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08国道沿线城镇产业发展方向(论文文献综述)
石浩野[1](2021)在《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秦岭山区土地利用优化研究 ——以周至县四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进入生态文明建设阶段,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的要求。为深入探讨并解决生态敏感区人地关系的问题,本研究选取周至县秦岭山区四个镇,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方法,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时空上的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研究区域进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从而提出优化土地利用的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目前主要存在生存发展与生态保护冲突、城乡建设用地不断侵蚀农业和生态用地、农村宅基地闲置率高等问题。(2)研究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子主要分为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三个大系统,包含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状况等9大方面共计20个因子。其中,土地资源、旅游资源、生态环境、地理环境是研究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较为重要的指标。(3)研究区域2018年资源环境承载力整体处于中低承载力等级。其中主要区域是低承载力等级,面积达到总研究区域的80.01%;其次是中低承载力等级区域,占总研究区域面积14.71%。四个乡镇中,陈河镇和厚畛子镇承载力最高,分别为中高承载和中等承载等级。得到研究结论:处于秦岭腹地生态敏感区的周至县四镇,资源环境承载力处于中低承载等级,应从科学合理划定“三区三线”、严格保护生态用地、打造特色农业用地、集约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充分盘活闲置宅基地、优化乡村空间布局等方式优化土地利用,从推进生态移民搬迁、强化底线管控、平衡自然资源与利用三个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
赵玉桐[2](2021)在《线性文化遗产导向下的秦蜀古驿道文化网(关中段)选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关中地区自西周以来,先后有14朝在此建都,从关中地区出发的古驿道遍布全国。这些古驿道承载了迁徙运输、商业贸易、文化传播以及军事等方面的重大作用。其中,不乏有些直到今天仍耳熟能详的秦蜀古道、秦直道等。随着时代发展,部分驿道或供局部通行使用,或被开发为旅游风景区,但更多的驿道则是遗迹难寻,沿线传统历史村镇也逐渐没落。现如今,驿道整体呈现出了碎片化、散点化以及无序化的发展形式。怎样对这种兼具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联通价值的资源路段进行保护和利用,成为亟需解决的难题。由于联合发展的文化网络在古驿道的文化保护利用与民生带动激活两大方面有着一定的正面意义。因此本文从理论研究领域缺失、发展需求及政策引导的背景出发,深入“古驿道的保护与利用”这一领域,以“线性文化遗产”为研究导向,着眼于古驿道网络化发展的第一阶段——选线研究,以秦蜀古道(关中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状特征的分析与总结,梳理出契机政策评价指标、驿道本体评价指标、周边资源评价指标、道路联通评价指标、控制建设评价指标五大类评价指标以及其下属18类评价因子,构建重要性比较矩阵,计算出各类因子权重,得出秦蜀古驿道文化网(关中段)选线方法。将选线方法应用至研究场地内,经过数据叠加计算之后得出秦蜀古驿道文化网备选线路适宜性分析成果,进而梳理出古驿道网重点线路与连接道的特性与分类,得到秦蜀古驿道文化网(关中段)布局总图、秦蜀古驿道文化网(关中段)线路结构布局、秦蜀古驿道文化网(关中段)主题线路布局、秦蜀古驿道文化网(关中段)基础配套布局图,最终形成以古驿道为主要载体,整合沿线村落城镇、自然资源以及人文资源等节点的古驿道文化网络。并就下一步驿道文化网的活动策划、运营管理以及遗存本体的保护模式三大方面进行了基础的探讨。总结而言,随着政策的支持和社会发展,古驿道凭其丰富的文化遗产与连接特性使得自身的保护与利用逐渐成为热点议题。本文探索了科学的古驿道文化网选线及其布局方法。通过定量的数据资料整理、定性的线路类型归纳构建完整的选线模型,得出以驿道文化为主体,其他文化为辅助的秦蜀古驿道文化网(关中段),以期为同类型的古驿道文化网构建提供借鉴。
朱薪羽[3](2021)在《旅游开发建设对韩城古城空间形态的影响及保护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在古镇越来越流行,越来越多的古镇将旅游业视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增强了旅游业的发展能力。韩城古城作为国家的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这种快速变化的趋势给古代城市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本文的重点是探讨旅游业发展对韩城古城空间格局的影响和威胁,以及如何在古城远景发展中平衡旅游业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多种研究手法,如文献梳理、实地调研、对比分析、多学科交叉,梳理了韩城古城的空间形态构成要素,空间演变方式,同时分析了自旅游开发建设以来,大力发展旅游对于古城空间形态所产生的影响。首先,对韩城古城的整体概况及历史发展沿革进行了梳理,以明确古城从定址至今所经历的各时间段内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其次,根据对凯文林奇《城市意象》的总结与梳理确定了古城空间形态的构成要素,即山水环境、空间轮廓、道路骨架、城市轴线、功能布局、标志节点、传统民居等几个方面;然后,通过对古城自古至今所经历的不同规划阶段的分析将韩城分为四个规划发展阶段,即自然发展阶段、规划参与阶段、总体调整阶段和发展复兴阶段,通过梳理其在空间轮廓与城市布局上所出现的变化来推敲空间形态的演变与上位规划的关系。本文同时还通过对古城旅游开发历程及现状的分析,探索古城空间形态变化与旅游开发的作用关系,然后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旅游开发建设对古城的作用,在肯定了旅游开发建设使古城向前发展的同时也对古城空间形态保护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最后通过分析其作用原因使本文达到引导旅游开发建设向对古城产生积极作用的方向发展,以期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的目的。基于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先从古城保护的角度出发,提出以城市文化建设为统领、统筹古城保护和旅游开发、保护第一、适度开发、保护和开发的阶段性四项原则,对旅游开发与古城保护的协同方式进行定义,同时以此为基底构建其管理原则与具体保护方式。然后从古城空间形态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则、提炼与发展原则、坚守历史文脉原则、性能贴合原则四项原则,然后以此为基底提出重塑古城格局、优化古城轮廓、构建街巷空间、可持续发展四项策略,以期引导古城旅游开发方式,促进古城空间形态发展与演变,进而实现双赢。
王姣莹[4](2021)在《农旅融合视角下的陕西省合阳县王村镇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研究》文中认为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在现代工业体系逐步完善,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和步入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农业依然事关国计民生,成为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和压舱石,如何破解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围绕生产、生活、生态问题的持续改善和永续发展,探索基于三农发展的复合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摆在各级政府及科技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继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基于脱贫攻坚的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步伐,乡村振兴已吹响了前进的号角。完成乡村振兴的艰巨任务有赖于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改善乡村风貌,增强乡村魅力,吸引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乡村发展。因此,进行农旅融合视角下的现代农业发展和规划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陕西合阳县王村镇为研究对象,在对王村镇农业发展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王村镇的生产条件、优势资源进行了现代农业规划和农旅融合模式的研究。基于研究成果,进行了王村镇农旅融合视角下的现代农业规划的具体实践,研究结论如下:1、现状调查表明,王村镇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有:(1)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人数占劳动力的52.8%,农业吸引力不足,以土地流转或集中为核心的规模化、现代化生产将成为必然;(2)粮食作物生产约占总种植面积的50.2%,果树、蔬菜、中草药等种植仍然以散户种植为主,缺乏产业链的有效延伸,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及产业升级空间巨大;(3)畜牧业生产主要以猪和鸡为主,且主要集中在个别村,从种养殖互补均衡的角度来看,未来规模化的畜牧业发展十分必要,也具备一定的资源条件;(4)二三产业基础薄弱,缺乏产加销一体化的优势支柱产业;(5)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有干旱、缺乏生产技术指导、机械化程度低、农业生产积极性不高等。