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孙红超[1](2021)在《教学改革背景下独立学院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育》文中研究说明"依法治国"是我国长治久安的根本,也是保障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基础。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与发展,大学生被侵权事件频发,不仅影响高等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也给社会大众带来诸多恐慌。教学改革背景下,独立学院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模式日趋更新,传统教育观不仅制约大学生参与法律维权的积极性,也会削弱大学生在社会主流局势中的主体地位。针对大学生法律意识薄弱问题,结合当前独立学院教学改革的大背景和红山学院开展的法律意识调查结果,对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并期望提出切实可行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方法。
张颂佳,富晓乾,宋莉,石晶,裴士聪[2](2021)在《当代大学生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法律意识培养探析》文中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增强自我综合能力判断基本上可以由法律意识培养而得,是我们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随着新时代步伐的稳步推进,无论是在经济、科技还是教育等领域,我国都取得令世界惊叹的成就。但在取得这些历史成就的发展进程中,仍然暴露出了一系列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如果要解决这些问题,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依法治国去完善和改进,从而不断提升我国法制综合治理能力。提升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也是时代发展主题,更是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需要受到大学生自身高校教育的影响。因此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要从这些方面入手,此文主要将对我们现今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现状,以及它的重要性进行相应的阐述,由此提出一系列相符合的指导对策。
孟玉桂[3](2021)在《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研究》文中指出国家安全是任何主权国家的基本利益,是保国安民的重要基石,历来都是“国之大事”。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世界权力结构的调整,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延展。一方面,在大国战略博弈的不断驱动下,国内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和军事安全等传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另一方面,面对百年未有大疫的考验,经济安全、信息安全、生物安全等非传统安全日益显现,使得我国面临的安全风险交织叠加,特别是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的各种威胁和挑战联动效应明显。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维护国家安全的有生力量,是否了解国家安全基本知识、具有国家安全意识、拥有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对新时代我国兴国安邦,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国家安全教育理论逻辑的源头活水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文本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们蕴含着丰富的关于国家安全教育思想的内容,为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论遵循。当前,许多高校对国家安全认识不足,国家安全教育的意识、内容、手段等严重滞后于国家安全战略的需要。再加之新时代大学生多为“00后”,由于长期生活在和平稳定以及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社会环境下,其理性思维和辨识能力不强,缺乏危机意识,在国家安全面临威胁的状况时缺乏敏锐的思想分辨力和价值判断力,这既影响个人全面发展,也阻碍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因此,如何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构筑起维护国家安全的铜墙铁壁,是一项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总体来说,当前大学生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整体情况是积极向好的,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内容不全面、目标不明确;二是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方法单一、实效性不高;三是教师在国家安全教育上认识有误区、能力有短板;四是大学生学习国家安全知识积极性不高、国家安全意识薄弱。究其原因,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对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认识不到位;二是高校对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重视不够;三是大学生对提高自身的国家安全意识存在认识偏差。进入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必须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主题,依据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任务,培养具有扎实的国家安全基本知识、强烈的国家安全意识、较强的维护国家安全能力的时代新人。根据时代需要和大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国家安全教育主要从三个维度着力:一是政府应提高认识并发挥主导作用;二是学校应进一步重视并发挥主体作用;三是大学生应纠正在国家安全意识养成上的认识偏差发挥主动作用。
王东红[4](2021)在《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研究》文中指出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全面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需要我国公民具有良好的法治意识,特别是宪法意识。大学生作为我国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青年群体,是当代中国学习、遵守、普及和维护宪法的重要力量,更是中国未来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宪法意识是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统领,是最重要、最基础的法律意识,是大学生关于宪法的知识、观点、心理和思想的总和。它反映了大学生对现行宪法和宪法实施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具体包括大学生对宪法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对宪法功能的认识、对宪法实施的评价、对基本权利保护和行使状况的感受、对宪法之治的渴望和践行的意志等。论文厘清宪法意识与法律意识、宪法意识与法治意识、宪法意识与公民意识、宪法意识与宪法思维、宪法意识与宪法信仰等相关概念的关系。揭示了宪法意识的横向结构,即包括宪法知识、宪法理想、宪法情感、宪法意志、宪法评价和宪法信仰六个方面内容。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提出我国公民宪法意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宪法至上意识、党的全面领导意识、基本权利意识、权力监督意识和遵守规则意识。论文对大学生宪法意识及其培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在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大学生宪法意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宪法至上意识尚未形成、基本权利意识有待加强、权力监督意识有待提高等。对大学生宪法意识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影响大学生宪法意识的客观原因主要包括:社会因素方面,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传统文化中封建残余观念的影响和宪法未得到全面实施的影响等。学校因素方面,对宪法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够、主导师资力量不足、没有形成培育合力等。家庭因素方面,家长受自身宪法法律知识和宪法意识的限制,缺乏对孩子进行宪法意识培育重要性的认识;家长培养目标的功利性,缺乏对孩子个性自由的尊重;家长教育方式或溺爱或体罚,缺乏对孩子进行规则意识和监督意识的培养等。发现影响大学生宪法意识的主观原因主要是:宪法社会实践体验不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确立,认识能力分析能力较低,缺乏学习和思考的主观能动性等自身因素的影响。论文认为,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指导思想,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推进大学生宪法意识提高为目标,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大学生成长规律,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进行培育的过程。论文明确了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目标和原则。强调通过优化社会环境、加强学校教育、重视家庭教育和强化自我教育四种途径加强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
