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轮南低隆起油气藏GOR特征及地质意义

塔里木盆地轮南低隆起油气藏GOR特征及地质意义

一、Reservoir petroleum inclusion GOR characteristics and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from the Lunnan Low Uplift of the Tarim Basin(论文文献综述)

周晨曦[1](2021)在《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海相原油油源、成熟度与充注期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长期以来是油气勘探和研究的重点地区。塔里木盆地经历过多期构造运动和多期成藏过程,盆地内油气资源分布情况复杂。随着塔里木盆地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深入,油气勘探逐渐由浅层向深层-超深层方向发展,取得了显着成果。该盆地仍然具有巨大的油气资源勘探潜力。塔中和塔北地区是盆地内重要的产油区,本研究对塔里木盆地塔中和塔北地区原油样品和盆地内烃源岩样品开展油源研究,明确原油样品和烃源岩样品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金刚烷类化合物特征以及碳同位素分布特征,进而进行油源对比,揭示油气混合充注过程。本研究对研究区内138个未经生物降解作用的原油样品和盆地内40个烃源岩样品中的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进行分析,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本研究中原油样品的生物来源均为菌藻等低等水生生物;(2)本研究中大部分地表部面烃源岩样品遭受过不同程度的风化作用。烃源岩样品的生物来源为菌藻等低等水生生物,为典型的海相藻类沉积类型;(3)什艾日克浅钻烃源岩样品、什艾日克剖面烃源岩样品和苏盖特布拉克剖面玉尔吐斯组烃源岩样品形成于还原的沉积环境。通过对研究区内138个未经生物降解作用的原油样品和盆地内40个烃源岩样品进行甾烷、萜烷分析,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本研究所有原油样品和烃源岩样品规则甾烷分布模式均为C27甾烷>C28甾烷<C29,与盆地内典型海相原油的规则甾烷的分布特征一致;(2)塔北地区原油样品和塔中地区大部分原油样品表现出奥陶系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特征,塔中地区少部分原油样品表现出寒武系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特征;(3)塔中地区部分原油样品C30重排藿烷/C29Ts比值和C30重排藿烷/C30藿烷比值较高;(4)本研究中40个烃源岩样品均与前人报道的塔里木盆地寒武-下奥陶统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特征一致;(5)结合原油样品的金刚烷类化合物异构化指标实验结果,本研究认为大部分塔中地区原油样品的成熟度高于大部分塔北地区原油样品的成熟度,塔北地区原油样品中也含有少量成熟度较高的原油样品;(6)根据塔中和塔北地区原油样品C23三环萜烷/(C23三环萜烷+C30藿烷)比值与甾、萜烷浓度图版,将甾、萜烷分为三类:第一类包括Tm、C29藿烷和C30藿烷等五环三萜烷,随成熟度增高,这类化合物浓度降低较快,热稳定性相对较低;第二类包括Ts、C29Ts和C30重排藿烷等五环三萜烷、C27和C29规则甾烷各异构体,随成熟度增高,这类化合物浓度降低较慢,热稳定性中等;第三类包括C27重排甾烷、C21甾烷和C23三环萜烷,随成熟度增高,这类化合物浓度先增高、后降低,降低速率低于前两类化合物浓度,热稳定性相对较高。在常用的甾、萜烷成熟度指标中,Ts/(Ts+Tm)、C29Ts/(C29Ts+C29藿烷)和C30重排藿烷/(C30重排藿烷+C30藿烷)比值是基于第一类和第二类化合物之间热稳定性差异。C27重排甾烷/(C27重排甾烷+C27规则甾烷)和C21/(C21+ΣC29)甾烷比值是基于第二类与第三类化合物之间热稳定性差异。C23三环萜烷/(C23三环萜烷+C30藿烷)比值则是基于第一类与第三类化合物之间热稳定性差异,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根据138个原油样品单体烃碳同位素的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塔中地区原油样品单体烃碳同位素变化范围较大而塔北地区原油样品单体烃碳同位素变化范围较窄,主要是因为塔中地区原油的来源较为多样或者塔中地区原油的烃源岩岩相变化较大;塔北地区原油的来源较为单一,或者塔北地区原油的烃源岩岩相比较均一。根据40个烃源岩样品的单体烃碳同位素和34个干酪根样品稳定碳同位素实验结果可知,四组烃源岩样品的沉积环境之间存在些许差异。什艾日克浅钻烃源岩样品、什艾日克剖面烃源岩样品和苏盖特布拉克剖面玉尔吐斯组烃源岩样品的生物母源差异不大。根据研究区内原油样品的甾烷、萜烷和金刚烷类化合物以及原油的各项物理性质的综合研究,本研究认为塔中地区油藏有四期的油气充注过程;第一期为生油高峰时期(生油窗)生成的原油组分;第二期为生油窗晚期生成的原油组分;第三期充注为湿气阶段生成的油气组分;第四期充注主要是高成熟天然气组分。塔北地区油藏主要经历了第一和第二两期油气充注的过程,未发现湿气阶段产生的原油组分,第四期高成熟天然气的充注对塔北地区原油的影响也较小。塔中地区四期油气充注均很重要。金刚烷类化合物主要是伴随着后期天然气的充注进入到油藏中,由高-过成熟烃源岩直接生成、或原油裂解生成的天然气携带高含量金刚烷充注进入油气藏,金刚烷含量和成熟度与油气藏原油成熟度无相关关系。

