指数和聚合产率)间的非线性函数结构形式,运用多元统计投影原理和非线性函数的丑砂了口:逼近原理建立了聚苯乙烯聚合过程变量和质量变量之间的主元多项式非线性偏最小二乘软测量(Nonlinear PLS)模型,基于装置的运行数据对NonlinearPLS模型进行了验证;进行了树脂熔融指数和聚合产率的预测和分析。 本文研究成果对工业生产装置的聚合过程模型化方面是有益的深入和探索。
黄东升,陈家庆[6](1998)在《工业聚合反应装置的进展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本世纪50年代以来,高分子合成和加工业逐步发展成为庞大的现代工业,目前世界上聚合物的生产能力超过13亿t/a,按体积计与金属相当。与此相应,在融合了高分子化学、化学反应工程学、聚合反应工艺和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门新的分支学科—聚合反应工程。它是以工业聚合反应过程为对象,以聚合反应动力学和物系传递特性为基础,并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聚合反应器的操作特性、设计、放大、优化和控制的一门技术科学。它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使所设计的反应装置能够满足聚合物产量和质量的要求。综观国内外聚合反应装置的研制开发水平,
黄东升,陈家庆[7](1998)在《工业聚合反应装置的进展与展望》文中认为本世纪50年代以来,高分子合成和加工业逐步发展成为庞大的现代工业,目前世界上聚合物的生产能力超过13亿t/a,按体积计与金属相当。与此相应,在融合了高分子化学、化学反应工程学、聚合反应工艺和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门新的分支学科—聚合反应工程。它是以工业聚合反应过程为对象,以聚合反应动力学和物系传递特性为基础,并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聚合反应器的操作特性、设计、放大、优化和控制的一门技术科学。它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使所设计的反应装置能够满足聚合物产量和质量的要求。综观国内外聚合反应装置的研制开发水平,
[8](1998)在《1996~1997年我国塑料工业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介绍1996~1997年我国塑料工业进展。根据1996年7月~1997年6月期间国内合成树脂和塑料工业及相关学科的原始文献资料,对通用热塑性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及ABS)、热固性树脂(酚醛、环氧、聚氨酯、不饱和聚酯、双马来酰亚胺)、工程塑料(尼龙、聚碳酸酯、聚甲醛、热塑性聚酯及PPO)、特种工程塑料(聚苯硫醚、液晶聚合物、聚醚醚酮、聚砜聚醚砜、其他特种工程塑料)、其他树脂(聚酰亚胺、有机硅、有机氟树脂、丙烯酸树脂、降解塑料、吸水吸油树脂及功能树脂)、成型加工与设备、塑料助剂和应用开发等各专业领域国内现状、发表的论文、取得的成果和工艺、技术进步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展示了我国1996~1997年合成树脂和塑料工业的进展。
胡景沧[9](1998)在《聚苯乙烯技术发展趋向及国产化》文中研究指明叙述了国内外聚苯乙烯(GPPS、HIPS)生产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向,描述了聚合反应动力学,提出了使聚苯乙烯技术国产化的设想。
PLASTICS INDUSTRY Editorial Office[10](1995)在《1993~1994年我国塑料工业进展》文中认为本文根据1993年7月~1994年6月国内有关合成树脂和塑料工业的文献资料,概述了1993~1994年我国合成树脂和塑料工业在合成工艺、成型加工、树脂改性、分析测试、助剂、新产品开发等各个领域的最新进展,展示了我国近年来塑料工业的发展水平、研究开发重点以及当今塑料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
二、国产聚苯乙烯聚合反应器在抚顺研制成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产聚苯乙烯聚合反应器在抚顺研制成功(论文提纲范文)
