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包装设计对商品文化的营造(论文文献综述)
王成熙[1](2021)在《游客需求影响因素下的旅游商品开发研究 ——以伊犁州(州直)为例》文中提出
王娟[2](2021)在《色彩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索创新视角下的色彩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个性化应用。方法分析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内涵及其代表性设计门类,引出色彩这一视觉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表现的在传递信息、呈现效果、展示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分别以包装设计、展览陈列艺术设计为代表,就具体的创新应用路径进行分析和探索,最后从对视觉中心的关注、对比例及尺度的合理控制以及对整体与局部的协调三大方面总结色彩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创新发展方向。结论色彩元素是视觉传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将这一元素进行科学分析和整理,创新性地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的各个领域,能够改进相对固化的视觉元素运用形式与效果,使作品更具吸引力和时代感,从而提升视觉传达效果,促进视觉传达设计的优化发展。
邓婧[3](2021)在《基于消费心理下的包装造型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商品的包装设计伴随着科学水平的提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设计工艺、选材用料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它作为连接商品与消费者的桥梁,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其中,商品的包装造型设计也从非常规矩的矩形造型发展成了现在丰富多彩的造型,由于现代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高要求、高标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对包装的消费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和多样化,所以包装造型设计越来越精细化、科学化、人性化。商品的包装造型设计是包装设计环节的重要部分之一,也是影响受众消费心理的重要元素之一。包装在保护商品的同时,包装的造型设计也满足了消费者的视觉需求、心理需求和商品本身的使用需求。商品的包装造型设计与受众消费心理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本文主要针对消费心理与商品的包装造型设计这两个关键点进行研究,从商品包装造型出发对包装造型特征和设计方法进行分析。第一章,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研究的内容与方法以及研究的学理基础。第二章,梳理了商品的包装造型设计与受众消费心理的关系,阐述了包装造型设计与受众消费心理的概念,包装造型设计的消费心理需求分析,以及消费心理因素对包装造型设计的影响。第三章及第四章为重点章节,第三章,基于求异、求美、求实、求新、从众的消费心理,探索商品包装造型设计的特征,并通过分析优秀的案例,总结出包装造型设计的求异性、求美性、求实性、多样性、趋同性特征下的具体表型形式。第四章,通过不同消费心理下包装造型设计特征的分析,归纳出商品包装造型的装饰、空间变换、嫁接这三种设计方法,希望为设计师们进行包装造型设计时,提供一个新的参考意见。第五章,根据研究的结论进行成组出售的儿童奶制品饮品包装造型的设计实践,分析基于消费心理下包装造型设计的发展意义并提出展望。
潘婷[4](2021)在《基于文化体验下的泾县宣纸包装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发展,传统的服务经济时代正在迈向体验经济时代。人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开始有了体验式的需求。市场消费结构的转变和消费水平、文化水平的提升,也使得人们对包装的文化附加值有了更高的追求。宣纸,2009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珍贵和价值不言而喻。包装作为展示产品的窗口,理应呈现出产品的形象与文化内涵。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宣纸包装存在缺乏文化性、设计雷同等问题,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对于宣纸产品形象与销售带来了不利影响。基于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对宣纸文化与地方文化进行梳理,挖掘出宣纸的三个文化一个特性,即技艺、色彩、纹样文化和润墨性。由此分析出宣纸包装可以通过展现特色文化的方式,给消费者带去体验感,以此加深对于宣纸文化的理解与认知,从而带动产品销售,并推动宣纸文化的传播,这也是本文选择从文化体验角度对宣纸包装进行设计的原因。其次,通过对文化体验内容与案例的分析,提出了基于文化体验下的宣纸包装设计策略,最后以红星宣纸为例,结合前文中的理论与策略进行了两个系列的包装设计。本文通过对文化体验内容的分析,得出宣纸对应的物质、行为、精神文化内容,然后通过感官、情感、行为三大类型体验方式在宣纸包装中的可行性分析,结合案例,得到宣纸包装设计的策略方法,即通过图形、色彩、材质、结构等表现手法,将宣纸物质文化中的纹样、色彩;行为文化中的技艺以及精神文化对应的润墨特性以可视化的直观方式表现在包装上的设计策略,最终通过视觉、触觉、情感、精神等体验方式,增加消费者与包装之间的互动性、参与性来促使消费者对包装背后的文化产生探究兴趣,以此解决宣纸包装缺乏文化内涵等问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解决了目前宣纸包装缺乏文化内涵等问题,改变消费者对于传统宣纸包装的不良印象,对宣纸产品包装的开发与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以后类似的设计带来一些新的策略,并给红星宣纸包装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茆晨宇娜[5](2021)在《现代香水容器造型的风格演变与创新研究》文中认为无论品牌大小价格高低,市场上的香水所采用的容器一般都非常精美独特,这也是其能够吸引众多消费者的原因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容器造型方法的不断改进,香水容器造型的风格变化也一直深受人们关注。实际上,香水容器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早在古埃及时代就已经有了雏形,而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时尚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香水所象征的高品质生活向往也在逐渐变成现实。本文从香水容器造型在现代设计中的风格演变与创新研究,从各个时期香水容器造型风格的演变、造型风格“创新”对当代设计实践的应用价值、现代香水容器造型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预测等等几方面来对香水容器造型在现代设计中的风格演变与创新研究进行阐述,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对香水容器造型风格的演变角度出发对各个时期的香水容器造型设计的风格,材质,代表作进行剖析,展示出香水容器造型对文化的影响,从而演示出香水容器造型风格创新对当代设计的实践应用价值。基于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进行构思创新设计,开拓构建思路,从而展示出高端定制和工业化下的大批量生产的不同,以此总结出对现代香水容器造型的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从而有效地对香水容器造型设计有很大的帮助。
