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电力线网络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杨雅文[1](2021)在《面向配用电物联网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大量分布式能源设备接入,通信终端向智能化演变,配用电网络中的新兴业务和台区及用户家庭内部的通信需求不断增多,传统的配用电网络无法满足新兴业务下的可靠性、高效性的要求,融合物联网技术的电力线载波通信为此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电力线分布范围广,无需另外布线,经济性较高,且传输速率高,可靠性较好,适用于配用电物联网的通信。同时配用电物联网中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或接出,导致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动态变化,加上信道衰减和多径等因素的影响,会造成信道传输特性的改变,因此需要研究适配的路由方法找到最优传输路径,提高通信效率与可靠性。本文首先根据配电台区至用户家庭分层网络拓扑的特点,建立了配用电物联网的总体架构,旨在满足用户多样的通信需求。同时对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配用电物联网中的适配性进行分析,为了建立合适的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模型,对信道特性进行研究,构建了基于传输线理论的信道模型,分析了网络拓扑结构对信道传输特性的影响。针对配用电物联网中网络拓扑动态变化的问题,研究电力线载波路由算法,实现通信网络连通性和可靠性的提升。本文以传输时延和数据丢包率为约束条件,提出一种基于贪心算法的改进蚁群算法,同时结合多路径选择策略,提供多条备选路径,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成功率。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路由算法得到的路径传输时延小、数据丢包率低、吞吐量大,相比于其他算法,更适用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的路由选择。
王炳庭[2](2020)在《直流电力线通信阻抗匹配方法及阻抗匹配耦合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力线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LC)是利用已经铺设好的电力线作为传输媒介进行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技术。然而,电力线最初是为传输50 Hz或60 Hz频率的电能而设计的,对于传输高频载波信号不是一个理想的信道。要在电力线信道中进行高效、可靠的通信,需要克服一些挑战。例如,连接在电力线网络中的各种电气元件所引入的脉冲噪声导致通信信号受到干扰(通信质量下降)。另外,连接在电力线网络中的各种电气元件随机的接入和移除(开/关),使得在电力线网络的不同接入点处的输入阻抗具有位置和时变特性,这将导致PLC发射机/接收机与电力线信道(网络)之间存在着阻抗不匹配问题。阻抗不匹配将会降低信号的功率传输,进而影响通信的可靠性。因此,通过阻抗匹配技术来提高PLC信号的功率传输、改善通信的可靠性,成为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法。直流电力线通信(Direct Current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DC-PLC)与交流电力线通信(Alternating Current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AC-PLC)在信号耦合、带通滤波以及信道阻抗模型等方面存在着显着的差异,传统AC-PLC中的阻抗匹配方法及阻抗匹配耦合器无法直接应用于DC-PLC中。为此,本论文以“阻抗匹配”为研究出发点,试图设计适合于DC-PLC环境下的阻抗匹配耦合器及自适应阻抗匹配系统。本论文从如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1.建立直流电力线信道的集总参数模型,推导了耦合变压器的最佳匝数比与直流电力线信道阻抗之间的数学关系,并在传统AC-PLC耦合变压器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低压窄带DC-PLC可调阻抗匹配耦合器。通过数值分析和仿真,所设计的可调阻抗匹配耦合器可以根据电力线信道阻抗的变化,动态地选择最佳的匝数比,实现PLC发射机/接收机与电力线信道之间的动态阻抗匹配,提高信号的功率传输,改善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2.针对耦合变压器较大的制作成本和体积,以及不利于电路集成等问题,在电力线信道的特性参数模型的基础上,简化了电力线阻抗的近似计算方法,设计了一种低压窄带DC-PLC带通阻抗匹配耦合器。所设计的带通阻抗匹配耦合器采用较为准确的电力线阻抗(而不是平均电力线阻抗)来设计阻抗匹配电路,因此提高了阻抗匹配的准确性。通过仿真和实物测试,与阻抗失配条件下的耦合器相比,所设计的带通阻抗匹配耦合器可以获得约1 d B~4 d B的增益。3.针对二元L型网络存在匹配禁区,以及三元(Π型和T型)网络在复共轭匹配条件下(只能建立二个方程)其元件值无法得到唯一解,无法满足车载电力线通信中复阻抗匹配的需求等问题,本文在基于谐振和吸收的T型网络设计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实现成本低的车载电力线通信T型阻抗匹配耦合器。通过仿真实验,所设计的T型阻抗匹配耦合器在匹配频率处可以实现最大功率传输,并且与没有阻抗匹配耦合器的电路相比,所设计的T型阻抗匹配耦合器可以分别获得约0.35 d B和2.2 d B的功率增益。4.车载电力线网络的输入阻抗是一个复阻抗,且具有位置和时变特性。针对L型自适应阻抗匹配系统具有复杂的电路结构和自适应控制逻辑,本文在基于谐振和吸收的T型网络复阻抗匹配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T型自适应阻抗匹配系统。该系统通过动态地调节T型匹配网络中可调电容和可调电感的元件值,来实现VPLC发射机/接收机与车载电力线网络之间的自适应阻抗匹配。通过仿真实验,与没有阻抗匹配的系统相比,所设计的T型匹配网络在发射机侧和接收机侧阻抗匹配情况下,可以分别获得0.4 d B~3 d B和0.2 d B~1.0 d B的功率增益。与L型自适应阻抗匹配系统相比,该T型自适应阻抗匹配系统无需改变匹配网络的结构,因而具有较为简单的电路结构和自适应控制逻辑。