(1)技术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抚顺石化院重质油加氢转化技术获专利金奖 |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自主研发ETPU发泡材料规模化制备技术 |
中国石化开发的气液法流化床聚乙烯工艺成套技术通过鉴定 |
新疆天业两成果通过鉴定 |
仪征化纤超仿棉纤维成套技术通过鉴定 |
齐鲁石化新建150万t/a催化汽油吸附脱硫装置中交 |
DSM公司提高Akulon XS软包装薄膜的生产能力 |
中国石化开发由劣质油浆生产优质针状焦 |
天津大学研制新型超分子水凝胶 |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三元复合驱技术取得突破 |
南化集团和四川维尼厂研发新型溶剂降低烟气CO2捕集成本 |
南化研究院和华东理工大学研发微旋流分离器捕集CO2 |
河南能源开发CO2返炉制CO技术 |
Ineos技术公司向泰国PTT全球化学公司提供HDPE技术专利 |
燕山石化第三套三废联合装置投产 |
中科院兰化所研发常温下催化消除CO |
杭州水处理中心开发高盐废水处理技术 |
沂州煤焦化有限公司煤焦化低温脱硝项目试车成功 |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新型纳米涂层研究获进展 |
南化集团攻克含氯有机尾气治理难题 |
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零部件开发与前景 |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纳米碳材料负载金属催化剂研究取得新进展 |
印度需大规模增加乙烯产能 |
日本瑞翁公司大规模生产碳纳米管 |
Du Pont公司与Dow化学公司确认“对等合并” |
美国Velocys公司完成GTL中试装置试验 |
Exxon Mobil化学公司开发出茂金属聚乙烯新牌号 |
美国总的聚乙烯利润保持强劲增长 |
Pertamina公司和Saudi Aramco公司就耗资55亿美元的印尼炼油厂石化装置签订协议 |
日本开发出用沸石分离乙醇和水制备生物乙醇技术 |
Arkema公司使用新型氟化工艺助剂改善特种聚烯烃加工性能 |
无卤阻燃尼龙6用于电气开关 |
植物油改善超强塑料纤维 |
使用多氧化物催化剂烷烃氧化转变成烯烃 |
日本开发出以生物基为基材的高功能隔热材料 |
聚乙烯薄膜树脂再添最新新鲜减薄潜力的新类别 |
Invista公司与Lanza Tech公司宣布生物基丁二烯生产的突破 |
日本NEDO确立由木薯低成本生产乙醇的技术 |
使用石墨烯-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直接催化合成碳酸丙烯酯 |
日本东丽公司开发出新型伸缩性材料 |
ICL-IP公司开发新的聚合物阻燃剂牌号用于EPS和XPS |
Perstorp集团推出世界首例可再生Capa生物塑料 |
茂名石化丁二烯尾气加氢装置稳定运行 |
山西煤化所与神华开发合成气制低碳醇项目完成工业侧线试验 |
众泰煤焦化项目获专项补助 |
中国石化YS-8810催化剂通过周年考评 |
南京新戊二醇装置投产 |
索普集团生物质甘油氯化法制备环氧氯丙烷等两项目获资助 |
抚顺院FC-52加氢裂化催化剂研制成功 |
中国石化研发IHCC工艺 |
国新和盛碳四深加工项目竣工 |
湖北枣阳柴油车尾气处理液项目投产 |
四川蓝邦用废弃油料制生物柴油项目试产 |
南开大学研究用蓖麻油制备生物航油技术 |
榆炼成功生产出国Ⅳ97号汽油 |
长岭炼化航煤管式液相加氢技术实现工业化应用 |
长岭炼化渣油加氢液力透平技术通过专家验收 |
茂名石化成功开发高密度聚乙烯无气味小中空料 |
(2)有机—无机复合载体气相聚乙烯催化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综述 |
1.1 单分散聚合物微球 |
1.1.1 单分散聚合物微球简介 |
1.1.2 单分散聚合物微球的应用 |
1.1.3 单分散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 |
1.1.4 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的功能化研究进展 |
1.2 聚乙烯技术进展 |
1.2.1 聚乙烯的应用 |
1.2.2 国内外聚乙烯的市场需求 |
1.2.3 聚乙烯主要生产工艺的发展 |
1.2.4 聚乙烯催化剂发展概况 |
1.2.5 我国气相聚乙烯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试验部分 |
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
