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卫国[1](2020)在《徐州国信某项目精装房精细化管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房地产业也进入了快车道,刚开始以毛坯房交付为主逐步发展到精装修交付,并且得到相当一部分购房者的青睐。但是我国精装修市场起步晚,新建小区批量精装修房交付的质量受到一定的挑战。主要原因是精装修行业入门门槛较低,没有成熟稳定的施工队伍,施工工人大多凭借经验进行施工,他们的水平参差不齐,团队的管理能力和水平跟不上市场的需求等原因,使得装修效果很难保证,因此交付的精装修房业主不满意或者装修完成有出现返工的现象也是层出不穷。从而导致业主的投诉量有增无减,严重影响企业的声誉。因此我们需要优化精装修市场,提升精装修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成为精装修行业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是从如何提升精装修精细化管理入手来探讨摸索精装修项目的管理经验,为批量精装修的管理提供基础资料。通过徐州国信某项目精装修案例的分析探究精装修项目精细化管理的方法。主要内容有包括:(1)通过参考文献了解精装修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总结归纳精装修项目存在的不足之处来说明加强精装修项目管理进行的必要性,从而提出问题,进一步探究精装修项目精细化管理的重点与难点,归纳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方法。(2)通过对具体精装修项目人员管理、材料管理、施工技术管理、施工质量管理四个方面着手分析目前精装修项目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过程管理的分析得出精装修项目精细化管理的思路和经验。(3)精装修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借助于BIM技术,通过分析BIM技术的应用给精装修项目精细化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带来的帮助,得出进一步加强精装修项目精细化管理的新方法、新思路。
杜坤[2](2020)在《新城安置还房项目质量风险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安置房的建设作为城市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对城市发展与社会稳定影响深远,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工程建设的质量势必严格把控,因此,分析工程项目中存在的质量风险尤为关键。本文以广元市081产业新城一号安置点为例,在实例分析中结合理论,运用文献综述法、现场勘查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在查阅研究大量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及对本项目现场勘查、评审讨论的基础上,首先简要介绍081产业新城1号安置点还房项目规划情况、项目组织结构、合同管理架构,运用工作分解机构对项目全生命周期主要工作进行了描述,从而确定了项目的项目活动清单、责任矩阵和里程碑计划,提出了项目质量管理规划,为本研究的展开提供充分的背景;其次将项目管理中的质量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管理科学与工程方法贯彻于工程的各个阶段之中,分析项目各阶段主要质量风险,探索质量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最后结合本文对案例的分析,深入研究国内外项目管理相关的优秀研究成果,根据所学知识提出针对当前安置房工程出现质量风险具体应对措施。为项目建设的相关管理部门及工程实施单位提供参考,科学规避建工程项目的风险,提高建设的质量。通过本文以项目业主方视角来进行全生命周期质量风险研究,可以提高业主方质量风险管理意识和重视程度,将对质量风险模糊的认识清晰化、集成化,减少和降低风险带来的危害,避免重蹈覆辙。同时成功的经验可以推广,各企业和组织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和方法,可以丰富和创新我国质量风险管理方法,从而实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竞争力,最终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就。
夏恺[3](2020)在《工程项目安全管理集约化发展探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以房地产为代表的建筑业和以市政、公路、水利等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蓬勃发展,工程行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但由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一直居高不下,备受社会舆论关注,而且它不仅直接损害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和经济收入,也会导致企业声誉与形象急剧劣化,还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健康发展大好局面。近年来,虽然政府和企业加大了对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投入,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工程安全问题依旧难以完全避免,且安全管理的产投比亟待提高。因此,积极推进科学管理方式,提高工程安全管理效率,对工程行业和社会安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借鉴经济领域集约化管理的基本原理,以企业管理的角度研究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过程,查找传统工程安全管理体系的漏洞,结合国内外安全集约化管理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并应用于我国的工程行业,构建工程项目安全集约化管理的具体思路并确定总体目标,力求突破传统的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体系的束缚,为我国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体系的创新发展和建设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经过本文系统性研究工程项目安全集约化管理体系的全过程,发现我国工程项目安全集约化管理体系中仍存在制度保障低、工程项目安全集约化管理主体多,导致内部冲突严重、工程项目安全集约化管理效率低、社会环境和资源配置缺乏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工程项目安全集约化管理体系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上述问题的原因,认为原因在于缺乏对工程项目安全集约化管理的战略性认知;缺乏相对较为统一的、健全的工程项目安全集约化管理机制和思想;工程项目安全集约化管理体系的激励与惩戒机制建设相对滞后;集约化管理理念较为片面、匮乏等。本文依据工程项目安全集约化管理问题和相应原因,统计整理国内外工程项目安全集约化管理的相关经验,提出了一些关于我国工程项目安全集约化管理的优化建议,如提升一线作业人员和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工程项目安全集约化管理的认知和能力;建立健全统一的工程项目安全集约化管理体制;完善工程项目安全集约化管理的奖惩机制建设;优化社会、工程项目参建单位、法律法规等相关资源的协调配置;支持并严格执行依据工程项目安全集约化管理机制制定相应的安全事故防范对策等。