刘冬梅[5](2021)在《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末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飞跃式发展,在经济发展背后衍生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问题。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因素,接踵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影响着人类的居住空间,公民逐渐意识到生态环保的重要性。生态危机的核心是人类的价值观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就要改变公民的生态价值观念,建构选择绿色生态文明模式。新时代我国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建构了绿色发展道路。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同理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生态责任意识水平影响着大学生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关系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进程。对大学生进行生态责任意识培养,即顺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号召,又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从四个部分进行阐述:在绪论部分梳理了国内外对生态责任意识的研究现状,论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一章是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的理论概述部分,对生态责任意识与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的内涵、特点进行界定,梳理分析了生态责任意识的理论基础并提出新时代对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培养的意义;第二章论述了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现存在的问题,并对现存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第三章探讨了提高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的实施路径,需要社会、高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共同努力。
刘颂迪[6](2021)在《大学生社会兼职的问题及其治理对策研究 ——基于云南省普通本科院校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当今时代背景下,我国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人们的心理、价值观等也在无形中被影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到来,高校规模不断扩大,速度不断加快,在校大学生数量和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因而导致就业形势严峻,人才竞争激烈。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出于对日后人才竞争和现实家庭经济负担等因素的考虑,逐渐加入到从事社会兼职工作的大学生人群中。目前,大学生参与社会兼职的人数呈上升趋势。由于校园内勤工助学岗位有限,所以绝大多数学生选择在校外进行社会兼职,社会兼职成为大学生校园生活的组成部分,占据着大学生的大量时间。不可否认的是,社会兼职在提高大学生一般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及社会竞争力,从而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意义。但是,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兼职过程中相伴而生的诸多问题也值得被关注和思考。如何加强大学生有关社会兼职活动的有效指导,使其规范化、有序化、健康化,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产生着重要影响。本研究在之前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图书馆、互联网(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等渠道收集、整理国内外有关大学生社会兼职的主要文献,对大学生参与社会兼职的现状、动机、存在问题、利弊、权益保护等方面研究进行综述,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的方法,深入了解到当前云南省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社会兼职的现状。通过开展实证调查发现,大学生在从事社会兼职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社会兼职与学业相冲突、缺少规划、获取兼职的渠道不畅、人身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及与初始动机相背离等问题,由于教育结构造成社会需求的不平衡、相关部门法律制度不完善、学校对大学生社会兼职缺乏重视、大学生法律意识薄弱等种种原因,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弱化了社会兼职对学生发展积极效用的发挥,这迫切需要从社会、学校、学生自身三个层面出发,通过采取一些治理对策引导大学生正确合理地进行社会兼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需求与人的自身发展需求提供和谐的环境。
林红彦[7](2021)在《石家庄市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体育法规的认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体育法规建设的不断完善,依法治体不断纳入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并取得了一系列显着成就,在知识增量上完成了初步积累,在成果转换上开始服务于实践。特别是在体育强国提出以后,随着我国体育市场、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体育领域的各种体育纠纷事件和体育法案例也不断涌现出来。体育专业大学生作为不断推动体育领域发展的栋梁之材,理应清楚我国颁布的体育法律法规及其内容,明确自身享有的权利和义务,提升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确保我国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为体育法制建设的后备人才奠定坚实基础。然而,如何使学生明确自身享有的体育权利和义务以及怎样运用法律手段进行体育权利的救济,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原因及其意义所在。为此,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调查石家庄市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体育法规的认知状况,分析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体育法规认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特征,初步探讨其形成的原因及如何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体育法规的认知水平。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法规认知状况进行分析,分别从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角度剖析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我国体育法规的整体认知状况。