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生友谊模式探讨

高校师生友谊模式探讨

一、高校师生朋友关系模式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曹勇[1](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研究说明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石露洁[2](2021)在《小学新手教师职业倦怠的质性研究 ——基于人类发展生态学视角》文中研究指明职业倦怠是当代社会一种普遍现象,教师是职业倦怠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会对教师专业成长带来极大困扰与危害。新手教师是具有新鲜血液的一类特殊群体,然而现有研究很少关注小学新手教师的职业状况。面对复杂多变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压力,小学新手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有哪些?形成职业倦怠的原因是什么?从人类发展生态学视角如何应对?基于上述困惑,笔者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依托马勒诗MBI-ES(教育版)职业倦怠量表对长沙区级小学C、街道小学X、乡村小学T的214名教师展开问卷调查,使用SPSS26.0分析205份有效问卷,发现教龄5年及以下的新手教师是总人数中占比最大的群体,且新手教师在职业倦怠三维度的得分高于总群体的平均值。为进一步探究小学新手教师职业倦怠的具体成因并提出缓解策略,研究者选取测试结果中职业倦怠值较高的新手教师L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本研究运用质性研究方法进入L老师的教育生活情境,通过现场观察、访谈、实物收集等方式搜集实地材料,综合使用情境分析和类别分析对原始材料展开剖析,从入职、冲突、职场常态化生活三方面对L教师的职业状态进行深描,力求真实、清晰地呈现L教师职业倦怠动态形成过程以及在职业倦怠三维度(情绪衰竭、人际关系淡漠、个人成就感低)的具体表现。其次,从人类发展生态学的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观系统、宏观系统、历时系统对L教师的职业倦怠进行归因分析。最后,提出小学新手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对策:搭建情境间正向连结,形成社会支持网络;创设激励性宏观环境,营造和谐社会氛围;聚焦时间维度,把握关键事件和时间节点;重视家庭教育,塑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高文燕[3](2021)在《导学关系与学业成就关系研究 ——以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教育强国、实施创新驱动等战略,使得国家对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龙头,肩负着为我国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重担。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是我国科研产出的生力军之一,同时又是我国未来博士研究生的储备者,其培养质量事关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导学关系是影响我国研究生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2020年12月,教育部发布《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倡议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可见导学关系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基于此,研究试图探究导学关系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分析其作用机制。从理论上说,本研究有利于丰富导学关系的内涵、丰富研究生教育中学业成就的相关理论体系;从实践上看,能够为提升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业成就提供实践指导,同时可以为制定基于导学关系提高学业成就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为探析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学关系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半结构访谈法。在理论上,结合已有研究进一步明确学术型导学关系的内涵及特点,为导学关系的实践发展提供导向,同时通过访谈和理论分析将导学关系分为完全放养型、老板员工型、普通师生型和良师益友型四种类型。在实践上,通过问卷调查法在共性层面上发现,当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学关系、学业成就不高,导学关系与学业成就呈显着正相关关系。通过访谈法发现,在个性层面上导学关系与学业成就并非是完全对应的关系。基于此,研究比较分析不同类型导学关系下的学业成就,探究导学关系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导师指导和师生匹配度影响导学关系,进而通过影响学术激情和专业认同影响学业成就。探究发现,外在制度制约、导师指导责任意识不足、研究生主动性不足是导学关系与学业成就现状表现的成因。具体来说,在制度层面上,存在导学关系形成机制不完善,研究生申诉无门、导学关系退出机制不畅通,导师评价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在导师层面,存在导师在思想上对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在学生层面,存在选导师有盲目性、忽视匹配性和学习投入不足的问题。其中,外在制度的制约是关键,导师增强指导责任是关键,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主动性是基础。因此,基于社会交换理论、人与环境匹配理论和学术导师领导力理论,研究认为基于导学关系提高学业成就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在制度层面,完善“双选”制度、提高师生匹配性,改革导师评价机制、提高育人成绩占比,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落实立德树人职责;在导师层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社会赞同的作用,发挥学术导师领导力,强调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层面,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与导师的交流;发挥自我效能感,增强学术投入。

逄聪[4](2021)在《研究生眼中的师生交往 ——Y大学硕士生与导师交往的质性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中之重,承担着为我国的发展不断输送人才的重任,而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第一责任人,在培养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影响着研究生的学术、科研及其日常生活,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在《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中明确提出研究生导师任重道远,需要肩负着重要使命,作为研究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应具备立德修身、严谨治学、潜心育人等素质,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的专业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学生群体应该“亲其师”并“信其道”,通过这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促进研究生的全方位成长。因此,我们需要重视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通过真实案例了解研究生与导师交往的常态,剖析研究生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对师生关系的有效建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以Y大学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以研究生的体验为切入点,呈现Y大学研究生群体眼中理想的师生关系和与导师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现实师生关系样态,分析师生交往为何会呈现出“熟悉而又生疏”的关系,了解背后隐藏的原因。通过分析这种关系模式的形成机制,最终形成扎根理论。本研究发现,入学前处于学校场域外的研究生十分渴望与导师建立家人、朋友等亲密关系,对导师抱有极高的期待。而在实际读研过程中,学生又与导师刻意保持着“距离”,是一种“熟悉而又生疏”的关系,何以如此?在扎根理论环节中,笔者采用格兰诺维特的嵌入理论对造成研究生师生关系理想与现实差距的原因进行了解释。文化嵌入使研究生对导师保持了应有的尊重与适当的距离。认知嵌入使研究生理解了导师的角色身份,明确了双方应尽的权利与义务。制度嵌入保证了双方的学术关系,维系了学生的学业发展,保证学生可以顺利毕业,完成规定的内容。因此,研究生进入学校场域后逐渐成为“理性人”,权衡利弊之后,选择优先发展和维系学术关系,将非学术关系暂时搁置。“熟悉而又生疏”的师生关系是他们在交往之中做出的理性选择,理想师生关系对双方来说固然是最优的结果,但“熟悉而又生疏”的师生关系,则是在当前条件下最能满足双方各自利益与需求的状态。尽管当前的师生交往的现实形态未能达到师生如“父子”、“家人”的理想程度,但研究生群体随着“交往嵌入”适应了这种以学业指导为主、非学术交往谈话的“工作与业务型”的交往状态,最终将“熟悉而又生疏”的师生关系作为双方默认和接受的最舒适的关系。

