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

三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

一、三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方式(论文文献综述)

蒋樾[1](2020)在《槽式聚光溴化锂溶液吸热及其汽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也是当前我国着重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太阳能作为人类所能利用的一种清洁能源,目前受到广泛的关注,太阳能热利用领域也因此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作为太阳能热利用领域的一个热点,凭借其环境友好、安全稳定、节能减排等优点获得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重点关注。当前的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还存在系统较为复杂、机组维护工作量大及初投资较高等问题,导致其商业应用比较缓慢。系统优化及设备简化是一个比较有效的解决方法。本文将传统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中的太阳能集热器、溶液再生器及储液容器结合在一起,得到一种新型的槽式聚光太阳能溶液再生器,同时具备太阳能集热与吸热,溶液再生与储存的功能,从而实现系统的简化及传热的强化,并最终提高系统的汽化效率。为了研究这种新型槽式聚光太阳能溶液再生器,本论文搭建了槽式聚光集热溴化锂溶液再生装置及其实验测试系统,研究溴化锂溶液在其中的吸热及其汽化性能。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槽式聚光集热器内溴化锂溶液吸热与传热过程分析。一方面对吸收管与传热工质间、吸收管与玻璃管间、玻璃管与外界环境间的传热分析,另一方面对系统的集热效率、?效率、汽化效率等评价系统性能的关键参数进行了推导。(2)槽式聚光实验测试系统搭建及溴化锂溶液配制。搭建了槽式聚光实验测试系统,详细介绍了太阳能溶液发生器的各项参数、实验流程等,同时还计算了系统误差。为了减少杂质及添加剂等对溶液的影响,配制了质量浓度为40%的溴化锂溶液用于实验研究,并在溶液配制过程中对溴化锂的溶解热进行了测量,其热值为353.21 k J/kg,这也表明溴化锂除了可以配制成吸湿溶液得到广泛应用外,还可以作为储热材料加以应用。(3)槽式聚光溴化锂溶液吸热及其汽化性能研究。对溴化锂溶液的吸热及其汽化性能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加入了预热过程的系统全天平均汽化效率为0.19,为没加入预热过程的3.8倍。2)一年中春季的全天平均汽化效率最低,只有0.19;夏季的全天平均汽化效率最高,达到了0.32,秋季与冬季的全天平均汽化效率分别为0.28和0.27。全年全部实验天数的日均集热效率为0.47,日均汽化效率为0.26。

尤田[2](2020)在《冷热电联产系统吸收式制冷热力学分析》文中认为冷热电联产系统综合了热电联产技术和吸收式制冷技术,使热电厂在供电、供热的同时也能供应冷能,可以显着提高系统能源的综合利用率。在应用中经常涉及以下三个关键问题:一是冷热电联产系统中当制冷站与热电厂之间距离不同时应该选择何种制冷方式更优,二是热电厂不同温度的余热应当匹配何种吸收式制冷类型最佳,三是吸收式制冷循环中传热过程和传质过程之间存在何种交叉作用的热力学机制。首先对热电联产系统中热量的传递及转换过程进行分析,给出了热电联产节能效益的具体表达式及科学的界定条件。再根据冷热电联产系统中制冷站与热电厂之间距离不同的现实情况,对冷热电联产系统中吸收式制冷和电压缩式制冷分别进行(火用)效率、单位冷量(火用)经济成本及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的对比研究,为冷热电联产系统中更优制冷方式的选择提供了判定依据。然后针对热电厂存在高、低两种品位热源的实际情况,对冷热电联产系统中关于吸收式制冷的热力匹配进行研究,确定了适合热电厂余热回收的最佳吸收式制冷类型。最后运用广义Carnot定理对吸收式制冷循环中传热过程、传质过程之间的热质交叉现象进行热力学耦合分析,揭示了制冷循环中蕴含的能量转换机制。结果表明,冷热电联产系统中制冷站与热电厂的距离小于5km时,选择吸收式制冷方式的系统能源综合利用率和制冷(火用)效率更高,当距离在5km至9.2km时,选择吸收式制冷方式的系统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高但制冷(火用)效率却低,吸收式制冷的单位冷量(火用)经济成本高于电压缩式制冷的最大距离受蒸汽热价和电价的影响。单效吸收式制冷适合于低温热水余热回收,双效吸收式制冷适合于高温烟气余热回收,单双效耦合的混效吸收式制冷适合于存在两种热源的余热回收;串联流程容易使混效吸收式制冷系统内产生正压,不利于系统的正常运行,并联流程则不存在正压运行的问题,更适合应用于冷热电联产系统。吸收式制冷循环中吸收器、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各自的系统皆可看成由传热过程与传质过程构成的孤立系统,传热过程与传质过程之间的能量转换符合广义Carnot定理,即正耗散率的自发过程驱动负耗散率的非自发过程。本文对冷热电联产系统中吸收式制冷的热经济性、热力匹配及热质交叉的分析对冷热电联产系统中更优制冷方式的选择、最佳吸收式制冷类型的确定及吸收式制冷性能的提升进而提高冷热电联产系统的余热回收效率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袁志亮[3](2020)在《基于微型涡轴发动机的双效溴冷机及其控制系统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具有环保、高可靠稳定性等优点,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应用。本文以制冷量为8k W的小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作为对象开展研究与设计制作,主要涉及方案设计、建模与仿真、控制系统设计和硬件在环试验等4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在讨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溶液性质、工作原理、循环方式和组成结构的基础上,对基于微型涡轴发动机的溴冷机机组及其控制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其次,提出制冷量为8k W的双效三筒吸收式制冷机总体设计方案,针对关键部件设计点进行热力传热计算,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溴冷机的数学模型,对溴冷机进行结构设计并基于Solidworks进行强度校核。再次,对溴冷机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对传感器和执行机构进行选型;电子控制器采用CortexM4核心,具有采集20路通道传感器信号输入,控制2路通道控制信号输出(调节溴化锂溶液泵和冷剂泵),提供与上位机通信接口,基于NI Multisim软件对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进行仿真验证;基于Keil 5开发环境设计控制软件;制作电子控制器样件并进行调试。最后,开展溴冷机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实验系统主要包括监控计算机、电子控制器、接口模拟器、信号调理驱动单元和溴冷机模型计算机五个部分,分别进行起动过程、停车过程、调节过程仿真试验,验证了控制器的有效性。

