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布料:以人为本 功能最重要(论文文献综述)
冯雪婷[1](2020)在《婚庆糖果包装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婚礼,是华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婚庆糖果则是中国婚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婚庆糖果作为婚庆文化中重要的载体,人们对其和包装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但现今的市场中存在大量相似且落伍的设计,包装视觉的“借鉴”和“凑集”现象,已经成为了婚庆糖果包装设计的主要问题,显然现阶段婚庆糖果包装设计已不再能满足国内婚庆这个巨大的潜在市场。本文将对婚庆糖果包装设计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首先了解婚庆糖果包装在婚庆市场的趋势及现状,寻找关于婚庆糖果包装在婚庆市场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再思考再设计,其次,在中国传统婚俗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时代特色相结合并取其精华去其糟泊,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多元化、时尚化和个性化的婚庆糖果包装设计。同时,应用部分将从品牌的方向进行研究与实践,结合作者的尝试与理解,将主要的视觉插画图形生动、形象地融入到婚庆糖果包装设计中,并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特色,进而转变传统陈旧的设计理念,创新包装材料、结构与色彩,设计出更加新型独特的婚庆糖果包装。
王悦希[2](2018)在《迟暮之幸 ——老年人的家庭照护类产品设计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的老龄化呈不断递增的态势,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基数较大的背景下,老龄化问题的出现及发展日益严峻,导致了老年人的空巢化、失能、半失能群体所占的比例逐渐增高,由此引发的社会结构变化对老龄化的社会趋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项设计方案融合了包容性设计相关理论研究,其设计方案专为患有行动障碍的人群使用,他们中有很大一部分容易因各种情况而摔倒导致受伤,加重生理和心理上的负担。助行器作为一种辅助行走的工具,能让他们在无需家人或护理人员的帮助下达到自由行走,实现生活上自我照料的目标。但目前市场中各种各样的助行器因功能不足、使用不便、缺乏设计等因素,并不能很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因此需要设计师对老年人使用的助行器进行深度设计研究。本课题以老年人无动力助行辅具为载体,以老年行动障碍用户群体为中心,对其生理、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根据助行辅具使用需求的特点,并结合包容性设计理论,阐述了我国辅具市场产品的优缺点,根据笔者问卷访谈式调研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探讨革新式助行辅具的包容性可持续应用价值,并围绕用户群体目前所使用的助行辅具提出新的设计方案。该设计围绕包容性设计的理念,以革新式的设计为老年人的出行和康复提供帮助,扩大该用户群体的活动范围,增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感,此项设计与研究,填补了我国助行辅具市场的欠缺,体现出老龄化理论研究的人文关怀。
宋代领[3](2014)在《论食品包装设计对品牌营销的影响》文中提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在战略上重视品牌,才能在全球化的竞争中生存。企业只有创造具有持久性的优势品牌,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品牌策略是企业取得竞争胜利的根本,而包装作为品牌营销的重要载体,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品牌的发展。文章第一块是行业的整体现状的分析,包括国内外行业发展情况,发展历史,以及包装与品牌之间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二块是基础部分,是对食品包装设计与品牌营销的内涵与外延的阐述。以及提出现在不适应品牌发展的包装设计的缺陷和矛盾点。第三模块,从包装设计对品牌营销的作用为基础,论述不同视觉元素对品牌营销的影响。先定位食品包装设计对品牌营销的作用,进一步从视觉传达的不同元素,图形、色彩、版式、字体、材料,造型等对品牌的影响,通过分析与案例的形式进行论述。第四块通过分析出包装设计元素的不同影响,来论证包装设计对品牌营销的正面演绎思考,使包装更符合品牌定位和要求。第五模块,主要是通过在品牌营销理论指导下,提出包装设计在营销影响下的发展展望,提出包装设计要注重人文关怀,做人性化的食品包装设计,以营造品牌文化为基本点,提升产品包装文化,以产品的调性为品牌的立足点,完善包装个性,根据目标消费群体和品牌之间的触发点,建立情感联系等发展展望。本文的创新点是基于品牌营销这个立足点对包装设计进行分析论述,以色彩学,心理学,美学为基础对包装设计提出新的指导方向,更进一步强调品牌在包装中的重要作用,以便品牌更好的发展,以及实现包装更好的识别。