李国庆[5](2021)在《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教育引导对策研究,是新形势下新媒体迅猛发展与大学生道德教育发展新阶段的需要。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道德素养的水平关系到全社会主流道德意识的发展方向。研究本问题有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综合道德素质,同时在互联网+大背景下,维护网络安全、构建教育强国离不开大学生群体。因此,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以及相应教育对策尤为迫切。本文通过阅读、研究大量的文献资料,系统掌握当前最新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调查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希望达到“了解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分析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影响因素,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引导对策”之目的。论文通过厘清网络道德的相关概念,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借鉴,通过科学界定相关概念,对相关概念和关系进行确定和澄清,阐述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思想借鉴。并对当前中国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现状进行梳理,归纳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网络言行道德失范、网络交往道德失范、网络学术道德失范等基本表现。通过问卷调查,准确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为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教育引导对策奠定基础。然后,分析和阐释当前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道德问题的影响因素,并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影响因素进行数据分析,进而掌握影响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网络社会自身特性、学校教育不足、社会外部环境以及家庭中父母的教育缺失等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为提出科学的对策奠定基础。梳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教育引导目标和原则,将培育理性网络行为,维护网络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引导的目标,提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教育引导的原则。最后,对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教育和引导对策做出诠释,分别从网络社会、大学生自身、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监管角度提出具体的、实践性的对策建议。当今的中国社会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西方国家网络意识形态的威胁,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嘱托,将大学生培养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栋梁。

刘坤[6](2020)在《新工科教育治理:框架、体系与模式》文中认为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国际工程教育治理的理念与实践不断迭代创新,新工科成为在内涵意义上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改革创新最前沿和新方向。系统深入推进新工科教育,是一项需要协同历史与当代、国际与国内、教育内外部等诸般关系的复杂治理课题。推进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经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着眼于推进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课题,立足于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基本现状和关键问题,将现代治理理论引入新工科教育研究,基于新公共服务(行政)理论、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和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等,综合运用扎根理论等质性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等量化研究方法,全方位、全要素、全过程、立体式对全球范围内的工程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进行系统考察,深刻剖析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基本价值结构,对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主体体系逐一进行分析,提出全球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划分的基本维度与标准。基于质性研究的新工科教育治理宏中观理论建构、量化研究的新工科教育治理案例考察分析,构建了未来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优化的基本框架。主要工作内容和结论如下:1.建构了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基本框架,揭示了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动力机制。在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基于扎根理论方法,自下而上地建构了新工科教育治理的混合动力模型,提出价值结构、治理主体、治理体系的类型特征等共同推动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基本框架是结构层面的边界安排,体系是其在功能上的集合和体现,二者最终通过治理模式发挥治理效能。2.明晰了新工科教育的“名实之辩”,提出了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价值结构及其理论模型。提出新工科教育是工程教育的“新范式”,其内涵、内容比名字和时间更重要,解答理论困惑。明确了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价值结构是一个意义系统,是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元问题,其价值内核是“与未来合作”。在此基础上,明晰了新工科教育治理的终极目标、内部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及与外部的互动关系。3.划定了“新工科教育治理共同体”的行动框架,构建了各主体多元共治、协同互动的关系互动模式。为破解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实践难题,明确了包括政府、高校(教师、学生)、社会力量(企业)等在内的新工科教育治理主体体系构成,明确了各主体的角色定位和行为规范。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新工科教育治理各主体多元共治、协同互动的关系互动模式。4.提出了全球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划分的基本维度标准,明确了中国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独特的治理特征和国际地位。以全球内涵意义上实质等效的“新工科运动”为背景,提出价值理念、培养模式、治理机制和治理效能等划分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的四维度标准。基于此,系统界定了中国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的类型特征,将中国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界定为世界新工科教育治理四大体系之一。5.提取了新工科教育“教”与“学”两侧的关键治理要素,构建了中国情境下新工科教育治理的“政府主导—科教自主—产业驱动”模式。建构了信息增益IG、对称不确定性SU、信息增益比GR、卡方独立性检验、线性支持向量机SVM特征选择系列模型,提取到以家国情怀为引领的新工科师资能力框架要素和以道德伦理立基的新工科人才核心能力素养框架要素,构建了中国情境下新工科教育治理的“政府主导—科教自主—产业驱动”模式并呈现为“三五四二”框架。以上研究,从理论上明晰了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动力来源,为未来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建构提供了基本向度和理论框架;从实践上为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优化找到了基本支撑点和实施路径。

