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场构造油气地质与地表地球化学异常

兴隆场构造油气地质与地表地球化学异常

一、兴隆场构造油气地质及地表化探异常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许晨旭[1](2020)在《甘肃静宁南航磁资料处理解释及成矿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精度航空磁测调查具有较高精度,圈定找矿预测区,是区域性地质调查工作重要的一步。如何将航磁数据与已知地质遥感钻孔等地面资料结合,成为找矿预测的关键。本文基于最新获取的航空磁测数据,进行数据转换处理,筛选异常点,并对研究区进行岩性构造填图、局部航磁异常解释,并选取了区域内典型矿床进行深入讨论,总结成矿规律结合其他物化探资料进行找矿预测。论文的主要内容有:1、广泛收集了区域地质资料,分析了铜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2、利用高精度航空磁测数据,对数据进行校正、数据位场转换,为后期工作做好准备;3、分析区域性磁场特征,进行岩性构造填图;4、综合其他地物化遥资料进行成矿预测,圈定找矿远景区。

张红波[2](2019)在《川中地区南充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南充构造位于川中低缓褶皱区,处于川中隆起的大斜坡位置。一直以来,前人们对川中地区南充构造的研究大多为须家河组或侏罗系油气储藏评价研究,缺少对南充构造的构造地质研究,也较少通过二维地震剖面及剖面反演恢复对南充构造深部结构特征及构造运动学特征、构造动力学特征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本文主要以二维地震测线剖面以及研究区相关钻井资料作为主要研究手段,通过识别解释地震剖面地震反射层、识别分析研究区不整合面特征以及平衡剖面演化,以此来对南充构造几何学特征、运动学特征以及南充构造形成成型的动力来源加以研究分析,最后通过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进行验证。研究取得了符合实际区域地质演化背景及区域构造变形特征的认识。主要取得认识如下:(1)本文通过对四川盆地区域不整合面发育情况的研究分析,再结合南充构造研究区相关地震测线剖面不整合面的识别解释,将南充构造研究区沉积盖层划分为四个构造地层层序:震旦系构造层、寒武系-志留系的下古生界构造层、二叠系-中三叠统构造层以及上三叠统-侏罗系构造层。(2)南充构造几何学特征研究表明,南充构造处于川中隆起的斜坡位置,地腹震旦系埋深往北西及北东方向,埋深均加大。研究区受加里东运动影响,志留系及上奥陶统剥蚀严重,部分区域中下奥陶统与上覆下二叠统角度不整合接触。研究区深部构造层及下部构造层地层沉积较稳定,地层厚度变化不大。中部构造层以嘉陵江五段地层为界,嘉陵江五段及雷口坡组在南充构造核部加厚明显,嘉陵江五段以下的上二叠统及下三叠统厚度变化不大,受构造变形影响较小。上部构造层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及中下侏罗统沉积厚度稳定,发生等厚变形,总体上,南充构造属于滑脱褶皱。南充构造南东段在地表出现分叉现象,更多考虑是地形剥蚀的原因,而非构造运动引起的。(3)南充构造运动学特征研究,根据经过南充构造的四条测线01、02、03、04的平衡剖面缩短量结果分析,以嘉五段为主滑脱面,南充构造北西段滑脱面之上地层平均缩短量为144.27m,中段滑脱面之上地层平均缩短量333.22m,南东段滑脱面之上的地层平均缩短量27.51m。总的来说,南充构造北西段及中段受到构造应力影响较大,地腹褶皱形态发育,南东段受到构造应力影响小,地腹褶皱形态不太发育。(4)南充构造动力学特征研究表明,南充构造形成于燕山运动晚期,之后在喜马拉雅期构造最终定型。通过设计实施构造物理模拟验证实验,根据物理模拟实验过程观察及实验模型切片结果的研究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南充构造在隆升应力作用下形成成型的可能性。

姜杨锦丰[3](2018)在《蜀南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文中研究说明论文以蜀南简阳—自贡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录测井资料、岩心薄片照片、扫描电镜照片、物性资料、各类分析化验资料等,确定了雷口坡组的地层特征、沉积相特征、储层岩石类型、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物性特征、成岩作用特征、储层控制因素分布及有利储层分布等内容。研究区内雷口坡组的岩石类型主要有白云岩、灰岩及过渡岩类,有利储层基本上发育于颗粒岩(砂屑云岩、砂屑灰岩)和粉细晶白云岩中。其中颗粒白云岩的形成与准同生白云岩化作用有关,并且在粉细晶白云岩储层内发育很多细小的白云石晶间孔,由于同生期溶蚀作用,颗粒岩储层内发育粒内溶孔、铸模孔,粒间溶孔等有利储集空间。雷口坡组储层沉积相类型主要为局限台地相和蒸发台地相,其中雷一段发育云质泻湖、膏云质泻湖和膏云坪沉积,雷二段发育膏云坪、灰质泻湖沉积,雷三段发育灰质泻湖、膏云质泻湖沉积,并且雷一1亚段和雷三3亚段内发育优质的滩相储层。雷口坡组储层总体具有低孔低渗的储层特征,雷一段平均孔隙度7.1%;雷二段平均孔隙度1.04%;雷三段平均孔隙度1.35%。利用自贡西部地区的渗透率资料推测研究区南部地区雷一1亚段渗透率集中分布于0.1mD以下,雷三段渗透率主要分布于0.01mD0.1mD。储层储集性能及分布规律主要受到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的影响,不同岩石类型储层储集能力不同,沉积相控制储层的岩性特征,成岩作用主要决定储层原始孔隙的保存程度和次生孔隙的发育程度及其分布,并且雷三段储层还受到部分岩溶和构造缝的影响,考虑储层的分布范围和厚度,认为储层主要的控制因素是沉积相、溶蚀作用和白云石化作用。雷口坡组储层在纵向上根据其发育特征及分布位置可以划分出2套有利储层,分别是雷一1亚段的颗粒岩储层,主要分布在北部资阳地区;雷三3亚段的颗粒岩和细晶白云岩储层,主要分布在北部资阳、威远地区。

唐然[4](2018)在《内外动力作用对四川盆地红层近水平岩层滑坡形成与演化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四川盆地广泛分布由侏罗系和白垩系砂、泥岩互层组成的红层,其岩层产状和斜坡坡面近水平(一般0o-20o),从力学上讲稳定性应该很好,但却在强降雨条件下很容易发生群发性滑坡,甚至产生大规模岩质滑坡,此类滑坡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防范难度较大,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以四川盆地内外动力作用为主要切入点,首先通过对大量资料的分析研究得出四川盆地各构造区的主要构造形迹和构造应力演化史以及四川盆地外动力作用类型与特征,将四川盆地划定为6个不同构造区域,系统地研究了各区域内、外动力对近水平岩层滑坡形成与发展演化的影响。通过本文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根据四川盆地构造特征将四川盆地划分为6构造区,研究归纳出每个构造区构造特征及构造应力场演化过程。利用改进的A.E Scheidegger法反演得到四川盆地不同区域新构造主应力方向。通过分析整理大量的震源机制解、断层滑动、钻孔崩落、水压致裂、应力解除等数据,查明了现今四川盆地构造应力场特征。(2)分析研究了四川盆地不同地区外动力作用类型及特征,主要包括剥蚀作用、地表流水侵蚀切割作用、雨水-地下水的动力作用以及表生改造与时效变形。(3)分析研究了内外动力联合作用对近水平岩层滑坡形成与演化的影响:包括:(1)四川盆地不同地层及不同区域沉积建造与岩性组合特征及其对地形地貌的影响。