肖飞[4](2013)在《公园家具的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是通过对厦门市和北京市多个主要城市公园的公园家具以及其使用者进行调查研究,再结合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反复斟酌修改完成。本文旨在为公园家具的设计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第一部分阐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必要性以及课题研究的优势;确定指出了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等;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公园家具的发展现状和着作理论,目前国内的理论主要将公园家具作为园林小品以及户外家具的内容研究其设计原则、使用者的心理等等。本文第二部分主要是关于公园家具设计的理论分析。首先,论文对公园家具的概念以及与公园家具相关联的概念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根据不同方面对公园家具进行了分类。其次,则对公园家具设计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总结,即公园家具设计相关学科理论、公园家具设计的基本原则、公园家具设计影响要素分析、公园家具设计属性分析。阐述了如何进行公园家具设计的问题。第三部分是对公园家具应用进行的实践调研以及在对调研结果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的产品创新设计。对公园家具的调研主要通过对所调研的公园概况、公园游人构成、公园家具使用情况的调研以及对公园家具使用者的问卷调查,总结公园家具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使用的需求。在此基础之上对厦门市海湾公园的公园家具进行了创新设计,包括了对设计思路、设计方法、设计内容的详细阐述。第四部分是对本文的研究进行总结。总结了前人的理论成果、实践调查的结果、国内公园家具应用存在的问题、公园家具的发展趋势等等。
于少波[5](2011)在《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学开始设置独立的技术课程。本文通过研究通用技术课程的模式,力图为一线通用技术教师提供参考和示范,改变现在沉闷的课堂局面,丰富技术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进而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通用技术课程的顺利开展。在本研究中,笔者主要运用了运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和行动研究法。通过文献分析法和访谈法找出目前通用技术课程的研究重点及存在问题;以时间的维度对国内外通用技术课程在不同时期的教学模式形态的演变进行了梳理,在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建构了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模式;运用行动研究法将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对其进行教学反思,修正不足。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通用技术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基于情境认知理论、行动学习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所构建的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模式有如下三种:(1)信息加工型教学模式,适用于技术知识,概念性知识的习得。(2)个人型教学模式,适用于个人作品制作的教学,利于技术思想和方法的习得。(3)社会型教学模式,适用于测试性试验的教学,利于技术能力的培养。