付卓玉[7](2019)在《新时代高校构建和谐新型师生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都对师生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高校师生关系出现新的特质、新的形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师生关系是高校多种关系中最重要的,更是构成其他关系的前提。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培育高素质人才。和谐师生关系不仅代表师生之间的交往状态,也是和谐社会在高校中的体现。道德关系,教学关系和心理关系构成了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这三种关系密切相关,相互制约,不可或缺。本研究通过查阅资料,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对西安理工大学400名本科生、研究生进行了调查,并对部分教师进行了访谈,旨在揭示教师以及学生心目中的教师观、学生观,通过调查研究,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认清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并剖析如何建立和谐新型的师生关系。本研究在最后提出构建高校和谐新型师生关系的四个路径,从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四个方面,提出了建立高校师生关系的理想模式和主要措施,以解决高校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克服传统高校师生关系模式的弊端,坚持主体性、情感性、发展性原则,建立具有同等人格,尊重理解,沟通,互动,知识共享和能者为师的高校师生关系新型模式。

彭丹艳[8](2019)在《友善价值观视域下的高校师生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友善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友善”确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从公民道德规范之一上升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这不仅仅是友善内涵的简单变化,更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的更高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高校也迅速发展,不断扩招,高校教师和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矛盾也越来越多。国家对高校教育的重视程度日渐加深,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构建友善的高校师生关系是化解这些矛盾、顺应这些要求的重要途径,因此,友善价值观视域下的高校师生关系研究非常有必要。文章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在友善价值观的基础上探索并建立友善的高校师生关系。探索构建友善的高校师生关系在采用文献法的基础上首先界定各相关理论,了解友善价值观、友善价值观视域、师生关系的思想来源,为文章打下坚实的文献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采用实地走访、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调查当前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再深入分析高校师生关系友善价值观不足的原因;最后阐述友善的高校师生关系建设可行路径。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在对友善价值观、师生关系、友善型师生关系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已有的研究进行评析。第二章对友善价值观视域下的高校师生关系相关理论进行界定。本章通过界定友善价值观的相关理论、师生关系理论、友善价值观视域理论、友善价值观视域下的高校师生关系及其构成要素,厘清文章研究的各个理论及其范畴,再进一步明确所研究的友善价值观视域下的高校师生关系特征总体来看包括仁爱性、相互性、非功利性、全面性和连续性;于教师而言要更加宽容、公正、温暖、体贴;于学生而言要更加尊重、真诚、平和、礼让。在此基础上探讨对友善价值观视域下的高校师生关系进行研究的必要性。第三章调查友善价值观视域下高校师生关系现状及问题。通过调查,高校师生关系现状如下:高校师生关系整体上是友善的;大学生能正确理解师生之间友善的重要性,并对此充满期待。高校师生关系的问题主要有: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友善精神不足的问题;高校管理存在不友善的问题;高校环境存在不友善因素的问题。第四章解析高校师生关系在友善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原因主要是一些高校教育者友善精神不足方面的原因,表现为没有以学生为本、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与学生的亲近;一些高校管理层友善价值观意识有待提升方面的原因,表现出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一些高校坏境的营造没有紧扣友善价值观方面的原因,表现出高校物质环境过分注重实用性、高校文化环境有功利化倾向、高校舆论环境包容性不足;一些高校学生友善价值观意识不足方面的原因,表现为与教师交往时带有目的性。第五章阐述友善的高校师生关系建设可行路径。一是高校教育者友善价值观的知行合一;二是高校管理中友善精神的融会贯通;三是高校环境友善氛围的烘托营造;四是高校学生友善价值观意识的不断提升。

黄剑琪[9](2019)在《基于Flint的课堂师生互动实证研究 ——以北京语言大学汉语示范课为例》文中指出课堂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中心环节,集中体现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有助于加强对外汉语学科建设和提高国际汉语教学的质量。随着我国课堂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课堂观察中的师生互动教学已经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仅凭借评价者固有的经验和理论来推定教学效果,使评价结果缺乏客观性与合理性,已经无法满足对现代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效果评价的需要。而师生互动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对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和形成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效果,既需要理论研究,也需要实证分析。因此,本文以跨文化交际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交往教学理论、对话教学理论、群体动力学理论等为基础,运用目前较为先进的Flint(Foreign language interaction system)互动分析系统,通过观察北京语言大学三位专家型汉语教师的“同课异构”初级综合课语法教学视频,科学客观地对汉语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效果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专家型汉语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构完善、师生情感交流融洽、教学风格独特、师生互动模式多元,并且教师言语行为大多间接地影响学生参与互动。根据分析结果分别从高校、教师、学生等层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准确具体、切实可行的优化策略。本研究分析得出三位专家型汉语教师课堂师生互动教学中的共性优点,以期为新手汉语教师开展师生互动教学提供有益的指导与借鉴,为培养新型国际汉语教师指明前进方向,从而促进对外汉语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达到最佳的师生互动教学效果。