2.2 仪器及设备 |
2.3 试验内容 |
2.3.1 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 |
2.3.2 气相聚乙烯催化剂的制备 |
2.4 分析测试 |
2.4.1 聚苯乙烯微球粒径分析 |
2.4.2 催化剂分析 |
2.4.3 聚合物分析测试 |
2.5 乙烯聚合试验 |
第三章 试验结果与讨论 |
3.1 聚合物微球的粒径和形貌观察 |
3.2 各因素对聚合物微球粒径的影响 |
3.2.1 单体用量对微球粒径的影响 |
3.2.2 引发剂用量对微球粒径的影响 |
3.2.3 交联剂浓度对微球粒径的影响 |
3.2.4 分散剂对微球粒径的影响 |
3.2.5 搅拌速度对微球粒径的影响 |
3.3 催化剂及其载体的表征与分析 |
3.4 乙烯聚合性能研究 |
3.4.1 反应温度对催化剂活性、产品颗粒分布和堆密度的影响 |
3.4.2 铝/钛摩尔比对催化剂活性、产品颗粒分布和堆密度的影响 |
3.4.3 反应压力对催化剂活性、产品颗粒分布和堆密度的影响 |
3.5 聚合产物粒径分布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3)聚丙烯卧式搅拌床若干反应工程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聚丙烯工业 |
2.1.1 聚丙烯市场 |
2.1.2 丙烯聚合工艺及设备 |
2.2 卧式搅拌床反应器基本操作特性 |
2.2.1 搅拌功率 |
2.2.2 料位分布规律 |
2.2.3 流动模式 |
2.3 声发射技术研究 |
2.3.1 声发射技术原理 |
2.3.2 声发射技术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 |
2.3.3 声发射检测过程 |
2.3.4 声发射传感器 |
2.4 课题的提出 |
第三章 实验装置和分析方法 |
3.1 实验装置与设备 |
3.2 实验物料 |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3.3.1 频谱分析 |
3.3.2 均方差分析 |
3.3.3 时间序列模型 |
3.4 研究方案 |
第四章 卧式搅拌床反应器搅拌功率特性 |
4.1 实验方案 |
4.2 搅拌功率特性 |
4.2.1 加料系数的影响 |
4.2.2 搅拌转速的影响 |
4.2.3 物料性质的影响 |
4.2.4 底部循环气的影响 |
4.2.5 搅拌桨叶形式的影响 |
4.3 功率准数的预测模型 |
4.4 工业搅拌电机的选型 |
4.5 小结 |
第五章 卧式搅拌床反应器料位分布特性 |
5.1 实验方案 |
5.2 料位分布规律 |
5.2.1 加料系数和搅拌转速的影响 |
5.2.2 颗粒流动性的影响 |
5.2.3 底部循环气的影响 |
5.2.4 搅拌桨叶形式的影响 |
5.3 料面倾斜角预测模型 |
5.3.1 预测模型的建立 |
5.3.2 预测模型的验证 |
5.4 小结 |
第六章 卧式搅拌床反应器流动特性 |
6.1 实验方案 |
6.2 流动模型 |
6.2.1 多级全混釜串联模型 |
6.2.2 返混模型 |
6.3 停留时间分布 |
6.3.1 加料系数的影响 |
6.3.2 搅拌转速的影响 |
6.3.3 进出料速度的影响 |
6.3.4 颗粒流动性的影响 |
6.3.5 搅拌桨叶形式的影响 |
6.3.6 挡板的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卧式搅拌床反应器料位和结块的声发射检测 |
7.1 料位分布检测 |
7.1.1 基本原理 |
7.1.2 实验方案 |
7.1.3 冷模实验结果 |
7.1.4 工业应用实例 |
7.2 结块故障检测 |
7.2.1 基本原理 |
7.2.2 实验方案 |
7.2.3 冷模实验结果 |
7.2.4 工业应用实例 |
7.3 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丙烯聚合反应器与过程模型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1章 绪论 |
1.1 聚烯烃产业背景 |
1.2 聚烯烃工程研究的科学意义 |
1.3 烯烃聚合过程模型化的技术关键 |
1.4 本文的研究框架 |
第2章 丙烯聚合工艺与技术发展 |
2.1 烯烃聚合催化剂 |
2.2 丙烯聚合工艺特点与工程分析 |
2.2.1 液气组合Hypol工艺 |
2.2.2 液气组合Spheripol工艺 |
2.2.3 液气组合Borstar工艺 |
2.2.4 气相Novolen工艺 |
2.2.5 气相Unipol工艺 |
