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1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李甲民[1](2020)在《基于中医五神学说运用安魂益魄汤治疗魂强魄弱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立足中医形神观,以魂强魄弱的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中医五神辨治方法与传统中医辨治方法在中风病患者形、神、心理状态三个方面的改善情况,探究缺血性中风病形神病变过程,以期为缺血性中风病的辨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首先进行预试验,一方面评估试验设计的可行性,另一方面为正式试验样本量估计提供依据。正式试验中试验对象需经两轮筛选,第一轮根据团队前期研制且经过信效度检验的《“魂”要素评定表》、《“魄”要素评定表》筛选出符合“魂强魄弱”型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第二轮根据中医证型诊断标准于“魂强魄弱”型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中选取气虚血瘀证和阴虚风动证患者各12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两组患者再分别分为两组:对照组1(阴虚风动证)60例、试验组1(阴虚风动证)60例、对照组2(气虚血瘀证)60例、试验组2(气虚血瘀证)60例。对照组1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育阴通络汤治疗、试验组1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安魂益魄汤治疗;对照组2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补阳还五汤治疗、试验组2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安魂益魄汤治疗。对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形(NIHSS评分)、神(“魂强魄弱”证候积分)、心理状态(SAS、SDS评分)和相关安全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性别、年龄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在受教育程度方面,高学历的人所占比例较大。在职业分布方面,“个体私营、机关干部、科教文卫”人数较多。2.疗效评价(1)NIHSS评分比较: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NIHSS评分均降低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心理状态: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SDS、SAS评分均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魂强魄弱”证候积分: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证候积分均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五神学说指导下的的安魂益魄汤相比于传统中医辨治方法,在改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形、神、心理状态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短时间应用安全可靠。
谢双峥[2](2020)在《古代四时养生思想的历史发展及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四时养生是中华传统养生的重要内容,在养生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四时养生历史悠久,不仅有着丰富的经验方法,而且有着系统的思想理论,并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近年来随着传统养生研究的深入发展,有关四时养生的研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但对四时养生的历史发展及其文献的系统研究,仍属阙如。有鉴于此,本课题从文献调查入手,充分运用目录学、文献学、历史学、诠释学等研究方法,对四时养生的历史与文献进行全面系统地调查分析,旨在揭示四时养生的历史发展轨迹,总结各历史时期的思想理论特点,全面收集存世的四时养生文献,进行合理分类,并对文献载录的四时养生的内容方法作出简要归纳,以便为深入开展四时养生的文献与理论研究奠定一个初步基础。本论文即为课题研究的成果报告,大体分为历史发展与文献研究两大部分,共十五章。具体内容,摘要如下:第一章,四时养生的内涵研究。在简要辨析四时概念的基础上,对四时养生作出了具体界说,认为四时养生就是根据春夏秋冬四时阴阳变化规律,结合人体自身的体质及脏腑气血特点,合理安排精神情志、饮食起居、生活劳作等行为活动,并采取积极的调摄养护手段和方法,以达到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延缓衰老乃至延年益寿的目的。第二章,先秦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该时期是四时养生的初始和奠基阶段。上古时期,中华先民就有了顺时养生的初始观念和早期经验积累。夏商周时期,通过天象观察和物候认识,以《尧典》、《夏小正》、《礼记·月令》为标志,表明对四时变化的规律有了较深的认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各家对四时养生均有理论阐述,尤以《吕氏春秋》“十二纪”为代表,初步奠定了四时养生的基础。第三章,秦汉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该时期是四时养生的确立阶段。以《黄帝内经》为标志,构建起四时养生的理论框架,包括四时养生的思想基础、宗旨目的、原则纲要和内容大法。第四章,晋唐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该时期是四时养生丰富充实阶段。无论是医家、养生家,还是早期道教学者,均是在《内经》四时养生的基础上,进行某些方面的充实和完善。第五章,宋元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该时期是四时养生的突破创新时期,提出了四气摄生、摄生月令、养生月览、四时养老、四时导引、四时饮食、四时宜忌、四时用药等一系列命题,四时养生有着专门化的逻辑发展趋向,并形成了专门的着作文献。第六章,明清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该时期四时养生呈现全面繁荣兴盛的景象,表现为着作众多、月令扩充、方法类聚、程式精致、世俗流行,四时养生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第七章至第十四章,为古代四时养生文献研究。第七章为古代四时养生文献概述,在介绍古代四时养生文献一般情况的基础上,对古代四时养生文献进行了简明分类,包括月令养生、四季养生、逐月养生、节令养生、时辰养生、运气养生、养生宜忌共七大类。从第八章起,即按照七大类的每类一章,逐章对每类文献的一般情况进行概括性阐述,并对每类的重点文献进行了专门介绍。第十五章,古代四时养生的主要内容。根据前述七类四时养生文献所载养生方法经验的总结和分析,古代四时养生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精神调摄、脏腑调摄、起居调摄、饮食调摄、运动调摄、服食调摄、药物调摄、疾病预防、宜忌调摄等九个方面。每个方面均列举了代表性的方法或进行了概括性的说明。研究形成以下结论:一、四时养生的内涵十分丰富,其核心要素为:春夏秋冬四时有其阴阳变化的规律,有时会出现反常;人体各有特点,对四时变化的适应各有不同;四时养生的关键是合理安排日常生活行为和采取必要的调护方法;四时养生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延缓衰老。二、四时养生有着悠久的历史,肇始于先秦,确立于汉代,《黄帝内经》构建了四时养生的理论框架,晋唐时期有所充实完善,宋元时期获得创新性突破,明清时期更为繁荣兴盛。三、四时养生文献中众多,从载体上来说可分成单篇、散在或专着三类。按照内容,可分为月令养生、四季养生、逐月养生、节气养生、时辰养生、宜忌养生、运气养生共七大类。四、四时养生的内容宏富,方法繁多,根据文献载录,可以分为精神调摄、脏腑调摄、起居调摄、饮食调摄、运动调摄、服食调摄、药物调摄、疾病预防、宜忌调摄九个方面。
战国策[3](2019)在《温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采用温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阿森斯失眠量表和脾虚症状积分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睡眠期刊和临床症状进行评价。通过观察各项评分的变化判断温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疗效。对温针灸疗法与普通针刺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临床效果比较,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病例来源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康复三科门诊,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门诊患者。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不寐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治疗组(温针灸疗法)和对照组(普通针刺疗法),每组各30例。取穴:主穴:双侧内关、神门、安眠;百会、印堂。配穴:双侧足三里、脾俞、胃俞;中脘。治疗组予温针灸,对照组予普通针刺,隔日治疗一次(每周3次),两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采集治疗前后各项评分指标,用SPSS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评定治疗疗效。结果:1.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SQI量表评分、AIS量表评分、脾虚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量表评分、AIS量表评分、脾虚症状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痊愈5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体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9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体有效率为73.33%,组间对比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温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显着,疗效优于普通针刺。2.温针灸可以显着改善脾虚症状,效果优于普通针刺。