李秀英[10](2019)在《大学生寝室冷暴力体验研究》文中认为寝室人际关系是大学校园人际关系的重要领域,也是对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影响最直接、最深刻的,是每个大学生无法回避的人际关系领域。然而,在现实大学生活中,寝室是发生人际冲突最多的场所。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科技网络日益创新,学习生活节奏紧张加快,一种隐蔽性强、危害性大的校园暴力特殊形式——冷暴力开始在大学校园蔓延。寝室冷暴力局限于大学生4-6人的小空间内,由于其自身的隐蔽性、长期性让大家往往忽视了它的存在,但是其对大学生造成的伤害如同“温水里的青蛙”一般,大学生寝室冷暴力的现状、表现及特点等亟待学术界进一步去研究与探索。本文重点围绕大学生寝室冷暴力的表现及特点、大学生寝室冷暴力体验的基本状况、以及大学生寝室冷暴力的社会工作干预三大方面的问题展开。通过对12名大学生的个案访谈资料,分析大学生寝室冷暴力的发生过程,包括冷暴力的开始时间点、开始的原因,当事人对冷暴力的察觉与处理等;归纳了大学生寝室冷暴力的三种关系模式,即一对一的“摔跤”模式,三对一的“斗地主”模式和完全分散的“孤岛”模式;归纳了两所高校的学生寝室冷暴力产生的原因,包括寝室设置,个人的性格、人际交往能力及价值观,以及家庭背景等社会因素。同时,经过基于访谈资料的初始条目收集、两次试调查、条目确定等环节,最终编制了含19个条目的《大学生寝室冷暴力体验问卷》,并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34.4%的大学生体验到至少一个冷暴力项目,平均体验到1.36个项目,标准差3.08;(2)大学生寝室冷暴力更多的反映在学生自我感受上,而非明显的他人冷暴力行为上;(3)遭遇冷暴力的大学生总体冷暴力体验水平较高,体验到4项以上项目的占36.1%;(4)寝室冷暴力体验水平方面无性别差异,但在体验部分内容方面,存在男生与女生的不同;(5)家庭收入与寝室冷暴力体验有关,收入中等以下学生寝室冷暴力体验的程度要更高;(6)是否有集体住宿经历、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与寝室冷暴力体验无显着性差异;(7)人际交往能力水平越低遭遇寝室冷暴力的风险越大等等。通过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分析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寝室冷暴力的优势,从个案的生态系统分析制定总体的干预方案,从学生、班级以及学校三个层面探讨社会工作方法,如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具体介入寝室冷暴力的策略与路径。

二、高校师生朋友关系模式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师生朋友关系模式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一、背景:设计育人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小学新手教师职业倦怠的质性研究 ——基于人类发展生态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思路
第一章 理论基础:人类发展生态学
    第一节 人类发展生态学的内涵
    第二节 人类发展生态学系统的结构
    第三节 人类发展生态学研究教师职业倦怠的适切性
    小结
第二章 研究全景: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研究方法的选择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
    第三节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第四节 研究信效度的建构
    第五节 遵循研究伦理
    小结
第三章 案例背景:L教师个人基本情况
    第一节 L教师工作环境
    第二节 L教师教学经历
    小结
第四章 真实镜像:L教师职场心路历程
    第一节 入职:积极择业,心怀期待
    第二节 冲突:职业倦怠爆发的导火索
    第三节 职场常态化生活:职业倦怠的形成
    小结
第五章 故事解读:L教师职业倦怠的人类发展生态学分析
    第一节 微观系统:教师职业倦怠形成的直接接触源
    第二节 中间系统:教师职业倦怠形成的过渡段
    第三节 外观系统:教师职业倦怠形成的脚手架
    第四节 宏观系统:教师职业倦怠形成的意识暗流
    第五节 历时系统:教师职业倦怠形成的时间参照系
    小结
第六章 策略探索:小学新手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对策
    第一节 搭建情境间正向连结,形成社会支持网络
    第二节 创设激励性宏观环境,营造和谐社会氛围
    第三节 聚焦时间维度,把握关键事件和时间节点
    第四节 重视家庭教育,塑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小学教师职业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部分)
    附录3 同事访谈提纲
    附录4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5 观察提纲
    附录6 田野日志(部分)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导学关系与学业成就关系研究 ——以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导学关系的研究
        1.2.2 关于学业成就的研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第2章 理论研究框架
    2.1 理论依据
        2.1.1 社会交换理论
        2.1.2 人与环境匹配理论
        2.1.3 学术导师领导力理论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2.2.2 导学关系
        2.2.3 学业成就
    2.3 本章小节
第3章 导学关系与学业成就关系研究设计
    3.1 研究假设
        3.1.1 导学关系与学业成就
        3.1.2 人口学变量与导学关系和学业成就
        3.1.3 未来规划与学业成就
    3.2 调查样本的确定
    3.3 访谈设计
        3.3.1 访谈提纲设计
        3.3.2 访谈过程
    3.4 问卷设计
        3.4.1 问卷结构和内容设计
        3.4.2 预测问卷信效度分析
        3.4.3 正式问卷信效度分析
    3.5 本章小节
第4章 导学关系与学业成就的现实观照
    4.1 导学关系模式
        4.1.1 完全放养型
        4.1.2 老板员工型
        4.1.3 普通师生型
        4.1.4 良师益友型
    4.2 导学关系的现状分析
        4.2.1 导学关系不容乐观
        4.2.2 人口变量在导学关系上差异不明显
    4.3 学业成就的现状分析
        4.3.1 学业成就有待提高
        4.3.2 人口变量在学业成就上差异性显着
        4.3.3 各导学关系下的学业成就表现不一
    4.4 本章小节
第5章 导学关系与学业成就的影响机制探析
    5.1 导学关系对学业成就的影响分析
        5.1.1 导学关系与学业成就显着相关
        5.1.2 导学关系对学业成就有显着影响
    5.2 导学关系与学业成就的影响路径探析
        5.2.1 导师指导影响师生距离
        5.2.2 高师生匹配度促进师生沟通
        5.2.3 导学关系影响学生专业认同
        5.2.4 导学关系影响学生学术激情
    5.3 导学关系与学业成就现状的成因分析
        5.3.1 现有制度的不完善
        5.3.2 导师指导责任意识不足
        5.3.3 研究生主动性不足
    5.4 本章小节
第6章 基于导学关系提高学业成就的相关建议
    6.1 关键:高校完善相关制度,发挥制度引领作用
        6.1.1 完善“双选”制度,提高师生匹配性
        6.1.2 改革导师评价机制,提高育人成绩占比
        6.1.3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落实立德树人职责
    6.2 重点:增强指导责任意识,塑造新型导师角色
        6.2.1 发挥社会赞同的作用,建立信任的交换关系
        6.2.2 发挥学术导师领导力,强调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6.3 基础:研究生提升沟通能力,加强学习主动性
        6.3.1 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与导师的交流
        6.3.2 发挥自我效能感,增强学术投入
    6.4 本章小节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7.2.1 研究启示
        7.2.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调查问卷
    附录 B:导师访谈提纲
    附录 C:研究生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研究生眼中的师生交往 ——Y大学硕士生与导师交往的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意义
    (五)创新之处
    (六)概念界定
一、研究设计与实施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过程
二、入学前研究生对师生交往的预期:“充满未知,但我希望是美好的”
    (一)研究生对师生学术交往的认知
        1.学术活动——“导师是不是带着我满世界飞”
        2.学术指导——“化茧成蝶,蜕变为真正的‘学术人’”
        3.学业发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行走”
    (二)研究生对师生非学术交往的期待
        1.家人关系——“可以去导师家里吃饭,还挺向往的”
        2.朋友关系——“希望能把生活的事情跟他分享”
        3.长者关系——“师者,长也”
三、入学后研究生与导师交往的现实形态:“熟悉而又生疏”
    (一)学术交往
        1.交往的需求
        2.交往的模式
        3.交往的感受
    (二)非学术交往
        1.交往的需求
        2.交往的内容
        3.交往的感受
四、扎根理论:“熟悉而又生疏”的师生关系如何形成
    (一)师生关系:从理想到现实
    (二)嵌入理论及其价值
    (三)基于嵌入理论对师生交往形态的分析
        1.认知嵌入——个体的自我预期与现实的契合
        2.文化嵌入——社会文化促成机理
        3.制度嵌入——导师制度的保证与制约