孙介昊[4](2020)在《上海工程跟踪审计监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中国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要素,一直以来,上海的城市建设进度广受社会各界关注。2009年,为了提升上海的城市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上海率先以金融、经济发展、贸易和航运四个侧重点分别提出了四个中心建设目标,2014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指导下,上海又推出了建立科创中心的目标,自此,上海城市建设的侧重点拓展为五个中心。围绕五个中心的建设目标,上海先后投入了巨额资金,且为了避免工程造假、挪用公款等问题的出现,在工程建设中引入全过程跟踪审计,分别对工程的招投标、施工管理、质量管控开展审计工作,一定程度上确保工程建设的进度能够正常展开,另外也能保障工程施工的效率。可以说,跟踪审计在上海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工程资源的合理分配、质量的掌控以及项目进度的把握上均发挥着不小的作用。而加强上海跟踪审计监管研究,不仅有利于提升对跟踪审计的监管和评价质量,还能够增强跟踪审计的审计质量。因此,本研究糅合文献综述研究和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从多个角度对多个问题进行具体论述:(1)工程跟踪审计与相关理论的应用内容;(2)2016年长宁区安居保障工程、复旦西校跟踪审计以及400米林带工程跟踪审计的监管情况;(3)世界部分发达国家工程跟踪审计监管的做法对我国有何启示;(4)上海相关部门应如何解决工程跟踪审计监管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基于线上、线下搜集到的文献、资料,扎根于理论应用和案例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定性分析等方法挖掘上海工程跟踪审计监管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站在宏观、微观等多个角度,综合应用管理学、经济学多个学科理论知识,对工程跟踪审计监管提出完善的对策、建议。通过案例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借鉴、对策探讨的思路,本研究得到下列结论:(1)介绍、论证了上海市三个工程跟踪审计的实际案例,说明针对上海工程建立跟踪审计监管是具备一定基础的;(2)分别对美国、德国两国工程跟踪审计监管做法展开论述,且围绕本研究实际,归纳发达国家工程跟踪审计监管发展的共同特点和对上海工程跟踪审计监管体制建立和完善的启示;(3)上海有关部门在对工程建设开展跟踪审计时,为了避免审计风险和其他问题的出现,可以从以下五方面着手解决,分别为健全代建单位内部监管体系、加强大数据审计能力培训、加强中介机构参与管理力度、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和健全审计整改评估体系。结合本研究所得结论,可发现上海工程跟踪审计工作的开展并非毫无问题存在,作为城市建设的侧重点,每一个工程的质量监督和审计都非常重要,不可忽视,作为国内一线城市,上海市无论是国内影响力还是国际知名度都排名前列,加强工程跟踪审计监管势在必行。
王宇[5](2020)在《成都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改革开放40年过程中,获得举世瞩目的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当前,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我国社会经济从快速增长向发展质量稳步提升转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水区探索、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都对我国政府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建筑、市政、交通、航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增多。其中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环节多、耗时长;行政审批事项办理的标准和有关要求不规范、不统一;“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日趋凸显。在世界银行公布的权威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工程项目审批的评价指标在全球排名倒数。成都市作为四川省的省会城市,是西南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是全国的准一线城市,在过去十年里,成都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得到全国、全省人民的认可。然而,成都市在行政审批方面的工作效率,难以匹配当前成都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通过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企业办理施工许可全国平均时间570个工作日。其中,住宅类项目580个工作日,工业类项目560个工作日,成都办理施工许可707个工作日,排名倒数第6,高于全国平均审批时间。由此可见,成都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为此,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如下研究:其一,本文在通过对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相关背景与研究意义进行系统地阐述,梳理出研究目的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形成主体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选择科学的研究方法,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其二,对本研究所涉及的关键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与解析,明确行政审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概念,分析国家实行行政审批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必要性,以及现行审批制度存在的问题,明确国家对改革的要求。其三,以成都市为研究对象,分析成都市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背景,系统梳理成都市工程项目审批改革的相关历程,通过问卷调查,对相关职能部门和企业进行深入调研,获得宝贵的第一手研究资料,进一步对调研问卷进行系统地分析,总结成都市工程项目行政审批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成因进行系统的分析,为后续提出成都市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对策建议奠定基础。其四,详细分析目前成都市采取的改革措施,总结改革取得的成效,并提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建议。