在农旅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对农旅资源认识不足、开发不力,以及农旅开发尚未真正起步。2、案例研究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有:(1)现代农业发展有赖于规模化经营的支柱产业及合理的产业布局,并建立三产联动的产业链体系;(2)科技引领与农旅融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3)田园综合体等综合性农业项目有利于促进农旅融合发展;(4)乡村村落旅游开发的关键在于盘活宅基地等乡村资产;(5)依托农业生产过程开发农旅项目不失为低投入、低影响开发农业旅游的最佳途径。3、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建立在对其的科学认知基础上,除了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等特点外,还应该是顺应现代化建设变革生产关系的农业;具有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高度的农业;具有现代科技引领的技术体系的农业;复合的农业模式与格局的农业。4、现代农业规划路径主要包括:确立“三农”目标定位,明晰现代农业基本构架,革新现代农业管理模式,健全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完善现代农业金融服务体系,增强现代农业发展的驱动力,重视应对5G时代的农业格局。在规划策略上应注重:立足城乡社会发展现状与趋势,多学科的专家团队协同决策,三产联动的多元化产业布局,致力促进乡村繁荣的长远事业等。5、农旅融合应因地制宜,根据资源合理开发农旅项目,可以借鉴的发展模式主要有:村落游憩拉动模式,旅游景点拉动模式,特色产业农旅模式,观光农园农旅模式,科技示范农旅模式,趣味农业农旅模式,康养康体农旅模式。6、围绕王村镇各区域的资源、产业现状、技术力量和转型的容易程度等因素,因地制宜地探索了其现代农业产业开发和产业布局。王村镇农旅产业开发主要集中在生态旅游项目开发、科技示范农旅项目开发、农业观光园项目开发、花木主题园项目开发、文化旅游项目开发和村落休闲旅游项目开发等方面。7、在王村镇进行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具体实践中,形成了“一心、一廊、两轴、两带、一样板、八园、九基地”的规划方案,并对重点项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阐述。从农旅融合的视角,提出了改造提升民居建筑和村落环境,构建特色旅游主题村的规划建议。最后针对王村镇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从沟壑生态治理、防护林体系构建、道路绿化规划方面对王村镇进行生态景观提升。
刘奕鑫[5](2020)在《生态导向下的周至县城空间布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周至县城地处关中西部,南依秦岭主脉,北濒渭水,依山傍水,是一座历史悠久,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厚重的城市。近年来,伴随县城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空间的不断扩张,周至县城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县城经济的健康发展。随着规划思路与技术手段向生态文明建设的转变,城市规划关注的内涵从城市空间扩展到人与空间,与自然的多维度层面。周至县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发展较为混乱的问题导致自然资源破坏、环境污染严重、县城内外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如何实现周至县城居民生活、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三者和谐共处是生态导向下的周至县城空间布局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本文以分析秦岭山脉下的县城空间布局方法为出发点,解决城市生态发展问题与城市空间建设问题为思路,采用理论文献研究法、通过采用实地调研与访谈,进行体系化分析的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研究法。借助ArcGIS等软件的进行定量分析,从城市空间入手研究城市总体布局,以城市空间功能布局、结构布局、形态布局进行研究。在分析周至功能优化策略和路径之后,建立周至功能谱系。延续以农产品、生态文化旅游功能,强化商贸服务功能,移除原来影响生态的城区发展工业功能。建立生态文旅联动的商务商业功能及旅游产业配套的服务功能、生态居住功能、产业调整下的新物流功能。打造以生态宜居为导向的居住功能,完善公服、商业、文化、交通等配套服务功能。形成符合生态的县城功能布局。其次周至县城的规划布局中不仅仅需要结合生态为导向的发展理念,还需要统筹考虑县城的旅游、居住、文化、区域交通功能的划分与组织,还需要形成融合水系、绿化景观、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结构。因此依据城市生态功能定位形成的城市空间结构,需要、结合生态适宜性分析结果,叠加周边生态要素与城市建设要素形成周至县城生态基底。在复合生态的基底上叠加蓝绿网络结构、生态社区结构、道路路网结构,最终形成县城的空间结构。最后在城市空间形态方面,根据城市所处的秦岭北麓地形特征,提出周至县城“山脉协调、水系引导”的意向形态;根据保护县城周边自然村镇和自然景观的特点形成村城共生的城市外部形态。在城市内部形态方面,提出了基于生态理念的“非机动主导的街区模式”,形成合理的“步行+自行车”,“步行+公共交通”,“自行车+公共交通”的特色慢行系统;为了构建更好的县城绿化体系,公园的布局方式按照满足居民15分钟步行需求,实现县城9个公园体系的建设。再次梳理县城工业用地,通过用地置换对废旧工业用地进行生态绿植布局,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将城填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原来的1.36m2/人提升至17.62m2/人;基于生态社区理念构建层级居住单元,通过镶嵌办公、文化、服务等用地,形成较为方正紧凑的“回字形”的社区团块,建立符合生态社区用地。使原来47.39m2/人的人均居住用地比例调整到34.42m2/人。综上,打造生态凸显、宜居宜游的周至县城布局形态。
吴冲[6](2020)在《空间生产视角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及其机制研究 ——以陕西关中大遗址区为例》文中认为十九大报告明确了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繁荣的重要意义,而大遗址作为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对建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彰显城市与区域文脉、带动区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75%以上的大遗址位于城郊及郊野地区,这些大遗址区往往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条件差,加之文物保护制度对工、农业生产实施严格控制,导致了大遗址区村庄普遍性的贫困问题,并且由于资本投入与文保限制的空间差异产生了遗址区村庄的不均衡发展,进而引发大遗址区社会冲突矛盾加剧和遗址区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的反思。在全面践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于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紧迫性。大遗址区作为一个空间相对独立、管理部门权职交错、保护与利用影响交织、利益相关者众多的复杂地域系统,对于大遗址区乡村社会问题研究需要跳出传统的“绝对空间”思维,从社会与空间相互影响的辩证逻辑中寻求答案。“空间生产”理论既有助于解决传统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研究中“社会-空间”相互割裂的问题,也能够将大遗址区社会分化与空间不均衡纳入同一框架内进行讨论。因此本研究结合大遗址区发展中的实际情况,基于空间生产理论建立具体化分析框架,通过“社会-空间”辩证法从空间实践与社会变迁的交互作用中探寻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规律,以社会生产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角度揭示社会空间演变机制。首先,本文将空间生产理论与大遗址区现实情况相结合,建立大遗址区空间生产理论框架。在界定大遗址区空间范围与特征的基础上,基于“三元论”对大遗址区的社会空间本体划定,并论证空间生产理论在大遗址区的适用性,重点从权力、资本视角探寻遗址区“社会-空间”的辩证逻辑。其次,宏观上总结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发展特征。首先分析关中大遗址的分布特征及其自然环境特征,论证自然环境对大遗址区乡村的影响。其次梳理关中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进程,分析展示利用工作对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的影响。最终总结关中大遗址区乡村发展的普遍性特征规律。一方面借鉴哈维的三次资本循环理论大致划分出关中大遗址区发展阶段,分析资本驱动下居民实现再生产的模式与途径。另一方面,探究在空间权力让渡与分化过程对村庄居民生产方式调整的影响。这一部分研究既为具体案例地研究提供广泛的素材与依据,也在实践层面论证了空间生产理论对大遗址区研究具备普遍适用性。然后,选取秦始皇陵、乾陵、桥陵、耀州窑、雍城五处大遗址区作为典型案例地研究,分析具体案例地村庄的社会空间演变规律与特征。空间上,以行政村为基本统计单元,从“人-地关系”、“人-人关系”两方面入手建立指标,采取生态因子分析法、社会空间分异指数明确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特征。