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将举行校友科学报告会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将举行校友科学报告会

一、清华大学土木系将举办校友科学报告会(论文文献综述)

宋哲琦[1](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指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谢若兰[2](2019)在《抗战时期国立中央工业专科职业学校研究(1936-1945)》文中研究说明全面抗战时期,在国民政府与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全国各公私立职业学校、专科学校逐步走上正轨,呈发展壮大之势。作为培养全国工业技术干部大本营的国立中央工业专科职业学校,不论办学基础、办学层次亦或就业情况,当属全国公私立工业职业学校翘楚。国立中央工业专科职业学校诞生于外敌入侵,工业待兴的大环境下。当时国民政府决议创办一所全国示范性工业职业学校,培养工业技术人才,振兴国家工业,为长久抗战做准备。成立后的国立中央工业专科职业学校,历经校址三迁,最终在重庆沙坪坝石门坎落定。抗战胜利后,国立中央工业专科职业学校留渝续办,先后经历接管与院系调整,最终并入各高校,16载办学生涯走向终点。国立中央工业专科职业学校始终以培养优良工业技术人才、促进我国工业发展与推广工业职业教育为己任。为适应战时形势需要,学校加大与政府机关、工厂合作,依势扩增系科,开办短期训练班,协助办理社会教育。经过不断发展壮大,国立中央工业专科职业学校逐渐发展成为当时全国公私立工业职业学校中系科最完善,办学层次与形式最多样,特色鲜明的着名工业学府。国立中央工业专科职业学校的办学实践与“中工模式”对探索职业教育、促进工业发展与国家建设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国立中央工业专科职业学校作为工业职业学校楷模,提出办理有中国特色、贴合实际的工业职业教育理论,扩宽了我国职业教育理论依据,推动了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同时,“手脑并用、以作为学、言传身教、德智体并进”的办学方针,矫正了传统职业教育“毕业即失业”与实际脱轨的弊端,扭转了民众对职业教育的固有偏见。另一方面,学校崇严尚勤的教学氛围与“中工人”恪守“勤慎公忠”校训的优良品质,培养出一大批勤勉刻苦、工作能力出众的工业人才,并成长为各自领域的中坚分子与推动者,为国家工业建设、社会发展献计献策。

张家豪[3](2019)在《“地方性”国立大学的困境 ——国立山东大学研究(1930-1949)》文中提出随着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深入,近代大学作为重要的学术共同体,也是晚清民国生产知识、思想的重要载体,日益受到学界关注。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的提出,也促使大学史研究不断升温。中国近代大学有国立、省立、私立、教会等多种形式,其中国立大学是高等教育的主体。然而各个国立大学的规模建制及教研水平差距甚大,位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大学拥有各种资源优势,但也有一些校史较短、与中央关系疏远的国立大学历经坎坷,教学成就有限。若欲全面了解民国高等教育的多般面相,应对此类带有地方性、边缘性的国立大学抉隐索微,探讨其困境成因,借此透视不同地区政府、社会与大学的互动以及民国高等教育的不平衡性。在这方面,国立山东大学便是一个恰当的样本。作为传统文化大省,近代山东在文教事业方面的成就并不突出。虽然当地政府曾借清末新政之机第一时间成立了新式大学堂,但教学成绩有限。而且在其后近30年时间里,山东陷于内乱、灾荒和政争,省内社会环境混乱,亦无法得到中央政府的有力支持,教育资源稀缺,因而高等教育发展缓慢。除教会大学外,1927年前山东各类高校从未培养出合格的本科生。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国内环境暂时趋于和平稳定。在蔡元培、何思源、傅斯年等官员学者的提议下,行政院批准在山东创设国立大学。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1932年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成立。作为中央平衡全国教育布局的计划之一,国立山东大学是近代山东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国立大学,却带有浓厚的“地方性”:该校虽然位于经济大市,但其自身基础不固,与中枢较为疏远,在当时13所国立大学中相对边缘化。山大自中央所得拨款极其有限,多数时间依赖省府“协款”及其他零碎款项勉力维持,师资设备得以不断添置,但由此也造成学校自身发展计划时常受到省府干预;学校周边环境安谧、商业发达,是教学研究的福地,也使学校在发展海洋生物等学科方面具有先天地理优势;山大员生数量稀少而关系融洽,大部分师生很少介入政治或社会运动,学风朴实而不流于浮躁。经多年勠力经营,至1937年前山大已成为具有3院8系,文、理、工科均衡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并顺利培养出200余名合格的本科生,对省内文教事业贡献颇着。不过在此期间,部分学生受国难的刺激而发起数次学潮,虽然规模有限,亦表现出学生强烈的民族情感,但也使得杨振声、赵太侔两任校长及部分教员离职,造成了师资流失。高等教育的良好发展态势因中日战争全面爆发而中断。卢沟桥事变后,沿海战区大学大多在日寇侵逼下陆续迁徙至西南、西北地区办学,民族文化命脉在战时得以赓续,而山大则没有这么幸运。因韩复榘应战不力,日军很快沿津浦线侵入山东,山大本来历史浅短,设备未周,校方对战事应变迟缓、准备仓促,且与教育部联络不畅,师生西迁数千里后,校产已丢弃大半,人员流失严重。由于学校仅成立数年,规模有限,经此一役实已耗尽办学资本,不得不接受教育部停办的指令,并入中央大学,成为唯一一所因战争解散的国立大学。剩余校产也被其他教育机构“借用”。重庆政府时期,山大校友多次向中央政府呼吁恢复母校,但学校在战时复员并不易实施,直至1945年秋日本投降后不久,该建议方得到教育部批准。经过近一年的接洽校舍、添购设备、招徕师资、招收新生等繁杂工作,山大于1946年底成功在青岛复员开学。此时全校为5院14系建制,师生人数较之前倍增。而且学校真正实现“国立”的名义,校款全由教育部提供;但另一方面,战争对山大以及山东本省环境的摧残却一时不易恢复,学校解散时“借用”给各机关的校产也难以索回或损毁,原校区亦被强占。1946年的复校工作无异于“新创”:适龄学生人数大增,学校科系相应增加,但校舍需重新争取;图书仪器多为现购,教员须多方接洽;以周边环境而言,山东自战后便不断爆发国共两党的武装冲突,交通路线时常瘫痪,内战阴影笼罩青岛,导致市内难民云集,物价高过平沪,山大师生教学、生活大受影响,离职退学者亦所在多有。直到1949年6月青岛解放前,山大有不少课程仍无法顺利开出,日常教学工作也不时因罢课罢教和课外活动而中断,复校之初即筹划的两个研究所亦徒具空壳,未培养出研究生。在1927-1937年间的13所国立大学中,多数学校能借助自身政治背景、文化环境、办学基础方面的优势或特殊情形下的机遇取得较为出色的教学成绩,除个别特例外,各校在战争中尚能延续办学,并循序扩大规模。相比之下,山大的发展轨迹却相当曲折,洵属罕见,其根本原因在于该校在地域环境、文化积淀、教育基础和政治背景方面的劣势。山东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资源配置不佳,省内政局混乱,缺乏有远见的政治家和民间社团来扶助教育事业,高等教育发展缓慢,造成山大建校基础薄弱;国民党政权自两广起家,政府内鲁籍乃至北方人士较少,缺乏话语权,加之山东地方政府与中央不睦,导致山大不受南京政府重视;国立大学的经济实力一般与其政治地位相关,因此山大在战前难以获得教育部的拨款以及其他基金会等团体的支持,大多数时间依赖省政府“协款”维持办学,学校规模有限,在和平环境中尚有发展之机,而一旦遭遇战争则不堪侵毁;在1946年复员后,山大得以获教育部供款,且成功聘到一些知名学者,不过由于山东政治经济形势恶劣,这种变化成效一时未能彰显,直至青岛解放前学校一直处于恢复整顿的状态。总之,虽然山大在全校师生的筹划运作下,教学成绩尚属中规中矩,且还能在战后重整旗鼓,扩大规模,但由于办学根基不固、缺乏优势资源,导致山大在民国时期教学成就有限。梳理国立山东大学在民国年间的办学历程,了解地方性、边缘化的国立大学的运作经验,有助于还原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的曲折性和不平衡性,为今日大学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提供一定参考。

