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用电负荷率 降低企业成本(论文文献综述)
王美艳[1](2021)在《售电侧放开下零售电价套餐体系设计及定价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改“9号文件”以及配套文件明确提出了向社会资本放开售电业务,增加售电市场竞争主体类型,给予电力用户自主购电的权利。构建售电市场运营机制是放开售电侧市场的关键,而确定合理电价水平成为市场运营机制建立的核心任务。同时,零售电价也是电力批发市场价格信号向用户传导的重要途径,合理的价格机制将有效促进放开的电能量市场和售电市场协同运转、健康发展。随着售电侧市场的发展,对于售电公司而言,要求零售电价巩固企业市场地位、控制市场风险。从电力行业发展来看,零售电价是促进电力结构优化和节能减排、提高电网安全的重要手段。零售电价虽然在售电侧放开过程中占据着核心地位,但目前售电市场推出的价格种类单一、价格水平也由电力买卖双方协商确定,很难提高用户用电效率。电价套餐定价方法没有考虑现货电能量市场价格波动和用户用电不稳定的影响,而且售电公司没有确定差异化电价套餐的市场占有率,导致定价结果偏离市场实际。基于以上情况,结合售电市场放开后零售电价相关价格政策研究的重要意义,本文从售电侧改革要求出发,借鉴国外电价套餐体系经验,围绕售电市场电价定价,开展用户的用电行为分析和市场细分、零售电价套餐体系设计、零售电价套餐定价优化及零售电价套餐适应性评价等一系列相关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国内外售电市场现状及电价套餐体系设计,总结国外电价套餐体系经验。首先分析了国外电价套餐体系设计的目的和特点,研究电价套餐体系设计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套餐与负荷特性之间的影响机理,进一步分析国外电价套餐电价水平的组成和定价策略,参考国外电价套餐设计和定价方法,得出设计完善我国电价套餐体系、制定电价水平的经验启示。(2)基于电力用户用电行为构建市场细分模型,首先应用k-means算法对全维度的负荷曲线进行聚类,按照四个季节分析聚类后电力用户用电特点,然后考虑售电市场放开后电价和市场风险对用户用电行为的影响,并提取负荷曲线负荷特征指标,从当前价值、潜在价值、用户信用度三个维度构建三维细分模型,应用Kohonen神经网络对用户进行再次聚类,将细分用户对应到三维细分模型的8个象限,分析聚类用户用电特点,并分析电力用户细分市场适用电价套餐。(3)考虑电力用户细分市场差异化用电需求,构建电价套餐模块化设计模型。首先基于选择树分析电价套餐组成的结构层次,包括基本模块、必选模块、可选模块三个功能模块;然后基于电力用户核心需求、形式需求、附加需求,从需求模块到功能模块再到物理模块分析了设计电价套餐结构映射关系。论述基于模块化设计电价套餐的框架、原则以及方法和流程,构建电价套餐模块化设计模型,依据套餐设计规则和模块间的约束关系,结合电力用户实际用电行为数据设计针对性的电价套餐,基于售电市场电力用户多种用电特征设计差异化维度组合的电价套餐体系。(4)从售电市场用户特征和电价套餐属性角度考虑,提出一种基于电力用户特征相似度矩阵和套餐多属性效用的电价套餐混合推荐模型。首先从电力用户基本属性、消费属性和当前用户电价属性三个维度分析了电力用户的特征,引入邻近度量来量化用户混合特征数据类型,基于用户相似度矩阵获得初始电价套餐推荐集,然后从电费支出和用电方式两方面分析了电价套餐对用户的综合效用,按照套餐效用最优原则为用户推荐最终电价套餐集,最后分析售电市场发展不同阶段适合电价套餐。(5)考虑售电市场用户购买电价套餐的意愿和选择权,提出了一种考虑用户自主选择性的电价套餐定价优化方法。首先基于电价套餐效用分析用户对套餐的选择策略,建立售电公司市场份额,然后分析中长期和现货市场环境下售电公司不同购电模型,构建以最大化售电公司利润为目标的基础型电价套餐定价模型,并考虑现货市场电价波动和电力用户需求不稳定情况带来风险的限制,最后参考基础型电价套餐定价模型构建峰谷电价套餐、季节峰谷电价套餐、高可靠性电价套餐等组合电价套餐的优化定价模型,选取某地区电力用户的用电数据和批发市场电价数据,测算不同电价套餐的价格水平,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本文基于用户选择策略的定价模型更精确。(6)考虑售电市场发展实际情况,构建电价套餐多维度适应性评价模型。首先从售电市场、售电公司和用户三个维度分析零售电价套餐的适应性影响因素,建立了兼顾售电公司和用户利益的电价套餐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分析定量指标,云模型评价不可量化指标,并运用云模型处理定量评价结果,得到电价套餐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最后分析电价套餐适应性评价结果的合理性,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本研究致力于解决售电公司在设计电价套餐和制定电价水平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用户用电行为并细分市场,针对不同市场电力用户用电行为特点设计套餐,结合电能量市场购电成本和风险构建定价模型,完成了电价套餐体系设计、考虑用户自主选择性套餐定价优化、套餐效用分析及最优套餐推荐等工作。本研究对于售电公司实施科学量化的电价套餐设计和营销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华婧雯[2](2021)在《面向用户的能源增值服务与零售套餐定价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售电市场的放开,正在推动电力零售的快速发展。在竞争性电力市场中,售电商代理交易将会成为电力市场的新常态。为了提升用户粘性,增强电力零售商在售电市场的竞争力,电力零售商不仅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零售套餐,还需要面向用户形成定制化的增值服务体系。电力零售价格作为反映供电成本和市场价值的载体,是零售套餐设计的重点;需求响应作为需求侧管理的关键一环,是优化用电行为的必备服务。电力零售商不仅可以代理用户在双边市场进行报价交易,还可以作为负荷聚合商代理用户参与需求响应市场。因此,本文从售电商的角度出发,设计了基于用户负荷特性的能源增值服务体系,构建了考虑需求响应的零售套餐定价模型,并引入需求弹性,偏差考核等要素,探索售电商在实施价格型需求响应情境下的零售套餐定价策略。首先,论文梳理了零售套餐定价和增值服务开展的研究背景意义,概述了零售套餐、需求响应在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及实践现状,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和研究范围。然后,论文分析了典型工业用户、一般工商业用户及居民用户的典型日负荷曲线和负荷特性指标,定量定性地对用户的负荷特性和负荷规律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基于用户分时特性的电力套餐服务、基于用户调节特性的需求管理服务以及基于用户互补特性的偏差互保服务,形成了考虑用户不同维度负荷特性的能源增值服务体系。其次,论文分析了能源增值服务体系中的需求响应机制,从需求响应代理商和具体实施项目两方面对需求响应机制展开分析,提出需求响应的主要分类、负荷聚合商的定义与服务内容;基于用户负荷特性,分析了用户的需求响应特性,提出影响用户响应量的主要因素为用电设备的可调节能力,分析了单一用户的市场参与度与需求响应资源调动顺序;以需求响应弹性为输入条件,构建了用户的需求响应模型。最后,论文提出了基于不同响应分成模式的零售套餐种类,分析了影响电力零售商收益的相关要素,并建立了批发市场购电成本、固定营销管理支出、零售市场售电收入、需求响应补偿收入、偏差电费考核费用等不同影响因素与价格、需求的函数关系,提出了基于需求响应的零售套餐定价优化模型,并进行了算例实证分析,提出了不同优化时段的划分方案;利用CPLEX优化工具求解模型,实证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两类时段划分方案对用户负荷曲线都有一定的优化效果,合理削减了峰谷差的同时,达到了零售商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两类套餐虽然利润优化结果不一,但价格优化结果一致,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可以为电力零售商定价决策提供依据。