鞠斐[6](2020)在《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西方先进的纺织生产方式尚未进入上海地区之前,上海正处于农业社会手工业生产的大环境中。鸦片战争之后,《南京条约》签订,上海设立租界,机制纺织商品和动力机器纺织工厂始进入上海。此后随着上海地区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机制纺织品与新式服装逐渐成为新的生产、生活文化的标志,随后引起社会个体价值观的变化,进而连带的引发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变革。在中国租界时期史上的百年之间,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在经历了西方科技本土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向现代化设计的前进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客观条件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成为设计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围绕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等上海纺织、服装现代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这一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发展和现代设计行为的研究,还原了工业生产条件下纺织、服装的产销业态和设计价值,进一步揭示了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探索其对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纺织、服装生产的工业化和上海城市现代化的影响、促进和提升的具体作用,以及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上海地区消费文化变迁的影响。作为中国租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上海汇聚了20世纪初中国最活跃、最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与艺术因素,涌现出各个行业的标志性成果,聚集了大量的艺术与设计人才,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具有现代意味的设计机构。中国早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便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之下,伴随着初期民族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地涌现与成长,形成了与早期纺织轻工产品相辅相成的现代设计产业萌芽,本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正是在这样的关系中悄然地、坎坷地成长起来,既从西方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提取经验,也从本土传统资源中汲取了能量,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李蕊[7](2017)在《基于系统设计功能要素的乡村农产品设计研究》文中认为为了探索农产品设计的体系研究,本文以绿色农产品需求、购物方式改变以及设计同质化进行背景研究,从系统设计、功能、农产品理论进行研究分析,发现目前针对农产品的功能设计相对缺乏,因此将研究领域确定为农产品系统功能要素研究,旨在探讨设计在乡村的构建体系研究。通过系统设计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研究,发现功能与微观系统设计的内在联系。根据不同功能学科的定义,从机械领域和产品设计领域分别探讨功能的内涵,找到两者之间的差异点和结合点。根据功能结构表达和功能方向确定了产品功能系统图,并建立了产品功能设计流程。本文采用理论探讨与实例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农产品的概念分类、产品属性、流通渠道进行了梳理,找到了农产品设计的外在影响因素,并制定出农产品设计策略:保护性策略、宣传认知类设计策略、服务流程类设计策略。分析了产品、包装、农产品三者之间的联系,找到农产品是“广义”上的产品、包装是“狭义”上的产品。可看出产品与包装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任何产品都不可能脱离产品本身和其应有的“包装”,农产品更是如此,因此根据功能系统,从产品的使用功能、审美功能、象征功能出发,分析了农产品的内部要素:结构功能要素、造型功能要素、材料功能要素、视觉功能要素和文化功能要素,明确了目前农产品的包装概况。本设计应用以瓜果类农产品为研究对象进行产品功能设计。首先通过设计调研分析,通过发放97份调研问卷,明确了消费者的用户需求,通过对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的具体分析并根据需求的优先级,确定了农产品包装的功能总定位,即新鲜、健康安全的农产品包装设计。根据产品功能设计流程,对农产品包装功能以“目的-手段”形式分解功能集,并建立了功能链组合,通过功能链的相关因素的筛选分析,明确了农产品具体的设计要素。以崔村苹果为设计实践,将功能要素与设计要素进行结合,从而设计出崔村苹果的包装设计。本设计研究探索系统功能要素与农产品设计的应用,为乡村产品设计提供借鉴。
吴文瀚[8](2015)在《中国当代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 ——以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作品为例》文中提出改革开放30余年,中国社会发展迅速,就广告而言,消费、艺术与媒介的嵌合性动态发展是造成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关系逻辑。作为过程研究,本论文以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三十余年的作品文本为研究对象,结合艺术学与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在历时性分析与共时性比较的基础上,对当代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进行广告艺术形态视域的关照。认为中国广告在改革开放的30余年间迅速成熟,其发展经历了从再现商品、表现消费到表征文化的三个阶段,实现了与国际广告发展的接轨与同步,而其自身也因之成为中国社会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全文由绪论、正文与趋势分析三部分构成。绪论讨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告发展的时空压缩背景;作为时间维度下艺术形式与社会风貌复合体的艺术形态与广告之间的关系;艺术学研究领域的再现理论、表现理论与传播学研究领域的表征理论的结合作为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的理论框架的合理性;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的价值等内容。结合相关文献综述与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的文本综述,提出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如何在广告艺术形态的流变中得以呈现,其发生机理与发展路径如何建构等问题。正文部分:第二章是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阶段划分。流变研究作为历时性研究,首先是分期的问题,将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的时间节点表达引入到消费、艺术与媒介三者共同构建的嵌合式互动的关系逻辑中,结合中国广告史的相关研究成果,认为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经历了1982-1992的社会文化复苏期、1993-2000的商品化表现期、2001-2007的符号化表达期与2008后的文化表征期的四个时期。第三、四、五章,就1982至2007的广告艺术形态流变表达进行分析。在前文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引入关系研究的方法,结合编年记叙,以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的作品为文本研究对象,通过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文本进行共时性比照,将艺术的再现理论与表现理论作为创作机制引入到对不同时期的广告艺术形态表达的分析中,寻找广告在中国社会文化演进中的作用与广告自身艺术形态流变的表达规律。2008后,中国社会的新全面转型使得广告的发展也进入新阶段,广告的艺术再现与表现功能逐步被广告的文化表征功能超越。正文第六章,首先结合场域理论,从消费、文化与传播的三维关系构建入手,对2008后中国广告艺术形态的发生机制进行探讨;其次,分析了2008后中国广告艺术形态符号化表征的心理生成机制——记忆的再造:包括广告的群体记忆的异化与个体记忆的再造;图像化拟真下广告消费记忆构建的外部形构;空间拼贴中广告消费记忆的场域构建与基于集体记忆的广告记忆符号的解构与重塑等。最后,将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重归于艺术形态文本研究之中,认为中国广告艺术形态主体在经历了从情态文本、意态文本到语态文本的流变后,情态文本伴随着公益广告的勃兴重新回归,但其回归的依据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而是大国视角下文化力的重新构建。结论部分,提出了中国广告艺术形态表达的趋向与发展构想。认为未来中国广告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将体现出包容性、贴合性与敏感性的新特征;在内容表达上将表现为理念先于产品的趋势;在广告艺术创作领域将呈现为体验与联动的结合;在广告价值核心方面,将呈现从人性化到人格化的转变;在广告艺术环境与接受环境的营造方面,将呈现从仿真到拟真的趋势。作为未来的艺术品,广告艺术将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对物质的依赖,向更加纯粹的精神层面跃升。