袁野[6](2010)在《城市住区的边界问题研究 ——以北京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代中国城市发展面临众多问题和挑战,城市住区的边界问题就是其中之一。边界的存在是我国当代城市住区的重要特征,中国当代城市和住区在建设发展中所面临的众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在住区边界——这一普遍存在的即具体又抽象的形态上。本文由此提出城市住区的“边界问题”,将之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北京为例进行研究。希望通过对该问题的深入考察和思考,改变以往孤立研究住区本身或孤立研究城市公共空间而忽视住区与城市之间关系的误区,摸索出中国住区和城市空间的内在特征和发展规律,找出问题的机制所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边界最主要的特征是划分和隔绝空间,同时还具有连接和沟通的作用。正是边界这一矛盾属性,形成了边界在人类空间观念以及在社会与文化发展中所具有的特殊原型价值。本文通过对边界原型、属性和效应的考察建立了边界的理论基础,并利用这一理论工具分析北京当代城市的边界类型、特征、问题及其机制。边界问题主要反映在规划结构上的封闭性、超级尺度和不可达性,空间和服务资源的浪费,以社会孤立和社会分异为主的社会隔离,对城市空间、肌理以及公共生活的破坏等。在对问题机制的考察中发现,边界在反映住区和城市之间空间关系的表象背后,更反映的是城市文化、社会、政治和经济等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深层次问题。基于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本文提出解决边界问题的策略:一、建立城市住区规划以及城市空间建设的基本原则;二、从政策、法规层面提出边界控制的重要性和具体的边界控制措施;三、在开发策略层面挖掘边界的土地价值和商业价值,并建议改变当前以政府和开发商为主导的住区和城市建设的模式;四、从规划结构层面提出网络化、边界化和街区化的住区规划模式;五、通过边界空间设计的手段,在边界层、边界线、边界域和边界面等几个方面营造城市的边界空间,并为城市公共生活和公共景观做出贡献。论文最终希望能建立一种住区规划和城市空间建设的新模式,并提出“无边界的城市”理想,倡导建设一个公平开放、和谐共融、市民自治、充满活力的城市社会。
梁斌[7](2000)在《《案例》:广东发展银行新会支行——在竞争中成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东发展银行新会支行在短短的6年里,已在新会市的银行业界中拥有自己的位置及经营特点。 本文描述了广东发展银行新会支行成立的历史背景,并透过新会银行业的竞争特点和广东发展银行新会支行在竞争中成长历程,从而展现了广东发展银行新会支行所面临的竞争压力。随着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有专业银行逐步向商业转轨,越来越多的新兴商业银行加入到银行同业市场参与竞争,更加剧了银行业竞争。 在本文的分析篇,运用战略管理理论,市场营销理论,竞争理论,服务营销理论的有关原理,阐述了广东发展银行新会支行的竞争战略,并对广东发展银行新会支行进行SWOT分析,找出竞争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竞争策略。此案例对广东发展银行未来发展具有主要的指导意义,对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也为MBA教学案例提供有用的素材。
二、布料:以人为本 功能最重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布料:以人为本 功能最重要(论文提纲范文)
(1)婚庆糖果包装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婚庆礼品(婚庆糖果)包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婚庆礼品(婚庆糖果)包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婚庆糖果包装设计及现状分析 |
2.1 婚庆糖果包装设计概述 |
2.1.1 婚庆糖果的由来 |
2.1.2 婚庆糖果包装的起源 |
2.1.3 婚庆糖果包装的发展 |
2.2 婚庆糖果包装设计现状分析 |
2.2.1 缺乏时代特色 |
2.2.2 表现形式单一忽略情感交流 |
2.2.3 缺乏品牌意识 |
2.2.4 包装过度 |
第3章 婚庆糖果品牌包装设计理念和方法 |
3.1 婚庆糖果品牌包装设计理念 |
3.1.1 人性化设计 |
3.1.2 定制化设计 |
3.2 婚庆糖果品牌包装设计方法 |
3.2.1 独特造型彰显个性 |
3.2.2 运用材质体现品质 |
3.2.3 主题色彩渲染喜庆氛围 |
第4章 甜觅婚庆糖果包装设计实践分析 |
4.1 以人为本的品牌特色 |
4.2 甜觅婚庆糖果包装设计方法 |
4.2.1 红红火火的色彩 |
4.2.2 几何形状的结构 |
4.2.3 绿色环保的材料 |
4.3 甜觅婚庆糖果包装设计效果展示 |
4.3.1 品牌标志及应用 |
4.3.2 包装插画及延展图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迟暮之幸 ——老年人的家庭照护类产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照护类产品现状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课题研究的现状 |