杨磊,李华山,陆振能,陈高凯,雷炯,马伟斌,龚宇烈[4](2019)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回顾了近十年来有关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的发展及主要研究成果。H2O/LiBr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吸收式制冷工质对,具有优良的热力学性能与环保特性,但存在结晶、腐蚀和循环性能低等问题。文章简述了醇类、盐混合物、离子液体及纳米颗粒等添加剂对H2O/LiBr溶液传热传质、防结晶及防腐蚀等性能的提升;介绍了关键部件吸收器和发生器的理论及实验研究现状;回顾了吸收式制冷系统循环优化的研究成果。通过归纳分析,总结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李艺群[5](2020)在《基于吸收式热泵循环的工质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利用低品位的工业余热、废热或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驱动吸收式热泵来获得满足用户需要的冷量和热量,是实现节能减排的一个有效途径。可是,现有的吸收式热泵通常以LiBr/H20为工质对,存在吸收溶液易结晶、腐蚀性强、制冷吸收特性差、由于腐蚀性强且制冷吸收特性差而难以实现三效制冷、以及无法制取零摄氏度以下冷量等缺点,从而使吸收式热泵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因此,解决上述问题对于拓展吸收式热泵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提出了相应的新工质对,通过系统测定新工质对的结晶温度、饱和蒸气压、比热容等热物性和腐蚀性,分析基于新工质对的吸收式热泵循环的性能并与LiBr/H20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CaCl2-LiCl(2:1)/H20具有良好的吸收式制冷特性和较小的腐蚀性。与LiBr/H2O相比,在相同的制冷工况下基于CaCl2-LiCl(2:1)/H20的单效吸收式制冷循环所需的发生温度降低了 5.8℃,制冷COP提高了 0.041,(?)效率提高了 0.052,作为结构材料的碳钢和作为换热材料的紫铜在80℃的CaCl2-LiCl(2:1)/H20溶液中的腐蚀速率分别为18.5μm·y-1和2.8μm·y-1,且无局部腐蚀,因而可满足实际工程应用的要求。研究结果表明,作为多效吸收式热泵循环的工质对,LiN03-LiBr(1:1)/H20具有良好的制冷吸收特性和腐蚀特性,采用该工质对可实现双效和三效吸收式热泵循环的冷热联供。与LiBr/H20相比,在相同工况(TE=5℃)下基于LiN03-LiBr(1:1)/H20的双效吸收式循环,其高压发生器所需的发生温度降低了 9.5℃,COP提高了 0.22,对碳钢和紫铜的腐蚀性也有明显的减小;而将LiN03-LiBr(1:1)/H20应用于三效吸收式热泵循环时,在制取7℃冷量和53℃热水的工况下,其高压发生器所需的发生温度为230.3℃,比LiBr/H20 低 15.3℃,此时,LiN03-LiBr(1:1)/H2O 对 316L 不锈钢的腐蚀速率仅为10.5 μm·y-1,且无局部腐蚀,因而高压发生器可采用316L不锈钢作为结构和换热材料;而LiBr/H2O对316L不锈钢的腐蚀速率为80.1μm·y-1且存在局部腐蚀,因而无法采用316L不锈钢作为高压发生器的结构和换热材料。316L不锈钢在LiN03-LiBr(1:1)/H20中的最高适用温度可达240℃,对应的最高制热温度为58℃。此外,研究发现通过在蒸发器的液态工质中加入适量的[BMIM]N03、KN03等,可成功降低液态工质的结晶温度而几乎不降低其蒸气压。添加了6wt%的KNO3和[BMIM]NO3的液态工质的结晶温度分别为-9.2℃和-7.7℃。采用新工质对的吸收式制冷循环可制取0℃以下的冷量,在制冷工况TE=-5℃下,LiBr/H20-KN03和LiBr/H20-[BMIM]N03所需的发生温度分别为84.1℃和81.4℃。而通过采用新工质对,还可在一些地区的冬季实现以低温空气为低温热源的吸收式空气源热泵,在热水送水温度为45℃时,采用LiBr/H20-KN03 和 LiBr/H2O-[BMIM]NO3 所需的发生温度分别为 94.4℃和91.9℃。