杨燕江[4](2018)在《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南联大在抗日战争的艰苦条件下,背负救亡图存和延续民族文化命脉的历史使命,开启了在边省云南的“教育长征”,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其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甚至已经跨越了时代、超越了国界。西南联大的成功与其管理模式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西南联大的成功是其管理模式的成功。本文基于原始档案发掘和相关史料梳理的基础上,借鉴管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与方法,系统阐释了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背景(环境)、要素、关系和特征,探讨了其实践效能、当代价值及现实启示。具体而论,在办学实践中形成的西南联大管理模式有其特殊的地理、自然、人文环境。最大的背景和最重要的环境是抗日战争的爆发,日本的侵略和残暴行径激起了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的抗战救国激情,坚信了“南渡”的抱负和信念;云南自“重九起义”以来逐渐积淀而成的革命传统和悠久的历史与民族文化对西南联大管理文化产生了特殊影响;云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对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运行提供了难得的实践环境。与此同时,以龙云为代表的云南地方政府与国民党中央政府间复杂的关系变动,为其管理模式创造了难得的学术自由空间和较宽松的政治氛围。在组织架构及资源要素上,西南联大管理模式所依寄的组织系统架构包含了最高决策机构常委会和校务委员会、教授会两个参议机构(分权力机构),职能部门教务处、总务处、训导处三大处和独立设置的会计室,教学机构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法商学院、师范学院五个学院,还包括各临时专门委员会、研究所等机构。由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三常委”及教授群体构成的人力资源、办学经费预算及办学成本所需的财物资源、行政管理时间与校址选择空间形成的时空资源,是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三大资源要素。为保障顺畅运转西南联大对外须处理好与国民政府教育部、云南地方政府这两对关系,对内则要处理好与北大、清华、南开三大学的联合与合作,以此保障内部组织机构间能构建起常委会主持全校校务、校务委员会主掌行政事务、教授会专注学术事宜、三大处分司日常管理与服务、学生自治会致力于维护学生权益的运行机制。深入窥探,西南联大管理模式是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综合体,特别在教职员与学生管理上多有创造。统而观之,西南联大管理模式呈现出在遵循部令与寻求自主间保持张力、决策的集体协商与执行的通力配合、具有稳态结构的内部管理运行系统、机构负责人频繁更替带来管理与学术交互等显着特征。另外,制度、人、文化是穿插于整个管理模式间三个不可或缺的显着因子,自治精神对管理硬化的消解则是其独特本质的最直接体现。总体而言,西南联大管理模式是在抗日战争特殊的环境中,基于西方现代大学管理理念和制度,延续并创新了北大、清华、南开三大学管理经验,吸收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历史地形成的。该模式在杰出人才培养、高水平学术研究、服务地方需求和国防需要、传承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均取得了成就。有鉴于此,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成功实践,对同样处于历史转型期的当今中国大学仍然具有诸多启示:同时对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进构建现代大学治理模式同样具有现实参考意义。