        4.师生交往嵌入与师生关系形成的过程
五、结论与反思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反思
        1.对研究过程的反思
        2.对研究结果的反思
        3.对研究伦理的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1: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5)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的相关概念
        2.1.1 网络与网络社会
        2.1.2 道德与网络道德
        2.1.3 失范与道德失范
        2.1.4 道德教育和道德引导
    2.2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指导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道德教育理论
        2.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思想
        2.2.3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道德教育的思想
    2.3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
        2.3.1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
        2.3.2 舆论引导理论
        2.3.3 道德建设理论
        2.3.4 理性行为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和特征
    3.1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调查
        3.1.1 问卷调查设计及调查目的
        3.1.2 问卷调查思路及问卷内容
    3.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
        3.2.1 大学生网络言行道德失范
        3.2.2 大学生网络社交道德失范
        3.2.3 大学生网络学术道德失范
        3.2.4 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失范
    3.3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特征
        3.3.1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相对普遍性
        3.3.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象隐蔽性
        3.3.3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层次性
    3.4 本章小结
4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影响因素
    4.1 大学生自身的因素
        4.1.1 身心发展阶段的特殊性
        4.1.2 极端崇拜网络信息的心态
        4.1.3 追逐经济利益的心态
        4.1.4 人格特征与网络成瘾
        4.1.5 网络法律道德意识淡薄
    4.2 同伴关系因素
        4.2.1 不良交往对象
        4.2.2 不良交往内容
    4.3 家庭因素
        4.3.1 家庭教育的缺失
        4.3.2 父母的负面样板效应
    4.4 学校因素
        4.4.1 学校重视力度不够
        4.4.2 师资力量比较弱
        4.4.3 教育管理缺位
    4.5 社会环境因素
        4.5.1 局部社会道德的失范
        4.5.2 部分消极舆论的引导
        4.5.3 网络信息行政部门监督管理不足
        4.5.4 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4.6 网络社会因素
        4.6.1 网络社会的开放性
        4.6.2 网络社会的多元性
        4.6.3 网络社会的时效性
        4.6.4 网络社会引导的规范性
        4.6.5 网络道德规范的约束力
    4.7 本章小结
5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教育引导目标和原则
    5.1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引导的目标
        5.1.1 培育理性网络行为
        5.1.2 维护网络社会的和谐稳定
    5.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教育引导的原则
        5.2.1 疏导与治理并重原则
        5.2.2 内化与外化并重原则
        5.2.3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原则
        5.2.4 网上教育与现实教育相结合原则
        5.2.5 科学灌输与隐性渗透相结合原则
    5.3 本章小结
6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教育引导对策
    6.1 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网络道德素质
        6.1.1 增强自身的道德意志
        6.1.2 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
        6.1.3 养成自身良好的道德习惯
        6.1.4 培养自身的网络文明素养
    6.2 强化网络道德的家庭教育
        6.2.1 合理引导大学生同伴交往
        6.2.2 强化家庭网络道德教育
        6.2.3 发挥父母的示范作用
    6.3 加强学校网络道德教育
        6.3.1 加强诚实守信教育
        6.3.2 完善德育微平台建设
        6.3.3 开设网络道德课程
        6.3.4 更新网络道德教育形式
    6.4 优化网络道德的社会环境
        6.4.1 营造良好社会道德氛围
        6.4.2 积极引导社会舆论
        6.4.3 树立正确价值观取向
        6.4.4 改变网络社会不良风气
        6.4.5 净化网络空间
    6.5 政府管理层面的治理举措
        6.5.1 政府行政部门加强监督管理
        6.5.2 立法机构健全法律法规
        6.5.3 司法机构从严执法
        6.5.4 网络信息机关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构建网络安全体系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教育引导对策研究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6)新工科教育治理:框架、体系与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大变局中的全球工程教育新态势与新挑战
        1.1.2 中国工程教育的发展阶段与新工科教育发展坐标
        1.1.3 新工科教育治理命题的提出及其关键科学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新工科教育的“名实之辩”
        2.1.2 新工科教育概念的再厘定
        2.1.3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概念内涵
    2.2 理论基础
        2.2.1 治理理论
        2.2.2 新公共服务(行政)理论
        2.2.3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
        2.2.4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
    2.3 研究综述
        2.3.1 国外新工科教育研究与实践进展
        2.3.2 国内新工科教育研究与实践进展
        2.3.3 研究述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理论框架建构
    3.1 新工科教育治理理论框架建构的方法与样本
        3.1.1 样本选取
        3.1.2 资料收集
        3.1.3 资料分析
    3.2 基于扎根理论的新工科教育治理混合动力模型建构
        3.2.1 新工科教育治理开放式编码及范畴化
        3.2.2 新工科教育治理轴心编码形成的主范畴及副范畴
        3.2.3 新工科教育治理核心类属的确定与混合动力模型建构
        3.2.4 信效度检验
    3.3 基于扎根理论的新工科教育治理基本框架建构
        3.3.1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价值结构
        3.3.2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主体体系
        3.3.3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类型特征
        3.3.4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模式建构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价值结构
