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庆联谊2003年将巨亏(论文文献综述)
游洁[1](2014)在《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研究 ——基于汉王科技的案例分析》文中指出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日益提高,也更加注重投资分析的运用。企业的会计盈余指标在进行相关的投资分析时是十分重要的,而整个市场对这一指标的重视促使很多上市公司管理层选择了主观的利用一些会计政策对其进行“调节”以谋求更优秀的指标表现,这也就催生了我们所谓的“盈余管理”。在会计盈余中我们通常将公司盈余分为经常性损益与非经常性损益。经常性损益往往具有可持续性,是企业的核心收益,也可以成为投资者在分析判断时重点考虑的对象;而非经常性损益具有偶发及一次性等特点,这种不可持续性使得投资者难以对企业的真实价值进行正确判断。但非经常性损益特有的偶然性使得企业通过这一项目对会计盈余进行“主观管理”成为了可能,因此非经常性损益变成了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渠道。在我国上市公司中非经常性损益占会计盈余中的比重也一直有增无减,这也使得投资者在分析和判断的时候容易出现偏差,妨碍了资本市场有效的资源配置。自证监会1999年首次对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界定至今,五次的修改补充可以体现出其对规范非经常性损益披露的重视程度,但上市公司不规范的年报披露行为仍然随处可见。深入分析研究非经常性损益的具体项目有利于投资者正确理解分析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做出科学正确的投资;同时能帮助规范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提高证券市场上会计信息的质量,保护广大投资者的经济利益。本文所选取的案例公司——汉王科技,由于在上市后的几年内多次发生盈余管理的行为,并集合了多种常见的手法,因此用于进行案例分析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代表性,能更好的达到本文的写作目的——通过案例公司的分析介绍来更好的揭示我国资本市场上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不良现象的存在,并寻找更好的方法约束这种情况的发生。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非经常性损益的研究成果以及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有关文献,表明对于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存在国内外学者早已持有不争的态度,且学术界认为其对经营业绩,市场反应和投资者的影响不容忽视。然后,比较国内外相关规定的内容以及区别;介绍盈余管理的有关理论,即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以及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理论;总结了最容易出现盈余管理的具体非经常性损益科目,即政府补助,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债务重组损益,投资收益以及其他营业外收支五个科目,为对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进行分析思考做了重要的铺垫。通过对案例公司——汉王科技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发现汉王科技的盈余管理是发生在公司经营不善,管理层变动的情况下,为避免两年的连续亏损“带帽”,而进行了的“洗大澡”,并利用了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投资收益在内的多个科目达到了“盈余管理”的目的,此举对整个市场的所有投资者影响巨大,并与已有的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的相关规定有所违背,其结果就是面临了证监会的处罚,非标准的审计报告以及投资者的不再信赖。最后,结论及政策建议部分,作者首先得出案例公司的确利用了包括了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政府补助,投资收益,债务重组以及其他营业外支出在内的手段进行了盈余管理的最终结论。而后提出了我国现有的界定披露问题,并对相关监管政策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意见,建议包括采用表内披露,附注说明或者计入资本公积的会计处理办法;完善相关的法律规范以及加强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本文在三个方面进行了有意的分析思考:第一,在梳理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上市公司“惯用”的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科目及手段;第二,结合中外先进的监管经验,提出了我国的披露界定原则应采用原则为主、原则与列举相结合的方式的建议;第三,通过揭示汉王科技盈余管理扭亏这一丑陋行为来更直观的证明目前资本市场上所普遍存在的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现象,运用实际案例来更加直观简洁的介绍了其常用方法及手段,这有别于我国目前大多采用实证分析通过数据证明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存在的研究,更加注重是“如何存在,如何操作”,而不是“是否存在”的问题,也为投资者分辨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提供具体的案例以更形象的介绍识别的方法。由于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早已是学术界普遍关注的话题,本文在继承前人的观点的基础上,难以再形成新的论点;并且由于个人专业知识上的不足可能会造成文章存在某些缺陷,这也将成为作者未来学习中不断完善补充以及拓展相关专业知识的动力。
牛文浩[2](2013)在《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行为的经济伦理学研究》文中指出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大股东占款的问题,这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中小股东利益以及证券市场产生严重危害。控股股东义利观的倒置会造成公司经营业绩的下滑,而管理机构义利观模糊状态下的监管失位则会导致资本市场的不健康发展及公众利益受损,原因就在于股权分置。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价值理念的冲突是其形成并发展的内生原因,而政府习惯性干预市场的思维方式则是外生原因。只有切实提高上市公司股东及政府经济伦理意识并完善相关制度安排时,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大股东占款行为的发生,实现上市公司与国民整体的协调发展。
洪海涛[3](2011)在《论我国证券民事赔偿诉讼模式》文中研究表明证券市场因其庞大的资金聚集效应在推动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的证券市场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证券民事保护机制缺失,证券侵权案件频发,严重挫伤了了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信心,也不利于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借鉴域外证券民事赔偿诉讼模式的经验,完善我国的证券民事赔偿诉讼模式意义重大。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四章,各章的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关于证券民事赔偿诉讼的基础理论,首先界定了证券民事赔偿诉讼的概念,分析了证券民事赔偿诉讼的特点,最后阐述了证券民事赔偿诉讼在填补受害者损失以及威慑证券违法行为等方面的功能。第二章介绍了域外的证券民事赔偿诉讼模式,并选择了集团诉讼模式、团体诉讼模式以及示范诉讼这三种比较典型的证券诉讼模式作为考察和分析的对象,详细分析了其各自在实践中的应用及各自的优势和劣势。第三章介绍了我国现行的证券民事赔偿诉讼模式,回顾了我国关于证券民事赔偿诉讼立法的演变,分析了司法实践中适用的三种证券民事赔偿诉讼模式,并对三种诉讼模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第四章介绍了国内学界关于借鉴域外经验完善我国证券民事赔偿诉讼模式的观点,并进行了点评分析,提出了建立多样化证券民事赔偿诉讼模式的观点,阐述了证券民事诉讼模式改革的价值取向,给出了完善我国证券民事赔偿诉讼的建议,即建立证券集团诉讼模式,并分别适用“加入制”与“退出制”规则,以及引进证券团体诉讼模式作为证券集团诉讼的有益补充,满足不同类型当事人的需要,最后阐述了相关的配套措施。