王俊艺[6](2019)在《重庆市主城区维护类市政设施管理难点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从20世纪80年代开展了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经过过去40年的发展,大量的市政基础设施已建成投用,市政基础设施“规建管”三足鼎立的体制也已经形成,但也给作为末端管理的市政设施后期运营维护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市政设施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是市民生活的基本条件。市政设施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一个减少污染的环境,避免和减轻各种灾害对生产和生活的危害。市政设施是城市的硬件基础,也是城市形象面貌的窗口名片。市政设施是城市现代化的前提和重要标志,是城市的竞争手段和竞争力的表现。市政设施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市政设施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只有把市政设施维护管养好了,才能更好的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本文主要通过政府职能理论入手,在基于政府视角下首先阐明维护类市政设施相关基本概念,其次通过资料搜集法描述重庆市主城区范围内维护类市政设施管理现状,结合自身具体工作情况,运用访谈法和经验总结法分析重庆市市政维护设施存在的问题、实际困难等,进而进行原因分析,同时,通过搜集列举国内外典型城市市政维护设施管理上的主要做法,归纳总结得出启示,最后提出基于政府视角下市政维护设施管理的对策建议。本文探讨的主要对象是维护类市政设施,比如说市政道路、桥梁、城市隧道等设施的维护管理。通过撰写本文发现影响维护类市政设施管理工作的难点和困境主要可以概括为法律、制度、机构、机制、标准、市场化、资金等七个方面,并紧紧围绕这七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维护类市政设施管理工作挑战性紧迫性越来越强,以往主要集中在市政设施建设方面的研究,并且基本上都是把建设与管理比较来描述说明要重视市政设施维护管理工作。而本文则是从维护类市政设施管理自身角度来分析说明维护类市政设施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同时,呼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应越来越重视市政设施的维护管理工作。
孙楠[7](2019)在《大庆油田W公司维修改造工程项目管理问题研究》文中指出W公司作为大庆油田下属企业,近年来维修改造工程项目投资逐年增加,维修改造工程项目任务日益加重,对维修改造工程项目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伴随的项目管理问题也越来越明显。运用项目管理的概念和方法分析W公司维修改造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对策,对提高W公司项目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W公司维修改造工程项目为研究对象,首先明确了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和国内外项目管理研究现状,阐述了维修改造工程项目管理相关概念和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与流程等。其次深入公司获得相关资料,介绍了W公司维修改造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情况,通过与W公司维修改造工程项目设计人员、项目经理、采购员、造价员、工程审计人员和施工代表的访谈,并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分析W公司维修改造工程项目管理在项目规划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和竣工验收结算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在规划设计阶段存在设计人员经验不足、前期工作缺乏准确性、设计方案未进行比选问题;在项目实施阶段存在施工单位选取不够规范、施工质量管理不到位、未按施工进度施工、施工投资控制难度大和项目综合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在项目竣工验收结算阶段存在高估冒算现象、竣工结算审计工作落后等问题。然后针对W公司维修改造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从规划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结算阶段提出了具体改进对策,以提升其项目管理水平。
莫莠囡[8](2019)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地方政府职能优化研究 ——以泰州市为例》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筑牢农业产能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就需要建设旱涝保收、持续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政府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向全社会提供公共资源。提高政府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效率、优化政府在该项目管理中的职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通过对泰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政府职能的分析,发现泰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政府职能存在以下问题:(1)决策方面:建设规划与建设需求不一;(2)组织方面:政府管理模式急需优化;(3)协调方面:投资渠道分散,申报程序繁琐;(4)控制方面:施工质量往往不符标准;(5)监督方面:验收、建后管护存在瑕疵。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1)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高标准农田项目管理缺乏必要的协作机制;(2)建设经费趋紧,当前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面临部分缺口;(3)高标准农田工程庞大,牵涉方方面面,协调职能欠佳;(4)高标准农田建设主体素质不高等等。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笔者提出以下对策:通过加强前期摸底调查、健全需求表达机制、完善相关制度规范来优化决策职能;通过保障配套资金、丰富投资主体、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来优化组织职能;通过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管理方式来完善协调职能;通过完善项目建设和建后管护机制、加强项目建设信息化监管等来强化控制、监督职能。对地方政府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履行的各项职能的深入研究,从而指明地方政府职能优化的路径,将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地方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发挥提供借鉴。
张澜[9](2005)在《500kV台香线东1段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几个关键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项目管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从生产大型、高费用、进度要求严格的复杂系统而发展起来的重大管理新技术之一,它首先即应用于工程建设项目和新产品开发。我国于80年代初从国外引入项目管理方法,其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显着的管理成效即为国内各业尤其是建筑施工行业所普遍接受。国内输变电施工企业已运用项目管理方法对一系列电力工程的施工进行了有效的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输电线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己经被公认为是一种有生命力并能实现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复杂的管理目标的良好方法。 当前国内同行在线路施工过程中都采用了一些先进的项目管理理念,采用了一些管理系统对项目实行辅助管理,但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就是来源于为解决500kV台香线东1段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所进行的探索和研究。全文主要针对该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我们实际所作过的工作来展开讨论:一是关于项目管理所采用的工程进度网络管理软件(P3)、现场标准化作业智能管理系统(SWIS)、管理信息系统(MIS)三系统的互联和集成的问题;二是如何利用P3来实现工程施工项目的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 文章最后对本次研究成果实际应用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前景加以描述,并特别指出,本研究虽是具体针对500kV台香线东1段工程施工的项目管理过程,但可视其为应用的实例,其项目管理理念与开发成果完全可以直接应用于其他输电线路的项目管理。