李佳佳[3](2021)在《适应网荷互动的可中断负荷特性及监测模型研究》文中指出近二十年经济高速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得电力需求呈现出显着的季节性差异,用电尖峰越来越明显。随着电力系统中需求侧资源响应能力的持续改善,需求侧在保持网荷平衡中的功能越发突出。但事实上,电力消费需求仍然高于传统电力供应能力,为了保障能源安全,保证电力供给的效率和可靠性,对电力供应与需求机制的研究刻不容缓,而对适用于网荷互动的负荷特性的研究则是其中的重要环节。首先针对高能耗工业、商业和居民三类典型负荷的生产(消费)流程、负荷设备及用电特性进行了研究,评估了三类典型负荷成为可中断负荷的潜在能力;通过计算电力客户的基线负荷,与其实际负荷对比,获得用户的实际可中断量;通过构建负荷损失成本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行业的损失成本数据。其次,通过对可中断负荷的不确定性影响因素模型的研究,推断出可中断负荷的波动范围,据此归纳出对可中断负荷产生不确定影响的两方面原由:负荷削减总需求和用户响应。并采用区间概率分布对不确定性进行建模,量化了不确定性成分对系统的作用;接着对概率分布参数估计方法进行了研究,评估了最小二乘法作为参数估计方法得到的拟合结果的准确性;通过算例对目标负荷响应用户的响应不确定性进行剖析,得到可中断负荷的波动范围。最后,研究了可中断负荷的监测控制评价模型,从参加项目的可中断负荷的物理特性、历史数据以及不确定性几个维度综合得到各类用户的可中断量,定量描述了负荷参与可中断的潜力及其波动;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可中断负荷管理几大模式,选择了适用于扬州电网的合理可中断模型,并结合可中断负荷特性模型定制了详细的控制方法,初步建立了参加可中断负荷需求响应项目的用户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结合了扬州数家用户的实际运行数据,评估了不同行业可中断潜力及可中断能力,初步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为可切负荷选择和精准负荷管控提供了实施思路。
岳蕾[4](2020)在《考虑负荷率和容量成本性态的输配电定价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习总书记提出的能源革命和电力行业能源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电力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输配电价改革也取得了显着成效,但由已公布省份经核定的输配电价为简单的分电压等级的电价结构,存在基础电价制定水平较低,未考虑负荷率因素、容量成本不能合理回收、分摊不合理等问题,如何在现有输配电资产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内部潜力,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电价成本,在提高电网企业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合理制定输配电价,使输配电成本在不用类型用户间公平分摊已经成为政府和电网企业迫切关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负荷率电价正是切中了问题的关键,本文以输配电定价理论和成本分摊方法为理论支撑,重点解决容量成本在基本电价和电量电价中合理分摊问题,构建了基于BARY曲线—分段回归直线法的容量成本分摊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两部制输配电价定价方法,并用某省的数据测算出分电压等级和负荷特性的两部制输配电价,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构建了基于BARY曲线—分段回归直线法的容量成本分摊模型,解决了不能直接计算用户按负荷率分档后容量成本在不同负荷率档位中和不同电价中同时分摊的问题。(2)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收集某省大工业用户的电力负荷数据,对大量的数据按负荷特性进行聚类分档,运用两个容量成本分摊模型计算容量成本在基本电价和电量电价的分摊比例系数并进行比较,运用两部制输配电定价方法测算输配电价并与执行电价进行比较分析,证明了其有效性和可行性。(3)建立了以年度评估调整机制、年度输配电价调整机制为主体,以设立专门的输配电平衡账户作为辅助输配电调整机制和发挥监督作用的输配电价监审信息公开机制的输配电价调整机制体系,让输配电价更具规范性、透明性和系统性。本文的重点研究成果为提出的基于BARY曲线—分段回归直线法的容量成本分摊模型及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两部制输配电价定价方法,希望对考虑负荷率因素的两部制输配电价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许信义[5](2020)在《电力市场动态需求响应建模与优先级排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电力市场的发展,需求响应成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需求响应通过电价和激励措施引导用户积极调整用电行为,降低用户用电成本的同时起到降低系统负荷峰值、减小峰谷差以及提高负荷率的作用,可以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但是,当前需求响应的发展依然存在基础理论不完善,用户的响应特性难以掌握以及项目的实施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等一系列问题。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对用户参与需求响应的静态经济模型,动态经济模型及需求响应项目的优先级排序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总结如下:首先,对与需求响应相关的基础理论进行分析,研究了需求响应的作用机制和特点,将电力市场中需求响应分为三大类:价格型需求响应、激励型需求响应以及替代型需求响应,并建立了不同类型的需求响应模型。全面分析了国内外需求响应项目的发展状况,对其特点进行了总结,并为需求响应的下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其次,为对用户参与响应后的负荷变化进行分析,本文研究了需求响应中系统负荷的动态变化过程,考虑了用户用电需求的影响因素,依据响应机制建立了线性函数模型以表示电价和激励与用户用电需求间的变化关系。研究了需求弹性,并计及用户的经济效益通过负荷价格弹性建立了用户参与需求响应的静态经济模型和动态经济模型,量化分析了用户参与响应前后的负荷变化。