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类语言学:基本研究课题(论文文献综述)
刘锋,张京鱼[1](2020)在《语用小品词研究的互动语言学框架搭建》文中指出互动语言学针对语言静态研究方法缺陷,强调"互动"分析视角和基于自然口语语料的动态分析,旨在探讨真实口头言语交际中的语言结构及运作模式与互动交流的相互影响。本文认为互动语言学的"互动"核心理念与语用小品词的"交互属性"相契合,为语用小品词研究搭建互动语言学框架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对其本质的认识,并指出此类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王昕喆[2](2020)在《基于融合聚类的多源文本话题检测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中包含着海量的信息,这些信息被发布到不同的信息源,如新闻网站、网络社区以及社交媒体中。其中,不同信息源中的信息在互联网中的特点也各不相同。这些信息源传播的信息已成为人们浏览互联网的重要内容,并且制造了人们生活中一个又一个热门话题。互联网中热门话题的检测对有关部门进行舆情监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舆情监管者需要进行热门话题检测的信息源不仅来自单一信息源,还可能来自多种信息源类别,比如一个文本集中既有新闻网站的信息,也有网络社区和社交媒体的信息。现有的热门话题检测技术,主要应用于单一类型的信息源信息,并不适用于多源混合信息的热门话题检测。同时,热门话题检测技术的检测结果是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词汇,舆情管理者有时很难理解这些词汇所代表的真正意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课题设计并实现了基于融合聚类的多源文本热门话题检测模型。该话题检测模型针对不同信息源之间的特征差异,设计并实现了多源文本特征融合方法,其中基于TextRank算法对长文本进行摘要提取,并且基于哈工大同义词词林对短文本进行语义拓展,以解决不同信息源之间信息的特征差异问题。另一方面,还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狄利克雷混合模型的文本聚类方法,以解决特征融合后的多源文本特征依旧较稀疏的问题。不同的信息源的信息经过多源文本话题检测模型后,会得到一系列热门话题,每个热门话题用三个话题候选词来代表该热门话题的内容。本课题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策略与深度学习序列模型融合的话题语义表示模型,以生成与话题候选词语义相近且通顺的话题标签,帮助舆情管理者更容易地去理解这些热门话题的真正意义。同时本课题设计并实现了多源文本热门话题检测系统,使得舆情管理者可以更方便地使用热门话题检测模型和话题语义表示模型。多源文本热门话题检测系统提供了数据源爬取、数据持久化存储以及热门话题可视化展示等功能,可以有效地帮助政府或者有关部门进行舆情引导或者干预,推动有关部门进行监管。为了验证多源文本热门话题检测模型的效果,本课题选取了复旦大学中文数据集以及新浪微博数据组成的多源文本数据集进行对比实验。实验表明,该模型的热门话题检测效果均优于参照的热门话题检测模型。同时为了验证话题语义表示模型的效果,本课题选取了双语评估替换(Bilingual Evaluation Understudy,BLEU)得分和人工评估两个维度进行对比实验。实验表明,该模型的语义表示效果均优于其他参照的语义表示模型。
孙昭阳[3](2019)在《基于情景模式分析的外语学习产品服务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形势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外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针对日益增长的外语学习需求,课题以服务设计为理论框架,以情景分析为研究方法,针对外语学习产品服务系统开展理论研究和创新实践。课题对语言习得和服务设计相关理论进行探讨,论述服务设计在商业应用中的三个核心关系,即客户关系、市场关系和内部关系。基于市场调研、用户调研等方法提出外语学习产品服务系统的分类和构架。建立生命周期作为观察框架,经过田野调查、客户洞察、AEIOU观察法等调研过程,提出由角色、环境、目的、活动、触点五维度构成的外语学习情景,将学习任务分解为视觉输入、听觉输入、文字输出、语音输出四维度,导出典型用户画像,创建外语学习情景,构建以学习状态饱和度(内因)为横轴、以环境适宜度为纵轴(外因)的直角坐标系,对情景进行定位和任务多维度强度设定,推导外语学习情景模式,进而评估筛选出专注、静默、休闲、碎片、聆听、导学和度假七大核心模式,从服务设计全局视角出发设计新客户、老客户、多情景三种服务蓝图,提出包括客户体验、商业挑战、组织优化在内的整体设计策略,基于七大核心模式提出以Tangram多情景模式外语学习服务系统及其用户界面设计方案。
刘锋,张京鱼[4](2018)在《互动语言学对语用小品词研究的启示》文中提出近十几年来,互动语言学(InteractionalLinguistics)在西方语言学界发展势头迅猛。这种吸收了功能语言学、会话分析以及人类语言学理论精髓和研究方法的新兴理论是对语言研究的一种互动综观,它强调语言的意义和功能是交际参与者交互过程的"浮现之物"并不断发生演变。文章认为,互动语言学理论为语用小品词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框架,对研究者的研究理念形成、研究方法选择及研究目标确立极具启发意义。
周海明[5](2018)在《意义进化视角下的韩礼德语篇建构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言的关注更多地聚焦于语篇而非句法,这是其区分于所谓主流语言学的显着特征之一。以其创始人M.A.K.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家先后提出了语篇元功能、语法隐喻、语篇发生等一系列对于句法理论家(尤其是转换生成语法学家)来说比较独特的概念。多年来,这些概念被广泛用于指导语篇分析、语言教学、翻译等实践活动,其适用性价值得到普遍认可。然而,这些概念的本质及其元理论内涵尚有待进一步揭示。本研究在借鉴和发展“话语建构论”(苗兴伟,2016)这一术语的基础上,将上述概念冠以“韩礼德语篇建构观”并加以整体考察,旨在结合意义进化论从社会文化视角阐述语篇建构的本质属性,尤其是语言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意义进化论是一种从历时性视角研究意义创造过程的理论范式。它融入了生物进化理论、建构主义心理学、中国古代阴阳学说中的概念或理念,从语篇发生、个体发生和种系发生三个维度研究语言系统在功能语义范畴上的进化方式,主张三个维度之间的循环互动是意义进化的机制,而物质经验、意识经验、词汇语法的进化则是意义进化的动因。本研究围绕意义进化的三个维度,基于系统功能学派在语篇发生、语言社会化、科学语言进化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来阐述韩礼德语篇建构观的内涵及发展,有如下主要发现:第一,随着意义进化论的形成和发展,韩礼德语篇建构观经历了本体论和元理论层面上的内涵式提升,已从一种语法理论发展成为阐释人、语言与现实之间关系的元理论,具有一定的认识论意义。其内涵主要有:语篇是形式和功能的统一体,在语言交际中,意义发生和交换的主要组织方式是语篇,语篇在经验识解、社会交际中起着关键作用;语言系统通过语篇发生、个体发生和种系发生三个意义进化历程与现实世界循环互动,人们以词汇语法为资源、以语篇为主要媒介,通过意义识解经验现实,最终实现了对经验的历时性建构。