季天愚[2](2021)在《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台缘带分布、沉积相及有利区的地震解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寒武系盐下白云岩是塔里木盆地天然气勘探的重大战略接替领域。中深1井于2013年在塔中隆起中-下寒武统白云岩中首次获得油气突破,2020年位于塔北隆起上的轮探1井在寒武系盐下吾松格尔组获得高产油流,同年,柯探1井在柯坪断隆寒武系盐下吾松格尔组获得油气突破。这一系列的突破都表明塔里木盆地在寒武系盐下白云岩领域具有油气规模成藏的地质条件,具备良好的勘探前景。虽然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盐下勘探在肖尔布拉克组和吾松格尔组相继获得突破,但关于寒武系盐下白云岩的勘探仍有许多难题,如其盐下规模古丘滩体储层的展布不清等。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地层埋深大,当前揭示该地层的钻井较少,全盆地仅20余口,完全揭穿下寒武统的钻井则更少,因此,中-下寒武统的岩相古地理重建和有利储集相带的预测主要依赖于地震资料的解释。本论文以轮南工区三维和覆盖全盆的二维地震资料解释研究为主,综合野外露头、钻井、测井、岩心、薄片等资料,同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了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中-下寒武统地层的地震相特征、台缘带的形成演化、沉积特征与岩相古地理、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和吾松格尔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中寒武统盖层的封盖能力和有利发育区,并基于地震波衰减异常的方法对轮南三维工区进行了有利含气区的预测。综合以上研究成果,对轮南三维工区和全盆地二维工区进行了不同尺度和精度的有利区带预测。通过钻井和野外露头作为约束对覆盖研究区内的二维、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地震相的精细解释,分析了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台缘带的特征并建立了其演化模式。研究认为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可划分出9种具有沉积和储层意义的典型地震相,典型地震相包括斜坡的板状前积反射、镶边丘形前积反射、白云岩的空白-弱振幅反射、玉尔吐斯组的页岩强振幅平行反射、台内丘滩相的低幅丘形反射等。台缘-斜坡的前积反射指示了台地类型的演化和微相类型与储层展布的关系。根据钻井标定和各组段厚度以及地震相特征得出了中-下寒武统自下而上分别经历了玉尔吐斯组的连续强反射陆棚沉积、肖尔布拉克组板状前积缓坡无镶边台地边缘、吾松格尔组和沙依里克组丘状前积的弱镶边台地边缘、阿瓦塔格组丘状前积强镶边台地边缘等几个发育阶段,每一阶段的台缘带都会相对前一阶段向东迁移。阐明了寒武纪碳酸盐岩台地侧向增生与台缘类型的演化关系,以及其对丘滩相白云岩储层和泻湖蒸发岩盖层分布的控制规律。弱-强镶边台地边缘与台地内部的蒸发岩沉积相对应,台缘带和台内丘滩带是有利的白云岩储层发育区。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中-下寒武统的岩石类型主要以结晶白云岩、鲕粒白云岩、藻白云岩、膏岩、灰岩等为主。依据岩相类型、测井相和地震相解释,将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沉积相划分为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地边缘、斜坡以及盆地5种类型,这5种沉积相类型又可细分为泻湖、潮坪、台内洼地、洼地边缘、台内丘、台内滩、丘(滩)间海、台缘丘以及台缘滩等9种沉积亚相。同时追踪各地震相在测线上的分布和对应沉积相的范围,分析了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中-下寒武统的岩相古地理特征。玉尔吐斯组整体表现为陆棚的沉积模式;肖尔布拉克组表现为缓坡无镶边台地类型,发育台地-台地边缘-斜坡-盆地相沉积,其厚度最大处位于满西低凸起以及西北部的柯坪露头附近;吾松格尔组和沙依里克组以弱镶边台地边缘和较广泛发育的局限台地沉积为主;阿瓦塔格组以强镶边台地边缘和蒸发岩普遍发育的局限台地相为特征。研究区下寒武统储集空间类型主要包括孔、洞、缝三种类型,其原生孔隙包括晶间孔、藻格架孔以及残余粒间孔;次生孔隙包括晶间溶孔、粒间溶孔以及粒内溶孔;洞主要以次生溶洞为主,缝可分为构造裂缝、成岩裂缝以及溶蚀裂缝。储层可分为台内丘滩型、台内洼地边缘丘滩型以及台地边缘丘滩型三种,主要分布在台内洼地周缘、塔中-巴东地区、柯坪-巴楚地区以及轮南-塔中一线。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中寒武统具封盖能力的岩性以膏盐岩、膏质泥岩以及膏质云岩为主,其中膏盐岩封盖性最好,但地层内的构造裂缝以及地层内石膏的埋藏条件都对其封盖性有较大的影响。膏盐岩盖层以巴楚隆起北部为中心,膏盐岩厚度向四周递减并呈环绕状分布,且膏盐岩的分布具有良好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同时,膏盐岩、膏质云岩以及膏质泥岩等在垂向上的互层式分布加强了盖层的封盖能力,使这种大面积分布的盖层能为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盐下油气的聚集提供良好的封盖条件。结合中寒武统岩相古地理特征,认为阿瓦提凹陷、满西低凸起西部和南部、塔中隆起北部和西部、柯坪断隆以及塔北隆起中部为盖层发育的有利区。在轮南三维工区应用S变换地震谱分解衰减含气检测法预测的含气有利区与轮探1钻井吻合良好,含气带的地震峰频降低至15Hz附近。除轮探1井所处区域外,轮南三维区吾松格尔组在北部斜坡带以及盆地相区也存在两个含气异常区,异常区均上覆较厚泥云岩或泥灰岩盖层,这些异常区均为轮南三维工区的含气有利区。根据古隆起控滩、古断裂控圈以及近源稳保的思路和上述研究成果,优选出塔中隆起北部地区、柯坪断隆南部及温宿低凸起周缘、轮台-沙雅地区南部以及轮南-塔中台缘带4个寒武系盐下有利区。

池林贤[3](2020)在《气侵作用对塔里木盆地轮古地区原油分子组成的影响》文中指出随着勘探开发逐渐向深层和超深层拓展,深层油气藏复杂相态、流体组成、次生蚀变程度的确定,给勘探带来巨大困难。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轮古地区奥陶系多相态油气共存,自东向西存在着凝析气藏、过渡挥发性油气藏、正常油藏等多种类型,可以通过对轮古地区多相态油气藏的研究,建立一系列评价超深层油气藏相态、次生蚀变程度的有效指标,以解决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难题。通过运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MS)等方法对不同类型油气藏开展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等,研究不同相态原油组分组成变化,重建了气侵作用对油气藏相态的改造过程。研究发现,轮古地区奥陶系油气藏经历了三期油气充注,第一期发生在晚加里东期,油气充注成藏以后很快被破坏掉;第二期充注发生在晚海西期,该期油气充注使得轮古地区形成了大量原油油藏;第三期为喜山晚期(122Ma)在轮古地区发生了自东向西的大规模天然气气侵,对晚海西期形成的油藏气侵改造,依次形成了凝析油藏(强气侵)、挥发油藏(弱气侵)和正常油藏(未气侵)。沿气侵方向,原油中金刚烷化合物含量递减,而甾烷、萜烷等常规生标含量则递增,正构烷烃损失逐渐递减。通过系统分析不同相态油气藏原油分子组成变化研究,建立了依据金刚烷、乙基降金刚烷类化合物含量变化预测超深层油气藏相态的图版;通过研究不同成熟度原油的分子组成变化,建立了评价原油成熟度的新参数乙基降金刚烷指数EI(EI=EA-3/(EA-2+EA-3+EA-4)),并确定了其与原有的成熟度参数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通过对不同气侵强度下原油分子组成变化的研究,建立了评价正构烷烃损失量的参数轻重碳比(∑n-C21-/∑n-C22+),以及评价金刚烷增量的参数dA=(原油金刚烷总量-区域金刚烷基值)/区域金刚烷基值,建立了评价气侵强度的参数GI=金刚烷增量/原油轻重碳比。这些参数的确立,为轮古地区超深层油气勘探和资源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彭作磊[4](2018)在《轮南地区构造演化及控藏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针对轮南低凸起地区“断裂系统复杂、构造运动多期、明显断裂控藏”的特征,系统分析了研究区构造及地层发育特征,并对不整合接触地层剥蚀量进行恢复,分析了剥蚀特征,然后通过Move 3D进行三维构造演化和平衡剖面制作,并对构造演化过程进行详细剖析,最后结合Petromod含油气系统模拟结果,分析轮南地区成藏演化模式,并研究分析断裂系统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研究结果表明:(1)综合构造演化结果将构造活动详细划分为八个阶段,基底共轭压扭性走滑构造于加里东中期形成,早海西期和晚海西期两期强烈的构造挤压活动,使得轮南北部地区大面积遭到了抬升-剥蚀,同时形成了大型逆冲断裂带以及两个大型背斜(轮南背斜和桑塔木背斜),构造反转作用发生在晚燕山期。喜马拉雅期,昆仑山和天山向盆地内部逆冲推覆,地层产状由北高南低转变为北低南高,最终定型。(2)通过含油气系统模拟结果将油气成藏模式总结为四次油气充注期、一次油气破坏期、三次油气调整期。晚加里东期形成了轮南低凸起巨型古油藏,而古油藏由于早海西期强烈的剥蚀作用遭到严重破坏。到了晚海西期,奥陶系再次聚集成藏,晚燕山期-早喜山期的油气藏调整改造使得古油藏向上运移至石炭系、三叠系储层,形成次生油气藏,接着晚喜马拉雅期油气藏再次调整改造,继续向上运移至侏罗系地层,储集成藏。(3)断裂系统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油藏运聚条件的控制作用。大型油源断裂的开启时期控制着油气运聚成藏的时期,大型断裂的延伸层位控制着油气运聚成藏的位置。