(2)地质构造及不同类型的卸荷作用对斜坡岩体结构的改变。(3)四川盆地不同区域节理展布特征及在现今构造应力场作用下不同方位节理的力学性质和导水性。(4)通过分析岩性组合、岩层厚度和各类结构面组合关系得到8种近水平岩层斜坡结构类型,构建了近水平岩层斜坡地下水渗流的概念模型。(5)基于地下水泥化和软化效应研究,和基于内外动力联合作用机制的不同,提出3类滑带演化模式。(4)将四川盆地红层地区进行综合分区,研究了每个区的内、外动力特征及其对近水平岩层滑坡形成演化的影响,并对各不同区域内近水平岩层滑坡的形成条件与演化过程进行了归纳总结,得到不同分区的内、外动力联合作用的影响规律:(1)―先剪后张‖节理有利于近水平岩层滑坡的发育,这类节理最易发育在喜山期以来构造主应力方向发生明显偏转以及不同方向强烈构造挤压作用叠合或不同方向构造系交界和过渡的地区,其走向与现今构造主应力方向大致平行。(2)岩相交替部位、地层岩组的分界面附近是力学强度的薄弱部位,规模较大的近水平岩层滑坡的滑动面易在这些部位发育。(3)台状深丘及桌状中低山边缘斜坡卸荷裂隙发育,在具备坡体结构条件和空间条件的基础上易发育近水平岩层滑坡。相对而言,窄谷地貌比宽谷地貌出现概率更高。(4)川东地区大量近水平岩层滑坡主要发育在宽谷河谷区,其形成演化与历史强烈的构造挤压作用、间歇性地壳隆升和高幅剥蚀作用引起的垂向卸荷以及河谷下切释放残余应变能相关。在走向与构造挤压方向近于正交的河谷最易发育。(5)基于能量守恒原理推导出近水平岩层滑坡运动距离计算模型。研究表明,储水裂缝水头高度是近水平岩层滑坡能否启动的关键因素,滑坡启动后初始裂缝宽度b0和水头高度h0,也即储水量,是影响滑坡运动距离大小的主要因素。将理论计算公式应用于实际滑运动距离坡分析,其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运动距离误差较小,表明计算公式的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邓秋琳[5](2018)在《自贡市大安区盐卤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的自贡的盐卤开采留下了大量的废弃卤(气)井,主要分布于自贡市老城区。由于当时成井、封井技术不完善,以及自流井的构造断裂、裂隙发育,地下卤水及天然气容易进入浅部含水层,乃至沿废弃井筒溢出地表,致使大山铺地区的空气、水、土壤、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愈发严重。本篇论文旨在凉高山单元中选择大33井、大40井等五口井作为示范工程区进行恢复治理方案研究,主要是通过对矿井进行了现场测试和取样测试,包括测井,关井压力测试,空气、水质、土壤取样测试,并且对卤气污染、土地资源破坏、地下水资源破坏进行分析与评价来了解矿井套管破损,周围污染的具体情况。由测井可知井内套管破损情况,是否有破损,有几段破损,破损深度等结论。通过关井压力测试可得出污染成因的重要线索。通过空气、水质、土壤取样测试以及卤气污染、土地资源破坏、地下水资源破坏的分析与评价可知周围污染的具体情况及危害程度。再通过类比其他废弃井的治理方案、措施,比如坪北油田废弃井的处理办法、大港储气库废弃井的处理办法、江汉油区废弃井的处理办法、长北气田老井废弃井处理办法等,依照相关标准,结合上面测试、分析得出的具体结论,从而得出最适合当地矿井的治理方案。目前对于废弃井的处理方法,普遍采用对废弃井进行封堵的方案。然而封堵的深度、长度、方式等各不相同,要对矿井进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之后还应对井场及井场附近受污染土地进行土地复垦工作。通过对这五口井的恢复治理方案的确定,来为之后的施工设计提供参考依据。以期利用对大33井、大40井等五口井的探索性恢复治理获得的成果来指导后续整个自流井区、大安区地区的废弃卤(气)井治理工程,使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得以明显改善,土地资源得以恢复利用。并且给当地带来显着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

钟张起[6](2016)在《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6油组特低渗储层及油藏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6油组为研究对象,在对地层划分和对比、构造特征、沉积特征、成岩特征和孔隙结构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总结研究区储层主控因素及优质储层分布规律;选取沉积相、成岩相、孔隙度、渗透率、单砂体厚度和孔隙结构指数共6个因素,对储层进行评价。在对油水层识别技术、油藏组合及分布特征研究基础上,总结研究区成藏主控因素及油气富集规律和成藏模式,指导研究区及相似低渗透油藏的勘探开发。利用铸体薄片、压汞曲线和测井资料,分析储层的岩石成分、孔渗分布及孔隙结构等特征。姬塬地区属于典型的低孔特低渗透储层,在特低渗透储层评价中,引入孔隙结构指数,它综合考虑了孔隙度、最大进汞饱和度、中值半径、排驱压力、分选系数共5个因素。对研究区136块岩石样品进行压汞实验,根据孔隙结构指数及压汞曲线特征,将储层划分4类。孔隙结构指数越大,相应层段的试油产量越高。研究区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有沉积作用、次生溶蚀作用及异常高压作用。在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中的绿泥石膜胶结带、次生溶蚀孔隙发育带和异常高压带,是优质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带。姬塬地区长6储层物性变化快,非均质性强,微观孔隙结构复杂,油水层识别的准确性需进一步提高。运用拟渗流门限理论,分析影响阿奇尔公式准确性的因素主要有孤立孔隙,导电基质,低地层水矿化度。与阿奇尔公式相比,由拟渗流门限理论推导的肯尼迪公式在实际应用中能提高含水饱和度的精度。基于中子、密度和声波时差3种孔隙度测井曲线的重合程度,构建孔隙度曲线指数。引入相对深感应电阻率和相对声波时差,构建流体识别指数。根据研究区测井资料,综合流体识别指数和产水率建立油水层识别图版。对研究区的68口井进行解释,并与试油数据进行对比,根据图版识别油水层的准确率为80.9%。通过对姬塬地区成藏组合类型和成藏特征分析,烃源岩、剩余压力、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是姬塬地区成藏的5个主控因素。但不同成藏要素对不同层系油藏的控制作用有所差异。总体上,从长63到长61,成岩和沉积的控制作用逐渐减弱,构造的控制作用逐渐增强。距离长7烃源岩越远,烃源岩的控制作用越弱。剩余压力是油气垂向运移的主要动力,距离长7烃源岩越远,剩余压力的控制作用越弱,垂向运移减弱,侧向运移增强。分析认为研究区主要存在3种成藏模式:烃源岩-成岩相成藏模式,在西北物源区广泛分布;沉积-成岩相成藏模式,主要分布在东北物源区的长63和长62段。构造-沉积相成藏模式,主要分布在东北物源区的长61段。