孙孟丽[3](2020)在《基于QoS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路由算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Low-Voltage Power Line Carrier Communication,LVPLC)因其覆盖范围广、投资成本低和接入方便等特性,在物联网环境中存在良好的应用前景。采用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方式可提高网络覆盖范围,但低压电力线信道特性使得网络拓扑结构易变,导致载波节点有效通信距离有限、网络可靠性低等问题。此外,为满足日益丰富的通信业务需求,需要对路由进行合理规划,这对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如何有效且合理地组网和快速搜寻到最优路由来解决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可靠性问题,成为当前产业界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分析了低压电力线通信现状并针对低压电力线通信组网技术及其所应用的路由算法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针对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可靠通信距离有限问题,提出一种集中式的基于节点连通度和负载的组网算法。该算法以节点连通度和负载选择中继节点,能够实现网络节点之间的连接以及保障各个节点的负载均衡。在此基础上,中央协调器(Central Coordinator,CCO)为载波子节点备份邻居节点,建立稳定可靠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能够有效建立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的连通性。此外,本文为进一步合理且高效利用网络资源,以最小化时延、丢包率为主要的路由约束,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实现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 S)参数约束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路由优化算法。同时,为保障动态变化的网络环境中网络实时通信的可靠性,提出一种多路径路由算法。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路由算法能够快速地搜索到最优路由,并且保障实时通信的可靠传输,有效地提升网络性能。
王毅,贾睿,梁星,郑可,叶君,李松浓[4](2020)在《电器对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各类电器的负载阻抗特性及其对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特性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时频2维电器阻抗测量方法,并通过该方法对各类电器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阻抗特性进行了测量,结合自下而上的电力线信道建模方法对接入不同类型电器负载的典型电力线信道场景的信道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根据测量可得,相同的电器负载在不同空间位置分布对电力线信道特性造成的影响不同,不同的电器负载在同一位置对电力线信道特性造成的影响不同,且时变负载会导致接入该负载的电力线信道也呈现出时变特性。理论分析与测试结果表明,时频变的电器负载阻抗是影响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特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王惠[5](2020)在《基于地理位置与链路状态的PLC网络路由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电力线载波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LC)网络因其低成本、易部署、安全可靠等特性,在智能电网、物联网、多媒体等领域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由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是将现有电力线路做为数据传输媒介,所以通信信道存在信号衰减、噪声干扰、时变性等问题,阻碍了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提升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的服务质量,大量研究者围绕电力线载波通信协议栈中的各层技术进行了广泛的实践。本文主要着眼于网络层技术,通过高效可靠的路由算法来提升网络的服务质量,具体工作如下:首先,对国内外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及常见的路由算法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阐述了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物理特性、网络特性以及影响电力线载波通信可靠性的一些因素,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然后,针对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的链路逻辑拓扑结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中继节点选择的方法。