李莹[4](2013)在《滋肾安神汤治疗围绝经期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滋肾安神汤对围绝经期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对围绝经期其他相关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门诊符合入组标准的60例患者,按照患者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采取随机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脱落2例)。治疗组给予滋肾安神汤治疗,对照组给予甜梦胶囊治疗。应用SPIEGEL量表、PSQI量表评分、Kupperman评分量表等临床量表,分别就失眠程度、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围绝经期临床症状等,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改善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滋肾安神汤对围绝经期心肾不交型失眠PSQI量表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等成份均有显着改善;对PSQI量表总积分、有效率等也有显着改善;且与甜梦胶囊对照组比较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方面有明显优势2、滋肾安神汤对围绝经期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Kupperman量表中,潮热汗出、失眠、烦躁易怒、忧郁多疑、乏力、头痛、性交困难、关节肌痛、皮肤异常感等临床症状均具有显着改善;且与甜梦胶囊对照组比较在乏力、关节肌痛、忧郁多疑等方面有明显优势3、滋肾安神汤对围绝经期心肾不交型失眠总体疗效、失眠程度均有显着改善,且效果优于甜梦胶囊对照组结论:1、滋肾安神汤在改善围绝经期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的失眠症状上,临床疗效确切,效果显着2、滋肾安神汤在改善围绝经期症状(潮热汗出、失眠、烦躁易怒、忧郁多疑、乏力、头痛、性交困难、关节肌痛、皮肤异常感)方面也有很好的疗效。
林光美[5](2011)在《雷公藤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主要活性成分研究》文中认为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为卫矛科植物雷公藤的根、叶及花。其味辛苦,药性温凉,入肝、脾二经、通十二经络,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通络、舒筋活血、消肿止痛、杀虫止血等功效。传统研究表明,临床中雷公藤主要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目前对这几类疾病的治疗除雷公藤之外还没有其他中药、西药可代替。现代研究表明,雷公藤可作为抗器官排斥药物,效果很好。为此,系统开展雷公藤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与主要活性成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建立了种质资源库。本项目从药用植物雷公藤资源的源头着手,将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有机地结合,收集了雷公藤主要分布区江西,湖南,广西,贵州,福建,浙江,云南7个省份、30个县(市)、227个种源植株,建设全国最有代表性的雷公藤种质基因库。2.对不同地理种源的雷公藤的主要光合生理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Vpd)、气孔导度(Gs)和胞间C02浓度(Ci)均表现为东南地区的高于西南地区的,但胞间C02浓度西南地区的比东南地区的较高。生理因子相关分析表明,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呈极显着相关;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也呈极显着相关。3.以不同地区雷公藤为研究材料,按Bradford方法、Giannoplitis的NBT光化还原法、硫代巴比妥酸(TBA)法等测定,综合分析雷公藤种源的活性氧代谢指标,结果表明POD活性的差异最大,MDA含量的差异最小。西南地区种源之间在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MDA含量三个指标上差别明显大于东南地区。SOD活性最高的桐梓、融水、宜州、祥云均是西南地区;活性最低的陆良、金州也为西南地区。桐梓种源的几项指标表现出明显的极端性,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为80.151U/g鲜重/min、MDA含量为30.766μmol/g鲜重,均为最高,但其POD活性却处于较低水平。而来自福建泰宁、连城、德化三地的雷公藤四项指标均处于平均水平,参试地区之间的差距不大。4.以不同地区雷公藤为研究材料,采用CTAB法提取总DNA,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从153对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较好、较稳定的8对引物,对不同雷公藤材料DNA进行扩增,共产生88条带,平均每对引物组合产生11条,表现出了良好的多态性。分析种质遗传多样性,进行种质资源分类,大部分雷公藤样品因地理来源相同、遗传背景相似而聚在同一类群中,在相异系数为0.68处,将36份样品大致分成了五类。未出现遗传背景完全相同的两个样品,其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为泰宁大布和泰宁新桥的两个样品,相异系数为0.111;亲缘关系最远的为贵州桐梓和湖南湘乡的样品,相异系数为0.9714。5.建立雷公藤甲素的HPLC测定体系,采用Agilent 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 G1315A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以水、甲醇为流动相(水:甲醇=72:28(v/v))进行梯度洗脱,在波长为220nm处进行样品检测;该法平均加样回收率93.00%,RSD=4.37%。雷公藤甲素进样量在6.34ng-317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分析结果表明,福建武夷山的材料甲素最高,为6.337μg/g,云南大理的含量最低为0.119μg/g。平均含量为1.900μg/g,江西厢东,福建武夷山、连城、尤溪、泰宁长兴、泰宁超级苗、超级扦插,湖南湘乡,广西河池,浙江松阳均在平均水平之上。同一产地雷公藤不同部位甲素含量也不同,甲素在根芯的含量高于在根皮、茎的分布,含量比例,根芯:根皮;茎约为6:3:1。6.建立了雷公藤内酯甲的HPLC测定体系,以水、甲醇为流动相(水:甲醇=19:81(v/v))进行梯度洗脱,在波长为205nm处进行样品检测;该法平均加样回收率96.01%,RSD=4.49%,雷公藤内酯甲进样量在10.74ng-537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分析结果表明福建大田的材料含内酯甲最高,为17.335μg/g,福建泰宁超级苗的含量最低0.471μg/g,平均含量为3.157μg/g,其中来自广西融水,贵州雷公、桐梓、贵州的组培苗,福建永安、大田、泰宁江坑、泰宁支农坑,浙江松阳、衢州的10个材料都在平均水平之上。同一产地雷公藤不同部位内酯甲含量也不同,绝大多数样品内酯甲主要分布在根皮中,占65.7%。不同经纬度,海拔高度对内酯甲含量存在一定影响。7.建立了雷公藤红素的HPLC测定体系,以水、甲醇为流动相(水:甲醇=13:87(v:v))进行梯度洗脱,在波长为425nm处进行样品检测;该法平均加样回收率95.12%,RSD=4.71%,雷公藤红素进样量在65.1ng-2170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分析结果表明,福建连城的材料含量最高为1.89mg/g,湖南隆回的含量最低为0.28mg/g。平均含量为0.83mg/g,其中来自江西铅山,广西金州,贵州雷公、贵州的组培苗,福建武夷山、连城、永安、明溪、清流、尤溪、泰宁超级苗、超级扦插苗、浙江松阳的13个材料均在平均水平之上。同一产地雷公藤不同部位红素含量也不同,而且差异明显,约94.2%的红素分布在根皮中,根皮与根芯红素含量比约为20:1。8.利用EXCEL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同一部位的不同成分分布的高低关系,茎中甲素与内酯甲的含量大小相关系数达0.514,根皮中甲素与内酯甲的相关系数为0.409,甲素与红素的相关系数为0.347,内酯甲与红素的相关系数为0.355。其他部位的不同成分的含量大小之间不呈现相关性。9.在雷公藤种质资源研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的基础上,利用净现值(NPV)法及边际成本与边际收入比较分析法分析了雷公藤田间栽培、山地纯林栽培、山地套种栽培三种不同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得出NPV田间栽培、NPV山地纯林栽培、NPV山地套种栽培均为正数、边际成本均小于边际收入,即三种种植模式均可行,以雷公藤田间栽培模式为最优,山地纯林栽培及山地套种栽培模式次之。
王丽[6](2010)在《半夏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与毒性影响因素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进行半夏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研究与评价,探讨混淆品、产地、炮制、提取工艺和配伍等中药固有因素对半夏毒性的影响,为锁定毒性物质基础和今后建立相关安全质量标准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酸碱滴定法、酸性染料比色法和HPLC对半夏毒性相关物质基础含量进行测定,运用经典急性毒性实验方法研究半夏混淆品、产地、炮制、提取工艺和配伍等中药固有因素对毒性大小影响;同时采用小鼠单次灌胃给药方法,进行半夏常用水提组分和毒性富集物的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检查药后血清ALT、AST等肝功能指标,计算肝体比值,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结果:药材混淆品、产地、炮制、提取工艺和配伍等中药固有因素对半夏毒性大小和相关物质基础含量均有影响,并且通过探讨毒性大小与相关物质基础间相关性,初步锁定半夏总生物碱为半夏毒性作用部位。小鼠单次灌胃62.5g·kg-1半夏水提组分、1.63g·kg-1半夏总生物碱富集物可产生不同程度肝损伤,两者的血清ALT、AST值高峰分别出现在药后4h、2h,持续时间分别至药后8h、48h;半夏水提组分在53.1-62.5g·kg-1剂量、半夏总生物碱富集物在0.67 g·kg-1~1.63 g·kg-1剂量均可使血清ALT、AST值显着升高,对肝组织产生不同程度损伤,且呈现一定的“量—毒”关系。结论:通过系统探讨半夏混淆品、产地、炮制、提取工艺和配伍等因素对毒性大小与相关物质基础含量的影响,初步锁定总生物碱部位是半夏毒性作用物质基础;小鼠单次灌胃半夏水提组分和总生物碱富集物一定剂量,均可造成急性肝损伤,并显示明显的“量-时-毒”关系。本研究为确定半夏毒性成分,阐明毒性作用靶点、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同时为减少半夏临床不良反应,优化生产工艺,控制生产质量提供中药毒理学依据,为指导临床安全、合理应用半夏奠定基础。