2.2.6 气相Innovene工艺 |
2.2.7 气相Spherizone新工艺 |
2.2.8 工艺比较分析 |
1、液相本体反应器比较 |
2、气相聚合反应器比较 |
2.3 丙烯聚合过程模拟与优化 |
2.3.1 液相聚合过程 |
2.3.2 气相聚合过程 |
2.3.3 牌号过渡过程与优化策略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丙烯聚合体系物性计算模型化 |
3.1 状态方程 |
3.1.1 Pend-Robinson方程 |
3.1.2 Benedict-Webb-Rubin方程 |
3.1.3 Sanchez-Lacombe状态方程 |
3.1.4 PC-SAFT状态方程 |
3.2 纯组分物性及参数确定 |
3.2.1 丙烯 |
3.2.2 氢气 |
3.2.3 聚丙烯 |
3.3 二元交互参数确定 |
3.3.1 丙烯~氢气 |
3.3.2 丙烯~聚丙烯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丙烯聚合动力学及活性位分析 |
4.1 丙烯聚合动力学 |
4.1.1 聚合反应机理分析 |
4.1.2 丙烯均聚反应动力学模型 |
4.1.3 聚合动力学常数分析 |
1、催化剂活化 |
2、链引发、链增长动力学常数 |
3、链转移动力学常数 |
4、催化剂失活速率 |
4.1.4 基准丙烯聚合机理及动力学参数 |
4.2 催化剂活性位分析 |
4.2.1 聚丙烯分子量及分布 |
4.2.2 活性位确定 |
1、牌号S |
2、牌号F |
4.3 动力学常数灵敏度分析 |
4.3.1 聚合物生或量对动力学常数变化的敏感性 |
4.3.2 分子量对动力学常数变化的敏感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丙烯液相聚合搅拌反应器工程研究 |
5.1 丙烯液相聚合反应器工程与放大分析 |
5.1.1 反应器工程分析 |
5.1.2 气液分散和固相悬浮放大 |
5.1.3 传热分析与放大 |
5.1.4 放大分析归纳 |
5.2 实验装置和方法 |
5.2.1 气液分散和混合实验装置 |
5.2.2 传热实验装置 |
5.3 流型和临界分散转速 |
5.4 搅拌功率 |
5.5 平均气含率和气泡停留时间 |
5.6 传热研究 |
5.6.1 传热实验 |
5.6.2 传热模型的建立 |
5.6.3 不同型式搅拌组合的传热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丙烯气相聚合搅拌流化床反应器工程研究 |
6.1 实验装置与方法 |
6.1.1 实验装置 |
6.1.2 搅拌机构 |
6.1.3 压力及其脉动测量 |
6.1.4 实验物料与粉粒体基本物性 |
6.2 搅拌流化床功率特性 |
6.2.1 搅拌功率的影响规律 |
1、表观气速 |
2、搅拌转速 |
3、颗粒粒径 |
4、装料高度 |
5、搅拌桨与分布板结构 |
6.2.2 小结 |
6.3 搅拌流化床流化特性 |
6.3.1 床层压降与气体流速 |
1、装料高度的影响 |
2、搅拌的影响 |
3、颗粒性能对床层压降的影响 |
4、床层压降关联式 |
6.3.2 临界流化速度 |
1、搅拌对U_(mf)的影响 |
2、实测U_(mf)与关联式计算值比较 |
3、装料高度对U_(mf)的影响 |
4、粒径对U_(mf)的影响 |
6.3.3 装料高度与床层膨胀 |
1、气体流速的影响 |
2、粒径与床层膨胀 |
3、搅拌的影响 |
4、空隙率 |
5、床高径比与颗粒性能的关系 |
6.3.4 小结 |
6.4 搅拌流化床压力脉动分析 |
6.4.1 压力脉动统计分析方法 |
6.4.2 幅值与标准偏差 |
6.4.3 相对标准偏差 |
6.4.4 流化质量的压力脉动分析 |
1、粒径 |
2、装料高度 |
3、分布器 |
4、内构件 |
6.4.5 小结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丙烯聚合过程模型化与优化 |
7.1 工业丙烯聚合过程全流程建模 |
7.1.1 丙烯聚合流程 |
7.1.2 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
1、数据采集点 |
2、聚合物分子量表征 |
3、熔融指数与分子量及分布的关系 |
4、稳态操作数据 |
5、液相反应器上升蒸汽量 |
6、各反应器聚丙烯生成量 |
7.1.3 基于单活性位反应动力学的稳态流程建模 |
7.1.4 基于多活性位反应动力学的稳态流程建模 |
1、聚合量 |
2、分子量 |
3、气相氢浓度 |
7.1.5 基于多活性位反应动力学的动态流程建摸 |
7.2 反应器操作条件模拟分析 |