控制器根据节点的地理位置与链路状态进行中继节点的选择,在满足一定链路条件时,优先选择地理位置跨度较大的节点作为中继节点,可有效地扩展载波通信覆盖范围。同时,还提出了一种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路由算法。该算法中,控制器结合节点地理位置与链路状况采用分级分层方式对路径作出决策。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路由算法通过合理地选择路径能有效地提升网络性能。最后,为了解决上行数据汇集应用场景中负载不均衡问题,在结合地理位置的路由算法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本文还提出了基于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负载均衡路由算法。该算法通过调整控制器和节点建立的树状逻辑拓扑结构,为节点选择到达控制器合适路径,进而缓解网络拥塞,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可以提升网络吞吐量、降低丢包率和时延,可保障网络通信的可靠性。
丁剑飞[6](2020)在《基于OFDM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设计与关键模块实现》文中认为近年来,在智能电网、智能家居和智慧物联(SLo T,Smart Internet of Things)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无需通信布线、便于无缝覆盖的电力线通信(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技术成为当下通信方式中研究热点之一。但由于电力线网络中存在强噪声干扰、阻抗不匹配和多径衰落等特点,造成其通信环境极为恶劣,因此具备良好抗突发噪声干扰和衰落能力的OFDM技术成为电力线通信系统中广泛采用的基础技术。本文基于中国电科院近年来提出的IEEE 1901.1电力线通信国际标准研究了基于OFDM的PLC系统,包括系统的设计和实现、OFDM同步技术及脉冲噪声对抗技术等。主要工作如下:1、给出了基于IEEE1901.1标准的电力线通信系统的总体设计,并完成了通信模块的设计和实现。包括模块核心器件的选型与嵌入式平台测试。2、给出了一种基于训练序列的OFDM综合同步改进算法的设计。分析了OFDM系统中存在符号定时偏差和载波频率偏差对接收信号产生的影响。研究了传统的OFDM同步算法在所设计系统的前导结构上的同步性能,并针对传统算法的缺陷设计了一种基于训练序列的综合同步改进算法。通过Matlab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的符号定时同步和载波频率同步的准确度更高。3、给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技术的电力线脉冲噪声抑制改进算法的设计。介绍了三种电力线噪声模型,在伯努利高斯噪声模型上研究了基于压缩感知技术的脉冲噪声抑制算法性能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通过Matlab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对稀疏信号重构方面的性能更佳,能有效对抗电力线脉冲噪声。
魏义镇,华伟,王伟[7](2019)在《带有空气开关的低压电力线通信信道模型》文中认为低压电力线网络结构的复杂性和时变性是影响电力线通信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为实现高速、可靠的低压电力线通信,需要对其信道有充分的了解。利用矢量匹配法给出了空气开关的RLC等效电路模型研究空气开关对室内电力线通信的影响。结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电力线网络信道建模方法,利用级联矩阵方法,获得了含有空气开关的室内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传递函数。在1~200MHz频带,仿真与实测结果具有较好的吻合度,表明建模方法及仿真模型正确。研究对于室内宽带电力线通信技术的频带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刘玉新[8](2019)在《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建模和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如今信息化时代的建设中,低压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以其高速、便捷的特征应用于泛在电力物联网中,如智能集抄系统,为电网与用户之间的相互交流提供了通信保障。因此,低压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具有很好地应用前景。然而复杂的配电网络、各种电器负载随机的接入或断开以及噪声干扰无不限制着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效率。为具体分析影响电力线信道特征和通信系统的因素,以及在已知居民小区智能集抄结构下为其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选择合适的通信标准,本文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首先,采用传输线理论进行低压电力线信道建模,并选用米特尔顿A类噪声模型模拟电力线噪声,从而组建基于OFDM调制技术的低压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模型,进而研究信道拓扑参数、噪声参数对信道和系统的影响。然后,根据小区居民生活中常见电器负载阻抗的时变特性,将其分为近似恒定阻抗、时不变频率选择性阻抗、时变频率选择性阻抗。将不同种类电器负载带入所建系统模型中,研究其对电力线信道和系统的影响。最后,将所建立的低压宽带电力线通信系统模型,代入已知组网结构的居民小区的智能集抄系统中,分析在当前信道结构和噪声环境中的电力线信道幅频特性;以HomePlug AV、HomePlug GP、G.hn三种不同的宽带电力线通信标准为例,通过研究三种标准对该系统模型的影响,为具体小区通信系统选择合适的标准。仿真结果显示:除支路节点位置外,主干长度、支路长度、分支数目、电器负载大小和类型的改变,都会影响信道幅频特性曲线中陷波频点位置或衰落幅值,进而影响通信系统性能;在噪声总功率恒定情况下,噪声模型越接近高斯噪声,对系统影响越大;在本文给定的居民小区集抄系统中,通过仿真不同的通信标准对系统的影响,发现HomePlug GP标准有更好的性能表现。本文研究了通信系统对于信道因素变化的敏感性,为低压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在集抄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分析基础。该论文有图59幅,表7个,参考文献62篇。