第二,从意义进化论的语篇发生维度来看,韩礼德语篇建构观在本体论和元理论意义上有四个发展。一是语篇资源的重新界定和归类。语篇资源特指体现语篇元功能并参与语篇创造的语法成分,其归类方式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分类视角从“由下而上”到“由上而下”的切换,并且运用“语篇转接”和“语篇状态”两个新概念进行补充说明。新的分类视角明显受到语篇发生学思想的影响,对语篇组织的解释更为合理,突显了语篇语义的动态性和历时性。二是语篇元功能本质属性的理论反思。非本源性是语篇元功能区别于概念元功能和人际元功能的重要属性,彰显了语言对现实的建构作用,是韩礼德语篇建构观的核心所在,非本源性思想贯穿于系统功能语言学语言发展、主位推进、语法隐喻等理论之中。三是语篇发生机制的重新构建。韩礼德等借助“元冗余”的概念,修正了早期的语言层次体现观;借助天气与气候的关系比喻,形象地揭示了语篇发生的例示化过程;借助“文化意库”和“个体意库”的概念,诠释了个体对意识形态的语篇建构,最终构建了语篇发生的“体现化——例示化——个体化”三位一体机制。四是建构主义思想的高度彰显。通过深入挖掘系统功能学派学习理论中的建构主义思想、语篇建构的认识论意义、非本源性思想的哲学启示,可以发现韩礼德语篇建构观实现了元理论意义上的升华。第三,从意义进化论的个体发生维度来看,韩礼德语篇建构观的发展贯穿于系统功能学派对婴幼儿语言发展的研究。就其研究立场和目标而言,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个体发生研究属于语言社会化研究的范畴。在其研究中,韩礼德等汲取了伯恩斯坦教育社会学思想、维果茨基发展心理学思想、沃尔夫人类语言学思想中的养分。对这些理论思想的借鉴和融汇,充分体现了意义的社会性、建构性、相对性等特征,而这些特征正是韩礼德语篇建构观的精髓所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社会化的本质就是社会文化语境中个体意义能力的发展,具体表现为语篇建构能力的提升,而语篇交际与语言社会化之间的多维互动是个体语篇建构能力持续进化的助推器。个体语篇建构能力的发展彰显出进化性和社会性特征:发展是进化式的,是一个具有内在规律的渐变过程;发展是社会性的,是一个受社会文化语境驱动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系统功能学派对儿童语言社会化过程所做的系统研究,不仅为诠释人类语篇建构能力的进化提供了有力的发生学理据,而且对于建构多元性、体系化的语言社会化理论来说,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第四,从意义进化论的种系发生维度来看,韩礼德语篇建构观的发展贯穿于系统功能学派关于科学语言进化的研究。科学语言的成功进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为人类种系特征的语言的进化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考古学的先天不足。作为人类语言进化产物和机制的语法隐喻,尤其是名词化隐喻,被证明是组织科学语篇语法的最佳策略。从意义进化的视角来看,名词化隐喻不仅能够对人类经验进行范畴化和分类组织,而且有助于优化语篇的推理和逻辑推进。构筑科学理论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技术性,即科学语言需要创造专业技术词汇,以实现指称功能;二是合理性,即科学语言要有利于从观察和实验中归纳结论,并从一个观点或论据发展到另一个观点或论据。在具体科学语篇的建构中,名词化隐喻的上述两大功能保证了科学理论的“技术性”和“合理性”。范畴化和分类组织功能就是语法隐喻在元理论层面上的语篇建构功能,具体表现为科学家通过分类、凝聚和过滤、指称等机制来命名或创造虚拟实体以便展开科学研究,最终完成对科学理论的“技术性”的语篇建构。推理和逻辑推进功能主要指名词化语法隐喻在科学语篇中促进上下文衔接、推进主述位发展、形成“信息流”的作用,以此形成语义连贯的科学语篇,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对科学理论的“合理性”的语篇建构。科学语言进化的三大意义历程表明,科学语言的进化实际上是数代科学家通过通力合作,对科学知识进行语篇建构的历时性过程。总之,从意义进化的视角重新审视韩礼德语篇建构观,不仅有助于把握语篇元功能、语法隐喻、语篇发生等概念的社会建构主义内涵,而且也是对现有功能语篇分析实践乃至系统功能理论发展的一种补充。
方梅,李先银,谢心阳[6](2018)在《互动语言学与互动视角的汉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言在本质上具有互动性,而互动语言学是基于互动行为的语言研究。互动语言学特别重视对自然口语的研究,将语法视为互动资源并在交际互动中被塑造,强调要将语言研究置于社会互动之中。本文主要从句法选择、形式验证、会话序列、韵律和多模态研究等方面介绍了当今互动语言学的基本研究课题及新进展,简要回顾了互动视角的汉语研究。文章指出,互动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基于用法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揭示汉语的特点。
谭璨[7](2017)在《浅谈人类语言学》文中研究说明人类语言学不仅是宏观语言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更是人类学的最重要分支。研究人类语言学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角度,本文仅就人类语言学的定义、研究范围、历史发展做一简单阐述。
旷战[8](2017)在《个体意库、身份建构与情感绑定 ——基于精神科医患会话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下,基于自建口语语料库,结合教育社会学、话语分析、精神科医学等学科特点,主要运用个体化理论、合法化语码理论、评价理论等相关研究成果,探讨精神科医患会话场域实践中,医生如何调动个体意库中的社会符号资源,从而实现身份的拓扑性动态建构以及与患者的情感绑定。进入21世纪,系统功能语言学所面临的挑战是开发新的视角研究语义资源的使用,主要考察语篇变异与语言使用者变异;前者聚焦语义资源使用,后者关注个体运用语义资源协商建构身份。国内外学者从语言学的不同领域如人类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社会心理语言学、语用学、话语分析等对身份展开研究,都取得了各自学科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在理论视角、资源表征、机构话语以及关于知识、情感、权势的生产性在身份建构中的重要性等方面的研究仍亟待加强,未形成一个微观与宏观、分析与阐释融合起来的层级—功能分析模式等。以上不足是本研究的理论考虑,而伴随着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时代的到来,医患矛盾和精神健康问题大量涌现是选择精神科医患话语研究的现实动力。作为特殊机构性话语,精神科医患会话具有不同于日常话语的个体意库资源、话语身份、话语策略、权势关系、语域特点、语类结构等。医生本身既是可靠的诊断工具,也是有效的治疗工具;发挥其诊断和治疗功效,无疑需要建构得体的社会身份与良好的医患关系来实现。鉴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精神科医生个体意库资源所体现出的总体话语特征是什么?(2)精神科医生构建了哪些类型的具体身份,如何运用个体意库中的情感资源来实现与患者的情感绑定?