丁贵明,朱根庆,刘宜莉[7](2013)在《氡录井的HSE和油气地质意义》文中指出该文在石油工程中首次提出了氡录井的概念。氡的致癌危害已被世界公认,根据已有的油气地面化探资料,首先从HSE的角度,分析阐述了氡录井的意义和价值,从国内外已有的资料上看钻井井场存在很高的氡暴露风险,应当依法进行氡录井。从油气地质的角度,随钻氡监测可以获得极有价值的地质信息,氡的异常高值常与地壳中油气储集相伴生,其放射性检测值在油田边界处呈现高值,断层处也多呈现高值;上述特性对油气藏的预测与发现提供另一手段和途径。氡录井不是简单的仪器测氡,而是兼顾HSE和油气地质分析的复杂技术,是录井工程的创新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田蒙[8](2012)在《川东涪陵地区长兴组地震储层预测研究》文中指出地震反演就是由地震反射数据(通常还需要地质、测井等先验信息作为约束条件)获知地下岩性定量信息的过程。与地震振幅相比,反演结果具有更高的分辨率,便于储层特征(如孔隙度和有效厚度)估算,可进行更精细的综合地质解释。另外,反演结果还有助于油气藏钻探不确定性分析和风险评估。尽管地震反演问题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理论与实际问题,但经过近30年的发展,反演技术已趋向多元化和不断成熟化,并已在国内外诸多研究区的实际应用中获得成功。毫无疑问,地震反演技术是目前储层预测中最主要的定量分析工具。在油气藏勘探中,地震属性的实际运用使得地震信息的充分利用成为可能。地震属性分析就是以地震属性为载体从地震资料中提取隐含的信息,并结合地质、钻井资料,进行储层岩性及岩相、储层物性和含油气性分析。其流程大致如下:确定时深关系,做好层位标定;地震属性的提取取和优化;地震属性分析。地震属性分析技术主要从横向上定性分析沉积边界和储存识别问题。涪陵地区位于四川盆地东部,东邻大池干气田、西邻大天池气田。据古地磁资料,长兴期四川盆地位于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区,气候温暖潮湿。这一气候特征也是二叠纪生物礁广泛发育的原因之一。“开江-梁平海槽”东段发育有普光、黄龙场、高峰场等礁滩型气藏,西段也发现了元坝、龙岗等礁滩气藏,而涪陵地区长兴期位于“开江-梁平海槽”西段。2010年,兴隆1井在长兴组测试获得天然气日产量51.7×104m3。为了解该区勘探前景和认识礁滩体发育、展布特征,本论文依据钻井资料、测井资料、地震资料,以多学科理论为指导,地质-地球物理结合为主线,在对区域地质背景充分了解基础上,利用测井资料结合正演模拟技术分析储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提取对储集体发育敏感的地震属性,与地震反演一起开展储层预测,最终对储集层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有利勘探目标区。本次论文采用地质-地震相结合分析了长兴组储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提出了适合研究区的储层预测方法,即首先用敏感地震属性结合地震相分析刻画礁滩有利发育带,再开展波阻抗反演和伽马反演,在去泥质的波阻抗反演刨面上拾取礁滩储层,进而实现长兴组上、下旋回储层厚度的平面预测。综合波阻抗反演和储层厚度预测的成果,同时考虑敏感属性,并结合局部微幅构造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有利区带预测。在长兴组上旋回划分了5个有利区带,其中Ⅰ类2个,Ⅱ类2个,Ⅲ类2个;长兴组下旋回划分了4个有利区带,其中Ⅰ类2个,Ⅱ类2个,Ⅲ类1个。

曾婷婷[9](2012)在《川东南涪陵地区长兴组层序及储层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区位于川东南涪陵地区,主要研究层位为上二叠统长兴组。结合国内外生物地层、层序地层、沉积相及储层研究现状,以P.R.Vail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在涪陵地区沉积—构造背景认识的基础上,通过钻井、测井及地震分析相结合,划分单井层序及体系域进行连井对比,建立全区层序地层格架,对沉积相与层序进行深入研究。以体系域为等时单元研究沉积相平面展布,明确研究区沉积演化模式。以沉积储层地质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利用岩芯、薄片资料,研究涪陵地区长兴组储层空间类型及成岩作用。在分析储层物性及孔隙结构特征基础上,结合海平面变化、沉积演化及古地貌特征,研究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并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对涪陵及邻区典型井成藏特征解剖,分析研究区油气成藏规律,预测有利及较有利储集相带。涪陵地区主体位于黄泥塘与大池干井高陡构造间的拔山寺向斜内,构造呈北东向展布,断层不发育。剖面上为不对称向斜,东南翼陡,北西翼缓。现今构造主要在侏罗纪末期燕山运动早期形成,晚印支运动前本区一直处于古隆起的斜坡部位。依据P.R.Vail(1977)提出的经典层序地层学作为理论基础,以钻井(暴露标志、岩性组合)、测井及地震作为识别方法,在长兴组内识别出3个层序界面、2个体系域界面,进而划分出2个三级层序。每个三级层序均发育海侵体系域(TST)和高位体系域(HST),不发育低位体系域(LST)。层序界面为岩性岩相转换面和暴露大气水作用面,体系域界面为最大海泛面。由于短时间快速海侵和长时间缓慢海退的特征,区内长兴组两个三级层序的海侵体系域的沉积厚度明显小于高水位体系域的沉积厚度(即T<H)。以研究区及邻区的钻探成果为基础,利用钻井岩屑、岩心观察、测井相分析、地震资料解释等方法,认为研究区长兴组为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体系,可划分为开阔台地相、台地边缘相、台地前缘斜坡相及陆棚相四类沉积相。并划分沉积亚相及微相,进行系统的沉积相研究。以体系域为等时单元编制沉积相平面图,通过地震相精细刻画,揭示沉积相平面展布规律。进行层序格架内沉积相展布研究,结合古地貌分析,明确研究区沉积演化。通过对6 口钻井长兴组岩心、薄片及铸体薄片研究,认为涪陵地区长兴组岩性主要为礁白云岩和生屑灰岩,储集空间类型以溶蚀孔洞为主,储层类型为裂缝-孔隙型,属中孔-中低渗储层,综合评价为Ⅱ、Ⅲ类储层。由于区内大多数岩石都处于浅埋藏阶段,主要有压实作用、压溶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大气淡水淋滤)、重结晶作用、白云石化作用等,其中尤以高位体系域界面附近的大气淡水淋滤作用为甚。结合上述分析,认为沉积相带控制储层分布,溶蚀作用与白云石化是优质储层形成的关键,寻找优势相带及分析成岩作用对研究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贾国相[10](2009)在《氡气勘查地球化学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本博士论文“氡气勘查地球化学技术研究与应用”是承担国家科学技术部科技攻关公益型基金项目《气体集成快速定位预测隐伏矿新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油气勘查工作需要而选题的。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国家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许多主要矿种资源的保证程度相当低,特别是石油、天然气资源形势非常严峻。据统计,每年需进口原油量占总量的40%。尤其是近十年来,油气勘查的难度不断加大,勘探成本猛增,而一些常规非地震探测技术因受到复杂地球化学景观条件的影响,而找油效果不佳,石油地质行业更渴望以高效、快速、成本低的新技术、新方法来进行油气勘查。为了扭转这一被动局面,就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探索更有效的油气勘查新技术,增加相关先进仪器设备的投入,并与现代油气成藏规律的理论有机结合,建立更经济有效的石油、天然气勘查方法和评价预测新体系,从而使石油、天然气勘查-评价水平和科学预测能力得到整体提升。以有效增加国内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储备,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保证。