胡学涛[9](2019)在《低压电力线噪声建模、优化及FPGA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智能电网和泛在物联网概念的提出,电力线通信技术受到专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作为现有覆盖范围最大的物理网络,频率范围高达30MHz的低压电力线,在其之上进行信息传输成为“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在当今时代背景之下,对电力线通信的针对性研究已经成为一大热点,具有广大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应用价值。但研究发现,电力线本身并非理想的通信媒介,其信道特性复杂多变,衰减、阻抗、噪声都会影响电力线通信性能。因此要想将整个电力线通信技术推广应用,就必须对这三大特性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以噪声干扰特性作为主要研究点,在现有的理论成果之上,研究了一种低压宽带电力线噪声FPGA实现方法以及一种基于复杂拓扑网络结构的噪声建模方法,两者分别从工程应用角度和理论建模角度,对电力线噪声做进一步研究,为后续电力线通信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广泛应用奠定基础。首先,本文对低压电力线通信技术及噪声干扰进行介绍,引出并分析了电力线噪声的传统五大分类及其相关特性,接着介绍了目前国内外主流的几大噪声建模方法:ARMA背景噪声建模、Middleton Class A脉冲噪声建模以及Markov脉冲噪声建模方法。然后,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外缺乏标准化的噪声硬件实现方法的不足,依据经典的Markov-Middleton脉冲噪声模型,提出了一个改进型的噪声实现方法,利用System Generator和Vivado软件仿真工具,将脉冲噪声模型通过FPGA硬件开发板进行实现,并利用PicoScope测量结果以及实际电力线通信过程验证本文所提方法的工程应用价值。最后,本文研究发现现有噪声建模方法在应对现实复杂用电场景下的局限性,据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力线网络复杂拓扑结构的多源端噪声建模方法,从源端噪声建模出发,结合多节点信道建模,最后在接收端综合完成整个多源端噪声模型,随后通过FPGA实现该模型。实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噪声建模方法可以较好地规避传统噪声模型的不足,有效体现出复杂用电场景下电力线噪声的诸多特性,相较于现有的噪声建模方法,有更好的适用性和更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张慧[10](2019)在《低压宽带电力线信道和噪声建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低压电力线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LC)技术利用已有配电网中的电力线装置作为通信媒介,由于其覆盖面广,组网方便,不需要安装新的通信设备等优势,受到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电力线通信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智能抄表、家庭自动化和远程路灯控制等方面,同时也是智能电网中数据传输的一种关键的通信技术。然而,电力线通信又具有特殊性,它是通过将高频信号加载到电网上,其传输特性和结构与传统的通信技术有很大差异。另外,低压电力线信道具有的低通特性、噪声干扰、电磁兼容和时变性等特性决定了实现高速可靠的电力线通信极具挑战性。建立简单精确的电力线信道和噪声模型,充分研究和掌握电力线信道特性,有针对性地应用各种物理层技术,提高电力线通信系统传输质量,才能进一步优化电力线通信系统的性能。然而,现有的电力线信道和噪声模型存在很多缺点,电力线通信系统优化技术还有待提高。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图论的低压电力线信道仿真模型,该模型通过迭代列举算法(丨terative Enumeration Algorithm,IEA)递归运算求解电力线信道的前K条最短路径,从而简单有效地仿真电力线信道传输函数,并与两种传统的电力线信道建模方法(基于传输线理论和参数匹配的建模方法)开展了比较研究。(2)提出了将基于图论的 SISO(Single-Input Single-Output,SISO)电力线信道建模方法扩展应用到MIMO(Multi-Input Muiti-Output,MIMO)电力线信道中。基于实际测量数据仿真验证了该建模方法的有效性,并与传统的宽带MIMO电力线信道建模方法进行了比较。(3)针对现有的电力线信道噪声模型的缺点,本文将机器学习应用到电力线信道噪声建模中,建立了基于小波神经网络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的低压电力线信道噪声模型和一种新的简单的噪声发生器,通过数据测量验证了该噪声建模方法的有效性,并与传统的Markovian-Gaussian噪声模型开展了比较研究。(4)针对电力线网络结构复杂多变的特点,本文研究了电力线网络结构参数,如电力线长度、节点数、分支长度、分支负载等对电力线信道频域响应和时域响应的影响,以及变化的结构参数对电力线信道统计特性如均方根时延扩展(root mean square delay spread,DS-RMS)、相干带宽(coherence bandwidth,CB)和信道容量等的影响,进一步掌握了电力线网络结构与信道特性的关系。(5)为了提高宽带电力线通信的传输范围和传输速率,本文开展了多跳宽带中继电力线通信研究,推导了在实际电力线网络中如何确定安装中继的位置并开展了仿真研究。(6)提出了一个电力线通信最佳收发端阻抗设计方法,通过最大化求解一个与发送端阻抗和接收端阻抗都有关的信噪比,得出收发端的最佳匹配阻抗,该收发端阻抗设计方法可以使电力线通信系统获得更好的性能。