(3)精神科医生建构身份所借助的社会符号资源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文章从词汇语法、语篇语义、语域、语类四个层级对真实语境下的精神科医生话语进行描写、分析与阐释;将系统、语篇和语言使用者以及实现化、示例化、个体化三者有机地结合,将语篇分析与功能分析融为一体。通过“田野调查”,共收集80场有效医患会话,在此基础上转写成215,372汉字的小型语料库。接着,对该语料库相关参数进行赋码、标注、提取以及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如下:1.词汇语法资源、身份建构与情感绑定权力词汇属于典型性词汇语法资源。它涵盖精神分裂症症状与药物名称。阳性症状如幻觉与妄想出现频率较高,其中幻觉比例为56.1%,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典型症状,阴性症状出现比例较低;而抗精神病药物以第二代药物为主,如利培酮、氯氮平、丙戊酸镁等,前两者比例达49.3%。这些表征专门性知识语码的权力词汇在建构医生“内行”、“专家”、“权威”等“控制型”身份的同时,也体现出精神科医生个体意库中较强的知识语码潜势。称呼语资源中的零称呼语、亲属称呼语、职衔以及机构身份称呼语、机构称呼语占97.7%;姓名称呼语、通用称呼语、拟亲属称呼语占2.3%;变异式人称代词占3.7%。整体而言,医生话语正式程度较低,呈现出平等、轻松、亲切的谈话氛围,有助于与患者建立平等、亲近的人际关系。借助这些指称性情感资源,精神科医生建构了“熟人”、“同伴”、“关心者”、“帮助者”、“评价者”等“关系型”身份,较好地实现了医患之间的情感绑定。研究发现及物性系统资源中的物质过程、关系过程、心理过程为识解医生经验的主要过程,也是医生建构身份的基础,三种资源占及物性资源的比例为73.6%,它在体现出话语客观性、权威性、有说服力等特点的同时,也体现出医生“检查者”、“组织者”、“评价者”等身份特征。2.语篇语义资源、身份建构与情感绑定评价系统侧重“人”,协商系统侧关注“际”。协商系统主要借助语气资源实现,精神科医生话语中疑问、陈述、祈使、感叹四种语气资源所占比例分别为73.5%、25.3%、1.0%、0.2%,精神科医生对疑问句使用体现出“个体化”权力语法的特征。其中是非疑问句占60.2%、特指疑问句为38.1%、选择疑问句为1.7%。精神科医生所处的情景语境之一是面对各种精神障碍患者,通过对是非疑问句、特指疑问句等语气资源的灵活使用,精神科医生在封闭和开放语气系统之间把握着对话题与话轮的控制,显示出她作为“提问者”、“检查者”、“组织者”等身份特征。无标记陈述句占50.1%;有标记陈述句占49.9%,两者比例大致相同。通过陈述句资源,精神科医生建构的是“知者”、“权威”等身份,它表明医生在客观陈述事实以增强话语可信度的同时,也在弱缓解机构性话语语气,营造轻松、愉悦的谈话氛围。祈使句出现频次很少则体现医患之间的语旨特征——较为平等的权势关系。医生话语中感叹句表达平等、友好的气氛,缓解了患者的紧张情绪,体现出医生“积极评价者”的身份;句末语气词这些情感性资源的大量使用大都体现出委婉、平等、商榷的语气,体现出医生尝试弱化其权势身份的话语特征。医生话语中消极态度资源要远高于积极态度资源,前者占70.3%,后者为29.7%,以消极判断和鉴赏资源居多,建构出医生“检查者”、“诊断者”、“评价者”等身份特征。介入资源涵盖投射、情态、让步;投射中二声资源出现次数最高,达536次,占66.3%;情态资源以中低值道义型情态为主,占79.3%;让步资源有15种。通过对这些介入资源的使用,医生提升了话语的对话性、协商性,弱化了机构身份,拉近了与患者的情感距离,建构了“引导者”、“建议者”、“安慰者”等身份。级差资源以2455次高频出现,其中语势和聚焦资源分别占53.4%和46.6%。借助级差资源的强化或锐化,医生最大程度实现与患者的价值联盟与情感绑定。3.语域资源、身份建构与情感绑定语域包括语场、语旨、语式三变量。语场主要体现出认知词汇密度在不同语类阶段的高低变化,如“精神科症状学”、“精神科病理学”、“精神科药物学”等知识语义域权威彰显的语场特点,也体现医生“知识权威”的身份特征。话轮长度、语篇长度等方面的差异体现医患之间较为平等的权势身份关系;而医生对修正、打断、回述等话语方式的调配再次体现其“权威”身份的主导地位;更体现医患互动的合作性、亲和性、生产性,“情势”大于“权势”,“知识权势”的生产性是实现医患情感绑定的保障。一致的语旨特点则体现医患之间“熟人”的身份关系。语式中情景式与隐喻式的语码转换是医患双方情感绑定的情感资源,是话语产生与识解的社会语境因素,体现了医生个体意库中较强的知者语码潜势。它拉近了双方之间的情感距离,建构了医生“老乡”、“关心者”、“引导者”等身份。4.语类资源、身份建构与情感绑定语类是人类社会行为的典型性的分类方式,也是重要的社会符号资源和话语策略。借助个体意库中的语类资源如语类阶段、基本语类、语类成分,精神科医生建构了“宏观语类身份”。该身份并非某个单一的、具体的身份,而是基于宏观语类目的而建构的“一系列身份的集合”。它基于拓扑学视角,以知识语码与知者语码为参数,将精神科医生身份划分为知识型、控制型、互动型、关系型四种类型,并由“教育者”、“专家”、“权威”、“倾听者”、“保密者”、“老乡”、“同伴”、“安慰者”等一系列具体身份而示例化。类型学视角不能呈现这些建构身份所具有的家族相似性,而拓扑学则弥补了这一不足。我们将拓扑性身份定位为“一系列典型性的和边缘化的身份所形成的连续统”。它体现身份所具有的家族相似性、逻辑连通性和语类目的导向性等特点。这些建构精神科医生身份的个体意库语类资源在实现与患者价值联盟的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医患之间的情感绑定。本文对精神科医生如何调动个体意库资源来实现身份拓扑动态建构以及与患者情感绑定进行考察、分析、阐释,提出了“宏观语类身份”的概念,拓展了身份建构个体化研究的资源表征,彰显了知识与情感在个体化身份建构中的积极作用,强调“权势”的生产性、创造性,这不仅可以丰富和发展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的身份建构研究,也可以帮助精神科医生更好地调动个体意库资源来建构恰当的话语身份,实现与患者的情感绑定,提高诊疗效果,减少乃至消弭医患冲突。
杨巍[9](2016)在《洪堡特与萨丕尔语言学的人文性 ——兼论人文主义语言学》文中认为洪堡特和萨丕尔是人文主义语言学的代表人物,其理论均由普通语言学研究和人类语言学研究共同构成,但其理论相通之时也有着各自的研究侧重点和方法论。人文主义语言学是语言学研究中的一次归纳尝试,本身不是语言学的一个明确流派。人文主义语言学是以对人的研究和关怀为旨归,通过对人和语言的关系以及人类语言进行研究,得出语言的一般规律和人与语言的内在关系。洪堡特秉承的是将先验层面上的古典哲学思辨思维加诸具体语言的研究之上,将人类语言学研究的结果作为例证,证明人的理念和精神力量对语言的决定作用,在对洪堡特的综述上,采用普通语言学和人类语言学纵贯论述的顺序,对其双数论、语言类型学、语言世界观等研究理论进行论述,以其田野调查法为佐证;萨丕尔旨在通过对人类语言的描写和分类,进行普通语言学和人类语言学进行研究,通过田野调查法所得实证材料证明和修正其普通语言学结论及前人研究成果,在对萨丕尔的论述上,采用普通语言学和人类语言学平行论述的方法,从语音规律、语言类型、语言的分析度和综合度等问题上对其普通语言学理论进行综述,从其对美洲语言的分类描写对其做人类语言学上的归纳。二者所开创的以人类学田野调查法研究语言学的思路为语言学和人类学贡献大量实证材料,对语言学的经验研究有极大裨益,也为日后语言学的科学化奠定实证根基。本文旨在从洪堡特和萨丕尔的研究成果入手,对其从理论和实证层面对其进行尝试归纳,重申人文主义语言学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苏章海[10](2014)在《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在对“对比语言学到底在做什么?