本博士论文主要根据油气化探的研究现状,对目前正在应用和曾经报道过的一些油气勘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氡气测量技术”为研究方向,以此进一步验证该方法寻找油、气田有效性,同时依据氡气地球化学行为,重点探索氡气异常与油-水、气-水边界的空间关系,并建立一套根据氡气异常特征来有效划分和预测油-水、气-水边界的地球化学判别标志,旨在提高油气勘查的有效性,同时降低以钻探来划定油-水、气-水边界的高额经济成本。近几年来,随着一些先进的放射性探测仪器的不断引进,其中配备先进氡气探测仪器的氡气测量技术便首当其冲地被应用于油气勘查新方法的研究中。例如葛良全、宋利中、刘洪福等在多个油气区进行了探索性试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新进展。通过对大量资料的检索,以及进行大量野外实地取样、室内试验与资料处理等综合分析研究,使得本课题基本上达到了预期效果,其主要认识有以下几点:(1)根据氡的地球化学行为、特性的资料性研究,对氡在各种介质中的射气作用、存在形式、吸附-迁移作用及形成机理进行较详细的掌握,从而充分肯定了氡气与石油、天然气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并且,在众多已知油、气田(藏)上的试验效果也充分证明,氡气在反映油、气活动的环境条件和油、气活动的分布区域方面确实具有独特的指示作用和效果。(2)根据氡气异常在油、气田(藏)的分布规律、形态、强度及规模等特征,进一步完善并建立起一套利用氡气寻找和圈定油、气有利富集区段的异常模式,它是氡气异常解释评价和圈定油气富集有利靶区的重要地球化学模式,在未来的生产实践及应用工作中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这套模式的独特优点在于它适用于在我国不同时代沉积盆地、不同地表地球化学景观条件下寻找油气的氡气异常评价。(3)建立并完善了氡气测量技术的野外工作方法和室内异常解释的评价方法与原则。(4)本课题不仅有力地证实氡气异常在寻找油气田上的指示效果,而且研究发现,氡气异常在确定和划分油-水或气-水边界上是针对性很强的判断标志。这对于降低以钻探来确定油水或气-水边界的高额成本,将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5)氡气异常不仅能有效地划分单层油、气田(藏)的边界,而且还能预测多层油、气田(藏)的边界,对地下水的强弱以及活动区域也能作出定性判断。这将有助于推动应用勘查地球化学技术在预测油、气埋藏深度等方面的技术进步,并对在我国干旱地区应用氡气测量技术寻找地下水资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6)任何一种新的技术方法在实验研究工作中都会不同程度地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干扰因素。本课题对可能存在的干扰因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确定了不同干扰因素的消除办法。这对提高氡气测量技术在油气勘查上的应用效果和资料的可信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兴隆场构造油气地质及地表化探异常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兴隆场构造油气地质及地表化探异常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甘肃静宁南航磁资料处理解释及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背景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铜多金属矿床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3.3 前人研究成果
    1.4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案
        1.4.2 技术路线
    1.5 预期成果
2 区域地质概况及矿物特征
    2.1 研究区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质特征
        2.2.1 研究区大地构造
        2.2.2 研究区地层分布
        2.2.3 矿区地层
        2.2.4 区域构造
        2.2.5 研究区矿产分布特征
    2.3 矿区构造与演化
    2.4 矿区岩浆岩特征
        2.4.1 基性-超基性侵入岩
        2.4.2 中酸性侵入岩
    2.5 矿物特征
        2.5.1 矿体特征
        2.5.2 矿物特征
        2.5.3 矿体围岩
3 岩矿石的物性特征
    3.1 岩矿石磁性特征
    3.2 岩矿石放射性特征
4 航磁异常的数据处理方法
    4.1 航磁ΔT原始数据处理
    4.2 航磁数据位场转换处理方法
        4.2.1 航磁ΔT化极处理及效果
        4.2.2 航磁ΔT化极上延处理及效果
        4.2.3 航磁ΔT化极垂向一阶导数处理及其效果
        4.2.4 航磁ΔT剩余异常计算及其效果
        4.2.5 航磁ΔT化极水平梯度处理及其效果
    4.3 航磁数据反演剖面
    4.4 航磁异常的构造分区及磁场特征分析
        4.4.1 通渭东平静负磁场区(Ⅰ)
        4.4.2 静宁南-庄浪西升高正磁场区(Ⅱ)
        4.4.3 秦安北较强正负变化磁场区(Ⅲ)
5 岩性构造填图
    5.1 岩性填图
        5.1.1 侵入岩填图
        5.1.2 火山岩填图
        5.1.3 变质岩填图
    5.2 断裂构造填图
        5.2.1 断裂构造的识别标志
        5.2.2 断裂构造的分级标准
6 航磁局部异常解释
    6.1 异常筛选及解释
    6.2 航磁异常分类
    6.3 航磁局部异常解释
7 成矿预测
    7.1 成矿条件分析
        7.1.1 成矿规律分析
        7.1.2 区域构造演化与成矿
    7.2 典型矿床与找矿
        7.2.1 典型矿床
        7.2.2 找矿标志
    7.3 找矿远景区预测
        7.3.1 找矿远景区划分
        7.3.2 找矿远景区描述
8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2)川中地区南充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南充构造研究现状
        1.2.2 大巴山构造带研究现状
        1.2.3 构造物理模拟研究现状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及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地球物理场及基底结构特征
        2.2.1 布格重力异常特征
        2.2.2 航磁极异常特征
        2.2.3 深部速度结构特征
        2.2.4 基底结构特征
    2.3 研究区地层概况
    2.4 研究区构造地层层序划分
        2.4.1 震旦系构造层
        2.4.2 下古生界构造层
        2.4.3 二叠系-中三叠统构造层
        2.4.4 上三叠统-侏罗系构造层
    2.5 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第3章 构造几何学特征