    4.1 新工科教育治理价值结构的概念与内涵
        4.1.1 新工科教育治理价值结构的理论内涵
        4.1.2 新工科教育治理价值结构的理论意义
    4.2 新工科教育治理价值结构的要素解析
        4.2.1 工程教育的新理念
        4.2.2 学科专业的新结构
        4.2.3 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4.2.4 教育教学的新质量
        4.2.5 分类发展的新体系
    4.3 新工科教育治理价值结构的理论模型与互动关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主体体系
    5.1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政策逻辑
        5.1.1 政府在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中的主导地位
        5.1.2 政府在新工科教育治理中的角色规范
    5.2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知识逻辑
        5.2.1 高校在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中的基本主体地位
        5.2.2 高校的类型层次划分及其在新工科教育治理中的角色规范
    5.3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社会逻辑
        5.3.1 社会力量在新工科教育治理中的重要主体地位
        5.3.2 社会力量在新工科教育治理中的角色规范
    5.4 新工科教育治理主体体系的基本构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的案例分析
    6.1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案例分析的整体设计
        6.1.1 研究的基本假设
        6.1.2 实证案例的选取
        6.1.3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结构
    6.2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的特征选择方法与模型构建
        6.2.1 信息增益IG特征选择模型
        6.2.2 对称不确定性SU特征选择模型
        6.2.3 信息增益比GR特征选择模型
        6.2.4 卡方独立性检验特征选择模型
        6.2.5 线性支持向量机SVM特征选择模型
    6.3 问卷实施过程与信效度检验
        6.3.1 问卷调查实施与分析过程
        6.3.2 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分析
    6.4 问卷数据分析讨论与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特征选择
        6.4.1 样本数据基本信息分析
        6.4.2 新工科教育治理总体认知情况分析
        6.4.3 新工科教育治理宏观成效分析
        6.4.4 新工科师资能力框架及其治理要素提取
        6.4.5 新工科人才核心能力素养及其治理要素提取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情境下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优化的政策建议
    7.1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优化的全球坐标与中国情境
        7.1.1 全球新工科教育治理类型特征划分的维度与标准
        7.1.2 中国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的类型特征
        7.1.3 中国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优化的场域情境
    7.2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优化的框架性建构
        7.2.1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的优化维度
        7.2.2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的制度架构
        7.2.3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的治理规范
        7.2.4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的差异化梯度式推进
    7.3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中的多重关系调适机制
        7.3.1 构建政府与高校的“互信互律”关系调适机制
        7.3.2 构建政府与社会的“共建共治”关系调适机制
        7.3.3 构建高校与社会的“互通双赢”关系调适机制
    7.4 新工科教育治理共同体的构建与路径选择
        7.4.1 新工科教育治理共同体的功能定位
        7.4.2 新工科教育治理共同体的行动框架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的基本结论
    8.2 研究展望
        8.2.1 研究局限
        8.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7)新时代高校构建和谐新型师生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中的重难点
    1.5 研究的创新点
2.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师生关系的界定
        2.1.1 师生关系的内涵
        2.1.2 师生关系的形式与类型
    2.2 新时代新型师生关系略论
        2.2.1 传统师生关系的弊端
        2.2.2 新时代新型师生关系的含义
        2.2.3 新时代新型师生关系的特征
    2.3 新时代构建和谐新型师生关系的意义
        2.3.1 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3.2 有利于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2.3.3 有利于调节高校学生心理健康
        2.3.4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2.4 高校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2.4.1 主体间性理论
        2.4.2 马克思交往理论
3.高校师生关系问卷调查分析
    3.1 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3.1.1 问卷调查对象
        3.1.2 问卷调查目的
    3.2 调查研究的过程
    3.3 调查结果分析
        3.3.1 师生关系的一般情况
        3.3.2 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3.3.3 教师的某些差异对师生关系影响
        3.3.4 师生关系的具体体现
    3.4 讨论分析
4.师生关系现状及成因分析
    4.1 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
    4.2 构建和谐新型师生关系所面临的挑战
        4.2.1 信息技术的挑战
        4.2.2 市场经济的影响
        4.2.3 学生数量的激增
        4.2.4 外来文化的影响
    4.3 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4.3.1 师生情感淡化
        4.3.2 师生关系功利化
        4.3.3 师生矛盾激烈化
        4.3.4 师生观念冲突化
    4.4 高校师生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4.1 社会环境层面
        4.4.2 学校层面
        4.4.3 学生层面
        4.4.4 教师层面
5.新时代构建和谐新型师生关系的路径分析
    5.1 新时代构建和谐新型师生关系的原则
        5.1.1 尊重与平等的原则
        5.1.2 真诚与爱的原则
        5.1.3 沟通与互动的原则
        5.1.4 理解与包容的原则
    5.2 新时代构建和谐新型师生关系的内容
        5.2.1 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做学生的引路人
        5.2.2 以服务学生为重点,做学生的知心人
        5.2.3 以引导创新为核心,做学生的领航者
        5.2.4 以平等对话为前提,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5.3 新时代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模式
        5.3.1 建立人格平等、理解尊重的师生关系
        5.3.2 建立沟通交流、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
        5.3.3 建立知识共享、能者为师的师生关系
    5.4 新时代构建和谐新型师生关系的可行性路径