对比语言学做了些什么?对比语言学还应该做什么?”三个对比语言学学科的核心问题进行思考的基础上,凝练出“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从学科诞生之日起至今是如何演变的?这种演变对学科发展有何影响”两个基本的研究问题,以“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为题展开,目的在于沿着对比语言学产生和发展的线索,考察元语言系统演变的不同表现、即系统中元语言在学科发展的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盈缺和变迁,观察对比语言学在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范围与对象、研究方法与程序以及研究价值(包括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探讨对比语言学学科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本研究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全文绪论,提出了对比语言学学科史研究的必要性,论述了从学科元语言演变的角度研究学科发展历史的目的和意义,设计了研究内容;在对对比语言学元语言及元语言系统界定的基础上确立了元语言抽取的基本原则,并将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分为“核心概念”、“一般性概念”和“辅助性概念和表述”。为了厘清对比语言学的发展脉络,如实、全面地反映对比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同时也为了行文和描述的方便,本研究对对比语言学元语言概念的界定采取宽泛的做法,即不仅把对比语言学的“核心概念”作为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同时还把“一般性概念”和“辅助性概念或表述”一并纳入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但在具体做法上,重点论述“核心元语言子系统”的演变。这样建立起相应的“子系统”,分别对应对比语言学学科框架中的“研究本体”、“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三个“元语言子系统”。尝试搭建起了一个“理想的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作为考察不同发展时期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演变的参照,并由此考察对比语言学的学科发展史。第二章论述了中外学者对于对比语言学学科史的研究思想、思路和成果。在前辈学者的启发下,本研究尝试将中西方语言学纳入到同一条时间线索上来,做出了一个“打通中西”的对比语言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分期,即对比语言学的创始时期(1820—1955)、“应用性”转向与衰落时期(1956—1976)、复苏与发展时期(1977—1989)和快速发展与走向繁荣时期(1990—)四个时期,作为本研究得以展开的空间,并构成本文的主体章节。第三章到第六章是本研究的“本论”部分。第三章研究对比语言学创始时期的元语言系统建构和演变情况。洪堡特是对比语言学的创始人,构建了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雏形暨学科基本框架;作为历史比较法的产物,西方的对比语言学与19世纪的主流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几乎同时产生、并行发展;经叶斯柏森,到沃尔夫,西方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已基本完整,学科正式确立并命名。中国的语言对比研究肇始于1898年的《马氏文通》,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以创建中国语法学和汉语语法体系为目的,“对比”仅仅是一种研究的工具。由于普世语言观的影响,从马建忠经严复到黎锦熙,所谓的对比语言研究实际处于“比较”与“比附”之间;从陈承泽发出“反对模仿”的呼声开始,尤其是“中国文法革新时期”(1938—1943),中国学者才开始在普通语言学关照下运用对比的方法挖掘汉语特点,建构汉语语法体系。50年代前期,由于苏联语言学理论的影响,“比附”的研究方法复辟。第四章讨论对比语言学“应用性”转向与衰落时期元语言系统的演变。西方语言学自拉多(1957)开始,出现以为外语教学服务为唯一宗旨的“应用性”转向,将对比语言学降格为“对比分析”,从而成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迪·皮德娄转向转换生成语言学寻求理论支持,却遭遇普遍语法观的尴尬。由于放弃了自身理论建设的诉求,美国的对比语言学研究逐步衰落。中国的语言对比研究虽有赵元任先生成果卓着,但因“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1956)的出台而式微,并终因继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而被迫全面停止。第五章研究对比语言学复苏与发展时期元语言系统的重建。西方语言对比研究中心从美国转到欧洲,并开始从微观走向宏观;沃尔夫对比语言学思想开始复兴,西方语言学重新重视自身理论建构。中国对比研究因对外汉语教学和外语教学的需要得到普及,在为第二语言教学服务的同时,因少数学者对其学科性的元思考而开始重视学科自身的理论建构。中西方对比语言学之间的距离开始缩短。第六章,通过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的演变论述对比语言学的快速发展与繁荣时期对比语言学的发展状况,并对学科未来发展做出展望。1990年之后,随着沃尔夫语言相对论思想逐步复兴,世界对比语言学出现新的气象:西方语言学以体系建构为开端,“跨文化交际”为特色,“功能分析”为“大成”,研究的视野和范围不断扩大,理论建设成绩斐然:菲齐亚克延续自己的一贯思想,对学科做出深刻的元思考,提出了一个庞大的体系;克尔采斯佐斯基则从对比中立项出发建构了一个别具特色的理论体系;由于维尔茨皮卡(1991)的贡献,跨文化语用学从欧洲走向澳洲;从卡普兰到孔纳(1996;2008),美国的对比修辞学取得较大发展;哈蒂姆(1997)则继承哈特曼的研究传统,以“跨文化交际”的名义对翻译理论与对比篇章学进行了深刻论述;切斯特曼的集大成之作《对比功能分析》成为这一时期西方对比语言学理论发展新的里程碑。在中国,第一本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于1990年出版,展示了前期中国对比语言学研究的成绩,使对比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新的领域深入人心,也为今后学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992年,中国第一本径以“对比语言学”命名的通论性着作出版;之后,各种理论研究着作纷纷问世,对比语言学研究论文数量大大增加。中国对比语言学研究开始与世界同步。21世纪以来,中国学者对对比语言学进行了历史与哲学的全方位思考,将对比语言学的理论建设上升至哲学语言学的层面,对比视角下的汉语语法和语言学理论研究取得新的进展,为世界对比语言学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中国对比语言学走在了世界前列。第七章为全文的结论。