耿辰东[5](2018)在《塔里木盆地轮南断垒带三叠系断层特征及其控藏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轮南断垒带断裂发育,形成以断块油气藏为主的多种构造圈闭,断裂对油气藏的形成与保存有着显着的控制作用,深化断裂形成和演化过程是认识轮南断垒带油气藏地质条件和探讨断裂对油气分布规律控制作用所必需的。在三维地震资料的基础上,对断层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根据断层的走向、规模与发育性质等因素将断层平面上划分为4组断裂系统;应用地层沉降量法和断层活动速率法系统分析边界断裂和不同级次断裂的活动规律,阐明断层活动期与油气运聚期的配置关系。断层现今封闭性评价中,主要针对轮南断垒带控油断层,结合地震资料和测井、岩性等资料应用岩性对置法和泥岩涂抹法(SGR)分析了断层的侧向封堵性,应用断面压力法和紧闭指数法分析了断层的垂向封闭性,最后在侧向与垂向封闭性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轮南断垒带断层封闭性受走向控制明显,总体呈现北东东向>北东向>北北东向>近南北向;断层下盘封闭性略好于断层上盘。在总结研究区油气成藏条件的基础上,采用流体包裹体法,结合烃源岩生排烃史和地层埋藏热演化史,划分出喜山晚期油气成藏期。探讨了断裂与烃源岩、储层、盖层、圈闭以及保存条件的关系,明确了断裂的控盆与输导作用和封堵作用。最后总结了研究区断裂控藏作用:边界一级与二级断层长期继承性活动,控制了盆地生油洼陷的发育与大型圈闭的成带分布,三级断裂沟通了油源与圈闭,起到了输导和分配油气的作用,部分三级及四级断层封堵了油气,形成了复杂的断块油气藏。

赵林丰[6](2018)在《轮南和桑塔木油田断层识别及分布特征》文中指出轮南油田、桑塔木油田位于塔北隆起的轮南低凸起地区,是塔里木盆地油气最富集的区域之一。塔北隆起可划分为6个二级构造单元,轮南低凸起北以轮台断裂为界,南至北部凹陷,东西是草湖凹陷和哈拉哈塘凹陷。本文对轮南油田、桑塔木油田进行断层识别、断层发育期次、断层分布规律研究。为达成以上目标,对轮南油田、桑塔木油田所在的轮古2东区块、轮古7区块进行合成地震记录、井震结合、地震层位解释,在此基础上进行连井剖面进行地层划分对比。以轮古2东、轮古7区块的地震资料为基础,对轮南油田、桑塔木油田发育的断层进行识别。针对轮南油田、桑塔木油田地震资料品质不高的特点,采用自动地震增益技术,强化地震反射特征,以便于在地震剖面上进行断层识别;针对研究区目标区块重点层位微断层在地震剖面上难以识别的特点,采用多种地震属性以及自动蚂蚁追踪技术对研究区目标区块重点层位的隐伏性断层进行追踪、解释。在地震解释以及断层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建立LG2东区块的精细速度场模型,剔除异常速度点,制作轮南油田、桑塔木油田目标区块重点层位的精细等T0图以及深度域构造图。为划分轮南油田、桑塔木油田断层的发育期次,首先,制作了轮南油田、桑塔木油田所处的轮南低凸起的构造演化剖面,其次,通过观察研究区地震剖面,总结断层切割层位的变化,以此作为划分断层发育期次的依据。通过上述研究方法制作轮南油田、桑塔木油田断裂平面分布图,研究其平面展布特征,通过观察地震剖面,识别断裂剖面组合形式,对轮南油田、桑塔木油田断层的规律进行总结;通过研究轮南油田、桑塔木油田所在的轮南低凸起构造演化阶段,对研究区主干断裂发育模式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总结不同断裂切割层位、活动时期、断裂平面特征的不同对研究区断裂进行断裂期次划分。针对目标区块重点层位微断层发育的特点,在采用多种地震属性及蚂蚁体自动追踪技术辅助断层解释的基础上,总结研究区目标区块重点层位微断层发育模式,充分挖掘低幅构造。研究区主要发育三组走向的断裂,东西走向、南北走向以及北东走向。研究区断层发育期次可划分为四期,第一期,晚加里东时期由于弱挤压应力形成的走滑断裂,如轮古西、轮古东走滑断裂;第二期,晚海西期由于南北向挤压应力形成的近东西走向的逆冲断裂,如轮南断裂、桑塔木断裂;第三期,印支-燕山期由于南北向挤压应力转变为北东-南西向挤压应力而形成北东向和近南北向雁列断层,如桑塔木南雁行剪切带;第四期,晚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活动末期,多发育调节断层。

李昊东[7](2018)在《塔里木盆地轮南油田三叠系沉积相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轮南油田位于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的轮南断垒带,是三叠系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近几年来,前人对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但对地层及沉积相类型划分上还存在着诸多不同意见,制约着勘探研究的深入,因此对研究区基础地质的研究至关重要。本论文以轮南油田三叠系储层为研究对象,综合岩心、测井、录井和三维地震等资料,结合研究区地质背景,对轮南油田三叠系进行了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沉积相类型的识别、沉积相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构造特征选出有利勘探区。通过对研究区的测井曲线分析,发现全区广泛分布有3个一级标志层、3个二级标志层和3个三级标志层共9个标志层。在标志层的约束下,依据“旋回对比、逐级控制、井震结合”原则,将研究区三叠系地层分为TⅠ、TⅡ和TⅢ共3个油组,对每个油组细分得到TⅠ2、TⅠ3、TⅡ1、TⅡ2、TⅢ1、TⅢ2和TⅢ3共7个砂组。研究区三叠系主要发育砾岩、砂岩和泥岩,其中砂岩颜色以褐色、灰色为主,泥岩颜色以深灰色和灰黑色为主,整体沉积环境为还原环境。粒度概率曲线多样,主要以“两段式”为主。沉积构造主要发育冲刷面、块状层理、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及滑塌变形构造。C-M图指示研究区主要为牵引流沉积。测井曲线主要有箱型、钟型、平直型和指形。地震反射特征主要为强振幅亚平行反射、中振幅中频断续反射、弱振幅低频断续反射等三类。综合上述特征,认为研究区三叠系属于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体系,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浅湖两种沉积亚相。通过物源分析认为该区主要物源方向来自北部,在不同时期还有来自南部的物源。该区砂体普遍发育,厚度较大,除TⅡ油组横向连通性稍差外,其他油组连通性均较好。平面上砂体呈带状、片状或扇状分布,多为南北向展布。通过物性资料以及沉积演化规律分析,认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和滨浅湖滩坝微相为有利储集相带。利用波形指示反演技术,在有利沉积微相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剖有利砂体,结合周边井含油气情况以及区域构造特征,确定有利含油目标区,为下一步勘探提供指导。