二、浅谈电力线网络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电力线网络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配用电物联网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配用电物联网 |
1.2.2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 |
1.2.3 电力线载波路由方法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2章 面向配用电物联网的电力线载波适配性研究 |
2.1 配用电物联网的总体架构 |
2.2 配用电物联网的业务通信需求分析 |
2.2.1 电网控制类业务 |
2.2.2 信息采集类业务 |
2.3 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机理与信道建模方法 |
2.4 电力线载波在配用电物联网中的适配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向配用电物联网的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建模 |
3.1 配用电物联网架构下的电力线信道特性 |
3.1.1 台区-用户-家庭内部的分层网络拓扑结构 |
3.1.2 电力线分层信道的衰减特性 |
3.1.3 电力线分层信道的多径反射 |
3.2 基于传输矩阵的电力线信道建模 |
3.2.1 双端口网络的传输函数 |
3.2.2 电力线子网络的传输矩阵 |
3.3 电力线载波信道传输特性的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适配配用电物联网的电力线载波通信路由研究 |
4.1 电力线载波网络路由优化的需求分析 |
4.1.1 分层载波网络逻辑拓扑结构 |
4.1.2 电力线载波网络拓扑结构特点 |
4.2 基于分簇算法的路由算法 |
4.3 结合贪心算法的改进蚁群路由算法 |
4.3.1 普通蚁群算法 |
4.3.2 结合贪心算法的改进蚁群算法 |
4.3.3 多路径选择策略 |
4.3.4 混合路由算法流程 |
4.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5 配用电物联网环境下的电力线载波通信业务拓展 |
4.5.1 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拓扑辨识与台区优化管控 |
4.5.2 配用电物联网环境下的多元信息汇聚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2)直流电力线通信阻抗匹配方法及阻抗匹配耦合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 |
1.1 研究意义 |
1.2 阻抗匹配电路设计前的权衡 |
1.2.1 增益与插入损耗之间的权衡 |
1.2.2 效率与实现成本之间的权衡 |
1.2.3 带宽与衰减之间的权衡 |
1.2.4 阻抗匹配范围与匹配网络结构之间的权衡 |
1.3 AC-PLC中的阻抗匹配研究现状及其分类 |
1.3.1 基于阻抗匹配方法 |
1.3.2 基于可变元件/结构 |
1.3.3 基于实现成本 |
1.3.4 基于带宽 |
1.3.5 基于阻抗类型 |
1.3.6 基于元件类型 |
1.3.7 基于电压等级 |
1.3.8 基于信道类型 |
1.3.9 基于传输模式 |
1.4 DC-PLC主要应用领域及阻抗匹配研究现状 |
1.4.1 车载电力线通信及阻抗匹配 |
1.4.2 基于DC-PLC的光伏监测系统 |
1.4.3 基于DC-PLC的 LED照明控制系统 |
1.4.4 基于DC-PLC的可穿戴设备 |
1.5 DC-PLC与 AC-PLC的差异分析 |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二章 低压窄带直流电力线通信可调阻抗匹配耦合器研究 |
2.1 引言 |
2.2 窄带DC-PLC可调阻抗匹配耦合器设计 |
2.3 DC-PLC系统模型及接收机侧最佳匝数比的选择 |
2.3.1 DC-PLC系统模型 |
2.3.2 接收机侧最佳匝数比的选择 |
2.4 数值分析与仿真 |
2.4.1 数值分析 |
2.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2.5 最佳匝数比选择的指导原则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压窄带直流电力线通信带通阻抗匹配耦合器研究 |
3.1 引言 |
3.2 DC-PLC系统模型 |
3.3 电力线特性参数模型的简化及阻抗计算 |
3.3.1 电力线分布参数模型的简化 |
3.3.2 电力线阻抗的测量与近似计算 |
3.4 低压窄带DC-PLC带通阻抗匹配耦合器的设计过程 |
3.4.1 耦合电路 |
3.4.2 阻抗匹配电路 |
3.5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6 实物测试及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车载电力线通信复阻抗匹配方法及阻抗匹配耦合器研究 |
4.1 引言 |
4.2 三元网络实—实阻抗匹配方法 |
4.2.1 T型网络实—实阻抗匹配方法 |
4.2.2 Π型网络实—实阻抗匹配方法 |
4.3 T型网络复阻抗匹配方法 |
4.3.1 感性VPLN输入阻抗时的T型网络设计过程 |
4.3.2 容性VPLN输入阻抗时的T型网络设计过程 |
4.3.3 T型网络负载Q的选取 |
4.4 Π型网络复阻抗匹配方法 |
4.4.1 感性VPLN输入阻抗时的Π型网络设计过程 |
4.4.2 容性VPLN输入阻抗时的Π型网络设计过程 |
4.4.3 Π型网络负载Q的选取 |
4.5 T型匹配网络转化为一种结构简单、实现成本低的VPLC耦合器 |
4.5.1 典型的三元网络以及在VPLC中的适用性分析 |
4.5.2 T型匹配网络转化为一种T型 VPLC阻抗匹配耦合器 |
4.6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6.1 感性VPLN输入阻抗时T型阻抗匹配耦合器的性能 |