施瑛[5](2014)在《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文中研究指明华南地区建筑的发展,因远离政治中心而又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区位、以及对外交流频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既“得风气之先”,也“开风气之先”,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华南地区建筑教育的主线是自1932年由林克明先生在广东省立工专创办建筑工程学系开始,历经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华南工学院(文革期间曾改名“广东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有鲜明华南地域特色的、重建筑技术、重工程实践的建筑专业教育体系,为华南地区乃至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才。华南的现代建筑教育是中国整体现代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其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为主线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研究的课题,正是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基础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定位于华南建筑教育从1932年创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这段早期发展历程,是华南建筑教育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重要时期,为华南建筑教育逐渐走向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大量史料的收集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产生必然影响的中外建筑教育早期状况,结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背景,从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的角度,厘清华南建筑教育早期经历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历史脉络,力求展示准确、客观的历史进程,填补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史整体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通过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研究,总结在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的带领下,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归纳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特点,探寻其发展的内在动因,以期为现在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开放、融合、务实、创新是岭南文化的基本特点,也是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们共同的内在学术品质。在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及建筑创作中,这种文化特质得以充分体现。华南建筑教育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强调基础训练、注重理性分析、重视功能和建造技术以及工程实践的教学思想,初步建立起以学为主,学、研、产“三结合”的建筑人才培养模式,为华南建筑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陈国松[6](2012)在《我国重点大学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近代工程教育始于清末洋务运动时期兴办的各类西式学堂,经过140多年尤其是新中国建国以来6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工程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无论在校生规模或毕业生数都高居世界第一位。本科工程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造就了大量工程科技人才,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工程科技人才就业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才的结构和质量规格均无法满足社会和产业界的需要。在新的形势下,全球化、创新经济、工程复杂性以及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也给我国的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重点大学本科工程教育越来越表现出不适应性。从学生的表现来看,他们在工程实践能力、人文情怀、可持续发展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等方面尤为欠缺。实践是工程的灵魂,造成工程科技人才质量不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实践教学不足。对于工科学生而言,大学四年是参与工程实践、形成工程思维、获得工程经验的最好机会。令人遗憾的是,实践教学作为工程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却没有得到高校、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实践教学始终是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在工程教育研究领域,研究者对实践教学的关注较少,更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探讨。对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开展系统研究,有助于为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制定者提供理论和现实的依据;有助于工科高校教学管理者和工程专业的教师重新认识工程教育,甚至转变看待实践教学的视角;关于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实践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建议,也能对一些具体问题起到指导的作用。另外,关于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标准的探讨,以及为重构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方法提供的相应的理论解释,对于高等工程教育理论的拓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总结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梳理实践教学的理念,构建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标准。在此基础上,更新课程内容、重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立足于工程教育的时代要求,从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实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条件和师资队伍等五个方面,对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并从传统文化、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资源投入等方面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以期为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改革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第二部分从工程的本质、二十一世纪的工程环境和教育基本理论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本科工程教育的实践教学理念。第三部分从标准的内涵与外延出发,分析了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标准之间的关系,比较了美国、欧洲及我国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标准制订的背景和内容,提出了我国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标准修订及工程教育改革的建议。第四部分对本科工程教育实践课程设置的历史情况作了回顾和分析,审视了当前本科工程教育的课程体系,提供了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第五部分对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方法作了研究,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是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学方式,符合工程能力培养规律和综合素质形成的逻辑。在很大程度上,它沟通了理论知识和实践训练,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学文化的变革。最后,本文以“基于真实项目的实践教学”和“基于实际工程问题的跨文化合作学习”两个真实的实践教学改革案例,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说明。

李蓺楠[7](2012)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从1986年开始至今,历届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上所收录的论文为主要研究资料,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的建筑期刊上所发表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相关论文及出版的有关着作为辅助研究资料,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回顾和总结。内容主要分为研究过程回顾和研究现状分析。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过程回顾的部分,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所经历的第一时期(民国末期至1986年之前)以及第二时期(1986年至今)两个阶段的研究过程做了评述。论文的重点放在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第二时期,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正式开展至今的发展历程。而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第一时期的情况,仅作简要论述。文章以两年一度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为基本脉络线索,同时兼顾其他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和其他会议。通过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的规模、主题以及论文发表的基本情况的总结和纵向分析,描绘出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再次逐渐开展、步入正轨至向着深化阶段发展的历程。同时,对一些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重要问题和独特主题的研究发展做了梳理,包括: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基本概念和问题分歧和统一、中国近代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思想发展和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学科建设和教学等三个方面。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现状分析的部分,则以在历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论文集上所发表的论文的各项信息及分类统计为主要数据来源,辅以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的建筑期刊上所发表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相关论文及出版的有关着作的数据统计,以阐述“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且存在明显的地域性研究偏好”为主旨,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以及研究所存在的不足两个方面,分析解读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当前的特点。最后对未来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进入深化阶段后所需注意和亟需改进的不足及弱项提出了建议。

崔高鹏[8](2011)在《董事会权力变迁与密歇根大学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密歇根大学为个案,以丹尼斯·朗的权力理论为基础,从密歇根大学董事会权力行使的角度解释密歇根大学从传统学院向现代大学的转型之谜。本文的主要研究问题是:从1852年到1892年,董事会所行使的各种权力对密歇根大学从传统学院向现代大学的转型发挥了什么作用。这个问题可以细化为以下子问题:在密歇根大学转型的不同阶段,董事会行使了哪些方面权力,不同阶段董事会权力行使的内容出现了哪些变化;董事会在行使这些权力时,将什么资源带入到了权力关系中,或者说他们行使权力的基础是什么;这些权力资源的性质是什么,不同阶段董事会权力行使的基础及其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董事会行使的各项权力对密歇根大学完成从传统学院向现代大学的转型发挥了什么作用。本文共四章,第一章研究密歇根大学转型之前董事会权力行使的问题。第二章到第四章分别研究密歇根大学转型过程的三个阶段,即转型的起步时期、缓慢发展时期和快速发展时期董事会权力行使的内容、基础及其对密歇根大学转型所发挥的作用。在密歇根大学从传统学院向现代大学转型的各个阶段,董事会权力行使的内容既有连续的一面,也有侧重点转移的一面。与传统学院时期董事会行使的权力内容相比,在转型的起步时期,董事会权力行使的侧重点是建立分析化学实验室和大学天文台、自然科学知识的引入以及理学学位的授予、文理系研究生课程的设置、演讲制的应用以及奖学金的设置;与起步时期董事会行使的权力内容相比,在转型的缓慢发展时期,董事会权力行使内容的侧重点是提升大学文理系入学标准;而与缓慢发展时期董事会行使的权力内容相比,在转型的快速发展时期,董事会权力行使内容的侧重点是专业学院的纷纷建立、建设大量科学实验室以及扩建已有的科学实验室、提高专业学院的入学标准与毕业标准。在密歇根大学从传统学院向现代大学转型过程中,每一阶段董事会在行使权力时都利用各种资源作为他们权力行使的基础。在密歇根大学转型过程的三个阶段,董事会对个人资源运用的比例逐渐增大。在密歇根大学完成从传统学院向现代大学的转型过程中,董事会主要发挥了三方面作用。第一,开启了密歇根大学的改革时代,同时在密歇根大学内部为改革的顺利完成营造和谐的氛围。第二,作为大学内部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通过批准财政委员会、或执委会或特别委员会每年制定的预算报告从而为密歇根大学实现转型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第三,作为大学内部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通过批准校内外各方提出的大学各项改措施从而为密歇根大学完成转型提供必要的合法性基础。