    3.1 浅表构造特征
    3.2 深部结构特点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构造运动学特征
    4.1 地震剖面特征
    4.2 运动学特征
        4.2.1 平衡剖面技术
        4.2.2 缩短量问题
        4.2.3 剖面演化特征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构造动力学特征
    5.1 动力学特征
    5.2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验证
        5.2.1 实验目的
        5.2.2 实验相似性准则
        5.2.3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装置
        5.2.4 实验材料选取
        5.2.5 实验模型设计
        5.2.6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3)蜀南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1.1.1 论文选题依据
        1.1.2 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
    1.2 碳酸盐岩储层研究现状
    1.3 研究区雷口坡组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3 主要工作量
        1.4.4 主要成果认识
第2章 研究区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背景
        2.1.1 地质概况
        2.1.2 构造演化与沉积背景
        2.1.3 局部构造发育特征
    2.2 地层特征
        2.2.1 地层划分对比
        2.2.2 地层发育特征
        2.2.3 地层展布特征
第3章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3.1 沉积相划分标志及方案
        3.1.1 沉积相划分标志
        3.1.2 沉积相划分方案
    3.2 沉积相类型
        3.2.1 局限台地相
        3.2.2 蒸发台地相
    3.3 沉积相纵向演化特征
    3.4 沉积相横向演化特征
    3.5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3.5.1 雷一1亚段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3.5.2 雷一2亚段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3.5.3 雷二段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3.5.4 雷三1段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3.5.5 雷三2段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3.5.6 雷三3段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第4章 储层特征研究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4.1.1 白云岩类
        4.1.2 灰岩类
        4.1.3 灰岩-云岩过渡岩类
    4.2 储集空间类型
        4.2.1 孔隙类型
        4.2.2 裂缝
        4.2.3 不同岩石类型孔隙发育情况
    4.3 储层物性特征
        4.3.1 孔隙度特征
        4.3.2 渗透率特征
第5章 储层成岩作用特征研究
    5.1 压溶作用
    5.2 胶结作用
    5.3 溶蚀作用
    5.4 白云岩化作用
    5.5 重结晶作用
    5.6 膏化作用
第6章 储层发育控制因素及分布特征
    6.1 雷口坡组储层控制因素
        6.1.1 沉积相对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
        6.1.2 成岩作用对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
        6.1.3 岩溶和构造缝对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
    6.2 雷口坡组储层分布特征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内外动力作用对四川盆地红层近水平岩层滑坡形成与演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近水平岩层滑坡形成条件研究现状
        1.2.2 近水平岩层滑坡成因机制研究
        1.2.3 近水平岩层滑坡变形破坏模式研究
        1.2.4 近水平岩层滑坡计算模型及启动判据研究
        1.2.5 近水平岩层滑坡防治措施研究
        1.2.6 地质灾害形成的内、外动力作用机制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本文特色与创新点
第2章 四川盆地红层基本特征
    2.1 红层的概念
    2.2 红层分布
    2.3 岩相与古地理演化
        2.3.1 古地理演化
        2.3.2 沉积相与岩性组合
    2.4 四川盆地红层地区地层岩性
    2.5 红层泥质类岩石物质组成
        2.5.1 红层泥质岩矿物成分
        2.5.2 红层泥质类岩石化学成分
    2.6 红层岩石结构特征
        2.6.1 红层岩石颗粒特征
        2.6.2 红层岩石胶结类型
    2.7 红层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2.8 小结
第3章 四川盆地地质构造及其演化特征
    3.1 四川盆地基底与盖层
    3.2 四川盆地边缘构造带
        3.2.1 龙门山推覆构造带
        3.2.2 米仓山构造带
        3.2.3 大巴山推覆构造带
        3.2.4 盆地东南褶皱山系
    3.3 四川盆地红层构造特征及演化过程
        3.3.1 Ⅰ区—川西南凹陷带
        3.3.2 Ⅱ区—川西北凹陷带
        3.3.3 Ⅲ区—川北凹陷带
        3.3.4 Ⅳ区—大巴山前陆褶皱带
        3.3.5 Ⅴ区—川东构造区
        3.3.6 Ⅵ区—川中地区
    3.4 四川盆地新构造应力场反演分析
    3.5 四川盆地现今构造应力场
        3.5.1 我国现今地壳运动特征及构造应力环境
        3.5.2 四川盆地现今构造应力环境
    3.6 小结
第4章 四川盆地红层地区外动力作用
    4.1 外动力剥蚀作用
    4.2 地表流水的侵蚀切割作用
        4.2.1 地表流水侵蚀的一般规律
        4.2.2 地形地貌对地表水系展布的影响
        4.2.3 地质构造对地表水系展布的影响
        4.2.4 河流沟谷侵蚀形成滑坡有效临空面
    4.3 雨水—地下水的动力作用
        4.3.1 降雨入渗