然后,针对需求响应项目的评估与选择问题,构建了不同的评价指标以表示需求响应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影响,利用熵权法对各指标权重进行计算,通过TOPSIS法对不同项目的优先级进行排序,提出了需求响应项目优先级排序和选择方法,为电力运营商的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在不同的用户参与率下,通过所提出的模型和方法对四种电价和激励各不相同的需求响应项目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同场景下项目对系统运行的影响,对项目的优先级进行了排序,验证了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秦云甫[6](2020)在《市场环境下储能运营经济性评估及交易优化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力能源供给侧结构不断调整,电网中接入可再生能源比例越来越高。然而,以风光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自身具有间歇性、随机性等特点,导致大规模并网拉大了负荷峰谷差,在现有调峰资源不足条件下,系统调峰压力越来越大。为缓解调峰困境,各电网纷纷展开火电机组深度调峰,但深度调峰会增加运行成本。这意味着需要解决如何平衡火电调峰经济性与性能,及如何挖掘和优化利用新调峰资源。储能既能平抑供给侧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随机性,根据需求侧负荷动态变化做出及时响应,通过存储与释放电能,使得电力实时平衡的“刚性”电力系统变得更加“柔性”,有利于储能的大规模并网。然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输配电定价成本监审办法》的通知(发改价格规[2019]897号)明确抽水蓄能电站、电储能设施、电网所属且已单独核定上网电价的电厂的成本费用不计入输配电成本,这意味着如何建立储能市场化机制将成为影响储能在电力系统中应用推广及其商业价值实现的关键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国内外储能技术发展现状、相关政策及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前景。首先,从储能技术发展现状和应用现状两个角度,对比了全球、中国储能发展和应用规模,并对未来储能发展趋势进行了预估。然后,对比分析不同储能技术的发展前景,梳理了中国储能技术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储能产业发展的典型特征,分析了储能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现状及应用前景。(2)提出了储能发展成本演化趋势及最优设备选型模型。针对物理储能、电化学储能及其他类型储能,对比了不同储能技术的成熟度,提出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储能度电成本测算模型,并将学习曲线引入储能成本分析中,确立不同储能成本的演化趋势。最后,从经济性、社会性、环境性和技术性等4个维度构建储能设备类型优选评估指标体系,并提出基于一致性原则和模糊最优最劣方法的储能设备选型评估模,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尽管锂离子电池的经济性较差,但其社会性、环境性和技术性相对较好,综合效益最大,发展前景广阔。(3)提出了储能参与电量市场交易经济性界值分析模型。考虑清洁能源去补贴情景,提出了考虑清洁能源出力波动性的净负荷曲线概念,并提出了峰谷时段聚类优化模型,灵活划分负荷曲线的峰、平、谷时段。进一步,从全寿命周期角度出发,分析储能参与电量市场的成本和收益,提出储能最优峰谷分时价差测算模型,并对锂离子电池和液流钒电池开展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在2025年和2030年锂离子电池和液流巩电池单位容量投资成本下降至7500元/kW、4900元/kW和5500元/kW、2800元/kW,对应临界盈利价差分别为0.68元/kW·h、0.79元/kW-h和0.45元/kW·h、0.52元/kW·h,已接近抽蓄和压缩空气储能临界盈利价格。(4)提出了储能参与电量市场多级协同交易优化模型。考虑电量市场存在长期合约、日前现货和实时平衡三级时差,分析储能参与不同电力市场策略交易的差影响,分别提出储能参与电力合约交易效益协调模型、储能参与微网日前交易优化模型以及储能参与风电实时交易优化模型。通过构建上述三级市场交易模型,实现了储能参与“中长期-日前-实时”三级市场的逐级优化,特别是实时平衡市场,考虑了风电的不确定性,构造了风储联合竞价交易优化模型。最后,通过对上述三级市场交易优化模型开展实例分析,确立了所以交易策略的适用性。(5)提出了储能参与辅助服务市场交易经济性界值分析模型。对比了目前中国西北区域市场和东北区域市场储能参与调峰交易规则,并从经负荷率视角出发,研究了储能参与调峰交易的最优容量。进一步,以西北区域青海储能调峰交易规则为指导,提出了储能参与辅助服务市场交易经济性界值分析模型。结果表明:1)储能参与调峰的最佳填谷比例20%,电网的最佳储能系统容量占比9%;2)当调峰小时数在500h时,储能调峰价格应达到1.385元/kW·h,若存在峰谷分时电价,则储能调峰价格为1.008元/kW·h,若享受清洁能源发电补贴(50%),调峰价格可降低至0.585元/kW·h;3)若完全市场化方式进行成本回收,则调峰价格为1.602元/kW·h。随着储能调峰小时数增加,储能调峰价格阈值也逐渐下降。(6)提出了储能参与调峰辅助服务市场交易优化模型。分别测算了火电、储能和灵活性负荷参与调峰辅助服务交易的成本,其中,考虑了火电常规调峰、深度调峰和投油调峰三种调峰状态。然后,构造了储能参与光伏调峰辅助服务交易优化模型,对比了储能参与前后不同天气状态下的光伏调峰辅助服务交易方案。最后,提出了火电、储能和需求响应联合开展调峰交易优化模型,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当火电、储能、需求响应联合参与系统时,系统调峰成本和弃风率达到最低,表明多源联合调峰具有协同优化效应,会给系统带来增量收益。(7)设计了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价值分析及商业模型。综合考虑储能在辅助服务、电网、电力用户以及可再生能源接入等5方面的综合价值,分析了储能系统的功能作用和综合价值,遴选了储能综合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并从经济效益、外部效益和减排效益等维度分别测算了储能给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带来的综合价值。进一步,分别设计了针对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的储能运营商业模型,最后对不同商业模式的盈利性开展实例分析。
付成然[7](2020)在《降价减负形势下的两部制电价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中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一些企业需要适应新形势,不断优化生产结构。从短期看,企业用电成本较高,基本电费用电比例提高等现象明显。为了减少这种情况,政府需采取措施支持企业的发展以降低实体企业的经济运行成本。在2018年、2019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连续两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幅降低企业非税负担,国家要求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降低10%。目前,根据相关政策,变压器容量在315kVA及以上的大工业用户必须执行两部制电价,变压器容量在315kVA及以下的一般工商业及其他用户根据自身情况可以选择执行单一制还是两部制电价。优化两部分电价是降低电价、减轻用户用电负担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两部制电价的基本结构难以满足降价减负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两部制电价进行优化,对两部制电价的容量成本进行重新分摊,根据用户的负荷特性结果,设计出符合用户负荷特性的两部制电价,这对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用户负担的合理分摊具有重要意义。