1.3.1 国外的现状 |
1.3.2 国内的现状 |
1.3.3 产品现状 |
1.3.4 理论现状 |
1.3.5 专利现状 |
1.4 课题的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1 课题的研究目标 |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可行性研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本文所采取的研究方法 |
1.5.3 可行性研究 |
1.6 课题的创新性 |
第2章 用户人群分析 |
2.1 老年人的外观形态分析 |
2.2 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分析 |
2.2.1 感知系统 |
2.2.2 神经系统 |
2.2.3 运动系统 |
2.3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无动力助行辅具研究现状 |
3.1 助行器相关概念及产品介绍 |
3.1.1 老年人助行器的概念 |
3.1.2 助行器介绍 |
3.1.3 无动力助行辅具的分类 |
3.2 无动力助行器性能及使用对比分析 |
3.2.1 无动力助行器功能性对比 |
3.2.2 无动力助行器的患者使用能力对比 |
3.3 助行辅具的设计要求 |
3.3.1 实际使用价值 |
3.3.2 经济适用价值 |
3.3.3 造型美观 |
3.3.4 使用安全 |
3.4 助行辅具的设计要素 |
3.4.1 助行辅具的组成部分 |
3.4.2 助行辅具的设计要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老龄化设计理论及原则和方法 |
4.1 老龄化设计理论 |
4.2 老龄化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
4.2.1 设计原则 |
4.2.2 设计方法 |
4.3 中国助行辅具市场现状与发展方向 |
4.3.1 潜在问题 |
4.3.2 发展方向 |
4.4 老龄化设计方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
4.4.1 设计意义 |
4.4.2 包容性设计的重要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老年人助行器的用户研究与需求分析 |
5.1 针对老年人助行器的用户研究 |
5.1.1 问卷调查 |
5.1.2 调查的目的 |
5.1.3 调查的地点及对象 |
5.1.4 问卷情况 |
5.2 用户访谈与用户观察 |
5.3 调研分析结论 |
5.4 老年人助行器需求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老龄化包容性理论的设计实践 |
6.1 功能概况 |
6.2 设计过程及设计草图 |
6.3 方案设计 |
6.3.1 方案效果展示 |
6.3.2 材料分析 |
6.3.3 不同形态展示 |
6.3.4 使用场景展示 |
6.3.5 变形原理展示 |
6.3.6 人机尺寸 |
6.3.7 受力分析 |
6.3.8 体征监测APP展示 |
6.3.9 目标人群及人群状态演化 |
6.3.10 实物模型展示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附录一 有限元分析源代码 |
附录二 调查问卷 |
(3)论食品包装设计对品牌营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缘起 |
1.2 国内外具体态势 |
1.2.1 国外研究起步早,成果丰 |
1.2.2 国内研究起步晚,初完善 |
1.3 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
1.3.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2 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 食品包装设计的概念 |
2.1.1 特点 |
2.1.2 功能 |
2.1.3 基本内容与设计原则 |
2.1.4 设计原则 |
2.2 品牌 |
2.2.1 概念 |
2.2.2 特征 |
2.2.3 功能 |
2.3 品牌营销 |
2.3.1 定义 |
2.3.2 理念 |
2.4 存在问题 |
第3章 食品包装设计与品牌营销的关联性探究 |
3.1 食品包装设计在品牌营销中的作用 |
3.1.1 包装传承品牌文化 |
3.1.2 包装本身具有促进销售的能力 |
3.1.3 包装使品牌价值增值 |
3.2 食品包装设计元素对品牌营销的影响 |
3.2.1 包装图形对产品营销的影响 |
3.2.2 包装色彩对产品营销的影响 |
3.2.3 包装文字对产品营销的影响 |
3.2.4 包装编排对产品营销的影响 |
3.2.5 包装造型对产品营销的影响 |
3.2.6 包装材料对产品营销的影响 |
第4章 食品包装设计对品牌营销的正面再演绎思考 |
4.1 包装的整体性是品牌形象的重要表现手法 |