        4.3.2 地下水对近水平岩层斜坡稳定性的影响
    4.4 表生改造与时效变形
        4.4.1 卸荷作用
        4.4.2 风化作用
        4.4.3 蠕变与非协调变形
第5章 内、外动力联合作用对四川盆地红层近水平岩层滑坡形成与演化的影响
    5.1 沉积建造与岩性组合的影响
        5.1.1 四川盆地红层地层沉积建造与岩性组合特征
        5.1.2 岩性组合对地貌发育的影响
    5.2 地质构造对坡体结构的控制作用
        5.2.1 地质构造对构造结构面的改造
        5.2.2 地质构造对软弱层的剪切破碎作用
    5.3 内动力作用对斜坡水文系统的控制与影响
    5.4 地下水对斜坡岩土体性质的改变
        5.4.1 崩解、泥化机理与影响因素
        5.4.2 软化效应
    5.5 卸荷作用对斜坡岩体结构的改变
    5.6 内外动力联合作用对滑坡形成演化的影响
        5.6.1 物质条件
        5.6.2 结构条件
        5.6.3 地下水渗流概念模型
        5.6.4 启动条件
第6章 四川盆地红层分区与各区近水平岩层滑坡形成演化特征
    6.1 四川盆地内、外动动力作用特征综合分区
    6.2 一区:川西南高幅剥蚀凹陷平原-低山区
        6.2.1 内、外动力作用特征
        6.2.2 内、外动力作用对滑坡形成与演化的影响
        6.2.3 近水平岩层滑坡典型案例分析
    6.3 二区:川中低幅剥蚀宽缓丘陵区
        6.3.1 内、外动力作用特征
        6.3.2 内外动力作用对滑坡形成与演化的影响
        6.3.3 近水平岩层滑坡典型案例分析
    6.4 三区:川北构造侵蚀单斜低山区
        6.4.1 内、外动力作用特征
        6.4.2 内、外动力作用对滑坡形成与演化的影响
        6.4.3 近水平岩层滑坡典型案例分析
    6.5 四区:盆缘构造侵蚀单斜中山区
        6.5.1 内、外动力作用特征
        6.5.2 内、外动力作用对滑坡形成与演化的影响
        6.5.3 近水平岩层滑坡典型案例分析
    6.6 五区:川东北大巴山构造挤压影响区
        6.6.1 内、外动力作用特征
        6.6.2 内、外动力作用对滑坡形成与演化的影响
        6.6.3 近水平岩层滑坡典型案例分析
    6.7 六区:川东高幅剥蚀平行岭谷区
        6.7.1 内、外动力作用特征
        6.7.2 内、外动力作用对滑坡形成与演化的影响
        6.7.3 滑坡形成条件与演化过程
    6.8 七区:川南低幅剥蚀低山丘陵区
        6.8.1 内、外动力作用特征
        6.8.2 泸州市纳溪区金山坡滑坡
    6.9 小结
第7章 近水平岩层滑坡启动后运动距离研究
    7.1 概念模型
    7.2 理论公式推导
        7.2.1 运动模型
        7.2.2 公式推导
    7.3 物理模拟试验
        7.3.1 基本原理
        7.3.2 动摩擦系数的确定
        7.3.3 物理模型建立
        7.3.4 物理模拟过程及结果
        7.3.5 理论公式校验
    7.4 典型案例验算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5)自贡市大安区盐卤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依据
        1.1.1 项目来源及选题依据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际上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1.2.2 国内应用研究现状及常用处置方式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主要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地质背景
    2.1 矿区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
        2.1.1 矿区位置
        2.1.2 自然地理概况
        2.1.3 社会经济概况
    2.2 矿区地质背景
        2.2.1 大地构造背景
        2.2.2 地层概况
        2.2.3 矿区地质构造
        2.2.4 矿区水文及工程地质条件
        2.2.5 矿体(层)地质特征
    2.3 地质环境问题由来
        2.3.1 地质环境问题概述
        2.3.2 问题由来及原因
第3章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分析
    3.1 现场测试和取样测试
        3.1.1 测井解释
        3.1.2 关井压力测试
        3.1.3 空气、水质、土壤取样测试
    3.2 卤气污染的分析与评价
        3.2.1 卤气污染现状及危害
        3.2.2 卤气污染的原因分析
    3.3 土地资源破坏分析评价
        3.3.1 土地资源破坏的现状及危害
        3.3.2 土地资源破坏的原因分析
    3.4 地下水资源破坏分析评价
        3.4.1 地下水资源破坏的现状及危害
        3.4.2 地下水资源破坏的原因分析
    3.5 示范工程区地质环境治理原则及目的
第4章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的探讨
    4.1 可行的废弃卤(气)井治理方案
        4.1.1 封堵方案
        4.1.2 抽排方案
    4.2 几种废弃卤(气)井治理方案对比
        4.2.1 井口注浆封堵
        4.2.2 通井强挤注浆封堵
        4.2.3 “抽、排”治理
    4.3 工程区地质环境治理分析和建议
        4.3.1 废弃盐卤气井简况
        4.3.2 封堵方案结合项目区分析
        4.3.3 “抽、排”方案结合项目区分析
        4.3.4 射孔施工作业
        4.3.5 土地恢复治理
        4.3.6 示范工程5口井治理建议
    4.4 大14井治理工程设计
        4.4.1 基本概况
        4.4.2 勘查结论及治理方案
        4.4.3 固井施工及技术要求
    4.5 复垦工程设计
        4.5.1 复垦设计说明
        4.5.2 工程设计方案
    4.6 项目现有工作基础条件
        4.6.1 施工条件与地形
        4.6.2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4.7 预期成果
第5章 预期效益评价
    5.1 环境效益
    5.2 社会效益
    5.3 经济效益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6)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6油组特低渗储层及油藏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2.1 储层特征及评价研究
        1.2.2 成藏主控因素及特征研究
        1.2.3 姬塬地区储层及成藏特征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及主要成果