周冬华[4](2010)在《中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研究 ——基于新旧会计准则比较分析》文中指出长期以来,资产减值会计问题一直是会计学界讨论的热点。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在近20年的历程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二项计提”到“四项计提”再到“八项计提”,以及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第8号准则《资产减值》准则。新实施的资产减值准则明确了减值迹象的认定,规范了资产减值金额确定的标准,禁止了已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在后续期间价值恢复时的转回等等,而资产减值的这些规定和变更的目的在于压缩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会计进行盈余管理的活动(刘玉廷,2006)。那么资产减值准则的变更是否能如期压缩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间呢?实际上,资产减值准则的变化对象主要是长期资产,对短期资产减值的计提和转回并无太多实质性的变化。因此资产减值变更能否实现其预期目标的关键在于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对象是短期资产还是长期资产。同时,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总体目标在于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那么资产减值信息作为整体会计信息的一部分,资产减值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在新旧会计准则阶段是否也有显着的变化呢?不同期限和不同类型的资产减值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是否也存在着显着的差异性呢?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对此,本文首先研究分析资产减值的计提行为及计提动机,探讨不同期限的资产减值(短期资产减值、长期资产减值)计提行为及计提动机的差异性,并进一步分析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对象,从而分析资产减值准则的变更是否能有效遏制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行为;其次,本文对资产减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资产减值的增量价值相关性,以及结合资产减值的盈余管理计提动机不同类型的资产减值价值相关性的差异,随后分析了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资产减值价值相关性的影响;最后,本文对资产减值应计的可靠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不同期限资产减值应计可靠性的影响,并结合资产减值的盈余管理计提动机比较分析了不同类型的资产减值应计可靠性的差异及其原因。本文的研究期间为2001年至2008年,研究对象为A股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会计,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1)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计提行为会受到行业经济形式和公司自身业绩等经济因素的影响,外部经济环境好转、公司自身业绩较好时,上市公司计提的资产减值比例较低,反之亦然;同时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行为还会受到盈余管理因素的影响,具有扭亏动机的上市公司会少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从而达到扭亏的目的;而具有大清洗动机的上市公司亦会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大清洗活动,从而为来年扭亏做准备;资产减值计提行为也会受到会计稳健性因素的影响,公司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越稳健,其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比例会越高;最后,资产减值计提行为还会受到契约成本因素的影响,上市公司的的资产负债率越高,计提的资产减值比例越低;(2)由于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扭亏活动的对象主要是短期资产减值,因此新会计准则禁止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并不能有效遏制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扭亏活动;但新会计准则禁止长期资产减值转回能够部分遏制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大清洗行为,其原因在于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大清洗活动的对象包括短期资产减值和长期资产减值;(3)资产减值信息作为盈余的组成部分,具有减值前盈余之外的增量价值相关性;对于不同类型的资产减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而言,具有扭亏动机和大清洗动机的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信息价值相关性弱于减值前盈利的上市公司;同时新会计准则阶段的资产减值信息价值相关性要高于旧会计准则阶段的资产减值信息价值相关性,而这种价值相关性的提高一方面源于短期资产减值信息价值相关性的提高,另一方面得益于长期资产减值信息价值相关性的提高;(4)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提高了短期资产减值应计和长期资产减值应计的可靠性,致使新会计准则阶段资产减值应计的可靠性高于非资产减值应计的可靠性;对于不同期限的资产减值,长期资产减值应计的可靠性高于短期资产减值应计的可靠性;不同类型的资产减值应计的可靠性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扭亏和大清洗盈余管理行为会降低资产减值应计的可靠性。综上所述,新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实施,对遏制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活动的效果有限,但与新会计准则实施的总体目标保持了一致性,提高了资产减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和可靠性,促进了资产减值信息决策的有用性。本文对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的研究结论,从一个新的角度丰富了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的经验证据,尤其是新旧会计准则资产减值会计的比较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有利于开展中国资本市场资产减值会计的研究工作。