4.1.1 “视觉炸药包”在品牌营销中的应用 |
4.1.2 产品的再设计要符合品牌总体形象定位 |
4.2 食品包装的精准性视觉设计 |
4.2.1 食品包装表现生动性的图形设计 |
4.2.2 食品包装突出简约性的文字设计 |
4.2.3 食品包装刺激消费心理的色彩设计 |
4.2.4 食品包装体现时代感的编排设计 |
4.2.5 食品包装体现趣味感的造型设计 |
4.2.6 食品包装体现视觉感的材质设计 |
第5章 品牌营销下的包装设计发展 |
5.1 华鹏核磨坊品牌实例 |
5.2 品牌架构下的包装设计要点 |
5.2.1 做人性化的食品包装设计 |
5.2.2 以营造品牌文化为基本点,提升产品包装文化 |
5.2.3 以产品的调性为品牌的立足点,完善包装个性 |
5.2.4 根据目标消费群体和品牌之间的触发点,建立情感联系 |
第6章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公园家具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插图及附表清单 |
插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
1.1.3 课题研究的优势 |
1.1.4 课题研究的创新性 |
1.2 关于公园家具的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理论着作与论文 |
1.2.2 国外相关理论着作与论文 |
1.3 国内外公园家具的发展现状 |
1.3.1 国内公园家具产业发展现状 |
1.3.2 国内公园家具设计研究现状 |
1.3.3 国外公园家具研究现状 |
1.4 公园家具的发展趋势 |
1.4.1 多元化和专业化 |
1.4.2 人性化 |
1.4.3 座椅构件标准化与模块化设计 |
1.4.4 艺术化和景观化 |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7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7.1 课题研究方法 |
1.7.2 课题的技术路线 |
2 公园家具概念及分类 |
2.1 公园家具及相关概念 |
2.1.1 家具 |
2.1.2 户外家具 |
2.1.3 园林小品、景观小品 |
2.1.4 公园家具 |
2.2 公园家具的分类 |
3 公园家具设计理论 |
3.1 公园家具设计相关学科理论 |
3.1.1 园林美学理论 |
3.1.2 环境心理学理论 |
3.1.3 游憩学理论 |
3.1.4 色彩心理学 |
3.1.5 材料学理论 |
3.1.6 人体工程学理论 |
3.2 公园家具设计的基本原则 |
3.2.1 以人为本的原则 |
3.2.2 整体性原则 |
3.2.3 生态性原则 |
3.2.4 功能性原则 |
3.2.5 安全性原则 |
3.2.6 审美性原则 |
3.2.7 时代性原则 |
3.2.8 人文性原则 |
3.3 影响公园家具设计的主要因素 |
3.3.1 政府决策者对公园家具设计的影响 |
3.3.2 设计工作者对公园家具设计的影响 |
3.3.3 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对公园家具设计的影响 |
3.3.4 公园类型对公园家具设计的影响 |
3.3.5 公园主要使用人群对公园家具设计的影响 |
3.4 公园家具设计属性分析 |
3.4.1 公园家具的材料 |
3.4.2 公园家具的色彩 |
4 公园家具应用的调研分析及案例设计 |
4.1 公园家具应用调研分析 |
4.1.1 调研的意义 |
4.1.2 调研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4.1.3 公园游人来源与年龄结构分析 |
4.1.4 公园家具应用现状调查分析 |
4.1.5 公园家具使用者调查分析 |
4.2 厦门市海湾公园公园家具案例设计 |
4.2.1 概述 |
4.2.2 设计灵感来源 |
4.2.3 设计方法 |
4.2.4 方案构思 |
4.2.5 设计案例分析 |
5 结论 |
6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通用技术课程被正式列入课程改革方案 |
1.1.2 对通用技术课程的研究不断深入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通用技术课堂教学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
1.2.2 新疆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需要 |
1.3 概念界定 |
1.3.1 通用技术课程 |
1.3.2 教学模式 |
1.3.3 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模式 |
1.4 研究综述 |
1.4.1 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国外研究现状 |
1.4.2 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目的 |