研究表明:学法方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法规学习现状很不理想,对体育法规知识的学习和认识不够充分。表现为:学生对体育法学学科的认识较差、体育法学课程开设的程度较低、对体育法规知识的获取途径比较分散,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被动性。其次,部分学生对体育法规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较差,缺乏对体育法规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知法方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我国颁布的体育法规以及体育法规内容的掌握程度不高。主要表现为:对我国颁布的体育法规的掌握主要停留在“不知道”和“知道,但不了解”的层面。其次,对体育法规内容能够做出正确回答的比例较低,仅占38.3%,其中对学校体育法规的掌握最好;社会体育法规次之;竞技体育法规最差。守法方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法律意识并不理想,虽然学生能够做出正确选择的比例最高,但也有将近一半的比例,学生对体育法律现象的违法行为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用法方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体育法规践行和运用的积极性不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表现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维权意识差、不知道如何通过法律程序去解决体育纠纷,维护自身的体育权益。其次,仅有4.1%的学生知道通过体育仲裁解决的体育纠纷。通过调查石家市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体育法规的认知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体育法学研究的现实是体育法学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对体育法规的认知状况与我国体育法教学、体育法学人才培养以及实际应用的状况相脱离。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通过不断加大高校对体育法学课程的开设程度;积极开展多种途径的体育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大学生对体育法律现象的问题意识;培养大学生体育法律实践及实际应用能力等相应对策,以期推动我国青年体育法学人才的培养,逐步实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树立体育法律信仰、建立体育规则意识、培养体育道德价值观念。
王怡[8](2021)在《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 ——以天津职业大学为例》文中认为法律意识是与群体或个体心理特征相联的、人们关于法现象的认知、情绪和意志的总和。高职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是在高职教育阶段,通过教育教学、校园活动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法律知识有所增长,法律行为有所规范,法律意识有所提高的活动,是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培养内容。对高职学生法律意识培养进行研究,应从实践出发,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理性思考,提出解决策略。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学生法律意识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目前,针对高职学生法律意识的研究略显薄弱,有限的文献中,多是以“大学生”作为对象,较少将高职学生作为独立群体进行研究。针对法律意识提高的培养研究,多以学生情况作为出发点,很少思考教育政策制定、教学现状及培养策略的研究状况、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本文以高职学生为研究群体,通过对592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学生法律意识基本情况、学校法律教学开展现状。接着,本文梳理了高职院校法律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一是高职院校对法律意识培养重视不足,主要体现在:课时安排较少、内容体系分散、知识难以强化几个方面;二是教师专业性不强,表现在缺少法律背景、授课难以深入两方面;三是课外法律活动较少,包括校园活动形式单一、普法宣传力度不足。最后,研究结合目前高职法律意识培养总体状况,提出培养策略。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高校对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改革法制教学模式单独设立法律基础课程、组建专业的教师队伍提高教育者专业素养和积极组织法律活动。研究指出,重视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将法律基础课程提高到与思政、英语等课程的同等高度,是引导学生守护法律这个道德底线的重要途径。二是改革现有教学设置,要全面增加法律课时、合理制定教学方案改革现有教学模式。三是在组建专业教师队伍方面,要引进法律人才,优化师资构成,开展教研活动,增加知识储备。四是,高职院校应该积极组织法律活动,通过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设实践基地、营造法律气氛、加大宣传力度等多种途径实现提高学生法律意识的目标。
辛显华[9](2021)在《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研究》文中认为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法治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法治观教育作为一项政治性、理论性、实践性、时代性很强的综合性教育活动,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法治信仰、树立走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心,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推动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以马克思恩格斯法律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为理论基础,以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为思想借鉴,阐述了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相关概念,分析了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现状及成因,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对策。全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研究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相关概念。分析“法治”和“法治观”的概念是进行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前提。本文以古今中外有关“法律”和“法治”等概念进行研究,界定了“法治”和“法治观”的概念。同时,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相比其他群体而言所具有的特殊性,并阐述了开展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重要性。第二,阐释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理论基础。分析马克思恩格斯法律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是进行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重要基础。本文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法的性质、地位以及法律职能的研究,体现了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科学性。同时,本文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价值,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坚持公平正义,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等法治思想作为研究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内容。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研究为大学生法治观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借鉴。