        5.4.1 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人本主义教育理念
        5.4.2 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树立科学的“学生观”
        5.4.3 转变教师角色定位,树立现代教师角色
        5.4.4 探索师生交流方式,构建和谐新型师生关系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教师访谈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友善价值观视域下的高校师生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绪论
    0.1 研究背景
    0.2 研究意义
        0.2.1 理论意义
        0.2.2 实践意义
    0.3 研究现状
        0.3.1 友善价值观研究现状
        0.3.2 师生关系研究现状
        0.3.3 国内外关于友善型相关师生关系的研究
    0.4 研究方法
    0.5 研究创新点
1.友善价值观视域下的高校师生关系相关理论界定
    1.1 友善价值观的相关理论界定
        1.1.1 语义学中的“友善”
        1.1.2 伦理学中的“友善”
        1.1.3 教育学中的“友善”
        1.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
    1.2 友善价值观视域下的高校师生关系相关理论界定
        1.2.1 友善价值观视域理论界定
        1.2.2 师生关系理论界定
        1.2.3 友善价值观视域下的高校师生关系理论界定
        1.2.4 友善价值观视域下的高校师生关系构成要素
    1.3 友善价值观视域下的高校师生关系特征
        1.3.1 总体而言具有仁爱性、相互性、非功利性、全面性、连续性
        1.3.2 于教师而言更加宽容、公正、温暖、体贴
        1.3.3 于学生而言更加尊重、真诚、平和、礼让
    1.4 构建友善的高校师生关系的必要性
        1.4.1 从教育价值论来看,友善的高校师生关系符合教育发展要求
        1.4.2 从教育关系来看,友善的高校师生关系是“师导生本”关系
        1.4.3 从时代特征来看,友善的高校师生关系能促进时代新人的养成
        1.4.4 从人际关系来看,友善的高校师生关系能实现情感交融
2.友善价值观视域下的高校师生关系现状及问题
    2.1 高校师生关系现状
        2.1.1 高校师生关系整体友善
        2.1.2 大学生能正确认识到友善价值观的重要性
    2.2 高校师生存在友善价值观意识不足的问题
        2.2.1 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不友善的问题
        2.2.2 高校管理层与学生之间存在不友善的问题
        2.2.3 高校环境的建设欠缺友善价值观的问题
3.高校师生关系在友善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
    3.1 高校教师友善精神不足方面的原因
        3.1.1 一些高校教师没有以学生为本
        3.1.2 一些高校教师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3.1.3 一些高校教师缺乏与学生的亲近
    3.2 高校管理层友善价值观意识有待提升方面的原因
        3.2.1 一些高校管理制度和方式表现出形式主义
        3.2.2 一些高校管理者表现出官僚主义
    3.3 高校教育环境的建设没有紧扣友善价值观方面的原因
        3.3.1 一些高校物质环境过分注重实用性
        3.3.2 一些高校文化环境出现功利化倾向
        3.3.3 一些高校舆论环境表现出包容性不足
    3.4 高校学生友善价值观意识不足方面的原因
        3.4.1 一些大学生友善价值观意识尚且不足
        3.4.2 一些大学生的友善带有目的性
4.友善的高校师生关系建设可行路径
    4.1 高校教师友善价值观的知行合一
        4.1.1 高校教师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4.1.2 高校教师注重对学生的心理疏导
        4.1.3 高校教师增强自身亲和力
    4.2 高校管理中友善精神的融会贯通
        4.2.1 深入创新教育管理方式
        4.2.2 加强教育管理者职业规范
    4.3 高校环境友善氛围的烘托营造
        4.3.1 创建内涵友善、注重人性的物质环境
        4.3.2 创建诚信友爱、互帮互助的文化环境
        4.3.3 创建积极向上、包容开放的舆论环境
    4.4 高校学生友善价值观意识的不断提升
        4.4.1 端正思想,树立友善价值观
        4.4.2 纠正行为,将友善价值观贯穿于实践
结论.以友善价值观为核心的高校师生关系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9)基于Flint的课堂师生互动实证研究 ——以北京语言大学汉语示范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交往教学理论
        二、跨文化交际理论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课堂观察法
        三、对比分析法
        四、定性与定量研究法
    第五节 研究的框架
    第六节 研究的术语
        一、示范课
        二、师生互动
        三、同课异构
        四、专家型教师
第二章 研究综述
    第一节 课堂教师话语的研究综述
        一、关于国外课堂教师话语的研究
        二、关于国内课堂教师话语的研究
    第二节 课堂师生关系的研究综述
        一、关于国外课堂师生关系的研究
        二、关于国内课堂师生关系的研究
    第三节 课堂师生互动的研究综述
        一、关于国外课堂师生互动的研究
        二、关于国内课堂师生互动的研究
第三章 研究模型介绍
    第一节 研究工具
    第二节 研究操作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步骤
第四章 基于Flint的汉语示范课课堂师生互动实证研究
    第一节 基于Flint的课堂教学互动编码分析
        一、教师言语行为的编码分析
        (一)间接影响
        (二)直接影响
        二、学生言语行为的编码分析
        三、课堂互动氛围的编码分析
    第二节 基于Flint的课堂教学互动矩阵分析
        一、课堂教学结构分析
        二、师生情感交流分析
        三、教师教学风格分析
        四、师生互动模式分析
    第三节 基于Flint的课堂教学互动变量分析
        一、实际值与常模相比显示正面作用的变量
        二、实际值与常模相比显示负面作用的变量
    第四节 基于Flint的课堂教学语言使用分析
第五章 三位汉语教师的示范课师生互动特点及影响因素
    第一节 师生互动的优点
        一、教师的优点
        二、学生的优点
    第二节 师生互动的局限性
        一、教师的局限性
        二、学生的局限性
    第三节 师生互动的影响因素
        一、教师层面的影响因素
        二、学生层面的影响因素
        三、课程层面的影响因素
第六章 提高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效果的对策
    第一节 高校层面的对策
        一、确立多元主体能动参与的教学评价体系
        二、搭建基于学术思想研讨的交流共享平台
        三、营造增进和谐师生情感的校园文化氛围
    第二节 教师层面的对策
        一、巧妙设计教学模式
        二、精准锤炼课堂用语
        三、着力践行教育理念
        四、全面提高职业素养
        五、逐步形成教学风格
        六、增进师生互动情感
        七、积极创新互动行为
        八、合作共享教学成果
    第三节 学生层面的对策
        一、积极主动参与师生互动的汉语学习过程
        二、逐步变革以往循规蹈矩的汉语学习方式
结语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创新之处
        一、研究角度新
        二、选取材料新
        三、理论依据新
        四、分析方法新
    第三节 不足之处
        一、研究对象有限
        二、研究方式有限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刘希明老师示范课视频
    附录B:莫丹老师示范课视频
    附录C:陈默老师示范课视频
致谢
个人简历

(10)大学生寝室冷暴力体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2.1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研究
        2.1.1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现状与特点
        2.1.2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影响因素
        2.1.3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影响
        2.1.4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干预
    2.2 冷暴力的研究
        2.2.1 什么是冷暴力?