董国锋[7](2009)在《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标准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种规范性文件。标准化是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中医药标准化在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加强中医药依法行政,加快中医药走向世界,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中医药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在探索发展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其中,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本身就存在亟需标准和规范的问题。现行中医药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很不完善,目前中医药标准化法治建设还很薄弱。因此,中医药标准化要真正切实、很好地发挥作用,其在理论和现实上都需要解决上述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能为解决这些突出问题,提供重要的思路、方法、途径和对策。[研究目的]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为保证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各个方面和环节的健康发展和运行提供法学支撑,以保证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在中医药事业的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发挥的基础性技术支撑作用得以顺利有效实现。[研究方法]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的是法学研究方法。法学研究方法有三个层次,即:(1)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唯物辩证法。(2)一般科学研究方法:①社会调查方法;②历史考察方法;③比较分析方法;④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方法等。(3)法学自身的研究方法:①价值分析方法;②法律解释方法;③逻辑推理方法④法规汇编、法典编篡方法;⑤语义分析方法。此外,法学研究时,还积极借鉴其他具体科学研究方法,比如,生物学方法、心理学方法、物理学方法、文献检索法等等。[研究结论]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1)中医药标准化理论体系正处在构建中,亟待完善;(2)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和中药标准化工作不是同步开展的,我国中药标准化工作比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开展的要早一些,也一直走在中医标准化工作的前面。目前,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还处在发展阶段,中药标准化工作已进入全面发展提高阶段:(3)中医国际标准化活动与中药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开展也不是同步的,与中医国际标准化活动相比,中药国际标准化活动进展的要缓慢一些。目前,中医国际标准化工作整体水平还较低,还只是处在发展阶段初期;中药国际标准化活动还只是处在中药材的国际标准创制阶段;(4)我国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中确实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既有实体问题,也有程序问题,这些实体和程序问题的存在是法学支撑作用得以发挥的现实基础和依据;(5)以法学维度研究中医药标准化问题对解决我国目前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大有作为。法的方法、法的价值、法的作用、法的运行和法的体系对解决中医药标准化问题提供了法学支撑,为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解决给予了法学应对;(6)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使用价值,问题研究前沿,思维角度独特,创新性强。[研究价值和意义]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如下:(1)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对解决中医药标准化问题具有重要支撑作用;(2)对更好地保障中医药预防治疗保健养生水平的提高、保障中医药科技创新和学术水平的提高、保障中医药管理水平的提高、保障中医药产业发展、规范中医药市场秩序、保障中医药国际贸易发展、提高中医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保障中医药现代化的顺利进行等方面具有积极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3)对加强中医药管理、临床、科研、教育和产业诸方面的标准化建设都具有促进和支撑作用;(4)对构建中医药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中医药标准化法治建设具有现实和理论意义。[创新点]本文的创新点如下:(1)首次以法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研究了中医药标准化现状、问题和问题的法学应对;(2)首次对国内、国际中医药标准化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3)对构建中医药标准化理论体系做了一些创造性的探索;(4)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中医药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的多项实质性建议。
李芳[8](2009)在《以桂枝茯苓丸方药探讨含挥发性成分复方用“半仿生提取法”研究的模式》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以桂枝茯苓丸方药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指标成分综合评价的方法,进一步探讨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复方药效物质用“半仿生提取法(SBE法)”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模式。方法:首先对桂枝茯苓丸方药进行文献综述和饮片质量鉴定研究。提取工艺研究时,先将方中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桂枝、牡丹皮、赤芍、桃仁)用超临界流体萃取,以均匀设计U7(74)表布点实验,桂皮醛、肉桂酸、丹皮酚、总萃取物为指标,综合评判,优选出方药超临界CO2萃取(SFE-CO2)的较佳工艺条件;再将超临界萃取后的药渣与方中剩余的茯苓混合,用SBE法提取,以U9(91×33)表布点实验,芍药苷、肉桂酸、苦杏仁苷、茯苓酸、总多糖、干浸膏为指标,综合评判,优选出SBE法较佳工艺条件。在优选出该方药SFE-CO2法和SBE法较佳提取工艺的基础上,用比例分割法优选SBE液和WE液(水提液)较佳醇沉浓度,以及该方药醇(AE)提的较佳浓度;在此基础上,对SBE法、WE法、SBAE法(半仿生提取醇沉法)、WAE法(水提醇沉法)、AE法(醇提法)的5种提取液进行了多指标成分、HPLC指纹图谱比较。因为化学等值不一定生物等效。又对5种提取液作活血化瘀、抗实验性痛经、抗炎、增强免疫和改善大鼠乳腺增生作用的主要药效学及急性毒性比较。同时对5种含药血清进行了HPLC指纹图谱和对缩宫素所致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活动影响作用的比较研究。最后综合评判,优选出桂枝茯苓丸方药的较佳提取工艺条件。在提取工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桂枝茯苓丸的剂型改革研究,确定了桂枝茯苓软胶囊的制备工艺,制定了质量标准(草案)。结果:(1)优选出的桂枝茯苓丸方药中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36℃、分离温度32℃、萃取时间3.5h。(2)优选出桂枝茯苓丸方药的SBE法工艺条件为:3煎用水pH依次为5.0、7.5、8.0;提取时间依次为2.0h、1.5h、1.5h。(3)SBE液醇沉较佳浓度为60%。(4)WE液醇沉较佳浓度为70%。(5)醇提较佳浓度为70%。(6)5种方法提取液(SBE、SBAE、WE、WAE、AE)指标成分的综合评判值顺序为:YSBE>YAE>YWE>YSBAE>YWAE。(7)5种方法提取液指纹图谱相对应的特征峰总面积以SBE液最大。(8)5种方法提取液血清指纹图谱以SBE液含药血清色谱峰特征峰总面积最大,共有峰重叠率最高。(9)5种方法提取液主要药效学综合评价结果以SBE液最佳,最大耐受量试验动物无一死亡。(10)5种方法提取液及含药血清对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活动试验表明,SBE液及其含药血清综合评价值最大。(11)确定了桂枝茯苓软胶囊的最佳成型工艺,制订了桂枝茯苓软胶囊的质量标准,以方便有效地控制其内在质量。结论:桂枝茯苓丸方药提取,以先将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桂枝、牡丹皮、赤芍、桃仁)用SFE-CO2萃取,其药渣与方中剩余的茯苓混合,再用SBE法提取为佳。SBE法提取液及其含药血清与其他提取方法(WE法、SBAE法、WAE法、AE法)作相应比较,药效物质含量高,药理作用强。本研究再一次验证了灰思维方式指导下的SBE法研究设计是科学、合理和先进的,丰富和完善了“用灰思维方式建立中药半仿生提取法”的基本研究模式,拓展了中药研究开发的思路,并为其他含挥发性成分中药复方药效物质的提取及二次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也为快速提高中药现代化水平探索了一条新途径。
田丽娟[9](2006)在《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长期的实践,共同创造了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史。中国药学史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药学史的任务是按照年代顺序,应用具体事实揭示并阐明药学发展的规律。通过药学史的研究,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和可记取的教训,为现代药学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指导。现代药学史是中国药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近代药学发展的沿袭和进步。为了更好的理解现代药学发展的历程和前后衔接,本文首先概要论述了古代和近代药学发展的历史,研究了各个阶段药学发展特点和取得的主要成就。研究之余,我为祖先所创造的优秀的中医药传统文化而感到由衷的敬佩和自豪。接下来,在现代药学史研究部分,本文从药学事业发展和药学科学研究进展两个方面加以论述。在药学事业发展部分,分别从中药事业的发展、药品监督管理、制药工业、医药商业、药学教育、医药科技、医院药学、药学社会团体、药学书刊与网站、香港和澳门药学发展共十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药学事业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在药学科学研究部分,分别从现代药学史研究、中药研究、药学分科研究和药物学研究四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药学科学的进展和成就。研究之余,关心祖国药学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通过研究现代药学史发现,新中国药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研究的进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巨大的挫折,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此时的广大药学工作者,面对困难,怀着对祖国的高度热爱之情和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心,排除干扰,尽自己最大所能在工作岗位上发出各自的光和热,很多科研成果就是在这样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通过他们忘我的辛勤劳动而产生出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大药学工作者焕发了高度的热情和能量,积极投身到药学事业发展的洪流之中,创造了令全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现代药学工作者要学习前辈们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团结起来,全身心的投入到现代药学事业的发展中去,为药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而共同努力!