秦钢[9](2012)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与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出现的。在几千年历史的传统体育文化基础上,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结合当代体育文化的精华,融合了现代社会的科学性,经历了传承、创新、发展的循环过程,正逐步以全新的面貌走向国际、融入世界。因而研究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内涵、特征、价值和发展模式以及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问题,具有更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以及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为研究对象;以体育学、文化人类学以及产业经济学为理论基础;采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以及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问题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研究内容如下:(1)文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商品文化之间的关系和转换问题。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前人研究结果阐述了文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商品文化的概念、特征、起源,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根据目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所出现的问题主要是从政府职能部门到各民族的群体的思想理念都还处于旧的传统思想理念中,没有真正的理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应该如何走出当前的困境,如何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时俱进,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为民族、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本章节主要的观点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形成真正的产业,就必须让其含有商品文化的特点与功能,结合商品文化,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成为真正的产业。(2)归纳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模式。根据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定义、起源、传承特点与现状,提出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模式,为剖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寻找其问题的根源。目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模式有五种:生活方式传承、军事传承、竞技传承、学校教育传承、社会教育传承。上述模式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生及发展过程中分别起着重要作用。这五种传承模式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共同成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继承、发展的模式和途径。(3)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问题。研究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内涵、特征、价值和发展模式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通过文献资料和实地走访发现,目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发展以多种模式并存发展,大致概括为以下几种:封闭保守型模式、对外开放型模式、社区型模式、乡村型模式、休闲娱乐型模式、竞技表演型模式。这几种模式间并不是独自存在、发展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4)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与经营结构模式问题。目前,由于涉及到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和其他方面的因素,它们的发展和利用资源,只有少量的研究者关注它,其产业开发与发展、产业链接的最佳切入点研究、开发和实施仍是一个空白。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和走访获得了目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现状及模式,剖析了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的经营中的模式与策略,提出了新的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模式与经营模式。并提出在制定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中的经营策略时,必须考虑到消费者的文化因素。还要考虑到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和民族传统体育经营单位自身的因素。从而准确地进行市场定位、市场定时、市场进入、市场发展、市场竞争和市场营销组合。(5)通过实证分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龙泉宝剑产业的形成、发展与现状。目前象龙泉宝剑这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有许多都处于一种发展与传承的矛盾之中。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方法。
王佳慧[10](2012)在《论包装设计的延伸功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包装业的迅猛发展,但也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特别是由包装引起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已是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而随着包装绿色设计理念的提出,人性化包装的发展,加之企业竞争、消费者购买心理的变化,不断改进与创新将是新时期包装发展的需要。针对新时期包装发展出现的诸多问题,本文提出包装设计的延伸功能命题,力求通过对包装延伸功能的研究,为社会、企业、消费者带来较大利益。对包装延伸功能的研究即从平面设计的角度拓展包装的新功能,并将其融入到设计当中,使包装的功能多样化,一次废弃后能再次被利用。融入延伸功能的包装,能体现出包装的独特性,满足品牌竞争需求与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最终达到人与商品的沟通。同时还能改善包装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促进包装的良性发展,为包装设计的创新指出新的方向。根据命题,本文首先通过对社会现状、包装发展趋势与企业需求和消费者购买行为、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明确了包装延伸功能设计的重要性,为命题的研究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对包装设计、延伸功能到包装设计的延伸功能概念进行逐级阐释;然后通过国内市场中具有延伸功能的包装现状调查,与国外优秀包装延伸功能案例的对比,总结出目前包装延伸功能设计存在的诸多问题;最后以此为基础,结合国外优秀案例的解析,从求实法、求适法、求美法三种层面提出具体的表现方法,并以实际的设计案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归纳出命题的现实意义,从而有助于包装的改进与创新,并为其提供一定的理论与方法依据。
二、论包装设计对商品文化的营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包装设计对商品文化的营造(论文提纲范文)