对比语言学经过近200年的发展,其元语言系统由洪堡特与沃尔夫等人的初建、经应用性转向和停滞时期的演变,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尤其是80年之后复苏时期得到重建,1990年以来、尤其是经21世纪初期的繁荣发展,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已经接近一个“理想化”系统。这个系统包含了语言世界观和普通语言学理论的认识论基础和在这一基础上对学科的科学定义;更包含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本体元语言子系统、研究方法元语言子系统和研究价值元语言子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架构,标志着对比语言学学科的最终确立。本文认为,对比语言学的发展从方法论意义上的“求同”到“求异”,带着深刻的历史思考,已显出在更高的哲学语言学层面上的“求和”态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西对比语言学趋向融合;2)学科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哲学基础和理论基础趋向融合;3)学科研究的范围和对象趋向融合;4)学科研究的方法趋向融合;5)学科研究的目标和宗旨趋向融合;6)学科研究的人员组成趋向融合。诚然,从“合”到“和”,还须假以时日。但是,“求和”,是对比语言学发展的终极目标;而大道归一,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人类语言学:基本研究课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类语言学:基本研究课题(论文提纲范文)
(1)语用小品词研究的互动语言学框架搭建(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互动语言学的缘起与发展 |
3 互动语言学的主要学术观点 |
4 互动语言学框架搭建 |
4.1 研究视角 |
4.2 研究方法 |
4.3 研究目标 |
5 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 |
6 研究发展趋势 |
6.1 语料库方法的引入 |
6.2 汉语及其方言语用小品词为对象的研究 |
(2)基于融合聚类的多源文本话题检测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热门话题检测方法 |
1.2.2 自然语言生成方法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关键技术 |
2.1 热门话题检测技术 |
2.1.1 文本表示模型 |
2.1.2 聚类算法相关技术 |
2.2 自然语言生成技术 |
2.2.1 自编解码框架 |
2.2.2 深度学习序列模型 |
2.2.3 改进深度神经网络的方法 |
2.3 数据处理相关技术 |
2.3.1 数据爬取技术 |
2.3.2 数据存储及可视化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源文本热门话题检测模型 |
3.1 引言 |
3.2 多源文本热门话题检测模型设计 |
3.2.1 多源文本特征融合方法设计 |
3.2.2 基于狄利克雷混合模型的聚类方法设计 |
3.3 多源文本热门话题检测模型实现 |
3.3.1 语料收集与整理实现 |
3.3.2 数据预处理实现 |
3.3.3 多源文本特征融合实现 |
3.3.4 基于狄利克雷混合模型的聚类方法实现 |
3.4 多源文本热门话题检测模型对比实验 |
3.4.1 评估指标 |
3.4.2 实验方案 |
3.4.3 实验过程 |
3.4.4 实验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话题语义表示模型 |
4.1 引言 |
4.2 话题语义表示模型设计 |
4.2.1 基于策略的话题语义表示方法 |
4.2.2 基于深度学习序列模型的话题语义表示方法 |
4.3 话题语义表示模型实现 |
4.3.1 基于策略的话题语义表示方法实现 |
4.3.2 训练集的构造 |
4.3.3 深度学习序列模型的训练 |
4.3.4 深度学习序列模型的应用 |
4.4 话题语义表示模型对比实验 |
4.4.1 评估指标 |
4.4.2 实验方案 |
4.4.3 实验过程 |
4.4.4 实验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源文本热门话题检测系统 |
5.1 引言 |
5.2 多源文本热门话题检测系统设计 |
5.3 多源文本热门话题检测系统实现 |
5.4 多源文本热门话题检测系统测试 |
5.4.1 功能测试 |
5.4.2 性能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3)基于情景模式分析的外语学习产品服务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外语的重要性日益显着 |
1.1.2 外语学习需求不断攀升 |
1.1.3 服务设计带来新的机遇 |
1.2 学术研究与市场发展现状 |
1.2.1 服务设计领域的理论发展 |
1.2.2 外语学习产品领域的商业实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案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框架 |
1.6 可行性分析 |
第2章 服务设计及相关理论概述 |
2.1 外语习得相关理论概述 |
2.1.1 基本概念 |
2.1.2 相关理论和学说 |
2.1.3 萨丕尔-沃夫假说 |
2.2 情景分析理论和方法概述 |
2.2.1 情景分析相关概念 |
2.2.2 情景分析的特点和优势 |
2.2.3 情景分析的应用方法探讨 |
2.3 服务设计理论概述 |
2.3.1 服务设计的概念 |
2.3.2 服务设计的三个基础要素 |
2.4 服务设计在商业应用中的三个核心关系 |
2.4.1 客户关系 |
2.4.2 市场关系 |
2.4.3 内部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服务设计视角下的外语学习产品 |
3.1 外语学习产品概况 |
3.1.1 初步调研 |
3.1.2 用户分析 |
3.1.3 现有外语学习方式概述 |
3.1.4 课题研究范围界定 |
3.2 外语学习产品对比研究 |
3.2.1 市场调研和现有产品分析 |
3.2.2 产品共性分析 |
3.2.3 产品差异性分析 |
3.2.4 外语学习产品的核心组成 |
3.3 服务设计在外语学习服务产品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
3.3.1 客户关系:优化客户体验 |
3.3.2 外部关系:应对商业挑战 |
3.3.3 内部关系:应对组织挑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外语学习服务系统用户研究 |
4.1 生命周期框架搭建 |
4.1.1 客户生命周期 |
4.1.2 消费者生命周期 |
4.1.3 公民生命周期 |
4.2 用户调研 |
4.2.1 观察法 |
4.2.2 访谈法 |
4.2.3 调研数据整理和分析 |
4.3 客户工作和客户概况 |
4.3.1 客户工作 |
4.3.2 客户画像 |
4.3.3 客户概况 |
4.4 情景创建 |
4.4.1 基于角色维度的情景创建 |
4.4.2 情景模型二维象限的建立 |
4.4.3 情景归纳和模式导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外语学习产品服务系统设计实践 |