时间上,通过比对分析90年代、2000年、2010年、2018年四个时间段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状况,总结社会空间演变过程与特征,提炼出5种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模式。最后,在分析5种乡村社会空间演变模式中“人地关系”与“人人关系”变化特征规律基础上,进一步从资本视角分析保护利用影响下大遗址区空间资本累积过程,从权力视角解读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关系,以及在各种制度性框架下居民为实现再生产而对自身生计模式调整过程,从资本与权力视角解析大遗址区社会空间生产的规律并总结社会空间演变机制,提出大遗址区乡村社会发展的优化建议。研究认为:(1)空间生产理论对于大遗址区研究具有普遍适用性,大遗址区乡村发展体现出哈维所说的三次资本循环特征,权力与资本所支配的“第三空间”影响着遗址区乡村物质环境转变与社会变迁。(2)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大多呈扇形同心圆圈层结构。并且根据其演变规律总结出旅游服务业发展型村庄、农业发展型村庄、传统农业村庄、工业化与城镇化带动村庄、采掘业控制型村庄等五种演变模式。(3)“人地关系”上,村庄聚落由原本单一的居住功能衍生出生产与消费职能,最终衍生出文化服务职能;“人人关系”上,早期村民自主生产或受雇于投资企业而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中期乡村空间资本价值提升,居民与外来经营户形成房屋租赁合作关系,最后由于文化资本外溢,居民与旅行社、经营户产生广泛的业务往来。综上,本研究提出资本投入空间生产实践是社会空间演变的原始动力,社会生产关系的转变是社会空间演变的内生因素,政府权力对利益群体的引导与规范是社会空间演变的外部驱动。面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分异、社会分层愈演愈烈的趋势,本文选取大遗址区乡村为研究案例,探寻社会弱势群体在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中如何实现自身再生产过程。在人本视角拓展了大遗址保护利用的研究广度,也进一步丰富了空间生产的微观领域研究。对我国大遗址周边地区出现的社会问题进行解析,希望借此为实现大遗址区乡村振兴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李丹丹[7](2020)在《城市空间更替背景下的韩城市居住空间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最主要的职能就是居住,居住空间是城市空间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居住空间也会跟着扩展,反之,随着居住空间的扩展,城市空间也会做出相应的变化。居住空间的合理布置,能够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并且增加居民工作的便捷性。本文以韩城市中心城区居住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韩城市城市空间更替背景下,研究韩城市居住的演变,采用卫星影像技术并借助GIS软件,对居住用地扩展的特征与发展规模进行评价研究,据此提出居住用地发展演变中的问题及其优化布局措施。首先第一章简要介绍了论文研究的基础工作,通过国内外研究综述,探讨了国内外城市空间扩展以及城市居住空间演变过程。第二章限定了城市更替在本文中的涵义,研究相关基础理论及居住空间演变分析框架。第三章通过遥感影像,历年规划文本资料,实地调研现状等,研究韩城市中心城区空间更替情况。从城市空间外延扩展、内部更新已经城市空间产业更替三方面来研究。第四章通过GIS操作平台研究韩城市居住空间演变时空特征、空间形态以及空间扩展模式,并从城市空间外延扩展、内部更新以及城市空间产业更替三方面来研究这三方面对居住空间数量、规模、分布的影响。讨论居住空间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五章从讨论城市居住空间的影响因素,并分析韩城市各类影响因素的发展趋势以及对居住空间产生的影响。第六章提出居住空间优化提升策略。第七章最后总结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和不足之处。主要结论如下:(1)韩城市中心城区城市空间更替研究包括空间扩展、空间更新、产业演替。在城市空间扩展部分,2000-2005年韩城城市扩展速度相对较慢,2005-2013年韩城城市建设逐渐加快,2013-2018年该时期韩城城市扩展速度很快,发展迅速。在城市空间内部更新研究部分,在城市中心城区工业空间的总体趋势是由城市中心向城市外围搬迁,居住用地占据了原本的工业用地,老城区东侧则存在较大规模的居住空间拆除,转变为商服空间和公服空间。韩城中心城区内的产业较少,2000-2013年布局比较分散,2013年以后,产业逐渐向城市北部、新型工业区以及象山片区聚集。(2)2000-2018年韩城市居住空间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的状态。韩城市居住空间整体布局较为松散。高密度地区主要分布在新城区的西侧以及南侧地区。除这两个高密度地区以外,还有许多中密度的居住空间分布在韩城市的各个方位,绵延成片。居住空间比重随着距离的增加,先是缓慢增加,然后波动性的降低。(3)空间的更新带来了空间功能的转变,进而对周边的居住空间产生影响,进一步影响居住空间分异。比较重视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的居民,更倾向于选择公共服务资源优厚的新城区住房;老旧的居住区更新为新型居住区,将能够吸引对小区的内部环境和管理更为重视的居民;比较重视商业中心等便捷的购物环境的居民,在城市空间更替为商业设施空间后,会更容易聚集在其周边居住。
尹润森[8](2020)在《河津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文中认为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是多维因素影响下的城市物质空间现象,每座城市都有其自身的空间形态特点和空间形态演变特征,对于城市空间形态及演变特征的研究对城市未来发展有启示和指导意义。论文选取河津市中心城区作为研究对象,梳理河津各阶段城市发展的历程,进而定性分析河津老城及新中国成立后各阶段的空间形态特征;定量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特征,揭示多维影响因素对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最后结合城市现状问题,提出河津城市空间形态未来发展建议。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首先,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前河津历史沿革及城市营建历程,选取元代始建的河津老城为研究对象,将其空间特征总结为土地使用与空间布局特征、关联互通的自然山水格局、功能复合的轴线序列、“十字+散点”的人文空间结构四个方面。分析多种因素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提炼出自然环境既是动力亦是约束力、政治因素的动力及礼制思想的影响、经济因素的根本动力、文化因素的育化等城市空间演变的作用机制。其次,根据行政建制沿革、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城市建设用地、城市规划编制五个方面,将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采取定性研究的方式对各阶段城市建设历程及空间特征做梳理总结。结合定量研究方式,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河津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特征。城市外部空间形态的演变特征为1978年为城市扩展速度的转折点、用地扩展在山西铝厂及经济增长带动下增速加快、外部形态轮廓演变有明显的飞地式和轴向扩展特征、两区扩展方式各不相同。城市内部空间形态的演变特征为双中心差异化发展、城市功能逐渐完善且工业用地比重较大、呈多中心发展趋势等空间演变特征。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后河津老城空间形态的继承与消解。再而,从多维影响因素分析新中国成立后空间演变的作用机制,得出空间形态演变是在自然与资源因素的牵引力和约束力、政治与政策因素的控制力和动力、经济因素的主要动力、道路交通因素的牵引力与约束力及其他因素综合作用机制下形成的物质空间演变。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后各阶段空间形态演变的作用机制及城市空间形态的各项特征受多维因素影响的程度。综合研究结论,对河津城市空间形态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周惠琴[9](2020)在《剑门蜀道沿线聚落的空间形态探析》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蜀道正式成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单中的一份子。在此契机下,蜀道及其沿线丰富的资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蜀道历史发展久远,可追溯至先秦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沟通西北与西南地区的交通主网络,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民族的团结、文化的交流和政权的巩固都曾起过重大的作用。剑门蜀道是蜀道金牛道中资源富集、保存相对最完整的一段,极具代表性与研究价值。剑门蜀道沿线形成了独特的聚落文化,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对于继承、弘扬、保护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历史资料整理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首先,以时间为线索,论述了剑门蜀道及其沿线聚落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对沿线聚落的古代历史地位、社会职能、现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梳理,为后文的具体研究做准备;然后,重点调研了剑门蜀道沿线古代历史地位显着、社会职能突出、风貌保存相对完整、能够反应原有肌理与特色、极具代表性的聚落,包括昭化镇(昭化古城)、普安镇(剑阁古城)、大朝乡、剑门关镇,分别对聚落概况、聚落选址、聚落空间、典型民居进行深入研究;紧接着,结合空间形态的定义,从宏观角度、中观角度、微观角度对沿线聚落选址、聚落的空间格局、聚落空间的物质构成要素进行解读;最后,基于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探讨聚落未来的发展模式,提出“整体保护,分区对待,尊重特色”的保护思路,促进沿线聚落的保护与更新。