汪志兵[9](2010)在《走出误区 开创高校创业教育的新局面》文中提出创业教育是缓解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高校在创业教育实施的过程中,一直以来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制约了创业教育作用的充分发挥。本文从创业教育的内涵及发展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三个误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新举措,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梁海岫[10](2009)在《协同发展观念下的广东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二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建成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大学校园并产生了一大批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中针对占据50%高等教育容量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的较少,高职院规划设计基本套用本科研究型大学的设计模式,不完全符合高职院的特点,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职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造成空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深入研究高职院这一细分的大学类型是我国大学规划研究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选取广东高职院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江浙高职院作为参考对比,用案例分析、理论推演、访谈调查等方法进行研究。首先是结合职业教育学回顾了当前高职教途径总结高职院不同的发展特点,引入协同发展观念探寻高职院协同发展理论框架,分析了高职院功能经济、校园形态、人文地域三个层面的协同内容,论述了高职院在规划设计、单体设计与建设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设、设计与管理方面的策略:高职教育与普通高教不同,前者是培养高技能操作性人才的教育培训机构,后者是培养研究型人才。高职院校发展趋势是学校与企业、社区的一体化。校园规划建设应围绕实训进行。高职院校园应拓展到外置实训基地、社区培训中心。规划设计应重视高职教育的内涵实质,符合高职院协同发展要求。职教园区应以共享实训为中心,以产业链中端的制造生产为依托,教育与产业并行,不能简单套用研发型高科技产业园区模式或者快速发展的大学城模式来建设职教园区,否则无法形成相互依托聚集发展的优势。高职院单体建设应以实训中心为重点。应根据高职教学特点、学生特点、产业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单体建筑设计。本文研究了高职院发展中出现的新类型校舍。提出高职院的部分指标和评估依据应根据各地的特点加以修正,不应一刀切。广东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应紧密结合高职教育的实质、区域产业经济特点和地域文化特点,吸收合理的规划建设模式,建设协同发展和兼收并蓄的校园。

二、清华大学土木系将举办校友科学报告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清华大学土木系将举办校友科学报告会(论文提纲范文)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2)抗战时期国立中央工业专科职业学校研究(1936-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价值
    四、主要内容与重难点
第一章 国立中央工业专科职业学校的创建与发展
    一、创建与内迁
    二、在渝办学
    三、复校无望与院系调整
第二章 国立中央工业专科职业学校的办学基础与办学特色
    一、管理体制
    二、学科设置
    三、办学条件
    四、办学特色
第三章 国立中央工业专科职业学校的社会服务与日常生活
    一、社会服务
    二、抗战救亡
    三、日常生活
    四、课余活动
第四章 国立中央工业专科职业学校的办学贡献与地位
    一、独特的“中工模式”
    二、奠定战时全国示范性工业职业学校的地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国立中央工业专科职业学校学则纲要
附录二:国立中央工业专科职业学校专科部各科各专业课程设置
致谢

(3)“地方性”国立大学的困境 ——国立山东大学研究(1930-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二、学术前史
        (一) 关于中国近代大学的通论性研究
        (二) 大学个案及专题研究
        (三) 关于国立山东大学的研究
        (四) 对已有成果的检讨及本选题努力的方向
    三、写作视角和方法
        (一) 选题的概念界定
        (二) 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三) 研究思路
第一章 山东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及国立山东大学的源起
    一、近代山东高等教育的起步阶段
        (一) 近代山东高等教育的变迁—以济南、青岛两地为例
        (二) 近代山东高等教育发展现象之成因
    二、国立青岛大学的建立及更名国立山东大学
        (一) 筹备委员会的成立及其活动
        (二) 具体建校工作
        (三) 国立山东大学的定名
    三、山东大学起源考辩
        (一) 山大校史的阐释史
        (二) 编写校史的争议与山东大学校史起点的考订
    小结
第二章 战前的国立山东大学(1930-1937)
    一、山大与中央及地方政府关于经费及科系设置问题的博弈
        (一) 杨振声掌校时期的山大与地方政府的互动
        (二) 1932年后政府与校方的合作与分歧
        (三) 学校经费的争取
    二、办学方针与学校建设
        (一) 办学方针
        (二) 营建方面
        (三) 设备方面
        (四) 院系建制
        (五) 师资延聘
        (六) 校务行政
    三、战前山大的教学与日常生活
        (一) 战前山大招生与教研工作
        (二) 青岛环境与山大学生日常生活
        (三) 对于“新月派”和“大同盟派”几个问题的澄清兼谈山大教员群体之交往
    四、战前山大的学生运动
        (一) 反甄别运动的波澜
        (二) “九·一八”后的赴京请愿
        (三) 1932年的“六月风波”与杨振声的黯然下台
        (四) 学运低潮期的活动(1932-1936)
        (五) 山大学生响应北平“反对华北自治化”学运及其解决
        (六) 山大的风潮之特殊性与得失
    小结
第三章 全面抗战与国立山东大学的停办及复校
    一、鲁青地区的沦陷
    二、国立山东大学的西迁与停办
    三、鲁殿重光——艰难复校的历程
        (一) 山大解散后争取复校的工作与复员政策的确立
        (二) 复校工作的具体开展
    小结
第四章 战后山大的恢复与重整(1946-1949)
    一、“祸乱边缘的都市”——内战中的鲁青地区
        (一) 国民党接收青岛后的内外局势
        (二) 美国势力在青岛
        (三) “难民城”和“乞丐市”
        (四) 经济问题
        (五) 青岛市政府甄审政策的失误
    二、经费与学校的恢复建设
        (一) 校舍与设备的扩充
        (二) 教员的招聘与薪资
        (三) 行政组织的完善
        (四) 院系建制的扩充
    三、战后山大的教学与师生的日常生活
        (一) 学生的招收与救济
        (二) 日常教学与测验
        (三) 校内的社团及课余活动
        (四) 社会服务工作
    四、战后山大的学生运动
        (一) 复员初期的预备工作及“六·二”运动
        (二) “六·二”运动后的蓄势待发(1947年6月-1948年秋)
        (三) 特刑庭事件及教师第二次罢教
        (四) 护校运动
    小结
第五章 国立山东大学发展的困境
    一、“中心”地区国立大学的发展优势
        (一) 政治中心及次中心里的国立大学
        (二) 经济中心里的国立大学
        (三) 文化中心里的国立大学
    二、另一所地方性国立大学——国立四川大学的机遇
    三、国立山东大学的发展困境及其成因
        (一) 演变态势与发展困境
        (二) 成因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致谢