王轩[6](2018)在《分布式能源系统中内燃机余热回收系统全工况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分布式能源系统是一种安装在用户附近,按用户需求就地生产并可满足多种负荷的小型能量转换利用系统。其中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简称CCHP:combine cooling,heating and power)是分布式能源系统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而余热回收系统又是CCHP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着整个系统对能量的梯级利用。合理地配置余热回收系统,可以使得CCHP的一次能源利用率超过80%。由于CCHP的用户负荷波动频繁,所以为充分提高整个运行期间的余热利用率,本文开展了对有机朗肯循环(ORC:Organic Rankine Cycle)和与其相复叠的冷电联产系统作为内燃机余热回收系统时的全工况性能研究。首先本文建立了ORC和吸收式制冷系统的稳态设计模型以及动态仿真模型,并用实验和文献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同时研究了烟气热源侧采用动态模型和静态模型时对计算精度的影响,并提出了几种解决相区切换问题的方法,以提高模型的计算速度和稳定性。基于上述工作,本文构建了热力学系统主要部件的模块库,并为模块设计了用户图形界面,用以方便地组成不同的热力学系统动态模型包括复杂的复叠式系统。此全工况模型构建平台是本文所有研究内容的基础。利用所建立的稳态设计模型,本文以一台额定功率1000kW的天然气内燃机为对象,以不同形式的ORC(低温工质ORC,高温背压式ORC,高温凝气式ORC和双级ORC)作为其余热回收系统,并从热力学性能,技术难度和经济性等方面做了全面的设计工况稳态性能分析比较,揭示了各种系统在不同方面的优劣势。基于此又比较了三种复叠式系统的设计工况稳态性能(冷电联产,双级ORC和双效吸收式制冷系统),结果表明以当量电量的方法来评价,冷电联产系统最高效。因此又将冷电联产系统改进为三级系统,且性能进一步提高。以系统设计工况稳态性能分析为基础,本文用自定义的模块库建立了多种不同ORC的动态模型,用以研究内燃机工况变化,工质选择和设计参数对系统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内燃机工况的下降,系统状态参数如蒸发压力,过热度等对工质流量的敏感性不断增大,同时动态响应速度不断变慢。根据这些规律对内燃机低工况时的控制器参数进行调整后,控制效果明显改善。蒸发压力和冷凝压力等设计参数对系统动态响应影响不明显,不同设计参数的系统基本可以通用一样的控制器。但不同工质表现出了显着不同的动态响应特性,总体来说临界温度高的工质偏向于具有较慢的响应速度。接着本文用动态模型对不同ORC非设计工况性能进行了比较,并揭示了影响系统非设计工况性能的因素和一般规律。结果表明,系统的设计蒸发压力在工质输出功随蒸发压力变化的平坦区时有助于提高系统非设计工况性能,而每种工质的平坦区不同。另外,冷却水温和冷凝温度较大的温差也有利于提高系统非设计工况性能。基于以上原因,双级ORC,高温凝气式和背压式ORC的性能随工况下降而减小的相对速度较接近且都明显慢于低温工质ORC。这也说明跟热源更匹配的系统,不但有良好的设计工况性能,也具有较好的非设计工况性能。最后本文又搭建了冷电联产余热回收系统的动态模型,并将其与双效吸收式制冷系统的非设计工况性能做比较。同时建立了使用这两种余热回收系统的整个CCHP的动态模型。在真实用户负荷的条件下,逐时仿真并比较了这两种余热回收系统对整个CCHP能效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冷电联产系统更节能。

胡磊[7](2018)在《增压型三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溴化锂吸收式制冷以其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常用的单效循环和双效循环性能较差,更适合回收低温余热。为了提升高品位热源的利用效率,需要开发三效循环。而目前限制三效循环发展的主要原因是高温发生器温度过高所引起的腐蚀问题。为了减缓腐蚀,本文对增压型三效循环进行了研究。首先给出了溴化锂水溶液、饱和水以及水蒸气的热物性参数方程,并编制了热物性参数的计算程序;接着介绍了三效循环和四种增压型三效循环的工作流程,基于能量和质量守恒方程建立了增压型三效循环的热力计算模型。随后研究了压缩比、高温发生器温度、冷却水进口温度以及冷媒水出口温度等参数对增压型三效循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参数不变时,四种增压型三效循环均存在一个最佳压缩比使得COPW最大。增压型三效循环可以在高温发生器温度低于180 ℃时正常运行,有效地减缓了腐蚀问题,并且保持着较好的性能。此外,增压型三效循环在冷却水温度较高和冷媒水温度较低时也可以正常运行,拓宽了三效循环的运行范围。四种增压型三效循环的COPW均随高温发生器温度的降低而降低,随冷却水进口温度的上升而降低,随冷媒水出口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循环4具有较小的循环倍率和压缩比、较低的压缩机排气温度以及较高的COPW,但压缩机输气体积流量较大。最后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对增压型三效循环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压缩比、高温发生器温度、冷却水进口温度以及冷媒水出口温度对增压型三效循环ECOP的影响,并计算了循环中各部件的(?)损失。结果表明在其他参数不变时,四种增压型三效循环均存在一个压缩比使得ECOP最大。在高温发生器温度较低、冷却水进口温度较高以及冷媒水出口温度较低时,增压型三效循环均可以提升三效循环的ECOP;循环1、循环2和循环3的ECOP随高温发生器温度的降低先上升后下降,循环4则一直保持着上升的趋势;四种增压型三效循环的ECOP均随冷却水进口温度的上升而降低,随冷媒水出口温度的降低而上升。(?)损失最大的部件是吸收器,其次是冷凝器、蒸发器等。