孟贺[10](2020)在《秦岭南麓城固段生态旅游廊道构建思路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我国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开发进程逐渐加快,生态环境问题日益趋紧,生态环境保护迫在眉睫。因此,有效化解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保护秦岭这一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在秦岭生态环境整治的背景下,城固县作为陕西省省级生态县围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目标,扎实推进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然而,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统领下,城固县作为陕西省文化生态双核驱动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境内旅游业蓬勃发展,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矛盾却逐步凸显。本研究针对秦岭南麓城固段开展实地调研,评估生态旅游资源现状,构建兼具生态保护、旅游发展、交通优化等多元要素耦合的生态旅游廊道,提出适宜秦岭南麓城固段生态旅游廊道的构建思路和规划策略,对秦岭南麓城固段的旅游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首先,本研究对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廊道的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引介相关基础理论。在评述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剖析并归纳了美国蓝岭风景道、瑞士观光列车线以及德国特色主题游线等典型案例的先进经验。其次,基于对秦岭南麓城固段现状环境及资源特征的分析,梳理秦岭南麓城固段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并从自然环境、旅游资源、产品开发和基础设施四个方面剖析现状发展基础。再次,参考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国土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中科学应对“保护”与“发展”关系的评价实施思路,依据秦岭南麓城固段的自然环境和资源禀赋,提出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和绿道选线适宜性评价的“双评价”思路,系统性地应用ArcGIS的分析方法叠加确定关键生态廊道和绿道最终线路,综合叠加关键生态廊道、绿道最终线路、现状道路和生态旅游资源等级四个子系统,构建秦岭南麓城固段生态旅游廊道的总体框架思路,生成秦岭南麓城固段生态旅游廊道。最后,为了促进秦岭南麓城固段生态旅游廊道的可持续发展,从交通组织优化、生态景观提升、支撑体系建设和区域旅游发展四个方面提出了匹配秦岭南麓城固段生态旅游廊道的规划发展策略。
二、108国道沿线城镇产业发展方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08国道沿线城镇产业发展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秦岭山区土地利用优化研究 ——以周至县四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 |
1.2.2 土地利用优化研究进展 |
1.3 相关理论基础 |
1.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3.2 生态经济理论 |
1.3.3 移民理论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资源条件 |
2.1.3 社会经济条件 |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秦岭山区土地利用现状及问题 |
3.1 土地利用现状 |
3.1.1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 |
3.1.2 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特征 |
3.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3.2.1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
3.2.2 土地利用演变特征 |
3.3 土地利用中存在问题 |
3.3.1 生存发展与生态保护冲突 |
3.3.2 大量农村闲置宅基地 |
第四章 秦岭山区土地利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
4.3 周至县秦岭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 |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4.3.2 子系统承载力评价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秦岭山区土地利用优化策略和发展建议 |
5.1 秦岭山区土地利用优化和发展方向 |
5.2 秦岭山区土地利用优化策略 |
5.2.1 合理划定研究区“三区三线” |
5.2.2 严格保护生态用地 |
5.2.3 打造特色农业用地 |
5.2.4 集约利用城乡建设用地 |
5.2.5 充分盘活闲置宅基地 |
5.2.6 优化乡村空间布局 |
5.3 秦岭山区未来发展建议 |
5.3.1 推进生态移民搬迁 |
5.3.2 强化底线管控 |
5.3.3 平衡自然资源与利用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线性文化遗产导向下的秦蜀古驿道文化网(关中段)选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历史发展与现状问题 |
1.1.2 发展需求与政策引导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文化的保护与利用 |
1.2.2 民生的带动与激活 |
1.3 研究对象 |
1.3.1 研究对象概述 |
1.3.2 对象的研究先驱性 |
1.4 研究对象综述 |
1.4.1 关中地区古驿道梳理总结 |
1.4.2 秦蜀古道研究进展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1.6.1 技术路线 |
1.6.2 创新点 |
2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 古驿道理论研究 |
2.1.1 古驿道概念解析 |
2.1.2 古驿道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3 古驿道本体的保护发展研究进展 |
2.1.4 古驿道重构再利用研究进展 |
2.1.5 古驿道保护与发展典型案例研究 |
2.2 线性文化遗产理论研究 |
2.2.1 线性文化遗产概念解析 |
2.2.2 线性文化遗产理论内涵 |
2.2.3 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
2.2.4 线性文化遗产评价体系 |
2.3 绿道理论研究 |
2.4 线性空间选线基础技术与模型研究 |
2.4.1 常用技术与模型总结 |
2.4.2 常用技术与模型对比与选取 |
3 秦蜀古道(关中段)发展与现状特征研究 |
3.1 秦蜀古道(关中段)的历史变迁 |
3.1.1 秦蜀古道(关中段)的区位 |
3.1.2 秦蜀古道(关中段)的历史与来源 |
3.2 秦蜀古道(关中段)的现状梳理 |
3.2.1 秦蜀古道(关中段)的应用与发展 |
3.2.2 秦蜀古道(关中段)的沿线资源点 |
3.3 秦蜀古道(关中段)的价值与作用 |
3.4 秦蜀古道的路段复原 |
3.4.1 子午道主线及支线 |
3.4.2 傥骆道主线及支线 |
3.4.3 褒斜道主线及支线 |
3.4.4 故道主线及支线 |
3.5 秦蜀古道(关中段)的遗存点分布与统计 |
3.5.1 子午道(关中段)遗存点分布与统计 |
3.5.2 傥骆道(关中段)遗存点分布与统计 |
3.5.3 褒斜道(关中段)遗存点分布与统计 |
3.5.4 故道(关中段)遗存点分布与统计 |
3.6 本章小结 |
4 秦蜀古驿道文化网(关中段)选线方法构建 |
4.1 方法基础及技术路线 |
4.1.1 方法基础 |
4.1.2 技术平台的选取 |
4.1.3 方法构建步骤 |
4.2 古驿道网络构建原则与线路类型判断 |
4.2.1 古驿道文化网构建原则 |
4.2.2 古驿道文化网线路类型划分 |
4.3 选线评价模型的构建 |
4.3.1 古驿道评价特征因子类型划分 |
4.3.2 契机政策特征类因子确定与评价准则制定 |
4.3.3 驿道本体特征类因子确定与评价准则制定 |
4.3.4 周边资源特征类因子确定与评价准则制定 |
4.3.5 道路联通特征类因子确定与评价准则制定 |
4.3.6 控制建设特征类因子确定与评价准则制定 |
4.4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
4.5 建立不同层级比较矩阵 |
4.5.1 契机政策特征各项因子重要性比较矩阵 |
4.5.2 驿道本体特征各项因子重要性比较矩阵 |
4.5.3 周边资源特征各项因子重要性比较矩阵 |
4.5.4 道路联通特征各项因子重要性比较矩阵 |
4.5.5 控制建设特征各项因子重要性比较矩阵 |
4.6 单排序、总排序权向量计算与模型一致性检验 |
4.7 秦蜀古驿道文化网(关中段)选线布局方法确定 |
4.8 本章小结 |
5 秦蜀古驿道文化网(关中段)选线方法的应用 |
5.1 定量选线布局模型的应用 |
5.1.1 契机政策评价指标 |
5.1.2 驿道本体评价指标 |
5.1.3 周边资源评价指标 |
5.1.4 道路联通评价指标 |
5.1.5 控制建设评价指标 |
5.2 古驿道选线指标权重叠加计算与适宜性分析 |
5.2.1 契机政策评价指标得分与适宜性划分 |