刘莉[10](2006)在《红豆杉抗癌活性组分的提取分离与口服结肠靶向制剂处方优化》文中研究说明恶性肿瘤是继心血管疾病之后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而结肠癌是近年来常见恶性肿瘤中增长率最大的疾病之一。目前使用的化疗药物存在诸如免疫抑制、骨髓抑制等严重损害患者免疫系统的毒副作用,很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中医药在抗肿瘤治疗方面研究的比较多,天然药物在抗肿瘤方面越来越发挥出其毒副作用小,来源方便的独特优势。在畅销的抗肿瘤植物药中,从红豆杉中提取的紫杉醇在肿瘤的治疗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紫杉醇继治疗卵巢癌取得显着疗效之后,又被发现对于结肠癌也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但红豆杉中抗癌活性成分的研究多年来的研究走的一直是西药化的路线,制得的纯品价格昂贵,副作用大。紫杉醇多以注射剂为主要剂型,但红豆杉植物中还含有大量其他抗癌活性物质,由于不允许它们进入注射剂,在提取分离过程中只得将其作为杂质弃去,非常可惜和浪费。本实验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提取了云南红豆杉枝叶中抗癌有效组分,旨在克服只依靠紫杉醇单体为有效成分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其中的其他紫杉烷类化合物及总黄酮,总木脂素,生物碱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抗肿瘤作用,与紫杉醇配伍后,可发挥中药的多成分多靶点的独特优势,通过多方面途径提高药物疗效,并且减低紫杉醇的毒副作用,红豆杉资源紧缺,其他组分同时配伍使用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其所含的其他有效成分,节省资源,降低产品价格。研究表明,红豆杉属植物中含有的多种有益组分,对结肠癌细胞亦有协同的药理作用。红豆杉有效成分多难溶于水,口服后不易被吸收,采用固体分散体,可增加药物的溶出度;结肠的靶向制剂对于须经大肠给药治疗的疾病具有特殊的意义,制成直肠的靶向给药系统,可将药物直接送到结肠部位,达到治疗作用,提高生物利用度。目的:1.对国内外有关红豆杉以及红豆杉中主要有效成分紫杉醇和其他相关物质的研究文献资料进行分类综述;对有关结肠癌疾病的文献进行总结,对固体分散技术和结肠靶向技术的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对目前红豆杉制剂的主要研究概况加以合理的分析。2.建立抗癌活性组分的含量测定方法。3.考察红豆杉的基源和用药部位,以及影响云南红豆杉枝叶质量的主要因素,以保证原料药材的质量,提高原料的利用率,为科学制定云南红豆杉质量标准提供可以参考的理论依据。4.依次对云南红豆杉枝叶进行提取工艺研究;初步除杂工艺研究;过柱精制工艺的研究,以改革传统的提取分离工艺,使其更加适合大生产,提高紫杉烷类化合物的转移率。5.研究红豆杉提取物对体外结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制定提取物的质量标准。6.制备提取物的肠溶固体分散体,并进一步制成微丸。7.对肠溶微丸进行评价和质量标准的研究。方法:1.将计算机检索、手工追溯检索等手段相结合,充分利用CA、BP、MEDLARS、CBM-Disc、CNKI数字图书馆全文数据库、CMC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互联网等数据库,广泛查阅有关红豆杉资源及研究进展,主要化学成分、结构与性质,提取分离方法,药理与临床,制剂与商品等资料;查阅结肠癌的发病概况、诊断要点、病因病机及治疗和预防;查阅结肠靶向制剂的生理学基础,结肠吸收及剂型分类。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云南红豆杉枝叶中紫杉烷类化合物进行含量测定,并进行方法学的考察。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总黄酮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并进行方法学的考察。3.以紫杉烷类化合物含量为主要指标,采用固相萃取法精制样品,评价不同基源红豆杉的质量,云南红豆杉不同用药部位以及不同生长年限和贮藏时间对云南红豆杉枝叶质量的影响。4.以总萜得率,提取物中紫杉烷类化合物的含量,紫杉醇的转移率为指标,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云南红豆杉的提取效果。以除杂现象、除膏率、除杂前后紫杉烷类化合物的损失情况为指标,比较NaHCO3萃取法、石油醚脱脂、石灰乳沉淀法的脱脂除杂效果,并考察除杂后药液氯仿、乙酸乙酯萃取法,以及氯仿萃取物活性炭脱色的条件。分别考察了硅胶柱、大孔树脂柱和氧化铝柱的前处理工艺和柱层析条件。5.实验经预试筛选出敏感结肠癌细胞株SW480和HCT-8。药物分为五组,每组5个浓度进行试验。以MTT法研究红豆杉提取物对于结肠癌细胞的增长抑制作用。对提取物的质量标准做了研究。并制定了药材的含量测定限度。6.通过体外人工结肠液溶出实验,筛选不同处方的肠溶固体分散体;制得的固体分散体使用包衣锅法制备微丸,以圆整度、粒径分布、堆密度、碎脆度为考察指标,筛选稀释剂的种类、稀释剂用量和黏合剂的种类。7.采用体外人工胃液、肠液、结肠液溶出对微丸的体外溶出进行评价。对微丸的处方、制法、性状、水分、含量测定等做了研究。结果:1文献综述利用各种检索工具、数据库,使用关键词红豆杉or紫杉醇、提取or分离、结肠肿瘤、靶向,共查阅文献约90篇,国外多集中于红豆杉的化学成分研究,国内多集中于产地,含量测定,药理药效及临床应用研究。国内可见有用指纹图谱评定东北红豆杉的质量,见有对云南红豆杉进行提取和鉴定以及抗肿瘤实验的研究,见有体外紫杉醇免疫脂质体对人大肠癌细胞的靶向作用的实验,但未见有综合以上技术对红豆杉中主要抗癌组分开发利用并制出针对结肠癌的靶向制剂的研究报道。国外可见有为了提高红豆杉中紫杉醇等有效成分的提取的研究,见有为提高紫杉醇治疗的靶向性和提高效能的剂型研究报道。2活性组分的含量测定2.1含量测定样品的制备:使用固相萃取柱进行分离,收取不同组段的流出液,测定紫杉烷类化合物,回收率较高。2.2有效组分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法建立准确科学的测定云南红豆杉药材中三种紫杉烷类化合物的含量的方法,三者在0.04μg~3.0μg之间内均呈线性关系。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了准确科学的测定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总黄酮线性范围为8~48μg/ml。3药材质量研究3.1红豆杉基源的研究经过比较,云南红豆杉的主要抗癌物质紫杉烷类成分含量较高,较其他种的红豆杉质量要好,可以作为本实验的原料药材。3.2红豆杉药用部位的研究考察了云南红豆杉的不同部位中紫杉烷类化合物的含量。虽然针叶中含量比树皮中少,但采集针叶和嫩枝不会损伤植物,还可以不断再生,且总量远远大于干皮,为保护资源,从云南红豆杉枝叶中获取紫杉烷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意义。3.3不同生长年限对云南红豆杉枝叶质量的影响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云南红豆杉枝叶中紫杉类化合物的含量逐渐增加,因此枝叶的采摘以5年生以上为佳。3.4贮藏时间对云南红豆杉枝叶质量的影响随着贮藏时间的加长,红豆杉中紫杉烷类成分的含量有所降低,为保证红豆杉的质量,应以新鲜的枝叶为佳,贮藏时间不易超过半年。4提取物制备工艺研究4.1提取工艺研究用不同溶剂及提取方法进行提取时,以乙醇浸渍法最优,经正交实验筛选,最优醇提条件为85%乙醇浸提两次,第一次7倍量24小时,第二次5倍量12小时。超临界CO2萃取法先用纯CO2萃取,再加入夹带剂进行萃取,优于传统溶剂法对于红豆杉中有效成分的提取。4.2初步除杂工艺研究NaHCO3萃取法的乳化现象比较严重,且紫杉烷类化合物损失较大。石灰乳沉淀法能够去除大量的杂质,但是终点pH值很难控制,有效成分损失比较大;使用石油醚具有较好的脱脂效果。脱脂后的药液以氯仿萃取四次就可将有效成分充分萃取干净。氯仿萃取后的药液用0.25%(W/V)活性炭,在35℃下脱色。4.3精制工艺采用硅胶柱——大孔树脂柱——氧化铝柱进行串联分离精制红豆杉中的有效组分。即浸膏氯仿溶解,加于已处理好的硅胶柱上,氯仿冲洗至流出液无色,用氯仿—甲醇(97:3)洗脱,收集3倍生药量洗脱液减压回收溶剂成浸膏,浸膏用适量乙酸乙酯—丙酮(1:1)溶解,滤除不溶物,滤液用适量大孔树脂拌样,加于处理好的大孔树脂柱顶端,3倍柱体积30%乙醇洗脱,然后换用6倍柱体积85%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适量氯仿溶解,滤除不溶物,加于处理好的氧化铝柱顶端,氯仿洗至无色,换用7倍柱体积的氯仿—甲醇(97:3)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回收氯仿,继续减压浓缩(60℃,-0.08Mpa)至稠膏状,将稠膏减压干燥(60℃,-0.08Mpa),得红豆杉提取物。5红豆杉提取物对结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和质量标准的制定在选定的范围内,红豆杉提取物、紫杉醇、紫杉醇与三尖杉宁碱的混合物、紫杉醇与三尖杉宁碱与红豆杉素Ⅳ的混合物作用于结肠癌HCT—8和SW480细胞72h后,均表现出一定的细胞增长抑制作用。紫杉醇、紫杉醇与三尖杉宁碱的混合物、紫杉醇与三尖杉宁碱与红豆杉素Ⅳ的混合物的抑瘤作用逐渐增强。通过提取物质量标准的研究,规定按干燥品计算,提取物中含紫杉醇不得少于16%,含三尖杉宁碱和红豆杉素Ⅳ的总量不得少于35%。6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以丙烯酸树脂L100—55做为肠溶载体材料,取过60目的红豆杉提取物一份用无水乙醇溶解,滤过,得1组,取丙烯酸树脂L100—55树脂二份,用无水乙醇溶解,得2组,在搅拌下将1组加入2组份中,混匀,回收乙醇,减压干燥,研细,过80目筛,即得。微丸的制备:固体分散物—微晶纤维素—淀粉—滑石粉3:0.6:0.3:0.1混合均匀,以适量5%(w)PVP水溶液为黏合剂,制软材,过20目筛制湿颗粒随后投入包衣锅。包衣锅转速设为90r/min,同时喷加少量粘合剂和混合粉,制得圆整性较好的微丸,40℃烘干后分样过筛,收取14~30目微丸。7肠溶微丸的评价和质量标准的研究从溶出曲线可以看出,微丸在胃液中2h没有药物释放,在人工小肠液中3h时,紫杉烷类化合物溶出9~14%,在人工结肠液中9h基本上释放完全。规定微丸按干燥品计,含紫杉醇不得少于4%,含三尖杉宁碱和红豆杉素Ⅳ得总量不得少于9%。结论:1.通过各种途径查阅中外文献资料及查新报告均未见有与本项目拟研究内容相同的研究报道。2.所建立的活性组分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紫杉醇、三尖杉宁碱、红豆杉素Ⅳ以及总黄酮的含量测定。3.通过对药材的研究,规定使用的原料药材为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 Cheng et L.K.Fu)的枝叶部分,以5年生以上为佳,贮藏时间为半年以下。