程艳[5](2009)在《上市公司利用长期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包括《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具体准则在内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资产减值的相关政策是新准则修订的重点。新准则规定,资产减值一经确认,在以后的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而这项具体准则适用的资产正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长期投资等长期资产。《资产减值》准则不允许转回资产减值的原因,是出于上市公司可能会以计提和转回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考虑,所以研究上市公司是否以计提和转回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新旧准则衔接的是否恰当等问题,对进一步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资产减值的理论基础作为研究起点,分析了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成因并描述了我国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具体表现,随后进行长期资产减值的实证研究。本文利用2002年至2007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通过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对上市公司利用长期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微利公司与配股公司在2002-2006年间利用了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而巨亏公司、扭亏公司和管理层发生变更的公司在2002-2006年间没有显着利用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研究还发现,2006年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转回额度并不显着高于之前的年份,这说明由于财政部、证监会在准则衔接期政策实施得当,抑制了上市公司在新准则实施前突击转回已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动机,从而未出现上市公司“赶集”转回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现象。最后,本文站在监管当局的角度提出政策建议,而且对新准则在执行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步丹璐[6](2008)在《资产减值的经济后果检验 ——基于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2000年底,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首次明确提出了“资产减值”的概念,并在原计提四项减值准备资产范围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和委托贷款的计提,由四项资产发展为八项资产,同时,把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纳入到财务报表体系中,作为资产负债表的第一附表。这个规定旨在提高企业资产质量、降低企业运作的潜在风险、使企业能够持续稳定经营,提高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然而这个初衷实现了么?2006年新准则中关于资产减值的相关规定主要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①、《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②(以下简称资产减值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③、《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④等具体准则中。具体而言,取消了对长期资产的减值损失的转回,提出了减值迹象的要求,界定了资产组的定义,规范了资产减值计量标准的程序等。那么资产减值准则的这些修改,是否真实反映资产质量,同时也降低了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的计提与转回进行盈余管理的操纵空间呢?同时,为了和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我国的财务报告体系也统一为四表一附注,即在财务报告中披露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附注,意味着取消了我国之前财务报告体系中的所有附表,即取消了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那么资产减值的披露方式的改变会不会改变财务报告的信息含量呢?基于这样的研究背景,本文旨在达到三个研究目的:目的一:2006年的资产减值的相关规定的重新修改是否是因为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效果与其制定初衷相违背,即2001-2006年的资产减值信息的经济后果如何?目的二,2007年的资产减值的经济后果如何呢?是否降低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间?是否提高了资产减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目的三:资产减值准备的披露形式从资产负债表的附表再到报表的附注,资产减值信息的披露从分项披露到目前的汇总披露,这样的改变是否会减少财务报表的信息含量?本文第一章到第二章在分析资产减值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阐述了资产减值的相关概念、确认和计量问题以及其他相关理论对资产减值实证研究模型设立的影响作用,如应计制、稳健性原则、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和盈余管理理论。第三章和第四章是对研究目的一的解释,即分析2001-2006年资产减值的经济后果,即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下是否存在显着的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也就是说,2006年资产减值准则的出台背景是否是对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本身缺陷的弥补?第三章,详细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现状及案例分析。首先,介绍了资产减值会计在国外及我国的演变;其次,比较并分析了新旧准则下资产减值的经济后果;再次,由于只有2001-2006年有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的披露要求,因此,本章只能分析2001-2006年的资产减值准备各项明细的情况,即旧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各项明细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最后,本章还概括了2001-2006年的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重大案例,也从案例方面反映了旧准则的实施效果。第四章,实证检验了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由于新准则中提出了资产组的概念,因而本章旨在检验资产组这个概念的意义所在,由于无形资产本身不独立带来未来现金流入,因而选择无形资产作为代表来进行研究。另一个原因是由于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已有6年的数据,因此不乏大量的研究结果证实了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在资产减值规定上给上市公司带来了盈余管理的空间,然而,并没有太多文献是关于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的。