5.2.2 驿道本体评价指标得分与适宜性划分 |
5.2.3 周边资源评价指标得分与适宜性划分 |
5.2.4 道路联通评价指标得分与适宜性划分 |
5.2.5 控制建设评价指标得分与适宜性划分 |
5.2.6 适宜性评价总图 |
5.3 秦蜀古驿道文化网(关中段)选线布局成果 |
5.3.1 秦蜀古驿道文化网(关中段)布局总图 |
5.3.2 秦蜀古驿道文化网(关中段)线路结构布局 |
5.3.3 秦蜀古驿道文化网(关中段)主题线路布局 |
5.3.4 秦蜀古驿道文化网(关中段)基础配套布局 |
5.4 秦蜀古驿道文化网(关中段)应用指引 |
5.4.1 秦蜀古驿道文化网(关中段)活动策划 |
5.4.2 秦蜀古驿道文化网(关中段)运营管理 |
5.4.3 古驿道遗存本体的保护模式探讨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附录 -Ⅰ 表格索引 |
附录 -Ⅱ 图片索引 |
附录 -Ⅲ 附图1-各流域雨洪敏感度分析图 |
附录 -Ⅳ 附表1-路段初级评分汇总表 |
附录 -Ⅴ 附表2-SCS模型计算过程 |
附录 -Ⅵ 重点线路路段构成表 |
附录 -Ⅶ 连接道路段构成表 |
附录 -Ⅷ 专家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旅游开发建设对韩城古城空间形态的影响及保护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现状 |
1.1.2 旅游开发建设发展及影响 |
1.1.3 韩城古城保护与发展现状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空间形态要素相关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韩城古城空间形态构成与演变 |
2.1 韩城的概述 |
2.1.1 区位环境 |
2.1.2 自然环境 |
2.1.3 对外交通 |
2.2 历史沿革 |
2.2.1 隋唐时期——始置韩县,州治暂迁 |
2.2.2 宋元时期——边疆重镇,桢州治所 |
2.2.3 明清时期——全面发展,解状盛区 |
2.2.4 民国时期——藩篱陕北 |
2.2.5 建国以后——历史名城 |
2.3 韩城古城空间形态构成要素 |
2.3.1 抱负阴阳的山水格局 |
2.3.2 缓慢扩张的平面轮廓及北高南低的天际线 |
2.3.3 三横两纵,枝状互通的道路骨架 |
2.3.4 “龙抬头”式的城市轴线 |
2.3.5 一轴多心的功能布局 |
2.3.6 标志节点 |
2.3.7 传统民居 |
2.4 古城空间形态演变 |
2.4.1 自然发展阶段 |
2.4.2 规划参与阶段 |
2.4.3 总体调整阶段 |
2.4.4 发展复兴阶段 |
2.5 小结 |
3 韩城古城旅游开发建设对古城空间形态变化的影响 |
3.1 韩城古城旅游发展历程 |
3.2 韩城古城旅游开发现状 |
3.2.1 韩城古城旅游资源基础分析 |
3.2.2 韩城古城旅游产品竞合分析 |
3.2.3 韩城古城旅游开发项目分析 |
3.3 韩城古城开发建设对古城的积极作用 |
3.3.1 旅游开发着眼古城空间形态活力恢复 |
3.3.2 旅游开发延续古城文化价值在空间上的体现 |
3.3.3 旅游开发恢复古城整体风貌及空间格局 |
3.3.4 旅游开发促进对古城传统院落空间的形态保护和功能置换 |
3.4 韩城古城旅游发展对古城空间形态保护的负面影响 |
3.4.1 山水格局破碎,空间轮廓界限模糊 |
3.4.2 传统轴线断裂,部分街巷消失 |
3.4.3 古城公共空间肌理出现空白 |
3.4.4 民居院落部分拆除,居民外迁,传统形制受损 |
3.4.5 假历史街区建设影响古城空间形态 |
3.5 旅游开发影响古城空间形态的原因 |
3.5.1 旅游开发建设推动古城空间功能置换 |
3.5.2 旅游开发致使古城活动主体改变,推动古城空间重构 |
3.6 本章小结 |
4 旅游开发模式下韩城古城空间形态保护发展策略 |
4.1 古城空间形态发展与旅游开发优化原则 |
4.1.1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
4.1.2 历史文化价值提炼与发展 |
4.1.3 坚守历史文脉传承 |
4.1.4 性能贴合、适度开发 |
4.1.5 平衡古城旅游开发建设与保护 |
4.2 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基本目标 |
4.2.1 强调古城的真实性 |
4.2.2 以完整性为原则修复古城空间 |
4.2.3 实现古城可延续性保护与旅游开发相协调 |
4.3 古城空间形态保护与发展策略案例分析 |
4.3.1 山水环境重塑策略案例——汝南古城 |
4.3.2 城墙格局展示利用案例——新郑市郑韩故城城墙遗址公园 |
4.3.3 轴线强化策略案例分析——成都锦里 |
4.4 古城空间形态保护发展策略 |
4.4.1 修补古城山水格局 |
4.4.2 完善古城防御格局 |
4.4.3 明晰古城空间轮廓界限 |
4.4.4 强化古城轴线,构建商业体系 |
4.4.5 完善街巷结构,构建停车与慢行系统 |
4.4.6 延续古城居住功能,保护古城院落空间 |
4.4.7 完善保护与发展体系,规范性开发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课题研究结论 |
5.2 研究内容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致谢 |
(4)农旅融合视角下的陕西省合阳县王村镇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历史机遇 |
1.1.2 客观要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关于现代农业的研究 |
1.3.2 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 |
1.3.3 关于农旅融合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4.1 多学科综合研究法 |
1.4.2 文献研究法 |
1.4.3 调查研究法 |
1.4.4 案例研究法 |
1.4.5 实践验证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王村镇概况及农业现状分析 |
2.1 王村镇概况 |
2.1.1 区位交通 |
2.1.2 自然概况 |
2.1.3 社会经济概况 |
2.1.4 自然资源 |
2.1.5 文化资源 |
2.2 王村镇农业现状调查分析 |
2.2.1 劳动力人口现状调查 |
2.2.2 产业发展状况调查 |
2.2.3 制约农业生产因素调查 |
2.3 王村镇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2.3.1 现代农业发展的问题 |
2.3.2 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 |
第三章 案例研究 |
3.1 日本“六次产业”战略——三产联动的农业 |
3.2 杨陵五泉镇农业特色小镇——科技引领+农旅发展思路 |
3.3 杨陵马家底乡村旅游民宿村——盘活乡村资产的农旅 |
3.4 无锡田园东方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田园综合体模式 |
3.5 愉快的新西兰牧场之旅——日常生产过程旅游化的农旅 |
第四章 相关理论及策略研究 |
4.1 现代农业的理论研究 |
4.1.1 现代农业的内涵 |
4.1.2 现代农业的再解读 |
4.2 现代农业规划的理论及策略研究 |
4.2.1 现代农业规划的内涵 |
4.2.2 现代农业规划的相关理论探析 |
4.2.3 现代农业规划的路径及策略 |
4.3 农旅融合的理论研究 |
4.3.1 农旅融合的内涵 |
4.3.2 农旅融合的模式探析 |
第五章 王村镇农业资源与产业开发思路 |
5.1 基于农旅融合的现代农业发展SWOT分析 |
5.1.1 优势(S) |
5.1.2 劣势(W) |
5.1.3 机遇(T) |
5.1.4 挑战(O) |
5.2 基于王村镇资源的产业开发 |
5.2.1 农业用地资源 |
5.2.2 基于资源的开发思路 |
第六章 王村镇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具体实践 |
6.1 规划总纲 |
6.1.1 规划的指导思想 |
6.1.2 规划依据 |
6.1.3 规划原则 |
6.1.4 发展目标定位 |
6.1.5 阶段性发展目标 |
6.2 规划方案及重点项目 |
6.2.1 基本格局 |
6.2.2 规划内容简介 |
6.2.3 重点项目介绍 |
6.3 乡村旅游规划 |
6.3.1 村落休闲旅游项目开发 |
6.3.2 农业延伸旅游项目开发 |
6.4 生态景观规划 |
6.4.1 沟壑生态治理 |
6.4.2 防护林体系构建 |
6.4.3 道路绿化规划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生态导向下的周至县城空间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宏观背景 |
1.1.2 发展背景 |
1.1.3 现实背景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概念界定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国外空间布局研究 |
2.2 国内空间布局研究 |
2.3 周至县城相关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周至县城现状解读 |
3.1 周至县概况 |
3.1.1 地理区位 |
3.1.2 自然环境 |
3.1.3 社会经济 |
3.1.4 历史文化 |
3.2 周至县城建设概况 |
3.2.1 县城建设现状解读 |
3.2.2 现状功能布局 |
3.2.3 现状结构布局 |
3.2.4 现状形态布局 |
3.3 本章小结 |
4、生态导向下的周至县城功能布局 |
4.1 功能布局问题剖析 |
4.2 县城空间发展定位 |
4.2.1 区域条件分析 |
4.2.2 产业发展分析 |
4.2.3 县城发展定位 |
4.3 功能布局谱系建构 |
4.3.1 产业路径选择 |
4.3.2 功能谱系梳理 |
4.4 功能布局分区研究 |
4.4.1 功能优化路径 |
4.4.2 功能优化策略 |
4.4.3 功能空间布局 |
4.5 本章小结 |
5、生态导向下的周至县城结构布局 |
5.1 结构布局现状问题剖析 |
5.2 结构布局生态思路 |
5.2.1 功能与结构关联梳理 |
5.2.2 空间结构布局思路 |
5.3 县城生态本底识别 |
5.3.1 生态适宜性分析 |
5.3.2 生态本底形成 |
5.4 结构布局的生态性生成 |
5.4.1 蓝绿结构网络 |
5.4.2 生态社区结构 |
5.4.3 道路网络搭接 |
5.4.4 县城空间结构生成 |
5.5 本章小结 |
6、生态导向下的周至县城形态布局 |
6.1 空间形态问题阐述 |
6.2 形态布局优化思路 |
6.2.1 空间结构制定与形态建立 |
6.2.2 用地组织方式 |