(4)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概念界定
        (三) 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 关于民国及抗战时期内迁高校的研究
        (二) 关于以“西南联大”为主体对西南联大本身的研究
        (三) 关于西南联大管理的研究
        (四) 研究现状评述
    三、研究基本内容与结构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之背景论
    第一节 历史渊源:云南的革命传统与三大学的使命粘合
        一、云南省革命和历史文化传统的渲染
        二、北大、清华、南开三大学的使命粘合
    第二节 地理环境:办学的地理区位与便利的科研条件
        一、云南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自然资源的丰富性
        二、战时云南战略地位的增强和文教氛围的提升
    第三节 战事激发:三大学的忍辱内迁与抗战必胜的信念
        一、国民政府对北大、清华、南开三大学的战时内迁部署
        二、日军惨无人道轰炸所激起的知识分子抗战到底的决心
        三、北大、清华、南开“南渡”的抱负及发奋图强的信念
    第四节 政治氛围:云南地方与国民政府关系变动形成的管理空间
        一、龙云与蒋介石间复杂关系演变为西南联大管理创造中间地带
        二、云南地方与国民政府相互角力为西南联大管理赢得宽松环境
    小结
第二章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之要素论
    第一节 机构设置——西南联大组织系统构架
        一、西南联大的最高权力机构设置
        二、西南联大的主要职能部门设置
        三、西南联大的教学主体院系设置
        四、西南联大的其他相关机构设置
    第二节 人力资源——“三常委”及教授群体
        一、西南联大管理中“三常委”领导特质
        二、西南联大管理中教授群体特点的分析
    第三节 财物资源——经费预算及办学成本
        一、西南联大的经费预算及主要来源
        二、西南联大的师生规模及维系成本
        三、西南联大的新建校舍及图书仪器
    第四节 时空资源——行政管理时间与校址选择空间
        一、时间资源:西南联大各机构负责人管理时间分析
        二、空间资源:对昆明、蒙自、叙永校址选择的考量
    小结
第三章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之关系论
    第一节 西南联大处理与政府的关系
        一、西南联大与国民政府教育部的关系
        二、西南联大与云南地方政府的关系
    第二节 西南联大与北大、清华、南开三大学的关系
        一、共同开展教师聘用:混搭式的教师人事编制
        二、共同承担教师薪酬:互助式的教师薪酬发放
        三、共同进行学生培养:本科生研究生分类管理
    第三节 西南联大内部组织机构间的关系
        一、常委会主持全校校务
        二、校务委员会和教授会分掌日常行政和学术事务
        三、教务、总务、训导三大处分司日常管理与服务
        四、学生自治会致力于维护学生权益
    第四节 “学校-教授-学生”三重关系构建
        一、学校与学生的关系:严管与关怀并举
        二、教授与学生的关系:教育和关照并用
        三、学校与教授的关系:救济与支持并行
    第五节 学生学术与社会相关联的制度安排
        一、形式多样的学生实习与就业
        二、以国防需求为导向服务社会
        三、多层次的学生社会调研安排
        四、学生学术及课外活动的规范
    小结
第四章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之特征论
    第一节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产生形式
        一、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继承性
        二、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创新性
    第二节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显着特征
        一、在遵循部令与寻求自主间保持张力
        二、决策的集体协商与执行的通力配合
        三、具有稳态结构的内部管理运行系统
        四、机构负责人管理与学术工作的交互
    第三节 “制度—人—文化”的有机统一
        一、制度设计:规范的精细管理
        二、人的作用:积极的能动因素
        三、文化创设:自由氛围的营造
    第四节 自治精神消解管理的硬化
        一、国民政府教育部的过度干预及其负效应
        二、西南联大源自传统维护自治的内生动力
        三、西南联大自治精神保护主动性与创造性
    小结
第五章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之价值论
    第一节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效能评价
        一、西南联大的人才培养成效
        二、西南联大的学术研究成效
        三、西南联大的社会服务贡献
        四、西南联大的文化传承创新
    第二节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当代价值
        一、在历史的转型中自觉肩负时代使命
        二、在管理中对大学精神的坚守与变革
        三、在大学坚持学术为志业的本真追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5)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2.1 建筑教育本体研究
        1.2.2 建筑教育发展历程
    1.3 研究范围
        1.3.1 本课题研究的空间范围---华南地区
        1.3.2 研究的客体对象范围---华南理工大学
        1.3.3 研究的时间范围---(1932 年-1966 年)
    1.4 华南建筑教育研究现状
        1.4.1 相关着作及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
        1.4.2 期刊文章研究
        1.4.3 其他研究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与架构
    1.7 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1.8 研究价值
    1.9 研究成果
    1.10 研究创新之处
        1.10.1 研究对象的创新
        1.10.2 研究方法的创新
        1.10.3 研究成果的创新
    1.11 文章结构
    1.12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外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2.1 学院派
        2.1.1 布杂学院(巴黎美术学院)
        2.1.2 宾夕法尼亚建筑学系
        2.1.3 苏联的学院派建筑教育
    2.2 现代主义设计教育
        2.2.1 德意志制造联盟 (Deutscher Werkbund)
        2.2.2 包豪斯
    2.3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2.4 TEAM X-反思国际现代主义建筑
    2.5 日本早期的现代建筑教育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3.1 《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
    3.2 《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3.3 农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开设建筑课程
    3.4 中华民国教育部大学令
    3.5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
    3.6 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
    3.7 东北大学建筑系
    3.8 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3.9 私立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系
    3.10 国立重庆大学建筑工程系
    3.11 私立之江大学建筑系
    3.12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3.13 香港早期现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3.14 解放后的中国建筑院校早期“老八校”
        3.14.1 清华大学建筑系
        3.14.2 同济大学建筑学系
        3.14.3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3.14.4 天津大学建筑系
        3.14.5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
        3.14.6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3.14.7 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3.14.8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3.1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华南建筑教育创立与探索时期
    4.1 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工程学系(1932-1933)
        4.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1.2 教学体系
        4.1.2.1 教学思想
        4.1.2.2 教学计划
        4.1.2.3 师资情况
        4.1.2.4 学生情况
        4.1.3 学术及科学研究