基于无形资产的无固定形态的特征和比较抽象的价值评估程序,本章在已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着重研究旧准则下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也是对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实施效果的另一个角度的检验。本章利用分布检验法,比较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前后的净利润,发现上市公司存在利用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进行扭亏以及大清洗的情况。本章还分析了上市公司在2001-2006年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情况,以及转回额大于当年净利润的公司情况。这些结果都说明了按照资产组计提资产减值要比旧准则更加客观。第五章是对本文研究目的二的检验,即新旧准则下资产减值的经济后果比较,即新准则是否达到了其降低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新准则下的资产减值信息是否比旧准则更有价值相关性。本章把2001-2006的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旧准则的样本,2007年的数据作为新准则的样本,对新准则的实施是否降低了盈余管理以及是否增强了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来检验资产减值准则的具体实施效果。本章发现,在实施新准则后,即2007年的样本相对于2001-2006年的样本,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下降了,同时2007年的样本中,资产减值与未来经营业绩的增长以及市场反应等变量的关系增强了,即实施新准则中关于资产减值的规定降低了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同时增强了资产减值会计信息的信息含量。第六章是对研究目的三的检验,即检验关于资产减值披露方式改变经济后果。本章通过比较资产减值准备总额与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各项明细的信息含量来分析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本身是否含有信息含量,取消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是否会减少财务报告的信息含量。结果发现,一方面,以资产减值准备各项明细为解释变量的模型比只以资产减值总额为解释变量的模型对公司未来经营情况和市场反应解释能力大,另一方面,本章还发现,各项资产准备对公司未来经营情况以及市场反应的解释能力是不同的,即对未来的预测能力不同以及预测的程度也不同。从而本章认为取消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会使财务报告的信息含量降低。第七章是本文的结论以及启示。通过以上的研究,本文的主要创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首次分类研究了资产减值准备各项明细的信息含量问题。由于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均没有要求提供资产减值准备的分类信息,只有中国2001-2006年才有这个特有的资产减值准备的明细数据,因此,本文利用中国的特有数据,分别分析资产减值准备各项明细的信息含量。旨在检验资产减值明细表是否比资产减值准备本身带来更多的信息含量。本文的研究结果将弥补国际会计研究中数据样本的一个空白,并为国际准则的改进提供有用的证据。第二,研究了披露方式和信息含量的关系。一般很少有研究从披露方式这个角度来分析信息含量的问题,而本文通过比较研究资产减值准备总额本身和资产减值各项明细的信息含量,来分析披露方式与信息含量的关系。本研究以2001-2006年的上市公司公布的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为数据基础,研究资产减值准备各项明细的信息含量是否显着大于资产减值准备总额本身,以及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明细对未来的预测能力是否不同,来说明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是有信息含量的。验证了国际会计准则并不一定都比我国会计准则更有信息含量,从而为我国在会计准则制定上提供一些政策依据。第三,对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因子分析。本文在操纵性应计制和非操纵性应计制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根据资产减值准备的定义,首次将实际的资产减值分解为正常的和超常的两个部分。对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因子分析,使实证检验更加透彻,使实证结果更加准确。
东云[7](2008)在《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上市公司的质量是证券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而上市公司质量的提高归根到底要靠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大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现象由来已久且金额极其巨大,这是上市公司治理的致命风险,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上市公司的生存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开展大股东占款的研究,不仅能够完善相关理论,还有利于促使大股东尽快偿还公司债务,防范新的占款现象发生,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可以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增强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活力,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本文在现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结合大股东占款的内涵与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披露的存在大股东占款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展开研究。首先,本文从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的总体规模、占款的手段、占款的行为模式以及占款的危害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在此基础上从行业分布、地区分布、规模分布等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的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随后,本文以沪、深交易所联合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大股东及其附属企业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通告”披露的剔除2005年年报的个别公司外,截至2006年9月30日仍存在资金占用问题的10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在综合考虑行业、企业性质、股权结构及公司治理等因素后,通过实证研究来分析影响大股东占款的因素。最后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理论上又进一步从历史和制度两方面系统分析了大股东占款的根源,进而从上市公司内外部两个方面提出解决大股东占款问题,尤其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新的占款现象的发生。