6.2.3 形态布局思路 |
6.3 外部形态引导 |
6.3.1 建设条件限定外部形态 |
6.3.2 县城空间与山脉协调 |
6.3.3 县城空间与水系引导 |
6.4 内部形态优化 |
6.4.1 道路系统布局 |
6.4.2 绿地系统布局 |
6.4.3 生态社区布局 |
6.5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6)空间生产视角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及其机制研究 ——以陕西关中大遗址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主要概念界定 |
1.1.1 大遗址与大遗址区 |
1.1.2 大遗址保护与展示利用 |
1.1.3 社会空间 |
1.1.4 乡村与乡村社会空间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社会空间演变相关基础研究 |
1.3.2 社会空间生产的相关研究 |
1.3.3 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空间演变研究 |
1.3.4 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研究 |
1.3.5 相关研究述评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理论基础 |
2.1.1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价值与影响相关理论 |
2.1.2 乡村聚落发展的相关理论 |
2.1.3 传统“社会-空间”二元对立分析理论 |
2.1.4 空间生产理论及其相关延伸理论 |
2.2 空间生产理论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研究的适用性与独特性 |
2.2.1 空间生产理论导向下大遗址区社会发展的时空观转变 |
2.2.2 空间生产理论对于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研究的适用性 |
2.2.3 空间生产理论应用于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研究的独特性 |
2.3 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生产分析方法 |
2.3.1 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生产的主体及其作用 |
2.3.2 大遗址区乡村空间生产的“社会-空间”辩证逻辑 |
2.3.3 “三元论”导向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的分析方法 |
第三章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及其空间生产特征 |
3.1 关中大遗址数量及展示利用情况在全国范围内的比较 |
3.1.1 关中大遗址的数量与分布在全国范围的比较 |
3.1.2 关中大遗址展示利用工作在全国范围的比较 |
3.2 关中大遗址区自然环境因素与乡村社会经济发展 |
3.2.1 关中地区自然环境与大遗址分布 |
3.2.2 关中大遗址类型及选址产生的大遗址区自然条件差异 |
3.2.3 大遗址区自然环境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经济的影响 |
3.3 关中大遗址保护利用因素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
3.3.1 关中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进程与保护利用模式 |
3.3.2 关中大遗址保护利用对乡村社会经济的影响 |
3.4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生产特征 |
3.4.1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资本循环特征 |
3.4.2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管理制度变迁特征 |
3.4.3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空间实践特征 |
3.4.4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产业变化特征 |
3.5 关中大遗址区类型划分与社会经济特征 |
3.5.1 关中不同自然条件禀赋的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特征 |
3.5.2 关中不同影响力级别的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特征 |
3.5.3 关中不同发展阶段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特征 |
第四章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过程与特征 |
4.1 案例地选取与数据获取 |
4.1.1 典型案例地选取 |
4.1.2 数据获取 |
4.2 分析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 |
4.2.1 分析方法与步骤 |
4.2.2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3 空间生产理论下的指标体系 |
4.3 案例地大遗址保护利用及其大遗址区乡村概况 |
4.3.1 秦始皇陵大遗址保护利用与遗址区乡村概况 |
4.3.2 乾陵大遗址保护利用与遗址区乡村概况 |
4.3.3 桥陵大遗址保护利用与遗址区乡村概况 |
4.3.4 雍城大遗址保护利用与遗址区乡村概况 |
4.3.5 耀州窑大遗址保护利用与遗址区乡村概况 |
4.4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 |
4.4.1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主因子及其空间分布 |
4.4.2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 |
4.4.3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分异 |
4.5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结构特征的提取 |
4.5.1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的共性特征 |
4.5.2 关中各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的差异性特征 |
4.6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的演变与分异过程 |
4.6.1 90年代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 |
4.6.2 2000年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 |
4.6.3 2010年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 |
4.7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的演变规律与演变模式 |
4.7.1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主因子的变化 |
4.7.2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分异指数的变化 |
4.7.3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的演变 |
4.7.4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模式的提炼与比较 |
第五章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生产的影响因素 |
5.1 人地关系: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生产方式的调整 |
5.1.1 内圈层:旅游服务型村庄生产方式调整 |
5.1.2 中圈层Ⅰ:农业发展型村庄生产方式调整 |
5.1.3 中圈层Ⅱ:传统农业型村庄生产方式调整 |
5.1.4 外圈层Ⅰ:工业化或城镇化村庄生产方式调整 |
5.1.5 外圈层Ⅱ:采掘业控制型村庄生产方式调整 |
5.2 人人关系: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生产关系的转变 |
5.2.1 内圈层:旅游服务型村庄社会生产关系转变 |
5.2.2 中圈层Ⅰ:农业发展型村庄社会生产关系转变 |
5.2.3 中圈层Ⅱ:传统农业型村庄社会生产关系转变 |
5.2.4 外圈层Ⅰ:工业化或城镇化村庄社会生产关系转变 |
5.2.5 外圈层Ⅱ:采掘业控制型村庄社会生产关系转变 |
5.3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生产过程中资本循环的逻辑解释 |
5.3.1 大遗址区乡村农业相关的资本累积 |
5.3.2 大遗址区乡村工业化或城镇化中的资本累积 |
5.3.3 大遗址区乡村旅游服务业中的资本累积 |
5.4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生产过程中权力关系变迁的逻辑解释 |
5.4.1 大遗址区乡村空间生产主体的利益诉求 |
5.4.2 三次资本循环中大遗址区利益主体权力的空间化 |
5.4.3 三次资本循环中管理制度调整与空间主体利益关系的互馈 |
第六章 空间生产视角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机制 |
6.1 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的基本动因 |
6.1.1 大遗址展示利用的溢出效应 |
6.1.2 资本增殖性的内在驱动 |
6.2 大遗址区空间生产主体对乡村社会空间的作用路径 |
6.2.1 政府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作用路径 |
6.2.2 市场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作用路径 |
6.2.3 地方社区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作用路径 |