4.提取工艺,初步除杂工艺和精制工艺是课题的关键所在,优选的工艺可以有效提取红豆杉中的有效组分,通过接取含紫杉烷类化合物及总黄酮,总木脂素等的大类成分,改变了传统的习惯的系统分离的收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有毒试剂的使用量,并大大缩短了过柱的周期,更加适合工艺化的大生产。大类成分的分离方法也更加符合中医药理论关于多成分多靶点的用药特点,并且其中含有的其他有效组分可望在配伍后发挥协同治疗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毒副作用。5.体外结肠癌HCT—8和SW480细胞抑制试验证明三尖杉宁碱与红豆杉素Ⅳ对紫杉醇抗肿瘤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与文献吻合。6.采用适当的辅料和工艺,可制得提取物固体分散体的微丸,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制得的微丸能够显着提高紫杉烷类化合物的溶出度,质量标准可有效地控制制剂的质量。从云南红豆杉枝叶中提取的抗肿瘤活性组分,经体外结肠癌细胞抑制实验证明其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本课题为云南红豆杉枝叶的药材质量控制、抗癌活性组分的提取分离精制工艺、肠溶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微丸的制备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但部分研究工作尚未结束,下一步将对其药效和体内释药过程做更深入的探讨。
二、《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1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1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中医五神学说运用安魂益魄汤治疗魂强魄弱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预试验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对象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结果 |
(五) 研究结论 |
二、正式试验 |
(一) 样本量的估算 |
(二) 研究对象 |
(三) 诊断标准 |
(四)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结果 |
讨论 |
一、试验结果分析 |
(一) 一般资料分析 |
(二) 疗效评价指标分析 |
(三) 临床疗效比较 |
二、传统中医辨治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概况 |
三、传统中医对于缺血性中风的认识存在局限性 |
四、中医五神辨治缺血性中风的必要性 |
(一) 前期研究基础 |
(二) 中医五神学说简述 |
(三) 基于中医五神学说辨治缺血性中风的意义 |
五、魂强魄弱缺血性中风的辨治 |
(一) 缺血性中风中医魂、魄紊乱的病因 |
(二) 基于“疾病过程论”的缺血性中风中医魂、魄紊乱病机演变 |
(三) 缺血性中风魂强魄弱型的治则治法及方药分析 |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五神“魂”、“魄”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论文着作 |
(2)古代四时养生思想的历史发展及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上篇 古代四时养生思想的历史发展研究 |
第一章 四时养生的内涵 |
一、时与四时 |
(一)时 |
(二)四时 |
二、四时养生内涵 |
第二章 先秦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 |
一、上古时期 |
(一)顺时养生的初始观念 |
(二)顺时养生的早期经验 |
二、夏商周时期 |
(一)岁时观念的形成 |
(二)物候知识的积累 |
(三)调养理念的产生 |
三、春秋战国时期 |
(一)儒家四时养生思想 |
(二)道家四时养生思想 |
(三)杂家四时养生思想 |
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 |
一、西汉时期 |
(一)西汉早期出土文献论四时养生 |
(二)西汉早期思想家论四时养生 |
(三)《黄帝内经》构建了四时养生的理论体系 |
二、东汉时期 |
(一)张仲景《金匮要略》对四时养生的贡献 |
(二)《四民月令》论四时养生 |
第四章 晋唐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 |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 |
(一)张湛《养生要集》四时养生理论 |
(二)陶弘景《养性延命录》论四时养生 |
(三)《荆楚岁时记》论四时养生 |
二、隋唐时期 |
(一)《崔禹锡食经》论四时饮食 |
(二)孙思邈的四时养生思想 |
(三)胡愔《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论四时养生 |
(四)司马承祯《服气精义论》论四时养生 |
(五)王冰《素问六气玄珠密语》论运气养生 |
(六)施肩吾《西山群仙会真记》论四时养生 |
第五章 宋元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 |
一、四气摄生 |
二、摄生月令 |
三、养生月览 |
四、四时养老 |
五、四时导引 |
六、四时饮食 |
七、四时宜忌 |
八、四时药物 |
九、运气养生 |
第六章 明清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 |
一、着作众多 |
二、月令扩充 |
三、方法类聚 |
四、世俗流行 |
五、程式精致 |
六、时辰考究 |
下篇 古代四时养生文献研究 |
第七章 古代四时养生文献概述 |
一、古代四时养生文献的一般情况 |
二、古代四时养生文献的分类 |
(一)月令养生类文献 |
(二)四时养生类文献 |
(三)逐月养生类文献 |
(四)节气养生类文献 |
(五)时辰养生类文献 |
(六)宜忌养生类文献 |
(七)运气养生类文献 |
第八章 月令养生类文献 |
一、月令养生类文献概述 |
二、重点文献介绍 |
(一)《夏小正》 |
(二)《吕氏春秋》 |
(三)《四民月令》 |
(四)《月令通考》 |
第九章 四时养生类文献 |
一、四时养生类文献概述 |
二、重点文献介绍 |
(一)《灵剑子》 |
(二)《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 |
(三)《四气摄生图》 |
(四)《混俗颐生录》 |
(五)《养生月录》 |
(六)《摄生消息论》 |
(七)《遵生八笺》 |
第十章 运气养生类文献 |
一、运气养生类文献概述 |
二、重点文献介绍 |
(一)《素问入式运气论奥》 |
第十一章 逐月养生类文献 |
一、逐月养生类文献概述 |
二、重点文献介绍 |
(一)《孙真人摄养论》 |
(二)《养生月览》 |
(三)《摄生月令》 |
(四)《运化玄枢》 |
第十二章 节气养生类文献 |
一、节气养生类文献概述 |
二、重点文献介绍 |
(一)《保生月录》 |
(二)《二十四气坐功导引治病图》 |
(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第十三章 时辰养生类文献 |
一、时辰养生类文献概述 |
二、重点文献介绍 |
(一)《二六功课》 |
第十四章 宜忌养生类文献 |
一、宜忌养生类文献概述 |
二、重点文献介绍 |
(一)《四时宜忌》 |
第十五章 古代四时养生的主要内容 |
一、精神调摄 |
(一)精神调摄 |
(二)情志调摄 |
二、脏腑调摄 |
(一)四季脏腑调摄 |
(二)逐月脏腑调摄 |
三、起居调摄 |
(一)作息 |
(二)睡眠 |
(三)沐浴 |
(四)晨起 |
(五)服饰 |
(六)居处 |
四、饮食调摄 |
(一)食材选择 |
(二)注意事项 |
五、运动调摄 |
六、服食调摄 |
(一)组方分类 |
(二)剂型分类 |
(三)按时分类 |
七、药物调摄 |
(一)四季药方 |
(二)逐月药方 |
八、疾病预防 |
(一)居处卫生 |
(二)药物预防 |
九、宜忌调摄 |
(一)饮食禁忌 |
(二)起居禁忌 |
(三)房中宜忌 |
(四)行为禁忌 |
结论 |
课题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3)温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4)滋肾安神汤治疗围绝经期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祖国医学理论研究 |
1.1 围绝经综合征及失眠症的概念及诊断 |
1.2 围绝经期失眠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中医对围绝经期失眠的治疗 |
2 现代医学理论研究 |
2.1 现代医学对失眠症的认识 |
2.2 现代医学对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的研究进展 |
2.3 现代医学对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的治疗现状 |
临床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选择与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剔除标准 |
1.3 治疗方法 |
1.4 数据采集 |
1.5 数据处理 |
2 研究结果 |
2.1 滋肾安神汤对围绝经期心肾不交型失眠PSQI量表评分的影响 |
2.2 滋肾安神汤对围绝经期心肾不交型失眠Kupperman量表评分的影响 |
2.3 滋肾安神汤对围绝经期心肾不交型失眠总体疗效的影响 |
2.4 滋肾安神汤对失眠程度的影响 |
讨论 |
1 立项依据 |
2 方义分析 |
2.1 组方释义 |
2.2 药物功效 |
2.3 现代药理研究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附件 |
(5)雷公藤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主要活性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雷公藤研究综述 |
1.1 雷公藤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
1.1.1 雷公藤种质资源分布 |
1.1.2 不同雷公藤种质资源的形态学表现 |
1.1.3 分子标记技术在雷公藤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
1.1.4 不同雷公藤种质资源的活性成分差异 |
1.2 雷公藤化学成分、药理和临床研究进展 |
1.2.1 活性成分 |