结合降价减负的背景,本文首先分析国内外学者关于两部制电价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电价的基本理论,进而分析两部制电价的应用现状,指出我国现行两部制电价的不足;接着介绍电力系统和电力负荷特性指标体系,在分电压等级下,采用k-means聚类模型选取某省167个大工业和一般工商业用户进行以电压等级和负荷率为主要指标的市场细分,并对用户进行需求价格弹性分析;然后分析在降价减负形式下的两部制电价相关主体的成本效用,分析基于福利函数的角度分析电力用户的成本效用,在电网公司的成本效益方面,首先依据BARY曲线分析容量成本在基本电费和电度电费中的分摊比例,接着从电网公司成本效益的角度分析电网的售电收入和电网公司的购电成本及输配电成本;然后在两部制电价优化方面,基于降价减负原则、持续发展原则、公平负担原则,分析了影响大用户两部制电价优化的各方面因素,根据未来我国电力市场发展的不同阶段,面对电力用户需求的多样性,提出了单维度和多维度的两部制电价优化模型,即分阶段地将负荷率电价、峰谷分时电价、季节电价与两部制电价相结合的形式。重点分析了基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分电压等级分负荷率的两部制电价的优化模型,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电压等级、负荷特性选取合适的两部制电价优化模型。最后选取110kV工商业电力用户为研究对象,测算优化模型的合理性,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并提出了两部制电价的优化策略。
陈奋开[8](2020)在《售电侧放开下用户负荷特性与电价耦合机理研究》文中提出为推进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多途径培育竞争主体,使用户拥有选择权,因此,提升售电服务质量和用户用能水平是必然要求。新一轮的电力体制改革使得售电侧市场中竞争加剧,这就要求售电主体一方面要挖掘用户负荷特性、把握用户用电需求,另一方面要制定差异化和多样化的价格水平以引导用户行为,实现售电市场份额的稳定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基于未来售电侧市场发展特性,本文首先分析了用户负荷特性及分类、用户用电行为、负荷特性与电价耦合机理的研究现状;从售电侧放开下用户负荷特性分析、用户用电负荷与电价耦合两个层面梳理相关基础理论;接着采用负荷特性分析方法,从日、周、月及年等维度对不同类别用户进行负荷特性分析,旨在掌握不同类别用户用电负荷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将典型大工业用户作为研究对象,对大工业用户进行分类,旨在详细研究每类用户的用电特性;然后根据不同耦合系统的特性,从售电市场参与主体行为、电力供需及影响因素维度出发,研究了用户负荷特性与电价耦合的基本内涵及相互影响机理,再依据计量经济学中的Granger因果检验模型、误差修正模型为理论支撑,采用时间序列计量经济模型的原理,构建用户负荷特性与电价耦合模型;最后采取了 PJM电力市场和国内典型省电力市场大工业用户的负荷和电价时间序列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分析每类用户的电价弹性,并通过电力需求价格弹性理论定性分析了一般工商业用户和居民用户的电价弹性。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得出了售电侧放开下不同类型用户的用电特性,构建的用户负荷特性与电价耦合模型能够表示用电负荷对电价的响应,为未来售电主体研究用户用电方式和制定并向用户推荐相应的电价套餐具有借鉴意义。
王智博[9](2020)在《考虑调整公平含双轨制电量的机组组合模型》文中研究说明开发与利用可再生能源与发展电力直接交易皆是我国电力系统维持可持续发展的长期重要举措。然而,以风电为首的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与电力直接交易数量的增加也给电力系统带来了一些列问题。一方面,由于风电出力的波动性,给系统的运行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电力直接交易的引入,使系统运行于双轨制电量下,也使系统的调度运行愈加复杂。以上两方面因素的存在,共同导致了系统的调峰需求量显着提升。然而系统现行基本调峰不同于深度调峰有完备的补偿政策,其属于义务调峰的范畴,不予补偿,导致系统的基本调峰公平性问题日益突出,亟待解决。基于以上背景,对已有机组合研究进行了分析,并明确了其存在的局限性,进而对研究所需基本理论予以了分析。首先分析了影响机组调峰运行经济性因素,针对机组基本调峰运行特点,对已有调峰辅助服务补偿模式进行了分析。为满足现行电量双轨制与大规模风电并网的实际情况,对现行电力直接交易模式的对象与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对风电运行特性进行了分析,并给出基于场景削减法的风电功率预测模型。最后,对常规机组组合模型的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两方面予以分析。针对已有机组组合模型的局限性,考虑机组参与基本调峰时,频繁调整所引起负荷率变化带来的成本增加与短时过量调整带来的损耗,以成本形式对基本调峰予以量化;在此基础上,于约束条件中引入基尼系数法的公平性约束,建立了公平性衡量指标;模拟了实际电力直接交易模式,并引入分时电价形式凸显电力直接交易对系统的影响;引入高容量占比风电机组,以探究对可再生能源对系统的影响。基于以上,构建了风电高占比电网电量双轨制下考虑基本调峰调整公平的机组组合模型。以10机组系统为基础,通过算例仿真,对系统有无公平性基本调峰方式以及采用实际运行时调度常用轮换制运行方式对系统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分析了电力直接交易与大规模风电对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尼系数作为系统公平性指标的适用性,并较为全面的分析了电力直接交易与大规模风电对系统的影响,验证了所提模型的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该成果可为我国保障系统公平合理运行,推进电力直接交易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江周明[10](2020)在《多元综合性工业园区域供能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大力推行并建设以整合优化资源为目的,强调产业集群效应的综合工业园区。然而早期工业园区在设计供能系统过程中,由于规划对象、设计运行工况、运行策略和燃气轮机组合方式等的不合理,在追求经济效益、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供能系统存在高能耗、低效率、重污染及实际运行效果偏离设计值等问题。本文以多元综合性工业园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区域供能系统的优化设计模型,解决区域供能系统最佳的能源供应策略、燃气轮机组合方案及非燃机设备总装机容量问题,从而实现工业园区高效、低碳、经济、可持续性供能。论文首先采用冷热累计负荷、电负荷以及热电比等参数评价综合工业园区不同产业集群复杂的终端用能负荷分布,充分挖掘各产业集群间用能协调互补的潜能;同时提出一种设计基准日选取方法,为供能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科学合理的设计工况。论文基于多个设计基准日构建了包括内层、外层和上层优化三个模块的多层优化模型以设计多元综合性工业园的区域供能系统,并采用MATLAB编制求解流程进行求解。