论文包括七个部分,第一章概括介绍了论文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相关概念的理论界定,在对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做出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第二章阐述了金融模式论、市场短视论及利益相关者三种公司治理理论,概括了英美股东主权、德日债权主导、东亚和东南亚家族主导及转轨国家的经济治理模式四种主要的公司治理模式,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章系统地介绍了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的现状,并从股东和大股东占款两个方面进行了现状分析,同时对大股东占款的总体规模、占款的手段、占款的行为模式以及占款的危害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第四章以我国存在大股东占款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选取变量构建Logit模型,借助Eviews3.1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描述分析结果,验证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在50%以下时,持股比例越大,大股东占用率越高;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大于50%时,持股比例越大,大股东占款率越低。并且,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之后,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之间存在先正向后反向的非线性关系。第五章根据第四章的实证分析结果,对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从历史和制度两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找出引发大股东占款的原因。第六章在分析大股东清欠措施的基础上,从上市公司内外部治理两个角度提出要多管齐下防止新的占款现象发生的对策。第七章为结束语,指出论文存在的局限性以及今后应努力的方向。
付羽[8](2008)在《上市公司操纵资产减值动因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采用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利用2002—2004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纵向分析上市公司是否利用计提和转回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以2002年巨亏公司为研究样本,比较其在2002—2004年三年期间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情况。对巨亏公司相应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巨亏公司存在利用转回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
赵小刚[9](2007)在《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财务舞弊是一个具有300多年历史,并一直令各方棘手的问题。世界范围内财务舞弊案的持续发生,使得财务舞弊的治理面临着严峻挑战。本文以1996年至2007年9月期间受到中国证监会公开处罚的106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现状,然后以“舞弊三角理论”为基础,采用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公司治理角度考察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存在的压力、机会、借口等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对应的治理对策。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内容,并对财务报告舞弊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总结。第二章对我国106家股上市公司舞弊的总体情况、舞弊类型、利润影响、舞弊的手段以及舞弊的处罚力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第三章运用“舞弊三角理论”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压力来自于上市资格、提高发行价格、再融资、避免戴帽和退市、配合股价操纵、规避违规行为的信息披露等;舞弊的机会来自于公司内部治理弱化和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失效;舞弊的借口一方面来源管理当局的品德和企业组织文化,但更重要的是受社会非正式制度的影响。第四章提出治理舞弊的“四不为”对策机制,即减轻舞弊的外部压力,逐步完善和建立“不必为”的保障机制;减少舞弊的机会因子,努力形成“不能为”的防范机制;减少舞弊的借口,着力构筑“不愿为”的自律机制;加大舞弊惩罚力度,强化“不敢为”的惩治机制。第五章对整篇论文做了总结。本文的特色和创新在于:一是根据中国证监会已做出的公开处罚公告,搜集并整理了1996年至2007年9月发生的106个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案例,并以此为基础,对舞弊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做了深入的统计分析与研究。二是运用“舞弊三角理论”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压力因素、机会因素和借口因素。三是提出治理财务报告舞弊的“四不为”对策建议。四是引入了媒体舆论自由权和非正式制度对财务报告舞弊的影响与约束分析。
韩晓晨[10](2007)在《制造业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政策分析》文中提出资产减值会计政策的选择常常成为企业利润操控的手段,中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更多的是以实证的方式证明了企业利润操控行为的存在,而对采集的上市公司信息没有分行业进行处理,弱化了不同行业之间的资产减值会计政策的差别,研究结论的相关性较差。本文选择单一制造行业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数据,用理论与具体实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影响企业资产减值会计政策因素,初步证实制造业上市公司在面临扭亏、保配等情况时更容易利用资产减值会计政策操纵利润。研究还发现减值公司有很强的行业特征和地域差异,债务约束和企业高层变动对减值政策影响不大,注册会计师对企业是否利用资产减值进行利润操纵不够关注,潜在审计风险很高。最后提出避免上市公司利用减值会计政策操纵利润的若干对策。
二、大庆联谊2003年将巨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庆联谊2003年将巨亏(论文提纲范文)
(1)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研究 ——基于汉王科技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非经常性损益研究现状 |
2.1.1 国外非经常性损益研究现状 |
2.1.2 国内非经常性损益研究现状 |
2.2 国内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研究现状 |
2.3 文献综述评述 |
3. 理论分析 |
3.1 非经常性损益相关理论 |
3.1.1 我国证监会对非经常损益界定的演变历程 |
3.1.2 国外对非经常性损益的界定 |
3.1.3 我国与国外非经常性损益界定的主要区别 |
3.1.4 我国非经常性损益披露内容与要求的变化 |