(2)色彩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创新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色彩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
1.1 传递信息 |
1.2 呈现效果 |
1.3 展示文化 |
2 色彩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创新应用路径 |
2.1 色彩在包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
2.1.1 商业性更加凸显 |
2.1.2 时尚性成为趋势 |
2.2 色彩在展览陈列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
2.2.1 彩色系设计 |
2.2.2 无彩色系设计 |
3 色彩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创新发展方向 |
3.1 聚焦视觉中心 |
3.2 合理控制比例 |
3.3 协调整体与局部 |
4 结语 |
(3)基于消费心理下的包装造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现状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3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1.3.1 研究的重点 |
1.3.2 研究的难点 |
1.3.3 研究的创新点 |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研究的学理基础 |
2 消费心理与包装造型设计的关系 |
2.1 包装造型设计与消费心理阐述 |
2.1.1 包装的造型设计 |
2.1.2 消费者心理因素分析 |
2.2 包装造型设计的消费心理需求分析 |
2.2.1 包装造型设计的心理需求特点 |
2.2.2 包装造型设计的群体需求差异 |
2.3 消费心理因素对包装造型设计的影响 |
2.3.1 赋予造型自身含义 |
2.3.2 开发具有“人情味”的包装造型设计 |
2.4 消费心理下的包装造型设计调查分析 |
3 基于消费心理下的包装造型设计特征分析 |
3.1 消费心理下包装造型设计的求异性 |
3.1.1 包装造型设计的比喻意义 |
3.1.2 包装造型设计的象征意义 |
3.2 消费心理下包装造型设计的求美性 |
3.2.1 包装造型设计的简洁美 |
3.2.2 包装造型设计的禅意美 |
3.3 消费心理下包装造型设计的求实性 |
3.3.1 包装造型设计的便利性 |
3.3.2 包装造型设计的空间节省性 |
3.4 消费心理下包装造型设计的多样性 |
3.4.1 包装造型设计的趣味性 |
3.4.2 包装造型设计的个性化 |
3.5 消费心理下包装造型设计的趋同性 |
3.5.1 包装造型设计的时代共性要求 |
3.5.2 包装造型设计对应商品的通用属性 |
4 基于消费心理下的包装造型设计方法 |
4.1 装饰设计方法 |
4.1.1 外观装饰 |
4.1.2 肌理装饰 |
4.1.3 线条装饰 |
4.2 空间变换设计方法 |
4.2.1 折叠变换 |
4.2.2 拆分变换 |
4.2.3 叠加变换 |
4.3 嫁接设计方法 |
4.3.1 局部嫁接 |
4.3.2 整体嫁接 |
5 实践与展望 |
5.1 设计实践 |
5.1.1 发现问题 |
5.1.2 分析问题 |
5.1.3 设计过程 |
5.2 发展的意义与展望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基于消费心理下的包装造型设计研究问卷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基于文化体验下的泾县宣纸包装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3.研究方法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框架 |
(五)研究创新点 |
二、宣纸包装调研分析 |
(一)宣纸概述 |
(二)宣纸的文化发展 |
1.技艺文化 |
2.纹样文化 |
3.色彩文化 |
4.纸张特性 |
(三)宣纸包装现状分析 |
1.市场上宣纸包装的优势分析 |
2.市场上宣纸包装的劣势及问题分析 |
(四)宣纸包装设计要素 |
1.图形与文字 |
2.色彩与材质 |
3.形态与结构 |
三、文化体验与宣纸包装设计的联系 |
(一)文化体验概述 |
(二)文化体验内容分析 |
(三)文化体验与宣纸包装的关系 |
(四)宣纸包装设计中的体验分析 |
1.感官层面 |
2.情感层面 |
3.行为层面 |
四、基于文化体验的宣纸包装设计策略研究 |
(一)典型案例分析 |
1.物质文化体验在包装设计中的案例分析 |
2.行为文化体验在包装设计中的案例分析 |
3.精神文化体验在包装设计中的案例分析 |
(二)基于文化体验的宣纸包装设计方法总结 |
1.物质文化体验在宣纸包装上的体现 |
(1)纹样文化的双重体验 |
(2)色彩文化的双重体验 |
2.行为文化体验在宣纸包装上的体现 |
3.精神文化体验在宣纸包装上的体现 |
五、基于文化体验下宣纸包装设计实践——以“红星”宣纸为例 |
(一)“红星”宣纸包装设计定位分析 |
1.红星宣纸包装发展简介 |
2.红星宣纸包装问卷调查分析 |
3.红星宣纸走访调研分析 |
4.红星宣纸包装存在的问题 |
5.红星宣纸包装定位 |
(1)品牌定位 |
(2)包装定位 |
(二)基于文化体验下的宣纸包装设计方法在“红星”产品中的运用 |
1.图形 |
2.色彩 |
3.文字 |
4.材质 |
5.结构 |
(三)红星宣纸简约包装系列设计实践过程 |
1.简约包装设计定位 |
2.文化体验在简约包装中的体现 |
3.设计效果图 |
(四)红星宣纸礼盒包装系列设计实践过程 |
1.礼盒装设计定位 |
2.文化体验在礼盒系列包装中的体现 |
3.设计效果图 |
(五)红星宣纸包装周边设计过程 |
六、总结与展望 |
(一)总结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一:效果图与实物图补充展示 |
附录二:市场调研 |
附录三:关于宣纸包装的问卷调查 |
致谢 |
(5)现代香水容器造型的风格演变与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三)历史分析法 |
(四)图像学分析法 |
第二章 香水文化的概况及现代主义之前香水容器造型风格的演变 |
一、香水及香水容器造型的界定及发展 |
(一)香水文化的起源 |
(二)香水容器造型的定义 |
(三)19 世纪前香水容器造型的概况 |
二、19 世纪:玻璃香水容器的天下 |
三、现代香水容器造型工业化的到来 |
(一)“女权主义”:打开了香水造型的市场 |
(二)新艺术运动:华丽多样的设计风格初登舞台 |
(三)装饰艺术运动:奢华夺目的设计风格成为中流砥柱 |
(四)作品剖析 |
(五)从“生活用具”到“商品经济”的风格演变 |
第三章 现代主义之后香水容器造型风格的演变 |
一、简约雅致风格的产生 |
(一)二战结束后:克里斯汀·迪奥—“战后的新生” |
(二)艾尔莎·夏帕瑞丽与超现实艺术 |
二、20 世纪设计商业化与品牌形象设计对香水容器造型设计的影响 |
(一)典型品牌的形成历史 |
(二)品牌特征 |
三、“低调华丽”风格成为世界的主流 |
(一)代表作品剖析 |
(二)风格演变的具体表现 |
四、香水容器造型在我国的风格演变 |
(一)“东方风情”的诞生 |
(二)西方香水容器造型设计的移植 |
(三)“中西合璧”风格的演变 |
五、香水容器造型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 |
(一)材料 |
(二)造型 |
(三)装饰 |
(四)色彩 |
(五)工艺 |
(六)通感 |
第四章 现代香水容器造型的风格创新在当代设计中的价值体现 |
一、社会价值体现 |
(一)推动现代设计的发展 |
(二)提升生活的追求 |
二、商业价值体现 |
(一)提升商品价值 |
(二)体现商品的文化内涵 |
(三)增添商品的趣味性 |
三、教育价值体现 |
(一)设计方法的多样性 |
(二)风格的变化影响美学的发展 |
(三)仿生学的设计注入时代理念 |
(四)科技价值的日新月异 |
第五章 现代香水容器造型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一、造型语言 |
(一)重回经典实现“返祖”现象 |
(二)香水造型风格“两极化”现象严重 |
1.高端定制的奢华享受 |
2.工业化下的大批量生产 |
二、市场分析 |
(一)与商业策划设计紧密互动 |
(二)地域风情 |
(三)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
(四)建立多方面的造型形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的背景 |
三、选题的依据 |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提出与尺度 |
一、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出发点 |
(一)什么是工业化 |
(二)现代化社会中的现代设计 |
(三)现代设计行为的主体 |
(四)工业化范围的界定与运用尺度 |
(五)社会的现代化与设计的现代化 |
二、租界时期上海的工业化商品范式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社会背景研究 |
(一)综合性研究 |
(二)租界与历史、政治、社会思想、文化 |