第三,通过社会调查对大学生法治观现状以及大学生法治观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从数据分析来看,大学生法治观呈现良好的态势,表现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高度认同、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以法治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绝大多数大学生能够树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意识。同时,大学生法治观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一部分大学生存在特权观念、缺乏对错误法律思想的判断力以及缺乏依法维权的意识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本文深入分析了大学生法治观存问题的原因,包括法治观教育体系不完备、法治观理论教育与实践结合不紧密、法治观教育合力尚未形成以及社会存在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等现象。第四,提出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对策。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根本遵循。本文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导下,阐述了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对策,包括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重要作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创新教育方法。第五,提出构建有利于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社会环境。当前,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社会环境不断改善,但是,依然存在着结构性、阶段性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必须在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为大学生法治观教育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总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在促进全社会形成尊法守法学法用法良好氛围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法治观教育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是高等学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深刻的现实意义,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进程中,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李国庆[10](2021)在《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教育引导对策研究,是新形势下新媒体迅猛发展与大学生道德教育发展新阶段的需要。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道德素养的水平关系到全社会主流道德意识的发展方向。研究本问题有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综合道德素质,同时在互联网+大背景下,维护网络安全、构建教育强国离不开大学生群体。因此,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以及相应教育对策尤为迫切。本文通过阅读、研究大量的文献资料,系统掌握当前最新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调查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希望达到“了解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分析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影响因素,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引导对策”之目的。论文通过厘清网络道德的相关概念,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借鉴,通过科学界定相关概念,对相关概念和关系进行确定和澄清,阐述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思想借鉴。并对当前中国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现状进行梳理,归纳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网络言行道德失范、网络交往道德失范、网络学术道德失范等基本表现。通过问卷调查,准确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为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教育引导对策奠定基础。然后,分析和阐释当前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道德问题的影响因素,并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影响因素进行数据分析,进而掌握影响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网络社会自身特性、学校教育不足、社会外部环境以及家庭中父母的教育缺失等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为提出科学的对策奠定基础。梳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教育引导目标和原则,将培育理性网络行为,维护网络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引导的目标,提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教育引导的原则。最后,对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教育和引导对策做出诠释,分别从网络社会、大学生自身、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监管角度提出具体的、实践性的对策建议。当今的中国社会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西方国家网络意识形态的威胁,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嘱托,将大学生培养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栋梁。
二、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教学改革背景下独立学院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育(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独立学院改革趋势 |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现状 |
1.调查对象 |
2.调查分析 |
3.大学生法律意识薄弱的原因 |
三、教学改革背景下大学生法律意识培育的重要性 |
1.树立守法意识 |
2.学会自我保护 |
3.规范学院环境 |
4.维护社会稳定 |
四、大学生法律意识培育的对策 |
1.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
2.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
3.深化教育改革 |
4.改善社会环境 |
结束语 |
(2)当代大学生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法律意识培养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现状 |
2.1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个人的因素 |
2.2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高校的因素 |
三、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
3.1互联网大背景下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有助于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
3.2互联网大背景下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有助于大学生正确引导大学生走向社会 |
四、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途径 |
4.1通过互联网大背景下的优势,积极促进提升大学生自身水平 |
4.2通过互联网大背景下的优势,快速加快高校培养力度的步伐 |
五、结语 |
(3)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不足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及研究不足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1.3.4 研究不足 |