        4.1.3.1 开启华南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4.1.3.2 广东全省教育展览会
    4.2 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1933-1938)
        4.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2.2 教学体系
        4.2.2.1 教学思想
        4.2.2.2 教学计划
        4.2.2.3 教材建设
        4.2.2.4 教学方法
        4.2.2.5 教学条件
        4.2.2.6 师资情况
        4.2.2.7 学生情况
        4.2.3 学术科学研究
        4.2.3.1 科研论文与着作
        4.2.3.2 教授演讲
        4.2.3.3 对外交流
        4.2.4 建筑工程实践
        4.2.4.1 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校园建筑设计
        4.2.4.2 勷勤大学石榴岗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4.2.4.3 其他建筑实践
    4.3 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抗战时期(1938-1945)
        4.3.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3.2 教学体系
        4.3.2.1 教学思想
        4.3.2.2 教学计划与教材建设
        4.3.2.3 教学方法
        4.3.2.4 师资情况
        4.3.2.5 学生情况
        4.3.3 学术及科学研究
        4.3.3.1 举办展览
        4.3.3.2 中英文论文竞赛
        4.3.4 建筑工程实践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南建筑教育定位与起步时期
    5.1 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广州复课(1945-1952)
        5.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5.1.2 教学体系
        5.1.2.1 教学思想
        5.1.2.2 教学计划
        5.1.2.3 教材建设
        5.1.2.4 教学方法
        5.1.2.5 教学设施建设
        5.1.2.6 师资情况
        5.1.2.7 学生情况
        5.1.3 学术科学研究
        5.1.3.1 论文着作
        5.1.3.2 举办、参与展览
        5.1.3.3 访问交流
        5.1.4 建筑工程实践
        5.1.4.1 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
        5.1.4.2 中山大学图书馆(华南工学院图书馆)
    5.2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建筑学系)(1952-1966)
        5.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5.2.2 教学体系
        5.2.2.1 教学思想
        5.2.2.2 教学计划
        5.2.2.3 教材建设
        5.2.2.4 教学方法
        5.2.2.5 师资情况
        5.2.2.6 学生情况
        5.2.3 学术科学研究
        5.2.3.1 科研机构
        5.2.3.2 展览会
        5.2.3.3 调查测绘
        5.2.3.4 民居调查与研究
        5.2.3.5 举办校内座谈会与学术讨论会
        5.2.3.6 科学报告会
        5.2.3.7 学术论文与着作
        5.2.3.8 设计竞赛
        5.2.3.9 对外学术互访和交流
        5.2.4 建筑工程实践
        5.2.4.1 生产实践的机构
        5.2.4.2 人民公社规划与建筑设计
        5.2.4.3 典型工程实践
    5.3 本章小结
结论
    一、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成就和特色
        (一) “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华南建筑教育理念
        (二) 教学成就与特色
        (1)创立华南地区第一个大学级别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
        (2)建立起以“全面型”建筑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标准
        (3)建立了注重基础训练、重视建造技术、知识结构完备的课程体系
        (4)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的建筑专业人才
        (5)为华南建筑教育的后续发展积蓄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三) 学术研究成就与特色
        (1)开启了华南建筑教育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2)树立了注重调查,理性分析的学术研究传统
        (3)确立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学术研究方向
        (4)取得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建筑降温措施研究的丰硕成果
        (四) 建筑实践成就与特色
        (1)坚持功能实用、合理经济的现代主义建筑实践
        (2)广泛运用适应华南地区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降温措施
        (五) 建立起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文化特质
        (一)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呈现的开放多样性
        (1)师资的开放性
        (2)对外交流的开放性
        (3)学科建设的多样性、全面性
        (二)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包容并蓄性
        (1)教学思想的包容性
        (2)教学内容的兼容性
        (三)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务实性
        (1)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务实性
        (2)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敏锐性
        (四) 华南建筑教育的锐意创新性
        (1)“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
        (2)基于地域特色的学术科研创新性研究
    三、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教育历史沿革
    附录.2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大事记
    附录.3 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谭天宋生平
    附录.4 调研访谈录
        附 4.1 金振声访谈
        附 4.2 陆元鼎、魏彦钧访谈
        附 4.2.1 第一次访谈
        附 4.2.2 第二次访谈
        附 4.3 何镜堂访谈
        附 4.4 蔡德道访谈
        附 4.5 邓其生访谈
    附录.5 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之历届系主任、院长
    附录.6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之历届毕业生名单
    附录.7 教师担任历界中国建筑学会及各专业委员会名单(1993 年以前)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我国重点大学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2 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工程师培养的时代要求
    2.2 存在的问题
    2.3 原因探析
3 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理念
    3.1 工程的本质与实践教学理念
    3.2 二十一世纪的工程环境与实践教学理念
    3.3 教育基本理论与实践教学理念
4 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标准研究
    4.1 标准的界定
    4.2 教育目的、教育目标与人才培养标准
    4.3 二十一世纪的工程人才标准
    4.4 美国、欧洲、中国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标准比较
5 本科工程教育实践课程体系研究
    5.1 高等学校工科课程概述
    5.2 本科工程教育实践课程设置情况回顾及分析
    5.3 对当前本科工程教育课程体系的审视
    5.4 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6 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方法研究
    6.1 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方法亟待转变
    6.2 面向工程实践的研究性教学方法
    6.3 两个例子
7 结论与展望
    7.1 相关结论及政策建议
    7.2 进一步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附录 2 访谈提纲(仅供访谈时参考)