4.6.2 容性VPLN输入阻抗时T型阻抗匹配耦合器的性能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车载电力线通信T型自适应阻抗匹配系统研究 |
5.1 引言 |
5.2 VPLC系统模型及自适应阻抗匹配系统结构 |
5.2.1 VPLC系统模型 |
5.2.2 T型自适应阻抗匹配系统结构 |
5.3 T型自适应阻抗匹配系统 |
5.3.1 测量单元 |
5.3.2 阻抗匹配单元 |
5.3.3 控制单元 |
5.4 仿真和性能分析 |
5.4.1 T型匹配网络的性能 |
5.4.2 T型自适应阻抗匹配系统的阻抗匹配过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3)基于QoS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路由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物理层 |
1.2.2 数据链路层 |
1.2.3 网络层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4 论文组织架构 |
第2章 理论背景及相关工作 |
2.1 低压电力线信道特性 |
2.1.1 阻抗特性 |
2.1.2 衰减特性 |
2.1.3 噪声特性 |
2.1.4 时变特性 |
2.2 低压电力线信道模型 |
2.3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组网路由算法 |
2.3.1 分簇组网算法 |
2.3.2 基于非QoS的路由算法 |
2.3.3 基于QoS的路由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节点连通度和负载的组网算法 |
3.1 引言 |
3.2 低压电力线网络拓扑结构 |
3.2.1 物理拓扑结构 |
3.2.2 逻辑拓扑结构 |
3.3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组网算法 |
3.3.1 组网要求 |
3.3.2 组网算法 |
3.4 网络维护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多径路由算法 |
4.1 引言 |
4.2 服务质量概述 |
4.2.1 QoS约束指标 |
4.2.2 具有QoS约束的路由算法要求 |
4.3 自适应遗传算法 |
4.3.1 自适应遗传算法概述 |
4.3.2 自适应遗传算子设计 |
4.4 动态多径路由 |
4.4.1 多路径机制 |
4.4.2 数据传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仿真实验与性能分析 |
5.1 MATLAB仿真工具介绍 |
5.2 仿真环境及参数配置 |
5.3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
5.3.1 初始化网络 |
5.3.2 收敛性 |
5.3.3 吞吐量 |
5.3.4 时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4)电器对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电力线信道特性分析 |
1.1 衰减特性 |
1.2 阻抗特性 |
2 自下而上的信道建模方法 |
3 电器负载阻抗特性 |
3.1 测量方法 |
3.2 测量内容 |
3.3 测量结果及分析 |
4 电器对PLC信道特性的影响 |
4.1 理论分析方法 |
4.2 负载空间位置分布的影响 |
4.3 不同电器负载的影响 |
5 结 语 |
(5)基于地理位置与链路状态的PLC网络路由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电力线载波通信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外电力线通信路由算法发展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电力线通信特性及路由技术 |
2.1 电力线载波通信物理特性 |
2.1.1 电力线的阻抗特性 |
2.1.2 电力线的衰减特性 |
2.1.3 电力线的噪声特性 |
2.2 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网络特性 |
2.2.1 物理拓扑结构特征 |
2.2.2 逻辑拓扑结构特征 |
2.3 电力线载波通信中的中继技术 |
2.4 电力线载波通信路由技术 |
2.4.1 自动路由的必要性 |
2.4.2 现有载波路由方法 |
2.4.3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对路由算法的要求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结合地理位置的中继节点与路由选择算法 |
3.1 引言 |
3.2 网络模型及问题描述 |
3.2.1 网络物理拓扑结构 |
3.2.2 问题描述 |
3.3 算法阐述 |
3.3.1 相关概念及描述 |
3.3.2 中继节点选择方法 |
3.3.3 路由算法流程及描述 |
3.4 路由信息管理 |
3.4.1 节点本地路由信息 |
3.4.2 控制器全局路由信息管理 |
3.5 仿真实验与性能分析 |
3.5.1 仿真环境及其参数配置 |
3.5.2 仿真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负载均衡的路由优化算法 |
4.1 引言 |
4.2 基于负载均衡的路由算法研究 |
4.2.1 算法思想 |
4.2.2 算法描述 |
4.3 性能评估 |
4.3.1 实验设计 |
4.3.2 实验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6)基于OFDM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设计与关键模块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力线通信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电力线通信研究背景 |
1.1.2 电力线通信研究意义 |
1.2 PLC 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PLC 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