张莉娜[10](2019)在《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绿色建筑工业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建筑业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与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装配式建筑逐渐发展为当前时代重要的绿色建筑工业化形式,其节约资源与绿色环保等各种优势,越来越受到政府支持和全社会关注,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绩效水平的高低影响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由于我国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程度较低,生产、管理绩效体系不成熟,所以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实施全过程还存在许多问题。研究一套行之有效的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有利于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绩效作出合理的评价,用于指导和引导装配式的发展,对促进装配式建筑标准完善化管理和带动我国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有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仅从某些单方面因素展开,存在涉及对象单一,不完善、无通用性的评价体系的问题。因此建立一套系统的、全方位的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对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且有利于相关企业在选择装配式建筑技术施工时有良好的指导作用,以便对目标和结果有清晰的把控。本文在装配式建筑特点和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基础上,以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角度以及评价方法的构建为核心,在大量查阅和深入研究国内外关于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的文献基础上,结合装配式建筑国内外发展情况和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研究背景,提出了本课题研究的思路。继而,论文从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选取、评价模型构建、案例分析和改进建议四个方面展开研究。(1)有关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角度问题。在分析了其他学者在装配式建筑工程评价指标方面不足的基础上,从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绩效形成的机理出发,依据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特点以及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结合装配式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特点即设计、构件生产、施工三大关键阶段和影响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的主要因素质量、成本、工期、现场管理、安全五大要素两方面建立一套实用、动态且具有普遍意义的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弥补了现有评价指标体系中涉及对象单一,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评价体系的不足。(2)评价方法的选择和评价模型的构建。以灰色关联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到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评价中,建立了多层次-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并探讨运用该模型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绩效进行评价的具体流程。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集以及进行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再计算各评价指标各等级的灰色关联度系数,依据层次分析法及借助求和法确定的评价子指标的权重系数,再通过求得的关联系数共同得出单层次指标关联度,继而计算多层次指标关联度的计算。最后,绩效综合评价结果由一定数据具体显示,从而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主观经验评价引起的误差,使结果更准确可信。(3)在以设计阶段、生产阶段、施工阶段为主要研究指标进行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评价体系建立的基础上,选取了四川省成都市某项目进行了实际案例分析。利用多层次-灰色关联分析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的运用,得出直观的案例分析项目绩效评价的指标关联度排序,并进行数据分析和验证这一体系的过程和结果。在该类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绩效中,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问题作用影响最大,其次为施工阶段中的质量、工期以及现场管理也是影响整个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的重要因素。(4)最后,针对结果分析,在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些实际生产建设过程中装配式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的改进建议。主要包括政策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行业标准建设;整合市场资源,完善产业链;加强装配式建筑产业信息化建设,推动绩效管理数字化建设,并介绍了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阶段的运用建议,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供信息化管理思路。有利于在实际装配式建筑建设中,相关单位及专业人员在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结合BIM先进技术做出正确的改进,提高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管理效果和品质。