陈金峰[8](2018)在《太阳能吸收制冷与蒸汽压缩空调耦合循环机理与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太阳能空调具有很好的季节匹配性,夏季太阳辐射越好时系统制冷量越大,规模化应用能够有效缓解夏季空调用电负荷。但太阳辐射能量密度较低且受天气影响较大,太阳能空调存在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等问题;另一方面,很多场合太阳能装置安装空间有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推广应用。提高太阳能空调循环效率,减小集热器安装面积;实现多能互补,解决其运行稳定性,是太阳能空调发展的主要瓶颈。围绕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太阳能驱动风冷吸收式制冷与蒸汽压缩空调耦合循环,实现太阳能空调高效化和稳定性,利用太阳能制冷改善蒸汽压缩制冷循环效率,利用电驱动蒸汽压缩循环结合实现太阳能空调系统的稳定性。风冷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由于冷却温度的限制,在独立制冷时对热源温度要求高,相应降低了太阳能集热系统效率,同时系统存在溶液结晶风险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风冷吸收式制冷与蒸汽压缩式空调之间的过冷却式和复叠式两种耦合循环方式,揭示了其能量耦合机理,论证了通过耦合方式可以充分利用较低温度水平的太阳能热能,拓宽太阳能热能的温度利用范围,实现节约压缩机电能和提高太阳能制冷转换效率双重目的。为解决太阳能空调系统长时间运行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问题,本文基于吸收式与蒸汽压缩式系统冷量与热量的同步耦合方式,提出了蒸汽压缩式热泵驱动溴化锂浓度差蓄冷的新循环。新循环在蓄冷过程中除热泵系统外无需其他形式的能量输入,蓄冷过程不受环境条件影响和制约,蓄冷能量密度大且热损小。通过该循环可以实现削峰填谷,保证太阳能空调系统长周期运行的连续性和经济性。建立了风冷吸收式与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及相关耦合系统的理论模型。搭建了风冷吸收式溴化锂制冷机实验台,并进行了不同运行工况下的性能测试。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绝热闪蒸流程改进风冷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新循环,避免了二次换热损失,降低了对热源温度需求,从而提高COPth(thermal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新循环中蒸发器内无需设置用于降膜蒸发的铜管阵列以及冷冻水循环泵。可以节省材料和水泵的使用,减小了系统尺寸和重量。采用新循环的系统在热源温度为80℃90℃,环境空气温度为29℃35℃时可以正常运行,最低蒸发温度8.6℃,COPth最高为0.76。在9小时的室外动态测试过程中,系统可以较好地适应热源水温和环境空气温度动态变化,蒸发温度波动范围为10.4℃11.4℃,系统平均COPth为0.65。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搭建了相关实验系统对耦合循环及热泵驱动浓度差蓄冷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在热源水温为70℃90℃之间时,复叠式耦合系统可以将COPele,HP(electrical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of heat pump)由2.66提高至4.286.97,与蒸汽压缩空调循环独立运行时相比增加60.9%162.0%。同时,通过构建的额定制冷量与输入功率分别为40kW与10kW的热泵/太阳能驱动蓄冷/制冷一体系统性能实验结果显示,热泵驱动浓度差蓄冷模式下总蓄冷量为110.5kWh,蓄冷能量密度ESD(energy storage density)为77.8kWh/m3,蓄冷密度大且热损小。一个完整的蓄放冷循环中蓄冷效率ESE(energy storage efficiency)为2.81。以上实验结果验证了利用电驱动蒸汽压缩循环的耦合实现太阳能空调系统的稳定、高效和连续运行的可行性。最后,基于实验结果和系统仿真模型,对风冷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参数优化以及与太阳能集热器类型的匹配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同热源驱动温度和吸收式子系统蒸发温度对过冷却式与复叠式耦合循环的性能影响。讨论了在两种耦合系统中太阳能热能的利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给出了不同工况下的最优参数组合。结果表明:过冷却式耦合系统具有更高的?效率且热量需求小,与蒸汽压缩式系统独立运行相比可将COPele,sys提升15.9%29.8%,较为适合太阳能集热器面积安装受限的场合,以提高单位集热器面积的制冷转化率。复叠式耦合系统对热量的需求为过冷却系统的4.5倍以上,但其吸收式子系统既可以在热源温度不足时构成耦合系统运行降低耗电量,也可以吸收式制冷方式独立运行。热泵驱动浓度差蓄冷系统中,COPele,HP与ESE均随着蓄冷浓度差的升高而下降,且导致吸收式循环发生热和热泵冷凝热之间的不平衡率ψ由0.11增加到0.26。COPele,HP与ESE随热泵子系统蒸发温度升高而下降,但幅度较小。在稀溶液初始浓度越低时,ESE越高:4%浓度差下,当溴化锂稀溶液初始浓度由52%上升至57%时,ESE下降了约34.4%。ESD随稀溶液初始浓度变化较小,但当蓄冷浓度差由1%增加至8%时,平均蓄冷能量密度由19.8 kWh/m3升高至140.2 kWh/m3。

胡磊,王晓[9](2018)在《复合式三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特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限制三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主要问题是高温溴化锂溶液腐蚀性太强,有学者提出复合式三效溴化锂制冷循环来降低高温发生器出口溶液温度。本文对三效和复合式三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进行了介绍,并对两种循环进行了模拟分析。计算压缩比和冷媒水温度对系统性能系数和高温发生器出口溶液温度和压力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式三效循环能有效的降低高温发生器出口溶液温度。当压缩比为3.5时,高温发生器出口溶液温度由218.9℃降低到183.6℃,此时压缩机耗功仅占制冷量的3.68%。

陈光明,石玉琦[10](2017)在《吸收式制冷(热泵)循环流程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吸收式制冷作为最早的人工制冷方法,诞生至今已有200多年。在民用和工业中的实际应用有60多年。近20余年来,吸收式制冷在理论与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迅速发展,并在制冷机市场上占有相当的份额,得到国内外厂商和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随着人类能源消耗量的不断增加,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新能源、分布式能源及能源的高效利用。余热、废热、可再生的太阳能、地热能等的利用使得热能驱动的吸收式制冷(热泵)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采用电驱动蒸气机械压缩式制冷(热泵)系统不同,吸收式制冷(热泵)技术可利用采用低品位热源的热能直接驱动,运行成本远低于电驱动系统。吸收式系统多采用H2O-LiB r溶液、NH3-H2O溶液等自然工质作为制冷剂,具有环境友好特性,同时具有安全、可无噪音运行、可靠性高等显着优点。但也具有占地面积大、初投资高,冷却负荷高,一次能源效率低(直燃形式)等不足。针对这些特性,现阶段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循环设计优化、工质对选择、系统部件热质传递强化、系统控制策略优化等。狭义的吸收式循环是指闭式、溶液吸收制冷剂蒸气的吸收式制冷(热泵)循环。该类循环按照循环形式分类包括单吸收循环、多吸收循环和复合循环。单吸收循环主要包括基本单效吸收循环、扩散吸收循环、膜吸收循环、热变换器循环、重力驱动的阀切换循环以及自复叠循环;多吸收循环主要包括再吸收循环、多效循环、中间效循环、多级循环、中间级循环以及GAX循环;复合循环主要包括喷射-吸收复合、压缩-吸收复合和膨胀-吸收复合等复合形式。现有吸收式制冷技术研究热点主要包括且不局限于太阳能、中低温余热利用、冷热电联产、储能(蓄冷、蓄热),膜交换材料、高温下耐腐蚀材料,塑料热交换器等方面。吸收式循环现有循环结构的提出针对的是一定温度和浓度下循环,面对新的应用场景、新材料以及新吸收工质对,吸收式循环可以提出多种更高效、更宽热源驱动温度范围和溶液浓度范围的新循环。