张纪智[8](2017)在《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成藏地球化学研究》文中指出论文以油气成藏地球化学理论为指导,以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奥陶系天然气、原油为研究主体,在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原油物性、轻烃、甾烷萜烷生物标志化合物、碳同位素、芳构化类异戊二烯烃、中分子量烃等地球化学分析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区天然气和原油的基本地球化学特征;结合成藏地质条件,研究了天然气和原油的成因及来源,建立了适用于台盆区奥陶系的油~源、油~油对比指标;分析了油气的成藏期次,研究了油气成藏过程;总结了研究区油气的分布特征、主控因素以及成藏模式。取得了以下认识:(1)研究区奥陶系天然气为成熟的油藏伴生气,以及高~过成熟的原油裂解气和干酪根裂解气,均为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来源。(2)研究区原油及凝析油均为腐泥型母质来源的成熟~高成熟油;轻烃普遍存在散失,说明成藏时间较早;轻烃配对参数均具有很好的相似性,与中~上奥陶统烃源岩不具有很好的相似性;原油及凝析油和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的质量色谱检测均发现了指示强还原、厌氧沉积环境的芳构化类异戊二烯烃,中~上奥陶统烃源没有检测出芳构化类异戊二烯烃;原油及凝析油的中分子量烃配对参数均具有很好的相似性;为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来源。(3)通过对台盆区奥陶系各区块原油及凝析油的油~源、油~油对比,以原油的轻烃配对参数、芳构化类异戊二烯烃、中分子量烃配对参数这三项油~源、油~油对比方法,建立了适用于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奥陶系的油~源、油~油对比指标。(4)通过对台盆区奥陶系各研究区块储层包裹体分析,储层薄片观察,地球化学分析,明确了研究区各区块油气的成藏过程。哈拉哈塘奥陶系存在三期成藏过程,分别为:①晚加里东~早海西期的油气聚集和破坏;②晚海西期油气的补充;③喜山期天然气的充注。轮南地区奥陶系存在四期成藏过程,分别为:①晚加里东~早海西期奥陶系油气的聚集和破坏;②晚海西期奥陶系油气的补充和破坏;③印支~燕山期油气的补充;④喜山期天然气的充注。塔中Ⅰ号断裂带上奥陶统存在三期成藏过程,分别为:①晚加里东~早海西期的油气聚集和破坏;②晚海西期油藏的调整转移和油气的补充;③喜山期天然气的充注。和田河奥陶系存在三期的成藏过程,分别为:①晚加里东~早海西期油气的聚集及破坏;②晚海西期天然气的补充与散失;③喜山期次生气藏的形成。(5)通过绘制台盆区奥陶系原油密度、原油含蜡量,天然气干燥系数等值线图,总结了台盆区奥陶系油气的分布特征。塔北隆起带原油密度由南至北总体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原油含蜡量在轮南断垒带、桑塔木断垒带和哈拉哈塘南部深埋区相对较高;天然气干燥系数总体由南至北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塔中隆起带靠近Ⅰ号断裂带Ⅰ区域的原油密度相对较低;原油含蜡量较高部位主要分布在Ⅰ号断裂带与走滑断裂共同作用的交互带;天然气干燥系数总体呈远离Ⅰ号断裂带逐渐变小的趋势。(6)分析了研究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主要有:①优质烃源岩的分布及热演化史对油气分布的控制;②古隆起及其构造演化对油气分布的控制;③断裂~裂缝体系对油气分布的控制;④储层(缝洞体)分布对油气分布的控制。(7)总结了研究区各区块的成藏模式。分别为:①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油气藏早期成藏并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中期补充~后期轻微调整的成藏模式;②轮南地区奥陶系油气藏早期聚集并破坏~中期补充~晚期调整的成藏模式;③塔中Ⅰ号断裂带上奥陶统油气藏早期聚集并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中期补充~晚期调整的成藏模式;④和田河地区奥陶系气藏早期聚集并破坏~中期补充与散失~晚期成藏的成藏模式。