(三)科学思想与科学技术 |
(四)经济、人口、生活与风俗 |
(五)租界时期社会发展论文举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生产研究 |
(一)历史、综合性研究 |
(二)纺织科技、行业及专门史研究 |
(三)纺织技术及工程研究论文举要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产生与发展研究 |
(一)租界时期设计历史、思想、文化类 |
(二)纺织、服装设计编着与着作 |
(三)纺织、服装设计论文举要 |
(四)相关设计类着作及论文举要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
一、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与现代化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租界时期历史中的上海 |
(一)时间的界定 |
(二)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社会性质的界定与经济形态特征 |
(三)租界与现代性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关联 |
二、纺织服装工业生产及现代设计的相关概念 |
(一)动力机器与纺织服装工业化生产范围界定 |
(二)纺织、服装机制商品、民生设计属性及现代性概念界定 |
(三)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发展阶段界定 |
三、纺织、服装的“产业链”与“多元化”的销售模式 |
(一)上海开埠前传统的手工产销业态 |
(二)上海开埠后上海地区市场的变化 |
(三)租界早期上海纺织商品流通渠道的多重性 |
四、纺织、服装生产经历的工业化变革 |
(一)两次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 |
(二)民族纺织工业的产生与艰难发展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产业链的更迭 |
第二节 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生产要素 |
一、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发展变革 |
(一)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改进 |
(二)纺织原料加工方式的变革 |
(三)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品印染原料的演变 |
二、劳动者的类型与转变 |
(一)手工劳动者与现代工人 |
(二)外地人、本地人与外国人 |
(三)裁缝学徒与纺织女工 |
三、生产组织形式和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
(一)动力机器纺织、服装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 |
(二)纺织、服装生产机器 |
(三)纺织、服装机器生产工艺 |
四、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工业化范式 |
(一)机制纺织商品种类与范式 |
(二)机制服装商品种类与范式 |
(三)上海家用纺织品的现代性体验 |
(四)上海人着衣的现代性体验 |
第三节 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关联 |
一、欧风美雨之吹沫——西方文明传播的效力 |
(一)上海的市政建设与现代化城市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西方文化在上海的传播 |
(三)西方审美影响下的城市新面貌 |
二、工业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上海纺织工业的发展变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工厂创办简况 |
(三)工业化条件下的纺织、服装生产 |
三、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一)缫丝、丝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二)棉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三)针织及棉复制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毛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五)动力纺织机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现代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东方服饰之都演绎的海上繁华梦 |
(二)文化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三)纺织服装设计文化功能的嬗变 |
第二章 传输与移植:纺织、服装工业的初发萌芽 |
第一节 西方纺织、服装工业初入上海 |
一、租界的设立与上海的崛起 |
(一)租界初立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
(二)租界与华界的巨大差异 |
二、“十里洋场”与“奇技奇器” |
(一)接触西方工业文明的起点 |
(二)从棉布商业看上海早期的洋布市场 |
(三)早期洋货市场的局限性 |
三、内外贸易与纺织商品流通的初步发展 |
(一)上海地区棉布商业的“现代性”萌发 |
(二)交通的发展与商品行销范围的扩大 |
(三)从生产到消费的间接流通 |
四、手工纺织的停滞与动力机器纺织的孕育 |
(一)欧洲动力机器纺织的迅猛发展与落后的中国近代科技 |
(二)上海手工纺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
(三)外资纺织工业进入上海 |
(四)洋务运动与上海本土纺织工业的萌芽 |
第二节 “古法趋新”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萌芽 |
一、上海地区纺织、服装的传统产销业态 |
(一)手工纺织生产规模的演变 |
(二)纺织、服装商品的直接流通 |
(三)上海地区手工纺织生产设计特征的转变 |
二、传统手工纺织业中孕育的工业化种子 |
(一)古代纺织科技的发展脉络及其影响 |
(二)高度完善的手工机器和纺织工艺 |
(三)动力纺织机器的雏形 |
(四)“中间技术”的过渡 |
三、西方技术、商品转移中工业化观念的渗透 |
(一)晚清上海传统纺织与西式纺织设计生产之差异 |
(二)传统纺织产品与西方机器纺织产品之差异 |
(三)伴随西方科技带来的新思想 |
(四)技术转移与工业化观念转变 |
四、西方纺织生产技术变革带来的上海纺织工业革命 |
(一)纺织生产原材料的开拓 |
(二)纺织生产机器的更新 |
(三)纺织生产动力的改进 |
(四)化学染料对传统染料的超越 |
第三节 技术之“变” |
一、纺织技术体系的开放性转变 |
(一)异质文化交流与物质层面交锋 |
(二)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体系的非开放性特征 |
(三)近代上海纺织科技的开放性转变 |
二、早期上海纺织工业中先进的纺织技术举要 |
(一)洋商创办的缫丝工厂 |
(二)从缫丝技术看生产方式的差异 |
(三)上海机器织布局与新式棉纺织机器 |
三、“格致”与纺织生产技术的变革 |
(一)《格致汇编》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与传播 |
(二)《格致汇编》中的西方纺织技术 |
(三)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与“格致”的传播 |
四、轻盈棉布的“现代”意味 |
(一)以土布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 |
(二)以机制棉布为代表的现代机制商品 |
(三)机制棉布的物质性与文化性 |
(四)机制布与仿机制布:现代性的认同与模仿 |
第四节 渐进的科技发展与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
一、“有识之士”对“格致”的推动作用 |
(一)新式学堂与西学学校 |
(二)派遣留学生 |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校的建立 |
(四)办学是传播和振兴科技的重要途径 |
二、“格致”与上海纺织工业萌发 |
(一)科学技术是本土纺织工业化产生的重要基础 |
(二)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分工加深是工业化萌芽的动力因 |
(三)上海地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趋势 |
三、“格致”的传播与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萌芽 |
(一)新旧兼容的思维模式与科学思想 |
(二)“排斥”、“不安”与“崇尚”:上海地区社会主流群体的态度变化 |
(三)移风易俗与文明进步 |
第三章 传授与效法:纺织、服装设计的因地制宜 |
第一节 百万人口大都市与“外资兴业时代” |
一、移民入迁与现代化都市的形成 |
(一)人口变迁与社会变革 |