二、三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方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1)槽式聚光溴化锂溶液吸热及其汽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当前能源形势
    1.2 国内外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技术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槽式聚光集热器内溴化锂溶液吸热过程传热分析
    2.1 槽式聚光集热器的工作原理
        2.1.1 槽式聚光集热系统
        2.1.2 槽式聚光集热器的基本结构
    2.2 槽式聚光集热器内溴化锂溶液吸热过程传热分析
        2.2.1 吸收管与溴化锂溶液间的传热分析
        2.2.2 吸收管与玻璃管间的传热分析
        2.2.3 玻璃管与外界环境间的传热分析
        2.2.4 系统性能评价参数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槽式聚光实验测试系统搭建及溴化锂溶液配制
    3.1 槽式聚光溴化锂溶液吸热及其汽化装置与系统
        3.1.1 实验装置
        3.1.2 实验测试系统
        3.1.3 系统误差分析
    3.2 溴化锂溶液配制及其溶解热分析
        3.2.1 吸湿溶液的种类及用途
        3.2.2 溴化锂溶液配制
        3.2.3 溴化锂溶解热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槽式聚光溴化锂溶液吸热及其汽化性能研究
    4.1 预热过程对溴化锂溶液吸热及其汽化性能的影响
    4.2 不同季节溴化锂溶液吸热及其汽化性能
    4.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一、 总结
    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冷热电联产系统吸收式制冷热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我国的能源现状
        1.1.2 发电厂余热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3 热电联产系统的类型及存在的问题
        1.1.4 吸收式制冷应用于热电厂的优势
        1.1.5 课题研究意义
    1.2 冷热电联产系统发展概况
    1.3 冷热电联产系统吸收式制冷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总结
    1.4 本文研究内容
    1.5 课题的创新点
第2章 热电联产系统的热量传递转换分析
    2.1 能量梯级利用原则
    2.2 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分析
        2.2.1 热电分产热力系统
        2.2.2 热电联产热力系统
        2.2.3 能流趋势对比分析
    2.3 热电联产的循环特性
        2.3.1 理想循环的热耗率
        2.3.2 实际循环的热经济性
    2.4 热电联产系统的热力学研究
        2.4.1 热效率
        2.4.2 (火用)效率
    2.5 热电联产系统的经济效益分析
        2.5.1 热电分产的能源消耗
        2.5.2 热电联产的能源消耗
        2.5.3 热电联产的节能效益
        2.5.4 热电联产的节能条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冷热电联产系统中吸收式制冷的热经济性
    3.1 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性能评价指标
        3.1.1 (火用)分析的理论基础
        3.1.2 (火用)损失
        3.1.3 (火用)效率
        3.1.4 (火用)损失比率及(火用)损失系数
    3.2 冷热电联产系统中两种制冷方式的(火用)分析模型
        3.2.1 (火用)效率分析模型
        3.2.2 单位冷量(火用)经济成本分析模型
        3.2.3 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分析模型
    3.3 冷热电联产系统中两种制冷方式的热经济性对比
        3.3.1 (火用)效率对比分析
        3.3.2 单位冷量(火用)经济成本对比分析
        3.3.3 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对比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冷热电联产系统中吸收式制冷的热力匹配
    4.1 余热深度回收的热力学过程
        4.1.1 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4.1.2 夹点温差下的水温分析
    4.2 吸收式制冷的热力循环分析
        4.2.1 多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
        4.2.2 多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
        4.2.3 基于吉布斯相律的自由度分析
    4.3 吸收式制冷最低析出温度的热力学分析
        4.3.1 最低析出温度理论分析
        4.3.2 多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最低析出温度
        4.3.3 多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最低析出温度
        4.3.4 吸收式制冷最低析出温度的变化趋势
        4.3.5 吸收式制冷在余热回收中的综合分析
    4.4 吸收式制冷在冷热电联产系统中的热力匹配特性
        4.4.1 混效吸收式制冷串联流程的热力分析
        4.4.2 混效吸收式制冷并联流程的热力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冷热电联产系统中吸收式制冷的热质交叉
    5.1 化学势
        5.1.1 气体化学势
        5.1.2 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势
        5.1.3 水蒸汽和溴化锂溶液中水的化学势差
    5.2 孤立系统的热力学耦合
        5.2.1 孤立系统
        5.2.2 孤立系统的热力学耦合体系
        5.2.3 广义卡诺定理
    5.3 吸收式制冷循环关键换热单元的热质交叉分析
        5.3.1 吸收器的能量转换分析
        5.3.2 发生器的能量转换分析
        5.3.3 冷凝器的相变放热分析
        5.3.4 蒸发器的相变吸热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 本文总结
    2 后期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3)基于微型涡轴发动机的双效溴冷机及其控制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1.2.2 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控制技术
    1.3 本文研究思路及内容安排
第二章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系统需求分析
    2.1 溴冷机机组分析
        2.1.1 溴化锂溶液性质
        2.1.2 工作原理
        2.1.3 循环方式
        2.1.4 组成结构
    2.2 系统需求分析
        2.2.1 溴冷机机组需求分析
        2.2.2 控制系统需求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小型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设计
    3.1 小型双效溴冷机总体设计方案
    3.2 设计参数确定原则
    3.3 小型双效溴冷机热力传热设计
        3.3.1 工质对的热力计算
        3.3.2 关键部件设计点热力计算
        3.3.3 关键部件设计点传热计算
    3.4 小型双效溴冷机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3.4.1 小型双效溴冷机数学模型
        3.4.2 高压发生器
        3.4.3 低压发生器
        3.4.4 冷凝器
        3.4.5 蒸发器
        3.4.6 吸收器
        3.4.7 高温热交换器
        3.4.8 低温热交换器
        3.4.9 静态特性分析
    3.5 溴冷机关键部件结构设计
        3.5.1 高压筒的设计
        3.5.2 中压筒的设计
        3.5.3 低压筒的设计
    3.6 小型双效溴冷机物理模型的搭建与仿真
        3.6.1 Solidworks物理模型的建立
        3.6.2 仿真结果及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小型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4.1 总体方案
    4.2 传感器选型与布置
        4.2.1 温度测量
        4.2.2 压力测量
        4.2.3 液位测量
        4.2.4 流量测量
        4.2.5 真空球阀和隔膜阀
    4.3 执行部件选型
        4.3.1 冷剂泵和溶液泵的选型
        4.3.2 冷却水泵和冷冻水泵的选型
        4.3.3 真空泵的选型
    4.4 控制器硬件设计
        4.4.1 STM32 核心模块
        4.4.2 电源模块
        4.4.3 通信接口模块
        4.4.4 模拟量信号采集模块
        4.4.5 驱动电路模块
        4.4.6 JTAG调试模块
    4.5 软件设计
        4.5.1 控制器程序设计
        4.5.2 监控程序设计
    4.6 控制器样件制作及调试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小型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试验
    5.1 硬件在环试验平台的总体方案
    5.2 接口模拟器与信号调理驱动单元
        5.2.1 接口模拟器
        5.2.2 信号调理驱动单元
    5.3 小型双效溴冷机模型界面程序的设计
    5.4 硬件在环平台的信号测试
    5.5 小型双效溴冷机系统的硬件在环仿真试验
        5.5.1 起动过程
        5.5.2 停车过程
        5.5.3 调节过程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4)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工质改性研究
    1.1 醇类添加剂
    1.2 盐混合物
    1.3 离子液体
    1.4 纳米颗粒
2 关键部件研究
    2.1 吸收器
        2.1.1 降膜吸收器
        2.1.2 喷雾吸收器
        2.1.3 膜吸收器
    2.2 发生器
        2.2.1 降膜发生器
        2.2.2 膜发生器
3 系统研究
4 结语