程斌[9](2016)在《原油和烃源岩中C5-C13轻烃馏分定性定量分析及分子标志物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C5–C13轻烃馏分是原油及烃源岩中烃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分析手段的局限,该部分烃类中C8–C13馏分一直是有机地球化学研究领域的空白。本博士论文研究借助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建立了原油中C5–C13轻烃馏分的分离分析方法,通过标样共注、标样对比及文献对比共检测C5–C13轻烃馏分中的化合物127个,其中包括:1)对C8–C10轻烃馏分的48个化合物进行定性并计算保留指数;2)验证前人C5–C8、C10–C13轻烃馏分化合物的定性结果,并分别计算C5–C8、C10–C13轻烃馏分中的53个、26个化合物在当前实验条件下的保留指数。自主研制真空球磨振动粉碎-加热解析-氦气吹扫-冷阱捕集-气相色谱在线分析装置,借助该装置建立了烃源岩中C5–C13轻烃馏分的提取分析方法。应用典型原油及烃源岩样品对装置及实验方法进行平行试验,结果表明分析平行性理想。C5–C13轻烃馏分中单萜烃的定性-定量分析表明:在4个大型沉积盆地(塔里木盆地、渤海湾盆地、北部湾盆地、东海盆地)的96件原油样品中普遍存在2,6-二甲基辛烷、2-甲基-3-乙基庚烷、1,1,2,3-四甲基环己烷、反-1-甲基-4-异丙基环己烷、1-甲基-3-异丙基苯和1-甲基-4-异丙基苯6种单萜烃,且其含量存在2,6-二甲基辛烷>2-甲基-3-乙基庚烷>1,1,2,3-四甲基环己烷>1-甲基-3-异丙基苯>反-1-甲基-4-异丙基环己烷>1-甲基-4-异丙基苯的大小关系。高等植物精油及其催化加氢产物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表明:2,6-二甲基辛烷、1,1,2,3-四甲基环己烷、反-1-甲基-4-异丙基环己烷和1-甲基-4-异丙基苯均可由高等植物成因的单萜类化合物演化生成,而2-甲基-3-乙基庚烷和1-甲基-3-异丙基苯则可能具有不同的来源或/及演化途径。根据全油及馏分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类异戊二烯类、甾烷类及藿烷类等生物标志物特征,结合原油样品的地质背景提出:新分子标志物参数C10单萜烷比值(2-甲基-3-乙基庚烷/2,6-二甲基辛烷)可以有效区分海相、陆相成因原油。定量研究揭示,海相、陆相成因原油C10单萜烷比值的差异源于其2-甲基-3-乙基庚烷含量的不同,参数C10单萜烷比值及2-甲基-3-乙基庚烷的含量可以作为判断源岩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新指标:C10单萜烷比值>0.4、2-甲基-3-乙基庚烷含量>3.5 mg/g全油反映偏还原性的沉积环境;C10单萜烷比值<0.3、2-甲基-3-乙基庚烷含量<2.5 mg/g全油反映偏氧化性的沉积环境。该参数对于生标匮乏的轻质油及凝析油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判断十分重要。烷基苯类分子极性高于链烷烃和环烷烃,其在全油样品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中因为具有更高的二维保留时间而与链烷烃和环烷烃完全分离。研究发现,原油样品中普遍存在苯、甲苯及C2–C5烷基苯化合物共43个,其分布受有机质输入、成熟度、沉积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基于C0–C4烷基苯碳数分布、C4烷基苯异构体分布所分别构建的C3-4/C0-2烷基苯比值、(对-+间-)/邻-丙基甲苯和(3,5-+3,4-)/(2,5-+2,4-乙基二甲苯)比值可以有效反映成熟度对烷基苯分布的影响。根据正烷烃、姥鲛烷和植烷、甾烷类、藿烷类等生标特征及全油、馏分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结合样品的地质背景提出:比值1,2,3,5-/1,2,3,4-四甲基苯可有效区分源自偏还原性、偏氧化性沉积环境源岩的原油:前者具有相对较低的1,2,3,5-/1,2,3,4-四甲基苯值(<1.0),后者则具有相对较高的1,2,3,5-/1,2,3,4-四甲基苯值(>1.5)。定量数据表明,两类原油间1,2,3,5-/1,2,3,4-四甲基苯值的差异源于1,2,3,5-四甲基苯含量的不同,即源于偏氧化性沉积环境源岩的原油含有更为丰富的1,2,3,5-四甲基苯。因此,1,2,3,5-/1,2,3,4-四甲基苯可以作为判断源岩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新分子标志物参数。它可以作为C10单萜烷比值之外的另一个判断源岩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新指标。

马晴[10](2015)在《塔里木盆地轮南古潜山构造变形与油气成藏》文中指出轮南古潜山是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上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位于塔北隆起中部,其东邻草湖凹陷,西为哈拉哈塘凹陷,南部斜坡向满加尔凹陷倾没,北部与轮台断隆相接。在奥陶系、石炭系、三叠系和侏罗系发现8套含油气层系,表现出大型复式油气聚集区的特征,未来的勘探前景广阔。由于轮南地区地层埋深厚度大,对该地区的构造变形研究较少,缺少系统的构造演化分析及严谨的平衡剖面分析,所以针对该地区急需进行详尽的构造分析。轮南地区主要由基底潜山和若干条贯穿整个区域的大断裂组成,一级断裂为4条近东西向的大断裂,从北向南分别是轮南断裂、轮南南断裂、桑塔木断裂和桑塔木南断裂。本文通过对剖面进行剥蚀量恢复以及演化分析,认为轮南古潜山的演化经历了五大阶段即稳定期、雏形期、剥蚀期、反转期和定型期。本文重点针对轮南古潜山构造变形与油气成藏进行详尽分析,进一步的认识、勘探与开发将指导该地区的油气勘探和勘探开发一体化工作,使该地区成为一个巨型的油气聚集区。

二、Reservoir petroleum inclusion GOR characteristics and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from the Lunnan Low Uplift of the Tarim Basi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Reservoir petroleum inclusion GOR characteristics and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from the Lunnan Low Uplift of the Tarim Basin(论文提纲范文)