其中内层优化模型强调多台燃气轮机联合供能,同时引入蓄能装置和可再生能源设备,以加权评价指标和边界评价指标为目标函数,求解某燃气轮机组合的最佳供能策略及非燃机机组的总装机容量;外层优化模型包括燃气轮机组合和适配模型两部分,联合内层优化模型以求解某总装机容量范围下的最佳燃机组合方式;上层优化则为外层优化模型提供总装机容量范围,提高模型求解效率。选取南方某综合性工业园为研究案例,采用建立的多层优化模型设计该工业园的区域供能系统。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工业园的最佳燃气轮机组合方式为“10MW+3MW”,加权评价指标达0.2127;与传统供能系统相比,其年总成本、一次能耗和碳排放节省率分别为9.11%、22.59%和44.26%;同时园区的综合能源利用率高达88.58%,增长了29%,且可再生能源渗透率为8.46%。此外论文深入分析系统最佳供能策略的合理性以及燃气轮机总装机容量和不同组合方式对各项指标的影响,进一步验证所建优化模型的可靠性,该模型可为规划和设计高效、低碳、经济的综合工业园终端供能系统的最优供能设备组合及最佳能源供应策略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二、提高用电负荷率 降低企业成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用电负荷率 降低企业成本(论文提纲范文)
(1)售电侧放开下零售电价套餐体系设计及定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零售电价价格政策研究现状 |
1.2.2 零售电价水平研究现状 |
1.2.3 售电侧放开下电力市场细分研究现状 |
1.2.4 零售电价套餐体系研究现状 |
1.2.5 零售电价体系定价方法及优化模型研究现状 |
1.2.6 电价套餐适应性评估模型研究现状 |
1.3 零售电价基本理论 |
1.3.1 成本导向零售电价定价方法 |
1.3.2 竞争导向和需求导向零售电价定价方法 |
1.3.3 基于成本-竞争-需求的定价机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1.4.3 论文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国内外售电市场现状及电价套餐体系分析 |
2.1 引言 |
2.2 售电市场改革及发展现状 |
2.2.1 国外售电市场改革进程及发展状况 |
2.2.2 我国售电市场改革现状 |
2.3 国外零售市场电价套餐体系分析 |
2.3.1 国外电价套餐体系设计影响因素 |
2.3.2 国外差异化电价套餐体系 |
2.4 国外电价套餐定价策略分析 |
2.4.1 国外电价套餐定价费率 |
2.4.2 各国差异化电价套餐定价策略 |
2.5 国外电价套餐推荐模式分析 |
2.5.1 电价套餐推荐方法 |
2.5.2 电价套餐对比分析 |
2.6 经验启示 |
2.7 本章小节 |
第3章 电力用户的用电行为分析及市场细分 |
3.1 引言 |
3.2 基于K-MEANS负荷曲线聚类 |
3.3 基于KOHONEN电力用户三维细分模型构建 |
3.3.1 用电行为细分变量选取 |
3.3.2 用电行为的三维度量化模型 |
3.3.3 电力用户三维细分模型合理性检验 |
3.3.4 基于Kohonen神经网络电力用户市场细分 |
3.4 电力用户聚类结果及用电行为分析 |
3.4.1 K-means聚类结果分析 |
3.4.2 Kohonen聚类结果分析 |
3.5 电力用户细分市场适用电价套餐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用户用电行为的电价套餐体系设计方法 |
4.1 引言 |
4.2 电力用户可选择电价形式管理 |
4.3 基于用电行为的电价套餐产品设计模型 |
4.3.1 用电行为与电价套餐产品结构映射关系 |
4.3.2 电价套餐模块化设计模型 |
4.3.3 电价套餐设计模块五元信息表达模型 |
4.4 差异化电价套餐产品设计方法 |
4.4.1 电价套餐模块化设计规则 |
4.4.2 电价套餐产品设计过程 |
4.5 差异化电价套餐体系设计 |
4.5.1 基于用电行为电价套餐产品生成 |
4.5.2 差异化维度组合的电价套餐体系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用电行为的电价套餐混合推荐方法 |
5.1 引言 |
5.2 电力用户特征矩阵构建 |
5.2.1 电力用户特征分析 |
5.2.2 电力用户特征矩阵构建 |
5.3 电价套餐混合推荐模型 |
5.3.1 电力用户特征相似度模型 |
5.3.2 电价套餐多属性效用模型 |
5.3.3 电价套餐推荐模型 |
5.4 算例分析 |
5.4.1 基础数据 |
5.4.2 电价套餐推荐结果 |
5.4.3 结果分析 |
5.4.4 售电市场不同阶段电价套餐推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用户选择行为的电价套餐优化定价方法 |
6.1 引言 |
6.2 电价套餐优化定价相关问题描述 |
6.3 考虑用户选择行为电价套餐定价模型 |
6.3.1 电力用户用电成本 |
6.3.2 售电公司不同购电模型 |
6.3.3 电力用户自主选择行为分析 |
6.3.4 售电公司的市场份额与购电风险 |
6.3.5 零售电价套餐量化模型 |
6.4 基于粒子群算法电价套餐定价模型求解 |
6.4.1 粒子群算法对电价套餐定价优化 |
6.4.2 粒子群算法流程 |
6.5 算例分析 |
6.5.1 算例介绍 |
6.5.2 零售电价套餐价格测算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电价套餐多维度适应性评价方法 |
7.1 引言 |
7.2 电价套餐多维度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 |
7.2.1 电价套餐适应性评价定量指标 |
7.2.2 电价套餐适应性评价定性指标 |
7.3 基于DEA和云模型的多维度适应性评价模型 |
7.3.1 定量指标的数据包络分析 |
7.3.2 定性指标的云模型分析 |
7.3.3 电价套餐适应性综合评价分析 |
7.4 算例分析 |
7.4.1 基础数据 |
7.4.2 适应性评价结果 |
7.4.3 适应性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面向用户的能源增值服务与零售套餐定价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增值服务研究现状 |
1.2.2 需求响应研究现状 |
1.2.3 零售套餐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考虑用户负荷特性的增值服务研究 |
2.1 用户负荷特性研究 |
2.1.1 电力负荷特性分析指标 |
2.1.2 工业用户负荷特性分析 |
2.1.3 一般工商业用户负荷特性分析 |
2.1.4 居民用户负荷特性分析 |
2.2 基于负荷特性的能源增值服务研究 |
2.2.1 基于用户分时特性的电力套餐服务 |
2.2.2 基于用户调节特性的需求管理服务 |
2.2.3 基于用户互补特性的偏差互保服务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增值服务下的需求响应机制研究 |
3.1 需求响应实施机制 |
3.1.1 需求响应代理商 |
3.1.2 需求响应实施项目 |
3.2 用户需求响应特性分析 |
3.2.1 用户需求响应资源分布 |
3.2.2 用户需求响应物理特性分析 |
3.2.3 用户需求响应经济特性分析 |
3.2.4 用户需求响应资源排序 |
3.3 基于需求价格弹性的需求响应模型 |
3.3.1 电力需求价格弹性理论 |
3.3.2 用户需求价格弹性分析 |
3.3.3 用户需求响应模型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考虑需求响应的零售套餐定价模型 |
4.1 考虑需求响应的零售套餐模式 |
4.2 电力零售商收益影响因素分析 |
4.2.1 批发市场购电成本分析 |
4.2.2 营销与管理支出分析 |