2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相关概念、基本内容及现实意义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新时代 |
2.1.2 国家安全与国家安全意识 |
2.1.3 国家安全教育 |
2.1.4 总体国家安全观 |
2.2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基本内容 |
2.2.1 国家安全意识教育 |
2.2.2 国家安全形势教育 |
2.2.3 国家安全法律法规教育 |
2.2.4 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 |
2.3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现实意义 |
2.3.1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是加强高校思政工作的应有之义 |
2.3.2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
2.3.3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
2.3.4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是维护国际和平发展的迫切需要 |
3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理论基础 |
3.1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安全及国家安全教育的理论 |
3.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关于国家安全及国家安全教育的思想 |
3.2.1 毛泽东思想中关于国家安全的思想 |
3.2.2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关于国家安全的思想 |
3.2.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国家安全的重要论述 |
4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现状 |
4.1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
4.2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
4.2.1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内容不全面、目标不明确 |
4.2.2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方法单一、实效性不高 |
4.2.3 教师在国家安全教育上认识有误区、能力有短板 |
4.2.4 大学生学习国家安全知识积极性不高、国家安全意识薄弱 |
4.3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4.3.1 政府对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认识不到位 |
4.3.2 高校对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重视不够 |
4.3.3 大学生对提高自身的国家安全意识存在认识偏差 |
5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对策 |
5.1 政府应发挥在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
5.1.1 筑牢和平年代更加重视国家安全教育的思想根基 |
5.1.2 整合社会资源,搭建国家安全教育各类平台 |
5.1.3 优化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社会环境 |
5.2 高校应发挥在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
5.2.1 坚持立德树人办学理念,认真落实国家安全教育各项工作 |
5.2.2 提升教师在国家安全教育上的素质和能力 |
5.2.3 打造国家安全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精品项目 |
5.3 大学生应发挥在国家安全意识养成上的主动作用 |
5.3.1 增强自身国家安全意识,厚植爱国情怀 |
5.3.2 丰富自身国家安全知识,坚持与时俱进 |
5.3.3 规范自身国家安全行为,做到知行统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理论基础 |
1.3.1 马克思主义法律观 |
1.3.2 习近平法治思想 |
1.3.3 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的创新点 |
2 宪法意识概述 |
2.1 宪法意识的概念 |
2.1.1 宪法意识的内涵 |
2.1.2 宪法意识与相关概念 |
2.2 宪法意识的结构 |
2.2.1 宪法知识 |
2.2.2 宪法理想 |
2.2.3 宪法情感 |
2.2.4 宪法意志 |
2.2.5 宪法评价 |
2.2.6 宪法信仰 |
2.3 宪法意识的功能 |
2.3.1 指导科学立法功能 |
2.3.2 促进严格执法功能 |
2.3.3 保证公正司法功能 |
2.3.4 引导全民守法功能 |
2.4 我国公民宪法意识的基本内容 |
2.4.1 宪法至上意识 |
2.4.2 党的全面领导意识 |
2.4.3 基本权利意识 |
2.4.4 权力监督意识 |
2.4.5 遵守规则意识 |
3 大学生宪法意识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实施与回收 |
3.1.1 问卷设计思路 |
3.1.2 抽样方案设计 |
3.1.3 问卷回收 |
3.2 大学生宪法意识现状的整体特征 |
3.2.1 对宪法重要性的认识有所提升 |
3.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念认同度高 |
3.2.3 对宪法基本知识有较好了解 |
3.2.4 主动维权意识较好 |
3.2.5 对宪法实施效果持肯定性评价 |
3.3 大学生宪法意识差异性分析 |
3.3.1 基于自然因素的差异分析 |
3.3.2 基于成长背景因素的差异分析 |
3.3.3 基于教育因素的差异分析 |
3.3.4 基于海外生活经历、校外兼职的差异分析 |
4 大学生宪法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
4.1 大学生宪法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宪法至上意识尚未形成 |
4.1.2 基本权利意识有待加强 |
4.1.3 权力监督意识有待提高 |
4.2 大学生宪法意识生成的影响因素 |
4.2.1 社会因素 |
4.2.2 学校因素 |
4.2.3 家庭因素 |
4.2.4 自身因素 |
5 加强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目标与原则 |
5.1 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目标 |
5.1.1 认知目标 |
5.1.2 情感目标 |
5.1.3 行为目标 |
5.1.4 发展目标 |
5.2 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原则 |
5.2.1 方向性原则 |
5.2.2 求实性原则 |
5.2.3 渗透性原则 |
5.2.4 主体性原则 |
6 加强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途径与方法 |
6.1 优化社会环境 |
6.1.1 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 |
6.1.2 优化全面实施宪法的政治环境 |
6.1.3 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文化环境 |
6.1.4 优化媒体融合传播的网络环境 |
6.2 加强学校教育 |
6.2.1 发挥“基础”课的主渠道关键课程作用 |
6.2.2 开设“中国宪法”课程为通识必修课 |
6.2.3 挖掘其他课程蕴含的宪法教育资源 |
6.2.4 践行依宪治校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
6.3 重视家庭教育 |
6.3.1 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
6.3.2 培养遵守规则意识 |
6.3.3 营造民主家风 |
6.4 强化自我教育 |
6.4.1 增强对宪法重要性认识 |
6.4.2 积极参与宪法法治类实践 |
6.4.3 发挥朋辈教育作用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大学生宪法意识调查问卷 |
附录B 问卷赋值题评分 |
附录C 访谈提纲及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概述 |
第一节 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的界定 |
一、生态责任与生态责任意识 |
二、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的内涵 |
三、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的特点 |
第二节 生态责任意识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责任思想 |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责任思想 |
三、生态伦理学中的生态责任思想 |
四、新时代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 |