3.2 盈余管理相关理论 |
3.2.1 委托代理理论 |
3.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2.3 会计盈余信息质量 |
3.3 常见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手段总结 |
3.3.1 政府补助收入 |
3.3.2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
3.3.3 债务重组损益 |
3.3.4 投资收益 |
3.3.5 其他营业外收支 |
4. 案例分析 |
4.1 汉王科技背景分析 |
4.1.1 公司简介 |
4.1.2 行业分析 |
4.2 汉王科技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具体手段分析 |
4.2.1 资产减值的大量计提及转销 |
4.2.2 处置子公司 |
4.2.3 政府补助 |
4.2.4 债务重组及其他营业外收入 |
4.2.5 所得税影响 |
4.3 汉王科技盈余管理动机分析 |
4.3.1 洗大澡以求避免带帽 |
4.3.2 掩护高管及大股东出逃 |
4.4 经济后果 |
4.4.1 证监会调查和处理 |
4.4.2 股民索赔867万 |
4.4.3 非标准审计报告 |
4.4.4 市场表现及反应 |
5. 分析结论及政策建议 |
5.1 分析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非经常性损益界定的建议 |
5.2.2 完善非经常性损益披露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2)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行为的经济伦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行为的危害 |
三、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行为的经济伦理分析 |
四、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的经济伦理选择 |
五、结束语 |
(3)论我国证券民事赔偿诉讼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证券民事赔偿诉讼的基础理论 |
第一节 证券民事赔偿诉讼的概念和特点 |
一、证券民事赔偿诉讼概念的界定 |
二、证券民事赔偿诉讼的特点 |
第二节 证券民事赔偿诉讼的功能 |
一、填补受害投资者损失 |
二、震慑、预防证券违法行为 |
三、维护证券市场的运行秩序 |
四、促进上市公司治理 |
第二章 域外证券民事赔偿诉讼模式的考察和分析 |
第一节 证券集团诉讼模式的考察和分析 |
一、证券集团诉讼模式考察 |
二、证券集团诉讼模式分析 |
第二节 证券团体诉讼模式的考察和分析 |
一、证券团体诉讼模式考察 |
二、证券团体诉讼模式分析 |
第三节 证券示范诉讼模式的考察和分析 |
一、证券示范诉讼模式考察 |
二、证券示范诉讼模式的分析 |
第三章 我国证券民事赔偿诉讼模式的现状与分析 |
第一节 我国证券民事赔偿诉讼模式的现状 |
一、我国证券民事赔偿诉讼的立法 |
二、司法中适用的证券民事赔偿诉讼模式 |
第二节 我国证券民事赔偿诉讼模式的分析 |
一、单独诉讼模式分析 |
二、共同诉讼模式分析 |
三、人数确定的代表人诉讼模式分析 |
第四章 完善我国证券民事赔偿诉讼模式 |
第一节 学界关于完善我国证券民事赔偿诉讼模式的观点评析 |
一、学界关于完善我国证券民事赔偿诉讼模式的观点介绍 |
二、对学界观点的分析 |
第二节 证券民事诉讼模式改革的价值取向 |
一、树立群体诉讼的理念来解决证券侵权纠纷 |
二、保护私益的同时兼顾社会功能 |
三、要适应不同类型证券案件的需要 |
第三节 完善我国证券民事赔偿诉讼模式的建议 |
一、确立证券集团诉讼模式 |
二、引进证券团体诉讼模式 |
三、配套制度的设计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中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研究 ——基于新旧会计准则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结构 |
1.3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回顾与述评 |
2.1 资产减值动机研究 |
2.1.1 经济因素 |
2.1.2 盈余管理因素 |
2.1.3 稳健性因素 |
2.2 资产减值的相关性研究 |
2.3 资产减值的可靠性研究 |
2.4 本章总结 |
第3章 制度背景与理论分析 |
3.1 制度背景 |
3.1.1 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 |
3.1.2 国外资产减值会计历史变迁 |
3.1.3 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发展历程 |
3.1.4 新旧会计准则资产减值会计比较分析 |
3.2 理论分析 |
3.2.1 资产减值与稳健性 |
3.2.2 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 |
3.2.3 资产减值与会计信息质量 |
3.3 本章总结 |
第4章 资产减值会计计提行为分析 |
4.1 资产减值会计行为分析 |
4.1.1 资产减值行为描述性分析 |
4.1.2 资产减值行为的公司特征分析 |
4.2 上市公司资产减值行为案例分析 |
4.2.1 资产减值的各种利用方式 |
4.2.2 同样的资产不同的计提方式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上市公司资产减值计提动机实证研究 |
5.1 研究假设 |
5.2 研究设计 |
5.3 实证检验与结论 |
5.3.1 样本描述性统计 |
5.3.2 多重共线性检验 |
5.3.3 实证结果 |
5.4 本章总结 |
第6章 资产减值信息价值相关性实证研究 |
6.1 研究假设 |
6.2 研究设计 |
6.3 实证检验与结论 |
6.3.1 样本描述性统计 |
6.3.2 实证结果 |
6.3.3 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总结 |
第7章 资产减值信息可靠性实证研究 |
7.1 研究假设 |
7.2 研究设计 |
7.3 实证检验与结论 |
7.3.1 样本描述性统计 |
7.3.2 实证结果 |
7.4 本章总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8.1 本文的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8.1.2 本文的政策建议 |
8.2 本文的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上市公司利用长期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论文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评述 |
2.1 国外相关文献评述 |
2.2 国内相关文献评述 |
2.3 小结 |
第三章 资产减值的理论基础 |
3.1 资产减值的含义及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基础 |
3.1.1 资产减值的含义 |
3.1.2 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基础 |
3.2 资产减值的确认与计量 |
3.2.1 资产减值的确认 |
3.2.1.1 资产减值的确认时间 |
3.2.1.2 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 |
3.2.1.3 资产减值的确认范围 |
3.2.2 资产减值的计量 |
3.2.2.1 各种计量属性简要比较 |
3.2.2.2 长期资产减值的计量标准 |
3.3 资产减值的转回 |
3.4 资产减值的披露 |
3.5 资产减值会计的中外国际比较 |
第四章 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成因及表现 |
4.1 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成因分析 |
4.2 不同类型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具体表现 |
4.2.1 巨亏公司的表现 |
4.2.2 扭亏公司的表现 |