(1)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海相原油油源、成熟度与充注期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生物标志化合物
        1.1.2 金刚烷类化合物
        1.1.3 碳同位素与油气地球化学
        1.1.4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原油油源和成熟度研究现状
        1.1.5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2.1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研究
        1.2.2 金刚烷类化合物与高成熟油气成熟度研究
        1.2.3 正构烷烃单体烃碳同位素和干酪根碳同位素特征研究
        1.2.4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原油充注混合情况研究
    1.3 样品信息与工作量
    1.4 研究方法与实验流程
        1.4.1 烃源岩Rock-Eval岩石热解分析
        1.4.2 烃源岩TOC分析
        1.4.3 干酪根稳定碳同位素分析
        1.4.4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的提取和烃源岩可溶有机质、原油样品的族组分分离
        1.4.5 饱和烃组分色谱(GC)分析
        1.4.6 饱和烃组分质谱(GC-MS)分析
        1.4.7 异构烷烃组分质谱(GC-MS)分析
        1.4.8 正构烷烃单体烃碳同位素(GC-IRMS)分析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位置及区域概况
    2.2 区域构造和演化特征
    2.3 研究区沉积发育特征
    2.4 塔里木地区主要烃源岩分布及特征
第三章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3.1 烃源岩评价
    3.2 烃源岩样品岩石热解分析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研究
    4.1 烃源岩与原油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组成特征
        4.1.1 原油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组成特征
        4.1.2 烃源岩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组成特征
    4.2 与有机质来源相关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特征及油源对比
        4.2.1 原油样品
        4.2.2 烃源岩样品
    4.3 与成熟度相关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特征
        4.3.1 原油样品
        4.3.2 烃源岩样品
    4.4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原油甾、萜烷浓度与热稳定性
        4.4.1 原油甾、萜烷成熟度指标对比分析
        4.4.2 Tm、Ts、C_(29)藿烷和C_(29)Ts浓度与C_(23)三环萜烷/(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比值图版
        4.4.3 C_(30)藿烷和C_(30)重排藿烷浓度与C_(23)三环萜烷/(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比值图版
        4.4.4 C_(29) ααα 20R和 20S甾烷浓度、C_(29) ααα (20S + 20R)和 C_(29) αββ (20S +20R)甾烷浓度与C_(23)三环萜烷/(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比值图版
        4.4.5 C_(27)规则甾烷和C_(27)重排甾烷浓度与C_(23)三环萜烷/(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比值图版
        4.4.6 C_(29)规则甾烷总浓度(ΣC_(29))、C_(21)甾烷和C_(23)三环萜烷浓度与C_(23)三环萜烷/(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比值图版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金刚烷类化合物指标和浓度与高成熟油气成熟度研究
    5.1 金刚烷类化合物含量特征
    5.2 金刚烷异构化指标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碳同位素特征研究
    6.1 单体烃碳同位素特征
        6.1.1 原油样品
        6.1.2 烃源岩样品
    6.2 干酪根样品稳定碳同位素特征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原油充注混合情况研究
    7.1 生物标志化合物成熟度参数与相应生物标志化合物浓度的变化关系
        7.1.1 20S/(20S+ 20R)C_(29)甾烷和αββ/(ααα+αββ)C_(29)甾烷比值参数与C_(29)甾烷浓度的变化关系
        7.1.2 C_(23)三环萜烷/(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比值参数与C_23三环萜烷和C_(30)藿烷浓度的变化关系
        7.1.3 Ts/(Ts+Tm)比值参数与Ts和 Tm浓度的变化关系
        7.1.4 C_(27)重排甾烷/(C_(27)重排甾烷+C_(27)规则甾烷)比值参数与C_(27)重排甾烷和C_(27)规则甾烷浓度的变化关系
        7.1.5 C_(21)/(C_(21)+ΣC_(29))甾烷比值和 C_(21)甾烷和 ΣC_(29)甾烷浓度的变化关系
    7.2 金刚烷类化合物指标与原油的混合充注
        7.2.1 金刚烷浓度和甾烷浓度的变化关系
        7.2.2 金刚烷浓度和(Pr+Ph)/(n-C_(17)+n-C_(18))比值的变化关系
        7.2.3 金刚烷浓度和Σn-C_(15–35)/Σn-C_(9–14)比值的变化关系
        7.2.4 金刚烷浓度与原油密度、GOR和干燥系数(C_1/ΣC_(1-4))的变化关系
    7.3 原油充注期次与混合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
    8.1 论文主要结论
    8.2 论文主要创新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台缘带分布、沉积相及有利区的地震解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台缘带模式
        1.2.2 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储层特征及地震地质识别
        1.2.3 塔里木盆地中寒武统盖层封盖性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资料情况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1.5 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塔里木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2.2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地层发育及油气地质特征
    2.3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寒武系油气勘探概况
第三章 中-下寒武统地震相解释与台缘带的形成演化
    3.1 寒武系地震层位解释
    3.2 典型地震相的类型及特征
    3.3 中-下寒武统台缘带演化模式
        3.3.1 台地边缘地震相解释
        3.3.2 东部台地边缘分布特征
        3.3.3 北部台地边缘分布特征
        3.3.4 中-下寒武统台缘带演化模式
    3.4 台地内部地震相的解释与平面分布特征
        3.4.1 台地内部地震相的解释
        3.4.2 台地内部地震相平面分布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下寒武统沉积特征与岩相古地理
    4.1 典型岩相类型及特征
    4.2 典型测井相类型及特征
    4.3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4.3.1 局限台地相
        4.3.2 开阔台地相
        4.3.3 台地边缘相
        4.3.4 斜坡相
        4.3.5 盆地相
    4.4 玉尔吐斯组沉积模式及岩相古地理特征
    4.5 肖尔布拉克组沉积模式及岩相古地理特征
    4.6 吾松格尔组沉积模式及岩相古地理特征
    4.7 中寒武统沉积模式及岩相古地理特征
    4.8 沉积演化的控制因素
        4.8.1 古裂陷
        4.8.2 古气候
        4.8.3 海平面变化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下寒武统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5.1 储层特征
        5.1.1 储层岩石学特征
        5.1.2 储层空间类型及特征
    5.2 储层物性统计与评价
    5.3 储层类型及分布
    5.4 储层发育控制因素
        5.4.1 沉积环境
        5.4.2 白云石化作用
        5.4.3 溶蚀作用
        5.4.4 构造作用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寒武统膏盐岩盖层评价
    6.1 盖层封盖能力微观评价
    6.2 盖层宏观发育特征
        6.2.1 盖层厚度
        6.2.2 盖层平面展布
    6.3 盖层封盖能力综合评价
    6.4 盖层发育有利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下寒武统有利区带预测
    7.1 主要控藏因素
    7.2 钻井失利原因分析
        7.2.1 烃源岩不发育或品质较差
        7.2.2 储层不发育
        7.2.3 保存条件差
    7.3 基于地震波衰减异常的含气检测
        7.3.1 原理与方法
        7.3.2 轮南三维工区下寒武统吾松格尔组含气性检测
    7.4 有利区带预测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致谢

(3)气侵作用对塔里木盆地轮古地区原油分子组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研究区研究现状与主要存在问题
        1.2.2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研究现状
        1.2.2.1 金刚烷类
        1.2.2.2 芳烃类
        1.2.2.3 含硫化合物类
        1.2.2.4 其他生标类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4.1 油气藏流体相态
        1.4.2 油气来源分析
        1.4.3 油气成熟度评价
        1.4.4 气侵作用的定性、定量分析
        1.4.5 气侵作用下分子化合物变化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1.5.1 技术路线
        1.5.2 实验方法
        1.5.3 完成工作量
    1.6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1.6.1 研究难点
        1.6.2 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区域地质演化
    2.3 油气性质
        2.3.1 原油性质
        2.3.2 天然气性质
        2.3.3 气油比
第三章 油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分析
    3.1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分析
        3.1.1 生物标志物组成
        3.1.2 轻烃化合物组成
        3.1.3 含硫化合物组成
        3.1.4 原油碳同位素组成
    3.2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分析
第四章 气侵作用证据与强度
    4.1 气侵作用条件
        4.1.1 轮古地区油气藏演化历史
        4.1.2 充足的外来气源
        4.1.3 油早气晚的充注历史
        4.1.4 运移通道
        4.1.5 保存条件
    4.2 气侵作用证据
        4.2.1 庚烷值与异庚烷值
        4.2.2 天然气
        4.2.3 油气成熟度
    4.3 正构烷烃损失量计算
第五章 气侵作用下原油分子组成变化
    5.1 原油的化合物族组成信息
    5.2 金刚烷类
        5.2.1 单金刚烷类
        5.2.2 多金刚烷类
    5.3 乙基降金刚烷类
    5.4 不同气侵强度下原油组分变化
第六章 油气地质意义
    6.1 油气藏相态判定
    6.2 轮古地区原油成熟度判识
    6.3 轮古地区气侵定量评价
        6.3.1 气侵作用下正构烷烃的变化
        6.3.2 气侵作用下金刚烷类化合物的变化
第七章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硕士期间成果