        1.4.1 完成工作量
        1.4.2 创新点
        1.4.3 研究成果
第2章 地质概况
    2.1 地质与沉积背景
        2.1.1 地质背景
        2.1.2 沉积背景
    2.2 地层划分对比
        2.2.1 地层发育
        2.2.2 地层划分
        2.2.3 地层对比
    2.3 构造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沉积特征
    3.1 物源分析
        3.1.1 重矿物分析
        3.1.2 轻矿物特征
    3.2 沉积相分析
        3.2.1 沉积相标志
        3.2.2 沉积相类型
        3.2.3 单井相分析
        3.2.4 沉积相展布特征
        3.2.5 沉积模式
    3.3 构造与砂体展布
        3.3.1 砂体展布特征
        3.3.2 构造与砂体展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成岩特征
    4.1 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4.1.1 成岩作用类型
        4.1.2 成岩作用对孔隙的影响
    4.2 成岩阶段划分及孔隙演化
        4.2.1 成岩阶段划分
        4.2.2 孔隙演化及模式
    4.3 成岩相分析
        4.3.1 成岩相分类
        4.3.2 成岩相分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储层特征及评价
    5.1 储层岩石学特征
        5.1.1 碎屑颗粒特征
        5.1.2 填隙物特征
        5.1.3 碎屑结构特征
    5.2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5.2.1 孔喉结构
        5.2.2 毛管压力分析
    5.3 储层物性特征
        5.3.1 储层物性特征
        5.3.2 储层物性与含油性分析
    5.4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5.4.1 层内非均质性
        5.4.2 层间非均质性
        5.4.3 平面非均质性
    5.5 储层评价
        5.5.1 储层主控因素分析
        5.5.2 优质储层分布规律
        5.5.3 储层分类标准
        5.5.4 储层分类平面展布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油水层识别技术
    6.1 拟渗流门限理论
        6.1.1 阿奇尔公式的适用性
        6.1.2 含水饱和度确定
    6.2 油水层识别
        6.2.1 测井曲线响应特征
        6.2.2 流体识别指数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油藏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
    7.1 油藏组合及分布特征
        7.1.1 油藏组合类型
        7.1.2 油藏分布特征
    7.2 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7.2.1 成藏主控因素
        7.2.2 成藏特征分析
    7.3 油气富集规律
        7.3.1 运移距离的影响
        7.3.2 非均质的影响
    7.4 成藏模式
        7.4.1 树式成藏模式
        7.4.2 多因素补偿成藏模式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氡录井的HSE和油气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氡
2 随钻氡监测的HSE意义
3 氡录井的油气地质意义
4 随钻氡监测
5 结束语

(8)川东涪陵地区长兴组地震储层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对象、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生物礁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地震反演研究现状
        1.2.3 地震属性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基本研究内容
        1.3.1 论文研究思路
        1.3.2 基本研究内容
    1.4 取得的成果与认识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
    2.2 构造沉积背景
    2.3 储层特征
    2.4 勘探历程
第3章 层位解释及构造特征
    3.1 合成地震记录标定及对应的地质层位
        3.1.1 地震资料品质分析
        3.1.2 层位标定及解释
    3.2 主要反射层波形特征
    3.3 剖面对比
    3.4 构造及断裂特征
        3.4.1 构造特征
        3.4.2 断裂特征
        3.4.3 古地貌特征
第4章 长兴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
    4.1 长兴组储层测井响应特征
    4.2 长兴组储层地震响应特征
        4.2.1 长兴组顶部储层发育
        4.2.2 长兴组中下部储层发育
        4.2.3 滩相储层发育
第5章 长兴组储层预测
    5.1 储层预测思路
    5.2 地震属性分析
        5.2.1 地震属性分类
        5.2.2 地震属性分析在长兴组的应用
    5.3 地震反演
        5.3.1 反演理论分析
        5.3.2 反演方法
        5.3.3 地震反演方法在长兴组的应用
    5.4 裂缝检测
    5.5 长兴组烃类检测探索研究
第6章 储层评价及有利区带预测
    6.1 油气成藏区域地质条件
        6.1.1 烃源条件
        6.1.2 储层条件
        6.1.3 圈闭条件
        6.1.4 油气运移通道
        6.1.5 保存条件
    6.2 长兴组有利区带评价
        6.2.1 涪陵北部三维区长兴组下部沉积旋回有利区综合评价
        6.2.2 涪陵北部三维区长兴组上部沉积旋回有利区综合评价
致谢
参考文献

(9)川东南涪陵地区长兴组层序及储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油气勘探研究现状
        1.2.2 涪陵地区长兴组层序、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1.6 取得主要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研究
        2.1.1 区域构造特征
        2.1.2 构造沉积演化
        2.1.3 长兴组沉积格局
    2.2 地层特征
        2.2.1 区域地层概述
        2.2.2 长兴组地层特征
第3章 层序地层分析