二、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徐州国信某项目精装房精细化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相关理论 |
2.1 精细化管理的理论 |
2.2 精装修项目中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 |
2.3 本章小结 |
3 徐州国信精装修项目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构建 |
3.1 项目概述 |
3.2 精装修项目精细化管理的主体-对象-问题分析 |
3.3 基于BIM的精装修项目精细化管理模型——“BIM-LC屋” |
3.4 本章小结 |
4 徐州国信精装修项目精细化设计管理 |
4.1 精装修项目装修定位 |
4.2 运用限额设计控制装修标准 |
4.3 运用价值工程确定户型设计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5 徐州国信精装修项目精细化施工管理 |
5.1 精装修过程精细化装修材料管理 |
5.2 精装修过程精细化质量控制管理 |
5.3 精装修过程精细化成本管理 |
5.4 精装修过程精细化进度管理 |
5.5 本章小结 |
6 徐州国信精装修项目精细化管理评价 |
6.1 徐州国信某项目精装房精细化管理评价程序 |
6.2 三轮徐州国信某项目精装房精细化管理评价结果汇总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新城安置还房项目质量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及框架 |
第二章 论文相关理论概述 |
2.1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及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
2.1.1 项目管理 |
2.1.2 项目质量管理 |
2.2 项目质量风险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项目风险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 项目质量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 项目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
2.3.1 全面质量管理思想(TQC) |
2.3.2 PDCA循环控制和三段控制 |
2.4 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 |
2.4.1 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阶段划分 |
2.4.2 项目各阶段主要工作任务 |
2.4.3 参与建设的各方管理任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项目概况与质量过程分析 |
3.1 项目基本情况 |
3.1.1 项目建设背景 |
3.1.2 规划建设情况 |
3.2 项目建设模式 |
3.3 组织架构 |
3.3.1 公司组织结构 |
3.3.2 项目组织结构 |
3.3.3 项目组织结构职责分工 |
3.4 项目WBS运用 |
3.4.1 项目的全生命周期WBS |
3.4.2 确定项目活动清单 |
3.5 业主方项目责任矩阵(RM) |
3.6 项目里程碑计划 |
3.7 业主方进行项目质量风险管理的意义 |
3.8 项目质量形成过程 |
3.8.1 工程质量形成过程 |
3.8.2 决策阶段对项目质量形成的影响 |
3.8.3 设计阶段对项目质量形成的影响 |
3.8.4 施工阶段对项目质量形成的影响 |
3.8.5 质量形成各阶段的管理重点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项目质量风险管理规划 |
4.1 项目质量目标 |
4.2 项目质量控制体系 |
4.2.1 业主方建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意义 |
4.2.2 质量管理原则 |
4.2.3 项目质量方针 |
4.2.4 合同架构 |
4.2.5 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
4.3 项目质量风险定义和分类 |
4.3.1 项目质量风险 |
4.3.2 质量风险分类 |
4.4 风险管理过程 |
4.4.1 风险识别 |
4.4.2 质量风险分析和评估 |
4.4.3 质量风险应对 |
4.4.4 质量风险控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质量风险防控措施及效果评价 |
5.1 招标风险防控 |
5.2 决策阶段质量风险防控措施 |
5.2.1 发挥业主方优势、全面采集信息 |
5.2.2 严格管理项目咨询单位 |
5.2.3 严格决策审批流程管理 |
5.3 岩土工程勘察质量风险防控措施 |
5.3.1 严格审查岩土工程勘察方案 |
5.3.2 全程跟踪现场勘察和全面审查成果 |
5.4 设计风险防控措施 |
5.4.1 准确编制项目设计任务书 |
5.4.2 派驻设计质量负责人到设计单位 |
5.4.3 要求使用BIM技术和设计成果四级复核制度 |
5.5 施工阶段质量风险防控措施 |
5.5.1 施工阶段业主方自身质量风险防控措施 |
5.5.2 施工阶段监理单位质量风险防控措施 |
5.5.3 施工阶段施工单位质量风险防控措施 |
5.6 质量缺陷责任期质量风险防控 |
5.7 发挥政府质量监督部门的监督职责 |
5.8 实施效果评价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工程项目安全管理集约化发展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线路 |
1.5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 |
2.1 工程项目安全集约化管理内涵 |
2.2 工程项目安全集约化管理概况 |
2.3 工程项目安全集约化管理特征 |
2.4 工程项目安全集约化管理的原则 |
2.5 工程项目安全集约化管理建设内容 |
第三章 我国工程项目安全集约化管理发展历程及问题分析 |
3.1 我国工程项目安全管理集约化发展现状 |
3.2 工程项目安全集约化管理的现存问题 |
3.2.1 项目安全仍不能得到较为完善的保障,安全管理效率低下 |
3.2.2 管理主体多元化,内部冲突较为严重 |
3.2.3 项目安全外部自然条件不足和社会资源配置不足 |
3.3 工程项目安全集约化管理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缺乏对集约化管理的战略性认知 |
3.3.2 激励与惩戒机制建设相对滞后 |
3.3.3 缺乏整体性管理观念 |
第四章 国内外在工程项目安全集约化管理实践中的经验启示及相关建议 |
4.1 国内外工程项目安全集约化管理的经验分析 |
4.2 国内工程项目安全集约化管理的经验 |
4.3 相应的启示及建议 |
第五章 中交路桥公司工程项目安全集约化管理建设案例及实施效果分析 |
5.1 中交路桥北方公司安全集约化管理案例介绍 |
5.1.1 公司基本概况 |
5.1.2 安全集约化管理的现状 |
5.1.3 安全集约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5.1.4 总的要求 |
5.1.5 实施模型 |
5.2 中交路桥北方公司安全集约化管理效果分析 |
5.2.1 中交路桥北方公司安全集约化管理建设原则 |
5.2.2 工程项目安全集约化管理机制的建设过程 |
5.2.3 中交路桥北方公司安全集约化管理的实施效果分析 |
5.3 工程项目安全集约化管理的优化建议 |
5.3.1 提升作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认知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 |
5.3.2 建立健全统一的工程项目安全集约化管理体制 |