(5)基于吸收式热泵循环的工质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术语表
1 绪论
    1.1 引言
    1.2 吸收式热泵工作原理
    1.3 吸收式热泵发展现状
    1.4 传统吸收式热泵工质对
        1.4.1 LiBr/H_2O的制冷吸收特性
        1.4.2 LiBr/H_2O的腐蚀性
        1.4.3 零摄氏度以下制冷问题
    1.5 新型工质对的研究
    1.6 工质对热物性及常用测量方法
    1.7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结晶温度
        2.2.2 饱和蒸气压
        2.2.3 密度
        2.2.4 黏度
        2.2.5 定压比热容
        2.2.6 溶解焓
        2.2.7 比焓
        2.2.8 比熵
        2.2.9 腐蚀性
    2.3 实验可靠性验证
    2.4 本章小结
3 单效吸收式制冷的工质对研究
    3.1 CaCl_2-LiCl/H_2O质量比的确定
    3.2 CaCl_2-LiCl(2:1)/H_2O的热物性
        3.2.1 CaCl_2-LiCl(2:1)/H_2O的结晶温度
        3.2.2 CaCl_2-LiCl(2:1)/H_2O的饱和蒸气压
        3.2.3 CaCl_2-LiCl(2:1)/H_2O的密度
        3.2.4 CaCl_2-LiCl(2:1)/H_2O的黏度
        3.2.5 CaCl_2-LiCl(2:1)/H_2O的比热容
        3.2.6 CaCl_2-LiCl(2:1)/H_2O的比焓和比熵
    3.3 基于单效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工质对对比
        3.3.1 循环性能比较
        3.3.2 腐蚀性比较
    3.4 本章小结
4 多效吸收式冷热联供热泵循环工质对的研究
    4.1 LiNO_3-LiBr/H_2O质量比的确定
    4.2 LiNO_3-LiBr (1:1)/H_2O的热物性
        4.2.1 LiNO_3-LiBr(1:1)/H_2O的饱和蒸气压
        4.2.2 LiNO_3-LiBr(1:1)/H_2O的密度
        4.2.3 LiNO_3-LiBr(1:1)/H_2O的黏度
        4.2.4 LiNO_3-LiBr(1:1)/H_2O的比热容
        4.2.5 LiNO_3-LiBr(1:1)/H_2O的比焓
    4.3 双效吸收式冷热联供循环性能分析
    4.4 三效吸收式冷热联供循环性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低温吸收式循环工质对的研究
    5.1 低温吸收式制冷
    5.2 低温空气源制热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分布式能源系统中内燃机余热回收系统全工况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字母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有机朗肯循环(ORC)发电余热回收系统研究现状
        1.2.1 稳态设计工况下的性能研究
        1.2.2 非设计工况下的动态响应和系统性能研究
        1.2.3 ORC在 CCHP中的应用研究
    1.3 冷电联产余热回收系统的研究现状
    1.4 目前存在的问题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余热回收系统的全工况仿真模型
    2.1 ORC的基本原理和稳态设计模型
        2.1.1 ORC基本原理
        2.1.2 ORC稳态设计模型
    2.2 ORC动态仿真模型
        2.2.1 离散法建立的无相变换热器
        2.2.2 移动边界法建立的蒸发器
        2.2.3 冷凝器
        2.2.4 泵和透平
    2.3 ORC动态仿真模型的实验验证
        2.3.1 实验台架介绍
        2.3.2 实验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
        2.3.3 实验验证
    2.4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的稳态模型
    2.5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动态仿真模型
        2.5.1 吸收式制冷系统部件模型
        2.5.2 系统模型和模型验证
    2.6 动态仿真模块库和用户界面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余热回收系统的稳态设计工况性能研究
    3.1 天然气内燃机余热
    3.2 不同ORC余热回收系统的热力学性能分析
        3.2.1 不同单级ORC的比较分析
        3.2.2 双级ORC和单级系统的比较分析
    3.3 冷电联产余热回收系统的热力学性能分析
        3.3.1 冷电联产系统与其他复叠式系统的比较分析
        3.3.2 冷电联产系统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ORC余热回收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研究
    4.1 内燃机工况对ORC余热回收系统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
        4.1.1 不同工况下ORC的动态响应特性变化
        4.1.2 动态响应特性变化的原因分析
        4.1.3 控制器性能改善
    4.2 工质对ORC余热回收系统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
        4.2.1 不同工质的动态响应特性比较
        4.2.2 工质物性对ORC动态响应速度影响的分析
    4.3 设计参数对ORC余热回收系统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
        4.3.1 不同设计参数对系统动态响应特性影响的比较和分析
        4.3.2 设计参数和工质对ORC控制系统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ORC余热回收系统的非设计工况性能研究
    5.1 带导热循环的ORC余热回收系统的非设计工况性能研究
        5.1.1 系统参数对性能的影响
        5.1.2 带控制器的系统的非设计工况性能分析
        5.1.3 增压空气预热器对系统非设计工况性能的影响
    5.2 不同单级ORC余热回收系统的非设计工况性能分析
        5.2.1 三种单级系统的吸热量变化的比较分析
        5.2.2 三种单级系统的热效率变化的比较分析
    5.3 双级ORC余热回收系统的非设计工况性能分析
        5.3.1 高温冷却水循环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3.2 双级ORC非设计工况性能变化
        5.3.3 双级ORC和单级ORC的非设计工况性能比较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冷电联产余热回收系统的非设计工况性能研究和CCHP仿真
    6.1 冷电联产系统和双效吸收式制冷系统非设计工况性能比较
        6.1.1 系统设计基准
        6.1.2 非设计工况性能比较分析
        6.1.3 低温余热利用方式比较分析
    6.2 CCHP系统动态仿真
        6.2.1 CCHP系统仿真模型
        6.2.2 仿真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本文创新点