4.2.3 零售市场售电收入分析 |
4.2.4 需求响应补偿收入分析 |
4.2.5 偏差电费考核费用分析 |
4.3 基于需求响应的零售套餐定价模型 |
4.3.1 优化变量 |
4.3.2 优化目标函数 |
4.3.3 约束条件 |
4.3.4 求解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分析 |
5.1 数据基础及参数设置 |
5.1.1 算例概况 |
5.1.2 时段划分 |
5.1.3 参数设置 |
5.2 仿真结果分析 |
5.2.1 方案一优化结果分析 |
5.2.2 方案二优化结果分析 |
5.3 优化对比分析 |
5.3.1 两类分时方案的优化对比 |
5.3.2 两类零售套餐的优化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3)适应网荷互动的可中断负荷特性及监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项目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可中断负荷实施方式 |
1.2.2 可中断负荷实施情况 |
1.2.3 江苏电网源网荷精准切负荷系统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1.4 章节内容分配 |
第2章 典型用户可中断负荷特性研究 |
2.1 可中断工业负荷特性研究 |
2.1.1 钢压延加工行业 |
2.1.2 机械加工行业 |
2.1.3 造船业 |
2.1.4 水泥业 |
2.1.5 化工行业 |
2.1.6 纺织业 |
2.2 商业负荷 |
2.3 居民负荷 |
2.4 可中断负荷特性建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可中断负荷损失成本分析 |
3.1 可中断负荷损失成本影响因素 |
3.1.1 提前通知时间 |
3.1.2 中断持续时间 |
3.1.3 中断发生时间 |
3.1.4 不同电压等级 |
3.2 可中断负荷损失成本评估计算模型 |
3.3 不同类型中断损失成本计算 |
3.3.1 延时可中断负荷中断成本计算 |
3.3.2 立即可中断负荷中断损失计算 |
3.4 典型行业用户损失成本评估分析 |
3.5 可中断负荷激励机制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可中断负荷控制精度影响研究 |
4.1 需求响应不确定性分析 |
4.1.1 需求响应的随机性 |
4.1.2 需求响应的模糊性 |
4.1.3 需求响应中的粗糙性 |
4.2 可中断负荷不确定性表征模型 |
4.2.1 基于负荷削减需求的可中断不确定性建模 |
4.2.2 基于用户响应的可中断不确定性建模 |
4.3 参数估计方法 |
4.4 算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可中断负荷监控模型 |
5.1 基于历史数据的可中断负荷预测 |
5.1.1 负荷聚类 |
5.1.2 支持向量机算法 |
5.1.3 基于负荷聚类的支持向量机算法负荷模型 |
5.1.4 算例分析 |
5.2 可中断负荷具体控制策略 |
5.2.1 可中断管理模型各主要类型介绍 |
5.2.2 可中断管理模型选择 |
5.3 可中断负荷监控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可中断负荷能效评价指标体系 |
6.1 可中断负荷评价指标 |
6.2 可中断负荷需求响应评估方法 |
6.2.1 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简介 |
6.2.2 权重划分及计算 |
6.3 算例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考虑负荷率和容量成本性态的输配电定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管制方式 |
1.2.2 输配电定价方法研究现状 |
1.2.3 成本分摊方法研究现状 |
1.2.4 文献综述简析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输配电价的定价理论与成本分摊方法 |
2.1 输配电价的定价理论 |
2.1.1 管制定价理论及定价方法 |
2.1.2 负荷率电价理论 |
2.2 成本分摊方法 |
2.2.1 电力容量成本分摊方法 |
2.2.2 混合成本的成本分解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输配电成本分摊模型及定价方法 |
3.1 负荷率、同时率的定义及相关关系 |
3.1.1 负荷率的概念 |
3.1.2 负荷率分档细则 |
3.1.3 同时率的概念 |
3.1.4 负荷率—同时率曲线 |
3.2 省级输配电价构成和定价原则 |
3.2.1 省级输配电价构成 |
3.2.2 输配电价定价原则 |
3.3 输配电成本分摊模型及定价方法 |
3.3.1 分电压等级输配电成本分摊模型 |
3.3.2 同一电压等级下输配电成本分摊及电价计算的具体步骤 |
3.3.3 考虑负荷率和容量成本性态的容量成本分摊模型及定价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证研究—以Z省为例 |
4.1 基础数据处理 |
4.2 容量成本分摊比例测算 |
4.2.1 用户负荷率分档 |
4.2.2 确定各电压等级下电价的待估参数α |
4.2.3 容量成本在基本电价与电量电价中的分摊比例系数计算 |
4.3 基于BARY曲线—分段回归法的容量成本分摊法制定输配电价 |
4.4 实施考虑负荷率因素的输配电价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输配电价的调整机制 |
5.1 建立输配电价年度评估的调整机制 |
5.2 建立年度输配电价调整机制 |
5.3 设立专门的输配电平衡账户 |
5.4 建立输配电价监审相关信息公开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电力市场动态需求响应建模与优先级排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需求响应分类研究 |
1.2.2 需求响应的用户响应特性研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电力市场需求响应建模及实际应用 |
2.1 引言 |
2.2 价格型需求响应PBDR |
2.2.1 价格型需求响应数学模型 |
2.2.2 价格型需求响应实践应用 |
2.3 激励型需求响应IBDR |
2.3.1 激励型需求响应数学模型 |
2.3.2 激励型需求响应实践应用 |
2.4 替代型需求响应ADR |
2.4.1 替代型需求响应数学模型 |
2.4.2 替代型需求响应实践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需求响应动态经济模型及其优先级排序方法 |
3.1 引言 |
3.2 动态需求响应概述 |
3.2.1 动态需求响应定义 |
3.2.2 动态需求响应过程 |
3.3 需求响应负荷变化分析 |
3.4 需求弹性研究 |
3.4.1 弧弹性 |
3.4.2 替代弹性 |
3.4.3 负荷价格弹性 |
3.5 需求响应经济模型 |
3.5.1 静态经济模型 |
3.5.2 动态经济模型 |
3.6 需求响应项目优先级排序 |
3.6.1 需求响应项目评价指标 |
3.6.2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3.6.3 TOPSIS排序方法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案例分析 |
4.1 案例介绍 |
4.2 负荷特性分析 |
4.2.1 项目1 |
4.2.2 项目2 |
4.2.3 项目3 |
4.2.4 项目4 |