(7)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论文研究之对象
        1.1.1 中国近代建筑史之概念——内涵和外延
        1.1.2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分期和简况
    1.2 本论文研究之意义和目的
        1.2.1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特点及意义
        1.2.2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如今已经取得了一定得阶段性成果
        1.2.3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即将进入新的阶段
        1.2.4 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亦存在相当的不足和弱项
        1.2.5 本论文选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1.3 本论文研究之方法
        1.3.1 针对 12 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会议论文集所做的分析
        1.3.2 针对三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所做的分析
        1.3.3 论文内容分类及具体说明
    1.4 国内外研究状况和进展
        1.4.1 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背景
        1.4.2 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研究
    1.5 基础资料和相关文献概述
第2章 “第一时期”(1986 年前)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
    2.1 “第一时期”(1986 年前)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综述
        2.1.1 1949 年之前,同时期人物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看法和表述
        2.1.2 1949 年~1983 年之前中国建筑史中对于近代部分的研究
    2.2 梁思成对于中国近代建筑史的论述与研究评述
    2.3 1949 年~1986 年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中对于近代部分的表述与研究
        2.3.1 1958 年《中国近代建筑史》
        2.3.2 《中国建筑简史》第二册《中国近代建筑简史》
    2.4 “第一时期”(1986 年前)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意义及其局限
        2.4.1 “第一时期”(1986 年前)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意义
        2.4.2 “第一时期”(1986 年前)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局限及其成因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第二时期”(1986 年后)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
    3.1 “第二时期”(1986 年后)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综述
        3.1.1 中国近代建筑研究正式开展的肇因
        3.1.1.1 东亚近代建筑史的研究进展——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开展的国际环境
        3.1.1.2 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进展——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国内环境
        3.1.2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发展的过程
    3.2 “起步”阶段(1986~1993 年)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
        3.2.1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正式展开的前期工作
        3.2.1.1 中国社会和学术界发生的转变
        3.2.1.2 日本方面所具备的条件
        3.2.2 中日合作和《中国近代建筑总览》
        3.2.2.1 中日合作的开展《中国近代建筑总览》丛书的策划
        3.2.2.2 《中国近代建筑总览》丛书的编制与出版
        3.2.2.3 《中国近代建筑总览》丛书的出版意义及成就
        3.2.3 中日合作研究中国近代建筑史的意义及成果
    3.3 “起步”阶段(1986~1993 年)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
        3.3.1 历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评述
        3.3.1.1 1986 年北京研讨会
        3.3.1.2 1988 年武汉研讨会
        3.3.1.3 1990 年大连研讨会
        3.3.1.4 1992 年重庆研讨会
        3.3.2 4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的成果及意义
    3.4 “起步”阶段(1986~1993 年)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状况与成果简述
    3.5 “发展”阶段(1993~2008 年)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
        3.5.1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国际化与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
        3.5.1.1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国际化
        3.5.1.2 中国近代建筑研讨会的国际化
        3.5.2 “发展”阶段(1993~2008 年)的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
        3.5.2.1 1996 年庐山研讨会
        3.5.2.2 1998 年太原研讨会
        3.5.2.3 2000 年广州·澳门研讨会
        3.5.2.4 2002 年宁波研讨会
        3.5.2.5 2004 年开平研讨会
        3.5.2.6 2006 年北海研讨会
        3.5.2.7 2008 年昆明研讨会
        3.5.3 7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的成果及意义
    3.6 工业遗产研究的开展
        3.6.1 “七·二五昆明商讨会”概况
        3.6.2 2008 年中国工业遗产建筑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概况及意义
        3.6.3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研究的概况及意义
    3.7 “发展”阶段(1993~2008 年)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状况与成果简述
    3.8 “深化”阶段(2008 年以后)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展望
        3.8.1 2010 年北京研讨会
        3.8.2 当前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新局面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一些重要问题的分歧与讨论
    4.1 中国近代建筑史的起止点与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历史分期问题
        4.1.1 中国近代建筑史的起止点问题的讨论
        4.1.2 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历史分期问题
    4.2 中国近代建筑的分类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近代建筑史教学与中国近代建筑保护
    5.1 高校开设中国近代建筑史课程概况
    5.2 中国近代建筑史教学与《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编写
        5.2.1 中国近代建筑史教学简况及个人建议
        5.2.2 《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编写
        5.2.2.1 《中国近代建筑史》编写之策划
        5.2.2.2 《中国近代建筑史》编写之要素探讨
    5.3 二十世纪 80 年代以来对中国近代建筑的价值判定及保护研究的发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二十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之我见
    6.1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当前正处在初级阶段
    6.2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当前已经全面开展并进入正轨
        6.2.1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作为学科已经建立
        6.2.2 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基础资料的搜集完成和基本学术架构的建立
    6.3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目前尚不成熟
        6.3.1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发表论文的总体情况
        6.3.2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需要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均不足
        6.3.2.1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和完善
        6.3.2.2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存在明显的学科局限性
        6.3.3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存在不平衡性
        6.3.3.1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整体存在地域不平衡性
        6.3.3.2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研究队伍结构尚需调整
    6.4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规模及稳定性
        6.4.1 期刊选取的原因
        6.4.2 三种期刊的近代建筑史论文发表情况及分析
    6.5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未来深化之展望
        6.5.1 与史学理论的突破和进步以及其他学科的新成果相结合
        6.5.2 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
        6.5.3 研究领域的扩展
    6.6 对研究者的更高要求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总结
    7.1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历程和主要成果
    7.2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当前所处的阶段和特点
        7.2.1 研究的深度广度均不足
        7.2.2 研究存在明显的学科局限
        7.2.3 研究的地域性差别和不平衡性明显
        7.2.4 研究队伍缺乏层次,结构需调整
    7.3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发展趋势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梁思成全集》中有关近代建筑的文章目录
附录 B 1958 年编写《中国近代建筑史》遗留的 32 个问题
附录 C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大事记
附录 D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相关资料
附录 E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论文集一览表
附录 F 访谈笔录
附录 G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发表论文一览表(1986~2010)
附录 H 《华中建筑》相关论文一览表(1986~2010)
附录 I 《建筑学报》相关论文一览表(1986~2010)
附录 J 《建筑史》《/建筑史论文集》相关论文一览表(1999~2010)
附录 K 《新建筑》相关论文一览表(1986~2010)
附录 L 《南方建筑》相关论文一览表(1986~2010)
附录 M 《建筑师》相关论文一览表(1986~2010)
附录 N 近代建筑主要相关着作一览表(1986~2010)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董事会权力变迁与密歇根大学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
    四、文献综述
    五、理论基础
    六、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转型之前的密歇根大学董事会
    第一节 前传统学院时期密歇根大学董事会
    第二节 传统学院时期密歇根大学董事会
第二章 转型的起步时期密歇根大学董事会
    第一节 从任命制董事会到民选制董事会
    第二节 转型的起步时期董事会行使的权力
    第三节 转型的起步时期董事会权力行使的基础
第三章 转型的缓慢发展时期密歇根大学董事会
    第一节 从等长任期制到交错任期制
    第二节 转型的缓慢发展时期董事会行使的权力
    第三节 转型的缓慢发展时期董事会权力行使的基础
第四章 转型的快速发展时期密歇根大学董事会
    第一节 转型的快速发展时期董事会行使的权力
    第二节 转型的快速发展时期董事会权力行使的基础
    第三节 转型的快速发展时期董事会权力行使发挥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中文资料
    英文资料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走出误区 开创高校创业教育的新局面(论文提纲范文)