1.5.3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2 通用技术课程总体分析 |
2.1 通用技术课程特点 |
2.1.1 通用技术课程理念 |
2.1.2 通用技术课程目标 |
2.1.3 通用技术课程特点 |
2.2 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特点 |
2.2.1 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过程注重实践性 |
2.2.2 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体系注重科学性与综合性 |
2.2.3 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注重基础性和通识性 |
2.2.4 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形式注重多样性 |
2.2.5 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评价注重多元性 |
3 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
3.1 理论基础 |
3.1.1 情境认知理论 |
3.1.2 行动学习理论 |
3.1.3 社会学习理论 |
3.2 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
3.2.1 构建通用技术教学模式应满足的要求 |
3.2.2 信息加工型教学模式的构建 |
3.2.3 个人型教学模式的构建 |
3.2.4 社会型教学模式的构建 |
4 通用技术教学模式的应用 |
4.1 行动研究实施方案 |
4.1.1 合作对象选择 |
4.1.2 行动方案 |
4.2 应用过程 |
4.2.1 信息加工型教学模式的应用 |
4.2.2 个人型教学模式的应用 |
4.2.3 社会型教学模式的应用 |
4.3 实施建议 |
4.3.1 教学模式的选用要考虑实际情况 |
4.3.2 通用技术教学模式使用要注意灵活多变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1.1 梳理了国内外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演变 |
5.1.2 建构了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 |
5.1.3 实施了教学模式并形成了案例 |
5.2 研究不足之处及努力方向 |
附录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附录二:评价表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6)城市住区的边界问题研究 ——以北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视角 |
1.3.1 非平均的线索 |
1.3.2 关注日常生活 |
1.3.3 对关系的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5.1 西方城市空间边界观 |
1.5.2 西方城市住区边界研究 |
1.5.3 国内的相关研究 |
1.5.4 对相关研究的总结 |
1.6 论文框架 |
第2章 边界的价值 |
2.1 边界原型 |
2.1.1 子宫意象 |
2.1.2 界神崇拜 |
2.1.3 宗教图示 |
2.1.4 社会领地 |
2.2 边界属性 |
2.2.1 中心与边界 |
2.2.2 分隔与联系 |
2.2.3 内部与外部 |
2.2.4 界线与界域 |
2.3 边界效应 |
2.3.1 边界的行为效应 |
2.3.2 边界的社会效应 |
2.3.3 边界的文化效应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京当代城市住区的边界类型 |
3.1 根据相对位置分类 |
3.1.1 住区临街空间边界 |
3.1.2 相邻住区之间边界 |
3.2 根据作用程度分类 |
3.2.1 积极边界 |
3.2.2 消极边界 |
3.3 根据封闭特征分类 |
3.3.1 视觉通透的边界 |
3.3.2 空间开放的边界 |
3.4 根据居住模式分类 |
3.4.1 胡同街坊边界 |
3.4.2 邻里单位边界 |
3.4.3 周边街坊边界 |
3.4.4 单位大院边界 |
3.4.5 居住小区边界 |
3.5 根据开放程度分类 |
3.5.1 完全封闭 |
3.5.2 被迫开放 |
3.5.3 独立商业 |
3.5.4 封闭组团 |
3.5.5 完全开放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京当代城市住区的边界问题 |
4.1 规划结构问题 |
4.1.1 封闭特征 |
4.1.2 超级尺度 |
4.1.3 不可达性 |
4.2 资源利用问题 |
4.2.1 红线与空间资源 |
4.2.2 配套与服务资源 |
4.3 社会隔离问题 |
4.3.1 社会孤立 |
4.3.2 社会分异 |
4.4 城市空间问题 |
4.4.1 碎片化的城市肌理 |
4.4.2 单一化的空间层次 |
4.4.3 私有化的公共空间 |