4.3 需求响应项目优先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市场环境下储能运营经济性评估及交易优化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储能参与市场交易容量配置研究现状 |
1.2.2 储能参与多级电量市场交易研究现状 |
1.2.3 储能参与辅助服务市场交易研究现状 |
1.2.4 储能参与交易效益协调机制研究现状 |
1.2.5 储能参与市场交易价值评估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国内外储能发展现状及在电力系统应用前景 |
2.1 储能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
2.1.1 储能技术发展现状 |
2.1.2 储能技术应用现状 |
2.2 储能技术发展趋势及相关政策 |
2.2.1 储能技术发展趋势 |
2.2.2 中国储能技术发展政策 |
2.2.3 中国储能发展问题分析 |
2.3 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现状与前景 |
2.3.1 储能产业发展特征分析 |
2.3.2 储能在电力系统应用现状 |
2.3.3 储能在电力系统应用前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储能发展成本演化趋势及最优设备选型模型 |
3.1 储能技术发展成熟度分析 |
3.1.1 储能技术类型 |
3.1.2 储能技术成熟度 |
3.2 储能技术成本演变趋势分析 |
3.2.1 储能度电成本测算模型 |
3.2.2 储能成本演变趋势分析 |
3.2.3 实例分析 |
3.3 储能技术设备最优选型模型 |
3.3.1 评估指标体系 |
3.3.2 最优选型模型 |
3.3.3 实证分析 |
3.4 储能技术设备最优选址模型 |
3.4.1 复杂网络模型的机制 |
3.4.2 储能运营商满意度模型 |
3.4.3 案例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储能参与电量市场交易经济性界值分析模型 |
4.1 净负荷需求分布曲线分析 |
4.1.1 净负荷测算模型 |
4.1.2 净负荷需求分布 |
4.2 储能最优峰谷分时时段划分 |
4.2.1 数据样本集构建 |
4.2.2 峰谷时段聚类优化模型 |
4.2.3 实例分析 |
4.3 储能最优峰谷分时价差测算 |
4.3.1 全寿命周期理念 |
4.3.2 储能成本-收益分析 |
4.3.3 储能峰谷价差测算 |
4.3.4 实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储能参与电量市场多级协同交易优化模型 |
5.1 储能参与电力合约交易协调模型 |
5.1.1 不同利益主体效益分析 |
5.1.2 不同利益主体效益测算 |
5.1.3 不同利益主体效益协调 |
5.1.4 实例分析 |
5.2 储能参与微网日前交易优化模型 |
5.2.1 储能系统动态功率模型 |
5.2.2 微网日前交易优化模型 |
5.2.3 算例分析 |
5.3 储能参与风电实时交易优化模型 |
5.3.1 风储联合运行模型 |
5.3.2 实时竞价交易模型 |
5.3.3 算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储能参与辅助服务市场交易经济性界值分析模型 |
6.1 储能系统参与调峰交易相关政策 |
6.1.1 西北储能调峰政策 |
6.1.2 东北储能调峰政策 |
6.2 储能参与调峰交易最优容量分析 |
6.2.1 净负荷率变化 |
6.2.2 储能最优容量比 |
6.2.3 实例分析 |
6.3 储能参与电网调峰交易价格测算 |
6.3.1 储能运营情景分析 |
6.3.2 储能运营收益测算 |
6.3.3 储能调峰交易价格测算 |
6.3.4 实例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储能参与调峰辅助服务市场交易优化模型 |
7.1 电源调峰交易成本测算 |
7.1.1 火电调峰成本 |
7.1.2 储能系统调峰成本 |
7.1.3 灵活性负荷调峰成本 |
7.2 储能参与光伏调峰交易优化模型 |
7.2.1 光伏调峰交易目标 |
7.2.2 光伏调峰约束条件 |
7.2.3 实例分析 |
7.3 储能参与多源调峰交易优化模型 |
7.3.1 多源调峰优化目标 |
7.3.2 多源调峰约束条件 |
7.3.3 算例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价值分析及商业模式 |
8.1 储能功能与价值分析 |
8.1.1 储能功能作用 |
8.1.2 储能价值分析 |
8.2 储能参与电力交易价值评估模型 |
8.2.1 储能价值评估体系 |
8.2.2 储能价值评估模型 |
8.2.3 算例分析 |
8.3 储能参与电力交易运营商业模式 |
8.3.1 不同商业模式对比 |
8.3.2 储能运营商业模式 |
8.3.3 储能运营商竞争力分析 |
8.3.4 储能商业模式盈利性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降价减负形势下的两部制电价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力用户市场细分研究现状 |
1.2.2 两部制电价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章 国内外两部制电价发展现状 |
2.1 基本电价理论 |
2.2 国外两部制电价应用现状 |
2.2.1 法国两部制电价制度 |
2.2.2 美国两部制电价制度 |
2.2.3 日本两部制电价制度 |
2.3 国内两部制电价应用现状 |
2.3.1 中国两部制电价改革历程 |
2.3.2 中国两部制电价应用现状 |
2.3.3 典型省份两部制电价应用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降价减负形势下的电力用户市场细分及需求响应分析 |
3.1 电力系统和用户负荷特性分析指标体系 |
3.2 K-means聚类模型研究 |
3.3 基于负荷率指标的电力用户市场细分研究 |
3.4 不同电力用户的需求响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降价减负形势下基于两部制电价的相关主体经济效益分析 |
4.1 两部制电价下的电力市场主体概述 |
4.2 不同细分市场的市场用户成本效益分析 |
4.3 基于两部制电价的电网成本效益分析 |
4.3.1 两部制电价容量成本分摊研究 |
4.3.2 电网公司成本效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降价减负形势下不同细分市场两部制电价优化模型 |
5.1 两部制电价优化原则 |
5.2 降价减负形势下两部制电价优化影响因素分析 |
5.3 降价减负形势下电力用户分阶段的两部制电价优化模型设计 |
5.3.1 降价减负形势下分阶段的两部制电价优化设计 |
5.3.2 降价减负形势下基于负荷率电价的两部制电价优化模型 |
5.4 降价减负形势下典型省份两部制电价优化模型实证分析 |
5.5 降价减负下两部制电价优化策略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8)售电侧放开下用户负荷特性与电价耦合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负荷特性分析研究现状 |
1.2.2 用户用电行为研究现状 |
1.2.3 负荷特性与电价耦合机理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2章 用户负荷特性分析与电价耦合相关理论研究 |
2.1 用户负荷特性分析基础理论研究 |
2.1.1 电力用户负荷组成及分类 |
2.1.2 电力用户负荷特性分析方法研究 |
2.1.3 典型电力用户分类模型研究 |
2.2 用户负荷特性与电价耦合的相关理论研究 |
2.2.1 计量经济模型理论 |
2.2.2 电力需求价格弹性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售电侧放开下电力用户负荷特性及分类研究 |