(二)人口结构与社会分层 |
(三)地缘关系与地域性社会关系构成 |
(四)人口、文化与设计目的转变 |
二、上海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纺织工业的发展关联 |
(一)文人墨客眼中的现代化生活 |
(二)西式休闲娱乐活动的传播 |
(三)现代化都市的逐步形成 |
三、“外资兴业”与上海地区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 |
(一)工业生产与现代设计行为发生 |
(二)工业化精神的影响与设计观念的转变 |
(三)新材料的引进与设计条件的变革 |
第二节 “仿行西法”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雏形 |
一、上海纺织行业产销业态的突破和变革 |
(一)外资纺织企业的示范作用 |
(二)“条约”对本土棉纺织工业的积极影响 |
(三)国家政策的推行对上海纺织工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
二、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起步 |
(一)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民族纺织工业起步 |
(二)“易服运动”与本土机制服装业的起步 |
(三)本土纺织、服装机器制造产业的起步 |
(四)动力机器的重要作用 |
三、新旧交替之间呈现的早期纺织、服装设计工业化特征 |
(一)民族纺织、服装工业诞生的根源 |
(二)“平等”、“享乐”与“现代性”的本土设计师 |
(三)纺织、服装工业起步阶段的设计特征 |
第三节 技术之“践” |
一、新型纺织技术的实践 |
(一)动力缫、纺技术的实践 |
(二)动力织造技术的实践 |
(三)动力机器印花、染整技术的实践 |
二、西方纺织技术的本土化适应过程 |
(一)民族缫丝、轧花机器制造专业的先行发展 |
(二)纺织工业发展影响下的民族棉纺织、针织机器制造业 |
(三)丝绸工业的兴起和丝织机器的仿制与改良 |
(四)仿制、改造的能力与本土化的适应过程 |
三、轻薄夏衣:产品设计的拓宽与生活方式的改良 |
(一)纺织产品的拓宽 |
(二)面料出新及剪裁进步推动下的服装及纺织产品拓宽 |
(三)轻薄夏衣与衣着方式的改良 |
第四节 工业化冲击下的上海纺织设计的继替与突破 |
一、西方科学技术对近代上海纺织技术的影响 |
(一)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对外传播 |
(二)中国古代手工纺织机器与西方动力纺织机器的比较 |
(三)科技流通对上海纺织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
二、西方纺织机器的传入与传统纺织、服装生产的巨大变革 |
(一)纺织原料与机器材质选择的突破 |
(二)操作方式的变化 |
(三)缝纫机和现代服装手工业改良 |
(四)机制织物令手工织物逐渐成为文化遗存 |
三、设计的“焦点”效应与现代设计思想的初践 |
(一)机制织物和西式服装的“焦点”效应 |
(二)租界内外服装工业化的区别与设计的联系 |
(三)工业化生产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化动因 |
(四)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初期实践 |
第四章 变革与惟新:纺织、服装设计的推陈出新 |
第一节 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进程中的进退消长 |
一、民国时期民族纺织工业的大规模兴起 |
(一)华商纺织企业繁荣发展 |
(二)纺织品销售的变革 |
(三)“大上海”计划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黄金时代 |
二、民族品牌与博览会 |
(一)世界博览会与纺织、服装品牌的国际传播 |
(二)民族主义推动下展开的全国展览会 |
(三)对民族固有样式的突破与国家形象的呈现 |
三、战争是近代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发展的分水岭 |
(一)“孤岛时代”纺织、服装工业的式微 |
(二)“孤岛”时期纺织、服装产业的畸形发展 |
(三)绝望的抗争:民族纺织、服装企业在压迫中前进 |
第二节 民族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差异性、趋向性与地域性比较 |
一、上海地区参差不齐的纺织行业衍变过程 |
(一)非同步性的纺织行业发展 |
(二)以棉纺织业为首的行业结构 |
(三)纺织企业集团化的发展趋向 |
二、不同地区纺织工业化的先后及纺织工业基地的形成 |
(一)上海开众多纺织行业之先河 |
(二)江浙地区纺织设计生产的继承与发展 |
(三)租界时期纺织工业分布区域的迁移 |
三、近代上海地区服装与纺织行业衍变的比较 |
(一)纺织、服装行业内产销模式的差异性 |
(二)对动力机器的依赖性造成的行业衍变差异 |
(三)“量身定制”、“特异独行”与阶级象征性造成的服装行业衍变 |
第三节 技术之“革” |
一、传统织物基础上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
(一)纺织机器的技术创新与民族机器纺织商品的新特征 |
(二)对舶来织物质感的仿效 |
(三)基于传统丝织物基础上的技术与产品创新 |
二、廉价材料转化为美:人造丝的混织与印染应用 |
(一)人造丝的诞生和混织应用 |
(二)人造丝与近代上海丝织品种的拓宽 |
(三)进口动力织机与混纺机织物 |
(四)“化学反应”中的技术革新 |
三、技术的变革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一)现代化纺织产品设计的变革 |
(二)泳装与上海新运动时尚 |
(三)构建现代生活的新面貌与对地区形象的重新塑造 |
第四节 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民族意识觉醒 |
一、外资纺织、服装企业的垄断和压迫 |
(一)上海地区外资棉纺织工厂的发展与垄断 |
(二)日商纺织集团掀起的在华纺织事业高潮 |
(三)进口毛纺织商品和外资毛纺织工厂的垄断和压迫 |
(四)压迫之下掀起的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运动对本土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推动力 |
(一)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样本》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现代化 |
(三)《国货样本》与国货认识 |
(四)纺织、服装构建的设计身份认同 |
三、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构建的物质文化与价值导向 |
(一)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上海物质文化构建 |
(二)社会阶层文化差异下纺织、服装的物质文化表现 |
(三)民国中期的时装展演:现代性物质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
第五章 融合与变迁:双轮驱动下的上海纺织、服装设计 |
第一节 上海是中国近代纺织、服装设计的大本营 |
一、纺织、服装行业是现代设计行为发生的河床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的现代设计定义与定位 |
(二)现代设计区别于传统设计的重要特征 |
(三)现代美术思想与现代设计观念的产生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教育产业 |
(一)租界时期上海的设计机构、教育机构和学术科研团体 |
(二)纺织教育与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着作的诞生与发展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纺织设计的“革旧鼎新” |
一、实践的智慧:纺织机器的本土化改良与设计创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纺织生产工具设计的发展历程 |
(二)纺织机器的仿造、改良与创新 |
(三)上海纺织机器设计的工业化特征 |
二、多元化的纺织图案设计创新 |
(一)纺织图案设计的引进和图案设计专业的建立 |
(二)中西绘画差异与纺织图案设计风格转变 |
(三)纺织图案设计是构建艺术与制造之间的桥梁 |
三、纺织产品设计及品牌意识的觉醒 |
(一)纺织产品的开拓创新与民族纺织品的商标设计 |
(二)纺织品广告设计与传播、消费关联 |
(三)地缘文化影响下的现代纺织设计 |
第三节 “服色时易”与近代上海服装设计的发展变迁 |
一、服装设计与上海“文化地图”中的服饰文化识别 |
(一)一个时代的“影像” |
(二)“变化多端”的设计形式 |
(三)现代服装设计是文化结构变化的先锋 |
二、本土服装设计的变化与突破 |
(一)西方文化影响下服装形制的变化 |
(二)侨民着装影响下的搭配方式变革 |
(三)真正的童装:本土儿童服装设计的诞生 |
三、时尚意识与社会追求:“迥异”的男、女服装设计趋向 |
(一)保暖、礼仪和身份识别:服装功能的演进 |
(二)差别化与多样化:租界时期上海地区服装设计的工业特征 |
(三)改良旗袍与中山装:两种设计经典的物化呈现 |
第四节 、文明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互动趋向 |