第三节 培养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的意义 |
一、有利于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
二、有利于加强绿色校园建设 |
三、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存在的问题 |
一、生态认识水平不足 |
二、生态道德修养不高 |
三、生态意识与生态行为脱节 |
第二节 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社会生态环境因素影响 |
二、高校生态责任意识培养不足 |
三、家庭生态责任意识氛围淡薄 |
四、大学生自身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提高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的实施路径 |
第一节 优化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培养的社会环境 |
一、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生态环境 |
二、加强社会生态环境的法治保障 |
三、发挥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 |
第二节 发挥高校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培养的主阵地优势 |
一、开设生动有趣的生态教育课程 |
二、加强高校生态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
三、开展校园生态文化建设 |
第三节 树立生态良好家风促进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养成 |
一、加强家庭的生态责任教育 |
二、家长树立生态责任榜样力量 |
第四节 提高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的自我教育能力 |
一、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
二、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大学生社会兼职的问题及其治理对策研究 ——基于云南省普通本科院校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国家在人才培养政策中提出相关要求 |
二、高校扩招过程中出现大学生教育质量下降现象 |
三、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要求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大学生参与社会兼职现状的研究 |
二、大学生社会兼职动机的研究 |
三、大学生社会兼职存在问题的研究 |
四、大学生社会兼职利弊的研究 |
五、大学生社会兼职权益保护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技术路线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支撑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厘定 |
一、社会兼职 |
二、大学生社会兼职 |
第二节 相关的理论支撑 |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
二、大学职能理论 |
三、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理论 |
第二章 大学生社会兼职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调查对象选取 |
二、问卷编制 |
第二节 大学生社会兼职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
一、大学生参与社会兼职的总体状况 |
(一)社会兼职的人口统计变量分析 |
(二)对待社会兼职的态度 |
(三)大学生参与社会兼职的类型 |
(四)大学生从事社会兼职的目的 |
(五)大学生从事社会兼职的渠道 |
(六)关于大学生社会兼职考虑的因素 |
(七)关于大学生社会兼职的时间 |
(八)关于大学生社会兼职与学习的关系 |
(九)关于大学生从事社会兼职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度 |
(十)大学生从事社会兼职带来的收获 |
(十一)大学生在社会兼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
第三章 大学生社会兼职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大学生社会兼职存在的问题 |
一、社会兼职工作与大学生学业的冲突 |
二、大学生从事社会兼职缺少规划 |
三、社会兼职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
四、大学生获取社会兼职的渠道不畅 |
五、大学生的人身劳动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
六、大学生从事社会兼职逐渐与初始动机相背离 |
第二节 大学生社会兼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社会原因 |
(一)教育结构造成社会需求的不平衡 |
(二)高等教育扩招导致的就业形势严峻 |
(三)相关部门法律法规不完善 |
(四)中介市场混乱无章 |
二、学校原因 |
(一)对大学生社会兼职重视程度不足 |
(二)对大学生从事社会兼职的指导机构作用有限 |
(三)学校对大学生社会兼职的管理缺乏有效力 |
三、个人原因 |
(一)缺乏合理的兼职生涯规划 |
(二)大学生认知水平有限 |
(三)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失调 |
(四)大学生法律意识薄弱 |
(五)大学生缺乏相关法律知识 |
第四章 大学生社会兼职治理中的对策及建议 |
第一节 国外在大学生兼职方面的治理经验 |
一、美国大学生社会兼职治理的相关经验 |
二、日本大学生社会兼职治理的相关经验 |
三、法国大学生社会兼职治理的相关经验 |
四、英国大学生社会兼职治理的相关经验 |
第二节 大学生社会兼职的治理对策 |
一、社会层面 |
(一)完善保障大学生社会兼职权益的相关法律 |
(二)清理整顿职介市场和职介机构 |
(三)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处罚力度 |
(四)鼓励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
二、学校层面 |
(一)重视并关注大学生的经济和心理状况 |
(二)重视大学生社会兼职指导机构作用的发挥 |
(三)设立专门的大学生社会兼职管理机构 |
三、个人层面 |
(一)明确从事社会兼职活动的目的 |
(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三)增强对社会兼职信息的辨别意识和筛选能力 |
(四)注重相关法律理论知识学习和法律意识培养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大学生社会兼职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大学生社会兼职调查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石家庄市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体育法规的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国内体育法规研究现状 |
1.1.1 体育法规体系研究 |
1.1.2 体育法学教育研究 |
1.1.3 体育法规认知现状 |
1.2 国外体育法规的相关研究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调查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3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体育法规认知内容的确立 |
3.1 体育法规认知 |
3.2 体育法规认知内容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体育法规学习的现状研究 |
4.1.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体育法学学科认识的结果与分析 |
4.1.2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法学课程开设的结果与分析 |
4.1.3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获取体育法规知识途径的结果与分析 |
4.1.4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体育法规教育重要性的结果与分析 |
4.2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我国颁布的体育法规掌握的现状研究 |
4.2.1 对宪法的掌握结果与分析 |
4.2.2 对体育法的掌握结果与分析 |
4.2.3 对体育行政法规的掌握结果与分析 |
4.2.4 对体育部门规章的掌握结果与分析 |
4.3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我国颁布的体育法规内容掌握的现状研究 |
4.3.1 对学校体育法规掌握结果与分析 |
4.3.2 对竞技体育法规掌握结果与分析 |
4.3.3 对社会体育法规掌握结果与分析 |
4.3.4 对不同体育法规内容掌握的对比结果与分析 |
4.4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遵守和维护体育法规的法律意识 |