(4)轮南地区构造演化及控藏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轮南区块研究现状
        1.2.2 技术方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构造位置
    2.2 地层发育特征
    2.3 构造发育特征
第三章 三维构造模型
    3.1 三维地震体构造解释
        3.1.1 蚂蚁体追踪断层解释技术
        3.1.2 断裂组合特征
        3.1.3 断裂分类及分布规律
    3.2 速度模型的建立
    3.3 建立三维构造模型
第四章 三维构造演化研究
    4.1 剥蚀量恢复
        4.1.1 声波时差法—平行不整合
        4.1.2 地层趋势厚度法—角度不整合
        4.1.3 主要层位剥蚀特征
    4.2 三维构造恢复
        4.2.1 确定构造恢复参数
        4.2.2 上奥陶系底面构造演化特征
        4.2.3 石炭系底面构造演化特征
        4.2.4 三叠系底面构造演化特征
        4.2.5 轮南背斜演化过程
    4.3 不同时期构造演化特征
    4.4 构造演化特征总结
第五章 构造控藏作用研究
    5.1 研究区成藏特征调研
        5.1.1 成藏期的确定
        5.1.2 生储盖组合划分
    5.2 生烃动力学及边界条件的确定
        5.2.1 生烃动力学
        5.2.2 边界条件
        5.2.3 成藏演化模式
    5.3 构造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5.3.1 断裂系统改造了储层的储集性能
        5.3.2 构造活动控制着油气成藏期次和分布规律
        5.3.3 构造控制着圈闭类型及油井产能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5)塔里木盆地轮南断垒带三叠系断层特征及其控藏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意义及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断裂带的研究现状
        1.2.2 断层封闭性研究现状
        1.2.3 断层活动性研究现状
        1.2.4 断层控藏研究现状
    1.3 主要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特征概况
        2.1.1 区域构造背景
        2.1.2 构造演化特征
    2.2 地层发育特征
        2.2.1 地层特征
        2.2.2 沉积特征
第三章 断裂基本特征及活动性分析
    3.1 基本构造格局
        3.1.1 构造单元特征
        3.1.2 断裂系统划分
    3.2 断裂级次及级别
        3.2.1 断层分级
        3.2.2 断层类别
    3.3 断层组合样式
        3.3.1 断层平面组合样式
        3.3.2 断层剖面组合样式
    3.4 断裂活动性分析
        3.4.1 一级断裂活动性分析
        3.4.2 断裂系统活动规律
第四章 断层封闭性评价
    4.1 断层封闭性评价方法
    4.2 研究区断层封闭性评价
        4.2.1 北东东向断层
        4.2.2 北东向断层
        4.2.3 南北向断层
    4.3 断层封闭性综合评价
        4.3.1 断层封闭性综合评价方法
        4.3.2 断层封闭性综合评价
第五章 断裂与油气成藏关系
    5.1 油气藏特征
        5.1.1 成藏条件
        5.1.2 成藏过程
    5.2 断层控藏作用
        5.2.1 输导作用
        5.2.2 封堵作用
        5.2.3 断层控藏模式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轮南和桑塔木油田断层识别及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断层识别研究现状
        1.2.2 工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工作量及主要成果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理及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质特征
        2.2.1 沉积特征
    2.3 构造特征
第三章 地震解释及断层识别
    3.1 地层特征
        3.1.1 层位标定
        3.1.2 地层对比
        3.1.3 展布特征
    3.2 断层识别及速度模型
        3.2.1 断层识别
        3.2.2 速度场建立
第四章 断层特征与断层期次
    4.1 断层特征
        4.1.1 断裂带总体特征
        4.1.2 断层类型及级别
        4.1.3 主干断层特征
    4.2 断层期次划分
        4.2.1 断层活动期次划分原则
        4.2.2 构造阶段划分
        4.2.3 断层活动期次划分
    4.3 研究区断裂区带划分
        4.3.1 断裂带划分依据
        4.3.2 研究区断裂带特征
第五章 微断层研究及有利圈闭优选
    5.1 微断层解释及有利圈闭
        5.1.1 轮南一井区微断层解释及有利圈闭
        5.1.2 桑塔木六、七区微断层解释及有利圈闭
        5.1.3 桑塔木南剪切带微断层解释及有利圈闭
主要认识及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塔里木盆地轮南油田三叠系沉积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沉积相与辫状河三角洲研究现状
        1.2.2 工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主要内容及方法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及主要认识
        1.4.1 主要工作量
        1.4.2 主要认识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理及构造位置
    2.2 构造特征
    2.3 沉积特征
    2.4 地层发育特征
第三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3.1 地层划分对比的思路与方法
    3.2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流程
        3.2.1 标志层的识别及其特征
        3.2.2 沉积旋回的划分
    3.3 宏观等时地层格架的建立
        3.3.1 标准井及骨架剖面的选取
        3.3.2 地震层位标定
        3.3.3 地层剖面对比
        3.3.4 地层平面展布特征
第四章 沉积相标志、类型及特征
    4.1 古生物标志
    4.2 地质相标志
        4.2.1 岩石颜色及类型
        4.2.2 沉积结构特征
        4.2.3 沉积构造特征
    4.3 测井相特征
    4.4 地震相特征
    4.5 相类型及其特征
        4.5.1 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
        4.5.2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
        4.5.3 滨浅湖亚相
    4.6 单井相特征
        4.6.1 LN26 井单井相分析
        4.6.2 LN31 井单井相分析
第五章 剖面相、平面相分析
    5.1 物源分析
        5.1.1 石英含量分析
        5.1.2 成分成熟度分析
        5.1.3 古水流分析
    5.2 剖面相分析
    5.3 地震属性分析
    5.4 砂体平面展布
        5.4.1 TⅠ油组砂体展布特征
        5.4.2 TⅡ油组砂体展布特征
        5.4.3 TⅢ油组砂体展布特征
    5.5 平面相分析
第六章 有利区预测
    6.1 有利含油条件概述
        6.1.1 油源
        6.1.2 储盖组合
        6.1.3 供油断层
        6.1.4 圈闭
        6.1.5 保存条件
    6.2 地震储层反演分析
    6.3 有利目标点预测
        6.3.1 TⅠ油组有利区
        6.3.2 TⅡ0 小层有利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成藏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油气成因与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1.2.1 油气成因研究现状
        1.2.2 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1.2.3 油气源对比研究现状
        1.2.4 油气成藏时期研究现状
        1.2.5 研究区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关键技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3.3 关键技术
    1.4 论文投入的主要工作量
    1.5 论文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2.1 研究区位置
    2.2 构造分区及特征
        2.2.1 构造分区
        2.2.2 构造演化
    2.3 地层发育与分布
    2.4 各研究区块油气勘探现状
第3章 烃源岩特征
    3.1 烃源岩分布与热演化史
        3.1.1 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分布
        3.1.2 中~上奥陶统烃源岩分布
        3.1.3 烃源岩热演化史
        3.1.4 烃源岩地球化学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第4章 储层特征
    4.1 塔北地区储层特征
        4.1.1 储层岩性
        4.1.2 储集空间类型
        4.1.3 物性特征
    4.2 塔中地区储层特征
        4.2.1 储层岩性
        4.2.2 储集空间类型
        4.2.3 储层物性特征
    4.3 和田河气田储层特征
        4.3.1 储层岩性
        4.3.2 储集空间类型
        4.3.3 物性特征
第5章 台盆区奥陶系油气地球化学研究
    5.1 台盆区奥陶系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5.1.1 天然气组成特征
        5.1.2 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5.2 台盆区奥陶系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5.2.1 原油物性特征
        5.2.2 原油轻烃特征
        5.2.3 甾、萜烷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5.2.4 原油碳同位素
第6章 台盆区奥陶系油~源、油~油对比及对比指标的建立
    6.1 台盆区奥陶系油~源、油~油对比
        6.1.1 甾、萜烷生物标志化合物
        6.1.2 原油碳同位素
        6.1.3 轻烃特征
        6.1.4 芳构化类异戊二烯烃
        6.1.5 中分子量烃配对参数
    6.2 台盆区奥陶系油~源、油~油对比指标的建立
        6.2.1 台盆区奥陶系油~源、油~油对比方法适用性论述
        6.2.2 台盆区奥陶系油~源、油~油对比指标
第7章 台盆区奥陶系油气成藏研究
    7.1 台盆区奥陶系油气成藏基本特征
    7.2 台盆区奥陶系油气成藏期次及成藏过程过程分析
        7.2.1 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油气藏
        7.2.2 轮南奥陶系油气藏
        7.2.3 塔中Ⅰ号断裂带上奥陶统油气藏
        7.2.4 和田河地区奥陶系气藏
    7.3 台盆区奥陶系油气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总结
        7.3.1 油气分布特征
        7.3.2 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分析
    7.4 台盆区奥陶系油气藏成藏模式
        7.4.1 哈拉哈塘、轮南奥陶系油气藏成藏模式
        7.4.2 塔中Ⅰ号断裂带上奥陶统油气藏成藏模式
        7.4.3 和田河奥陶系气藏成藏模式
        7.4.4 总结
第8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索引