一、创业教育概述
    (一) 内涵
    (二) 发展概况
二、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误区
    (一) 定位问题
    (二) 体系建设问题
    (三) 实施范围问题
三、实施创业教育的新策略
    (一) 深入理解创业教育, 有针对性地实施创业教育
    (二) 完善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
        1. 课程建设:
        2. 师资队伍建设:
        3. 其他相关机制建设:
    (三) 营造浓郁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

(10)协同发展观念下的广东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背景
        1.1.2 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
        1.1.3 高职院校园建设新动向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2.3 制度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
        1.3.1 与普通大学的共性与个性差异
        1.3.2 高职院之间的共性与多样性、差异性的问题
        1.3.3 功能经济、校园形态、人文地域的问题
    1.4 文献综述
        1.4.1 对高校规划与设计的研究
        1.4.2 对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方面的研究
        1.4.3 对文献综述分析
    1.5 本研究创新之处
        1.5.1 对细分的大学类型的研究
        1.5.2 结合教育学研究大学校园建设发展与规划设计
        1.5.3 引入协同发展的观点研究高校发展与规划设计
        1.5.4 实地调研与理论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
    1.6 研究的范围
        1.6.1 高职教育的相关概念
        1.6.2 研究的范围
    1.7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1.7.1 文献资料收集整理
        1.7.2 比较分析归纳
        1.7.3 实地调研
        1.7.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2.1 世界范围内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简述
        2.1.1 古代萌芽时期
        2.1.2 近代发端期
        2.1.3 现代发展期
        2.1.4 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的多样化
    2.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育的发展
        2.2.1 匠人、实业到职业的发展路线
        2.2.2 90 年代至今广东高职教育发展历程
        2.2.3 广东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发展简述
    2.3 广东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现状
        2.3.1 广东高等教育的层次与产业结构
        2.3.2 高职院校发展类型溯源
        2.3.3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及转变
    2.4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的动力
        2.4.1 大众化教育
        2.4.2 政府
        2.4.3 企业
        2.4.4 学校
        2.4.5 其他
    2.5 当代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问题分析
        2.5.1 功能经济问题
        2.5.2 校园形态问题
        2.5.3 人文及地域方面的问题
    2.6 政府相关文件梳理及调研数据整理
        2.6.1 政府文件及评估指标梳理
        2.6.2 调研数据的整理与使用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协同发展观的建立
    3.1 协同发展视角的引入
        3.1.1 协同的内涵与作用
        3.1.2 协同发展的分析
    3.2 协同发展观的原则与方法
        3.2.1 原则、目标与方法
        3.2.2 协同发展观念的含义
        3.2.3 协同发展观念下的建筑设计观
    3.3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协同发展观的构成
        3.3.1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协同发展的内容
        3.3.2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协同发展的子层次构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规划设计与建设研究
    4.1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总体规划理论研究
        4.1.1 城市空间形成的两种方式
        4.1.2 现代建筑思潮与大学校园规划
        4.1.3 校园空间协同发展与建序过程
        4.1.4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设计内涵
        4.1.5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特点
    4.2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子系统的规划研究
        4.2.1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功能系统
        4.2.2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交通系统
        4.2.3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景观环境系统
    4.3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模、选址
        4.3.1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模研究
        4.3.2 校园发展决策与选址
    4.4 改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建设研究
        4.4.1 SWOT 分析法的引入
        4.4.2 改建更新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分析
        4.4.3 改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协同发展策略
    4.5 扩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建设研究
        4.5.1 扩建的机遇
        4.5.2 扩建中的问题
        4.5.3 扩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协同发展策略
    4.6 新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建设研究
        4.6.1 新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分析
        4.6.2 新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协同发展策略
    4.7 职业教育园区规划建设研究
        4.7.1 职教园区的功能组成
        4.7.2 职教园区的发展模式
        4.7.3 职教园区的形态模式
        4.7.4 职教园区协同发展策略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与建设研究
    5.1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与管理
        5.1.1 举办的途径
        5.1.2 单体分期建设时序
        5.1.3 校企合作模式
    5.2 单体建设趋势
        5.2.1 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一体化
        5.2.2 更弹性的单体建设
        5.2.3 “亦厂亦校”的趋势
    5.3 实训中心
        5.3.1 实训中心的形式
        5.3.2 实训中心的功能要求
        5.3.3 实训中心的设计分类
        5.3.4 实训中心的设计
        5.3.5 实训中心的地域与人文特点
    5.4 图书馆
        5.4.1 大学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5.4.2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功能定位
        5.4.3 图书馆评估体系与建设现状
        5.4.4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设计与建设协同策略
    5.5 教学楼
        5.5.1 公共教学楼
        5.5.2 阶梯课室
        5.5.3 教学工厂概念下的一体化教学楼
        5.5.4 教学楼的改造
    5.6 学生宿舍
        5.6.1 宿舍建设现状
        5.6.2 在校生、居住人员的结构
        5.6.3 学生宿舍作为实训场地
        5.6.4 宿舍发展趋势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当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回顾与反思
        6.1.1 建设回顾
        6.1.2 对政府行为的反思
        6.1.3 对学校行为的反思
        6.1.4 对企业行为的反思
        6.1.5 对规划设计的反思
    6.2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规划建设发展趋势
        6.2.1 适应功能需求、高效利用资源
        6.2.2 建立多元化、开放性的校园形态
        6.2.3 建设人文与地域性兼顾的环境
        6.2.4 建设兼收并蓄的南粤高职院校园新风貌
    6.3 工作总结与研究成果
        6.3.1 工作总结
        6.3.2 研究成果
    6.4 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项目实践
    附录二:广东高职院部分数据汇总
    附录三:广东省教育厅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负责人访谈节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清华大学土木系将举办校友科学报告会(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2]抗战时期国立中央工业专科职业学校研究(1936-1945)[D]. 谢若兰. 西南大学, 2019(12)
  • [3]“地方性”国立大学的困境 ——国立山东大学研究(1930-1949)[D]. 张家豪. 华中师范大学, 2019
  • [4]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研究[D]. 杨燕江. 云南大学, 2018(09)
  • [5]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D]. 施瑛.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6]我国重点大学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研究[D]. 陈国松.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7)
  • [7]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D]. 李蓺楠. 清华大学, 2012(07)
  • [8]董事会权力变迁与密歇根大学转型研究[D]. 崔高鹏. 北京师范大学, 2011(08)
  • [9]走出误区 开创高校创业教育的新局面[J]. 汪志兵.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0(02)
  • [10]协同发展观念下的广东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设计研究[D]. 梁海岫. 华南理工大学, 2009(10)

标签:;  ;  ;  ;  ;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将举行校友科学报告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