5.3.3 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和奖惩机制建设 |
5.3.4 优化相关资源的协调配置和支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或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上海工程跟踪审计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框架 |
三、创新之处 |
四、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政府工程项目监管概述 |
二、政府工程项目审计概述 |
三、风险管理概述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二、委托代理理论 |
三、风险管理理论 |
第三章 上海工程跟踪审计监管案例分析 |
第一节 目前上海工程跟踪审计的基本情况 |
一、监管流程 |
二、监管方法 |
第二节 三个案例的代表性说明 |
第三节 问卷的充分性说明 |
第四节 2016 年长宁区安居保障工程跟踪审计监管案例分析 |
一、基本情况 |
二、工程跟踪审计监管发现的问题 |
三、工程跟踪审计监管的缺陷分析 |
第五节 新建复旦中学西部校区工程跟踪审计监管案例分析 |
一、基本情况 |
二、工程跟踪审计监管发现的问题 |
三、工程跟踪审计监管的缺陷分析 |
第六节 400 米林带跟踪审计监管案例分析 |
一、基本情况 |
二、工程跟踪审计监管发现的问题 |
三、工程跟踪审计监管的缺陷分析 |
第七节 上海工程跟踪审计监管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
一、上海工程跟踪审计监管的问题 |
二、上海工程跟踪审计监管问题的原因 |
第四章 发达国家经验借鉴和启示 |
第一节 美国工程跟踪审计监管的做法 |
一、美国工程跟踪审计监管的目标 |
二、美国工程跟踪审计监管的内容 |
三、美国工程跟踪审计监管的特点 |
第二节 德国工程跟踪审计监管的做法 |
一、德国工程跟踪审计监管的目标 |
二、德国工程跟踪审计监管的内容 |
三、德国工程跟踪审计监管的特点 |
第三节 发达国家经验对我们的启示 |
一、发达国家工程跟踪审计监管的共同特点 |
二、发达国家工程跟踪审计监管经验对我们的启示 |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一、健全代建单位内部监管体系 |
二、加强审计人员能力培训 |
三、加强审计中介机构参与管理力度 |
四、完善相关法规制度 |
五、健全审计整改评估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上海工程跟踪审计监管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成都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5.1 本文的技术路线 |
1.5.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2章 我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的理论分析 |
2.1 行政审批制度 |
2.1.1 行政审批及其特点 |
2.1.2 实施行政审批的必要性 |
2.1.3 行政审批的类型及程序 |
2.1.4 我国行政审批的发展方向 |
2.2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 |
2.2.1 工程建设项目及其特点 |
2.2.2 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必要性 |
2.2.3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程序与内容 |
2.3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
2.3.1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
2.3.2 我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3 国内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关键经验借鉴 |
2.3.4 我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 |
第3章 成都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基于世行营商环境评价) |
3.1 成都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的改革背景 |
3.2 成都市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历程 |
3.3 对成都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情况的调查分析 |
3.3.1 问卷调查 |
3.3.2 专题座谈 |
3.3.3 针对相关调研资料的分析 |
3.4 成都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存在的问题 |
3.5 对相关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章 成都市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措施、成效及深化改革的建议 |
4.1 成都市工程项目审批制度的改革设计 |
4.1.1 改革的总体目标和要求 |
4.1.2 改革的具体举措分析 |
4.2 成都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效 |
4.3 深化成都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
第5章 结论与创新点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创新点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重庆市主城区维护类市政设施管理难点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 可能存在的创新和不足 |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市政设施和维护类市政设施 |
2.1.2 “规建管”与维护类市政设施的关系 |
2.2 政府职能理论 |
3 重庆市主城区维护类市政设施管理现状 |
3.1 主城区维护类市政设施管理规模 |
3.2 维护类市政设施的体制改革 |
3.3 现行法律法规及运行机制 |
3.4 维护运行管理模式 |
4 重庆市维护类市政设施管理存在的难点及原因分析 |
4.1 存在的难点 |
4.1.1 施工图审查和工程质量监管部门缺位 |
4.1.2 管理边界不清、权责不明 |
4.1.3 立项和决算(结算)制度缺失 |
4.1.4 没有参与前期建设及招投标监管推诿扯皮 |
4.1.5 社会单位设施管理粗放、样式各一 |
4.1.6 维护类市政设施领域市场化程度不一 |
4.1.7 维护资金保障不足 |
4.2 原因分析 |
4.2.1 法律法规顶层设计不足 |
4.2.2 市级层面规章制度较少 |
4.2.3 缺乏高位行业指导部门 |
4.2.4 部门之间沟通协作不够 |
4.2.5 标准不统一 |
4.2.6 市场化定位亟待厘清 |
4.2.7 经费保障上不够重视 |
5 国内外典型城市的主要做法与启示 |
5.1 国内典型城市主要做法 |
5.2 国外典型城市主要做法 |
5.3 国内外典型城市的启示 |
6 优化维护类市政设施管理的对策建议 |
6.1 建立独立法律法规体系 |
6.2 制定并完善规章制度 |
6.3 成立城市管理部门 |
6.4 建立部门协调机制 |
6.5 建立统一的市政设施标准 |
6.6 全面推进设施维护工作市场化 |
6.7 加大设施维护资金投入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7)大庆油田W公司维修改造工程项目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价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