1.2.2 药理作用 |
1.2.3 临床应用 |
1.2.4 毒理作用 |
1.3 栽培研究进展 |
1.3.1 生物学及生态特征 |
1.3.2 外界环境对雷公生长及其活性成分的影响 |
1.3.3 栽培技术措施对雷公生长及其生物量的影响 |
1.3.4 采收与存贮时间对雷公藤活性成分的影响 |
1.4 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4.1 分子遗传标记的种类 |
1.4.2 分子标记在雷公藤等中药上的应用 |
1.5 HPLC在中药领域的应用及在雷公藤研究中的作用 |
1.5.1 HPLC简介 |
1.5.2 HPLC在中药领域的应用概述 |
1.5.3 HPLC在雷公藤研究中的的应用 |
2 雷公藤种质资源库建立 |
2.1 种源收集 |
2.1.1 收集方法 |
2.1.2 种质资源的保存 |
2.2 实验样本的选择 |
2.2.1 雷公藤种质资源实验样本基本情况 |
2.2.2 雷公藤高优苗的选育 |
3 不同地理种源雷公藤的植物生理研究 |
3.1 不同地理种源雷公藤的光合生理特征比较研究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结果与分析 |
3.1.3 讨论 |
3.2 不同地区雷公藤活性氧代谢研究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3 讨论 |
4 雷公藤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 |
4.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供试样品来源 |
4.1.3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DNA的纯度与浓度 |
4.2.2 SRAP生态性分析 |
4.2.3 结论 |
4.3 讨论 |
4.3.1 雷公藤总DNA提取 |
4.3.2 SRAP标记及多态性 |
5 雷公藤活性成分的HPLC含量研究 |
5.1 雷公藤甲素的提取和研究 |
5.1.1 仪器与试剂 |
5.1.2 雷公藤甲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5.1.3 雷公藤甲素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 |
5.1.4 雷公藤甲素含量结果与分析 |
5.1.5 小结 |
5.2 雷公藤内酯甲的提取与研究 |
5.2.1 仪器与试剂 |
5.2.2 雷公藤内酯甲色谱分析条件的建立 |
5.2.3 雷公藤内酯甲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 |
5.2.4 雷公藤内酯甲含量结果与分析 |
5.2.5 小结 |
5.3 雷公藤红素的提取与研究 |
5.3.1 仪器与试剂 |
5.3.2 雷公藤红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5.3.3 雷公藤红素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 |
5.3.4 小结 |
5.4 相关性分析 |
5.4.1 雷公藤活性成分相关性分析 |
5.4.2 小结 |
6 雷公藤种质资源研究效益评价 |
6.1 生态和社会效益评价 |
6.1.1 生态效益评价 |
6.1.2 社会效益评价 |
6.2 经济效益评价 |
6.2.1 净现值法效益分析评价 |
6.2.2 边际成本与边际收入分析评价 |
6.2.3 需求供给效益分析评价 |
6.3 市场风险分析与控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6)半夏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与毒性影响因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与半夏毒性相关的文献研究综述 |
1 历代古籍对半夏毒性的记载 |
2 半夏毒性的现代研究 |
2.1 与半夏毒性相关的化学成分研究 |
2.2 与半夏毒性相关的炮制减毒研究 |
2.3 与半夏毒性相关的配伍减毒研究 |
2.4 与半夏毒性相关的毒理学研究 |
2.5 与半夏毒性相关的临床不良反应报道 |
3 小结 |
第二部分 半夏毒性相关物质基础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药材 |
1.2 仪器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1 总有机酸含量测定 |
2.2 琥珀酸含量测定 |
2.3 总生物碱含量测定 |
2.4 麻黄碱含量测定 |
2.5 鸟苷含量测定 |
3 结论 |
第三部分 半夏不同组分的物质基础含测与急性毒性比较研究 |
1 试验材料 |
1.1 药材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受试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受试药物制备 |
2.2 含量测定方法 |
2.3 急性毒性实验 |
3 实验结果 |
3.1 含量测定结果 |
3.2 急性毒性实验结果 |
4 小结 |
第四部分 半夏毒性大小与相关物质基础含量的影响因素探讨 |
1 混淆品对半夏毒性大小与相关物质基础含量的影响 |
1.1 试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1.3 小结 |
2 产地对半夏毒性大小与相关物质基础含量的影响 |
2.1 试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3 小结 |
3 炮制对半夏毒性大小与相关物质基础含量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3.3 小结 |
4 配伍对半夏急性毒性与相关物质基础含量的影响研究 |
4.1 试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4.3 小结 |
5 提取工艺对半夏急性毒性与相关物质基础含量的影响研究 |
5.1 试验材料 |
5.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5.3 小结 |
6 不同毒性富集物对小鼠急性毒性与相关物质基础含量影响 |
6.1 试验材料 |
6.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6.3 小结 |
第五部分 半夏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 |
1 试验材料 |
1.1 药材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受试动物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1 半夏不同组分单次灌胃肝毒性“时-毒”关系研究 |
2.2 半夏单次灌胃肝毒性“量-毒”关系研究 |
3 小结 |
第六部分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论文着作 |
参加科研课题 |
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
(7)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法律、法制、法治、法学 |
1.1 法律 |
1.2 法制 |
1.3 法治 |
1.3.1 法治的概念和含义 |
1.3.2 法治的基本要求 |
1.3.3 当代中国法治方略的提出和确立 |
1.4 法律、法制和法治之间的关系 |
1.4.1 法律和法制的联系和区别 |
1.4.2 法制和法治的联系和区别 |
1.5 法学 |
1.5.1 法学的概念 |
1.5.2 法学的研究对象 |
1.5.3 法学的特征 |
1.5.4 法学的思维 |
1.5.5 法学研究方法 |
1.6 法学与法律、法制、法治三者之间的关系 |
1.6.1 法学与法律、法制、法治三者之间的区别 |
1.6.2 法学与法律、法制、法治三者之间的联系 |
第2章 标准和标准化 |
2.1 标准 |
2.1.1 标准的基本概念 |
2.1.2 标准的基本特征 |
2.1.3 标准体制 |
2.2 标准化 |
2.2.1 标准化的概念和对象 |
2.2.2 标准化的基本特征 |
2.2.3 标准化发展史 |
2.2.4 标准化的目的与作用 |
2.2.5 标准化的哲学基础 |
2.2.6 标准化原理和形式 |
2.2.7 标准化方法 |
2.2.8 标准化组织和机构 |
2.3 标准与标准化的关系 |
2.4 标准和法律的关系 |
2.4.1 标准与技术法规的关系 |
2.4.2 强制性标准的属性分析 |
2.4.3 我国标准体系的构建 |
第3章 中医药标准和标准化 |
3.1 中医药标准 |
3.1.1 中医药特色和优势 |
3.1.2 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 |
3.1.3 中医药标准的基本概念 |
3.1.4 中医药标准的特征 |
3.1.5 中医药标准体制 |
3.2 中医药标准化 |
3.2.1 中医药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和对象 |
3.2.2 中医药标准化的基本特征 |
3.2.3 中医药标准化发展简史 |
3.2.4 中医药标准化的背景 |
3.2.5 中医药标准化组织和机构 |
第4章 中医药标准化问题法学研究的背景 |
4.1 中医药标准化的重要性 |
4.2 中医药标准化的必要性 |
4.2.1 中医药标准化是中医药事业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
4.2.2 中医药标准化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
4.2.3 中医药标准化是中医药国际化的客观要求 |
4.3 中医药标准化的可行性 |
4.3.1 对中医药标准化建设的一些认识误区解析 |
4.3.2 中医药标准化可行性的表现 |
4.4 中医药标准化问题法学研究的必要性 |
4.4.1 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存在是中医药标准化问题法学研究的客观基础 |
4.4.2 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是中医药标准化法治建设的需要 |
第5章 国内中医药标准化状况 |
5.1 国内中医标准化状况 |
5.1.1 国内中医标准化概况 |
5.1.2 国内中医标准化的具体状况(国内中医标准的运行状况) |
5.2 国内中药标准化状况 |
5.2.1 国内中药标准化概况 |
5.2.2 国内中药标准化的具体状况(国内中药标准的运行状况) |
第6章 国际中医药标准化状况 |
6.1 国际中医标准化状况 |
6.1.1 世界卫生组织中医标准化 |
6.1.2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的中医标准化 |
6.1.3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标准化 |