7.2.1 液相反应器 |
1、温度对反应器状态量的影响 |
2、液位对反应状态的影响 |
3、气相氢浓度对反应状态的影响 |
4、进料流量 |
7.2.2 气相反应器操作条件分析 |
1、反应温度 |
2、反应压力 |
3、氢气浓度 |
7.3 反应器的动态特性模拟分析 |
7.3.1 脉冲扰动特性 |
7.3.2 测量噪声影响 |
1、温度测量噪声 |
2、液位测量噪声 |
3、氢浓度测量噪声 |
7.3.3 过程阶跃 |
1、催化剂流量阶跃变化 |
2、丙烯流量阶跃变化 |
3、温度设定点阶跃变化 |
4、液位设定点阶跃变化 |
7.3.4 氢气传质 |
1、氢传质速率估算 |
2、氢气流量阶跃响应过程 |
3、传质系数确定 |
7.4 牌号过渡过程模拟 |
7.5 流程优化模拟 |
7.5.1 液相釜优化 |
7.5.2 气相釜优化 |
1、第二气相釜优化 |
2、第一气相釜优化 |
7.5.3 液气反应器串联流程 |
1、现有工艺条件 |
2、工艺条件调整 |
3、负荷增加策略 |
7.5.4 液气气三釜串联流程 |
1、现工艺条件 |
2、工艺条件调整 |
3、负荷增加策略 |
7.5.5 宽分布聚丙烯制备工艺比较 |
1、液液两釜并联流程 |
2、液液两釜串联流程 |
3、液气两釜串联流程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丙烯聚合反应器工程剖析与优化 |
8.2 工业丙烯聚合过程全流程建模与优化 |
8.3 进一步的工作期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致谢 |
(5)聚苯乙烯工业装置的建模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聚苯乙烯树脂的生产工艺与装置 |
1.2 聚合反应过程的模型化方法 |
1.3 苯乙烯本体聚合反应动力学 |
1.4 苯乙烯聚合过程的模型化及过程分析 |
1.5 聚合过程的软测量数据模型 |
1.6 文章概貌 |
第二章 生产装置分析与数据采集 |
2.1 专利生产装置简介 |
2.2 专利生产装置的分析 |
2.3 现场生产数据的采集 |
2.4 小结 |
第三章 聚合反应过程建模 |
3.1 反应机理建模 |
3.2 在Aspen中的建模 |
3.3 小结 |
第四章 聚合过程分析 |
4.1 操作参数的灵敏度分析 |
4.2 动态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4.3 操作参数的响应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非定常态的过程分析 |
5.1 操作极限问题 |
5.2 事故状态的特性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聚合过程的软测量数据模型 |
6.1 过程变量和质量变量 |
6.2 基于Nonlinear PLS的软测量模型 |
6.3 模型计算与验证 |
6.4 模型预测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符号说明 |
致谢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国产聚苯乙烯聚合反应器在抚顺研制成功(论文参考文献)
- [1]技术动态[J]. 全国石油化工信息总站. 石油化工, 2016(03)
- [2]有机—无机复合载体气相聚乙烯催化剂的研究[D]. 徐昊垠. 东北石油大学, 2011(01)
- [3]聚丙烯卧式搅拌床若干反应工程问题的研究[D]. 刘伟. 浙江大学, 2010(08)
- [4]丙烯聚合反应器与过程模型化研究[D]. 冯连芳. 浙江大学, 2006(02)
- [5]聚苯乙烯工业装置的建模与优化[D]. 王文清. 浙江大学, 2004(03)
- [6]工业聚合反应装置的进展与展望[J]. 黄东升,陈家庆. 机械技术史, 1998(00)
- [7]工业聚合反应装置的进展与展望[A]. 黄东升,陈家庆. 机械技术史——第一届中日机械技术史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1998
- [8]1996~1997年我国塑料工业进展[J]. . 塑料工业, 1998(02)
- [9]聚苯乙烯技术发展趋向及国产化[J]. 胡景沧. 石油化工设计, 1998(01)
- [10]1993~1994年我国塑料工业进展[J]. PLASTICS INDUSTRY Editorial Office. 塑料工业, 199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