4.5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体育法规的践行和运用 |
5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法规认知影响因素分析 |
5.1 社会环境因素 |
5.1.1 社会法制宣传教育不到位 |
5.1.2 体育法规不健全 |
5.1.3 体育法规的社会需求相对不足 |
5.2 学校因素 |
5.2.1 体育法学课程开设程度较低 |
5.2.2 高校对体育法制教育的忽视 |
5.3 自身因素 |
5.3.1 对体育法律法规知识的缺失 |
5.3.2 个人法律意识淡薄 |
5.3.3 缺乏体育法律实践能力 |
6 增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法规认知的对策 |
6.1 积极开展多种途径的体育法制宣传教育 |
6.2 加强高校对体育法制教育的重视力度 |
6.3 加大高校对体育法学课程的开设程度 |
6.4 增强大学生对体育法律现象的问题意识 |
6.5 注重培养大学生体育法律实践及实际应用的能力 |
6.6 重视培养学生体育人文精神,树立体育法律信仰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8)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 ——以天津职业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关于法律意识内涵的研究 |
1.3.2 关于高职学生法律意识现状的研究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高职学生法律意识概述 |
2.1 法律意识的含义 |
2.1.1 法律意识的概念 |
2.1.2 法律意识的特点 |
2.1.3 法律意识的分类 |
2.2 高职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特征 |
2.2.1 知识与基础 |
2.2.2 理论与实践 |
2.2.3 统一与差异 |
第3章 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调查 |
3.1 调查研究的实施过程 |
3.1.1 问卷的设计与编制 |
3.1.2 调查样本分布 |
3.2 高职学生法律意识基本情况 |
3.2.1 关注法律问题 |
3.2.2 守法观念良好 |
3.2.3 法律知识匮乏 |
3.2.4 维权能力较差 |
3.2.5 学习意愿较强 |
第4章 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高职院校对法律意识培养重视不足 |
4.1.1 课时安排较少 |
4.1.2 内容体系分散 |
4.1.3 知识难以强化 |
4.2 没有专业的法律教学团队,法律知识传播难以深入 |
4.2.1 缺少专业背景 |
4.2.2 授课难以深入 |
4.3 课外法律活动较少 |
4.3.1 校园活动形式单一 |
4.3.2 普法宣传力度不足 |
第5章 高职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策略 |
5.1 加强高职院校对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视程度 |
5.1.1 完善顶层设计 |
5.1.2 推进资源共享 |
5.1.3 加强合作交流 |
5.2 改革教学设置,单独设立法律基础课程 |
5.2.1 全面系统增加法律基础课时 |
5.2.2 科学合理制定法律教学方案 |
5.3 组建专业的教师队伍,提高教育者的法律素养 |
5.3.1 引进法律专门人才 |
5.3.2 优化法律师资构成 |
5.3.3 开展法律教研活动 |
5.3.4 增加法律知识储备 |
5.4 积极组织法律活动 |
5.4.1 调配社会资源,建设实践基地 |
5.4.2 完善图书资料,利用第二课堂 |
5.4.3 丰富校园活动,营造法律气氛 |
5.4.4 成立法律社团,加大宣传投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大学生法律意识情况问卷调查 |
(9)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选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方法 |
1.3.1 跨学科研究法 |
1.3.2 阶级分析法 |
1.3.3 问卷调查法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1.4.1 阐述习近平法治思想对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指导意义 |
1.4.2 分析大学生法治观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1.4.3 提出通过“第二课堂”加强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对策 |
第2章 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相关概念 |
2.1 法治观的内涵 |
2.1.1 “法治”的界定 |
2.1.2 “法治观”的界定 |
2.2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内容 |
2.2.1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 |
2.2.2 宪法及基本法律知识 |
2.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 |
2.3 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特征 |
2.3.1 教育对象的可塑性 |
2.3.2 教育过程的规范性 |
2.3.3 教育内容的系统性 |
2.4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重要意义 |
2.4.1 坚定新时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信仰 |
2.4.2 树立新时代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心 |
2.4.3 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扞卫者 |
2.4.4 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
第3章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理论基础与思想借鉴 |
3.1 马克思恩格斯的法律思想 |
3.1.1 法的关系反映着经济关系 |
3.1.2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
3.1.3 法律具有政治统治和管理社会的双重职能 |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 |
3.2.1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
3.2.2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
3.2.3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
3.3 以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为思想借鉴 |
3.3.1 “隆礼重法” |
3.3.2 “以法而治” |
3.3.3 “法不阿贵” |
第4章 大学生法治观现状分析 |
4.1 大学生法治观呈现良好态势 |
4.1.1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高度认同 |
4.1.2 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
4.1.3 以法治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 |
4.1.4 绝大多数大学生具有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意识 |
4.2 大学生法治观存在的问题 |
4.2.1 一部分大学生存在特权观念 |
4.2.2 缺乏对错误法律思想的辨别力 |
4.2.3 缺乏依法维权的意识 |
4.3 大学生法治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法治观教育体系不完备 |
4.3.2 法治观理论教育与实践结合不紧密 |
4.3.3 法治观教育合力尚未形成 |
4.3.4 社会存在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等现象 |
第5章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对策 |
5.1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 |
5.1.1 党的领导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
5.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5.1.3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
5.1.4 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
5.2 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重要作用 |
5.2.1 加大思政课教学中法治教育力度 |
5.2.2 提升“第二课堂”法治教育水平 |
5.2.3 加强法治类通识课教育 |
5.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5.3.1 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法治素养 |