5.1 外语学习产品和服务系统设计策略 |
5.1.1 核心情景模式评估与筛选 |
5.1.2 多情景模式构建 |
5.1.3 系统整体设计策略 |
5.2 服务蓝图创建 |
5.2.1 新客户旅程 |
5.2.2 老客户旅程 |
5.2.3 多情景旅程 |
5.3 Tangram外语学习产品服务系统设计 |
5.3.1 产品概念 |
5.3.2 Tangram客户端设计 |
5.3.3 传播与营销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课题研究成果总结 |
6.2 课题研究局限性 |
6.3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调研问卷 |
附录二: 访谈纲要 |
附录三: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附录四: 设计说明书 |
(4)互动语言学对语用小品词研究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互动语言学缘起与发展 |
3. 互动语言学的主要观点 |
4.互动语言学对语用小品词研究的启示 |
4.1研究理念形成 |
4.2 研究方法选择 |
4.3 研究目标确立 |
5. 结语 |
(5)意义进化视角下的韩礼德语篇建构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Halliday语篇建构观的学理传承及早期发展 |
2.1 Halliday语篇建构观的学理传承 |
2.1.1 古希腊经典语言观 |
2.1.2 布拉格学派主位理论 |
2.1.3 王力的“承上说” |
2.2 Halliday语篇建构观的早期发展 |
2.2.1 初创期(1950s—1960s) |
2.2.2 发展期(1970s—1980s) |
2.3 “悉尼学派”对早期语篇建构观的发展 |
2.3.1 Hasan的衔接理论 |
2.3.2 Martin的语篇语义理论 |
2.3.3 Matthiessen的语篇发生理论 |
2.4 国内系统功能学界的贡献 |
2.4.1 理论引介 |
2.4.2 理论发展 |
2.4.3 理论应用 |
2.5 小结 |
第三章 意义进化论 |
3.1 理论背景 |
3.1.1 生物进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3.1.2 语言进化研究的三个阶段 |
3.1.3 语言进化研究简评 |
3.2 理论基础 |
3.2.1 西方生物进化理论 |
3.2.2 社会建构主义思想 |
3.2.3 中国古代阴阳学说 |
3.3 理论维度 |
3.3.1 语篇发生维度 |
3.3.2 个体发生维度 |
3.3.3 种系发生维度 |
3.4 理论核心 |
3.4.1 意义进化的机制 |
3.4.2 意义进化的动因 |
3.4.3 意义进化的译名诠释 |
3.5 小结 |
第四章 语篇发生维度的Halliday语篇建构观 |
4.1 语篇资源的重新归类 |
4.1.1 语篇资源的概念 |
4.1.2 语篇资源的两种归类视角 |
4.1.3 对重新归类的解读 |
4.2 语篇元功能的非本源性 |
4.2.1 概念内涵 |
4.2.2 理论基础 |
4.2.3 重要体现 |
4.2.4 非本源性与其它属性之间的关系 |
4.3 语篇发生机制 |
4.3.1 体现化 |
4.3.2 例示化 |
4.3.3 个体化 |
4.3.4 语篇发生的三位一体机制 |
4.4 语篇建构的元理论内涵 |
4.4.1 学习理论中的建构主义思想 |
4.4.2 语篇建构的认识论意义 |
4.4.3 非本源性思想的哲学启示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个体发生维度的Halliday语篇建构观 |
5.1 语言社会化研究 |
5.1.1 研究缘起 |
5.1.2 基本概念 |
5.1.3 研究概述 |
5.2 Halliday语言社会化研究的基本内容 |
5.2.1 核心理念 |
5.2.2 研究问题 |
5.2.3 研究方法 |
5.2.4 主要贡献 |
5.3 Halliday语言社会化思想的理论承袭 |
5.3.1 Bernstein的教育社会学思想 |
5.3.2 Vygotsky的发展心理学思想 |
5.3.3 Whorf的人类语言学思想 |
5.4 儿童语言社会化与现实的语篇建构 |
5.4.1 原始语言及其理论研究价值 |
5.4.2 现实建构的进化性及其本质 |
5.4.3 主观现实和社会现实的语篇建构 |
5.5 小结 |
第六章 种系发生维度的Halliday语篇建构观 |
6.1 科学语言及进化本质 |
6.1.1 科学语言的概念和特征 |
6.1.2 科学语言进化研究的视角 |
6.1.3 科学语言进化的本质 |
6.2 语法隐喻与科学理论的语篇建构 |
6.2.1 人类经验现象的语法建构 |
6.2.2 语法隐喻及其理论化过程 |
6.2.3 名词化的科学理论建构功能 |
6.3 科学语言进化的三大意义历程 |
6.3.1 社会历史语境中的科学语言进化 |
6.3.2 个体发展语境中的科学语言进化 |
6.3.3 即时语篇语境中的科学语言进化 |
6.4 Halliday科学语篇建构研究的启示 |
6.4.1 对开展语言读写教学的启示 |
6.4.2 对建构种系进化模型的启示 |
6.4.3 对诠释科学真理相对性的启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研究总结 |
7.2 主要贡献 |
7.3 局限与未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互动语言学与互动视角的汉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互动语言学的研究理念 |
二互动语言学的发展 |
三互动语言学的研究课题 |
3.1交际行为与句法的关系 |
3.2会话序列与句法选择 |
3.2.1社会行为在序列中的表现 |
3.2.2会话序列与句法表现之间的关系 |
3.3在线生成的语法 |
3.4互动言谈的基本单位 |
3.5位置敏感的语法 |
3.6形式验证 |
四韵律表达与句法表达的关系 |
五多模态研究 |
六互动视角的汉语研究 |
6.1会话序列与交际的基本单位 |
6.2在线生成的语法 |
6.3交际行为与句法表现 |
6.4韵律研究 |
七结语 |
(8)个体意库、身份建构与情感绑定 ——基于精神科医患会话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研究问题与工作假设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问题 |
1.2.3 工作假设 |
1.3 术语界定 |
1.3.1 个体意库、文化意库与示例化 |
1.3.2 耦合、意义综合体与绑定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对象 |
1.4.2 语料来源与收集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步骤 |
1.4.5 语料转写与符号说明 |
1.5 研究意义 |
1.5.1 理论意义 |
1.5.2 实践意义 |
1.6 论文框架与内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语言资源与个体身份建构 |
2.3 身份建构研究概述 |
2.3.1 身份建构研究的语言学路径 |
2.3.2 身份建构研究存在的局限与不足 |
2.4 医患会话研究回顾 |
2.4.1 医患会话的医学研究方法 |
2.4.2 医患会话的语言学研究方法 |
2.4.3 医患会话的身份研究 |
2.4.4 医患会话研究的不足 |
2.5 小结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引言 |