1.2.2 PLC 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结构与内容安排 |
第二章 基于OFDM的电力线载波通信原理 |
2.1 低压电力线信道特性与模型 |
2.1.1 低压电力线信道特性 |
2.1.2 电力线信道模型 |
2.2 OFDM技术原理与关键技术 |
2.2.1 OFDM技术原理 |
2.2.2 OFDM关键技术 |
2.3 基于OFDM的 PLC系统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设计与OFDM系统实现 |
3.1 基于OFDM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与模块设计 |
3.1.1 基于IEEE1901.1标准的系统总体设计 |
3.1.2 系统发射过程 |
3.1.3 电力线载波通讯模块设计 |
3.2 OFDM系统的实现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OFDM同步技术 |
4.1 符号定时偏差与载波频率偏差的影响 |
4.1.1 符号定时偏差对OFDM系统的影响 |
4.1.2 载波频率偏差对OFDM系统的影响 |
4.2 OFDM同步算法 |
4.2.1 OFDM符号定时同步算法 |
4.2.2 OFDM载波频率同步算法 |
4.3 改进的OFDM同步算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低压电力线脉冲噪声对抗技术 |
5.1 低压电力线脉冲噪声模型 |
5.1.1 Middleton A类噪声模型 |
5.1.2 伯努利高斯噪声模型 |
5.1.3 实测统计噪声模型 |
5.2 基于压缩感知的电力线脉冲噪声抑制算法 |
5.2.1 基于压缩感知的电力线脉冲噪声抑制原理 |
5.2.2 SL0算法 |
5.3 改进的低压电力线脉冲噪声抑制算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带有空气开关的低压电力线通信信道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空气开关建模 |
2.1 空气开关的导纳参数 |
2.2 空气开关导纳参数拟合 |
3 电力线通信信道建模 |
3.1 特征阻抗与传播常数 |
3.2 特征阻抗与传播常数参数提取 |
3.3 具有空气开关的电力线网络信道建模 |
4 实测与仿真结果对比 |
5 结论 |
(8)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建模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电力线载波通信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集抄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 |
1.5 论文结构和安排 |
2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 |
2.1 OFDM技术简介 |
2.2 低压电力线信道特性和噪声特性 |
2.3 低压电力线信道建模 |
2.4 低压电力线噪声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3 信道参数与噪声对通信系统影响 |
3.1 电力线参数的确定 |
3.2 信道模型验证 |
3.3 信道参数对幅频特性影响 |
3.4 信道参数与噪声参数对系统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电器负载对电力线通信系统影响 |
4.1 电器负载模型 |
4.2 电器负载对信道影响 |
4.3 电器负载对系统性能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宽带通信标准下低压集抄系统性能分析 |
5.1 HomePlug系列标准 |
5.2 G.hn标准 |
5.3 居民小区低压集抄系统结构 |
5.4 不同标准下集抄系统性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低压电力线噪声建模、优化及FPGA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电力线通信技术 |
1.2.1 电力线通信技术概述 |
1.2.2 电力线通信技术发展及应用 |
1.2.3 电力线通信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
1.3 低压电力线通信噪声干扰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低压电力线噪声特性及相关建模方法 |
2.1 低压电力线噪声传统模型 |
2.1.1 有色背景噪声 |
2.1.2 窄带噪声 |
2.1.3 与工频异步脉冲噪声 |
2.1.4 与工频同步脉冲噪声 |
2.1.5 异步非周期脉冲噪声 |
2.2 ARMA背景噪声模型 |
2.3 Middleton Class A脉冲噪声模型 |
2.4 Markov脉冲噪声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Markov-Middleton脉冲噪声模型的硬件实现 |
3.1 Middleton Class A脉冲噪声硬件实现方法 |
3.2 改进型脉冲噪声硬件实现方法 |
3.2.1 Markov-Middleton脉冲噪声模型 |
3.2.2 实现原理 |
3.2.3 实现方法 |
3.3 FPGA输出噪声性能评估 |
3.4 通信影响率测试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复杂拓扑结构下的脉冲噪声建模方法 |
4.1 传统脉冲噪声建模 |
4.1.1 基于接收端建模方法的不足 |
4.1.2 多节点信道建模方法 |
4.2 基于复杂拓扑结构的多源端噪声建模方法 |
4.3 多源端噪声特性分析 |
4.4 多源端噪声模型的FPGA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工作总结 |