        2.2.2 不同情境中冷暴力的表现及特点
        2.2.3 冷暴力的后果及影响
        2.2.4 冷暴力的原因
        2.2.5 冷暴力的干预
    2.3 研究述评
3 研究设计
    3.1 核心概念界定
    3.2 理论依据
        3.2.1 社会交换理论
        3.2.2 生态系统理论
    3.3 研究内容及思路图
    3.4 研究方法
        3.4.1 个案访谈法
        3.4.2 问卷调查法
4 大学生寝室冷暴力的表现及特点
    4.1 大学生寝室冷暴力事件的发生过程
        4.1.1 寝室冷暴力事件开始的时间点
        4.1.2 寝室冷暴力事件的起因
        4.1.3 当事人对冷暴力的觉察
        4.1.4 当事人对寝室冷暴力的应对
    4.2 大学生寝室冷暴力事件中的关系模式与行为表现
        4.2.1 “摔跤”模式寝室冷暴力现象中的关系模式及行为表现
        4.2.2 “斗地主”模式寝室冷暴力现象中的关系模式及行为表现
        4.2.3 “孤岛”模式寝室冷暴力现象中的关系模式及行为表现
    4.3 寝室冷暴力遭遇者的情绪体验及受到的影响
        4.3.1 寝室冷暴力遭遇者的情绪体验
        4.3.2 寝室冷暴力对当事人的影响
    4.4 大学生寝室冷暴力的原因分析
        4.4.1 寝室设置
        4.4.2 个性因素
        4.4.3 家庭背景
5 大学生寝室冷暴力体验状况
    5.1 全样本中大学生寝室冷暴力体验的基本状况
        5.1.1 全样本中寝室冷暴力体验水平的基本状况
        5.1.2 全样本中寝室冷暴力体验内容的基本状况
    5.2 遭遇寝室冷暴力的大学生的冷暴力体验状况
        5.2.1 遭遇寝室冷暴力的大学生的冷暴力体验水平
        5.2.2 遭遇寝室冷暴力的大学生的冷暴力体验内容
    5.3 大学生寝室冷暴力体验的人口学差异
        5.3.1 大学生寝室冷暴力体验的性别差异
        5.3.2 大学生寝室冷暴力体验的年级差异
        5.3.3 大学生寝室冷暴力体验的民族差异
        5.3.4 大学生寝室冷暴力体验的来源地差异
        5.3.5 大学生寝室冷暴力体验在是否独生子女间的差异
    5.4 寝室冷暴力相关因素的分析
        5.4.1 个体因素与寝室冷暴力体验的关系
        5.4.2 寝室设置因素与寝室冷暴力体验的关系
6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寝室冷暴力社会工作介入对策
    6.1 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寝室冷暴力的现实意义与优势
        6.1.1 大学生应对寝室冷暴力的现状
        6.1.2 社会工作干预大学生寝室冷暴力的优势
    6.2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寝室冷暴力的依据
        6.2.1 生态系统理论为社会工作介入提供新视角
        6.2.2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寝室冷暴力原因分析
        6.2.3 大学生寝室冷暴力社会工作干预的总方案
    6.3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寝室冷暴力的方法
        6.3.1 个人层面——以受害者为案主进行个案工作干预
        6.3.2 同辈群体层面——小组工作方法介入
        6.3.3 家庭层面——寻求家庭资源的支持
        6.3.4 学校层面——社区工作方法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寝室冷暴力体验问卷试调查问卷
附录3 寝室冷暴力体验状况调查问卷
致谢

四、高校师生朋友关系模式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小学新手教师职业倦怠的质性研究 ——基于人类发展生态学视角[D]. 石露洁. 闽南师范大学, 2021(02)
  • [3]导学关系与学业成就关系研究 ——以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为例[D]. 高文燕.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4]研究生眼中的师生交往 ——Y大学硕士生与导师交往的质性研究[D]. 逄聪. 渤海大学, 2021(02)
  • [5]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研究[D]. 李国庆.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6]新工科教育治理:框架、体系与模式[D]. 刘坤. 天津大学, 2020(01)
  • [7]新时代高校构建和谐新型师生关系研究[D]. 付卓玉.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8)
  • [8]友善价值观视域下的高校师生关系研究[D]. 彭丹艳.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9]基于Flint的课堂师生互动实证研究 ——以北京语言大学汉语示范课为例[D]. 黄剑琪. 辽宁师范大学, 2019(01)
  • [10]大学生寝室冷暴力体验研究[D]. 李秀英.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高校师生友谊模式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