4.2.3 微利公司的表现 |
4.2.4 配股公司的表现 |
4.2.5 管理层发生变更的公司的表现 |
第五章 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减值的实证研究 |
5.1 实证研究设计 |
5.1.1 样本的选择和分类 |
5.1.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5.1.3 变量的选择和界定 |
5.1.4 回归模型的建立 |
5.2 实证分析 |
5.2.1 总体横向分析 |
5.2.2 巨亏公司的纵向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6)资产减值的经济后果检验 ——基于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0.2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0.3 创新与不足 |
0.3.1 本文的创新 |
0.3.2 本文的不足 |
1. 资产减值的文献综述 |
1.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1.1.1 资产减值准备的信息含量 |
1.1.2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动机 |
1.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2.1 资产减值准备与信息含量 |
1.2.2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盈余管理动机 |
1.2.3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方法与时间 |
2. 资产减值的相关理论分析 |
2.1 资产减值的相关概念 |
2.1.1 资产 |
2.1.2 资产减值 |
2.1.3 资产减值准备 |
2.2 资产减值的会计问题 |
2.2.1 资产减值的确认 |
2.2.2 资产减值的计量 |
2.2.3 资产减值的记录和报告 |
2.3 资产减值的其他相关理论分析 |
2.3.1 资产减值和应计制 |
2.3.2 资产减值和会计稳健性 |
2.3.3 资产减值与信息披露 |
2.3.4 资产减值和盈余管理 |
3.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现状及案例分析 |
3.1 资产减值会计的演变 |
3.1.1 资产减值会计在国外的发展历程 |
3.1.2 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
3.2 新旧准则下资产减值相关规定的比较与分析 |
3.2.1 新准则提出了资产组等新的概念 |
3.2.2 资产减值准则的适用范围更加明确 |
3.2.3 新准则在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上更加明确 |
3.2.4 新准则下可收回金额的可操作性更强 |
3.2.5 新准则对公允价值的使用做出了限制性规定 |
3.2.6 新准则改变了对商誉的处理方法 |
3.2.7 新准则明确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 |
3.2.8 新准则取消了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 |
3.3 旧准则下我国上市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描述性分析 |
3.3.1 我国上市公司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明细的公司数 |
3.3.2 资产减值准备各项明细占资产减值准备总额比的描述性分析 |
3.3.3 2001-2006 不同年度资产减值准备各项明细计提或转回额的比较与分析 |
3.3.4 资产减值准备与净利润的关系的描述性分析 |
3.4 资产减值的典型案例分析 |
3.4.1 资产减值的各种利用方式 |
3.4.2 同样的资产不同的计提方式 |
3.4.3 小结 |
4. 旧准则下资产减值的经济后果检验——以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为例 |
4.1 引言 |
4.2 无形资产减值的主观性与资产组概念 |
4.2.1 无形资产无公开有效市场 |
4.2.2 无形资产的计量方法“收益现值法”具有主观性 |
4.2.3 无形资产通常不能独立创造现金流 |
4.3 无形资产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关规定 |
4.4 研究假设和数据描述 |
4.4.1 研究假设 |
4.4.2 数据描述 |
4.5 实证结果 |
4.5.1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与扭亏为盈 |
4.5.2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与大清洗 |
4.5.3 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转回汇总情况 |
4.5.4 转回额占当年净利润大于10096的公司情况 |
4.6 结论 |
5. 新旧准则下资产减值的经济后果检验 |
5.1 引言 |
5.2 文献综述 |
5.2.1 资产减值的计提动机 |
5.2.2 资产减值与公司经营业绩 |
5.2.3 资产减值与股票回报率 |
5.2.4 资产减值相关规定的实施效果的检验 |
5.3 假设的建立 |
5.4 研究设计 |
5.4.1 资产减值与经济因素 |
5.4.2 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 |
5.4.3 资产减值与公司经营业绩 |
5.4.4 资产减值与股票回报率 |
5.5 实证结果 |
5.5.1 描述性统计 |
5.5.2 资产减值与经济因素的关系检验 |
5.5.3 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检验 |
5.5.4 资产减值和公司未来经营业绩的关系 |
5.5.5 资产减值和股票回报率的关系 |
5.6 结论 |
6. 资产减值披露方式改变的经济后果检验 |
6.1 引言 |
6.2 研究综述 |
6.3 假设的建立 |
6.3.1 各项明细的信息含量是否显着高于资产减值准备总额 |
6.3.2 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明细的信息含量是否显着不同 |
6.4 研究设计 |
6.4.1 各项明细的信息含量是否显着高于资产减值准备总额本身的信息含量 |
6.4.2 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明细的信息含量是否显着不同 |
6.5 实证结果 |
6.5.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6.5.2 资产减值准备各项明细和公司未来经营业绩的关系 |
6.5.3 资产减值准备各项明细与市场回报率的关系 |
6.5.4 Ohlson 模型的检验 |
6.6 结论 |
7. 结论与启示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1.1 旧准则下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与盈余管理存在显着关系 |
7.1.2 新准则下的资产减值更有信息含量 |
7.1.3 取消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降低了财务报表的信息含量 |
7.2 启示 |
7.2.1 资产组的引入 |
7.2.2 资产减值的计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7.2.3 资产减值的披露还是应保留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理论界定 |
1.3 文献回顾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公司治理的相关理论研究 |
2.1 三种主要的公司治理理论 |
2.2 几种主要的公司治理模式 |
3 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的现状与分析 |
3.1 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的现状分析 |
3.2 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的现状分析 |