    7.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增压型三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原理与特点
    1.3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研究现状
    1.4 增压型吸收式循环的研究现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溴化锂水溶液和水的热物性
    2.1 引言
    2.2 溴化锂水溶液的热物性方程
        2.2.1 溴化锂水溶液蒸气压
        2.2.2 溴化锂水溶液比热容
        2.2.3 溴化锂水溶液比焓
        2.2.4 溴化锂水溶液比熵
        2.2.5 溴化锂水溶液结晶温度
    2.3 冷剂水的热物性方程
        2.3.1 饱和水的蒸气压
        2.3.2 饱和水的密度或比容
        2.3.3 饱和水蒸气的密度或比容
        2.3.4 饱和水比焓
        2.3.5 饱和水蒸气比焓
        2.3.6 饱和水比熵
        2.3.7 饱和水蒸气比熵
        2.3.8 过热水蒸气的密度或比容
        2.3.9 过热水蒸气比焓
        2.3.10 过热水蒸气比熵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增压型三效循环的数学模型
    3.1 引言
    3.2 三效循环
    3.3 增压型三效循环
    3.4 数学模型的建立
        3.4.1 模型假设
        3.4.2 模型建立
        3.4.3 系统参数设定
        3.4.4 评价标准
    3.5 程序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增压型三效循环的性能分析
    4.1 引言
    4.2 压缩比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4.3 高温发生器温度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4.3.1 循环倍率与压缩比
        4.3.2 各部件压力与压缩机排气温度
        4.3.3 耗能
        4.3.4 性能系数
        4.3.5 压缩机输气流量
    4.4 冷却水温度、冷媒水温度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4.4.1 冷却水进口温度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4.4.2 冷媒水出口温度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增压型三效循环的(?)分析
    5.1 引言
    5.2 (?)分析数学模型
        5.2.1 (?)存在的形式
        5.2.2 (?)平衡方程和(?)效率
        5.2.3 (?)损失方程
    5.3 压缩比对循环(?)效率的影响
    5.4 各部件(?)损失
    5.5 高温发生器温度对循环(?)效率的影响
    5.6 冷却水温度、冷媒水温度对循环(?)效率的影响
        5.6.1 冷却水进口温度对(?)效率的影响
        5.6.2 冷媒水出口温度对(?)效率的影响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8)太阳能吸收制冷与蒸汽压缩空调耦合循环机理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与现状
        1.2.1 太阳能驱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
        1.2.2 风冷溴化锂吸收式制冷
        1.2.3 吸收式/蒸汽压缩式耦合系统
        1.2.4 太阳能空调系统中溴化锂浓度差蓄冷
    1.3 问题分析与研究思路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吸收式与蒸汽压缩式耦合循环构建与分析
    2.1 单效风冷绝热吸收式制冷循环
        2.1.1 循环原理
        2.1.2 绝热吸收与传统吸收过程比较
        2.1.3 风冷绝热吸收制冷循环特性分析
    2.2 风冷吸收式与蒸汽压缩式过冷却耦合循环
        2.2.1 过冷却耦合循环原理
        2.2.2 循环特点分析
    2.3 风冷吸收式与蒸汽压缩式复叠耦合循环
        2.3.1 复叠耦合循环原理
        2.3.2 循环特点分析
    2.4 蒸汽压缩式热泵驱动溴化锂浓度差蓄冷/制冷循环
        2.4.1 浓度差蓄冷循环的冷热源温度匹配关系
        2.4.2 蒸汽压缩式热泵驱动浓度差蓄冷循环构建
        2.4.3 冷热量平衡分析
        2.4.4 循环特点分析
    2.5 性能评价指标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吸收式与蒸汽压缩式耦合循环理论模型
    3.1 风冷绝热吸收式制冷循环
        3.1.1 数学模型建立
        3.1.2 物性程序与边界条件
        3.1.3 计算流程
    3.2 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
    3.3 传热系数
        3.3.1 管内传热系数
        3.3.2 管外传热系数
    3.4 吸收式/蒸汽压缩式耦合制冷循环
    3.5 蒸汽压缩式热泵驱动溴化锂浓度差蓄冷循环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风冷绝热吸收式制冷循环实验研究及循环改进
    4.1 风冷吸收式制冷系统实验与结果分析
        4.1.1 实验装置
        4.1.2 测试系统
        4.1.3 稳态试验与结果分析
        4.1.4 模型校验
    4.2 风冷吸收式制冷循环改进
        4.2.1 引入绝热闪蒸流程的风冷吸收式制冷循环
        4.2.2 结构设计
    4.3 改进后风冷吸收式制冷系统性能测试与分析
        4.3.1 实验流程
        4.3.2 环境温度影响
        4.3.3 热水进口温度影响
        4.3.4 实际工作环境模拟实验
        4.3.5 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吸收制冷与蒸汽压缩式耦合空调系统实验研究
    5.1 复叠耦合循环实验研究
        5.1.1 实验系统设计
        5.1.2 结果分析与讨论
    5.2 热泵/太阳能驱动浓度差蓄冷/制冷循环与系统设计
        5.2.1 循环流程设计
        5.2.2 系统设计
    5.3 蒸汽压缩式热泵驱动浓度差蓄冷循环实验研究
        5.3.1 实验系统
        5.3.2 热泵驱动溴化锂浓度差蓄冷过程实验
        5.3.3 冷量释放实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太阳能吸收式及其与热泵耦合系统性能分析与优化
    6.1 太阳能驱动风冷吸收式制冷循环
        6.1.1 冷却温度
        6.1.2 蒸发温度
        6.1.3 集热器匹配与参数优化
    6.2 过冷却与复叠耦合系统性能分析与优化
        6.2.1 过冷却耦合系统性能分析
        6.2.2 复叠耦合系统性能分析
        6.2.3 两种耦合系统性能比较与参数优化
    6.3 蒸汽压缩热泵驱动浓度差蓄冷系统分析与优化
        6.3.1 冷热量匹配与系统性能
        6.3.2 热泵循环工作参数优化
        6.3.3 吸收式循环工作参数优化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内容总结
    7.2 论文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和获奖