2.1 维修改造工程项目 |
2.1.1 项目的概念及特点 |
2.1.2 维修改造工程项目的概念及特点 |
2.2 工程项目管理 |
2.2.1 项目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
2.2.2 工程项目管理类型 |
2.2.3 业主方与施工方项目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
2.2.4 业主方工程项目管理目标 |
2.2.5 业主方工程项目管理的程序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W公司维修改造工程项目管理概况 |
3.1 W公司简介 |
3.2 W公司维修改造工程项目简介 |
3.3 W公司维修改造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能 |
3.4 W公司维修改造工程项目管理流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W公司维修改造工程项目管理访谈调研及问题分析 |
4.1 编写访谈提纲和访谈计划 |
4.1.1 编制访谈提纲 |
4.1.2 确定访谈计划 |
4.2 访谈过程及结果 |
4.2.1 访谈过程简述 |
4.2.2 访谈结果的归类整理 |
4.3 W公司维修改造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
4.3.1 项目规划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 |
4.3.2 项目实施阶段存在的问题 |
4.3.3 项目竣工验收结算阶段存在的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W公司维修改造工程项目管理改进对策 |
5.1 项目规划设计阶段管理改进对策 |
5.1.1 加强设计人员培训 |
5.1.2 加强设计前期管理工作 |
5.1.3 推行设计方案比选机制 |
5.2 项目实施阶段管理改进对策 |
5.2.1 规范施工单位选取方式 |
5.2.2 保证施工质量 |
5.2.3 加强施工进度管理 |
5.2.4 强化施工投资管理 |
5.2.5 提高项目施工的综合管理水平 |
5.3 项目竣工验收结算阶段管理改进对策 |
5.3.1 严格规范竣工结算审核 |
5.3.2 做到全程跟踪审计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W公司维修改造工程项目管理问题访谈提纲 |
个人简介 |
致谢 |
(8)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地方政府职能优化研究 ——以泰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简要评价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地方政府职能的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高标准农田 |
2.1.2 政府职能 |
2.1.3 地方政府职能 |
2.2 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地方政府职能优化的理论基础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公共选择理论 |
2.2.3 项目管理理论 |
2.3 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地方政府职能定位 |
2.3.1 根据高标准农田建设主体来定位 |
2.3.2 根据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来定位 |
2.3.3 根据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流程来定位 |
第3章 泰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概况 |
3.1 泰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基本情况 |
3.1.1 “十二五”期间高标准农田建设基本情况 |
3.1.2 “十三五”期间高标准农田建设基本情况 |
3.2 泰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效益分析 |
3.2.1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
3.2.2 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 |
3.2.3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3.2.4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
3.3 泰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投资增长乏力,投资规模不足 |
3.3.2 投资标准偏低,省级配套缺乏连续性 |
3.3.3 偏重工程投资,忽视配套投入 |
3.3.4 部门规范繁多,行业依据不够 |
第4章 泰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政府职能现状分析 |
4.1 泰州市发挥政府职能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举措与基础 |
4.1.1 泰州市发挥政府职能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举措 |
4.1.2 泰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政府职能发挥的基础 |
4.2 泰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 |
4.2.1 决策方面:建设规划与建设需求不一 |
4.2.2 组织方面:政府管理模式急需优化 |
4.2.3 协调方面:投资渠道分散、申报程序繁琐 |
4.2.4 控制方面:施工质量往往不符标准 |
4.2.5 监督方面:验收、建后管护存在瑕疵 |
4.3 泰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政府职能存在问题的成因 |
4.3.1 信息不对称 |
4.3.2 建设经费趋紧 |
4.3.3 协调职能欠佳 |
4.3.4 主体素质不高 |
第5章 高标准农田建设地方政府职能优化路径分析 |
5.1 优化决策职能 |
5.1.1 前期摸底调查,使政策有据可依 |
5.1.2 健全需求表达机制,倾听农民呼声 |
5.1.3 完善相关制度规范 |
5.2 优化组织职能 |
5.2.1 开源节流,保障配套资金 |
5.2.2 开拓创新,投资主体多元化 |
5.2.3 强农惠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5.3 完善协调职能 |
5.3.1 深化简政放权 |
5.3.2 创新管理方式 |
5.4 强化控制、监督职能 |
5.4.1 完善项目建设和建后管护机制 |
5.4.2 加强项目建设信息化监管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9)500kV台香线东1段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几个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1.1 工程概况 |
1.1.2 工程特点 |
1.1.3 组织机构 |
1.1.4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
1.2 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
1.3 项目管理在输电线路工程应用的现状分析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
2 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与项目管理 |
2.1 项目与项目管理 |
2.1.1 项目的涵义及其特征 |
2.1.2 项目管理的涵义及其特点 |
2.1.3 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