3.2 系统功能语言学核心理论与思想 |
3.2.1 元功能思想 |
3.2.2 系统理论 |
3.2.3 层级理论 |
3.2.4 语境思想 |
3.2.5 建构主义 |
3.3 个体化理论 |
3.3.1 个体化理论溯源 |
3.3.2 个体化层级与身份建构 |
3.3.3 个体化视阈下的身份建构研究 |
3.3.4 精神科医生个体意库的建立 |
3.4 合法化语码理论 |
3.5 评价理论 |
3.6 批评话语分析 |
3.7 模式建构与研究思路 |
3.8 小结 |
第4章 精神科医生个体意库中的词汇语法资源 |
4.1 引言 |
4.2 权力词汇资源 |
4.2.1 精神分裂症症状 |
4.2.2 抗精神分裂症药物 |
4.2.3 权力词汇与身份建构 |
4.3 指称资源与情感绑定 |
4.3.1 称呼语资源 |
4.3.2 人称代词资源 |
4.4 及物性资源 |
4.4.1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及物性系统 |
4.4.2 精神科医生个体意库中的及物性资源 |
4.5 小结 |
第5章 精神科医生个体意库中的语篇语义资源 |
5.1 引言 |
5.2 精神科医生个体意库中的协商资源 |
5.2.1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气系统 |
5.2.2 精神科医生个体意库中的语气资源 |
5.3 精神科医生个体意库中的评价资源 |
5.3.1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评价系统 |
5.3.2 精神科医生个体意库中的态度资源 |
5.3.3 精神科医生个体意库中的介入资源 |
5.3.4 精神科医生个体意库中的级差资源 |
5.4 小结 |
第6章 精神科医生个体意库中的语域资源 |
6.1 引言 |
6.2 马丁的语域理论模型 |
6.3 精神科医生个体意库中的语场资源 |
6.3.1 词汇密度 |
6.3.2 语义域与权威身份建构 |
6.4 精神科医生个体意库中的语旨资源 |
6.4.1 地位 |
6.4.2 一致 |
6.5 精神科医生个体意库中的语式资源 |
6.5.1 语码转换 |
6.5.2 语码转换与情感绑定 |
6.6 小结 |
第7章 精神科医生个体意库中的语类资源 |
7.1 引言 |
7.2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类研究 |
7.2.1 韩礼德与哈桑的语类研究 |
7.2.2 马丁的语类研究 |
7.2.3 宏观语类分析方法 |
7.3 精神科医患会话的宏观语类结构 |
7.3.1 宏观语类与语类阶段 |
7.3.2 语类阶段目的与基本语类 |
7.3.3 精神科医患会话语类结构 |
7.3.4 精神科医患会话语类特点 |
7.4 精神科医生个体意库中的宏观语类资源 |
7.4.1 宏观语类资源与宏观语类身份 |
7.4.2 检查开始语类阶段 |
7.4.3 病史采集与专业检查语类阶段 |
7.4.4 诊断陈述与治疗建议语类阶段 |
7.4.5 检查结束语类阶段与情感绑定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语 |
8.1 主要研究发现 |
8.1.1 精神科医生话语的总体特征与身份特征 |
8.1.2 个体意库资源与情感绑定 |
8.2 研究创新与启示 |
8.2.1 研究创新 |
8.2.2 研究启示 |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8.3.1 研究局限 |
8.3.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的学术成果 |
附录一 精神科医患会话音频转写 |
附录二 精神科医患会话附码标注 |
附录三 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记录 |
(9)洪堡特与萨丕尔语言学的人文性 ——兼论人文主义语言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 |
1.3.1 理论背景 |
1.3.2 研究方法 |
2 人文主义语言学的流派界定和理论概述 |
2.1 理论旨归层面上的人文性 |
2.1.1 思辨哲学的理论继承 |
2.1.2 人类学与社会学影响下的问题选取 |
2.1.3 心理主义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与批判 |
2.2 研究维度的人文性 |
2.2.1 人类自身语言能力的研究 |
2.2.2 自然环境与社会习得层面上的语言研究 |
3 洪堡特的语言主张及研究方法 |
3.1 洪堡特理论提出概述 |
3.2 洪堡特语言学研究的维度概述 |
3.2.1 普通语言学方法与准则 |
3.2.2 以汉语为例的语法形式探讨 |
3.2.3 语言的民族特性 |
3.2.4 语言与文字结构 |
3.2.5 普遍语言研究 |
3.2.6 普通语言学范式:以南太平洋诸岛为例、论卡维语 |
3.2.7 语言和思维 |
3.2.8 历史视域下的语言分异 |
3.3 康德哲学和欧洲人种志学论域下的语言世界观和德国浪漫主义 |
4 萨丕尔的语言学主张及研究方法 |
4.1 萨丕尔理论提出背景 |
4.2 萨丕尔普通语言学研究的维度概述 |
4.2.1 语言的概念和成分 |
4.2.2 语言接触与交流 |
4.2.3 语音和语音规律 |
4.2.4 语言结构类型和历史沿流 |
4.2.5 语言与文化和种族 |
4.3 萨丕尔人类语言学研究维度概述 |
5 人文主义语言学探讨 |
5.1 人类语言学方面 |
5.2 普通语言学方面 |
5.3 人文主义语言学发展趋势及教科书模糊性问题探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演变与对比语言学史研究 |
第一节 对比语言学学科史研究的必要性 |
第二节 从元语言系统演变的角度研究对比语言学学科史 |
1.2.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2 研究内容 |
第三节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和元语言系统的界定 |
1.3.1 元语言 |
1.3.2 语言学元语言 |
1.3.3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及其系统 |
第四节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建构 |
1.4.1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抽取的基本原则 |
1.4.2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构建 |
第二章 研究基础与研究空间 |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对比语言学史的研究 |
2.1.1 西方学者关于对比语言学史的论述 |
2.1.2 中国学者关于对比语言学史的论述 |
第二节 本研究文献综述 |
2.2.1 指导性参考文献 |
2.2.2 基础性参考文献 |
2.2.3 辅助性参考文献 |
2.2.4 外围性参考文献 |
第三节 对比语言学学科历史发展的分期 |
2.3.1 潘文国、谭慧敏的对比语言学发展历史分期 |
2.3.2 —个打通中西的对比语言学学科发展历史分期 |
第三章 对比语言学的创始及其元语言系统的初建(1820-1955) |
第一节 语言学研究概述 |
第二节 洪堡特首创的对比语言学及其元语言系统 |
3.2.1 对比语言学哲学基础的奠基:语言世界观 |
3.2.2 “对比语言学”学科的创始 |
3.2.3 对比语言学的雏形: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 |