    3.1 层序及体系域界面
        3.1.1 层序界面特征
        3.1.2 体系域界面特征
    3.2 层序划分标志
    3.3 典型剖面三级层序特征
    3.4 连井层序地层格架
第4章 沉积相研究
    4.1 典型剖面沉积特征
    4.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4.2.1 沉积相划分
        4.2.2 井旁地震相标定
        4.2.3 长兴组局部地震异常反射特征
        4.2.4 地震相展布特征
    4.3 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相展布
        4.3.1 纵向沉积相对比特征
        4.3.2 横向沉积相对比特征
        4.3.3 沉积相平面展布规律
    4.4 沉积演化模式
第5章 储层研究
    5.1 储层地质特征研究
        5.1.1 储层岩石学特征
        5.1.2 储层储集空间研究
        5.1.3 成岩作用
        5.1.4 储集性能特征
        5.1.5 储层综合评价
        5.1.6 储层发育主控因素
    5.2 储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
        5.2.1 长兴组储层测井响应特征
        5.2.2 长兴组储层地震响应特征
    5.3 长兴组储层预测
        5.3.1 储层预测思路
        5.3.2 储层精细标定
        5.3.3 地震模型正演
        5.3.4 古地貌恢复
        5.3.5 地震属性分析
        5.3.6 地震波组抗反演
第6章 有利储集相带预测
    6.1 石油地质条件综述
    6.2 有利储集相带预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10)氡气勘查地球化学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的目的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社会意义
    1.2 南方地区油气勘查概况
    1.3 论文研究工作简况
    1.4 主要认识和结论
第二章 氡的地球化学特性及其方法原理与异常模式
    2.1 氡的地球化学特性
    2.2 氡的地球化学晕的形成机理
    2.3 氡气异常模式的形成
第三章 氡气测量工作方法
    3.1 野外基本工作方法
        3.1.1 测线、测网布设的基本要求
        3.1.2 测点数据的采集
    3.2 质量检测与监控
    3.3 背景值、异常下限和浓度分带的确定
        3.3.1 背景值和异常下限值的确定原则
        3.3.2 浓度带的划分
    3.4 氡气异常的评价方法
第四章 氡气异常在油、气田(藏)的指示效果
    4.1 氡气异常在油田(藏)的指示效果
        4.1.1 百色盆地地质概述
        4.1.2 花茶油田氡气异常的指示效果
        4.1.3 雷公油田氡气异常的指示效果
        4.1.4 上法油田氡气异常的指示效果
    4.2 氡气异常在气田(藏)的指示效果
        4.2.1 自16井气藏
        4.2.2 瓦市气田
        4.2.3 兴隆场气田
        4.2.4 麻种场气田
        4.2.5 大兴气田
        4.2.6 江泽气田
    4.3 几点认识
第五章 氡气异常在确定和划分油-水、气—水边界的指示效果
    5.1 磨溪气田基本概况
    5.2 地质构造特征
    5.3 油、气储层特征
        5.3.1 雷一~1层气藏
        5.3.2 香溪群气藏
        5.3.3 嘉二~1层气藏
    5.4 氡气异常特征
    5.5 综合评价分析
        5.5.1 雷一1层
        5.5.2 香四顶构造
        5.5.3 嘉二~1构造
    5.6 氡气异常地球化学油气找矿标志
第六章 氡气测量在未知区的应用效果
    6.1 百色盆地西部坳陷
        6.1.1 构造特征
        6.1.2 地层特征
        6.1.3 圈闭类型与油气前景分析
        6.1.4 氡气异常地球化学特征
        6.1.5 氡气异常评价
    6.2 南宁盆地北湖凹陷
        6.2.1 构造特征
        6.2.2 地层特征
        6.2.3 储集层特征
        6.2.4 氡气异常特征
        6.2.5 远景预测
第七章 氡气测量的干扰因素与消除办法及其存在问题
    7.1 氡气测量的干扰因素与消除办法
        7.1.1 地表地球化学景观环境条件的影响
        7.1.2 地质、地球化学条件的影响
    7.2 存在问题的讨论
        7.2.1 野外数据采集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7.2.2 野外单个观察点数据采集重现性问题
        7.2.3 如何判断异常与油-水、气-水边界的标志
第八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着)

四、兴隆场构造油气地质及地表化探异常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肃静宁南航磁资料处理解释及成矿预测[D]. 许晨旭.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2]川中地区南充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研究[D]. 张红波.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3]蜀南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D]. 姜杨锦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4]内外动力作用对四川盆地红层近水平岩层滑坡形成与演化的影响研究[D]. 唐然.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2)
  • [5]自贡市大安区盐卤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研究[D]. 邓秋琳.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1)
  • [6]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6油组特低渗储层及油藏特征分析[D]. 钟张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4)
  • [7]氡录井的HSE和油气地质意义[J]. 丁贵明,朱根庆,刘宜莉. 录井工程, 2013(01)
  • [8]川东涪陵地区长兴组地震储层预测研究[D]. 田蒙. 成都理工大学, 2012(03)
  • [9]川东南涪陵地区长兴组层序及储层特征研究[D]. 曾婷婷. 成都理工大学, 2012(04)
  • [10]氡气勘查地球化学技术研究与应用[D]. 贾国相. 昆明理工大学, 2009(06)

标签:;  ;  ;  ;  ;  

兴隆场构造油气地质与地表地球化学异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