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蜕变与现代设计的体现 |
(一)文明的教化与民俗的改变 |
(二)西式婚礼服:民俗改良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
(三)纺织、服装广告对现代化生活方式构建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上海消费文化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西方侨民消费方式的影响与百货公司对新式消费的建立 |
(二)阶层的分化与品味的培养:上海消费文化的改变 |
(三)设计的现代性与审美的现代性 |
三、“人”的现代性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源自设计、生产与消费环节的“人” |
(二)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文化关联 |
(三)上海都市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
结论 |
第一节 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的特点与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变革与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深层原因 |
第三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
二、在异质文化交流中再获新生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系统设计功能要素的乡村农产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社会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社会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农产品设计研究 |
1.2.2. 系统设计研究 |
1.2.3. 功能要素研究 |
1.2.4. 本论文研究的重点 |
1.3. 论文研究方法 |
1.4. 论文研究框架 |
2. 乡村农产品研究及设计影响 |
2.1. 乡村农产品的概念与分类 |
2.1.1. 农产品的概念 |
2.1.2. 农产品的分类 |
2.2. 乡村农产品的属性特征 |
2.2.1. 农产品的自然属性及对设计的影响 |
2.2.2. 农产品的商品属性及对设计的影响 |
2.2.3. 农产品的社会属性及对设计的影响 |
2.3. 乡村农产品的流通特征 |
2.3.1.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流通特征 |
2.3.2. 农产品超市市场的流通特征 |
2.3.3. 农产品电子商务市场的流通特征 |
2.4. 设计策略整理 |
2.4.1. 保护类设计策略 |
2.4.2. 宣传认知类设计策略 |
2.4.3. 服务流程类设计策略 |
2.5. 本章小结 |
3. 系统设计功能要素研究 |
3.1. 系统设计与功能 |
3.2. 功能 |
3.2.1. 机械领域的功能 |
3.2.2. 设计领域的功能 |
3.3. 功能设计流程 |
3.3.1. 功能系统图 |
3.3.2. 产品功能设计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4. 乡村农产品设计的功能要素 |
4.1. 产品与包装 |
4.1.1. 产品 |
4.1.2. 包装 |
4.1.3. 农产品设计与包装设计 |
4.2. 农产品包装功能要素 |
4.2.1. 结构要素 |
4.2.2. 造型要素 |
4.2.3. 材料要素 |
4.2.4. 视觉要素 |
4.2.5. 文化要素 |
4.3. 本章小结 |
5. 瓜果类农产品设计分析及应用 |
5.1. 瓜果类农产品设计调研 |
5.1.1. 样本概况 |
5.1.2. 购买概况 |
5.1.3. 购买需求 |
5.1.4. 问卷情况总结 |
5.2. 瓜果类农产品总功能设计 |
5.2.1. 总功能定位 |
5.2.2. 功能分解 |
5.2.3. 功能链组合 |
5.3. 瓜果类农产品包装设计——以崔村苹果为例 |
5.3.1. 设计背景 |
5.3.2. 造型结构 |
5.3.3. 视觉表现 |
5.3.4. 文化传达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8)中国当代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 ——以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广告艺术形态流变呈现 |
1.1.1 时空压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告发展的特殊场域 |
1.1.2 艺术形态:时间维度下艺术形式与社会风貌的复合体 |
1.1.3 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的价值指向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对象、理论建构与研究路径综述 |
1.3.1 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综述 |
1.3.2 再现、表现与表征: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的理论构建 |
1.3.3 从关系研究到文本研究,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的主体路径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2 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动因与分期 |
2.1 消费、艺术与媒介: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关系逻辑 |
2.1.1 作为广告目的的消费 |
2.1.2 作为广告外化媒介的艺术 |
2.1.3 作为广告话语权利工具的媒介 |
2.2 消费模式转变: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内在依据 |
2.2.1 温饱型消费模式——消费的实用化 |
2.2.2 基本小康型消费模式——消费的复合化 |
2.2.3 全面小康型消费初期模式——消费的符号化 |
2.2.4 全面小康型消费发展期模式——消费的表征化 |
2.3 社会文化艺术变迁: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外部动因 |
2.3.1 中国社会文化艺术的萌芽与复苏 |
2.3.2 中国社会文化艺术的商品化与大众文化转向 |
2.3.3 中国社会文化艺术的商品化与大众文化勃兴 |
2.3.4 大国文化背景下中国社会文化艺术群体话语与个体话语表达的交混 |
2.4 媒介转型:中国广告艺术形态表达的形式依托 |
2.4.1 传统媒体的混合应用 |
2.4.2 城市化背景下电子媒介的普及与网络媒介的初步 |
2.4.3 网络媒介的发展与媒介融合的探索 |
2.4.4 移动终端下的个体化表达 |
2.5 长城奖、黄河奖的节点表达与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阶段划分 |
2.5.1 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的节点表达1992、2000与2007 |
2.5.2 广告史视域下的中国广告发展 |
2.5.3 消费、艺术与媒介共同作用下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阶段划分 |
3 现实商品的图景再现:中国社会文化复苏期的广告艺术形态呈现(1982-1992) |
3.1 广告的复苏:反思与柔化中的热情1982-1985 |
3.1.1 文化的反思与情感的柔化,1982 |
3.1.2 思索与融汇之初,1983 |
3.1.3 热情与理想的实践,1984 |
3.1.4 反叛与西化的暗流,1985 |
3.2 图景再现:“西北风”的谢幕与商品文化的“一把火”1986-1989 |
3.2.1 在现实与魔幻中的“一无所有”,1986 |
3.2.2 平和中的沉郁与轻薄,1987 |
3.2.3 孤独城市中的明星闪烁,1988 |
3.2.4 “感觉”的没落与底层关注,1989 |
3.3 广告内涵的扩展:抚慰与大转型下商品的浪漫主义1990-1992 |
3.3.1 渴望的抚慰与台湾之潮,1990 |
3.3.2 小人物的喜乐与逐渐远去的乡村,1991 |
3.3.3 大转型下商品的浪漫主义,1992 |
4 表现消费:商品化初期社会情感的广告的艺术形态表达(1993-2000) |
4.1 商品光环下社会情感的广告艺术表现1993-1996 |
4.1.1 缠绵的城市与回不去的乡村,1993 |
4.1.2 失衡的抚慰与喧闹的物质,1994 |
4.1.3 都市的欲望与传统的回归,1995 |
4.1.4 价值观的博弈与民族自觉的复现,1996 |
4.2 大时代与小个体的广告艺术表现1997-2000 |
4.2.1 回归的东方之珠:现实与回忆交织,1997 |
4.2.2 群体的远去与大时代下小个体的自我重塑,1998 |
4.2.3 世纪末的温情与娱乐的“穿越”,1999 |
4.2.4 网络的新世纪:娱乐与青春的“革命”交织,2000 |