2.1.4 项目管理的目标 |
2.1.5 项目管理的优点 |
2.2 输电线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 |
2.2.1 架空输电线路(ovethead line)工程施工 |
2.2.2 项目管理对输电线路项目工程施工的意义 |
2.2.3 输电线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 |
3 输电线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关键技术 |
3.1 输电线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所用技术 |
3.1.1 WBS |
3.1.2 网络图优化技术 |
3.2 输电线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所应用的三种软件 |
3.2.1 管理信息系统(MIS) |
3.2.2 现场标准化作业智能管理系统(SWIS) |
3.2.3 项目进度控制管理软件(P3) |
3.3 P3及MIS、SWIS的互联与集成 |
3.3.1 P3与SWIS的互联与集成 |
3.3.2 P3与MIS的互联和集成 |
4 进度管理 |
4.1 网络计划优化以及复杂性 |
4.1.1 网络计划的几种常用方法 |
4.1.2 网络计划优化技术的三类问题 |
4.1.3 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检查和调整 |
4.2 P3软件在台香线东1段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应用研究 |
4.2.1 应用 P3软件在台香线东1段工程项目进行进度管理的原因 |
4.2.2 进行 P3规划,建立工程框架 |
4.2.3 编制工程进度计划 |
4.2.4 计划分析跟踪与工程进度动态 |
5 成本管理 |
5.1 进度和成本同步控制的简介 |
5.1.1 控制思路 |
5.1.2 控制步骤 |
5.2 P3软件在台香线东1段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应用研究 |
5.2.1 计划成本费用图的绘制 |
5.2.2 实际成本费用图的绘制 |
5.2.3 后期成本费用预测图的绘制 |
5.2.4 成本费用分析报表的绘制 |
6 质量管理 |
6.1 延伸 P3的功能,发展质量体系,加强质量控制的实施步骤 |
6.2 步骤的执行 |
6.3 基本主题索引码(BSI) |
6.3.1 BSI的编制原则和思路 |
6.3.2 编码方法 |
6.4 《电力建设质量管理系统》——QME |
6.4.1 开发目的 |
6.4.2 主要功能和系统结构 |
7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装配式建筑国内外发展分析 |
1.2.1 装配式建筑国外发展分析 |
1.2.2 装配式建筑国内发展分析 |
1.3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评价国外研究现状 |
1.3.2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评价国内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1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拟采取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性 |
1.5.1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2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2.1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绩效评价指标选取 |
2.1.1 指标建立原则 |
2.1.2 指标构建思路 |
2.1.3 指标初选结果 |
2.2 装配式建筑工程指标规范化处理 |
2.2.1 定量指标规范化处理 |
2.2.2 定性指标规范化处理 |
2.2.3 指标最终选取结果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
3.1 灰色关联分析法 |
3.1.1 概念介绍 |
3.1.2 基本原理及计算步骤 |
3.2 层次分析法 |
3.3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绩效评价方法 |
3.3.1 确定装配式建筑工程影响因素数据序列及无量纲化处理 |
3.3.2 计算指标的灰色关联系数 |
3.3.3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3.3.4 计算关联度及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 |
4.1 项目背景 |
4.1.1 项目基本概况 |
4.1.2 项目PC构件管理要点及工程要求 |
4.2 数据选取 |
4.3 评价过程及结果分析 |
4.3.1 评价指标集构建以及无量纲化处理 |
4.3.2 计算关联度系数 |
4.3.3 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 |
4.3.4 关联度计算 |
4.3.5 计算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改进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建议 |
5.1 概述 |
5.2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绩效改进措施 |
5.2.1 完善政策体系和行业标准建设 |
5.2.2 整合市场资源 |
5.2.3 BIM信息化建设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评价指标重要性调查问卷 |
附录2 专家调查咨询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徐州国信某项目精装房精细化管理研究[D]. 李卫国.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2]新城安置还房项目质量风险分析[D]. 杜坤.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3]工程项目安全管理集约化发展探究[D]. 夏恺.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4]上海工程跟踪审计监管研究[D]. 孙介昊.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5]成都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研究[D]. 王宇.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6]重庆市主城区维护类市政设施管理难点分析及对策研究[D]. 王俊艺. 重庆大学, 2019(05)
- [7]大庆油田W公司维修改造工程项目管理问题研究[D]. 孙楠.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4)
- [8]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地方政府职能优化研究 ——以泰州市为例[D]. 莫莠囡. 湘潭大学, 2019(02)
- [9]500kV台香线东1段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几个关键问题研究[D]. 张澜. 南京理工大学, 2005(01)
- [10]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研究[D]. 张莉娜.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标签:建筑论文; 装配式论文;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论文; 精细化管理论文;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