4.4.4 非人性的街道生活 |
4.4.5 稀缺化的社区公园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北京当代城市住区边界问题的机制 |
5.1 文化特性与空间观念 |
5.1.1 墙与门的文化基因 |
5.1.2 乡土本性与公私观 |
5.1.3 城与园的空间模型 |
5.2 物权观念与公共利益 |
5.3 用地模式与商品属性 |
5.4 居住心理与象征价值 |
5.4.1 安全感 |
5.4.2 身份性 |
5.5 社会管理与城市名片 |
5.6 思维方式与规划观念 |
5.6.1 简单化的思维 |
5.6.2 规划结构错位 |
5.6.3 忽视城市背景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住区规划的边界策略 |
6.1 控制原则 |
6.1.1 构建开放系统 |
6.1.2 建立协调机制 |
6.1.3 考虑空间权益 |
6.1.4 关注日常生活 |
6.2 政策法规 |
6.2.1 边界开放控制 |
6.2.2 红线法规调整 |
6.2.3 住区规模控制 |
6.2.4 连续界面控制 |
6.3 开发策略 |
6.3.1 土地价值细分 |
6.3.2 混合功能开发 |
6.4 规划结构 |
6.4.1 从细胞到网络 |
6.4.2 化边界为中心 |
6.4.3 分小区为街区 |
6.5 空间规划 |
6.5.1 边界线 |
6.5.2 边界域 |
6.5.3 边界面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案例》:广东发展银行新会支行——在竞争中成长(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 案例正文 |
广东发展银行的成立背景及其成立 |
广东发展银行新会支行的设立 |
广东发展银行新会支行成立之前夕的新会市的经济情况 |
广东发展银行新会支行的成立 |
广东发展银行新会支行的状况 |
资本规模 |
资产规模 |
负债工具及规模 |
外汇业务规模 |
资本利润率 |
资产回报率 |
网点分布 |
人员构成 |
新会市银行业的竞争特点 |
新会市银行业的竞争环境 |
广东发展银行新会支行所面临的竞争压力 |
广东发展银行新会支行采取的竞争措施 |
存在问题 |
结语 |
讨论题 |
二、 案例分析篇 |
1. 案例编写的目的 |
2. 案例写作顺序 |
3. 广东发展银行的基本政策 |
4. 新会银行业行业分析 |
4.1 行业性质 |
4.2 新会银行业的发展趋势 |
4.2.1 银行业由分散引向集中 |
4.2.2 银行产品及服务价格将变得更具弹性 |
4.2.3 银行业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程度增强 |
5. 广东发展银行新会支行的战略分析 |
5.1 组织战略分析 |
5.1.1 董事会领导下的行长负责制 |
5.1.2 “统一法人,统一管理” |
5.1.3 建立完善的员工考核制度 |
5.2 市场战略分析 |
5.2.1 市场细分理论的运用 |
5.2.2 营销网络建设分析 |
6. 广东发展银行新会支行现状的SWOT分析 |
6.1 内部优势 |
6.1.1 体制优势 |
6.1.2 技术优势 |
6.1.3 人才优势 |
6.2 内部劣势 |
6.2.1 业务网点数量少 |
6.2.2 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
6.3 外部机会 |
6.4 外部威胁 |
6.4.1 来自国有银行商业化的威胁 |
6.4.2 保险、证券业市场进一步开放 |
7. 对将来的战略思考 |
7.1 广东发展银行新会支行竞争地位的BCG矩阵分析 |
7.2 广东发展银行新会支行保持竞争优势的战略思考 |
7.2.1 运用产品差异化战略 |
7.2.2 集中战略 |
7.2.3 技术战略:坚持科技兴行,加快电子建设,推动业务创新和发展 |
7.2.4 市场战略 |
7.2.5 组织战略 |
7.2.6 运用列维特的工业化式的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
8.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布料:以人为本 功能最重要(论文参考文献)
- [1]婚庆糖果包装设计研究[D]. 冯雪婷.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1)
- [2]迟暮之幸 ——老年人的家庭照护类产品设计研究[D]. 王悦希. 西南交通大学, 2018(10)
- [3]论食品包装设计对品牌营销的影响[D]. 宋代领. 齐鲁工业大学, 2014(09)
- [4]公园家具的设计研究[D]. 肖飞. 福建农林大学, 2013(05)
- [5]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研究[D]. 于少波. 新疆师范大学, 2011(07)
- [6]城市住区的边界问题研究 ——以北京为例[D]. 袁野. 清华大学, 2010(05)
- [7]《案例》:广东发展银行新会支行——在竞争中成长[D]. 梁斌. 暨南大学,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