3.1 售电侧放开下电力用户负荷特性分析 |
3.1.1 售电侧放开下电力用户日负荷特性分析 |
3.1.2 售电侧放开下电力用户周负荷特性分析 |
3.1.3 售电侧放开下电力用户月负荷特性分析 |
3.1.4 售电侧放开下电力用户年负荷特性分析 |
3.1.5 售电侧放开下电力用户负荷相关性分析 |
3.1.6 不同类别用户四季典型日负荷特性对比分析 |
3.2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的大工业用户分类研究 |
3.2.1 基础数据 |
3.2.2 模糊C均值聚类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售电侧放开下用户负荷特性与电价影响机理及耦合模型研究 |
4.1 售电侧放开下用户负荷特性与电价耦合的基本内涵 |
4.2 售电侧放开下用户负荷特性与电价耦合系统的发展进程研究 |
4.3 售电侧放开下用户负荷特性与电价影响机理研究 |
4.3.1 参与主体行为变化时用户负荷特性与电价影响机理研究 |
4.3.2 电力供需均衡时用户负荷特性与电价影响机理研究 |
4.3.3 考虑外部影响因素时用户负荷特性与电价影响机理研究 |
4.4 售电侧放开下用户负荷特性与电价耦合模型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分析 |
5.1 PJM电力市场用电负荷特性与电价耦合结果分析 |
5.1.1 基础数据 |
5.1.2 负荷特性与电价耦合结果分析 |
5.2 典型省电力市场大工业用户负荷特性与电价耦合结果分析 |
5.2.1 基础数据 |
5.2.2 分类用户负荷特性与电价耦合结果分析 |
5.3 典型省电力市场不同用户电力需求价格弹性分析 |
5.3.1 一般工商业用户电力需求价格弹性分析 |
5.3.2 居民用户电力需求价格弹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9)考虑调整公平含双轨制电量的机组组合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 |
1.1.2 我国电力改革发展现状 |
1.2 研究必要性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机组组合理论发展与研究现状 |
1.3.2 已有机组组合研究与其局限性 |
1.4 本文所做工作 |
2 研究基本理论 |
2.1 机组的调峰运行 |
2.1.1 机组调峰运行经济性分析 |
2.1.2 调峰辅助服务补偿模式分析 |
2.2 电力直接交易模式分析 |
2.3 风电运行特性与功率预测 |
2.3.1 风电运行特性分析 |
2.3.2 基于场景削减法的风电功率预测 |
2.4 机组组合模型 |
2.4.1 目标函数 |
2.4.2 约束条件 |
2.5 本章小结 |
3 基本调峰公平性要素分析与建模 |
3.1 基本调峰公平性要素 |
3.1.1 厂用电率随负荷率非线性变化趋势 |
3.1.2 机组短时过量调整损耗 |
3.2 基本调峰量化与修正 |
3.2.1 厂用电率变化量化 |
3.2.2 机组损耗修正 |
3.3 本章小结 |
4 公平性衡量指标与建模 |
4.1 基尼系数建模与计算 |
4.1.1 基尼系数定义 |
4.1.2 基尼系数计算方式 |
4.2 轮换制运行模式 |
4.2.1 轮换制定义 |
4.2.2 轮换制运行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5 模型构建 |
5.1 模型构建思路 |
5.2 数学模型 |
5.2.1 目标函数 |
5.2.2 常规约束条件 |
5.2.3 新增约束 |
5.3 解算方式 |
5.4 本章小结 |
6 算例分析 |
6.1 参数设置及数据预处理 |
6.2 模型算例设计 |
6.2.1 电力直接交易对系统的影响分析 |
6.2.2 基尼系数的正确性分析 |
6.2.3 基尼系数的适用性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10)多元综合性工业园区域供能系统的设计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工业园终端能源需求特点 |
2.1 用户终端负荷预测方法 |
2.1.1 建筑用能 |
2.1.2 工艺用能 |
2.1.3 电负荷 |
2.1.4 生活热水 |
2.2 典型产业集群终端用能特点分析 |
2.2.1 过程工业 |
2.2.2 离散制造业 |
2.2.3 新兴研发产业 |
2.2.4 典型产业集群的用能比较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元综合性工业园区域供能系统优化设计模型 |
3.1 设计基准日选取方法 |
3.1.1 大子集-电负荷 |
3.1.2 中子集-热(冷)负荷组成 |
3.1.3 小子集-热(冷)负荷比例及大小 |
3.1.4 选取设计基准日 |
3.2 多层优化模型建模思路 |
3.3 内层优化模型 |
3.3.1 部分机组供能模型 |
3.3.2 约束条件 |
3.3.3 目标函数 |
3.4 外层优化模型 |
3.4.1 燃气轮机组合模型 |
3.4.2 燃气轮机适配模型 |
3.5 上层优化模型 |
3.6 多层优化模型求解流程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元综合性工业园区域供能系统案例分析 |
4.1 多元综合性工业园案例概况 |
4.2 资源可获得性分析 |
4.3 终端能源需求分析 |
4.3.1 电负荷需求 |
4.3.2 建筑负荷需求 |
4.3.3 工艺热负荷 |
4.3.4 工艺冷负荷 |
4.4 设计基准选取 |
4.5 技术经济参数 |
4.5.1 设备特性参数 |
4.5.2 能源特性参数 |
4.5.3 设计特性参数 |
4.6 优化结果与分析 |
4.6.1 最佳装机方案 |
4.6.2 最佳供能策略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设计基准日1供能策略 |
附录2 :设计基准日2供能策略 |
附录3 :设计基准日4供能策略 |
附录4 :设计基准日5供能策略 |
附录5 :设计基准日6供能策略 |
附录6 :设计基准日7供能策略 |
附录7 :设计基准日8供能策略 |
附录8 :设计基准日9供能策略 |
附录9 :设计基准日12供能策略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提高用电负荷率 降低企业成本(论文参考文献)
- [1]售电侧放开下零售电价套餐体系设计及定价方法研究[D]. 王美艳.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面向用户的能源增值服务与零售套餐定价机制研究[D]. 华婧雯.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3]适应网荷互动的可中断负荷特性及监测模型研究[D]. 李佳佳. 扬州大学, 2021(08)
- [4]考虑负荷率和容量成本性态的输配电定价方法研究[D]. 岳蕾. 东北电力大学, 2020(05)
- [5]电力市场动态需求响应建模与优先级排序研究[D]. 许信义. 东北电力大学, 2020(01)
- [6]市场环境下储能运营经济性评估及交易优化模型研究[D]. 秦云甫.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7]降价减负形势下的两部制电价优化策略研究[D]. 付成然.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8]售电侧放开下用户负荷特性与电价耦合机理研究[D]. 陈奋开.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9]考虑调整公平含双轨制电量的机组组合模型[D]. 王智博.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10]多元综合性工业园区域供能系统的设计与优化[D]. 江周明.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