6.1.4 香港中医标准化 |
6.1.5 澳门中医标准化 |
6.1.6 台湾中医标准化 |
6.1.7 日本中医标准化 |
6.1.8 韩国中医标准化 |
6.1.9 其他国家中医标准化 |
6.2 国际中药标准化状况 |
6.2.1 世界卫生组织中药标准化 |
6.2.2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标准化 |
6.2.3 欧盟中药标准化 |
6.2.4 香港中药标准化 |
6.2.5 澳门中药标准化 |
6.2.6 台湾中药标准化 |
6.2.7 日本中药标准化 |
6.2.8 韩国中药标准化 |
6.2.9 其他国家中药标准化 |
第7章 我国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7.1 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7.1.1 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概述 |
7.1.2 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述 |
7.2 我国中药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7.2.1 我国中药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概述 |
7.2.2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存在的问题 |
第8章 我国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法学支撑 |
8.1 法学方法论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支撑 |
8.1.1 法学方法论 |
8.1.2 法学方法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支撑作用 |
8.2 法的价值追求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支撑 |
8.2.1 法的价值 |
8.2.2 法的价值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意义 |
8.3 法的作用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支撑 |
8.3.1 法的作用 |
8.3.2 法的作用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强力支撑 |
8.4 法的运行机制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支撑 |
8.4.1 法的运行 |
8.4.2 法的运行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动态支撑 |
8.5 法的体系架构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支撑 |
8.5.1 法的体系架构 |
8.5.2 法的体系架构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静态支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8)以桂枝茯苓丸方药探讨含挥发性成分复方用“半仿生提取法”研究的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桂枝茯苓丸方的处方渊源及方解 |
1.1 处方渊源 |
1.2 方解 |
2 桂枝茯苓丸方药的研究概况 |
2.1 桂枝茯苓丸方药的药理研究概况 |
2.2 桂枝茯苓丸方药的临床应用概况 |
2.3 方中单味药的研究概况 |
3 中药现代化与中药药效物质提取的现状 |
3.1 中药现代化的发展简况 |
3.2 中药药效物质提取的现状 |
4 半仿生提取法的创立和发展研究现状 |
4.1 灰思维方式与中药"半仿生提取法"的创立 |
4.2 "半仿生提取法"的特点 |
4.3 半仿生提取法的适用范围、研究现状及科学意义 |
5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
5.1 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的特点 |
5.2 影响超临界流体萃取的主要因素 |
5.3 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
6 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概况 |
6.1 中药血清药理学的起源 |
6.2 中药血清药理学的优势 |
6.3 中药血清药理学的研究进展 |
6.4 血清药理学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 |
7 指纹图谱及其在中药物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 |
7.1 中药指纹图谱的概念 |
7.2 中药指纹图谱的特点 |
7.3 建立中药指纹图谱的原则 |
7.4 中药指纹图谱的分类 |
7.5 构建中药指纹图谱模式的研究 |
7.6 指纹图谱在中药物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 |
7.7 指纹图谱的发展前景 |
8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8.1 研究目的 |
8.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桂枝茯苓丸方药质量鉴定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桂枝质量鉴定研究 |
2.2 茯苓质量鉴定研究 |
2.3 牡丹皮质量鉴定研究 |
2.4 赤芍质量鉴定研究 |
2.5 桃仁质量鉴定研究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桂枝茯苓丸方药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条件的优选 |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超临界CO_2萃取条件的选择 |
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3 肉桂酸、桂皮醛及丹皮酚的含量测定 |
3 实验结果的处理 |
4 验证性实验 |
5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均匀设计法优选桂枝茯苓丸方药的半仿生提取工艺条件 |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实验设计 |
2.2 样品液的制备 |
2.3 供试液的制备 |
2.4 芍药苷含量测定 |
2.5 肉桂酸含量测定 |
2.6 苦杏仁苷含量测定 |
2.7 茯苓酸含量测定 |
2.8 总多糖的含量测定 |
2.9 干浸膏的测定 |
3 实验结果的处理 |
3.1 优化处理 |
3.2 验证性实验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桂枝茯苓丸方药SBE液最佳醇沉浓度的优选 |
1 仪器与材料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1 样品液的制备 |
2.2 供试液的制备 |
2.3 指标成分测定与处理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桂枝茯苓丸方药水提液最佳醇沉浓度的优选 |
1 仪器与材料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1 样品液的制备 |
2.2 供试液的制备 |
2.3 指标成分测定与处理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桂枝茯苓丸方药醇提最佳浓度的优选 |
1 仪器与材料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1 样品液的制备 |
2.2 供试液的制备 |
2.3 指标成分测定与处理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桂枝茯苓丸方药5种方法提取液的指标成分比较 |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2 供试液的制备 |
2.3 5种方法提取液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
2.4 5种方法提取液肉桂酸的含量测定 |
2.5 5种方法提取液苦杏仁苷的含量测定 |
2.6 5种方法提取液茯苓酸的含量测定 |
2.7 5种方法提取液总多糖含量测定 |
2.8 干浸膏得率的测定 |
2.9 5种方法提取液指标成分的综合评价 |
2.10 5种方法在单体成分提取方面优劣的探讨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九章 桂枝茯苓丸方药5种方法提取液的指纹图谱比较 |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样品液的制备 |
2.2 供试液的制备 |
2.3 对照液的制备 |
2.4 色谱条件 |
2.5 图谱采集时间的确定 |
2.6 内参照峰的确定 |
2.7 精密度、稳定性考察及SBE特征峰的选择 |
2.8 5种方法提取液指纹图谱的绘制 |
2.9 共有峰重叠率比较 |
2.10 相似度比较 |
2.11 9强峰的峰面积差异率及总差异率比较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十章 桂枝茯苓丸方药5种方法提取液血清指纹图谱比较 |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空白血清供试液的制备 |
2.2 含药血清供试液的制备 |
2.3 色谱条件 |
2.4 采集时间的确定 |
2.5 内参比峰的确定 |
2.6 特征指纹峰的选择及精密度、稳定性考察 |
2.7 采血时间的考察 |
2.8 给药剂量的考察 |
2.9 5种含药血清指纹图谱的峰数、共有峰的重叠率比较 |
2.10 5种含药血清指纹图谱相似度的比较 |
2.11 5种含药血清特征峰面积的差异率比较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一章 桂枝茯苓丸方药5种方法提取液主要药效学及急性毒性比较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1.1 实验药物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动物及饲养环境 |
1.4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1 不同提取液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2.2 不同提取液对药物诱发痛经模型的影响 |