第三节 《马氏文通》与中国对比语言学的肇始 |
3.3.1 19世纪的中国语言学 |
3.3.2 比较与比附:《马氏文通》及其元语言系统 |
第四节 20世纪初西方的对比语言学及其元语言系统的演进 |
3.4.1 语言学研究中心和研究方向的转移 |
3.4.2 叶斯柏森的语法哲学及其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 |
3.4.3 沃尔夫的语言相关性原理及其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 |
第五节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语言对比研究及其元语言系统(1900—1955) |
3.5.1 20世纪初中国的语言研究概况 |
3.5.2 对比视角下中国第一部普通语言学着作 |
3.5.3 比较与求同:普世语言观关照下的语言比较研究及其元语言系统 |
3.5.4 在语言对比中认识汉语:西方学者对汉语特点的论述 |
3.5.5 对比与求异:普通语言学观照下的语言对比研究及其元语言系统 |
3.5.6 “一边倒”与语言对比研究的单一化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3.6.1 西方的对比语言学 |
3.6.2 中国的语言对比研究 |
3.6.3 关于本期中西对比语言学的对比 |
3.6.4 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几个被忽视或消解的问题 |
第四章 对比语言学的转向和衰落及其元语言系统的演变(1956-1976) |
第一节 语言学研究概述 |
第二节 西方对比语言学的重大转向:《跨文化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 |
4.2.1 拉多的跨文化语言比较 |
4.2.2 拉多的“跨文化语言学”元语言系统及其学科框架 |
第三节 西方对比语言学的衰退:《语言结构对比》的元语言系统 |
4.3.1 《语言结构对比》的理论诉求与理论依据 |
4.3.2 《语言结构对比》的元语言系统及对比框架 |
第四节 中国对比语言学的发展与外汉对比研究 |
4.4.1 汉外对比研究的衰退与中止 |
4.4.2 中国对比语言学的火种”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对比语言学的复苏及其元语言系统的重建(1977-1989) |
第一节 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研究概述 |
第二节 西方对比语言学的复苏:走向宏观和理论建构 |
5.2.1 走向宏观的对比语言学及其元语言系统 |
5.2.2 重视自身理论建设的开始与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变化 |
5.2.3 对比篇章学的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 |
第三节 中国汉外对比的普及与对比语言学学科意识的觉醒 |
5.3.1 通过对比研究语法 |
5.3.2 对比研究与汉语语法研究 |
5.3.3 汉英对比的成果检阅 |
5.3.4 中国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初步形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比语言学的发展与繁荣及其元语言系统的完善(1990—) |
第一节 语言学研究和对比语言学发展概述 |
第二节 西方对比语言学的进一步发展 |
6.2.1 对比语言学视野的拓展和范围的扩大 |
6.2.2 西方对比语言学的的跨文化视域 |
6.2.3 西方对比语言学新的里程碑:从结构到功能 |
6.2.4 第四期西方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 |
第三节 中国对比语言学独立学科地位的确立与快速发展(1990—2000) |
6.3.1 中国对比语言学发展的新起点 |
6.3.2 中国对比语言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及其元语言系统 |
6.3.3 中国对比语言学的快速发展和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 |
6.3.4 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 |
第四节 21世纪初中国对比语言学的新发展及其元语言系统(2001—) |
6.4.1 对比语言学:历史与哲学思考 |
6.4.2 中国对比语言学旳快速发展及研究视角与理论的多样化 |
6.4.3 21世纪初中国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 |
第五节 对比研究视角下的汉语语言学研究——字本位汉语理论探索 |
6.5.1 探索·结合·发现:字本位汉语理论与汉语语法体系 |
6.5.2 继承·借鉴·建构:字本位汉语语言学理论体系 |
6.5.3 分歧·争鸣·对话:汉语独特性的理论探讨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与学科发展的总趋势 |
第一节 对比语言学定义的变化与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 |
第二节 求同·求异·求和:对比语言学发展的总趋势 |
7.2.1 对比语言学历史发展中语言观的兴替 |
7.2.2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演变述要 |
7.2.3 对比语言学发展的“合”与“和” |
第三节 余论 |
附录Ⅰ 对比语言学学科发展不同时期元语言系统对照简表 |
附录Ⅱ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索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人类语言学:基本研究课题(论文参考文献)
- [1]语用小品词研究的互动语言学框架搭建[J]. 刘锋,张京鱼. 外语学刊, 2020(04)
- [2]基于融合聚类的多源文本话题检测研究与实现[D]. 王昕喆.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3]基于情景模式分析的外语学习产品服务系统研究[D]. 孙昭阳.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4]互动语言学对语用小品词研究的启示[J]. 刘锋,张京鱼. 语言与翻译, 2018(03)
- [5]意义进化视角下的韩礼德语篇建构观研究[D]. 周海明. 苏州大学, 2018(12)
- [6]互动语言学与互动视角的汉语研究[J]. 方梅,李先银,谢心阳.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8(03)
- [7]浅谈人类语言学[J]. 谭璨. 青年文学家, 2017(36)
- [8]个体意库、身份建构与情感绑定 ——基于精神科医患会话的个案研究[D]. 旷战. 西南大学, 2017(10)
- [9]洪堡特与萨丕尔语言学的人文性 ——兼论人文主义语言学[D]. 杨巍.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3)
- [10]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研究[D]. 苏章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