5.2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多节点信道模型参数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10)低压宽带电力线信道和噪声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电力线通信技术研究意义和概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电力线信道建模研究现状 |
1.3.2 电力线噪声建模研究现状 |
1.3.3 低压电力线通信性能改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思想和工作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低压宽带电力线信道和噪声模型 |
2.1 引言 |
2.2 低压电力线信道特性 |
2.3 低压电力线信道模型 |
2.3.1 基于参数匹配的电力线信道建模方法 |
2.3.2 基于二导体传输线理论的电力线信道建模方法 |
2.3.3 基于三导体传输线理论的电力线信道建模方法 |
2.4 低压电力线信道噪声特性 |
2.5 低压电力线信道噪声模型 |
2.5.1 噪声分类建模 |
2.5.2 噪声统计建模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图论的低压宽带电力线信道模型 |
3.1 引言 |
3.2 图论算法的理论基础 |
3.2.1 电力线网络的多径传播 |
3.2.2 电力线信道最短路径算法 |
3.2.3 电力线信道其它路径算法 |
3.3 基于图论的宽带SISO电力线信道模型 |
3.3.1 基于图论的宽带SISO电力线信道模型 |
3.3.2 基于图论的SISO电力线信道模型的验证 |
3.3.3 基于图论的SISO电力线信道模型与传统模型的比较 |
3.4 基于图论的宽带MIMO电力线信道模型 |
3.4.1 基于图论的宽带MIMO电力线信道模型 |
3.4.2 基于图论的MIMO电力线信道模型的验证 |
3.4.3 基于图论的MIMO电力线信道模型与传统模型的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LS-SVM和小波神经网络的电力线信道噪声建模 |
4.1 引言 |
4.2 LS-SVM和小波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
4.2.1 LS-SVM的基本原理 |
4.2.2 小波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
4.3 PLC信道噪声数据的测量 |
4.4 LS-SVM和小波神经网络对噪声的建模 |
4.4.1 LS-SVM对噪声的建模 |
4.4.2 小波神经网络对噪声的建模 |
4.4.3 基于LS-SVM和小波神经网络噪声模型的对比 |
4.5 两个噪声模型与Markovian-Gaussian模型的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网络拓扑结构对低压电力线信道特性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网络拓扑结构对PLC信道传输函数的影响 |
5.2.1 改变发送端到接收端电力线长度 |
5.2.2 改变分支长度 |
5.2.3 改变单节点上的分支数 |
5.2.4 改变分布式分支数 |
5.2.5 改变负载阻抗 |
5.3 网络拓扑结构对PLC信道统计特性的影响 |
5.3.1 平均信道增益 |
5.3.2 路径损耗 |
5.3.3 信道容量 |
5.3.4 相干带宽 |
5.3.5 均方根时延扩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低压宽带电力线通信系统性能改善方法 |
6.1 引言 |
6.2 低压宽带电力线通信系统收发端最佳匹配阻抗 |
6.2.1 电力线通信系统模型 |
6.2.2 收发端最佳匹配阻抗的计算 |
6.2.3 收发端最佳匹配阻抗的系统性能改善 |
6.2.4 三种收发端阻抗优化方法的比较 |
6.3 基于三跳的宽带电力线中继位置选择 |
6.3.1 基于中继的电力线通信系统模型 |
6.3.2 理想电力线通信的中继位置选择 |
6.3.3 实际电路的最佳中继位置选择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浅谈电力线网络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配用电物联网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研究[D]. 杨雅文.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直流电力线通信阻抗匹配方法及阻抗匹配耦合器研究[D]. 王炳庭.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6)
- [3]基于QoS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路由算法研究[D]. 孙孟丽.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4]电器对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特性的影响[J]. 王毅,贾睿,梁星,郑可,叶君,李松浓.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5]基于地理位置与链路状态的PLC网络路由算法研究[D]. 王惠.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6]基于OFDM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设计与关键模块实现[D]. 丁剑飞.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7]带有空气开关的低压电力线通信信道模型[J]. 魏义镇,华伟,王伟. 计算机仿真, 2019(07)
- [8]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建模和分析[D]. 刘玉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9(07)
- [9]低压电力线噪声建模、优化及FPGA实现[D]. 胡学涛. 重庆邮电大学, 2019(01)
- [10]低压宽带电力线信道和噪声建模研究[D]. 张慧.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