6.3 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 |
6.3.1 资本投入空间生产实践是原始动力 |
6.3.2 居民生产关系调整转变是内生驱动 |
6.3.3 权力对利益群体的引导与规范是外部动因 |
第七章 空间生产视角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发展建议 |
7.1 优化的原则与价值判断 |
7.1.1 保护还是发展 |
7.1.2 谁的乡村 |
7.1.3 谁的遗址 |
7.2 明确各利益主体的空间权力边界 |
7.2.1 政府的职能定位与权力边界 |
7.2.2 顺应资本循环规律的市场引入 |
7.2.3 乡村社区发展权力的赋予 |
7.3 空间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 |
7.3.1 共建共享的空间实践 |
7.3.2 开发利用共同参与的制度 |
7.3.3 基于空间公平的补偿机制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村庄资料统计问卷 |
附录二 :居民家庭统计问卷 |
附录三 :文管部门访谈提纲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发表学术论文 |
2.参与项目获奖情况 |
致谢 |
(7)城市空间更替背景下的韩城市居住空间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用地增量增长与存量增长并存 |
1.1.2 城市空间快速扩展背景下城市用地的更新 |
1.1.3 居住空间始终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
1.1.4 韩城居住空间的发展道路仍需探索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框架图)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 城市空间扩展研究综述 |
1.5.2 城市空间更新研究综述 |
1.5.3 居住空间国内外研究综述 |
2.城市更替与居住空间演变理论研究 |
2.1 有关概念界定 |
2.1.1 城市空间更替 |
2.1.2 城市居住空间 |
2.2 居住空间演变与城市空间更替 |
2.3 居住空间相关理论研究 |
2.3.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理论 |
2.3.2 城市居住空间区位理论 |
2.4 居住空间演变分析框架 |
2.4.1 城市快速发展促进居住空间发展演变 |
2.4.2 城市更新带来了居住空间的加速分异化 |
2.4.3 政府是引导居住空间合理演变的主体 |
2.4.4 市场是居住空间演变的动力之源 |
2.5 本章小结 |
3.韩城市中心城区城市空间更替研究 |
3.1 研究区域概况及范围 |
3.1.1 韩城市概况 |
3.1.2 研究区域范围 |
3.1.3 数据来源 |
3.1.4 研究思路 |
3.2 中心城区的城市空间外延扩展 |
3.2.1 中心城区扩展时间特征分析 |
3.2.2 中心城区分维数特征及演化分析 |
3.2.3 中心城区紧凑度特征及其演化分析 |
3.2.4 中心城区空间扩展特征总结 |
3.3 中心城区的城市空间内部更新 |
3.3.1 居住空间与其他城市空间 |
3.3.2 公服空间与其他城市空间 |
3.3.3 商服空间与其他城市空间 |
3.3.4 工业空间与其他城市空间 |
3.4 中心城区的城市空间产业演替 |
3.5 中心城区用地空间结构与功能变化 |
3.6 本章小结 |
4.韩城市居住空间特征分析 |
4.1 韩城市居住空间演变的历史回顾 |
4.1.1 建国之前的韩城市居住空间 |
4.1.2 建国之后至改革开放之前的韩城市居住空间 |
4.1.3 改革开放之后的韩城市居住空间 |
4.2 中心城区居住空间更替的时空特征 |
4.2.1 中心城区居住空间数量的变化 |
4.2.2 中心城区居住空间增长速率的变化 |
4.2.3 中心城区居住空间分片区的变化情况 |
4.3 中心城区居住空间空间形态特征 |
4.3.1 中心城区居住空间密度分布 |
4.3.2 中心城区居住空间圈层分布 |
4.3.3 中心城区居住空间重心偏移 |
4.4 中心城区居住空间更新演变特征 |
4.4.1 居住空间和其他功能空间关系 |
4.4.2 居住空间在城市更新下的变化 |
4.5 中心城区居住空间演变模式 |
4.5.1 同心圆+多中心组团 |
4.5.2 核心+轴线+多中心组团 |
4.6 中心城区城中村分布情况 |
4.7 中心城区居住空间演化中存在的问题 |
4.7.1 居住空间增长过快,供需关系失衡 |
4.7.2 新城区内部部分居住空间杂乱分布 |
4.7.3 老城区居住空间生活品质低,开发混乱 |
4.7.4 象山片区居住空间环境较差,便利程度低 |
4.8 本章小结 |
5.韩城市居住空间演变趋势 |
5.1 中心城区居住空间演变影响因素分析 |
5.1.1 城市空间结构 |
5.1.2 城市经济产业发展 |
5.1.3 城市交通网络 |
5.1.4 城市景观与文化 |
5.1.5 城市开发强度 |
5.1.6 政府决策与市场经济 |
5.2 影响因素作用下中心城区居住空间分异 |
5.3 中心城区居住空间影响因素变化趋势 |
5.3.1 城市空间结构与居住空间 |
5.3.2 城市产业发展与居住空间 |
5.3.3 城市交通网络与居住空间 |
5.3.4 城市景观系统与居住空间 |
5.3.5 政府调控与居住空间 |
5.4 居住空间演变趋势 |
5.4.1 城市居住的多元化 |
5.4.2 城市居住沿交通干线分布 |
5.4.3 居住空间逐步郊区化 |
5.4.4 居住空间受产业集聚效应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韩城市居住空间的优化提升策略 |
6.1 居住空间与居民需求供需平衡 |
6.1.1 控制城市郊区开发 |
6.1.2 加快低品质居住空间改造 |
6.2 加强居住空间配建设施建设 |
6.2.1 完善交通基础服务设施 |
6.2.2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
6.3 构建居住空间景观以及文化风貌 |
6.3.1 建立优美的城市景观系统 |
6.3.2 合理开发老城区,尊重传统文化 |
6.4 政府合理引导居住空间发展建设 |
6.4.1 引导合理稳定的开发 |
6.4.2 提倡公共参与过程 |
6.5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对策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反思与展望 |
7.2.1 城中村及旧城改造模式反思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致谢 |
(8)河津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城市精神与文化的缺失 |
1.1.2 学术背景:研究城市空间形态的紧迫性 |
1.1.3 地区背景:河津城市典型性及现实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1.4.1 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综述 |
1.4.2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综述 |
1.4.3 河津城市发展相关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新中国成立前河津城市发展历程及空间特征 |
2.1 城市发展历程 |
2.1.1 历史沿革 |
2.1.2 城市营建历程 |
2.2 河津老城城市空间特征分析 |
2.2.1 土地使用与空间布局特征 |
2.2.2 关联互通的自然山水格局 |
2.2.3 功能复合的轴线序列 |
2.2.4 “十字+散点”的人文空间结构 |
2.3 城市空间形态形成和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1 自然环境因素既是动力亦是约束力 |
2.3.2 政治因素的动力及礼制思想的影响 |
2.3.3 经济因素是根本动力 |
2.3.4 文化因素的育化作用 |
2.3.5 综合作用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3 新中国成立后河津城市发展历程及空间形态特征 |
3.1 城市发展历程及阶段划分 |
3.1.1 河津城市发展背景概述 |
3.1.2 河津城市发展阶段划分 |
3.2 新城发展起步期(1949年-1978年)发展历程及空间形态特征 |
3.2.1 政策影响下的经济波动 |
3.2.2 河津老城的破坏与迁建新城 |
3.2.3 新城发展起步期城市空间形态特征 |
3.3 飞地式扩展期(1978年-1994年)发展历程及空间形态特征 |
3.3.1 经济的转型与发展 |
3.3.2 山西铝厂飞地扩展及中心城区现代化建设开端 |
3.3.3 城市交通的改建与增建 |
3.3.4 飞地式扩展期城市空间形态特征 |
3.4 快速扩展期(1994年-2011年)发展历程及空间形态特征 |
3.4.1 经济发展的“乘数效应” |
3.4.2 龙门大道、京昆高速对两区的推动与阻碍 |
3.4.3 各项城市建设的持续推进 |
3.4.4 双中心差异化发展格局 |
3.4.5 快速扩展期城市空间形态特征 |
3.5 稳步发展与完善期(2011年至今)发展历程及空间形态特征 |
3.5.1 新时代下的政策环境 |
3.5.2 经济转型发展成为必经之路 |
3.5.3 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受到限制 |
3.5.4 稳步发展与完善期城市空间形态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4 新中国成立后河津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特征总结 |
4.1 外部空间形态演变特征 |
4.1.1 城市建设用地扩展速度与扩展强度 |
4.1.2 城市外部形态轮廓的演变特征 |
4.1.3 各方位用地扩展速度 |
4.1.4 城市外部空间形态演变特征总结 |
4.2 内部空间形态演变特征 |
4.2.1 城市内部结构的演变特征 |
4.2.2 城市路网结构的演变特征 |
4.2.3 城市用地构成的演变特征 |
4.2.4 城市内部空间形态演变特征总结 |
4.3 河津老城空间形态的演变 |
4.3.1 河津老城空间形态的继承 |
4.3.2 河津老城空间形态的消解 |
4.4 本章小结 |
5 新中国成立后河津城市空间演变影响因素及空间发展建议 |
5.1 自然与资源因素 |
5.1.1 自然与资源因素特征 |
5.1.2 自然与资源因素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
5.2 政治与政策因素 |
5.2.1 政治与政策因素特征 |