5.3.2 增强辅导员、管理人员的法治教育能力 |
5.3.3 聘任司法实务人员参与思政课教学 |
5.4 创新教育方法 |
5.4.1 创新理论讲授方式 |
5.4.2 丰富实践教育载体 |
5.4.3 加强校园法治教育宣传阵地建设 |
第6章 构建有利于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社会环境 |
6.1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
6.1.1 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
6.1.2 彰显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
6.1.3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6.2 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
6.2.1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
6.2.2 发挥“关键少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示范引领作用 |
6.2.3 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
结束语 |
附录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观教育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10)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的相关概念 |
2.1.1 网络与网络社会 |
2.1.2 道德与网络道德 |
2.1.3 失范与道德失范 |
2.1.4 道德教育和道德引导 |
2.2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指导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道德教育理论 |
2.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思想 |
2.2.3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道德教育的思想 |
2.3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 |
2.3.1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 |
2.3.2 舆论引导理论 |
2.3.3 道德建设理论 |
2.3.4 理性行为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和特征 |
3.1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调查 |
3.1.1 问卷调查设计及调查目的 |
3.1.2 问卷调查思路及问卷内容 |
3.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 |
3.2.1 大学生网络言行道德失范 |
3.2.2 大学生网络社交道德失范 |
3.2.3 大学生网络学术道德失范 |
3.2.4 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失范 |
3.3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特征 |
3.3.1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相对普遍性 |
3.3.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象隐蔽性 |
3.3.3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层次性 |
3.4 本章小结 |
4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影响因素 |
4.1 大学生自身的因素 |
4.1.1 身心发展阶段的特殊性 |
4.1.2 极端崇拜网络信息的心态 |
4.1.3 追逐经济利益的心态 |
4.1.4 人格特征与网络成瘾 |
4.1.5 网络法律道德意识淡薄 |
4.2 同伴关系因素 |
4.2.1 不良交往对象 |
4.2.2 不良交往内容 |
4.3 家庭因素 |
4.3.1 家庭教育的缺失 |
4.3.2 父母的负面样板效应 |
4.4 学校因素 |
4.4.1 学校重视力度不够 |
4.4.2 师资力量比较弱 |
4.4.3 教育管理缺位 |
4.5 社会环境因素 |
4.5.1 局部社会道德的失范 |
4.5.2 部分消极舆论的引导 |
4.5.3 网络信息行政部门监督管理不足 |
4.5.4 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
4.6 网络社会因素 |
4.6.1 网络社会的开放性 |
4.6.2 网络社会的多元性 |
4.6.3 网络社会的时效性 |
4.6.4 网络社会引导的规范性 |
4.6.5 网络道德规范的约束力 |
4.7 本章小结 |
5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教育引导目标和原则 |
5.1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引导的目标 |
5.1.1 培育理性网络行为 |
5.1.2 维护网络社会的和谐稳定 |
5.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教育引导的原则 |
5.2.1 疏导与治理并重原则 |
5.2.2 内化与外化并重原则 |
5.2.3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原则 |
5.2.4 网上教育与现实教育相结合原则 |
5.2.5 科学灌输与隐性渗透相结合原则 |
5.3 本章小结 |
6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教育引导对策 |
6.1 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网络道德素质 |
6.1.1 增强自身的道德意志 |
6.1.2 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 |
6.1.3 养成自身良好的道德习惯 |
6.1.4 培养自身的网络文明素养 |
6.2 强化网络道德的家庭教育 |
6.2.1 合理引导大学生同伴交往 |
6.2.2 强化家庭网络道德教育 |
6.2.3 发挥父母的示范作用 |
6.3 加强学校网络道德教育 |
6.3.1 加强诚实守信教育 |
6.3.2 完善德育微平台建设 |
6.3.3 开设网络道德课程 |
6.3.4 更新网络道德教育形式 |
6.4 优化网络道德的社会环境 |
6.4.1 营造良好社会道德氛围 |
6.4.2 积极引导社会舆论 |
6.4.3 树立正确价值观取向 |
6.4.4 改变网络社会不良风气 |
6.4.5 净化网络空间 |
6.5 政府管理层面的治理举措 |
6.5.1 政府行政部门加强监督管理 |
6.5.2 立法机构健全法律法规 |
6.5.3 司法机构从严执法 |
6.5.4 网络信息机关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构建网络安全体系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教育引导对策研究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四、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教学改革背景下独立学院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育[J]. 孙红超. 林区教学, 2021(09)
- [2]当代大学生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法律意识培养探析[J]. 张颂佳,富晓乾,宋莉,石晶,裴士聪. 公关世界, 2021(16)
- [3]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研究[D]. 孟玉桂.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研究[D]. 王东红.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5]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 刘冬梅.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6]大学生社会兼职的问题及其治理对策研究 ——基于云南省普通本科院校的调查[D]. 刘颂迪.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7]石家庄市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体育法规的认知研究[D]. 林红彦.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8]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 ——以天津职业大学为例[D]. 王怡.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1(09)
- [9]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研究[D]. 辛显华. 辽宁大学, 2021
- [10]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研究[D]. 李国庆.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