2.3 不同提取液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
2.4 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
2.5 不同提取液对乳腺增生大鼠的实验研究 |
3 综合评判 |
4 毒性比较---最大耐受量的测定 |
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二章 桂枝茯苓丸方药不同提取液及含药血清对大鼠离体子宫活动的影响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动物 |
1.4 供试药液的制备 |
1.5 含药血清的制备 |
1.6 洛氏液配制 |
2 方法与结果 |
2.1 5种方法提取液对大鼠离体子宫活动的影响 |
2.2 5种含药血清对大鼠离体子宫活动的影响 |
3 综合评判 |
4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三章 桂枝茯苓软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 |
第十四章 桂枝茯苓软胶囊质量标准(草案)及起草说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科研课题 |
附录 |
详细摘要 |
(9)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的源起 |
2 课题国内研究现状 |
2.1 药学史研究相关着作 |
2.2 药学史研究文献 |
3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
4 论文的研究意义 |
5 论文的创新点 |
6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古代药学史概论 |
1 原始社会药物的萌芽 |
2 夏、商、周及春秋时期的药学 |
3 战国、秦汉及三国时期的药学 |
4 两晋、隋唐至五代时期的药学 |
5 宋辽金元时期的药学 |
6 明清(至鸦片战争)时期的药学 |
第三章 近代药学史概论 |
1 近代中药发展概况 |
1.1 药物学的发展 |
1.2 方剂学的成就 |
1.3 旧中国歧视中医药和中医药界的反抗斗争 |
1.4 中医药教育与科研 |
1.5 中医药学术团体与刊物 |
2 近代西药发展概况 |
2.1 西方药学的输入 |
2.2 西药商业的兴起与发展 |
2.3 制药工业的诞生与发展 |
2.4 药事管理制度与药事法规 |
2.5 药学(西药)教育 |
2.6 药学(西药)研究 |
2.7 医药学术团体和医药期刊 |
3 解放军革命根据地的医药卫生工作 |
3.1 中医药工作的开展 |
3.2 医药教育 |
3.3 医药工业 |
3.4 药事管理制度与药事法规 |
第四章 现代药学史研究 |
1 药学事业的发展 |
1.1 中药事业的发展 |
1.2 药品监督管理 |
1.3 制药工业 |
1.4 医药商业 |
1.5 药学教育 |
1.6 医药科技工作 |
1.7 医院药学 |
1.8 药学社会团体 |
1.9 药学书刊与网站 |
1.10 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药学事业的发展 |
2 药学科学研究进展 |
2.1 现代药学史研究 |
2.2 中药研究 |
2.3 药学分科研究进展 |
2.4 药物学研究 |
第五章 结论 |
1 对现代药学史的研究意义重大,有关单位必须加强这方面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出版工作 |
2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宝贵遗产,必须坚决地继承并发扬光大 |
3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药学事业各项改革 |
4 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
5 实施“科教兴药”战略,推动药学事业全面进步 |
6 加强药品监督管理法规体系建设,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
7 加强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中医药的国际影响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表1 |
(10)红豆杉抗癌活性组分的提取分离与口服结肠靶向制剂处方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评价与研究思路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药材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及结果 |
2.1 样品测定方法 |
2.2 红豆杉基源研究 |
2.3 云南红豆杉药用部位的研究 |
2.4 不同生长年限对云南红豆杉枝叶质量的影响 |
2.5 贮藏时间对云南红豆杉枝叶质量的影响 |
2.6 不同批次云南红豆杉枝叶中各成分的含量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云南红豆杉枝叶中抗癌活性组分定量方法的建立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及结果 |
2.1 指标成分紫杉醇、三尖杉宁碱、红豆杉素Ⅳ的含量测定方法 |
2.2 总黄酮的测定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红豆杉提取工艺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及结果 |
2.1 不同提取方法的选择 |
2.2 乙醇提取条件的优选 |
2.3 超临界法提取法的研究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初步除杂工艺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及结果 |
2.1 第一次除杂 |
2.2 第二次除杂 |
2.3 第三次除杂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精制方法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和结果 |
2.1 粗萃取物的制备 |
2.2 第一次过柱工艺 |
2.3 第二次过柱工艺 |
2.4 第三次过柱工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红豆杉提取物的性质及其对结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1 提取物性质的考察 |
2.2 提取物对结肠癌细胞株Lovo的生长抑制影响 |
2.2.1细胞培养 |
2.2.2细胞计数 |
2.2.3药物配制 |
2.2.4药物的细胞增值抑制作用 |
2.2.5 实验结果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红豆杉提取物质量标准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和结果 |
2.1 原料药材的质量标准 |
2.2 提取物的质量标准 |
2.3 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结肠靶向固体分散体及微丸的制备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及结果 |
2.1 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
2.2 微丸的制备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结肠靶向微丸评价及质量标准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和结果 |
2.1 体外溶出实验 |
2.2 微丸质量标准 |
2.3 微丸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录 |
成果 |
致谢 |
研究生毕业论文统计学审稿证明 |
四、《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1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中医五神学说运用安魂益魄汤治疗魂强魄弱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的临床研究[D]. 李甲民.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2]古代四时养生思想的历史发展及文献研究[D]. 谢双峥.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温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临床观察[D]. 战国策.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4]滋肾安神汤治疗围绝经期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观察[D]. 李莹.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3(S1)
- [5]雷公藤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主要活性成分研究[D]. 林光美. 福建农林大学, 2011(08)
- [6]半夏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与毒性影响因素探讨[D]. 王丽.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02)
- [7]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D]. 董国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0)
- [8]以桂枝茯苓丸方药探讨含挥发性成分复方用“半仿生提取法”研究的模式[D]. 李芳.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9(07)
- [9]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D]. 田丽娟. 沈阳药科大学, 2006(04)
- [10]红豆杉抗癌活性组分的提取分离与口服结肠靶向制剂处方优化[D]. 刘莉. 第一军医大学, 2006(11)
标签:中医论文; 养生论文; 雷公藤论文; 红豆杉论文;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