5 消费符号的博弈:消费文化与全球化背景下大众文化的广告艺术形态表达(2001-2007) |
5.1 消费文化的符号生成:接轨、全球化与娱乐化2001-2003 |
5.1.1 全球化的魅影与广告的先知,2001 |
5.1.2 数字、影像与文化身份的再造,2002 |
5.1.3 膨胀的城市中伤痛的抚慰与娱乐化的陶醉,2003 |
5.2 消费文化的符号化表征:融合的尝试与草根崛起2004-2007 |
5.2.1 网络虚拟与生态现实的联合表达,2004 |
5.2.2 媒介融合的尝试与商品文化解构下的韩流汹涌,2005 |
5.2.3 城市化中无望的传统文化与草根自觉,2006 |
5.2.4 自我意识移动表达的初步与家国民族的再确立,2007 |
6 表征文化:新全面转型背景下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文本指向(2008后) |
6.1 新全面转型:2008后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发生机制 |
6.1.1 经济与消费的双重转型——从工业投资到消费拉动 |
6.1.2 文化转型——大国气质中社会文化心理的重塑 |
6.1.3 传播方式转型——移动终端背景下传播方式的个体化与个性化凸显 |
6.2 记忆的再造:2008后中国广告艺术形态的符号化表征 |
6.2.1 从传统媒体到自媒体:广告的群体记忆的异化与个体记忆的再造 |
6.2.2 图像化拟真:广告消费记忆构建的外部形构 |
6.2.3 从现实环境到数字虚拟的空间拼贴:广告消费记忆的场域构建 |
6.2.4 记忆符号的解构与重塑:基于集体记忆的广告艺术形态表征 |
6.3 从情态文本到语态文本:中国广告长城奖与黄河奖的文本指向 |
6.3.1 文化传统的广告情感再现——中国广告长城奖的情态文本指向 |
6.3.2 城市生活中个体的自我放大——中国广告长城奖的意态文本指向 |
6.3.3 草根的反抗——中国广告长城奖的语态文本指向 |
6.3.4 回归情感——中国广告黄河奖的情态文本新指向 |
7 结语:中国广告艺术表达的趋向与构想 |
7.1 中国广告艺术形态表达的趋向 |
7.1.1 广告艺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的新特征 |
7.1.2 理念先用产品:广告艺术内容表达的趋势 |
7.1.3 体验与联动:广告艺术创作的趋势 |
7.1.4 从人性化到人格化:广告核心价值理念的发展趋势 |
7.1.5 从仿真到拟真:广告艺术环境与接受环境的营造的趋势 |
7.2 未来的艺术品——广告艺术形态表达构想 |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9)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与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
2.1 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概述 |
2.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
2.3 商品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商品文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模式 |
3.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概述 |
3.2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模式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与开发现状 |
4.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内涵 |
4.2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发展与趋势 |
4.3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发展中存在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研究 |
5.1 体育产业概述 |
5.2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结构模式 |
5.3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现状 |
5.4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经营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证分析——丽水龙泉宝剑产业 |
6.1 背景介绍 |
6.2 龙泉宝剑产业的形成 |
6.3 龙泉宝剑产业发展的特点 |
6.4 龙泉宝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6.5 加快宝剑行业发展的对策 |
第7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的项目与出版的专着、教材 |
(10)论包装设计的延伸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及方法 |
1.3.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本文研究的目标 |
1.3.3 本文研究的方法 |
第2章 包装设计的延伸功能理论概述 |
2.1 包装设计的延伸功能概念阐述 |
2.1.1 “包装设计”的概念 |
2.1.2 “包装设计的延伸功能”概念 |
2.2 包装延伸功能设计与绿色包装设计的异同 |
2.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2.4 小结 |
第3章 包装延伸功能设计现状 |
3.1 包装造型结构中延伸功能设计现状 |
3.1.1 包装延伸功能实用性单一 |
3.1.2 包装的延伸功能设计与人缺乏更多的互动性 |
3.2 包装材料中延伸功能设计现状 |
3.2.1 具有延伸功能的包装材料运用单一且可降解程度低 |
3.2.2 具有延伸功能的包装材料成本较高 |
3.3 包装视觉元素中延伸功能设计现状 |
3.3.1 具有延伸功能的包装货架展示效果较弱且同类商品视觉设计风格相似 |
3.3.2 具有延伸功能的包装商品主体不突出,商品展示效果不强 |
3.3.3 没有明确的延伸功能图文使用指示,造成了包装废弃物的产生 |
3.4 小结 |
第4章 包装设计中融入延伸功能的研究意义 |
4.1 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 |
4.2 促进人与包装、商品的沟通 |
4.3 能有效扩大商品的销售 |
4.4 有助于提升商品附加价值 |
4.5 符合环保低碳包装理念 |
4.6 小结 |
第5章 融入包装延伸功能的设计方法 |
5.1 求实法 |
5.1.1 拓宽包装延伸功能的应用范围,合理增强包装造型结构的多样性 |
5.1.2 求实法直接融入包装造型结构设计,丰富包装延伸功能的实用性 |
5.1.3 求实法间接融入包装造型结构设计,加深消费者与包装的互动关系 |
5.2 求适法 |
5.2.1 利用材料特性,实现包装延伸功能设计 |
5.2.2 求适法融入包装的材料表现 |
5.3 求美法 |
5.3.1 求美法融入包装的图形设计表现 |
5.3.2 求美法融入包装的文字设计表现 |
5.3.3 求美法融入包装的色彩设计表现 |
5.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论包装设计对商品文化的营造(论文参考文献)
- [1]游客需求影响因素下的旅游商品开发研究 ——以伊犁州(州直)为例[D]. 王成熙. 新疆大学, 2021
- [2]色彩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 王娟. 包装工程, 2021(14)
- [3]基于消费心理下的包装造型设计研究[D]. 邓婧. 北京印刷学院, 2021(09)
- [4]基于文化体验下的泾县宣纸包装设计研究[D]. 潘婷.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5]现代香水容器造型的风格演变与创新研究[D]. 茆晨宇娜.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6]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D]. 鞠斐.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7]基于系统设计功能要素的乡村农产品设计研究[D]. 李蕊.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8]中国当代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 ——以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作品为例[D]. 吴文瀚. 武汉大学, 2015(01)
- [9]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与产业发展研究[D]. 秦钢. 武汉理工大学, 2012(06)
- [10]论包装设计的延伸功能[D]. 王佳慧. 西南交通大学,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