(9)复合式三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复合式三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
2 模型建立
    2.1 热力计算
    2.2 计算条件和假设
3 结果分析
    3.1 压缩比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3.1.1 压缩比对各部件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3.1.2 压缩比对循环耗能和COP1, COP2的影响
    3.2 冷媒水温度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3.2.1 冷媒水温度对高温发生器出口溶液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3.2.2 冷媒水温度对COP1和COP2的影响
4 结论

(10)吸收式制冷(热泵)循环流程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单吸收式循环
    1.1 基本单效吸收式循环
    1.2 扩散吸收式循环
        1.2.1 Platen-Munters扩散吸收循环
        1.2.2 Einstein-Szilard扩散吸收循环
    1.3 膜吸收式循环
    1.4 吸收式热变换器
    1.5 阀切换式吸收循环
    1.6 自复叠吸收式循环
2 多吸收式循环
    2.1 再吸收循环
    2.2 多效吸收式循环
        2.2.1 两效吸收式循环
        2.2.2 三效吸收式循环
        2.2.3 四效及以上效吸收式循环
    2.3 中间效吸收式循环
    2.4 多级吸收式循环
    2.5 中间级吸收式循环
    2.6 GAX循环
3 复合循环
    3.1 喷射-吸收复合循环
    3.2 压缩-吸收复合循环
    3.3 膨胀-吸收复合循环
4 结论

四、三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方式(论文参考文献)

  • [1]槽式聚光溴化锂溶液吸热及其汽化性能研究[D]. 蒋樾. 广东工业大学, 2020
  • [2]冷热电联产系统吸收式制冷热力学分析[D]. 尤田.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3]基于微型涡轴发动机的双效溴冷机及其控制系统开发[D]. 袁志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4]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研究进展[J]. 杨磊,李华山,陆振能,陈高凯,雷炯,马伟斌,龚宇烈. 新能源进展, 2019(06)
  • [5]基于吸收式热泵循环的工质对研究[D]. 李艺群.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6]分布式能源系统中内燃机余热回收系统全工况性能研究[D]. 王轩. 天津大学, 2018(06)
  • [7]增压型三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的性能研究[D]. 胡磊. 东南大学, 2018(05)
  • [8]太阳能吸收制冷与蒸汽压缩空调耦合循环机理与实验研究[D]. 陈金峰.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9]复合式三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特性分析[J]. 胡磊,王晓.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18(04)
  • [10]吸收式制冷(热泵)循环流程研究进展[J]. 陈光明,石玉琦. 制冷学报, 2017(04)

标签:;  ;  ;  ;  ;  

三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