(9)原油和烃源岩中C5-C13轻烃馏分定性定量分析及分子标志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项目支持
        1.1.1 选题依据
        1.1.2 项目支持
    1.2 选题相关研究现状
        1.2.1 原油中轻烃馏分的定性定量研究
        1.2.2 岩石中轻烃馏分的分离分析
        1.2.3 轻烃馏分的成因与地球化学应用
        1.2.4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在原油分析中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工作量
第2章 样品描述
    2.1 标样
    2.2 原油样品
        2.2.1 塔里木盆地原油样品
        2.2.2 渤海湾盆地原油样品
        2.2.3 北部湾盆地原油样品
        2.2.4 东海盆地原油样品
    2.3 高等植物精油样品
第3章 样品预处理与仪器分析
    3.1 样品预处理
        3.1.1 标样
        3.1.2 原油样品
        3.1.3 高等植物精油样品
    3.2 仪器分析
        3.2.1 气相色谱分析(GC)
        3.2.2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GC-MS)
        3.2.3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GC×GC-TOFMS)
    3.3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稳定性检测
    3.4 原油保存过程中轻烃馏分的挥发验证
第4章 原油中C_5–C_(13)轻烃馏分的检测定性
    4.1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4.2 C_5–C_(13)轻烃馏分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检测
        4.2.1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的工作原理
        4.2.2 C_5–C_(13)轻烃馏分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检测方法
    4.3 标样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定性结果
        4.3.1 单一标样的定性
        4.3.2 混合标样的定性
    4.4 C_5–C_(13)轻烃馏分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定性结果
        4.4.1 C_5–C_8轻烃馏分的分离定性
        4.4.2 C_8–C_(10)轻烃馏分的分离定性
        4.4.3 C_(10)–C_(13)轻烃馏分的分离定性
第5章 烃源岩中C_5–C_(13)轻烃馏分的提取分析
    5.1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5.2 装置组成及工作原理
    5.3 装置分析实验方法及操作流程
    5.4 装置分析平行性检测
    5.5 装置应用初探
    5.6 装置局限性与改进
第6章 原油中单萜烃的分布及地球化学意义
    6.1 原油中单萜烃的研究进展
    6.2 原油中单萜烃的检测定性
    6.3 原油中单萜烃的来源与演化-高等植物精油催化加氢模拟实验
    6.4 分子标志物参数C_(10)单萜烷比值的建立及地球化学意义
        6.4.1 原油样品及其地质-地球化学背景
        6.4.2 C_(10)单萜烷比值用于区分海、陆相成因原油
        6.4.3 C_(10)单萜烷比值用于指示源岩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
        6.4.4 原油次生改造作用对C_(10)单萜烷比值的影响
        6.4.5 C_(10)单萜烷比值指示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验证
第7章 原油中C_0–C_5烷基苯的分布及地球化学意义
    7.1 原油中C_0–C_5烷基苯的研究进展
    7.2 原油中C_0–C_5烷基苯的检测定性
    7.3 原油样品及其地质-地球化学背景
        7.3.1 渤海湾盆地原油样品
        7.3.2 北部湾盆地原油样品
        7.3.3 塔里木盆地原油样品
    7.4 结果与讨论
        7.4.1 烷基苯的分布与来源
        7.4.2 次生改造作用对样品中烷基苯分布的影响
        7.4.3 热演化对原油中烷基苯分布的影响
        7.4.4 分子标志物参数 1,2,3,5-/1,2,3,4-四甲基苯的建立及应用
        7.4.5 1,2,3,5-/1,2,3,4-四甲基苯指示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验证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塔里木盆地轮南古潜山构造变形与油气成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2.1 塔里木盆地概况
    2.2 研究区位置及概况
    2.3 地层沉积特征
    2.4 区域不整合界面特征
第三章 研究区构造变形分析
    3.1 区域构造特征
    3.2 局部构造特征
        3.2.1 西部斜坡带
        3.2.2 桑塔木断垒及桑南斜坡
        3.2.3 中部斜坡带
    3.3 构造变形分析
第四章 轮南古潜山构造演化分析
    4.1 稳定期
    4.2 雏形期
    4.3 剥蚀期
    4.4 反转期
    4.5 定型期
第五章 研究区石油地质特征
    5.1 储层特征及烃源岩
        5.1.1 储层特征
        5.1.2 烃源岩
    5.2 储盖组合
    5.3 油气藏类型及特征
第六章 构造活动与油气成藏关系
    6.1 油气富集规律
    6.2 油气成藏要素分析
    6.3 构造对成藏的控制作用
        6.3.1 有利于储层形成及改善
        6.3.2 为油气运移提供通道
        6.3.3 构造反转促使油气再分配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四、Reservoir petroleum inclusion GOR characteristics and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from the Lunnan Low Uplift of the Tarim Basin(论文参考文献)

  • [1]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海相原油油源、成熟度与充注期次研究[D]. 周晨曦.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2]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台缘带分布、沉积相及有利区的地震解释研究[D]. 季天愚. 西北大学, 2021(10)
  • [3]气侵作用对塔里木盆地轮古地区原油分子组成的影响[D]. 池林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
  • [4]轮南地区构造演化及控藏作用研究[D]. 彭作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5]塔里木盆地轮南断垒带三叠系断层特征及其控藏作用[D]. 耿辰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6]轮南和桑塔木油田断层识别及分布特征[D]. 赵林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7]塔里木盆地轮南油田三叠系沉积相研究[D]. 李昊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8]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成藏地球化学研究[D]. 张纪智.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4)
  • [9]原油和烃源岩中C5-C13轻烃馏分定性定量分析及分子标志物探索[D]. 程斌.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02)
  • [10]塔里木盆地轮南古潜山构造变形与油气成藏[D]. 马晴. 石家庄经济学院, 2015(07)

标签:;  ;  ;  ;  ;  

塔里木盆地轮南低隆起油气藏GOR特征及地质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