4 股权结构与大股东占款的实证研究 |
4.1 样本的选择 |
4.2 模型分析 |
4.3 实证研究的结论与启示 |
5 大股东占款的根源分析 |
5.1 历史根源 |
5.2 制度根源 |
5.3 其他原因 |
6 解决大股东占款的对策 |
6.1 大股东占款的清欠措施 |
6.2 多管齐下防止新的占款现象发生 |
7 结束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后续研究方向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 |
(8)上市公司操纵资产减值动因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资产减值政策的发展 |
二、企业执行资产减值政策动因的理论分析 |
(一)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IPO) 动机 |
(二) 配股动机 |
(三) 防亏、扭亏及保牌动机 |
(四) 大洗澡动机 |
(五) 利润平滑动机 |
三、资产减值的实证研究 |
(一)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二) 巨亏公司执行资产减值政策情况的纵向分析 |
(二) 转回资产减值准备的样本量分析 |
四、实证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9)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主要概念的界定 |
1.2.1 财务报告舞弊的界定 |
1.2.2 公司治理的定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财务报告舞弊的动因 |
1.3.2 财务报告舞弊的影响因素 |
1.3.3 财务报告舞弊的治理 |
1.3.4 文献回顾小结 |
1.4 研究范围与问题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
2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现状分析 |
2.1 资料来源和总体情况 |
2.2 财务报告舞弊现状分析 |
2.2.1 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发生时间的年度分析 |
2.2.2 财务报告舞弊类型分析 |
2.2.3 财务报告舞弊内容分析及其对利润的影响分析 |
2.2.4 财务报告舞弊手段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动因因素分析 |
3.1 财务报告舞弊的压力因素 |
3.1.1 获取IPO资格及提高IPO发行价的压力 |
3.1.2 股权再融资的压力 |
3.1.3 避免戴帽及退市的压力 |
3.1.4 配合股价操纵的业绩压力 |
3.1.5 规避违规行为信息披露的压力 |
3.1.6 债务融资的压力 |
3.1.7 降低政治成本或获取高额报酬等压力 |
3.2 财务报告舞弊的机会因素 |
3.2.1 公司内部治理弱化所导致的财务报告舞弊机会 |
3.2.2 公司外部治理失效所导致的财务报告舞弊机会 |
3.3 财务报告舞弊的借口 |
3.3.1 借口对财务报告舞弊的影响 |
3.3.2 非正式制度缺失与财务报告舞弊 |
3.4 本章小结 |
4 治理财务报告舞弊的对策建议 |
4.1 减轻舞弊的外部压力,逐步建立和完善“不必为”的保障机制 |
4.1.1 拓宽上市公司融资渠道,强化股权融资成本观念 |
4.1.2 完善证券发行管制和政府考核机制,减少对舞弊的诱导因素 |
4.1.3 加强信息披露,防范大股东或高管利用虚假信息操纵股价 |
4.1.4 完善管理层的激励机制,建立不当获利的追回机制 |
4.2 减少舞弊的机会因子,努力形成“不能为”的防范机制 |
4.2.1 建立规范、健全、有效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
4.2.2 加强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对财务报告的监管约束作用 |
4.3 减少舞弊的借口,着力构筑“不愿为”的自律机制 |
4.3.1 进行全方位的诚信道德教育,发挥非正式制度的强大功能 |
4.3.2 建立社会信用监督体系,加强执业道德监管 |
4.4 加大舞弊惩罚力度,强化“不敢为”的惩治机制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996年至2007年9月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总体情况 |
(10)制造业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政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现状 |
1.2.2 国内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选题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主要技术路线 |
2 资产减值会计政策基本理论 |
2.1 资产 |
2.2 资产减值 |
2.3 资产减值会计政策 |
3 资产减值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 |
3.1 公司盈利状况 |
3.2 管理当局变动因素 |
3.3 债务约束因素 |
3.4 其他因素 |
4 制造业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政策分析 |
4.1 制造业上市公司样本选择 |
4.2 资产减值数据定量分析 |
4.2.1 制造业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政策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1.1 板块特征分析 |
4.2.1.2 行业特征分析 |
4.2.1.3 地区特征分析 |
4.2.1.4 公司类型特征描述 |
4.2.2 多元回归模型分析 |
4.2.2.1 多元回归模型构建 |
4.2.2.2 多元回归模型总体结果分析 |
4.3 定量分析的其他结论 |
5 避免上市公司利用减值会计政策操纵利润的对策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四、大庆联谊2003年将巨亏(论文参考文献)
- [1]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研究 ——基于汉王科技的案例分析[D]. 游洁. 西南财经大学, 2014(02)
- [2]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行为的经济伦理学研究[J]. 牛文浩.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02)
- [3]论我国证券民事赔偿诉讼模式[D]. 洪海涛. 复旦大学, 2011(01)
- [4]中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研究 ——基于新旧会计准则比较分析[D]. 周冬华. 复旦大学, 2010(11)
- [5]上市公司利用长期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D]. 程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9(S2)
- [6]资产减值的经济后果检验 ——基于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的视角[D]. 步丹璐. 西南财经大学, 2008(11)
- [7]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的实证研究[D]. 东云. 山东农业大学, 2008(03)
- [8]上市公司操纵资产减值动因的实证分析[J]. 付羽.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8(03)
- [9]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研究[D]. 赵小刚. 重庆大学, 2007(06)
- [10]制造业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政策分析[D]. 韩晓晨.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