5.2.2 政治与政策因素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
5.3 经济因素 |
5.3.1 经济因素特征 |
5.3.2 经济因素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
5.4 道路交通因素 |
5.4.1 道路交通因素特征 |
5.4.2 区域交通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
5.5 其他因素 |
5.5.1 城市规划编制 |
5.5.2 文化因素 |
5.6 河津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综合作用机制 |
5.6.1 多维影响因素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
5.6.2 城市空间形态的各项特征受多维影响因素的程度 |
5.6.3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各阶段影响因素及综合作用机制 |
5.7 河津城市空间形态未来发展建议 |
5.7.1 发展现状问题 |
5.7.2 未来发展建议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6.2.1 不足 |
6.2.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9)剑门蜀道沿线聚落的空间形态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蜀道申请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背景 |
1.1.2 我国正在加快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研究 |
1.1.3 剑门蜀道及其沿线聚落的历史文化价值 |
1.2 相关概念 |
1.2.1 蜀道 |
1.2.2 剑门蜀道 |
1.2.3 聚落 |
1.2.4 聚落空间形态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蜀道 |
1.3.2 聚落 |
1.3.3 古道沿线聚落 |
1.3.4 剑门蜀道沿线聚落 |
1.4 研究范围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剑门蜀道及沿线聚落的历史沿革与演变 |
2.1 蜀道概况 |
2.1.1 蜀道体系 |
2.1.2 金牛古道 |
2.1.3 剑门蜀道 |
2.2 剑门蜀道的历史发展 |
2.2.1 剑门蜀道的发源与开拓:战国秦汉时期 |
2.2.2 剑门蜀道的兴盛:隋唐宋时期 |
2.2.3 剑门蜀道的变革:元明清时期 |
2.2.4 剑门蜀道的衰败:民国以后 |
2.3 剑门蜀道沿线聚落的历史发展 |
2.3.1 剑门蜀道沿线聚落的形成:“自然村型”聚落 |
2.3.2 剑门蜀道沿线聚落的发展:“交通邮驿+军事防御”型聚落 |
2.3.3 剑门蜀道沿线聚落的鼎盛:“城市带”型聚落 |
2.3.4 剑门蜀道沿线聚落的衰败:“城市带”型聚落的逆向发展阶段 |
2.4 剑门蜀道沿线聚落的现状 |
2.4.1 沿线聚落的古代历史地位与社会职能 |
2.4.2 沿线聚落与古道的风貌保存现状 |
2.4.3 沿线聚落兴衰的影响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典例调研 |
3.1 昭化镇——巴蜀第二都 |
3.1.1 聚落概述 |
3.1.2 聚落选址 |
3.1.3 聚落空间 |
3.1.4 典型民居 |
3.2 剑门关镇——军事要塞 |
3.2.1 聚落概述 |
3.2.2 聚落选址 |
3.2.3 聚落空间 |
3.2.4 典型民居 |
3.3 普安镇——贸易中心 |
3.3.1 聚落概述 |
3.3.2 聚落选址 |
3.3.3 聚落空间 |
3.3.4 典型民居 |
3.4 大朝乡——交通枢纽 |
3.4.1 聚落概述 |
3.4.2 聚落选址 |
3.4.3 聚落空间 |
3.4.4 典型民居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剑门蜀道沿线聚落空间形态解析 |
4.1 宏观角度——聚落选址 |
4.1.1 剑门蜀道沿线聚落的选址与分布 |
4.1.2 影响剑门蜀道沿线聚落选址的成因分析 |
4.2 中观角度——聚落空间格局 |
4.2.1 剑门蜀道沿线聚落空间格局的模式 |
4.2.2 影响剑门蜀道沿线聚落空间格局的成因分析 |
4.2.3 剑门蜀道沿线聚落空间格局的演化 |
4.3 微观角度——聚落空间的物质构成要素 |
4.3.1 路径 |
4.3.2 节点 |
4.3.3 民居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剑门蜀道沿线聚落空间形态保护与发展策略探析 |
5.1 剑门蜀道沿线聚落空间形态保护发展的目的及优势、挑战 |
5.1.1 保护与发展的目的 |
5.1.2 保护与发展优势 |
5.1.3 保护与发展面临挑战 |
5.2 剑门蜀道沿线聚落空间形态保护与发展原则与依据 |
5.2.1 保护与发展的原则 |
5.2.2 保护与发展的依据 |
5.3 剑门蜀道沿线聚落空间形态保护与发展建议 |
5.3.1 宏观角度——建立整体保护格局 |
5.3.2 中观角度——各聚落划分保护区域 |
5.3.3 微观角度——尊重文化特色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秦岭南麓城固段生态旅游廊道构建思路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实践背景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相关研究基础及典型案例启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生态旅游 |
2.1.2 生态旅游廊道 |
2.1.3 规划策略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 |
2.2.2 旅游系统理论 |
2.2.3 “点—轴系统”理论 |
2.2.4 绿道理论 |
2.3 相关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研究综述 |
2.3.2 国内研究综述 |
2.4 典型案例启示 |
2.4.1 美国蓝岭风景道 |
2.4.2 瑞士观光列车线 |
2.4.3 德国特色主题游线 |
2.5 本章小结 |
3 秦岭南麓城固段生态旅游资源基础分析 |
3.1 发展基础分析 |
3.1.1 区位条件 |
3.1.2 自然环境 |
3.1.3 历史文脉 |
3.1.4 社会经济 |
3.1.5 旅游资源 |
3.1.6 道路交通 |
3.2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
3.2.1 评价方法选择 |
3.2.2 指标体系构建 |
3.2.3 资源等级评价 |
3.2.4 空间分布特征 |
3.3 发展现状剖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秦岭南麓城固段生态旅游廊道总体框架构建 |
4.1 总体构建思路 |
4.1.1 目标定位 |
4.1.2 生态保护 |
4.1.3 旅游发展 |
4.1.4 总体框架 |
4.2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
4.2.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4.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4.2.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4 指标权重确定 |
4.2.5 结果分析 |
4.3 绿道选线适宜性评价 |
4.3.1 选线方法 |
4.3.2 要素分析 |
4.3.3 适宜性评价 |
4.3.4 选线布局 |
4.4 廊道生成 |
4.5 本章小结 |
5 秦岭南麓城固段生态旅游廊道规划策略 |
5.1 交通组织优化 |
5.1.1 调整路网布局 |
5.1.2 提升慢行系统 |
5.1.3 多元交通组织 |
5.2 生态景观提升 |
5.2.1 景观节点营造 |
5.2.2 沿线景观控制 |
5.2.3 辐射范围优化 |
5.3 支撑体系建设 |
5.3.1 游憩服务设施 |
5.3.2 户外游憩设施 |
5.3.3 标识解说系统 |
5.4 区域旅游发展 |
5.4.1 主题线路打造 |
5.4.2 旅游产品提质 |
5.4.3 节事活动策划 |
5.4.4 管理运营体系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图表目录 |
附录一 :秦岭南麓城固段生态旅游廊道重力模型计算数据 |
致谢 |
四、108国道沿线城镇产业发展方向(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秦岭山区土地利用优化研究 ——以周至县四镇为例[D]. 石浩野. 西北大学, 2021(12)
- [2]线性文化遗产导向下的秦蜀古驿道文化网(关中段)选线研究[D]. 赵玉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旅游开发建设对韩城古城空间形态的影响及保护发展策略研究[D]. 朱薪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农旅融合视角下的陕西省合阳县王村镇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研究[D]. 王姣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5]生态导向下的周至县城空间布局研究[D]. 刘奕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空间生产视角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及其机制研究 ——以陕西关中大遗址区为例[D]. 吴冲. 西北大学, 2020(07)
- [7]城市空间更替背景下的韩城市居住空间演变研究[D]. 李丹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河津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D]. 尹润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剑门蜀道沿线聚落的空间形态探析[D]. 周惠琴.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10]秦岭南麓城固段生态旅游廊道构建思路及规划策略研究[D]. 孟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